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发言稿劳动节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长发言稿劳动节(精选6篇)

家长发言稿劳动节 篇1

您好!

转眼间,我们又迎来了“五·一”国际劳动节,首先向您致以节日的问候!接上级通知“五一”劳动节放假时间为:4月30日至5月2日,共三天,5月3日(星期二)正常返园上学,敬请注意!

放假期间,请家长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深对幼儿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二、家里有专人照顾幼儿,防止意外的发生;家长的视线不离孩子,尤其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到河边玩耍,以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教育孩子不要玩火、玩电,家中危险物品应放在远离孩子的地方,避免意外的发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和饮食卫生习惯,

三、春季发生的传染病有手足口病、流感等,发现身体不适,请即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治疗。应尽量不到人群稠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多洗手、多喝水,同时,家里也要注意空气的流通,常开窗通风,做好家居环境卫生。

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

__X

家长发言稿劳动节 篇2

当我还在回味着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陶醉于与学生、家长们共同劳动的喜悦时,校长向我转达了您的电话内容,那种错愕我不说估计您也能想像得出。说实话,一开始我真觉得有点委曲,有些想不通。我们都是受过教育的人,我们的教育方针、我国的教育法都规定了学校的义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年轻父母,对这些法律和文件的规定,您即便不是耳熟能详,但凭借常识也能理解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教师有权利安排学生参加校内校外劳动。因此,您打给校长的电话的重点应该不是询问谁给我权利安排孩子劳动,而是问为什么大热天让孩子劳动吧?作为父母,爱子心切,换位一想,我也由错愕、委曲转为释然与理解了。当然,我工作中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在让学生到校来参加劳动之前未能与您事先沟通,在此先向您道歉并请求您谅解。

亲爱的家长,当孩子们自愿加入到老师的搬书队伍时,我们都感到非常欣慰,并对劳动进行了合理的安排,让孩子参与到劳动中来,保护了孩子劳动的积极性。或许您心疼孩子在家里都没做过这样的“重活”,但您看到了,孩子们完成得很好,在劳动中很愉快。所以,您的担心是多余的。

让孩子参加适量的劳动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处的。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责任感是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评价最基本的价值尺度,孩子在参加劳动过程中,学会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学会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并在劳动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所应担负的责任,有了责任意识,孩子长大后才能承担起家庭和事业的重任。

劳动也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对490名男孩跟踪调研了20年,大量记录表明:从小干活的孩子较有才干,充满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双倍于父母卵翼下长大的同龄人;而从小不干活的人由于劳动观念淡薄,对繁琐事情常常表现急燥,对事物的忍耐性也不如经常参加劳动的孩子。研究同时还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在我们班级中,爱劳动、会劳动的学生拥有更好的同学关系,更受同学欢迎。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也有助于他们结交更多的朋友从而快乐成长。

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追求幸福生活是我们人生的重要目的。但是对幸福的错误理解,使得许多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走着一条不幸福的路。想必您也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在英国打工的华人妇女与一个英国小伙在餐馆中的一段对话。英国小伙以沿街卖艺为生,华人妇女很关切地对那个小伙子说:“不要沿街卖唱了,去做一个正当的职业吧。我介绍你到中国去教书,你完全可以拿到比你现在高得多的薪水。”小伙子听后,先是一愣,然后反问道:“难道我现在从事的不是正当的职业吗?我喜欢这个职业,它给我,也给其他人带来欢乐,有什么不好?我何必要远渡重洋,远离亲人,抛弃家园,去做我并不喜欢的工作?”

故事中华人妇女的思想在我国极具代表性,以至于我们有着“穷得只剩下钱”的无奈。这种社会价值观也影响到了我们的孩子,许多孩子将“少劳动、挣大钱”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没有去追求真正的幸福。人生幸福不应只是财富的积聚或物欲的满足,更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收获那份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这不是光靠说教就能教给孩子的,而应让他们在劳动中去感悟、去体会,当然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如果我们教会孩子这一点,那么无论他将来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工作,他都会收获快乐幸福的人生。

亲爱的家长,让孩子有责任感、有良好的个性、过幸福的生活难道不是您最大的愿望吗?就请您与学校一同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会生活吧。首先,您可以为孩子制订一份家务劳动计划。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您可以与孩子一起商量,为他(她)选择一项家务,请您指导和帮助孩子家务劳动,不要因为孩子做不好甚至可能“帮倒忙”而代劳。就像在这次暑假的劳动中,当孩子想要与老师一起搬书时,我们没有因为他们体力不够而拒绝,而是按学生的体力对劳动进行巧妙安排。当孩子要做不会的家务劳动时,希望您能耐心地讲解和示范,给孩子劳动的机会,让孩子在反复实践中学会劳动,同时鼓励孩子进行劳动创造,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其次,给孩子以积极的劳动导向,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教育孩子尊重劳动。比如,您自己以友好、尊重的态度对待家政服务人员,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要让孩子认识到,文明和谐的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付出,这些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日常生活中,切不可以“不好好学习将来你就去做某某行业”等言语“鞭策”孩子,要让孩子认识到,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是靠自己的劳动,就是合理的、光荣的,而那些幻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思想是最要不得的。

再次,在孩子的家务劳动安排中,您要警惕两种倾向:一是注意不要把家务劳动变成惩罚。有些家长会用劳动来惩罚、威吓做错事或成绩不好的孩子。这不但没让孩子知道如何改正错误,反而玷污了劳动本身,同时还会使孩子对劳动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惧怕,甚至鄙视、厌恶劳动。二是慎用按劳付酬。有的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做家务劳动,采取按劳付酬的办法,这或许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劳动习惯,但却不是长久之计。心理学上有一个过渡理由效应,讲的是每个人为了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您如果是为了吸引不愿参加劳动的孩子做家务,初期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一办法,但同时要注意孩子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体验到参加劳动的乐趣,使追求劳动的价值成为孩子热爱劳动的内在动机,逐步淡化报酬与劳动的联系,使孩子真正能够为了劳动而劳动。

劳动教育,从家长转变观念做起 篇3

日前,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要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用3到5年时间,建立比较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提出要切实抓好相关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等关键环节。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主要是为了遏制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等错误思想在青少年中的蔓延。

据悉,为落实《意见》要求,各地中小学将开设不同形式的劳动课程。对此,老师、家长和学生反响如何?在应试教育仍是基础教育主流的当下,劳动教育能否得到长期贯彻?劳动教育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对立?带着这些敏感的问题,本刊记者开展了专题采访活动。

岸上学不会游泳

接受采访时,郑州市某中学副校长葛先生对《意见》表示坚决拥护。他说:“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教育本来就是为劳动服务的,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是学校的职责所在。但是,长期以来,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被淡化、虚化和边缘化。”他分析道,这种不利局面是各方面影响造成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挤占劳动课程;学生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忽略劳动,甚至鄙视劳动;家长为了孩子集中精力学习,对家务大包大揽;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可轻视,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故事被学生津津乐道,潜移默化地腐蚀着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这种局面到改变的时候了。”葛校长说,“学校将积极落实《意见》要求,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成熟的劳动教育模式,给孩子们补上这一课。”

信阳市某小学教育处处长刘女士认为,落实《意见》的阻力较大,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她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写道:“我举双手支持开展劳动教育,但劳动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家庭、社会都要大力配合,否则劳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开再多的劳动课也没用。众所周知,在岸上是学不会游泳的,理论讲得天花乱坠,内心期盼向往,不去实践势必无法学会劳动,更谈不上体验劳动的快乐。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家长溺爱孩子,不肯让孩子做家务,所以,家长迅速转变观念对落实《意见》要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京教育专家沈兰教授认为,开展劳动教育最大的阻力是学生的抵触心理。“劳动教育以劳动为载体,但不是什么样的劳动都能达成教育目标。因此,选择合理的劳动形式是实现劳动教育的关键。在社会化大分工的今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劳动的两大基本形式。中小学生每天都在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了参加体力劳动的机会和权利,从而导致他们思想上忽视体力劳动,内心抵触体力劳动,能力上不胜任体力劳动,也无法建立起两类劳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导致学习和生活的严重脱节。”沈兰教授说,“这个最大的阻力正是《意见》所要攻破的堡垒,所以我认为,《意见》是英明的,切中了当下基础教育的要害。”

洛阳市家长曲先生认为,《意见》是治标不治本的举措,很难有好结果。他对记者说:“大家都知道,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有大致的分工,学校只负责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就可以了,劳动教育应该由家庭来承担。现在的问题是,学校给学生的学业压力太大,学生疲于应付,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接受家长的劳动教育。家长心疼孩子,而孩子能否接受高等教育靠的是分数,而不是劳动技能,当然要减少劳动教育,狠抓应试教育。家长都知道这样做对孩子的未来会有不利影响,但有什么办法呢?总得先顾一头吧!所以我认为,学校与其增设劳动课程,不如实实在在地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家长自然会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而且我认为,学校的劳动课也不可能真正教会学生什么劳动技能,在岸上学游泳的,看着挺美,其实不管用,下水就会被呛到。”

曲先生的妻子认为丈夫的看法太偏激:“外国的小学能开设烹饪课、缝纫课、木工课、园艺课,咱国为啥不行?有些劳动技能,老师教和家长教不一样,小朋友们一起学兴致更高。我想好了,不管学校开哪门劳动课,我都在家给孩子营造相应的实践气氛。教育孩子,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嘛,分那么清楚干什么?”

南阳市小学五年级学生蔡美娟对学校开设劳动课非常期待。她说:“劳动课一定很好玩,同学们都在议论,摩拳擦掌地等着呢!只是,我们觉得‘劳动课’有点难听,不如‘工艺课’或‘家政课’时尚。我妈妈还说,如果学校开设园艺课缺教师,她可以义务代课。我妈妈是园艺师,养花可有一套了!”

焦作市高二男生张祥则对开设劳动课表示忧虑:“劳动课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如果是必修课,那我们学生就惨了,因为开课就得考试,就得花时间应付。就像中考时的化学实验项目,走走形式罢了,但因为成绩计入总分,我们谁也不敢怠慢。所以我担心,开设劳动课又会增加我们学生的负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小学生劳动意识的现状的确不容乐观。学校的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学校和老师甚至把劳动当成惩罚学生的手段,劳动多而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体力劳动在家庭教育中同样被忽视,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成绩好,什么都不用干。

另外,社会上不健康的思潮对青少年影响甚大,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居然受追捧。因此,加强劳动教育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现实需要,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真正落实《意见》要求,还需要克服许多阻力,其中,家长的态度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要担当

周末,在豫东某市一所中学的校门口,记者对等着接孩子的家长进行随机采访。对中小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家长魏先生不以为然:“学校就是教知识的,开设劳动课是胡闹!是不是又要搞‘学工’‘学农’‘上山下乡’那一套?那是历史悲剧啊!学生在校的时间是有限的,用劳动课挤占文化课的时间,这不是浪费光阴吗?如果让孩子们都学习劳动,那还上学干什么?在家务农就是劳动嘛!就算是增强学生的素质,也要从事高档次的劳动,谁说脑力劳动不是劳动?国家一会儿强调‘知识改变命运’,一会儿强调‘劳动最光荣’,家长到底该怎么办?”

nlc202309021153

一旁的赵先生把记者拉到一边,小声说:“别听他瞎说,他是老愤青,想法极端。当年他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后来没考上大学,好不容易才返城的,受了不少苦,现在孩子才上高一。”对劳动教育,赵先生表示谨慎地支持,“学知识和学劳动,两者不能偏废。会劳动没知识肯定不行,跟不上时代脚步啊;只会学习不会劳动的书呆子也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依我看,学生嘛,学习文化知识是主要任务,毕竟上大学凭的是考试分数;至于劳动,应该是学生的次要任务,学习成绩好的,应该主攻高考,学习成绩不好的也要面对现实,可以上职业学校,专攻劳动技能。”

对两位家长的言论,随同记者采访的教育专家舒女士哭笑不得。在当天的采访总结会上,她动情地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的家长,尤其是基层普通百姓,都盼望着孩子能有出息,出人头地。他们朴素地认为,有出息就是摆脱贫困,不再吃苦;出人头地就是当官发财。家长的动机无可厚非,但观念却是完全错误的,甚至有些迂腐可笑。他们身为劳动者,却鄙视劳动,把劳动者看成下等人。这种不自信肯定会作为家庭教育的负面信息灌输给孩子们,所以,劳动教育任重而道远。没有家长的支持,单靠学校开设劳动课,一定会事倍功半。”

记者在濮阳的采访收获了不少信心。家长韩女士对记者说:“早该开展劳动教育了,要不这一代就是废掉的一代。现在的孩子,除了学习、考试,成天就知道摆弄手机,说起歌星、韩剧头头是道,生活中其实很低能。以前,人们瞧不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现在反过来了,孩子考出了好成绩,家长奔走相告,其他的都微不足道。这种一俊遮百丑的观念太可怕了。我女儿现在上高一。从她上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就给她规定必须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现在,她会缝补袜子,能炒至少10种菜,拌沙拉最拿手,重要的是她自己喜欢,家务劳动对她来说就是玩耍。她从小做家务,一点没耽误学习,上学期期末考试还拿了全班第一呢!我天天在微信朋友圈里炫耀女儿的厨艺,经常被提醒:别影响孩子学习呀!他们真是杞人忧天!我就对他们说:等着吧,十年之后再看,谁的孩子活得更幸福!”

平顶山家长井先生是一个动手能力相当强的父亲,家里的电器出了毛病都是他修理,新房子装修他不请装修队,买来全套工具自己动手干,尽管忙活了整整两个月,但他省下来5万元。耳濡目染,井先生的儿子也是个“能工巧匠”,班里电灯坏了,他爬上去修,同学自行车坏了,他蹲在路边一会儿就能修好。老师和同学都惊讶不已,不知他从哪儿学来的手艺。“还用说,当然是我教的。”井先生说,“上小学的时候他就经常跟着我拆自行车,递工具、上机油什么的,对各部位机械原理了如指掌;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他趁我不在家,用旧电话线给自己的房间安装了一部分机;上初一时,我们父子合作,给一双旧靴子装上金属底板,再焊上两个轮子,就成了一双轮滑鞋;组装电脑对他来说也就是插插拔拔的事,小菜一碟!上初中以后,他学物理相当轻松。孩子都有探究欲,家长有义务满足。另外,孩子参与劳动的最大好处是能培养成就感。孩子今年上高二了,班主任私下告诉我,班上好几个女生对我儿子有意思。我说那当然,动手能力强的男人能给身边所有人带来安全感。我文化水平不高,只知道文化知识由老师负责教,我作为家长,负责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技能。现在看来,我没走弯路。”

全国家庭教育协会会员、教育专家董方教授在接受电话采访时指出:“中国家长望子成龙,归根到底是希望孩子一生幸福,而劳动教育是要培养身心健康、勇于进取、思想达观、乐于创造的人,两者并不矛盾,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是完全可能的。换言之,开展劳动教育,家庭要有所担当,家长应主动承担起学校劳动课的家庭实践任务,家校联手,双管齐下,培养出有幸福感,并能自己动手创造幸福的孩子。”

心灵手巧有因果

采访活动进行过半的时候,记者发现自己走进了一个误区,不自觉地把孩子动手与动脑对立了起来,幼稚地在两者间寻找平衡。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真的是相互割裂的两个类别吗?劳动教育真的会影响学习成绩吗?记者决定采访几位脑科学专家和心理学家,以解开这个谜题。

郑州某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徐医生告诉记者:“人脑是神奇而又复杂的造化之物,一直被研究者视为不可捉摸的‘黑箱’。进入21世纪,随着脑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科学家们开始从不同角度揭示人类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有助于手部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也有助于大脑顶叶和额叶的运动指令系统的完善。像钉扣子、洗手绢、择蔬菜、切黄瓜、和面、绣花、缝补衣服等家务劳动,都要运用手指的精细动作。这些不同的家务劳动可以促进手指、手腕、手臂、手眼、手耳的协调。手的十八般武艺丰富多彩,包括抓、穿、插、刺、夹、剪、缝、倒、捏、掐、拧、撕、揉、捻、敲、拍、系、绑等。手是躯干中最灵巧、最精细的部分,虽然只是全身的一小部分,但其对应于大脑皮层的感觉、运动区域所占面积和拥有细胞的数量却是较多的。大脑的发育和活动,依赖对外界各种感觉刺激的接受,手是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手的灵巧性是大脑皮层成熟度的重要体现,需要大脑高度发达,手才能灵活操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灵和手巧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大龙撰文指出:“手指的精细动作,不但反映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听觉、视觉运动的协调能力,更能反映孩子的精细感觉对外部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是由神经系统的发育水平决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不断增强,7岁以后的发展已经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俗话说‘心灵手巧’,其实应该说,手巧心才灵。通过手部小肌肉的运动,可以初步判定个体大脑皮层是否完整无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手部动作能预报孩子潜在的智慧和学业成绩。”

他进一步解释,“人手的每一根手指在大脑的皮质感觉区都有相应准确的定位,每根手指的触觉、运动觉都与大脑的皮质感觉区相连。手指不经常活动时,相应的区域就会退化。大脑皮层神经主要分为3类,其中手所占面积是最大的,几乎达到1/3,五官和其他内环境各占1/3,手指简单活动时,脑的血流量约比手不动时增加10%。在手指做复杂、精巧的动作时,脑的血流量就会增加35%以上。脑血流量的增加会使思维敏捷。从这个角度来看,手还是连接内外环境的协调器官。人的大脑到25岁才完全成熟。手的触觉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手段,双手上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以使其能够完成感知、运动的任务。引导孩子参与各种家务劳动,就是锻炼手的功能、开发脑的潜能、促进脑的最优发展的重要途径。”

上海心理学博士宋晓林也认为,经常做家务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她说:“去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表明,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而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事实证明,孩子做家务学习更好。”

本刊认为,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要弥补体力劳动的短板,并促进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贯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家长不应该有抵触情绪,而应该转变观念,积极配合,把家庭变成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最后,让我们用陶行知先生作于1930年的《手脑相长歌》来结束本文:

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编辑:陈彤】

家长发言稿劳动节 篇4

放假时间:4月30日-5月4日(共5天)

补课时间:4月24日(周日)、5月7日(周六)

返园时间:5月5日(周四)

假期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①五一假期期间,请大家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各项措施,非必要不出市,确需外出的,及时向学校报批,且不得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返园时需按相关规定持核酸检测报告、健康码和行程码,经校方核验后,方可返校。

②请家长关注幼儿身体健康状况。幼儿共同居住人员健康码若变更为黄码或红码的,要及时告知班主任。同时,请密切关注各省市地区的疫情发展态势,如家庭成员与疫情防控部门公布的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请主动向社区报备,配合疾控部门做好流调和相关管控措施,并将这一情况及时告知班主任,以便学校及时了解情况。

③请家长和幼儿加强自我防护,落实个人健康防护措施,日常做到多通风、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一米线、公筷制,非必要不到人员密集场所,不接触有本土病例地区的来东返东人员。

防溺水重要提醒

每年4-9月是溺水事故频发时段,因溺水导致的意外给当事家庭造成沉重的灾难,教训惨痛!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春末夏初,天气逐渐变热,溺水事故又将进入高发季。我们希望大家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

做到防溺水“七不”:

一、不私自下水游泳;

二、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三、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四、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五、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六、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堰塘、水井边玩耍;

七、不擅自下水施救。

请您坚决教育孩子做到防溺水“三要”:

一、要在家长或长辈带领下游泳;

二、要到有防护设施和施救人员的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

三、遇到同伴溺水时,要大声呼喊,并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能手拉人等盲目施救。

节假日温馨提示

一、加强外出安全教育。孩子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一定要有成人监护与照顾,遵守交通规则,以防走失和发生意外。

二、节日期间提醒幼儿不能暴饮暴食,防止急性肠胃炎的发生。避免生、冷、硬的食品,注重绿色健康饮食习惯。

三、春季是幼儿传染病、流感高发时期,在假期中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避免传染病菌。

五一劳动节给家长的一封信 篇5

您好!“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湖心苑剑桥幼儿园的全体老师向您致以节日的问候:祝您假期愉快、全家安康、万事如意!我园按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五一”劳动节放假时间安排如下:

1、205月1日(周五)——5月3日(周日)放假,共3天。5月4日(周一)正常上课。

2、“五一”节假日后,我园作息时间调整为夏时制,入园时间不变,

午睡起床时间从14:10调整为14:30,离园时间从16:30调整为16:50。

3、“五一”三天假期,想必家长已安排好了形式多样的放松、娱乐活动,但孩子的健康是您的关注,也是我们的牵挂,我们真诚提醒各位家长:

(1)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集会。

(2)家长在家做好防蚊防暑工作、给孩子们多喝白开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冷饮。

(3)在室内时保持空气的流通,及时增减衣物,预防孩子感冒。

(4)尽量做到正常作息,保证孩子的休息时间。

(5)告诫幼儿不得私自下海或到江河、湖泊、溪潭、水库、废弃坑洼游泳、嬉水。

(6)“五一”后,天气渐热,幼儿园会根据情况调整幼儿作息时间,带好孩子们换洗的衣物。

_X

家长培养孩子家务劳动心得体会 篇6

中国的独生子女在家里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家长对家务活大包大揽,于是孩子们缺少了锻炼。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娇气、懒惰的坏习惯。对于年轻父母来说,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能力呢?

一、培养幼儿家务劳动的意识

家务劳动是维持家庭正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父母应有意识地让孩子感受到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分子,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个家做些什么。要让孩子明白,参加扫地、洗菜、擦桌子等家务劳动是他的义务,而不是帮别人干活,这样孩子在干家务时,就会心甘情愿去做,而不是讨价还价地讲条件了。最好不要以贿赂的手段利诱孩子做家务劳动,否则,没有“实惠”作强化物时,孩子就不愿干家务活。许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不舍得让他一起参与家务,等到觉得孩子大了可以帮忙了才开始指挥,吆喝孩子做这做那,结果发现孩子根本就不情愿。如果从孩子的幼儿期开始,就让其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愉快地参加,而且没有辛苦的感觉,更不会认为是额外负担。

二、培养幼儿家务劳动的兴趣

首先,成人要成为孩子热爱家务劳动的榜样。平时父母在做家务时不要因为做家务太累或讨厌做家务而在孩子面前发牢骚,以免给孩子造成做家务活很烦人的印象。父母做家务时可以放点音乐、哼哼歌,以营造良好氛围。

其次, 让孩子模仿成人做家务。孩子在幼儿期是充满好奇和喜好模仿的, 他们在看到家长整理房间、洗衣服、洗菜时,会有一种新奇感,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非常乐意模仿家长做这些家务活。这时,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引导孩子做一些十分简单的事情,如:洗衣服时,可以引导孩子洗小手绢、袜子等小件物品; 打扫房间时给孩子也准备一块抹布等。

最后, 要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开始的时候可以安排一些能和孩子一起做的家务。当孩子做完一件事情后, 家长一定要给予肯定, 或者在众人面前表扬孩子,这样孩子便会更加愿意参加劳动。

三、培养幼儿家务劳动的习惯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经常的家务劳动。

首先,应正确看待孩子的年龄特征及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家长应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 提出相应的要求。如:三四岁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学习饭前摆放餐具、洗手绢、整理图书玩具等; 五六岁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学习叠被褥、洗碗、收拾饭桌、扫地等。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早学会去做家务劳动,并能做好,这是人之常情,但家长也应看到孩子的实际能力。除了必要的帮助外,不宜要求过高、过严,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 让孩子一点一点进步。

其次, 在习惯的养成中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孩子刚开始做家务, 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 家长不要因此就不让孩子动手, 而要给孩子示范正确的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做, 鼓励孩子坚持劳动。有些家长有时心血来潮,让孩子做家务,看到孩子做得不合心意, 便大声呵斥孩子:“看你干的啥? 越帮越忙! ”这样做的后果只会打击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 让他们形成“你做得好,你做吧”的消极心态。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坚持, 所以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第三,用记录表的方式,评价孩子在家的劳动情况。家长可以设计 “小能手劳动情况记录表”,记录幼儿在家独立生活及劳动的情况。如:完全独立完成的项目打“√”,有时独立完成的打“△”,常需成人帮助完成的打“×”。五六岁的孩子可以设计洗碗、收拾饭桌、扫地、整理书桌书橱、整理床铺等栏目, 请孩子自己把每天做的情况用符号标出来。为了调动劳动的积极性,开始可以用“贴画”记录,后来慢慢用打“√”代替。

上一篇:当前国企改革下一篇:2024新年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