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2025-0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刑法学易错知识点总结(推荐10篇)

刑法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篇1

1.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仅限于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相当的方法(一次造成大规模损害的行为),而对那些与放火、爆炸等危险方法不相当的行为,即使危害公共安全,也不宜认定为本罪。

2.非法将公务用枪赠与他人,可评价为永久性无偿提供给他人使用的行为,应认定为非法出借枪支;将公务用枪用作借债质押物,使枪支处于非法持枪人的控制、使用之下的,成立非法出借枪支罪;行为人明知他人使用枪支实施杀人、伤害、抢劫、绑架等行为,而出租、出借枪支给他人的,成立本罪与相应的共同犯罪的想象竞合,从一重处;

3.非法持有枪支罪:“持有”解释为行为人实际占有或控制枪支,至于形成占有或控制枪支的原因不限,既可以是以作为的方式(如非法制造枪支后)实际占有,也可以是以不作为的方式实际咱有或控制(如明知他人将枪支藏在自己的信箱里,却置之不理)

4.重大责任事故罪,主体是生产作业人员;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主体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5.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中抽象的危险犯【记忆口诀:食品假药不卫生】:①生产销售假药罪不要求数额和实害;②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不要求数额和实害;③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不要求数额和实害;④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卫生器材罪不要求数额和实害

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中具体的危险犯: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有数额要求;②生产销售劣药罪要求实害结果;③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要求实害结果;④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要求实害结果;⑤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要求实害结果;

7.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客观行为表现三种类型:①在生产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亦即,利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制造食品;②在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包括在非食品原料中掺入食品);③明知是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而销售,亦即,销售含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或直接将含有非食品原料的有毒、有害的物质当做食品销售 8.走私武器弹药罪中的武器弹药不包括仿真武器,对走私仿真武器情节严重的,应按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论处

9.伪造货币:(1)伪造使外观上足以使一般人误认为是货币的假货币的行为,典型的伪造行为表现为:仿照货币的形状、特征、图案、色彩等制造出于真货币的外观相同的假货币。

10.变造货币:变造货币是对真币进行各种方式的加工,改变真币的价值或者形态,不改变货币同一性的行为。在人民币上加工,改变其面额的,无论价值升高还是降低,都是对货币公信力的损害,成立变造货币。但是若改变货币的同一性,即改变货币的币种,就超出了变造的范围,应评价为伪造货币。

11.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1)构成要件:凡是以用于接待牟取非法收入为目的而取得金融机构贷款的,均属于套取金融机构贷款;高利转贷给他人,是指从金融机构套取信贷资金后,再以更高的利率转贷给他人。

12.骗取贷款罪,指自然人或单位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责任形式是故意,不要求有特定目的,若有非法占有目的构成贷款诈骗罪,有高利转贷目的,构成高利转贷罪;

13.抢劫罪的核心是压制反抗,强取财物,压制反抗与强取财物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14.抢夺罪的核心要件一非和平手段夺走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 15.盗窃罪的核心要件是以和平手段将他人占有转为自己占有; 16.侵占罪的核心要件是将自己占有变自己所有;

17.诈骗罪构成要件,行为人实施了欺骗行为——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18.敲诈勒索罪,对他人实施威胁恐吓——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对法基于恐惧心理而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19.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便利指的是利用职务上所具有的自我决定或处置单位财务的权力、职权而非利用工作机会,其次必须将财物非法占为己有。20.毁坏财物罪,毁坏不限于从物理上变更或消灭财物的形体,而是包括使财物的效用丧失或减少的一切行为;

21.既遂标准①盗窃罪既遂的标准:采取侵害人控制财物和受害人失去财物控制的观点(失控说+控制说双重标准)。小件物品侵害人控制就既遂;大件物品受害人失去控制就既遂;

②抢劫罪的既遂标准:取得财物(没有数额要求)或造成被害人轻伤以上结果; ③抢夺罪的既遂标准:事实上转移他人数额较大财物的占有状态;

④诈骗罪的既遂标准:行为人的欺骗行为导致被骗人陷入处分财产的错误认识,被骗人基于该错误认识而处分了财产,行为人因此而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的,就成立诈骗罪既遂;

⑤绑架罪既遂的标准控制人质就既遂:不要求勒索财物的目的已经实现,只要求行为人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开始实施绑架行为就认定为着手,达到控制他人就认定绑架罪既遂。

⑥强奸罪的既遂插入性器官

⑦受贿罪:只要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即受贿罪既遂;侵犯的法益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⑧行贿罪:只要未谋取不正当利益,已经将财物送给国家工作人员的,就是行贿罪的既遂,不要求实际谋取到了不正当利益;

⑨诬告陷害罪的既遂标准:行为人开始实施告发行为是着手,当告发行为达到了使司法机关可能采取刑事追究活动的程度时,就是既遂;

⑩贩卖毒品罪:开始实施出售毒品的行为是贩卖毒品行为的“着手”,将毒品实际交易给购买者才是“既遂”;

⑪危险驾驶罪的既遂是行为人开始危险驾驶就是既遂标准。

⑫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只要行为人实际上提供了资助,而且资金到位,就既遂,无论被资助者是否实施了相关犯罪;

⑬放火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既遂要求致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为既遂标准。

⑭劫持航空器罪的既遂要求行为人控制了航空器或控制了航线。⑮走私淫秽物品罪的既遂不要求行为人牟利或传播的目的实现。

二、易错点

1.走私贵重金属罪,只限于从境内向境外走私,如果从境外到境内走私国家禁止进口的货物则构成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物品罪

2.收受贿赂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其他犯罪的,数罪并罚;但是司法人员收受贿赂,徇私枉法的,以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择一重罪处罚

3.走私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一律数罪并罚(走私罪与妨碍公务罪)4.伪造货币中的货币,本质属性是具有可流通性,如果伪造的是停止流通的货币,不构成伪造货币罪

5.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主体仅限于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6.滥用职权的行为同时构成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侵犯财产等犯罪的要件属于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

7.运输假币又使用假币的,数罪并罚,因为两者无必然联系 8.做题时看到中止未遂,先考虑有没有实行行为

9.共同犯罪中,一方行为超出共同犯罪故意,造成严重后果的,另一方不负责任 10.信用卡、借记卡里的钱是银行特定工作人员占有,因为信用卡、存折等只是债权凭证

11.诈骗的对象只能是财物而不能是劳务 12.单纯放贷不构成犯罪

13.贷款诈骗的主体不能是单位,公司贷款诈骗按自然人贷款诈骗罪论处 14.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编造保险事故虚假理赔,构成贪污罪 15.自伤行为无罪,帮助教唆他人伤害自己的也不构成犯罪 16.征得未成年同意摘取其器官,构成故意伤害罪 17.组织出卖人体器官不要求以营利为目的,不要求实际营利

18.强迫劳动罪中一般伤害仍构成强迫劳动罪,协助强迫劳动也构成强迫劳动罪(如招募、运送人员或其他协助强迫他人劳动行为)

19.诽谤必须捏造事实并散布,侮辱可用暴力也可用真实事实也可不用事实 20.亲告罪如被害人受到强制、威吓而无法告诉的,检察院或被害人的近亲属可以告诉

21.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中,童工仅限于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 22.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是身份犯,主体只能是邮政工作人员 23.抢夺毒品也成立抢夺罪,对违禁品的占有也是刑法所保护的法益 24.汽车维修中,维修工破坏刹车装置的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25.非法占有目的,排除意思和利用意思;排除意思指排除权利人的支配、将他人的财物作为自己的所有物进行支配,将不值得科处刑罚的骗用、盗用行为排除;利用意思,遵从财物的用途进行利用处分的意思,单纯毁坏、隐匿财产的行为排除在盗窃罪之外

26.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中,盗窃珍贵文物的,盗窃损毁文物的属于加重情节

27.盗伐林木罪,盗伐数量要求 10 立方米以上

28.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信用卡必须是真实有效的,不能是伪造的;盗窃存折本身不构成犯罪,只有到银行柜台支取存款的行为才成立犯罪,即诈骗罪

29.盗窃文物后再出售的,只成立盗窃罪,但是盗窃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文物之后出售,赠送外国人的,成立盗窃罪与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

30.倒卖文物罪中的倒卖即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或转手贩卖文物,而贩卖毒品罪中“贩卖”只要有出售毒品的行为即可

31.甲杀丙之后又以丙被绑架向其亲属索要金钱的,认定为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想象竞合 32.饭店用餐后编造借款逃离,并没有使对方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不成立诈骗罪

33.金融票证诈骗罪中的金融凭证,一定是伪造变造的金融凭证 34.伪造证件与诈骗有牵连关系,以诈骗罪从重处罚 35.侵占罪数额要求 1 万元以上

36.包庇罪,行为人作假证明包庇他人,只能以作为方式实施;如果包庇对象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则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国家机关人员包庇黑社会组织的,成立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37.包庇罪,明知他人用于抢劫的汽车而更改车身颜色是帮助毁灭证据的行为,因为车不是赃物

38.窝藏罪,本质是妨害公安司法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主要表现形式帮助逃匿 39.公安在查处卖淫嫖娼时,为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拟制为窝藏包庇罪 40.妨害作证罪,其中教唆指示他人作伪证的,直接认定为妨害作证罪 41.窝藏毒品罪,本罪的对象仅仅指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罪中的毒品 42.走势、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没有数量限制 43.贩卖毒品罪不要求牟利

44.明知他人贩卖毒品而为其保管毒品的不是非法持有毒品罪,而是窝藏、转移、隐藏毒品、毒脏罪

45.如果被勒索,给国家工作人员财物,如谋取到不正当利益仍构成行贿罪 46.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7.强迫交易罪由五种情形:应具有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或参与或退出投标、拍卖等行为

48.侵犯商业秘密,强调获取秘密手段必须具有不正当性,拾捡的商业秘密不算 49.虚开增值税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与逃税罪,骗取出口退税罪之间是特殊法条与普通法条之间的竞合关系

高二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 篇2

(1)常见的两种表述

①克劳修斯表述(按热传递的方向性来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②开尔文表述(按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a.“自发地”指明了热传递等热力学宏观现象的方向性,不需要借助外界提供能量的帮助。

b.“不产生其他影响”的涵义是发生的热力学宏观过程只在本系统内完成,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力学方面的影响.如吸热、放热、做功等。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每一种表述,都揭示了大量分子参与宏观过程的方向性,进而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3)热力学过程方向性实例

特别提醒: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在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如电冰箱;在引起其他变化的条件下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如气体的等温膨胀过程。

2、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制成是因为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类永动机:违背宏观热现象方向性的机器被称为第二类永动机.这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不可制成是因为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熵是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的定量量度,在绝热过程或孤立系统中,熵是增加的。

1.精选最全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2.精选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3.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4.最新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

七年级语文易错知识点总结 篇3

其中的“三人行”不能翻译为“三个人”,而是“多个人”。

2.子曰“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最后一个“知”是通假字,通“智”,解释为“聪明的”。注意:翻译为“聪明的智慧”是不太恰当的。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为: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中得到新的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了。”

4.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翻译为“大概是”,“不欲”翻译为“不想要的”或“不想做的”。

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翻译为:“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注意:“终身”的写法;“有一言”翻译为“有一句话”。

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里的“时”翻译为“时常、经常”,和《童趣》中“故时有物外之趣”中的“时”一样,但“余忆童稚时”中的“时”翻译为“时候”。注意:“不亦……乎?”翻译为“不也……吗?”。

7.“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注意:这里是“无礼”,即没有礼貌。“则”一定要翻译为“就是”。

易错字

窜cuàn 觅食(mì) 攒集(cuán) 倜傥(tì tǎng) 桑葚(shèn) 淋漓(lín lí) 狗窦大开(dòu) 云霄xiāo 搓捻(cuōn iǎn) 惭愧(cán kuì)

截然不同(jié) 小心翼翼(yì) 恍然大悟(huǎng) 贪婪lán 废寝忘食qǐn 尴尬(gān gà)诅咒(zǔ zhòu) 众目睽睽(kuí) 人声鼎沸(dǐngfèi)煞有介事(shà) 饥肠辘辘(lù) 废寝忘食(qǐn)

易错音

废寝忘食(qǐn) 尴尬(gān gà) 威风凛凛(lǐn) 倜傥(tì tǎng) 混hùn为一谈 绽zhàn开 人迹罕hǎn至 汗涔cén涔

跪拜(guì) 拗断(ǎo)抵达(dǐ)

小说关于情节知识点

1、概括故事情节。

人干事。

人在时地干事。

2、如何做填空题。

a、由已知推未知。故事情节,指的是开端、发展、、结局。要看清楚题目要求填的是什么。

b、读懂所给的示例,格式、语气要一致。

答题技巧

1、审题,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度,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的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2、答题,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有很多,常用的有八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4、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可以用关键词来进行回答,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刑法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篇4

一、平衡电位的决定因素:

神经细胞在兴奋过程中,Na+内流和K+外流的量决定因素,这个问题考研常考,考研复习指导中也经常的出现。应为各自平衡电位,而非阈电位及钠泵活动程度。一定要注意区分。

细胞在兴奋过程中,离子跨膜流动是由于膜上离子通道开放允许离子通透而引起,此时的离子跨膜流动属于顺浓度差的经通道易化扩散。膜内外离子的不均匀分布是通道开放后出现离子流的基础,这一基础是由钠泵的不断活动造成的。驱动离子跨膜扩散的力量是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和电位差,即电化学驱动力。某种离子电化学驱动力的大小取决于膜电位与该离子平衡电位的差值。平衡电位与膜电位的差值越大,电化学驱动力越大,离子流量越大;反之,平衡电位与膜电位的差值越小,电化学驱动力越小,离子流量越小。细胞的阈电位和所给刺激强度均与兴奋的引起有关,而与细胞兴奋时的离子流量无关。

二、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的鉴别:

腕管综合征和肘管综合征这部分的考题很多考生容易出错,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这部分解剖知识,根据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推导出的结论往往是错的。

中考物理复习常考易错知识点总结 篇5

2、真空中光的速度:3 X 108米/秒 = 3 X 105千米/秒 = 10.8 X 108千米/小时

常温下声音的速度:340米/秒 = 1224千米/小时

3、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大摩擦。 接触面锋利、快、尖:增大压强;接触面大、加垫片、车轮多、装履带:减小压强。

4、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千克,体重约500牛,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04帕,身高1.7米,平均密度为0.95 X 103千克/米3,步行速度约1.5米/秒,匀速上三楼约做功3000焦,正常体温约35.5℃---37℃。

5、测质量用天平,测物重、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

6、游码一小格一般为0.2克,读数时要从0开始;刻度尺读数时要从一个整刻度开始,最后要加估计数字,并根据题意是否进行单位换算。

7、用力F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论速度多大,力F总等于摩擦力,与速度大小无关。

8、1kg = 9.8 N 写法错误,正确写法为G = mg = 1kg X 9.8 N/kg = 9.8 N 。

9、摩擦力方向始终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拉物体没拉动时:拉力=摩擦力

铅笔与卷笔刀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皮带传动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

10、作力的图示时,除压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表面上,其它力的作用点均可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题中如有静止、匀速等条件时,应注意根据题意是否画该力的平衡力。

11、具有惯性,不是受到惯性,也不是惯性作用;吸收、放出热量,不是具有热量。

12、计算做功时,只要力F一样大,在力方向上的距离s一样大,功W就一样大;踢足球、推铅球时,因不知道力F实际移动多少距离,一般无法计算做功。水平移动物体时,重力不做功。匀速、静止、受平衡力时的合力为零。

13、功率P与机械效率η没有关系。

14、理想情况下,滑轮组或其它机械:动力处的功、功率与终端物体处的功、功率相等。计算时要一一对应地用功W=力F 乘 力F移动的距离,或物体所受摩擦力f 乘 物体移动的距离;功率P= 力F 乘 力F的速度,或物体所受摩擦力f 乘 物体的速度。

15、力的作用点与支点的距离为最长的力臂,作动力与它垂直时要考虑它上、下的方向使杠杆平衡。

16、作力臂时要画垂直符号。

17、做浮力、压强计算题时,如物体与液面一起运动,Δh=ΔV/ S容底;如物体不动,就液面在运动时,Δh=ΔV/(S容底-S物)。要注意计算Δh时,液体是否溢出容器。冰熔化后,水面刻度不变;将船上的物体扔入水中:ρ物≤ρ水时,水面刻度不变,ρ物>ρ水时,水面刻度下降;将水中的物体放回船中:ρ物≤ρ水时,水面刻度不变,ρ物>ρ水时,水面刻度上升。

18、匀速时,动能不变,受平衡力,总合力为0。如有摩擦时,机械能变小,内能变大,仍受平衡力,总合力为0。

19、正常情况下,水的沸点为100℃。做水的计算题时,要当心不能超过100℃。 烧开水属于汽化,在此过程中冒出“白汽”属于液化。

20、一个装置由多个物体与一个滑轮构成,分析单股绳子受力时,应先从受力最少的即挂在空中的物体开始研究。

21、平面镜成像与原物体对称,虚像,作图时对称画虚线。像与物体始终大小相等。

22、看见水中的物体是光的折射,光线从水中进入人的眼睛;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

23、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4、窗上的冰花(凝华)、水珠(液化)出现在窗子的内表面。

25、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以此制成发电机。 丹麦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有磁场,根据“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制成电动机。

26、纯水、酒精、煤油是绝缘体,自来水、碳、酱油是导体。

27、做电学计算题时,除画清楚等效电路图外(电流表还起短路作用,电压表还起断路作用),在计算时,要考虑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的具体数据是否超出范围。

28、连接电路时,要注意电流从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并考虑两个电表的量程。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滑动变阻器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上、下各一个接线柱。

29、用右手螺旋定则时,一定要在线圈上画电流方向箭头。

30、并联电路中,本支路电阻改变时,邻居支路的各物理量不受它的影响。串联电路中,当电路断路时,哪处有电源电压,哪处就断路。

31、作电路图时,并联处要有节点。

32、熔断器考虑的是它的额定电流。

33、对接在电路中的玻璃加热,因电阻减少电路中的电流要增大;对接在电路中的电阻丝加热,因电阻增加电路中的电流要减小。

34、电能表“220V,5A”:220V是额定电压,5A是正常电流。变阻器“100Ω,1A”: 电阻变化范围是0—100Ω,1A是正常电流。 灯泡“36V,5W”:36V是额定电压,5W是额定功率。

最新高考生物易错知识总结整理 篇6

1、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2、将人的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转入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分泌胰岛素时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质。

3、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5、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6、细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胆固醇。

7、细胞膜中只含糖蛋白,不含载体蛋白、通道蛋白。

8、只有叶绿体、线粒体能产生ATP,细胞基质不能产生ATP。

9、只有动物细胞才有中心体。

10、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液泡。

11、无氧条件下不能产生ATP、不能进行矿质元素的吸收。

12、测量的CO2量、O2量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

13、氧气浓度越低越有利于食品蔬菜保鲜、种子储存。

14、黑暗中生物不进行细胞呼吸。

15、温度越高农作物产量越高。

16、细胞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

17、酶只能在细胞内发生催化作用。

18、细胞都能增殖、都能进行DNA复制,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19、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20、细胞分化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21、细胞分化就是指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22、病毒能独立生活。

23、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有细胞核或核糖体。

24、精子只要产生就能与卵细胞受精。

25、人和动物、植物的遗传物质中核苷酸种类有8种。

26、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

2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

28、DNA能通过核孔。

29、人体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

30、同一个人的不同细胞所含DNA不同、所含RNA相同。

31、同一个人的肝细胞中不含胰岛素基因。

32、血红蛋白位于内环境中、血浆蛋白位于细胞内。

34、酶都是蛋白质。

33、只有复制过程才有碱基互补配对,转录和翻译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35、中午叶片气孔关闭是由于光照强度太强的原因。

36、减数分裂也有细胞周期。

37、原核生物能发生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40、有丝分裂能发生基因重组或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

41、用32P和35S能直接标记噬菌体。

42、RNA中A和U、G和C数目相等。

43、RNA中有T、DNA中有U。

44、基因突变一定能遗传。

4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有四种表现型、不一定有9种基因型。

46、肌糖原也能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成为血糖。

48、进化就一定产生新物种。

49、喷洒农药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

50、萨顿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51、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52、人体含有44条常染色体和两个同型性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女性的体细胞。

53、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55、环境容纳量即K值、稳态中温度、PH、渗透压、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是固定不变的。

56、突变的有利和不利是绝对的。

57、记忆细胞能产生抗体。

58、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59、可以用H2O2作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60、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结果。

61、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可以用碘液检测结果。

62、用过氧化氢酶和蒸馏水作为对照实验能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63、复制、转录、翻译的模板都相同。

64、所有RNA病毒都能进行逆转录过程。

65、在严重缺氧的高原或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的呼吸方式主要是无氧呼吸。

66、变异都能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67、非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为基因重组。

68、无子番茄发生了遗传物质改变。

69、无籽西瓜能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70、无籽西瓜由于不可育,所以无籽西瓜的产生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71、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为家族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72、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属于细胞凋亡。

73、双胞胎都来自同一个受精卵。

74、单倍体育种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75、运载体都是质粒。

76、物种形成都要经过地理隔离才能达到生殖隔离。

77、物理信息只能来自生物。

78、生产者一定是植物、植物一定是生产者。

79、分解者一定是细菌、真菌,有些动物也是分解者。

80、共同进化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

81、“种间关系”中“种”是指种群。

82、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寄生是种群个体之间关系。

83、形态大小相同、来源不同的染色体才是同源染色体。

84、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的细胞分裂过程一定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85、动物细胞也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86、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是指细胞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87、只有顶芽才能产生生长素、侧芽不能产生生长素。

88、在太空失重条件下植物不再具有顶端优势、向光性。

89、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90、抗体、胰岛素等的分泌方式和神经递质的分泌方式是主动运输。

91、浆细胞能识别抗原。

92、激素、神经递质、mRNA发挥作用后不被分解。

94、渴觉中枢、痛觉中枢在下丘脑。

95、双子叶植物的根不具有顶端优势。

96、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就能发生改变。

97、单倍体育种只有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这一个过程。

98、半透膜就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

99、原生质层、原生质体是同一个结构。

100、赤道板就是细胞板。

102、ATP的合成与分解是可逆反应。

103、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入侵人体后只需体液免疫就可消灭。

104、抗原都是蛋白质,误认为癌细胞不属于特殊的抗原。

105、过敏反应不属于体液免疫。

106、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07、种群没有空间特征。

108、外来入侵生物种群增长曲线一直呈“J”型。

109、可以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110、粪便属于同化量。

111、能量可以循环利用。

112、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是可以自给自足的。

113、人体体细胞中含有最多染色体条数为46条。

114、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和第n次复制需要的某一种游离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数目相同。

115、自交和自由交配概率相同。

116、果皮、种皮、果肉与胚(子叶、胚根、胚芽、胚轴)来源相同。

117、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118、只要能杂交(交配)就一定产生可育后代。

119、一个神经元释放出的神经递质一定会使下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部分兴奋。

120、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也存在神经调节。

12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只受神经调节影响。

12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123、生殖细胞不携带本物种全套遗传信息。

125、人不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24、生殖细胞的全能性比较高是因分化程度低。

126、多细胞生物衰老与细胞衰老是同步的。

128、细胞分裂时中心体不能复制。

129、基因重组导致纯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131、经过血管的信息分子作用是神经调节。

132、有性生殖一定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133、A、a的精子与A、a的卵细胞随机结合属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34、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35、对盛有生长素溶液的培养皿加盖是因为生长素能挥发,其实是防止水分蒸发引起生长素溶液浓度变化。

138、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每种转运RNA能转运多种氨基酸。

139、利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属于化学防治。

140、东北虎和华南虎存在生殖隔离、华南虎与东北虎是不同物种。

141、膜的选择透过性不受温度影响。

142、八倍体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是四倍体。

143、XY型与ZW型性别决定原理相同。

刑法知识点总结 篇7

1、广义刑法、狭义刑法、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2、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文理解释、论理解释

3、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4、刑法的空间效力、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5、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的溯及力、从旧兼从轻原则

6、犯罪的形式概念、犯罪的实质概念、犯罪的混合概念

7、犯罪客体、犯罪对象;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简单客体、复杂客体、随机客体

8、危害行为、作为、不作为、持有、纯正的不作为犯、不纯正的不作为犯、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中断的因果关系、偶然的因果关系

9、犯罪主体、刑事责任能力、身份犯;纯正的身份犯、不纯正的身份犯;单位犯罪

10、犯罪主观方面、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意外事件、不可抗力、犯罪目的、犯罪动机、法律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

11、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假想防卫、假想避险、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特殊防卫

12、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不能犯未遂

13、共同犯罪、片面共犯、承继的共犯;必要的共同犯罪、复杂的共同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间接正犯;首要分子

14、继续犯、想象竞合犯、法条竞合、结果加重犯、结合犯、集合犯、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

15、刑事责任、一般预防、特殊预防、刑罚的体系、主刑、附加刑

16、量刑、一般累犯、特殊累犯、一般自首、特别自首、坦白、一般缓刑、战时缓刑、立功、减刑、假释、追诉时效、追诉时效的中断、追诉时效的延长、大赦、特赦

二、简答题

1、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简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或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及其在我国立法中的体现

2、简述我国刑法属地管辖的例外情况;结合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论述刑法的空间效力;简述刑法溯及力的概念及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的规定。

3、简述我国刑法有关“但书”的规定。

4、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简述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5、简述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6、简述危害行为的概念及其特征;简述不作为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简述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

7、简述我国刑法有关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简述我国刑法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8、简述单位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

9、简述正当防卫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简述紧急避险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简述被害人承诺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10、简述犯罪中止的概念及其构成特征;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及其构成特征

11、简述主犯(或从犯、胁从犯)的概念及其刑事责任;简述间接正犯的概念及其类型;简述教唆犯的处罚原则;简述主犯同首要分子之间的关系。

12、简述刑事责任的终结方式;简述刑罚的功能(或目的);简述刑罚特殊预防(或一般预防)的实现方式;简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关系

13、简述管制(或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特点;简述我国刑法有关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罚金刑的适用方式(或执行方式);简述剥夺政治权利(或没收财产)的适用方式;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的种类

中考英语:易错知识点 篇8

[误] Well invite you and your wife to a dance party.

[正] Well invite you and your wife to a dancing party.

[正] Well invite you and your wife to a dance.

[正] Well invite you and your wife to a ball.(美语中常用ball作为舞会。)

date

[误] He studied ten hours a date.

[正] He studied ten hours a day.

[析] date是指具体日期。如问Whats the date today? 应回答具体日期:October 1st .而day是指1日(24小时)。如What day is today? 问的是星期几,应回答Its Sunday.

[误] Todays date is January first. 1998.

[正] Todays date is January 1, 1998.

[正] Todays date is January 1st, 1998.

[析] 在日期书写中不要用序数词全写,而要用1st, 2nd, 3rd如果一定要用序数词,其顺序应为:It is the first of January.

day

[误] This is a book about every day English.

[正] This is a book about everyday English.

[正] This is an everyday English book.

[误] We go to school everyday.

[正] We go to school every day.

高三生物易错知识点 篇9

(1)微生物生长需要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2)培养基的制作合格与否通过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是否有菌落生长来验证

(3)常用的无菌技术有

1、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考点细化:

①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消毒是指用较为温和的理化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孢子。

②灭菌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用于接种用的金属工具;干热灭菌用于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玻璃器皿等;高压蒸汽灭菌用于培养基等

③消毒的方法有煮沸消毒法,用于液体消毒;巴氏消毒法,用于不耐高温的液体;化学药剂或紫外线消毒,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

(4)微生物的纯培养指的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5)配制固体培养基的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6)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纯化的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分为系列稀释操作和涂布平板操作两步。

考点细化:

①平板冷凝后,要是有水滴滴到培养基上,会导致菌蔓延,这样就不能计数,分离了。为防止冷凝水滴到培养基上,所以培养时平板一定要倒置。

②接种操作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是因为每次操作都要及时灭菌,以防污染杂菌。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的原因是防止杂菌污染环境。

2.特定微生物的数量的测定

(6)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有显微镜直接计数、统计菌落数目。

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7)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选择培养基。例如:在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将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原则上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

考点细化:

①选择培养基配置的原理是增加或减去某种成分,使要选择的微生物能生长,其它微生物不能生长。

②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 篇10

1、在公有制范围内只有按劳分配。( × )

点拨:在公有制范围内,存在按劳分配和非按劳分配两种方式。 公有制下非按劳分配有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等。

2、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 )

点拨: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收入,但不是劳动收入,而是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各种劳动报酬,包括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指通过劳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按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3、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 )

点拨:我国农村的所有制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因此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但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

4、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 )

点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差距需要合理的分配政策、宏观调控。

5、工人的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 )

点拨: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工人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6、收入分配公平是指收入分配没有差距。( × )

点拨: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收入分配没有差距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7、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重要举措。( × )

点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的内容,不属于再分配。

8、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 )

点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9、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 )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工作探讨下一篇:女子沙龙活动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