军工保密资格认证中心

2025-0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军工保密资格认证中心(推荐7篇)

军工保密资格认证中心 篇1

2005年11月2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同意设立国防科技工业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为原国防科工委所属事业单位(正局级)。2006年6月14日,国防科技工业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正式成立。2008年3月,政府进行机构改革,原国防科工委与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合并,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时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原国防科技工业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划转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管理,名称调整为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

一、主要职责

(一)受托对申请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认证的单位实施现场审查、复查,开展相关工作。

(二)协助组织对申请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单位实施现场审查、复查和监督检查,开展相关工作。

(三)承担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涉密信息系统测评分中心职责,负责有关单位涉密信息系统测评。

(四)协助开展军工国家安全、保密、保卫培训教育工作,开展相关业务研究,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五)受托开展军工涉密通信、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安全保密技术检查,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

(六)建立和维护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和保密资格审查认证有关信息数据库,整理资料汇编,编辑获证单位名录。

(七)承办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一)综合管理处(办公室)

(二)审查一处

(三)审查二处

(四)技术测评处

(五)研究咨询处

(六)科技发展处

三、人员编制

事业编制35名,其中,领导职数5名,设主任1名,党委书记或副书记1名,副主任2名,总工程师1名。

四、其他事项

军工保密资格认证中心 篇2

保密资格审查分为书面审查和现场审查,通过书面审查方可进行现场审查。未通过书面审查的,终止审查,作出不予通过的决定。那么企业在现场审查时需了解的内容有哪些呢?

保密资格现场审查时被审查单位需要提供的相关材料有:

1、申请书(审查组成员每人一份)

2、汇报资料(审查组成员每人一份)

3、行政组织机构清单(2份)

4、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清单(2份)

5、国家秘密事项范围细目(2份)

6、涉密人员名单(2份)

7、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管理总台账(2份)保密资格现场审查的主要工作

(一)首次会议

1、听取汇报和说明。审查组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听取被审查单位负责人介绍本单位基本情况、近年来保密工作开展情况及对《申请书》填写内容的有关说明,对重新申请单位还应当包括上次现场审查或复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说明

2、进行现场提问。审查组成员对汇报和说明中的不明事项,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

参加会议人员一般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保密委员会成员,会议时间不超过60分钟

(二)、审查文字材料

现场审查依据《评分标准》,按照分工逐项审查单位保密工作档案记录,验证《申请书》中的有关事项,了解被审查单位保密工作开展情况,为现场检查做好准备。

(三)进行现场检查

1、谈话。主要对象是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分管保密工作的负责人,分管其他业务的负责人、涉密人员等。

2、测试。涉密人员保密知识测试采取闭卷方式,试卷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考试时间为60分钟。参加考试的人数由审查组根据被审查单位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10-30人。参加考试人员应包括不同岗位的各类涉密人员,中层以上领导应占有一定比例。

3、检查。根据被审查单位的实际情况,依据《评分标准》逐项检查被审查单位保密制度落实情况,做出审查记录。

(1)对单位、涉密部门负责人的检查比例不低于30%(2)对涉密人员的检查比例约为单位涉密人员数量的20%,一般为10-100人。

(3)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检查比例不低于总数的80%(4)技术检查。

(四)形成审查结论

现场检查结束后,审查组组长组织现场审查组成员集中评议,讨论研究形成被审查单位是否符合标准的审查结论,并提出整改要求,同时填写《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现场审查(复审)意见书》(一式2份)

在评议过程中对具体项目评分产生意见分歧时,可采取投票表决的方式,票数超过半数的,形成审查组意见;票数相当时,由审查组组长决定,形成审查组意见。

(五)末次会议

审查组组长主持召开末次会议,参加会议人员一般与首次会议人员相同,会议时间一般控制在60分钟内。会议主要内容是:

1、逐项讲评审查情况并提出整改要求;

2、通报审查意见和审查结论;

3、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审查意见和结论发表意见

4、审查组组长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现场审查(复查)意见书》签字确认;

5、审查组组长提出工作要求,宣布现场审查工作结束。

(六)现场审查保密要求

现场审查过程中,审查人员不得随意查看、复制或下载与审查认定无关的涉密信息内容。确因工作需要钱查看、复制或下载的,应当经被审查单位同意,由审查组组长审批并履行相关手续,按照保密要求管理和使用,审查工作结束后,退还被审查单位。

现场审查后的主要工作 现场审查结束后,现场审查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现场审查(复查)意见书》(含电子版)等有关材料上报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军工保密资格认定办公室。

军工保密资格认证中心 篇3

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安全保密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及国家有关安全保密管理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未军工单位涉密业务提供咨询、审计、法律、评估、评价、招标、设计、施工、监理、载体制作、设备设施维修、展览展示、物资采购代理、信息系统集成和安全防范工程等服务的法人单位或组织,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保密条件,在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条

经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安全保密条件的法人单位或组织,列入《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单位备案名录》(以下简称《名录》),颁发《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安全保密条件合格证书》以下简称《合格证书》)。

第四条

国防科工局负责全国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的安全保密监督管理,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安全保密监督管理政策、规范要求;

(二)负责为国防科工局、局属单位等提供咨询服务单位的安全保密条件审查;

(三)负责省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审查报备咨询服务单位审查审批;

(四)负责统一发布《名录》、颁发《合格证书》;

(五)负责备案咨询服务单位变更、撤销等审查审批;

(六)对各省(区、市)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安全保密条件备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第五条

省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的安全保密监督管理,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本行政区域内咨询服务单位安全保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二)受理本行政区域内咨询服务单位安全保密条件备案工作;

(三)对本行政区域内申请安全保密条件备案的咨询服务单位进行初审,条件合格的报国防科工局审核审批;

(四)受理、初审本行政区域内备案咨询服务单位的变更、撤销等工作,报国防科工局审批。

第六条

国防科工局委托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负责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安全保密条件备案监督管理工作。

省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应当明确相应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安全保密条件备案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安全保密条件具体要求

第七条

咨询服务单位应当符合《办法》规定的相关条件和《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单位安全保密条件现场审查评分标准》(以下简称《评分标准》)有关要求。

第八条

咨询服务单位的专、兼职保密工作人员应当通过国防科工局组织的安全保密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考试合格,获得上岗资格。

第九条

咨询服务单位的涉密人员(包括外聘专家)应当通过国防科工局组织的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安全保密专项培训和考核,获得相应的《安全保密培训证书》。

第十条

处理涉密事项和存储涉密载体的场所要划定专门区域,做到集中、可控。涉密场所应当安装防盗门、防盗窗、防护栏和防盗报警装置。处理机密级以上(含机密级)事项的涉密场所还应当安装电子门禁、视频监控和入侵报警装置。

第十一条

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含便携式计算机)、存储介质和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根据所处理、存储信息的最高密级粘贴标签,涉密信息应当标明密级。

第十二条

机密级以下(含机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存在密码文件柜中,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存放在密码保险柜中。

第十三条

军工单位委托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应当严格按照《办法》和本细则规定,审核咨询服务单位是否列入《名录》,承担涉密业务咨询服务的人员是否获得《安全保密培训证书》,对不符合安全保密条件的,不得委托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

第三章

安全保密管理具体措施

第十四条

军工单位与咨询服务单位签订安全保密协议,应当明确保密内容、保密要求、保密期限、违约责任等。

第十五条

咨询服务单位应当根据涉密人员接触、知悉或经管国家秘密的情况,对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等级作出界定。

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分为核心(绝密级)、重要(机密级)和一般(秘密级)三个等级,并根据从业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第十六条

任用、聘用涉密业务咨询服务人员(包括外聘专家),咨询服务单位人事部门应当会同保密工作机构对其个人经历、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家庭社会关系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方可从事涉密咨询服务。

第十七条

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应当将管理、使用的全部涉密载体及涉密设备列出清单,移交单位,不得私自留存,并签订保密承诺书。实行脱密期管理,一般涉密人员1年、重要涉密人员2年、核心涉密人员3年。在脱密期内,未经审查批准,不得应聘到境外驻华机构、外国企业工作,不得擅自出境,不得为境外人员或者外资企业提供劳务、咨询或者服务。

第十八条

对记载有国家秘密的纸介质、光介质、磁介质等载体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应当做出国家秘密标志,正确标明密级、保密期限。

单位应当建立涉密载体台帐,做到帐物相符、适时更新。

第十九条

咨询服务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按照“最小化”原则,将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限定到具体人员,对接触和知悉绝密级、机密级国家秘密的人员应当作出文字记载。

第二十条

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维修应当选择国家保密部门指定的单位,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的报废和销毁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处理。

第二十条

对记载有国家秘密的纸介质、光介质、磁介质等载体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应当做出国家秘密标志,正确标明密级、保密期限。

第二十一条

不得使用非涉密计算机或信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储、处理和传输涉密信息。

第二十二条

严禁使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或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储、处理和传输涉密信息。

第二十三条

禁止使用无标志的存储介质,禁止在低密级计算机上使用高密级存储介质,禁止在低密级存储介质上存储高密级信息,信息交换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第二十四条

涉密计算机应选择通过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授权测评机构检测的安全保密产品,依据安全策略进行配置和管理,采取必要的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病毒和恶意代码防护、电磁泄漏发射防护等措施,对软、硬件设备接入和信息输出进行有效控制。

第二十五条

对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建立台帐,明确专人管理,其维修、维护应当全程旁站陪同,丢设备报废、销毁要按照国家保密管理要求进行处理。

第二十六条

不得使用普通传真机、电话机和手机传输或谈论涉密信息,处理涉密信息的多功能一体机不得与普通电话线连接。不得在涉密场所使用无绳电话、无线话筒等设备,涉密场所不得带入3G手机,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不得带入手机。

第二十七条

分包涉密业务,应当选择列入《名录》的单位,签订安全保密协议应当明确项目级与安全保密要求,并监督安全保密协议的执行。

第四章

备案程序

第二十八条

申请安全保密条件备案的咨询服务单位,应当填写《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单位安全保密条件备案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并提供以下材料(纸质文件2份、电子版光盘1份):

(一)申请书;

(二)工商营业执照正本、副本(复印件);

(三)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

(四)公司章程或职能证明;

(五)上一财务验资报告或财务审计报告;

(六)经营或办公场所产权证书或租赁合同(复印件);

(七)国防科工局和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其中,拟为国防科工局、局属单位军工集团提供涉密业务咨询服务的,向国防科工局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提出申请。

为各省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和军工单位提供涉密业务单位,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向所在地省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第二十九条

安全保密条件备案审查分为书面审查和现场审查。

国防科工局或省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对方。

对决定受理的单位,国防科工局或省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应当组成审查组在30个工作日内进行现场审查。

第三十条

审查组负责人由国防科工局或省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指定,审查组成员2至5人(包括1-2名保密技术检查人员)。

第三十一条

现场审查按照《评分标准》,实行评分制,满分为100分,达到90分以上(含90分)为符合条件。

第三十二条

审查组现场审查程序:

(一)提前5个工作日通知被审查单位;

(二)听取被审查单位情况汇报和对有关事项的说明;

(三)审查有关文字材料和保密工作档案;

(四)向负责人和有关人员了解情况;

(五)进行现场审查,并作出审查记录;

(六)对现场审查情况进行评议,形成审查意见和评分结果,填写《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单位安全保密条件审查意见书》(以下简称《审查意见书》);

(七)向被审查单位通报审查意见和评分结果,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八)被审查单位负责人在《审查意见书》上签署意见。

第三十三条

审查合格单位由各省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报国防科工局审核,国防那个科工局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备案或列入《名录》的决定,《名录》由国防科工局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第三十四条

安全保密条件现场审查不合格的单位,6个月后方可重新申请。第三十五条

咨询服务单位安全保密条件备案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需继续从事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的单位,应当提前60个工作日重新提出申请。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

对咨询服务单位实行保密自查制度,每年12月底前,向国防科工局或省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报送《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单位安全保密自查报告》(样式见附件)。

第三十七条

咨询服务单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申请变更备案:

(一)法定代表人变更的;

(二)单位名称变更的;

(三)注册地址变更的。

第三十八条

咨询服务单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继续从事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的,应当重新申请备案:

(一)备案有效期届满;

(二)资本构成、企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

(三)因单位搬迁等涉密场所保密环境和技术安全措施发生重大改变。第三十九条

咨询服务单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出备案,停止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造成泄密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

(一)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通过条件审查;

(二)出租、转让、转借《合格证书》;

(三)跨省(区、市)从事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不按照本细则规定到委托单位所在地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登记;

(四)选择为列入《名录》的单位分包涉密咨询服务;

(五)存在重大泄密隐患,经警告逾期不改;

(六)严重违法保密规定,发生泄密事件;

(七)有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行为以及其他严重违法行为。

第四十条

军工单位违反规定,委托《名录》之外的单位从事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的,两年内不受理项目申请,并视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四十一条

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安全保密监督管理工作中有渎职、失职、腐败情形的,依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已经取得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的单位,从事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应当根据《办法》及本细则的要求,申请安全保密条件备案。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视情对其安全保密条件进行核实和备案。

第四十三条

取得安全保密条件备案的单位跨省(区、市)从事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的,应当到委托单位所在地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登记。

第四十四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

1.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单位安全保密条件备案申请书

军工保密资格认证中心 篇4

为全面启动我公司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依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标准》,将查认证工作逐步放到日常工作中来,保密资格认证工作是一庞大而繁琐的系统工程,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要深刻认识保密资格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保密责任重于泰山!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工作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同时也关系到我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要尽快予以启动。

二是要抓紧时间切实有效地推进保密审查认证的准备工作,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比照《标准》,夯实基础并借鉴兄弟单位的做法和经验,在资格审查认证工作中做到未雨绸缪。

1、进一步梳理保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公司保密体系。

保密委的建立和完善:组织成员、分管工作到位;成立定密小组,确定其责任;组建保密办公室(可以由一职能科室兼);任命保密员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员,并确定其责任。新建立的保密机构和保密管理人员要尽快的、有效的运作起来。

2、确定公司重要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或岗位),启动涉密人员政审、培训和学习,组织文件宣传、签订保密协议,以及涉密人员脱密期的管理等。

3、启动保密室工作条例,硬件设施应及时到位,单台处理涉密信息计算机、打印机、移动储存介质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应该落实,建立信息设备和储存介质台账。

4、各部门保密工作要有部署、有检查、有记录、有奖惩。

5、在启动中执行,在执行中改进,在改进中完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按照《标准》进行自查、自究,不断完善。待时机成熟时可准备材料向认证委提出认证申请。

军工保密资格认证中心 篇5

(2002年7月18日国家保密局、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总装备部印发 国保发[2002]4号)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有关保密规定,为加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工作,维护国家秘密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拟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均须按本办法经过保密资格审查认证,获得保密资格后,方可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第三条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一级保密资格单位具备承担绝密级项目科研生产任务的资格;二级保密资格单位具备承担机密级项目科研生产任务的资格;三级保密资格单位具备承担秘密级项目科研生产任务的资格。

第四条 国家保密局会同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等部门和单位组成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负责审查认证工作;制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依据《标准》组织和进行审查认证工作。

省级地方保密工作部门和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关地市级地方保密工作部门组成省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在职责范围内进行审查认证工作。

第五条 经审查认证获得保密资格的单位,列入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发布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名录》在工作需要的范围内定期发布。

第六条 军队系统装备部门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合同项目,应当在列入《名录》的具有相应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中招标订货。

总承包单位分包涉密合同项目,分包合同项目的法人单位必须是列入《名录》的具有相应等级保密资格的单位。

第七条 未列入《名录》的单位,不具有获取国防科工委“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资格。

第二章 审查认证机构职责

第八条 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制定审查认证工作的规定;

(二)对审查认证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三)聘任审查认证专家;

(四)受理一级保密资格申请;

(五)审批一级保密资格单位;

(六)发布、变更《名录》;

(七)受理保密资格申请单位提出的建议;

(八)取消列入《名录》单位的保密资格;

(九)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审查认证工作。

第九条 省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依据有关审查认证工作的规定,制定有关工作细则;

(二)聘任省级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审查认证专家;

(三)受理二级、三级保密资格申请;

(四)根据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的要求,承担部分一级保密资格申请单位的审查工作;

(五)审批二级、三级保密资格单位;

(六)组织、指导、监督、检查本地区的审查认证工作。

第十条 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国家保密局、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有关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审查认证日常管理工作。第十一条 一级保密资格单位,承担绝密级项目总体和分系统科研生产任务的,审查、审批工作由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负责;承担绝密级项目配套任务的,审查工作可由省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承担,报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审批。

二级保密资格单位,审查、审批工作由省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负责;特殊情况,由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直接审查和审批。

三级保密资格单位,审查、审批工作由省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负责。

第三章 保密资格申请和审查认证工作程序

第十二条 中央直属企业(院所)、部委所属院校提出保密资格申请,须经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中国科学院、军工集团公司(含有关电子集团公司)所属单位提出保密资格申请,须经中国科学院、军工集团公司保密工作部门审核同意。

地方单位提出保密资格申请,须经省级地方主管部门或所在地的地市级以上地方保密工作部门审核同意。

以上负责审核的部门称为审核部门。

第十三条 申请保密资格的单位,需达到相应等级的保密资格标准,填写《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书》的填报内容限定在秘密级范围内。

第十四条 审核部门负责下列内容的审核:

(一)申请单位是否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申请条件;

(二)《申请书》的填写是否符合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填写内容是否属实;

(三)申请的保密资格等级是否适当。

第十五条 申请保密资格的单位,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职责范围,向有关审核部门报送《申请书》(一式四份)。

审核部门经审核认为具备申请条件的,在《申请书》审核部门意见栏目中签署审核同意的意见并加盖印章,退回申请单位,由申请单位向有关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报送《申请书》(一式四份)。

审核部门经审核认为不具备申请条件的,应在《申请书》审核部门意见栏目中说明理由并加盖印章,将《申请书》退回申请单位。

第十六条 有关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职责范围和权限,组织审查组对申请单位进行审查。审查后,由审查组组长在《申请书》审查意见栏目中签署审查意见,报审查认证委员会审批。

经省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组织审查后,须报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审批的,由省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负责人在《申请书》审查意见栏目中签署审查意见。

经审查批准获得保密资格的,《申请书》发送申请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保密工作部门各一份,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和有关省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各备案一份。

第十七条 有关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未予批准保密资格的,应在《申请书》审批栏目中说明理由,将《申请书》退回申请单位一份,发送有关审核部门和承担审查工作的审查认证委员会各一份。

第十八条 有关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接到申请单位《申请书》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认证工作。

第十九条 审查方式原则上采取现场审查形式,特殊情况可采取书面审查形式。现场审查由有关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组织的审查组进行审查,审查组应聘请有关专家参加。

第二十条 审查实行评分制。《保密资格审查认证评分标准》(以下简称《评分标准》)总份值为500分,450分(含)以上为符合标准,400分(含)至450分为基本符合标准,400分以下为不符合标准。第二十一条 现场审查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一)提前一周通知申请单位;

(二)听取申请单位的情况介绍,要求其按照《标准》和《申请书》的内容逐项作出说明,并对审查组提出的问题作出解释;

(三)审查有关文字材料;

(四)向申请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了解情况;

(五)审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保密防护措施和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必要的技术检测;

(六)审查过程中遇有重要情况和问题,审查组成员应作详细记录;

(七)审查组成员对审查情况进行评分并研究形成审查组意见,审查组意见和评分结果填写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审查组意见表》(以下简称《审查组意见表》)中,并由审查组组长在签名栏内签名;

(八)向申请单位说明评分结果和审查组意见,并对存在的差距提出整改要求;

(九)申请单位对审查组意见和评分结果的意见,应填写在《审查组意见表》中,并由申请单位负责人在签名栏内签名。第二十二条 审查意见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审查工作简况;

(二)依据《标准》和《评分标准》,逐项提出评分结果和审查意见;

(三)总评分结果和审查组意见;

(四)指出存在的差距,提出整改要求;

(五)对是否同意给予申请单位的保密资格提出意见。

第二十三条 审查结束后,审查组将《审查组意见表》报送审查认证委员会。第二十四条 申请单位或审核部门对审查认证结果有异议的,可向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申请复议。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

第二十五条 列入《名录》的单位,在《名录》有效期内申请变更保密资格的,须按照申请审查认证程序,经有关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变更;申请注销保密资格的,经有关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批准后予以注销;其法人单位名称、注册地址及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的,应向有关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报送变更申请和有关变更文件,并抄报审核部门,经有关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审核后予以变更。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办公室将变更和注销情况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单位。

第二十六条 《名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法人单位名称;

(二)注册地址;

(三)法定代表人;

(四)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专业;

(五)保密资格等级;

(六)列入《名录》时间和有效期限。

第二十七条 新列入《名录》的单位名单,每季度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军工集团公司、省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军队系统装备部门发布一次。

第二十八条 保密资格每五年复审一次,复审程序按照审查认证程序的规定执行。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国家保密局、国防科工委保密工作部门、总装备部保密工作部门及有关地方保密工作部门和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按照职责范围,对列入《名录》单位执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对列入《名录》单位执行《标准》的情况,有关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或有关地方保密工作部门每两年检查一次。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申请单位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其中已获得保密资格的,由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取消其保密资格。

第三十二条 列入《名录》的单位,如违反《标准》的要求和有关保密规定,有关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以及有关地方保密工作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改的,由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取消其保密资格。第三十三条 被取消保密资格的单位,自取消之日起,两年内不得再提出保密资格申请。

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发布被取消保密资格的单位名单。

第三十四条 审查认证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在审查认证工作中,徇私舞弊,对国家秘密安全造成威胁或损害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第六章 附 则

军工保密资格认证中心 篇6

1.《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包括保密责任、保密组织机构、保密制度、保密监督管理和保密条件保障等5个方面的内容。

2.《一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一级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和复查的依据。

3.保密责任主体包括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其他负责人、涉密部门或项目负责人、涉密人员。

4.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应当为单位保密工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保障。

5.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6.单位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

7.单位其他负责人,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

8.涉密部门或项目负责人,对本部门或本项目的保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9.保密委员会和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

10.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总结,及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11.一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委员会主任由单位负责人担任。

12.二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委员会主任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

13.三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委员会主任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担任。

14.非公有制企业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担任。

15.保密委员会和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每年不少于两次。

16.一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100人(含)以上的,应当设置负责保密管理工作的专门处室。

17.二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200人(含)以上的,应当设置负责保密管理工作的专门处室。

18.三级保密资格单位应当确定负责保密管理工作的机构,在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独立行使保密管理职能。

19.承担机要、档案、密码通信等涉密业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属于专职保密工作人员。

20.一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1000人(含)以上的,专职保密工作人员配备不得少于4人;500人(含)以上至1000人以下的,不得少于3人;100人(含)以上至500人以下的,不得少于2人;100人以下的,不得少于1人。

21.二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1000人(含)以上的,专职保密工作人员配备不得少于3人,200人(含)以上1000人以下的不少于2人,200人以下的配备不得少于1人。

22.三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人员100人(含)以上的,专职保密工作人员不得少于1人;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兼职保密工作人员。

23.军工集团公司总部保密工作机构人员配备不得少于4人。

24.一级保密资格单位涉密部门涉密人员100(含)人以上的,应当配备1名专职保密工作人员。

25.专职保密工作人员2人以上的,应当配备1名保密技术管理人员。

26.保密工作机构人员应当通过培训和考核,并获得保密工作资格证书。

27.一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制度分为基本制度、二级制度和专项制度。

28.二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制度分为基本制度、二级制度和专项制度。

29.二级制度是单位内部涉密部门(单位)依据基本制度,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制定的具体保密管理措施。

30.专项制度是单位业务主管部门针对重大涉密工程或项目、外场试验等制定的专门保密管理措施。

31.定密工作小组由单位有关业务工作负责人、业务部门、保密工作机构人员组成。

32.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分为核心(绝密级)、重要(机密级)和一般(秘密级)三个等级。

33.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单位人事部门应当会同保密工作机构进行审查和培训。

34.对在岗涉密人员应当进行保密教育培训,一级保密资格单位每人不少于15学时。

35.对在岗涉密人员应当进行保密教育培训,二级保密资格单位每人不少于15学时。

36.对在岗涉密人员应当进行保密教育培训,三级保密资格单位每人不少于8学时。

37.涉密人员严重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应当调离涉密岗位。

38.单位应当根据涉密人员涉密等级,给予相应的保密补贴。

39.涉密人员脱离单位,应当与原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并按有关规定实行脱密期管理。

40.核心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3年至5年。

41.重要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2年至3年。

42.一般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1年至2年。

43.涉密人员擅自出国(境)的,单位应当立即向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

44.国家秘密载体封面或首页应当按有关规定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45.国家秘密保密期限为: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

46.办理涉密文件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程序是:承办人提出初始意见,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单位主管领导审批。

47.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48.国家秘密载体包括纸介质、磁介质和光盘等各类物品。

49.密品的研制、生产、试验、运输、使用、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50.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存放在密码保险柜中。

51.对接触和知悉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人员应当作出文字记载。

52.涉密人员辞职、解聘、调离涉密岗位,应当在离岗前清退保管和使用的国家秘密载体。

53.单位日常工作中经常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应当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

54.单位集中制作、存放、保管国家秘密载体及重要密品研制、实验的专门场所,应当确定为保密要害部位。

55.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确定应当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

56.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防护措施。

57.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安装防盗报警装置、视频监控和电子门禁系统。

58.一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相对集中的建筑群,应当确定安全控制区域,所处外周界应当安装防入侵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配备安全值班人员。

59.二级保密资格单位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相对集中的建筑群,应当确定安全控制区域,所处外周界应当安装防入侵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配备安全值班人员。

60.涉及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新建、改建工程项目要符合安全保密要求所采取的保密防护措施应当经单位保密工作机构组织的审核,与工程建设同计划、同设计、同建设、同验收。

61.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所处理信息最高密级分为秘密级、机密级、绝密级三个等级。

62.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禁止连接国际互联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重要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无线通信设备。

63.接受涉及军工科研生产事项的新闻媒体采访,应当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64.涉密会议应当在具备安全保密条件的场所召开,重要涉密会议应当在内部场所召开。

65.严格控制与会人员范围并对与会人员进行身份确认。

66.涉密会议发给本地区以外与会人员的涉密文件、资料,应当通过机要渠道传递。

67.涉密会议使用的扩音设备应当符合保密要求,会场设置手机信号干扰器,未经批准严禁带入具有摄录功能的设备。

68.外场试验的保密管理工作由试验任务牵头单位组织协调。

69.外场试验中,对无线通信设备、具有的摄录功能设备等应当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70.外场试验保密工作方案应当包括任务性质、项目或型号密级、组织领导、保密措施和具体要求。

71.分包涉密协作配套任务,应当选择具有相应保密资格的单位。

72.分包涉密协作配套任务,不得提供配套项目研制必需的技术要求以外的涉密信息。

73.与涉密协作配套单位签订合同时应当明确项目密级和保密条款。

74.在对外交流、合作和谈判等外事活动中,应当明确保密事项,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执行保密提醒制度。

75.对外提供文件资料或物品的,应当经过保密审查。

76.单位应当每6个月组织保密检查,保密委员会内应当组织对单位负责人的保密检查。

77.发现泄密事件应当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采取补救措施。

78.对保密工作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奖励。

79.对违反保密法规的行为,应当视情况给予处罚,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80.保密工作档案应当内容完整翔实,并进行分类归档,有条件的建立电子文档。

81.保密工作经费分为保密管理工作经费和专项保密工作经费。

82.保密管理工作经费预算标准为核心涉密人员平均每人每300元,重要涉密人员200元,一般涉密人员100元。

83.保密管理工作经费应当单独列人单位财务预算,根据工作需要保证足额开支。

84.保密管理工作经费最低保证基数是一级保密资格单位10万元。

85.保密管理工作经费最低保证基数是二级保密资格单位8万元。

86.保密管理工作经费最低保证基数是三级保密资格单位5万元。

87.保密工作机构应当配备必要的保密技术检查工具。

88.保密资格审查、复查时单位没有的项目不计得分,按实有项目计算总分值,达到总分值90%(含)以上为符合标准,以下为不符合标准。

89.涉密人员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1)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单位人事部门应当会同保密工作机构进行审查和培训;

(2)按照涉密程度对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作出界定;

(3)加强涉密人员上岗、在岗、离岗的保密教育和管理;

(4)实行涉密人员保密补贴和脱密期制度;

(5)建立涉密人员保密自查制度,对涉密人员的保密义务和责任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90.对涉密人员的脱密期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核心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3年到5年,重要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2年到3年,一般

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1年至2年。

91.涉密人员脱密期有哪些保密要求?

答:脱密期内不得到境外企业、外国驻华机构、外商投资企业工作,脱密期内应当继续

履行保密责任和义务。

92.为什么要加强对无线通信设备的保密管理?

答:(1)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成为二次发射装置,把附近的电磁信号转发出去,采用电磁

泄漏发射接收还原技术可以获取信息;

(2)无线通信设备一旦被控制,可以作为窃听装置;

(3)部分无线通信设备具有摄录功能,可以用于窃取国家秘密;

(4)大部分手机具有被定位功能,有可能泄露重要涉密活动的位置信息。

93.对处理国家秘密的办公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有什么特殊要求?

答:(1)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建立台账,并指定专人管理;

(2)禁止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连接内部非涉密信息系统;

(3)禁止使用非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处理涉密信息;

(4)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维修报废应当符合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94.召开涉密会议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答:(1)涉密会议应当在具备安全保密条件的场所召开。重要涉密会议应当在内部场所

召开,主办业务部门应当制定保密方案,并向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备案。必要时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应当派人监督和检查。

(2)严格控制与会人员范围,并对与会人员进行身份确认。

(3)禁止使用无线通信设备,会场设置手机干扰器。

(4)会议涉密载体发放、清退、销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95.涉密会议管理中对会议场所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1)涉密会议应当在具备安全保密的场所召开;

(2)会议使用的扩音设备应当符合保密要求,会场设置手机干扰器;

(3)会议场所禁止带入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便携式计算机;

(4)未经批准禁止带入具有摄录功能的设备。

96.外场试验保密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试验牵头单位和参试单位应当制定保密工作方案,指定专人负责保密管理工作。

试验现场的保密管理工作由牵头单位组织协调。

(2)对无线通信设备、具有摄录功能的设备等采取严格控制措施。

(3)对涉密载体、密品的保密管理采取安全保密防护措施。

97.涉密协作配套任务保密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1)选择具有相应保密资格的单位;

(2)与涉密协作配套单位签订合同,应当明确项目密级和保密条款;

(3)重要涉密项目应当签订保密协议;

(4)不得提供项目研制必需提供的技术要求以外的涉密信息;

(5)监督保密条款或保密协议的执行。

98.涉外保密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既要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要适应对外交流合作的需要;

(2)在对外交流、合作和谈判等外事活动中,应当制定保密方案,明确保密事项,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执行保密提醒制度;

(3)对外方提供的文件、资料或物品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查;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批。

99.保密检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单位应当定期组织保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向被检查部门提出书面整改

要求,并督促整改;

(2)内部涉密部门应当进行保密自查,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应当定期对内部涉密部门负责人进行保密检查,保密委员会应当对单位负责人进行保密检查;

(3)发现泄密事件应当按有关规定及时报告,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查处情况。100.涉密计算机为什么要设置口令,在你的涉密计算机中都设置了哪些口令?

军工保密资格认证中心 篇7

申 请 书

申请单位(盖章)申 请 等 级 申 请 日 期

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 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制

说 明

1.“单位名称”填写签订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合同时使用的名称。

2.“单位性质”填写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属上市公司的应予以注明。

3.“单位基本情况”简要填写单位成立、变迁情况、资产、人员、科研生产方向、能力等。

4.“申请理由”填写已承担或拟承担何种密级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或协作配套任务,是否具备申请基本条件。

5.工作情况栏目按保密资格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如实填写,不涉及的项目填写“无此项”。

6.“审核意见”、“审查意见”、“审批意见”,分别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规定,由有关部门和机构填写并加盖印章。7.《申请书》内容不应涉及国家秘密,按内部文件管理。

8.《申请书》按照制式自行印制,内容填写不下的,可增页填写。9.《申请书》填写一式四份,并制定电子版。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单位人数 注册地址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单 位 基 本 情 况

申 请 理 由

法定代

表人

涉密人

员数

联系电

主要填写:

1. 单位设立、变迁情况。2. 注册资金、固定资产、工作场所和职工情况。

3. 承担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基本情况。

注:文字控制在2000字内,内容不得涉密。主要填写:

1. 你申请保密资格等级。2. 已承担或拟承担何种等级 的武器科研生产或协作配套任务(项目或产品)。

3. 是否具备申请的基本条件。

4. 根据《武器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申请二级保密资格。

保 密 责 任 落 实 情 况 法 定 代 表 人 或 主 要 负 责

上年度至本年度解决了保密工作哪些重要问题: 主要填写: 1. 学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有关保密工作的指示精神情况。2. 对本单位保密工作

分 管 保 密 工 作 负 责 人

指示、批示情况。3. 本单位在落实保密工作中解决了哪些重要问题。4. 监督检查领导保密责任落实及责任追究的有关情况。上年度至本年度抓了哪几项主要工作: 主要填写: 1. 学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有关保密工作的指示精神情况。2. 结合本单位实际,及时研究和部署保密工作情况。3. 组织检查本单位保密工作落实情况。

其 他 负 责 人

涉 密 部 门 或

4. 为保密工作机构履行职责提供保障的情况。上年度至本年度在保密工作方面做了哪些实际工作(按分工分别填写): 主要填写: 1. 对分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进行部署和研究情况。2. 对分管工作中保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情况。3. 为分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提供条件保障情况。

上年度至本年度在保密工作方面结合实际落实了哪些具体措施: 主要填写:

项 目 负 责 人

涉 密 人

责 任

保 密 组 织 机

1. 主抓本部门或项目保密工作情况。2. 对本部门或项目开展保密监督检查情况。上年度至本年度在保密管理方面结合实际落实了哪些具体措施: 主要填写:

1. 对本职岗位保密要求熟知情况。2. 履行本岗位保密责任情况。

构 情 况 保 密 委 员 会 或 保 密 工 作 领 导 小 姓 名

部门及职务 职责分工

工 作 机

保密工作机构设置情况:

主要填写保密工作机构 构 设置、隶属情 关系、人员编制等基本况 情况。

保密工作机构负责人姓名、职位及任命文

号: 专 职 工

姓名

性别作 人 员

保 密 上年度至本年度抓的重点工委 作: 员 主要填写根会 据职责决策 或 的重大事项及组织的重保 大活动。

年龄 职务

学保历密及培

专训 业

情况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保 密 工 作 机 构 上年度至本年度做的主要工作:

主要填写根 据职责完成的主要工作。

保 密 制 度 建 设 情 况 基 本 制

制度名称、文号、生效时间:

主要填写:

1. 《标准》要求的保密工作基本制度制定情况。2. 单位保密制度是否有缺项。度

二 级 制 度

专 项 制 度

保 密 监 管 管 理 情 况定 密 管

制度名称、文号、生效时间:

主要填写单位哪些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了部门二级保密制度及主要的二级制度名称、文号、生效时间。

注:申请三级保密资格单位无此项要求。

制度名称、文号、生效时间:

主要填写根据单位实际,针对重大涉密工程或项目制定的专项保密管理措施。注:申请三级保密资格单位无此项要求。

定密小组情况:

主要填写:

1. 定密工作小组人员组成情况。

2. 定密工作程序。3. 主要开展的工作情况。

注:申请三级保密资格单位无此项要求。

本单位保密范围确定情况:

主要填写:

1. 制定本单位保密范围的依据。包括:

(1)依据甲方下达的合同书

或合同意向书及密级证明的密级。

(2)依据本单位制定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范围实施细则。

2. 本单位保密范围确定情况。确定和调整密级情况:

主要填写:

1. 本单位涉密事项确定情况。2. 涉密事项或项目调整及密级变

更情况。

涉 密 人

员 管 理

上年度至本年度做的主要工作:

主要填写:

1. 涉密岗位界定情况。

2. 涉密人员审查情况。

3. 涉密人员教育培训情况。

4. 保密责任书(承

诺书)签定情况。

5. 保密补贴发放情况。

6. 脱密期管理情况。

7. 因私出境管理情况。

8. 涉密人员备案情况。

涉 密 载 体 管 理

上年度至本年度做的主要工作:

主要填写国家秘密载体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 毁各个环节采取了哪些保密防护措施

和管理措施。

要 害 部 位 部 门 管 理

保密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主要填写:

1. 要害部门、部位制度建设情况。2. 要害部门、部位的人防、物防、技

要害部门、部位确定情况:

主要填写:

单位要害部门、部位确定的名称、数量。

防情况。

注:按照级别要求填写。

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防护和管理情况:

计 算 机 和 信 息 系 统 管 理

存储介质管理情况:

主要填写:

1. 存储介质的密级和数量。2. 存储介质是否采取与涉密计算机 和信息系统绑定等有效技术防护措施。

3. 信息交换是否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非涉密信息系统管理情况:

主要填写:

1. 单位是否建立涉密信息系统。是否使用单台计算机处理奢靡信息。2. 涉密信息系统是否取得《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使用许可证》。

3. 涉密信息是否存在远程传输。如果存在是否按照要求采取密码保护措施。4. 如果有绝密级计算机,说明安全管理情况。

5. 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主要采取了哪些技术防护措施。

6. 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管理人员情况。

主要填写:

1. 内部非涉密计算机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2. 连接国际互连网计算机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3. 对外发布信息的管理情况。

通 信 和 办 公 自 动 化 设 备 管 理 2. 办公自动化设备(传真机、复印机等)的管理和使用情况。采取了哪些保密管理措施:

主要填写:

1. 通信设备(对讲机、手机、电台、数字助理、无绳电话)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宣 传 报 道 管 理 涉 密 会 议 管 理 采取了哪些保密管理措施:

主要填写:

1. 涉密会议的主要类别。2. 涉密会议采取的保密管理措施。2. 对涉及军工科研生产事项的新闻媒体采访,展品复制、展室密品采取了哪些保密管理措施。采取了哪些保密管理措施:

主要填写:

1. 涉及军工科研生产事项的宣传报道、展览、公开发表著作和论文等,是否建立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保密审查制度。

外 场 试 验 管 理

采取了哪些保密管理措施:

主要填写:

协 作 配 套 管 理 1. 对外协作情况。

2. 重大项目是否明确保密条款,签订保密协议。3. 分包涉密任务单位是否具有相应保密资格。

4. 在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和合同文本中,是否做到严格控制背景、用途等涉密内容,业务部门是否进行了监督检查。

5. 是否做到不得提供配套项目研制必需的技术要求以外的涉密信息。

6. 对仅背景、用途、数量涉密,不具备申请保密资格条件,承担分包任务的采取了哪些保密监督措施。采取了哪些保密管理措施:

主要填写:

1. 外场试验保密工作方案制定情况。2. 采取了哪些保密管理措施。

采取了哪些保密管理措施: 涉 外 管 理 主要填写:

1. 重要涉外活动是否制定保密工作方案。2. 是否执行保密提醒制度。

3. 对外提供文件资料或物品保密审查情况。4. 保密工作机构参与涉外活动监督情况。

保 密 检 查

上年度至本年度保密考核与奖惩情况: 考 核 与 奖 惩 主要填写:

1. 是否讲保密工作纳入单位的绩效考核。

2. 对单位领导、涉密部门和涉密人员履行保密责任考核情况。3. 单位对保密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与表彰和奖励情况。

4. 单位对违反保密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罚情况。5. 对泄密事件的查处情况。

上年度至本年度开展保密检查工作情况:

按照《标准》和《评分标准》保密监督检查的形式和主要要求分别填写。

工 作 档 案 管 理

保密工作文字记载情况:

主要填写:

1. 保密工作开展文字记载归档情况。2. 分类立卷情况。

保 密 条 件 保 障 情 况

上年度至本年度保密管理工作经费预算和支出情况:

主要填写:

1. 单位将保密管理经费纳入单位年度财务预算情况。

2. 单位保密管理经费预算数额情况。

3. 保密管理经费实际支出数额情况,是否做到专款专用,并根据需要足额开支。保 密 工 作 经 费

上年度至本年度保密专项经费支出情况: 主要填写单位保密专项经费实际支出情况。

其保密工作机构技术检测设备配备情况:

他 条 件 保 障

主要填写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技术检测设备配备情况,是否满足工作需要的技术检查手段和能力。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承诺

本人郑重承诺,本单位符合所申请保密资格等级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所填报的《申请书》内容真实,并保证保密资格标准在本单位的执行,履行本人所应承担 的责任。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审 核 意 见 审 查 意 见(盖章)年 月 日(盖章)年 月 日

审 批 意 见

上一篇:某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关于中秋、国庆节发放员工福利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