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发展文献综述(共8篇)
具体研究文献回顾和综述
(一)资本市场的特征研究
1、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市场有效性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是金融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尤金·法玛(EugeneFama)1965年发表的《股票市场的价格行为》一文中正式提出。该假说认为,在:(1)大量投资者力图利用充分、独立并随机出现的信息进行交易并获利;(2)所有投资者是风险厌恶型的理性经济人;(3)无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等市场摩擦,市场能迅速反馈有价值信息这三个前提下,金融资产在资产价格形成中能充分并准确地反映全部相关信息。即在一个资本市场中,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则市场是有效的。
根据金融资产价格所反映的信息集合内涵不同,市场有效性可分为弱态有效性(Weak Form EMH)、半强态有效性(Semi-strong Form EMH)和强态有效性(Strong Form EMH)三类。在弱态有效市场中,价格所反映的信息集合限于历史交易数据(交易价格、成交量及回报率等),金融资产价格变动无时间序列自相关性;半强态有效市场中,信息集合内涵扩展至全部能够影响金融资产回报率的公共信息(宏观经济动态,市场信息和财务数据等);而强态有效市场中,所有公开与非公开信息将会为市场交易者充分利用,修正其投资策略并完全反映在价格中。
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的提出,引发四十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会计与理财领域大量实证研究。沃金(Working, 1934)、考尔斯和琼斯
(Cowles & Jones, 1937)、肯代尔(Kendall,1953)、罗拔茨和奥斯本(Roberts & Osborne, 1959)、库特勒(Cootner)、萨缪尔森(Samuelson)和曼得布洛特(Mandelbrot)通过研究近代证券市场价格变化,提出并发展随机漫步理论,为有效性假说提供有力支持。基于市场收益随机正态分布特性,马克维茨(Markowitz(1959),夏普(Sharpe(1964))以及林默(Linmer(1965))等人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而罗斯Ross(1976)则根据理性投资者套利行为提出资本套利模型(APT)。
然而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行为经济学、市场分形理论等新兴学派的发展,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受到了学术界和投资界的广泛质疑。第一,其三项基本假设均建立在“完美”的完全信息市场理论基础上,而真实资本市场中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不可忽略、投资者意见分歧且并非全部理性、市场套利者力量有限而投机者羊群效应明显等问题否定了其基本前提;第二,国外众多对企业内部信息人士(股东和企业高管层)和基金经理们超额回报率的研究,虽然难以得出其持续获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盈利回报的证据,但从基本可以否定强态有效假说,而在我国相对低效、投资气氛浓重的资本市场中,这一假说更难以成立。故针对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弱态和半强态有效性上。
国内研究证券市场弱态有效性的文献最多,但是由于存在联合检验问题,弱态有效性检验也是争议最大的。施农屋(1993)运用序列相关性检验模型对深圳证券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测试每种股票前后期之间,以及每种股票价格与深圳证券价格指数之间是否存在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性,其结论是深圳市场未能通过弱态有效检验。俞乔(1994)对沪市1990~1994和深市1990~1994的综合股价指数进行了研究,作者使用误差项序列自相关检验、游程检验和柯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检验的研究方法,得出中国证券市场还没有达到弱态有效性的结论。韩德宗(1995)通过对沪市56只股票和深市17只股票1992~1994的收益率为样本,使用序列自相关系数和游程检验研究方法,对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文章得出中国证券市场还没有达到弱态有效性的结论。邓学军(1995)在自相关检验和连续性检验之外,使甩了过滤检验方法。分析了股价对历史信息的吸收,结论是中国股市还未达到弱态效率。胡波、宋文力、张宇光(2002)利用随机游动模型,采用1996年2月12日至2001年7月9日的统一指数数据,使用DF与KPSS两种互补的检验方法,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目前还未达到弱态有效。孙碧波,方健雯(2004)把技术分析的获利能力与市场的弱态有效性联系起来,通过断定在中国证券股票市场上某些技术规则具有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 进而得到证券市场还没有达到弱态有效性的结论。吴世农(1996)对深沪两市20种股票所做的自相关分析,也表明它们的收益率不存在显著的系统性变动趋势,但他认为不能简单定论我国股市已达弱型效率。然而宋颂兴和金伟根(1995)对沪市1992年底以前上市的29只股票进行了检验,他们将样本区间分成1991年到1992年和1993年到1995年,结论是从1993年到1995年沪市弱态有效性成立。魏刚(1998)在对1997年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中发现,我国股市能区分不同的分配信息并作出反应,但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或不足或过度,弱式有效市场的特征并不明显。
针对期货市场,王益(2005)选取了从1999年1月到2004年5月沪铜期货3月期收盘价的月度数据用随机游走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证明沪铜期货市场没有达到弱态市场有效性。
对中国证券市场是否呈现弱态有效性学术界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由于对中国股市是否达到弱态有效还没有形成令人信服的结论,观点的不统一反而使人们更乐于接受市场没有达到弱态有效的结论,而且技术分析方法的普及,也使人们相信市场还没有达到弱态有效的结论。
关于半强态有效性,吴世农、黄志功(1997)选择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30家公司为样本,采用“累计超常收益分析法”得出我国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市场。靳云汇、李学(2000)以1996年以来的94家“买壳”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买壳”公告前后股价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股市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市场并未达到半强式有效性。叶龙.,谢建汀(2000)采用CAR分析法对从深圳证券交易所中选出的144家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观察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赢余公告的反应,得到我国证券市场尚未达到半强态有效的结论。杨朝军等(1997)通过分析股价对公司分红方案和财务报表等信息的反应速度,认为沪市已经能够较快速地反映送配股信息。他同时表示,并不能由此断定沪市已达到中强效率,因为沪市投资者对分红配股信息并不十分看重。张人骥等(1998)以沪市48家上市公司722个交易的收益率数据,检验了上海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检验结果表示拒绝接受沪市存在过度反应的假设,但没有为是否存在过度投机作出结论,也没有明确说明沪市是否达到了中强型有效。赵宇龙(1998)分析了沪市123家上市公司4年的会计盈余数据,认为沪市对预期的好消息存在过度反应现象,而对预期坏消息则反应不足。叶青等(1999)的检验却表明沪市存在过度反应现象。以上研究发现也说明我国股市也没有达到中强型有效。
综上所述,大多数经验检验结果倾向于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尚未达到中强效率。但对于是否达到弱型效率则存在较大分歧,未能达到共识。那么,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应如何认识呢?一般地讲,股价表现出随机游走的特性则说明股票市场实现了某种程度的有效,目前许多关于市场是否有效地检验方法都是以此为依据的。然而应该注意的是,以此为基础的检验结果未必可信,尤其对我国这样的新兴股市而言。随机游走还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基于信息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随机性,是市场实现一定程度效率基础上的随机性,而另一种随机性则是无信息基础的,股价往往受某些外在的或者人为的因素决定,实际上是一种极端无效情况下的随机性,是一种疯狂式的随机性,这主要是由于法规的不健全及人为操纵引起。可以推测,我国股票市场在早期所表现出来的股价的随机性很可能不是有效市场的表现,相反地,却是一种极端无效情况下的随机性,我国股票市场也是极端无效的。除此以外,时间序列长度是限制我国股市有效性实证检验的主要因素。西方学者在股票市场实证研究中往往要选取几十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就是因为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很多,股价运行中含有大量的“噪音”成分,为了得出可信的结论就必须靠较长的时间序列来消除噪音。一般地讲,一个完整地经济周期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一个股票市场的运行周期也需要41个月的时间[2]。在我国却有大量的实证研究的时间序列长度还不足一个股票运行周期,其结论自然是值得怀疑的。最后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和隐瞒重大信息不报等情况相当普遍,这也会对市场有效性研究的结果产生偏差。
总之,研究市场有效性需要充足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为依托,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市场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和中国证
金融创新的基本原理是将现有金融工具的特性加以分解, 再根据市场需要, 进行取舍并重新组合, “制造”出新的金融工具 (李扬、黄金老, 2002) 。陈野华 (2001) 认为金融发展在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一个金融创新过程, 而在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一个金融深化过程。金融监管有利于和防止金融风险的传播。 (祁敬宇、祁绍斌, 2007)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历史演变
1. 金融监管为主时期
针对1930年大危机, 总统罗斯福为此推出了一些措施来改变美国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这个阶段政府从主张自由竞争和政府不干预转向限制金融业过度竞争, 保障金融业的稳健经营。第二次大规模的金融监管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 1990年签署的《巴塞尔协议》在1992年底前得以实施。2007年, 金融危机由美国蔓延波及到全世界, 各国相继颁布措施来抵御这场金融危机:美联储、欧盟、日本、俄罗斯等纷纷降息, 注资金融机构使其国有化等方式来救市。
2. 金融创新为主时期
金融创新的全面爆发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1986撒切尔夫人实行了一场金融改革;美国国内面临“金融脱媒”危机, 美国政府由主张干预转向鼓励竞争;1974年德国取消资本限制;1950年日本取消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2000~2004年间美联储连续25次降息, 基础利率从6.5%一直降到1%, 这样的经济环境助长了金融创新。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相互关系的理论流派
1. 金融监管决定金融创新
Silber (1975, 1983) 的约束引致假说认为创造新型金融工具或实务的目的是放松施加于企业的金融监管。Holland (1975) 指出规避型创新是那些试图避免或遏止管制和货币控制影响的人的一种自由市场反应。Goldfeld认为Holland先验性创新与规避型创新不能被明显地划分出来。Silber (1983) 认为约束引致假说至少可以解释至少一半在此期间出现的金融创新。Mishkin (1986) 认为刺激金融创新不外乎4种因素:经济环境的变化、技术条件的变化、规避风险和回避既有的管理法规。Kane提出“自由—管制的博弈学说”, 他运用一个斗争模型来描述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永不停息的斗争。
2. 金融创新决定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领域的金融脆弱说理论源于Minsky1982年提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 认为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促使其在系统内增加有风险的活动, 导致系统的内在不稳定性, 因而需要对银行进行监管 (Minsky;Cypher;Kregle) 。Kaufman (1996) 认为“多米诺骨牌效应”容易在金融体系中出现, 金融业比其他行业具有更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3.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相互促进
这一观点主要是从法律制度的视角来解释金融发展的国际差别 (La Porta, Lopez-de-Silanes, Shleifer, and Vishny) 。LLSV发现相对而言, 法国法系对于投资者保护最少, 因而法国的金融发展最慢;而普通法系国家对于投资者保护相对做的最好;德国与斯堪的纳维亚法系国家居中。有效的法律机构有助于成熟而有经验的金融市场参与者去设计一系列产品来改善复杂的代理问题 (Coase;Stigler;Easterbrook and Frishel) 。Rajan, Zingales (2003) 也强调了政治势力在制定市场规则、充当中介以及加强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作用。
四、如何通过金融监管协调二者关系
1. 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保护投资者利益
针对防范风险而产生的金融创新, 应该着重于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保护投资者利益。要促进良好的金融创新, 必须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Pistor、Raiser&Gelfer (2000) 的研究发现, 影响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执法效率低下, 因此, 加强执法力度, 也是完善法律体系的另一方面。
2. 适当鼓励金融创新, 不断完善市场
对于为了活跃市场, 弥补市场不完整而产生的金融创新, 应适当鼓励。巴曙松 (2004) 认为, 对金融产品创新用堵塞的办法之所以效果很差, 主要原因是没有理解创新的必然性;创新是时时会发生的, 这一点甚至并不以监管部门的规定而有所改变。堵塞不能解决问题, 只能用疏导的办法, 理解创新, 理清创新线索, 促使监管目标与创新目标一致起来。
3.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增强金融监管动态性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增强金融监管动态性是应对规避监管型金融创新的对策。金洪梅、刘延冰 (2006) 提出了金融监管要为金融服务的一个理念。首先, 放松管制, 是促进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前提。其次, 应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模式,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而李扬 (2007) 则认为金融机构的协调应尽快从目前的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并重、侧重机构监管的格局, 过渡到以功能监管为主
参考文献
[1]祁敬宇祁绍斌:《金融监管理论与实务》,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2]陈野华:《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1
[3]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经济发展理论》,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9.08
20世纪初,Schumpeter(1912)首次提到金融与科技创新。此后,Gurley(1960),SaintPaul(1992),Bencivenga(1995),Chou(2001)等学者分别论述了科技与金融的相互作用关系。而我国科技金融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年代,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推动了金融创新发展,金融市场的高效运作逐渐呈现(Consoli,2005;Schinckus,2008;陈迅、吴相俊,2009;黄昊辰,2009)。Chou 、Chin(2006)等认为可以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与金融体系的完善,进而加速推动技术创新。通过对金融约束的分析发现,在完善我国科技金融体系的同时,应该适当引进国外先进创新技术Aghion(2005)。童藤(2013),王环(2014),王永胜、敖海燕、陈航(2014),王仁祥、杨曼(2015),通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就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从不同角度分别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姚战琪、夏杰长(2007)探讨了金融创新与科技进步的内在关系与互动机制,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相互作用出发,认为技术创新与进步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进而作用金融体系的功能发展,揭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科技金融的一体化。
科技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
针对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熊波,陈柳(2005),叶小豪等(2015)中小高科技企业的金融创新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资本的积累与技术创新的有效结合,是金融实现创新的必要基础与重要条件,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能够拓宽融资渠道的金融创新。然而融资约束对于高科技中小型企业的影响远远大于非高科技中小型企业的影响(Paulo Macas Nunes, Zelia Serrasqueiro2012)。杨茜(2008)通过与不同国家的比较,并针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从多方面论述了如何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金融体系的有效构建。魏冰(2014),商庆军(2014),魏蓉蓉、鲁继业(2015),解传喜、邢乐成(2015),认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进而推进我国科技金融的有效发展。
科技金融与区域创新发展
田霖(2005)认为不同区域的科技水平决定了该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徐玉莲,王玉冬等(2011),徐玉莲(2012)等通过对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实证分析,探究了其耦合协调度、协同发展的问题。王霞,常婧等(2013),刘文丽,郝万禄等(2014)通过计算各地区科技金融的发展指数,发现我国不同区域的科技金融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肖泽磊、韩顺法、易志高(2011),龙海洋、尚智丛(2012),李慧、张静晓(2012),季菲菲、陈雯等(2013),分别分析了各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情况,他们认为一地区科技金融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产业的调整与升级。
科技金融与产业发展
近年来,关于对金融市场的相关产业分析进一步发展,银行、金融机构等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也不可小觑Alessandra and Stoneman(2008)、Ang(2010)。Consoli(2005)基于动力演化机制的视角,分析了技术创新与进步对英国零售银行进步的影响,指出影响零售银行相关业务结构变化的核心要素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Hasan and Schmiedel(2003)探究了技术创新与交易所运行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先进技术的证券交易所,其成本与收益效率有明显的提升。Tadesse(2006)分析了不同国家的金融体系,通过比较市场主导与银行主导两方面的金融体系,认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对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行业的融资约束具有较大差异Anna Ilyina, Roberto Samaniego(2012)。另外,科技金融对低碳产业的推动作用,是实现我国产业升级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高岩,王卉彤,2010;谢清河,2010;周辉,罗良文,2011)。
科技金融的实证研究
基于欧盟的相关数据,国外学者Alessandra and Stoneman(2008)研究了金融的创新发展对英国科技创新的影响,认为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呈正相关。李雅丽(2013),华玉燕(2013),回广睿(2014),陈军梅(2014)基于DEA模型分析,针对科技金融的效率产出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短期内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科技金融进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差异张玉喜、赵丽丽(2015)。赵稚薇(2012),王燕青(2014)分别针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提高科技企业绩效,促进科技创新,进而促进本国经济增长。
科技金融的政策与发展路径分析
201301360011 陆媛媛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逐渐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房地产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带来的巨大的金融风险也日益显现出来,所以管理和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将较为全面地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产生、成因、管理和对策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综合与评述。关键词: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评述 国内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方面的研究成果及评述
1.1 国内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研究成果 1.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房地产金融是指银行为房地产业提供资金的筹集、融通、清算等金融服务活动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再加上房地产业的特殊性,这种风险会逐步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最终危机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与稳定,这就是“房地产泡沫风险”,极端条件下,房地产金融风险会形成泡沫经济,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内房地产市场已聚集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包括道德风险、经营环境风险、资产负债结构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这种风险不仅包括单项业务、单个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而且包括整个房地产金融体系的风险,并且这些风险基本由国内商业银行来承担。银行信贷一旦发生变化,房地产市场就会产生很大的回应。再加上我国政府已经决定把房地产业、尤其是住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所以规避房地产的金融风险,不仅对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1.1.2 关于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理论研究方面
徐景辉(2006)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管理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目前房地产金融风险巨大,需要进行风险管理,提出了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房地产信 1 托住房抵押二级市场制度等。刘洋(2008)对美国次贷危机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他也借鉴了英国在应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做法,提出了要加快完善信用等级评估及个人征信制度的建设。梁兵(2011)分析了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认为房地产行业面临的风险是房地产金融法规不健全、个人房贷不良贷款。他提出要加大房地产金融创新力度,比如利用证券化、创设投资基金等创新工具来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不断完善个人抵押贷款信用制度建设。冯玉军(2011)认为目前世界经济尚没有走出经济危机泥潭,我国仍是面临外需疲软、内需不足的经济现状,而房地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面临的金融风险有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诚信风险等。他提出了要扩宽房地产融资渠道,加强银行内部资金控制制度,建设房地产金融市场,来最大限度降低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汪觉忠(2013)认为房地产业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房地产金融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体制尚不成熟,加之行业本身的特点,存在很大风险。因此,他提出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健全房地产金融法律体系,构建多元化融资制度。刘小平(2009)认为房地产业具有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商品价值大的特点,因而房地产的开发和销售等活动需要在金融部门的支持下才能得以进行,而我国房地产金融主要存在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他提出了要放宽金融管制,提高银行经营水平及相关人员的从业技能。古珂(2014)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资金被吸引到房地产行业中,导致房价持续高涨和大量投机行为,隐藏巨大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因此,他提出要创新房地产业融资模式,建设完善信用等级评估制度.1.1.3 关于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实证研究方面
周江(2011)对江西省房地产市场发展与房地产金融风险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采用2006-2010年的季度和月度数据,考察了房地产开发贷款、投资、购房贷款和商品房销售额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房地产市场发展与金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价的上涨与金融支持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房地产业自身的特性及其与金融业的密切关系,使得房地产金融风险能够通过市场各方相互博弈而不断膨胀,最终可能导致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条断裂,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他提出要提高房地产信贷管理水平,建立多元化房地产金融体系。王珍(2008)选取了上海1993-2007年的房地产产业增加值作为因 变量,GDP、金融业增加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建筑业增加值、商品房销售价格、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国内贷款7个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出上海房地产市场有旺盛的需求,但随着房价的上涨,已稍微超出人民的承受范围,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大。他提出可以开发小户型住房来满足人民的需求,房地产开发商要促进资金来源多元化,银行也要严格计算贷款指标、审核贷款条件,避免重蹈美国“次级房贷”的覆辙。孙丽亚(2009)论述了 Var 风险管理技术的运用,并对房地产信托基金进行了介绍,他提出建立房地产信托基金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发挥多渠道融资功能,在房地产金融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邵玉(2012)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以金融为支撑的市场,蕴含的金融风险巨大。他研究了2009年银行的贷款数据,其中发现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信贷占贷款总额的81%。因此,房地产业的兴衰和金融风险密切相关,因此提出通过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体系来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
1.2 对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的简要评述
从以上对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不难发现,由于房地产金融在我国的时间相对较短,各方面的研究基本起步阶段,再加上房地产金融风险涉及的行业多、范围大、影响大,所以房地产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当前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综合众多研究成果发现,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种类主要有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诚信风险等。房地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房地产业具有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商品价值大的特点;房地产金融业法律法规和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信息不透明;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缺乏合理的融资机构,金融风险过分集中在银行;银行信贷的房地产业融资结构不合理;等。因此,综合大多数学者的建议,为了降低国内房地产金融风险,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体系和与房地产金融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和房地产信托住房抵押二级市场制度,放宽金融管制,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拓宽房地产业融资渠道,加快完善房地产信用等级评估及个人征信系统。商业银行也应加强自身管理,提高风险意识,严格计算贷款指标、审核贷款条件,提高银行经营水平及相 3 关人员的从业技能,进行金融工具创新,比如创新证券化、创设投资基金等工具,最大限度的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国外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述评
2.1 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相关研究 2.1.1 有关金融风险的理论研究方面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Kninght在《风险、不确定性及利润》一文中,全面论述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关系,他的核心观点是分散投资、规避风险。1963 年,Sharpe构造单因素模型,1965年Sharpe和Lintner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973年Fisher Black和MyronScholes创立期权定价模型。1976年罗斯提出套利定价模型,他在模型中引入了GDP增长、通货膨胀水平等因素。1998年,Young提出最大最小模型,他认为投资者总是规避风险的,根据风险大收益大,风险小收益小的原则,投资者会选择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方案。1993 年G30集团提出Var模型,VAR风险管理技术已成为当前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型,引领了金融风险管理的革命。
2.1.2 有关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相关研究
董春华(2006)研究了1923-1926 年美国福罗里达的房地产投机现象,他认为这是引发华尔街大崩盘的主要原因,也是最早的房地产金融风险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最终导致二战的爆发。项卫星(2009)在《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的教训》一文中指出,1989年美国房地产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39.7%。日本银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比例占贷款总额的比例由1984年的17%上升至1992年的35.5%。银行信贷在房地产业的扩张导致房地产泡沫过度膨胀,这样泡沫破裂必然导致银行规模缩水。江玉华(2011)认为在一定程度内房地产业的繁荣会带来金融业的繁荣,由于信用链条没有断裂,这种小规模的经济泡沫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经济的发展,如果泡沫发展过度的话,一旦中间某一环节断裂,必然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从而表现为金融危机。
2.1.3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研究成果
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历来受国内外学者重视,本文查阅众多文献发现,美国的肯尼思罗格夫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那些买不起住房的人,受到低利率 贷款和房地产可能增值的诱惑,争相贷款购房,而当房地产实际价格开始下跌后,成千上万的人因付不起购房贷款而破产。美国经济学家Hyman.Musky(1976)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他强调金融系统不稳定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决定的,因此金融危机难以避免,这是由于金融机构以及借款人的相关特征决定的,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指出了金融风险及金融危机的客观存在性、周期性。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多恩布什(R.Dornbusch)和美国博弈论专家克推普斯(D.Rreps)(1982),他们认为金融风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资产价格(比如证券价格、汇率)的波动,所以他们把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于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克劳瑞特(M.Claudette)和斯特西西蒙(Stacey Simon)教授(1986)将资产定价、财务杠杆原理与最优资本结构理论、有效市场理论运用到房地产市场,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风险进行了研究。P.Kindle Berger首先定义了经济泡沫理论,然后运用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最后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原因归结为行为人预期、银行信贷等原因。Wong(1998)主要对从泰国开始蔓延的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进行了研究,他主要研究了泰国在危机前的房地产市场,把房地产泡沫以及房地产金融风险归结为较高的经济增长,认为持续的经济增长会提高人们的房产需求,并增加人们对未来房产以及经济的预期。
2.2 对国外房地产金融风险研究的简要评述
从国外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发展可以看出,在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理论上,国外早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作了不少相关的实证研究。由于国外房地产商业化程度比较高,所以在房地产金融风险原因、模型、方法上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综合上述文献综述可以发现,国外学者的研究中有关房地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方面分析的多,既涉及了房地产金融的理论方面,又涉及了金融风险度量的具体模型和方法,正如行为人预期、银行信贷等原因。在国外学者对金融风险理论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些模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建立在现代金融理论对风险的分析和定价的基础之上,引入统计学、比较分析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房地产金融市场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计量,这些模型和方法已经成为当今房地产市场中金融机构在风险复杂、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护手段。总之,国外成熟的理论和风险评估模型是值得我国 借鉴的,这对我国分析房地产金融风险问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结论
本文综合国内和国外关于房地产金融风险方面的研究,可以总结出:由于房地产业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商品价值大等特点,使得房地产风险的种类非常多,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房地产金融业法律法规和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银行信贷的房地产业融资结构不合理、行为人预期、银行信贷等。因此,综合大多数学者的建议以及借鉴国外经验,本文认为防范和降低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需要各个行为主体的共同努力,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健全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商业银行也应加强自身管理,提高风险意识,提高银行经营水平及相关人员的从业技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新兴产业代表着市场对经济系统整体产出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同时也代表着新的科学技术产业化新水平的,正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形成阶段的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新生力量,新兴产业的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新兴产业的发展理论做一个综述,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我国发展新兴产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新兴产业,文献综述,政策建议
一、新兴产业的概念及起源
1新兴产业的概念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现在世界上讲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
2新兴产业的研究的起源
研究新产业的成长最早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间以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市场分工理论。他写道:“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这段话被后来的经济学家称之为斯密教条,斯密定理即由此而来。现代国外学者对于新兴产业成长和培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政府的作用以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上。
3新兴产业的行业特征
新兴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我国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李悦教授在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讲话的第五讲《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结构》中提到了,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开始建立时产值比重不大,但生产增长率高;第二,多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科研经费高,职工的科技水平高;第三,产品的附加价值高;第四,对于国民经济现代化具有较强的推进和带动作用。
结合新兴产业的行业特征,发展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技术的创新与新兴产业联系在一起,技术创新可以产生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也可以促进技术的创新。伴随着最近二十年间发生的诸多技术革新,出现了信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其次,新兴产业作为社会新专业生产或专业服务的集合,是社会生产分工发展的最新成果。发展新兴产业可以加快社会分工发展变化的过程,由原有产业间分工结构逐步衰退、消亡,新的产业间分工结构逐步形成、发展;第三,新兴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供给力量,其产品适应了市场需求变动的新趋势。发展新兴产业可以推进和带动国民经济。
二、新兴产业的发展理论
1国外关于发展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
20世纪中后期,学者开始研究新兴产业的发展,典型的两大理论是:
(1)“TFP全要素”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索洛建立其模型,即经济增长中减去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后,即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称之为全要素贡献率(TFP)。TFP通过假设将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化处理,主要包括:市场条件为完全竞争市场;技术进步是中性的;生产要素投入主要是资本和劳动,且资本和劳动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等。由于此前提假设带来了TFP在使用上的局限性:首先,要求资本、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这与实际生产情况差别较大;其次,借助经济计量和数学推导,用总生产函数间接地测定“余值”作为技术进步的贡献。“余值”不仅包含了狭义的技术进步,还包括了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环境的改善、自然灾害的减少、劳动质量的提高等。如果不能区分这些因素,将直接汁致技术进步贡献力的高估。虽然TFP理论存在弊端,在经济国际化的大趋势下,经济增长成为各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生存的重要条件。
(2)新经济增长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和卢卡斯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探讨用新的理论来解释经济的增长,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尤其是在内生的技术变化。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只有资本的不断投入和劳动力的持续增长,经济未必保持持续增长。因此,尽管某些特定的技术突破可能是随机出现的,但技术的整体增长同投入的资源成正比;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率,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率。
“TFP全要素”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都强调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而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就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因此两大理论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国内关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
国内学者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等问题,对新兴产业及扶持政策、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的培育与选择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张胜荣、金高峰在《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中提出了新兴产业进行战略选择时的几条建议,首先要塑造产业结构,要从整个产业的角度出发,和其他新兴产业一起寻求和制定游戏规则。其次,正确对待产业的外在性,在新兴阶段,企业自身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产业中的其他企业的发展。还要选择正确的进入时间,进入过早或过晚都对企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一般认为,早期进入新兴产业是有利的。最后,掌握预测技巧,图景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黄南在《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中指出,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是新兴产业崛起的重要手段。他在分析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历程后认为,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可以促进各种要素资源向新兴产业的集中和倾斜,这确实是发展新兴产业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关涛、张永岳在《新兴产业群的发展与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思考》中讨论了新兴产业群出现的必然性,发展新兴产业群不应该盲目地模仿日本或者欧美的做法,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同时应该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学关注的核心,并应该据此形成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特定学科范式。他们还提出了,体制性障碍的存在是我国新兴产业群的一个重要特征,伴随着新兴产业群的发展,体制性障碍这一问题会进一步突出。
林文在《战略产业演变机理及产业培育可行性分析》一文中得出战略产业形成的重要结论:需求收入弹性大,关联效果强的产业易演化成新的战略产业。并且认为战略产业主要培育时期是产业发展的幼稚阶段和成长阶段。在幼稚阶段应该主要是确定研究与开发战略推动技术发展;在成长阶段应该主要培育产业和市场的规模。他将战略产业的转换机制分为两部分,第一步是由科学技术孕育战略产业,第二步是战略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总的来说,国内对于新兴产业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上,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具体的发展措施,也没有提出像国外“TFP全要素”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那样的发展理论,虽然已经有学者把上述理论运用与我国的现实相结合,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国外的理论在我国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新兴产业发展理论的创新。
三、新兴产业发展与政府之间的的关系
现代国内外学者对于新兴产业成长和培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政府的作用的影响因素上。
在分析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角色时,国外与国内理论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一方面,国外的学者认为政府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作用轻微,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多的的是依靠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国内学者则认为政府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是直接干预者。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特殊的经济体制决定的,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在企业的发展中的作用还是重大的。我国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应该逐渐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完全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去,只有这样,我国的新兴产业才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西兰学者TobyHarfield在《新兴产业的竞争与合作》一文中主要研究了新兴产业对于追求利益的竞争和行业间合作关系的处理,并说明在新兴产业出现的过程中,相对于政府的鼓励措施,市场竞争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更为必要。
美国学者NicolePohl于4月发表《日本产业振兴一政府角色与市场的平衡》,探讨了日本产业振兴合作组织(IRCJ)作为政府调控市场的一个半公开组织的目标以及与市场的关系,分析了产业振兴合作组织由于功能不是很明确,在产业的扩大再生产方面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相反,该组织的目标只是提供一个区域性的安全网络。
郭辉勤在《新兴产业亟须政府干预》认为,目前以演绎西方理论为主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同我国的现实脱节。要振兴我国的新兴产业仅仅依靠企业自发的能力修养无济于事,必须由政府直接干预。政府干预不是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减免税收和扶持资助。具体来说,就是要吸收计划经济的优点由国家直接创建、掌握和控制一批新兴行业的国有企业,还要借鉴市场经济的优点,把研发、制造、服务等繁杂的环节通过竞标外包的形式甩给社会企业,籍以迅速形成一批由这些国有虚拟企业为龙头的新兴产业群落,整体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陈洪涛、施放等在《基于政府作用的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中导出了政府对新兴产业作用的模型,接着详细阐述新兴产业发展水平衡量因素及政府行为的作用程度评价指标,指出当前我国政府在产业政策、产业激励政策、外部环境和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方式的重要性。
四、写作思路
通过对新兴产业发展理论的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应该说国内在新兴产业方面的研究还是不够的。我打算选取具体的某一个具体的新兴行业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要界定这一行业,发展的必要性。
其次,运用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学知识,从市场容量、创新条件与环境、投入要素的供给状况和政府政策、其发展前景等方面分析这一行业的市场结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
第三,结合文献综述部分分析国内外关于扶植发展这一产业的政策措施及发展历程;
第四,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
2 张胜荣、金高峰.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J].特区经济,,(5).
3 黄南.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8,(10).
4 关涛、张永岳.新兴产业群的发展与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
5 林文.战略产业演变机理及产业培育可行性分析[J].资源·产业,,(2).
6 郭辉勤.新兴产业亟须政府干预[J].经营与管理,,(7).
7 陈洪涛、施放.战略产业演变机理及产业培育可行性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7).
8 Nicole Pohl.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in Japan: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vs the Market. AsianBusiness&Management, 2005, 4, (45-65).
当前,中国正在大踏步向小康社会迈进。作为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体育事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研究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并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育事业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小学体育现状的研究
冯明丽,李儒新,李群英,黄斌,刘烈伟《湘南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目前湘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尚合理,但性别结构不尽合理,女教师占的比例不到1/3。有学者认为,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应与男女学生的比例相当,一般来说,我国城市男女学生的比例约为1:1,即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也应大致为这一数值。造成中小学女体育教师比例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对女体育教师的世俗偏见,导致报考体育院校的女生较少和女体育教师转岗的比例较大。湘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基本合理,而且他们的学历结构也基本上达到了大学专科以上的标准。这说明教师的学历结构基本达到了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但从整体看,专科学历的比例偏高,而高学历人员奇缺。学历结构虽不能完全反映学识水平和能力,但其体现着群体结构受教育的程度,预示着教学和科研的潜在能力,也可从侧面反映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是评估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体育教师数量基本能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但教学的总体水平偏低,大部分体育教师未能以正确的态度和应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投入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去.教学能力、知识结构也有待加强.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体育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育观念,课堂教学仍采用陈旧的教学内容,讲解、示范不准确,保护帮助不恰当,更有甚者,个别教师连教学的基本过程都搞不清,根本不能担任体育教学工作。
张伟,孟昭琴,王卫星《徐州地区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中指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中小学对体育课的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普遍存在重视不够的现象,以在校期间每周5天计算,农村中小学中58%的学校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包括两操、一课、一活动)不足45min。只有14所学校的学生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60min以上。在所调查的100所学校中有近50所学校没有学校体育代表队。即使有些学校有体育代表队也是徒有虚名,由于学校没有健全合理的课余运动训练奖惩制度,体育教师在付出巨大的劳动后,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极大得影响了体育教师参与课余运动训练的积极性。
二、羽毛球训练的研究
羽毛球是一项动作精细,技战术复杂多变,对抗激烈的竞技项目。当今世界羽毛球运动水准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准,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成熟的技术,灵活多变的战术,而且更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可见运动员的心技体的统一,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
冯忠诚《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训练的特点与策略分析》中提到:业余羽毛球的训练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其一是进攻技术,其二是防守技术。进攻技术主要包括:后场的平高球、扣球、吊球、以及劈杀球等;防守技术主要包括:接杀、接吊、网前低手挑球以及后场过度球等。做好羽毛球项目的系统训练,应遵循青少年运动员的自身特点科学合理的制定训练内容。
李本源《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研究》中指出由于羽毛球比赛中需要运动员经常采用快速的移动、大幅度的跨步,急停定向、前后跳跃等多种运动,因此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这对于完成各种动作是非常必要的。除了一般常用的提高运动员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的练习手段之外,羽毛球运动员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的练习应该结合羽毛球项目特点进行,如加强腿部韧带的柔韧性练习,防止在各种大幅度的步伐移动中受伤;进行各种变换方向、速度的移动;注意触球时动作的协调性,以很好地控制击球的力度等。
查方圆《小学生羽毛球训练方法研究》中谈到良好的心质,可使心态稳定;反之,情绪急躁挫折易灰心丧气。学生运动员一般在羽毛球比心理素质不稳定,一遇比分落后就顶,心想:这局不行了、下局再来,斗沉。为此,针对这一情况,需要进行比赛训练:指定一方落后,如6: 9或5: 8进行比赛,要求运动追赶,直打到终局。然后交换,看谁的比分高。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中职学生乓羽毛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及心理承受能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中小学羽毛球运动现状的研究
适量的羽毛球运动能促进少儿增长身高,培养少儿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锻造良好的体形,并通过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多了一个与同龄人交流的方式。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的今天,对于少儿羽毛球运动来说更是一个发展的最佳时期。儿羽毛球运动目前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无论在普及程度,还是在技术水平上,各地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钟亿群《怀化市中小学生羽毛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一文中指出经常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学生占18%,偶尔打羽毛球的占27%,很少打羽毛球的占40%,不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占15%。在对体育教师访谈中了解到,羽毛球运动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但学生兴趣浓厚,而且不会受到场地、经费等的限制,在学校中推广羽毛球运动还是比较容易的。但目前怀化
市中小学还没有组织校羽毛球队,学生缺乏训练;中小学校在举办体育赛事中,主要设置的项目还是田径、篮球等,羽毛球的比赛很少举办。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
雷刚《中小学羽毛球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中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在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认为,发展中小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身体素质,田径是基础。因此,无论是制定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还是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达标项目的选择,都是以田径为基础。各类学校自然把田径项目列为必修教材的首位。但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被调查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最适宜的教材是球类(第一位)。中小学体育教学选用球类教材篮球占82.1%、排球占53.3%、而羽毛球只占12.5%。在调查的大部分中小学校反映器材严重缺乏,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紧缺,无力支持体育工作,而体育又无专项经费,许多学校主要靠争取、靠领导的重视程度,或采取从教育附加费和勤工俭学收入中挤压的办法筹措,数额极少,又极不稳定。不少体育项目由于器材不全,特别是教学、锻炼等所必须的器材,绝大多数学校根本没有配备,体育器材缺口较大。
综述以上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我国羽毛球发展现状的不足之处,彭水县,以及不同地方对中小学羽毛球的发展对策,并从中可以看出彭水县中小学的羽毛球的发展形式较单一,缺乏科学的的组织和指导,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如今我国部分专家学者针对中小学羽毛球发展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客观地描述了目前我国中小学羽毛球的基本现状,并针对中小学羽毛球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如呼吁通过学校增加资金投入,满足学生体育运动场地的设施。上述专家学者的研究,基本反映了目前我国中小学发展的现状,研究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为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小学羽毛球发展,提供很好借鉴和经验。从上面的文献调查来看,大多学者都从某一视角进行探讨,发现中小学羽毛球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但由于对中小学羽毛球发展的形式单一。本文试图运用其他地方中小学羽毛球的不足和对策等相关研究作为指导,从彭水县羽毛球发展的不足和场地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和体育经费的投入等进行逐层深入的研究,并与彭水县各中小学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的情况作比较,以求找出解决的途径,为改革与改进彭水县中小学羽毛球发展的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农,杨朝霞.跳箱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1999,(4):33.[2].张燕.论提高羽毛球训练水平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8,(04).[3].沈小乐,石冰.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钟志玲.谈羽毛球训练中的多球训练.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5,(01).[5].钟文.多球在羽毛球训练中的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7,(04).[6].张劲松,荆杰,张淑君.对部分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的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
理论研究方面
在金融理论研究方面, 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两点不足, 限制了金融机制的作用:一是在Arrow (1964) [2]、Debreu (1959) [3]提出的模型中, 他们假定, 在信息或者交易成本很小或者没有的前提下, 金融系统是没有必要的。显然这一假定是不符合实际的。二是新古典理论认为, 技术创新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唯一影响因素, 这意味着要说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只能从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入手, 来开展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具体的理论研究方法主要分三类:
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正向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根据Gupta (1987) 将金融发展理论划分为金融结构论和金融抑制论两派。我们将持这一观点的论断称为金融结构论。
Gerschenkron (1962) [4]通过对德国和英国的研究, 认为德国的基于中介的金融体系较英国的基于市场的金融体系要好, 但是金融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 照搬德国的金融模式可能会引起一国金融和经济的恶化。什么样的金融结构最适合经济的增长?针对这一问题, 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中介型金融结构支持者认为, 银行主要具有三方面的作用:
(1) 易于获取有关企业和经营者的信息, 降低管理成本, 有利于企业资源配置优化和公司管理 (Diamond1984) 。
(2) 更好地处理跨期流动性风险, 促进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 (Allen、Gale, 1999;Bencivenga、Smith, 1991) 。
(3) 资本积累, 实现规模经济 (Sirri、Tufano, 1995) 。市场型金融结构支持者认为, 经济增长强化了市场的功能,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鼓励企业调研。只要市场是流动性强的, 就可以从信息中获得利润 (Holmstrom、Tirole, 1993) 。二是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使得管理和公司业绩相联系 (Jensen、Murphy, 1990) 。三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Levine, 1991;Obstfeld, 1994) 。市场型金融结构支持者也指出, 银行体系的势力庞大之后, 受到的监管较少, 容易与企业形成共谋, 从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阻碍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 (Hellwig, 1998;Wenger、Kaserer, 1998) 。
2.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
Mckinnon (1973) 通过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 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理论。他把阻碍金融中介在它们潜在的技术水平上运行的所有政策和规定定义为金融抑制。金融抑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名义利率限制, 低收益的法定准备金, 对金融资产征收通胀税。Fry (1993) 仅就26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样本分析, 得出通胀税几乎占GDP的2.8%的结论。Giovannini (1993) 估计, 因为资本控制翻了一番, 最高利率限制形式的金融抑制所带来的不透明的财政收入仅占22个发展中国家GDP的1.8%。金融抑制带来财政收入的同时也付出了成本, 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利率扭曲产生的与效率相关的成本;二是低利率使得银行不再有储蓄;三是长期低利率, 使得金融部门扩张受到限制, 由此产生成本。Roubini和Sala (1992) 通过对52个国家的分析, 得出金融抑制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Shaw (1973) 通过对金融中介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 得出的结论与Mckinnon类似,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深化”的概念, 即金融资产的积累速度快于非金融资产积累的速度。他认为,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应该先从金融方面入手, 通过减少人为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干预, 并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实现利率、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消除“金融抑制”。
实证研究方面
有关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主要是在Levine (1997) [5]提出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指标基础上开展的。
1.金融发展指标
在实证研究层面, 能否准确的测度这些具体功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取决于数据和指标的选取。Beck (2008) [6]指出, 当理论研究者们开始探讨金融的具体功能对经济增长影响时, 实证研究者们由于数据的局限性, 在研究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时候, 他们往往不得不测度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规模、活动和绩效。
有关测量金融发展的指标主要有:金融发展深度;私人部门的重要程度;商业银行相对中央银行的重要性;股票市场的规模、流动性和效率;资金获得的难易程度。为了测度金融部门的规模, Goldsmith (1969) 、King和Levine (1993) 、Levine、Loayza和Beck (2000) 都采用银行等金融中介的流动负债指标取代GDP指标。然而这个测量方法只关注金融体系的规模, 而未考虑金融活动。Levine和Zervos (1998) [7]除了使用周转率指标外, 还采用别的指标来衡量股票市值和面值交易。股票市场规模指标用股票市值来表示, 它等于上市公司股票价值除以GDP, 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指标用面值交易来表示, 它等于国内股票在本国市场交易量除以GDP。
2. 跨国比较和国别分析
Goldsmith (1969) 首先应用跨国数据来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他假定金融中介规模与金融服务供给和服务质量正相关, 用金融中介资产作为实际经济产出指标, 它与GNP的比值表示金融发展水平, 应用35个国家从1860~196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时期总是伴随着金融的快速发展。
King和levine (1993) [8]通过构建不同的金融指标来分析金融发展水平, 运用80个国家从1960年到1989年的数据, 测度金融发展是否能够预测长期的经济增长、生产率, 结果表明, 不同的金融指标表示的金融发展都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尽管king和levine (1993) 强调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 但是他们研究的不足在于, 他们没有考虑到经济增长对于金融发展的反向作用。
经济学家们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多, 但是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之所以出现严重的分歧, 究其原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 金融发展的指标选取存在显著的差异;另一方面, 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也存在明显的不同。经济学家们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 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来证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在一定的控制变量基础上, 引入金融发展指标来考察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经济学家们所构造的计量模型中, 所采用的控制变量,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等, 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甚至相反。
这些研究都对一个隐含的前提假设———金融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怎样产生作用, 存在一个普适性的回答, 并不具有国家特殊性。换言之, 在中国, 由于金融也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所以要发展金融;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与其他国家是一样的。只有在这个前提下, 上述实证研究结论才是成立的。
参考文献
[1]Rome r.P.M“.Increasi ng Ret 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 (5) :1002-1 037.
[2]ArrowKJ.The Role of Securities in the Opt i mal Allocation of Risk Bearing.Rev.Econ.Stud., 1964 (2) :91-96.
[3]Debreu G.Theory of value.New York:Wiley, 1959.
[4]Gerschenkron, A.Economi 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A Book of Essays, Cambri dge:Harvard University Pr ess, 1 962.
[5]Levi ne, Ross.Fi nanci 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Views and agenda,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7 (35) :688-726.
[6]Beck, T., Demi rguc-Kunt, A., Maksi movic, V“.Fi nancing patterns around t he world:are small firms different?”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8 (89) :467-487.
[7]Levi ne, R., Zervos, S“.St ock markets, banks, and economic growt h”.Ameri can Economic Review, 1998 (88) :537-558.
关键词:银行;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一、金融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进展
(一)国外金融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现状
1、银行与技术创新
国外学者较早从理论的角度研究银行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但是各有所长。Chava和Etal(2013)研究发现,若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放松管制对于实体经济的潜在利益影响至关重要,有利于私营企业的创新,是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渠道。结论表明:年轻的私营企业十分依赖银行融资。还有一部分学者研究了不同国家或地区银行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可见,银行对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保障,也实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2、资本市场与技术创新
国外学者较早的从理论的角度说明资本市场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Atanassov etal(2007)采用1974至2000年美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债券和股票市场融资方式显著地增加公司的专利技术,进而提高了企业创新效率,而银行贷款则不具备这样的作用。因此,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要强于银行贷款对于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然而,Cuneyt Orman(2015)在生产分离的实验中,认为资本市场是不完美的,通过改善企业专业化程度,承担技术创新项目以获得更多潜在的成果。资本市场的改善越强,技术创新活动就越激烈。
但是随着对文献的研究,有部分学者认为资本市场的金融体系不利于技术创新。
3、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
很早以前就有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的论述,但是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还是近10年的事。因为数据有限,理论框架和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是有学者从企业的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Ana 和Natalia(2014)通过运用17个欧洲国家每年的数据证明了风险投资的确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但是效果只会在创新活动的后期。
(二)国内金融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现状
1、银行促进技术创新
国内的学者较早从理论角度研究银行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大多数学者认为,银行对技术创新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各有所长。李新功(2011)把银行业的特殊性归纳为两个基本特征:多重委托代理和多任务性,即信息不对称下政府严格监管所产生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和经营者承担多项任务后的经营目标多重性。这就造成了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化工具运行的严重障碍,主要表现在银行不愿意给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研究资金,特别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没有充分发展的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银行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占据着重要作用。
2、资本市场促进技术创新
闻岳春、王婧婷(2010)通过分析和比较境内外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同资本市场及上市方式,探讨了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的融资措施。结论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市场和上市方式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张强、赵建晔(2010)对资本市场的证券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三个阶段(知识创造、知识应用和知识传播)的作用相对比较薄弱。说明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不够明显。
3、风险投资促进技术创新
一些学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也就是从资金和管理方面的分析。何卫平(2012)认为风险投资可以为企业发展提出战略性的指导、开拓市场、与商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上市交易等方式实现企业高速成长,并且企业最关键的是成长的初期,技术创新成果的实现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同样面临着管理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所带来的挑战。因此,风险投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一些学者从企业的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
在探讨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学者们往往采用模型或实证分析来检验结论的正确与否。王益、许小松(2000)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研究了美国资本市场后,发现在美国每增加1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成功应用专利技术的数目增加0.8项,发现风险投资与技术专利的应用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风险资本市场与作为一个整体,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刺激作用。
在绝大数学者论述风险投资可以促进技术创新的时候,部分学者也对风险投资在企业中的作用产生了质疑。龙勇、杨晓燕(2009)认为,风险投资行业与企业之间会出现相互信息不对称,引发道德风险与委托代理问题,使得企业融资成本高于其他金融工具,导致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因此,学术界对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是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尚未达成统一的结论。但是就整体而言,风险投资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技术创新给予一定的支持,而且对于风险投资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风险投资对创新活动产生的效果更显著。
二、结论与展望
目前国内外对于金融相关领域促进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金融相关领域促进技术创新的机制、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等内容的研究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仅仅存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对策研究相脱节现象,显然这些研究难以揭示金融与技术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客观联系,提出的对策建议也缺乏依据,可操作性不强。
另外,已有的文献大都是独立地研究银行、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而且更强调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相反,在研究技术创新对金融方面的作用国外有相关的提及,而国内提及的较少。
学者在研究金融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同时忽略了指标的有效性,例如在创新方面的研发费用、专利、商标、要素生产率和基于文献的创新指标等四个方面。学者在使用的同时不仅要结合分析的目的,还要考虑该指标的可获得性和可计算性选择指标。目前,数据为研究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Chava S., Etal. Banking Deregulation and Innovation[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3(3):759-774.
[2]Atanassov etal. Finance and Innovation: The Case of Publicly Traded Firms[J]. University of Oregon,2007(1):35-54.
[3]Cuneyt Orman. Organization of innovation and capital market. Th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5,33:94-114.
[4]Ana Paula Faria, Natalia Barbosa. Dose venture capital really foster innovation. Economics Letters. 2014(2):129-131.
[5]李新功.金融促进技术创新市场化工具运行的机制研究[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1,28(20):90.
[6]李悦.产业技术进步与金融的市场化趋势——基于银行与市场功能比较的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02):35-40.
【金融市场发展文献综述】推荐阅读:
农村金融文献综述11-25
论金融市场发展现状10-22
金融衍生市场发展前景11-27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10-04
资料金融市场09-13
金融市场的核心07-07
中国金融市场20109-06
金融市场风险控制10-16
银行金融市场业务10-20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