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思考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思考(通用8篇)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思考 篇1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经济文化建设也在不段扩大,在现有的大环境下,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善国有企业的体制建设有助于展现企业自身的发展特色,加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思考;路径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迅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号召下,怎样合理运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做好国有文化企业建设的研究就成了管理者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针对当前国有企业文化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一、国有企业文化的现状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国外优秀企业中先进、完善的企业机制开始传入我国,并且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尽管我国的历史悠久,对企业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但也应看到西方企业文化中的优良部分。在西方文化中,企业追求的是科学快捷的决策体制、精准的管理方案、活动执行的统一性,这些是国有企业里所欠缺的部分。西方企业的渗透暴漏了我国国有企业文化中所存在的某些问题,如形式大于内容、工作生活混为一谈、缺乏创新性等。这些问题是国有企业文化中切实存在的,应当引起领导者的重视。

二、加强国有企业文化的建设意义

(一)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

加强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可以依据政府政策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现有的企业文化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找出适合企业的发展道路,这样有助与于提升企业的整理效率,大大缩减了企业不必要的一些开支。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成功的根本,拥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走得更高、更远。企业文化就像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只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灵魂,企业这个庞大的躯体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1]。现代企业竞争拼的不只是实力,还有企业文化的发展,只有不断的完善国有企业中的文化建设,才有可能让我国国有企业走在市场竞争中的前沿。

(二)完善企业现有机制

社会主义文化的大部分是由国有有企业文化构成的,确保全体员工谋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是公司企业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凝聚起员工力量的最大化。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既要保留原有企业文化中的精髓,又要有所创新,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探索出属于企业的发展之路[2]。企业文化是团结员工的一个有效武器,一个好的文化企业可以培养出无数优秀的员工,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长处,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是员工对企业的一种负责,也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责任。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提供给员工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培养员工的向心力,有助于企业自身长远的发展。

三、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企业自身特色

企业文化是企业一种无形的财富,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3]。企业文化反映的是企业自身的特色,是企业寻求长远发展的一种期望。一个企业只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才能在当下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国有企业文化反映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宝贵品质。这种企业文化应当与自己生产的产品质量安全相挂钩,只有员工被企业的文化所感染,能够自觉约束自己心中的惰性,认真完成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产品的质量才能够有所保障,企业的文化才得以传承。只有质量得到保障,品牌的形象才能深入人心。

(二)重视文化建设的执行力

完善好企业的文化机制后,接下来就是严格按照企业的体系进行执行。好的文化体系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执行力度才得以实施。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切忌急功近利,一定要脚踏实地的进行,一步一脚印的走好每一步。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者要对自己有信心,同时也要有耐心,这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应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企业中的精髓,在配合自己企业文化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企业中的机制,找到属于自己企业发展的最佳方案。好的企业文化都是在一次次的失败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只有不断的尝试、突破,才能真正创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和行为习惯[4]。

四、结束语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生存的有力法宝,是企业文化精髓的具体表现。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道路上,国有企业必须客观直视自身的不足,只有不断创新完善自我,才能继续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思考 篇2

1 品牌文化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所谓品牌是指具有一定知名度、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以特定的商标作为其标志的定型产品。它是生产、销售同质商品的不同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的产物, 集中反映和体现了企业的产品形象和综合素质, 是企业间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竞争形式。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 一个好的成功品牌, 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而稳定的市场、忠诚的消费者群体和超额利润, 而且品牌本身也是一种不断升值的无形资产, 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 品牌都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时, 文化是价值观和信念的体现, 对组织的决策形成、行动方式和个人行为都有深刻的影响。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 由企业领导者倡导, 并为广大员工逐渐接受认同而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和信念的根本体现, 是企业最显著的特点, 能够引领企业发展方向、激励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由于文化的持久性, 统一的积极的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一笔重要财富。特别是当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适应时, 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会成为巨大的优势力量。但是, 不适应环境的变化, 落后于时代潮流的企业文化也会成为企业最大的劣势, 最终会把企业引向失败。因此, 对于规模化、集团化的大企业而言, 是否拥有自己的品牌文化, 决定着它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而对于规模小、实力弱的民营中小企业而言, 能否拥有自己的品牌文化, 则更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品牌意识都很淡薄, 现已形成品牌文化的民营企业寥寥无几, 一些企业还仍然在冒用别人的品牌去占领市场。这在我国曾经处于短缺经济时代和市场发育不成熟的条件下还能够维持, 而在进入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条件下, 如果不争创品牌进而形成优秀的品牌文化就难以为继了。

从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 很多民营企业都已受到没有自己品牌的困扰。如, 辽宁一些民营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 其产品质量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有的企业产品在全国性的展览会上还荣获了金奖, 超过了其他一些地区企业生产的同质产品的质量, 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 同样难以占领市场。

事实表明, 当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填满了消费者的需求空间之后, 产品的品牌便成为赢得消费者偏好的唯一法宝了。目前, 品牌营销虽然在我国还不十分成熟, 但消费者大都已开始具备了品牌意识。相当数量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 已经把品牌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这说明, 在当今市场环境中, 品牌营销已不再是可有可无, 而是市场发展和消费者消费层次提高的客观需求, 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虽然先天不足, 抗风险能力较弱, 但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 如果掌握了市场规则和发展规律, 面向市场, 面向消费需求, 把开发品牌作为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创建富有特色和内涵的品牌文化, 并贯穿于企业内部运转的各个环节, 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民营中小企业就不一定是容易被风浪摧垮的“小舢板”, 而是畅游四海、灵活自如的鱼。

2 推动民营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若干路径

与国有大企业相比, 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要真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优质品牌, 构建起别人难以复制的卓越品牌文化, 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2.1 民营企业要大力增强品牌意识。

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特别是决策者要首先树立起较强的品牌理念, 充分认识到争创品牌对于拓展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树立企业乃至国家的良好形象的重要意义, 从而自觉地设计和实施品牌战略。同时, 还要教育和引导企业员工认识和理解品牌的内涵, 增强品牌观念, 形成人人崇尚和追求品牌的企业环境。

2.2 民营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是品牌的根基, 只有不断强化质量管理, 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才能创造出深受消费者信任和喜爱的优质品牌。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小型民营企业必须尽快改变粗制滥造的生产习惯, 自觉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 加强标准化、计量等基础管理工作, 始终严把产品质量关, 不断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产品。同时, 还要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在产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 服务质量的提高能使其产品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更胜一筹, 更有利于品牌的形成。为此, 民营企业不但要强化产品的质量管理, 还要强化售后服务的质量管理, 在服务竞争中不断创新, 创造真正一流的服务。

2.3 民营企业要注重增加投入, 强化企业及其产品形象的塑造与宣传。

品牌虽然不是单靠广告等宣传手段就能吹打出来的, 但是, 品牌也不会因为产品质量的提高而自然形成。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摒弃“产品质量好, 自然会好卖”和“酒好不怕巷子深”等传统观念, 在改进产品质量的同时, 一定要有超前的市场意识, 善于抓住市场缝隙和空间, 在宣传上舍得投入, 充分利用新闻舆论、广告宣传、社会活动等手段, 树立企业形象, 扩大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同时, 还要通过一些创造性的市场营销活动和手段, 沟通企业及其产品与消费者的联系, 从而引起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的关注、兴趣、认同和渴望。

2.4 民营企业要善于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发生很大变化, 消费者不但注重产品的质量好坏, 还越来越追求产品的文化品位。企业产品的文化承载量越大, 越与人的思想情感相关联, 就越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 也就越能吸引消费者, 其品牌就越有可能形成。因此, 民营企业要善于挖掘消费者的新的消费需求, 通过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含量, 来达到物质文化化或精神物质化, 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 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要, 以求得广大消费者恒久而广泛的认同。

2.5 民营企业要积极营造持续创新的文化氛围。

长期以来, 历史上形成的一些传统道德和思维方式孕育了官僚、安稳、内向的民营企业文化, 很多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充斥着较为严重的小农经济和小生产者意识, 因循守旧, 求稳怕变, 缺乏危机感和冒险精神, 不善于提出和接受挑战, 畏惧当开路先锋的风险, 只会步他人后尘, 充当追随者。这些思想和文化严重束缚和制约着民营企业创建品牌文化。因此, 民营企业必须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向陈旧、愚腐的思想文化进行挑战, 把持续创新引入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中, 加速营造一种不断追求创新的文化氛围, 增强创新理念, 始终保持创新的活力。

2.6 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要为民营企业创建品牌文化提供有利平台。

一是各级政府应积极制定和完善扶持民营企业争创品牌文化的规划, 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 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与配合, 以化解民营企业在创立品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 加强对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帮助其强化质量管理。有关质量管理、检验、标准化、计量等社会团体和认证、咨询等中介组织及检测、科研等技术机构, 要积极发挥社会监督和服务职能, 协助政府推进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三是政府要努力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公平竞争机制和评价体系, 严格制止名目繁多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和以企业规模为标准的乱评品牌活动, 形成由消费者和市场评价企业及其产品的机制与环境, 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利益。四是舆论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加大对民营企业优秀品牌的宣传力度, 营造一种全社会宣传、保护和发展民营企业品牌的舆论氛围。同时要指导和帮助中小企业科学合理地策划、设计和制作好广告宣传, 以降低中小企业的广告成本, 提高其广告效益。

参考文献

[1]朱燕.关于温州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的研究与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 (19) .

[2]朱焕辉, 基于营销时代下的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6) .

对中国文化战略路径的思考 篇3

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历史复兴,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快速而深刻的变化,也无一例外地感受到了这个快步前行的巨人给世界带来的震动。中华民族的复兴注定不可能是静悄悄的事件,它注定要成为全球瞩目的大事。对此,国际社会对中国将带给世界的影响有种种猜测是很正常的,中国国内的民众也容易对自身的未来有种种不确定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中国将何去何从,的确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人们对此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而同样关注于经济实力背后的文化。因为文化会决定经济实力如何使用、经济增长后劲是否充沛,以及我们将会成为怎样的社会。

找到与传统割裂的起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核心要素——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体现了国家对当前及未来文化建设的新要求。三个自信要素提炼的很到位,非常符合实际,但问题是如何去建立这种共识并使之形成自信延续下去。

我认为,要达成这个目标,必须要有一个具备连续性国家文化战略,去主动修复因快速发展造成的内外文化割裂。而要使国家文化战略具备连续性,不光要重新审视改革开放的30年,还要去审视改革开放前的30年,甚至还需要再往前追溯,找到割裂的起点,找回中华民族的文化 自信。

“全盘西化”的悖论

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得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种种猜测。从文化的角度,我们很能理解西方世界这一不安猜测的原因。西方文化是一个富于侵略性的文化,西方大航海时代500年以来,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扩张,无一不伴随着武力征服和侵略。

当我们今天某些人强烈主张全盘照搬西方文化的时候,西方从自己的历史经验出发,很容易就产生重大的疑问:难道未来中国强大了,也要像西方一样,在全世界实行武力征服和侵略?当我们在文化上全盘接受西方文化时,不管我们如何强调“和平崛起”、“韬光养晦”,我们都无法消除西方的这一怀疑。中国只有明确树立不同于西方惯于侵略的“和平竞争文化”,才能让西方国家的无端揣测与指责慢慢消失。

由谁塑造新理论体系?

放眼全世界看,30年的计划经济历程作为一场彻底的社会实践,对中国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认识到理论存在阶段性作用,不能盲目照搬,更不能走极端。30年的改革开放更是如此,打开国门之后,本土的与外来的应该如何相处,种种又提醒我们再做内功的时候到了。可以说,在新发展阶段下对理论创新的需求,早已不是口号式的背书,而是主动寻找并构建与传统文化合力的方式。《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7期刊发的云杉文章《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中已有表述——“过去,我们对文化作用的认识,也往往局限于把文化作为一种手段、作为一种支撑来强调。现在看来,文化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解决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显然后者意义更大,也更符合中国文化土壤的特性与传统。

因此,现阶段要求的理论创新不是一次性的研究报告,是不断根据实际情况链接传统文化的持续性创新,是从今到古的桥梁,客观上要求具备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对于文化创新、理论创新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根据过往的经验,单靠政府投入的效果并不理想,仅仅是某些课题小组出几篇报告、几本书,是很难在理论创新上取得突破的。而“政府引导”本身,也易使外界对研究成果的独立、客观、公正持有疑虑,从而难以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另外一个严峻的现实是,目前中国的知识分子精英阶层中,有相当一部分向往并追求西方的体系与制度,存在着一股逆向种族主义思潮,更不可能完成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理论创新重任。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后,很多西方智库纷纷来到中国成立分支机构,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些智库宣扬的依然是西方价值观或美国价值观,是西方中心论或“美国梦”的支持者。倘若冀望与由隶属西方价值观领导,或受西方资金支持的智库来做关于中国梦的理论创新,明显是无稽之谈。有一段时间,社会上流行炒作“民国时期的大师”。对这些“大师”如何评价是另外一件事,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民国时代的一些大师由于不具有明确而强烈的政党意识,因此保留了一部分独立性,而独立性正是其之所以可称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其传播能力与传统的电视网络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同时也沾染了电视网络金钱为王的恶习。不能说它们传播的全部是有害于国家民族利益的负面信息,但至少在华夏共同文化的维护上,没有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而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辐射面更广,所有权问题更加复杂,在利润驱动下,更难保证以后的内容选择上到底倾向“谁的梦”。

在传媒业市场化以及学术机构市场化的影响下,如果由我们政府主导的研究机构去做这件事,很容易在效率与效果上失分,变得事倍功半。因此,对能够承担责任并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本土民间智库,不妨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并成立由国有企业资金支持为主,民营企业和社会其他散户力量为辅的专项资金,既能对话语权有所保证,又能淡化政府色彩,由其着力去解决代表中国梦的理论创新的文化内容与当前媒体环境的对接问题。

改变“谁有钱谁有话语权”的局面

国家文化战略一方面是要构建自身核心价值体系,主要由官方及民间的研究机构、大学、智库等承担。文化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对此,媒体将肩负重要的职责。但是,结合西方国家的现实,我们会看到在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和传播上,财富或金钱的力量往往起着巨大的主导作用,这必将导致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从内容到传播都倾向于资本势力。

美国是智库相当发达的一个国家,生存状况好坏千差万别。我们不难发现:凡是符合大资本利益的智库,活得都挺好,否则就未必。这种现象不光存在于各类智库,同样存在于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类学术研究机构中。资本主义社会在用金钱力量推动有利于资本势力的理论价值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大肆利用资本手段在全社会传播符合资本势力的价值观念,非常鲜明地树立了“谁有钱谁就有话语权”的规则。这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中国的国家文化战略在构建和传播核心价值体系时,应对这一现象保持高度的警惕。

我国政府将文化产业化、文化市场化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与之相伴的还有一些人长期主张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开放报禁等。这些主张纯粹从理论上说并不都错,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谁有钱谁就有话语权。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现行市场化规则必然导致这个结果,产业化也必然导致这个结果,其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所有权私人化,二是广告,广告就是钱与话语权的结合体。这个问题在当今中国也已开始呈现,虽然我们在媒体及文化传播机构的所有权方面还比较慎重,但广告或者说资本力量主导文化传播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这一现象如不加警惕,即便我们形成了合理有效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也很可能难以获得有效传播,在与资本势力钟情的价值观相抗衡的传播较量中处于下风。我们不能只看到文化产业的经济性,却忽略其中潜藏的风险。对此,我们也不必简单化地反对一切市场化、产业化的做法,而是应该看清资本主义制度“谁有钱谁有话语权”的实质,改变或修正他们的市场规则,避免私人垄断资本操控话语权的不良局面。

深层次文化交流打消偏见

另外还需要有对外交流的通道。对西方大众与西方学者要采用灵活的交流方式。对于大众的宣传影响要尽量简练,以产生快速留下深刻印象为主。对西方学者要更侧重于文化的深层次交流。 如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书,对美国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亨廷顿本人对中国几乎就不了解。如果我们跟类似亨廷顿这样的人有更多的交流,可能书里对中国的描述就不是那样,可能就会对美国政治产生另外一种影响。组织与西方社会中的学术、思想界精英阶层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打消他们的偏见。

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历史上就是具有极大包容力的,多元化的概念在我国历史上每一个鼎盛时期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是一种常态。共同文化作为多元化的基础,是维系这种和谐关系的纽带,它的繁荣程度体现着文化融合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文明思想也循例成为了多元化中的一员,文化融合的进程又一次被启动,只要我们对历史发展观有充足的认识,能够通过审视得出两者选择必然性的辩证关系,主动做出文化战略的调整与创新,就一定能够师之胜之,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增添助力。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思考 篇4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桥梁建设施工质量管控路径思考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桥梁建设施工质量管控路径思考论文1

施工材料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如果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达标,那么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肯定就是无法保证的。而现代化的施工中,机械设备也是必备的施工用具,工程施工中设备的缺失以及对机械设备维修和养护工作的不及时也会对工程的工期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预制箱梁的质量问题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是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常见的预制箱梁的质量问题有箱梁的外型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漏浆、顶杠松动、跑模、内模上浮等现象,防撞墙、泄水孔、预埋筋以及伸缩缝的设置不规范,预拱度不达标或是表面清洁度不够等问题。所以,在预制箱梁的施工过程中,端模和侧模的连接必须是严密无错台的,端模的角度要与设计锚垫板的角度保持一致,各棱角线的线型应是顺直的,对拉螺栓的预留孔须也要与模板保持一致的位置。为确保浇筑过程中不移位,要定期的检查底板钢筋和腹板钢筋的正弯矩波纹管的定位是否准确。底部支垫钢筋凳,侧模应有顶挡,内模要设置牢固,并且顶部压杠的间距应小于1.5m,应紧压内模。要定期的检查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偏差、钢筋加工的尺寸偏差、钢筋的焊接质量以及钢筋的级别、间距、根数等内容,确保各项都是符合设计的规范要求的,防止端板、翼板以及底板出现跑模的情况。

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作是整个桥梁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保证其的施工质量就可能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是人身安全事故。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混凝土灌注桩的关键工序进行把关控制,第一,要确定好钢筋笼的位置,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的下端时,要注意减慢浇筑的速度,为防止钢筋笼的上浮,应尽量的保证连续灌注。第二,要控制好导管的埋置深度,深度应在2-4m之间,最小不小于1m,最大不超过5m。同时还要正反的转动导管,钢筋笼与导管相分离并居在钻孔的中心;为使导管更容易被拔起,在拔起时应正反的摇动导管,切忌不要出现拔露导管的情况。第三,很多操作失误都会堵塞导管从而造成断桩的现象,如灌注时的塌落度小、流动性差以及拌和不均匀等,所以选择材料时要选择有良好和易性和流动性的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应在20cm左右。在使用导管前应先进行试压,试水的压力应控制在0.6-1.0MPa左右,同时还要保证导管各连接部位有良好的密封性,这样导管就不会出现进水的现象。

安全生产和施工也应是施工中各单位应该高度重视的工作。首先,工程项目的管理者要依据工程的实际特点建立一套以事前预防为原则的安全管理的体系和制度。施工人员作为整个工程施工的主体部分,其安全意识以及施工的技术水平对于安全施工也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因此还应不断的提高技术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施工中遇到极端不利的恶劣的天气条件时,应适当的停止施工并在这个时间段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工作。同时,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办法之一,施工中任何人员都要严格的遵守各项安全管理的制度,对于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以及安全防护措施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养护的工作,如进行焊接操作时,要严格的检查自带的汽油发电机等设备,更要重视与电和火相关工艺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存放的管理工作。只有全方位的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真正的有效地避免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以及安全事故。

随着我国经济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也必将蓬勃的发展起来,桥梁工程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必备工程,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的按照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施工,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提高桥梁工程的使用性能和社会效益,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

桥梁建设施工质量管控路径思考论文2

桥梁施工现场的环境复杂,涉及到的环节、设备很多,诸如临时线路铺设、设备油量管理、机器安全操作等等,无论哪一项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无法预测的安全事故,不但对于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而且有损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到桥梁工程的质量。临于上述诸种情况,建筑市场中的各大桥梁施工单位都需要针对加强对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个人对于施工质量安全中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监管,构建从领导层到员工的科学管理体制,以保证施工质量管理部门正常开展工作。

(一)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如今全国的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各地方的交通量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应对这一需求,在建的桥梁工程也在不断增多。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从前面的论述中已经可以看出,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中也真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形成桥梁工程隐患的同时,也造成了多方面的损失,因此,不断提升桥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无论对于企业、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和值得充分重视的。

(二)桥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措施

1、重视现场施工人员整体素质,组织对其进行培训

桥梁工程施工工作的完成是需要众多参与工程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上至项目经理,下至施工服务人员共同协作的成果,其中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桥梁工程质量水平。要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企业需得首先把好施工队伍的选择这一关,选择一支水平高素质好的施工队是开展施工工作的.重要前提。其次,再对已选择好的队伍进行综合素质培训,以进一步强化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质量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桥梁工程施工要求做到质量第一、对社会负责、为民众服务这三点。再次,除了强化现场人员的质量及安全意识之外,还要重视其施工技术的提高。施工人员必须有高水平的技术技术,能够认真地执行桥梁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比较强工程质量管理能力,在能够意识到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前提下,充分掌握桥梁工程的建设要求,制定出严格的质量标准,并做到随时检查。最后,施工服务部门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技术方面与生活方面的日常服务,间接地为桥梁施工质量的保证做贡献。

2、进一步完善企业施工管理规范

完善的企业施工管理规范是实施桥梁施工彻底实施的基础。施工企业首先要制定出科学的施工计划,然后管理部门督促各单位严格执行。各项工序开始前,管理部门要组织各相关施工小组研究设计图,保证各小组在熟悉计划的同时,了解具体工作中需要明确的问题。此外,各环节的监督管理人员应及时发现现场施工中出现的各咱问题,并定期进行会总,以便讨论出更合理的解决方式,加以适当的改进。有了完善的桥梁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制度,再加上施工管理部门的严格执行和密切配合,还有可能构建出文明有序的施工现场,最终实现“环境清洁,物料堆放有序,设备整洁完好,完全设施齐全,道路平整畅通,制度标准健全,劳动纪律严格,施工秩序井然”这一目标。

3、保证建筑材料及施工设备的质量

我国当前的建筑物资供应充足,买方占据市场优势。市场上各种销售优惠方式层出不穷,施工企业材料及设备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面临着诸多诱惑,所以,建筑企业要重视这一工作环节的把握。首先要求采购部门工作人员,不但具有强烈的岗位责任感,而且要诚实守信,还须有相关的专业材料设务鉴别知识。其次,施工进行之前,在对所选购的材料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检测,不合乎设计要求建筑用料及设备一律不予采用。

4、加强桥梁土方工程的质量控制

桥梁土方工程主要是指桥梁基坑开挖及回填工作。此项内容的检查要分为三个步骤:在土方开挖之前,相关监管及施工人员要确定桥梁基坑的开挖线放样测量合格与否,桥梁基槽周围排水是否顺畅、基槽开挖出的弃土有未运至设定位置等等。在清除桥梁建筑基面上开挖的岩土后,企业要组织工程设计、监理部门、质量监督人员开展现场验收工作,要确保桥梁基坑尺寸与坑底轴线位移均合乎工程设计要求,以便正常进入接下来的桥梁基坑回填工序。回填时,要用相关机械设备将回填土按桥梁设计要求压实,一旦出现弹簧土,要对局部重新翻挖。

5、重视桥梁混凝土的工程质量检测

桥梁工程混凝土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在监理部门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时,施工企业应当全力配合。在监理人员的现场监督下,运用“无破损”检验法,对桥梁的各个钻孔桩,对可能存在质量隐患的桩及已经做过相应质量隐患处理的桩体做全面细致的检测。当然,施工企业须在施工现场安排可以对混凝土桩采集多尺寸芯样的取样设备及相应的设备操作人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要根据监理单位的相关意见及时处理。

6、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工作职能

监理单位要安排工作人员现场监督,对于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做全面的跟踪检查,不管都任何差错都要要求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或者直接返工,以达到彻底消除桥梁工程质量的各种隐患。另外,还可以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设计一套桥梁施工质量实时监测系统,以便更有效地对桥梁现场施工进行监督和管理。加强建筑用料及机器设备的养护管理工作各大小桥梁施工现场,会放置多种用料及机器设备,因用料保存管理不善及机器设备出现故障而影响到施工安全的情况常常发生。所以施工企业在开展桥梁工程的安全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分别采取有效措施严防质量安全事故的出现。

(三)结语

国有企业活力工会建设路径的实践 篇5

摘 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指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活力工会组织,以维权机制建设为抓手建“服务型”工会、以建功立业为抓手建“有为型”工会、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建“创新型”工会、以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为抓手建“和谐型”工会,可以解决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基层基础薄弱、有效覆盖面不足、吸引力凝聚力不够等问题,激发工会组织活力、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提升服务职工与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有力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国企;活力工会;高速公路;管理

中图分类号: D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4-24-2

0 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指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加强,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诸多不适应的问题:对工会工作的特点规律把握不足,对发挥工会作用缺乏有力指导和支撑;工会基层基础薄弱、有效覆盖面不足、吸引力凝聚力不够等问题突出;部分工会工作和活动方式相对单一,创新意识不足,存在机关化、脱离普通职工的现象;部分工会干部能力素质跟不上发展需要,工作作风急需改进,等等。浙江交通集团沿海板块(辖浙江舟山跨海大桥有限公司、浙江宁波甬台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浙江台州甬台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及其临海分公司(含原浙江台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浙江乐清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统筹功能、提升活力、服务职工、服务企业”为总体思路,大力开展“服务型、创新型、有为型、和谐型”活力工会建设,激发了工会组织活力,丰富了服务职工与企业的手段和载体,提升了服务职工与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所辖单位先后被评为“省劳模集体”、“省文明单位”、“省级巾帼文明岗”、“省五一巾帼奖状”等,取得较好实效。以维权机制建设为抓手,建设“服务型”工会

1.1 建立健全工会工作机构

依法依规建立健全各级工会组织,各级组织结构完整、组织队伍健全,做到有组织、有场地、有经费、有记录。确保有依法选举的工会主席及心系职工、善于维权的工会骨干队伍;有健全完善的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等组织,有自主管理的用于服务职工的工会经费,有健全完善的工会制度及工作机制,为工会活动提供保障。

1.2 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

按照要求规范和完善职代会制度,规范运作程序,每年召开不少于两次的职代会,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公司的重大决策、重大改革方案、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均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每次职代会均广泛征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提交公司有关领导和部门单位加以限时解决。落实司务公开制度,积极利用宣传展板和公司内网平台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司务公开工作。开展参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利用职代会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和集体劳动合同签订工作。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坚持职工代表座谈会制度,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牢固树立“职工利益无小事”理念,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事项,都充分尊重职工意见及诉求。

1.3 建立健全日常沟通机制

建立不同层面的职工日常信息沟通渠道,建立落实工会QQ群、微信群等平台以及工会主席信箱等有效沟通机制,加强职工和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工会微信群等现代信息交流平台,实现网上网下、线上线下回应职工诉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引导职工代表当好职工群众的知心人、代言人和联络人,在闭会期间把职工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提交给上级组织。不定期开展走访职工活动,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帮助职工解决最关心、最直接的困难和问题,更好的服务职工。以建功立业为抓手,建设“有为型”工会

2.1 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立功竞赛活动

围绕创业创新、转型强企,大力开展以“岗位建功”为主题的劳动立功竞赛活动,组织全体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更好地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大力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作,坚持开展全员培训工作。对于重大项目,组织建设各方参加省总工会组织的重点工程立功竞赛活动,调动各方参建单位积极性,确保建设优质、安全、高效。

2.2 坚持开展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康杯竞赛活动

以确保职工安全和健康为目标,积极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确保竞赛活动率达到100%,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企业安全事故发生,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努力推出主题征文、实操培训、知识竞赛、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班组安全建设成果展示等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实效的安康杯竞赛活动载体,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2.3 坚持开展全员技能比武活动

积极发挥基层工会组织作用,大力开展各类技能比武活动,以比促学,更好的提升全体职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组织开展技能比武活动,积极推进职工技能培训、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培育更多的技术能手、革新能手。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组织职工开展降本增效、增收节支和节能减排等工作。

2.4 坚持弘扬劳模精神,引导职工比学赶帮超

加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各类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培养、评选、表彰、宣传和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寻找身边的模范活动,激励广大职工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充分挖掘广大优秀职工的先进事迹,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推动职工岗位成才。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建设“创新型”工会

3.1 开展阳光心理工程

针对经济转型期国企职工工作与生活上心理压力较大的情况,开展阳光心理工程工作,在各基层工会设置“心灵港湾”咨询室和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排除职工心理困惑、多重打造减压通道、助力实现职业发展、增强职工心理归属。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利用心理咨询室、情绪宣泄室、开展春秋游等集体活动,疏导缓解职工心理压力。拓展阳光心理工程工作的覆盖面,把开展职工阳光心理工作与职工素质提升、强化日常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推动发展。

3.2 开展企业文化教育

发挥好工会组织作用,创新文化建设载体,加快推动企业文化理念落地。通过举办“文化节”、“知识竞赛”等各类活动,提高职工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树立团结互助意识,自觉把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形成全力推进公司发展与创业的巨大动力。各级工会适时组织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摄影书画、排舞等兴趣小组以及春秋游等更多职工喜爱、参与度高的文体活动,不断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企业文化融合、凝聚人心。

3.3 打造工会精品工程

根据职工需求和基层单位实际,发挥工会组织能动性,增加“自选动作”,推出既符合基层单位实际又受职工欢迎的新的工作载体和平台。抓好优质工作活动,会同行政组织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开展“争先创优”、“岗位建功”等主题的冠名活动,打造工会精品工程。抓好各项创建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争创市级以上工人先锋号、巾帼示范岗、安康杯竞赛等活动。引导组织广大职工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社会形象。推进工会标化工作,推进基层工会“三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工会工作考核、困难职工帮扶基金管理等相关工会制度,为工会工作具体落实提供标准。以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为抓手,构建“和谐型”工会

4.1 开展“和谐企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参与矛盾化解和重大争议调解工作,化解和预防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企业改革和调整的很多方案会涉及到职工直接利益,积极做好沟通解释工作,相关制度和方案在出台前尽可能征求职工意见建议,努力消除误解,取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调动公司和职工积极性,把企业建设成为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积极推动、协助公司党政全面启动职工幸福指数提升工程,从多方面实施关爱职工计划,进一步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努力打造乐享工作和生活的“和谐企业”。发挥女职工委作用,关心女职工职业健康,维护好女职工权益。会同行政组织开展集体疗休养、高温慰问、住院职工和产孕女职工慰问、职工体检等活动。组织开展职工满意食堂、满意宿舍等创建活动,推动、会同行政积极为职工、为基层办实事,推动各单位改善职工生活条件。

4.2 开展“职工之家”建设

职工之家建设概括了工会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工会工作永远的主题。以建立职工(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点,以平等协商、集体合同为重点,以构建和谐企业、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全面开展“建家”活动,促进工会工作全面发展。依照星级建家标准,结合企业内部实际情况,用建家活动规范工会的全面工作,努力使工会整体工作达到星级建家标准。按照全国总工会开展职工之家建设的六项基本要求,在基层工会组织中开展模范职工之家建设,努力争创省级和国家级模范职工之家(小家)。

4.3 开展各类结对帮扶工作

切实关心关爱本单位困难职工,建立动态困难职工信息库,不定期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积极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协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加金秋助学、结对帮扶等公益活动。成立困难职工帮扶基金,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力度,落实“四个互助保障”医疗帮扶。

4.4 加强工会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工会干部的政策形势、法律知识学习,提高工会干部分析把握问题的能力、团结凝聚职工的能力、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自身创新发展的能力。加强学习交流,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组织观摩交流、购买发放工会业务指导书本、到兄弟单位学习考察等措施,提高工会干部“两个服务”(服务企业、服务职工)能力。充分发挥全体工会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行动起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做好组织策划和引导工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创造有效的工作载体和活动,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增强活力工会建设的原动力。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思考 篇6

湖北鄂东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横卧鄂东大地的匡山,自古则有‚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之美名。匡山不仅自然风貌美轮美奂,其历史文化底蕴醇厚,人文资源丰富,历史上很多文化名人或诞生生活于匡山、或工作臵业于匡山、或成长得道于匡山、或壮游学习于匡山,留下许多撼世名作和人文佳话,诸如佛教禅宗四祖道信、江州司马白居易、药圣李时珍、抗金英雄余玠、历代文豪鲍照、李白、杜甫……,特别是明代文豪吴承恩以一部《西游记》撼动世界文坛,为匡山历史文化积淀下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当代,武穴(原广济)人以弘扬匡山文化为己任,意欲打造匡山历史文化品牌,而与匡山渊源深厚的《西游记》文化源远流长,享誉中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也是当代名著文化的一个亮点。笔者综合考察认为,用西游文化统领匡山文化,着力打造匡山西游文化品牌,应该是整合古代、惠及当代、泽被后代的一件好事,实属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选择。

一、基础条件:匡山是《西游记》成书的背景地

笔者认为,匡山具备打造西游文化品牌的基础条件,因为,匡山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山,更是《西游记》的成书背景地、‚西游文化‛的发祥地,之所以这么说,笔者有以下几点理由。

(一)从《西游记》的作者角度来考察,匡山作为《西游记》成书背景地之一是毫无疑问的

其一,作者吴承恩在蕲州任过‚荆府纪善‛,这与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陈元之序所指‚出自王府‛一致。这也是笔者关于匡山作为《西游记》成书背景地之一的认识基点。当然,学界也有《西游记》出自鲁王府、周王府等说法,这些观点几乎都站不住脚,《西游记》研究著名学者、河南大学曹炳建先生在《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刊发论文对其一一做了否定,众多研究者也指认《西游记》出自荆府。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尽管业界关于《西游记》作者还存在‚否吴‛说和‚疑吴‛说,但是,吴著说依然是业界的主流。

虽然学界也有人提出吴承恩不一定到任‚荆府‛的怀疑,但是严谨的学术研究不能靠猜测,要想否定吴承恩到任‚荆府‛,就要拿出证据,但目前关于吴承恩没有到任的说法尚没有任何证据,那就推翻不了‚到任‛之说。至少,吴承恩出任‚荆府纪善‛有官府任命、有历史资料记载,更有吴承恩墓中挖出的棺材板上刻有‚荆府纪善‛的事实,所以笔者认为可以确信吴承恩是到蕲州赴任的。

其二,从创作学的角度来看,作者创作的基础是‚深入生活‛。当然,对于作者来说,创作必须有生活来启迪创作灵感。‚生活‛有‚直接生活‛(客观体验)、‚间接生活‛(知识经验积累、资料借鉴、道听途说),吴承恩在蕲州做官,广济为蕲州治下,吴承恩出任的‚荆府纪善‛是一个‚闲差‛,作为一个文人,吴承恩必然会考察当地的山山水水,与地方文化人进行交流,历史文化积淀、人文掌故、民间传说成为他创作的素材就成为必然。更何况,《西游记》是一部‚世代积累型‛作品,‚小说‛又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匡山的历史文化、风物人情在《西游记》中得以映射也就是必然的事了。

(二)从地方文化人对匡山的田野考察来看,匡山的自然风物与人文传说成为《西游记》的重要内容

对某一区域产出的古典文学、古典文化的研究,是离不开‚田野考察‛这一基本环节的,而纵观业界所有的研究,观点和结论虽出自高层的研究者,但研究者所依据的田野考察数据资料大多出自乡邦文化人!这已经成为学界一个值得关注和重视的普遍现象,从这一点上讲,乡邦文化人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可谓是功莫大焉!

据匡山地方文化学者、匡山西游记文化研究会会长朱志勇等先生历经数年艰苦不懈的努力,跋山涉水、民间调研、庙宇走访、民俗调查、爬山读碑,还用影视手段记录再现,并与《西游记》所写背景内容相关的风光进行文本分析,写出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和新发现的报道,在相关网站、电视台以及很多报纸上进行了发表。在地方文化人的文章中,笔者读到了匡山的自然景观、山水风物、民间掌故都与《西游记》中的描写有极为紧密的关联,这些文章分析细致缜密、研究颇具考据色彩,结论是基本可信的。笔者前文已经述说,匡山的一些素材资料作为吴承恩深入生活的成果写进《西游记》中是顺理成章的,作为研究者本人不想在这里重复描述朱先生等人的田野考察成果,那样会有‚掠美‛之嫌疑,因此笔者不再赘述,相关资料请查阅朱志勇等人文章。

很多自恃清高但实际上却并不严谨的学者常常会用‚地方文化人的‘附会’‛来否定乡邦文化人的成果。说实在的,笔者在初读朱志勇等人的文章时也曾经冒出过‚是不是附会‛这样的疑问,经过细致研究和到匡山实地考察,特别是对《西游记》所写到的匡山的风物文化进行时序上的研判,匡山的一些民间掌故传说、自然风物的存在,大都在《西游记》成书之前,这样从时序上就否定了‚附会‛之嫌疑。所以,笔者可以用朱先生等地方文化人田野考察的一些资料,来支撑本人关于‚匡山是西游记成书的背景地‛的观点。

有一点需要说明,《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之路发生在西域,可在《西游记》中却没有见到西部地区的沙漠、草原、雪山、黄土高坡等等风貌景观的描写,所见的几乎都是江淮特色的景观和风物,笔者以为,这就可以归结到作者身上,与作者足迹所到相关,这也更进一步为‚吴承恩作《西游记》‛提供了一个佐证。

(三)从《西游记》文本研究可知,很多内证足以证明《西游记》成书与匡山的关联

在《西游记》文本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西游记》与匡山相关的内证。且不说前边谈过的山水风物、掌故传说,就从书中描写的山、洞、宗教来看,与匡山的联系就是不可分割的。

《西游记》的宗教意蕴十分丰富,作为中国佛教禅宗重镇鄂东,在《西游记》有诸多宗教仪轨、宗教事理实际上‚是‛且‚仅仅是‛鄂东禅宗的映射。禅宗四祖五祖的许多‚独特‛的传说被写进《西游记》中。比如,孙悟空的身世与五祖身世之谜惊人一致,五祖出生的传说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出世描写一致,弘忍给慧能传法与菩提祖师给孙悟空传法极其一致,这些写进《西游记》中的独特佛教传说足以证明《西游记》出自匡山地区。

山,是《西游记》中描写最多的,也是故事情节延展和人物活动的主要载体。据著名地质学家常任之教授(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常先生一直是笔者的直接领导)考证,《西游记》中的山有纯虚构的山、科幻的山、由真实被艺术化了的山、实写的山等四类。前三类不说,就说《西游记》中实写的山,有花果山、珞珈山、武当山、盱眙山、平顶山。其中珞珈山是一座佛教名山,作者在《西游记》中第17回、57回两次写道。学界一直认为是浙江普陀山,但是笔者不以为然。作为实写的山对潮音洞的描写却根本不是普陀山的潮音洞,真实的普陀山潮音洞是一个临水的洞,而《西游记》书中的潮音洞是一个陆洞。这个‚潮音洞‛恰恰与匡山的山洞极为相似,再加上其他关于此山的描写,基本可以判断书中的珞珈山就是匡山。《西游记》书中的山,没有一座是长江以南所见到的的丹霞地貌和岩溶地貌,写的都是长江以北我国东部所见的变质岩地貌的山。笔者前边说过,这与作者足迹所到有关。在《西游记》第32回写到一个‚平顶山‛,书中的描述是:‚往上看,峦头突兀透青霄;回眼观,壑下深沉邻碧落。上高来,似梯似凳子;下低行,如堑如坑。‛这一景观与匡山的风貌极为一致。

许多山、洞的独特描写,实际就是吴承恩的直接生活体验,而吴承恩在故乡和其他游历之出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体验的,无疑是在匡山得到的体验。

关于这些独特的内证,匡山地方文化人还可以找出很多很多,无需我们这些走马观花之徒多说些什么。

基于以上几点(当然不止于以上几点),笔者对匡山是《西游记》成书的背景地是持肯定意见的。

二、战略思考:研究与宣传并举,规划与项目推进

打造‚匡山西游记文化品牌,必须做好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可以结合禅宗文化、匡山地区历史文化一并打造,并做好战略定位。为此,笔者提出做好‚一个课题‛、搞好‚一个规划‛、开发‚一条长藤结瓜式‛的旅游线路、设立‚一个西游记文化节‛、编制‚一台西游记实景剧‛、建设‚一个西游记主题公园‛等‚六个一‛的战略思考。

(一)做好‚一个课题‛:开展匡山西游记文化开发的定位研究

打造‚匡山西游‛文化品牌,必须开展匡山与西游记文化开发的定位研究。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一个课题‛:即匡山西游记文化资源普查这一大课题。匡山与西游记文化联系紧密,作为《西游记》成书的背景地,区域内有很多西游文化资源,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普查、挖掘梳理归纳,并对其开发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完整调研报告,供地方政府弘扬西游记文化和有关机构开发利用西游记文化资源提供决策参考。对西游记文化资源的普查调研是挖掘地方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对西游记文化资源的全方位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发利用,并制定一系列打造‚西游记文化‛品牌与武穴地方知名文化品牌的策略。因此,统筹与整合匡山西游记文化资源,是极具有发展意义的课题。

匡山西游记文化资源普查课题,以匡山地区为主要研究案例,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对这一地区的《西游记》文化文化遗产资源(包括《西游记》自然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合并分析归纳。采取实地走访调研考察,在实地考察中,了解西游记物质文化资源的存在以及保护开发利用情况,记录下景点和潜在景点的名称、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传说、民间故事等;翻阅著作和史料记载,汇集匡山与《西游记》文化的各种人文资源;采访当地文化名人等方式了解匡山与《西游记》相关的文化资源的历史渊源及现状,结合当地发展条件,深入挖掘可供旅游业开发应用的《西游记》文化资源,并对《西游记》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出可行性建议和相关开发对策措施。

这一课题可以作为政府立项扶持项目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地方政府还可以协助课题组申报国家和省相关方面的引导资金扶持。

(二)做好‚一个规划‛、开发一条‚长藤结瓜式‛的旅游线路,提升匡山西游文化旅游品位

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是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利用的最直接的载体,要想开发利用好资源、发展好旅游经济,必须做好旅游产品,开发项目和景点,这一切离不开规划。据了解武穴市已经做了《匡山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笔者尚没有看到这一规划),规划将禅宗文化作为打造的重点。笔者在跟随武穴市领导考察相关景点过程中已经发现,在匡山上各种庙宇建设如火如荼,其中像‚西来古寺‛这样与《西游记》关联的历史文化景点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关注。

然而,总体看来,目前匡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还存在相对较‚散‛、景点开发处于粗犷的初级阶段、很多西游记文化资源尚未开发、旅游线路设计稍嫌薄弱、缺乏‚叫得响‛的统领项目等问题。要打造‚匡山文化‛品牌,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打造一个能统领匡山文化发展的品牌,所以笔者认为,用‚西游记文化‛统领匡山文化资源开发不失为一个好品牌,为此,做匡山旅游规划时应将‚西游文化‛开发作重点进行规划,以文化相关性设计旅游线路,开发出一条‚长藤结瓜式‛ 的旅游线。从软件(人文视角)来说,‚藤‛即为‚匡山文化‛,‚瓜‛即为‚禅宗文化‛‚西游文化‛‚匡山名人文化‛‚匡山民俗文化‛‚现代港口城市文化‛……等等;从硬件(自然风貌)来说,‚藤‛即为‚三山‛(横岗山、一尖山、层峰山)连接而成的线路,‚瓜‛即为‚西游记相关景点‛‚禅宗文化相关的各种纪念地和庙宇‛‚匡山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地‛‚匡山民俗文化背景地‛‚匡山山水风光景点‛‚城市文化相关景点‛等等。

(三)设立‚一个西游记文化旅游节‛、编制‚一台西游记实景剧‛,提升匡山西游文化品牌宣传档次

打造‚匡山西游‛文化品牌离不开媒体宣传,媒体宣传需要做好宣传策划,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立体化全面开花,但是仅有宣传的‚狂轰滥炸‛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打得出‛‚叫得响‛‚上档次‛的吸引公众眼球的好抓手,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好项目,通过项目运行吸引媒体参与、公众参与,才能让‚匡山西游‛文化迅速打造成文化品牌。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别的地方成功经验,设立武穴‚匡山《西游记》文化节‛。借助世界名著《西游记》来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各地都有许多成功经验,在武穴设立每年一届的‚匡山《西游记》文化旅游节‛,借助节庆活动汇集学界精英、各路商贾、热心人士,宣传匡山文化、开展学术文化研究、开展招商引资,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借助当年广西、云南丽江《印象刘三姐》实景剧的成功经验,武穴匡山‚一湖托三山‛的自然景观完全可以编制‚一台西游记实景剧‛《印象西游》,并以《印象西游》为突破口,大力推介匡山西游记文化,提升匡山西游文化品牌宣传档次。

(四)建设‚一个《西游记》主题公园‛:做好匡山西游文化项目开发

打造‚匡山西游‛文化,离不开项目开发。零星的插花式的景点开发也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不具有统领意义。笔者认为,依据武穴的自然山水环境和众多《西游记》文化资源,建设‚一个《西游记》主题公园‛可以统领匡山西游记文化乃至整个匡山文化开发,打造武穴版的‚《西游记》迪斯尼乐园‛,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将有专文探讨,不在此赘述。

三、路径选择:政府推动,相关部门互动,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联动

武穴作为鄂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自觉承担起打造‚匡山文化‛品牌的责任,这是非常具有远见卓识的。全国打造《西游记》文化品牌最为成功的莫过于连云港打造了一座花果山。当今的武穴,比改革开放初期的连云港条件要好得多,两地相似之处在于都一个港口(连云港是海港,当年吞吐量不足百万吨;武穴是长江港,如今吞吐量百万吨以上),都有一座与《西游记》关联的山(连云港花果山,武穴匡山)。笔者生长在花果山下,20世纪70年代以前,连云港的花果山与《西游记》关联并不突出(花果山原名云台山、苍梧山),当时地方政协编辑的古代文人描写连云港的一些诗抄、史料都没有发现与《西游记》的关联,直到1978年,地方文化人李洪甫先生发表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上的一篇论文使得连云港花果山(云台山)与《西游记》联系起来,随后全国首届《西游记》学术研讨会在淮安、连云港举行,从那时开始连云港进入《西游记》文化开发起步期,如今已经做出一个样板,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借鉴别的地方经验,笔者认为,武穴打造《西游记》文化品牌的路径选择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拓展。

(一)政府推动,相关部门互动,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联动

政府推动是地方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西游记》研究著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竺洪波先生在其博士论文《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一书中谈到一种现象:当今《西游记》学界,肯定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几乎都参加了在淮安、连云港召开的全国首次《西游记》学术研讨会;否定和怀疑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的几乎都没有参加那次会议。关于这种现象,学界有不同解释,有的甚至说学者被政府‚御用‛,笔者不这么看,笔者认为,这不能理解为政府‚御用‛了学者,而是政府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让学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以说,政府的推动是相当关键的。

政府可以在指导思想上、宏观规划上及相关政策上有目的地打造西游文化品牌。当今,湖北正在打造的是‚东禅西道‛,《西游记》是禅宗道儒的集合体,作为世界文化名著,其知晓度是其他文学名著所难以比肩的,因而《西游记》是可以‚叫得响‛的,搭上世界名著这趟车,武穴可以一跃成名,打造出城市文化品牌来。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10月,习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又提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目前,国家即将出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要针对中亚南亚建立一个没有美军和美元的经济合作区,已经赢得了各个国家的响应,国内各省市区都以实际行动应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而针对中亚、南亚这些古老丝绸之路上的国家,最好的一张文化交流牌莫过于《西游记》了,《西游记》就是说的丝绸之路上的事,这本书又集中了中国儒释道文化,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知名度很高,简直就是一张文化名片,是贯通中亚、南亚的一张文化‚通关文牒‛。武穴打造‚匡山西游‛文化品牌,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一个极好的抓手。

目前,即将进入‚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也将开启‚十三五‛,全国各地各行业都在着手制定《十三五规划》,所以武穴市要抓紧把整合匡山《西游记》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匡山西游‛文化品牌大手笔地列入《十三五规划》,并积极争取将其列入湖北省旅游《十三五规划》。

在政府大力推动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相关部门、机构的积极作用,促进学术研究、宣传、文化、旅游、宗教、产业等相关部门互动,让‚匡山西游‛文化品牌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联动。

(二)打造西游文化品牌要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虚拟世界和实体世界的结合。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其根本性的标志就是网络化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有些行业、有些机构、有些人群已经形成了网络依赖。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越来越多的人被网络所主宰。对于打造西游文化品牌来说,网络不仅仅可以用来作宣传推广,还可以以匡山历史人文资源、《西游记》文化资源、《西游记》与匡山文化关联等内容做成游戏,让玩家去‚闯关‛,闯过某一关,可以获得匡山某一景点的门票一张,再闯关可以获得免费在武穴旅馆住宿一晚,再闯关可以获得来武穴游览西游记景点的车票等等;开展网络知识智力测试答题,用答题的积分兑换旅游门票。这样,不仅提高了网友对匡山的关注度,也促进了网友对匡山的期待,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实现了虚拟世界和实体世界的有效结合。

二是线上宣传和线下推介的结合。这里的‚线上‛指的是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线下‛指的是政府及旅游文化机构的推广推介活动。线上的运作,就是要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开展匡山西游文化宣传、匡山历史文化知识、《西游记》知识、文化旅游常识的普及,提高匡山西游记文化的知名度;线下的运作,可通过政府及相关机构开展各种活动,诸如《西游记》学术研讨、《西游记》文化推广推介、《西游记》旅游项目招商、西游文化景点体验等等活动,扩大匡山西游文化的美誉度。要将线上的匡山西游记文化宣传与线下的实际操作活动相结合,实现立体化的宣传推介。

三是资源整合和景点开发的结合。匡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山,其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与《西游记》、与吴承恩有关的人文资源也很多。这些文化资源要变成旅游经济发展的文化要素,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利用。而资源整合的基础是资源普查,文化资源的普查需要协同匡山地区(包括兄弟县市)的学校、历史文化机构、研究馆所和民间学术研究机构共同努力,特别是要发挥地方文化人的力量。政府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为文化资源普查做好政策支持和相应的保障,比如设立一定的项目、课题扶持资金,制定鼓励激励性政策措施,协助普查项目组申报国家、省、市的文化项目引导资金等等,笔者所在的连云港市,被《西游记》研究学界公认为西游文化资源开发比较成功的地区,但是连云港地区的相关机构和文化人还在不断勘察与《西游记》相关文化旅游资源,花果山北坡的朝阳镇结合《西游记》资源编辑出版了《朝阳与西游记》,笔者指导淮海工学院大学生申报《西游记》文化资源调查项目被江苏省立项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课题获得资助。资源普查摸清了‚家底‛才好进行整合,才能为旅游景点开发提供规划依据。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做规划时必须把资源整合和景点开发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三)打造匡山西游文化品牌需要发挥‚三个作用‛

一是发挥本地文化人和相关组织的积极作用。通过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地方文化人和相关组织(包括民间机构)研究开发匡山西游记文化的积极性。二是发挥《西游记》学界的智力支撑作用,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各高校科研院所的《西游记》专家学者,在《西游记》研究和《西游记》文化普及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为弘扬《西游记》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些专家学者可以为匡山西游记文化的开发发展起到智力支撑作用。三是全国相关地区打造西游记文化的经验借鉴作用,武穴市可以组织政府及相关机构的人员赴相关地区调研考察,汲取别的地区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在调研考察和交流中可以合作开发形成双赢局面。

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路径思考 篇7

一.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1.加强财务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是企业管理运行的必要条件。现阶段,电力企业的产权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使电力企业也出现了经营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现象,电力企业的所有者不仅关心企业的利润总额,还关心经营者对企业的管理能力、企业自身的未来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电力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之举。企业的经营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管理决策。电力企业进行经营生产,确保其资产的完整性,仅仅依靠单一的资产管理的法规和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辅之以必要的财务手段,各项财务制度必须健全,实行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需要。

3.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成为企业存在的目的,企业的财务管理要能够使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资本的保值增值要求企业对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所以,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必然要求。

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企业财务管理意识淡薄。部分电力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没有给予财务管理足够的重视。相当一部分电力企业的管理者管理意识淡薄,使得企业的管理活动仅仅局限于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忽视了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

2.会计核算体系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在有些电力企业中,股权结构存在较为严重的“一股独大”现象,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很多电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滥用职权,对经济活动越权管理,不重视内部控制,以传统的管理经验代替规范化的内部控制制度,甚至几种不同的工作都由同一个人兼任,导致电力企业的自我监控能力降低,造成了舞弊等行为的发生,使得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

3.缺乏财务风险控制意识,风险管理机制不科学。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千变万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风险例如政策性风险、经营性风险、投资风险、成本控制风险不断提高,但是电力企业的风险意识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水平,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务风险意识,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还不健全。

4.电力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再完美的财务管理制度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员去执行,也会沦为空谈。我国的电力企业近年来管理相对封闭,行业内很少引进新的人才,大量的财务人员的知识面较窄,没有掌握最新的财务会计知识,不具备将会计信息转化为企业的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不能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三.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路径

1.提高财务管理意识,转变财务管理观念。首先,电力企业尤其是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提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个方面,建立健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的财务监管体系。其次,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增强全局观念,在传统财务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将最新的管理知识、资本市场知识等融入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去,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电力企业节约成本,增加收益,提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2.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首先,树立风险意识,勇于承担各种风险并适当分散风险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必然选择。为此,电力企业的各个部门必须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其次,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财务预警系统,一旦出现各种风险发生的征兆,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和避免因风险带来的损失。

3.加强对电力企业的财务控制,规范电力企业会计核算。

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该完善自身的财务决策机制,明确相关财务人员的职责分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建立健全电力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企业通过内部审计不仅能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经营业绩进行监督和审计,还可以对规章制度的履行情况和经营决策的贯彻情况进行监督审计,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有序进行。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要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4.重视对电力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着力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建立健全与企业财务管理相适应的职业道德监督控制体制,对财务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惩不贷。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财务管理职能行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电力企业应该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根据自身财务活动的特点,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使财务管理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郝迎金,李乐明.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中国电力教育,2006,(10)

[2]张鑫.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J].科技信息,2009,(5)

[3]苏文芳.加强财务管理,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J].企业天地, 2006,(9)

[4]郑志涛.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浅析[J].金融管理, 2008,(7)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路径思考 篇8

【关键词】 企业会计管理 效率 创新 策略

企业会计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内竞争的逐渐激烈,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企业在确保良好经营效率的同时,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提高企业会计管理的创新性,以确保良好的内部环境,环节企业资金消耗问题,实现企业经济效率的持续增长,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1. 企业会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企业会计管理是针对于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管理工作,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能确保对企业资金、资产、成本以及企业资金消耗问题的有效控制,对企业相关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估,确保企业相关财务活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确保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就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来说,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过于强调对财务数据的统计和核算工作,忽略了对财务过程的分析工作,导致企业资金管理和资金预算工作中出现河大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影响到企业相关政策的实施和执行,对于企业的发挥咱是极为不利的。

企业会计管理的创新,就是提高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功能的作用,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制定,对管理对象进行明确和划分,从而有效的丰富企业会计管理的工作内容,提升企业会计管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企业会计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企业会计管理的创新,实现对经济活动全面、连续、准确、有效的控制和评估,加强企业资金核算工作,实现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和行为的预测和分析,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提供更为稳定的内部环境,提高综合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 企业会计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分析

2.1加强对会计管理制度的创新

加强会计管理制度的创新,是确保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措施。首先,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明确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抛开传统的会计管理认识和会计管理观念,重视会计管理的实效性和综合作用。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会计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对相关部门进行督促和监督,对会计管理工作进行划分和明确,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会计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管理,加强同人力资源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对会计人员进行档案的健全和管理,实行财务部门和人力部门的双重管理,以保证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对于外聘会计人员,企业必须要严格监督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保证良好的工作素质,提高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确保企业的良好经营环境。

在实际管理过程当中,企业必须要明确会计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地位,确定企业会计管理部门的地位和作用,使会计管理部门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涉和影响,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会计管理部门的高效运行。同时,企业必须要规范企业会计管理流程,相关财务活动首先由会计人员进行审核和分析,再由部门领导进行批示,最后再交由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审核和批示,从而确保相关财务活动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将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量同会计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挂钩,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加强对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必須要加强对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以保证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质量,避免相关财务问题问题的发生。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决定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会计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造价以及徇私舞弊等问题的发生,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为保证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企业会计工作的落实,必须要加强对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首先,企业应该对会计管理程序进行合理的优化和完善,加强对企业会计预测、财务计划以及会计分析工作的监督和落实,对企业资金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分析,对企业债务问题进行有效的统计和清查,保证企业相关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加强对相关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约束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素质,以确保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2.3加强对会计人才的引进,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由会计人员具体实现,会计人才的引入和培养,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企业会计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企业应该加强同专业院校的合作和交流工作,以确保良好的人才引进途径,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及时的补充,并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同时,企业应该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和学者开展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帮助会计人员及时了解先进的会计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以实现企业会计管理的有效创新。同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也应该制定全面的会计培训计划,定期对企业会计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以实现企业会计人员综合工作质量和工作素质的优化和加强。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企业会计人员的持证上岗,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资格考核,以确保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此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也逐渐成熟和完善,企业应该重视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和应用,加强传统会计管理手段同会计电算化的有效结合,以提升企业会计管理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实现企业良好的内部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结:

企业会计管理对于企业的发挥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对企业会计管理的创新,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会计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维持企业良好的内部环境,为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依据和保障。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会计管理制度和体制的创新,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会计管理系统,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工作,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大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利弊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6).

[2] 王韵.关于会计管理体制问题的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

[3] 谢晖.村级财务管理改革相关问题探讨--以广东中山为例[J].财会月刊,2011(14).

[4] 刘美娟.会计管理职能创新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6).

[5] 朱丽萍.新时期企业会计管理职能创新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9).

上一篇:物理实验的教学创新下一篇:功和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