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体育锻炼的倡议书(通用11篇)
一、请不要穿钉鞋、高跟鞋等非运动鞋进入场地,不要带利器进入操场,不得在草坪上跳绳。
二、请均衡使用六个道次,以延长场地的使用年限。
三、请不要随地吐痰,不得进食口香糖和泡泡糖,不要携带食物进入操场,不要乱扔果皮纸屑瓜子壳等垃圾。请把垃圾带出操场,你带走的是垃圾,留下的是干净;你扔下的是肮脏,捡起的却是品德。
四、严禁在运动场内吸烟或使用明火,以免损坏操场或引起火灾;
六、请不要在操场上使用有颜色的喷剂,操场上只有三种颜色,红色是激情,绿色是生命,白色是和谐。
七、雨天若脚下有泥土,则禁止穿翻运动场,请不要携带宠物进入运动场内,不得骑任何车辆或滑板、旱冰鞋等进入活动。
八、当您看见有其他人有破坏场地的行为时,您有权利和义务上前去阻止。当您发现周围有纸片或杂物时,您有义务将它拾起扔进垃圾桶。
同学们,优美的环境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知书达礼,更加文明;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习进步,道德高尚;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会谦让,学会做人。在优美的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吸取着营养。我们满怀激情,畅想未来。我们不只是要爱护我们的操场,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我们都要爱护,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有心之人。
同学们,如果你有一个颗热爱生活的炽热的心,那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到呢?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操场会更加美丽,更加富有青春活力!爱我操场,举手之劳;护我操场,人人有责!
倡议人:
关键词:健康的标准,影响因素,体育锻炼
国家要强盛, “强人”是前提;要“强人”, 首先要“强心”, 要有一颗健康的心灵。所谓“强心”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就是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那么, 使学生拥有健康心理最有效而又直接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加强体育锻炼。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 评价学生心理健康有六条标准。
(1) 对现实的正确认识。 (2) 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3) 自知、自我接纳与自尊。 (4) 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 自我调控能力。 (6) 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总的来说就是看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关心他人、善于合作, 能调节自己的行为, 从生活与工作中寻求快乐。
其次,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遗传和生理因素、社会环境和教育因素、家庭因素。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环境和教育是决定因素。在承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的同时, 应彻底地批判遗传决定论。应正确认识教育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体育教育的作用不能忽视。
再次,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1. 体育锻炼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是物质基础, 正如人们常说的“体弱则多愁”, 就说明了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运动是健康的激活剂。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叫做“用则进, 废则退”。人体各组织、器官发展变化也是如此, 只有不断地坚持锻炼, 才能增强各器官的活动能力, 增强体质, 才能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健康心理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 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对现实的正确认识, 建立人格结构的稳定和协调。
在体育锻炼中经常伴随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比赛和游戏规则的运用。学生在参与的同时就必须严格按规则进行。无论是对规则的遵守还是对裁判的一个判罚的认可, 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无不体现了他们对现实的正确认识。从不断的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 调节情感、激励勇气、鼓舞斗志。在克服一个个困难、突破一个个记录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 建立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3. 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自知、自我接纳能力, 增强自尊, 建立与人亲密的关系。
在体育运动的个人项目中如田径、游泳、武术等, 它在有效地健美身材的同时强劲肌肉,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 增强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在与人合作的项目中如打篮球:在赛场上队员发现自己没有机会把球投入篮中, 及时准确地将球传给有机会的同伴, 通过与同伴配合取得胜利。这正是对自己的了解, 对自身的判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篮球场上经常会有摔倒、受伤的现象发生。学生仅仅一个不经意的伸手拉起的动作, 就足以在他们心中建立起关心他人、与人建立起亲密关系的能力。
4. 体育锻炼是能培养自我调控能力, 拥有生活热情和良好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直接作用。范进喜极而狂、周瑜三气而亡、朱嗥气死金兀术后大笑而死等都是典型的事例。都说明了只有保持心理健康, 学会对情绪和行为的自我调控;学会从生活、工作、学习中寻得快乐, 才会拥有生活热情与良好的学习效率。那么, 当你愤怒、烦躁或与人产生对抗、冲突而几乎不能控制自己时, 到运动场上对着墙狂踢一阵足球;或是对着沙袋猛打一通;或是跳入游泳池来个50米冲刺;或是找伙伴进行一场激烈的对抗赛, 重扣对方几球, 尽可能消耗自己的体能, 让自己精疲力竭。你会发现随着体能的大量消耗, 不良情绪也被释放、发泄、疏导了。使你拥有了健康心理, 拥有了生活热情, 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率。
一、根据女生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生活条件的提高,现在学校的女生发育日趋完善,随着性的成熟,表现出如下特点:有的因皮下脂肪增厚,体重增加,肌肉力量相对减弱而对完成练习动作缺乏信心;有的因腼腆害羞不愿意参加活动;也有的错误认为“体育课上与不上无所谓,既不影响升学,又不影响分配工作……”等,因而借故缺席的多,不活动的多,练习时怕脏、怕累、怕苦,做动作拖拖拉拉,能让就让,能躲就躲,在男性面前更是如此。对于这些现象,教师应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目的性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自觉锻炼的积极性。
(l)利用室内理论课进行课的常规教育和学校体育教学目的任务教育。首先让学生懂得课的组织纪律、学习态度、请假制度等,并在课中认真贯彻,严格要求,使学生对体育课引起足够重视;其次通过讲述优秀女运动员刻苦锻炼勇攀高峰的先进事迹,讲解体育与健康以及身体健康与生活、学习的关系,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
(2)进行思想教育要联系实际。教师必须和学生打成一片,经常和她们一起参加活动。通过谈心、闲谈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及思想状况,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如,在交谈中发现女生普遍都爱美,都希望自己身体匀称、苗条,怕锻炼后发胖难看。针对这种思想,就向女生讲解什么样的体态最美,锻炼能使人健康、长寿、减肥,从而消除顾虑,提高积极性。
(3)对女生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对于基础差、素质差的学生经过努力,一时不能完成动作的不要急于求成,要启发诱导,多关心帮助。有进步就给予鼓励表扬,帮助她们树立起学习信心,诱导学习的积极性。
(4)对于女生特有的例假问题,教师也要关心,班级里要另外安排一名女生协助老师帮助管理这部分同学。要求学生例假期间应随堂上课,进行适量活动或担任保护和帮助等工作,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或不活动,并作为制度执行。
二、根据女生特点选择教材内容,合理安排运动量
(1)选择适合女生练习的项目,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如,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韵律操,节奏明快,自然协调,富于艺术性,女生比较喜爱。体育教学中,适当穿插韵律操的练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耐力、灵敏和协调素质。又如,女生对弹跳练习不感兴趣,在进行蛙跳、立定跳练习中,适当变换方式,安排单人和集体跳绳,学生学习热情很高。
(2)安排丰富多样的准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具体的做法是:
①根据基本部分内容,编排各种准备操。如器械体操练习时可把一些艺术体操、辅助体操练习编为准备操;投掷练习时可做双人操、实心球操、角力游戏;球类可编些球操或球类游戏等。
②在做操时可把队伍变换成各种图形,然后在图形上集体做操,可徒手,可行进,可持器械。如在小场地里可肩并肩,手拉手做操。这样既可以相互促进,又可以在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比哪一组动作正确优美。这样,既注意培养了女生的健美体态。节奏感和协调性,又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
③有意识地安排一些专门性素质练习内容。如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跑跳步、单足跳等练习内容,编排在慢跑或徒手行进操中进行。既有效地做了准备活动又提高了身体素质。
④还可根据女生爱好,把跳皮筋、跳绳游戏以及不同姿势的走、跑、跳纳入准备活动的内容。改变了“立正稍息向后转,原地踏步一二一,四列横队做体操,枯燥乏味老一套”的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理安排教材,抓住难点进行教学:
①教材要根据季节和女生的特点进行安排。除耐力跑项目安排在 秋末和冬季外,器械体操以及运动量、密度较小的教材,适宜安排在气候温和的春末夏初或秋天,这时衣着单薄,便于做动作;球类、武术教材四季都可以安排,但夏季应以改进技术为主。
②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所长,突破难点进行教学。在大纲中,女生对耐力跑教材不感兴趣,也是最难教的内容,学生一听上课内容是长跑就害怕,不愿跑。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女生的兴趣特点,将跳绳作为发展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的重要手段,再与耐力跑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女生不仅掌握了中长跑技术,克服了“厌跑”心理,而且大大激发了女生的奔跑兴趣。
(4)课的整理活动要轻松愉快,方式多样。时间应根据课的需要可长可短,队形也不一定按上课队形集合,可在原地,也可采用分散的和成各种图案的队形。除做轻松优美的艺术体操、舞蹈外,我们认为教师还应想办法引起同学放声大笑,提高兴奋性,抑制疲劳,在笑声中愉快地结束一堂课。同时让学生学会自我心率测定,在基本部分結束后自我测定一次,在结束部分后再测一次,这样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机能状态及恢复情况,教师也能及时掌握运动量,便于备课。这种自我测定法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5)根据女生特点合理安排运动量。女生因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较差,因此在运动量安排上应相对小些,但要适量(过强刺激会引起抑制,刺激强度小又达不到锻炼目的)。一般宜采用练习密度大、练习时间短、中等强度的练习手段。课的平均心率保持在130-135次/分,最高心率不宜超过170次/分左右。如果运动量较大时,要增加间歇时间,降低密度,这样学生不会产生过度疲劳,又有利于掌握技术和增强体质。实践表明,合理安排运动量是调动女生学习、锻炼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锻炼兴趣
(l)对难度较大的项目多采用分解教学法。如在教跳箱时,首先向学生讲解示范,建立正确的助跑、踏跳、腾空、落地的动作概念,然后进行分解练习。①助跑一踏跳练习;②助跑一踏跳 一推离墙壁;③助跑一踏跳分腿上箱一分腿跳下;④山羊练习由低到高;⑤山羊前横拉橡皮筋练习;⑥山羊前后模拉两根橡皮筋;⑦横跳箱练习。这样女生在循序渐进中逐步掌握动作,既不感到枯燥又增强了学习锻炼的信心,克服了胆小害怕的心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采用比较法来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又通过竞赛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较法与竞赛法可同时结合进行。如两组女生练跳箱,一方面进行正、误对比,让学生明确错在哪里,为什么跳不过;另一方面以正确动作跳过者记分进行比赛,看哪组完成质量好,好在哪里。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练习效果。同学之间相互鼓励,形成了你追我赶、生动活泼的气氛。竞赛法不仅可以在跳箱练习中采用,在其它许多项目中都可采用,这样学生越学越有劲,动作掌握快,成绩提高也快。
你们好!每当旭日初升或夜幕降临,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居民小区、广场上、公园内体育健身爱好者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生活,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随着各种健身项目的推广普及,也出现了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为营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秩序与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促进全市健身项目文明、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1、广大健身爱好者应充分发挥在“美丽XX”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展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强化“我锻炼、我健康、我幸福、我快乐”的意识,在全市形成自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好风尚。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明的行为影响、带动身边的人,促进文明和谐新XX建设。
2、选择健身场地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和科学文明的原则,尽量选择远离住宅和学校集中区域。在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不占用公共道路,不妨碍他人正常通行。因场地有限引起纠纷时,相关团队应友好协商解决。
3、遵守国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爱护自身听力健康,避免干扰他人作息。有音乐伴奏的健身项目,一般应在每日上午7时之后,晚间9时之前开展。声源(扬声器、音响等)音量适宜。多个团队在同一场地或同一区域开展活动,音乐交叉形成干扰时,应友好协商控制音量。逢高考、中考等特殊时段,请暂停活动。
4、保护公共环境,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在公共建筑、植物和公共设施上悬挂、张贴、刻画以及摆放各种标志和物品,不践踏草坪、攀折园林植物、损坏园林设施。
5、文明锻炼,科学健身,健身活动内容健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不以任何借口组织和参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动。
广大健身爱好者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加强自律,文明健身,在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的同时,不影响和妨碍他人的工作生活,用我们的舞姿扮靓城市,为创建美丽、幸福、和谐新XX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倡议人:xxx
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美丽中国梦”的理念,加强体育锻炼。
结合我校实际,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努力使我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为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
在这里介绍几种锻炼的方法:
1、跳绳:锻炼方法:一分钟跳绳。
每次100次以上。
2、立定跳远:锻炼方法:原地向远处跳,每天练习30次以上。
3、蹲立起:锻炼方法:每次进行100—200次的练习,每天尽量能完成500次的练习。
4、踢毽:锻炼方法:一分钟踢毽。
每次40次以上。
5、长跑:每天坚持慢跑600——1000米其它:在家中锻炼仰卧起坐:锻炼方法:一分钟仰卧起坐。
每次20次以上。
三、每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每天的锻炼计划,做到每日一炼,循序渐近的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四、科学的体育锻炼,坚持经常性、安全性、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提高锻炼效果,避免伤病事故。
五、冬季锻炼注意事项
要做好准备活动,预防运动创伤,冬季锻炼穿着要适当,并保护好露外皮肤。
——同兴中心小学艺体2+1活动方案
(2011——2012学年度)
“体育、艺术2+1项目”(以下简称“2+1项目”)是贯彻落实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艺术的改革与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保障我校学生从小能接受良好的体育、艺术和健康教育,努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儒林小学2+1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实施“2+1项目”的指导思想
“2+1项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体育与艺术活动器材,以“2+1工程项目“为依托,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进一步彰显同兴中心小学艺体立校的特色。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以“2+1工程项目”建设为平台,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形成健全人格,让每一颗心灵都快乐幸福地成长。
二、实施“2+1项目”的原则:
1、共同提高的原则:
课堂是开展“2+1项目”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上切实提高“2+1项目”工程的效率,艺体教师要把实施“2+1项目”融入新课程改革之中,要以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有效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实施“2+1项目”的过程也是促使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提高的过程。
2、终身体育的原则:
体育、艺术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内容。推进“2+1项目”的实施,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育、艺术教育功能。
3、主体能动性原则:
开展“2+1项目”学生是主体,按新课改的要求,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以生为主,引导、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艺术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积累和磨练,长见识、得乐趣,从而掌握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4、力争创特色的原则:
开展“2+1项目”就是张扬个性,发展特长;就是进一步拓展教育的空间,以目标构建内容,促使学生发展特长,学校发展特色,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5、同步发展原则:
开展“2+1项目”,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为先导,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个体选择发展和心智水平提高需求,开展师生互动,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6、保障安全原则:
开展“2+1项目”,需要基本的时间、空间、环境和物质条件的保障。要
充分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整合各种资源,遵循教育、活动及技能发展规
律,把体艺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让每一项经费投入,每一项工作活动
安排,都要确保师生活动的安全,都能体现对学生周到的关怀。
三、实施“2+1项目”的基本目标
1、实践目标:
(1)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动态过程,为学
生构筑一个资源共享、平等、愉快的活动空间,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富有挑战
性的人文环境。
(2)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人生艺术素养修炼,促进人格完善,增强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促使知识、情感、行为和谐发展。
(3)提高体艺教师的业务水平,能涌现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有一定
科研能力,掌握活动设计、组织和指导方法的教师。
2、理论目标:
(1)探索项目与德育、素质发展的关系,挖掘活动内涵,研究活动类型、特征结构功能和体系。
(2)探索项目工作操作原理,拓展项目指导策略与方法。
(3)探索校园文化在文体活动中资源共享以及课内外、校内外的互动关
系。
(4)探索项目实施标准和评价体系。
四、实施“2+1项目”的办法
1、发挥优势,彰显特色
根据国家“2+1”项目体育与艺术技能标准,结合学校现有师资和教学设
施的实际情况,发挥学校原有的篮球、写字等特色优势,发展学校体育运动,培
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增强师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彰显学
校办学特色。
2、结合实际,分布实施
借助试点学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先在全校推行体育
大课间活动,将部分体育活动融合与分解,同时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安排有经
验的老师和有特长的学生,有正副班主任和艺体教师共同负责,保证学生在课内
进行有效指导,课外开展自主训练,再通过过关、展示、比赛等形式检测活动成果。
3、自主选项,突出主体
学生在“自选”项目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
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训练中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鼓励学生自我发展,教师适当指导并点评,让学生多练、多动,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空间,使
学生在多种活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发展自己的运动天赋和艺术特长。
4、内外结合,资源整合国家“2+1项目”供列出六大类,众多小项。目前,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
难以满足全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力求通过课内(艺体教师的有效指导)与课
外(学生自主训练)结合,通过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协作、教师与家长的协作,学
校与社会的协作,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指
导和督促,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项目,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练
习时间、达到实验的效果。
5、制定细则,分期达标
根据“2+1项目”的测定方法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罗圩中心小
学“体育、艺术2+1项目”考核细则》。根据学生不同的选项,艺体教师对任教
学生选项进行统计分类,根据学生的原有水平和阶段目标进行分类指导,由考核
小组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
6、学科渗透,加强整合“2+1项目”是体育、艺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与学科教学加强整合、相互渗透,体现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适性、时空的广域性和评价的主体性。
五、实施项目
体育:必选项目: 跳绳踢毽腰鼓操集体舞
自选项目: 田径乒乓球足球排球羽毛球 武术健美操
艺术 : 儿童画水彩画素描刻纸乐器合唱舞蹈毛笔书法
六、“2+1项目”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10月)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2、学习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3、搞好宣传教育,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的支持,提高全体师生对
实验工作目的、意义的认识,自觉参与实验。
4、艺体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优势、自身专长,确定重点训练项目,并与本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制定教学计划。
5、班主任老师调查学生个人兴趣和特长,建立学生档案。
(二)起步阶段(2011年11月---12月)
1、组织对学生进行原有艺体水平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对照,确立下阶
段预期目标。
2、做好阶段性总结。
(三)整体推进阶段(2012年2月---2012年8月)
1、各年级全面推开,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2+1项目”达标活动,鼓励
学生通过体育艺术课程的学习,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社会文体活动及家庭教育等
多种方式,获得项目认定。
2、继续组织对学生进行评定。
(四)总结推广阶段(2012年9月)
1、撰写实验总结报告。
2、形成学校特色课程。
3、成果展示:学生现场表演、作品展览;教师课堂教学展示,论文方案
展示。
七、组织和保障
(一)组织机构及相关责任人
1、领导小组:
(1)主要职责:决策、协调、保障。
(2)成员:
组长:邵宽云
副组长:刘永峰
具体负责人:王恒兵 朱茂华
体育负责人:徐琳
艺术负责人:夏中静
组员:
体育类:刘浩
艺术类:丁召艳
2、教导处:组织教师开展实验工作,关注实验进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
题及时向领导小组反映,以便妥善解决。
3、艺体教师:是“2+1项目”主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加强理论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正确指
导其训练,为终身受益大好基础,并负责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同时,协助班
主任搞好“2+1项目”的管理工作。
4、班主任:是“2+1项目”的组织实施者之一。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指导学生重视“2+1项目”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和管理,为评价学生提供
真实、完整的数据。支持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将“2+1项目”作
为班级一项重要工作。同时,班主任也应提高体育、艺术的修养,提高“2+1项
目”的管理水平。
(二)保障措施
1、资金保障:根据上级阳光要求,设立实验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活动,培训教师,科研和奖励等,保证实验顺利推进。
2、师资保障:组织教师加强学习,认真领会实施“2+1项目”的目的意
义,提高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引导教师树立
新理念,积极探索实施“2+1项目”的方法和途径,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
问题,为“2+1项目”实验提供有利保证。
3、设施保障
(1)体育场地:标准的150米田径场1块,篮球场2片,排球场(兼用)
1片,乒乓球桌6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仪器齐全,单杠、双杠、山羊、羽毛球拍、排球、篮球、足球、实心球等其它器材都按省二类标准要求配备。
(2)体育器材:篮球架2付,羽毛球架2付,排球架1付,乒乓桌6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仪器齐全,各类活动器材按照省二类标准配置。
(3)艺术场地:舞蹈房1间,音乐教室1间,器材室1间,书画教室1
个,制作室1个,图书室1个,阅览室1个。
(4)学生用的跳绳、乐器、书画工具等原则上学生自备。
同兴中心小学
我校是一所民汉合校的九年义务制学校, 全校学生1028人, 其中汉族学生903人, 民族学生125人, 汉族小学生568人、中学生335人, 民族小学生87人、中学生38人。2010年6月在医院对上述学生采用“E”型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测, 医院判断视力分类为1.6~2.0为优等范围视力、1.0~1.5为正常范围视力、0.9以下为低下视力, 其中低下视力又分轻 (0.9~0.7) 、中 (0.6~0.4) 、重 (0.3以下) 三类。
2010年6月对全校学生全面体检, 视力健康检查结果是:汉族小学生总人数568人有73人为低下视力, 占总人数的12.9%:一年级78人有11人为低下视力、占14.1%, 二年级73人有10人为低下视力、占13.7%, 三年级88人有5人为低下视力、占5.7%, 四年级96人有5人为低下视力、占5.2%, 五年级108人有23人视力低下、占21.3%, 六年级125人有19人视力低下、占15.2%。中学生总人数335人, 有114人为视力低下者, 占总人数的34%, 其中七年级139人有40人为视力低下、占28.8%, 八年级115人有40人为视力低下、占34.8%, 九年级81人有34人为视力低下、占41.9%。民族小学生87人中视力低下者有6人, 近视率为6.9%, 民族中学生38人有6人视力低下, 近视率为15.8%。与2000年3月全校中小学生视力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十年前检查的结果是:小学生人数587人, 视力低下人数为51人、占8.69%, 其中一年级92人有6人视力低下、占6.5%, 二年级97人有7人视力低下、占7.2%。中学生240人, 视力低下人数为50人, 占20.8%, 其中七年级105人, 视力近视率为19.1%;九年级62人, 视力近视率为25.8%。
通过这十年间的两次检测出的数据比对可以看出, 一是中小学生的视力近视率在接近倍数地增长, 特别是年级越低, 近视率增长越大。如2010年检测的二年级的近视率为13.7%、一年级为14.1%, 而十年前测试的二年级近视率为7.2%、一年级为6.5%。二是中学各年级的近视率人数呈现以梯次增长的局面。如七年级的近视率为28.8%、八年级为34.8%、九年级为41.9%。三是民族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低于汉族中小学生近一倍, 如民族小学生近视率为6.9%、汉族小学生为12.9%, 民族中学生近视率15.8%、汉族中学生为34%。以上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现今青少年视力健康状况很不乐观, 有待于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索。这里根据我所在的教学环境中看到的发现的各种状况, 来分析学生们近视率逐年上升的原因及相应预防办法。
形成低下视力的原因大致可从以下两方面分析:
一、内部原因
1. 遗传因素
极少部分学生的近视成因同家庭遗传有关, 特别是母亲近视遗传给子女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饮食中增加蛋白质, 减少碳水化合物供应, 可使有遗传背景而发生近视的青少年减少或中止近视度数的增加, 同时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
2. 发育因素
还有极少数学生的近视是因从小眼睛发育不完善形成的病理性近视。只有到专业医院治疗。
3. 身体素质因素
有部分学生形成近视的原因是从小身体素质差, 不爱运动, 性格内向, 中医称为“阴盛阳衰”所致肝阳不足, 心血不足, 这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内因。这样的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保证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量, 增强体质, 饮食上多加护理, 应多吃些含维生素较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蛋黄等。胡萝卜含维生素B, 对眼睛也有好处, 有利于近视的预防和眼睛的保健。
二、外部因素
1. 当代媒体电视、电脑的影响
(1) 电视节目是最早损害学生视力健康的最大“元凶”。因为现在的学生从小最早最多接触的物象就是电视节目中的动画片, 很多做父母的在孩子幼儿时期不能合理地安排好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往往听之任之, 或者父母太忙没有时间带孩子, 只要不哭不闹就把电视当做“电视保姆”交给孩子。这样长期地看电视, 使眼睛处于持久疲劳状态, 自然会对眼睛造成很大的伤害。根据对一、二年级视力低下学生的了解, 大多数形成视力低下都是这一原因, 而且不少近视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弱视现象。
(2) 电脑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同时, 许多人的视力在显示器面前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电脑伤眼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电脑游戏在近些年来是很多学生最热衷的了, 只要有机会就会把大量的时间泡在游戏中, 有的学生在父母忙于工作或不在家的情况下抓紧一切时间玩网游, 在静电、电磁辐射下, 长时静坐等对人体的损害是很大的。主要表现症状是:眼睛发干发胀、头痛、烦躁、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青少年贪恋电脑造成斜视、近视的现象已不鲜见了。因此为避免造成对身体的损害, 应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保证每天适量的户外活动, 保证一定时间的体育运动, 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 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D的食物如鱼、鸡蛋、牛奶、猪肝、胡萝卜等, 有助于缓解眼部的疲劳。
2. 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别
随着电视节目的丰富、电脑知识的普及, 学生们都将完成作业以后的精力扑在电视、电脑上, 特别是假期期间, 大多数学生都在“恶补”电视娱乐节目和上网, 造成户外体育锻炼活动严重不足, 这是现今青少年身体素质严重下降, 近视率上升的主要因素。学生应多参加户外活动, 有空多去开阔地带, 看看绿色的田野, 看看各种植物, 保持心情愉快, 眼睛自动调节去看不同距离的东西, 远近交替地用眼, 使眼睛的睫状肌得到调节, 不会感到疲惫。从数据中看民汉学生近视率的对比:民族小学生的近视率为6.9%, 汉族小学生的近视率为12.9%, 民族中学生的近视率为15.8%, 汉族中学生为34%。形成民汉学生近视率差距的原因着重表现在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上。生活环境: (1) 民族学生的家庭住得大都比较偏远, 周围的环境视野特别开阔; (2) 民族学生放学放假后就要帮助家里放牧、打牧草等。生活方式: (1) 民族家庭一般有着早睡早起的习惯, 看电视不会到深夜; (2) 大部分民族家庭的经济收入稍低, 不会考虑购买电脑。因此看电视、玩电脑的机会少并且常在户外运动的孩子比不常出门的孩子更少患近视。
3. 不正确的读写姿势的影响
通过上课观察发现很多学生的书写、看书习惯很不好, 坐姿错误, 要么塌腰弓背、要么侧身扭腰, 形成趴着写字、侧躺着看书的坏毛病。坐姿的规范性学生们都知道, 但是很多学生做不到, 这很大程度上是家长与教师们监督不力造成的, 对孩子们形成正确坐姿习惯的养成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知道小学初级阶段是以养成教育为主, 这个初级阶段班主任的学校教育工作和家长们的监督工作是养成教育的至关重要环节,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随时提醒, 使孩子慢慢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 这对孩子今后的发育和成长很有益处。如果在这个时期班主任不对学生们进行全面细致的养成教育工作, 今后教学工作中再抓学生们的养成教育就有很大的难度, 学生们的近视比例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直线上升。如比对数据中三年级的视力低下率为5.7%, 四年级的视力低下率为5.2%, 远远低于其他年级的视力低下率。这是因为这两个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热情高, 平时抓学生们的养成教育特别的细, 所以一位能对学生负责、有着强烈责任感的教师将是一批学生们一生的幸福。
4. 课业负担过重、睡眠不足
随着七年级至九年级科目的增加, 学生们的课业负担也随之加重, 大量的作业等待着学生们去完成, 特别是即将毕业的九年级的学生, 面临着升学和择校的压力, 不但要完成各科作业, 同时还要完成大量的模拟试卷, 长期下来造成睡眠严重不足, 大脑没有充分休息, 疲劳未能消除, 加重眼睛负担, 眼睛超负荷应用, 使眼睛的屈光系统长时间地紧张调节, 这是造成眼睛近视原因中很重要的一条, 毕业班学生眼睛近视率达到最高值41.9%。十年前检查七年级105人视力低下率为19.1%, 九年级62人为25.8%;2010年检查七年级139人视力低下率为28.8%, 九年级81人为41.9%。因此, 为了保护好学生们的眼睛, 应保证他们充足的睡眠。如果眼睛在较长时间下不能得到正常休息, 也要学生们每隔1小时左右转移一下视线, 让学生们眼睛的屈光系统放松一下。另外让学生们参加些体育运动, 眼睛会得到自由放松, 特别是参加户外运动时, 眼睛看远处的机会比较多, 更适宜消除眼睛疲劳。同时还需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 平时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也对预防近视有益。
摘 要 随着国家对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的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于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加强。本文将从体育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意义,从而印证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成长的重大作用。
关键字 运动生理学 青少年 体育锻炼
一直以来我国都特别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近些年来教育体制经历了重大的改革,从过去只注重知识教育到现在重视知识和身体素质的综合教育,可知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已经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要把“高校的体育工作要搞好,要发展少年的业余训练”,这是改革开放思想对于中国教育的重大冲击,使得高校更加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21世纪以来,我们领导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为了祖国的明天,高度重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问题是必要的。为更好的保护青少年身体健康,本文将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于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希望对青少年体质状况的提高有所裨益。
一、加强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血管机能的促进作用
(一)青少年心血管系统独有的特征
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的身体机能相对欠缺,在心血管系统中主要表现为心脏的容量和重量相对较小,但是心脏占整个身体的比重却比成年人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的重量也一直在增加,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的心脏已经拥有成人心脏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在发育时期,青年人的心脏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而慢慢长大,但是身体血管的发育却跟不上心脏发育的速度,在身体分泌系统分泌旺盛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血压身高,由于许多青少年对体育锻炼采取漠视的态度,因而现在出现青少年高血压疾病患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在心肌发育不全的情况下,运动时,青少年通常都是通过心率加快来维持呼吸通畅的。
(二)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血管系统发育的作用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心血管系统会受到一些生理性刺激,从而使心血管系统发生与运动相适应的的变化。其变化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心脏会变大,科学研究证明,运动员的心脏往往比普通人的心脏大很多,且不同类型项目的运动员,其心脏变大的大小不一,这种增大对于人体来说是有益的,心脏在增大后能够适应一些超负荷的工作;其次窦性心动徐缓,所谓窦性心动徐缓,实质上是指心脏在安静状态下心率低于60次/分。这种心率是通过长期的运动才形成的。正常情况下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安静时心率一定是窦性心动徐缓状态;最后,心血管机能增强,青少年多参加体育运动,能够使心脏在机能上更加完美,从而更好的适应周边的环境。
二、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呼吸系统的促进作用
青少年的骨架发育较慢,因而胸部轮廓较小,在呼吸时肺活量比较小,且呼吸频率比成年人快很多,这种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有所改变,因为越长大呼吸肌就越成熟,肺活量慢慢增加,且呼吸的频率也慢慢减小。体育运动可以对呼吸肌进行调整,能够使呼吸器官以更快的速度吸入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这种调节作用反复运行,便能够使呼吸系统机能得到完善,从而增加青少年的肺活量。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肺活量较大,因此在跑步时喘气次数少,呼吸顺畅,这些都得益于平时的运动。
三、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神经系统机能的促进作用
青少年通常会精力充沛、兴奋好动、且往往很难集中注意力,在做运动时身体动作无法协调,这些都归咎于青少年不成熟的神经系统。因为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不稳定,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不仅身体抵抗力增强,大脑的兴奋和抑制程度都有所加强,从而能够适应集中的课程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而一些不运动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身体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学习而休学或者放弃学业,这对于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四、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运动系统机能的促进作用
(一)青少年运动系统的独特性
从青少年骨头的发育程度来看,青少年软骨的成分很多,无机盐很少,且骨密度低,这样的骨质虽然具有柔韧性,却不具有坚固性,因此特别容易骨折。其关节也发育不完善,相对成人来说,青年人的关节并不牢固。青少年的肌肉水分充足,但是蛋白质无机盐很少,这样的肌肉的收缩能力很差,肌肉容易疲惫。
(二)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运动系统发育的作用
青少年时期是骨头发育最迅速的时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青少年长骨会经受来自锻炼而来的纵向压力,从而使骨头的骨盐增多、血压循环加快,养分供应也加快,从而促进骨骼发育,使得骨头变长、变粗、重量增加。研究发现,同年龄的青少年运动员比普通青少年骨骼厚两毫米作用,这意味着前者骨骼更加具有耐压性。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血液循环加速, 吸取的养分迅速的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肌肉在吸取养分后边的更加结实,且力量增强。在肌肉力量增强的情况下,青少年的关节便受到了更好的保护,关节间的稳固性也更强了。同时,体育锻炼能够增加肌纤维的数量,从而增大肌肉的体积,使得肌肉的组成部分更加完整。
五、结语
从生理学角度看,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不仅能够促进心血管机能的成熟,还能够有效的促进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运动系统的发育和完善,这对于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吴晓涓,张文军,高月宏.大学生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对参与者行为影响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9(5).
[2] 于立强,高海军.我国冰上运动项目“北冰南展”的战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6(3).
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使命,我们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我们要健康。在控制饮食作息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加强体育锻炼。
我们现在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锻炼对于健康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锻炼身体是提高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锻炼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动作更加协调,反应更加敏捷;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可以增加我们的肺活量,消化能力;锻炼,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我们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我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加强锻炼,可以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发展个性、锻炼意志,树立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
锻炼还可以调节紧张情绪,能恢复体力和精力,使同学们更加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锻炼可以消除学习带来的压力,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我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
怎样进行体育锻炼呢?我们可以从这些地方做起:
首先,在学校里,要认真做好广播操,广播操能够全面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培养身体正确姿势,特别是对关节、韧带的锻炼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广播操在学校中都是集体进行的,通过做操队形,动作整齐,可以进行遵守纪律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有些同学也许会认为运动量太小,根本就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所以就不认真做。其实不然,无论是广播操或者是眼保健操,只要你每一节都能动作到位、认真地去做,同样能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其次,要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即使不走出教室,也要让自己站起来走动走动,扭扭脖子,活动一下手腕,让身体得到舒展。最好是到室外去活动一下,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下节课的学习。
最后,在家里,同学们也不要忘了进行体育锻炼,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体育锻炼时间表。在学习之余,与父母一起打打球,散散步,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增加了和父母沟通的机会。
进行体育锻炼,虽然会占去一点时间,但是,我们所获得的将是体质的增强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独立锻炼的能力,这不仅保证了我们健康学习的需要,而且也是我们将来工作,生活的终身需要。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冬季,请加强体育锻炼!
冬季的到来,给天气增加了几分寒意,这个季节没有夏日的骄阳正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有这样一句名言:“生命在于运动”,缺少运动,生命也就缺少了动力。没有运动,生命也将变得短暂。
参加冬季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还能锻炼不怕严寒的坚强意志,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同时,锻炼还能调节紧张情绪,历练意志,树立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使同学们的精力更加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锻炼还可以消除学习带来的压力,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我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另外,锻炼在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中,可以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冬季体育锻炼,由于肌肉不断的收缩,呼吸加快,新陈代谢旺盛,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强,同时还增强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准确的调节体温提高人的御寒能力,所以坚持冬季锻炼的人,抗寒能力比一般人增强的多得多。
冬季体育锻炼,接受阳光的照射,弥补阳光照射的不足。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但能杀死人体皮肤、衣服上的病毒和病菌,对人体有消毒作用。还能促进身体对钙、磷的吸收作用,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尤其对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多参加户外锻炼更为重要。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冬季体育锻炼,还可以加快血液循坏,增加大脑氧气的供应量,这对消除大脑长期工作带来的疲劳,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
冬季体育锻炼不仅好处多,而且项目也很多,一般采用长跑,球类,跳绳,踢毽子,等体育项目。这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不同的项目灵活掌握。
同学们,身体是知识的载体,只有健康的体魄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才能应付各种困难和挑战。
最后,请让我以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的名言结束我的演讲:“你想健康吗?你想聪明吗?你想健美吗?请运动吧!”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体育素养、体育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害怕做出的动作难看,往往不敢参与练习,或者敷衍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激起学生潜在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把紧张、胆怯转化为自我锻炼成长的自觉行为。
1.教师要营造融洽轻松的教学气氛,师生、同学之间互相尊重、相互帮助,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心理定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有信心让同伴接纳自己,获得相互认同和鼓励。对缺乏信心的学生应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对遇事紧张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参加激烈的比赛,如足球、篮球、排球项目;对基础好的学生选择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项目,如健美操、技巧、长跑、跳高、跨栏等;对基础差的学生应降低动作难度,个别辅导,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这样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敢于尝试挑战自我。
2.恰当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有效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也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鼓励性语言去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取得的不同程度的进步要给予充分肯定和及时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锻炼学生意志,增强抗挫折能力
抗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磨练意志,增强心理免疫力,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与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教学的形式是以锻练身体为主,为了熟练掌握一个运动项目的技术,需要学生反复练习。这其中必然会遭受失败与挫折,教师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关心学生,尽可能地让学生獲得应对挫折情境的正确理念和调适心理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利用恶劣天气,锻炼学生意志。体育课户外活动较多,避免不了会碰上恶劣天气。很多体育教师考虑到天气影响,经常改变教学计划进行室内授课,其实天气不好恰恰为我们创造了挫折教育的适宜环境,如果不加以利用就错失了教育的大好机会。例如,下雪天操场有不少积雪,天气又很寒冷,教师为了锻炼学生抵御严寒、战胜困难的能力,可以组织打雪仗等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三、组织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体育课中的团队活动,使学生学会理解他人、与人共处、与人协作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谐、融洽的运动环境还可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有助于学生从消极、焦虑、苦闷等不健康的心理中走出来,克服自我的、狭隘的思想意识,把自己融入团队中去。
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身体健康的锻炼,更要善于观察、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把身体锻炼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恰当的课堂形式使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作者单位 陕西省城固县宝山中学)
【加强体育锻炼的倡议书】推荐阅读:
寒假参加体育锻炼倡议书07-03
体育锻炼的益处01-05
体育锻炼的说课稿12-06
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07-10
冬季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好处06-13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09-17
终身体育锻炼09-18
谈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0-30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12-04
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