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考试题目参考

2025-0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考试题目参考(通用10篇)

马克思考试题目参考 篇1

1.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是: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 3.恩格斯指出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4.物质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运动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是:实践性 6.从物到感觉到思想,从思想到感觉到物体现的是:

唯物与唯心的观点

7.社会发展中起根本性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8.资本论中,上衣无论是裁缝穿还是顾客穿,都有相同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指:使用价值 9.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是:

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10.商品二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关系的是:

使用价值

11.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不同 1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什么:

尊重客观规律.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14.人的本质是什么: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5.商品二因素中反映人与社会关系 价值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是什么ABCDE

2.价值的特点(ABCD)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E任意性

3.劳动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体现在(ACD)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4.影响资本的周转因素有哪些()①资本周转时间②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构成比例5.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ABC)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三,判断题

1.没有价值一定没有使用价值(错)

2.没有使用价值一定没有价值(对)3.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对)4.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错)5.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错)6.“火是万物的本源”,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错)7.宗教….,所以宗教无意识形态(错)

8.资本有机构成用C:V表示,V表示可变资本(对)9.未来消费资料将实现按劳分配(错)

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

四、名词解释

1.什么是物质,以及提出物质的意义。

含义: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什么是社会存在?)。

定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然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挥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3.真理的含义及其特征是什么。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4.什么是剩余价值率有哪些表示方法?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值,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它的表示方法有:

①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即m/v ②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③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答: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行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2.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要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在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的一切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而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5)实践是认识的2.什么是剩余价值?简述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六、论述题

1.如何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科学、严谨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

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发展时期,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

七、补充内容:

1、如何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可能是简答或者论述题)

两个必然是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下,在旧社会的胚胎成熟之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两个必然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种条件具备之前是决不会成为现实的。

2、如何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可能是简答或者论述题)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目的。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时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3、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可能是选择题)

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但要鉴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且要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我们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体现。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

判立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行动中。当前,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集中体现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12月四级考试作文题目及参考 篇2

To begin with, hardly can anyone achieve genuine success in his career without learning . As competition in all lines of work grows increasingly fierce, we must defeat our rivals through learning.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a latest survey conducted by an authority on the Internet, 95 percent of people interviewed answered that individual happiness and success can not exist without life-long learning. In additio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come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persistent learning. A case in point is those aged citizens having been retried from work , who seek to learning Chinese drawing, calligraphy and Peking drama, so that their life after retirement can be meaningful, full of color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nalysis above, we can safely draw a conclusion that where there is leaning , there is life-long happiness.

写作第三版:

马克思考试题目参考 篇3

2.我国认证认可行政监管体系的主要特征是(D)A. 政府与机构共同控制 B. 威慑性执法机制 C. 全国性监管网络 D. B+C 3.我国的认可约束体系主要方式是(C)A. 认可机构认可 B. 政府监督 C. 系统评价与连续监督 D. A+B 4.我国的行业自律体系基本方式是(B)A. 认证机构与监管机构实施措施 B. 行业规范与监督机制 C. 认证机构与认证人员共同执行

D. B+C 5.认证人员注册工作的法律依据是(D)A. 国家质检总局《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 B. 认证认可条例 C. 认证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D. 以上都是

6.我国的认可约束体系的执行机构是(D)D.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7.我国的认可约束体系是(B)B,系统、独立的

8.中国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它以(A)为主干 A. 认可制度、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以及法律责任 B. 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 C. 相关产品的市场准入条件

D. 政府部门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

9.中国认证主何监管体系的总目标是(D)A. 提高认证认可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B. 合理有效规范认证市场 C. 促进认证认可结果得到普遍信任和接受 D. A+C

10.获证组织确需在证书有效期内转换认证机构的,应由转入机构向()备案,说明转出的原因 B.协会

11.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调整和规范(D)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A. 行政执法活动 B. 中国的认证认可活动 C. 提高认证有效性 D. B+C

12.由认证机构发放的证书,应当由(C)负责该证书的监督 C该发证机构负责该证书的监督

13.《与认证证书有关的有违公平竞争行为约束》的依据:(D)A+C A.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章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C. 中国认证认可行业自律公约 D. A+B

14.中国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在内容上主要规定了(D)A. 认证、检测等合格评定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资质条件 B. 相关产品的市场准入条件 C. 认可制度、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及法律责任 D. 以上都是

15.目前认证认可法律制度体系基本健全,构建了以(A)为核心的认证认可法律制度体系 A.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16.中国认证认可监管体系的方针是(A)A. 先巩固、提高、再充实、拓展

17.《与认证证书有关的有违公平竞争行为约束》的目的是(D)A、约束与认证证书有关的有违公平竞争行为

B、维护认证行业的权威和声誉,引导认证机构之间公平竞争

C、维护认证证书的权威性,创造公平和谐的竞争环境,持续提高认证有效性 D.以上都是

18.我国认证认可行政监管体系的主要方式是(D)A. 行政许可 B. 市场监督 C. 质检总局系统监管 D. A+B

19.我国的认可约束体系认可依据是 认可规则、相应国际标准

20、(D)标准规定了如何撰写规范性文件的原则和指南 A.ISO/IEC导则2 B.ISO 17021 C.ISO17000 D.ISO 17007

21、国际标准组织/标准组织采纳的并且可向公众提供的标准是 B.国际标准

22、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是(D)A、法律法规、行政监管 B、认可约束、行业自律 C、社会监督 D、以上都是

23、自觉信守中国认证认可行业自律公约的承诺包括(D)A、共同抵制和纠正违规违约行为 B、相互监督

C、积极参加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组织的自律规范活动 D、以上都是

24、()有权向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反映可能的违约行为的 B、任何单位和个人

25、研究起草并贯彻执行国家认证认可、安全质量认可、卫生注册和合格评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发布并组织实施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的监督管理制度、规定是()的职责

A、认监委

26、中国认证认可监管制定包括(D)

A、统一的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制度(统一管理、共同实施)B、统一的认可制度

C、符合认证认可行业特点的法律责任制度 D、以上都是

27、由认证机构发放的证书,应当由()负责该证书的监督 C.该发展机构负责该证书的监督

28、认可机构有责任确保其(D)负责

A.各项认可活动的公正性和能力符合规定要求 B.对所发布认可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C.承担合格评定活动符合认可要求 D.A+B

29、(B)一般为政府机构本身或政府授权的机构。B.认可机构

30、(D)是质量管理体系_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D.GB/T19017-2008/ISO10007:2003

31、我国认可约束体系的基本特征是(D)

A.严格的认可体系

B.中国化实施机制 C.国际化认可体系 D.B+C

32、《 C 》明确质量认证制度为国家的基本质量监督制度。C.《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33、我国的认可约束体系是(B)B.系统、独立的

34、我国的认可约束体系执行机构是(D)D.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也是CNAS)

35、我国的认可约束体系主要方式是:(C)C.系统评价与连续监督

36、我国的行业自律体系基本特征是(C)C.自律性行业体系 自发性约束措施

37、()国家认监委成立,开始统一、规范认证监管。A2001

38、加强社会责任监督,制定行规行业行为,维护行业利益;调查研究中外行业发展及市场趋势……和立法建议是(C)的职责。C.认证认可协会

39、中国认证认可监管制度包括(D)

A自愿性认证和强制性认证相结合的认证制定 B认证机构、认证培训机构和咨询机构的审批 C认证从业人员注册管理制度 D以上都是

40、《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于(C)C 2003

41、(B)标准规定了对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要求 B ISO17021

42、各级别审核员均需满足一定的(D)要求后才能继续保持资格。审核经历

B.继续教育 C.专业发展 D.以上都有

43、严格、公正的行政监管体系,为规范(B)提供了政府强有力保证。A.认证人员的活动 B.中国的认证认可活动 C.咨询机构的活动 D.以上都是

44、协会根据国家认监委授权,实施(D)A.对认证人员实施继续教育确认制度 B.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确认制度 C.培训教师注册制度 D.以上都有

马克思考试题目参考 篇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现代企业薪酬设计

2、研发人员素质测评体系构建

3、中层行政管理人员评价体系的建立

4、浅析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5、论激励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6、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体现研究

7、绩效考评方法体系研究

8、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研究

9、工资管理制度的比较分析

10、企业销售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11、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问题初探

12、工资决定因素与企业劳动工资改革分析

13、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14、成才素质研究系统

15、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员工持股计划

16、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17、关于企业职工持股若干问题的研究

18、关于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研究

19、招聘面试的方案设计与研究

20、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21、企业绩效评价的方法与应用

22、工作绩效评估中的信度问题研究

23、企业培训资源研究

24、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25、信息不对称与绩效评价研究

26、企业报酬与福利制度研究

27、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问题研究

28、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

29、高科技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研究

30、企业销售人员流失的原因分析

31、浅谈民营企业员工流失与管理

32、对企业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思考

33、对失业者再就业激励机制的探索

34、公司治理与管理者长期报酬激励

35、企业留住知识型员工的新思路

36、浅淡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机制构建

37、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

38、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39、知识产业员工的特点及其管理策略

40、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41、知识型员工的能力及其测度研究

42、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员工的激励

43、高科技企业的薪酬战略设计

44、弹性就业与灵活就业问题的研究

45、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初探

(参考)实践题目 篇5

1、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

2、城市社区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典型调查

3、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现状调查

4、当地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调查

5、基层社会矛盾冲突与疏导机制调查

经济:

6、河南省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调查

7、河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8、不同阶层收入差距现状及原因调查

9、城市的环境保护和节水、节能问题调查

10、农村消费市场开发现状及对策调查

11、公民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和落实情况调查

12、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及生存现状调查

科教文卫与社会保障: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宣传教育情况调查

14、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影响调查

15、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和信念追求调查

16、城乡居民信仰状况调查

17、社会公德现状调查

18、依靠文化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19、城乡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现状调查

20、社会成员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

21、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与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23、河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现状及问题调查

23、河南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趋势调查

24、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调查

2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实施情况调查

26、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现状调查

27、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状态调查

28、城乡社会治安状况调查

29、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问题调查

30、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

一、就业创业类调研项目

1、大学生创业对策研究

2、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大学生自身素质研究

3、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

4、进城务工青年群体生存状况

5、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

6、大学生素质拓展与大学生就业创业

8、在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途径研

9、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

10、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公平性问题研究

11、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调查

12、大学生就业所需能力研究与现状分析

二、社会民生类项目

1、节能减排与低碳生活

2、青少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研

3、改革开放条件下青少年成长发展特征及趋势研究

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调查

5、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6、自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7、应用传统节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8、孤寡老人生存现状调查

9、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现状调研

10、农村征地以及农民权益保护

11、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状况调查

12、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与心态调查

三、教育问题类

1、大学生支教活动

2、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基层民主建设”实践调研活动

4、大学生关注社会时事现状调查

5、农村医疗卫生扶助计划

6、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

7、欠发达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调查

8、当代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

9、“三免一补”政策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10、学校教育安全问题研究

11、教育公平若干问题研究

12、农村教师生存现状调查

四、社会文化类

1、“80后”和“90后”的纸介阅读与网络阅读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问题研究

3、公益广告研究

4、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较量

5、世博会中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

五、公共卫生类

1、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

2、大学生营养与健康调查

3、农村医疗卫生调查

4、学校食堂卫生情况调查

5、城市和农村人口对医疗保险的了解程度的研究

6、新医改方案实施与和谐社会建设

7、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8、公众对政府监管部门信心指数调查

9、如何抑制房价问题调查

电大论文参考题目 篇6

围绕本科开设的核心课程选定题目:1.企业集团财务管理;2.高级财务会计;3.财务案例研究;4.审计学;5.审计案例研究;6.财务报表分析;7.会计制度设计。可以依据上述课程中的具体章节选定。一下为参考题目。本组内同学不可选重。

1.企业融资租赁会计问题思考

2.浅谈“××”企业集团盈利能力分析 3.浅谈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控制 4.企业集团投资控制初探

5.防范与抵御银行内部会计风险初探 6.浅谈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 7.浅谈构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8.浅谈企业集团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9.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初探 10.浅谈企业集团并购中的纳税筹划 11.浅谈企业集团偿债能力分析 12.企业集团融资方式问题探讨

13.现行会计准则背景下的物价变动会计初探 14.浅谈物价变动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15.浅谈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与筹资战略 16.浅谈企业集团盈利能力分析 17.浅析经济责任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运用 18.企业集团构建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 19.浅议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20.“某某企业”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21.浅议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系统构建 22.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影响的思考 23.浅谈国有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24.企业集团负债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25.浅析企业集团并购决策与控制 26.浅谈企业集团融资策略

27.浅谈企业集团预算管理目标及其规划 28.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29.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若干问题的思考 30.企业集团集团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31.企业集团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32.关于企业集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33.企业集团融资管理策略问题初探 34.浅谈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35.浅析企业集团的融资管理

36.浅谈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如何按权益法进行调整 37.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初探 38.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相关问题探析 39.融资租赁会计的应用分析与改进建议 40.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41.浅议企业集团“××”的内部会计控制 42.关于合并报表合并范围的思考 43.关于合并报表合并理论的思考

44.衍生金融工具所带来的会计问题及对策 45.试论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 46.如何进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47.浅谈物价变动会计

48.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49.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探讨 50.试论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51.外币报表折算问题研究

52.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形式选择的决策分析 53.浅谈企业集团内部采购与付款的内部会计控制 54.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55.试论我国股份制企业内部审计 56.衍生工具会计相关问题初探 57.试论上市公司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 58.关于我国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改进与完善 59.合并报表编制理论的思考

课题参考题目-生物 篇7

生物

 培养学生问问题的意识研究;

 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课后小实验研究;

 生物学法指导研究;

 有效提高生物科复习效率研究;

 提高学困生学习生物兴趣研究;

 指导学生有效订正生物作业的研究;

 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与优化研究;

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研究;

 激发生物后进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 有效地选择与利用生物复习题的研究;

 充分发挥生物错题集作用的研究;

 生物教学中分层教学初探;

 生物预习习惯的养成初探;

 教学模式创新促进现代学习素质提升的研究  课堂教学创意与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 学科课堂创意与教学艺术研究  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素质化的研究  生本教学模式与现代学习策略研究  学案导学模式与学法教学案例研究  “导学—自学—互学”模式研究  多媒体跨学科整合型教材体系与教学模式研究  差异互补与生成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生活化教学契机与随机性教学模式研究  交汇式学科课堂与交互式网络课业研究  科学发展观下全方位学习理念与实践研究  现代学习元素与传统学习优势整合研究  现代学习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研究  校本课程开发与生本课堂打造的研究  生本课堂教学策略优化与创新  构建灵动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

论文参考题目 篇8

浙江省外贸依存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外资政策调整对浙江吸引FDI的影响分析

中国越南贸易发展研究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金融危机对浙江省外向型制造企业的损害与对策分析 浙江省成为国外反倾销重灾区的原因分析

信用证诈骗的危害及防范

金融危机对浙江外向型制造产业的用工情况分析 浙江现代服务业现状分析

金融危机下宁波家电产业出口竞争优势分析

金融危机对浙江纺织品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

浙江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对策分析

浙江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江浙沪外贸依存度的省际比较分析

SA8000对浙江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浙江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金融服务研究

浙江省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

我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金融危机下广东与浙江外贸应对措施比较分析

信用证业务风险防范研究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浙江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浙江企业的出口营销战略研究

浙江省反倾销案例研究—遭受反倾销

浙江省对外反倾销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宁波服务贸易研究

论中国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对外贸依存度看浙江的对外贸易政策调整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

宁波企业海外投资研究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浙江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金融危机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纺织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浙江纺织服装业的国际营销现状和对策分析

我国空调业国际化经营研究

出口政策调整对浙江出口企业的影响分析

从外贸依存度看浙江经济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

次贷危机背景下浙江企业出口现状研究

金融危机对浙江省制造业升级的机会与对策分析

信用证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机制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家电连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浙江纺织业出口营销现状及对策研究

金融危机对浙江水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及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宁波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与深圳的比较

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宁波—舟山港港口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金融危机背景下温州出口变化及其原因与对策

浅论国际劳工标准对浙江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台湾与大陆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论宁波—舟山贸易港发展模式

对华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浅论长三角出口贸易发展问题与对策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食品安全与贸易——我国输美食品被拒引发的思考

FDI对浙江省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队浙江外向型经济的影响

宁波—舟山港发展对腹地经济的带动效应研究

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

中法经贸关系的政治经济分析

论发展中国家对华化工产品的反倾销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信任危机对中国食品制造企业出口的影响

港口物流对宁波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宁波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与研究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铁矿石贸易的国际定价权研究

中国进口初级形状塑料风险及预警机制研究

信用证进口融资的风险研究

论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以宁波玩具出口企业为例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广东省玩具出口中的质量安全问题——以美泰公司为例

论宁波象山爵溪的服装业OEM

中国服装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宁波纺织服装品出口面临生态纺织品标准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国际知识产权对中国技术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以牛糖化工案为例 宁波纺织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宁波服装业OEM生产模式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我国有机食品贸易问题研究

宁波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研究 宁波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论珠三角加工贸易升级问题与对策

宁波外贸企业出口困境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浙江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 宁波水产品出口的SWOT分析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玩具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品牌战略研究

浅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与升级问题

中美贸易摩擦的分析

绍兴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研究

德育论文参考题目 篇9

一新课程与德育关系研究

1生活化德育的研究与实践

2学校德育校本资源综合应用的研究与实践

3影响教师进行学科德育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

4”校本德育”的内涵研究与实践探索

5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研究与渗透实践

6新课程背景下的全员德育研究与实践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建设研究

1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的研究与探索

2学校德育与家长学校发展研究

3家庭教育成功模式创建与推广研究

4”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5学校,家庭,社会青春期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研究

三学校德育方法,途径,评价研究

1道德教育方法,途径年级层次探索

2构建学校与德育基地合作互动工作机制的研究

3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德育功能的研究与探索

4新时期社区教育有效模式探索

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6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研究

7以社会实践为德育载体的可操作研究

四学生教育工作研究

1特殊生教育的有效尝试(单亲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型学生,行为习惯偏差型学生,心理状态失衡型学生,留守子女学生,外来工学生,弱势群体子女学生)

2学生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青春教育期性健康教育等研究与探索

五班主任工作及德育队伍建设研究

1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及培训工作的路径研究与尝试

2班主任工作管理与考核实践研究

3新时期主题班会,家访,家长会形式探索

4建立激励机制,优化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

5提升德育师资队伍人文素养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的研究6全员德育中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教育职能研究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研究

1学校心理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2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研究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4学校心理团训的尝试与反思

5心理健康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模式的研究

七网络德育研究

1大众传媒,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及对策研究

2校园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研究

3德育与学校网络生活切入点的研究与实践

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篇10

初等几何

谈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的方法求异面直线距离的若干方法 利用对称性求平面几何中的极值浅谈平面几何证明中的辅助线 浅谈对称性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运用浅谈韦达定理的运用 论分式方程的增根数列通项公式的几种推导方法 函数的周期及其应用数学归纳法及其推广和变形 浅谈用几何方法证明不等式浅谈初等数学中的不等式与极值 函数的概念及发展试论一次函数的应用。向量模型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向量在中学数学中的妙用 用向量法证明初等几何的若干定理浅析解析几何中的解题方法 代数

集合及其子集的概念在不等式中的作用论高阶等差数列 谈近世代数中与素数有关的重点结论商集、商群与商环 关于有限映射的若干计算方法关于环(Z2×2,+,、)关于环(ZP2×2,+,、)(这里Zp是模p的剩余环,p为素数)关于环(Z23×3,+,、)关于环(zPQ2×2,+,、)(这里p、q是两个素数)关于环(Znxn, +、)关于循环矩阵行列式的若干应用 行列式的解法技巧欧氏空间与柯两不等式 《高等代数》在中学数学中的指导作用分块矩阵的若干初等运算 虚根成对定理的又一证法及其应用关于多项式的整除问题 范德蒙行列式的若干应用n阶行列式的一个等价定义 反循环矩阵及其性质矩阵相似及其应用 矩阵的迹及其应用关于整数环上的矩阵 关于对称矩阵的若干问题关于反对称短阵的性质 关于n阶矩阵的次对有线的若干问题关于线性映射的若干问题 线性空间与整数环上的矩阵分块矩阵的若干初等运算 n阶矩阵m次方幂的计算及其应用方阵A的伴随矩阵 不变子空间与若当标准型之间的关系范德蒙行列式的一些应用 方差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及探讨放缩法及其应用 分块矩阵行列式计算的若干方法分块矩阵的应用

构建数学建模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关联矩阵的一些性质及其应用 关于2004年全国高教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的探究与拓展关于矩阵的秩的讨论 关于g-循环矩阵的逆矩阵关于Gauss整数环及其推广 关于不等式在中学的选修的处理关于2循环矩阵的特征值 关于不等式证明的高等数学方法矩阵的单侧逆 关于传染病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特殊欧拉图的判定 矩阵变换在求多项式最大公因式中的应用矩阵分解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几种特殊矩阵的逆矩阵求法矩阵方幂的正反问题及其应用 矩阵可交换成立的条件与性质线性方程组的矩阵求法 矩阵秩的一些性质与某些数学分支的联系行列式的解法技巧 矩阵中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几个问题的思考行列式计算方法小结 探讨线性规划最优整数解的解法循环矩阵的逆矩阵

同余理论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微积分在行列式计算中的应用

1线性方程组的推广——从向量到矩阵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线性规划与企业利润最优化线性规划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行列式在初等数学中的一些应用行列式的解法技巧

学生在概率学习中的错误剖析及其应对措施循环群的刻画及其性质N阶行列式的计算技巧与方法

矩阵在计算机三维图形变换中的应用谈近世代数中与素数有关的重点结论 概率

用概率思想计算定视分的近似值正态分布浅谈

利用概率思想证明定积分中值定理欧拉函数的概率思想证明

关于均匀分布的几个问题件概率的几种类型解题浅析

古典概率计算中的模球模型概率思想证明恒等式

从趣味问题剖析概率统计的解题技巧独立性问题浅谈

方差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及探讨概率的趣味应用

概率方法在其他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概率论的发展简介及其在生活中的若干应用

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概率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几类数学期望的求法

全概率公式的推广与应用

人口性别比例的统计和概率分析

若干问题的概率论解法的探索

营销问题中的概率统计模型及应用

与条件概率、独立性有关的反例

正态分布中的若干问题及应用

概率方法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函数论

关于集合的映射、等价关系与分类

求极限的若干方法点滴

函数列的各种收敛性及其相互关系

利用一元函数微分性质证明超越不等式

利用导数解题的综合分析与探讨

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求函数极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同型余项泰勒公式的证明与应用

泰勒公式的几种证明法及其应用

不定积分中的辅助积分法点滴

对原函数存在条件的试探

级数求和的常用方法与几个特殊级数和

级数求和问题的几个转化

数学分析中的有限和无限

多元复合函数微分之难点及其注意的问题

多元函数连续、偏导数存在及可微之间的关系

关于二重极限的若干计算方法

利用复数模的性质证解某些问题

利用复函数理论解决中学复数中的有关问题

谈复数理论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概率统计在彩票中的应用 概率论在彩票中的应用 概率在点名机制中的应用 基于高中新教材的概率学习假设检验与统计推断 全概率公式的优化及应用 若干问题的概率解法 数学期望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 用概率统计方法透视中国彩票 正态分布函数积分研究 独立性问题浅谈 谈正态分布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关于反函数问题的讨论 极限的求法与技巧 单调有界定理及其应用 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初探 求极值的若干方法 关于极值与最大值问题 极值的分析和运用 不等式证明中导数有关应用 定积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再谈微分中值公式的应用 导数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对原函数存在条件的试探 级数在求极限中的应用 利用级数求极限 谈留数的求法 浅析解析函数 留数定理及应用 柯西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 基于留数理论,巧解定积分问题 柯西不等式的推广及其应用

2微分方程

一阶常微分方程的奇解的求法(或判定)曲线的包络与微分方程的奇解

求一阶显微分方程积分因子的方法一阶常微分方程方向场与积分曲线

变换法在求解常微分方程中用应用微分方程的解法综述

线性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及初等解法研究浅析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常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及应用<<微分方程>>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数学教育

浅谈类比在教学中的若干应用关于启发式教学

略论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如何创设情景和问题引入

浅谈选择题的解法浅谈数学美

谈谈中学数学课自学能力的培养浅谈判断题的解法

怎样培养学生列方程解题的能力谈反证法

谈通过平面几何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浅谈数学文化

略论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培养谈数学中的对称

如何认识和体现数学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数学归纳法的初探

论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数学变式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浅议数学学习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猜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数学猜想及其培养途径

谈数列教学与培养学生能力的体会数学归纳法的七种变式及其应用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数学教学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推广及应用

数学教学中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对中学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认识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初探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恰当进行数学实验

“数形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灵活应用数学语言、思维及其教学

教育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探讨中学数学解题方法讨论

浅谈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浅谈数学问题的解决

论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用辩证思维学习数学

数学与计算机理论的互相促进“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函数图像中的对称性问题对数学教学中开放题的探讨

对数学教学中开放题使用的几点思考浅谈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实际问题解决中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数学认知结构与数学教学

数学的对称美及其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在平面几何教学中渗透为类比、猜想、归纳推理的思想方法

“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应用

几何画板

《几何画板》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举例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画板》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举例《几何画板》与数学教学

几何CAI课堂教学软件的设计几何画板与圆锥曲线

上一篇:以眼泪为题的作文七年级下一篇:军队个人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