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目标管理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护理目标管理(精选11篇)

护理目标管理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4.73±3.25)d,患者满意度为(86.56±6.28)分,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0.36±3.81)d,患者满意度为(61.73±5.87)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安全管理;骨科护理;应用价值

骨科治疗的透明度相对较高,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卧床时间较长,而且容易出现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因此骨科的医疗纠纷时常发生[1]。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将安全管理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效避免医疗纠纷。护理安全管理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核心内容,与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也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2]。本研究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7月~7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80例,其中男53例,女27例,患者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8.7±8.5)岁;对照组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患者年龄24~78岁,平均年龄(49.4±9.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2. 1 制订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护理工作战略规划 护理安全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患者大多行动不便,护理人员要依据安全管理制度开展护理工作,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杜绝护理事故,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代安全管理理念要求护理工作必须严格遵守护理制度,在制度规范下不断改善护理质量。

1. 2. 2 实行人性化管理,实施针对性护理 现代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要以树立“以人为本”新型护理理念[3],护理人员要依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护理工作。面对骨科的患者,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患病部位采取安全护理,注意和患者及时交流,避免发生不安全隐患。

1. 2. 3 建立护理人员再学习机制 护理人员要关心世界护理工作前沿进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医院要培养护理人员的学习意识,形成学习型护理团队,在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方面不断学习进步。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程度评价表评定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骨科是一个安全事故高发的科室,同时也是引起医患纠纷较多的科室。骨科治疗具有透明度高、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特点,因此护理中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合理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减少护理中失误十分必要。护理工作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切护理工作要以安全护理为前提,所有护理人员要统一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4]。制订安全管理制度要注意全面性和可行性,并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不断补充和改善,各级护理人员要及时反馈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这对于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十分关键。

现代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医院对于所有护理人员的管理以及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安全护理都要坚持“以人为本”。骨科患者中特殊患者比较多,例如危重患者、重大伤残患者、心理打击较大患者,这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护理人员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护理方法,在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前提下,针对不同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与患者形成良好的沟通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护理工作日新月异,尤其是护理安全管理更需与时俱进,医院护理人员除在工作中及时总结问题,还要积极学习世界先进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取长补短,不断改善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了住院时间,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哲. 骨科护理安全环节管理分析. 大家健康,,8(3):274.

[2] 王明霞,刘爱玲,杨玉芬,等.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体会. 齐鲁护理杂志,,15(11):70-71.

[3] 孙彩娟. 细节管理在骨科病人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9(34):3177-3178.

[4] 曹光岩. 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11(3):393-394.

护理目标管理 篇2

关键词:护理垂直管理,护理管理,效果

本文比较我院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及护理垂直管理的效果,探讨护理垂直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护士80例,年龄20~42岁,平均28.4±3.5岁,工龄1~16年,平均10.2±3.3年;主管护师29名,初级护师27名,初级护士24名;本科9名,大专46名,中专25名。

1.2 方法[1]

2012年8月~2013年7月采用常规护理管理。2013年8月~2014年7月采用护理垂直管理:护理部门按照医院各科室的工作量及工作性质调配护理人员进行,有效调控医院护理工作总量及护士工作,各科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的特点、工作能力、临床经验等分配工作岗位,制定各级护士的职责,并严格按照相关职责要求进行护理工作;按照护士的工作量及本身需求,综合考虑护士综合素质和综合护理实力,采用弹性制排班制度;护理部各科室护士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院内建立业绩考核制度,按照护士工作的绩效、岗位面临的风险及岗位职责分配绩效津贴。护理部门对护理管理干部采取竞聘制度,激发护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积极性:①护理人员以自身工作积极性和才华展示竞争管理职位,经医院评审及组织人事部门考核,最优秀者为护士长;竞争失败但表现较好的护士组成护理管理梯队,护士长进行针对性培养,为其搭建发展平台,适当时候推荐担任护理管理者;②护理部门制定护理科研激励制度,并下达到各科室护理分区,激发其科研积极性;护理部管理者从医院下达发的绩效津贴中支出一部分作为护理科研奖励基金,超额完成科研指标的护理分区根据相关规定给予奖励。

1.3 观察指标

评定两个阶段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效果,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操作评分、理论知识评分等。由护理部综合考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评分,满分100分,85分以上为优秀,60分为及格;评价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包括非常积极、一般、较差,工作积极性为非常积极及一般之和。

1.4 统计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013年8月~2014年7月医院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积极性评分均明显高于2012年8月~2013年7月(P<0.05)。见表1。

注:与2012年8月~2013年7月相比,①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医疗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医院护理管理模式发生改变。护理垂直管理引用企业绩效管理方法,简化医院常规护理管理中繁琐的管理步骤,统一管理护理人员的工资奖金、责任及义务[2],能让医院护理系统达到最佳运转模式,提高医疗工作效率,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方式[3]。

医院护理管理应用护理垂直管理模式能明确各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相应制度约束其护理行为,奖励制度促进各护理分区及各护士间的岗位和工作绩效竞争,以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及岗位风险等配给绩效津贴[4],充分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及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本研究表明,2013年8月~2014年7月医院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积极性评分均明显高于2012年8月~2013年7月(P<0.05)。可见,护理垂直管理能有效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效率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孙秀杰,王侠,韩玉芳.分层目标责任制在护理垂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4,18(9):649-651.

[2]杨海英.垂直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2(3):159-160.

[3]陈玉娟.垂直管理在影像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4(12):2011.

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篇3

【关键词】护理管理;护理质量;加强;提高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38-0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逐渐提高,对各方面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医院不仅是给人治病,更需要在服务过程中让病人感到贴心,满意。这就要求医院加强护理方面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但目前国内的医院在护理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1 目前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传统的护理管理体制一直是指病人的临床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管理只用于在医院中的病人的护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大,身体素质明显不如以前,人们在忙碌的学习工作之余开始关注健康,注重養生,认识到有了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的开展学习和工作。而传统的护理方式不能适应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由于时间的限制,人们很少会专门去医院接受护理,这样会导致年轻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也飞速发展。简单的围绕医嘱以病人的临床护理为重点的传统的管理方式阻碍了医院的护理管理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1.2 护理人员的素质不够高

护理人员的素质不仅包括专业技能方面,也包括观念的转变。我国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高,有的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学历较低,大多是中专毕业,有的新护士又缺乏实践经验,对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还不能很好应用,工作不熟练,导致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已在职多年的护理人员,大多数已不想再去考学历证书,虽然学历代表的只是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但在已有熟练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上深厚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

护理人员受到传统观念和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只是机械的按医生的吩咐办事,只是对临床的病人加以护理。对病人的关心程度不够,观察护理不细心,导致护理事故的频繁发生。有的护理人员态度较差,患者在忍受病痛的同时还要看别人脸色,很容易产生护理纠纷。有的护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感,收礼收红包,虽然现在各医院都严格管理这种情况,但还是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违背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

1.3 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

护理人员最基层的管理者是护士长,护士长一般都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但往往学历较低,他们的经验都是在日常管理中总结的,缺乏理论性的指导,管理不够科学,影响护理管理的质量。现如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给护理管理带来了更多挑战,护士长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往往工作重点不经意就转移到了日常的行政管理上,对护理人员管理的本职工作就有所减少,使护士长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护士长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往往受到群众评价的影响。有的护士长担心自己在群众中没有人缘,从而放弃自己身为护士长的威信,为了不得罪人,也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能。导致护理人员纪律较松散,对工作不认真,缺乏对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 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

2.1 巩固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耳濡目染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专业特点明显的护理人员会越来越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护理人员每天和病人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很多时候病人有问题找不到医生,就会问身边的护士。这时就需要护士有问必答,答的正确,让病人安心和满意。病人们不仅想要把病治好,更希望得到相关的预防知识,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一些坏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慢性病的滋生,好的生活习惯会有助于病情的发展,提高人们身体素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除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懂别的学科知识,并且把专业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健康问题联系起来。在实践方面,护理人员应多参与实践,医院可以定期考核,在实践中多给新人机会,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在加强专业知识和增强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扩大知识面,满足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

2.2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护士一直被冠以“白衣天使”的称号,这说明护士在对待病人的时候一定得是态度和蔼的,让病人们感到舒适。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对病人提出再多的问题也不厌其烦的帮忙解答,在日常护理中对病人微笑护理,从一些小事上给予病人关心和问候,会让病人感到如沐春风,甚至会减轻一些病痛。病人对自己身体的关心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护士不能感到厌烦,谁不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护理人员也要更新观念,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细心的完成工作。

2.3 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建设,增加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措施。由于现代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提高了,那么在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上也应该注意各个学科的基础培训,扩大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增加实践经验。

护士长最为护理人员的直接管理者,应该重点培养。要求护士长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可以派护士长外出学习,扩大知识面。护士长还应该学习科学的管理知识,不能仅凭经验去管理,还要在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工作。把工作重点再归结到本职工作中来,做好管理工作。

2.4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2012年护理目标管理 篇4

护理目标管理方案

一、总体目标

遵照医院2014年工作计划的总体目标,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建立护理管理目标体系,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

二、具体目标

(一)临床护理质量

1、建立院科二级护理质量小组,职责明确。护理部每月组织全院护理质量交叉检查一次,科室每月开展自查并有记录。

2、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合格分80分)。

3、病房管理合格率≥90%(合格分85分)。

4、健康教育覆盖率100%(合格分95分)。

5、基础护理合格率≥90%(合格分90分)。

6、危重症护理合格率≥90%(合格分90分)。

7、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合格率≥90%(合格分80分)。

8、每一百张病床每年护理严重差错发生率≤0.5%

(二)护理安全

1、护理不良事件及时上报,有原因分析,并落实整改措施。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建立腕带识别制度,尤其是重症监护、手术病人、意识不清、急诊抢救、输血等病人必须严格执行腕带识别制度,正确识别患者。

3、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洗手规范达标率100%。

4、严格执行特殊药品(毒、麻、精神、放射性)使用管理制度,高危药品单独存放有明显标识。

5、急救物品药品,每日有检查记录。其完好率100%(合格分100分)。

6、建立患者意外事件、跌倒、压疮防范管理制度并实施到位。

7、年事故发生例数0。

8、每半年组织医疗安全学习一次。

(三)消毒隔离

1、一人一用一灭菌执行率100%(合格分100分)。

2、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合格分100分)。

3、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统一回收率100%(合格分100分)。

(四)培训学习

1、一年内选派护士长以上人员外出接受市级以上管理培训

100%。

2、核心护理制度、应急预案每季度组织培训或演练,护理人员知晓率100%。

3、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护理业务查房一次,各护理单元每月组织疾病护理查房和业务学习一次,参与率100%。

4、每半年组织操作培训一次,每年组织全院性护理技能比赛一次。

5、护理部半年组织护士急救仪器使用培训一次。

6、新护士上岗前培训率达100%。

7、每季度组织“三基”理论考试1次,参与率≥95%,达标率95%;

8、每名执业护士每年取得Ⅰ类学分5分以上,Ⅱ类学分20分。

(五)护理服务

1、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2、护理部每季度调查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一次,科室每月调查病人护理满意一次,护理工作满意度在≥90%。

3、出院病人电话随防率>60%

4、一年内护理过失投诉≤1起,无护理服务态度投诉。

三、实施办法:

1、目标制定后,各护理单元采用自我管理的方法,按照目标要求,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确保目标的实现。护理部做好目标管理的指导、协助、监督工作,共同促进全院护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2、护理部和各护理单元将目标按季度分解。每季度护理部组织人员对各护理单元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实施动态管理。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各护理单元目标实施的进展情况,对未达到的目标,共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力争下一季度达到目标。

3、护理部每季度将目标考核成绩与护士长绩效考核挂钩。每季度评出优胜科室,年终予以奖励,达到激励目的。

四、考核标准

1、病区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2、基础护理考核标准。

3、危重症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4、护理文件书写考核标准

5、健康教育、电话随防考核标准

6、抢救室、抢救车管理考核标准

7、消毒隔离考核标准

8、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护理部

护理工作思路与目标管理 篇5

一、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目标:护士长参加培训率达95%,管理知识考试合格率达100%。

1.1~3月举办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护理管理理念,提高护理管理技巧,培育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护患沟通的技能培养等。

2.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3.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月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4.启动护士长助理的计划,培养护士长后备队伍,完善护理管理队伍。

二、开展人文关怀,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目标:住院病人满意率达90%,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0%,健康教育知晓率达100%。

1.组织全员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兰大一院《服务礼仪规范》,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考试,以次规范护士行为。

2.开展以“温馨护理站”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竞赛活动。旨在使护理人员更加重视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受护士的精湛技术、精心护理;建立和谐、向上、互动、融洽的护患关系,弘扬传统,提升护理价值。在“5.12”护士节到来时对“温馨护理站”进行表彰。

3.继续开展护理服务承诺,进一步落实护理服务承诺内容,以继续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4.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采取患者易于接受的施教方式,使健康教育知晓率≥100%。

5.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每月发放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

三、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目标:护理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1.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月进行护理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不足之处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整改,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

2.不断修改完善各种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学习,按标准实施各项护理工作。

3.每月在护士长例会由质控小组反馈质量检查检查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四、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保证基础护理质量。

目标:护理人员三基三严考核合格率达100%,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达100%。

1.坚持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培养严格要求、严格组织、严谨态度。

2.基础知识的考核: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合同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每月抽查护理人员进行“500题”、“三基”“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知识的考试,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

3.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制定出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定期组织考试,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4.基本技能考核:争取在3月底完成护理技术操作示范录像,统一全院护理操作技术。在年内全院护理人员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14项基本技能必须达标。

五、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

目标: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医疗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0,护理文书合格率达95%。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

2.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坚持护理查房制度,着重节前检查和节中检查。

3.坚持毒麻药品、抢救药品、用物班班交接,抢救仪器保持功能状态,保持抢救物品完好率达100%。抓好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患者的环节监控、时间的环节监控和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

4.强化护理核心制度、应急预案、各种操作程序告知内容等知识的学习,不定期的考试,将考试成绩于年终考核相结合。

5.落实分级护理制度,严格执行分级护理标准,责任护士必须掌握分级护理内容。

6.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六、建立护理信息管理体系,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目标:2011年完成护理信息管理体系,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性。

1.行政管理系统:各级各类排班、分层考核评估体系等。

2.质量管理系统:各项治疗量、分级护理数、抢救数、满意率、质量考核评估体系等。

3.人事管理系统:人员调配、职务职称及基本个人信息等。

4.教育管理系统:学历学习、继续教育、各类培训、科研论文等。

七、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危重病人的护理整体质量。

目标:基础护理、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达100%。年压疮发生次数为0(除外不可避免的褥疮及自带压疮)。

1.制定2011年护理骨干培养计划,修订、完善和实施医院各级护理人员培养计划,鼓励和选派各级护理人员参加各类护理学术交流活动。

2.坚持每月在院内举办护理知识,新业务新技术,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和开展各类全院性业务学习,全院业务讲课22次(每月二次),护理大查房12次(每月一次)。每月科内业务学习2次,护理查房2次等。

3.强化科护士长查房效果,要求护士长在行政管理和业务培训上加强对新入院病人、危重疑难病人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对于危重病人科室每天必须及时上报护理部,做为科护士长质量督查的重点内容。科护士长每天必须去所管科室检查

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并指导危重病人的护理。

4.加强重症监护特色专科的建设。落实岗位责任制,对特护、一级护理病

人的护理质量每班进行检查。

5.每月护理部进行行政查房,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组不定期检查,查看基础

护理、专科护理实施情况,以现场查看、汇报、提问等形式确立护理过程中现存及潜在问题,分析相关因素,提出解决的办法。

八、改进临床教学方法,培养合格的毕业生。

目标:使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临床护理有机的结合,使学生掌握临床工作法,训练临床创新思维。

1.做好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质量,在实习生实习结束前,组织进行一次优秀带教老师评选活动。

2.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学评教会,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3.重视带教工作,总结2011年临床教学工作,经常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

度、责任心及业务水平,安排小讲课,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做好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九、强化护理科研意识,通过科研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提高。

目标:完成继续教育计划,完成1-2项科研。

1.举办2011年成功申报的各类继续教育学习班;

2.继续申报XX0年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

3.护理论文发表与交流;

4.护理科研课题申报和中标课题的管理,增强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开展新技术项目1-2项。

护理部

护理管理目标及标准 篇6

一、目标

(一)临床护理质量

1、全院范围内建立护理质量小组,职责分工明确。护理部每月组织全院护理质量检查。科室每月开展自查并有活动记录。

2、基础护理合格率≥95%。

3、危重病人合格率≥90%。

4、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合格率100%。

5、健康教育覆盖率100%,知晓率85%。

6、每月护理质控检查综合评分≥85%。

7、病陪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

8、护理文书书写和合格率≥90%。

9、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10、医疗纠纷、护理大差错、事故、投诉为零。

(二)护理安全

1、每月护理不良事件及时上报,有原因分析,并落实整改措施。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建立腕带识别制度。特别是老年患者、新生儿、手术患者、意识不清、危重患者、输血等病人必须严格执行腕带识别制度,正确识别患者。

3、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洗手规范达标率100%。

/ 4

4、急救物品齐全,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每日有检查记录。其完好率达到100%。

5、建立患者意外事件、跌倒、坠床、压疮防范管理制度并实施到位。

6、护理极重度缺陷发生例数为零。

(三)护理安全

1、一人一用一灭菌执行率100%。

2、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3、一次性用品一次性使用率100%。

(四)培训学习

1、护士、护师参加学历教育或规范化培训≥70%。选派护理骨干外出进修。

2、核心护理制度、应急预案每季度组织培训或演练,护理人员知晓率100%。

3、护理部每月组织护理查房一次,参与率≥95%。各护理单元定期组织疾病护理查房和业务学习,参与率100%。

4、每半年组织操作培训一次。

5、新护士上岗培训率达100%。

6、在岗护理人员每月进行理论考试,参与率≥95%,达标率100%;40岁以下护理人员参与率100%,达标率100%。

(四)护理服务

1、深入开展优质服务。

/ 4

2、护理部每月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科室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调查,护理工作满意度≥95%。

3、无护理服务态度投诉。

三、实施办法:

1、在护理部总体目标方案的前提下,各护理单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分目标。

2、目标制定后,各护理单元采用自我管理的方法,按照目标要求,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确保目标的实现。护理部做好目标管理的指导、协助、监督工作,共同促进全院护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3、护理部组织各护理小组人员对各护理单元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指导,实施动态管理。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各护理单元目标实施的进展情况,对未达到的目标,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力争下次目标。

4、考核标准

1、护士长管理工作评价标准

2、手术室管理工作评价标准

3、护理安全治疗评价标准

4、护士素质评价标准

5、基础护理和危重患者护理评价标准

6、健康教育评价标准

7、消毒隔离评价标准

/ 4

8、晚夜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9、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表

加强护理管理 防范护理缺陷 篇7

关键词:护理管理,护理缺陷,法律意识

护理缺陷是在护理活动中出现的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 包括护理事故及差错[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护理服务范围在不断扩大, 同时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 人们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及对护理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 护理缺陷的发生概率也相应增加, 呈上升趋势。这已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题之一。如何规范护理行为, 提高护理质量, 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 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及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将2007年1月—2008年4月共56例护理缺陷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7年1月—2008年4月住院病人38 025例, 发生护理缺陷56例, 占0.15%。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56例护理缺陷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见表1)

3 原因分析

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占75.00%, 主要是因为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从而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护患沟通障碍占10.71%, 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技术操作及业务不熟练占8.93%, 主要是低年资护士业务水平欠缺。护理人员对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缺乏足够的临床护理经验。缺乏法律意识占3.57%, 法律知识欠缺以及不够重视。

4 对策

4.1 严格三查七对制度

由于护理工作的劳累繁琐及日复一日重复着相似的工作, 在部分护理人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 凭经验、想当然办事的现象时有发生。为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护士在各种护理工作中都应做到一丝不苟, 严格查对, 字字查清, 环环相扣, 不可忽视每一环节。

4.2 规范护理服务, 提高护理服务技能

我院为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 每年进行两次护士礼仪讲座, 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 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 并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并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 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 护患沟通技能, 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4.3 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对各级护理人员的培训, 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 强化护理人员的学习意识, 护理部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 增加考核次数, 直至达标。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定期考核。进行常用护理技术比武, 如静脉输注、吸氧、吸痰、灌肠、导尿、鼻饲、心肺复苏等, 规范护理操作。同时强化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

4.4 加强风险意识教育

为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我院针对常见的突发事件制定了相应的紧急应对措施, 每一位护理人员认真学习, 熟练掌握。如突然停水、停电, 病人突然摔倒、溺水、心跳骤停、坠床、发生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空气栓塞、输液过程中发生肺水肿、化疗药物外渗、误吸、消化道大出血、过敏性休克、气管套管脱落、高热惊厥、用药错误处理等紧急应对措施, 并确保及时、到位。

4.5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医院管理者有计划地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并将医疗法规教育与“三基”操作训练结合[2]。组织护士分批参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 同时开展案例讨论, 使护士增强了法律意识, 丰富了法律知识, 从而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4.6 加强对护理实习生的管理

带教老师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对护生放手不放眼, 随时发现和纠正其工作偏差, 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潘绍山, 孙方敏, 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352-356.

护理目标管理 篇8

【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内科护理管理;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26-01

内科是医院中患者疾病种类最多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1],因此,本院选取40例内科护理人员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和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护理人员40例,接受管理的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并将内科护理人员进行抽签随机分组方式,其中20例为观察组,20例为对照组。

观察组;内科护理人员全为女性,年龄20~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67±2.45)岁,其中中专的有7例、大专的有6例、本科的有7例,工作时间为1~5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为(3.21±0.15)年。

对照组;内科护理人员全为女性,年龄21~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14±1.98)岁,其中中专的有6例、大专的有7例、本科的有7例,工作时间为1~6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为(3.75±1.21)年。

观察组对照组内科护理人员性别、学历、工作时间,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内科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观察组:观察组内科护理人员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

(1)管理小组:由内科护理人员组成优质护理管理小组,管理小组成立后对管理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考核,考核完毕后由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的考核结果以及工作时间和经验进行分级管理,考核结果满意且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则担任责任护士,考核结果一般的护理人员则担任助理护士。

(2)职责划分管理:护士长应对内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监管,并制定护理制度;①首先,明确内科护理人员护理常识、岗位职责和工作质量评定标准,②制定内科患者突发事件等对应措施,③要求内科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护士长应告知责任护士每日应做好内科患者基础护理,每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护理工作应着重于患者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

(3)护理质量管理:护士长应每周对优质护理管理小组成员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并总结,在每周五开展护理总结讨论会,针对内科护理人员在临床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意见,每周对优质护理管理小组成员工作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绩效挂钩,给予考核结果优秀的护理人员奖励。

(4)护理管理理念:护士长可通过定期开展内科护理知识讲座,加强内科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并在管理工作中应提倡人文关怀护理,以人文关怀理念为导向,加强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护理的认知,使内科护理人员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内科护理人员管理后的服务理念、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使用SPSS19.0软件,两组内科护理人员管理后的服务理念、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进行统计处理,服务理念、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内科护理人员管理后的服务理念、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对比存在差异,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管理后,观察组内科护理人员在服务理念、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在内科护理中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呈上升趋势[2]。一项良好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减少护理纠纷事件,还能增加内科护理人员综合评分。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主要优势为;(1)能有效的保证内科护理人员工作质量,避免护理纠纷事件与护理中潜在的医疗风险,(2)能有效提高内科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3)护理人员管理后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最佳护理服务,还能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3]。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内科护理人员经过管理,观察组内科护理人员在服务理念、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评分的比较中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夏春香,姚启燕.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4051-4053.

[2]彭贵芝.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理念[J].中国卫生产业,2015,2(13):81-82,85.

医院护理部目标管理方案 篇9

一、总体目标

按照医院2018年工作计划和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建立护理管理目标体系,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

二、具体目标

(一)临床护理质量

1、建立院科二级护理质量小组,职责分工明确。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全院护理质量检查。科室每月开展自查并有活动记录。

2、基础护理合格率≥95%。

3、危重病人合格率≥91%。

4、每季度护理质控检查综合评分≥90分。

5、病区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6、一年内住院病人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二)护理安全

1、每月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有原因分析,并落实整改措施。

2、手术病人、意识不清、急诊抢救、输血等病人建立腕带制度,正确识别患者。

3、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洗手规范达标率100%。

4、严格执行特殊药品(毒、麻、精、放射性)使用管理制度,高危药品存放有明显标识。

5、急救物品齐全,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每日有检查记录。

6、建立患者意外事件、压疮防范管理制度并实施到位。

7、每月组织医疗安全学习一次。

(三)培训学习

1、继续教育员参与率≥90%。

2、核心护理制度、应急预案每季度组织培训或演练,护理人员知晓率100%。

3、每季度组织操作培训考核一次。

4、每年组织护士急救仪器使用培训二次。

5、新护士上岗前培训率达100%。

6、在岗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每年1次,参与率≥95%,达标率100%;

(四)护理服务

1、每季度调查住院病人满意度,护理工作满意度在95%以上。

3、一年内无护理服务态度投诉。

三、实施办法:

1、在护理部总体目标方案的前提下,各护理单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分目标。

2、护理部和各科室开展护理质量控制,并对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记录,发现存在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对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确保目标的实现。护理部做好目标管理的指导、协助、监督工作,共同促进全院护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四、考核标准

1、《护理质量管理检查评分表》

2、《危重病人护理评分标准》

3、《基础护理评分标准》

护理部如何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篇10

1 健全护理管理体系

1.1 组织领导 医院设有护理部,主管护理副院长1人,护理部主任1人,护理部副主任3人,区护士长5人,实行护理部主任-区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体系,正确行使护理人员院内调配,护士升、调、资、惩等护理工作事宜。

1.2 人员编制 全院有临床科室42个,编制床位1200张,护理人员829人,占全院人员的43%,其中主任护师2人,副主任护师34人,主管护师303人,护师373人,护士117人。本科护士131人,专科护士463人。

2 规章制度

制订严谨的工作制度和建立科学的质控体系,做到制度严格化、职责明确化、操作规范化,使得工作中有章可循,检查有据可依。 (1)认真拟定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各位护士认真履行职责,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2)严格无菌观念,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制定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3)严格查对制度,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工作,防止减少差错的发生,杜绝事故的出现。 (4)认真拟定病房管理工作制度,严格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病室安 静、整洁、舒适、安全,为病人创造优美的修养环境。 (5)坚持护士长查房制度,加强了夜班护士工作的 责任心,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工作能力,提高了全院护理管理水平,保证了医院夜间护理工作质量。

3 质量管理

3.1 制订医院护理质量目标,完善护理目标管理 结合当前护理队伍建设和护理条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和护理新动态,制定科学的具有正确导向的目标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控制小组。 质量管理控制组由护理部正副主任、区护士长组成,每季度按照质量考核标准对全院各科进行检查,并对各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

3.2 制定护理业务考核标准,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考核

护理目标管理 篇11

【关键词】产科;护理纠纷;护理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2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57-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妇女地位日渐提高,国家法律、法规及制度的完善,使公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发现医疗纠纷后,患者维权益意识日益增强,除注重诊疗行为的科学性,同时更注重其法律性,从而使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产科尤为突出,一旦发生纠纷,给患者家庭带来严重后果,同时给医院及个人造成经济、信誉上的损失,医务人员还要承受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甚至是法律责任。因此,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避免纠纷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1产科特点

1.1多数人认为分娩是正常生理现象,在就医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产妇和家属因无心理准备,难以接受,情绪失控,导致纠纷发生。

1.2产科意外常常来势凶猛、后果严重,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例如:产后发生大出血者若抢救不当或不及时会出现席汉综合征,有时为了挽救生命不得不切除子宫。

1.3我国开展计划生育以及优生优育,一个妇女只生一个孩子,入院生产时对服务质量要求高。

1.4住院分娩率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而产科工作人员较少,使得工作人员相对不足、超负荷工作,从而护患之间也缺乏交流。

1.5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较差,观念陈旧,管理不力。

2管理措施

2.1开展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认真学习相关法规、法律,积极参与、学习有关医疗事故的防范、处理,制订规章制度,定期考核。工作人员学法、懂法、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同时明白护患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同时亦是服务对象、消费者。

2.2强化意识,落实制度产科医疗安全是关系到母婴两条生命和医院生存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我院实行医疗责任追究制、安全责任制,医院和科室、科室和个人签署医疗安全责任书,将安全护理作为管理目标,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护理隐患排查。

2.3充分发挥我院职能的优势我院是国家级孕产妇死亡监测牵头单位,自1996年开始对全县范围内孕产妇进行死亡监测评审工作,从中可以总结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从发生纠纷的案例中反复学习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2.4高危人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高龄初产妇、产后出血、珍贵儿、基层转诊产妇;要求较高、特别计较的人、少数民族、家属是医务人员或从事法律有关的人员及与新闻媒体关联的人群;重男轻女者。针对高危人群护士长应安排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员分管这类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达到相互尊重、理解及配合。

2.5高危时间中午、夜间、节假日、双休日以及相互交替班时间为发生护理纠纷的高危时间;护士长应带头值班,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值班顺序,新老搭配。夜班应按双班制,让大家可以轮流休息,从而使班上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6高危环节

2.6.1抢救患者产科抢救患者相对较少,一旦抢救务必要冷静、有条不紊,分秒必争,保证参与人员、药品、器械及物品等准确到位,应一人指挥、一人记录、他人操作。注意运用保护性的医疗措施,随时糖患者家属了解病情;抢救过程中不要有不利于抢救患者的行为及语言,以防纠纷发生。产科抢救车应封闭管理,定期检查,保證抢救药品、器械等完好。

2.6.2使用特殊性药物如使用硫酸镁、缩宫素等应严格按照规范,严密观察,仔细记录。

2.6.3转、接患者接收下级转诊或上转患者时,要把握转诊时机,运送途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保持患者静脉通道、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等必要治疗,严格按照转诊制度进行病情交接。

2.7更新观念,转变服务模式彻底改变产科既脏又差的陈旧观念及局面,严格按照爱婴医院标准设置产房及病房。开放家庭化病房,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1],提倡人性化服务,尊重产妇的隐私权,实行陪伴分娩,尽可能使每位产妇安全分娩。

2.8加强新生儿管理新生儿出生时,应使用新法复苏技术,正确运用Apgar评分,认真办理新生儿出生有关记录,并交其家属或产妇核对、签字。对高危儿或窒息儿复苏后及时转新生儿科处理。

2.9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质量意识

2.9.1加强业务学习护理长应组织学习,反复训练护理操作,组织技术比武,对成绩优秀的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对基础差、学历低的人员于规定时间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再教育。

2.9.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医护纠纷最常见的原因是执行制度不严、违反操作规范[2]。护士长要认真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抓好三查七对制度等的落实情况。各种操作应按照规范执行,书写护理文件应及时、科学、详细、准确、合理,且和其他医疗文件要同步,存在风险的治疗措施要严格履行签约制度[3],医院应定期检查、考核,使每人达标。

2.9.3“以人为本”管理护士不仅要给患者“人文关怀”,而且应做到“以人为本”管理,护士长应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融入护理管理中,关心每位护士身心需要,及时发现不良情绪,正确引导,为护士的专业发展及进取提供机会,营造一种充满进取、团结协作及友爱的工作氛围。

总之,产科的护理工作琐碎而繁忙,且责任重大,稍有疏忽就可能威胁母婴生命。必须明确、清醒地认识“母婴安全、重于泰山”,时刻将母婴安全放在心头,要具有危险意识,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断消除纠纷隐患,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及主动性;尽可能地满足产妇及其家属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个人、科室及医院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

[2]王传益,李博.最新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实务全书.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76-99.

上一篇:高二年级分层教学小结下一篇:广东自考课程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