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复习题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物流复习题(精选6篇)

物流复习题 篇1

2.简述现代物流在成本控制中的运作思路。

答:(1)加快物流速度、扩大物流量的原理和方法降低物流成本

减少物资周转环节 3 采用先进、合理的物流技术4改善物流管

理,加强经济核算

3.简述物流系统规划中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答:物流系统评价是系统分析中复杂而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利用模型和各种数据,从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对系统现状进行评价。对物流系统评价需要有一定的量化指标,这样才能衡量物流系统实际的运行状况。一般把衡量系统状态的技术经济指标称为特征值,它是系统规划与控制的信息基础。对物流系统的特征值进行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特征值体系,有助于对物流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控制,有助于准确反映物流系统的合理化状况和评价改善的潜力与效果。

4.运输合理化的要素有哪些,如何实现运输的合理化?

答(1)运输距离 运输环节 运输工具 运输时间 运输费用

(2)大力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提高运输的实载率在运输过

程中进行“公铁分流” 在短距离运输中进行“以铁代公”

政策

5.请简要分析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

1流通加工属于生产活动 生产是使一件物品产生某种形态或具有某种使用功能的活动。产生场所效充和时间效能的是物流,加工是通过改变物品的形态或性质而创造价值,因而属于生产活动。但是流通阶段的加工即物流加工,处于不易区分生产还是物流的中间领域,而且目的在于提高物流系统效率2流通加工的目的1)适应多样化的顾客的需求。

2)在食品方面,可以通过流通加工来保持并提高其保存机能,当提

供给消费者时保证新鲜。

3)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4)可以规避风险,推进物流系统化。

保税物流复习 篇2

一、广义保税物流分为那几类?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广义的保税物流包括保税加工货物的物流、保税仓储货物的物流、出口监管货物的物流三类。狭义上的保税物流,只包括仓储类保税物流。

1、保税仓储货物的物流。税仓储货物的物流是指经营者经海关批准,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的货物从供应地到需求地实施空间位移的服务性经营行为。其包括进口货物在口岸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海关保税场所之间或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海关保税监管场所内部和这些区域、场所之间,以及境内区外出口货物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海关保税监管场所之间的流转。在供应链上体现为采购、运输、存储、检测、分销、分拨、中转、转运、包装、刷唛、改装、组拼、集拼、配送、调拨等流通性简单加工业务及增值服务。

2、保税加工货物的物流。保税加工是指经营者经海关批准,对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的货物,进行实质性加工或装配以及相关配套业务的生产性经营行为。在产业链上体现为来料加工、进料加工等常规形式,以及研发试制和检测、维修等产品前后端配套服务工序等特殊的生产经营方式。因保税加工而产生的物流,就是保税加工货物的物流,与保税仓储货物的物流相比,增加了对进口货物在保税状态下进行加工和实质性制造等生产环节,改变保税货物的物理形态,增加了生产物流的内容。

3、出口监管货物的物流。出口监管货物的物流是指经海关批准,对已办结海关出口手续的货物进行存储、配送、流通性增值服务等物流活动。包括出口配送型的物流和国内结转型的物流两类。(1)出口配送型物流。出口配送型物流是指对以实际离境为最终目的的出口监管货物在出口监管仓库内所进行的物流活动。(2)国内接转型物流。国内接转型物流是经海关批准,暂不办理出口退税存入出口监管仓库的出口货物,在海关监管下转为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使用、转为内销、向国外直接出口等物流活动。

二、经营保税运输的条件:

运输企业 资格条件

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企业,应当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1、从事货物运输业务1年以上,注册资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

2、按照《海关法》第六十七、六十八条规定,有具有履行海关事务担保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提供的担保;

3、企业财务制度和账册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企业资信良好,在从事运输业务中没有违法前科。

三、保税监管:保税监管是海关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享受保税政策的进出口货物或物品在保税状态下研发、加工、装配、制造、检测、维修等产业链全过程,以及采购、运输、储存、包装、刷唛、改装、组拼、集拼、分销、分拨、中转、转运、配送、调拨等简单加工及增值服务等供应链的全过程,实施备案、审核、核准、查验、核查、核销等实施监管的行政执法行为。

四、经营出口配送型(仓库)企业的条件:300万5000 出口监管仓库分为出口配送型仓库和国内结转型仓库。

1、国内结转型仓库:存储用于国内结转的出口货物的仓库。该类仓库存储货物转为国内销售,或供加工贸易企业使用,也可面向国外直接出口。货物入仓时不予以签发报关单退税联,必须在货物实际离境后方能办理相关手续。该类仓库面积一般不低于1000平方米。

2、出口配送型仓库:指存储以实际离境为目的的出口货物的仓库。该类仓库的入仓货物以进行国际物流配送为目的,货物主要流向境外,原则上不予回流。出口配送型仓库除了存放国内出口货物外,还可以存放为拼装出口货物而进口的货物,以及为改换出口监管仓库货物包装而进口的包装物料。该类仓库面积一般不低于5000平方米。出口配送型出口监管仓库,符合上一入仓货物的实际出仓离境率不低于99%等条件的,可以向海关和税务部门申请国内货物入仓退税政策,即清关出口货物进入出口配送型仓库,主管海关即予签发报关单退税联。该类仓库管理上必须符合货物入仓退税的有关要求。出口监管仓库经营企业应具备什么条件?

申请设立出口监管仓库的经营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已经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2、具有进出口经营杈和仓储经营权;

3、注册资本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上;

4、具备向海关缴纳税款的能力;

5、具有专门存储货物的场所,其中出口配送型仓库的面积不得低干5000平方米,国内结转型仓库的面积不得低于1000平方米。

五、公用型和自用型保税仓库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公用型保税仓库:由主营仓储业务的中国境内独立企业法人经营,专门向社会提供保税仓储服务。

自用型保税仓库:由特定的中国境内独立企业法人经营,仅存储供本企业自用的保税货物。两者的区别是:

1、所存货物的供给对象不同。前者面向全社会提供公共保税仓储物流服务,后者存储的货物仅供本企业自用。

2、功能不同。前者可以对所存货物开展包装、打膜、印刷唛码、分拆、分级、分类、拼装等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后者主要是为特定加工贸易企业供应生产自用的生产性物料、零备件等,不能开展简单加工服务。

3、面积标准不同。前者最低面积为2000平方米,后者对面积不设最低门槛。

4、经营主体经营范围的要求不同。公用型保税仓库必须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仓储经营权,自用型的经营主体无需具有仓储经营权。

5、经营主体的性质不同。前者对经营主体的性质不作特别要求,可以是外贸企业、物流企业或生产型企业等,但后者的经营主体只能是加工贸易企业。两者的联系是:

公用型与自用型保税仓库是一种交叉包含关系。保税仓库按供给使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公用型和自用型,公用型保税仓库可以分为公用型液体危险品保税仓库、公用型寄售保税仓库、公用型其他专业保税仓库。自用型保税仓库通常是指备料保税仓库,可以分为自用型液体危险品保税仓库、自用型其他专业保税仓库。

论述题:

一、什么是保税物流及其特点?

保税物流作为国际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进口货物处于保税状态,在海关监管的特定区域、场所实现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有效流动,包括采购、运输、存储、简单加工、增值服务、检测、分销、配送、流转、调拨等环节以及为实现这一流动而进行的计划、管理、控制过程。保税物流的特点: 第一,制度物流。保税物流是因制度引致的物流,也是因保税制度的管制规范而产生的物流,因保税制度的建立发展而产生发展,是物流的一种特例。

第二,系统边界交叉。保税物流货物在地理上是在一国的境内(领土),从移动的范围来看应属于国内物流,但保税物流也具有明显的国际物流的特点,例如,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及区港联动皆具有“境内关外”的性质,所以可以认为保税物流是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接力区。边界交叉。保税物流是国际物流的组成部分,保税制度是因应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是为充分发挥本国比较优势,扩大对外贸易而对部分进口货物采取保税措施,保税所保的是进出口货物的关税,进出口货物来源于或销往国外,与其对应的是国际物流,是国际物流的延伸和连接。没有国际贸易也就没有保税货物,没有保税货物也就贸易保税物流,先有国际物流,才有保税物流,保税物流是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场所的延续,所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及场所也就成了国际物流的接力区,成为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特殊连接点。

第三,流体特殊。国际物流的流体即国际贸易货物,进入一国海关时,因监管不同,分成两类即一般贸易货物和保税货物。一般贸易货物在进境结关后,即可自由流动。而保税物流的流体是保税货物,虽然通关放行了,但因缓税缓证,属于尚未结关的货物,还是海关监管的货物。所以,保税物流是不完全自由的物流,其货物的运输、仓储、加工、增值服务等活动以及为上述物流活动提供的设施等均要经海关审批,向海关申报,接受海关监管,才可以进行物流活动。

第四,全过程管理。一般贸易货物的通关基本程序包括申报、查验、征税、放行,是“点式”的管理,而保税货物是从入境、储存、加工到复运出口的全过程,是全过程的线性管理过程。一般贸易货物的通关基本程序包括申报、查验、征税、放行,是“点式”的管理而保税货物是从入境、储存或加工到复运出口的全过程,货物入关是起点,核销结案是终点,是全过程的线性管理。

第五,要素扩大化。物流的要素一般包括运输、仓储、信息服务、配送等,而保税物流除了具有这些物流的基本要素外,还包括海关监管、口岸、保税、报关、退税等关键要素。这些要素紧密结合构成完整的保税物流体系。

第六,海关审批备案。保税货物必须经海关批准或许可,按海关要求进行储存和加工等物流活动。储存或加工保税货物的企业及其仓库和管理制度,都有特殊要求,达到海关监管条件,并要经过海关批准和验收方可接受保税业务。保税物流的运输企业和运输工具要向海关备案,接受海关监管,承担保税货物运输途中非不可抗力因素引起货物毁损灭失的缴税义务等;而普通物流的运输企业和运输工具,只要符合所装运货物的物理要求即可投入营运。

第七,流向既定。保税货物从口岸海关验货场经海关验放放行后,处于保税状态,尚未缴纳关税,尚未办结海关手续,但可以在一定的保税条件下继续流转,这“一定条件”就是指必须在海关监管下进行物流,只能在海关监管区域或场所进行物流活动。其流动范围仅限于海关监管的区域场所,包括进口货物在口岸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海关保税场所之间或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海关保税监管场所内部和这些区域、场所之间,以及境内区外出口货物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海关保税监管场所之间的流转。

第八,信息共享。一般物流信息处理只是物流活动利益攸关方即物流活动当事人之间进行,包括运输方、仓储方、供应方、需求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处理,但保税物流的信息处理除了上述几方当事人之外,还要增加监管方即海关,海关对保税物流及其保税货物实行全程监管,所以随保税货物的物流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包括仓储方、运输方、需求方、供应方等的信息都应传递到海关监管信息平台,接受海关监管,对海关透明公开。

第九,效率瓶颈。在海关监管下进行物流活动是保税物流不同于其它物流的本质所在。海关为了达到监管的效力,防范风险,严格的流程、复杂的手续、较高的抽查率必不可少,但这与现代物流追求便捷、高效率、低成本的运作要求相背,物流效率与海关监管效力之间存在“二律悖反”。在保税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海关的监管效率成为保税物流系统效率的瓶颈问题。第十,平台性。保税物流是加工贸易企业供应物流的末端和销售物流的发端,甚至包括生产物流(如VMI)。保税物流的运作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正常生产与供应链正常运作,构建通畅、高效率的保税物流系统是海关、政府、物流企业、口岸等高效协作的结果。完善的政策体系、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必不可少,例如集成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物流中心将是保税物流的主要模式之一。

二、保税货物及其特点是什么?

保税货物(Bonded goods):保税货物是进口货物,是海关监管货物的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对“保税货物”的定义是:“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在境内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保税加工货物和“在境内储存后复运出境”(含对所存货物开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的保税物流货物。保税货物具有以下特点:

1、特定目的。我国《海关法》将保税货物限定于两种特定目的而进口的货物,即进行贸易活动(存储)和加工制造活动(加工、装配)。将保税货物与为其他目的暂时进口的货物(如工程施工、科学实验、文化体育活动等)区别开来。

2、暂免纳税。《海关法》第43条规定:“经海关批准暂时进口或暂出口未离境的货物,以及特准进口的保税货物,在货物收、发货人各海关缴纳相当于税款的保证金或者提供担保后,准予暂时免纳关税。”保税货物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属于暂时免纳,而不是免税,待货物最终流向确定后,海关再决定征税或免税。若经批准转为内销,则必须缴纳加快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保税加工货物还须加收缓税利息。

3、复运出境。复运出境是构成保税货物的重要前提,保税加工货物一般必须复运出境,经批准方可转内销。从法律上讲,保税货物未按一般货物办理进口和纳税手续,因此,保税货物必须以原状或加工后产品复运出境,这既是海关对保税货物的监管原则,也是经营者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保税货物的通关与一般进出口货物不同,它不是在某一个时间上办理进口或出口手续后即完成了通关,而是从进境、储存或加工到复运出境的全过程,只有办理了这一整个过程的各种海关手续后,才真正完成了保税货物的通关。

4、在境内储存或加工、装配。保税加工货物必须依照我国对保税加工货物的管理规定,在境内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口。一般不允许未经加工、装配原状复出口,无正当理由且未经批准办理有关内销手续,不允许内销。保税仓储货物进境后,根据市场需要,在货物所有人尚未最终确定货物的实际流向(办理内销或复运出口)前,必须按照我国对不同保税区域或场所所储存保税货物的有关管理规定在境内保税储存货物。

5、保税货物的进口必须经海关依法审核批准。

三、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和特点是什么?

(一)功能

保税物流园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在保税区规划面积或者毗邻保税区的特定港区内设立的、专门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我国保税物流园区是源于保税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总结保税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保税区“区港联动”而发展起来的,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与保税区紧密相联。有利于推动现代国际物流发展和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也是海关保税物流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包括:保税仓储,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包括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维修,商品展示等。

保税物流园区既享受保税区的相关政策,在进出口税收方面,又叠加实行了出口加工区的相关政策,即国内货物进入保税物流园区视同出口,办理报关手续,实行退税,保税物流园区货物内销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货物按实际状态征税,区内货物自由流动。这使得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有利于促进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更好地发挥。

(二)特点

1、规划建设联动。“区港联动”所形成的“前港后区”紧密联系的格局,体现出海关“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贸易便利、流动自由”的监管特点。

2、政策功能联动。“区港联动”将保税区政策优势和港区区位优势相结合,有利于促进贸易便利化战略的实施,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快捷有序的国际物流发展环境。

3、经济利益联动。“区港联动”的保税政策可以增强港口对国际大型船公司和国际贸易货主的吸引力,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与国内物流企业进入区内,区港之间这种相互创造需求的关系会使其经济利益连成一体。

4、服务营运联动。实施“区港联动”政策以后,保税物流园区内的物流活动将变成区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分工,港口的运输功能和保税物流园区的转口、贸易等功能可以相互补充。在管理方面,保税物流园区将按照‘管理与服务合一”的模式,提供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税务、外汇等一站式服务和保税物流园区内营运操作服务的联动。

5、信息共享联动。保税物流园区依托电子口岸,可以实现生产营运、海关监管、政府政务以及电子商务的网络化、平台化运作,形成全程全网、全面链接、以信息管理为支撑的业务流程和监管流程。

6、资源统筹联动。通过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品流的辐射,联动各经济区域的物流网络,联动国际枢纽港和自由贸易区的物流节点,便于开展国际国内中转和快速集拼业务。

四、我国保税物流监管体系创新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保税物流的创新主要有三种方式:

1、流程再造,通过简化、同步、自动化等方法对各类流程进行改造,如空中报关、“卡车航班”、空陆空接驳联运、就地报关、预约通关等;

2、规模经济,建设一体化的物流中心,进一步发展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提高物流仓储、运输、信息服务的经济规模;

3、新技术应用,主要包括监控智能化、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传输电子化、业务审批网络化,及建设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

保税物流监督体系创新:

第一、合理规划和整合各种监管区域、场所,完善和增加其物流功能 :

(1)设立监管区域、场所应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宏观控制。政府和海关应从宏观角度来考虑监管区域、场所的全盘网络规划问题,主要是根据市场自有的供需规律,从长远和眼前的利益、局部和整体利益等全方位考虑规划问题。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监管区域、场所经营的退出机制,对于没有达到既定指标、发展迟缓以及发展严重偏离原有性质和功能的监管区域、场所,将其撤销,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效益最大化。

(2)对监管区域、场所完善和新增物流功能。A.完善保税区物流功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保税区目前的物流需求量还未达到规模效益的要求,这种状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企业本身缺乏对保税区物流的需求,而是由于保税区物流企业的专业水平、提供能力、运作效率及其竞争力等还不具备明显的优势。因此,作为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的有效补充,应积极发展和完善保税区的物流功能,通过建立保税区内外物流网络,健全保税区内物流设施,特别还应借助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发展的契机,来努力提高保税区的物流水平。B.发展出口加工区物流功能。现行出口加工区内储运企业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区内、外企业国际物流的需要,建议选择一些物流需求较大的出口加工区赋予其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实现资源整合,避免已有加工区的地方再重复建设保税物流中心。第二、创新海关保税物流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能。

(1)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构建现代保税物流监管体系。一是完善保税物流信息监控系统。开发和建设保税物流信息监控系统,实现监管区域、场所的物流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与海关联网,及时了解保税货物进、出、转、存等物流信息,对保税货物物流进行全过程、动态的监管。二是建设封闭式的物流监管运行模式。按照统一、规范的原则建设和完善卡口的集装箱号识别系统、车牌识别系统、电子地磅系统、u卡识别系统等通道式智能系统,实现自动信息数据采集、传输、运行、管理。建设和配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GPS监控系统,对监管区域、场所实施24小时监控,并对运输海关监管货物的车辆实施GPS全过程监控。促进货物在不同监管区域、场所间有序地流动。三是深化通关作业改革。推行EDI无纸报关、多点报关、集中报关等通关运行机制,满足企业不同的通关需求,提高通关效率。

(2)以风险管理为依托,提高保税监管能力。实施风险管理,以企业为监管单元,根据现代物流的特点,在特定的时间内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经营状况、纳税记录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和开展稽察,对企业实行全过程的监督,改变以往保税监管只注重前期审核和后期核销的状况,转变为整体的,动态的过程管理,在对风险信息分析运用的基础上,进行有重点的监控,尽可能保证物流畅通,真正实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监管理念。

(3)建立区域间联动机制。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在确保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整合作业流程,简化手续,疏通保税物流在监管区域、场所间的合理流转渠道,构建保税物流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监管体系及通关一体化机制,实现监管区域、场所间的整体联动,通过优势互补,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更好地适应保税物流的发展。第三、健全政府管理机制,为保税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完善立法,调整有关政策。目前应对有关监管区域、场所的立法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为整个保税物流监管体系提供全面系统的法律保障。国家还应通过调整有关的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使一些监管区域、场所的业务纳入正轨,开展其应具有的主要业务。

(2)合理配置政府管理资源。建议政府考虑设立物流发展局等类似机构进行统一管理,积极协调发展物流所涉及部门间的关系,解决由于管理体制滞后带来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的落后情况,理顺包括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税务、外管、交通运输、银行等各部门的关系,为保税物流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五、保税货物主要分为哪几类?按照海关监管方式可以分为哪几类?

(一)按保税货物的功能不同分为两类 保税货物的功能有储存或加工,与其功能相对应,把保税货物分为储存类保税货物和加工装配类保税货物(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两类。储存类保税货物:储存类保税货物可以分为储存后进入国内市场的保税货物和储存后复运出境的保税货物两种。

储存后进入国内市场的保税货物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进口寄售用于维修外国商品的零配件,如果用于保修期内维修,可以免税,如果用于保修期外维修,则要征税。不包括进口耐用消费品;(2)存入保税仓库的未办结海关手续的一般贸易货物和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这类货物一旦办结海关手续,即可进入国内市场。

储存后复运出境的保税货物可以分为(1)国际转运货物(转口贸易)。境外厂商运入我国境内暂存后再运往其他国家或者复运回国的货物,也属于保税货物的范围;(2)供应国际运输工具的货物。如国际船舶、国际航线上的飞机等所需的燃料、食品等。加工装配类保税货物又称“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加工贸易货物是指加工贸易项下,用于进行加工装配的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材料(下称料件)、加工成品以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等属于保税货物。但加工贸易货物不一定都是保税货物,以下两种加工贸易货物不属于保税货物:

第一种:与保税进口的原辅材料、零配件一同出口的国内采购料件,不属于保税货物的范畴;

第二种:政策规定不允许保税备案进口的加工贸易消耗性物料,不属于保税货物范畴。按照加工贸易形式和储存方式不同,把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分为五种:

1、来料加工。境外厂商提供原材料,委托境内工厂加工,产品由外方销售,我方收取工缴费。这种方式,我方是不用占用资金的。其货物流程是由国外的厂商提供原辅材料或零配件给我国的企业,由我国企业加工成制成品交给国外的厂商。

2、进料加工。境内企业付汇从境外购买原材料,完成加工,成品销往境外。进料加工一般是从国外购进原料,加工生产出成品再销往国外。

3、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的来料加工、进料加工统称为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

4、保税工厂。由海关批准,专门从事保税加工的工厂或企业。

5、保税集团。同一关区内,由一个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牵头,结合多个加工企业,对进口料件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直至最终产品出口的企业联合体。

(二)、保税货物因储存地点方式不同分为三类

1、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主要指为加工贸易而保税进口的料件,以及用这些保税料件生产的半成品、成品。

2、仓储保税货物。主要指保税仓库储存的货物

3、区域保税货物。主要指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储存或加工的保税货物。

(三)、保税货物按海关监管方式不同分为七类

1、为进料加工贸易进口的料件和加工的成品;

2、为来料加工贸易进口的料件和加工的成品,以及进口用工缴费偿还的作价设备;

3、补偿贸易用产品偿还的进口设备;

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为履行产品出口合同而进口的料件和加工的成品;

5、按出口合同条款规定,由境外客户免费提供而进口的料件;

6、保税仓库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内仓库存储的货物;

7、保税工厂为生产出口产品而进口的料件、(作价)设备和加工的成品等。

六、保税物流中心(B)型及其功能是什么

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中国境内一家企业法人经营,多家企业进人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保税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主要包括满足物流所需的保税仓储、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国际采购、分拨和配送、国际中转、转口贸易等。

1、福州某加工贸易企业年进出口额为1000万美元,为谋求报关方便,向海关递交书面报告,要求海关对其实行联网监管。据你所学保税物流知识,为该企业提出建议,应具备什么条件并办理相关手续?

2、福州籍居民张某今年11月设立运输企业,取得经营陆路运输资格,该企业注册资本为100万元。拟向福州海关申请开展保税运输业务。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申请是否可以获得海关批准?为什么?(2)该企业一定要开展保税运输业务应该怎么办?(3)向海关办理保税运输批准要办理那些手续?

3、保税与免税都是没有缴税,所以保税与免税是一回事?对吗?为什么?

物流仓储 复习资料 篇3

1.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主要优点:

(1)采用高层货架储存、巷道堆垛机作业,可大幅度增加仓库的有效高度,充分利用仓库的有效面积和储存空间,使货物储存集中化、立体化,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土地购置费用。

(2)可实现仓库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由于物资在有限空间内集中储存,便于进行温湿度控制。

(4)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和管理,作业过程和信息处理迅速、准确、及时,可加速物资周转,降低储存费用。

(5)由于货物的集中储存和计算机控制,有利于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方法。

2.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主要缺点:

(1)仓库结构复杂,配套设备多,需要大量的基建和设备投资。

(2)货架安装要求精度高,施工比较困难,施工周期长。

(3)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仓库的“神经中枢”。一旦出现故障,将会使整个仓库处于瘫痪状态,收发作业就要中断。

(4)由于高层货架是利用标准货格进行单元储存的,所以对储存货物的种类有一定的局限性。

(5)由于仓库实行自动控制与管理,技术性比较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要求比较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而且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才能胜任。

ABC分类法又称巴雷特分析法.此法的要点是把企业的物资按其金额大小划分为A、B、C三类,然后根据重要性分别对待。

A类物资是指品种少、实物量少而价值高的物资,其成本金额约占70%,而实物量不超过20%。

C类物资是指品种多、实物量多而价值低的物资,其成本金额约占10%,而实物量不低于50%。

B类物资介于A类、C类物资之间。其成本金额约占20%,而实物量不超过30%。

当企业存货品种繁多、单价高低悬殊、存量多寡不一时,使用ABC分类法可以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区别对待,使存货控制更方便有效。通常情况下仅对A类物资进行最优批量控制。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功能一般包括自动收货、存货、取货、发货和信息处理等。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由仓库建筑物、高层货架、巷道式堆垛机、周边设备和控制系统等组成的。

物流信息管理练习题 篇4

1、按照维护对象的不同,系统维护的内容可分为【】。

A、界面维护B、数据维护C、代码维护D、硬件设备维护E、人员培训

2、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原则包括()。

A、领导参与原则B、节省投资原则

C、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原则D、实用和实效的原则

3、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包括(BC)。

(A)低成本(B)高可靠性(C)好的交互性和操作性(D)较低的实施难度

4、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策略包括【ABDE】。

A、接收式的开发策略B、直接式的开发策略C、间接式的开发策略

D、迭代式的开发策略E、实验式的开发策略

5、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包括如下几方面【ABCD】。

A、目标和方案的可行性B、技术方面的可行性C、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D、社会方面的可行性E、行政方面的可行性

6、在分析数据和数据流程时,数据的调查分析主要包括()。ABC

(A)本系统输入的数据(B)本系统要存储的数据(C)本系统产生的数据

(D)本系统的过程数据

7、代码设计应遵循()的原则。ACD

(A)代码使于识别(B)代码长度灵活可变(C)选择最小值代码(D)系统化

8、数据字典的主要作用是()。ABCD

(A)为数据项和数据流定义(B)为数据结构定义(C)为数据存储定义(D)为处理逻辑定义

9、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符号是()。ABCD

(A)外部项(B)处理逻辑(C)数据流(D)数据存储

10、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包括()内容。AC

(A)代码设计(B)子系统的划分(C)系统结构图(D)模块定义

11、()是用二维表格结构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A、层次模型B、网状模型C、关系模型D、概念模型

12、()是数据的最小组成单位。

A、数据项B、数据结构C数据流D、数据存储

13、数据字典的建立是在()。

A、系统分析阶段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D、系统规划阶段

14、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先要提供一个原型,再不断完善,原型是()。

A、系统的概念模型B、系统的逻辑模型

C、系统的物理模型D、可运行的模型

15、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评价原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修改、完善系统原型

C、扩展系统功能

护、预防性维护。

A、适应性维护B、代码维护C、系统性维护D、系统应用程序维护

17、物流信息的特征不包括()

A、共享性

B、可视性D、独特性 C、实时处理性B、征求用户对原型的评价和改进意见D、研制者分析、评价已建原型

16、物流信息系统的维护按不同性质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纠错性维护、()、完善性维

18、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正确描述之一是(C)。

A、由计算机、网络等组成的应用系统

B、由计算机、数据库等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

C、由计算机、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加工处理的社会技术系统

D、由计算机、数学模型等组成的管理决策系统

19、下列()不是物流信息系统的不安全性和信息网络的不安全性主要原因。

A、黑客攻击B、软硬件的“漏洞”和后门C、信息战D、技术缺陷

20、按照监理的程度不同,下列()不是物流信息系统监理的模式

A、咨询式监理B、里程碑式监理C、全程监理D、技术性监理

21、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B)。

A、数据关系图B、数据流程图C、数据结构图D、功能结构图

22、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C)。

A、系统规划的依据B、系统实施的依据

C、系统设计的依据D、系统评价的依据

23、在MIS的系统实施过程中程序设计的主要依据是(C)。

A、数据流程图B、系统流程图C、程序设计说明书D、决策表与决策树

24、数据流程图的组成不包括(D)。

A、数据存储B、外部实体C、处理D、输入

25、数据字典的内容不包括(C)。

A、数据流B、处理逻辑C、数据管理机构D、数据存储

26、管理信息按管理活动的层次,通常分为三级:(C)。

A、计划级、控制级、操作级B、高层决策级、中层决策级、基层作业级

C、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D、战略级、战术级、策略级

27、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数据组织的层次是(D)

A、数据、记录、文档、数据库B、数据、记录、文件、数据库

C、数据项、记录、字段、数据库D、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

28、开发大型的MIS时,首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C)。

A、FoxPro 2.5B、AccessC、OracleD、Excel29、范式表示关系模型的规范化程度,在开发MIS过程中关系数据库设计通常应达到(C)。

A、1NFB、2NFC、3NFD、4NF30、校验位不可能发现的错误是(D)。

A、抄写错误B、易位错误C、包括A、B的综合性错误D、原始数据的错误

31、管理信息系统输入设计的最根本原则是(A)。

A、提高效率、减少错误B、提高可靠性、减少错误

C、增加理解、减少输入D、增加美观、使人娱悦

32、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中,新系统取代旧系统风险较大的方式是(B)。

A、并行切换法B、直接切换法C、试点过渡法D、逐级切换法

33、下面哪项工作不属于系统设计阶段内容?(A)。

A、程序设计B、文件设计C、处理过程设计D、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34.帮助系统分析员了解一个组织内部处理活动的内容与工作流程的图表是(D)

A)系统流程图B)数据流程图C)程序流程图D)业务流程图

35.闭环的MRP是在M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信息系统,它的特点是在MRP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工具,增加了(B)

A)库存计划管理功能B)能力计划和执行计划功能

C)信息反馈和信息传递功能D)自动控制和反应功能

36.对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或系统开发缺乏经验的情况,通常采用的开发方法是(A)。

A)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B)原型法C)面向对象开发方法D)CASE方法

37.数据字典的主要内容有(B)

A)数据流、数据元素、加工、处理、B)数据流、数据元素、数据处理、加工、外部实体、数据项

C)数据流、外部实体、处理逻辑、数据项、数据结构和数据存储

D)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项、处理逻辑、数据元素

38.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B)

A、系统评价的依据 B、系统设计的依据C、系统实施的依据D、系统规划的依据

39.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是(C)

A、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 B、数据存储的设计C、程序设计

40.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D)

A、正确评价当前系统B、尽量说服用户接受系统分析人员的意见

C、彻底了解管理方法

D、弄清用户要求B、预留足够位置以利于扩充 D、避免误解、不易出错

D、累加和位 41.代码设计的原则不包括(C)。A、唯一性、系统性、标准化C、顺序编码A、标志位

国际物流复习资料 篇5

期末考试形式:半开卷

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

I卷:

1、单项选择题 1×102、多项选择题2×103、实务操作题1×10II卷:

4、计算题 15×

25、论述题15×2

主要复习内容:

一、实务操作题

1、三种贸易术语买卖双方责任与义务。P662、出口合同履行各阶段各单证名称及出单机构。P67,(网上课题第三章导读)

3、信用证业务流程(网上课题第三章导读图示)。

4、一般进出口货物通关流程P1675、海运提单的填制P258,P2626、提单流转过程P26

2二、计算题

1、海关完税价格的确定:关税、增值税与消费税的计算。P157例题

2、班轮运费的计算。P236,P237两个例题,3、集装箱运费的计算。P253例题

4、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用的确定和计算。P197例题

(上述计算的综合运用,如三种贸易术语价格的换算P67)

三、论述题

1、国际物流兴起的宏观背景是什么?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国际物流兴起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72、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差异。P113、国际物流园区的几种运作模式。P494、信用证交易的流程。(网上课堂第三章导读图示)

5、进出口贸易中付款方式。(网上课堂第三章导读)

6、保税区开展仓储业务的原因。(网上课堂第四章导读)

7、国际物流活动装卸搬运的合理化。P1258、检验检疫在国际物流中的作用。P1359、海关对国际物流监控的体现。P16210、国际货物运输特点。P18211、第三方物流的含义及特点。P34312、当前国际物流市场竞争方式的变化。P1813、从国际货物出口看国际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P3514、共同海损的含义。共同海损必须具备的特点。(网上课堂第八章导读)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复习小结 篇6

2.复利终值 P36 复利现值

3.后付年金 P39 4.先付年金 P43 三.风险报酬计算

1.计算期望报酬率 P50 2.计算标准离差 P52 3.计算标准离差率 P53 4.计算风险报酬率 P54 第三章 筹资管理

一.物流企业筹资历的动机 P75 新建、扩张、偿债、混合 二.资金的筹资渠道 P76 三.资金的筹措方式 P78 四.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缺点 P80 五.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P85 六.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缺点 P91 七.发行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P97 八.发行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 P102 九.可转换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P104 十.认股权证筹资的优缺点 P106 第四章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一.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 P120 二.长期借款资本成本 P123 三.长期债券资本成本 P123 四.每股收益分析法 P154 五.公司价值比较法 P157 第五章 投资管理

一.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P181 二.股票估价模型 P197 三.股票投资的优缺点 P200 四.证券投资组成的风险收益 P203 第六章 营运资金管理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 P221 二.持有现金的动机 P230 三.存货模型 P232 四.存货的功能 P248 五.经济订货批量的一般工式 P250 六.订货点控制 P253 第七章 股利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P267 二.利润分配的程序 P268 三.股利支付政策的种类 P273 四.股利支付方式 P279 第八章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 一.绩效评价的意义 P303 二.绩效管理系统的特征 P321 第九章.物流企业兼并、重整与清算 一.企业兼并的含义 P335 二.企业兼并的类型 P335 三.企业兼并的动机 P338 四.企业兼并的原则 P341 五.兼并过程中的风险 P345 六.企业重整方式 P348 七.企业清算原因 P352 八.企业清算分类 P353 九.清算财产的分配 P356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重点内容及练习题 第一章 总论

主要考点:物流企业的主要功能:基础性服务功能;增值性服务功能;物流信息服务功能。物流企业财务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运营活动;利润分配活动。物流企业财务关系:与投资者的关系——经营权与所有权关系 与被投资者关系——投资与受资的关系 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债务与债权关系 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债权与债务关系 企业管理目标——生存、发展、获利 财务管理目标的三种观点

1、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点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润这个价值量指标来衡量;

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缺点(1)未考虑资金时间价值(2)没有充分考虑风险因素(3)容易导致短期行为(4)没有考虑企业获得利润与投入资本的配比关系。

2、每股利润最大化

每股利润最大化考虑了企业获得利润与投入资本的配比关系,但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风险因素而且容易导致短期行为。

3、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的价值是指企业未来能给投资者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所折成的现值,所以,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考虑了风险因素;也克服短期行为,也体现了企业获得利润与投入资本的配比关系。

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克服了前两种观点的缺陷。同时,而且能够很好的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

财务管理环境

金融环境:广义金融市场——指一切资本流动场所包括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狭义的金融市场一般是指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市场,即股票和债券发行、买卖的市场。重点金融市场的分类。

法律环境:——企业组织法的类型。

经济环境——经济周期、通货膨胀、汇率变化。

二、货币时间价值

1、货币时间价值含义:是指资金在投资和再投资过程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价值差额,它表现为资金周转使用后的价值增值额。表示方法:相对数表示 利息率 绝对数表示 货币时间价值计算

(1)单利终止和现值:

FVn= PV0*((1+ i n)PV0 = FVn /(1+ i n)

(2)复利终止和复利现值 FVn = PV0 *(1+ i)n = PV0*(PVIFi.n)PV0 = FVn /(1+ i)n = FVn * FVIPi n(3)计息期短于一年的时间的价值按复利计息 FVAn = PV0 *(1+ i/m)n/m(4)年金终止和年金现值

后付年金终值:FVn = A *(1+ i)n – 1/ I = A * FVIPAi.n 与复利终止的关系:(1+ i)n – 1/ i= Σ(1+ i)t-1 后付年金现值:PVA0 = A*(1-(1+ i)--n)/ i = A * PVIFAi n 与复利现值的关系:(1-(1+ i)--n)/ I = Σ1/(1+ i)t = PVIFAi n = 1-1/(1+ i)n ==(1+ i)n – 1/ i(1+ i)n – 1(5)先付年金终止:Vn = A* FVIPAi.n*(1+ i)= A*(FVIPAi.n+1-A)= A*(FVIPAi.n+1-1)先付年金与后付年金的关系:在后付年金的期数+1,系数-1 先付年金现值:V0 = A* PVIFAi n-1 +A = A*(PVIFAi n-1 +1)与后付年金的关系:在后付年金现值的期数-1,系数+1(6)递延年金——只研究现值

V0 = A* PVIFAi n * PVIFm = A* PVIFAi.m+n-A* PVIFAi m =A*(PVIFAi.m+n--PVIFAi m)(7)永续年金 V0 = A *(1/ i)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

1、某人持有一张带息票据,面额为2000元,票面利率5%,出票日期为8月12 日,到期日为11月10 日(90天)。按单利计算该持有者到期可得本利和。(2025)解:2000*(1+5%*90/360)=2025元

2、某人希望在五年末取得本利和1000元,用以支付一笔款项,在利率为5%,单利方式计算的条件下,此人现在应存入银行多少钱。(800)解:1000/(1+5%*5)=800元

3、某公司年初向银行借款10000元,年利率16%,每季计息一次,则该公司一年后应向银行偿付本利和多少?

解:R=16%/4 T=1*4=4 PV0=10000元

PVT=10000*(1+4%)4 =10000 * 1.170=11700元

3、某公司将一笔123600元的资金存入银行,希望能在7年后用此笔款项的本利和购买一套设备,该设备的预计价格为240000元,若银行复利率为10%。要求计算:7年后该公司能否用这笔资金购买该设备。解:123600 *(1+10%)7=123600*1.949=240896.4元

4、在银行存款利率为5%,且复利计算时,某企业为在第四年底获得一笔100万元的总收入,需向银行一次性存入的资金数额是多少? 解:PV0=100*(PVIF5% 4)=100*0.855=85.5万元

5、某人欲购房,若现在一次性结清付款为100万元,若分三年付款,每年初分别付款30、40、50万元;假定利率为10%,应选那种方式付款比较合适。解:可比较两种方法的现值,也可以比较两种方法的终值.若用现值:一次性付清的现值为100万元,分次付款的现值为 30 + 40* PVIF10%.1.+ 50* PVIF10%.2 =30 + 40*0.909 +50*0.826 =107.66万元

两种方法比较应是一次性付款比较合适。

6、某公司生产急需一台设备,买价1600元,可用10年。若租用,需每年年初付租金200元。其余条件二者相同,设利率6%,企业选择何种方式较优。

7、某公司拟购置一处房产,付款条件是;从第7年开始,每年年初支付10万元,连续支付10次,共100万元,假设该公司的资金成本率为10%,则相当于该公司现在一次付款的金额为()万元。

A.10[(P /A,10%,15)-(P/A,10%,5)] B.10(P/A,10%,10)(P/F,10%,5)C.10[(P/A,10%,16)-(P/A,10%,6)] D.10[(P/A,10%,15)-(P/A,10%,6)] 【答案】AB 【解析】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

①递延年金现值=A×(P/A,i,n-s)×(P/s, i,s)=A×[(P/A,i,n)-(P/A,i,s)] s:递延期 n:总期数

②现值的计算(如遇到期初问题一定转化为期末)

该题的年金从9第7年年初开始,即第6年年末开始,所以,递延期为5期;另截止第16年年初,即第15年年末,所以,总期数为15期。

现存款10000元,期限5年,银行利率为多少?到期才能得到15000元。

该题属于普通复利问题:15000=10000(F/P,I,5),通过计算终值系数应为1.5。查表不能查到1.5对应的利率,假设终值系数1.5对应的利率为X%,则有: 8% 1.4693 X% 1.5 9% 1.5386 X%=8.443%。

3、风险报酬的计算:期望值、标准离差、标准离差率及其风险报酬率的计算。标准离差仅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情况,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越大,风险越大;标准离差率适用于期望值相同或不同的情况,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它不受期望值是否相同的限制。

【例题1】某企业面临甲、乙两个投资项目。经衡量,它们的预期报酬率相等,甲项目的标准离差小于乙项目的标准离差。对甲、乙项目可以做出的判断为()。A.甲项目取得更高报酬和出现更大亏损的可能性均大于乙项目 B.甲项目取得更高报酬和出现更大亏损的可能性均小于乙项目 C.甲项目实际取得的报酬会高于其预期报酬 D.乙项目实际取得的报酬会低于其预期报酬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风险与报酬的关系。标准离差是一个绝对数,不便于比较不同规模项目的风险大小,两个方案只有在预期值相同的前提下,才能说标准离差大的方案风险大。根据题意,乙项目的风险大于甲项目,风险就是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高风险可能报酬也高,所以,乙向慕的风险和报酬均可能高于甲项目。【例题2】企业拟以100万元进行投资,现有A和B两个互斥的备选项目,假设各项目的收益率呈正态分布,具体如下: 要求:

(1)分别计算A、B项目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并根据标准离差率作出决策;

(2)如果无风险报酬率为6%,风险价值系数为10%,请分别计算A、B项目的投资收益率。【答案】(1)

B项目由于标准离差率小,故宜选B项目。

(2)A项目的投资收益率=6%+1.63×10%=22.3% B项目的投资收益率=6%+1.18×10%=17.8%。

三、资金筹集的管理

1、实际利率的计算

实际利率 = 名义借款金额*名义利率/名义借款金额*(1-补偿性余额)=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

1、某企业按年利率10%向银行借款20万元,银行要求保留20%的补偿性余额。那么,企业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为()。A.10% B.12.5% C.20% D.15% 【答案】B 【解析】实际利率=10%/(1-20%)=12.5%。

【例题2】某企业与银行商定的周转信贷额为200万元,承诺费率为0.5%,借款企业内使用了120万元,那么,借款企业向银行支付承诺费()元。A.10000 B.6000 C.4000 D.8000 【答案】C 【解析】借款企业向银行支付承诺费=(200-120)×0.5%=4000(元)。

2、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

债券发行价格=Σ(年利率/(1+市场利率)I)+ 面值/(1 + 市场利率)n 例:某股份有限公司拟发行面值为100元,年利率为12%,期限为2年的债券一批。要求:测算该债券在下列市场条件下的发行价格,(1)市场利率为10%(2)市场利率为12%(3)市场利率为14%

3、资本成本的计算 利息(1—所得税率)①长期债权资本成本= 借款总额(1—筹资费率)②债券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债券资本成本= 19%-10% 16%-10%

×100% 分子当中的面值和分母当中的发行额在平价发行时是可以抵销的,但是在溢价或是折价时则不可以。

优先股每年股利 ③优先股资本成本= 优先股发行价格(1 –筹资费率)

④普通股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三种:股利折现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无风险利率加风险溢价法。

⑤留存收益成本:实际上是一种机会成本。不考虑筹措费用,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率与普通股资本成本率计算方法一致.例

1、伟明公司拟发行债券,面值1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为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若发行债券时的市场利率为10%,债券发行费用为发行额的0.5%,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0%,则该债券的资本成本是多少?(PVIF10%.5=0.621 PVIF8%.5=0.681 PVIFA8%.5=3.993 PVIFA10%.5=3.791)。计算过程保留三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债券价格 = 100*8%* PVIFA10%.5 + 100* PVIF10%.5 = 92.428元 债券资本成本 =100 * 8% *(1—30%)/ 92.428*(1—0.5%)= 6.09% 例

2、某公司拟筹资4000万元,其中按面值发行债券1500万元,票面利率为10%,筹资费率为1%;发行优先股500万元,股息率为12%,筹资费率为2%;发行普通股2000万元,筹资费率为4%,预计第一年股利率为12%,以后每年按4%递增,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

(1)计算债券资金成本;(2)计算优先股资金成本;(3)计算普通股资金成本;

(4)计算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以账面价值为权数)【答案】

(1)债券资金成本:(2)优先股资金成本:(3)普通股资金成本(4)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Kw=1500÷4000×6.77%+500÷4000×12.24%+2000÷4000×16.5% =2.54%+1.53%+8.25%=12.32%。

4、筹资总额分界点的确定。

筹资总额分界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率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在资金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5、三个杠杆系数的计算和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的运(1)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营业额变动率

企业的经营杠杆系数越大,营业杠杆利益和营业杠杆风险就越高。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简化公式: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此处的息税前利润为财务杠杆系数同期)

(2)财务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的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杠杆风险就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企业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杠杆风险就越低。

(3)联合杠杆 = 营业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 = 每股收益变动率/营业额变动率

【例题1】某公司全部资产120万元,负债比率为40%,负债利率为10%,当息税前利润为20万元,则财务杠杆系数为()。A.1.25 B.1.32 C.1.43 D.1.56 【答案】B 【解析】财务杠杆系数=EBIT÷(EBIT-I)=20÷(20-120×40%×10%)=1.32 【例题2】某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为2,财务杠杆系数为3,预计销售将增长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股利润将增长()。A.50% B.10% C.30% D.60% 【答案】D 【解析】=6 所以,每股利润增长率=6×10%=60%。

【例题2】某企业2001年资产平均总额为1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80%,总资产报酬率为24%,负债的年均利率为10%,全年包括利息费用的固定成本总额为132万元,所得税率为33%。要求:

(1)计算该企业2001年息税前利润;(2)计算该企业2001年净资产收益率;

(3)计算该企业2002年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复合杠杆系数。【答案及解析】

(1)息税前利润=1000×24%=240(万元)负债平均总额=1000×80%=800(万元)净资产平均总额=1000-800=200(万元)利息=800×10%=80(万元)

净利润=(240-80)×(1-33%)=107.2(万元)净资产收益率=107.2÷200=53.6% 4)边际贡献=240+(132-80)=292(万元)经营杠杆系数=292/240=1.22 财务杠杆系数=240/(240-80)=1.5 复合杠杆系数=1.5×1.22=1.83

6、资本结构决策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

【例题7】某公司目前发行在外普通股100万股(每股1元),已发行10%利率的债券400万元,该公司打算为一个新的投资项目融资500万元,新项目投产后公司每年息税前利润增加到200万元。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按12%的利率发行债券(方案1);按每股20元发行新股(方案2)。公司适用所得税率40%。要求:

(1)计算两个方案的每股利润。

(2)计算两个方案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3)计算两个方案的财务杠杆系数。(4)判断哪个方案更好。【答案及解析】(2)(EBIT-40-60)×(1-40%)/100=(EBIT-40)×(1-40%)/125 EBIT=340(万元)

(3)财务杠杆系数(1)=200/(200-40-60)=2 财务杠杆系数(2)=200/(200-40)=1.25(4)由于方案2每股利润(0.77元)大于方案1(0.6元),且其财务杠杆系数(1.25)小于方案1(2),即方案2收益性高,风险低,所以方案2优于方案1。第五章 投资管理

一、固定资产投资

1、现金流量的计算

假定:各年各年投资在年初一次进行;各年营业现金流量在各年年末一次发生;终结现金流量在最后一年年末发生。

现金流出量:购置固定资产成本和垫支的流动资金。现金流入量:初始投资时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营业现金流入=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终结现金流量:指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和原来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回收额 现金净流量 = 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通常按年计算)简算法: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NCF =--原始投资额 经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 NCF = 净利 + 折旧

例1:某企业一项投资方案有关资料如下:年初厂房机器设备投资160万元,土地购置费1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建设期为一年,寿命为5年,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项目终结时固定资产残值为10万元,投产后预计每年销售收入为150万元,第一年的付现成本为7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5万元,企业所得税率为40%。要求:计算该项目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解: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60—10)/5=30万元

第一年净利=[150--(70—30)]*(1—40%)=30万元 第二年净利=(150—75—30)*(1—40%)=27万元 第三年净利=(150—80—30)*(1—40%)=24万元 第四年净利=(150—85-30)*(1—40%)=21万元 第五年净利=(150—90-30)*(1—40%)=18万元

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为:NCF0 = —(160+10+50)=220万元 NCF1 =0 NCF2 =30+30=57 NCF3 =27+30=57 NCF4 =24+30=54 NCF5 =21+30=51 NCF6 =18+30+50=108 例

2、某公司准备投资上一新项目,有关资料如下:

(1)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共80万元,第一年初和第二年初各投资40万元。两年建成投产,投产后一年达到正常生产能力。

(2)投产前需垫支流动资本10万元。

(3)固定资产可使用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残值为8万元。

(4)该项目投产后第一年的产品销售收入为20万元,以后4年每年为85万元(假定于当年收到现金),第一年的经营成本为10万元,以后各年为55万元。(5)企业所得税率为40%。

(6)流动资本于终结点一次收回。要求:计算该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解:固定资产年折旧=80—8/5=14.4万元

NCF0-1 = —40万元 NCF2 = —10万元 NCF3 =20—10=10万元

NCF4-6 =(85-55-14.4)*(1-40%)+14.4=23.76万元 NCF7 =(85-55-14.4)*(1—40%)+14.4+8+10=41.76万元

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1)非贴现指标

投资回收期 投资方案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时: 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额/每年净现金流量 投资方案每年净现金流量不等时:

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最后一年为负数的期数N+(N年年末尚未收回的投资/第N+1年的净现金流量。

平均报酬率平均报酬率=年平均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2)贴现值指标

净现值:NPV=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之和

各年净现金流量相等,则NPV=年金现值 – 原始投资现值 各年净现金流量不等,则 NPV = 各年现金流量复利现值之和

例3: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1000万元,建设期为一年。该项目寿命为10年,期满无残值,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投产后每年获利润100万元。设定折线率为没10%。要求:(1)计算每年折旧;(2)计算建设期净现金流量;(3)计算经营期净现金流量;(4)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5)计算净现值;(6)评价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10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6.14457,(11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6.49506,(1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0.90909,(1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90909 解:年折旧=1000/10=100 建设期净现金流量

NCF0 =-1000万元 NCF1 =0 NCF2—11 =100+100=200万元 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1000/200=5年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5+1=6年

净现值NPV=-1000+0+200*(6.49506—0.90909)=117.194万元 因为:不包括建设期投资回收期=5=10/2 NPV=117.194 大于0,所以,该项目在财务上基本可行。

例4:已知某投资项目采用逐次测算法计算内部收益率,经过测试得到以下数据: 设定折现率R 净现值NPV(按R计算)26%--10万元 20% +250万元 24% +90万元 30%--200万元 要求:(1)用内插法计算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

(2)若该项目的行业基准收益率I为14%,评价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IRR = 24% + 90/(90--(-10))*(26%-24%)=25.8% IRR=25.8%大于14%,所以该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例5:某企业急需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该设备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71000元,经营成本50000元。若购买,其市场价格为100000元,经济寿命为10年,报废无残值;若从租赁公司租用同样设备,只需要没年末支付15000元租金,可连续租用10年。已知该企业的自有资金的资金成本为12%。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要求:(1)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评价企业是否应当购置该项设备(2)用净现值法对是否应租赁设备方案作出决策 解:(1)年折旧=100000/10=10000元

年净利润 =(71000—50000—10000)*(1—33%)= 7370元 NCF0 =-10000 元 NCF1—10 = 10000+7370 = 17370元 NPV =-100000 + 17370*5.65022 =-1855.68元小于0(PVIFA IRR 10)= 100000/17370 = 5.757 IRR = 10%+6.14457—5.75705/66.14457-5.65022 *(12%--10)= 11.57 净现值小于0,内部收益率小于资金成本,故购买设备方案不可行。

(2)NCF0 = 0 NCF1—10 =(710000—50000-15000)*(1—33)= 4020元 NPV = 0+ 4020*5.65022 = 22713.88元大于0 所以租赁方案是可行的。

3、债券投资 债券价格的计算

【例题1】在2001年1月1日发行5年期债券,面值1000元,票面年利率10%,于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时一次还本。要求:

(1)假定2001年1月1日金融市场上与该债券同类风险投资的利率是9%,该债券的发行价应当定为多少? 【答案】

(1)发行价格=1000×10%×(P/A,9%,5)+1000×(P/F,9%,5)=100×3.8897+1000×0.6499=1038.87(元)

4、股票投资 股票估价模型 固定成长股票价值

假设股利按固定的成长率增长。计算公式为:

【例题2】某种股票为固定成长股票,年增长率为5%,预期一年后的股利为6元,现行国库券的收益率为11%,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等于16%,而该股票的贝他系数为1.2,那么,该股票的价值为()元。A.50 B.33 C.45 D.30 【答案】A 【解析】该股票的预期收益率=11%+1.2(16%-11%)=17% 该股票的价值=6/(17%-5%)=50(元)。

5、证券投资组合

【例题3】甲公司准备投资100万元购入由A、B、C三种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三种股票占用的资金分别为20万元、30万元和50万元,即它们在证券组合中的比重分别为20%、30%和50%,三种股票的贝他系数分别为0.8、1.0和1.8。无风险收益率为10%,平均风险股票的市场必要报酬率为16%。

要求:(1)计算该股票组合的综合贝他系数;(2)计算该股票组合的风险报酬率;(3)计算该股票组合的预期报酬率;

(4)若甲公司目前要求预期报酬率为19%,且对B股票的投资比例不变,如何进行投资组合。【答案】该题的重点在第四个问题,需要先根椐预期报酬率计算出综合贝他系数,再根据贝他系数计算A、B、C的投资组合。

(1)该股票组合的综合贝他系数=0.8×20%+1.0×30%+1.8×50%=1.36(2)该股票组合的风险报酬率=1.36×(16%-10%)=8.16%(3)该股票组合的预期报酬率=10%+8.16%=18.16%(4)若预期报酬率19%,则综合β系数=1.5。

设投资于A股票的比例为X,则:0.8X+l×30%+1.8×(1-30%-X)=1.5 X=6%,即A投资6万元,B投资30万元,C投资64万元。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

一、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存货模型:N = 2 X 全部需要量 X每次转换成本 有价证券收益率

成本分析模型:总成本=机会成本 +管理成本 + 短缺成本

因素分析模型:最佳现金持有量 =(上年现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占用额)X(1 ± 预计营业额变动百分比)

例1:某企业预计每月货币资金需要总量为100000元,每次交易的转换成本为100元,储备每元货币资金的成本为0,05元(即有价证券的月利息率为5%)。要求计算最佳货币持有量。

二、应收帐款收帐政策决策

决策要点:最终比较各方案“信用后收益”

某方案的信用后收益 = 信用前收益 – 信用成本 信用前收益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现金折扣 信用成本 = 机会成本 + 坏帐损失 + 收帐费用

(1)机会成本 = 维持赊销所需资金 X 资金成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次数)=360 / 应收帐款周转期 = 赊销收入净额 /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 销售收入净额 / 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期(平均收帐期)= 360 / 应收帐款周转率 维持赊销所需资金 =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X 变动成本率(2)坏帐损失 = 赊销金额 X 坏帐损失率(3)收帐费用

例2:某公司由于目前的信用政策过严,不利于扩大销售,且收帐费用较高,该公司正在研究修改现行的信用政策。现有甲和乙两个放宽信用政策的备选方案,有关数据如下: 项目 现行收帐政策 甲方案 乙方案

年销售额(万元/年)2400 2600 2700 信用条件 N/60 N/90 2/60 N/80 收帐费用(万元/年)40 20 10 所有帐户的平均收帐期 2个月 3个月 估计50%的客户 会享受折扣

所有帐户的坏帐损失率 2% 2.5% 3% 已知甲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80%,应收帐款投资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5%。坏帐损失率是指预计坏帐损失和销售额的百分比。假设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通过计算回答,应否改变现行的信用政策?如果要改变,应选择甲方案还是乙方案? 解:

项目 现行收帐政策 方案甲 方案乙 销售额 2400 2600 2700 信用成本前收益 2400 *(1—80%)2600 *(1—80%)2700 *(1—80%)= 480 = 520--2700*50%*2%=513 信用成本

平均收帐期 60 90 60*50%+180*50%=120 维持赊销所需资金 2400/360*60*80% 2600/360*90*80% 2700/360*120*80% =320 =520 =720 应收帐款机会成本 320*15%=48 520*15%=78 720*15%=108 坏帐损失 2400*2%=48 2600*2.5%=65 2700*3%=81 收帐费用 40 20 10 信用成本后收益 344 357 314 因此应当改变现行的信用政策。改变信用政策应当采纳甲方案。

三、存货最佳经济批量和最佳定货点的确定

1、存货最佳经济批量 Q =√2*全年需要量 * 每次进货成本 / 单位储存成本

2、经济订货批数 全年需要量A/经济批量Q =√全年需要量A*单位储存成本C/2每次进货成本F

3、全年总成本 T = √2*全年需要量A*每次进货成本F*单位储存成本C

4、最佳订货点 R = 每天正常耗用量*提前时间*保险储备

保险储备=2/1(预计每天最大耗用量*体前天数+每天正常耗用量*提前天数

上一篇:海外人才引进下一篇:读书让人生更精彩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