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精选8篇)

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 篇1

截至 2015 年 4 月 30 日,沪深两市 2014 年已上市的 2,613家上市公司,除新中基公司未按期披露年报外,其余2,612家均按时披露了2014年报告和内部控制报告。96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中,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27家,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69家。主板上市公司中,77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中,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53家,无法表示意见 4家,否定意见20家。

为掌握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内部控制和财务信息披露规范的情况,证监会组织专门力量抽查审阅了520家上市公司2014年报告,审阅中重点关注了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金融工具、收入确认、政府补助、资产减值等方面的会计处理,以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报告的情况。我们对审阅中发现的上市公司2014 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报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形成本监管报告。

一、会计确认、计量和列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确认、计量与列报不正确 1.未明确区分合并费用与证券发行费用

越来越多的企业合并中,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作为企业合并的对价,在此过程中涉及的费用一般包括合并费用与证券发行费用。通常情况下,针对被收购方的尽职调查、评估和审计、为申报重大资产重组而发生的费用,属于企业合并费用;为验资、发行股份申报、股份登记而发生的费用,属于发行证券的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这两类费用的会计处理不同,合并费用应在发生当期计入损益,发行费用直接扣减发行股份产生的溢价。公司需要合理区分属于企业合并交易的费用和属于发行证券的费用。年报分析中发现,部分上市公司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交易中,未对合并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合理拆分,而是将所有的费用都视为股票发行费用,冲减股本溢价,从而少列费用,增加当期利润。这种人为混淆负债与权益属性的做法,无法反映交易的经济实质,掩盖了到期不能支付负债的风险,对公司的财务指标产生影响,所涉及金额重大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误读误判。

2.未充分确认合作开发产生的金融负债

在与其他方共同投资进行合作开发的协议中,各方都以股权的形式投入资金,实际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但如果实际控制经营的一方向其他方承诺所投入的资金能够获得最低收益率,将导致承诺方存在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即产生了一项金融负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承诺方应当将收到的合作方投入款项作为负债处理,并在合作期间将与之相关的利息(公司保证的收益)确认为费用。年报分析中发现,有些上市公司未将收到的合作方款项确认为负债,而是视为投入的权益资金,将向合作方支付的承诺收益也未确认为利息费用,而是视为利润分配。

3.金融资产分类不正确

(1)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的分类,主要取决于存款产品说明书中的约定条款。目前公司认购、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其收益可能是与某些基础变量挂钩,如利率、汇率、黄金价格等,此类产品应视为嵌入衍生工具。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公司应当将结构性存款中嵌入的衍生工具分拆,单独进行会计处理,但若嵌入衍生工具与存款合同在经济特征及风险方面存在紧密联系(如利率风险),或者与嵌入衍生工具类似条款的工具不符合衍生工具的定义或无法单独计量,可以将结构性存款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由于嵌入衍生工具及其分拆的会计处理较为困难,年报分析发现,不少上市公司将结构性存款简单作为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其他流动资产等收益金额固定的资产列报,未能正确反映结构性存款收益变动的风险。

(2)理财产品。目前我国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大多为非保本浮动收益、无活跃市场报价,通常情况下应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财务报表中视其流动性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其他流动资产列报。年报分析发现,部分上市公司对理财产品的分类不正确,如将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或无活跃市场报价的保本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将不存在活跃市场报价的理财产品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将理财产品作为收益金额固定的其他货币资金或者其他流动资产列报。

(3)已停业或正在清算的子公司股权。对于已停业或正在清算的子公司,上市公司应视对其控制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将其纳入合并范围。对于满足持有待售确认条件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的股权投资,应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列报。年报分析发现,部分上市公司错误地将仍属其控制的已停业或正在清算的子公司调整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者没有将具有明确出售意图的已停业或正在清算的子公司股权重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

(4)有限合伙人权益。通常情况下,有限合伙企业的权益不具有活跃市场报价,公司应根据所持有的有限合伙权益特征(如回收金额是否固定或可确定)及持有意图等,将其分类为应收款项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年报分析发现,有的上市公司将其持有的有限合伙企业的权益错误地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4.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比较报表范围不正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应视同参与合并各方在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即以目前的状态存在,并以此为原则对合并日之前的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年报分析中发现,对于如何确定此类交易中比较财务报表追溯调整的金额,实务中存在不同的理解和操作。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理念是从最终控制方角度进行会计处理,因此,合并中纳入合并日之前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股权比例,应为合并中自最终控制方购买的股权比例,不应包括从外部(独立第三方)取得的部分。年报分析中发现,部分上市公司以企业合并后合并方持有的被合并方的股权总比例(包括从外部取得部分)进行追溯调整,该做法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

5.与股份支付计划相关的确认与计量不适当

(1)包含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交易确认与计量不正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服务的,应当以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所授予职工的权益工具价值。一般情况下,公司向职工授予的股份在职工提供服务以达到行权条件的等待期内被限制转让,但是计量所授予股份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时,不应考虑在等待期内转让的限制或其他限制,因为这些限制属于可行权的非市场条件。年报分析发现,部分公司在确定授予职工的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时,以授予日股价为基础考虑流动性折扣,或者不采用授予日的股价,而是采用其他时点的股价或之前一段时间股价的平均值。此外,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计划中,向职工发行的限制性股票按有关规定履行了注册登记等增资手续的,在授予日,公司应当根据收到职工缴纳的认股款确认股本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同时将回购义务确认为负债(作为收购库存股处理)。需要强调的是,回购义务应全额确认为负债,不考虑回购发生的可能性对其计量的影响,所确认的库存股金额不仅包含库存股的股本,还应包含其相应的股本溢价金额;就流动性而言,由于员工离职等因素可能导致公司随时产生回购的义务,该回购义务应当确认为流动负债。年报分析发现,部分公司存在一些不规范的会计处理,如未考虑并确认回购义务;在计量回购义务时考虑了回购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所确认的库存股仅包含了库存股的股本; 将回购义务负债列示为长期负债而不是流动负债。

(2)股份支付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不规范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支出应在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确认为成本费用,但税法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股份支付,只有在相关股份实际授予职工时才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在会计上确认股份支付费用的期间内,公司应根据期末取得的信息估计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计算确定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的,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报分析发现,在考虑股份支付相关所得税影响时,部分 公司的会计确认和计量不符合规定,如未确认股权激励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以期末取得的信息作为估计可税前扣除金额的基础,而是以当期股权激励费用直接作为计税基础;未分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而是在第一个会计期间即确认股权激励计划的全部递延所得税资产等。

6.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不正确关于是否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给出了原则性定义,实务中应结合直接或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的比例、是否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等因素进行判断。原则上,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拥有 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年报分析发现,部分上市公司将持股超过 20%以上的被投资单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但未披露判断对被投资单位无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甚至一些上市公司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中派有董事,但仍将其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7.会计报表项目列报不正确

(1)物业经营权列报不正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其中已出租的建筑物是指公司拥有产权的、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年报分析发现,有些上市公司将没有产权的物业经营权列报为投资性房地产。

(2)项目流动性或报表项目列报不正确。部分上市公司将与长期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款错误列报为其他流动负债; 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将属于辞退福利性质的内退人员工资列报为其他应付款,未在(长期)应付职工薪酬中列报。

(二)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口径不一致 1.类似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时点不一致

企业会计准则从原则上要求以商品或服务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条件,并要求公司结合具体的业务特征确定收入的确认时点。年报分析中发现,由于各类商品或劳务销售交易形式多样,实务中对业务收入是否满足准则确认条件的职业判断也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公司间某些经济实质相似的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时点不一致,使得相同会计期间或业务周期上相同阶段的收入信息缺乏可比性。

(1)房产销售业务。房地产销售存在预售、房屋竣工验收、交付房屋、办理产权证等多个环节,实务中对房屋所有权相关风险和报酬何时发生转移的判断存在差异,导致上市公司对商品房销售收入确认时点不一致。大部分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以办理完成交房手续作为风险与报酬的转移时点并确认收入,但部分上市公司以工程完工验收、收到房款或取得收款权利等作为收入确认时点。

(2)数据服务业务。由于数据业务合同形式多样,收入实现过程涉及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多方安排,收入实现的判断较为复杂,导致上市公司对此类交易收入的确认时点和金额存在差异。例如,对于通信增值业务收入确认,有些数据服务提供商每月根据电信运营商的计时系统统计数据,依合同约定费率或分成比例计算确认收入,而有些公司按上月结算数据进行核对,开具发票后确认当期营业收入。

(3)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业务。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项目通常需经过设计、建设、试运行、验收等环节,时间跨度比较长,甚至跨越多个会计期间,上市公司对于这类业务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存在差异。部分上市公司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业务收入;部分上市公司按收到验收报告时一次性确认收入。此外,此类业务的销售涉及收取质量保证金,承诺在一定期间内系统或软件若存在运行问题将予以赔偿或免费维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质量保证金应当在承诺期内平均分摊确认收入,但部分上市公司在销售系统或软件时将收取的质量保证金的全额确认为收入;部分上市公司则在质保期结束后才确认质量保证金收入。(4)出口销售业务。出口销售业务的环节、流程较为复杂,涉及交付提取单、商品出库、出口报关、商品交付等环节,公司应结合合同约定和实务惯例等,对相关商品风险报酬转移时点进行判断,以确定收入确认时点。年报分析发现,对类似出口销售合同或业务,有 些公司按合同约定将取得提单日作为收入确认的时点,有些公司则以产品完成出口报关手续、取得报关单日作为收入确认时点。

2.混合型政府补助的区分标准不一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于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视情况不同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为损益; 难以区分的,应将政府补助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视情况不同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当期损益。部分上市公司将综合性政府补助全部认定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且未详细披露其区分政府补助类型的判断标准。

3.或有合并对价的确认与计量口径不一致

近年来,在并购交易中设置或有对价或者对赌条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即合并各方可能在并购协议中约定,根据未来一项或多项或有事项的发生,购买方通过发行额外证券、支付额外现金或其他资产等方式追加合并对价,或者要求返还部分之前支付的对价。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在并购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购买方应当将其视为或有合并对价并计入合并成本。年报分析发现,多数企业合并都存在或有对价安排,但部分上市公司确定合并成本时没有考虑或有对价;将或有对价的金额认定为零或者合同约定的最大支付金额,没有基于未来业绩承诺实现的可能性、或有对价支付方的信用风险、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对或有对价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估计。

4.关于控制的判断存在差异导致合并报表范围不一致

(1)委托经营子公司。上市公司通过协议将子公司委托其他企业进行管理后,是否将该子公司继续纳入合并报表,需要结合委托经营合同条款,综合考虑是否仍享有子公司的主要权益和风险、委托经营期限长短、董事等类似权利机构成员任命程序、与被委托方是否为关联方等因素,判断上市公司与子公司是否存在“控制”关系,从而确定是否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年报分析发现,不同公司针对委托经营子公司控制的判断所考虑的因素不同,对类似因素所产生影响的判断也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公司将委托经营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口径并不一致。

(2)上市公司投资非盈利机构。母公司在确定将投资的非盈利机构纳入合并范围时,是否能从非盈利机构获得回报是关键影响因素。从非盈利机构获得的回报,不仅包括实际现金分红,还应综合考虑该非盈利机构是否为公司承担了部分费用、该非盈利机构是否为公司提供了技术、输送了人才等非分红性质的利益回报。年报分析发现,不同公司针对非盈利机构控制的判断所考虑的因素不同,对类似因素所产生影响的判断也存在差异,如某些上市公司仅因被投资的非盈利机构盈利不分红而未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5.对类似资产减值计提标准不一致

(1)类似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不一致。年报分析发现,个别上市公司对下属几家资不抵债的子公司的应收账款计提了大额或全额坏账准备,但对于另外几家财务状况类似的子公司的应收账款却未计提任何减值。

(2)相互关联的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计提减值的标准不一致。年报分析中发现,部分上市公司因经营状况严重下滑,存在持续经营疑虑,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却未对生产、加工存货的相关资产或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

(三)未正确区分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与会计估计调整

一般情况下,同一公司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信息口径应保持一致,确需调整或变更的,应当予以说明。对财务信息口径的调整存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调整和会计差错更正三种类型。年报分析中发现,部分上市公司未正确区分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与会计估计调整,相关会计处理不正确。

1.将会计差错更正视作为会计政策变更(1)应交税费重分类。部分上市公司以前应交税金为借方余额,并且金额重大,但以负数列报为负债,而不是作为资产列报。年报分析发现,某些上市公司将以前应交税费借方余额调整为资产进行列报,但在附注中将其视为因 2014 新准则实施带来的会计政策变更所进行的调整,而不是作为会计差错予以更正。

(2)内退性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支付给内退人员的补偿工资在性质上属于辞退福利。《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于 2014 年修订前后,上述规定并没有发生变化。年报分析发现,部分上市公司在2014 补提了内退福利产生的预计负债,并将其视为新准则实施导致的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追溯调整,而不是作为会计差错予以更正。

2.混淆会计差错更正与会计估计调整

会计估计,是指公司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或预期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年报分析发现,部分上市公司混淆了会计估计调整与会计差错更正,导致相关信息的列报与披露不正确。

(1)将会计差错视为会计估计调整。年报分析发现,某公司在发布年报的当天,发布了会计估计变更公告,变更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并决定在未来会计期间采用变更后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上市公司在报告发布日针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同时出具了两种自相矛盾的会计估计,错误运用了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可以认为,该公司所发布年报中使用了错误的比例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因此,该公司对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的调整应视为会计差错更正,而不是会计估计变更。

(2)将会计估计调整视为会计差错更正。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公司在确认可弥补亏损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当以预计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如果在编制前期报表时已充分利用当时可取得的关于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信息,则后续实际盈利情况与当时预测数据不一致,从而导致对之前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进行调整,应当视为会计估计变更,而不是前期会计差错。年报分析发现,部分上市公司实际盈利情况不如前期盈利预测,调减因可弥补亏损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并将会计差错更正追溯调整前期财务报表,而不是将其视为会计估计变更,以避免调减所得税资产金额对当期损益的不利影响。

二、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信息披露未完全遵循信息披露规范的要求 1.政府补助确认政策及相关披露不完整

根据《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5 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以下简称“15号文”)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2 号—财务报表附注中政府补助相关信息的披露》,公司应按要求披露与政府补助相关的会计政策,涉及政府补助的负债项目,在财务报表附注中,需逐项披露期初余额、本期新增补助金额、本期计入营业外收入金额、本期转入资本公积金额以及期末余额。对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需分项披露本期发生额及上期发生额。对报告期末按应收金额确认的政府补助应按补助单位和补助项目逐项披露应收款项的期末余额、账龄以及预计收取的时间、金额及依据。年报分析发现,不少上市公司并未按上述要求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与政府补助相关的信息,如仅按应收金额确认了政府补助收入,但没有披露相关确认依据,或者未根据 15 号文等规则披露与政府补助相关的会计政策。

2.关于持续经营风险的披露不充分 号文规定,上市公司应在充分考虑宏观政策风险、市场经营风险、公司目前或长期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以及公司管理层改变经营政策的意向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其自报告期末起 12 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予以评估。若评估结果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上市公司应当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因素 及其拟采取的改善措施。年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对其持续经营的评估和风险披露普遍不充分,如一些连续亏损的ST 公司,没有按照要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应对流动性风险的措施、按照持续经营基础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等;部分营业利润连续为负、流动资产远小于流动负债的上市公司,管理层仍然在报告编制基础中声明“不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甚至有的上市公司因持续经营存在不确定性而被会计师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但管理层在报告编制基础中仍声明“不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

3.与存货、商誉减值相关的信息披露不完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时,15 号文规定在披露存货项目时应说明确定可变现净值的具体依据。年报分析中发现,部分上市公司所处行业近年来不景气,主要产品市场持续低迷,销售价格大幅下跌,销售产品毛利率为负,但公司没有计提跌价准备,也没有披露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具体依据。

对于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企业会计准则并不要求进行摊销,但至少应当在每年终时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发生减值的,应计提减值准备。由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需要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其过程较为复杂。15号文规定,上市公司应披露商誉减值测试过程、参数及商誉减值损失的确认方法。年报分析发现,有些上市公司对商誉减值信息仅笼统披露经测试后未发生商誉减值,没有披露商誉减值测试的过程、参数等信息;甚至某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显示商誉已发生重大减值,但在报表项目附注中没有披露任何关于商誉减值测试及计提减值准备的信息。

4.所得税调整过程披露不完整

关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和会计利润的调整过程,公司应从税前会计利润出发,在考虑一系列调整因素的影响后得出当期所得税费用。这些调整因素包括会计与税法口径不同产生的永久性差异、会计与税法关于收入与费用确认的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集团公司内不同税率影响以及税率变动影响等。年报分析发现,大多数上市公司未按相关要求完整披露与所得税调整相关的信息或披露的信息不正确。例如,所披露的调整明细项目数据正负方向不符合调整事项的内在逻辑关系; 披露的调整项目表明存在税收优惠影响,但在税项政策中并未披露有关税收优惠信息;各调整项目以税前金额列示等。甚至有些上市公司没有披露任何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信息。

5.分部报告的披露不符合规范要求

上市公司的整体风险,是由公司经营的各个业务部门(或品种)或各个经营地区的风险和报酬构成的。一般来说,公司在不同业务部门和不同地区的经营,具有不同的利润率、发展机会、未来前景和风险。评估公司整体的风险和报酬,需要借助公司在不同业务和不同地区经营的分部信息。因此,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存在多种经营或跨地区经营的,应当确定报告分部,披露分部信息。15 号文规定,上市公司应披露报告分部的确定依据、分部会计政策、报告分部的财务信息,以及分部财务信息合计金额与对应合并财务报表项目的调节过程;上市公司无报告分部的,应说明原因。年报分析发现,不少上市公司未披露分部信息,也未说明无分部的原因; 部分上市公司在年报管理层分析中披露主营业务的行业或产品分类,表明其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分部,但未在财务报告中提供单独的分部报告,也未说明不提供分部报告信息的原因; 有些上市公司尽管在收入附注中按照行业、地区、产品对收入进行了分部说明,但是未形成单独的分部报告,也未披露报告分部的确定依据、分部会计政策等具体信息。

(二)财务信息披露的简单错误频现

1.报表之间、报表与附注或辅助信息之间矛盾,数字前后不一致或者表述存在差异。主要表现有:在或有事项中披露公司存在期末已经背书给他方但尚未到期的票据,但在附注项目中没有披露应收商业承兑票据信息;在报表中列报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公允价值信息 披露中却归类为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在递延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中披露的政府补助项目名称不一致、前后数据不勾稽;在建工程项目中披露的完工转入固定资产金额,与固定资产项目中披露的由在建工程转入金额存在很大差异。2.简单数据错误和数目计算错误,包括数据串行,正负号出错,数量级和计量单位错误等。主要表现有:期初期末余额出现两列合计数,导致金额重复计算;报表明细数据串行;在子公司中权益直接加间接比例大于100%;报表项目增减变动明细表缺少期末余额;报表明细项目金额大于合计金额等。

3.年报目录或附注索引序号混乱。主要表现有:项目序号不连续,编号顺序错乱;前方引用的索引序号实际不存在或者为不相干内容;附注中存在仅列示标题而无内容说明的项目。

(三)财务信息披露形式化、原则化问题较为突出 1.会计政策披露过于原则化

(1)研发支出资本化政策的披露过于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公司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在发生当期计入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确认为无形资产。研究支出资本化会计政策对于公司财务报表有很大影响。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以及开始资本化的时点与公司所处行业和研发项目特征密切相关。因此,15号文要求公司“结合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特点,披露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标准,以及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的具体条件”。部分高新技术公司对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政策的披露照搬会计准则的原则性规定,未根据自身行业和研发项目特征进行个性化披露,无法让报表使用者了解公司研发流程及其主要阶段的特点和区分标准,从而也无法合理判断公司开发支出资本化是否恰当。年报分析中还发现,部分微利的上市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的金额明显高于往年,存在将不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资本化,以调节利润的嫌疑。

(2)收入确认政策的披露过于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确认的条件仅做了原则性规定,上市公司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制定具体的收入确认会计政策,并充分披露公司判断满足收入确认标准的理由,以便报表使用者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15号文明确要求公司“结合实际生产经营特点制定收入确认会计政策,披露具体收入确认时点及计量方法”。部分上市公司关于收入确认政策的披露完全照搬会计准则原文,难以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理解其收入确认条件和时点的有效信息。尤其是创新业务模式,如土地一级开发业务收入、网络视频公司影片版权互换业务收入、网络游戏业务收入、租赁白银或黄金并销售的收入、合同能源管理等,报表使用者对于公司的业务模式并不熟悉,如果缺乏具体、有针对性的收入确认政策,报表使用者很难理解并预测公司未来的收入情况。例如,土地一级开发业务存在多种模式,相关收入确认政策应结合上市公司与政府所签订合同条款予以确定。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需要结合土地一级开发收益是否与该土地未来的出让收益是否相关,对其收入确认政策予以披露和说明。但年报分析发现,部分从事一级土地开发业务的上市公司对该类收入确认政策的披露仅照搬会计准则关于收入确认的原则性规定。

2.报表附注中营业范围的披露流于形式

企业会计准则及 15 号文均要求公司披露业务的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年报分析中发现,部分上市公司直接照搬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是国家允许公司生产和经营的商品类别、品种及服务项目,是公司业务活动范围的法律界限,通常较广泛,仅披露经营范围很难使报表使用者清晰地理解公司实际从事的主要经营活动的具体类型和特点。

3.与同一交易或事项相关的信息分散披露,财务信息披露的整体性有待改进

实务中,一些复杂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结果通常影响多个报表项目。以当期授予职工限制性股票为例,部分公司通常披露本期授予、行权、失效和发行在外的权益工具的总额、授予日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当期确认的费用总额等。但是该交易涉及到发行股票、股权激励费用、回购义务、递延所得税等事项,涉及财务报表的股本、资本公积(包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库存股、递延所得税资产、其他流动负债、管理费用等各个项目。多数公司会在各个涉及的科目的附注中披露该股份支付交易对于该科目的影响,而不会将所有涉及科目的影响汇集在股份支付附注中披露。这使得报表使用者很难全面理解该交易对财务报表产生的整体影响。关于售后租回形成融资租赁、企业合并等交易或事项的披露也存在类似问题。如果公司能够将同一个交易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在同一个附注中说明,而其他附注均索引该附注,则能更加便于报表使用者理解交易对于公司的影响。

4.部分附注信息的内容过于简单 号文对于报表附注的格式进行了规范,但部分上市公司仅从形式上遵循了上述规范。例如无形资产附注中,15 号文列举了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部分上市公司将除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外的无形资产均合并披露为其他无形资产且金额很大,有些公司其他无形资产占无形资产总额的比例超过50%,但未对其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说明,可能掩盖了某些重要无形资产的信息。

(四)复杂专业判断及其经济影响未能清晰说明 1.没有充分披露应收票据终止确认后承担的风险

实务中,为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公司通常将收到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取得现金,或者背书转让给供应商,以支付采购款。年报分析中发现,对于已背书或贴现且尚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部分上市公司予以终止确认。根据票据法,追索权是票据持有人的法定权利,即在承兑人不支付票据款项,持票人可以向任何票据背书转让人予以追索。因此,票据在背书或贴现后,其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很可能没有完全转移,在后续持票人追索时,还可能存在支付的义务。年报分析发现,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对已背书或贴现且尚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予以终止确认后,未在财务报表中补充披露终止确认的票据,未对票据被追索时可能存在的支付风险予以清晰说明。

2.设定受益计划负债计量所采用的精算假设合理性未予充分说明

对于设立了设定受益计划的公司,职工提供服务将导致公司未来产生支付的义务,具体的义务金额不仅与设定收益计划协议条款相关,也受到职工寿命、医疗费用支出水平等精算变量的影响。例如,对于承诺支付退休金的设定收益计划,公司承担的未来义务不仅与每月支付退休金的金额相关,退休职工的寿命也对公司的义务产生影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公司应当基于合理的精算假设预计未来支付义务的金额,并采用适当的折现率予以折现后确认为设定受益计划负债。人口寿命、折现率等精算假设对设定受益负债的金额具有重要影响,若未对所采用的精算假设的合理性予以说明,可能导致信息使用者对公司设定受益负债的水平形成误解。例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折现率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在我国,由于不存在符合准则要求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活跃市场,实务中采用国债利率作为折现率。部分上市公司披露其采用的折现率的金额明显高于同期国债收益率,但未披露确定折现率的依据和方法,也未进一步解释为何与国债收益率有较大差异。又如,一些公司估计设定受益负债时假定人均寿命仅为 65 岁,与相关社会统计数据不一致,但公司未进一步对这些参数的合理性进行说明。

3.或有对价的计量及其变动对利润的影响未予清晰说明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购买方应当将合并协议约定的或有对价作为企业合并转移对价的一部分,按照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合并成本;或有对价符合权益工具和金融负债定义的,购买方将支付或有对价的义务确认为一项权益或负债;符合资产定义并满足资产确认条件的,购买方将符合合并协议约定条件的、可收回的部分已支付合并对价的权益确认为一项资产。实务中,计量合并对价公允价值是一个难点,以业绩承诺为例,部分上市公司以合同约定的额外支付的金额认定为公允价值,或者将合同约定的取得对价返还的权 利的公允价值认定为零,即认为目标公司能够达到业绩承诺的概率为100%,这可能会导致目标公司未能达到承诺业绩时,确认较大收益。相关的披露也未说明业绩承诺期的预测风险、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支付方的信用风险等因素对或有合并对价的影响,由此产生的或有对价收益或损失可能导致信息使用者的误解。从交易的披露看,有些上市公司未在合并当年披露相应的业绩承诺条款,而是直到业绩条件未达成、公司收到卖方补偿时才披露业绩承诺条款并确认大额收益;有些上市公司虽然在合并当年披露的相应的业绩承诺条款,但是未披露该条款在确认合并对价时是如何处理,这使得报表使用者无法理解或有对价变动对损益所造成的影响,也无法对未来发生的情况产生合理的预期。

4.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界定和披露未能如实反映其性质

非经常性损益是我国资本市场上重要的信息披露指标和监管指标,它为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提供了更为相关的信息。《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明确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具体项目和披露要求,为提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和信息披露提供了指引。上市公司应当结合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列举项目和自身具体情况对于损益项目的性质进行判断,对于重大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应当增加必要的附注说明,对于规定中列举的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和对于规定中未列举的项目公司判断为非经常性损益的,也应当在附注中单独做出说明。实务中,对于非经常性项目的判断还存在一些误区。例如计入当期的政府补助通常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但部分上市公司简单的认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为非经常性损益,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则为经常性损益,这样的判断与说明并未如实反映相关损益的性质。

(五)复杂或异常交易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披露不充分 1.现金流量表补充信息的充分性有待改进

实务中,使用票据结算是一种被普遍接受和采用的结算方式。较多公司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从其客户取得银行承兑汇票,之后再根据其自身的业务需求和资金使用计划,将取得的票据背书给供应商。由于该交易不涉及现金,故无法体现在现金流量表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或“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中。年报分析中发现,部分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列报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金额远低于利润表中“营业收入”的金额,同时,增加的资产金额远大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或“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了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更全面地了解现金流量的整体情况,上市公司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其相关规定,在现金流量表附注的不涉及现金收支交易部分,披露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的金额。但是,绝大部分存在上述情形的公司并未在现金流量表的附注中对此予以说明。

2.公允价值披露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在披露公允价值的相关信息时,公司应当区分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和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对于非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指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者允许公司在特定情况下的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进行的计量,如持有待售资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等。年报分析中发现,部分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层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如持有待售资产的公允价值层次信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层次信息。上市公司应当根据所处的市场环境,交易的复杂程度,考虑向报表使用者提供额外信息,以帮助这些使用者就公允价值披露的量化信息作出合理评价。

(六)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缺乏统一衔接,披露的内容不一致

非财务信息具有前瞻性和非货币性等特征,与财务信息相互补充,可以增强信息使用者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理解。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间不一致,将使投资者对整体信息披露产生质疑,并影响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年报分析中发现,部分上市公司在报 告中对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没有执行相同的标准,缺乏统一衔接,致使相关的内容前后披露不一致。例如,部分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中披露产品销售价格和数量均大幅下滑,但同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却不升反降;又如,部分公司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标准不一致,在财务信息部分披露的重要非全资子公司,却没有在非财务信息部分的主要子公司、参股公司分析中予以披露。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不符合规范要求 1.内控评价报告格式和内容不符合要求

为了完善和统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证监会会同财政部于2014 年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1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以下简称21号文)。年报分析中发现,部分主板上市公司仍然未按照21号文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编制2014 内控评价报告;或者,虽然已经按照 21号文编制2014内控评价报告,但披露的内容要素不完整或不规范,如标题不符、缺少董事会及经理层责任的声明、缺少内部控制目标及局限性的声明等。

2.内控评价范围披露不规范

21号文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包括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事项和需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还需要定量说明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金额占合并报表中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金额的比例。年报分析发行,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披露不规范,如披露的上述比例超过100%(可能是在计算比例时没有抵消内部交易的影响);甚至,有个别上市公司在披露上述比例时直接以X%、Y%等符号代替。此外,部分上市公司没有披露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或者没有披露纳入评价范围的需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

3.内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披露不充分

21号文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分别披露报告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认定结果及缺陷的性质、影响、整改情况、整改计划等内容。年报分析发现,部分上市公司仅对发现的缺陷作了描述,但没有明确是重大、重要还是一般缺陷;部分上市公司仅对认定的缺陷做了简单描述,并笼统说明已经整改,但未披露缺陷的性质、影响、整改情况或整改计划等信息;部分上市公司发生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仅披露对差错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追溯调整,但未披露是否对导致重大差错的内控薄弱环节进行了整改。

4.强调事项段的使用不规范,内控审计意见不适当

年报分析发现,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强调事项段使用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是强调事项段中的内容表述不具体,从文字表述中并不能了解注册会计师增加该强调事项段的原因及目的,以及被强调事项对于公司内部控制或者财务报表的影响。例如,部分审计报告中的强调事项段提及报告期内上市公司被立案稽查或者行政处罚,但是并未进一步说明上市公司被立案稽查或者行政处罚的具体情况,未明确导致被立案稽查或者行政处罚的事项是否与财务报告或者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相关以及对内控的影响。二是部分内控审计报告将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作为强调事项。由于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确定性更多的与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相关,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主要是对特定基准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因此在内控审计报告中强调持续经营问题的恰当性存疑。此外,部分审计报告中的被强调事项明显与财务报告内控相关,但在强调事项段只说明事项结果,未说明该事项是否认定为财务报告内控缺陷以及缺陷级别,审计意见可能不恰当。

(二)内控评价报告、内控审计信息与其他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内容不一致 1.内控审计报告与年报信息不一致

内部审计报告时注册会计师独立地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发表鉴证意见的报告。年报分析发现,部分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关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信 息与上市公司年报中相关信息不一致。如某上市公司在 2014 年底至2015 年初,连续发生同类财务报告重大差错及会计差错更正事项。一般情况下,如果被审计单位在基准日前对存在缺陷的控制进行了整改,整改后的控制需要运行足够的时间,才能使注册会计师得出内控是否有效的审计结论,但该公司内控审计报告仅以强调事项段说明该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并已整改。又如,某上市公司员工冒用公司名义向自然人提供借款,公司接到违约仲裁后发现该事项并予以披露,但内控审计报告仍为内控有效的标准意见,未说明存在的重大缺陷及其对内控审计意见的影响。

2.内控评价报告与年报信息不能相互印证

大多数上市公司将直接财产损失或存在的不利影响作为非财报内控缺陷的认定标准,但是,在年报分析中发现,年报信息中披露的明显符合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事项或情况,在内部控制评价中却未予以充分考虑,并未认定为内部控制缺陷或未予以说明。许多上市公司披露了可视为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事实或情况,如单项大额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在建工程和研发支出发生大额减值;委托加工物资长期未收回;固定资产和存货大量闲置或发生大额盘亏或处置损失; 资产权属不清,或登记在股东或关联方名下;在建工程预算数与实际数差额巨大;销售款和资产处置款长期无法收回;拖欠供应商货款形成大量诉讼;采购预付款无法收回;支付高额罚款和滞纳金;对大股东和第三方外提供担保余额超过合并报表净资产100%等等,但是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相关信息中未对上述内部控制缺陷的迹象予以充分考虑或说明。

3.内控评价报告与内控审计(鉴证)报告信息不一致

内控评价报告和内控审计报告是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分别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审计后所发布的报告。年报分析发现,部分上市公司内控评价报告与审计报告所披露的关于内控存在的缺陷及其整改情况的信息并不一致。如某上市公司内控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中披露了上市公司子公司出纳当年挪用巨额银行存款的事项,但上市公司内控评价报告未提及上述重大缺陷。又如,个别上市公司内控评价报告披露 2015 年才能完成内控缺陷的整改,但内控审计报告披露的信息指出,内控缺陷已完成整改。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上述年报审阅中发现的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以及财务信息披露规则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通过发布本监管报告,向市场传递关于执行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等方面的监管标准,继续引导上市公司切实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二是对于年报审阅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在日常监管和专项核查中进一步了解情况并进行后续处理。

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 篇2

证监会近日公布了2013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报告指出,总体而言,上市公司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信息披露要求,但仍有部分公司存在对新发布的会计准则解释及信息披露解释公告执行不到位、会计专业判断依据披露不充分、信息披露简单错误等问题。证监会将完善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在征求社会相关意见的基础上,拟从信息披露规范体系的架构与各层级内容、信息披露规范制定程序与协调机制、建立差异化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监管机制等方面完善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并与财政部共同研究解决会计准则、内控规范执行问题针对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内控规范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性质采取相应的举措。

年报期间监管力度要跟上 篇3

近年市场实际显示,业绩变脸公司的增加与粉饰业绩的财务问题异常突出,比如通过市场近年财务报告研究发现,一些公司业绩突上突下,上市前及上市后业绩变化极大,一会巨额收益较好,一会又亏损有加,忽儿年报出现巨增利润保壳成功,随之季报亏损等,这些部分公司异常的财务信号都需要管理层从保护投资者利益、打击财务造假的角度进行重点跟踪与调查。

日前商务部研究院发布2012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财务安全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异常严重,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总体财务安全快速下降趋势明显,其下降量级和呈现的风险程度前所未见。截止2012年10月,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总指数为4776.6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56个基点,同比下降幅度为13.7%。通过Themis纯定量异常值评级分析看,截止2012年第三季度,在1689家样本中,有823家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报表粉饰嫌疑,占全部样本上市公司的48.73%。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样的公司无疑是非常危险的,这一数据已充分显示A股已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异常严峻的事实。

从相关机构研究报告来看,其显然没有将金融类公司纳入其中,但从相关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毛利率、净利润与回报、债务规模等方面来看,其部分公司同样存在相关财务风险,因此笔者研究认为,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公布期,证监会及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对市场异常信息与上市公司动态进行严密监查,及时将存在重大财务问题和粉饰财务报表嫌疑的公司进行密切跟踪与及时查处或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从监查的科目来看,实际上对比动态因素是可以发现其财务问题或粉饰财务报表的公司,比如对应收和应付科目、销售收入科目、销售成本、无形资产、总资产、净资产、借款、固定资产等相关科目进行动态分析,出现重大异动,分析原因,敦促相关公司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等工作就应是证监会年报期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 篇4

2013年08月16日

为全面掌握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的情况,证监会组织专门力量对上市公司2012财务报告进行了审阅。审阅中重点关注了潜在的利润操纵现象,收入确认、金融资产减值等重要会计政策的披露,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政府补助等较为复杂的会计问题,以及财务报告审计、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等方面的问题。对审阅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以问询审计机构、发布年报会计监管简报、安排专项核查等方式加以处理,并通过多种方式向市场传递关于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执行和财务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监管标准,引导会计主体切实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本监管报告对上市公司2012财务报告编制和披露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对审阅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和监管建议进行阐述。

一、总体情况

截至2013年4月30日,249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2年报告,包括主板1436家,中小板公司701家,创业板355家。根据年报数据,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为119359.28亿元,总市值为230357.62亿元。

(一)总体盈利情况:营业收入保持增长,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亏损公司占比有所上升

2492家上市公司2012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46307.78亿元,较2011年增长8.89%;实现利润总额26986.09亿元,较2011年增长1.70%;实现净利润19653.14亿元,较2011年增长0.93%,其中,投资净收益3526.28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28.20亿元,营业外收支净额1345.18亿元,此三项占2012年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3.07%、0.48%和4.98%。

2012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36元,较2011年下降24.01%;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35%,较2011年下降1.92%。20122270家公司实现盈利,占全部上市公司的91.09%,亏损公司222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8.91%,较2011年上升2.17%。

(二)财务报告编制披露情况:总体上符合披露要求,但个别领域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从年报披露情况看,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所增强,对于涉及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等较为复杂的交易,基本能够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总体来看,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所提高,但在个别方面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需加以改进,主要包括:

1、部分公司财务报告存在低级错误,披露的严肃性有待提高

一些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存在报表项目与附注信息勾稽关系不正确、报表项目串行、涉及金额的项目数字正负号相反、账龄分析表未及时更新、财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相互矛盾等简单错误。一些公司不重视对以前期间可比信息的披露,年报与中期报告的财务信息存在矛盾,反映出公司对信息披露缺乏应有的严肃、认真态度。这些简单错误的存在不仅误导报表使用者,也是部分公司财务信息被媒体质疑的重要原因之一。

2、会计政策披露缺乏针对性,与投资决策的相关性有待加强

尽管证监会在2012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证监会公告[2012]42号)中,重点强调了上市公司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披露会计政策,不得以会计准则的原则性规定代替具体会计政策,披露的会计政策应当体现业务特点,有助于投资者的理解和使用,但照搬照抄会计准则原则性规定的情况仍然比较普遍。特别是在与投资决策高度相关的收入确认、减值计提等领域,投资者真正想了解和看到的、体现公司业务特点的会计政策披露较少。个别公司甚至并未根据会计准则的变化及时调整会计政策的表述。

3、业务模式、盈利模式不断创新,涉及的会计问题有待研究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创新,新的业务和盈利模式也在不断涌现。如何运用企业会计准则的原则性规定,对新出现交易的经济实质做出判断并进行会计处理,在实务中存在不一致的做法,具体涉及或有合并对价的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股份支付计划取消、合同能源管理收入、搬迁补偿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4、个别公司涉嫌存在会计和信息披露虚假问题,有待进一步核查 在会计方面,个别公司存在在建工程延迟转固定资产以少计提折旧费用、股权转让价格显失公允导致虚增利润、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不谨慎等问题;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个别公司存在将受限货币资金列入现金等价物、将对合伙企业投资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问题。

(三)财务报告审计总体情况

47家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为2492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计,其中,标准审计意见报告2404份,占总数的96.47%,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88份,占总数的3.53%。在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中,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70份,保留意见15份,无法表示意见3份,无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总体而言,财务报告审计质量进一步提高,但在个别方面仍存在问题,主要包括:

1、部分审计报告中强调事项段的使用和表述不合理

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占非标意见的比例达到80%,从强调事项段的内容来看,部分报告强调事项存在适用不合理、表述不易理解等问题:一是强调事项不符合审计准则及相关应用指南所规定的范围,存在滥用之嫌,如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会计估计变更增加当期利润等事项作为强调事项;二是将疑似应予发表保留意见的事项作为强调事项,如对具体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金额是否充分和预收款项的列报是否恰当不进行判断,而直接列入强调事项;三是强调事项表述不清,不易理解,有悖于增加强调事项段以提供必要补充信息的初衷。

2、对创新业务的风险评估不足,审计程序不充分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创新业务不断涌现,如大型机械设备的担保融资交易、各种信托业务等。对于这些创新业务的审计,普遍存在风险评估不足、审计程序不充分,以及对其适用的会计政策、交易性质等信息的披露关注不充分的问题。

3、对异常重大交易未给予充分关注

对于向控股股东支付大额资产租赁保证金、毛利率较低的大额贸易业务、异常委托加工业务、异常资产转让以及政府补贴业务等对财务报表影响重大的交易,部分注册会计师未充分关注这些异常业务中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审计程序不足,对相关列报是否恰当和披露是否充分的关注不够充分。

4、对会计估计的审计未履行应有程序

对异常会计估计、依据未来不确定事项作出的不谨慎会计估计,以及没有详细披露变更原因、或变更原因不足以支持结论的重大会计估计变更,部分注册会计师未履行进一步审计程序,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

5、对会计政策和财务报表总体列报的恰当性未给予有效关注

对主要会计政策明显不符合会计准则和证监会监管要求的,部分注册会计师未履行必要程序,未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对财务报表总体列报存在的有关问题,注册会计师未予以有效关注,如列报中未将负债负数余额重分类至资产、未将属于非流动资产的预付款项列报为非流动资产项目、列报的资产项目与相关资产的性质不符等。

(四)内控总体情况:相关工作稳步推进,执行及披露质量有待提高

根据《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853家主板上市公司应在2012年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其中,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777家、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76家。截至2012年4月30日,853家公司均按要求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其中,4家公司内控评价报告披露其内部控制存在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3家公司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被会计师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5家公司内控审计报告中披露存在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另外有19家公司被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总体而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工作得到稳步推进,但在内部控制评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以及内控咨询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1、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差异较大,披露的内控信息可比性差。上市公司分别遵循财政部、证监会和上交所发布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格式指引,还有部分公司综合参考了各方面的披露要求,自行设计了内控自我评价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导致内控自我评价报告披露内容和格式存在较大差异,降低了内控信息披露的可比性和有效性,不利于信息使用人评价上市公司的内控水平及管控风险,也不利于对上市公司内部规范体系实施情况进行监管评价。

(2)内控评价报告中内控缺陷披露不充分,存在回避披露缺陷的倾向。多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仅披露了一般缺陷,极少公司披露了非财务报告的重大缺陷,甚至,某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在被会计师出具了否定意见的情况下,其内控自我评价时仍认为不存在缺陷或者缺陷的影响较小,公司的内部控制总体上是有效的。一些即使披露了内控存在缺陷的公司,在披露内控具体缺陷时往往也是泛泛而谈,如管理制度不够细化、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力度不够、需要强化内部审计职能等,缺乏具体内容。

(3)内控评价范围不当,内控评价的充分性有待改进。多数上市公司将内控评价范围笼统披露为“涵盖了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各种业务及事项”,未披露纳入评价范围单位占公司总资产比例或占公司收入比例等;有的公司虽披露了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但没有包括特殊业务类型的重要子公司,评价范围的充分性存疑。一些公司采取 “两年或三年内轮换一遍”的方法确定每年纳入评价范围的重要单位或业务,但由于未披露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比例,不能确定评价范围是否充分、适当。

(4)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千差万别,可比性差,影响了内控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大多数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系直接引述《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重大、重要和一般缺陷的定义,或者仅披露定性、定量标准下应予以考虑的因素,未制定或披露适用于企业实际情况的缺陷分类的具体认定标准。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缺陷认定标准不恰当,例如,将中注协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中列举的表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迹象直接认定为重大缺陷;未分别制定财务报告缺陷和非财务报告缺陷分类的认定标准;以已发生错报金额或损失金额代替潜在错报金额或潜在损失金额作为评价缺陷严重程度的定量标准,没有考虑潜在的可能错报或损失金额的影响等。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不当,过度使用强调事项段内控审计意见。19份带强调事项段的内控审计报告中,强调事项内容包括持续经营、审计范围、内控缺陷等问题,存在以强调事项段代替其他类型非标内控审计意见的嫌疑,同时,一些被强调的事项与内控审计指引及其实施意见中定义的强调事项不符。

(2)关于内控缺陷性质的披露不清晰,未充分披露内控缺陷的影响程度。部分披露存在内控缺陷的审计报告,未按照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披露缺陷的性质及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甚至部分否定意见内控审计报告也未按照要求披露内控缺陷对财务报告内控和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影响。

(3)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评价报告披露的信息不一致。部分公司内控审计报告披露上市公司存在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但其评价报告认为内控不存在重大缺陷,与审计结论不一致,审计师也未在内控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披露其审计报告与内控评价报告对重大缺陷认定和披露不一致的事实。

此外,部分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还存在内控责任披露不当、内控审计收费偏低,违反内控审计独立性等问题。

3、内控咨询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参与资本市场内控咨询服务的中介机构数量近百家,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机构、信息技术及管理咨询机构和其他类型机构等四类,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具备证券及期货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中介机构提供内控咨询服务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内控咨询服务市场进入门槛低,咨询机构在规模、人员素质等方面相差悬殊、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2)部分内控咨询服务机构专业性不强、执业胜任能力不足,执业服务质量不高;

(3)内控咨询服务机构提供的内控咨询服务模式化程度较高,内控建设、内控评价业务形式化、格式化问题较为突出;

(4)部分内控咨询机构采用低价竞争策略,恶性价格竞争导致服务资源配备不足,难以有效保证内控规范的实施效果;(5)部分内控咨询服务机构往往为一家公司同时提供内控咨询服务及内控评价服务或审计服务,独立性难以保证。

二、主要会计准则执行问题

(一)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

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会计问题历来是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难点问题。从2012年年报财务信息披露情况看,主要存在企业合并中或有对价的后续计量和与股权处置相关的递延所得税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1、或有对价的后续计量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并购方式越来越灵活,并购的定价机制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较为典型的一种定价方式是,交易价格并不固定,而是根据被购买方在购买日之后的盈利情况进行调整,即或有对价安排。从2012年年报披露情况看,部分上市公司由于所收购标的资产的实际业绩与事先预期存在较大落差,有权要求出售方返还部分对价,具体形式包括返还现金对价及上市公司回购原向出售方发行的股份等。尽管企业会计准则对或有对价有所规范,但由于涉及合并对价与商誉的调整、或有对价后续计量,以及相关合并资产减值等一系列问题,实务中对准则的理解和执行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关于或有对价基于后续业绩变化而进行的调整,因为被购买方于购买日后的实际盈利情况并不属于购买日已经存在的情况,即使该或有对价的变化发生在购买日后12个月内,企业也不应再对商誉的金额进行调整。实务中,部分上市公司将此类或有对价的变动相应调整了商誉,其会计处理并不符合准则的规定。

基于后续业绩变化而调整的或有对价不能调整原合并商誉,但其对权益和损益的影响还应根据企业合并的类型和或有对价协议的具体内容确定。由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会计上采用“权益结合法”,合并资产的入账价值以及合并对价均按原账面价值计量,其差额计入权益(资本公积)。相应地,或有对价的后续调整也应调整权益,对损益不会产生影响。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有对价形成的资产或负债一般属于金融工具,其后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化计入当期损益。但是,由于或有对价公允价值的计量缺乏客观的参考依据,导致计量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需要强调的是,或有对价公允价值的计量并不意味着只是简单将合同约定需返还或需再额外支付的金额认定为公允价值,而仍需要充分考虑支付方的信用风险,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剩余业绩承诺期的预测风险等。此外,当标的企业的实际业绩与承诺业绩存在较大落差,继而或有对价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时,合并形成的相关资产所能创造的净现金流量可能已远低于原预计金额,属于资产发生减值的明显迹象。上市公司还应当就商誉和相关资产进行详细的减值测试, 防止资产和利润虚增。

2、与股权处置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根据2012年年报披露,部分上市公司出于主业聚焦,盘活资产等目的,出售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由于股权投资的处置涉及流程和手续较多,从公司有意图处置股权至控制权实际转移之间往往存在跨期的情况。目前多数上市公司均在实际控制权转移日所属的会计期间,根据处置损益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然而,如果在公司处置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意图已经十分明确的情况下(如在资产负债表日股权处置已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但尚未办理股权转让手续),将股权处置损益的所得税影响延迟到下一会计期间处理往往会导致低估递延所得税、高估利润的情况。从资产负债表角度考虑,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两者之间的差额将会于未来期间产生应税金额,增加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及应交所得税,对企业形成经济利益流出的义务,因此,应当在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当期就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收入确认相关问题

收入是最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由于经营模式多、主观判断性强等因素,收入确认已成为监管难度较大的会计领域。从2012年年报披露的情况看,收入确认方面存在的问题或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体会计政策披露不充分

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披露的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是直接引用会计准则的原则性规定,没有体现公司的具体业务特点,更没有明确收入确认的具体时点对应业务流程中的哪一个环节。这种千篇一律的披露模式大大影响了会计政策信息的有效性。另有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收入确认会计政策不完整,如部分上市公司进行了建设移交业务(BT业务)或售后租回业务,但其会计政策中并未提及此类收入的确认方法。

2、“总额法”和“净额法”使用不当

部分上市公司并没有基于其在代销、联销等业务中的身份(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风险与责任进行判断,而是一律按照收取的价款总额确认了销售收入。如某百货公司既有自营业务,又有联销业务,但并未区分这两种业务的收入确认。又如某物流公司2012收入增长迅速,但物流贸易的毛利率还不到1%。如果依据相关准则进行分析,上述上市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际应按照净额(即收取的价款总额减去应支付给第三方的代收款的差)确认收入。未严格区分总额法和净额法使得上市公司的收入规模被成倍放大,有可能对投资者产生误导。

3、光伏行业的收入确认

由于受到产能过剩和欧美等国“反倾销、反补贴”政策的影响,绝大部分光伏行业的上市公司2012年收入和利润均呈现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了巨额亏损。部分上市公司虽然仍拥有较为可观的销售收入,同时也伴随着不断增长的巨额应收账款。另有部分上市公司将眼光投向海外电站业务,成立海外联营或合营项目公司,从事电站建设,并把其主要产品(太阳能电池、组件等)大量销往海外,用于电站建设。考虑到目前国内外整个光伏产业链都极不景气,上述销售业务中经济利益的流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收入确认的风险比较高。上市公司应当结合其业务特点制定细化的收入确认会计政策,并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业务模式、收入确认所适用的标准或条件,以及已确认收入不能收回的风险等信息。

4、涉及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收入确认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节能新机制。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并根据用能单位的节能效益取得收入。实务中,合同能源管理涉及的权利和义务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提供节能服务的上市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多种多样,既包括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服务,也包括向客户销售节能产品或设备。目前会计准则未对合同能源管理做出具体规定。从年报披露信息看,公司对该类业务的处理并不一致。实务中,需要对与客户签订的节能服务合同所涵盖的各项业务的实质进行综合判断,并根据提供服务或销售产品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

(三)政府补助相关会计问题

从2012年年报披露情况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均存在不同形式和金额的政府补助。政府补助的整体影响面较大,且对特定公司利润影响较大。个别公司如果剔除政府补助,其盈利水平将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目前政府补助会计的突出问题主要为政府补助确认时点、综合性项目补助的分类以及搬迁补偿的会计处理等。

1、政府补助的确认时点

权责发生制是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所采用的会计基础,然而,在政府补助确认时点判断的具体运用和实施层面,出于谨慎性原则,会计准则过去一贯强调仅有“定额”、“定量”的政府补助,才可以按照应收的金额计量。财政部去年发布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2]13号)中(以下简称“通知”),对政府补助确认时点的政策有所调整,“通知”提及期末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能够符合财政扶持政策规定的相关条件且预计能够收到财政扶持资金时,按应收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需要强调的是,政府补助是否可以在实际收取前予以确认不能一概而论,而应着眼于企业是否能够符合财政扶持政策规定的相关条件,是否存在预计能够收到财政扶持资金的“确凿证据”,上市公司应当充分披露其认定可以收取政府补助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政府补助的政策依据、政府补助所附条件、公司已履行所附条件的情况等信息。

2、综合性项目补助的分类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无论企业通过何种方式取得政府补助,均应划分为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并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其对企业各期损益的影响将有所不同。当前上市公司收取政府补助的形式多样,部分政府补助文件并未明确补助对象,而是笼统的表示对公司综合发展项目进行补贴扶持。部分上市公司将综合性政府补助全部认定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且未详细披露其划分补助类型的判断标准,值得商榷。

3、搬迁补偿的会计问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企业因城镇整体规划、库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等公共利益进行搬迁,收到政府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应作为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实务中,部分综合搬迁项目既有政府角色介入进行旧区改造的背景,拆迁后新建项目又涉及商业项目开发。上市公司收到的搬迁补偿款应当认定为与拆迁损失和搬迁后重建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还是正常的资产处置事项,存在不一致的理解和判断。

一种观点认为,企业从政府收到的款项在扣除被处置资产账面价值、搬迁处置费用等后的金额应全部作为与后续新建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这样处理的结果可以避免企业在拆迁补偿时一次性确认很大的损益,财务报表比较稳健。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如果公司搬迁过程中向政府收取的补偿款是以被处置资产(通常为土地和房屋建筑物)的市场价为基础确定,则实质是公司将自身的资产与政府进行置换,用资产换取所谓的“补偿款”。该交易与公司向其他第三方处置资产并收取处置对价并不存在本质区别。因此,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公司收到的补偿款项明显高于处置资产的市场价值,否则应当全部按照资产处置的一般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一次性确认资产处置损益。

由于当前城镇搬迁项目多样,上述问题不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应根据不同的拆迁事项和补偿条款进行判断,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就交易的关键条款进行充分披露。

(四)金融工具

从2012年年报披露的情况看,金融工具会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不当

一些上市公司存在大量商业票据背书贴现业务,公司大多直接将背书或贴现的票据终止确认,而未充分考虑在附追索权的情况下,票据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能够随着票据背书或贴现而转移。尽管应收票据是否终止确认不会对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和净资产产生影响,但对于个别存在巨额背书贴现票据的上市公司而言,是否终止确认该等票据将会对公司的流动比、资产负债率等重要财务指标产生较大影响。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政策披露不充分

2012年年报显示,共有478家上市公司期末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59.24亿元,较2011年增长12.59%。在478家公司中,金融保险业41家,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7.51亿元,占全部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总值的97.08%。虽然证监会公告[2012]42号文已要求上市公司在会计政策层面明确权益工具投资价值“严重”与“非暂时性”下跌的量化标准,然而仍然有很多上市公司未明确披露上述量化标准,也未对减值的计提情况进行充分披露。另外,个别上市公司披露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明显不符合准则的相关规定,还有的上市公司披露的“严重”与“非暂时性”下跌的量化标准明显过于宽松,有失谨慎。

3、理财产品的会计分类不当

随着理财产品业务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将暂时闲置的资金用于购买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由于这些理财产品大多不保本、也没有确定的收益率,更没有公开活跃市场报价,因此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较为合适。然而,实务中的会计分类却各不相同,除了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之外,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将理财产品放到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另外,还有一些公司将理财产品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甚至还有公司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这样的分类值得商榷。

4、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存在遗漏

对于没有公开活跃市场报价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明确披露这些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如何计量的,使用了怎样的估值技术,主要参数是什么,从而使报表使用者无从判断这些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否准确、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的影响是否真实合理。

(五)股权激励会计问题

股权激励主要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截至2013年4月30日,共有464家上市公司提交了股权激励计划,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8.6%。其中308家上市公司的357个股权激励计划处于实施阶段。

2012年,多数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部分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2012年财务指标未能达到可行权条件,一些公司甚至由于对未来业绩预期的变化而取消了股权激励计划。从2012年年报披露情况看,针对取消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多数企业均披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视同在后续等待期股票期权计划已经满足可行权条件,在取消计划的当期确认与后续等待期相关的所有费用。同时,我们也关注到限制性股票的会计处理尚存在关于权益、负债分类,负债确认时点、计量金额等值得探讨的问题。

限制性股票激励是上市公司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激励对象授予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并规定锁定期。在锁定期内,不得上市流通及转让。达到解锁条件,可以解锁;如果全部或部分股票未被解锁而失效或作废,则由公司按照授予价格进行回购。股权激励方案通常规定公司在授予后一段时间内完成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公告等相关程序,经证券交易所确认后,由登记结算公司办理登记结算与过户事宜。

根据2012年年报披露情况来看,多数上市公司虽然基本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按照授予日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限制性股票当期的解锁比例以及预计可解锁的限制性股票数量的最佳估计数确认股权激励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但是,却往往忽略了在授予日和资产负债表日对“回购承诺”的会计处理。针对“回购承诺”的会计处理,当前实务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观点认为公司于授予日和资产负债表日均无需确认负债,待公司实际进行回购时方进行会计处理。该观点认为,公司发行限制性股票和其他定向增发一样,履行正常法律程序后,股票经登记结算公司登记过户,持有人为合法股东。因此,公司将授予日收取的认股款确认为股本和资本公积即可。第二种观点认为,公司履行了正常的增发程序,的确应当在授予日确认新增股本,但还应在授予日就员工交付的认股款全额确认一笔应付员工的负债。该观点认为,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相比,实质上相当于员工在授予日先向公司交付了一笔“押金”来锁定股票,如果达到激励计划规定的解锁条件,“押金”自动转化为解锁对价,而如果未达到解锁条件,则公司如数返还“押金”。既然实质为“押金”,上市公司理应在收取时全额确认一项负债。第三种观点介于上述两种观点之间,该观点认为,公司应当就限制性股票是否达到解锁条件进行合理估计,当估计很可能无法达到解锁条件而需要进行股票回购时,按应付回购款确认应付员工的负债。该观点的实质是将公司“回购股份”事项认定为不确定的或有事项,按企业会计准则有关或有事项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虽然上述三种观点对股权激励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并没有差异,不会有损益的影响,而是在负债和权益的分类、负债的确认时点、计量金额上产生差异。然而,上述差异将导致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净资产回报率甚至每股收益等重要财务指标出现差异,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六)非经常性损益

2012年2492家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9653.14亿元,其中非经常性损益1355.75亿元,较2011年增长17.2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金额为18297.39亿元,较2011年增长0.55%。

从2012年年报披露情况看,非经常性损益对于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而言并不重大,但还是有不少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业务,如政府补助、债务重组、资产处置收益等获得了高额利润,部分上市公司扣非后的净利润尚不足扣非前净利润的一半,少数公司甚至完全依靠非经常性收益扭亏为盈,非经常性损益对于ST公司以及其他经营不景气、业绩大幅下滑的上市公司的影响更为明显。从2012年整体情况看,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小于50%的公司有1,970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为79.05%,其中影响小于10%的公司有1,160家,占比46.55%。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重大(超过50%)的公司有522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为20.95%,其中:222家公司2012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在50%到100%之间;299家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超过100%。2012年有125家公司净利润实现了由亏转盈,其中有85家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则重新归为亏损,85家公司中有12家为ST类公司,占比14.12%。

在披露方面,部分公司在确定某些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时,缺乏适当的理解和判断,未能反映公司的实际业务情况,如部分上市公司并未将其处置股权投资的收益披露为非经常性损益,也未对此作出任何解释说明。此外,对于在非同一控制下分步实现企业合并的过程中对原持股部分进行重新计量所产生的收益,不少上市公司也未将其披露为非经常性损益。

三、已采取监管措施及后续工作计划

(一)针对2012年年报的主要监管措施

为掌握2012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和财务信息披露规范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实务中的问题,我们采取的监管措施主要有:

1、定期召开年报分析工作会议,及时讨论和处理已发现问题。组织专门力量对部分风险较高的上市公司年报进行重点审核,及时掌握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执行情况和审计机构执业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于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及时向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发函,要求其提供补充信息和说明。年报披露期间,共计向各会计师事务所发函29份,涉及26家公司,提出了43个具体问题。此外,还答复了8份监管系统内关于年报会计和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的征询函。

2、发布会计监管简报,加大年报协同监管力度。针对财务报告审阅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以及个别公司会计处理或财务信息披露的问题线索,我们及时以年报会计监管简报的形式对外发布,提请各证券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在年报监管中予以关注。年报披露期间,共发布4期会计监管简报,涉及企业合并或有对价、政府补助、长期租赁土地等11类问题。对于监管简报中提出的问题或问题线索,各证券监管部门或机构加大了跟踪处理力度。

3、关注媒体针对年报财务信息的质疑,及时分析应对。在年报披露期间,共关注到30家上市公司因会计或财务信息披露问题受到主要财经媒体质疑。我们组织力量对涉及的会计审计问题进行了跟踪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及时通报相关证券监管部门或机构加以处理。

4、研究发布会计准则监管问答,明确监管判断口径。对于年报分析中关注到的问题,以及各会计师事务所反映的理解和执行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积极与准则制定部门协调,制定发布了《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总第8期)》,明确了会计估计差错认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判断、安全生产费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和政府补助等会计问题的监管判断口径。

(二)后续工作计划

我们将继续通过明确会计准则执行口径、细化信息披露要求、加大对会计事务所监管力度等方式,对年报分析中发现的会计、审计和内控实施问题进行跟踪处理。

1、与财政部共同研究解决会计准则执行问题

针对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资产减值、收入确认以及股权激励等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问题,属于企业会计准则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造成准则执行不一致的,我们将积极配合财政部,通过修订准则或发布准则解释等方式加以完善;属于企业会计准则已有相关明确规定,但在执行层面存在不同理解而造成准则执行不一致的,我们将在搜集案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等形式,统一相关会计和披露问题的执行标准。

2、细化信息披露要求,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

针对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避重就轻、缺乏针对性,导致信息的相关度不高的情况,我们将陆续对政府补助、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收入确认等特定项目的财务信息披露要求做出具体规范,并通过发布信息披露解释公告的方式,细化信息披露要求,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

3、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参考格式,提高内控咨询服务质量

针对内控评价报告格式与内容不一致的问题,我们将会同沪深证券交易所与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参考格式,改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所提供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同时,针对内部控制咨询服务存在的问题,研究发布相关指导意见,以提高资本市场内部控制咨询服务质量。

4、加强监管,督促相关公司、审计机构及时整改

对于涉嫌违反会计准则、财务信息披露规定,或审计程序存在缺失的情况,我们将继续通过问询、监管谈话、专项核查等方式进一步核实情况,并做出相应处理。同时,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执业质量问题较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现场检查和处罚力度,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审计执业质量。

二、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监管情况阶段性通报

上市公司报告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成果最重要的信息,直接影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多年来,我会一直把年报监管作为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和提升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的重要抓手。年报监管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针对2012年年报监管工作,我会强化了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结合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进行分阶段部署,并将年报非现场监管作为上半年上市公司监管工作的重点。目前我会已完成了上市公司年报审核、审阅与分析等非现场监管工作。

一、年报披露总体情况

截至2013年4月30日,沪、深两市共2492家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包括上海主板954家,深圳主板482家,中小板701家,创业板355家(不含已退市的*ST创智和*ST炎黄)。其中,披露盈利的2270家,披露亏损的222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4.63万亿元,同比增长8.89%;净利润总额1.96万亿元,同比增长0.93%;平均每股收益0.36元,同比下降24.01%;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35%,同比下降1.92%。总体来看,2012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保持增长,净利润增速下降;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双降;金融强、实体弱,行业分化加剧,业绩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战略新兴行业业绩尚未体现出显著优势。

上述2492家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非标准审计报告88份,占比3.53%。其中,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70份,保留意见15份,无法表示意见3份。

此外,根据《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853家主板上市公司按期在2012年年报中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包括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777家和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76家。其中,4家公司内控评价报告披露存在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5家公司内控审计报告中披露存在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3家公司被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18家公司被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内控审计报告。

二、年报监管工作

(一)非现场监管工作

根据我会工作部署,前期年报监管工作主要围绕着年报审核、审阅与分析进行,交易所、证监局和我会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开展非现场监管工作。

沪深交易所加大事后审核力度,除豁免审核的47家外,对其余2445家公司年报进行全面审核。通过事前做好技术准备、强化教育培训、修订披露指引、发布备忘录、进行专题研究、加大风险警示力度、严惩违规行为等措施,保证年报披露工作顺利开展。各证监局进一步完善分类监管,对585家重点公司年报实施重点审核。通过列席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沟通会、约谈中介机构、年报审计现场督导等方式,充分利用中介机构深入了解公司风险;探索科技监管,结合现场检查手段,密切跟踪上市公司风险隐患,提升监管效能。

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加大年报审核和比对分析力度,对64家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进行年报审核,并与证监局和交易所的审核情况进行比对;选取10家行业、规模、风险分类不同的创业板公司进行年报监管流程监控。年报监管期间,密切关注媒体质疑与重大风险,通过下发通知、培训交流、组织专题会等形式,研究处理年报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对年报披露、年报监管和协作机制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进一步完善年报监管工作机制。

会计监管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501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有针对性的审阅、分析,并通过发布会计监管简报、答复系统内咨询问题、发布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和制定财务信息披露规则等方式解决年报披露过程中的会计、审计、内控等专业问题,统一会计监管口径。

(二)年报审核情况

沪深交易所全面审核中共关注了8539个事项,其中经营业绩事项占比27%,财务会计事项占比22%,信息披露事项占比18%,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募集资金、关联交易等规范运作事项占比17%,其他事项占比16%。交易所已发布年报工作备忘录4份,向公司发出年报问询函、关注函、监管函等相关工作函件2084份,要求公司刊登更正或补充公告453家次,通报批评39家次,公开谴责7家次,公开认定不适当人选1人次。

各证监局在重点审核中关注了3362个事项,其中与交易所共同关注了994个事项,主要涉及经营业绩、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等方面。各证监局已要求有关公司、保荐机构及审计机构进行专项说明,目前正在集中进行年报现场检查,下一步将在核实上述存疑事项后,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三方共同审核与比对分析的64家公司年报中,交易所关注了316个事项,证监局关注了430个事项,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关注了438个事项,三方共同关注的事项175个,主要集中于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充分、经营业绩变动异常、财务会计处理不规范、关联方资金往来存疑等方面。在审核内容方面,交易所侧重关注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证监局侧重关注财务会计处理、公司治理、关联方资金往来、重大合同或交易、中介机构履职等方面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充分性;我会侧重从政策法规和上市公司监管的总体层面予以关注,如新《年报准则》的要求、募集资金使用监管要求、股权变动涉及的要约收购、独立董事履职的规范性等。上述关注事项已要求相关证监局或交易所进一步核实并处理。

三、监管成效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提高

2013年是新《年报准则》实施的第一年。从年报披露情况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增强,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披露制度改革初见成效:上市公司能够按照新规则的要求披露年报,强制性披露内容执行良好;部分公司还有较多的自愿性披露内容,如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达到历史新高,披露质量也进一步提升;部分公司结合自身特点充分披露非财务信息,如不少发行H股公司以分部报告的形式深入披露报告期经营情况和前瞻性信息,充分揭示了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特殊行业信息披露指引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如创业板影视行业;业绩快报或业绩预告及时向投资者披露了业绩信息,恶意违规现象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市场公平。

(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有所提升

在年报监管过程中,我会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从年报审核情况看,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意识增强,治理水平有所提升:大部分公司都能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确认相关交易或事项,非标意见占比再创新低;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情况良好,缺席率进一步下降,独立董事的任职、履职、薪酬等逐步规范,作用更加显现;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信息含量显著提高,内控审计报告出现差异化结果,如实反映内控设计与运行情况;上市公司均在年报中披露了承诺履行进展及解决措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和比例稳步提高,回报股东意愿持续增强,就现金分红决策与股东进行沟通的渠道更加顺畅;窗口期违规买卖股票行为大幅减少,“高送转”题材的炒作进一步得到抑制。

四、年报审核、审阅中发现的问题 总体来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财务报告及审计质量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评价及内控审计工作在上市公司中稳步推进。但仍有部分公司业绩真实性存疑,信息披露有效性和针对性不足,财务会计处理不恰当,关联交易、资金占用、募集资金运作不规范,公司治理仍存在完善空间,内控信息披露可比性差,审计程序不充分,同时,特殊行业、新业务、海外业务等对信息披露提出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如下:

(一)经营业绩方面

部分公司由于所处行业不景气或者公司自身出现经营风险或面临退市风险;公司流动性趋紧,偿债风险日益突出;年底突击交易真实性存疑,存在盈余管理动机;业绩盈亏交替变换,显露出调节业绩的迹象。

(二)会计准则执行方面

部分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执行弹性大;收入确认未严格区分总额法和净额法、放大收入规模;政府补助收入的确认不当;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点不适当,对重要财务指标影响较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政策不当且披露不充分;理财产品的会计分类不正确对公司的资产结构影响较大;重大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等账务处理不规范。

(三)信息披露方面

部分公司年报披露不规范,出现低级错误;披露信息不完整,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披露有效性不足,叙述性信息内容空洞笼统,无法满足投资者价值判断的需要;对会计政策的披露只简单照搬会计准则的原则性条款,针对性和相关性有待加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未能反映公司的实际业务情况;重大事项未及时披露,或未履行后续进展披露义务;以定期报告代替临时报告。

(四)规范运作方面

部分公司“一股独大”、小股东维权难等问题仍较为严重,股权分散和争夺控制权两种现象依然存在;部分董监高未勤勉尽责,“三会”运作存在缺陷;部分关联交易未履行必要的审议程序,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公允性存疑;关联交易日趋复杂,且愈加隐蔽;少数公司仍存在违规担保与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行为;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在创业板公司中较为普遍;部分公司现金分红披露不充分、未履行承诺缺乏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股东权益变动披露违规等。

(五)内部控制披露方面

内控评价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差异较大,披露的内控信息可比性差;内控缺陷披露不充分,存在回避披露缺陷的倾向;内控评价范围不当,内控评价的充分性有待改进;未按实际情况制定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影响内控评价结论的客观性。

(六)审计报告方面

部分审计报告中强调事项段的适用和表述不符合审计准则及相关应用指南所规定的范围;对创新业务的风险评估不足,审计程序不充分;对异常重大交易未充分关注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审计程序不充分;对企业会计政策和财务报表总体列报的恰当性未给予有效关注。

(七)新问题、新趋势

特殊行业如房地产公司业务模式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相关的信息披露要求需进一步明确。不同企业间对新业务信息披露的口径差异较大,如经销商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收入、因未满足行权条件取消股权激励计划等。上市公司海外业务不断拓展,但相关信息披露明显不充分,对海外资产的控制力不足,审计评估范围受限,导致风险揭示不充分。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以现场检查为抓手,进一步提高监管有效性。上市公司年报监管下半年重点工作将以现场监管为主。目前各证监局正在集中进行现场检查;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门拟与沪深专员办联合开展现场检查,加大对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检查力度和问责力度。通过现场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和线索,严格监管,对年报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该采取监管措施的,果断采取监管措施,该稽查立案的,及时移送稽查部门,提高监管有效性,督促上市公司提高透明度。

(二)总结年报监管经验,完善年报监管工作机制。2012年年报监管工作结束后,我会将组织证监局和交易所进行总结,交流年报监管中的成绩、不足、经验和创新做法,探讨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对外通报年报监管工作情况;加强对公司会计基础工作、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及相关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检查,加大执行环节监管力度;研究加强年报监管的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完善年报监管工作机制。

(三)加大专题研究,完善年报披露规则体系。我会将加大年报监管专题研究,根据监管实践和市场条件的变化,加强与财政部的沟通与协调,积极推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修订与完善;修订现有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细化信息披露要求;继续研究出台特殊行业信息披露指引,探索建立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鼓励上市公司根据自身情况自愿性、个性化披露信息。

三、中国证监会—2011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报告

财务信息作为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最直接信息,对投资者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来,我会一直高度重视资本市场财务信息质量,并通过分析报告信息对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规范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伴随上市主体2011年年报的披露进程,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对年报披露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并通过多次召开监管系统内区域性会计专业技术小组座谈会的形式,及时讨论和解决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中存在的会计和财务信息披露问题。本分析报告分总体情况和专题分析两部分,就我们在年报分析中掌握的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披露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后续的有关监管建议和设想进行阐述。

一、总体情况

截止到2012年4月30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共有2,403家上市公司,其中主板1,422家、中小板670家、创业板311家,本文的分析以上述2,403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数据为基础。

(一)各项收益指标总体增速放缓,部分公司出现业绩下降,A+H股公司境内外财务报告差异基本消除

总体看,2011年上市公司业绩普遍较2010年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相对以前下降。2011年共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25,061.27亿元,较2010年增加人民币42,648.55亿元,同比增长23.38%;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9,353.94亿元,较2010年增加人民币2,248.26亿元,同比增长13.14%。2011年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人民币0.53元,同比增长人民币0.03元,增长6.04%;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11%,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下降3.56%;其中,2,241家公司实现盈利,占全部上市公司的93.26%,同时有8家公司出现金额超过10亿元的巨额亏损。

2,403家上市公司2011年共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26,389.82亿元,较2010年增加人民币3,393.40亿元,同比增长14.76%。从利润构成看,2011年营业利润为人民币20,599.70亿元,较2010年增加人民币2,406.61亿元,同比增长13.23%;2011年公允价值变动显示为净收益,金额为人民币14.95亿元,较2010年下降人民币80.04亿元,同比下降84.26%;2011年营业外收支净额为人民币1,001.33亿元,较2010年增加人民币203.69亿元,同比增长25.54%;2011年投资收益为人民币4,229.29亿元,较2010年增加人民币533.08亿元,同比增长14.42%;资产减值损失人民币3,192.59亿元,较2010年增加人民币809.08亿元,同比增长33.95%。从收益质量看,201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8,197.27亿元,较2010年增加人民币1,966.56亿元,同比增长12.12%。

从实现利润的总额和收益质量看,2011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水平较2010年有一定程度提高。2011年营业收入继续增加,营业利润相应增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有一定幅度增长,反映了收益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与2010年情况相似,公允价值变动和营业外收支对净利润的影响总体不明显,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6.03%,与2010年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基本持平,资产减值损失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2.01%,较2010年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增加约1.73个百分点。

尽管2011年上市公司除净资产收益率外的大部分收益指标均较2010年有所增加,但增幅较以往有所下降。2010年与2009年相比,收入增加人民币47,643.14亿元,同比增长35.35%;净利润增加人民币4,805.39亿元,同比增长39.0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加人民币4,827.57亿元,同比增长42.48%;每股收益增加0.10元,同比增长25.19%。与2010年相对于2009年的增幅相比,2011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和平均每股收益相对于2010年的增幅分别下降了12.07、25.93、30.36和19.15个百分点。

从各行业实现营业收入情况看,2011年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的十三个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采掘业和金融保险业增幅最大,超过100%。从平均净利润水平看,十三个行业上市公司均实现整体盈利,但交通运输仓储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和综合类三个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水平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37.35%、13.36%和6.87%。

我国于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根据2008年财政部制定的有关会计准则解释的要求,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对于同一交易事项应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且自2010年起香港市场直接接受H股公司采用内地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就同时在内地及香港上市的公司来讲,近几年来执行情况

表明,会计标准的协调很大程度上消除了A+H股公司在内地与香港市场披露的年报差异。根据历年年报数据分析,从2007年到2011年,A+H股公司境内外财务报告的差异无论是绝对金额还是差异率都在逐步减小,净利润差异自2007年的4.69%下降至2011年的0.24%,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差异则从2007年的2.85%下降到2011年的0.07%。

(二)会计准则执行更加规范,但部分领域仍存在改进空间

从2011年年报披露的总体情况看,上市公司对企业会计准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涉及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等较为复杂的交易,基本均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较少发现因对准则不熟悉、不理解而造成的原则性错误。同时,与以往相比,上市公司普遍对重要交易的信息披露更加充分,例如多数公司均对非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确定的依据和各种参数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从年报披露细节看,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仍存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公司年报存在简单错误,影响了年报信息的严肃性。一些公司在年报披露中存在报表项目与附注信息勾稽关系不正确、报表项目串行、涉及金额的项目数字正负号相反、账龄分析表未及时更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相互矛盾等简单错误。同时,相当数量的公司并不重视以前可比信息的披露,可比信息与上法定报表数字存在差别,难以与本期信息对照阅读。这些简单错误的存在不仅可能误导报表使用者,也是部分公司财务信息被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重要会计政策披露未体现企业特点,对使用者评判公司财务信息 的有用性有待提升。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对收入确认等事项的会计处理做出了个性化的披露,但照搬照抄会计准则规定的情况仍然比较普遍,投资者真正想了解和看到的体现公司业务特点的会计政策披露较少,报表使用者无法知悉公司的实际会计处理情况。同时,无论是否存在相关业务均全面照搬准则规定的做法也极大地增加了报告的文字量,导致投资者希望看到的关键性信息被湮没在数量众多的披露文件中,一定程度上给报表阅读造成难度。

第三,部分公司报表项目列示较为机械,有些项目未完全反映经济实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以原则为基础,无论是企业对新的交易事项的会计政策选择,还是财务报表的列报均应遵从这一原则,但分析中发现部分企业在财务报表列报方面受旧有会计制度体系的影响较大,仍比较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准则。例如,对于期限较长的预付工程款,多数公司并不会根据具体期限将预计转为长期资产的部分调整到非流动资产中列示,而是简单根据核算的科目放在流动资产中。另外,实务中绝大部分保证金存款并不符合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的定义,但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对现金的列举中包含有“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字样,部分公司未考虑相关保证金本身是否与现金的定义相符即简单将其作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现金流量表中列示。

(三)在准则的原则性规定下,如何提高上市公司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需要长期研究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采用了国际准则下以原则为导向的制定理念。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体系下,准则本身只规定了基于交易经济实质的基本处理方法,企业在涉及到具体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时,要结合交易情况和准则的原则实施专业判断,确定有关的会计处理政策。不同的公司对于经济实质相同的交易如果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则可能极大地影响资本市场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从近几年年报披露的情况看,控制权的判断、减值计提标准、收入确认时点等准则规定较为原则的领域一直存在不同公司间具体会计政策或估计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信息的不可比。在以原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下,如何保证财务信息可比性,如何指导报表使用者适当理解有关财务信息值得深入研究。

对于准则规定较为原则,但实务中能够达成共识的问题,我会一直通过监管系统内部问题解答、监管个案意见答复等方式明确具体的监管判断标准。例如,会计准则规定对不具有控制权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是否具有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等采用不同的方法计量,其中对于重大影响的判断,准则仅提到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实务中,较为常见的重大影响体现为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通过在被投资单位生产经营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发言权实施重大影响,但准则对究竟派有几个代表及占董事会的多少比例能够构成重大影响并无明确规定。一般认为,只要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中派有代表,即可认定为具有重大影响。

年报分析中也发现,对于个别重要会计处理问题,实务操作中处理方法仍存在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目前上市房地产公司均结合准则的原则性规定确定了自身的收入确认政策,但这些政策反映的收入确

认时点差异很大,影响了不同房地产公司间收入的可比性。又如,对于上市公司持有的限售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问题,由于会计准则对类似问题没有明确规定,限售因素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公允价值确定均无定论的情况下,实务中存在简单采用普通流通股股价、按照限售时间以直线法打折、使用估值模型进行估计等方法。由于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某些情况下甚至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影响了使用者对公司财务状况的评判。

(四)上市公司交易运作方式不断创新,要求探索解决会计处理问题的新途径

从年报披露的交易情况看,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新的交易运作方式和盈利模式也在不断涌现。由于会计准则规定的是基础性原则且很难有预见性,如何对新出现的交易实质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企业和会计师均提出了很大挑战。

例如,部分上市公司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接受经选择的、信誉良好的客户采用买方信贷结算的付款方式(以下简称“买方信贷”)支付货款。买方信贷具体包括委托贷款和销售担保贷款两种方式,即公司与银行合作,以自有资金向客户发放委托贷款购买公司产品或银行为客户提供贷款以支付货款但由公司提供担保。在买方信贷模式下,涉及对客户信用风险、回购商品可能性以及回购价格等的分析和判断,收入的确认时点、应收款项减值风险的判断以及预计负债的计提等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同时是否由于销售模式的不同对收入和针对客户信用风险计提的减值或准备等产生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个别合规但不合理的交易,需要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例如,大量公司涉及自政府部门取得款项,其中部分款项与公司经营活动高度相关,且并非无偿自政府相关部门取得,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作为营业外收入列报,将导致公司正常业务范围内的商品销售产生的营业收入低于营业成本,毛利率为负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并未完全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比如当前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高效节能家电等产业,出台了多种支持措施,通过销售方让利方式直接优惠消费者,但国家补助资金直接拨付给销售方。从经济实质上看,虽然款项来自于政府和消费者两个方面,但其是公司在正常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价款流入,国家所付资金更多地是为了补偿最终的消费者,作为自政府取得款项的一方是否应作为政府补助处理、如作为政府补助处理所产生财务信息如何看待等均有待商榷。

二、专题分析

(一)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

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相关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准则执行的传统难点问题。从2011年年报财务信息披露情况看,主要存在如何判断一揽子交易、委托受托经营情况下合并报表的编制和因对剩余长期股权投资进行重新计量而产生的投资收益三个方面的新问题。

1.一揽子交易的判断

现行会计准则中并无一揽子交易的概念,财政部于201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中在关于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规定中提到了一揽子交易及相关判断条件。2011年年报中,有上市公司出现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出售或连续购买对同一子公司股权的交易,该种情况下将两笔交易合并起来统一处理和作为两次独立交易分别处理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较大。例如,某上市公司在2011年分两次购入第三方公司全部股权,第一次购入股权比例为51%,第二次购入股权比例为49%。两次交易的时间间隔仅为半年,从双方签订的合同来看,也很难确定前后两次交易之间的关联度,公司在第一次购入股权时作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处理,第二次交易作为与少数股东之间的交易处理。在交易作价不存在明显差异、被购买公司在两次购买之间业绩无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分次处理相对于作为一笔交易处理确认的商誉金额可能相对较小。对于一揽子交易的判断,一般公司应当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解释5号(征求意见稿)》规定的条件并考虑合同协议约定、交易目的等进行。

2.委托、受托经营下的合并报表的编制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为解决上市公司与集团内其他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或同业竞争等问题,在股权的实际购买或出售短期内无法完全实现的情况下,往往会通过委托或受托经营的方式予以解决。在存在委托或受托经营的情况下,对于委托或受托经营企业是否纳入合并范围以及如何合并往往在判断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从2011年年报披露情况看,一些公司存在将某一业务委托第三方经营,每年收取固定费用但不放弃对委托经营业务的终极控制权的情况,这些公司多数合并了资产负债表,但并未合并利润表。例如,某公司将一剩余使用年限约15年的生产线委托第三方经营,并签订五年期委托经营合同,约定每年固定收取一定金额的费用,受托经营方有权对该生产线进行经营管理,但是不能自行对有关资产进行处置。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委托方的上市公司应将该生产线纳入合并资产负债表,在合并利润表中仅反映托管费收入净额。

除上市公司作为委托方,将本身持有的股权或资产交由其他方经营外,实务中还存在上市公司作为受托方,按照合同协议的约定对受托资产或企业进行管理的情况。该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对受托资产或股权没有所有权,在判断是否能够对受托经营企业实施控制时,应综合考虑对受托经营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主导能力、对受托经营企业产生盈亏的分享或承担能力、委托或受托经营期限等。

3.处置子公司股权并丧失控制权交易中投资收益的计量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相关规定,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计量中产生的差额计入合并利润表。2011年年报中,有个别公司因按照解释4号规定对剩余股权重新计量确认了大额的投资收益,但由于剩余股权并未真正处置,所确认的投资收益无对应的现金流入。另外,由于子公司股权通常并不存在活跃交易的市场,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需要参考类似股权的交易价格或采取一定的估值技术确定,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的公允价值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参照实际出售股权的交易价格确定的公允价值与根据对子公司进行资产评估确定的公允价值在一些案例中即存在重大差异,该种情况下采用哪一个价值作为该时点的公允价值,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非常大。公允价值的确定已经成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持续性难点,该问题的解决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方面提高价值确定过程及相关信息的透明度,要求公司将价值量的确定方法、主要考虑因素、关键假设等向投资者充分披露;另一方面要推进公允价值准则和评估准则的制定和改进,完善标准和方法,促进实务操作的相对统一和可比。

(二)收入确认相关会计处理问题

收入是财务报表中最重要的指标,收入确认也是最复杂的会计处理问题之一。但是,由于多数上市公司在披露收入确认政策时直接引用会计准则的原则性规定,往往难以通过年报公开披露的信息发现收入确认方面的问题。从2011年年报披露的情况看,收入确认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个别行业和特殊业务收入确认的具体标准不一致,以及政府补助在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的一些问题。

1.房地产行业收入确认标准存在不一致

会计准则仅对收入确认有原则性的规定,目前上市房地产公司中均结合准则的原则性规定确定了自身的收入确认政策,但这些政策确定的收入确认时点差异很大,包括签约并收到预付款时确认收入、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时确认收入、房地产项目完工时确认收入、房地产项目完工并经国家有关部门验收合格时确认收入、已书面通知购房人办理房屋交接和入住手续时确认收入、办理完成房屋交付手续时确认等。房地产作为一类特殊的商品,具有物质形态不可移动、开发规模大、周期长、需要资金多等特点,并且经常涉及预付款项,在不同时点确认收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较大。在目前绝大多数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运作方式基本相似的情况下,收入确认时点存在的上述差别,将严重影响信息的可比性,并对投资者判断企业业绩产生重要影响。对于类似房地产等特殊行业的收入确认问题,我们将在进一步了解实务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有关监管问答,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处理实践的指导。

2.涉及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收入确认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节能新机制。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合理利润。目前会计准则中并无对上市公司提供节能服务相关会计处理的具体规定,从年报披露信息看,不同公司对该类业务的处理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一般情况下,提供节能服务的上市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服务,也包括向客户销售节能产品或设备。实务中,需要对与客户签订的节能服务合同所涵盖的各项业务的实质进行综合判断,并根据提供服务或销售产品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3.政府补助相关会计处理

从2011年年报披露情况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均存在不同形式的政府补助,如收到政府拨付的科技奖励基金、企业发展资金、财政纳税奖励、高校毕业生奖励款、名优产品政府补助、招商引资优秀企业奖励、财政扶持资金、节能减排环保资金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政府补助需要区分与资产相关及与收益相关两类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在列报时对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政府补助需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目前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对于某些来自政府的资金是否属于政府补助、与政府补助相关现金流的分类以及某些政府资本金投入的会计处理等。

从年报披露情况看,一些公司存在与主营业务高度相关或者并非无偿取得的政府补助。例如,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出台了多种补贴支持措施,要求企业通过销售方让利方式直接优惠消费者,政府再将补贴资金拨付给销售方。对于此类补贴,作为取得政府拨付资金的企业,如果作为政府补助处理,在报表中应列示为营业外收入,而如果分析该类补助的经济实质,企业自消费者及国家取得的资金一定意义上共同构成其所售产品的价格,国家补助资金虽然支付给作为销售方的企业,但其属于国家的一种产业政策,而且真正受惠的是消费者,该类补助资金是否属于销售方企业的政府补助有待商榷。同时,将补助资金作为营业外收入列报以后,对于使用者理解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与营业外收支所带来的获利能力将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利润表不同项目间一定程度的不匹配,极端情况下甚至使得营业收入低于营业成本,毛利率为负数。

从现金流量的情况来看,相当部分上市公司在收到政府补助资金时作为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列报。但是,政府补助资金是否属于经营活动相关现金流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例如,对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会计处理上计入递延收益,随资产折旧分期转入利润表,原则上不应作为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入。又如,对于政府文件明确要求计入资本公积的某些政策性拨款,应属于国家的资本性投入,计入筹资活动的现金流似乎更合适。

另外,目前实务中大量存在上市公司承接国家采用资本金注入方式的项目后,项目竣工形成的国有资产转增为国有资本公积并按照拨款部门的规定由“国有股东独享”,但是该项资本公积究竟能否实现独享,以及在国有股东转增股本时如何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值得商榷。

(三)资产减值基本情况及相关会计处理问题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计至可收回金额。除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至少应于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外,对于包括存货、固定资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在内的其他资产,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在此基础上考虑有关减值的计提。

1.资产减值基本情况

2011年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合计为3,192.59亿元,较2010年增加809.08亿元,同比增长为33.91%;2011年减值损失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2.10%,较2010年增加1.73个百分点。2011年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的部分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由于相关监管部门出台的拨备政策等的影响,2011年金融业资产减值损失为2,342.90亿元,较2010年增加698.46亿元,同比增长42.47%,其增加金额占全部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增加总额的86.33%。其中银行业2011年资产减值损失为2,117.83亿元,较2010年增加511.18亿元,同比增长31.82%;保险业2011年

资产减值损失为205.91亿元,较2010年增加169.05亿元,同比增长459.63%。

2.资产减值的主要会计问题

资产减值是涉及专业判断较多的一个领域,无论是减值迹象的判断还是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均涉及大量判断的应用。从2011年年报披露情况看,资产减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信息的考虑以及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

对于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企业会计准则提到要考虑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并未说明在何种情况下考虑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及如何考虑,实务中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操作存在较大分歧。例如,对于原材料、有色金属等存在活跃市场且市场价格随供求关系随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是依据报告资产负债表日的市价,还是可以考虑报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的市价或市价走势。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存货市场价格存在较大波动的情况下,采用不同时点的市价作为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可能对当期是否计提存货减值准备以及计提金额的大小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净利润水平。对于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根据存货的持有目的,并综合考虑报告期资产负债表日可获得的信息等确定。其中报告期资产负债表日相关存货存在活跃市场,有明确市场价格的,一般应以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可变现净值,除非公司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表明报告期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场价格较为异常,无法代表持有存货预期可变现价值的,可以考虑以日后事项期间的价格走势确定存货在报告期资产负债表日的可变现净值。

对于划分为可供出售类别的权益工具投资,会计准则规定其公允价值低于成本本身不足以说明已发生减值,企业应当综合相关因素判断该投资公允价值下降是否是严重的或非暂时性下跌的,同时,企业应当从持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整个期间来判断。上述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条件的规定使得企业在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政策时存在非常大的自主性,由于不同公司对整体市场的走势、个股的价格表现等判断不同,实务中存在不同公司持有对同一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且均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但计提减值准备差距较大的情况。针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条件、计提时点等的判断存在较大调节空间的情况,在相关标准进一步细化前,公司应在会计政策部分明确披露本公司判断权益工具投资“严重”与“非暂时性”下跌的量化标准,并在不同期间保持执行的一贯性。

(四)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处理

金融工具的核算自新准则实施以后,一直是实务中处理的难点。从2011年年报披露情况看,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处理对我国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的影响尚不明显,年报中反映的会计处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新业务模式下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以及没有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两个方面。

1.基本情况

2011年年报显示,上市公司共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6,614.71亿元、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合计22,959.22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56,612.15亿元、持有至到期投资90,422.18亿元,分别较2010年同比增长45.68%、43.82%、0.34%和5.76%。上述四项金融资产合计172,608.25亿元,占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16.70%。2011年底,上市公司共持有交易性金融负债4,924.69亿元,较2010年同比增长48.30%。2011年年报中,有483家公司披露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从金额上看97.33%集中在金融行业,其中工商银行(601398)金额最大,占全部上市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总额的23.01%;有468家公司披露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中97.18%集中在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和保险公司;有110家公司披露拥有持有至到期投资,其中99.90%集中在金融行业。

根据准则规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工具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产生的价值量变动。全部上市公司2011年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总额14.95亿元,占利润总额的0.06%,较2009年下降80.04亿元,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下降0.36个百分点,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维持在较低水平。2011年有577家上市公司报告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4.01%。在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公司中,200家为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总额为145.89亿元;377家为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总额为130.94亿元。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单个公司利润总额的影响看,绝大部分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相对较小。2011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绝对值在10%以内的公司为497家,占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司总数的86.14%;其中占利润总额比例在1%以内的公司为322家,占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司总数的55.81%。同时,有4家公司因公允价值变动而改变盈亏方向,均为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由盈利变为亏损。

2.主要会计问题

从年报披露情况看,部分上市公司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接受经选择的、信誉良好的客户采用买方信贷结算的付款方式(以下简称“买方信贷”)支付货款。买方信贷具体包括委托贷款和销售担保贷款两种方式,即公司与银行合作,向客户发放委托贷款或发放销售担保贷款。具体操作时,客户首先向公司支付货款总额的三至五成作为首付款,剩余部分若以销售担保贷款方式支付,则客户在购买公司产品时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支付设备购置款,并由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或保证金质押担保;若以委托贷款方式支付,则客户在购买公司产品时向公司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公司将自有闲置资金委托银行向客户发放贷款用于支付设备购置款。在买方信贷模式下,应收款项是否终止确认,以及如何在报表中反映客户的信用风险需要结合准则规定进行研究。一般情况下,如果客户为有关担保提供了足够的反担保措施,则可以终止确认应收款项,否则不应终止确认应收款项。若应收款项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则需要计提坏账准备。年报中,有公司终止确认了买方信贷销售模式下的应收款项,并且参照《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对为客户提供的担保款项计提了准备金,与不终止确认应收款项的情况下按照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政策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差异较大。另外,对于上市公司持有的其他上市公司具有限售条件的股票,如何确定相关的公允价值在实务中存在不同的做法,由于公允价值确认的方法的不一致,导致不同公司对同一股权采用不同的公允价值。

(五)股权激励会计处理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解释的规定,股权激励主要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上市公司目前披露的股权激励计划主要以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为主,一般情况下为一次授予分期行权,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需要将一个股权激励计划拆分为几个子计划分别进行会计处理。从2011年年报披露情况看,多数公司均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信息披露也相对较为充分,一般就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各期费用的影响均有详细的说明,在采用估值模型确定股票期权价值时也对选用的参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披露。同时,鉴于股权激励准则的某些特殊规定,在公司从事相关交易时未充分考虑准则规定的情况下,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

1.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4月30日,共有357家上市公司提交了股权激励计划,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5%,累计股权激励计划429个。其中有221家上市公司的244个股权激励计划处于实施阶段。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数量看,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比例明显高于主板上市公司,中小板正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比例为14.6%,创业板正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比例为13.2%,主板公司正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比例为6.71%。从股权激励的方式看,68%的股权激励计划都采用授予期权这种激励方式,即从会计处理的角度,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都是以权益结算的股权激励。从激励股份数量或者期权数量占当时总股本的比例看,激励股份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并不高,约有70%的方案激励股份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都低于4%。

2.取消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

由于整体经济形势及行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多数上市公司2011年业绩增速放缓,部分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2011年财务指标未能达到可行权条件,一些公司甚至由于对未来业绩预期的变化而取消了股权激励计划。针对取消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应当将取消或结算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立即确认原本应在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金额。对上述规定实务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应视同在后续等待期股票期权计划已经满足可行权条件,在取消股权激励计划的当期确认与后续等待期相关的所有费用;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取消股权激励计划时对未来能否达到相关业绩条件进行预计,并根据预计情况确认假设股权激励计划没有取消的情况下所应确认的所有费用。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在年报期间经与会计标准制定部门进行沟通,确认加速行权是指假定后续行权条件可满足情况下的费用。应该说,会计准则的这一规定与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理念有差别,也很难充分说明其合理性,其制定出发点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企业利用股权激励在不同期间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应当充分了解会计准则的规定,在此基础上权衡取消股权激励交易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以避免由于在取消股权激励期间确认巨额费用,对公司利润产生大幅度影响。

(六)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是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财务指标,是投资者了解公司的主营业务获利能力以及业绩持续性的基础。目前,非经常性损益的认定依据证监会于2008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该规定强调公司在判断非经常性损益时,应根据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综合考虑相关损益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的关联程度、可持续性及自身实际情况确定。从年报披露信息来看,仍然存在部分公司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执行过于机械,未能结合公司情况实施有效判断。

1.非经常性损益基本情况

2011年,2,403家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9,353.94亿元,其中非经常性损益1,156.6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8,197.27亿元,非经常性损益总额较2010年增加282.22亿元,同比增长32.2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较2010年增加1,966.56亿元,同比增长12.12%。从非经常性损益对单个公司的影响看,对多数公司影响较低,对个别公司盈亏有实质性影响。

从2011年整体情况看,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小于50%的公司有1,996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为83.06%,其中影响小于10%的公司有1,229家,占比51.14%。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重大(超过50%)的公司有407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为16.94%。其中有197家公司2011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归属于股东净利润的影响在50%到100%之间,并主要表现为非经常性净收益(其中有182家公司表现为非经常性净收益),非经常性净收益合计金额269.40亿元,占该类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数376.15亿元的比例为71.62%。有210家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8.74%,非经常性损益占该类公司净利润的影响超过100%;其中非经常性净收益公司有205家,净收益合计金额276.24亿元,超过该类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数95.17亿元;其中有52家ST类公司,并全部体现为非经常性净收益。2011年有82家公司净利润实现了由亏转盈,其中有47家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则重新归为亏损,47家公司中有36家为ST类公司,占比76.60%。

2.非经常性损益判断中的主要问题

由于现行非经常性损益的相关规定采取了定义加列举的方式,需要公司结合自身情况判断具体损益的性质是经常性还是非经常性,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于列举项目的理解,特别是对于某些未包含在列举项目内的事项以及结合实务情况如何理解和判断某项列举项目方面。

按照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及列举,长期资产的处置收益一般应作为非经常性损益。2011年年报中仍发现有公司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计入经常性损益,同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未作任何说明;个别公司将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业务无关、期限较短的受托经营资产管理费计入经常性损益,该类项目产生的损益很难在未来期间持续存在,计入经常性项目将对投资者判断公司的核心业务利润及持续增长等产生影响。

三、已采取监管措施及后续工作

(一)建立年报信息协同监管机制,及时处理已发现问题。

上市主体年报信息披露期间,证券监管系统建立了由各地派出机构、沪深交易所及证监会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分层次监管体系,加大对上市公司年报分析及跟踪处理力度。同时关注媒体质疑,对部分风险较高的上市公司年报进行重点审核,及时掌握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和审计机构执业质量情况。针对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监管系统会计监管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属于公司处理不当的,通报公司所在地派出机构,要求及时核查处理;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执业质量问题,通过下发问询函的方式向相关会计师事务所了解情况,并根据反馈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年报期间共向会计师发函39份,要求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和专员办进行专项检查7家次,及时纠正和处理了部分已发现的年报会计审计问题。

(二)结合年报分析结果,继续加强会计监管工作

在年报分析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准则执行监管问题和典型监管案例,我们将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定期报告会计准则执行监管。年报分析中发现的部分问题在准则及有关监管文件中有明确规定,但执行中公司出于各种原因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的,我们将继续通过约见相关人员谈话、现场检查等方式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如果经核实属于违背准则处理规定,导致财务报告不能如实反映上市公司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执业质量问题较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现场检查和处罚力度,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执业质量。

(三)明确监管判断口径,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年报 篇5

目前上市公司年报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在公开媒体上披露的年报摘要,其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另一版本是交易所网站披露的详细版本。在详细版本中,披露的信息内容比较详细、全面,投资者如果想知道更多关于公司的信息,最好阅读详细版本的年报。年报内容一般很多,尤其详细版年报通常有几十页的内容,因此,阅读起来是要花费不少时间,而且需要一定的证券投资方面的知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姓李的投资者说,上市公司往往利用年报给投资者设置陷阱,银广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9年及2000年年报中,银广夏的会计师事务所竟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一来,上市公司年报的真实性还哪里有什么保障。所以,李先生不相信年报,对分析、研究上市公司的年报,然后据此做出投资决策持反对态度。

??中国银河证券的肖汉平博士对李先生关于年报真实性的观点并没有直接作出评论。他认为,上市公司借年报造假的现象肯定是存在的,但就此否定年报的合理价值就过于片面,相信随着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的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也将越来越规范。

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 篇6

一、年报披露时滞分布的总体状况

在1993年至2006年的14年中,年报时滞总体上呈现震荡起伏的特征,但从主要指标上看,年报披露时滞在1997年以后呈现缩短的趋势。均值基本在90天以内,这一现象说明,随着监管机构对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中位数大部分也在90天以内,说明有50%稍多一点的企业在3个月以内披露年报,这为政策上适当缩短年报披露的限定报告期提供了有利条件。从1997年年报以后,披露滞后时间最小值也同样下降5-1o天左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披露滞后时间的标准差却仍然维持在20-30天的水平之间。这表明近几年来交易所对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时间安排的“均衡披露”原则的制定与执行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披露滞后时间的最大值方面,除了在1997年报中出现的最大值224天外,最大值并没有出现较明显的变化,始终大大超出约120天的规定。这说明尽管交易所和各级监管部门对年报披露采取了许多措施,每年总有一些公司以种种理由推迟年报时间,甚至远远超过法定的时间限制期。

二、年报披露日在各月份之间的分布特征

我们将2003年至2006年连续四年年报披露时间的月份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时间分布极不均衡、“前松后紧”仍是最近四年年报披露进度的重要特征。披露时间在月份分布上,从一月到四月有逐渐密集的趋势。大部分上市公司倾向于较晚披露其报告,甚至直至四月的最后期限大量集中披露。对于上市公司在最后期限集中“挤末班车”披露年报的问题,中国证监会和两个交易所早在1998年初开始就针对披露顺序和时间进行了直接顶撞。原则上按照资产规模的大小,在1到4月中均衡地安排年报在指定报刊上的刊登时间。2001年正式实行了年报披露预约制度。但是,统计结果显示即便到了最近的2003年至200年年报的披露进程中,“挤末班车”的问题并未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四月份披露比例维持在50%上下波动。

三、年报披露日在单周内各日的分布特征

通过考察年报披露日在单周内各日的分布,我们发现年报披露存在明显的“星期六”特征或称之为“非交易日”特征。从2003年报到2006年报的披露情况统计结果看,从周一到周六,相对应的披露家数和频率分别是7 9 9(14.70%)、837(15.40%)、889(16.36%)、861(15.84%)、814(14.98%)、1235(22.72%)。在交易日(星期一到早期五),平均每天公布年报数为12.3份;在非交易日(星期六),平均每天公布年报数为18.2份。平均每个星期六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比非周六披露日多近6家。此外,我们还发现: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时点选择在单周各日间的分布,2003-2004连续四个年报都有比较稳定的分布特征。说明证监会和交易所针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间采取的强制性干预和指导,并不足以使这种分布频率发生较大的改变。“星期六现象”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盈余水平不理想的上市公司,为了减少坏消息对股价的影响,倾向于避免在交易日公告其年报。

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 篇7

一、香港与内地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由于历史的原因, 香港会计的发展深受英国会计理论和模式的影响。香港会计师公会 (HKSA) 于1973年成立, 作为香港法定专业会计师注册组织。HKSA参照英国会计准则于1976年首次颁布香港标准会计实务公告 (HKSSAP) 。1992年以后HKSA参照国际会计准则 (IASC) 制定标准会计实务公告, 于1995年颁布财务框架说明书。2003年内地和香港签署了《内地和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GEPA) , 放宽了对会计行业的限制。2004年受国际会计准则变化的影响, HKSA将香港标准会计实务公告改为香港会计准则, 发布了新准则, 对现有的准则体系进行了重构。2009年1月1日起, 《内地和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五》生效实施。GEPA的范围包括会计, 建筑, 相关工程等。

(一) 内地会计制度与香港会计准则的比较

内地和香港会计准则总体上存在三方面的差异。首先, 香港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一样, 重视公允价值计量, 突出表现在对资产的计价和资产交易方面。内地会计制度强调以帐面价值对资产或资产交易进行计价。其次, 与香港会计准则相比, 内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等方面规定较为具体。香港会计准则更注重的是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比较原则性。另外, 香港会计准则强调对关联方交易等信息的披露, 对关联方交易的关注度较高。尽管内地会计制度也重视关联方交易, 但关注的重点是关联方内部交易的会计处理是否存在利润操纵问题。

(二) 内地新会计准则与香港会计准则的比较

新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采用历史成本, 在历史成本计量的基础上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例如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优选的模式是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的市场化程度较高, 市场价格交易信息系统完备, 为公允价值获得提供良好的环境。另外, 香港会计准则受历史的影响, 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2005年香港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接轨。因此香港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要求很高。几乎所有的具体准则中包括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长期投资等方面都强调公允价值的应用, 公允价值计量是主要的计量属性。与新准则相比, 香港会计准则关注信息披露, 要求未能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企业经营状况信息, 必须在附注中提供;要求提供在财务报告中没有列示, 但能公允表述企业状况的附加信息。

二、青岛啤酒会计准则差异影响

对于既在内地上市, 又在香港上市的企业而言, 内地和香港会计准则的不同, 产生了会计差异, 具体表现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面的差异。会计差异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和净资产产生一定的影响。依据青岛啤酒2005年至2007年的年报, 作者对其A股和H股的会计差异调整数据进行归集, 分析其对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青岛啤酒”) 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青岛啤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1993年7月15日, 青岛啤酒 (00168) 在香港上市, 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 青岛啤酒 (600600)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一) 会计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

2005年, 2006年和2007年这三年间, 青岛啤酒A股和H股的会计差异对其净利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会计准则的变化, 使得会计差异调整项目在这三年间存在区别, 调整幅度也不同, 具体如表1、表2所示。

在旧准则下, 青岛啤酒A股和H股的会计差异对净利润的调整项目主要包括汇率, 固定资产折旧, 投资, 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等方面, 2007年新准则下, 会计差异主要表现在汇率变动等方面。2005年香港和内地净利润差异额为2.631万, 调整额度比较大的项目是固定资产折旧, 为557万, 其次是归入其他项目的会计差异调整, 其金额为42万。其余项目调整额绝对值在8万到16万之间。2006年利润调整额为12.971万, 其中固定资产折旧调整项目为557万, 汇率变动调整-366万, 归入其他项目的调整金额为325万。其余项目调整额绝对值在0到23万之间。新准则下, 2006年净利润的差异额为10.909万, 其中汇率调整额为-366万, 归入其他项目的调整额为11.275万。2007年净利润的调整额为-49.232万, 其中汇率变动调整额为-18.434万, 归入其他项目的调整额为-798万。

从会计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的调整项目来看, 新准则下调整项目明显减少。然而, 从绝对量来看, 与2005年相比, 2006年会计差异对净利润调整的影响增加了10.34万;2007年与2006年相比, 会计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增加了60.14万。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与2005年会计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程度相比, 2006年净利润调整幅度差异率为3.93。其中变动最大的是汇率项目的调整, 2006年调整额比2005年多354.52万元, 差异率为30.88。其他项目调整幅度的差异率不大, 在0.5和1之间。从相对值来看, 2007年与2006年相比, 净利润调整幅度的差异率有所提高, 为-5.51。其中主要是汇率项目和归入其他项目的调整项目。2006年和2005年汇率变动影响程度变化的差异率为30.88, 2007年和2006年比较该数据为-0.95;2006年和2005年相比归入其他项目调整对净利润影响的差异率为6.74, 而2007年与2006年相比, 该数据为-71.78。可见, 尽管新准则下A股和H股会计差异对净利润的调整项目减少了, 但是其对净利润的影响程度并没有减弱。

(二) 会计差异对净资产的影响

A股和H股会计准则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按照香港会计准则和内地会计准则计算的净资产的金额。2005年至2007年三年间, A股和H股会计差异对净资产的影响程度不同, 表3和表4分别为2005年与2006年青岛啤酒A股和H股会计差异对净资产的影响趁度比较以及2006年与2007年相关调整项目的变化。

2005年香港和内地会计准则下, 净资产差异额为14.96万, 调整项目包括未分配利润, 汇率变动, 汇率并轨前后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 投资差异, 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等。其中汇率变动调整额为141.253万, 汇率并轨前后影响为-140.887万, 公允价值调整了-90万, 未分配利润调整了80.971万, 投资差异调整额为-49.332万。其余项目调整额度不大。旧准则下, 2006年净资产的调整额为23.709万, 主要调整项目为豁免偿还欠款, 汇率变动, 汇率并轨前后影响, 未分配利润, 其金额分别为-594万, 141.253万, -141.253万和71.76万。新准则下, 2006年净资产调整额为0。2007年净资产调整了19.232万, 没有具体的调整项目。与2005年相比, 2006年会计差异对净资产的影响变化程度不大, 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归入其他项目的调整, 其差异率为-2.73, 其次是公允价值调整项目, 差异率为-0.96。

三、青岛啤酒A、H年报信息披露比较

当然, 香港和内地会计准则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对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 年报披露的信息差异也影响着投资者相关利益。通过比较青岛啤酒A股和H股的年报, 不难发现其信息披露范围存在明显差异。A股年报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司简介, 会计数据和财务数据摘要, 股本变动和股东情况, 董事, 监事和高层管理人员, 公司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情况, 董事会报告, 监事会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 重要事项, 补充资料等。H股年报信息披露的范围比A股年报信息披露的范围广, 主要体现在H股年报中多包括董事长报告书, 管理层的讨论和分析和独立核算报告等内容。

H股年报中董事长报告书披露了国内啤酒市场情况, 经营业绩和新年度的展望等信息。国内啤酒市场分析主要介绍会计报告年度国内啤酒行业的总体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在董事长报告书中还分析了本年度的经营业绩和下一年度的发展趋势。同时在H股年报中对管理层的讨论和分析进行了披露。管理层讨论和分析反映了青岛啤酒管理层对中国啤酒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的把握;也体现了管理层对青岛啤酒发展概况的分析。通过会计报告年度中国啤酒市场呈现的特点, 近八年国内啤酒行业产出量变化, 该年中国十大啤酒生产商等信息, 为投资者提供国内啤酒行业的基本状况。对青岛啤酒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近10年销量增长趋势, 会计报告年度分地区销量, 该年度产品结构, 海外销售情况, 母公司生产成本结构, 下一年度生产经营策略等。独立核算报告包括董事对财务报表责任, 核算师的责任和意见等内容。

另外, H股和A股年报信息披露的程度也存在差异。一方面A股年报在公司治理方面披露的信息比H股年报的相关披露规范, 详细披露独立董事职责的执行情况等。在披露关联方交易时, A股年报反映企业关联方交易可能存在的利润操纵, 而H股年报披露企业存在的关联方交易, 其对关联方交易的定义和内地相关规定不同, 尤其是对国有企业。另一方面H股年报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年报编制的基础, 重要会计政策, 财务报告管理, 重要会计估计和判断, 分部信息, 投资子公司借款, 衍生金融工具等内容。

四、A+H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特殊考虑

企业年报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的重要资料, 因此正确地理解A+H股上市公司年报意义重大。

(一) 新准则下会计差异的影响并没有减弱

2005年至2007年青岛啤酒A+H股会计差异对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并没有减少, 而是增加了。投资者在对A+H股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 要注意新准则下会计差异对净利润和净资产影响的程度以及具体的调整项目。新准则下年报披露的会计差异对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影响具体的调整项目比较少, 大部分调整额归入其他这一项目。投资者要根据年报附注中披露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 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对于旧准则中归到其他项目调整金额较大的, 也要从附注等内容着手, 分析其原因。

(二) 关注A+H股年报信息披露差异

H股年报披露的信息范围广, 对国内相关行业的状况, 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 展望, 会计核算的独立性进行了充分披露。H股年报附注中包括年报编制基础,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信息。A股年报侧重对关联方交易可能的利润操纵的披露, 其对公司内部治理的相关内容披露较规范。投资者可以利用A股和H股年报信息披露的差异, 结合他们的优势, 分析企业的发展状况, 存在的风险以及发展前景等。

五、结论

在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时, 投资者要全面地分析年报中披露的信息, 尤其是对A+H股或是在国内和国外上市的上市公司。尽管,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正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渡时期, 对A+H或是在国内外上市的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候, 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可能影响, 正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为投资决策的选择作好准备。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 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如何读懂上市公司年报? 篇8

随着3月进入中下旬,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也进入密集期。因为年报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涵盖了大量经济、财务、证券及管理知识,很多投资者在阅读上市公司年报时,会觉得不少内容晦涩难懂,难以掌握。而且,一些数据可能表面上看很好,但实际深究起来却并非如此。这里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投资者又该如何识别其中的门道,以免被上市公司表面的数据忽悠?

上市公司何时披露年报

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之一。上市公司可选择次年1月1日至4月30日之间的合适时间披露年报,交易所会在每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市后公布当年年报的预约披露时间表。

截至2015年年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一共有2853家。为避免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在4月底赶末班车的现象,沪深交易所根据均衡披露原则,原则上每个交易所每日最多安排50家上市公司公布年度报告。

同时,根据相关规定,在定期报告披露前30日内,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以及其他内幕信息知情人不得有买卖公司股票等行为。因此,如果上市公司要策划重大事项,会倾向于拉开当年年报的披露时间与当年三季报或者次年一季报的披露时间之间的间隔,留足时间来策划重大事项。

根据往年经验,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间大多数为3~4月之间。

上市公司年报哪里查?

投资者可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zse.cn)的首页,查看到2015年年报预约披露情况(每日更新),投资者可以即时、准确地查询哪家上市公司会在哪一天披露年报。如有少数公司变更披露日期,交易所网站也会及时更新。

上述网站会在每天交易结束后刊登次日上市公司年报及其年报摘要,最具时效性、权威性。此外,投资者还可在《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这三家指定信息披露报纸上,阅读当天上市公司年报摘要。

上市公司业绩早知道

年报中最具分量的信息——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或每股收益,投资者在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披露时间为每年的10月1日至10月31日)中其实就可大致了解。如果上市公司预测全年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或与上一年同比会发生大幅度变动,就会在其三季报中予以披露并说明原因。推而广之,通过统计、分析就能推知市场整体的净利润增长情况,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每年1月31日之前,根据《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若符合下列三项条件之一的,也要对全年业绩进行预告:一、净利润为负值;二、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三、实现扭亏为盈。此外,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后,如出现实际业绩与预计业绩差异较大的,还要及时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在年度报告正式披露前,如果出现年报业绩提前泄露,或者因业绩传闻导致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异常波动的,上市公司应当披露业绩快报。

注意年报的哪些内容?

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格式有统一规定,如何有重点地看年报是有章可循的。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要求,年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司基本情况简介、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要求、股东变动和股东情况、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董事会报告、重要事项、财务报告、财务报表。上市公司关于股东更换、管理层变动、重大事项等内容一般会随时进行相应的公告,因此年报的重点应该放在年报的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董事会报告及财务报表上。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

会计数据和业务摘要提供了公司大部分的经营情况及业绩信息,从中投资者能大致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目前估值水平,并且从中可以看到最常用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从每股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可以看出,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确实赚钱,以及经营状况能否持续。若该指标和每股收益相差过大,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经营中有问题,公司利润水平有虚高成分。其中具体数据、内容分析如下:

1.本年度利润总额及构成

从这里可以看出公司的基本盈利能力。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主营业务利润”是否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和利润的落差可以看出公司是否赚钱。这一指标投资者应高度重视。市场有很多绩优公司不但不给投资者分红,反而提出融资方案。仔细考查的话,这种公司的该项指标往往和每股收益相差甚远,利润中的水分很大。

2.股本变动股股东情况

上市公司年报的“股本变动和股东情况”一栏中,“报告期末股东总数”和“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对判断公司是否被机构关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8年开始,证监会修改的年报披露新规定,要求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在本年度年报中要浮出水面。这样一来,投资者就可能知道自己关注的股票有哪些机构在二级市场上持股比较多,它们才是二级市场上真正的中坚力量。如果投资者从年报的“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中关于流通股东的披露中,发现机构大批入驻,则可以趁机搭搭顺风车。

财务报告看哪些?

年报中的“财务报告”第一项是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通常“业绩地雷”在审计意见中会暗藏玄机。该部分是需要投资者认真阅读和仔细研究的。

正如巴菲特所言,财务报表中如果存在着过多解释性说明的公司,其管理层就可能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除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外,其他审计意见都表明了审计机构对财务报表存在异议或疑义,简称“非标”意见),那么投资者就要谨慎关注了。同时,一些上市公司无正当理由频繁变更会计事务所,很可能说明公司报表审计中存在一定问题,此类公司即使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也是重点怀疑对象。其中,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三点:

nlc202309081350

看收入

一个健康稳定增长的企业,其收入应主要来自“主营业务收入”,并且连续三年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如果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临时的一次性的收入,比如有些公司总是通过出售资产、下属企业来增加收入,那么公司的可持续性经营能力就值得怀疑。

例如,一些公司并不属于房地产行业,但旗下却拥有房地产开发子公司。在房地产火爆的前几年,很多涉房类上市公司虽然主营业务表现一般,但房地产子公司盈利状态却相当惊人,这一块业务收入直接扮亮了整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然而,地产业务毕竟不是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这样的公司要想真正表现出成长性,还需要主营业务的发力。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也较常见,那就是靠利息收入支撑整个公司的盈利局面。很多公司在圈完钱后,动辄10亿元级的巨额资金存放在银行里,如果以募集资金10亿元计算,光这笔资金一年就能有数千万元的利息入账,当然,这笔利息也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能很好地反映一家公司的成长性。因此,在“掘金”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排雷”,揭开“虚假”收入的面纱。

看现金流

现金流从某种意义上比收入和利润更重要,也更真实。账面收入和利润的人为操纵较容易,但实打实的现金流大大增加了扭曲业绩的难度,并决定着企业的生死。从这一点上,“现金为王”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有些上市公司尽管财务报表显示是盈利的,而且盈利额度还相当高,但公司却表示缺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问题就出在现金流量表上。

一些公司虽然盈利,但这些盈利在财务报告中的反映却是“应收账款”,即这些公司虽然实现了销售,但相当多的销售并未实现回款,导致公司垫付了大量的资金,这样就形成了“公司虽然盈利,却见不到钱”的尴尬局面。

因此,投资者在关注利润表的同时,也应关注现金流量表,如果公司期末的现金流量为负,那么这家公司就往往处于现金短缺的状态。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造成公司虽然大幅盈利但现金流紧张的原因并不只有上面一种情况,也包括公司报告期内大笔对外投资的可能,当然这些都要分开来考虑。

看利润

该指标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于该指标需要深入分析,辩证看待,需要关注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否来自“主营业务利润”;临时的一次性利润来源(比如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及财政补贴等)比重太高,只会增加企业的不稳定性,加大企业风险。

看资产负债

三大财务报表中,上面分别分析了利润和现金流量中的一些重要指标,那么在资产负债表中,哪些指标也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呢?答案就是存货量。一家公司的存货包括产品库存、生产原料库存等方面,公司库存商品过多会影响到公司下一报告期的生产和运营。

如果一家公司产品库存较多,很可能表明该公司产品销售遇到了困难,企业去库存化的压力较重,下一报告期内继续扩大产能就相对较难;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高库存面临的产品跌价风险也高,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公司业绩。

正是由于库存商品存在价格波动风险,现行会计准则要求对库存计提跌价(或增值)准备。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公司虽然处于高库存状态,但却并未计提或少计提跌价准备,这样的财务报表也是不够准确和客观的,有财务粉饰的嫌疑。

警惕年报中的陷阱

投资者在看年报时,除了不要被年报的表面所迷惑,要分析观察和仔细研究年报的重点内容外,还要警惕常见的一些陷阱。

1.销售利润率陷阱

如果报告内的销售利润率变动较大,则表明公司有可能少计或多计费用,从而导致账面利润增加或减少。

2.应收账款项目陷阱

如果有些公司将给销售网的回扣费用计入应收账款科目,就会使利润虚增。

3.坏账准备陷阱

有些应收账款由于多种原因,长期无法收回,账龄越长,风险越大。

4.折旧陷阱

在建工程完工后不转成固定资产,公司也就免提折旧,有的不按重置后的固定资产提取折旧,有的甚至降低折旧率,这些都会虚增公司的利润。

5.退税收入

有的退税收入是不按规定计入资本公积金,而是计入盈利;有的是将退税期延后,这都会导致当期利润失实。

年报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信息最重要的窗口。对于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建议认真阅读分析该公司的年度报告。这样有助于投资者做出科学、理性的投资决策。要知道,股神巴菲特作为划时代的投资大师,为了力求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至今仍未舍弃这一基本方法。

上一篇:努力造就成功作文700字下一篇:这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