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优势和困惑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的优势和困惑

教学的优势和困惑 篇1

秦口峪小学

李绪山

一、从教小学数学学科的优势是小班化教学

1、小班化教学能迅速认识学生,易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3、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频率密度加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4、教学便于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学生。教师不仅仅可以培养学习好的同学,也能够关注学习不好的同学,注重个别差异成为现实。

5、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小班化教学在教知识的同时,能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小组活动的增多,增强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课堂上每个学生发言,动手操作机会的增多,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鼓励的个性发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创造空间和时间,更优越的占用学习活动空间。

二、我的困惑

1.关于“小组学习”的困惑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从我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稍有不慎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较好的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很多时候“合作”都只是流于形式,盲目跟从,学生没有得到真正发展。那么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不流于形式,取得预期的目的,达到高效的效果。2.小班化教学如何解决资源匮乏问题。

三、教学中的不足

1、教学中只会制作较简单的课件,不会制作教复杂的精美课件,尤其是动画课件的制作。下一步需要加深学习。

教学的优势和困惑 篇2

1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 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领域的又一次革命, 不是多种媒体的简单组合, 而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来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 综合在一起组成多媒体系统。

1.1 广泛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

多媒体可将图、文、声、像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身临其境,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 从新知识的导入到理解;从知识的理解到巩固, 借助计算机的直观演示, 为学生创设和谐优美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充分感知。多媒体教学一改过去课堂上尽是静态信息辐射的局面, 使原本呆板的东西动起来。在英语教学中, 它突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模式, 突出了学生的中心作用, 用途比较广泛。

(1) 检验预习效果。讲授新课之前, 教师可将本节课需要了解的问题逐一列出, 检验学生对它们的了解情况。这一系列活动既提高了效率, 又使教学有的放矢, 不致偏颇。 (2) 宏观把握授课内容, 引入正题。教师根据自已对授课内容的把握, 下载、制做一些与之相关的背景介绍、小品文或视频等资料, 在讲授新课之前进行浏览。这样可自然而然的引入正题, 使教学有了整体直观的印象。 (3) 对重、难点的讲解、练习。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掌握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需要反复讲、反复练。为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可灵活采用声、象、文字、视频等形式, 对重、难点进行反复练习。也可以播放与知识点相关的小品文、小幽默,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4) 拓展教学空间, 培养综合能力。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不是靠教师讲解得来, 而要通过多说、多练、多听、多用而得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互动功能,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抢答、写作等活动;也可以设置一定的情景, 让学生自由表达, 使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 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

1.2 灵活运用于个性化、自助化学习

课堂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 但不一定适合于每一个学习者。对于不同的学习者来讲, 它的侧重点和针对性往往不够强, 在学习进度方面也不够灵活。而多媒体教学软件克服了这些不足, 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自助化学习。

在教学时有些知识只靠教师语言传递, 学生往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而利用多媒体则能弥补这一缺陷。在多媒体教学中, 学生可以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 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 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使单一的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 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 使学生个性化、自助化学习。

1.3 全面运用于检验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中, 试卷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常见手段, 其局限性较大, 花费时间多。运用多媒体技术随时抽查教学效果, 既保留了传统考试手段的优点, 还可以加入语音、视频、图片、动画, 又节省大量时间, 操作简单, 大大优化了考试效果。

2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1) 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单一的教师讲授, 枯燥而又乏味。而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片、音像和视频等信息融为一体, 多方位刺激学生感官, 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抽象、枯燥的弊端, 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地展现出来, 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 增大课堂容量, 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不得不在板书上花大量的时间, 由于时间有限, 很多时候对知识点的讲解就过于粗略, 而通过多媒体教学, 可节省板书时间, 在有限的时间内, 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 体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能形象、直观地突出重、难点, 让学生加深理解, 便于记忆。

(3)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多媒体教学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 多媒体综合利用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信息,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感官需求。这就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增加学习的兴趣, 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在“声”、“形”、“色”、“体”的结合上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从而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心态结合到一块。既在紧张又活跃的课堂气氛中, 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4) 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学生可以利用网络, 不受地域、时差的限制, 从网上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通过相关的声像材料以及动画演示,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加深了对英语国家生活习惯、文化、人文等知识的了解, 拓宽知识面。

3 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教学中的困惑

多媒体教学在实际运用中的明显优势, 使其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带来了许多困惑, 这些问题与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追求形式, 忽视内容。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追求时髦, 贪大求洋, 做出的课件花哨好看, 稀奇古怪。课堂上, 课件成了风景, 学生成了看热闹的看客, 这种重形式而轻内容, 用电脑玩花样的做法使多媒体教学失去了意义。

(2) 缺乏互动, 教与学脱节。个别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和认真思考, 机械地把课本内容罗列在屏幕上, 没有新意, 没有创新;有的教师在上多媒体课时, 只是将“电子课本”型的教学软件依次播放,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动接受知识, 无法与教师进行融洽的交流, 抑制了主动性、创造性, 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3) 信奉唯多媒体论。多媒体在现代教学应用中的盲目崇拜。有的人片面夸大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逢课必用。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 哗众取宠。在教学中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 不但起不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还因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起到反面作用。

4 结语

习作教学中的困惑和思考 篇3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里有一篇要求写春天的习作,为此,学校组织学生外出至郊外踏青,亲身实践,强化学生的视听体验,其中有两位教师分别作了这样的安排:

师1:同学们,今天,为了我们能写好这次春游的习作,特地组织大家到郊外踏青。大家要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周围的景物,积累好必要的素材,还可以做一些笔记,不要走马观花,到时候没有话说。(来到郊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要求学生用准确、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

师2:同学们,春天是个好季节,难得有机会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让我们好好地放松心情,畅游原野,细细寻绿吧。(来到郊外,这位教师组织学生玩起了“慧眼”游戏,比谁找到的新鲜事物多;再让学生想象仿佛还看到了什么,并比一比谁描绘的语言更准确优美。)

组织学生赴郊外踏青,正是引导学生触摸大自然的勃勃气息、丰富他们实践体验的良机。然而我们看到,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往往会带着“因写作而活动”的想法,譬如第一位教师的做法。因为学生活动前就知道要写作,很多学生对活动也就失去了兴趣,脑子里还要想着这篇习作该怎样写。背着这样的“包袱”参加活动,哪还有什么好心情去观察、去积累素材?其活动效果可想而知。第二位教师很善于思考,他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踏青就是踏青,要让学生在踏青的活动中尽情释放情感,激扬心灵,自主积极地丰富自己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学生游玩得开心,也会有更强烈的活动体会,课堂上再稍加点拨,明确习作的顺序,自然就水到渠成了。由此可见,因为习作而活动,活动就是走形式,习作就成了学生的心理包袱,不仅活动的效果差,也扼杀了学生的习作欲望;因活动而激动,迫切地想倾诉表达,活动则像抽水的泵,不断喷涌出习作的欲望。

二、 习作指导的困惑与思考

习作教学是要加强写作方法指导的,但如果在习作教学中,片面追求技艺,过分地重视具体方法的指导,那么,就容易忽视倾吐真情、直抒胸臆。有位教师指导学生写《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从怎样审题,如何确立中心,乃至布局谋篇、开头结尾、遣词造句,再从选材到组材,直到表述材料,洋洋洒洒地讲了整整一节课,却没有将学生内在的真情实感激发起来,结果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是浑浑噩噩。更有甚者,教师过高地重视例文的效应,总觉得不按照例文的要求去写就不是好习作,或者提供一篇像模像样的范例,把写作知识的讲解及单一性训练放在首要地位,忽视生活的感悟、语感的积累和情感的熏陶,指导学生按照这样的格式习作,这样就束缚住了学生,完全不考虑他们此时的心境,写出来的习作只能是千人一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无须追求系统化。应该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里并没有强调习作的技巧、规则和方法,强调的则是“进行生命的真实独白和心灵的自由对话”,即“我思在我脑,我手述我心”的个性化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习作就应该看作是学生情感的梦幻剧场。

三、 习作教学目标的困惑与思考

很多教师从事习作教学多年了,但很少又有教师对习作教学的目的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究竟为什么要写作,教师披星戴月地批改习作,其目的何在?溧阳有一个凤凰公园,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去转转玩玩,结果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不是花草树木、鱼虫鸟兽,这些他们见得太多了,已经不新鲜了,永远新鲜的却是那里的儿童游乐场。有一位教师在学生游玩回来后,指导习作时要求学生抓住公园的美丽风景,展开丰富的联想,表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一位学生也许是没听清教师的要求,也许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心情,也许是比较讲究个性,他却写了自己看到的游乐器械以及自己和同学们的游玩经过,写了在游乐场的所见所闻所玩所感。结果教师在他的习作本上批道:“你偏题了。要抓住游赏公园景物的顺序描述看到的景物,并突出最喜欢的几处景物。”可想而知,这位学生的习作又得重写了。在我看来,这是教师心中有怎样一杆秤的问题,究竟秤的是教师成人化的预设,还是学生独特个性的抒发和自由表达的本真?

一个学生的一篇习作可以写得不成熟,但只要他有这分兴趣,他自然会多读多积累多练习,习作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得到提高;一个学生的一篇习作今天写得很符合老师的心意,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但他却厌烦习作,其主体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逐渐地磨灭。如何才能真正着眼于学生个性素养的锤炼呢?我认为可以从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自我表达欲望、采用多种形式习作这三方面来思考:尊重学生就是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和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消除学生胆怯的心理,形成健康的个性化习作的意向;激发学生的自我表达欲望,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习作是为他们自我发展服务的,是为了满足自我的各种需求(特别是表达需求)服务的。同时习作应该是自主的,练习的形式要体现多样性,如自己出题、家长出题、教师出题、同学出题、可以是手抄报、优秀习作汇编、故事接龙等方式。一句话,只要能为学生的个性素养发展起作用的,都有价值去试一试。

四、 习作公开课的困惑与思考

上学期,我曾听过一节写《小乌龟》的习作指导公开课。教师的安排是这样的:首先激趣导入,让学生说一说平时见过哪些小动物,养过哪些小动物,最喜欢什么小动物;然后观察小乌龟,引导学生按照头、背壳、躯干、四肢、尾巴的顺序观察它的形态特点;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与感悟并提示运用先概括后具体表述的方法。学生当堂习作,交流评议。令人惊奇的是学生竟然只花费几分钟的时间就写了几百字的习作,课后,有学生告诉我说,习作中有些片段教师早在课前就指导写好了。这样做合适吗?公开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既具研讨性,又具有示范性,因此,多少会有一些展示的成分,但上例中的“展示”是不是一种有意识的造假呢?

还有一种更为隐蔽的虚假,它的存在可能会更多一些,那就是骗取学生的感情(也许说得严重了点)。教师在教学中为表扬、鼓励学生,烘托课堂教学的热闹气氛,便带了一些道具、奖品到课堂上,对发言积极、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这种做法当然值得提倡,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下课老师就把这些奖品又收了回去,学生由喜转怨的沮丧可想而知,其对心灵的伤害除了他本人,又有谁能揣摩透?这不是一种虚伪作假又是什么呢?

教育需要真实,它可以是遗憾的,但不可以是虚假的。我希望习作公开课能够代表理想的教学模式,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材的把握、课堂的设计乃至教师角色与智慧的运用上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借鉴,哪怕是一点点,而不是造出来所谓的“流畅与成功”。

估算教学中的困惑和策略研究 篇4

温岭市大溪镇中心小学 朱君棋

摘要:估算教学让我们觉得有很多的困惑,比如学生的“先算后估”、“估算速度慢于精算速度”以及“估算方法疑惑不已”等现象,说明了我们的估算教学存在着问题,需要改进。改进估算教学就要转变教师观念,重视估算教学;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意识;教给学生估算策略,提高估算能力。

关键词:估算教学 教师观念 估算意识 估算能力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并且对估算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落实点,使得估算从原来大纲中的角落——“选学内容”一跃为现在新课程标准中重要的必学内容,且它的意义与日俱增。这对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念、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疑惑、不解。

一、估算教学中的困惑

1、学生会估算而不会用估算。我们通过探讨都知道在估算教学时估算意识的培养与估算能力的培养很重要。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更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或者说是更重视“如何估算”的问题,这主要是受课堂教学实践的限制和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在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会估算而不会用估算。

2、“先算后估”现状存在。我们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中差生)碰到估算题时先精确计算出结果,在对精确结果求出近似值。这种状况在新课改刚开始几年存在的相当多,目前仍然部分存在。主要原因是学生估算速度慢于精算计算,估算能力不强造成的。

3、估算方法“疑惑不已”。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及调查结果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估算而喜欢精确计算的原因是:精确计算答案唯一,方法也常常具有唯一性,而估算的方法和结果都具有多样性,学生在估算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对使用估算方法感到信心不足,疑惑不已。”

二、估算教学难的原因分析

人教课标版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就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其中,二年级编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三年级编排了“乘除法的估算”。估算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估算难教”,学生更是觉得“估算是多余”。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估算教学难,难在培养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和运用估算去解决问题的策略。估算内容从学生角度来讲,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估算,感受不到估算的必要性。学生是在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之后,再学习“加减法的估算”这部分内容的,估算的数目不大,直接口算并不难,而采用“估算”则显得牵强附会。另外,学生进行估算时,不但首先要思考“怎样把数化整”,然后还要口算,这样程序较多,而且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估算最后还有多种结果,学生会觉得估算麻烦,不如直接口算或笔算来得快,因而不想用估算了,造成学生出现先算后估即“算着估”的现象。

在长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较多进行的是口算,笔算的精算训练。比如:买一样东西要多少钱,做一样事情需要几分钟,不能多也不能少,学生马上想到的就是精确计算。但是如果所带的钱足足有余了呢,甚至很多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来了呢,那么还有精确计算的必要吗?过多的强调精确计算,势必会弱化学生的估算意识,使其形成精确计算的生活基础和思维定势。

又如在“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教学过程中,有一教学习题:“一篇文章400字,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3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教师让学生先进行独立计算,可尽管老师如何提醒、指导,学生们还是使用先精确计算求出准确值,再求近视值的所谓的“估算解法”,这样得出来的估算值比较靠近准确值,符合估算的原则之一,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估算的方法,这只是形式上的假估算,其内在核心仍是精确计算,反映出小学生估算意识的薄弱,估算意识并没有真正内化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2、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运用估算,体会不到估算的优越性。估算学习是贯穿于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各个活动中的,与其它计算教学知识密不可分。例如,我们要验算:34+45=99或56×3=154的结果对不对,就不必精确计算,而是鼓励学生运用估算去验证。估算作为一种验算方法,能快速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理解,估算比精确计算快捷,估算还可以提高笔算的正确率。有效的估算可以助计算一臂之力,估算的灵活运用,促进了口算、笔算的熟练、准确、迅速,体现了估算的优越性。

3、学生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用估算,没有估算意识。学生从一开始学习计算,在教师的影响下,就逐步养成了“计算要准确,计算结果是唯一”的观念。而估算是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的,是允许有误差的。由于估算方法不同,估算的结果就不“唯一”了。学生产生了学习估算的心理障碍,其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选择估算,往往一看见“大约”、“大概”等字样,就开始估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要选择估算,显得很机械。

4、学生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估算策略,如何能合理灵活地应用估算方法。“估算方法与估算策略”概念上的混淆,以及估算结果的多元化,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对于估算意识还是空白的学生来说,精确计算是比较直接的,而估算还要先转一个“弯”,再进行计算,这种间接性的思维就比直接思维难一些。估算方法可以有很多种,而估算策略需要灵活选择性的运用,对学生的综合要求较高。在低学段,估算不需要那么复杂,估算教学的要求一定要简单明确,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能灵活的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就行了。

还有不少情况是教师自身对估算教学的认识不够到位,还是抓着老的教学标准,对于估算教学只是走过场。没有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估算教材进行重组、处理,导致估算教学的失败。因此,在估算教学中,应从学生对数学精算占优势的现实背景出发,重新处理好教材内容,使学生自觉地跳出精算的思维框架,唤起学生内在的估算意识。如可以把上题稍作修改:“一篇文章400字,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这样由于数据的不确定性,使“精算断路”迫使学生跳出先“精算”再学“估算”,激活学生以估算眼光思考本题,主动进行估算学习。因为“5□”介于50到60之间,所以打字数就在50×8与60×8之间,也就是400到480之间。这样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思,使学生感受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估算技能。

三、估算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算的作用

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必须使学生明确估算的时空要求,因为不管哪种估算,都要结合实际情景进行,总是与当时的实际需要相结合,要不要估算、是估大还是估小,都要根据事情的需要,这一点必须让学生明确。比如:统计全校有多少学生,往往会用到估算;组织人员外出旅游带生活费或者学校购买月饼赠送给学生等都需要往大处估算„„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当中,首先要精挑选好题目,多提出一些有估计价值的问题。比如,289除以6,请你估计一下,它的商是几位数?这个问题就有价值。又如三年级上册“时·分·秒”中有一题,是让学生课后测试自己做60道口算所需的时间,有学生提出问题,说今天的口算作业只有三十几道题,不足60道怎么办?我的建议就是让他们先做20道或者三十道,然后再估计做60道题所需的时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需要估算的地方确实很多,那么如果能够设计一些体现估算价值的例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去体会估算的必要性。久而久之,学生估算的意识也就会不断加强。

同时估算的价值还体现于能估计运算的结果。比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对如下的竖式:

×12 ———

———

学生能想到43×12,把12看作10,43×10=430,43×12的积肯定大于430,结果是129肯定不对了。在一些题中没有估算要求,学生能自觉应用估算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真正体现估算为笔算服务。再如学生估397×3的结果大约是1200,如果笔算中结果误差过大就需要重新计算或验算。如果是笔算无误,而估算误差过大,那么该如何调节类似的估算的策略,这才是课标提出的有价值的估算。学生在计算之后,利用估算方法来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养成习惯,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计算结果的检验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2、尊重学生思维,注重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无论是“加减法的估算”还是“乘除法的估算”,估算方法都是先把算式中的数看成跟它比较接近的“整

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近似数”,再通过口算算出结果。但随着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的增多,思维能力的发展,估算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新课标》也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估算既然是一种计算,也会出现多种估算方法。到了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的教材中,逐步体现了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例如估算58+34,可以是:

① 58看作60,34看作40,和小于100。② 58看作50,34看作30,和大于80。

③ 58看作60,34看作30,和大约是90。④ 58看作60,34不变,和小于94。⑤ 58不变,34看作30,和大于88。⑥ 58看作60,34看作35,和大约是95。

⑦ 58看作55,34看作35,这种方法就不要了,因为55加35超出了已学口算范围。这样估算倒不如按原题口算了。

加减法的估算,在估算过程中,可以把两个数看成与其接近的整百数相加减,也可以把两个数看成与其接近的几百几十的数相加减,既可以两个数都取近似数,也可以其中一个数取近似数,总之方法要结合题意灵活选择,不一定是四舍五入法,但有一条老师要清楚:估算要以准确熟练的口算为基础。

又例如三年级下册第59页例2:每排22个座位,一共有18排。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估算22×18,就有下面三种方法:

(1)22×18≈20×18=360 把22看成20,18不变(2)22×18≈22×20=440 把18看成20,22不变(3)22×18≈20×20=400 把22看成20,18看成20 乘法的估算,我们可以把两个因数都看成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再用口算算出它们的积。估算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了。

由此看来,估算方法多样,忌讳老师追求统一答案。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估算教学时要重视让学生交流、解释自己的估算过程。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表达自己的估算过程与想法,了解他人的算法,真正让估算运用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去。

3、联系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估算的多种策略

估算策略主要是指运用估算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学生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并不难,但是灵活运用估算策略却不容易。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下,估算的策略是不相同的:有时候要“估大些”,有时候又要“估小些”,因此,我们在估算教学不能仅局限在教估算,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估多了,还是估少了,怎么样估与准确值比较接近”。通过对估算值和准确值之间的比较,明确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范围,建立更为清晰的数感。

如当学生把53×8估算成50×8,得400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把53估算成50,结果是估算多了还是估算少了,准确值大概是多少?”这样让学生明白把53估算成50,少估了3,那么估算值比准确值少估了24。这样挖掘了估算的潜在功能,对估算的理解就会更加的深刻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不同的估算策略。

又例如:62个学生去儿童游乐园玩,每张门票9元,大约要准备多少钱呢? 根据外出情境的需要,就要把62×9看成62×10=620元,或者把62×9看成70×9=630元,需要采用把结果估算得大一些的策略。

在“除法的估算”这个内容里,更进一步体现了估算策略的灵活性。例如三年级下册第16页的例2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估算124÷3,就有这样两种方法:

(1)124÷3≈120÷3=40(箱)把124看成120(2)124÷3≈123÷3=41(箱)把124看成123 虽然这两种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从实际生活中看,若选择第2种估算方法,答案“41”更接近准确数,更精确些。从多种估算方法中,选择一种合乎实际的,就是一种策略了。

又例如三年级下册第16页的“做一做”:有260个桃,平均装在4个筐里,每筐大约装多少个?估算260÷4,可以这样估算:

(1)260÷4≈240÷4=60 可以把260看成240

(2)260÷4≈280÷4=70 也可以把260看成280 在这里,把结果估算得小了或者大了都可以,估算的策略比较灵活。从上面的两个例子看出,教学“除法的估算”时,就不能一味强调学生用“四舍五入”法去化整,而是要根据具体题目而定,把被除数看成一个能除得尽除数的数都可以,也就是转化成口算除法能计算出来就行,不必死搬硬套,要让学生自己选择更合理的那一种策略。

估算教学并不是单一的计算技能训练,它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以熟练的口算为基础,为精确的笔算服务。学生的估算能力越强,计算能力也会越高。估算可以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创意和智慧。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切实引导学生学好估算,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估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估算策略,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俊英,对消息数学估算教学的思考,小学教学研究,2008.6 [2]张丽珍,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能力的培养,甘肃教育,2001.9 [3]周 豪,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参考,2001.3

[4]魏大钊,《对估算教学的几点认识和做法》,《中小学数学》2008.7—8 [5]刘善珊,《尴尬的估算教学》,《中小学数学》2008.1—2

教学的优势和困惑 篇5

摘 要:本论文从4个方面对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困惑;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11-001

河北省自2009年开始施行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现已进入第二轮教学,通过第一轮的教学,在实际运用中遇到许多困惑。主要体现在:

新课标要求比较笼统,不好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完成任务难度大、训练无法到位;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探究,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还有差距;与以往多次课程改革相比较,本次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教材内容现代化程度很高,与此相对应的教师则表现出知识储备不足、相关的探究实验技能欠缺,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针对于此,我们在第二轮教学之前对这些遇到的困惑进行了认真总结,为了将课改精神有机地整合其中,展现全新的课程理念,我校一线教师对教学策略做了以下变革:

一、教材运用

教师的目标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对处理教材必须要体现出灵活性,既要符合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该注意做到:源于教材的同时又要高于教材。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生物知识,教师在进入课堂前首先要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在具体实施中,教材设计可以根据知识的衔接、思维认知过程的需要,注意衔接知识点的提前渗透,彼此联系紧密的内容组合讲解,对重要的、发散的知识点扩展填充,对辅助的、收敛的内容精炼缩短。最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一些适度、合理的个性化处理。

新课标对生物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整合。

针对配套资料少的问题,我们在备每堂课的同时要备出教学评价性配套练习。此种方法的好处在于:首先有了适合本校学生的特色性练习,其次还可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测试,从而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启发了学生的探究意愿,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自发相近到自觉趋同。

二、教法改革

教学中,不同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对教学效果影响甚大。教师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的基础上,还要对新授课的课堂教学方式作出评估和选择,以此为依据,做好备课工作。在讲授中,教师应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刺激条件,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进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善于创新设计探究情境,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和冲击,激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备好课堂教学学案,可以使课堂教学思路更为清晰明了,可以为学生搭建自学的知识框架。在课堂教学学案的选择中,一方面注重基础知识的归纳梳理,另一方面注重探究性学习与合作研讨活动,从而做到重心合理、主次分明地开展课堂教学。

三、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能力的培养是以生物知识的教学为载体,在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作用是促进这种转化,教师的身份是教练员和引领者。教学提供的是静态知识,静态知识只有灵活展化,才可以被学生兼容吸收,因此教学方法也要朝着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习过程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面转变。

新课程教学的一个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自主地去探索生物科学的奥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从单纯知识点讲解转向围绕核心的研讨探究,学生才可能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思索蜕变,学习能力才能得以提高。教师可通过创立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分析推导,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探究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

模型方法是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模型建构教学,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构建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加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尝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模型建构,使学生在不断探究主动构建生物知识的过程中,领悟道生物科学研究的方法。模型建构教学好处在于能为学生认识事物提供一种综合分析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要让学生领悟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的要求。

此外,好奇心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在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一种“追”下去的心理,让学生注意力倍加集中和求知欲倍加旺盛,并且产生一种不满足的心理,最终通过自己提出新的假说,设计新的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达到自主获取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能力的提升

若要达成新课改的要求,教师的学科视野噬需拓宽,综合课程素养和能力也有待加强。新课程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其内容的综合化和弹性化,充分扩大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支配的空间。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教学,在继续教育培训和日常课程活动中,注意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渗透,关注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热点问题,自觉参与综合课程活动的实践与磨练,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采取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教学的优势和困惑 篇6

在我所任教的农村初级中学,数学往往是一门薄弱的学科,教学质量不容乐观。由于大部分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很差,现在又没有成绩的限制,当他们上到初中后数学基础特差,学习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学习主动性不强等;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学生,缺乏家庭教育与监管,无法形成良好学习环境。实况(1):讲了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一知半解或学不进脑干脆不学;课还没讲完,数学课本都不见了;作业照抄同学的甚至连作业都不交,耍赖了事,他们确实不会做老师也奈何不了;实况(2):与老师“唱对台戏”,到了八年级、九年级,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学困生的比例越来越大。实况(3):每年中考或期末质检,数学成绩都不是很理想,甚至有的年级中,前百分之八十多的学生成绩只有二十多分,还有百分之十几的学生成绩不到二十分,教学效果十分的尴尬。

(一)寻找困惑因素。

我个人从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造成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成绩走下坡路的因素体现在以下几点:

1.农村初级中学办学资金短缺,难以满足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置和更新。

教师想要运用现代教学设备进行数学教学很难,仍然停留在一把尺子,一支圆规,一支粉笔和一张嘴的状况,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与学的效果甚微。

2.教师自身素质不均衡。

首先,农村面上中学教学环境差、学校待遇差等原因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波及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课改上进心。其次,有些教师本身知识底子较薄或者是专业不对口,知识老化,并且觉得自己上课标的课和原来的课差别不大,缺乏与时俱进理念,丝毫不管学生的感受,这就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学不出好效果。

3.优质实验学校的扩招直接冲击农村中学的生源。

素质较好学生进不来。在农村,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花费一大笔钱把子女送到优质的实验学校就读,不愿让子女就近免费入学。学校只能招到素质较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这部分学生,有的在小学高级阶段的数学知识已荒废殆尽。

4.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学生的学习。

不要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只与学校和家庭有关,与社会没有关系。社会上黑网吧和不良风气更大大地冲击着农村面上中学的教育,同时在农村家庭中,很多家长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经常几个月不回家,对学生的教育和监督不到位,造成一些孩子经常流连网吧或在家无人管的现状。一些家长甚至灌输子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赚钱才是真本领”,“上大学的不一样替没文化的老板打工”,“老师这么有文化有什么用,不还是比我穷”在这种读书无用论的灌输下,学生也就逐渐对学习,特别对数学产生厌倦心理,失去兴趣。

(二)改善方法。

针对这些因素,教师面临的困惑和压力很重,但既然选择了教书这个职业,就得面对困难和战胜困难。

第一,务必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他们讲解与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题或是有关农

村知识的应用题,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和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第二,要从心理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学生学习比较困难,因此许多农村初中的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要热爱学生。初中学生都是一群十三、四岁的青少年,教师要增加感情投入,热爱自己的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朋友、亲人,使他们首先对学习产生兴趣;(2)要创造情境。数学知识大多是抽象枯燥的,学生学习会感觉无味,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课堂的轻松愉悦环境,比如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让他们在快乐中积极主动地学习;(3)要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句古话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陶行知先生也在创造教育中提出:“创造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动”,即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学习,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强装硬灌的知识容器,而应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让他们由被动变主动,学生自觉主动的基础上,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会了学习,形成了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从心理上教育学生。

教学的优势和困惑 篇7

一、《概论》课教学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概论》课的目标是使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毕生难忘”,但《概论》课不易上,更不易上好,却已是共识。究其原因,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教材理论性。目前全国高校均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教材。教材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实现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产生的理论成果。教材整体上内容全面、结构清晰、论述严谨有力,体现出了很高的理论水准,但与此同时,冗长的理论语言也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产生、发展并逐渐完善的,教材选取的史料合理有力,解决了学生“为什么”的困惑。但大学生是一个受良好教育,已基本形成世界观的群体,他们既关注过去,也关注现在和未来。特别是对于快速发展,正经历社会转型的中国,他们既想知道过去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也想知道现在的问题该怎么解决。教材对于现阶段现时期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关注较少,未能有效化解大学生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道途中的困惑,不易引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共鸣。

2.目标现实性。当代大学生身处在一个快速发展、 竞争激烈、不断变革的时代,他们的使命是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终身奋斗的意识,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同时,他们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甚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这个时期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和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大学生的目光从更多的关注民族和国家的“大利益”,逐渐转变为既包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前途的“大利益”,也包括个人价值实现的“小利益”。近些年来,我国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市场经济意识的熏陶,民众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一部分人仍然秉承并发扬着老一辈“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无私品质,也有一部分人将“成功”简单地理解为经济上的成功,把成功的程度与财富积累的程度划等号。大学生群体是一个“一只脚踏入社会, 一只脚不在社会”的群体,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的机会, 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多是“道听途说”,模糊不清,难免受各类思潮的影响。致使学生多考虑的是“我”会从社会得到什么,鲜有人会思考“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3.学习被动性。在目标追求现实化的影响下,高校通过建设研究型大学提升影响力和生源吸引力,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活动首要目标是就业,高校就业率也一度成为高校“GDP”。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至今, 毕业生连续增加,每年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数以百万计,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社会热点问题。在供需失衡的就业市场,毕业生身处“卖方市场”,用人单位处于“买方市场”。用人单位的录取条件“随行就市”, “水涨船高”,普遍奉行“择优录取”原则,看名校看名牌专业看专业成绩已是普遍现象。因此,为了在就业市场赢得竞争优势,大学生认为专业课更“有用”。由于专业课成绩和就业质量关系密切,所以比较重视对专业课的学习,学习上也较主动。而作为公共课的《概论》课,被认为是“无害也无用”,只要考试过关,不拖后腿,则万事大吉。由于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学习上比较被动。“占座一律向后靠,眼睛一律向下看” 是教学初期的普遍现象。

4.考核单一性。《概论》课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三个自信”和投身现代化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最终需通过考核来认定。以X大学为例,最终成绩来自平时、期中、期末三个部分,比例构成是“二二六”。结构虽基本合理,但仍存不足,以占比最大的期末考试为例,考题的理论性较强,联系实际不足,实际上更多的是记忆能力的考查。《概论》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思想“共鸣”,这种考核方式太多地考查理论本身,却忽视了理论来自实践,又要指导实践这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二、对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

近年来,作者在教学上做了一些探索,略作总结。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新闻案例式教学法。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爆炸,加之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相比过去,信息量的规模急剧膨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特别是近年来,电视广播、纸媒、网媒等,为了保证收视收听率、发行量、点击量,竞争日益激烈。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为迎合“市场需求”, 部分媒体将广告价格与广电节目收视收听率、报刊发行量、网络点击量挂钩,新闻报道有所取舍,“假丑恶” 的“爆炸性新闻”常上头条,“真善美”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却无栖身之地。媒体过多地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正能量的传播。而大学生面对海量信息,在信息涉取上缺乏选择性和深入思考。新闻案例式教学则通过解读各类信息,合理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并将新闻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每周的新鲜信息预习或复习了教学内容,可谓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问题教学法。《概论》课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和改革开放等较长历史时期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但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以及大学阶段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概论》 课的部分内容已经有所涉及。为避免学生“审美疲劳”,教师就要设计新的兴趣点来引导“再学习”。因为尽管存在形式上的“再学习”内容,但不同阶段不同课程对相同内容的学习要求不尽相同,所以对“再学习” 内容,如何切入和如何深入,是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问题式教学是根据重点难点内容,设计出若干个存在逻辑关联的问题,以第一个问题为切入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到最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基本完成一个章节的学习。问题的设计需要环环相扣,逻辑合理, 过渡巧妙,再配以恰当的案例,既能一气呵成地完成教学内容,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我国的每一项制度安排都是在尊重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通盘考虑的设计结果,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践运用。

3.参与式教学法。大学生入学之前大多都经历过长时间的“填鸭式”、“灌输式”教授和学习活动,入学后政治理论课教学如若仍然大量采用这类教学方式, 效果可想而知。随着年龄增长,环境的替换,大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自主性、主体意识普遍增强。教学活动也应适应变化,尝试着让学生角色转换,走上讲台,给同学和老师授课。但对于动辄受众达一二百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是不同于小班专业课的。有限的课堂时间,学生的人均参与机会少,时间短,总有学生“被忽视”、“被冷落”,教学效果提升不明显。经过探索,作者逐渐摸索出比较适合大班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方法,通过师生角色互换,学生体会到了备课授课的不易,且很好地掌握了所授章节的内容,教师体会到了学生听课的口味,也感受到了教学创新的可贵和必要。

三、对考核方式的一点思考

考核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考核方式的选择以真实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为基本目标。但对于不断发展的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内容本身的通俗易懂且部分内容反复学习的特点,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应该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态度考核,是针对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心理倾向的考核,可以通过出勤、课堂表现、作业以及与老师的课下交流进行判断和评价。二是理论考核,这应是考核的主体。对理论的考核,之前也多是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近年来部分高校采用了开卷考试。三是实践考核,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高校采用论文或调查报告式的考查。三个方面,强调突出任何一方面的考核都不足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三个方面均应成为期末成绩构成要素,只是所占权重不同,“二四四”或“三四三”的比例较为合理。既能反映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基本态度,也能了解学生对于道路、理论、制度的认知程度和运用理论认识国情、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论》课的特点是教材常修、内容常新,在快速变革的时代里,面对个性张扬的“95后”,《概论》课教学理应彰显出课程本身内在的与时俱进的品质,因而教学改革也应是与日俱新的。

摘要:《概论》课是本科阶段学时最长、学分最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效果的良莠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目前的《概论》课教学还存在着教材、学习主体、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新闻案例式、问题式、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教学的优势和困惑 篇8

【关键词】新课标;生物实验;应用

几年来,新教材、新理念给生物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广大的生物教师从事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新课标倡导的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更使生物教学及实验改革如火如荼。但同时也给农村学校、尤其生物实验教学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的困惑

就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而言,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所以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课程资源可供利用、选择、开发;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库来让教师获取“营养”。但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缺少相应的图书和标准实验室。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有效利用。教师没有资料可查,学生没有大量的图书可供阅读。没有资源可以利用,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等受到影响,实验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生物实验的开出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学生的实践性未能很好体现,新课程的落实打了折扣。

二、农村初中教师素质的困惑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教学及实验质量的提高。但从目前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构成来看,呈现专业化教师偏少,课时负担过重及知识能力与条件不相适应的特点,不少农村初中存在兼职教师。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更谈不上什么实验教学创新及课程改革了,其具体主要表现在:

1.思想观念落后,实验教学流于形式

面对新课改,部分老师不是主动参与,积极研究,迎接挑战,而是被动应付,没有紧迫感。在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的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不去挖掘新课程中实验教学对初中生物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也不去设法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实验的探究,没有利用好农村这块天然资源进行实验的改革,而是把实验作为一种任务,流于形式地去做一遍,至于是否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未必去多想,从而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

2.生物教师非职业化非专业化,实验教学无法深入

农村初中不少学校、尤其欠发达的乡镇初中情况较重,原先的生物教师编制就紧,加上长期的生物“不考”,使得生物教师能改行的改行,不改行的也兼教别的主课(如改教化学、物理、数学等学科),即使教生物其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有限,特别是近几年又遇到学校合并,生物教师编制与专业化的矛盾更加突出,虽然近几年新分配了不少年轻教师,但面临着新教材、新学生、新理念及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部分老师力不从心了,表现在不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和理论学习,缺乏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的能力,实验教学开展无法深入。

3.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实验素质和能力培养成为空话

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能力的基础,但部分教师实验教学选择面过于狭窄,实验仅限于课本和大纲,过分重视实验目标而不重视实验过程,课堂内容干瘪、肤浅,过分重视学生去验证课文上的东西。使学生的观察局限在老师预设的范畴之内,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和前瞻性。做与不做差不多,学生体会不到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带来的乐趣,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过分要求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而忽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而影响了实验的预期效果。

三、农村初中生物教师进修培训的困惑

生物教师的培训工作,是顺利实施生物新课程的基础,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依赖于教师的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初中选送和集体培训普遍走过场、不到位,虽然部分老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如盐城市骨干教师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学校条件和培训点人数等因素限制,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而且培训只是少数的部分老师,不能解决目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方面不足的问题。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及实验任重而道远。

四、对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对策

1.改革认识误区,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新课程改革是适应新形势下生物教学与国内国外接轨的需要,其改革势在必行。积极投身到这次新课改的洪流中去,是每一位生物老师,尤其生物实验老师的义务。因此,应对现实的挑战,促进农村初中生物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是摆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农村学校及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只有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尤其是增加生物实验室硬件设备,加大教育现代化建设力度,提高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确保农村初中新课标的顺利实施。

2.改革现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教师要进一步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要从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验证性实验中走出来,彻底改变那种教师一讲到底或靠学生死记硬背带来分数的陈旧方法,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改课内实验为课外实验,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尽可能多的创造学生实验的机会,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必要时要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拥有更多自我探究时间空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不断提高生物实验的质量。

3.改革考试评价方法,推动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向前发展

为了能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使初中生物特别是实验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应尽快建立与新课程理念一致,切合新教材实际的考核评估制度。目前对教师的考核、评估相对滞后,一般过分的强调考试成绩和名次,而轻视实验教学方面的考核。应将课改过程、进修培训及其成果纳入考核,应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中、青年生物教师承担新课改任务,应把实验教学及其效果列入考试成果考核,把实验考核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应制定行之有效的奖励措施,消除在生物教学与其他主科教学上的区别,打破学科壁垒。在晋级评优中可适当向课改实验教师倾斜。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性,保证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以全面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上一篇:工厂火灾疏散演练总结下一篇:《苏东坡传》读后感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