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自我鉴定

2025-0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自我鉴定(推荐13篇)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自我鉴定 篇1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对学习质量的总检查;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综合考核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结合我系学科专业实际,根据《三江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程》制定英语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实施细则》。

一、组织与领导

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本科毕业论文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

组长:郑玉琪副组长:楼毅、何晴霞

组员:庆学先、赵宁、王怿旦、陶潇婷

秘书:储吉

二、毕业论文进度表

2013年11月15日前确定论文选题,教师完成任务书,下达给学生。

2013年11月29日前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交给指导老师修改审查。

2013年12月6日前学生完成开题报告修改工作交给指导老师确认签字、由学生将签字后的开题报告交给班导师。

2013年12月20日前英语系将公布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学生的名单(换题截止),不通过的学生限期整改,12月27日前再审,通过方可开题。

2014年1月17日前将论文一稿交给指导老师。

2014年3月21日前将论文二稿交给指导老师。

2014年4月18日前学生提交论文答辩稿(至少是第三稿)打印稿三份。

2014年5月9日(暂定)召开论文答辩组织工作会,分发评阅论文。

2014年5月23日前完成评阅,向系里提交不够资格参加答辩的学生名单。

2014年5月31日(暂定)答辩

2014年6月6日(星期五)前提交所有论文资料的打印稿(指导教师和学生手写签名)和电子版。

三、毕业论文的选题

1、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应着重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应用能力,应力求有所创新。在此前提下,凡有关英语国家语言、文学、文化、翻译、英语教学法等方面的内容均可以作为选择的题材。

2、选题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题目不宜过大,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完成。

3、毕业论文一般一人一题。学生可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自拟课题,但必须经指导教师审定。

4、课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如因客观原因必须改变课题,须经指导教师和英语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批准。

四、毕业论文的成果、装订及资料要求

1、查阅文献10篇/部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3篇/部。

2、中文摘要约350字,英文摘要约300个词。

3、开题报告(用英语书写)必须对所研究课题的背景和现状做较充分的调查研究,写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目标、论文提纲等。

4、论文正文部分字(词)数应不少于四千单词。论文必须单独装订成册,统一使用学校提供的封面格式;

5、每个学生的论文定稿、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情况记录表、指导教师评阅表、评阅教师评阅表、答辩记录及总评成绩表等表格按以上顺序装订成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资料装入个人专用资料袋,资料袋目录填写要完整。

6、毕业设计(论文)全部资料、表格等必须有电子版,以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存档。

五、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

(参见《三江学院英语系学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

六、指导老师基本条件和职责

1、指导教师应由讲师以上(含讲师)或相当职称的人员担任。初级职称的人员可协助指导教师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2、指导教师应有明确的指导计划,列出毕业论文进度安排表。将论文任务进行科学地分解、分阶段完成的任务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抓好各个环节的指导。

3、指导教师要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注意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和个性培养,做到教书育人。着重启发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不包办代替,也不放任自流。

4、指导学生分析、论证并确定选题,制定工作计划。选题要求参见“毕业论文的选题”。

5、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资料收集方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书目。

6、指导学生认真撰写论文提纲。应尽量做到全面缜密,理顺所要论述内容,避免以后反复修改。

7、指导教师应在学生正式定稿前至少审稿修改三次。对论文的内容、结构、语言表达及格式进行指导和订正。要求内容翔实、结构清晰、语言基本流畅、格式规范。三稿的语法错误率应控制在2%以内(即每百字少于两个语法错误)。答辩后定稿应尽量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8、认真填写任务书、指导记录表、评阅表等相关表格。

9、指导教师要确定与学生联系的方式,并定期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每周不得少于一次)。要在答疑和指导的同时检查学生的进度和质量,并将有关毕业论文的工作和指导情况填入《三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情况记录表》(每两周填写一次,尽可能详细,总共不少于八次)。

10、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因工作需要出差,时间在2周以内的须经院(系)分管领导批准,超过2周的应报学校教务处审批。指导教师应在出差前事先向学生布置好任务或委托他人代为指导。

11、毕业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要根据论文的水平和质量写出评语,评定成绩。对不符合要求的论文要令其修改直至合格,否则不准该生答辩。指导学生熟悉答辩过程,提高表达能力,督促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事宜。

七、对学生的要求

1、应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学生本人应对论文的质量负责,有高度的责任感。按照英语系毕业论文进程表的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争取优异成绩。

2、确定指导教师后应尽快和导师联系,做好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

3、严格遵守纪律,主动接受教师的检查与指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程。按照院、系论文进程,按时保质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因事、因病不能按时参加指导的,应事先向指导教师请假并按学生手册的有关规定办理请假手续,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者,评分降低一级。累计旷课的时间达到或超过全过程1/4者,取消答辩资格,按不及格处理。如因外出实习等客观原因无法与指导教师经常面谈的,应通过电话、网络等手段和指导教师保持联系(每周至少联系一次)。

4、必须认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提纲、初稿、二稿、定稿等阶段规定的全部任务,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刻苦钻研精神,严禁弄虚作假,不得抄袭他人的毕业论文或已有成果。凡抄袭别人成果者按考试作弊处理。

5、认真填写开题报告、指导记录表等相关表格。

6、毕业论文要求做到言之有物,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格式规范,行文基本流畅。

八、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

1、评阅由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分别进行。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分别将评阅意见和成绩填入《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评阅意见要求详实有针对性。指导教师须负责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

审查,在指导教师评阅意见中要写明该生是否具有参加答辩的资格。评阅教师也需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在评阅教师评阅意见中写明该生是否具有参加答辩的资格。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评阅教师,如认定某学生不具备答辩资格,需将学生名单上报到英语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如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对学生答辩资格有异议,则由英语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议决定。

指导教师可参考以下标准进行评分:

① 工作态度与纪律满分20分;②论文选题、文献资料、学术水平及主要创新点满分30分;③论文的内容、结构、语言及格式满分50分。

评阅教师可参考以下标准进行评分:

①论文选题、文献资料、学术水平及主要创新点满分30分;②论文的内容、结构、语言及格式满分70分。

2、毕业论文完成后必须用英语进行答辩。拟成立答辩委员会。并分为若干个答辩小组(每组不少于3人),设小组长1人,负责答辩的具体事宜。

3、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要填写《三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及总评成绩表》,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及答辩情况进行书面评价并给出成绩。答辩组沟通后确定:通过(论文陈述很流畅,问题回答基本正确,论文中仍有些小错误,但总体语言质量和格式都符合要求);限时修改方可通过(此类为大部分学生。论文陈述基本流畅,问题回答大致正确,论文在格式、语言上有一些明显的错误,但限时修改问题解决后就可提交。);不予通过(自我陈述不知所云,问题回答完全不搭边,论文题目和结构严重不符且短期内无法完成修改,论文每句都有重大语言错误,格式严重不符合规范;或者论文是抄袭。此类为极少数)。不予通过的学生答辩成绩应为不及格,三个成绩总评后仍不及格的学生毕业拿“结业证书”。答辩组统一意见后请组长在学生的论文上签署意见并签名。答辩小组要将学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容、结构、语言表达、格式、是否存在剽窃行为等)以书面的形式反馈给该学生。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论文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完成定稿。

4、论文的最终成绩一般采用五级计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各院(系)教学秘书将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委员会分别评定的成绩,按照4∶2∶4的比例加权求和后得出最终成绩,填入三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表中并签名。百分制与五级记分的换算:

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不及格:59分以下。

5、评分参考标准

优秀:选题适当并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论文立论正确、观点新颖,内容完整,并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文字流畅,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资料翔实,论证有力,引文规范;校勘认真且文档齐全、规范;答辩时概念清楚,问题回答正确。

良好: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论文立论正确、内容完整,文字条理清楚,文档齐全、规范;答辩时概念较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

中等: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论文内容基本完整,论证基本正确,结论基本合理,文档基本齐全,答辩时能回答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且基本正确。

及格: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论文质量较一般,答辩时讲述不够清楚,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不及格:未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论文在结构和内容上存在较大缺陷和错误,有抄袭现象;答辩时概念不清,回答问题不够正确。

6、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不得降低要求。“优秀”成绩的比例一般掌握在15%左右,不超过20%,“中等”及其以下成绩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15%。论文成绩经答辩委员会审定、院(系)领导批准后报教务处。个别成绩评定超出控制比例的应说明原因,经教务处认可后有效。毕业论文“不及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如果学生自愿重修,可提出申请,经系主任批准,办理重修手续,一般安排在下一届毕业论文期间进行。

7、论文资料整理和提交工作:教师负责提交以下纸质材料(在答辩前交指导教师评阅表、评阅教师评阅表和答辩后交答辩记录及总评成绩表)所有纸质材料上教师要做好手写签名工作,教师还要提交所有材料的电子档(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记录表、定稿、指导教师评阅表、评阅教师评阅表和答辩记录及总评成绩表),每个学生的所有论文资料放在一个文件夹中,以“学生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的方式命名。学生负责提交修改后的论文定稿、任务书、指导记录表,学生要负责配合指导老师完成各项表格上的手写签名工作。

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自我鉴定 篇2

一、转变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 教师是主宰者, 在课堂上讲解课文, 阐释重点、难点, 学生听课、记笔记, 被动地学习。这种授课方式形式单调, 课堂气氛死板, 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深入,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中心, 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发挥”[1]的教学理念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新的教学理念给教师以新的挑战, 从“主宰”到“主导”, 看似一字之差, 但其实是教学模式本质的改变。只有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性, 才能积极地自主学习。因此在实际教学中, 我院要求教师对教材有其整体的把握, 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的内容有所删减或者增补, 尽量做到在有限的课堂中, 让学生吸收多方面的知识, 但不是说课堂教学内容越多越好, 如果过多就会导致上课时间紧张, 教学活动无法开展, 因此教师应对每个单元中的每个部分有清晰的规划, 哪些应该重点展开, 哪些应该略过, 哪些应该作为课下作业, 这样才会有的放矢, 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其次,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做充足的准备, 积极引导。一方面教师在课上要选取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要设计多样的课堂活动, 让学生对每节课都抱有期待和想象, 尽量避免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在智力、兴趣、情感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1. 课前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 课前几分钟学生很难进入状态, 因此可以安排一些小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 演讲、角色扮演等, 或者上课前让学生讲一些新闻快讯, 这样既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又能促使学生课下读报纸, 了解时事, 培养阅读兴趣。

2、单元导入。

在每个单元的导入中, 可以让学生根据主题进行讨论, 或者用一些图片和视频来引入课文。但是, 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在讨论中, 教师不仅仅要做一个倾听者, 而更重要的要做一个评论者和启发者, 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3、课文讲解。

课文理解一般是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答案的任务型教学模式, 然后教师再阐述重点难点。通过交互式、讨论式、角色扮演等各种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热情。例如, 在理解文章时, 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 其他的学生可以针对这一部分提问题。教师对疑难的问题再进行分析和解答。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积极认真地阅读课文, 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在课后一定要给学生布置不同形式的课后作业, 可分为

独自完成的作业, 两个人一起完成的作业和小组一起完成的作业。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 评价, 并挑出优秀的进行展示, 从而营造出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

二、“读”和“写”有机融合, 双向能力共同提高

把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合并为英语读写课是课程改革中的一项大胆尝试。读写是相互密切联系的结合体, 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因此, 要想提高双向能力, 必须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 在授课过程中, 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水平在不同年级“读”和“写”要有所侧重。英语读写课是在一、二年级开设, 而“读”是输入的过程, “写”是输出的过程, 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输入, 就很难达到很好的输出效果。大一的学生基础较差, 词汇量较少, 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因此, “读”占主要部分, 适当地穿插基本的写作知识并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而大二的学生, 词汇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 知识储备明显增多, 因此, 在这个阶段要倾向于写作, 但是同时也不能忽视阅读。

其次, “读”和“写”要融合在每节课堂中。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新词、好词, 可以让学生来造句子或者根据几个词来编故事;阅读中好句子和优美的段落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或者进行翻译。例如, 在泛读教材unit2"Little House in the Big Wood"[2]中, 有很多优美的景色的描写, 因此, 让学生分组进行翻译或者仿写, 并进行评比。同时在仿写和翻译中, 学生也会逐步提高欣赏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讲到文章中某个主题时, 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写作文。从学生的作文中, 老师可以找出学生的标点错误、语法错误、用词不当、句子不连贯、结构安排不合理等问题, 然后在课堂上拿学生的作文作为范例, 进行讲解, 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对写作知识的理解会更透彻。平时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包括报纸、名著、杂志等, 对美文进行摘抄和仿写。通过这一系列措施, 我们可以把读和写有机地融合起来, 这样更有助于学生读写能力共同提高。

除外, 读写能力的提高仅仅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让学生把阅读和写作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习惯, 从而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 这样才能真正地快速提高读写能力。

三、借助网络平台, 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 网络资源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学中。网络资源有其自身的优点, 例如, “网络信息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时代感强, 信息获取便捷, 易于展示和更新, 网络信息还具有共享性和交互性等特性”[3]。在英语读写课程中, 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材料就是需要有多样性、及时性、共享性等特征。因此, 网络平台的应用, 极大地促进了英语读写课的改革。

首先, 在授课过程中, 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 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 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表现。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影像等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文章中有趣的话题,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 分配不同的任务, 让学生课下搜索资料, 然后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解。同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资料, 供同学们共享。

其次, 教师可以创建英语读写课的网络平台, 大家可以上传或下载资料, 提交作业, 教师在网上批改作业, 学生还可以互评。这样教师和学生,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激发学习热情, 培养学习兴趣。

小结:

英语读写课的出现不仅是现实情况的要求, 也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方向。它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在英语教改的潮流中必须要迎流直上。任课教师任重而道远, 必须从思想上转变教学理念, 在实践中改变教学模式, 并不断地琢磨新方法、新思路、新渠道, 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 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法, 建立适应学生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娟.论学生中心地位在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的体现[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第27卷, 第3期, 2011.

[2]、刘乃银英语泛读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自我鉴定 篇3

“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外国语文学系”,简称“外文系”。钱锺书先生在《围城》中对大学各系有经典调侃:“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学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学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72页)在钱先生调侃的“学科等级排行榜”中,“外国语文学系”虽然不及理科各业,但在文科各门中却坐了头把交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可安慰。

莫非是爱屋及乌之缘故,钱先生才对“外国语文学系”情有独钟?毕竟,那是他稻粱谋的位置!

也许,答案并不这么简单。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外国语文学系”闪亮登场之时,的确志存高远。其力压人文学科群芳,某种程度上也是“实然”。

吴宓先生留下的两份重要材料足资为鉴。一份是刊载于《清华周刊》(一九三五年六月十四日号)的文章《外国语文学系概况》,另一篇是载于一九三七年《清华大学一览》的《外国语文系学程一览》。

《外国语文系学程一览》开宗明义点出了外国语文学系课程设置之目的,就是使学生能:“(甲)成为博雅之士;(乙)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丙)造就国内所需要之精通外国语文人才;(丁)创造今世之中国文学;(戊)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而互为介绍传布。”

由此可见,外国语文学系在最初的课程设置阶段就定下了“博雅”与“专精”二原则:“其一则研究西洋文学之全体,以求一贯之博通;其二则专治一国之语言文字及文学,而为局部之深造。”“博雅”与“专精”的精神完全体现于以下这份分年的课程表中:

第一年(共三十六或三十八学分)

国文(六);英文一(八);中国通史/西洋通史(择一,八);逻辑/高级算学/微积分(择一,六——八);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普通地质学/普通生物学(择一,八)

第二年(共三十六学分)

英文二(六);第二外国语(择一,八);西洋哲学史(六);西洋文学概要(八);英国浪漫诗人(专门研究一,四);西洋小说(专门研究二,四)

第三年(共三十二学分)

英文三/德/法(择一,八);西洋文学分期研究之古代希腊罗马(四);西洋文学分期研究之中世纪(四);西洋文学分期研究之文艺复兴时代(四);英文文字学入门(四);戏剧概要(专门研究三,四);文学批评(专门研究四,四)

第四年(共二十四学分)

英文四/德/法(择一,八);西洋文学分期研究之十八世纪(四);西洋文学分期研究之十九世纪(四);现代西洋文学之诗/戏剧/小说(择二,四);莎士比亚(专门研究五,四)

除以上必修之课程外,外国语文学系还设以下选修课程:

第一、二年拉丁文(八);第一年希腊文(八);第一、二年日文(八);第一、二年俄文(八);高等英文作文(四);英国文学书选读(四);英语捷径(四);其他研究课程(六)。

在《外国语文系学程一览》中,还附有“学程说明”,涉及课程主要内容、教员、学时、学分、性质。如介绍吴宓亲授的“课程专门研究一”——“英国浪漫诗人”:“本学程取英国浪漫时代诗人(Wordsworth, Coleridge, Byron, Shelley, Keats)之重要篇章,精细研读。由教员逐字逐句讲解,务求明显详确,不留疑义;兼附论英文诗之格律,诸诗人之生平,及浪漫文学之特点。每周两小时,两学期共四学分,本系二年级必修。”

这张学程表传达出的第一个清晰信息就是语言文字与文学并重,二者互相为用,不可偏废。在《外国语文学系概况》中对此有明确说明:“盖非语言文字深具根底,何能通解文学而不陷于浮光掠影?又非文学富于涵泳,则职为舌人亦粗俚而难达意,身任教员常空疏而乏教材。故本系编订课程,于语言文字及文学,二者并重。”

另一有趣之处是,外国语文学系所列的第一门课程不是外文,而是国文,足见对中国语言文学的重视。在《外国语文系概况》中也对此有强调:“本系对学生选修他系之学科,特重中国文学系。盖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关系至密。”因为无论是为了“(一)创造中国之新文学,以西洋文学为源泉为圭臬;或(二)编译书籍,以西洋之文明精神及其文艺思想,介绍传布于中国;又或(三)以西文著述,而传布中国之文明精神及文艺于西洋,则中国文学史学之知识修养,均不可不丰厚。故本系注重与中国文学系相辅以行者可也”。

此处,正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外国语文学系之所以能够“艳”压人文学科群芳之所在,因为其他人文学科很难具有比其更广阔的“兼容并包”之精神。这点在外国语文学系“大一”的课程设置中最为清晰可见,不但旁及中西文史哲,而且兼顾数理化,其视野之宏大,深得博雅教育之精髓。

牛皮不是吹的。吴宓等人先在清华后在西南联大筚路蓝缕开创的这条外国语文学系的博雅教育之路的确是结出了并蒂莲:一脉在大陆,一脉到台湾地区。大陆的代表人物有钱锺书、卞之琳、李赋宁、王佐良、赵萝蕤、穆旦、巫宁坤、许渊冲等;而前往台湾的夏济安更是依托《现代》培育出了一大批新生的力量,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言,他和一大批台湾现代作家如白先勇、颜元叔、叶维廉、刘绍铭、李欧梵、欧阳子等人都出身于外国语文学系,足见博雅教育之流风所及。

今日,“外国语学院”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虽然招生和就业都还尚可,但无可否认,表面的荣光遮蔽不了其地位在各自高校学术生态中的式微。“外国语学院”越来越像语言技能补习班、留学培训基地或投机考取其他学科研究生的跳板。由于具有在考研考博浪潮中的外语优势,如今外语本科出身的学生大规模入侵其他人文学科,足以从旁证明“外国语学院”魅力的丧失。吴宓等学界前贤点燃的那一支明亮的圣火已然渐行渐远,迷茫微暗。如果没有了高远的目标,如果丧失了博雅教育的胸怀,只把文学当成外语教育中的点缀,“外国语学院”“斯文扫地”那一天,或许不远。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自我鉴定 篇4

英语专业学生必读的经典书目

1.Geoffrey Chaucer, The Canterbury Tales

2.John Bunyan, The Pilgrim’s Progress

3.Daniel Defoe, Robinson Crusoe

4.Jonathan Swift, Gulliver’s Travels

5.Charles and Mary Lamb, Tales from Shakespeare

6.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7.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Vanity Fair

8.Jane Austin, Pride and Prejudice

9.Charlotte Brontë, Jane Eyre

10.Emily Brontë, Wuthering Heights

11.George Eliot(Mary Ann Evans), The Mill on the Floss

12.Robert Louis Stevenson, Treasure Island

13.Joseph Conrad, Lord Jim

14.Henry James, The Portrait of a Lady

15.Thomas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6.E.M.Forster, A Passage to India

17.George Bernard Shaw, Pygmalion

18.David Herbert Lawrence, Sons and Lovers

19.Virginia Woolf, To the Lighthouse

20.Herman Melville, Moby Dick, or the Whale

21.Harriet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

22.Nathaniel Hawthorne, The Scarlet Letter

23.Mark Twain(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24.Theodore Dreiser, Sister Carrie

25.Jack London, The Call of the Wild

26.Scott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

27.Ernest Hemingway,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28.William Faulkner, The Sound and the Fury

29.John Steinbeck, The Grapes of Wrath1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自我鉴定 篇5

考研成绩出来已经一个月了,一直想写点什么。想想这半年多的考研生活,突然觉得莫名的空虚,似乎自己除了考研这件事,什么事也没做。不过,也算幸运,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们想必已经下定决心考大外了,所以我就不赘述前期准备工作了。

一、关于政治。

还是建议报个辅导班吧。当然,如果你自制力足够可以就省略吧。跟着老师梳理一遍知识点,顺便感受一下偌大的体育馆里还有无数跟你一样奋斗的青年们,也是一种鼓舞。另外,个人觉得政治背太多真的没用,又浪费时间,找一本好的练习册做选择题,比如肖秀荣,考试前再做几套模拟题,平时多关注时事,对我国政治体制了解了解,问题就不大。 考研 教育|网

至于大题,则要发挥出“鼓吹”的功力,尽可能用术语鼓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要吝惜用套话,老师批卷都是机械式的,看到差不多就会给分。

二、关于语言学。

近年大外语言学题型越来越活,建议零基础的同学先看中文版《语言学教程》,觉得心里有点底了,看英文版《语言学教程》,不过一旦看上了英文版的,就要把中文版扔掉,不要过分依赖,这样可以让自己形成英文思维。考试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个术语,就可以马上用英文反应,而不是先中文再英文。推荐一本《语言学纲要与实践》,赵永青,北京大学出版社,一般练习册很难找到完全匹配大外考试题型的,这本就很好,选择,填空,改错都有。值得注意的`是,书的每一章前面都有名词解释,这里很容易出题。我做过记录,这块出过选择,填空等等,有的甚至是原封不动,这些名词解释里有很多是超出语言学教程的内容的, 13年填空题也出了好几个在语言学教程里从未出现过的陌生术语,而这些术语恰恰出现在练习册里的名词解释里。

这本练习册是原大外院长编著的,所以可能老师出题的时候多少也会进行参考,大家要注意。基本上语言学教程英文版要看三遍以上,然后仔仔细细把练习册做了,名词解释背了,语言学不成问题。

三、关于文学。

一开始文学比较让我头疼,太多了,感觉看不过来,所以文学复习一定要抓紧真题,真题考什么看什么,不考的坚决不看。建议自己写一份重要作家及作品表,来应付第一题填空。第二题则靠真题和选读那几本书,真题重复率真的很高。至于大题,没什么技巧了,一个一个作家写,一个一个作品准备。我当时是挑了大约英美加起来十个作家写了三千字的评析,最后还是考了最没悬念的Wordsworth,真的太爱考Wordsworth了!

四、关于二外,我的二外是日语。

我的方法很简单,做真题。当时把日语真题装订在一起,一道道题做,不会的就问。当时我们寝室有个人在考日语研究生,所以我占了不少便宜。她讲得也好,不仅讲明白了这道题,还举一反三,以后遇到类似题型,也都明白了。大家如果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可以查书或者上网查,反正一定要把卷子上的每个知识点弄懂。因为说实在的,日语三级总共也就那么些个语法点,今年考这个,明年考那个,你把它全弄明白了,自然也就过了。

五、关于复试。

大家都知道分为二外听力,英语笔试,面试三步。13年的日语听力爆难,出来后大家都是一张苦瓜脸。以前大家不是说的只有三级难度吗?13年的绝对有二级+难度。长对话,说的也快,总共十道题,卷子上事先每道题前面会有类似标题类的提示,告诉你这道题大概主题。建议大家一定要听清问题,然后听的时候抓住问题听,别的没用的聊天内容不用仔细听,尽管可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最后念四个选项的时候,就选你听到的那个。用这种方法,我连蒙带猜,听力十道题蒙对六道,真的完全是蒙的,讲什么了完全没听懂。

(一)然后是英语笔试。

今年有选择题,有选项完型填空,阅读,翻译,作文,似乎题型减少了。选择题不同往年重视单词,今年更重视语法,出些虚拟语气啊什么的,有点像高中英语选择题了,不过难度要比高中难多了。完形填空我觉得挺简单,文章也挺短的。阅读也还可以,没有难为的人地方。翻译是一段英译汉,一段汉译英,没有想象的长。今年英译汉是有个关键词,patent,专利,如果你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基本也就能翻译个差不离。汉译英是出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作文今年是给你一段话,让你自拟题目谈感想,大意是谈逆境对人生的推动力。

(二)关于笔试。

我一个真题也没做,因为这个真题参考性不大,不可能出原题。建议背背专八单词,研究研究介词,at,on,of等等和哪些词搭配在一起,自己总结一下,然后随便找本难点的练习册做做阅读,提提速度,最后背背作文议论文模板,总结出来怎么写一个事物的好处,怎么写一个事物的坏处,怎么写对比,怎么写建议,这个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写几篇练练手。最后要注意的是,抓紧时间,注意速度。前面的选择题一难,就容易耽搁时间,翻译你也得需要斟酌吧,作文还得写好多字呢,所以如果前面耽搁时间太长,直接影响作文能不能写完。所以必要的时候,舍弃几道选择题,一定要把题全答完。

(三)说说面试。

报道的时候抽签决定先后位置,然后一组十个人进准备室,看一篇A4纸一页半的文章,今年讲的是女性虽然在智力上与男性没有差异,但在实际工作上却遭到歧视。然后等着进考场。里面坐着五六个老师吧,问问题的有三个,气氛挺融洽的,大家都坐着,老师也不咄咄逼人,可以放松心态。先针对文章问问题,例如第一个问题让我总结一下文章内容,然后又问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问了在我国,这种现象存在吗?之后问了在之后的学习中,你的研究方向,侧重点在哪里,从什么时候起,对英语产生兴趣的,随着你的回答,老师们也会随机问你很多问题。我的语速比较快,基本上从进考场到出不到十分钟,不过我前面那人就在里面呆满了十五分钟,因人而异。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自我鉴定 篇6

根据烟台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结合英语专业特点,特制定我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具体如下:

1、字数:一般在4000词至5000英文词之间;

2、论文应该依次包括封面、扉页、致谢、摘要(中英文摘要及其对应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先英文,后中文,以作者的姓氏按字母或拼音顺序排列)。

毕业论文装订顺序:封面,扉页,任务书,致谢,英文摘要、关键词,中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指导教师评审表,评阅人评审表,答辩评审表,封底

3、论文须包括引言(Introduction),正文,结语(Conclusion)。

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字,太长时,应该缩短,可加副标题。

4、版式:A4纸张(21x 29.7cm)

边距: 上下边距各3cm

左边距:2.5cm;右边距2cm

页眉(3号字,隶书):加“烟台大学毕业论文”字样,居中,从acknowledgements开始到bibliography

汉语字体:宋体

英语字体:Times New Roman

一级标题:三号字体(沿版面左侧边线顶格安排,与下文空一行)

二级标题:小三号字体(同上)

三级标题:四号字体(沿版面左侧边线顶格安排,与下文不空行)

四级标题:小四号字体(同上)

三级标题以上(不含三级标题)的内容与下一标题间空一行。

英文标题一律用粗体(Boldface)中文标题一律用黑体。

标题体系应该一致为:

11.11.1.122.12.1.1……

(1),(2),(3)…(用于例句编号)例句可连续编号,也可每章单独编号。

正文字体大小:小四(12号字体),行距:1.5

引文字体大小:引文超过3行时,字号:五号(11号字体),行距:1

每一段开头缩进四个英文字符的位置,段与段之间不空行。

5、题目页、致谢、摘要、每章、参考文献都要另起页。

6、参考文献转行时第二行需空格:英文空4个字符;汉语空两个汉字。

7.页码的标注:内封、致谢不标页码;摘要、目录标页码,用小罗马字,居中;其余部分

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居中。(参见目录部分)

8、封面:分类、编号:宋体,小五

“烟台大学”:隶书,33号,居中

“毕业论文(设计)”:华文中宋,33号,居中

英语题目:大写,小二号字,Times New Roman, 加黑,居中)

汉语题目:黑体加粗,四号字,居中

9、内封:题目及supervisor:全大写,加黑,小二号字

其余:三号字(Times New Roman), 加黑

10、致谢:另起一页。台头三号字(Times New Roman)、全大写,加黑且居中,与内容空一

行;内容小四字,行间距:1.5。

11、摘要(不少于200字):另起一页。台头三号字(Times New Roman)、加黑且居中,与

内容空一行;内容小四字,行间距:1.5。关键词台头与摘要内容空一行,小四号字(Times New Roman),加黑,关键词(3-5个)之间用逗号隔开;内容小四号字。

12、中文摘要:另起一页。台头三号字,黑体,居中,与内容空一行;内容字体:宋体;

字号:小四;行间距:1.5。中文关键词与英文关键词要对应,其间用分号隔开。

13、目录:另起一页。台头三号字,(Times New Roman)、加黑且居中,与内容空一行;内

容小四字,行间距:1.5。致谢、摘要、每章一级标题、参考文献都要加黑。

14、参考文献总体要求:

1)英文文献排列在前,中文文献排列在后。

2)英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姓氏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3)中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4)文中所有的引文和所引用的数据都要有出处,出处用夹注的方式注明,如(Chomsky,1992:82),所有的出处信息都要落实到参考文献中。

5)参考文献的其他格式要求参见《外语与外语教学》参考文献。

6)几种常用的文献标志码

纸质文献

A(article from anthology)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C(collected papers)论文集

D(dissertation)学位论文

J(journal article)期刊文章

M(major work)专著;普通图书 N(newspaper article)报纸文章 P(patent)专利

R(report)报告

S(specification)标准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DB(database)数据库

EB(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

CD(CD-Rom)

DK(disk)

MT(magnetic tape)

OL(online)

组配标识

C/OL

CP/DK

DB/MT

DB/OL

EB/OL

J/OL

M/CD

N/OL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自我鉴定 篇7

改革开放后,我国旅游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旅游人才大量缺乏。2011年发布的《海南省旅游人才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简称《报告》)指出,在未来10年,海南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缺口超过20万人。各大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如同雨后春笋班应运而生,笔者所在的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下称“我校”)应用英语系的涉外旅游与酒店专业也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如火如荼地建设的背景下成立。根据教育部[2000]2号和[2006]16号文件中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因此,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真正能够服务区域经济的优秀旅游人才,是摆在各位旅游英语授课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二、我校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选择不适用。目前市场上的旅游英语教材玲琅满目,种类众多。我校应用英语系旅游课程选取的教材是由朱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英语教程》第二版。该教材采用了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模块式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分为中国文化旅游、中国风物旅游、中国节庆旅游、中国山川游、中国水景游、中国古刹游、中国楼阁游、中国古迹游、中国古镇游、中国主题公园旅游10个模块,内容丰富,但文章冗长,生词繁多,缺乏趣味性。而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学习兴趣不浓,因此该教材不论是教师的讲授还是学生的自学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在练习方面,该教程虽设计了多种互动式练习,有听力训练、情景对话、角色扮演、旅游阅读、旅游翻译、应用文写作等,但听力及翻译练习难度超出学生实际水平,且情景对话练习选材单一,基本上是对对话的模仿或将要求学生将文章改编成对话进行表演,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此外,部分判断题设置不合理,如一文中的。

2.多媒体运用的形式单一。由于意识到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要,我校在大多数教室里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提倡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在旅游英语课堂上,授课教师的多媒体运用主要体现在PPT课件展示和听力录音播放,形式单一,不能充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此外,由于繁重教学任务的压力,导致教师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准备课件,而是直接使用几乎完全照搬教材内容的教材配套课件。如此一来,在没有从实际教学角度重新设计课件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只能局限于书本,且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3.实践场地固定。高职旅游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虽然大部分教师认识到这点,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角色扮演、模拟导游讲解等实训内容,但在实践场地选择往往固定在教室,如在教室里通过PPT展示景点图片等以达到创设真实场景,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训的目的。而我校职业旅游英语课程都是大班上课,教室里人数众多,环境拥挤,容易使学生在实践展示时常常因紧张而发挥不佳,逐渐产生挫败感,如果该情况得不到改善会打击学生对旅游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害怕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氛围也将变得沉闷。

三、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1.结合学生情况,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旅游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之一,其学习目标不是通过学习单词、短语和语法规则来掌握一门语言,而是通过学习语言来掌握一种思想、一门技术和一种知识。因此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师满堂灌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旅游英语教学,切勿将旅游英语课上成精读课、翻译课。此外,旅游英语知识涉及面广,教师不可总是希望在课堂上讲得面面俱到,教学内容没有重点,这样学生难以消化知识,眉毛胡子一把抓却什么也抓不到。而是应遵循高职“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删减增补。如在本次课程教学改革中,笔者在处理教材内容时对学生工作很少涉及的盆景、主题公园部分进行删减,而在教授中国节日模块中春节一文时,由于教材内容空洞无趣,但对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来说可能在今后会经常向外国游客介绍这一重要节日,因此笔者在通过各种形式搜集了有关春节的贴春联、守岁、拜年等相关英文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并布置任务让每一位学生能够用英文做一次有关春节的介绍。总之,世界上没有一本完美的教材,当教材编写内容不适用于学生时,教师需要多费些心思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教学材料,真正做到活用教材、用活教材。

2.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视频展示。大部分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对我国的旅游知识缺乏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用英文去学习景点介绍对他们来说不仅难理解,也缺乏形象的认知。因此在旅游英语课堂上,在教授某个旅游景点时,不论是老师用多华丽的语言介绍还是教材文章多精致的描写都会略显无力。面对这一难题,教师往往是通过配套课件中的几张景点图片来帮助学生对景点产生初步认知,而根据笔者的经验,播放旅游景点相关视频会是更直观、更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手段。当然,在准备新课时,笔者会先在网上先搜索与教学内容的相关视频,如景点的英文宣传片或与景点相关的新闻报道,然后用硕鼠软件将视频从网络上下载并在课堂中播放。对于时间较长的视频可选择播放与教材内容最为相关的部分,播放长度应尽量控制在10分钟内,以免占用太多课堂教学时间。若没有相关的英文介绍,笔者认为中文的视频也是可取的,这取决于该视频内容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或是提起学习兴趣。当然,从成千上百的相关视频中挑出一个适用于课堂教学的视频对旅游英语授课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事情,但只要教师能够坚持做好这一教学辅助材料的收集,必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将课堂搬出教室外。以舞台表演为例,表演的空间越窄,与观众之间距离越近,表演者越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笔者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自己与观众近距离地表演舞蹈节目时,表情逐渐不自然,笑容变得僵硬,甚至因紧张而导致忘记动作。而如果在远距离的舞台上因看不清观众的细微表情,心理负担更小,表演也会更出色。因此,旅游英语教学可以试着转换教学活动空间,从传统的教室课堂教学环境中走出,让学生在更宽松的活动气氛中去交流、去学习、去展示。以第十六单元景点讲解部分三星堆遗址课文为例,笔者通过将课堂搬到户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1)课前教学准备;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该景点的介绍,每位组员根据自己的喜好、英语水平来选择自己的介绍内容,在课堂展示时轮流充当导游角色为全班同学进行景点讲解。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处阴凉且无车辆过往的地方(务必注意学生安全)布置模拟讲解场景。根据此次教学内容的设置,笔者在一块选好的位置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三星堆遗址平面草图,标志出大门、第一展厅、第二展厅、1号及2号祭祀坑位置,并将课文中介绍的展品(如神树、青铜立人像等)图片打印出来,粘贴在树上,以便学生做清楚、形象的介绍。(2)具体教学实施过程: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场景的布置及游览顺序,并准备一个扩音器以供“导游”讲解时使用。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场景内容轮流完成景点讲解。在一组学生讲解完后,邀请另一组成员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对所有表演进行点评(该阶段切记表扬有进步的同学),并给各小组打分。为加强小组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同组成员得分应相同,且该分数计入学生平时成绩。

4.将基本的人文知识植入教材。现代旅游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所以教学内容在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基础上,应该把基本理论与人文地理知识逐步嵌入其中,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善的教材体系。只有把握这些人文积淀,学生在进行国外景点介绍时,才能够游刃有余。当然,要掌握好这些基本背景知识的难易度,由浅入深地进行,太浅或太深都无法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5.突出口语特色,引入情景教学模式。要使学生真正提高学习旅游英语的兴趣,除了设置系统、实用的课程外,还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轻口语、轻实践教学方法,将教学重点放到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上来。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情景式教学模式必不可少。情景式教学把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情景里,让学生通过看、听、说和表演等方式,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并让学生在真实情景或模拟情景中锻炼、强化、提高运用语言知识和获得语感的能力,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交流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反映客源国文化的电影、电视和广告片等视频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中逐步培养出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学会句式表达的同时,了解该语言合适的语境,包含的文化因素等,避免出现交际中的语用错误。正如托马斯(Thomas)指出:“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四、结语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自我鉴定 篇8

本人于2010年12月起担任外语系副主任一职。在这一年内我积极学习政治理论和教学管理知识, 本着以教学为中心,以为老师服务为己任的工作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对岗位职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本我们在教研室活动中,创造性地将政治学习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破除陈旧观念,努力提高认识水平.正确把握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系工作实际,积极踏实地开展工作。每周的教研室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探讨沟通,教学内容研究,专题讲座等。

二,明确职责,抓好教学管理工作

1.在系主任、教学秘书、以及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本人较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从新学期的开学准备,教材、教参发放,到期中教学工作检查,下学期教学工作安排,期末考试命题安排和组织,等等。课堂教学听课、督导也是本人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本学期,在教学和行政工作之余,本人听课10节,了解到了一些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情况,同时也从其他老师的教学中获得了不少经验。

2.协助学院相关部门对2011级新生进行入学教育,请一年级任课的主干教师就专业教学和学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并鼓舞士气。日常教学管理是本人的工作重心,让新生熟悉并了解大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是日常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次专业教育大会,学生们对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该如何度过,应该在这四年当中完成什么任务,四年之后可能会面临一些什么选择,有什么样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等有了一定的认识。

3.协助系主任于万锁老师组织了英语专业2009级专业四级考试和2007级专业八级考试备考工作。分别开展了“过专四,争优秀”,“过专八,争优秀”等系列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四级考试不仅仅能够检验英语专业学生基础学习阶段的学习成效,也能够检验英语专业基础教学工作的成效。专业四级的通过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位证的获得,此项工作得到了各部门的有力支持。专业八

1级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的一个整体评估,专八成绩对学生就业情况有直接影响,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07级学生今年的专八通过率高达74.2%,为近五年来最好成绩。

4.协助系主任于万锁老师完成了毕业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这两项工作都是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及实践能力的一次整体考验。从实习单位的联系,实习过程的整体监控,反馈意见及综合测评,本人都有参与。毕业论文从开始选导师,定方向,以及中期检查,抽查审核到最后毕业论文答辩,本人都是主要负责人。

4.协助系主任于万锁老师制定2012版外语系英语专业及英日方向培养计划方案。目前实行的培养计划为2006年版,已经执行了五年一个周期,在制定新的培养计划过程中,本人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分别召开各年级学生座谈会和专业教师座谈会,并与院级领导,相关专家进行反复沟通。最终完成了三稿审核,加大了选修课的比率,增加了部分主干基础课的课时,如综合英语,听力等。

5.结合学院开展的教风学风系列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达标创优竞赛活动加强教风建设,规范教案编写和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评课活动,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完善教师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的相关规定.组织教师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活动,通过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严格考试纪律等措施共同抓好学风建设.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引导青年教师结合自身的优势和本系的发展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外语系年轻教师多,可塑性强,我经常与他们沟通,引导青年教师结合外语系发展需要和自身特长确定发展方向.三.教风、学风进一步好转,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外语系历来重视教风学风建设,教师们均能规范教学行为,以满腔热情投入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许多教师利用电子邮箱和QQ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在良好教风的带动下,我系学风有了进一步好转,学生学习自觉性高,到课率、早晚自习出勤率都有很大改善。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自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07级学生今年的专八通过率高达74.2%,为近五年来最好成绩。

以上是我本主持行政工作,全系教师通过艰苦努力,共同取得的成绩。从我本人来看,在品德方面,我保持了无私和正直的良好品性,处事坚持原则,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特别关心、帮助青年教师的发展。在能力方面,能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常规与改革的关系,做到从大事着想,从小事入手,力求把每件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在勤政方面,我和全系教师一样在教学科研中从没有任何松懈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外语系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我大部分节假日和双休日仍在埋头工作,作各种各样的规划,写各式各样的申报书。在廉政方面,从没有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坚持政务公开,民主理财,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业绩方面,除了行政管理,本我担任了三个班的《综合英语》这一主干课程和《中国文化概论》一门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指导了6名学生的论文写作,还参与了多项省部级科研。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自我鉴定 篇9

一、放假前各位导师与所辅导的学生进行联系,并确定一位组长,教师与学生互留联系方式,以便在写作过程中随时联系、辅导;

二、学生实习时间为2009年3月—2009年5月,实习时间不得少于7周;

三、在2009年5月15日前完成初稿,并对之进行修改;

四、在2009年6月1日前完成最终实习报告。

写作要求:

1.字数在3000字以上;

2.原则上应以实习报告为主;

3.格式按要求(包括版式、字体、字号等),具体见附件2;

4.实习结束后一并交回实习鉴定表,必须有实习单位盖章,并且由所在单位给出实习评价及等级,以作为学生实习的最终成绩的依据;

5.不主动与导师联系者,导师有权不予辅导;

6.最终完成后要交A4打印稿和电子版;

7.实习报告及实习鉴定不合格者不予发放毕业证。

辅导要求:

1.要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辅导,多与学生联系,指导其实习的顺利进行;

2.对学生的实习报告认真进行修改(包括内容、格式等),并给与辅导,最终给出客观的评价;

3.对学生的最终的实习报告给予相应的等级或分数,针对学生的实习鉴定表给出实习的等级或分数;

4.整理好所辅导学生的论文及其实习鉴定表,于学期末一并上交教研室,以备检查;

5.对实习报告及实习鉴定表不合格的学生要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并通知其缓发毕业证。

(具体分配情况请看附件1)

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自我鉴定 篇10

1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位于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建设中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 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十大工程中的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老工业基地改造工程等;十个重点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等项目, 对外语及外语能力突出的相关行业一线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人才培养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如何使龙外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高校职能更好的适应我省及周边地区对外语及外语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 是龙外亟需解决的命题。以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为宗旨, 强调人文基础宽厚、专业技术精进、就业创业能力突出。着重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人文关怀、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跨国文化交际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态建设服务为主旨, 立足东北, 辐射全国, 打造东北亚地区外交、翻译、经贸、艺术、信息技术等方面涉外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2 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以下简称“龙外”) 于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 成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填补了黑龙江省语言类高校的空白。龙外坚持公益化办学, 一直定位于教学型高校, 培养涉外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为地方服务。作为一所外语类院校, 龙外以外语为立校之本, 坚持打造“外”字办学特色, 突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培养, 对非外语专业学生, 加强外语听说能力训练。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于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时间较短, 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管理模式、教学水平、生源层次等实际的办学条件决定了学校的办学定位:立足黑龙江省, 为本地区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打造黑龙江省外事和语言服务、经贸、艺术、信息技术、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等领域高水平技术技能涉外人才培养基地, 并向国内其他地区和东北亚地区辐射。根据学生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初步形成了“一先行、两优化、四结合”的外语教学模式, 即“听说先行;优化外语实践教学环境, 优化外语校园文化环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中教与外教相结合, 外语与专业相结合, 国内与国外相结合”。这一定位既保留了一定的办学传统, 尊重了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情况, 又发挥了自身的优势, 凸显了学校的个性和特色, 适应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达成发展目标, 为培养能为地方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学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 做好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进一步明确专业应用型本科定位, 制定适应市场需求, 符合企业人才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此为指导培养具有外语特色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 利用现代化技术构建高水平的课程群教学。提高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 加大现代化技术的建设, 利用现代化技术建设优质课程群体系。 (3) 建立行业与学院共建的专业培养模式。积极吸引行业专业人才加入到系内课程建设中, 培养专业技术型的人才。 (4) 积极创新授课与考核模式。授课中加大实践的力度, 考核延续过程化的考核模式, 进一步的完善授课与考核模式的建立。 (5) 加强教师能力培养。通过继续教育、企业实践等加大系内教师的培养力度, 增强专业教师的外语水平, 增加双师型教师的人数, 从教师的学历、实践能力以及思想品行上培养具有高职称、高素质、高能力、高品行的高水平教师。

3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同时, 现代大学生个体差异也日益明显, 需求也日趋多元。从生源来看, 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相对欠缺, 对理论的探讨兴趣不够浓厚, 但他们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较为明显, 且相对喜欢实践和参与社会活动。因此, 应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基础和个性特征, 因材施教, 扬长避短, 因势利导。把这些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想象力等方面存在着优势的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 使他们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创造等方面比学术型人才更出色和更有成效。

4 结语

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以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 以市场为导向, 以专业特点为培养要素, 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从理论、实践和能力三方面系统地设置课程, 因材施教, 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培养应用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发展空间, 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方式的多样化, 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并有力推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摘要: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来实现。通过结合学院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构建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 学校内在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日新, 梁昱庆, 汪令江, 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大学学报, 2004, 23 (4) :2.

[2]钱国英, 王刚, 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9) :54-56.

[3]施光跃.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若干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7 (11) :72.

[4]龚祥国.开放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 2012 (8) :30.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自我鉴定 篇11

《综合英语1》B

Part I Matching(0.5’*20, 10’)

1-5 c e h g d6-10 b j a f i11-15l o q k r16-20m n p t s

Part II Phrases Translation(1’*20, 20%)

21.有过错,有责任22.经常23.随意24.绝不25毕竟

26.肯定会27.例如28.安顿下来29.出现;爆发30.平衡

31.live up to one’s expectations32.take sth.seriously

33.be/ hang in the balance

35.be aware of.......37.give up34.lay down one’s life for.....36.set out to do sth.38.put into practice

39.in great relief40.eye contact

Part III Blank Filling(1’*10, 10’)

41-45 D A C M G46-50 L I K F J

Part IV Reading Comprehension(Reading in Depth)(2’*15, 30’)

51-55C C D D C56-60C B A D B

61-65B D B A C

Part V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to Chinese(3’*5, 15’)

66.小男孩很快被抱到一张床上,手臂用酒精消了毒,并且针插进了他的胳膊。

67.如果不能立即采取行动,显然她将因失血过多和休克而死亡。

68.我决定我最想做的就是要好好地回到寝室。

69.当你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你要学的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

70.如果不知道应该握手还是鞠躬,什么时候坐着,什么时候站着,那么我们就没有真正

具备用外语交流的能力。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自我鉴定 篇12

外国语系06级观滩沟一日游活动

策划单位:外国语团总支 策划时间:2007年5月10日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外国语系06级观滩沟一日游活动策划

一、活动目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进

一步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这次活动本着发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充分表现我系大学生风采。

二、活动时间:2007年5月20日

三、主办单位:外国语系团总支

四、负责人:许立捷{外国语系团总支书记}

陈涛{06级外语系班主任}

刘普{外语系老师}

五、活动对象:外国语系06级全体同学

六、活动特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积极表现出同学积极向

上热爱生活的一面。

1、前期宣传工作

2、前期准备工作:要求同学们自带相应的必需品以及了

解旅行常识以及安全。

七、活动流程:

1、早7点30分校门口准时集合2、8点准时点名上大巴

3、在大巴上讲解此行的注意事项以及安全常识4、9点准时达到目的地5、10点到12点游览观滩沟6、12点吃午餐并组织大家集体活动

7、下午3点全体学生点名上大巴返回

8、下午4点到达学校

八、活动意义:此次活动有利于丰富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了解当地一些自然文化以及历史文化,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同时也是体现同学之间增进友谊互相帮助的一次活动.也是要激发广大同学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并从各个方面锻炼同学们的能力,提高全系同学的综合素质,达到“激发兴趣、活跃生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目的。

注意事项:

1、参加者必须注意人身及交通安全。

2、必须严格听从负责人安排。不许独自离开,有事 必须事先打招呼——如遇突发情况,必须及时与负责人联系。

3、大家必须互相帮助,互相照顾,避免发生矛盾,充分体现我外国语系风采。、4、必须严格遵守景区内的相关制度,严禁破坏公物 不许在景区内乱扔垃圾,乱涂乱画。

作者:张宏亮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QQ:316156668

策划单位:外国语系团总支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自我鉴定 篇13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分三个方面:就业状况、英语使用情况、教学评价。

(一) 就业状况

1. 就业地点。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选择在大城市工作的毕业生占58.5%, 选择中小城市的占27.3%, 选择乡镇的占8.4%, 选择乡村的仅为2.3, 有3.5%的同学认为无所谓。通过对部分毕业生进行访谈, 笔者了解到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大城市工作的主要原因, 是他们认为大城市有更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 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勤奋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2. 就业满意度。

仅有35.6%的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工作非常满意, 还有4%的毕业生表示无所谓, 只要能挣到钱就行, 60.4%的毕业生都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有, 工作与专业不对口、薪酬较低、没有发展机会等。

3. 就业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32.2%的毕业生认为学识能力不足是影响自己就业的主要因素, 24.3%的毕业生认为是实践经验不足, 28.6%的毕业生认为是行业知识欠缺, 11.6%的同学认为是社会关系欠缺, 3.3%的人认为是其他因素。由此可见, 英语知识和行业知识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最关键因素。

4. 职业发展影响因素。

24.4%的毕业生认为英语知识和能力是影响自己职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23.6%的毕业生认为是行业知识和经验, 25.6%的毕业生认为是领导的赏识, 20.1%的毕业生认为是人际关系网络, 仅有6.3%的毕业生认为学历是影响职业发展的首要因素。由此可见, 知识能力和人际关系对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二) 英语使用情况调查

1. 工作中是否会用到大学期间所学习的英语知识?

51.3%的毕业生选择经常能够用到, 34.5%的毕业生选择偶尔用到, 14.2%的毕业生选择完全用不到。通过访谈, 笔者了解到选择完全用不到大学期间所学英语知识的同学, 基本上从事的都是其他行业的工作, 工作内容与英语没有关系, 因此也就用不到英语知识。

2. 工作过程中最常用到哪些英语基本技能?

52.3%的毕业生选择听说技能, 18.4%的毕业生选择翻译技能, 18.5%的毕业生选择阅读技能, 10.8%的毕业生选择写作技能。可见, 听说技能对就业和职业发展是最重要的。

3. 工作过程中是否会经常用到职业英语知识?

62.3%的毕业生选择经常用到, 21.5%的毕业生选择偶尔用到, 16.2%的毕业生选择完全用不到职业英语知识。通过访谈, 笔者得知选择完全用不到职业英语知识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英语无关, 因此用不到职业英语知识。

(三) 教学评价

1. 对毕业院校的英语专业课教学是否满意?

有56%的毕业生选择满意, 44%的毕业生选择不满意。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毕业生对所毕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看法, 笔者对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访谈。总体来说, 大部分毕业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课程设置和教学硬件设施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训不太满意, 认为教学内容不符合现实需求, 教学方法老套, 无法调动学习兴趣, 没有实训机会或是实训机会太少。

2. 毕业院校的英语专业课教学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

78%的毕业生认为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 仅有22%的毕业生认为符合。很多毕业生认为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课教学确实存在脱离社会现实的情况。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与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存在脱节现象。

3. 在大学就读期间是否有必要学习职业英语知识?

85%的毕业生认为有必要, 仅有15%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必要。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英语教师、外贸业务员、英文导游或是企业文员等与英语相关的工作。很多毕业生表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除了需要具备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外, 还应懂得相关行业英语知识。如果在校期间没有学过这些行业英语知识, 就只能在工作过程中自学。

二、结论及建议

依据问卷和访谈分析结果, 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英语知识和能力是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所依赖的主要技能

从调查结果中得知, 英语知识能力不足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大部分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经常用到英语知识, 而且英语知识和能力也是影响他们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和能力, 这是毫无疑问的。为了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师应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着手, 改革和完善英语专业教学, 提升教学效率,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令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和能力, 为他们未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2.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需要具备职业英语知识

大部分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认为行业知识欠缺会影响他们就业和职业发展, 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会经常用到职业英语知识,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应该增加职业英语教学内容。目前,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采用的是大学本科的教学模式, 注重通识英语教学, 忽视职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与高职院校“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培养目标不一致。因此,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应改革教学模式, 采用职业英语教学模式, 这样才能够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3.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应按照就业市场需求开展教学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太满意, 这表明他们在找工作之前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行业不熟悉, 以致选择了不适合或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这也说明他们在学校学习期间没能把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就业联系起来。大部分毕业生表示, 他们在校期间所学习的知识并不符合现实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因此, 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把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按照市场需求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贾云秀, 冯玉芳.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

[2]李永利, 许景涛, 许明阳, 张立志.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及分析[J].科技资讯, 2013.

上一篇: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作文550字下一篇:合同管理机构及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