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大学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大学(共11篇)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大学 篇1

劳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也是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经。如何结合劳技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劳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培养学生“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使他们成为21世纪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动手”、“设计”、“劳动”等劳技课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与“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及时评价”等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结合起来。传统教学重在传授,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以教代学,教给知识重结论、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充分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传统教学还具有封闭性,只给学生“鱼”而未授予学生“渔”,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教学创新所要体现的就是要变传授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封闭性教学为开放性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学生自觉探索、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加强教师点拨下学生主体性的实践过程性,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取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

在劳动技术教育中,必须结合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热爱创新活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也就是积极开展各种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激发学生创新愿望、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也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其创新行为。其次,在劳动技术教育的过程中,要防止那种教师统得过多,学生自由

消除心理定势,培养创造性思维。

所谓心理定势,就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心理定势会影响人们对一件事、一个人的态度、评价,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首先在课堂上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尽量减少教学中太多的规定,(包括过多,过于整齐的限制,如一定须举手才能发言等),多鼓励他们提问,辩论,多引导他们动脑,动手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的“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在课上敢想、敢问、敢动,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其次要让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加强对生活的体验,扩大视眼,从而使学生不受教材范围,教师思维的约束,积极地动脑,勇敢地探索。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大学 篇2

通常管理的理论认为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诸种职能的发挥, 保证社会组织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这些职能的本质和灵魂是创新, 即形成一种创造性的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和作业方法的过程。

1、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看管理

任何社会组织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分为两大类:程序性问题与非程序性问题。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 其妥善解决都要依靠管理创新, 都要依靠管理主体发挥创造性并付诸实践。

2、从社会系统运行的角度来看管理

任何社会系统都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动态、开放的非平衡系统。所谓动态, 指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并造成系统整体的变化;所谓开放, 是指系统与它所处的外部环境要不断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3、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管理。

管理者已经不能把自己的目光仅仅局限于有效地整合稀缺的资源, 而更应当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依赖管理创新才能做出:既有适度的经济发展, 又要消除贫困;既能控制人口增长, 又能有效开发人力资源;既能延长资源供给年限, 又不断开辟新的资源;保护好人类生存的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实行公平合理的分配, 满足就业和生活的基本要求;推进科技进步和对危险的有效控制。

二、管理的趋势和创新的动因

(一) 国际企业管理的趋势

九十年代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 世界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与融合, 使改革创新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跨国经营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创造新的管理经营和管理理论。

1、生产方式的变革

2、通讯网络改变着营销方式

3、企业进入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网络化管理时代

(二) 管理创新的动因

创新是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开展而越来越受重视, 越来越强化的过程。

第一, 人的心理活动特征。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若干层次, 而获得适应第一层次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欲望是无限多的。所以, 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分别产生的具体欲望都是无穷无尽的, 这成为人们不断追求创造新的满足物, 以满足这些无止境的欲望的永不衰竭的动力源。

第二, 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创新主体对成就的追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向往、对社会责任的道义渴望, 更强化了他们创新的冲动。根据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多层次的需要有一个由低到高的逐级强化过程, 当生理、安全、交往等需要次第获得满足之后, 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会凸显出来, 成为追求创新的动力。人们希望从创新的成功中获得成就感, 显示自己的价值, 从而得到满足。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伴生的是对社会、对组织的强烈的责任感, 这会使创新主体为了这崇高的对社会、对组织的使命而付出不懈的努力去从事创新活动。

三、管理创新的内容

“不创新, 则灭亡”这句话日益成为现代管理者的一大呼声。在全球竞争的动态环境中, 组织要成功地展开竞争, 就必须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服务, 并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管理创新的内容就是指一种新型的、有更高效率的资源整合的方式, 它既可以是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全过程管理, 也可以是某个具体方面的细节管理。它包括了思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创新。这些内容相互之间又紧密联系。

(一) 思想创新

企业经营者的思维方式要从追求政绩的“乌纱帽”函数转变为承担盈亏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市场变量”函数;从不计成本消耗的粗放经营到建立计算投入、产出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投资回报观念;从家长专断型的随意管理到建立基于广泛咨询的、科学的决策程序和管理程序;从事无巨细的越级干预到注重决策和预算的权责明确的层级管理;从对职工的形式化约束到建立互动式自我教育与激励型行为规范;凡此种种, 都是从小生产意识向社会化分工协作型经营观念的革命性转变。新世纪的今天, 企业经营者必须要做到思想先行, 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模式, 使企业在正确的思想创新的轨道上行驶, 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和保证。正如熊彼特指出的那样,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是有创新行为的人, 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个人或群体。因此, 一切创新皆受经济、社会制度的制约与影响。

制度创新在整个创新体系中居于基础和保证地位。无论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下, 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进行的。技术创新作为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为促进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新技术应用与商业化活动, 更离不开制度的约束。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知识创新, 如果不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协调动作, 其结果不是有名无实就是事倍功半。如果所有制结构不合理, 产权不明晰, 权、责、利不匹配, 分配制度不合理, 或者组织结构不明确, 则一切创新都将会失败。作为激励功能的制度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发挥人的潜能;作为市场配置功能的制度可以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并实现这些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度具有整合功能, 可以实现资金、人才和技术三大高科技要素的互动与集成。

(三)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 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研究和取得成果的过程, 又包括了新发明、新创造的应用和实施过程, 还包括了这些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的扩散过程, 即新技术成果从开发研究和市场推广的全过程。技术创新的过程可归结为管理问题。

(四) 组织创新

经济组织与社会组织都必须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创新。在以往的管理理论中, 往往把企业视为生产函数, 从而把组织创新看作是技术创新。其实, 这种认识是在说明技术创新对组织活动所作的要求, 而不是组织创新本身。我们把研究的目光集中到组织本身则可以这样来看待组织创新:是指组织规则、交易方式、手段或程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改变原有规则结构的性质前提下的组织度量式创新;另一类是根本改变规则结构的彻底性的创新。

四、建立管理创新的机制

创新是有风险, 不可能每一次创新都能成功。创新成功了要有奖励甚至是重奖, 那么失败了呢?也不能不闻不问, 不予理睬。应该讲, 大多数企业对于创新的成功和失败并没有一个比较的处理机制。然而, 要将创新作为企业竞争力来源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必须建立起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 要建立创新的激励机制, 除了有创新成功奖励机制外, 还应该建立起创新失败的宽容机制。

(一) 建立创新成功的奖励机制

建立创新成功的奖励机制, 鼓励员工大胆创新, 并根据创新成功所带来的效益的不同、大小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上的奖励。

1、建立创新薪酬支付制度, 可以通过增发薪酬来激励员工。

2、创新股权期权制度, 通过给予股权期权来激励员工。

3、创新晋升制度, 对经济利益刺激不太明显的员工, 采用晋级、升职的方法来激励他们。

4、创新署名制度, 对于那些取得了较大创新成果, 对经济利益的刺激又不太敏感, 但对名望非常重视的员工采用创新署名的方法来激励, 以使他们取得更大成果。

(二) 建立创新失败宽容机制

要建立创新失败宽容机制, 就应该对各个岗位和职位予以定级, 根据不同的级别做出可以失败的项目数、时间和经费规模等。在上述范围内允许失败。

改革开发的二十年里, 西方上百年形成的各种流派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被介绍到中国。从亚当-斯密的分工论, 到泰勒的科学管理;从法约尔的工业管理, 到梅奥的霍桑试研;从二战以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而产生的管理理论丛林, 到近年来信息革命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上引起的巨大变化;直至当今的虚拟企业和知识管理, 令人目不暇接。因此缩短差距的办法是加快企业管理创新的步伐。企业管理的实践者, 应能在经济体制转轨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体察到企业改革和管理创新的脉搏, 既了解国际管理发展趋势, 又立足于国情和自身素质;既找到现实差距, 又能把握管理创新可行和适度的进程。每前进一步都要掌握好“度”, 既不因循守旧, 又不急于求成, 努力创造推进管理创新的必要条件, 使我国的企业管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美) 斯蒂芬P罗宾斯著.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创新,民族的灵魂 篇3

纵观历史,人类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从粗糙的打制石器、锋利的铁器到今天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从指南针的发明到蒸汽机的问世;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放眼当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创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宝山钢铁厂率先建成一流钢铁联合企业,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爷爷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神舟六号”在烈焰中升空;农业税的减免、农业补贴的发放,“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

古人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求新求变,才能焕发出不竭的生命力。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抱残守缺就意味着失败,只有不断地采用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地有新发明、新创造,不断地产生新成果,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创新离不开人才,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我们身边也从来不缺少模范。

费俊龙、聂海胜,他们出征苍穹凯旋,升空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人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的路,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并能够开展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的国家。

袁隆平,中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所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平均增产20%左右,不仅确保中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了全世界。美国学者唐·帕尔伯格在他《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袁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伟大的青藏铁路建造者,历经长达五年的艰苦奋战,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上挑战生命的极限,挥洒万丈豪情,攻克重重难关,完成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最伟大的工程。美丽的雪域高原、神奇的“世界屋脊”上,终于建成了铁路,有了奔驰的火车!

……

长江、黄河哺育下的儿女啊,正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姿态走向祖国建设的前线,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祖国创造着财富,为后人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他们是袁隆平,他们是费俊龙、聂海胜,他们更是无数普普通通、默默奉献、不断创新的广大劳动者。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在建设国家中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让我们拿出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从小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让创新的乐章在祖国大地奏响。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大学 篇4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正在成长的小学生,如何开发早期的创新潜能,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摆在面前的新课题。

首先,体育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开拓进取的意识和创新求异的精神。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要求学生善思多练,大胆创新。教师就应敢于突破,创意进取。努力学习现代体育教改经验,扩充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新颖美观的场地,灵活多变的教法,生动有趣的游戏,创设体育环境,营造课堂气氛。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多渠道启迪和激发学生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学生创造品质的形成和创造才干的增长。

其次,学生创新意识的树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而体育教学正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敢于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自己编排韵律操,发挥学生的创造智慧。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跟着节拍自编自舞、自娱自乐,尽情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还如:在进行50米迎面接力赛时,学生为了集体荣誉,敢于竞争,勇创佳绩,不断提高自我,充实自我和超越自我。学生一旦将体育的竞争机制引入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并把这种意志和精神化作动力,那么对他们各方面的成长都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还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心理、身体能力全面健康的发展。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少年儿童十分重视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鼓励和爱护。对优等生当然要大力表扬,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鼓励他们更上一层。对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宽容、关怀和鼓励,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们身上的优点,表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培养和树立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努力创造表扬他们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诚心。心灵的沟通会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后进生由厌学转为愿学、爱学,引导他们走向自信,走向成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其真正艺术不在于权力与威严,而在于是否巧妙地抓住了学生心理,是否充分挖掘其能力,让他们敢想、敢说,勇于创新。这是做教师的根本,同时也是对教师高素质的一个检验。

总之,小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需要体育教师具备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吃苦精神,积极地执着地去挖掘去探索最大的创新空间,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强健体魄和创新精神的跨世纪接班人。

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于创新 篇5

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于创新

创新是一种人类思维方式、认识能力、精神状态和实践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基础、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方法是民族进步不可缺少的.要素.

作 者:毛龙灿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人事处,陕西,咸阳,71 刊 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Y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8(3) 分类号:B023 关键词:创新   民族   思维  

创新是作文教学的灵魂 篇6

未来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有富于开拓创新的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裴斯泰洛齐曾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因此,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少年想象创新的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壮大起来,并使其不断地迸发出耀眼地火花,下边我就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地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作文是一项综合型,创新型的语言表达训练,是一项艰苦的创新劳动,“文贵于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作文训练是一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创新欲望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又争强好胜,据这一特点可来用下述方法激发其创新欲望:

1、利用报刊上同龄人的有些习作,特别是身边的人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我常拿本校学生在《作文精选》《作文指导报》上发表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读后让学生思考他们的作文为什么能发表?好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明白:这些文章关键是挣脱了俗套,写出了新意。如果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能有一点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意识,那么大家的作文同样也可以发表。这样以来,在好奇心、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把握时机,创造条件,设置成功机会。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一旦被激活,就必然会产生一种渴望创新、渴望成功的强烈欲望。我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旧文新作”,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反映独到的个人见解,揭示新颖的思想观点。接着还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征文活动,争得一次检阅自我的机会,创造一次尝试成功的机遇。从而更加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了创新欲望,不等于有了创新的能力,它只是创新的原始动力,要使学生有创新的能力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边我就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读与写有着紧密的联系,读为写提供了知识的积累和表达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的阅读教学来训练学生发散性、灵活性、独特性的思维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抓住契机,启发想象

创造性想象是整个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我常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教材展开丰富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是让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二是在课文的空白处进行想象,如《渡船》一课,当船上的人们为年轻的妈妈找到陈大夫时,问学生:“年轻的妈妈此时的心情怎样?她会对人们说些什么?”也可在课文的结尾处激发学生想象,把作者言尽意犹的意思进行猜测。

2、及时引导,启发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沿不同方向、不同范围,不因循守旧的思维,独创思维是指思维新颖,不同寻常。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课文内容,着意扩展学生思路,多角度思考。如在语音的形象生动方面设计“一意多写”的训练,让学生

用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语序表达同一个意思。如《中国石》一课中“小姑娘洗干净了拣来的石头。”可以作如下变换:

A小女孩刷净了拾来的石头——换词

B拣来的石头被小姑娘洗干净了。——被动句

C拣来的石头,小姑娘洗干净了。——变序

D小姑娘把拣来的石头洗干净了。——把字句

3、灵活多变,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阅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敏捷多变,少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如教《夜莺的歌声》,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小夜莺,遇到危险时,会用什么办法对付敌人。

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了创新的欲望,具有初步的创新思维还不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注意作文的奠基工程

学生是否有创新意识,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的深浅。知识面宽,生活阅历深,创新就有坚实的基础。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学生的创新的基础工程:

A多看,拓宽视野

多看,一是引导学生多看适宜他们的书籍,无论是诗歌、童话、寓言、神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可以看,开卷有益嘛。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语言,还可以用前人的智慧撞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乘前人想象的翅膀飞翔。二是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身边的人、事、景,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感悟世间为人处事的道理,领悟宇宙间的奥妙与规律。三是引导学生投身于社会,投身于大自然,让亲身的感受撞击他们智慧的火花,把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相结合。

B多实践,长见识

“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抄小报。这是一项既有趣又艰苦,既能扩展知识又能培养能力的创造性劳动。因为学生在动手抄小报时,既要写文章,又要查资料,设计版面,还要工工整整地抄写。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这样的活动要经过深入的

思考构思,准备材料,动手制作,甚至还要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创新,在失败中寻求原因进行

更新。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作游戏,进行小竞赛,如吹泡泡、空中吃苹果、扳手腕、猜谜语、用几何图形拼画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见识,开启心智。当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日常事务,如叠被子、削苹果、钉纽扣等,让学生在做中找窍门。在实践中,学生要动脑动手,会碰到困难与挫折。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烦恼。这样丰富的生活内涵,就为他们的创新写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2、要引导学生多角度作文

a)多角度作文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体裁上的多角度,即写作形式上的多角度,引导学生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的文体。如《假期见闻》可用镜头特写的形式写。二是主题上的多角度,引导学生根据事物不同特点立意,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立意的文章。如学生以《兔子》为题作文,有人以兔子的三瓣嘴作文章,说明嘲笑别人没有好下场;有人从兔子的短尾巴入手教育大家不要说谎;有人抓住兔子长耳朵的特点,反映它机警胆小的特点;还有人联想《龟兔赛跑》的故事做文章,启发人们有错就改就是好样的等。三是叙述人称的.多角度,可用第一人称,也可用第二人称,还可以用第三人称。

b)要激发学生在作文中展开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让学生写一些想象作文,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假如我有了钱》《花朵与洒壶》等,这类题目趣味强,想象空间大,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与联想。如学生在写蒲公英的动态时,仅局限于蒲公英在微风中舞蹈,而不善于联系周围的事物,写出一个长江场景。我就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学生就写道:“一阵微风吹来,蒲公英就翩翩起舞,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叫,好像为它们伴奏;树上的喜鹊拍打着翅膀,似乎在为它们指挥;树叶‘哗啦啦’响,仿佛在为它们鼓掌。”这样就使作文生动形象,想象力也得到发展。

c)可指导学生进行组合性编写

组合性编写就是引导学生把两份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文章,通过一定的手段巧妙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就需要学生能迅速找到不同材料的结合点,巧妙安排,合理想象。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是很有帮助的。

3、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什么叫创造?我想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要统得太死,限制题材,体裁,中心,字数等。而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出一点新内容,吐露一点新思想,发表一点新见解,构思新颖,文风活泼一点的文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今后有可能走上创新之路。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做到:

一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的写作有源源不断的丰富素材。

二在作文中要让学生“自主”,不要束缚太多,让学生写有兴趣的话题,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三鼓励学生敢于打破习惯思维的束缚,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写作上要想得开,想得活,想得奇。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大学 篇7

今天的中国有一种现象,在很多人眼里,外国的节日比中国好;西方的文化、政治制度最先进;微博微信上,西方人的行为思想被当成准则或者成为崇拜的对象;各类学校、各行各业对学习外语的热度远远胜过我们的母语;中国的教科书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少……

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很不赞成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加入一堆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些诗词都好,从小就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一心致力于经济的发展,中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民的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资源在加速消耗,环境污染在加剧蔓延,道德水准在不断下降,精神信仰在逐渐迷失……所有这一切,归根到底,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如果把中华民族比作一棵大树,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她的根脉。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生生不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着中华民族,使之成长壮大。如果我们丢弃了中国传统文化,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命脉,中华民族将岌岌可危,更何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针对这种现象,许多有识之士多年来不断大声疾呼,要求正本清源,振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两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徐安碧。

优化中华文化基因

徐安碧委员来自江苏宜兴,曾为十届、十一届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徐安碧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有研究,几十年来深耕不缀。

徐安碧委员今年提案的重心就是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整合民间资源,推广圣贤教育,构建人民幸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徐安碧说: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如何对待历史,就是如何选择道路;如何对待传统,就是如何对待中国的未来。文化就是价值观。如果不了解传统文化,也不可能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经济上是站起来了,如果价值观倒下了,那么我们发展经济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了。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成果已经汇集到千家万户,中国完成了西方国家花50年、100年、200年才做成 的事情,这个全世界都承认,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比如食品安全,道德下滑。现在物质上去了,人的境界、修养等方方面面也要上去,这就需要传统文化来提升。

徐安碧说,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在学龄前儿童、小学、中学、大学课文里大量编入传统文化,因为我们现在国民传统文化太缺乏。以前几十年不讲核心价值观,真正的中国人最起码要坚持做人的道理,现在社会乱象都是跟传统文化缺失有关。现在国人对礼貌、舍得、尊重、自强、忍耐、孝道等方面的意识非常差,道德下滑。假如教科书里加入了更多的传统文化方面的经典,孩子们从小就学这些,他一定会有很深的记忆和认知。所以知识的形成是小时候就形成了,让学生课堂念、考试考,才会牢固的树立在他的思维意识中。

南怀瑾先生曾经倡导“儿童读经运动”。他认为,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就在于有一批历代流传的经典,这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他把希望寄于儿童,寓于未来。他强调文化重建要从娃娃抓起,提倡年幼的孩子读书、背书,背诵的内容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的经典。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落实于社会人群真实生活之中,不仅是南怀瑾,也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应该共同努力的。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 ,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 , 文化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 , 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都至关重要。

传统文化在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民族都因其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有别于其他民族,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在创造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这些传统文化对几代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模式等都有着深层次的影响。

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和否定,最终会造成年轻的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礼教的漠视与反叛,只要权利,不要责任;只要民主,不要集中;只要自由不要规则的思潮泛滥。怀疑一切,反对一切,藐视一切,盲目膨胀的自我就成了一切,这是极其可怕的。

徐安碧认为,现在的青年并不缺西方文化的自由、民主、人权观念,但是却少了传统思想的责任和约束。传统文化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小学、中学抓起。我们应该从小就给予他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精华的、更有利于他们成长的部分。

政府民间共同发力

徐安碧强调,弘扬传统文化,应该从娃娃抓起,应该从各级学校抓起,不能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经过几十年的培植与耕耘,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再度辉煌,重新走向世界。弘扬传统文化除了学校教育,国家应该提出发展方向,实践目标,落到实处外,政府应该和民间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目前,在民间存在着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讲者,这股民间力量不可小觑。

徐安碧说,央视制片人、主持人陈大惠,发起的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着力打造幸福家庭,和谐社会,他成立了教授、公务员、演员、企业家、慈善人以及其他人组成的讲师团,在全国各地开展巡回演讲。比如弟子规,把弟子规真正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现身说法,案例丰富。这些论坛的受众均是普通民众,而只要听过一次讲座的人,无不深受教益,反响非常强烈,现场观众深受感动,纷纷落泪。听过讲座以后,大多数人会反省自身的言行,找自己的不足,真正明白做人的道理,改善身心,对幸福家庭的建设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甚至起到“听一次讲座,改变一生”的巨大作用,许多人因此而开始学习传统经典《弟子规》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多次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出了要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为了将这些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滋润全国人民心灵的力量,必须在全国推广,徐安碧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依托中央电视台,发挥央视文化宣传主阵地作用。

由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组织专家对目前在网络流通的这些民间讲座资源进行整合,对讲座内容进行审核把关,删选出合适的内容,在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平台进行循环播放。每周可以播放2-3次,最好每天播放一集,每集约50分钟。

第二,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等联合发文,组织传统文化专项学习活动:

1、组织大规模的全民学习活动,就像“全民阅读”活动一样。

2、教育部专门将此内容纳入德育考核的范围,推广到各大中小学,使得学生真正受益。

3、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光盘,免费发放到基层社区,由社区基层组织居民进行学习。

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视频内容众多,案例丰富。相信只要此类节目长期开播,广大民众从中受到的教益会越来越多,社会传播的正能量会越来越强,这样,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目标有望逐步实现。

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南怀瑾说,在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一个民族的脊梁靠一个民族的精神来支撑着。而一个民族精神的最基础因素就是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徐安碧说,教育关乎民族前途,关乎民族基因,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和母语国,如果不从小学抓起,影响的就是一代人,损害的是中国文化的基因,破坏的是中国文化生态的土壤。

中国是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更好地继承,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许多都是通过古诗词流传至今。古诗古词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理应受到后代的重视和推崇。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8篇增加到22篇。同时,还将加入《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内容。

创新是教材改革的灵魂 篇8

《比较世界文学史纲》一书,从选题立项到写作,都使作者们颇费踌躇。在我国,《外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之类的教材或教材类的专书,不是不够用,而是太多了。近二十年来,公开出版的就有近百种。如果要在此基础上再“编”出一种来,那实在并不困难,但恐怕也没多大必要和价值。记得《中华读书报》几年前曾刊登过一篇题为《三百种马列哲学概论教材如出一辙》的文章,读过之后颇有感触。现在供中文系学生使用的《外国文学史》类的教材,虽不敢断言“如出一辙”,但说大多数“大同小异”,恐不算太过。看来。外国文学史类的教材要有所创新,谈何容易!但是,我们知道创新不容易,也知道创新是多么必要和重要……

以上所言,的确反映出了目前外国文学史教材的实际情况,也反映出了作者的自觉的创新意识。

《比较世界文学史纲》的创新首先是世界文学史观念的创新。该书作者认为,“比较世界文学史”,它首先是“世界文学史”。世界文学史是一种宏观的、全球视野的文学史。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个是指世界各国文学,这是它的研究范围;一个是能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而加以弘扬的优秀经典作品,这也是世界文学史的选材取舍的原则尺度和评价标准。同时,“世界文学史’:又是一种“比较文学史”。所谓“比较”,又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是描述世界各民族文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二,是对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民族特色加以比较研究,从而寻找出世界文学发展的某些基本规律,揭示出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总体格局中的特色和地位。这是作者们对“比较世界文学史”总体性质的认识。这种观念也贯穿在整部文学史的写作中。先前的“外国文学史”将中国文学排斥在外,而在这里,中国文学史也被置于“比较世界文学史”的总体框架中。虽然在这里对中国文学史的论述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面展开,但中国文学与其它各国文学的关系及其在世界文学总格局中的地位则得到了适当的展现。

在《比较世界文学史纲》中,作者很好地处理了世界文学史和国别文学史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世界文学史的研究必须以国别文学史的研究为基础,应该充分利用国别文学史中的基本材料,吸收国别文学史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清醒地看到了世界文学史这种著作形式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在文献资料的丰富和翔实方面,在作家作品研究的充分展开方面,与国别文学史比较而言,世界文学史并没有优势。由于论述范围的广大和篇幅的限制,世界文学史如果由个人独立写作,那他所能掌握的语言语种是屈指可数的;即使多人合作,在语言语种的掌握上也仍然相当有限。因此《世界文学史》不可能完全运用第一手材料来写作,而不得不大量借助第二手资料,尤其是在作品的研读上不得不使用译本。然而,作者同时又指出,尽管有这样的局限,综合性的世界文学史仍然需要写作,仍然有它的用处。它有着国别文学史难有的宏观视野,它可以取得一个理论制高点,它体现着人类对文学史由“分”到“合”、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整体的认知需求。没有国别文学史的整体布局,则国别文学史无从定位。而无从定位也就容易失去深入认识自身特性的外部参照。

对《世界文学史》的特性与功能的这种深刻和辩证的认识,使得作者们得以有力地抓住《比较世界文学史纲》的写作和研究的关键环节,就是在各民族文学发展演进的纵向比较中,找出世界文学史的发展规律;同时又在各民族文学发展演进的横向比较中,认识各民族文学的特性。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要有一个严整而又开放的、逻辑的、理论的体系构架。假如像通常所做的那样,按照历史线索将世界各主要国家民族的文学编在一起,那还只不过是国别文学的简单合成,是“世界文学简编”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世界文学史,更不是比较的世界文学史,不能体现世界文学史的根本学术性质和研究宗旨。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发现已有的为数不少的相关著作,还无法满足当今教学和研究的需要。例如,外国学者著有不少世界文学史、比较文学史方面的书,在我国影响较大的有两本,即美国人约翰·马西的《世界文学史话》(开明书店1931),另一种是法国人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30),两书——特别是后者——都运用了比较文学的方法来写世界文学史,但在整体上仍缺乏严整的理论体系。它们或以一般世界史所习用的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的时期划分法,或单纯以时间顺序来安排章节。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著作体现出了明显的西方中心论的偏见。东方文学在他们的著作中或是作为一种古老的背景,或一略而过。郑振铎先生三十年代出版的《文学大纲》,虽然在体例上大都沿用了上述西方学者的模式,但在纠正西方中心论一点上作出了努力。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有关外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方面的教材出版了近百种,但可惜并没有在郑振铎的《文学大纲》的基础上有多大出新。自觉地运用比较文学观念与方法撰写的有关著作,尤其少见。近几年来出现的《比较文学史》、《世界文学比较史》之类的教材,在自觉地充分运用比较文学的观念与方法来研究世界文学史方面做出了努力,但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却不尽如人意。这些教材将时代、国别、地区等不同的因素与标准并列成章,编在一起,缺乏一条贯穿到底的理论红线或理论体系,虽名曰“比较文学史”,实际上却仍然没有跳出“外国文学简编”的窠臼;

鉴于世界文学史、比较文学史研究与撰写的历史与现状,这部三卷本的《比较世界文学史纲》中在理论框架的构建上体现出了世界文学史总体研究与国别文学个案研究的有机结合,体现出了世界文学的纵向演进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文学的横向交流、横向联系的有机结合。为此,全书确立了四个核心概念,即“民族文学”、“地域文学”、“东西方文学”和“世界文学”,并以四个概念所形成的平行递进关系,来描述构成从古到今世界文学发展演进史的基本面貌。所谓“民族文学”,是指各民族在没有广泛的相互交流之前所形成的相对孤立的文学;所谓“区域文学”,是指由若干民族和国家由于密切交流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文学集合体;所谓“东西方文学”是指在十五世纪前后“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分途发展所形成的两大分野;所谓“世界文学”,是指十九世纪以后出于东西方各国文学的密切联系而形成的文学全球化的趋势。根据对世界文学发展总规律的这种理解,《比较世界文学史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框架体系,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以“民族文学”和“区域文学”为中心,分两编论述“神话、史诗与各民族文学的起源”、“古典文学的形成与文学的区域性”;中卷以十五至十九世纪间形成的“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两大文学体系为对象,论述“东西方文学的分途发展”;下卷以“世界文学的相互趋近与多元共生”为主题,论述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对世界文学史的把握的角度和方式不同,《世界文学史》的写作就不会是一种模式。这部《比较世界文学史纲》自然不是惟一的、甚至也不可能是最好的模式。但无论如何,创新应是新世纪教材和课程改革的灵魂。’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大学 篇9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指出,一流大学的本质在于其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及运行机制,大学文化、精神的建设与创新是新时代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和重要任务。因此,我校在四校整合由专科向本科转型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思想融合、文化融合,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培育,使全校师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形成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广义上讲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动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教师和学生,它既是传承的结果,也是创新的结果,是一个历史的扬弃和积淀过程。高楼大厦对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能“筑巢引凤”,能使大楼折射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大楼、育大师、养大气”体现的正是这个道理。

大学精神是一种文化的理念,是大学文化系统的核心和灵魂,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深层次提炼,达到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它包括以自然科学为主题的科学精神和以人文科学为主题的人文精神,以及现代大学的国际化视野。九江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多科性、综合性本科院校,既涵盖自然科学学科,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有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良好基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四校的整合要实现思想、文化和精神的融合,必须以大开放、大包容的气度,在九江学院的旗帜下,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共同营造一种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师生勇于探索未知,创新知识。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提供多元化,突出主旋律,凝炼大学精神

大学作为社会的“人才库”、知识的“创造源”、文化的“传播者”和成果的“孵化器”,给人们提供综合化和通识化教育(人文教育是最基本的环节),这是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确立的基石。建设校园文化应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动文化和精神文化着手,科学地做好学校“三大规化”,使气势的建筑、现代化的设施和优越的环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一草一木都透露着文化的气息,让广大师生在这种文化的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表现出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为此,整合后的九江学院应尽快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自己的大学精神。通过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德智体诸方面进行全面培养,形成健全人格,把体现着“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发挥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社会辐射作用。九江学院是江西高校的“航母”,有着近4万名师生员工,在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时,应尊重原各校的文化传统和学术特色,兼容并蓄,传承和融合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人文精神,从中提炼出新的大家认同的统一的大学精神,作为校园文化主旋律和精神文明主旨。

构建九江学院校园文化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框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变成师生自觉的行为规范。例如对新生入学教育应把学院的文化传统、历史沿革和校训校风作为内容之一介绍给学生,教学生唱校歌(应有自己的校歌并制做成光盘发给学生),增加学生的自豪感。毕业时,在颁发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时高唱《毕业歌》,让学生带着豪情和对母校的眷念走向社会。

三、医学院精神文明建设之思考

清华大学“行胜于言”的治校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高等学府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院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二级学院,在大学文化和精神建设方面可以作出自己的贡献。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它揭示人的自然与社会属性和医学发展规律。医学院作为医学圣殿,是众多学子献身医学、立志成才的基地,更应弘扬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努力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在九江学院大学精神的框架内来构建医学人文精神,树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在营造医学人文环境、塑造医学生人文素养时应把“医学生誓言”、“南丁格尔誓言”等内容纳入医学人文建设范畴,让医学生、护生从一入校就受到医学人文精神的激励和感染。新时期的九江学院人,继续弘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爱校如家,敬业奉献”的九医精神,形成“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教风(教师风范)和“团结友爱、勤奋守纪”的学风,吟唱“为了人类生命辉煌”之院歌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是重点大学吗 篇10

学校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始建于1951年,创建之初名为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1952年11月,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将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1985年,学校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203月,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校正式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学校首次实现拥有56个民族学生的目标。

截至3月,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00万余平米,馆藏图书930余万册;拥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8600余人,有教师1490人;设有21个二级学院、87个本科专业;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

大学是有灵魂的 篇11

在许多国家,这些精英的照片全被存置于富丽的殿堂中,而在这里,这些时代的骄子却都朴素而平凡地占有一片小小的空间,以深邃的目光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学子。也许这种甘于淡泊、不求名利的自信,正是大学的品位,获奖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所有的荣誉与广阔而严肃的科学天地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柏林大学成立于19世纪初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就在惨败于拿破仑4年之后,柏林大学诞生了。创办者是普鲁士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后来他被称为德国现代教育之父,因为他为德国教育做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工作。1949年,柏林大学改名为洪堡大学。

1810年的普鲁士正在向法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下决心要办教育的国王拿出了最后一点儿家底,每年为柏林大学拨款15万塔勒。

威廉三世把豪华的王子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的校舍。而在威廉·冯·洪堡为学校做的经费预算中,只有最微不足道的部分用作了建筑费用,较多的经费则用在了聘请教授方面,因为洪堡要聘请第一流的学者。这正如中国的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所言:“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刚创建时,柏林大学教授的标准工资是年薪1500塔勒。在当时发达的港口城市,一个熟练的手艺人家庭,年生活费用约为150塔勒;一个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家庭,年生活费约为750塔勒,也就是说,柏林大学教授的工资足够养活10户手艺人家庭,或是两户中产阶级家庭。

没有盖大楼的洪堡为柏林大学请来了大师。

首先,洪堡请来了第一任校长,他就是呼吁推行全民教育的费希特。接着,在这个大学的讲台上出现了黑格尔、叔本华,出现了格林兄弟,出现了爱因斯坦,出现了费希尔、兰克……

与讲台上的灿烂光芒相辉映的是讲台下的风云际会,马克思、俾斯麦、费尔巴哈、海涅、拜耳、赫兹、诺伊曼……

在洪堡的办学经费预算中,比工资预算还要多出一倍的是用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预算。洪堡还提出:国家必须对教学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为科学而生活”成为洪堡大学的校风。

大学是有灵魂的。洪堡用学术自由、教研并重的办学理念,为这所大学灌注了独特的生命。而他也始终没有忘记兴办教育的目的。洪堡认为:“大学是一种最高手段,通过它,普鲁士才能为自己赢得在德意志以及全世界的尊敬。”他很快就如愿以偿。

柏林大学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始祖,而由洪堡开创的德意志大学教育在短短数十年间就超过英法等国,被全世界所尊敬和效仿。

在德意志的大学里,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验室、第一个研究所、第一个研究生院和研究生指导制度、第一本专业科技刊物。

普及全民教育为德意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办学方针,使德意志在19世纪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1864年到1869年,世界生理学的100项重大发现,德意志民族占其中89项;

1855年到1870年,德意志民族取得136项电学、光学、热力学的重大发明,英法两国合计为91项;

到1869年止,德意志民族取得了33项医学发明,英法两国合计29项。

在当时,一个美国或英国科学家如果没去德国留学一段时间,师从某一位著名学者,他的教育就会被认为是不全面的。

智力成为德意志最大的资本。1903年,一位美国的商务代办这样写道:“在德国居住和研究的10年,使我得到这样一个认识,这个帝国最大的资本是它的智力。”

一个多世纪后,德国前总理科尔仍然这样说:

上一篇:过新年周记下一篇:加大综合整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