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教学分析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散文诗教学分析(推荐8篇)

散文诗教学分析 篇1

人武学院10级张小琴119032010041 郭风的《叶笛》在1959年出版后,在全国出现了广泛的影响,其中追求天然,本色,纯朴的特色,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沉的哲理意蕴,体现了大家风范。

一、显著地重复手法。“吹出了……吹出了”,从修辞角度说这是运用了排比但这不仅仅是修辞学,更是诗学的题目。这里的排比句式增强了轮归去复的节奏感,使原本只有一种单调声响的叶笛声变得与众不同,不禁吹出了节奏也吹出了旋律,而且吹出了故乡的景象,故乡的豪迈。

二、诗人用的象征的手法和技巧之高超让人惊叹。以“太阳”隐喻光明的社会,时事和人民的喜悦,多次的提及太阳,又旨在渲染一种光明的气氛。而增强我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和艺术效果这种渲染手法,当然也是一种技巧。

三、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文中通过那笛声里的青草香,龙目眩的香味和太阳的光明让叶笛给人的感觉是积极的,明亮的,热和的,既立体,又梦幻。

散文诗教学分析 篇2

1. 按题材分类。

(1) 高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中的散文是指在现代汉语系统中与小说、诗歌、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生活的内容是写作的素材, 素材经提炼写入文章便成为题材;学生阅读散文, 第一感觉即文章的内容。因此, 从题材的角度切入散文阅读教学, 以创作者所采用的构思方法为依据, 引导学生按规律阅读散文, 进而解答相关试题, 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可能是比较科学的, 且切合实际。

散文的题材大体有四类:1.叙事类, 2.写景类, 3.记人类, 4.感思类。

(2) 回顾近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散文阅读选文:

2007年的《麦天》属叙事类;

2006年的《一幅烟雨牛鹭图》属写景类 (也可将之归为感思类) ;

2009年的《上善若水》、2004年的《草堂·诗魂》和2003年的《乡土情结》属感思类。

散文有第4类题材———记人 (写事中的人) 类, 但这类题材的散文多以在细节中刻画人物为主旨, 与小小说类似, 如2008年的《老银匠》。于是, 为教学计, 可暂将其从散文中列出, 与小小说一起, 组成单元, 专题教学。但必须明白:记人 (写事中的人) 类散文尽管也是以刻画人物为主旨, 但其所记之事并不是一个独立且完整的故事情节, 因此, 它不是小说, 属散文。

2010年的《溜索》和2011年节选的《这是你的战争》分别是小小说和小说节选。

2. 按构思方法分类

(1) 散文创作最基本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

由“物”, 可理解为遇到了“物”。谁遇到了“物”?作品中的“我” (作者) 遇到了“物”。“我”遇到了什么“物”?“我”遇到了某事、某景或某人。

于是, 大多数作家创作散文, 在拟定作品的人称叙述角度及其语气时, 都会在文章的内容中设计这样一个情境 (有时是真实的, 有时是虚构的) ———“我”遇到了某事、某景或某人。

这事、这景、这人, 引发了“我”的感思、感悟或感情, 于是, “我”向“你” (读者) 诉说“我”的感思、感悟或感情。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 读者阅读散文也就是在倾听“我” (作者) 的述说。

2009年所选的《上善若水》写的是“我”“去都江堰, 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 看到“扑面而来”的“‘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 抒发“我仿佛看到了……”的感思。

2007年所选的《麦天》, 文中虽无“我”, 但语气完全是由一个看不见的“我” (作者) 在向“你”述说“关中人”在“收麦的日子”———“麦天”里忙碌、喜悦的生活场景。

2006年所选的《一幅烟雨牛鹭图》写的是“我”“一眼看见那幅大地上的水墨小品” (烟雨中的牛、鹭) , “我还真有些忘情”了。“我像什么都看到了, 但又像什么都没看到———我在想着那个农人。”“我忘情地凝神, 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 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

2004年所选的《草堂·诗魂》写的是“我”“来到杜甫草堂”, “品味”到了“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 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 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2003年所选的《乡土情结》 (节选) , 文中虽无“我”, 但语气完全是由一个看不见的“我” (作者) 在向“你”述说“每个人的心里, 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 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 触景生情, 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 悠邈的时间, 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2) 散文按构思方法分, 可以分成两类———由“物”生“思”类和缘情述“物”类。

(1) 由“物”生“思”中的“物”可能是一个风景, 如2006年所选的《一幅烟雨牛鹭图》;

也有可能是一个场景, 如2009年所选的《上善若水》:在“都江堰”, “‘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 “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

或者是某一特定场景中的某一特定的人, 如2004年所选的《草堂·诗魂》:在“细雨”中, 在“杜甫草堂”里思“杜甫”;

也有可能是一个事由, 如2003年所选的《乡土情结》:“每个人的心里, 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 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 触景生情, 随时随地想到它。”

运用由“物”生“思”构思法写成的散文, 其题材内容必有两块:一块述“物”, 一块写“思”;由“物”生联想, 由联想产生“思”。

(2) 运用缘情述“物”构思法写成的散文, 其题材内容只有一块———述“物”, 其中的“物”多为关于某件事及其场景, 或有关某人的事。

题材为关于某事及其场景的, 如2007年所选的《麦天》, 文中之题材内容全是在述说“关中人”在“收麦的日子”———“麦天”里忙碌、喜悦的生活场景。

题材为有关某人事的, 如2011年广东省所选的《严冬海猎》、2007年北京市所选的《湿湿的想念》和2008年江西省所选的《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运用缘情述“物”构思法写成的散文, 述说者即使对所述场景或者人事饱含情感, 想要抒发, 也不直接表达, 而是把它蕴含在具体的描述之中, 因此, 这类散文大多没有独立成段的“感思”内容。这种表达方式更为准确地说, 是在含情述“物”。

借王国维论诗词意境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类比:用由“物”生“思”构思法写成的散文, 如“有我之境”;用缘情述“物”构思法写成的散文, 似“无我之境”。

3.笔墨的重点

(1) 对所述之“物”的描述。

题材内容为写景, 则重在对所写之景的描述, 如2006年所选的《一幅烟雨牛鹭图》的前半篇。

题材内容为某件事及其场景的, 则重在对事中场景的描写, 如2007年所选的《麦天》整篇对麦熟后女子回娘家帮忙、下面条, 男子准备开镰、收割, 新麦入囤后一家人虽累却平和、闲散的生活场景的描绘。

(2) 如构思立意是用由“物”生“思”之法的, 还重在对所生之思的阐发。

如2009年所选《上善若水》后半篇对保护生态、造福人类的感悟;

如2006年所选《一幅烟雨牛鹭图》后半篇对现代文明的思考;

又如2004年所选《草堂·诗魂》的大多数篇幅都是在写“我”在“草堂”里感慨“杜甫”的人生际遇, 反复“品味”着“文章憎命达”这句箴言所含的人生意蕴。

二.对散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1.兼顾题材、构思方法分类, 精选教学例文及其试题。

2. 在课堂教学中, 按学生考场

答题的实际情境, 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掌握散文阅读最基本的思考方法。

(1) 在粗读中思考并判定:

(1) 该文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法, 还是缘情述“物”法?

(2) 该文的题材内容主要是叙事类, 写景类, 感思类, 还是写人类, 抑或小小说?

(2) 在细读中圈画并判定:

(1) 文中是怎样 (有哪些语句, 用什么方法) 来描写文中之景物、场景、人物的?这些语言和方法突出了该景物、该场景、该人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 如运用由“物”生“思”构思法的, 那该文在描述该景物、场景或场景中的人事的基础上, 还产生了怎样 (有哪些语句, 有几层含义) 的感思?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或哪几种艺术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3) 在精读中思考:

(1) 开头为何如此下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有什么作用?

(2) 文中有几处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语句?如有, 则分别是从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

(3) 文中有几处显现文章旨意的语句, 这些语句如何理解?进而如何理解题目?

3. 帮助学生归纳并理解散文

知识尤其是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 (具体从略) , 在训练中规范学生的答题用语。

4. 以上阅读过程中思考的内容与试题的对应关系

(1) 开头为何如此下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有什么作用?

2009年《上善若水》: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 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2) 文中是怎样 (有哪些语句, 用什么方法) 来描写文中之景物、场景、人物的?这些语言和方法突出了该景物、该场景、该人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1) 2007年《麦天》: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2) 2007年《麦天》:“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 突突突, 吼个不停, 进了麦田, 就如机船下了海, 所过之处, 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 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 请分析它的表现特色。

(3) 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爱哪一段?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4) 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作者在描绘“烟雨牛鹭图”后, 又写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的感受, 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 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的活动场景, 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 该文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法, 还是缘情述“物”法?

如运用的构思方法是由“物”生“思”法的, 那该文在描述该景物、场景的基础上, 还产生了怎样 (有哪些语句, 有几层含义) 的感思?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或哪几种艺术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1) 2009年《上善若水》:本文写的是都江堰, 但不以描写见长, 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2) 2004年的《草堂·诗魂》:从文中看, “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

(3) 2004年的《草堂·诗魂》:阅读第四段画线的句子, 说说“杜甫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4) 2003年《乡土情结》:从文中看, 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不超过28个字)

(5) 2003年《乡土情结》: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6) 2003年《乡土情结》: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 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 慷慨奉献, 与祖国休戚相关, 请你结合乡土情结, 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4) 文中有几处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语句?如有, 则分别是从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

2007年《麦天》:“头顶一团火球, 身上汗珠子擦了又出。早晨起个大早, 白天累一天, 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 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 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5) 文中有几处显现文章旨意的语句, 这些语句如何理解?进而如何理解题目?

(1) 2009年《上善若水》: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2) 2007年《麦天》:文中最后说麦天的忙碌, 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 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 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

(3) 2009年《上善若水》: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4) 2006年《一幅烟雨牛鹭图》: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 结合全文, 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

(5) 2004年的《草堂·诗魂》:文中第四段最后一个句子“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该如何理解?

周岳,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摘要:散文的题材大体有四类:叙事、写景、记人和感思;构思方法基本有两种:由“物”生“思”和缘情述“物”。回顾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选文, 建议从题材的角度切入散文阅读教学, 以创作者所采用的构思方法为依据, 引导学生按规律阅读散文。这样的教学思路与高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试题的设计思路同。

散文诗教学分析 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现代散文教学 现状 优化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广和教育改革体制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散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现代散文是一种抒发情感、色彩浓厚、题材丰富的文学体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大多是散文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探讨恰当的散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散文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共鸣不足

通常来说,散文教学需要教师将情感作为纽带,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体会散文中的丰富情感和朴实的文字。但是,现阶段部分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中,教师没有在进行文章结构和线索梳理的情况下,强行给学生灌注一些文章主题或者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换言之,教师对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和文章产生共鸣而单纯构建情境教学,或者是从演示教学中照搬照抄,没有自己的想法。在日常情境教学中,导致的结果便是教师学生很难和文章形成共鸣。

(二)感悟欠缺

没有良好的共鸣,亦很难对文章进行感悟。散文是一种“美文”,亦是一种情感宣泄、语言魅力的展现,需要读者从中感悟人生、体会生活。但是,由于缺乏应有的文章共鸣,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很少进行感悟。而且,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往往是将重难点突出,其他内容一带而过。

二、优化初中散文教学的策略

(一)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在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散文的兴趣,教师需要运用独特有趣的教学方法把散文所抒发的感情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作者当时的情感。语文课堂教学中,记叙性散文是一项重点,也是一块难点。运用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感情,从而强化教学效果。创设情境对教学效果的强化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感受情境再现,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体会记叙性散文的真正内涵。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中的《绿》一课时,这是一篇文字非常优美、带有作者感觉和观察体验的散文。教师在介绍课文总体结构之前,先用平淡语气中带有强烈情感语调色彩给学生介绍《绿》这篇作品的写作背景、写作时间、散文风格、作者生平事件,然后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句带领学生分析体会作者感情。如:怎样理解“可爱的,我拿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这句话的涵义,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会鉴赏文章的字、词、句、段,还让学生置身散文字里行间的情景之中体会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以欣赏散文态度领悟情感

现代散文的特点之一就是带有强烈情感色彩,表达作者的感悟。首先,学生要抱着欣赏的态度阅读课文,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文章故事,最后教师通过“联想法教学”让学生领悟生活哲理。

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对文章的感悟。但是有些感悟是正确的,有些感悟却需要教师引导。这也是情境教学的关键之处,在关键点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做到对情境教学的升华。让学生主动想,教师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升华情境,让学生在说出感悟的同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苏教版教材中关于人生体验的课文《散步》,作者把整个模块分为十个小部分:散步的时间、散步的地点、散步的人物、散步过程中发生事件、谁来解决分歧(我)、为什么我要解决分歧、我要怎么去解决分歧、最后我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选择了小路。学生在阅读之前以“为什么我要来解决分歧?”作为出发点,把握情节,整体感知;浏览完课文,教师就让学生复述出每个大段讲述了什么,分析结构主旨;在学生理解分析完文章整个思路结构后,教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会解决跟父母之间的分歧,从相处磨合过程中感受亲情,体会家的幸福。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以散步形式展开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家人和睦相处。

三、结语

现代散文以其独特的情感语言魅力存在于语文文学中,在初中教学中优化现代散文教学方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散文乐趣,领悟散文语言魅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教学目的。但是从初中现代教学现状看,其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在现代散文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现代散文的过程中真正领悟文章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欧茂华.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优化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

[2]李淑琴.新课改下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

《散文诗》教学设计 篇4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2.学习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对母亲的依赖非常大,尤其女生中体现得更加强烈。通过学习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们充分朗读,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

金色花

一、新课导入

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

二、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

1.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受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2.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朗读课文时,我们要读准字音。

3.说说这首诗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一个小问题:

A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如果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那是一朵怎样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B “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三、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1.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

(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热爱母亲,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母子情深)

2.怎样读出这种感情呢?先聆听老师读一遍诗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听一听感情基调,注意其舒缓、温馨、深情。

3.学生自己朗读。注意以下句子。

(1)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该用什么语气去读,为什么?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快乐)(教师提示,学生读)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学生分析,学生读)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调皮,撒娇)

(2)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诗句的读法,现在请同学们揣摩其他语句,把诗歌完整地朗读一遍。然后老师请同学来演读、评点。最后一起来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朗读指导: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四、深情描述,品味画面美

1.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式读了这首诗,知道这首诗为我们创设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现在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面。

我们先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的画面是否来自于这一首诗?

清晨朝露未晞,在铺满金色花的林荫中,飘出一个修长的身影,她的湿发披在两肩,发丝间的水滴轻轻飘落,亲吻着林间绿色的小草。妈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小庭院里,她缓缓地把双手放在胸口。妈妈在祈祷了,空气中弥漫着妈妈轻柔的话语。突然妈妈的双眉微微扬起,这香气从何而来?我屏住气息,一声不响?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可以用“我感受到这样的画面?”的句式来做恰当描述。发挥集体的智慧,比一比哪一组描述得最美。

3.齐读诗歌,再次品味画面美。

五、深入探究,挖掘想象美

我们已经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美,品味了诗歌的画面美。这些美都来自诗人的神奇表达。泰戈尔的写法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魅力?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问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美的根源所在。

1.在中国,我们一般用花儿来比喻什么?(儿童、成人、老人?)

2.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喜爱、憎恶?赞美、贬抑?)

3.人们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人们←→花儿母亲←→孩子)

小结: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母亲喜爱孩子、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表达实在美妙!(新奇的想象,美妙的表达) 板书“爱”。

六、创意表达,升华情感美

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展开想象的翅膀,请以“妈妈,假如我变成了________”来说一句话,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如:(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3)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结束语: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亲昵,那么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所以:在享受无私而博大的父爱母爱的同时,请付出爱心给父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们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为爱而更为富足。

【板书设计】

金色花(泰戈尔)妈妈 “我”

做祷告时 散发花香

读书时 投影书页拿灯去牛棚时 恢复原形

(爱孩子)——爱——(调皮可爱、孝顺)

荷叶·母亲

一、新课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所以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于母爱的语句。作为现代文学家的冰心也用文字赞美母爱,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去感受母爱的芬芳。

二、读“荷”,说印象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全文。《荷叶·母亲》一文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作者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比作红莲,由雷雨中荷叶对红莲的覆盖、遮挡,联想到自己被母亲关爱、呵护,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2.再读课文,各小组选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一方面准备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进行点评,一方面关注诗歌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学生点评朗读,教师补充:本文适宜用缓慢的语速,轻柔而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读。

谈触动心灵的地方,教师给予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

三、品“荷”,赏语言

1.本文主要描写的事物是:“红莲”。作者一共几次写到红莲?作者每一次看红莲时的自然环境和红莲的情景是怎样的?作者的心情如何?

学生讨论后归纳列表:

过优美的语言传达给我们的,你认为哪句话写得美?找出来赏析一下。

如:①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开满”和“亭亭”写出花开得很精神抖擞的样子,富有生命力)

②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繁密”写出了雨下得急,“攲斜”写出了红莲不堪风雨侵袭楚楚可怜的样子)

③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荷叶为保护红莲而显示的勇敢坚强精神,也让人感到在荷叶的保护下,红莲安全了) 教师总结:作者借景抒情,景因情而更美,情因景而更真。

3.体会“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这几句运用了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直接抒发了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四、悟“荷”,感诗情 此时,面对幸福的红莲,勇敢慈怜的荷叶,作者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关心自己女儿的冷暖。于是,作者在文中不由地发出了深情的呼喊,朗读出来并体会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教师明确:这里作者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心中的雨点就如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母亲是保护我们走过坎坷磨难的人。

五、仿“荷”,抒真情

用“母亲是________,我是________”写一句话,赞颂母爱。

示例: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

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结束语:

回顾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诗歌思想感情要通过具体形象来表现,懂得了运用描写具体形象来传情达意的写作手法,知道了母爱伟大,母爱圣洁,母爱永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愿有一天当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祖国辽阔的蓝天时,能看到母亲欣慰的笑容。

【板书设计】

荷叶·母亲

散文诗两首 教学设计 篇5

初一语文

刘尚俊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金色花》

一、导入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母爱是一个人类吟咏不绝的主题。同学们,你们和母亲朝夕相处,是否感受到母亲那细微的点点滴滴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咏母子之情的散文。

二、问题再现

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衍(yǎn)匿(nì)笑:偷偷地笑。匿:隐藏,不让人知道。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并蒂(bìng dì)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花瑞(huā ruì)瑞雪;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菡萏(hàn dàn):荷花;攲斜 倾斜、歪斜。

慈怜(cí lián)爱怜

荫蔽(yīn bì)(荫今读yīn)遮蔽、隐蔽;庇荫

2、你对作家了解多少? 教师多媒体补充: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着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等。1913年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三、知识拓展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通过示范朗读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可一句一句地教。)

3.思考:

(1)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讨论后明确: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2)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我”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

赏读课文,品味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三次嬉戏具体指什么?

(三个场景:妈妈祷告时,孩子变成的花散发香气;读书,投影书页;拿灯去牛棚,恢复原形。)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四、能力提升

1、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2、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课堂小结: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我们要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五、当堂训练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班内朗诵比赛。

第二课时

《荷叶 母亲》

一、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诗,道尽了天下儿女回报母恩的真切心声,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从古至今,歌咏母爱的作品实在太多,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母亲用“爱”作支架撑起的翅膀下。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是又一曲儿女发自肺腑的心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作家冰心对母亲的深情倾诉吧„„

二、问题再现

你对冰心了解多少?

教师补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着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代表作有《繁星》、《春水》(诗集),《超人》(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散文集)等。

三、知识拓展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重音等。)

3.思考: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荷叶护莲图;图画中包含了莲花、荷叶;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因此,要读出感情,语速要稍慢,读出温馨和深情。)

四、能力提升 赏读课文,品味探究

1.课文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体会一下弥漫在这首诗中的情绪的变化。

(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用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

2.红莲是作者描写的重点,作者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在一起赏莲的情景呢?请说说自己读后的理解。

(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体会这句思想感情。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

4、在大自然的风雨中,那一朵白莲早早凋谢了,而这一朵红莲因有了荷叶的荫蔽必将开得愈加灿烂。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实践,说说这场暴风雨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人生的风雨——挫折、困难;红莲——因为有母亲的时刻关怀和安慰。)

五、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所描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的确,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保护着你,伴你一生。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这正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好蓝本。

六、当堂训练

1、背诵课文。

2、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附:拓展训练:

(一)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拟人)。

2.诗中用(发展、贡献、牺牲)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鼓励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献、自我牺牲。)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二)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1.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他认识到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2.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3.这首诗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达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写出那句诗吗?

散文诗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6

一、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二、同学们说得言之成理,那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红莲跟荷叶到底有什么关系,它们又是怎样牵动了作者的心?

让我们一起一看红莲,请同学们一起带感情朗读一下这个部分。

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散文诗教学分析 篇7

课堂教学可观察、分析的点虽然很多, 但其核心绕不开“教什么”“如何教”两个问题, 它们直接决定着学生是否进行了有意义的学习。下面我们就从这两点分别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名师“教什么”的思维地图

“教什么”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教学目标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2], 即教学之后学生在行为、心理、情感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状态。教学内容是指教师利用教材内容将课程内容的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材料, 就是被具体分解了的一个个课程内容的组件 (详见表2) 。

(一) 名师确定教学目标的思维地图

由表2可知, 10位名师的目标, 除“理解作者情感”一项上大多较为接近外, 其余显现了较大差别, 因而有必要对他们确定及输出教学目标的过程做进一步探讨。

1. 名师确定教学目标的思维地图

通过对10节课课堂实录的反复研究及与10位名师有针对性的交谈, 发现他们确定教学目标的首要依据是语文课程目标, 其次是学情、文体、教材、教师自身等。在他们看来, 语文课程目标是“过滤器”, 帮助教师滤除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教学目标;而学情、文体、教材、教师自身等则是“生成器”, 帮助教师生成具体的教学目标。并且观察还发现, 语文课程目标是他们确定教学目标时都共通遵守的准则, 而学情、文体、教材、教师自身等, 他们则或选其一, 或选其二, 侧重点有所不同。如程翔主要选取学情, 黄厚江主要选取文体, 刘金玉则主要选取教材, 黄玉峰则主要选取自身。至此, 可以尝试勾勒出名师制定教学目标的思维地图 (见图1) 。

以上名师制定教学目标的共同思维取向启示我们: (1) 确定阅读教学目标时, 首先要依据语文课程目标, 其次还要考虑学情、文体、教材、教师自身等因素。 (2) 确定阅读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我国语文课程目标采用的是宏观的、整体的描述, 它不等同于课时目标, 因而课时目标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学情、文体、教材等进行细化、具化。这就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 同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不同班级、不同教师出现一定差异是正常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学情、教材、教师自身等因素有所不同。当然, 这种差异应该在合理范围之内。

2. 名师输出教学目标的思维地图

教学目标确定之后, 有6位名师采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学生展示, 其描述目标所采用的核心动词主要为“理解”“把握”“感受”“认识”“欣赏”“学会”等;有4位名师则没有任何展示。我们也尝试描绘出10位名师教学目标输出的思维地图 (见图2) 。

以上名师输出教学目标的思维共同取向启示我们: (1) 阅读教学, 无论或显或隐, 都必须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2) 教师在自身明确目标的同时, 最好通过一定方式让学生知晓教学目标,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师生的课堂活动聚焦。 (3) 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还没有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名师在描述教学目标时, 大多采用笼统、宽泛的行为或心理词汇, 其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并不明确, 其落实结果也往往不易检测。

(二) 名师确定教学内容的思维地图

1. 名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思维地图

概括归纳可知, 10位名师的教学内容实际主要集中于以下五点:“文本内容、写作目的、写作手法、散文体式、杨绛散文”, 即“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如何表达、普适表达、个性表达”。总体看, 十位名师选择教学内容的路线主要为:由内容到形式, 由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到散文写作的特殊规律 (见图3) 。

以上名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思维共同取向, 至少可以给予我们两点启示: (1) 选择教学内容时, 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要并重。深入理解内容, 必须研究形式;研究形式, 必须结合内容。 (2)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注意散文的文体普适特征, 乃至散文作家的个性写作特征。

2. 名师解读文本的思维地图

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有密切关系, 下面进一步对名师们解读文本的过程进行分析。

文本解读的出发点。10位名师对《老王》在教材中的功能定位可为三类: (1) 经典, 如秦晓华、黄玉峰、程翔等; (2) 例子, 如黄厚江、曹勇军等; (3) 材料, 如余映潮、刘金玉等。不同出发点, 教学内容选择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当作经典的, 侧重文本内涵的挖掘;当作例子的, 侧重阅读延伸;当作材料的, 则侧重阅读策略指导。

文本解读的过程。10位名师在引导学生解读《老王》时, 过程基本相似, 都由老王入手探讨作者的“愧疚”之情, 这基本符合散文阅读的本质规律。散文本质上“是一种包孕情感的自述”[3], “教学散文就要深究‘我’之‘情’怎样统摄人、事、景、理”[4]。

文本解读的结果。虽然解读的过程基本相似, 但10位名师文本解读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可概括为以下6种观点: (1) 反思帮助和关爱不够。如刘金玉, “愧疚在对老王的态度上”。 (2) 反思情感距离和冷漠。如黄厚江, “当年的杨绛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来看老王的, ……应该说是五四以后一百多年来, 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改这个东西, 但是这样一种距离消除很困难”。 (3) 反映社会问题。如程翔, “真正应该愧怍的是政府, 是那些当官的, 不是杨绛”。 (4) 展现知识分子的良知。如秦晓华, “它不仅是对老王善良品性的一种赞颂, 更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5) 反映知识分子冷漠。如黄玉峰, “作为‘多吃多占’的知识分子, 更要想一想自己对弱势群体的责任!!” (6) 赞美老王品性。如董旭午, “表达自己的愧怍, 表达对老王的这种淳朴、真诚和善良的感恩和赞美”。

经过以上分析, 我们也可以大致勾勒出名师解读文本的思维地图 (见图4) 。

以上名师解读文本的思维共同取向启示我们: (1) 对选文在教材的功能定位不同, 直接影响教学内容选择。因而对于选文功能, 教师一定要有准确、合理的定位。 (2) 散文阅读关注的核心应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3) 阅读教学内容选择会受教师个体阅历和经验的影响, 因而教师要尽量开阔自己的阅读视野。

二、名师“如何教”的思维地图

“如何教”从具体内容而言, 关涉到教学活动的问题;从整体来看, 则关涉到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 是精心安排的支持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外部事件。教学方式是指教学主体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措施和方法, 是教学活动的动态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从整体上考量教学过程, 对教学活动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规划, 内在地规定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一) 名师教学活动的思维地图

我们将名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按L.W.安德森的认知目标分类标准“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进行分类、归纳后发现: (1) 在《老王》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安排或设计的理解、分析及评价等活动较多, 而记忆、运用及创造等活动则很少涉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阅读教学偏重于读的活动, 而对于迁移运用, 尤其是写的活动涉及较少。读写结合问题, 仍然是当下阅读教学重点要研究的问题。 (2) 初中名师安排或设计的教学活动多集中于理解, 而高中则多集中于分析和评价。由此可见, 初、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差异。

(二) 名师教学方式的思维地图

依据教师为达成目标而采用的措施和方式, 十位名师的教学方式可概括归纳为四种, 即学情展开式、问题展开式、支架展开式、板块展开式。 (1) 学情展开式。如程翔, 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疑难问题”展开教学。 (2) 问题展开式。如黄玉峰, 依据课前提出的“老王为什么在临死前支撑着病体送鸡蛋香油给杨绛家”“杨绛理解了老王的心事没有?”“你从文章中读出了什么?”等三个主问题展开教学。 (3) 支架展开式。如黄厚江、曹勇军, 首先为学生提供阅读文本策略和方法, 然后展开教学。 (4) 板块展开式。如余映潮, 依据“表达作用欣赏”“铺垫手法欣赏”“详写部分语言欣赏”“课文意蕴欣赏”四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活动板块展开教学。其思维地图见图5。

以上名师教学方式的思维共同取向显示: (1) 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 教师要对课堂活动进行整体的、精心的构思和安排, 将零散的教学活动用主线贯穿起来。教学方式运用是否精巧, 往往是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和教学思维品质的显现, 是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显性区别。 (2) 教学方式不是教师活动展开的方式, 它要依照学生的阅读活动设计, 如以上四式都是基于学生阅读的需求或方式而设定。 (3) 同一节课, 教学方式可以不同,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无定法”。但是“教无定法”并不等于“教学无法”, 教师要善于选择或创造精巧的教学方法, 以促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三、对名师散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以上通过对10位名师《老王》课堂教学过程的分项观察和分析, 提炼了我国最优秀语文教师散文阅读教学的“本土化”经验。下面, 再试从整体上对此项活动提出几点思考。

(一) 名师课堂研究的价值

名师课堂教学研究的价值, 不在于提供可模仿和复制的教学范本。它的价值, 首先在于通过研究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过程, 发现普遍性的、源自真实课堂的教学经验或规律, 促使广大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或改进。其次在于通过提炼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或做法, 为广大普通教师提供可以学习的、鲜活的教学规律。当下我们许多教育理论, 要么是通过纯粹的逻辑演绎得来的, 要么是通过借鉴国外所谓“先进”的教育理念得来的, 而这些理论在碰触到我国的具体情况后, 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通过名师课堂教学提炼出来的教学规律, 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普通教师容易接受的规律。

(二) 散文阅读教学的重心

散文阅读教学的重心, 不在于文本解读的结果, 而应在于文本解读的过程和方法。“文章一旦被组进语文教材, 它就不再是一般的文章, 它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文章转化为‘课文’。……课文不同于文章……处在教材这个更大的背景中, 它的功能因这背景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具体来说:第一, 文章的功能是传达一种信息的, 是表达思想感情的;而作为课文的文章, 它的功能是作语文教学的‘凭借’。……第二, 读文章的目的很明确, 那就是了解文章的内容;而读课文的目的却肯定不是为了了解文章的内容, 而是了解文章表达内容的方法。”[5]由上面第二部分第二点的分析可知, 10位名师对同一篇课文的理解是有差异的, 而且差异还不小。有的人也许认为这样的散文教学结果存在很大的问题, 其实不然, 散文阅读教学没有方法和策略指导才是最大问题。如大家现在都已知道, 读散文需要关注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但是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又怎样找寻呢?观察10位名师的课堂, 发现大多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策略。如果教师提示学生, 想要关注散文的情感, 可以重点关注文章的“文眼句或中心句”、“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论抒情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文章的标题”等, 情形也许就会大有改变。

(三) 阅读教学的主体

阅读教学是师生基于文本充分对话和交流的过程。在这个对话过程中,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基于自身的阅读经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阅读策略, 帮助学生超越自身阅读经验而获得新的阅读感受或结果, 而非提供规定的阅读途径让学生达成与自己相同的阅读感受或结果。名师因自身具备了较高专业素养, 往往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较为深入的阅读结果, 但是他们也往往容易将自己的“深读”或“新读”结果, 当作学生阅读所要最终达到的目标。从10位名师的课堂来看, 他们很多都希望学生与自己的认识一致, 或者说, 都希望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这就反映出, 在我们当下的阅读教学课堂中, 学生还没有真正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体。因而无论是名师还是普通教师, 都要真正转变旧观念, 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具体就是要做到:从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出发, 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设置学习情境、指导学习策略和方法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能。

参考文献

[1]汪曾祺.当代散文大系总序[J].当代作家评论, 1993 (1) :8-9.

[2]钟启泉, 汪霞, 王文静, 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57.

[3]王彬.散文的本质与文体异化[J].创作评谭, 2010 (1) :4-7.

[4]李卫东.散文河里有规矩——浅谈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J].中学语文教学, 2012 (3) :16-18.

散文诗教学分析 篇8

一、朱自清散文的女性意象归类举隅

1.比喻拟人类

①曲曲折折的荷花上面,弥漫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

②这平铺着,厚积的绿,着实的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动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绿》)

③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温州的踪迹》)

④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松堂游记》)

余光中曾认为“这样的女性意象实在不高明,往往还有反作用,会引起庸俗的联想。‘舞女的裙一类的意象对今日的读者的想象,恐怕只有负作用吧。‘美人出浴的意象尤其糟,简直令人联想到月份牌、广告画之类的俗艳场面;至于说白莲又像明珠,又像星,又像出浴的美人,则不但一物三喻,形象太杂,焦点不准,而且三种形象都太俗滥,得来似太轻易。”

余先生的评价,我们不便妄自非议,只是觉得朱自清先生的比喻除了觉得形象贴切新颖外,似乎让人在其他方面浮想联翩。

2.联想类

①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看见了。我舍不能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绿》)

②电灯的光射到水上,蜿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膊。我们的船已在她的臂膊里了;如睡在摇篮里一样,倦了的我们便又入了梦了。(《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采绿波为眼,赠给盲妹,足见爱心;裁绿水为带,送给舞女,足见多情;掬水吻水,也只能说其情之所至。但是看见潋滟水波就“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未免雷人,更容易让学生想入非非。所以现在语文课本的编者把这篇文章删掉,也在情理之中了。

3.引用类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荷塘月色》)

朱先生是清华大学国文系的教授,知识渊博,涉猎广泛,夜游荷塘,饱览月色,思绪翩然,联想到南朝的艳词,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二、朱自清散文运用女性意象的原因探究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隽永清新,是白话美文的典范,但是其文中频繁出现的女性意象呈现了一种极致的阴柔之美,也成为某些批评家诟病的对象。究其频用女性意象的原因,笔者认为在于以下方面:

1.受20世纪流行的女性拟人化笔法的影响

正如余光中所言“早期的新文学是软性的,爱用女性的拟人格来形容田园景色。”当时的冰心、刘大白、俞平伯、汪静之等作家就喜欢用这一笔法来抒情写景。朱先生是文研会主要成员,自然容易受到这一创作风格的影响。

2.受古典文学的浮艳诗风的影响

朱先生曾担任清华大学图书馆主任、国文系主任,耳濡目染了南朝、宋朝一些宫体诗、艳词,所以在描写景物时,他有意无意地运用了一些女性意象。

3.观察细致,联想自然

他见到田田荷叶,摇曳多姿,想到舞台上舞女翻飞的裙摆,何其逼真,何其新颖,哪里有丝毫的非分之想!至于他见到溶溶月色之下、薄雾氤氲之中的洁白的荷花,联想到刚刚出浴的美人,更是用语新奇大胆,从视觉、嗅觉方面调动读者的感官,言人之所未言,绝非庸俗浮艳。

4.年轻气盛,血气方刚

他写《绿》之时仅26岁,写《荷塘月色》也不过30岁。二三十岁,人血气方刚,在写作之时,联想到女性意象,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田瑞云说:“朱自清对女性意象的钟爱,一是其文化心理中的传统女性化审美意识的自发流露,一是以娇美容姿否定丑恶世态、用娴静温馨对抗孤独灭绝的自觉追求,是二者相互交织的必然结果。”其言中肯,拨雾见天。

三、抓住教学契机,生成课堂精彩

在教学过程中,某些学生认为朱自清的某些描写显得庸俗浮艳,我们不应避而不谈。毕竟千百年来我们深受正统儒家学说的影响,对涉及女性的问题总是特别敏感。作为教师,我们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同时,我们也要因势利导,抓住教学契机,生成课堂精彩。我们在分析朱自清作品中的女性意象时,在学习借鉴其师法自然、用语新奇的笔法的同时,可以顺带向学生介绍他爱用女性意象的原因。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创作的原本意图,又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

上一篇:中学励志人的话语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