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的写景散文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棵树的写景散文(共8篇)

一棵树的写景散文 篇1

这是一棵长在桂畔海边的树,它挺直脊梁站在时光里,不依靠也不寻找,那么沉默和骄傲。风来时,才会在风中飞扬,雨来时,才会拥抱下雨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它多大了,以前没怎么在意,去年我开始跑步了,每天早晨从它旁边经过,看着它那么漂亮,我就会停下来,多看它几眼。

它是一棵树,没有伟岸的身子,反而有点内秀,它每天静静地站在海岸边,看着海面,海鸟在海面上飞过,在空中舞蹈,不知道它羡慕小鸟的自由不?它不言不语,只会倔强的向上生长。每天在它身旁来来往往的人那么多,它可能也不会寂寞。

春天来了,树上的枝桠吐出新芽,由一棵树上的点点绿,慢慢变成满树绿,叶子由小变大,由鹅黄变嫩绿再变深绿,满树枝桠慢慢变得丰满,叶子一天天繁茂起来,看着满眼的绿,心情越来越好,像心中的希望在萌芽,长大,开花。

它就这样站着,头上是蓝天,脚下是土,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叶子绿了又黄,花儿开了又开,它只是沉默的站着,努力的生长。一年年迎着阳光,微风,雨露,有时是大风冷雨,它就这样慢慢长高长大,阳光照在它的叶子上,绿得可爱又闪亮,那是生命的力量和坚强。它不说话,有时风吹拂它,抚起它的叶子沙沙响,似它的声音,在和风说话。有时小鸟在它枝头唱歌,像是它的.朋友,叽叽喳喳。有时孩子们在它身边嬉闹,淘气时还会拽拽它的头发,它也不说话,始终那样温柔典雅。大风刮来时,才会看到它在风中枝叶乱舞,顽强的与风战斗。它是一棵树,一棵在阳光风雨中慢慢成长的树。

经过春的温暖,夏的火热,秋的成熟,迎来了冬天,它开出了满树的繁花,吸引很多人观赏,人们赞叹它的朦胧,夸奖它的漂亮,它用它的美丽点缀着不太寒冷的南方冬季,温暖着喜欢它的人们的心。从远处望去,它像穿着粉色纱裙的羞涩少女,那么浪漫,那么美丽。一阵阵轻风吹来,它洒下花瓣在风中飞舞,舞姿翩翩,让人流恋。

它是一棵树,一棵很普通的树,没有人会太在意它。它沉默而又坚强的生长着,它的绿叶给别人闪亮,它的花给别人芬芳,它是海岸边的一道风景,它只知道给予而从不知道索取,它是那么平凡而又是那么伟大。经历着风霜,丰富着阅历,阅过着沧桑,从容着心境,触摸着岁月,丰富着底蕴。

一棵树的写景散文 篇2

一、导入美

美的文章需要美的导入才能使人身临其境。如《天池》一文不妨用李商隐的小诗《瑶池》导入:“‘瑶池阿母绮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诗中的‘瑶池’便是现在的天池。”如《阿里山纪行》一文可以这样导入:“‘高山青, 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一首《高山青》唱红了大江南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吴功正的脚步一起走进阿里山。”

二、诵读美

美文的诵读需要读者的声情并茂, 更需要独到的方式引导。这种方式首先就是配乐朗诵。音乐和文学的结合, 是任何东西所不能媲美的。试想一边诵读“小桥流水、古朴犹存”的《周庄水韵》, 一边配上一段笛声悠扬的江南小曲, 无须教者讲述, 其中之美、之妙便不言而喻。其次就是分层朗读。如《鼎湖山听泉》中一段描写鼎湖山泉声的句子:“那柔曼如提琴者, 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两位女生读) ;那清脆如弹拨者,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全班女生读) ;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 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全班男生读)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定是激流直下陡壁, 飞瀑落下深潭 (全班学生读) 。”这样就能将泉声柔曼、清脆、厚重、雄浑的特点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三、品味美

文章之美贵在语言之美, 语言之美贵在修辞之美, 修辞之美贵在品味之美。对语言的品味要注重方法的引导, 教者可从修辞、运用的手法以及巧妙的修饰语等方面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情感或写作的目的。朱自清的《春》中“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一个“让”字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荷塘月色》:“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此句正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荷叶的妖娆多姿。

四、引用美

旁征博引向来是各位文学爱好者所喜欢和擅长的, 为了领悟天池魔幻、神奇、缥缈之美, 我们可引用一位名叫龙城飞将的网友对天山的描绘:“用惊艳不足以形容她的美丽, 用漂亮不足以描绘她的华贵。纯净、圣洁、晶莹, 仿佛梦幻一般, 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没有一丝人为活动的痕迹。碧绿的水面上照射着金色的阳光, 如同金粉洒在一块大大的碧玉上, 波光掠影, 玲珑剔透。池面上水汽和阳光交织在一起, 云雾缠绕, 给人一种梦幻般的视觉。站在岸边, 仿佛和天池融为一体, 听她讲述着那深沉梦幻的寓言, 和她独处高山之巅, 听它亿万年来的感叹, 此景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睹?”

五、比较美

红花当须绿叶来衬托, 万物之美亦是如此。美有很多种, 如何让学生对各种景色之美有确切的把握, 我们不妨设置一个仿句题来显示这种美的独特之处:“如果说长城美在它的雄伟绵延, 中山陵美在它的庄严肃穆, 那么九寨沟美在它的原汁原味, 泰山美在它的巍峨挺拔;如果说天池美在它的虚幻缥缈, 阿里山美在它的妖娆多姿, 那么苏州园林美在它的精雕细琢, 鼎湖山美在它的空灵神圣……”

六、宣传美

既然是美的东西就不该独自占有, 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在这一环节我们不妨为所写美景写一则广告宣传语, 要求是广告宣传语写得好、写得巧、写得美、写得妙, 这就要求学生能运用一定的手法。如《济南的冬天》一文主要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征, 不妨写这样的宣传语:“冬天的济南是孕育春天的摇篮 (押韵) , 冬天的济南是你过冬的理想境界 (押韵) 。”如《天池》一文的宣传语:“青春天池、美丽天山 (比喻、对偶) ;天池景色美如画, 声名远播遍华夏 (比喻、押韵) 。”

七、总结美

古人称画龙须点睛, 那么一堂出彩的课也需要点睛之笔———教师总结, 总结的语言要美且切入重点。如《天池》, 可这样总结:“它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 也许只有地大物博的中华民族方能孕育出如此美丽的仙境, 大自然以它的鬼斧神工给予人类难以想象的种种奇迹, 让我们珍惜、热爱这绿色的自然吧, 因为它是我们幸福的家园!”

我教西部散文《一棵树》 篇3

前一阵子,我们学习了一篇散文《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两只鸟”告诉我们:年轻人应该拒绝啃老,学会自立自强;人类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环保意识,学会跟大自然和谐共处。

在春天里,我们观察两只鸟;在四季里,我们继续仰望天空,不只是观察两只鸟,还要观察两只鸟栖息的那棵树。

二、授课流程

师:尚建荣的《一棵树》如此简短并且看似简单,它凭什么获取西部散文“新锐奖”?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它的手法丰富,运用了对比、拟人、夸张等手法。

生:它的语言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生:它的立意高尚,批判深刻。

师:显而易见,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情散文一般有两种表达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本文属于哪一种类型?

生:借物抒情。

师:借物抒情的文章的基本手法是托物言志。那么本文“托何物?何以托”?

师:“树”是如何向四季表白的?作者又是如何概述“人”的?

生:本文是托“树”喻“人”,描摹了“树”用花朵、叶子、果实、根部等形式对四季的“沉默”的表白方式,鞭笞了“人”的撒谎、自私、势利、浅薄等劣根性。

师:这篇散文“言何志”?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文眼。

生:本文的文眼是“人是该学一学树了”。

师:人应该学习树的哪些品质呢?

生:低调,深沉,谦恭,奉献,坦诚,包容,团结。

师:本文的作者就是借“树”抒情,赞美了“一棵差一点儿就完美”的树(一片森林),毫不留情地批判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攻击、伤害、捉弄等不健康现象。

师:张志公先生说过,文本阅读就是在文本里走几个来回。刚才我们整体感知了《一棵树》,下面我们来细细品味这篇散文的形象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师:那么,这篇散文又是“如何言”的呢?请大家一起来研读课文第1、2、3、6、13—20等段落。

师:请一个同学读一下第1段。

师:第1段的语言倒不见得如何美,有两个词语倒是值得咀嚼一下。“永远”?“的确”?

生:说明毫无例外,千真万确。

师:树用沉默的方式告诉人类什么做人的道理?

生:沉默是金。

师:老师还想到了“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等等字眼。

师:现在老师来范读一下第2段,请同学们准备鉴赏相关的字、词、句。

师:“你能像一棵树那样用甜美而馨香的语言”中“甜美而馨香”指的是什么?

生:梦幻一般的花朵。

师:人能不能“使季节陶醉或让鸟儿唱个不休”?

生:不能。

师:请同学们齐诵第3段,继续赏鉴相关的文字。

生:“对于一棵大树,你看,我们往往只注视它顶天立地的英姿,而忽略它一片叶一根枝慢慢长大的过程。”这句话说明人类往往只重视事情的结果,轻视事情发展的过程。

师:是啊,我们现在的社会太急功近利了,人们都想坐享其成,名利双收。

生:“有一天,当你背过身走了很远很远的路而感受到身心疲惫时,在你随意间的回头一望中,你终于看清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一味地追名逐利,随波逐流,要及时“回头”。

师:是的。辛弃疾有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的一生中,要追逐的东西很多。其实,有许多东西并不在人堆里,而是在“灯火阑珊处”。我们人类要学会树的静默和冷凝的精神,不要一味地逐大流。

师:作者喜欢用“在晚霞中”“在晚风中”等修饰性词语,想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生:凄凉,凄美,以此表达作者失落和失望的心态。

生:人不仅要学树的静默,还要学会思考。

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假如只是静默而不作思考,也于事无补。

师:同学们看老师站在这里像一棵树吗?(笑)我自己看着不像,倒像“一棵草”。但是老师虽然没有树的挺拔,却有着树的精神。(笑)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诵读第6段,大家一起个性解读这段文字中的精彩语言以及蕴含的做人的道理。

生:“透过一片树叶的脉络,你可以看到江湖河海”,夸张手法,告诉人们“以小见大”的道理。

师:老师送你们一个词语“见微知著”。

生:“我们就能让黑夜之梦在天亮前找到回家的路。”“黑夜之梦”指人在生活中的忧郁和沧桑;“天亮前”写出了黑夜之梦的特性;“找到回家的路”是指人找到了归宿,找到了精神家园。

生:“一棵树,一片森林,它的静默足以让一个人听见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喧嚣和轰鸣。”“喧嚣和轰鸣”是指人的种种急功近利式的想法和行动。

师:老师范读13—20段,请同学们体悟第14、15、16段三个“一字短语”,讨论“似乎可能又似乎不可能”。

师:为什么不鼓掌?(笑)(学生鼓掌)

生:可能,这要看不同人的心态。

生:既可能也不可能,要看具体的情形。

生:既可能也不可能,要看具体的人。

师:可能;不可能;既可能也不可能。分析都对,这里没有标准答案。标准答案会害死人的。(笑)

师:这组短句,“我”扪心自问,“你”追逼责问,“他”疑虑重重。我们的人类太可悲了,让我们自己心生太多的悲凉。

师:至此,我们完成了本文“如何言”的问题。老师再追问一下本文是“如何言”的?

生:生动的语言;对比、拟人等手法;托物寓理的深度思考。

师:接下来,我们要探讨“为何言”的问题了。通俗地讲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生:现实社会令人失望。

生:呼唤人类像树一样接纳,团结。

师:我们中学生朋友写作文就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

师:现在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本文凭什么获西部散文“新锐奖”?

生:托物言志的写法;深刻的哲理;生动流畅的语言。

他是一棵树的抒情散文 篇4

他十五岁的时候,娶了邻村谢家的比他大三岁的女子为妻。这就是我的爸爸和妈妈。十五岁,还不谙世事,就要承担家庭的重负了!既要为家族传宗接代,还要为复兴家族而操心操力。这,对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来说,还不够残酷吗!

十六岁上,他就做了父亲。当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的家连一块包我的褯子布都没有了。当年的大家族的少爷,一下子成了穷苦家庭的新主人。老人们不甘心这样的生活,在父亲十八岁时,全家人七凑八凑,把他送到哈尔滨学裁缝。这便成了父亲一辈子的职业。

我六岁的时候,爸爸已经是哈尔滨市公安局服务合作社的正式职工了。他是这个家族中有史以来走出农村的第一人。他将创造这个家族崭新的生活历史。这一年春天,爸爸把妈妈和我接到了哈尔滨。一个农村娃第一次进省城,眼睛里什么都新鲜:我第一次知道人走的路可以不是土的,爸爸告诉我这叫油漆马路;我第一次知道人住的屋子可以好几层,爸爸告诉我这叫楼房;我第一次知道人坐的车可以不用马拉,爸爸告诉我这叫电车;我第一次知道照亮的灯可以大头冲下,爸爸告诉我这叫电灯;我第一次知道……,爸爸告诉我…………我第一次站在松花江边,望着滔滔东去的江水,望着来来往往的江帆,想起家乡那弯弯曲曲的西小河,啊!我真想投身江水,重新洗涤自己的灵魂。我第一次走进动物园,看着那上下撺掇的猊猴,听着那令人颤栗的虎啸,想起家乡咪咪汪汪的猫狗,啊!我真想奔向森林,重新构造自己的世界。是爸爸把我带进了这么多彩的生活!

可是,只一年多,爸爸为了照顾去不了省城的爷爷奶奶,毅然辞去了那份令乡下人羡慕的工作,回到了老家。孩提时的我当时并不知道,也不懂得,甚至不理解爸爸为什么这么做。经常和爸爸磨叨“我们要是不回来有多好”。每每这时,爸爸都叹着气,摇摇头,无奈地说:“你不懂啊!”是的,我真的不懂。可现在,经历了生活沧桑的我,懂了。懂得了爸爸这是一种怎样的牺牲!一个“孝”字让爸爸牺牲的多么惨重!那不单单是一份“城市人”的名签,一份“工人”的职业,那是爸爸的前途,那是爸爸的生活,那是爸爸的命运!爸爸常说:“我没有能力让老人们过上好生活,但我不能为了自己而不管他们。”这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名言,但它却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

回到老家后,爸爸一边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一边干着裁缝的活,用自己的劳动维持一家老少六口人的生计。那时的家上有三位老人,下有正在读小学的我,妈妈又患有严重的肺原性心脏病。全家只有爸爸一个整劳力。但,我从未听他抱怨过。有时,劳动了一天之后,他还饶有兴趣的和邻居们坐在一起讲三国故事。什么借东风,什么捉放曹,他讲的有声有色,邻居们听的如醉如痴。我不明白爸爸怎么知道的那么多。只有在说起他在哈尔滨的那段生活时,在兴奋之余他常常显出几丝无奈。

人的承受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爸爸终于病倒了。我不知道爸爸得的是什么病,只知道他浑身无力一走三歇。但他就是坚决不躺在炕上。这场大病使他开始研究上了医学。我还记得,家里的第一本医书叫《医宗金鉴》,作者是资深老中医张仲景。后来又有什么《汤头歌诀》,什么《民间验方》等等。直到现在,他还经常搜集些偏方什么的。他的小本本上记了一方又一方。他自己抓蚂蚁种黑豆,配制的蚂蚁黑豆丸真是上好的强身补肾的良药。

我上高中一年级的那年冬天,他又病了一场。那是因为他在生产队里刨粪,为了多挣工分,别人都收工了,他一个人还在那刨。累得满头大汗,他就脱下棉袄,只穿着一件小布衫。一下子,他感冒了。他以为挺一挺,出点汗就能好。就耽误了治疗。感冒引发成了胸膜炎。就是这样,他也坚决不去住院,只靠队里的赤脚医生打打小针吃点小药。我赶回家里,看着炕上这张蜡黄的脸,我实在受不了了。为了我,为了家,爸爸竟然病到了这个程度!我也十七岁了,“年龄十七不算小,家中的担子千斤重,我也该担上八百斤”。我不想继续念书了,我要回家和爸爸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担。可爸爸说什么也不答应。他用双手撑起病弱的身体,一边咳着一边说:“你快回学校去。我不指望你将来做官发财,考上大学哪怕读一天,我也算为咱家供出一个大学生来了。”质朴的语言,殷切的希望!我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希望,迈着沉甸甸的步伐,走上了东官道。我知道,这个生养我的小山村的人们都常年累月地劳作在给予他们衣食的土地上。解放后,村里先后从这东官道上只走出去三个人,都是从军的。一个复员后在村里当了大队支书,另两个复员后都在外地安排了工作,再也没回到村里来。我是做为读书人从东官道走出小山村的第一个。我是家族的长子长孙。我的家族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祖辈兄弟六人中,只有爷爷读过几天“私塾”,能记个小账。父辈中,只有爸爸读到“优级”,还没毕业。

我是全家族中最有“文化”的了。我从这东官道上一走出来,肩上担着的是振兴家族的希望。所以我“沉甸甸”的了。

可我最终还是没能正常地考上大学。我读到高二下学期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1968年6月8日,我高中毕业,又从东官道走回了生养我的小山村,回到了爸爸的身边。虽然我是这个小山村有史以来的最高“文化人”,但总觉得辜负了爸爸的希望。爸爸道是豁达:“赶上这时候了。”妈妈也说:“这不怪你。”但我知道这是爸妈安慰我,我还是欠下了二老一份“债”,一份我无法补偿的“债”。直到1978年,我才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黑龙江省函授广播学院,1982年又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爸爸高兴,说:“咱家终于出了个大学生!”可妈妈却永远不会知道她的儿子圆了她和爸爸的梦。

妈妈走后,爸爸为了不拖累我,就带着弟弟妹妹艰难度日。为了贴补家用,他贪黑起早扣大棚,育秧棵,种菜籽……他再也没有心思讲今说古了。这样的日子他熬了十六七年。

待弟弟妹妹长大了,相继成家之后他才松了一口气。他背起了装有简单工具的背包,开始“周游”各地——到处奔走修理缝纫机。他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是半年多。他不用儿女养活,却总是用挣来的钱贴补儿女。直到现在,都八十二岁了,整天还是闲不住。修缝纫机,磨剪子,磨菜刀,他总有来钱道。偶尔打打小麻将,输赢他都乐呵呵的。

老爸每天早起,一碗蚂蚁黑豆粉的鸡蛋水,热乎乎地喝下后,就站在窗前,沐浴着满目春光,做他自己编的“体操”。扭扭腰,耸耸肩,摇摇头,还抡起双臂拍打着后背前胸。“啪啪啪”的响声传递着老人的力量和底气。他的腰板比我还直溜,他的脸色比我还红润。我常常和弟弟妹妹说,老爸的健康是我们的福分啊!今年的春天,老爸又爱好起摄影了。天天拿着相机到处摄取春光。青龙山的楼台亭榭,月亮湖的鲅鱼公主,世纪广场的拓荒牛,碧霞公园的老槐树,处处灵显着春天的色彩,片片饱含了老爸的喜悦。

有这样的老爸,我不敢称老,不敢述说自己的暮秋神话。我还得做春天的榆槐,虽满干的皱褶,却要在风雨中挺立不弯,要生榆钱,要散槐香。要用自己的努力妆扮自己的春天,妆扮家庭的春天。于是,我不敢也不甘闲赋在家,不甘也不敢留恋麻坛。我应聘到了区史志办,在春光里寻找这个年轻城市的历史。我回归到了雀之巢,在春光里享受这个网络文坛的丰富。

每天坐在电脑前,白天沐浴着明媚春光,夜晚抚摸着习习春风,用“一指禅”敲打着键盘,一股股春天的气息让我沉醉,让我销魂。哦,心里有春天,这春天就是永远。

怀念一棵树散文 篇5

夏末的午后,大地已被强烈的阳光烘烤的炽热,气温已高达36度,据天气预报说,在有些地区已超过了40度。在这样闷热的天气里,心情自然也就憋闷,百无聊赖,于是凭栏窗前,想找一个透透气的地方,找一个带来清凉放松心情栖息心灵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便怀念起一棵树来,怀念的竟是四十多年前就已长在我心底的那棵树,也就打开了我已尘封四十多年的记忆,回忆起我与那棵树的过往。

那是一棵杏树。从我记事起,就知晓家里的自留地里有一棵杏树,杏树长的粗壮,矮墩墩的,那时就一个成年人搂不过来。粗矮的树桩上雕刻着斑驳的岁月,一块块老树皮就如同耄耋老人的一张脸,一身皮,已失去了弹性,浑身皱皱巴巴,但内里却仍显现着“不服老”的余力。我先是问父亲,这棵杏树是什么时候栽的?父亲不知道。后又问上了年纪的祖母,祖母也不知道。这更在我的心灵深处增添了对那棵杏树的神秘感,油然而生出对那棵杏树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情愫,树底下就成了我童年乘凉的地方,树桩上就成了我少年攀爬、玩耍的地方,杏树上放飞儿时的梦想,在我脑海深处也留下了昨日的美丽风景。

回忆过往,我把那棵长在心底的杏树移植到眼前,仿佛还在昨天,那棵粗壮的枝繁叶茂的杏树还是从前,我的眼前立时浮现出一片绿色的风光……儿时的我常常坐在杏树底下乘凉,依偎在祖母身边,看飞来飞去的小鸟儿,听树上时断时续的蝉鸣,我就感到杏树既不孤独,也不寂寞,常有鸟儿、蝉儿陪伴。我还时而发现树桩上攀爬的一种貌似丑陋的虫子,我便急切地问祖母这是一种什么虫子,祖母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了看,似乎故意压低声音对我说:“它叫‘臭大姐,你可别叫它,若一叫它,它身上就会散发出臭气来,让人受不了。”我那时出于好奇,就对着正在树桩上缓慢爬行的“臭大姐”大声叫喊着:“臭大姐、臭大姐……”不知是不是因我的喊叫,“臭大姐”顿时散发出了一股股臭气,一时间确实觉得臭不可闻。自此以后,我就觉得它与“大姐”的亲切称呼不相符,它攀爬在散发杏树上,与周身散发着清香的杏树不相符,我也越来越厌恶起它来。这只是一段小小的插曲,杏树底下发生的多是些高兴的`事,譬如说,我常常在杏树底下缠着祖母讲故事,祖母煞有介事地给我讲《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李世民吃萋萋菜的故事》、《乔天华的故事》……祖母最爱讲的故事当属《杨家将》,讲起“穆桂英挂帅”来,生动形象,妙趣横生。讲起“佘太君”来,还不时地添油加醋夸耀一番,从祖母的表情上,我看出了祖母这是对同为女人、同为老年人的“佘太君”的一种敬重,讲的多了,我也不知不觉地对“佘太君”敬重起来,我的心中立起了一位精忠报国女性的高大形象。童年的杏树底下发生过许多往事,总是让我回味无穷。

及至到了我上学的时候,那棵老杏树又成了另一道风景,成了我童年的天堂,是我忘年的朋友,我童年时代的许多时光就是在那棵老杏树的树荫下度过的。因它正好长在我上学的路上,上学的时候,我的头总爱往右边歪,因为右边有我家的杏树;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的头又总爱往左边歪,因为左边有我家的杏树,我还愿意走过去,抬头看看葳蕤的枝叶,伸手抚摸着粗壮的树桩,兴趣来了,还要爬到树上去坐一会儿,在树上看着小人书,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时做完了作业,我还会提着一张狗皮,到杏树底下玩耍、看书。即使离开它的时候,还常常三步一回头。我想,这不只是出于对杏树的呵护,更重要的是对杏树凝聚着一种浓浓的深情,这种深情是无法言表的。植物动物如同人一样,你与它交往时间长了,就会慢慢滋生着感情,日久生情,你说不是吗?

杏树的动人之处在春天。在万物刚刚复苏的时候,杏树就抢了百树之先,枝头上的蓓蕾盛开了,那些带着嫣然笑容的杏花一簇簇、一串串,真是花团锦簇,千姿百态,整棵大树盛开出一片片洁白如玉的杏花,白花花的杏花增添了杏树的美丽,特别招人喜欢。一朵一朵挨挨挤挤的白花朵,在向人们报告美丽春天的到来,展示着它那洁白优雅的美丽。过了不多久,杏花就开始凋谢了,树枝生出了许多嫩绿的小树叶,花朵谢了的中间开始长出如同米粒一样大的绿色小颗粒,伴随着春风春雨渐渐长大,后来长成玉米粒大,也越来越好看了,儿时的我,见了就想摘下来品尝一下,结果一尝,酸酸的,接着就会随手扔掉,现在想来,舌蕾还感到涩涩的。

每到春末夏初时,杏树枝上就挂满了果实,到了六、七月份,杏开始成熟了,由黄变红,特别招人喜爱,也会引来南来北往的人偷摘。这样,每当到了杏熟了的时候,我和祖母就会轮流守望着杏树,大多时候委托一位没事的邻居三爷爷看守,他和自己的那棵杏树一样守护着我家那棵杏树,这是一年中的关键时刻,每年很少遭受损失。

那棵杏树每年果实累累,到了杏子收获的时候,全家老小提着袋子,挎着篮子,一起涌向了杏树,有站在树枝上摘的,有在树下接的,树上树下洋溢着一片收获的欢乐。那棵杏树让我家收获的不仅仅是杏子,收获更多的是一家人的亲情和欢乐。还有邻里之间的感情。儿时每当收获杏子的时候,母亲就会装满一小圆斗或一小篓,让我挨家挨户地往邻居家里送,让邻居们分享收获的喜悦。大娘、大婶们见我送来了杏子,就会说:“你一等,我给你压着篓。”往往她们去拿东西的当儿,我已跑出了大门外。也会遇到扯着篓子不放的,非要装上糖果、点心什么的,怎奈那时的小手也挣脱不了她们。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维系的是邻居之间你来我往的一种情谊。

后来,随着父母年龄大了,我又当兵在外,到了收获杏子的时候,常常会有邻居来帮忙。至今还依稀记得,那时一个十五、六岁的瘦小小伙伴,赤着脚蹭蹭地爬到树上,又熟练地踩在细枝上,我看到树枝都被他踩得弯向了大地,真替他担心,父母也不停地劝他:“你小心点,别摔着。”而他说了句:“没事。”就很自然地摘着杏子。在自己家的树上摘杏子,我却显得有点胆怯、萎缩,不能像他那样熟练、自如,一种卑怯感油然而生。其实,我那时最担心的不是伤了自己的身体,而是怕伤了树枝,怕不知几辈人栽培下的树枝折损在我的脚下,还有,我对那棵杏树特别的喜爱,就应该那样呵护着它。

想念一棵树优美散文 篇6

夜很深了,父亲突然打来电话,嗫嚅了好一阵才说:“把那棵麦梨树砍了吧,庄里修路要从那个地方过,原想给好好说一下错过一点就行了,没承想还弄不成。”顿了一下接着说:“几年争取修路都没成,今年给交通局把话下尽了,最后答应每户集资一千元,劳力全出,提供一切方便,人家才同意的。”末了说到:“何况那棵麦梨树也已经朽透了,说不定哪天倒下来还会砸着房子,还不如早一点砍了放心呢。”父亲在极力地寻找着砍树的理由。

我知道,这一千元的集资款是大多数家庭一年纯收入的一半,全庄两千多人争取修路已经有五年多了,别的村都通了路,惟独我们村还在人背畜驮。

麦梨树是做家具的上等木料,尤其做桌椅的腿结实牢靠。在西秦岭深处的老家,长到那样高大的麦梨树,庄子里绝无仅有。父亲知道我对麦梨树的特殊感情,弟弟结婚时就想砍了它做家具,父亲默默不语,在修新房时,父亲又特意在距麦梨树三尺之外才放线砌地基。此后,麦梨树就一直孤独地立在白墙绿瓦的新房墙角。

麦梨麦梨,麦子成熟的时候,梨子也就熟了。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棵麦梨树刚刚进入盛果期。那黄绿黄绿的梨子,皮儿纸一样薄,水分饱,果肉多,仔细品尝,还略有一丝柠檬般的酸味,但恰恰就是这一丝酸味,使我们家的麦梨成为方圆几十里味道最好的麦梨!

但这么好的梨子我们却很少吃,每到梨子成熟的季节,就把它采摘下来背到集市上变买成钱,以供我们弟兄姊妹五个交学费,买油盐。每到星期天,全家就早早地起来,母亲做饭,父亲则拿上那根顶端扎了一个小布袋的竹竿领上我去摘麦梨。父亲在树上摘好后递给我,我小心翼翼地一个一个往小背篓里装,一只背篓大概可以装一百多个。急急地吃完早饭,父母上山去做农活,我则背上麦梨赶往县城去卖。

从家里到县城有二十多里路,但我却总觉得遥远无比。走到中途,每走几步,我就得在路边的土坎上歇一会儿。快到县城的时候,我只能像小甲虫一样一步一步的往前挪,汗水常常湿透了衣服,肩上的背篓系仿佛钻进了肩胛骨。

精疲力尽的我到了集市后,赶紧放下背篓,先挑选一些个大光鲜的梨子摆放开来,一边拿期盼的眼神等待顾客光顾,一边用手帕擦拭梨子上灰尘和果垢。风吹日晒,梨子上的尘垢很难轻易清除掉,常常地,我就得用指甲抠,用指肚磨。每赶一次集回来,我的手指几天疼地连握笔都很困难。更令人气愤的是,我刚在集市上摆好梨子,大雨就直泼下来。那时候,我常在心里怨恨西秦岭深处的家乡为什么总有下不完的雨。

在城里人的挑剔和讨价还价中卖完梨之后,也是我童年时光中最惬意和快乐的时刻——父母允诺我用卖梨的一部分钱用来买书和看电影。几年下来,我不仅看了《地道战》、《奇袭》、《伊豆的舞女》等电影,还拥有了让许多小朋友羡慕的`《霍元甲》、《三国演义》、《追捕》等一纸箱小人书。后来,在我爱上文学的时候,我才知道《伊豆的舞女》就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现在想想,也就是在那时候,文学的因子就悄悄地注入我的血脉。

如今,我也成了所谓的城里人,每次在买水果尤其是买农村孩子的梨子时,仿佛又看到了童年的我背着小背篓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今夜,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说村里修路的事。我知道,父亲深知我对那棵麦梨树的特殊情感,无论是在弟弟结婚还是在修新房时,父亲都坚决反对砍掉麦梨树——尽管那棵麦梨树早已枯干。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在他无语的坚持和我的固守中,麦梨树也就一直站立到今天。现在,父亲自己深夜打来电话,并一再诉说砍树的理由,我的眼前也仿佛看到了一条乡亲们渴盼已久的、笔直宽阔的大路,经过老家的院子伸向希望的远方……我还能再说什么呢?

一棵树的写景散文 篇7

“真”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核心。朱自清的写景散文, 以真挚的感情, 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

我们以《温州的踪迹》中的《绿》为例, 说明作者怎样追求那“逼真”的艺术境界的。全文四个自然段, 首尾各一句为一段, 点题和照应, 做到了首尾圆合, 结构紧凑。中间两段文字是顺着第二次到仙岩时观察梅雨潭的足迹写的, 层次井然, 观察细腻, 景物描写达到了逼真的程度。先听到声音, 再看到“一带白而发亮的水”, 是梅雨潭。到了梅雨亭上, 正对着瀑布, 山岩、瀑布、亭台、草丛、潭水便尽收眼底了。作者写踞于岩上的梅雨亭, 薄阴天气的岩面与草丛, 直冲而下的瀑布, 流水撞击岩上的飞花碎玉, 纷纷落下的如白梅、似杨花的水花, 都是那么形象逼真。这都是作者实地静观之所得, 没有夸张和雕琢, 如同一笔笔的写生画, 读来如见其景, 如闻其声, 它是写实之作。接着, 作者写梅雨潭的绿色, 这是全文最生动逼真之处。奇异的绿色招引着游人, “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 攀着乱石, 小心探身下去”, 又过了一个石穹门, 到了潭边。望着这一碧潭水, 作者展开奇思异想:潭水象一张极大的铺着的荷叶, 想张开两臂抱住它。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这动人的绿色, “她松松的皱缬着, 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 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 象涂了‘明油’一般……”随着作者的笔触, 随着作者感情的波澜, 不仅我们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 而且我们的肌肤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 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北京十刹海拂地的绿杨, 不能说不可爱;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 不能说不俊美;西湖的波不能说不明丽;秦淮河的水, 不能说不旖旎。但是在作者的眼中, 作者的笔下, 它们不是太浓, 就是太淡, 不是太明就是太暗, 都无法与梅雨潭那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的绿相媲美!至此作者的感情迸发而出, 变为直接的呼喊:“可爱的, 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进而再次展开了奇异的联想:“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 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为眼, 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想拍她、抚她、亲她, 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 感情真挚柔美到了极点。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 一切真情都显示出“活脱脱”的个性, 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 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自清描写景物形似逼真, 一是源于他对事物观察的细致真切;二是他丰富多彩的语言, 善用博喻, 从多个角度去比拟景物, 使人们似见其景, 如睹其物;三是他独特的构思, 他善于采取移步换形之写法, 先有铺垫, 后有集中而突出的描写, 在穷形尽相仍恐不足之后, 又加之以比较对比, 让人通过想象去领会, 从而达到极其逼真的艺术感受效果。

朱自清在《论逼真与入画》一文中强调:“真”就是自然, 要使景物显得自然逼真, 还要写得“气韵生动”, “惟其‘气韵生动’, 才能自然, 才是活的不是死的……‘逼真’等于俗话说的‘活脱’或‘活像’, 不但像是真的, 并且活像是真的。”成功的写景, 在于写得活, 能传神, 如画一般美。朱自清在创作实践中, 在精雕细刻的同时, 在“活”字上下尽功夫。譬如在《荷塘月色》里, 他也把那一角荷塘写活了:那田田的叶子中间, 花儿“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还送来了缕缕清香;忽而微风吹过, 叶上便呈现一道凝碧的波痕, 加上叶下脉脉的流水, 于是那荷塘“却更见风致了”。在作者笔下, 花叶含情, 流水有意;写形传神, 臻于化境。

朱自清的散文追求“逼真”的艺术境界。在朱自清的笔下, 无论天地、山水、花木, 都描绘得逼真自然, 写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从而形成了他写景散文的率真的特色。

优秀的散文常常兼有诗情与画意。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自然逼真中, 还追求一种绘画美。

朱自清是散文领域里的卓越的风景画家。他的《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白水漈》等, 都是极美的山水工笔画。他用语言的丹青点染的风景画, 以比喻丰美、想象超拔取胜。他所创造的画面自成一格:笔触细腻, 但不是浓妆艳抹;构图简洁、但相互间显出风华, 平淡中显出腴厚;他的笔墨挥洒自如, 把自然景色、物体状貌勾画得栩栩如生;明净的色彩, 素雅的风致, 把读者引入奇妙的画境。

譬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写作者游南京秦淮河所见景色。水色、天光、日态、灯彩人影、船形、树姿、琴声、歌音等都是人们常见而易于忽略的事物, 但作者善于把它们错杂起来作“加倍”的描写, 因此写得很细腻, 精密确切地写出了当时秦淮河上那种灯月交辉、画舫纵横、笙歌彻夜的景象。写夏夜泛舟游秦淮河, 自然离不开水, 也离不开写天上的月、船上的灯。所以作者特别注意对月亮、灯光、河水三者关系的变化, 作细针密线的描绘和渲染, 逼真地表现出当时当地所独具、又是作者凭着自己的审美趣味最能领略的美的境界。

你看, 这是夜幕方垂、灯火初明时的情景:“夜幕垂垂地下来时, 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 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 在黯黯的水波里, 又逗起缕缕的明漪。”这是着意灯光, 描绘灯光在水中的投影。那么水呢?水在天未断黑时, 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 不是灯光初明时, “阴阴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 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 就是梦的眼睛了。”这是着意水态, 展现灯明前后水的色泽意态的变幻。作者还通过那水中灯影和灯下水光的描写, 表现了当时化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图景。因为这时皎月初升, 光量不大, 所以灯光压倒了月色, 灯火透过玻璃投射至黯淡的水波里, 河里便呈现一片“朦胧的烟霭”, 构成一种梦幻般的迷离境界, 从而引起人们思古之幽情。

但是, 船到大中桥外, 却是另一番景象了。这时“淡淡的月, 衬着蔚蓝的天”, 照着“空阔”的江面。因此, 秦淮河的水在这里变为“静静的, 冷冷的绿着”, 如“茵陈酒”一般, “在每一只从那一边过去时, 我们能画出它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 在我们的心上;这里是空着, 且显着是静了”。这是写水。接着写灯火:“渺渺的”灯辉与“缠缠的”月色相互交融, 此时与前面不同的是, 灯光已夺不了月色, 因此, 在月光的映照下, 河面上纷然的灯都“黄而有晕”, “灯愈多, 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 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这“光雾”便是灯光、月色、水气杂糅辉映形成的。写了灯, 接着写月。由于这里比较宽阔, 月在中天朗朗照着, 所以灯光是浑的, 月色却是清的。那一弯素月, “她晚妆才罢, 盈盈的上了柳梢头”, 那渗着月光的垂杨的柔细的枝条, “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 交互的缠着、搀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 而月儿偶然也从垂柳枝条的交叉处偷偷窥视着我们, “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 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 在月光下, “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这些都是近观细察, 从垂杨老树完全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给人的印象, 作拟人化的描写, 来表现出月色的光感和意态。接着作远景勾勒:“远处———快到天际线了, 才有两片白云, 亮得现出异彩, 像美丽的贝壳一般。那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里则通过远天的白云和远处黑黑的一带轮廓在月下的状态, 写出了另一番月色的光感和色感。

随着游览时间的推移, 地点的不同, 心情的变化, 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也不同, 使整篇作品就像是许多幅以秦淮河风景为题材连缀成的组画。开头以虚景来衬写实景。作者从想象中明示秦淮河上“那时华灯映水, 画舫凌波的光景”, 衬染出由桨声和灯影构成朦胧而迷人的眼前景色。文章紧紧扣住那河上的灯影, 汩汩的桨声、沉沉的河水、清辉的月色、悠扬的笛韵……这一切都与河上的灯影组成一幅幅和谐和多种色调、多种情味的画面。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之所以能做到“文中有画”, 有赖于他对事物作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一处胜迹, 一幅景色, 一个事物形态, 他能从不同角度作多方位描绘, 有话可说, 有画可做。同时, 也有赖于他的艺术处理, 他不是停留在对自然景物的机械临摹, 而是发挥了奇妙的想象, 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和拟人的艺术手法, 变静止为飞动, 赋予自然物特有的情趣。

注重创造富有诗意的画面美, 可以说是朱自清的一个重要的山水风景审美意识。朱自清山水意识中的核心是发现与挖掘山水景物的自然美。也许山水本身不一定那么美, 但在朱自清的游记里, 他却能如高超的摄影师一样, 选择最佳角度, 拍下最美的画面。

情感是散文艺术的生命。

朱自清很重视感情这个因素在创作中的作用。他的写景散文情浓似酒、意酣如饴, 写景融情于景, 情与景相映成趣。这就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又一特色———即在描山画水的同时追求一种“情趣美”。

朱自清描山画水的散文中, 举世盛称其美, 誉为“美文”, 或赞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 (1) 。诚然, 他的写景散文最擅长重彩工笔, 真所谓“漱涤事物, 牢笼百态”, 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人化的自然”之类的神髓, 给人以舒坦的美感享受。尤其可贵的是, 这类饱含诗意的美文并无士大夫式徜徉山水的闲情逸致, 而往往是“融情入景”, 深蕴着个人忧国忧民的寄托。郁达夫论及“五四”以来现代散文的主流色彩时曾言:“作者处处不忘自我, 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写了风花雪月, 也总要点出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 以抒怀抱”。是的,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洋溢着他“个人”的情调。

朱自清散文中的风景描写, 处处渗透了他的感情。他无论是写春花, 状瀑布, 记秦淮河歌, 染荷塘月, 无不融注入自己的情思, 他笔下描绘的正是人化了的自然。

在《荷塘月色》里, 通过月下荷塘的描绘, 把作者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 表现得十分曲折含蓄。文章从“我”因“心里颇不宁静”而独步塘边开始, 写到独自“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 再遥想古代采莲美景, 最后独步回家结束, 展示了“我”当时抑郁苦闷的心情, 表现了“我”对黑暗现实不满而又寻求不到出路那种徘徊惆怅的矛盾心理。例如其中写到月色时说:“虽然是满月, 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时候最热闹的, 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这些地方场景的移动都反映出作者心中微妙的变化, 这些都是作者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在《荷塘月色中》, 处处有画意, 而时时曲笔写衷肠, 怅惘郁闷之情融化于细腻的景色描写之中。那月光下的淡淡荷塘景色。那愉快得片刻消遥的淡淡情趣, 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 作者既不愿群居, 又难于独处, 既不满于现实, 又不能从个人的小天地里突破的徬徨、苦闷心情。

如果说《荷塘月色》的情趣在于将情景交融在一个“淡”字上, 那么《绿》整篇的韵味和基调, 正是集中在这个“绿”字上。“绿”字不仅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关连作用, 它更是情景交融的焦点。作者像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 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 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 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

他“惊诧”于梅雨潭的绿, 写出了对岩石作急剧撞击的充满着强劲生命力的瀑布的陶醉, 那蕴蓄着鲜润和奇异“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梅雨潭的绿, 如同向自己襟怀送进了春天的温暖, 激荡了他的感情的波涛。这表明囿于一泓死水般生活中的朱自清, 他是多么酷爱着绿。绿, 是生命力, 是美好未来的象征, 它撼人的心灵, 给人启示, 激起希望, 鼓舞奋斗。正因如此, 朱自清嫌北京十刹海拂地的绿杨太淡, 杭州虎跑寺的绿壁太浓, 又嫌西湖的波太明, 秦淮河水太暗, 因为, 那些只是古雅的颓丧的或者是矫饰的绿, 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朱自清面对梅雨潭的绿感到“惊诧”, 流露了他向往崭新的生命的难以抑制的激情!总之, 朱自清写景抒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不掩饰, 不造作, 更不卖弄。不管是直抒胸臆还是曲笔流露;是借景抒情, 还是寓情于景, 一切的真情都显示出“活脱脱的”个性。他说写文章“虽只一言一动之微, 却包蕴着全部的性格, 最要紧的包蕴着与众不同的趣味”。毫不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 刻意追求自己的独特发现, 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又一特色。

马克思和巴尔扎克都颇赏识法国自然科学家布封那句名言:“风格即是本人。” (2) 诚然, 文章的风格即是作者的个性、情趣和气质各方面修养的艺术表现。朱自清散文那饱蕴醇厚情意的清隽简约的风格是他独有的, 它不同俞平伯的绮丽, 也不同于冰心的轻柔, 更有别于许地山的空灵。读朱自清的散文, 总觉得和他那温文尔雅的品性、一丝不苟的德行、沉静的生活态度是水乳融洽的。

朱自清在他的协警散文中处处融注“自己的声”, 那就是通过缜密的艺术构思, 创造自然和谐、诗画俱美的意境;通过描写抒情有侧重的交融, 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些构成了他写景散文独树一帜的创作个性, 富于真挚美、绘画美和情趣美。

摘要:朱自清的写景散文都有“工笔画”那样美的意境。朱自清在山水的描绘中追求真挚美、绘画美及情趣美, 善于通过精雕细刻、细针密线的描绘, 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 把景物细腻传神地表现出来, 使人读后有特别真切的感受, 好像亲历其地, 亲见其景一样。本文详细地阐述了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三美艺术追求。

关键词:朱自清,写景散文,三美

注释

1朱乔森:《关于父亲的创作》、《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自清》288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版。

小学写景散文特点浅析 篇8

1.写景散文在结构上讲究谋篇布局

小学阶段的写景散文,大多呈现出总分总的形式。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秋天的雨》《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四年级的《长城》《颐和园》《牧场之国》,苏教版三年级的《庐山的云雾》,四年级上册的《泉城》《九寨沟》等课文,开头的自然段统领全文,然后分段叙述,用细腻的笔触写景或状物,最后一段点题,概述文章主旨,或以抒发感情的句子作结。

有的课文是分总式或总分式。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乡下人家》就是这个模式,课文先用几个自然段描写乡下人家的各种风景,最后点出中心:“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有的课文即使整篇不是这样的结构特点,其中的段落却呈现这样的样式,有的围绕中心句展开,有的围绕重点词描写。如《桂林山水》的第二自然段,主要围绕“清、绿、静”这三个词展开写;《雅鲁藏布江》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围绕“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这个中心句来写。为了体现“生物的多样性”,作者写了高低不同的九个自然带所呈现的景观,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冰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物,充分体现了“多样性”。这些课文即使不是明显的总分式或分总式,只要用心体会,也能发现其篇章结构的特点。

2.写景散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散文语言优美,教材上的课文更是文质兼美。有的语言清新活泼,有的语言耐人寻味,有的语言凝练、富有节奏感,而且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增加了语言的美感。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金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这一两句话,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生动的拟人,不但写出了“秋天的雨”是秋天的开始,更写出了秋雨的美丽宜人。又如:“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进攻”“撤退”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势不可挡的气势,自然的轮回是谁都无法阻挡的。再如:“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何等优美富有诗意!把三月的河水缓缓流动比喻为“竖琴”,突出了水的动感乐感,写出了作者愉悦的心情;而春水若“明镜”,则是静态之美,凸显了春水的透明纯净光泽亮丽,读来别有一番风味。这些优美的语言,既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文本,又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用好这些语言材料,能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3.写景散文寓情于景,注重顺序安排

写景散文,重在抒情,即借景抒情,表现作者的某种情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不过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作者把情感注入景物描写之中,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作者所书写的情感,乃是散文的“灵魂”。

教材所选的写景散文,顺序都很明显。有的按时间顺序,有的按方位顺序,有的根据景物的变化描写,有的根据作者的观察角度描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浙江潮》《三峡之秋》《火烧云》就是按时间顺序写,写出了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景物的变化;《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长城》《颐和园》等则是按照方位的变化,写出了景色的不同。当然,无论采用什么顺序,都是为了更好地写景抒情。

二、写景散文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注重精读

写景散文要在“读”上下功夫。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阅读对理解课文的重要性。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师要明白,哪些语段需要精读,哪些越段只需略读。对精读乃至背诵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既可积累语言,又可培养语感,提高欣赏能力,开阔思维,陶冶情操。《桂林山水》是写景散文的经典之作,二、三、四自然段可谓经典中的经典。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把握特点,读出其山水的特点,运用朗读比赛、合作朗读等形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准确的理解,并积累了语言。

2.方法心得——重点突破

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可以在学生课文后,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学生紧紧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方面学习。教师可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体会“海面的色彩不同”与海底的高低不平及海水深浅的因果关系,再读出它的“瑰丽”。第三自然段要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体会“珊瑚的各种各样、海参的懒洋洋、大龙虾的威武”。如果学生通过这几个自然段能够感受到作者描写的方法,后面的学习,教师可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究时间。学生在共同的讨论、交流中自然形成个性的体验与感情。

3.感悟途径——虚实结合

写景散文形象逼真,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而景物的描写又不能太实,作者写出的景物,是加了作者感情与想象的,是作者主观之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真情,引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观潮》中写道:“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读到这里,学生对钱塘潮的汹涌澎湃、恢宏磅礴之气势有了切身感受。

4.关键环节——读写结合

上一篇:辅修双学位学习下一篇:医院工会劳动竞赛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