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第九课教案范文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年级语文第九课教案范文(精选10篇)

二年级语文第九课教案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

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认

3、“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4、出示:

Zhen

chi

zhu

mengjiao

fengbu

注视

著名

寸草

孟郊

缝补

bobo

muyu 生机勃勃

沐浴(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2)带读,开火车读 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6、指名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

7、比赛读书

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词

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1、抄写今天教的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课前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母亲》。听一听这首歌唱得是谁。这首歌唱的是谁?(母亲)

对,同学们,每天为你整理衣装的人是——母亲;每天为你洗衣做饭的人——母亲;每天为你忙碌操劳的人——母亲;

是呀,母亲,我们各有不同的喊法,但天下的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对自己孩子的无私的爱,千百年来,什么都在改变,不变的只有这浓浓的母爱。每个孩子都沐浴着这伟大的母爱成长着,生活着。现在让我们走进第9课,进一步体会并记住母亲的恩情吧。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小巧手,跟老师写课题。(边

写边解:母亲的恩情就是指那无私的爱)深情地读出课题。

二、检查复习

复习字词、复习一类字、复习2类字、复习词语

三、初读课文。

1.生字朋友都记住了。我相信课文读得会更好。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找5个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可以说优点,可以说建议)

二、细读课文。

从刚才大家的朗读声中,从课文中、从诗中,我们感受到了母子间浓浓的情感,母亲的恩情孟郊一直铭记在心,他把对母亲的敬爱与思念都凝聚在了《游子吟》这首诗里,让我们师生齐读这首小诗。

大家都有诗人的气质,慢慢地,缓缓地,读出了诗的味道。从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是呀,就因为有一次孟郊要远行,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令他难忘,他才写成了这首小诗。让我们快乐地来自学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出示阅读提示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2、用“——”划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的句子。

大家刚才都在书上留下了自己思考地痕迹,下面就让我们小组分享自己思考的成果。合作交流

1、讨论交流: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温馨提示:交流可以这样说:我划下的句子是_______,我从中体会到——)全班交流:

A、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独出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学生谈体会](看图:看母亲正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的缝着。你们知道母亲为什么要这样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呢?(在古代,有一种民间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做得针脚细密,人就会早早归来,反之回来得就晚。母亲把针脚缝得细密,就是希望让儿子早日归来。)

所以,虽然,油灯昏暗,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读这句)孟郊即将远行,母亲将自己的不舍、盼望全缝进了衣服,所以——(读这句)母亲边缝衣服边想什么呢?(生谈)

想着读着,读着想着,我们就能把书读懂了。让我们用声音读出母亲的担忧

吧。(读这句)

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母亲的关爱还从那句看出来?

B、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缝衣到深夜,第二天清早,母亲又早起送儿子到村外。谁来当这位万分不舍的母亲?(一句话一颗心,这就是母亲的叮咛,谁再来读?我听出了母亲多想让儿子早些回家,这就是母亲的嘱托。是呀,千言万语就汇成了一句话:齐读)是呀,听着这叮咛这嘱咐,孟郊已经说不出话,只是(齐读)

孟郊望着母亲的白发,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现在你就是孟郊,你在想什么?(多懂事的孩子;多体贴的郊儿)

母爱就是这样伟大而又平凡,母亲深夜缝衣,清晨送儿,(板书)她的爱就体现在那些细微的事情上。50岁的孟郊难忘这一幕幕,不由地写下了这些的诗句:(齐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带着母亲的叮嘱孟郊上路了,一路上,孟郊感溉万千,自己默读第三自然段,用“——”划出孟郊看到的,用“

”划出想到的。

A、看到:太阳出来了,小草生机勃勃。指图:小草长得很茂盛,这就是“生机勃勃”。

B、孟郊看到此情此景,孟郊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你又从中什么到了什么?

孟郊触景生情,于是,谁是读一下?(出示句子读)

50岁的孟郊难忘此情引景,写下了这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似山高似海深的爱就是——(引读)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我们永远报答不了,也永远铭记在心。孟郊更是如此。齐读最后一段。(孟郊40岁才当上了江苏溧阳的一个小官,接着就把母亲接到身边,50岁写下了小诗《游子吟》。同学们,在我们在跟随孟郊回到临行前的那一夜。夜深了,煤油灯忽明忽暗,母亲揉揉酸涩的眼睛,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儿子的衣服,女生动情地说——(齐背《游子吟》)

师:清晨,母亲送儿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村外,还不住的叮咛早回来,男生真情地说——(齐背《游子吟》)

这就是生活中那细微的母爱。在灾难来临时,母爱却是伟大而沉重的。在汶川大地震来临时,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母亲:

早已没有呼吸的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趴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身体被压得变形了。救援人员们发现她身下还有一个3、4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在母亲的保护下依然睡得很香甜。孩子身上的手机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救援人员,却在这一刻落泪了。

这就是我们的母亲呀,在灾难面前毫不退缩,把生的希望留给我们。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生谈)母亲爱孩子可以不辞辛苦,不惜生命。我们又该怎样做呢?(生谈)据说小乌鸦长大后,当母亲老了飞不动找不到食物时,他就四处找可口的食物嘴对嘴地喂母亲,回报母亲。一直到老乌鸦死去。这就是乌鸦反哺。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更应该懂得:出示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学写生字。抚摸。

五、布置作业:

1、深情地背《游子吟》给妈妈听。

二年级语文第九课教案范文 篇2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

2.品味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乐趣,了解老师与竹节人的故事。

3.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做竹节人的过程,感受斗竹节人的快乐;品味生动、幽默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一)出示传统玩具:同学们,大家看老师手里的是什么?(依次出示沙包、抓子儿)想一想你最喜欢什么玩具?(变形金刚、拼装玩具、毽子、跳绳)

(二)展示一些手工老玩具的图片,如抓子儿、跳皮筋、弹球儿等,由此导入本课课题。同学们,这些老式玩具你们认识几个?乍看上去,这些玩具虽然显得简单粗糙,但它们却是那个年代孩子们的最爱,都给孩子们留下了珍贵的快乐记忆。玩具永远是孩子们的朋友之一,特别是在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那些手工玩具就显得格外珍贵了。

(三)大家看,老师手里又是什么玩具?(出示竹节人)让我们继续去《竹节人》中,发现它的乐趣。(板书:竹节人迷)

二、梳理文本理清脉络

(一)师生共同回忆文章脉络,采用略读的方法回忆文章情节,并出示略读的定义,加深对阅读方法的理解。(板书:脉络略读)

(二)教师提出问题:本课与以往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生观察文章开头#教案# 导语部分,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学生带着不同的任务,应该怎样阅读这篇文章呢?(板书: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

三、深入研究完成任务

(一)任务一:

抓住“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个任务,可以先快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的课后提示,教会孩子如何运用浏览的方法,迅速找到目标内容。

(浏览是一种有效阅读的方法,浏览分为扫描式和跳读式两种。扫描式,即选读,要求在阅读中迅速扫视,选取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跳读式,根据一定的目的,舍弃一部分不读,只快速阅读相关的部分。)(板书:制作浏览)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任务单一《玩具制作指南》。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

3.教师对有关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玩法进行系统的总结。

4.播放有关竹节人制作的视频,让孩子利用更加直观的方法,了解竹节人的魅力。

(二)任务二:

抓住“‘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的课后提示,教会孩子如何运用精读的方法,挖掘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精读,就是要仔细地、反复地阅读,要对文章进行深入细致地理解和体会,全面地掌握文章的内容、中心及表达方式、写作特点,包括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等,以达到阅读的目的和要求。)(板书:乐趣精读)

1.从整体入手,分析文章中各个环节中可能有哪些备份突出了竹节人给人们的乐趣。让孩子们各抒己见,说说对于每个部分的内容理解。

2.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们理清了竹节人的乐趣可能在于:做竹节人、装饰竹节人时的词句;斗竹节人时有趣、快乐、投入的部分,想象竹节人惊心动魄的“搏斗”场面;上课时,孩子们依然意兴不减;老师玩竹节人时专注的样子。

3.分析上述内容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4.品味写法词句和片段,根据提示完成任务单二。

5.师生分析主题内容,在做竹节人和玩竹节人中,有哪些内容体现出“乐趣”。

(三)任务三:

1.抓住“为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我主要关注了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课后提示,教会孩子如何运用复述的方法,把握事情的主要内容。

(运用之前学过的“复述”的方法,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清楚,故事就能讲的清楚明白)(板书:故事复述)

2.重点阅读了第21—27自然段中与老师相关的部分。

3.学生思考问题:分析老师和孩子对竹节人态度和心情的变化?

四、拓展延伸

美术四年级第九课教案 篇3

一、课题:小闹钟

二、领域:造型.表现

三、课时:2课时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小闹钟的相关知识,知道小闹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2、通过对不同小闹钟的欣赏,了解小闹钟的基本结构及造型特点。

3、能抓住小闹钟的基本结构进行想象,妙用各种材料有创意的设计制作一个新颖的小闹钟。

4、通过小闹钟的设计培养爱设计、敢于创造、用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同时懂得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五、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闹钟的基本结构及造型特点。

2、有创意的设计制作一个新颖的小闹钟。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每天小闹钟提醒我按时睡眠,起床,小闹钟让我的生活有规律,今天我要为小闹钟设计一个新的造型,如果有厂家能生产我的小 闹钟,那我可真叫开心。

2、发放预习提纲,布置预习任务

(1)、了解小闹钟的相关知识,知道小闹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2)、说说闹钟的发展史。(3)、闹钟的特征。(4)、钟座的设计。

(5)、外形、结构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3、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通过欣赏时代气息的各式钟表,感受现代人对艺术设计的执着追求。

(2)、评价标准:造型美、装饰美、色彩美、制作美。

4、合作学习小闹钟的设计步骤。

5、结果展示

6、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七、反思

二年级语文第九课教案范文 篇4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主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

情感目标:学会同情社会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政府关爱弱势群体采取的措施,中学生担负的责任。教学难点: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

教 学 过 程 1课时: 政府的努力 社会的力量 我们的关爱 [知识预习] 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 职责,也是的全社会 责任。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3.求助社会群体的社会社会组织主要有 春雷计划,中国扶贫基金会 联合国难民署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4.保障弱势群体的 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 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 人格尊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快乐课堂] 一.政府的努力

1.政府对弱势群体采取了什么措施?(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3)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4)实施法律援助。(5)制定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6)政府帮助残疾人康复、入学和就业,对爱滋病患者实施救治等。2.关爱弱势群体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社会的力量

1.社会组织关爱弱势群体做出了哪些努力?

答:春雷计划,中国扶贫基金会 联合国难民署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2.社会组织提供帮助弱势群体有什么意义?

答:能够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助于弱势群体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三.我们的关爱

1.为什么要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 答:(1)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实现。(2)扶弱济困、乐善好实施等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4)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会赢得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2.在帮助弱势群体上,中学生肩负的责任是什么?

答: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帮助,献出自己的爱心。

[当堂训练](1)选择题《动感课堂》B24B27(2)简答题《动感课堂》B26B28 [教后反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用心

爱心

二年级语文第九课教案范文 篇5

【教学内容及分析】

《松软的土壤》是粤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岩石到土壤》的第二课,由哪里有土壤、观察土壤、研究土壤的三个活动组成。本课着眼于指导学生对土壤的调查、采集、观察、实验、归纳概括、查阅资料、研讨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由采集土壤、初步观察土壤特征到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这个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情分析】

现所教的三年级学生是典型的农村小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对位置的认知经验往往比城镇孩子弱,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设计意图】

1.通过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采集土壤,为观察和研究土壤做材料准备,提供感性经验,培养学生保护土壤的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2.通过同感官观察采集到的土壤(看、闻、捻),认识当地土壤的外部特征,养成认真记录的好习惯,呵护、保护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由感性经验出发,猜想土壤有什么,设计实验探究土壤的组成成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类、归纳概括、查阅资料等科学研究的能力。【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对土壤的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土壤的组成;知道“从岩石到土壤”经历的漫长演变过程。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调查、访问、采集、记录能力;知道研究土壤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与人合作;培养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形成真爱土壤的情感;在了解当地土壤状况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土壤结构及土壤肥力特性的形成。教学难点是土壤的形成。【教学准备】

晒干的土块、实验盘、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废饮料瓶、方便袋、火柴、毛巾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采集土壤

谈话:通过上几节课的观察研究,我们已经对土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那到底土壤里有什么东西?刚才同学们说出了不少认为土壤里有的东西,怎么证明你的猜想?

学习新课

一、土壤的含义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费力,能够生长植物的输送表层。(掌握土壤含义要抓住两个特征: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

二、土壤中含有空气、沙和粘土

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如学生设计实验 有困难,利用老师提供的仪器,设计实验,证明土壤中有空气)

2.实验一:土壤中含有空气、沙和粘土(1)往烧杯中倒入150毫升水

(2)将晒干的土壤一次轻轻地放入烧杯,记录观察到的现象(3)用玻璃棒搅拌,直到土块被搅碎为止,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小组汇报

4.结论:土壤中含有空气、沙和粘土

三、土壤中含有水分各腐殖质

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土壤中有水分吗?)2.实验二:土壤中有水、腐殖质

(1)在石棉网上放适量的图,将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2)点燃酒精灯给土壤加热

(3)将烧杯扣在土壤上,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用毛巾裹住烧杯,将它轻轻放在实验桌上。(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5)继续加热,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毛白眼,有烧焦的味道、土壤变色等)

(6)用等毛熄灭酒精灯 3.小组汇报

4.结论:土壤中含有水分、腐殖质

四、巩固 土壤的机构

矿物质:提供矿物养分,如钾、磷、钙、镁等 有机质:提供氮素养分

水分:输送养分 空气:提供所需气体

通过以上学习,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沙漠表层的沙子是不是土壤?

2.在乡村被学生踩硬了的操场是不是土壤? 3.无土栽培技术中使用的营养液是不是土壤?

五、小结

1.土壤的组成。

2.课后通过上网、看书、实验等方法,小组合作解决提出的其他问题。

六、任务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教案 篇6

1、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本课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法学法]分组导学,学生自学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书籍、报刊、网站等,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以便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资料作出评价、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让我们了解当时的改革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

二、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

通过学生角色[奴隶、统治者、新兴地主]扮演,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

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奴隶生产积极性不高。

2.奴隶主大量开垦私田,改变剥削方式,成为新兴地主。

3.统治者统治面临危机。[公田不治诸侯争霸]

三、讨论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怎样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要变法改革。

四、指出当时各国都进行了变法,提问最彻底的变法在哪国?引出秦国商鞅变法。

二组同学介绍商鞅。

商鞅最主要的功绩是变法.,那么变法的具体情况怎样?

讨论:假如你是商鞅,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讨论,制定变法措施。

用多媒体展示商鞅变法内容。

1、背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将新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这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讨论问题:秦孝

附:板书设计

一、农业的进步:

1、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

2、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

3、秦国李冰在岷江修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二、商鞅变法:

1、背景:生产力的发展。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五年级语文第九课《儿童诗两首》 篇7

设计者 : 李永景 审核人:马向丽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重点)

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难点)课前准备

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

2、了解《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积累:

九纹龙 史进 花和尚 鲁智深 小旋风 柴进 智多星 吴用 及时雨 宋江 混江龙 李俊 飞天大圣 李兖 拼命三郎 石秀(自由读,谈论交流水浒英雄绰号)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2、出示课时目标

⑴、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⑵、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重点)⑶、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3、板书课题。读课题。出示自学指导一: 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⑴ 生自由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⑵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交流反馈:

⑴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①“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②“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⑵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⑶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⑷ 全体齐读。出示自学指导二 自读自悟,理解大意:

⑴ 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⑵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交流反馈

⑴ 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⑵ 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 要加以解释。如:“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 ⑶欣赏交流佳句,如: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 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自学指导三

比较鉴赏,模仿习作:

⑴ 默读两首诗,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⑵ 生探究、发现。⑶ 交流感悟。⑷ 师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⑸ 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

⑹ 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⑺ 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三、总结延伸。

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 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四、课堂检测

1、我的梦想是„„2、仿照课文尝试写首诗歌。板书设计:

儿童诗两首

我想——丰富的想象力、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童年的水墨画——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反思:

课时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huā bāo shī ruǎn xīgai xuān nào()()()()2、辨字组词

汲()管()辉()遥()极()馆()挥()摇()3、选词填空

痴迷 着迷 迷惑

⑴人类对飞行一直都很(),从远古长着翅膀的天使、天神,到今天的太空穿梭机,人类从未放弃过。⑵ 那里风景如画,令我()。发明 发现 发生

⑴ 科学家()了许多先进设备,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⑵ 考古学家在冰川里()了远古时胡微生物。4、读短文,回答问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胡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⑴ 这几句诗歌写国什么内容?你从中体会到国什么?

拓展阅读

我想把鼻子

安在花苞中。

闻着鲜花的气味,享受这美好的时光。闻啊,闻——

香味把我带入了甜美的梦乡。

我想把眼睛 装在白云上。

看天空美丽的云霞。看夕阳下通红的太阳。看啊!看——

美景把我带入了奇妙的幻想!

我想把双腿 安在太阳上。让太阳学会走路,去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走啊!走——

让地球充满了光亮!

我想把耳朵

装在鱼儿身上。听鱼儿窃窃私语,听大海怎么说话!听啊!听——

大海是我温暖的港湾。

花丛

蝴蝶停在绿叶上微微振翅,蜻蜓在阳光的沐浴下悄悄飞动。绿草布满了整个空地,调皮的孩子互相嬉戏,欢声笑语融入整个草地。

“哈哈哈----” “哈哈哈----”

榕树下

水珠在青青荷叶上滚动,蛙鸣一声一声富有节奏。

簇簇枝叶长满榕树,更想在树下品味书香。

哪知自己在现实中,却沉醉在美丽的仙境。

哇---

童年像一幅水墨画

自由自在,悠然自得。

二年级语文第九课教案范文 篇8

第二时教案

第二时

日积月累

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

2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3提示新,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日积月累,对对联。

出示26页3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教师用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对联,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师指导朗读对联,感受对联所表现的意境。

6生再次试读对联,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

7指名说说对联的大致意思。

8生带着情感,小组合作试背。

9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0分享自己收集的对联。

三、作业

背熟对联,并写会。

第三时

我爱阅读

一、背诗引入。

.同学们还记我们学过一首诗,写的是一种冬天开放的花吗?

2.全班齐背《梅花》。

3.今天我们学习《十二月花名歌》,大家会知道更多的花和他们开放的月

份。

二、学习新知。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

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老师用出示儿歌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

4.学生逐句读,直到读通顺,读熟悉为止。

.学生再次自由读,并用横线勾画出每个月开的花名。

6.全班交流汇报。

三、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花是什么月份开的?举例说一说。

四、作业设置

自由练习查字典。

二年级语文第九课教案范文 篇9

(一)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课前准备

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收集寓言。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过渡: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3)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第二、三、四自然段。

(1)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1)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附: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 劝 丢 修 再也没丢(后悔)

有错 就改 不算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朋友 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 马跑得快

越远 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盘缠多

„„ „„

(板书)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第九课教案报告 篇10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运用边读、边思考、边记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以课文为材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扩展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围绕话题“互相学习”,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知识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识读22个词语。

2、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学会运用下列句子:

(1)、脸盆、饭碗、茶杯是圆的,就是连地球、太阳、月亮也都是圆的。

(2)、你一言,我一语,直吵到半夜。

3、通过词语和课文学习,提高汉子书写能力和词语运用能力。情感目标:

1、要学会看别人的长处,看自己的短处,以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2、通过汉语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树立学好汉语的信心。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字、词、句的掌握。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课时:7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文一的学习

圆圆和方方

课时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加深对学习方法的认识。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要学会看别人的长处,看自己的短处,以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教学重点: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圆圆和方方都认为自己的本领最大,互相不服气,结果谁离开了谁都不行,他们终于明白了各自都有优点、缺点,互相合作,本领才更大。(引出课题板书)

二、初读课文 要求:

1、读通读顺。

2、标自然段。

三、深学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课时作业)

(1)、圆圆为什么想把砖块和田地变成圆的?

(2)、方方的梦说明了什么?

(3)、油罐为什么要做成圆的?

(4)、圆圆和方方为什么再也不争吵了?

2、就课文内容你还可以对你的同学提哪些问题?

(学生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完整。)

四、分段学习课文

第一段:(1-2)介绍认识圆圆和方方。

第二段:(3-6)圆圆和方方在一起吵架的场景。

第三段:(7-14)圆圆和方方各自在梦中所发生的故事。

第四段:(15-22)圆圆和方方通过梦境,学会了互相尊重、互相

学习、愉快地互相合作着。

五、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齐读,个别读课文,教师进行情感朗读指导。

六、小结并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9、圆圆和方方

第一段:(1-2)介绍认识圆圆和方方。

第二段:(3-6)圆圆和方方在一起吵架的场景。

第三段:(7-14)圆圆和方方各自在梦中所发生的故事。

第四段:(15-22)圆圆和方方通过梦境,学会了互相尊重、互相

学习、愉快地互相合作着。

第二课时

词语句型学习

课时目标:

1、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2、掌握文中的特殊句型 教学重点:句型的运用 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掌握词语的读音与词义,并用词语造句。

象棋:棋类运动的一种。双方各有棋子十六个,一将(帅)、两士(仕)、两象(相)、两车、两马、两炮、五卒(兵)。两人对下,各按规则移动棋子。将死对方的将(帅)的为胜。

军棋:棋类游艺的一种。陆军棋和陆海空军棋。棋子按照军职和军械定名。两人对下,另一人作裁判。双方按照规则走棋,最后以夺得对方军旗者为胜。

毛巾:擦脸和擦身体用的针织品,织成后经纱拳曲,露在表面,质地松软而不光滑。

炼油:①分馏石油。

②用加热的方法从含油的物质中把油分离出来。③把动物油或植物油加热使适于食用。

汽油:轻质石油产品的一类,从石油中经分馏而得。易挥发,容易燃烧,用做内燃机燃料、溶剂等。

仪器:科学技术上用于实验、计算、观测、检验、绘图等的比较精密的器具或装置。

油罐:装油的圆柱形的大型容器。

见闻:见到和听到的事。

人造卫星:用火箭发射到天空,按一定轨道绕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行的物体。

二、词语例释。

1、紧密

:密切,不可分。

紧密团结、紧密联系、紧密结合、围得紧密

例:(1)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团结得更紧密了。

(2)门关得十分紧密,连一点光也不透。

2、垂头丧气 :形容不高兴,情绪低落。

例:(1)听了这话,大家都不说话,垂头丧气地坐着。(2)这次没做好,下次做好就是了,别垂头丧气的。

3、翻来覆去:睡觉时来回翻身,睡不好觉。

例:(1)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老乡着那件事。

(2)这一夜,他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三、句子学习提示。(课时作业)

1、脸盆、饭碗、茶杯是圆的,就连地球、太阳、月亮也都是圆的。

例:(1)小时候,就连县城我也没去过。

(2)这个道理就连三岁的小孩也知道。

2、你一言,我一语,直吵到半夜。

例:(1)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

(2)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一直说了大半天。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用所学词语说话

2、熟读词语

五、板书设计

9、圆圆和方方

1、脸盆、饭碗、茶杯是圆的,就连地球、太阳、月亮也都是圆的。

2、你一言,我一语,直吵到半夜。

第三课时 用听说读写方式学习课文

课时目标:

1.完成课后听力训练。2.会复述课文。教学过程:

一、听力训练

1、完成教科书上课后听力练习。

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案。

二、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课时作业)

每位同学在小组内复述课文,要求不看书,凭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复述课文,尽可能做到完善。

2、讲故事比赛。

(1)以小组为单位准备。

(2)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故事。(3)师生一同点评。

三、写话练习。

1、写一写圆圆和方方合作的结果。

2、师巡视指导,学生边想边写。

3、全班交流,请同学读一读所写内容。

4、点评,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熟练地复述课文。

五、板书设计:

9、圆圆和方方

第四课时

课文二的阅读理解

课文二:鹰和云雀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 通过课文学习,懂得应该谦虚、平等待人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内涵的道理。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鹰和云雀的图片,介绍他们的特征。

二、整体感知,自主阅读

1、读通读顺课文。

2、标出自然段。

三、深学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1)“同属一个家族”是什么意思?

(2)云雀为了教训一下鹰是怎样做的?

(3)乌龟是怎样笑话鹰的?

(4)鹰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要这样说?

2、就课文内容你还可以对你的同学提哪些问题?

(学生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完整。)

3、通过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进行情感教育)

四、指导朗读。(课时作业)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齐读,个别读课文,教师进行情感朗读指导。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

9、鹰和云雀

(1)“同属一个家族”是什么意思?

(2)云雀为了教训一下鹰是怎样做的?

(3)乌龟是怎样笑话鹰的?

(4)鹰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要这样说?

第五课时

用听说方式学习课文二

课时目标:

1、完成听力训练。

2、会复述课文。教学过程:

一、听力训练

1、教师把课文内容改编成听力短文,读给学生听。

2、听后做练习,回答问题。

二、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课时作业)

每位同学在小组内复述课文,要求不看书,凭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复述课文,尽可能做到完善。

2、讲故事。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

1、熟练完整地复述课文。

四、板书设计:

课文二:鹰和云雀

第六课时

学习生字词

课时目标:

1、能够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并会组词。

2、理解并会运用本课词语。教学重点:生字学习。教学难点:词语的掌握。教学过程:

一、生字学习

1、展示本课生字:逛、翻、罐、溜、框、丧

2、分析字形结构。

3、指导书写。

(教师指导学生要按笔画笔顺规范写生字)

二、学习本课词语。

1、展示本课词语。

2、逐个理解词语。

3、词语运用,用所学词语造句。(课时作业)

4、读词语。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字词练习。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五、板书设计:

9、鹰和云雀

展示本课生字:逛、翻、罐、溜、框、丧

第七课时

口语交际活动

课时目标:

1、完成课后交际活动。

2、结合本课话题能够顺利进行表达。教学重点:积极参与交际活动。

教学难点: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教学过程:

一、真实交际。

1、学生完全脱离教科书进行表达。

2、老师给出情景让学生进行表达。(学生要在已学课文和汉语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课文话题,联系真实情景进行表达。)

二、口语交际。(课时作业)

1、完成教科书上课后练习中的“交际活动”。

2、结合本课话题,设计以下情景,让学生积极讨论表达。

情景:怎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

(学生进行讨论表达,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准确。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

1、预习新课

四、板书设计:

上一篇:心中那一朵浪花优秀作文下一篇:威海市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