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教学的十种表现
轻负高质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在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眼下一些“无效和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益。笔者认为,随着新课改向纵深推进,教师应当科学理解有效教学的真谛与内涵,在教学实践中避免出现十种异型课堂。
一是浮光掠影型课堂。教学重点突出、难点明晰,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它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但有的课堂教学如“雨过地皮湿”,没有明确的教学重点,也缺少明晰的教学难点,其主要表现有:课堂教学目标模糊,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平均用力,对教学重点讲解不深入,对知识难点讲授不透彻,学生感受不明显、印象不深刻,课堂教学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对教学内容的钻研不深入,对知识点缺乏全面、系统理解和有效整合,另一方面在于对学生的研究不深入,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缺乏有效把握。所以,唯有系统分析教材的知识点,唯有充分把握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智力特点,才能综合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才能集中精力把重点和难点讲清楚、讲透彻。 二是跑冒滴漏型课堂。完美的课堂首先在于它的完整性,在于它既有巧妙的预设安排,又有自然的生成过程。但实际教学中,有些课堂并非如此:有的虽有精巧的教学设计,但讲课时却背离初衷,甚至背离了应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时有跑题、偏题、离题的现象;有的对学生学习包办代替,甚至把自己的思维当成学生的思维,把自己的思想当成学生的思想;有的违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知识点过于零散、不系统,知识讲授不连贯、跳跃性大,既不符合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也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智力发展规律,学生学习缺少必要的台阶,也缺乏应有的基础;有的教学缺乏条理性、顺畅性,有时少了环节、忘了细节,有时漏了知识点、丢了教学点,要么挂一漏万,要么顾此失彼,不能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时有杂乱无章、支离破碎之感。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因为,它既循规律又讲技巧。此类课堂既违背教学规律,又无技巧可言,它的科学性尚且不足,又何谈艺术性,何谈给人完美之感。
三是海阔天空型课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无论何种教法,它都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理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最终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对照此,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有的列举了大量教材以外的实例,补充了大量课本以外的内容,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眉飞色舞,而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名曰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实则漫无边际、无功而终,实际的教学效果无从保证。原因何在?在于这些实例和内容与教材的联系不够紧密,甚至完全游离于教材之外,完全脱离了教材。而更深层的缘由,在于教师没有真正领会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没有理解教材编写者的真实意图,没有准确把握知识点的要义本质。由此可见,出现“看似超越教材,实则脱离教材”的现象,势必成为一种必然。教材是教学之纲,也是学习之本。有效强化“纲本”意识,有效增强“引纲据本”的能力,这既是有效教学的眼下之需,也是有效教学的长久之需。
四是放映幻灯型课堂。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了可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被中小学教师普遍采用,但有时却未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存在高耗费低效力、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有的对多媒体的使用过频过滥,例如,不仅重要知识点和信息用课件展示,而且就连课题也用课件播放;不仅作业、训练题用课件呈现,甚至就连训练、推演结果等教学过程也用课件演示。教师用得手忙脚乱,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教师就如放映员,学生如同看电影。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板书没有了,解题的过程没有了,学生的板演没有了„„。快速移动的画面不仅使学生无暇思考,甚至连做一点课堂笔记都难以进行,一节课结束,往往出现课本“空白”——无补注、笔记“空白”——无记录、头脑“空白”——未吸收。当前的紧迫任务,一方面就是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尽快走出“机器取代人”的认识误区,另一方面就是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效提升对多媒体的运用能力与水平,自觉把现代媒体从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有效发挥现代媒体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认识事物等方面的教学辅助作用。
五是单线直进型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有效的认识条件。例如,教师要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学生增强兴趣、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探索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猜想、学会验证、学会推理,在探索中学会归纳、学会整理,培养多角度思考、多方向探究的习惯,培养知识迁移、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氛围,巧妙地创造情境,合理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处于期待、困惑、愤悱的心理状态,有效激发并维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等等。纵观眼下的课堂,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有的缺少必要的铺垫和有效的关联,就理论讲理论,就新知识讲新知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感到吃力,难以进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有的缺少必要的悬念和应有的起伏,教学过程平铺直叙、波澜不惊,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在知识传授上,有的缺少必要的拓展和有效的迁移,教学过于死板、呆板,就教材讲教材,就章节讲章节,很少有教材以外的内容,很少有课本以外的素材,知识讲解缺少发散性,往往不能触类旁通,难以举一反三。
六是贴牌标签型课堂。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学模式改头换面,教学方法日益新潮,课堂气氛日渐热闹,教学手段交替变化,这些似乎预示着现代课堂的勃勃生机。然而,我们却有了另一种困惑:面对如此景象,课堂教学的效益为何难如所愿?事实上,这些所谓的新课堂只是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实则有名无实、华而不实。例如,新课改倡导师生对话和师生互动。但却有人对此产生了误解,认为“多问”就是对新理念的体现,师生互动就是教师多问、学生多答。因此,“满堂问”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看似师生互动,实则为问而问、问而无效。再比如,新课程倡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倡导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中进行有效合作,在协作中解决问题。然而有人对此产生了误解,认为探究与合作的唯一途径就是分组讨论,似乎不讨论就不能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从而分组讨论就成为一种潮流,但由于缺少对论题的精心设计,缺少对学生的有效引导,缺少学生讨论前的充分准备和讨论中的有效参与,课堂看似热热闹闹、气氛热烈,实则空洞无物,毫无实效可言。
七是独奏独唱型课堂。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王夫之说:“学以学夫所教,而学必非教,教以教人之学,而教必非学。”其义是:学生所学习的东西就是教师所传授的东西,但学习的过程不等于传授的过程;传授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但传授过程不等于学习过程。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说明,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活动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事实也告诉我们,教和学虽然相互联系,但不能互相代替。纵观现实的课堂,一些现象值得反思:有的教师俨然成为知识的权威,成为真理的代言者和垄断者,讲课时往往一人包场、一讲到底,这主要出现于高中教学,比较多地出现于高三教学,尤其出现在高三复习课教学中。课堂塞满了过度的信息量,既造成学生听觉的疲劳,也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既耗费教师过多的精力和教学时间,也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最终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所以,彻底改变“一言堂”现象,变多讲为少讲,变少讲为精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质疑问难、探究求解,充分展现和发展学生的主体创造性,这应是当务之急,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应有之道。
八是机关枪连珠炮型课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说明,教学语言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工具,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优秀的课堂语言有鲜明的节奏感,快慢适中、疏密得当、轻重适宜、缓急可控,做到“讲”和“学”协调同步,学生听课达到最佳的思维状态。然而,一些教师对课堂语言的运用不容乐观,有时不能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绪而巧妙地调节语言的节奏,有的语速应慢不慢、语气该重不重,吐字不清、语意不明,讲授的知识超过了学生的思维需求,学生没有琢磨消化的时间,听课时感到吃力,知识学习大打折扣;有的语速应缓不缓、声调该高不高,有时音低声小、字意模糊不清,知识讲授跟不上学生的需要,影响学生的正常思维;有的语音应低不低、声调该降不降,语言的刺激过强、过大,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保持;有的语音应高不高、语调该升不升,讲课声音太低、语调太弱,学生听课吃力费劲,时常引起听觉的紧张和疲劳。所以,现代教师应不断提升课堂语言修养,讲课时注意快慢适中、高低适宜,声快时字字铿锵、语意清楚,声慢时字断而情连、音拖而情激,声高时音高不噪、音强而不力竭,声低时吐字清晰、音清意明,让学生有一种独有的听觉享受。
九是惜墨如金型课堂。板书是一种传统而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以文字、符号、图象等为媒介,将教学内容直接诉诸学生的视觉,具有其它手段不可取代的作用。例如,它有利于理清教学的过程脉络,揭示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展示认知过程和思维轨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有利于高度概括教学内容,使知识系统化、简约化、脉络化,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要点,有助于学生记录和记忆;好的板书也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对学生有一种直接的艺术熏陶,让学生有一种独有的视觉享受。但时下却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黑板的质量越来越好,教师的板书越来越少,能力逐步弱化。有的不重视板书甚至不会板书,有的很少板书甚至没有板书,尤其在一些理科教学中,有的要么以口述代替板书,要么以幻灯代替板书,或者干脆以课本代替板书,学生看不到题目的痕迹,看不清运算的过程和解题的思路,也缺少思考和分析的过程,缺少记录后再总结和再提升的机会。由此,教师按照突出重点、增强实效、工整美观的要求,设计好板书、运用好板书,这既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也是构建现代新课堂的现实选择。
一、忽视作文系列训练
要从根本上搞好小学作文教学, 就得处理好教学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但长期以来, 由于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 人们形成了低年级只重视字词教学, 说话、写话、认识事物和发展思维训练相对较少, 从而造成了作文教学起点高、坡度陡、难度大, 使学生失去了作文的兴趣和信心。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憾, 语文教师要做到以现行教材为主体, 以优化训练为主线, 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作文系列训练。作文的训练要做到从低年级抓起, 稳步向前推进。
二、忽视片段训练与篇章训练的联系
篇章训练要求学生作文有明确的主题、严密的结构、完整的情节, 而片断训练犹如一部完整机器的部件。片断训练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种现象、一点感触, 为篇章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它们之间是彼此联系, 不可或缺的。片断训练的内容、方式有很高的“自由度”, 可从二年级开始, 中年级为主, 为篇章训练搭桥铺路。我们不应因为片断写作不是完整的作品而忽视它, 其实片断写作往往是整个篇章的闪光之处, 透过片断我们能领略到篇章写作的文风和精妙所在。因而, 二者不可偏废。
三、忽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小学习作指导课有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 这种现象不容忽视。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细致地讲解如何开好头、结好尾, 段落结构如何布局, 场面细节怎样处置的等等, 却忽视了学生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对知识的积累和他们的表现欲。鉴于此, 笔者认为, 要让学生尽多地接触社会、体验生活、阅读名篇佳作、博览群书, 让他们见多识广, 心中有了内容, 学生才会感到有话可说。而作文的形式是变化多端的, 可以灵活处理。内容有了, 形式的问题也就变得简单了, 自然会出现文随笔走, 娓娓道来的情形。
四、忽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观察是思维之母。教师应鼓励学生投身于农村绚烂多姿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引导他们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领悟生活的真谛, 辨别社会的是非。学生观察时要有明确的目的, 要有顺序, 要运用多种感官, 要积极思考, 通过比较和联想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只有让学生学会观察, 学会用心分析现象, 留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
五、忽视读写结合
读写脱节是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上课只囿于课文, 不联系学生习作实际, 形成读写“分家”, 这样的教学往往会使学生不善思考、懒于用脑。作为语文教师, 应做到将课文精妙之处与写作相联系, 让学生通过学课文, 学到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也要使学生的认识、思维和表达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做到语文课上将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一起。
六、忽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多看、多练。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多读作品, 多训练语感, 必将渐能驾驭文字。”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 还要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吸取知识。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报刊欠丰富, 这更要求教师在范文教学中让学生揣摩写法,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进行扩展性阅读。随着词汇的不断积累、语言材料的不断充实, 学生作文时就会文思奔泻, 而不至于文笔苦涩。
七、忽视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平衡
重视语言的形象性, 忽视语言的逻辑性, 势必造成学生作文语言松散, 思维程序凌乱, 逻辑性不强。语言是思维运行的轨迹。学生把语言写得生动形象时, 更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来合理地组织语言、构建句段、罗列篇目。只有协调发展两种思维, 作文才会做到语言形象、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文风朴实生动。
八、忽视命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作文命题应从农村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充分运用农村的智力背景, 顺乎童心, 新颖别致。农村的广阔天地为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教师要抓住农村特有的自然景象、社会变革、人物面貌等方面精心设计题目, 让学生有话可写, 有情可抒。题目角度要小、要新、要活、要有趣、要符合实际, 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做到作文命题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统一, 才能使学生写出更为精彩的文笔, 写出上乘的佳作来。
九、忽视表达和认识的统一
重视表达技能的讲解训练, 忽视认识能力的培养提高, 这是一个普遍性问题。“思想认识是文章的原料” (叶圣陶语) 。小学生作文来源于认识了的生活, 又作用于对生活的认识, 因此要发挥作文育人的作用, 做到“言之有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材料的有“意义”上下工夫, 提高认识评判事物的能力, 懂得做人的根本道理, 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十、忽视批改的规范化和评讲的心理效应
有些教师在批改作文时随意性大, 没有正确运用增、删、调、换的修改符号, 眉批和总批书写欠工整, 眉批缺少针对性和启发性, 总批不能做到通俗易懂、切中肯綮, 且评语干巴少神采。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提高文学造诣和写作水平, 这样教师才能做到高屋建瓴、挥洒自如。有些教师轻视评讲这一环节, 殊不知评讲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 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得到迁移。
综上所述, 要想提高农村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在于发挥语文教学的多功能作用, 使学生各种能力协调发展, 以期取得作文教学的理想效果。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整体工程, 是学生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然而, 农村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笔者在文中列举了农村作文教学的十种误区:忽视作文系列训练, 忽视片段训练与篇章训练的联系, 忽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忽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忽视读写结合, 忽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忽视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平衡, 忽视命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忽视表达和认识的统一, 忽视批改的规范化和评讲的心理效应, 以期引起广大同仁的注意。
心理学家把人未老先衰的心理行为表现,称之为“心理老化症”,其表现有十种:
1.竞争意识退化。
2.自卑心理重。
3.反应异常。
4.固执己见。
5.性格孤僻。
6.思维迟钝。
7.性情急躁。
8.情绪恍惚。
9.逐渐懒惰。
10.办事效率降低。
买发热内衣需谨慎
中消协近日曝光了发热内衣市场存在的陷阱,并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要注意:一、发热内衣不是保暖内衣。发热内衣中有发热纤维,可主动产生热量;保暖内衣则是通过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达到保暖效果。二、不要轻信推销人员的口头介绍。三、认准发热内衣标识。在选购时,查看是否在包装盒上张贴有黄底黑字的“发热内衣标识”,该标识明示了发热纤维名称、发热效果和添加比例。
感激之心让人进步
美国心理学专家大卫·埃蒙做了一项试验,他把受访者分成三组,让他们在一周内分别关注不同的事:第一组只关注错事和让自己愤怒的事;第二组只注意值得感激的事;第三组只观察日常琐事。结果显示,第二组受访者更能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也更容易取得进步。
研究也证明,心存感激的人会为他人着想,并乐意帮助他人,因此更受欢迎,从而获得更多的肯定。别人的肯定往往是进步的助推器,会激发更大的精神动力,让我们想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吃饭过快影响脊背健康
吃饭过快会影响脊背健康。因为食物被频频送进胃部后,胃被迫加速消化食物,这样,胃自然紧张起来,并将此信息通过脊骨神经传给大脑,久而久之,脊骨神经因为长期紧张,会受到损害。
配眼镜最好在早晨
验光配镜最好选在早晨。眼睛经过一整夜的充分休息,可得到彻底放松,此时验光结果较为准确。这是因为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主要靠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牵拉晶状体厚薄来调节焦距。如果用眼时间较长,睫状肌处于疲劳状态,验光结果并不准确。配戴这样的眼镜,当时可能没觉得有什么不适,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能出现头晕、眼睛干涩等。
专家指出,配镜前的眼底检查往往被大家所忽略。眼底检查一方面是为排除由眼底疾病引起的视力矫正不良,这部分人群应去眼科医院进行治疗;另一方面,还可以筛查出不适合散瞳验光的人。对于已配戴隐形眼镜的人,应停戴隐形眼镜1~2天后再去验光配镜。
去除冰冻肉类的雪气味
去除冰冻肉类的雪气味,可在解冻的时候加点盐,这个方法能有效地去除雪气味。同时,如果肉类解冻后要腌的话,要加入姜同腌,这样可进一步去除雪气味。
七色果蔬营养七个器官
绿色果蔬护眼:猕猴桃、西兰花、生菜、芥蓝、菠菜、卷心菜。
红色果蔬养肺:西红柿、西瓜、红葡萄、萝卜、草莓、红柿子椒等。
黄色果蔬强化免疫系统:黄柿子椒、柚子、菠萝、柠檬。
橙色果蔬壮骨:胡萝卜、杏、芒果、橙子、南瓜、哈密瓜等。
蓝色果蔬健脑:蓝莓。
紫色果蔬护肤:李子、杨梅、茄子、紫葡萄、西梅、无花果。
常年情绪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过度怕羞
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拒绝交朋结友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难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经常疑神疑鬼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自暴自弃
占大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回避竞争、竞赛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语言表达较差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对挫折或疾病难以承受
在探讨低效教学的问题之前,必须记住一点:面对目前的发展趋势和改革形势,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教学质量一贯低劣的教师为数极少。
为了进一步改变低效教学的状况,首先应该恰如其分地确定低效教学的各种表现,然后探讨形成低效教学的成因和改善低效教学的措施。布里奇斯古默波特(Bridges&Gumporil984)列举了低效教学的各种表现。
(一)不能维持课堂纪律
课堂秩序混乱是低效教学的首要表现形式。作为一名教师,他应该有能力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防止和克服不良现象的发生。在学校领导眼里,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一个最起码的上课要求。个别领导甚至认为,只要学生保持安静,教学效果一定不成问题。
当然,我们也应该辩证地看待课堂纪律问题。当学生在听讲,思考,想像和书写的时候,课堂确实应该保持安静。如果出现喧闹声,说明个别学生没有集中注意力,或者对学习缺乏内在的兴趣。可是,当学生在开展小组活动,做实验,或者相互探讨作业的时候,某些学生出于好奇的心理和新鲜的感觉,也许比平时喧闹一些,难免发出一些叽叽喳喳的声音。正是在这种所谓的“吵闹”环境中,学生吸取和消化了大量的知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强调课堂安静,只能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此时,教师应该考虑的是,采取何种策略才能避免过分的喧闹,譬如,采取轻声关照或小声点名的方法,让某些大声说话的学生安静下来。
(二)不能正确对待学生
有些教师不能用正确的方式对待学生。他们或者将学生视为不懂事的小孩子,或者粗暴地训斥学生,或者用屈尊的口吻对学生说话,等等。这种反常现象都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不能取得预期的课堂效果
有时候,教师的意图和出发点是对头的,但是,教学安排和课堂管理方法不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
(四)没有掌握所教的学科知识
教师是否掌握所教的学科知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刻苦钻研,力求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师对所教的学科懂得越多,就越能了解教材中每一部分的意义、地位和作用,就越能居高临下,正确地处理教材,准确他讲授教材。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吸取科学文化的新成就,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地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以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武装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中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除了掌握所教的学科知识以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学习有关学科的知识,广泛地阅读科学、技术和文艺读物,掌握一定的文娱、体育和劳动技能,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教学质量。
(五)没有有效地传授学科知识
教育质量不是通过推广国家课程就能实现的,也不是单靠国家课程考试就能实现的,也不是只通过教师进一步掌握学科知识就可以实现的。一个具有广博知识的学者不一定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透彻掌握学科知识的教师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授。掌握学科知识与传授学科知识完全是两码事,它仅仅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己。教学是一项有规律的、充满艺术的工作。教师的传授是一回事,学生的学习又是另一回事。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时,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将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存在一个学生能否接受知识,如何接受知识的问题。作为一个优秀教师,他还必须具备新的教学观,即教学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能织管理能力等。
由于生源下降和师资紧缩,学校常常要求教师担任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有时候,管理学生、了解学生、教学方法比掌握学科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优秀的教师能把所教的学科教好,他们不仅要掌握所教的学科知识,而且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大量事实证明,学科知识和文凭一样,并不意味着高质量的教学。有些教师也许掌握了扎实的学科知识并获得很高的文凭,但是却不能教好课,原因往往在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没有具备传授学科知识的能力,也没有具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最优秀的教师并不一定是科班出身的毕业生。有一位历史专业毕业生,他阴差阳错地承担了中学低年级的数学,结果成了一位出类拔荤的数学教师。一位非常杰出的数学教授在回忆这位教师时说:那位数学教师虽然不是数学专业科班出身,但他却是自己一生中遇到过的最佳教师。这位数学教师使他真正爱上了数学,并使他对数学的兴趣矢志不渝。这位数学教师后来也承认,他既不是一位数学专业毕业生,更不是一位数学家。在担任数学教学时,有时为了解答某些数学难题,他还不如个别学生。他之所以成为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原因在于他认真地充当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启发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英国教育部门曾经对100名攻读研究生教育证书的中、小学教师作过一次有关教师培训内容和要求的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强烈要求更多地接受教学方法、班级管理和处理学生行为问题方面的培训。
(六)没有合理地采纳他人的意见
一般来说,校方、同事和顾问都会向不称职教师提出的合理的建议和给予有效的帮助,拒绝接受建议和帮助的教师毕竟是极少数。有些教师接受了建议和帮助,但是他们没有能力按照建议行事,或者误解了建议,从而错误地执行了建议。
当然,有些建议只适合某一特定的学生群体或活动场合,并不适合各种教学环境;有些建议因人而异,不是任何不称职教师都能采纳的。
东城初中校本培训材料
一是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的老师。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这种老师善于发现自己的性格和业务方面独到的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思维和教学个性。要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二是对学生一视同仁的老师。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三是严而有度的老师。这种老师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进行总结和反思。这种老师认为,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因此,这种老师的管理总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心服口服,学生从心底里认同这样的老师。
四是善于把握机会的老师。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每个细节都充满了教育的契机,但教育机会稍纵即逝。善于把握教育机会的老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对学生能够换位思考。有位老师告诉我,她班上之前有一个被称为“烂仔”(广东方言,即是性格不好、学习成绩差、不受欢迎的学生)的学生,在高一升入高二,成绩有一些进步,她给她颁发了一个“学习进步奖”,结果学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开始能融入到班集体当中,为班集体做了不少贡献,当然,学习成绩也进步了不少。
五是做事有分寸,能控制自己情绪的老师。“起得比鸡还早,吃得比猪还差,赚得比民工还少,睡得比小姐还晚”,广为传播的顺口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1
了教师痛苦而尴尬的现状。但职业化的教师,一定是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老师,不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到学生身上,也不把不良情绪带回家。老师一句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可能记住一辈子。因此,做老师一定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六是风趣幽默的老师。每个学生都喜欢生动活泼而有趣的课堂。但是,风趣幽默不仅仅是让学生上课时嘻嘻哈哈,而是让学生在情绪处于良好的状态下,相关的知识也迅速被吸取。并且,老师也能善于把握课堂节奏,不过度追求风趣幽默。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就是对风趣幽默的老师的最好评价。每个学生都喜欢风趣幽默的老师,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风趣幽默。
七是有宽容心的老师。这种老师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对学生能够宽容的缺点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给学生很好的印象。比如,一个学生上语文课画画,被语文老师发现后,老师指出他画画选择错了时间和地点是不对的,同时鼓励他在合时的时间和地点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口服心服,这个学生后来不但打好了知识基础,而且发展了个人兴趣和特长,很感激老师。
八是以身作则的老师。身教甚于言说,老师的一举一动,学生都在关注,并进行评价甚至模仿。以身作则的老师是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学生一下子难以做到的,从不强求学生。教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做好人。总是实事求是,循序渐进。计划性很强,阶段性很强,大计划往往由小计划组成而逐步实现。教育的针对性很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从不好高骛远,或简单粗暴。
九是真才实学的老师。这种老师并非有多高的学历,而是勤奋学习,严谨治学。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常备一桶水。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如果不经常更新,经常吸纳来自各方面的教育信息,就会被社会所淘汰,不被学生欢迎。因此,培养优秀的学习能力,并不耻于向学生请教,以学生为友,以学生为师,是当今社会对新时期教师的要求。
十是注意自身形象的老师。注意自身形象的教师,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容易融入学生群体,受到学生的喜欢。形象不只是外表和衣着,还是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更是由内自外散发的精神和气质。学生看到的,学生听到的,学生感受到的,都是教师形象的组成部分。衣着不是非得朴素,学生喜欢就好;言谈不是非得一本正经,学生喜欢就好;精神却一定要有活力和朝气,这样学生才喜欢。
学生最不喜欢的“十种”老师
东城初中校本培训材料
一、体罚学生的老师:学生最怕、最难受、最恐怖的就是当犯错时受到老师各种形式的体罚。体罚侮辱学生的人格,学生在同学面前失去尊严。
二、状告家长的老师: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动辄就打电话状告家长,让家长教训学生,或是让学生请家长到学校来,和孩子一起当面接受老师的批评,致使家长都害怕见老师。
三、作业过多的老师:老师布置的作业量过大,一是学生失去了自由活动的时间;而是有的学生根本就不能完成;三是导致教师自己也无法认真批改。
四、处事不公的老师:在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或冲突时,老师带着学生成绩、过去表现、人际关系等偏见去处理,或偏听一面之词,不做调查研究,不能实事求是。
五、歧视差生的老师:老师看不到后进生的优点和长处,即使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绩或表现优秀,也会被老师另眼相看,甚至怀疑其真实性。
六、不守规矩的老师:一是上课迟到、下课拖堂,让学生没有课间活动时间,甚至没有上厕所的时间;二是不安课表上课,挪用课程,特别是占用体育课。
七、失信诺言的老师:事先向学生定下的规矩或承诺,到头来不兑现,或是随意改变。
八、教学无术的老师:不求上进,教学思想和方法老套,缺乏教学艺术,课堂乏味,甚至抓不住重点,学生很难听懂。
九、言行不雅的老师:说话粗鲁、罗嗦、举止不文明、衣冠不整、生活邋遢,让学生觉得当他的学生不光彩。
十、严肃有余的老师:课内课外只讲纪律,要求学生绝对服从。缺乏生气和活力,没有诙谐阳光,使学生害怕接近,更不敢张扬个性。
教师当记“一句话”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老师由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到评头论足和叛逆反感,学生最不喜欢的就是渎职的老师。这些老师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热爱教师职业,不喜欢与学生在一起,不能把心思放在教书育人上。不受欢迎的老师往往“身在教室心想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生活只有数量,没有质量,更谈不上什么职业幸福感。总之一句话语,没有爱,便不可能赢的学生的欢迎。
警惕“两个流”
霸王流:高高在上,说一不二,学生被迫按他说的去做。虚晃抢课上,总是占别的教师的课,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喜欢拖堂,喜欢布置大堆的作业,恨不得让学生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他一门功课上,把自己科目的成绩建立在牺牲其他科目成绩的基础上。
混事流:经常迟到早退,随意调课,很少提前备教材备学生,上课的随意性很强,作业和试卷批改拖拉,一个对勾到底或一个“阅”字完事,学生成绩好与差,课堂纪律静与吵,奖金福利多与少——无所谓。几十年教下来,叫不出几个学生的名字,教学方法单调守旧。
“三大缺失”要不得
一、缺少爱心。许多教育专家明确提出,缺乏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教育中的爱不同于一般情感,是教师对学生以母爱为起点的情感投入。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们要不断地给予学生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处理问题。不要偏激的理解为爱学生的工作,是任务,而是要从内心真正理解后再去爱,这样的爱才是最真的,才是适合学生的。有老师照本宣科,机械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上课无激情,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老师爱自己的孩子或办自己的私事胜过一切,可以抛下几十双求知的眼睛;有的老师上课让学生自学,不管不问,出工不出力。学生自然不会认同这样的老师。
二、缺少学习。几乎每一位教师都能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但现实生活中能坚持学习的人并不多。繁杂的教学任务和日复一日的学生管理,让许多老师丧失了学习时间,甚至连反思的时间都没有,这是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老师站在讲台上要求学生要好好学习,可是轮到自己,总有一大串原因,青年组建家庭事情多,中年人生活压力过重,老教师不思进取,为晋级可以拼几年,一旦功成名就,便放弃了学习。还有一个文人清高的原因,不愿向周围的先进或优秀老师学习,更别提向学生学习了。不学习导致了老师的学识水平只能停留在学生时期的知识层面上,应对信息化时代三年五载还可以,时间一长就难免暴漏知识的缺陷,以致照本宣科,讲课枯燥无味,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不学习的老师怎谈让学习喜欢呢?
三、缺少阳光。这里的阳光是指身体和心理健康,在教师群体中三十岁的人五十岁的心脏的大有人在,不到退休年龄而身体先夸的老教师也不在少数,更有一些教师心理或多或少的出现异常,他们缺少锻炼和心理疏导,直接导致了一些教育悲剧的发生,如讲课时突然晕倒,甚至因职业倦怠而导致抑郁等。这些悲剧都在警示着教师阳光生活的重要。
四“bi”老师招人嫌
逼——为了抢时间,怕学生偷懒;争先进,怕学生落后,把学生困在教室里一天十几个小时搞学习。全然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拼命抢占课间操、体育课、音乐课给学生补课,逼着学生做无休止的重复练习。结果大家都费力了,效率不见提高。天长日久,学生心生厌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大降低。这样的老师其实不如开动脑筋,多用智慧换种方式让学生轻松自觉地高效学习。
鼻——有的老师一站讲台上,就如同进了无人之境,鼻孔朝天,滔滔不绝自我“陶醉”,演一个字的“别样精彩”;讲台下,众生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老师与学生缺乏互动交流。整个课堂老师是主角,是权威,不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或者眼里只把讲课当成差事,只求完成任务后走人。他们没有关注学生在 5
课堂中的表现,至于学生的精神是集中还是涣散,对所将内容是掌握还是困惑,不愿知晓,懒于管理。
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有些老师喜欢用比较来批评或者表扬。当学生做的不时,就找一位优秀的学生来进行比较,“你看XXX同学多好„„”当学生做的很好时,就找一位很差的学生来进行衬托,“比XXX同学强多了„„”殊不知,效果适得其反。拿优秀学生与差生比较,不管是比较优点,还是比较缺点,对学生的发展都是有害的。人是需要被承认的,老师应该学会欣赏每个学生,看到他们每个人的不同,看到他们每个阶段的不同。
避——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来请教时,不承认自己不明白,不去学习,反而回避问题或者推搪——此类问题高考不会考。如果勇于承认自己的知识有限和学生一起探究学习,学生不仅不会低看老师,反而会更加尊重老师。
五种“类型”当戒除
一、简单粗暴、不可理喻的教师。教师脾气要有所节制,如果简单粗暴,学生就会厌恶透顶。
二、以师为尊,不尊重学生人格。有些教师,自认为知识丰富,学历高人一等,端起架子。在尊卑差别很大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可能喜欢教师的。
三、独断专行,不顾及学生感受。有的教师在班级管理上。事无巨细,皆有严格制度。不仅如此,一些制度缺乏人性化,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执行起来,还顽固死板,不允许有任何的特殊情况出现。这样的教师学生不会喜欢。
四、迂腐陈旧,不及时更新换脑。有些中老年教师好卖弄资格,一位自己出道早,就很了不起。面对日新月异的课程改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一个不学生、拒绝变革的教师,是对人对己最大的不负责。不仅会遭受同事的非议,还会成为学生攻击的对象。
五、自吹自擂,不愿悔改者。有的教师上课,口无遮拦,把自己吹的神乎其神,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耽误了学生的学业。这样的课堂,也许一时半会能博得学生的言笑,但时间一长,自吹自擂终会被学生识破,从而露出马脚,不可能得到学生的真心喜欢的。
六“好”习惯需改正
一、好动怒。有些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动不动就大声嚷嚷,甚至发火、动怒、痛骂。其实,有理不在声高,责备无济于事。也许老师的威严一是镇住了学生,但并没有从内心真正打动学生。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教师的威信首先应建立在耐心上。”没有耐心与爱心,又哪来动心与改变。
二、好唠叨。有人说,教师的强项就是语言表达,能说会道,这可以说是优点。但另一方面,若处理不当,也可能成为缺点。试想,看电视时,同样的广告反复滚动播放,它能给你好印象吗?
三、好吹嘘。有些老师担心学生对自己的可不感兴趣、不买账,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更有意无意、不厌其烦地向学生吹嘘自己如何能干,怎样优秀,甚至贬低同学科或其他学科教师。殊不知,过分标榜炫耀自己的老师不可能赢的学生的好感。因为钦佩源于内涵,尊敬来自修养。
四、好拖堂。在我们的身边常有这样的老师,她们不仅提前上课,而且推迟下课。可谓教学认真负责,时间争分夺秒。在他们看来,下课拖堂没什么,表明自己教学很投入,也是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生补课。其实,这样的拖堂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让学生非常反感,同时也反映出老师备课不到位,时间安排不合理,也是违背了教育教规律。正如托尔斯泰而言,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三考托唐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五、好惩罚。不可否认,现在孩子的教育难度确实很大。于是,不少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动不动就实施惩罚甚至体罚。如罚抄、罚站、罚背,写检讨,喊家长,回家反省,等等。必须承认,教育需要惩戒,适当惩罚,能起到一定的教育 7
效果。但是若长期使用,必然会适得其反。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是想,教师如此反复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你又怎么可能被学生喜欢?指望他们朝你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更是一句空话。
六、好私利。教育最需要公心,最需要淡泊名利。但有些老师在变动座位、任免班干部、填写评语、家访、评先评优时,目光却盯着有背景的学生家长,盯着常常联系走动的家长。“私”字当头,想让学生爱你不容易。
为“另类”老师画像
没有激情满堂灌,照本宣科思路乱。不修边幅形象差,没有笑容太古板。抢占时间总拖堂,题海战术重负担。缺乏爱心搞体罚,知识老化无特长。遇到矛盾叫家长,有偿家教收礼忙。
老师们,反思一下自己吧!看看自己会不会也是学生不喜欢的老师之一呢?
在成功之路上,你要想成大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你的手段你的环境对你推动成功的计划是否立竿见影!成大事者总是选择最佳的手段,达到最完善的结果,这就是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可以讲任何一种手段,都可以导致一种结果,但这个结果是不是最佳的结果,恐怕就很难说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大事,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功!要坚信一句话:只要你去做了,就算失败,我们也有一点满足感!
1、敢于决断——克服犹豫不定的习性
很多人之所以一事无成,最大的毛病就是缺乏敢于决断的手段,总是左顾右盼、思前想后,从而错失成功的最佳时机。成大事者在看到事情的成功可能性到来时,敢于做出重大决断,因此取得先机。
2、挑战弱点——彻底改变自己的缺陷
人人都有弱点,不能成大事者总是固守自己的弱点,一生都不会发生重大转变;能成大事者总是善于从自己的弱点上开刀,去把自己变成一个能力超强的人。一个连自己的缺陷都不能纠正的人,只能是失败者!
3、突破困境——从失败中撮成功的资本
人生总要面临各种困境的挑战,甚至可以说困境就是“鬼门关”。一般人会在困境面前浑身发抖,而成大事者则能把困境变为成功的有力跳板,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4、抓住机遇——善于选择、善于创造
机遇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有些人浪费机遇轻而易举,所以一个个有巨大潜力的机遇都悄然溜跑,成大事都是绝对不允许溜走机遇,并且能纵身扑向机遇,
5、发挥强项——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一个能力极弱的人肯定难以打开人生局面,他必定是人生舞台上重量级选手的牺牲品;成大事者关于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充分施展才智,一步一步地拓宽成功之路。
6、调整心态——切忌让情绪伤害自己
心态消极的人,无论如何都挑不起生活和重担,因为他们无法直面一个个人生挫折,成大事者会高速调整心态,即使在毫无希望时,也能看到一线成功的亮光,这就是自信。
7、立即行动——只说不做,徒劳无益
一次行动胜过百遍心想。有些人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看不到更为实际现实的事情在他身上发生;成大事者是每天都靠行动来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的。
8、善于交往——巧妙利用人力资源
一个人不懂得交往,必然会推动人际关系的力量。成大事者的特点之一是:善于靠借力、借热去营造成功的局势,从而能把一件件难以办成的事办成,实现自己人生的规划。
9、重新规划——站到更高的起点上
人生是一个过程,成功也是一个过程。你如果满足于小成功,就会推动大成功。成大事者懂得从小到大的艰辛过程,所以在实现了一个个小成功之后,能继续拆开下一个人生的“密封袋”。
10、组织团队------具有充分战斗力
快乐是一种选择,你可以选择愉快地工作,享受工作。听起来很简单?是的。但是往往说来容易做来难。我希望你们都碰到世界上最好的老板,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好运气。因此,持续地保持积极的心态,关注在好的方面,想想你当初挑选这份工作时,喜欢这份工作的哪些地方。远离低标准的同事和流言蜚语。寻找和你搭调的同事,多跟他们在一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历练与成就。聪明的你一定会选择开心地工作!
2、每一天做一点你喜欢的事
你也许喜欢,也许不喜欢你现在的工作。你或许不相信你可以从无味的工作中发现一些你喜欢做的事情,但是请你相信我,你可以做到!好好审视你的技能,你的兴趣,尝试从每天的工作中寻找乐趣,挖掘你所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你每天都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你目前的工作就不会看起来那么糟糕。当然,你随时可以选择继续你的工作,也可以决定该不该另谋高就。
3、结交高标准的朋友
在《首先,打破一切常规》一书中,列出了12个重要问题。当雇员回答问题的态度是积极正面的,他们的反应就是他们是否乐在工作、对工作热忱的最佳衡量指标。
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在工作中有最要好的朋友吗?喜欢你的同事、和同事相处融洽是你工作积极、快乐的基石。花点时间了解你的同事吧,你可能会真正地喜欢和欣赏他们。这样,你的人脉网络将为你提供了浓厚的人情味:同事之间互相扶持,分享资源,彼此关心,互相关怀。这样的工作氛围将为你的工作增添不少乐趣。
4、不要过度承诺
导致工作压力大和不快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没有实现承诺。许多雇员擅于过度承诺自己的工作量,结果他们要花更多时间为自己没有兑现承诺找借口,同时为没有完成任务的后果担忧。你可以为自己设计一个任务管理系统,帮助你组织和计划,从而完成你的任务。如果你没有多余的时间,千万不要夸下海口。如果你的工作量已经大到超过你可用的时间和精力,制定一个全面的工作计划递交给上司,请求上司的帮助。千万不要掉进过度承诺的沼泽中。
5、避免消极情绪
选择快乐地工作,就是要尽可能地避免:负面情绪的谈话;流言蜚语;不快乐、悲观、消极的同事。
不管你情绪多么地积极,悲观的同事总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你。要时刻注意,千万不要被他们影响!
当然,工作中你未必能挑选合作的伙伴,那么,你要有意识的注意:如何与带有消极情绪的同事相处,如何处理困难。
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坚持每天都带着愉快的心情去上班!快乐的钥匙要好好地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6、对自己的专业成就和个人成长负责
最近,一个年轻人向我抱怨,她想换工作,原因是她的老板没有积极培养她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我问她,谁对她的个人成长与发展最感兴趣,这个答案,毫无疑问,是她自己。
你才是那个最想让自己充实、拥有专业成就的人。因此,要对自己的成长负责。通过向上司寻求专业与有意义的意见,从而向你的个人发展目标迈进。你将在成长中收获硕果。当然,如果你站在原地不动,你将一无所获。
7、定期向上司与客户要求反馈
你是不是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例如:“我的上司从不给我反馈,所以我从不知道我表现如何。”好像你并不在乎你的上司对你的评价。其实,内心深处,你也真的很希望知道你到底表现如何,特别是当你自我感觉很好的时候,你很希望上司能认可你的表现。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的工作表现,你要加把劲,好好想办法改进,争取进步。然后再询问你上司的反馈意见。告诉他你很愿意倾听他的建议。同样地,询问你的顾客的感受,如果你的服务很好,他们会肯定你的表现。总之,你要对自己的发展负全责。
8、主动关注公司各个环节的现状和发展
人们常常向我抱怨,他们对自己部门正在进行的项目具体内容不清楚,和同事之间互动不够,关于公司的发展动态、未来愿景没有得到足够的资讯。他们痴痴地期待上司授予他们相关信息。但是事实上,他们几乎不能如愿以偿。为什么?因为上司忙于工作,他 / 她根本没空了解你想了解的信息。为了让自己工作更有效率,你必须努力挖掘你所需要的信息,创建你的信息网络,并好好利用它。大胆向你的上司要求每周给你一次面对面的机会,让你提问题,向他/她请教。想要知道更多知识、讯息,你只能靠自己。这是你的责任。
9、具备专业勇气――拥抱冲突
如果你像绝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一定不喜欢冲突、争执、矛盾。原因很简单:我们从没有接受过培训――如何参与有意义的冲突或争执,所以你很可能认为争执是很可怕的、有害的、对结果没有帮助的、很伤害人的。
然而,如果你处理得当,冲突可以是具建设性的,它可以帮助你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和达到你的个人愿景。冲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服务你的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快乐的人会努力在工作中达成他们的目标。为什么要因为勇气不足而阻挠你达到目标和梦想呢?勇敢地拥抱冲突,从矛盾中求进步吧!
10、如果以上几个方式都不奏效,那么另谋高就会让你快乐得多
如果上述所提到的方法你都用心地去尝试了,但是都不能让你乐在工作。那么,你是时候重新评估、审视你的上司,你的工作,甚至你的生涯规划了。
【低效教学的十种表现】推荐阅读:
小学阅读和写作教学低效原因及对策11-16
高效课堂教学的十要素11-19
阅读教学设计要注意的十个问题06-30
手绘表现技法教学大纲09-12
用线条表现教学设计新07-26
体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07-18
阅读教学简爱教学10-05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学06-08
字母教学教学设计07-15
拼音教学教学方法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