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共1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1)班的学生人数是27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习态度,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六、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七、20%后进生进步措施

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

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八、课时安排

一、位置(4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3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5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找规律(4课时)

九、统计(3课时)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2

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和家长一起收集风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教师: (1) 有关大自然中“风”的课件、蜡烛、扇子、风扇。 (2) 准备做风车的材料。

活动过程:谈话激趣:今天老师手里有好多的小奖品, 要奖给那些整节课都坐得很端正, 能认真听讲, 认真思考, 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 你们想不想得到它? (想) 那就看大家这节课的表现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最大的学习动力, 而低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 贪玩, 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久地集中在一起, 我就利用学生平时特别喜欢玩的贴纸吸引他们, 鼓励他们认真思考, 大胆发言, 端正课堂纪律。

一、猜谜激趣, 揭示课题 (出示谜语课件)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谜语, 谁来把两则谜语读给大家听, 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思考, 谜底是什么?2.对, 就是风, 这个单元我们将要感受风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了解风的作用, 和风一块玩, 大家高兴吗?来, 让我们一块儿读读本课的题目吧! (板书:8风儿吹呀吹) 3.听!“风姑娘”来了。 (多媒体播放风声。)

二、感受风, 制造风, 了解风

1.风, 我们看不见它, 摸不到它, 但是却可以感受到它, 找到它, 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或者课本P32的图,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图, 说说你从哪儿发现了风姑娘?

2.你还能从这些图上找到风吗? (出示课件) 小结:同学们的眼睛真亮, 风姑娘藏得再好也能把她找出来。

3.风我们是这么熟悉, 不同季节的风, 吹在你的脸上, 你都有什么感觉?

4.师小结:我们的同学真棒, 那么风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空气, 物体移动, 空气也跟着动起来了, 这样就形成了风。

5.制造风。 (1) 有些风是天然的, 而有些风却可以人工制造, 老师制造一阵风让大家看看。 (开风扇) (2) 同学们都很聪明, 你们也能制造风, 现在有哪位同学也能制造出风, 让蜡烛熄灭? (3) 谁还有别的办法?

6.大家想不想制造风, 让泡泡飞得高高的?请各小组组长把泡泡吹向你的前后左右, 大家努力制造风, 看谁让泡泡飞得最高。

7.风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和家长一起讨论风都有什么作用。现在请大家看课本32页的画面,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 把你知道的风做了哪些好事, 又做了哪些坏事?在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可以先交流风做的好事, 再交流风做的坏事。

8.现在我们先来说说风为我们做了那些好事? (说对的老师有小奖品哦) 师小结:同学们真厉害,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风做的好事,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风做的好事, 现在请大家看屏幕, (欣赏图片) 风还可以用来发电, 风能是真正的绿色能源, 全世界都在积极开发利用风能, 它不会造成大气和环境污染、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危害人类健康……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风力发电的视频。风的作用可真大, 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你们喜欢她吗?

9.但是风姑娘也会生气哦, 她生气的时候就会做坏事, 给我们带来了麻烦, 大家联系实际说说看, 她做了哪些坏事? (奖给智慧星) 我们的同学真聪明, 现在请大家看屏幕, 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会做坏事的风 (幻灯出示台风、龙卷风、沙尘暴的图片, 师补充说明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就是形象、直观, 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化无声为有声, 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 课前收集了一些跟风有关的图片和视频, 在课堂上展示, 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 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浓厚兴趣, 唤起了学生求知的好奇心。

三、和风一块玩, 动脑又动手

1.同学们一定很担心吧, 不过风虽然会带给我们麻烦, 但是有了我们人类的共同行动, 风是能和我们永远做朋友的。比如:我们植树造林就可以减少或防止沙尘暴的发生。现在, 你最想和这位好朋友玩什么游戏呢? (放风筝, 玩风车, 放纸飞机……)

2.大家真聪明, 想出的玩法可真多。今天, 老师就和大家一块儿动手来做一个和风儿玩的玩具吧! (出示风车, 问:这是什么?谁有办法让它转动起来?) 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学做风车。 (先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然后在优美的《献给爱丽丝》的钢琴曲中小组合作, 完成风车的制作。) (1) 做风车。A.现在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B.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个小组, 团结协作, 互相帮助, 做风车。使用剪刀和大头针时要小心点, 不要伤到你们那胖乎乎的小手哦。C.做好风车的同学试一下, 风车能不能转动起来, 然后帮助一下还没完成的同学。 (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些风车, 先送给你们玩吧。) (2)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风车, 一起来欣赏儿歌《大风车》。会唱的可以大声唱出来。

3.玩风车:大家想不想让你们的风车也转起来? (想) 那就请大家带上自己做的风车, 收拾好自己的文具, 跟老师到操场玩风车, 和风儿一起玩游戏, 好吗? (好) 玩的时候不要跑得太快, 小心摔跤哦。 (师生一起到操场尽情地玩风车、吹泡泡……)

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 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安排了三个活动, 一个是动手制造风, 一个是小组合作制作风车, 一个是集体到操场上跟风做游戏, 玩风车。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还让学生在玩中感受风带来的快乐, 一举多得。

摘要:本文以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以积极、主动、愉悦的状态学好课堂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与风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 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了解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体会风的积极与消极的作用。也从情感上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然的美, 亲近自然, 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从中能明白要保护环境。在游戏中感受风带来的快乐。在实验中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乐趣。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中自测题 篇3

1. 8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10个十是()。

2. 53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一个数的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

4. 99是( )位数,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至少要( )个才能拼成一个正方体。

6.在12、9、39、41、36、80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比39大得多的数是(),比39小一些的数是()。

7.

8. 5元=( )角7角9分=( )分

9.80元=( )元( )角

1元-6角=( )角=()分

1元2角+8角=()角=()元

二、计算园(15+8=23分)

1.

2.赛一赛。

三、百花园(25分)

1.送回家。(8分)

3538-85880+5 66-659

13-69733+70 1元99分

2元9角2.90元 1元3角-4角1元

2.填填画画。(12分)

(1)蜻蜓在桃子的( )面,蚂蚁在桃子的( )面。

(2)小草在蚂蚁的( )面,花在蚂蚁的( )面。

(3)把 左边的圈起来,给桃子右边的 画个“√”。

3.修补墙壁。(5分)

四、生活园(28分)

1.看图列式计算。(8分)

2.啄木鸟今天可能捉了几条虫?(在正确答案的下面画“√”。3分)

3.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5分)

举重队获得了几枚金牌?

4.

(1)买一盆比买一便宜多少元?

(2)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五、智慧园(做对加10分)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4

一、班级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数学。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在上学期的期末测试中,最高分是110,最低分90分,其中看图列式的失分率较高,因此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 │ │ 单元结束 │ 期 末 │ │ ├─────┬──────┼─────┬──────┤ │ │平均错误率│ 速 度 │平均错误率│ 速 度 │ ├──────┼─────┼──────┼─────┼──────┤ │20 以内的退 │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7%以内 │绝人多数达到│ │位减法 │ │每分钟做8题 │ │每分钟做10题│ ├──────┼─────┼──────┼─────┼──────┤ │100 以内的 │12%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10%以内 │绝大多数达到│ │加、减法口算│ │每分钟做5题 │ │每分钟做6题 │ └──────┴─────┴──────┴─────┴──────┘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六、课时安排

1、位置(4课时)2、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课时)

例1 ………………………………………………………………………………3课时左右

例2 ………………………………………………………………………………4课时左右

例3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3、图形的拼组(2课时)4、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2课时左右

读数 写数………………………………………………………………………2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3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5、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2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5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4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6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7、认识时间(3课时)

小小商店………………………………………………………………………………1课时

8、找规律(4课时)

9、统计(3课时)

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5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一班共有学生58人,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在音乐欣赏这一块,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较轻快、又朗朗上口的乐曲,因此学生在仔细聆听后能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

二、教材分析

新教材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本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兼顾时代,以图为主,教材生动活泼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演唱、朗读、歌表演、游戏等各项音乐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音乐感受,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并从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小学生行为规范,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

2、以歌唱春天的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美感。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生活态度。

3.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

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6

一、班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49人,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音节、学读轻声;在读写分开、多人少写的原则上,学生已会认200多个生字,会写100多个字;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普通话讲清一件简单的事;在阅读方面也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认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并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在本学期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护孩子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孩子乐于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别为: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课文共29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册共有420个要求会认的字,240个要求会写的字,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这些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2、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读、自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继续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5、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诗歌、谚语等。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以及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难点是:

(1)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还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2)学生与别人能大胆、自信的交流。

(3)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五、突破重、难点措施:

1、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结合起来。

3、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与巩固。

4、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等。

5、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六、教学措施:

1、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多介绍一些课外阅读书籍供他们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想象空间,让他们发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7

———约翰·杜威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 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 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 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 形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 就是教育。新学期, 按照“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词串识字更是教学任务的第一步。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仅仅是几组词语, 但排列整齐、意义上有联系、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教学设计新颖多样且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教起来却并不轻松。但是, 第一个单元的教学围绕识写词串展开, 一个单元的词串教学进行下来, 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 我感受最深的是低年级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有了很大的飞跃, 课堂上思维活跃, 想象能力、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 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颇有成就感。

在教学过程中, 我习惯于运用多媒体教学, 将自己游玩的一些照片, 有意识地给孩子们看, 一起分享快乐。快乐之余,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识字、表达的能力。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师将自己的生活感悟、生活回味和孩子们分享也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在《识字2》第二课时的教学伊始, 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几张我在各地旅游时的照片。孩子们很羡慕, 一直追问我:“这是什么地方?真美啊, 下次我也要去玩!”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笑着看看他们说:“孩子们, 让我们跟着书中的小导游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广西桂林山水, 那里的景色也十分美丽, 你们想去看看吗?”话音未落, 37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 小身板坐得笔直, 齐声回答:“想!”美好的一课拉开了序幕。

在备课的过程中, 我仔细观察了教材中的插图, 本篇插图色彩鲜艳清晰, 大篇幅的山水画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另外三幅小的插图分别展示了桂林最有特色千姿百袋、惟妙惟肖的山峰, 以及具有独特民族风貌壮乡人对歌的场景。看完照片我指导孩子们回到课本上, 细致看图, 问他们在图上看到了些什么?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 用完整清晰的话语表述出了图中的景物。观察插图, 培养孩子们细致观察图画的好习惯, 此时相机鼓励孩子畅所欲言, 爱上自我表达。

这时, 几位去过桂林的孩子都不甘寂寞, 绘声绘色地为大家介绍了桂林很多的景色。如游览过漓江清澈见底的水, 看见一座像大象一样的山, 还有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在竹筏上漂流, 等等。听了同伴们的介绍, 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高了。他们纷纷举起小手, 表达看完图后自己的感受。而陈西恩同学的感受, 让我印象最深。她说:“我看到了图中的倒影。”“你能告诉大家你看见了哪些景物的倒影吗?”她说:“只有水特别清的时候我们才能看见倒影, 我在清澈见底的碧波上看到了秀峰的倒影, 就像有两个世界。水上一个世界, 水下一个世界!”此时, 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为她鼓掌。有了好的榜样, 词儿自然就能读好了。我鼓励孩子:“你们说得这么好, 能读得更好吗?”伴随着轻音乐, 孩子们陶醉在桂林美丽的山水画卷中, 一边读着词语, 一边用心细致地感悟着中国文字的魅力。词语读得更好了, 话也说得更加连贯流畅。书本里一个个凝固的词语被孩子们优美的朗读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仿佛跳跃到了一幅幅秀美的风景图画中。这一节课, 我和孩子们一起享受了美景、美词, 插上想象的翅膀, 和着动人的语言, 向着美好的方向翱翔。

在第一单元的《识字1》教学过程中, 我与孩子们一同分享了我国传统的风俗和习俗。民俗知识与语言的完美结合, 让孩子们兴致盎然。他们谈论着自己在节日里与家人、伙伴们一起玩耍着丰富多彩的游戏, 仿佛也把我带回了童年时代。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深层次朗读, 不仅夯实了基础, 而且韵文读出了韵味、读出了甘甜。

又如《识字4》中的词串, 孩子们找到了自学的方法, 也是我之前有意引导的方法———借助书本中的插图, 将词与图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理解, 比起死记硬背,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们还学会了自己利用字形分析生字、理解词义, 如“晴空、温暖、晾晒”都有日字旁, 因此一定和太阳有关;“眼睛、瞄准、眺望”都和眼睛有关;“东海、黄河、长江”一定和水流、江河有关, 等等。课堂此时成为了学生自学自悟的乐园, 孩子们积极思索, 探寻出了一条又一条学习词串的捷径。而我不仅轻松教学, 内心还充满了自豪和满足。我相信, 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 孩子们习得的知识, 记忆会更加深刻牢固。枯燥的授课变成了表达自己、心与心碰撞的平台, 每个孩子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快乐的天地。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8

[教学过程]走近名著。(课件出示:四大名著作者、故事以及人物连线)

一、走进名著,激趣导课

同学们,看到这些故事名称,有什么发现?咱们中国人特别喜欢“三”,有“一波三折”“事不过三”的说法,故事情节讲究曲折跌宕、生动奇幻,小说中称为“三迭式结构”。

揭题:今天我们就走进明代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读一读《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感受小说的独特魅力,你们有兴趣吗?

(设计意图:名著连线,不仅能检查学生对四大名著的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我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思考,懂得小说中独特的“三迭式结构”。在引入学习任务时,教给学生阅读带有数字“三”这一类故事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词语,读准文中新词。(出示词语,教师正音)

2.检查句子,感悟语言简练。(出示人物语言的句子,检查句子)

我们发现,文中用的是短句子,你感受到《西游记》语言有什么特点?

小结:为了展现小说尖锐的矛盾冲突,情节的曲折跌宕,小说的语言应该具有简练性。

(设计意图:要深入地理解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必要的。通过检查句子的朗读,不仅让学生懂得小说语言的简练性,而且为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做铺垫。)

3.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内容。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总结出概括课文的两种方法:扩充课题法、提炼要素法。

(设计意图:引导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给学生概括课文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解读环境,初识情节

1.故事发生在________,导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出示吴承恩原著中的环境描写,自由读一读。读了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什么,加入环境描写好处是什么?

2.常言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这样的境描写真妙呀,它预示着惊险的故事即将发生。

(设计意图:解读环境描写,学生能初步感知情节的紧张激烈。原著背景的阅读,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同时给学生更为广阔的视野,更好地培养阅读能力。)

四、品读文字,感受形象

1.话说唐僧走了一天的路,感觉饥饿,就让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发现了。这妖精一心想吃唐僧肉,于是就施展妖术三变来蒙骗唐僧师徒,而悟空的三打,唐僧则两次责怪。

2.自读课文2-7自然段,找出你认为刻画人物十分精妙的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3.交流:孙悟空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交流找出的句子,哪些词语写得特别精彩呢?说说孙悟空是个怎样的人?小说讲究“三迭式结构”,每次打的动作一样吗?作者是如何写的,咱们来看一看,第一次是——(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劈脸一棒),第二次是——(当头就是一棒),第三次是——(抽出金箍棒、抡起金箍棒)。为什么三次打的动作写得不一样?(教师适当提示:从当时的形势以及孙悟空的心理来分析)

小结:就因为小说用词的精妙,才使作者的描写引人入胜,孙悟空的形象鲜明丰满。所以,虽然三打白骨精的情节类似,却表现孙悟空前后三次的重叠变化,反而十分精彩,真是神来之笔!

4.交流:白骨精三变,感受白骨精的性格。白骨精三次分别变成了谁?哪些词语写得传神?你想用哪些成语来形容白骨精。

小结:在文学创作上,小说讲究用简练的笔墨,精妙的语言,刻画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种手法叫做“白描”。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应代替学生去学。在出示学习目标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认为刻画精妙的词语,领悟人物特点,感受小说魅力。)

5.追溯两次责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同学们你们都有一双慧眼,看到了白骨精的真面目。可是,唐僧却没有你们的火眼金睛了。孙悟空见妖精当头就打,这引起唐僧的极大不满。从唐僧的描写中,你会用哪些词语形容他呢?

五、阅读拓展,激发兴趣

1.第三次悟空打死了白骨精,白骨精现了原形,你猜,这次唐僧的反应是什么?指名回答后,教师引入:到底唐僧是怎么做的,有兴趣的同学找来原著,读读“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章节。

2.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孙悟空没有金箍还会去西天取经吗?答案到底是什么,还是等你们看完这部名著,再告诉我吧!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应该“变成激发用更多的时间去读书的动因”。在学生想象唐僧第三次反应后,我抛出让孩子读整本书欲望的问题,激发去阅读原著。)

六、回顾课文,学讲故事

同学们,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这么精彩,你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

七、总结提高,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人物不同的特点,也体会到我国古典小说独特的表现手法。回家后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准备《西游记》一个其他小故事。下一节课,我们将在班级举行“我是小小故事家”的活动。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9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三)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以及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难点:

(1)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还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2)学生与别人能大胆、自信的交流。

(3)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五、 突破重、难点措施:

1、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结合起来。

3、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与巩固。

4、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等。

5、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六、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二)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 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 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三)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七、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教师要熟知教材,掌握教材的教学思路,也为通过“两级三关”做准备。同时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特别是重视识字和写字的训练,加强写一手好字的思想教育。

2、端正教学思想,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四种教学模式”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总结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3、重视培养能力。学生获得知识是必要的,但培养能力更重要。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的终身发展将受到限制,我们从新世纪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必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第二册语文教学来说,要着重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理解词句的能力,朗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初步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大胆探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不要一刀切,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大发展。

4、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汉字知识和识字方法,教学中要注意放手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利用学过的偏旁部件和熟字分析记忆字形,结合词句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教师只对难点作指导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体现以读为主,开展好“书香伴我行”,让学生多读书,多背诵古诗,不断增加语言积累。同时进行一些看图说话练习.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得到训练。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上要与课内教学密切联系,形式上要活泼有趣,使学生乐于参加。可以把表演、竞赛、游戏引进课堂,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活动。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语文能力。

6、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7、做好个别生的教育。

8、充分利用教材中精美的图画、儿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9、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开口,做课堂的小主人,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0、在课堂上扶、放结合,要大胆地放、巧妙地扶,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及时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爱学习、乐学习的兴趣。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乐于学习。

11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多介绍一些课外阅读书籍供他们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想象空间,让他们发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0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极大部分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对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但也发现有个别同学计算能力较弱,有好大一部分同学遇到较灵活的思考题,有畏缩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发挥个体思维作用,相互启发,互相帮助,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组拼、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通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本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的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同时,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还安排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力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举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

五、教学措施

浅谈小学一年级写字教学 篇11

一、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写字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讲故事,赏作品激趣。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期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令后人景仰的大家,如王氏父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史上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老师给学生讲一些大师们勤学苦练书法的故事,并出示书法家的作品,适时对部分作品进行说明,引导学生欣赏、品评,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们明白书法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

2.游戏激趣。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教学时适当地组织一些游戏,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如教学部首时,把各个笔画与我们生活事物联系起来,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最后将做好的笔画头饰发给学生,让学生扮演,加上教师讲解,加深对笔画书写的掌握,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二、加强指导

1.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练字先练姿”。可见,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小学生写好字的首要条件。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教育他们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安、臀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胸口离课桌一拳。其次,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反复讲解执笔方法,进行大量的个别示范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要手把手地教,反复提醒并随时纠正学生中错误的执笔方法,使之逐渐养成正确的执笔习惯,让同桌互相督促,在平时写字中起到督促作用。与家长形成齐抓执笔姿势的共识,请他们在平时家庭作业时一起随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教师示范讲解

(1)指导写笔画。写好笔画是写好字的基础,在启蒙阶段,我们要重视笔画的教学。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钩、折、提等八种,每当出现一种新笔画时,我们要给学生详细讲解它的运笔方法,并且边讲解边示范,对于个别学生,我们要手把手地教,使学生尽量做到“横要平、竖要直、撇像刀、捺像扫把”。对于变化的笔画,我们重点讲清楚它的变化之处,并进行比较,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便于掌握。比如教了平横后,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它还有两个小弟弟,引起学生的注意,随之示范写左尖横、右尖横,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它们的异同,并讨论怎么写,老师只要适当地点拨,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中掌握写法。

(2)指导写偏旁。大部分的汉字都是合体字,由偏旁和其他部分组成。学生掌握了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遇到新的偏旁,我们给学生讲清写法,比如四点底,两边点大一些,中间的点小一点,最左边的点往左稍斜,最右边的点往右边稍斜,四点分开,托住上面;双人旁第一笔撇长只有第二笔撇长的一半,并且两撇的起笔要在一条垂线上……并在黑板的最上面写上这些偏旁,下面写上含有偏旁的字,便于学生复习巩固。对于同一种偏旁在字的不同位置,我们要提醒学生写法也不一样,比如木字旁,作为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偏旁,可以写得伸展一些(例如李),作为下面的偏旁,撇捺则可以写成点(例如架),作为左右结构的字的左边的偏旁,横要缩短,捺要写成点(如村)。

(3)利用田字格,指导掌握字的结构。只有恰当安排字的各部分比例,写出来的字才美观,可是一年级的学生很难把握住这个比例,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田字格帮助学生掌握字的结构。首先要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然后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比如写水字,老师一边告诉学生竖钩、横撇、撇、捺各从田字格的哪里开始写,直到哪里结束,一边示范,再让学生照着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合体字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各种不同结构的字的各部分应在田字格的哪里,占多少位置。虽然是较难掌握的结构,但学生有了田字格这把尺子,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三、强化训练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必然会让他们感到枯燥,甚至厌恶,因此我们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训练。1.学写。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示范的字,学生照着写,有利于他们及时掌握,看着自己写的字,他们一定会有成就感。2.比赛写。在学生中间开展写字比赛,看谁写得好,好胜的心理可以激起他们写字的兴趣。3.比较写。将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4.临摹。一年级的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他们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因此让他们临摹,慢慢地就能找到手感。

四、评价激励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12

1.能写清楚活动的过程, 学习为作文加题目。

2.学习抓住活动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写好活动的方法。

3.在动笔习作和评价交流的过程中, 感受习作的乐趣, 树立习作的信心。

教学重点:

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用比较通顺的语言书面表达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展活动, 点拨方法

1.孩子们, 这节课, 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木﹒——头——人。

2.交待游戏要求:每个同学的头、手、脚摆有趣的造型;保持1分钟。

3.师生拍手唱儿歌, 生摆造型。

4.教师引导:教室里静悄悄的, 听, 有没有声音;看, 周围的同学都做了些什么动作。……才过1分钟, 你的手、脚怎么样, 心里是怎么想的?……时间马上到了, 5、4、3、2、1时间到!

5.“面”的指导。

(1) 在这60秒里, 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同学们的表现。 (2) 在活动中你听到了什么?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板书:听想)

6.“点”的指导。

刚才呀, 各种各样的木头人出现在了我们的教室里, 不过, 老师发现有一个木头人很特别——请生摆造型。

(1)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木头人摆的是什么姿势? (2) 再从头、脚、身子等引导观察。抓住了木头人的动作。 (板书:动作) 。 (3) 请同学们给木头人的面部来个特写。观察的是木头人的表情。 (板书:表情) 看到他这个样子, 你猜想他想干什么? (4)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木头人的动作和表情, (扣板书) 请同学们把刚才前面同学说的按先说整体印象, 再分别介绍头、脚、身子的顺序, 连起来给大伙介绍一下。 (5) 运用刚才的方法, 同桌互相介绍自己在活动中看到的某个木头人。

7.总结:孩子们, 咱们的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60秒, 但你们的收获可不小, 你们已经掌握了观察活动的方法, 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同时, 重点观察了人物的动作、表情。 (扣板书) 如果用通顺流畅的语言将你观察到的认真地写下来, 就是一篇好习作。

【本环节教学理念:本环节设计了三个达成目标:一是教给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的方法:用眼看, 用耳听, 用心想,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和能力。二是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表达出来。三是教给学生抓住活动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写好活动的方法。】

二、读题审题, 拓宽思路

1.在学校里, 你还参加过哪些像木头人一样有趣的活动?今天我们就用笔把这些快乐写下来。看,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学校校刊正在开展一次征稿。 (出示习作百花园的要求) 快速默读, 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 明确了“写什么” (板书:写一次活动) 。 (2) 明确了“怎么写”, 将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并加上题目。

【本环节教学理念:“作文应该是生活的一个项目”, 是生活的需要, 是情感的自然流淌。孩子们为什么要习作?参加孩子们喜爱的《少年先锋报》的征稿活动激起孩子们想把自己喜欢的活动记录下来的兴趣, 让孩子们明白:习作是为自己所“用”。审题能力是学生写好作文必备的最基本能力, 征稿启事的内容就是“习作百花园”的要求, 既让学生明确了本次征稿的要求, 也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学生习作, 师巡指导

师:今天在课堂上我们只完成活动过程中最精彩的片段。选择你参加过的喜欢的一次活动为内容, 以“_______活动开始了”为开头往下写。

四、师生共评, 指导修改

1.大声地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边读边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中的错别字、错标点或不通顺的句子。

2.评改一篇习作。

(1) 对照本次习作的要求, 看看这篇习作活动过程是否清楚, 是否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表情。 (2) 你们觉得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3) 你对这篇习作有什么建议吗?师生共同修改

小结:看来呀,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

3.同桌交换欣赏习作, 发现别人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 红笔用“△”和波浪线勾出来。需要改进的地方, 用修改符号改改或在空白处给他指出来。

【本环节教学理念:习作的交流评价, 是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此环节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欣赏、修改习作的方法, 让学生养成反复修改习作的习惯, 在欣赏评价他人的习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五、指导拟题, 连段成篇

1.刚才我们完成了活动过程精彩片段的描写, 再在习作中写上活动的时间、地点, 写写自己活动后的感受, 加上一个题目, 这次活动就写得更完整了。如果能拟上题目就更完美了。 (引导学生从活动内容、活动时的心情等方面拟题)

孩子们, 课后进一步完善和修改自己的习作, 老师期待着在校刊上能见到同学们的名字!

【本环节教学理念:这是学生接触习作以来第一次进行拟题指导, 除了让孩子们知道拟题的基本要求外, 主要是想拓展学生的拟题思路, 多方面思考拟题。让学生连段成篇, 完成整个活动过程的描写。】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13

九比小学

冯铨明

一、指导思想:

小学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水平,是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富有情趣和启发性。通过组织学生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造型表现方面: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方面: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方面: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综合探索方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学措施:

1、进行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鼓励儿童用绘画和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初步培养他们形象记忆力和想象力。

3、教会学生认识红、黄、蓝、紫等多种颜色,并学习临摹,添画,记忆画和想象画的画法。

4、指导小朋友学习拼贴,泥工,纸工等基本的制作方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14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新课标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方法方式方面都有新的挑战,为尽快适应新形势的数学教学,我不敢放松自己,每天都认真备课,钻研新课标。通过一个学年的努力,取得不少经验。下面我谈谈一期来我对初一数学教学的情况的总结:

在上课方面,因为缺少经验,听有经验的老老师上课就是一门必修课,在这一学期中我听了孟老师、刘老师以及周老师的课,吸收了不少经验,并运用到实践中。听周老师的课,除学习他的整个知识框架在课堂上运用之外,我最欣赏的就是他整个驾驭课堂的能力。他的整个课堂气氛都很轻松,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地听课,而且周老师偶尔还会开一下玩笑,学生们大都一笑而过,不但没影响之后的学生学习状态,而且还使学习气氛更加活跃。我也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了我的教学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每天上课都要做好两件事:上课与作业。作为一名任课教师,批阅学生的作业,监督学生订正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巩固。一学年结束了,我还发现对学生的关心也很重要,但是我在这一学期却忽略了这个问题,这一项工作在下学期一开学就马上解决。这就是我对自已这学期工作的总结,望能使自已的工作在以后能更上一层楼。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15

一、遴选教学整合主题

小学品德课教材是以单元统整的方式编写的,每个单元以主题统整的方式把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单元里的每课都设置了小标题,每个标题中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来反应课题所指向的主题教育。整合教学就要充分考虑每个单元、每课及小标题中内容的相互联系,将相关内容统整在大的主题下面。教师根据单元核心目标,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再借鉴不同版本教材编写特点,对内容进行课前课后的延伸和拓展、开发和融合,将不同类型的课外学习资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镶嵌于单元学习内容,并与各种主题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紧密结合,以求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经历,引导学生道德学习和养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年级学生面临小学毕业,学生处在这个阶段内心充满了对初中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但对自己度过的小学生活、对自己成长的过程却很少回顾梳理。通过主题学习,让他们反思自我,学会感恩,培养阳光心态,这是个最好的时期。人教版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恰好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题 《再见,我的小学生活》。本单元由“我的成长足迹”和“临别感言”两个主题构成,共4课时。苏教版也安排了这样的主题单元,名称是《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由“我的这6年”、 “去中学看看”、“我们的毕业典礼”三个主题构成,共6课时。河北版教材这一主题体现在第四单元《走进生活的舞台》 中,由“成长的轨迹”、“永恒的记忆”(选学)两个主题构成,共6课时。经过比较梳理,我们发现各版本教材的单元核心目标都非常相似,是对小学学习生活的简单小结与回顾,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小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整理,形成对自我成长的认同,为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做准备。由此,我们细化出具体目标,即回顾成长的足迹,感受自我的成长;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和老师的教育之恩;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生活,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同学和老师的内心感受;在了解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过程中对照找差距, 自我调整,并确定努力的方向,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人格素养、能力素养等核心素养。我们可以看到,各版本教材主题相同,内容的密度却各有差异,这就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为我们的教学整合提供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资源。再联系到学校工作中,毕业典礼历来是学校传统教育主题之一。因此,选择此主题为教学整合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二、提炼整合学习内容

通过认真分析并明确教材内容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及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契合点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逻辑线索整合各个版本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的支撑下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替换重组,编制出动静结合、课内外结合,有梯度、有实效的、适合自己学校的教学内容,以保证课程目标的真正落实。基于此,提炼出“再见, 我的小学生活”整合学习内容,并构建了课程整合框架(见下图)。

“再见,我的小学生活”这一学习主题指向六年级学生当下生活与情感的“现实需要”,将“感受并珍惜亲情和友情,对中学生活充满期待”作为核心目标。以此为指引,我们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学习时空,设计了“我的这6年”“难忘的亲情友情”“我为母校添光彩”“去中学看看”“我们的毕业典礼”五大主题活动,将核心目标分解到每个主题活动下的基本内容中。每一项基本内容都不是孤立与割裂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体现了学生情感的递进、升华。通过这一教学整合的实施,将传统单一的学科学习与知识建构转化为丰富多彩、充满情感体验和挑战的活动中,让学生得到情感熏陶与能力提升。

三、探寻教学实施路径

主题活动内容设计体现了学科内单元整合、专题式整合, 而实施方式的选择则体现课内外结合、长短课结合、学科学习与德育活动相结合的大课堂育人观。实施教学整合,在课时上可将原有的40分钟固定课时,调整为长短不一的“大课100分钟、中课60分钟、小课40分钟、微课10-15分钟”等多种课时, 这有利于学生根据需要开展学习活动。比如,活动一“我的这6年”,可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等,填写“比一比,多惊喜”成长记录表格,然后用小课40分钟时间分享成长大事;活动二“难忘的亲情友情”则可用100分钟的大课或一个半天的时间,回忆交流师生间的情谊、习作、设计留言本并互赠临别赠言、拍集体合影等;活动三“我为母校添光彩”完全可放在课间和课外进行,也可利用班会课开展为母校种绿植活动;活动四“去中学看看”和活动五“我们的毕业典礼”则可以请学校德育处配合,统一组织好采风与典礼活动,除了课外准备,课内各需要一个半天的时间。4个半天,结合课外学习,逐步推进主题式整合学习,学生在经历、体验中收获了学科知识,感受到并懂得珍惜亲情和友情,按自己的创意和实际行动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对中学生活充满期待,积极调整心态,做好学习准备。

在小学品德教学整合的实施中,我们以品德学科教师为主,结合学情编制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注意与学生家长、班主任、学校德育处、中学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在实施中遵循“三活一线”的教学思路:“一活”,就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再现生活。“二活”,就是指教学活动化,活动生活化,凸显活动性。“三活”,就是指活用教材,活化学习内容。“一线”,就是指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彰显品德教育的魅力。

四、落实学生素养评价

对于整合学习的学生评价,一定要基于小学品德学科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以及小学品德课程标准对学业评价提出的要求,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那么本单元主题学习的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契合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培养学生反省和修身、感恩孝敬、具有道德判断与决择能力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阳光心态、自信豁达、积极交往,能与人和谐相处的人格素养;培养学生学习与创新、搜集和处理信息、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和提建议、交流合作等能力素养。评价方式包括在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中的口头点评,在每个小主题活动结束之后的阶段性自评、互评、师评(或家长评), 以及整个学习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我们坚持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它本身就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通过多元、开放、整体的教育性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是作为个体生命学习成长中最为重要的活性元素。它为个体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奠基,为人生的幸福成长奠基。探索小学品德课教学整合,就是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教学由此出发,便能培育出自由、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之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教育部,2014年3月30日。

[2]俞建明.“缝合”城乡生活的断裂——记上海市嘉定区曹王小学新田园教育文化[N].中国教师报,2016-05-04,第12版课改研究。

[3]李洁.学科整合理念下生本课程实施路径--“1+1”生本品德课堂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6,(03)。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探析 篇16

关键词: 一年级    体育教学    课堂常规

一年级新生的体育教学要正视学生现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新课程理念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课堂常规教育为重点,通过生活化、游戏化活动,打造和谐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发展。

一、巧练集合站队,变换方法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集合站队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学生的排队意识及位置概念模糊不清,表现往往是茫然而不知所措。如何使学生集合时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是解决这道难题的关键。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组织手段促进学生集合站队能力的提高。

1.举起写字的手,放在右边同学的肩上,记住自己右边同学是谁,如有用左手写字的同学需个别指导。在以往教学中,让学生记住自己前后左右站的都是谁,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很小,很难记住四个方位的同学,往往容易记混,采用这种方法只让学生记住右边的同学就容易多了。

2.左手叉腰找位置。一年级新生集合站队往往会调整不好自己与同伴之间的间隔,站队时拥挤在一起,因此站队时让所有同学都左手叉腰找位置,能很好地解决站队拥挤的问题。

3.变换站队方位,巩固集合站队能力。在学生初步体会站队方法,明确自己所站位置之后,改变原来站队方位,进一步巩固站方位和站队能力。但这一方法不要刻意组织,要将这一手段穿插于其他活动之中,或者中间安排一些小游戏将队伍调离原先位置,再组织集合站队。如穿插模仿各种形象地走、配乐自主舞蹈、老狼老狼几点钟、摸小兔尾巴、踩龙尾等,使组织教学自然顺畅,学生兴趣盎然。

4.结合“找朋友,接大龙”游戏,进一步提高学生集合站队的能力。在学生基本明确自己集合站队的位置之后,结合教学内容,教师有意安排以每列横队为一组的教学分组,在穿插的小游戏之后,教师提出“找朋友,接大龙”的游戏要求,比一比哪条大龙结得既快又形象,教师要着重强调接龙的秩序和每个学生所处的前后位置不能改变。既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集合站队能力进一步升华,又使教学各环节之间的组织调队变得自然顺畅,不留痕迹,提高课堂活动效率。

二、灵活组织,激活体育课堂

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求新、求奇、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时间占主导地位,喜欢游戏,因此,教学中要多运用模仿性、游戏性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技能。刚入学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长时间做一个单调的动作,就容易疲劳,情绪不高,纪律涣散。要使学生在课堂里兴趣盎然地学习、锻炼,要求教师从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充分运用一年级新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发课程资源,活化教学内容,变换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活动兴趣,使学生在新、奇变的教学中提高技能。在30米快速跑教学中尝试以彩带、降落伞、毛毛球为教学资源,以生活化、游戏化活动营造“奇、趣、融”的教学氛围,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设计让我的彩带飘起来、小伞兵赛跑、30米快速跑、拾物接力、追击跑垒等游戏和活动,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技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尽情活动,体育课堂充满活力。跳绳教学中,由于一年级新生刚入学,跳绳能力各不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学生间的差异,灵活组织教学,对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教育资源,互帮互学。教学中不断变换练习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单手摇对折绳跳、计数跳、计时跳、前后左右移动跳、跑跳接力、一带一跳等练习,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练之中,以此强化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

三、妙用口哨,规范常规习惯

一年级新生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还陌生,活动随意性很强,致使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活动,影响教学效果,对教师组织教学提出很大挑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参与热情,在故事活动中使学生的行为逐步得到规范。教学中我尝试通过魔法师的故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让学生听教师的口哨声。以魔法师的哨声有“魔力”作为组织教学手段和方法,学生听到哨声立刻变成“定海神针”——孙悟空的金箍棒,做到园地、立正、面向教师三点要求,这样魔哨在学生身上就施不了“魔法”了,对个别听到口哨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教师则马上在其身上施“魔法”,让其假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的形象,如果模仿逼真,得到大家的认可,“魔法”自动解除,否则将继续模仿。对于这个游戏,刚开始有的学生故意犯错以让教师施“魔法”,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及时表扬“定海神针”做得到位的学生,以此激励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在学生自主学练的过程中多穿插这一游戏,强化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意识,逐步养成听从指挥的学习习惯,使教学收放自如。

四、师生互动,共创和谐氛围

面对一年级新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动作、技能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需求。一年级新生走进校门时已不再是一张白纸,他们头脑中依然保留着幼儿园里进行体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对学校一切感到陌生而新奇,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教学重点,打破教学进度,重新安排教学内容,尽量安排教师自身比较擅长又适合一年级学生练习的活动内容,以生活化、游戏化方式进行活动,以适应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课堂常规习惯的养成教育,尤其在集体游戏中,要教育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安全有序地进行体育活动,并适时地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参加体育活动的常识,合理调度和运筹,有计划地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共同发展,共创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上一篇: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下一篇:北师大三年级数学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