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2024-1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精选8篇)

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篇1

庄益群

摘自:《论文大全网》

要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对校长进行有计划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跟上社会发展形势,是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英、德两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和作法是:

(一)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作为中小学校长,由于都是出身于教师,又都受过高等教育,因此在培训上两国主要是针对校长学校管理的实际情况,经过充分调研,然后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例如,德国莱茵茨----法耳茨州州立教师进修学院通过充分调研提供的翔实资料,依靠培训教师、地方教育行政官员、大学专家共同研究制定了1995--1996年最新校长培训计划。设置五门课程:领导艺术;开发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管理;学校发展;学会交流。

校长们初到学院培训,首先是请校长们对学校制定的培训计划提出要求和意见,学校据此对教学计划作进一步修改,然后确定正式的教学计划。每门课程都有教学指导小组。

与德国的培训相比,英国的培训内容更侧重于实际操作,特别是中小学校长的短期培训更注重实用性。英国校长协会在制定校长培训内容时,确定了如下十个方面的内容:

1.发展领导者个人的价值、视野及领导能力。重点是:让准备接位的校长认清其职位的价值。2.接位后,应对学校进行分析,了解其以前的情况。重点是:校长应能更好地对学校的优势、弱点进行评估。3.搞好教学管理,提高学生质量。4.交往技巧:如何管理别人。5.学校管理策略。6.学校政策制订及执行。7.学校财务及账目管理。

8.如何处理好与上级机关的关系。9.如何处理好与社区、家长的关系。

10.正确处理个人所面临的挑战及作为领导的压力。

这些培训内容虽有学术性的理论讲座,但更多的是如何解决学校管理问题方面的内容。其重点是帮助校长懂得“如何管理”,而不是“管理是什么”,进行学校管理实际的研究,是一种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培训。通过这些内容的培训,达到发展校长管理技能的目的。在培训内容上他们认为,如果说的理论与用的理论相违背的话,校长就会觉得学无所用。在我们考察中发现,英国许多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在对校长传授新的理论的同时,注重与学校管理的实际和校长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二)培训方法的实践性

英、德两国在校长培训的方法上,强调以实践为基础、开展多样性的培训工作。既有老师授课指导方式,又有学员分组进行专题研讨的方式;既有“课题----阅读----讨论”的培训方式,也有经验学习的培训方式。

这种培训方法有四个环节:1.实际经验,是指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与教师、学生合作中获得的经验。2.让校长在培训之前仔细考虑经历、经验中都学到、得到什么,以加快校长对经验的思考。3.让校长形成整体概念。4.测试校长在经过几个步骤的培训后,在新的环境下如何运用所形成的概念处理问题,让校长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新的实际经验。以上方式主要是循着如下的思考体系:“讲授理论专题----学习有关材料,特别是学校管理案例分析方面的材料----继续让校长学习一些材料----组织校长讨论”。英国这种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多样的培训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德国的中小学校长在进修学院的培训一般分作三步进行。第一步,在学院听课学习阶段。

第二步,返回本地区,与参加学习的校长组成小组进行交流、研讨。

第三步,回到自己学校,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完成学院课题;这期间培训教师还要到学校进行具体指导。

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培训方法,实现了校长思维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管理能力,确实是学有所得。

(三)培训形式的多样性

英国和德国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上不作硬性规定,而是采取自愿选择的原则。为了吸引和推动校长参加培训,英、德两国的培训机构都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1.上岗培训。德国莱----法州进修学院对新任命的校长进行为期一周的强化训练。每天从早八点至晚十点,纲要性地介绍校长们所需要的知识,再从正式培训计划中选择重点专题学习。

2.短期的专题培训。

3.高学历培训。实际上英德两国的许多中小学校长在未作校长之前已经过了教育管理硕士或研究生班的系统培训,为谋求校长职位作好了必要准备。因此,为了竞争校长职位,未来校长们参加高层次学历培训已成为一种趋势。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为此设立了三种教育管理专业学位性质的培训班。

①研究生班(PGCE)。由大学与伦敦地区中小学联合举办。40%时间在大学学习,60%时间在中小学的指导教师指导下学习实践,毕业后授研究生学位。

②教师在职培训(INSET)。与世界其他地区学院联合办学,参加国和地区有巴西、香港、台湾等,采取学分制。假期在大学学习获得学分,平时在各地学习获得学分。要求修满120学分。毕业时按学生要求可获文学硕士、科学硕士或教育管理硕士。

③博士班(PLD)。主要是进行教育研究,可以在家学习,三年时间读完,主要通过EMail电子邮件完成学业。

德国教师进修学院为校长开设的五门课程(如前所述),每门课2年,每年开6次课,每次3天,由校长们自己选择。

这种多样式的培训方式满足了不同校长的需求,较好地解决了工作和学习的矛盾。

(四)培训机构的网络和培训师资的优化

英国校长培训是由教师培训署负责全国的宏观管理。各种培训单位主要分为三类:高等学校的教育学院;地方教育局;专家个人。这些单位分别到政府注册登记。高等学校又分别由校长协会、中小学教师协会协调研究制定培训的基本内容。大学还与地方教育局或中小学联合办学实施培训。各培训机构及专家个人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工作的开展,培训署将组织评估,再确定哪些机构和个人具有校长培训的资格,其效果有待实践的检验。

德国的培训制度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教师培训一般分为四级:州立进修学院、区进修学校、地方教育局、学校。州立进修学院在本州及本州若干地区设置分院,负责校长培训。各州立进修学院每年召开全联邦的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交流、研讨、协调校长培训工作。

与这种培训体系相适应,英德两国都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专业化的培训队伍。如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伦敦大学,从事校长培训的教师大都是具有博士学位,并热心于校长培训工作的专家学者。这些培训人员一般都很重视与地方教育局、中小学校合作,共同研究设计培训计划,合作研究学校管理课题。并且在培训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受训校长通过培训将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不但提高了校长的理论水平,并且直接推动中小学的教育改革。

德国州立进修学院的教师,不仅有长期的教学经历,许多教师还担任过多年的校长。如莱----法州进修学院的莱德尔女士担任过规模很大的中学校长多年,又多次参加过校长培训。现主管该院中小学校长培训。培训教师每年还有14天的进修时间,可到各州大学听课学习。

由于有高质量的师资作保障,英、德两国的校长培训能卓有成效地进行。两国教育界人士都认识到,培训校长的师资必须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高级人士,只有这样,整个培训工作才能不断登上新台阶。

(五)培训机制的激励性和物质保障

英国政府为激励校长参加培训,对每个接受培训的新校长提供了2500英镑资金,由校长自己选择培训单位使用这笔资金。同时,全国已有200多个培训单位在中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各培训单位在培训机制市场化的条件下,通过自我激励,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信誉和知名度。另外,国家将于1996年实施中小学校副校长培训计划,并把副校长培训看作校长任命前培训的一种方式,以加大激励力度。

英国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长培训机构配备了满足培训需要的条件:一是中小学校长培训都有配套的培训场所和生活服务设施;二是运用电子计算机及电化教育设备等现代培训技术。

德国一般是校长向各个州立教师进修学院申请培训,由进修学院作出预算向政府申请,经费直接拨到进修学院。如莱----法州教师进修学院每年培训校长30人,每年2次,两年共拨给2万马克。为了激励校长进修,德国各州规定,校长培训期间工资照发。

通过上述对英、德两国中小学校长管理与培训经验的介绍,反思我国这方面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培训机构、校长三方面的积极性,以政府政策来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英国和德国政府对校长任职条件已经形成明确规定,培训机构按照对校长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英国对各类培训单位实行注册评估制度,推动培训单位主动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而校长为了跟上发展形势,自觉自愿地参加培训。此外,政府为培训工作提供拨款,也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何增强培训机构的竞争性,增强校长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和迫切性,我国政府应在政策法规等方面给予引导。

(二)应建立必要的民主管理与监督机构,保证校长成为独立办学法人

英德两国中小学校长都有很大的自主权,而作为监督机构(在英国是地方教育局,德国是学区教育局)不直接干涉校长的权力。在我国行政部门对校长管得太多,使校长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成为独立的办学法人。我国可借鉴英德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中小学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机构,发挥监督机构在学校规划、经费筹措、社区协调、学校评估等方面的作用,为校长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让校长集中精力办学,从而达到提高办学质量的目的。

(三)应试行中小学校长岗位职业化、专业化制度,建立并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晋升和培训的法规政策

造就我国优秀合格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将竞争机制引进校长选聘过程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国家教委已将《校长任免办法》列入《教育法》的配套法规体系,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对这项法规进行深入的研究,争取尽快出台。同时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作保证,建立起有中国特色具有公平性、竞争性、民主性和规范性的校长选任制度。

(四)应针对我国中小学的实际,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活动,尽快提高我国现任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水平

就我国中小学校长队伍现状来看,相当部分未受过高等教育(主要是农村),相当部分未受过师范教育,还有相当部分未有学校管理实践经验。针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及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和我国中小学校长的实际状况,应把短期的专题研讨培训与系统的专业培训相结合,岗位培训与提高培训相结合。在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行岗位资格证书的同时,推行继续提高培训证书制度,将培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以调动广大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并通过试点,逐步实行相应的学位证书制度。

(五)要加快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增大培训经费的投入,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培训队伍

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篇2

试验装备和检测平台越来越重要

德国农机企业产品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的在线监测和下线检测, 检测程序和防错系统已经标准化到生产程序之中, 既降低了人工成本又使产品质量可控。

德国农机企业非常重视产品的线下检测。在科罗尼公司投资850万欧元建成的“青贮收获机模拟检测实验台”旁, 我们发现, 每台收获机下线后, 立即对行走轮扭矩加载、负重加载、模拟爬坡等性能进行检测, 检测时间4小时, 以确保收割机的可靠性和装配质量, 从而保证收割机在客户手里不会轻易损坏。

对一些非关键部件的试验和检测, 德国人也是非常认真的。菲茨曼公司驾驶室的防雨性能检测是从各个角度向驾驶室不间断地喷水达10分钟, 以检测防水性能。艾乐宝公司从四个方向向箱操作手柄加载搬动, 进行疲劳性能检测。

在德国, 产品在线监测也同样重要。在易福门, 任何一个电器元器件只有激光扫描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哈威阀门加工中心在线密封性检测也成为标准化的配置。

我们发现, 德国的农机制造企业无论是机械加工件还是装备部件;无论是收获机整机还是很小的零件, 加工流转过程都要经过检测, 获得检测数据后才能作为产品交付。这些都值得中国的农机企业学习, 也意味着试验装备和检测平台建设对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将会越来越重要。

产品研发要有资金和试验装备作保障

德国农机企业很重视研发资金的投入。据雅歌斯托辉介绍, 该公司每年利润的50%用于产品研发, 科乐收公司年销售额的5%用于科研经费, 采埃孚公司去年投入研发的经费为9亿欧元。充足的资金投入为研发的持续进行提供了保障。

另外, 科学的研发态度和试验手段也是德国企业产品具有竞争力的最主要原因。据介绍, 菲茨曼公司为用户设计一个个性化的驾驶室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 仅安全测试和性能试验就需要1年半。测试项目包括顶棚抗挤压安全测试、振动舒适性能测试等, 全程通过电脑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 从而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无独有偶, 爱乐宝公司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一般为18个月, 其中测试就需要6个月, 仅操作手柄的试验和检测, 就要进行耐腐蚀性试验、耐疲劳性试验、耐高温性试验、低温冰冻检测等项目。

德国专家认为, 如果在研发阶段没有对产品进行试验或验证, 那么就是将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的检测后移给用户承担, 这种代价是巨大的, 浪费也是严重的。虽然检测平台投资不菲, 但能够大大降低企业的研发费用、试制费用和田间测试费用, 能够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 从而极大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重视制造工艺和专业化的生产线

实现“制造一致性”的企业一定能够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制造一致性”必须依赖好的装备和先进的工艺来保障。德国企业认为, 能够用机械的地方一定不要用人。因为人工成本是最高的, 而且会越来越高。另外, 只有机器才能实现制造的一致性。而农机产品品种多、批量小, 因此很难从市场上购买到适合自己的, 比较满意的工装和生产线, 必须拥有自己的工艺师队伍和工艺技术, 因此, 他们高度重视制造设备的投入、工艺设计和管理。

哈威公司的主要设备都是5年内的新设备, 智能化程度很高。该公司认为, 只有智能化的设备, 技术升级周期才会缩短, 才能走在竞争的前沿。哈威公司阀体加工中心上配备了240把刀具, 可以智能选刀、自动换刀、自我纠错。这些加工中心的液压系统和元器件都是自己设计制作。科乐收公司收获机的钣金件, 机器人焊接占80%, 焊接生产线、翻转台架、零部件夹具、移位车辆等都是依靠自己的工艺设计师来实现的。

可以说, 这些公司的标准作业生产线和专业化的加工装备, 是其保持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和竞争手段。

智能化制造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农机是很复杂的产品, 一台大型收获机有1万多个零部件。如何保证零部件的采购组织、生产配送、市场服务供应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德国农机制造企业的零部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都实现了高度智能化的管理, 参观的10家企业都在使用立体仓库。其中格立莫立体仓库的机器手取件速度是每秒7米;科罗尼立体仓库领取已停产10年的旧车零配件, 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哈威公司采取模块化的生产, 接到订单就能迅速地把这些模块调集齐全, 组织生产;而通过信息化远程控制, 雅歌斯托辉可以管理远在捷克的工厂, 使其科学地进行过滤器装配、滤芯涂胶等工作, 完全没有距离上的障碍和组织上的困难;采埃孚通过实施二维码标注管理, 使每一个材料和零部件实现了快速流转, 在生产车间的积压时间不超过4小时。

小单元生产模式提升品质

综观德国农机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 大多采取小单元的生产模式, 进行独立核算和考核。比如采埃孚的行星齿轮箱, 从箱体加工到装配再到质量检测, 在一个封闭单元里, 由一个人来完成。科罗尼公司采用部件电泳, 脱粒室等焊接装配好后再去电泳, 能够保证底面合一和颜色一致。该公司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面漆用水溶性油漆电泳, 完全取消了传统的喷漆工艺, 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涂装质量, 降低了环保治理费用, 使工人的工作环境更为清洁。绿色生产观念深入人心

在哈威公司的车间里, 地面、加工中心的台面、机加工的工件上都看不到一丝油污。车间安装了空气过滤系统, 对空气中吸附的油污进行分离回收, 大大提高了车间的清洁度, 提高了液压件的制作和装配质量。艾乐宝公司管理者上班不开车、不打领带, 工厂全部使用电动汽车运输, 建有太阳能光伏发电, 使用可再生的能源,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通过汽化系统得到100%的循环利用。

优秀员工是培训出来的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篇3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启示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征

1.完善的职业教育立法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德国职业教育立法起步比较早、比较系统,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统一透明操作性强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早在中世纪最早的职业教育法令就规定了入学条件和学校义务、师资培训、秀爷年限、每个工种的学科设置和具体培训方法等。1871年将职业教育定为义务教育。在宪法中规定了18岁以前完成普通义务教育而没有进普通高级中学的青年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为了使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经济走向市场,依法发展,联邦德国颁布了十多项有关职业教育的法令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手工业学徒结业考试条例等。

2.校企密切合作,同生产紧密结合,企业广泛参与。校企联合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习培训,学生边学习边上岗实习,两者同步进行,毕业时学生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接受的企业目前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培训主要是以生产性劳动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师。一些没有能力的中小型企业也可以通过跨国企业的培训或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的方式参与职业教育

3.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的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4.培训与考核分离的考核方法,文凭含金量高。考核由行业协会、企业、学校三方选出的工会代表或企业代表、培训企业培训师培训学校教师组成考试委员会,全国统一结业考试,这种考核方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是岗位证书更具有权威性,含金量更高。

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德国职业立法经验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德国在1981年就颁布了第一个职业教育立法,但是我国是在改革开放后才认识到职业教育立法的重要,从1878年到1996年我国共用了9年的努力在《教育法》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了《职业教育法》。相比德国的职业教育立法,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明显落后于德国。德国构建了来你帮职业教育保障法、企业基本法、职业培训了条例以及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于基本法相配套的系列法律法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成为西方职业教育法律的成功典范。相比之下,我国职业教育立法只有一个职业教育法作为总的法律,对于各职业教育的各方面规定要求都不及德国来的完善。

2.改变民众观念,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在德国完成基础义务教育之后,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完成学业后进入企业工作。但是在我国观念上的差距明显。职业教育只是很多没有进入本科的学生的选择,因此职业教育学生的层次都较低,自控能力较差。所以,转变国民的观念十分重要这还需要国家的宣传,企业的支持和学校的关注。

3.注重师资培养和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德国师资十分精良,对职教学校的老师要有学历和资历的要求,必须经过两年以上的工厂时间才具备职教学校教师资格,待遇较好。德国职业学校教师一般能一专多能,身兼数职。而我国职教学校老师一般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分开教学,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少。职教师资来源于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类普通高校。就形成职教教师受过师范教育着不具备专业技能,纸上谈兵的现象。培养双师型教师刻不容缓。

4.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生产服务一线的专业技能人才。不得不提到学校与企业的双面合作,互惠共赢。德国正是做到了双元——学校、企业,职业教育才能发展的愈来愈成功。在德国,德国企业有一个共识职业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所以一半以上的企业直接进行或参与职业培训。并且法律上也明文规定了企业参与职教。现在许多学校认识到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招生、就业、实践的过程中都需要企业的踊跃参与,资源共享。企业要有自觉参与与支持职教的理念,为此企业应该多做工作。

【参考文献】

[1]高育奇.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7,21:58-59

[2]李英英.美国、澳大利亚、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D].华中农业大学,2011

[3]郑兰霞,贾磊,李自鹏.德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启示[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62-65

[4]石伟平,匡英.比较职业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德国会展对中国会展的启示 篇4

毕加小编发现德国会展远比中国会展发展要好,德国的会展在各个城市遍布,而中国会展只是几个一流城市在发展。

从1851年举办第一个世界博览会至今,世界会展业已走过100多年的历史。100多年来德国一直是世界上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无论是其会展业发展水平,还是其会展场馆的建设规模等都在欧洲乃至世界首屈一指。截止目前,德国大约有70座城市建有会展场馆,其中大型会展中心24个,有10个会展中心的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德国最主要的会展中心城市有柏林、汉诺威、法兰克福、科隆、慕尼黑、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莱比锡等。

在德国著名的会展中心城市中,大部分城市的规模并不是很大,然而,这些城市为何能在国际会展业的激烈竞争中获胜,并发展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他们有何主要发展策略?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揭示德国主要会展中心城市成功的原因,而且也能为我国的主要会展城市向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迈进提供可靠的借鉴依据。

抢占会展业发展的先机

德国会展业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早期欧洲经济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使德国的会展业抢占了发展的先机。如法兰克福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会展城市之一,其会展业的发展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法兰克福一直是世界上会展业绩最好的城市之一。柏林也早在13世纪时就已成为贸易集镇。就近、现代会展业的发展而言,德国的柏林、杜塞尔多夫等城市都是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从十九世纪便开始举办重大的国际展会。他们比欧洲其他许多城市发展会展的步伐都要快,到20世纪50年代,德国一批城市如柏林、法兰克福、汉诺威及杜塞尔多夫等就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其中汉诺威还被称为“国际会展之都”。

世界一流的会展场馆及设施

会展场馆是会展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在发展会展业的过程中,德国许多城市都把构建世界一流的会展场馆和相应设施当做迈向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重要一步,相继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会展场馆。在德国24座大型会展场馆中,有10座室内展厅,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到目前为止,世界最大的五个展览中心有四个在德国,其中汉诺威展览中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会展场馆,占地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共27个展馆,室内展览面积49.8万平方米,还有5.8万平方米的室外展览面积。

国际一流的品牌展会

德国城市在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过程中,采取的另一重要策略就是结合城市产业基础,打造大型的国际品牌展会。他们不追求每年举办展会的数量,而是重视展会的规模和质量。主办或承办各种展会的专业会展公司数量并不多,在德国拥有会展场馆的70个城市中,专业会展公司大约只有100家,也就是说,每个城市只有1-2家专业会展公司。正是会展中心城市中这1-2家专业会展公司在着力打造世界级的品牌展会,他们在打造大型国际品牌展会的时候,非常重视与城市产业的结合。

德国的会展中心城市还对会展人才的培养以及会展的法律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予以充分关注,特别是高度重视对展品的知识产品保护等。毫无疑问,所有这些主要策略对德国会展中心城市的构建和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出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局面,近几年,更是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和光明的发展前景。北京、上海、广州在我国会展城市中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各个会展公司也在为推动会展发展做努力,毕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在其中做了许多贡献并在全国多地有分公司,而且成为多项展会的指定搭建商,为展会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毕加发现即使发展最为突出的北京和上海也并没有真正发展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在城市会展的软硬件方面、大型品牌展会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以及会展城市的综合影响力等方面,都与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篇5

北京益泰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立红

摘要

本文以赴德国对电子装备制造研修为主线,首先对德国“工业4.0”计划进行阐述,包括计划形成由来、计划内容等;然后针对本次学习的心得感悟,从研发教育培训模式、企业不断积累、良好的机制、政府规划指导、大工匠精神五个方面进行总结;最后结合心得感悟,对中国经济发展、电控产业发展、智慧企业发展提出想法,并对培训工作提出建议,希望能有对企业发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本文研究方法采用:

(1)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通过查阅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网,搜集有关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相关文献,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归纳法:通过查阅资料,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综合分析得出中国经济、电控及智慧企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智慧企业启示建议

一、德国“工业4.0”计划

德国“工业4.0”计划是由德国产、学、研各界共同制定、以提高德国工业竞争力为主要目的的战略。德国“工业4.0”这一概念问世于2011年4月在德国举办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成型于2013年4月德国“工业4.0”工作组发表的名为《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的报告,进而于2013年12月19日由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细化为“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目前,“工业4.0”已经上升为德国的国家战略,成为德国面向2020年高科技战略的十大目标之一[1]。

之所以称为“工业4.0”,是因为德国认为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18世纪末引入机械制造设备的“工业1.0”,20世纪初以电气化为基础导入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工业2.0”,始于20世纪70年代建立在IT技术和信息化之上的“工业3.0”,而支撑“工业4.0”的则是物联网技术和制造业服务化倾向的兴起。在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尽管德国因其强大的制造业传统而表现较好,但依然能感受到产业空心化和传统制造业向外转移的威胁,因而未雨绸缪地提出了这一工业升级的战略。

解剖德国政府的“工业4.0”计划,可以概括为“1个核心”,即以“智能+网络化”为核心,通过虚拟-实体系统(CPS)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的目的;“2重战略”,即通过“领先的供应商”,“领先的市场”双重战略增强德国制造业的竞争力;“3大集成”,即“生产的纵向集成”、“工程数字化集成”、“制造业横向集成”在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形成支撑;“8项举措”,即“实现技术标准化和开放标准的参考体系”、“建立模型来管理复杂的系统”、“提供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创新工作的组织和设计方式”、“注重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健全规章制度”、“提升资源效率”①。

二、心得感悟

德国依托强劲的实体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稳健表现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崇,不仅是欧元区国家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坚力量,而且成为美、英等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直接的“灵感来源”。本次为期12天的德国之行,接触了大学、研究机构、职业技术培训公司,了解了库卡机器人、大众汽车、机器设备生产商(ZOLLNER)、格林策巴赫(生产线)、罗德与施瓦茨(射频相关测量仪器及设施)、等企业,参观感受了凤凰设计室、工业产品创客空间、智慧化城市及智能系统等,也得到德国外贸与投资署、能源管理局、工商会等机关事业单位的业务职责等介绍,紧张的行程,大量的信息,围绕工业4.0从多方面系统感受了德国工业发展的全貌,感触颇深。

(一)研发教育培训模式

德国式研发教育培训模式的是以企业为主、以市场需求、为主,①德国政府下属高科技战略网站,http//www.hightech-strategie.de/ 以实践为主的培训模式,通过职业培训,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技术、工艺、质量等的掌握,达到企业的基本人才需求。通过对新技术、新趋势的研究,确定下一步产品的方向,确定下一步企业的战略目标。通过创意,构思产品创新的雏形,通过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一体的合作模式,研发产品,推向市场。

(二)企业发展不断的积累

罗德与施瓦茨成立于1933年,距今83年历史,从射频产品到现在覆盖移动通讯、无线电行业、广播军事等领域;大众汽车成立于1938年,有77年历史,目前已跻身世界前三行列;格林策巴赫从一个做玻璃设备的小工厂,到现在的光复产品设备供货商,尽管每个企业有着自身的特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完善产品,不断的世界布局,不断紧跟新技术,开创新纪元,根本的原因在于不断的积累。

(三)企业发展良好的机制

参观考察过程中,我们对不同的企业的运行体制也有过简单的了解,德国的家族企业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像ZOLLNER、罗德与施瓦茨都为家族式企业,通过建立健全知识和技术转化机制,加速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此外,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的微观基础,大量中小企业“隐形冠军”是德国产业竞争的“软实力”。中小企业政策思路是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鼓励中小企业更多地进行中长期研发,以及形成制度化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四)政府的规划引导

德国竞争力的提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有效性提高,二是德国教育系统质量的改善,均得益于政府前期对发展整体的规划引导。此外,构成德国竞争力的创新能力指标,应归功于政府对先进技术的购买和科学家与工程师可得性的增加,德国的创新态势“工业4.0”计划也需政府联合科研机构、大学以及工业界推进,通过政府规划引导,促使产业结构改革与产业升级,进一步增强竞争力,保持德国制造业优势。

(五)大工匠精神

大工匠精神的最重要的是体现在人,他们数年如一日的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拒绝浮躁、传承钻研、专注坚守,当一个社会、一个企业形成大工匠精神文化,就能带动所有人专注于细节,专注于精益求精,专注于把事情做好,才能培育出产业创新型企业家和技术创新型生产者。

三、启示建议

此番之行,不仅认识到处于工业化先进水平的德国是如何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更希望通过德国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战略、实践特点、关键政策工具等,对中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取得借鉴意义,并且在发展智慧企业中,通过德国“工业4.0”计划的带来启示。

(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建议

2013年4月,德国发布“工业4.0”计划。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这是未来10年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比较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二者在背景、框架、优先发展领域、行动目标和路径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借鉴德国工业“4.0”,中国应配套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细则,让相关原则、指导方针落地实施;设计未来制造业生产模式,构筑新生产模式下企业职工的培训和持续教育机制;引导构建制造企业联盟,搭建企业信息平台,推进新产品和制造技术的集成和开发,对接全球制造市 场;建设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制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2]。

(二)对电控发展的启示建议

电控主营产业分布在液晶显示、集成电路与光伏设备、广电发射设备、自助服务设备、特种电子元器件及精密仪器仪表等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属于技术、资金、人才密集型产业,对于推进我国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首都“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行动计划,以广电设备、自服设备、仪器仪表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智能设备产业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电子信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要实现电控“制造”向“智造”的转变,则要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的人工干预、正确即时地采集生产线数据、合理地编排生产计划与生产进度;集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三)对智慧企业发展的启示建议

德国“工业4.0”计划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在深刻理解德国推出“工业4.0”,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背景下,意识到建设智慧企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智慧企业是企业追求信息化、智慧化的目标,能够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科学决策,应用智能设备,合理整合、配置企业内外资源,更好地满足和引导用户需求。通过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加强产融结合,助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益泰作为中小企业,智慧企业成为了发展方向,面对市场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趋势的转变,企业需清晰认识到一场深刻的工业生产变革即将来临,机会与风险并存。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内部等都将面临重新洗牌,企业只有具备快速感知环境变化、准确决策、整合资源、快速反应的能力,才能取得竞争优势。

(四)对培训工作的建议

培训内容希望围绕宏观经济形势、产业扶持政策、市场机遇及挑战、行业成功案例等紧跟市场发展的前瞻性资讯展开;培训形式以座谈会、研讨会为主,可实地考察标杆性企业;培训时间根据内容确定,不拖沓,不重叠;希望通过培训及企业间的交流,对工作形成实质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德国文化对德国企业的影响 篇6

1.德国文化:相互尊重但不亲密。企业文化:公司内部人们见面可以礼貌的说“你好”但并没有更加亲密的交往,难得亲近。这点与美国、意大利等国完全不同。

2.德国文化:私人空间很重要。企业文化:工作和私人生活完全分开。对于德国人来说工作就是工作,私人生活就是私人生活。在企业当中,人们互相之间只谈工作,私生活很少涉及。

3.德国文化:严谨。企业文化:严谨并且有条不紊。他们真的是所有的事情都有纲目,他们一定会按照条条框框去进行应有的程序。

4.德国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启发人们革新。德国自称创意之国。所以公司里到处都有鼓励人们创新,为企业做出贡献的标语。

这里我再粘贴一点别人对德国企业文化的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德国企业文化与德国社会文化的一致性。

企业文化是亚文化,一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必然与该国的传统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德国的企业文化受欧洲文化价值观影响很深。首先,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带来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对德国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次,德国强调依法治国、注重法制教育、强调法制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形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建立注重诚信、遵守法律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再次,宗教主张的博爱、平等、勤俭、节制等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国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还有,德国人长期形成的讲究信用、严谨、追求完美的行为习惯,使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着一种严谨细致的作风,体现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处理问题,对企业形成独特的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这几方面的结合,形成了德国企业冷静、理智和近乎保守的认真、刻板、规则的文化传统。德国企业文化明显区别于美国的以自由、个性、追求多样性、勇于冒险为特征的企业文化,也区别于日本企业强调团队精神在市场中取胜的企业文化。

(二)德国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开发人力资源。

德国企业文化十分强调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这主要体现在注重员工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上。

德国企业普遍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大众公司在世界各地建立起许多培训点,他们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培训:一是使新进公司的人员成为熟练技工;二是使在岗熟练技工紧跟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知识技能。西门子公司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更为细致,他们一贯奉行的是“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不断培训而提高的”,因此他们坚持“自己培养和造就人才”。

德国企业在管理人才选拔与培养方面也颇具特色。大众汽车公司除了最高决策层之外,拥有各方面的优异的管理人才。他们以高薪吸纳了大批优秀管理人才和科研专家,并为其发挥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使他们产生一种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西门子公司也特别重视对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录用。他们聘用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特别是冲破障碍的能力。二是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三是具有老练的性格,能使部下信赖,富有人情味。四是具有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认为“财富=人才+知识”,“人才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是人才的内涵,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人才则是知识的载体,是企业无法估量的资本”。所以,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有一种好的传统,即选拔人才并不注重其社会地位的高低,而是注重本人的实际能力。

在尊重人格、强调民主的价值观指导下,德国企业普遍重视职工参与企业决策。在培训、考察中我们所到的企业,不论是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西门子还是高依托夫、路特等中小企业,职工参与企业决策是一种普遍现象。

(三)德国企业文化强调加强员工的责任感,注重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

德国企业文化体现出企业员工具有很强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包括家庭责任、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他们就是带着这样责任感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事物。企业对员工强调的主要是工作责任,尤其是每一个人对所处的工作岗位或生产环节的责任。

德国企业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努力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例如,1994年受世界石油危机影响,大众公司在德国本土的公司经济面临困难,需要解雇2万多名员工。然而,公司的员工在参与企业决策时却表示:宁愿减少自己收入的20%,把每周工作5天改为 4天,也不要让那些人失业。同类的事情,当大众公司在巴西的分公司也试图这样做时,却被巴西员工拒绝了。

德国企业十分重视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文化整合。为解决企业兼并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保持和谐的文化氛围,保证企业兼并重组目标的实现,他们在公司并购、重组时,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融合。如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并后,为解决两国企业在文化上的差异和冲突,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制定了3年的工作计划,通过加强员工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进行文化整合。

(四)德国企业普遍具有精益求精的意识和注重诚信为本,追求产品质量完美、提供一流服务已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

德国企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强烈的质量意识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心目之中。大众公司在职工中树立了严格的质量意识,强调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熏陶,在企业中树立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西门子公司以“以新取胜,以质取胜”为理念,使西门子立于不败之地。就注重产品质量而言,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非常有代表性。首先,他们认为高质量意识与员工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十分注意培养具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职工队伍,千方百计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第二,具有精工细作、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这

种态度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第三,是把好质量关,严格检查制度,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检查。

通过培训、考察发现,重视产品质量,追求技术上的完美是德国企业一种普遍的自觉意识。德国人爱好技术、钻研技术、崇尚技术的价值观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德国企业重视客户,注重诚信合作,树立创一流服务的企业精神,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如高依托夫公司提出,“对于客户提出的要求,我们没有„不行‟两个字”。

(五)德国企业文化注重实效,融入管理,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德国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注重围绕企业的具体实际进行。德国企业非常注重实际,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务实的态度和忠诚的敬业精神进行经营。他们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管理,注重实际内容,不拘泥于具体形式,说的少而做得多。除此之外,德国企业还特别重视有效的形象宣传,那些在德国乃至世界各地树起的“奔驰”、“大众”、“西门子”等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时代气息的德国跨国集团的品牌标识,已经成为企业实力的象征。

德国会展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篇7

德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博览会基地。德国的会展业渗透着深厚的文化气息, 规模大、质量高。德国会展行业积极向海外开拓, 主要在海外培育展览项目, 开始建设展览场馆。1992年, 德国展览公司在海外展览项目仅20个, 到2003年, 海外展览项目已达200个。德国会展业有以下显著特点:

1.德国会展业经营模式独特

与世界最大的展览公司 (按营业额排名) ——英国Reed展览公司及美、法等国的展览公司不同, 德国的展馆全部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投资兴建, 展览公司由政府控股, 实行企业化管理。如位于汉诺威的德最大的展览公司——德国展览公司由下萨州政府和汉诺威市政府分别控股49.8%。德国展览公司既是展览中心的管理者, 又是许多大型博览会的举办者和实施者。如德国展览公司既是汉诺威展览中心的拥有者, 又是CEBIT和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大型展览会的举办者。由于德各级政府将会展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给予高度重视, 对展馆及其配套设施和交通建设均予大力支持, 德国绝大部分展览中心都拥有先进的设施, 为举办高水准的专业博览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德国会展业人才优势明显

德国西门子媒体学院院长、被誉为德国“会展行业第一人”的贝恩斯 (2002) 几年前就说过, “会展在德国能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产业,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大批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参与其中。”他领导的西门子媒体学院是欧盟会展培训行业内知名度很高的职业教育企业, 该学院的毕业生早已活跃在世界各国的会展行业中, 担任各种会议、展览等大型活动的现场组织工作。德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会展经理人市场,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会展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同时设置了专门的会展专业人才认证制度。如德国科隆大学的展览商贸学院和德国瑞文斯堡会展管理系是最著名的展览教育培训基地。德国会展业发达的优势在于规范化的服务标准和流程以及先进的人才机制。

3.德国会展中心规模大、知名度高

目前, 德国共有25个大型展览中心, 展厅总面积264万平米, 加上室外展览场地100多万平米, 展览总面积达365万平米。现代化的会展中心及与其相配套的技术设施, 加上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德国所处欧洲中心的地理位置, 为展览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全球150个世界顶级的行业博览会中有三分之二在德国举办。最负盛名的有汉诺威计算机博览会 (CEBIT) 、法兰克福消费品博览会、科隆五金展、柏林国际旅游博览会、慕尼黑国际建筑机械博览会、纽伦堡国际玩具博览会等。

4.德国会展业国际性和专业性强

德国举办的国际博览会, 外国参展商比例平均超过50%, 2003年达52.2%;20%以上的参观者来自国外。德举办的展览会内容丰富, 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门类, 能满足国际厂商和专业人士的需要。一些展览会在对公众开放之前专门向采购商、生产厂家、行业工程人员、新闻记者等专业观众开放, 从而使参展商和专业观众能够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与别国的展览公司相比, 德国的展览公司的最大优势在于具有很强的国际战略意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早在20世纪60年代, 德举办的博览会就向国外参展商开放, 并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外国参展商和观众, 从而使德国举办的博览会的国际性日益提高;二是德展览公司能洞察国际展览市场的发展趋势, 及时到国外投资办展。目前, 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市场及中东欧国家正成为德国会展业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

二、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差距

近几年来, 中国的会展业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的5%、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7%左右, 但目前中国会展业的年产值约为80亿元人民币, 仅占全球的0.3%。这说明中国的会展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会展业是中国今后十年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行业之一。就国际会展业而言, 中国大陆被认为是会展业发展最快的地区。有专家提出国际会展业重心“东移”和亚洲展览中心“北上”的观点, 即从西方发达地区向东亚特别是中国转移, 亚洲会展业的中心正从东南亚的新加坡向中国大陆转移。今后, 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还是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来分析, 中国会展业都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在会展业定位、展览场馆和硬件设施、服务水平和会展业体系、会展人才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我国与德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有以下问题:

1.中国的会展业发展定位不明确

中国很多城市的会展业缺乏明确定位, 没有形成自身的品牌, 组织管理模式落后, 使得很多参展厂商感觉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而部分会展则档次与质量产品参差不齐;有些叫国际名牌精品展, 但实际上却是类似集贸市场;部分会展甚至成为处理积压商品的场所。从客观条件来看, 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大连等大城市, 已经具有了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条件, 每年举办的国际会议也有数百个。但由于定位不准, 缺乏品牌, 所办的会展旅游给人的印象是专业化程度低、主题不明确、市场营销目标不鲜明、杂乱无章、规模过小、质量不高。

2.中国会展业专业人才相对短缺

中国会展业从业人员缺乏对展览理论及运作方式的研究。在人才市场上, 无论是在北京、上海还是西安的各会展公司招聘难, 招聘项目经理更难, 已经成为制约会展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我国会展行业起步较晚, 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会展专业, 但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现在出现的情况是普遍会展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专业知识不深, 行业标准混乱, 人文知识不够, 公司对项目经理及展览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不到位, 从业人员普遍缺乏对展览理论及运作方式的研究, 因而达不到展览会市场运作的规范化。

3.中国会展硬件设施相对落后

中国现有会展基础设施相对较落后, 从展馆面积来说, 全国展览馆总面积在100万平方米左右, 展场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大型展馆仅广州琶洲交易会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几家, 举办特大型展览、会议难度较大。会展场馆配套设施落后又是一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装修简陋、设备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 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在国内展馆的应用还不普遍。如20世纪90年代投入运营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其建筑设计、会展设备等硬件设施已明显跟不上会展业发展的需要。另外, 有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差, 满足不了会展业发展的需要。

4.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化程度较低

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化程度还很低, 知名度不高, 会展业的国际化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据中国贸促会对全国42个主要展览馆举办的1064个展览会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 这些展览会中参展商总量为34万个, 其中国际参展商3.1万个, 约占参展商总数的9%;参观总人数1.2亿人次, 其中国际参观者人数为55万人次, 占参观总人数的0.44%。这些数字反映出我国会展业的国际化程度普遍不高。在会展业较为发达的大连市, 会展业的国际化程度同全国的情况大致相同, 虽然有八成的展览会冠有国际二字, 但真正达到或接近国际上沿用的标准, 也就屈指可数。即使在国内服装类展会中率先通过UFI认证的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 也不是有了一顶帽子便可高枕无忧, 而必须在国内同类展会的激烈竞争中, 寻找能够保持和提升关注度的兴奋点。

三、德国对中国发展会展业的主要启示

中国会展业必须要全面提升会展业的内在潜力, 在品牌建设、硬件建设、软件建设、配套建设等多方面借鉴德国会展业的先进做法, 来提高会展水平, 形成完善的会展业产业链。

1.统筹做好会展发展名牌与定位工作

首先, 树立中国的会展品牌, 对各地进行明确划分。对于会展业来说, 品牌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 它是展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今天的会展市场竞争实质上是品牌的竞争, 品牌必须体现核心竞争力。要让一大批有实力、有影响、资金雄厚的办展单位脱颖而出, 必须树立品牌意识, 鼓励创新, 培育一批规模大、知名品牌多、质量高、服务好的会展企业或品牌展会。

其次, 做好中国会展品牌的产品定位工作, 确定相关市场。随着媒体对“会展业”的高热度宣传, 许多省市政府、专业协会和大众的展览公司进入会展业, 使得会展业过热。在这种盲从的热情之中, 必须注意市场调研以及产品定位的重要性,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 培育和发展出各地具有特色的展会。

再次, 做好会展业的国际化工作。国际化程度高的展会, 拥有海外招展招商的网络;与海外行业协会、商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良好的信誉, 受到参展商的信赖;有着适合展会国际化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手段, 因而才会具有生命力。国际化程度越高的展会, 就会有越多的海外参展商加盟, 越多的先进产品和技术参展, 越多的信息参与交流;国内企业接触的海外客户越多, 贸易成交的机会就会越多。

2.做好会展业硬件建设工作

其一, 在展馆建设上要有科学规划, 避免小而散, 要走国际化、专业化、大型化、品牌化之路。如北京的展馆建设在专业化、品牌化上已初露端倪, 其三大展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已基本上分别形成了车展、房展、科技展品牌。另外,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 我们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虚拟展馆。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但信誉好、富有管理经验的展览馆或展览公司, 可以通过网上展览开展业务, 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避免展馆建设投入大、周期长的缺点, 进而提高会展的效益。

其二, 完善会展设施和其他相关基础设施。有了与市场定位相对应的会展场馆还要有相应的宾馆酒店;其次, 要有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 尤其是建立连接国内外较发达的航空交通网络;有完善的现代化会展设施, 包括配备同声翻译系统, 图文传输系统和网络会展系统等;在此基础上, 还要完善其接待条件, 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素质。会展业的形成需要形成以会展为核心相关配套服务为支持的会展产业链。

3.做好会展业软件建设工作

会展服务水平的提升是软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前提是做好当地区会展业的具体定位。我国会展业需要设立相关的服务商、法律咨询机构、专业观众检录系统, 做好相关设施的配套工作, 使得参会人员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会展服务。

加大会展人才 (何东宪, 2007) 的学习培训是软件建设的关键。企业要参与国际化竞争, 树立行业品牌展会, 就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队伍。会展作为一个行业, 作为一种经济形式, 同样需要有大量的专家, 那么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 就必须要加大对企业核心会展人才的学习培训力度, 而实践证明, 积极地把人才送出到像德国这样的高水平会展国家去深造, 对于有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4.做好会展管理体制创新及配套工作

一是确立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 优化资源配置, 培植世界级的会展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城市在经济、交通、信息、人才、服务等方面有综合优势, 会展业已初具规模, 国家应重点扶持和培植。政府还应该制定有关会展经济方面的法规来规范整个会展经济的行为, 使会展经济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是建立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参照德国展博览委员会 (AUMA) 的模式, 我们要积极建立与全球及区域国际会展组织的关系, 成为它们的成员, 充分利用各种机会, 了解世界会展市场新趋势和新发展, 借鉴会展业市场化发展的先进经验, 开发国际市场, 参与竞争并在竞争中同国际市场同步发展, 制定我国会展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三是营造公平市场环境。主要是制止恶性竞争。如有的公司抄袭别人展会的名称, 和别的展会同期同地举办, “偷窃”别人的客户;有的展览公司恶意中伤其竞争对手, 或通过行政手段来扼杀对手等现象, 应予以坚决制止。

[注]本文为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为06-YZ1-95

摘要:德国会展业以其在经营模式、经营规模、国际化运作以及配套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享誉世界。中国会展业可以学习德国会展业的经验, 在品牌建设、管理体制、硬件设施建设、人才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会展业,借鉴分析,创新,会展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来生.会展业[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吴国新.发达国家会展业对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借鉴[J].国际商务研究, 2006, (05) .

[3]程红, 路红艳.从国际会展业发展动态看我国会展业发展方向[J].中国流通经济, 2003, (3) .

[4]何东宪.会展业界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步伐[N].经济日报, 2007-7-16.

[5]李远方.国内会展业面对外资打压艰难求生[N].中国商报, 2004-8-13.

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篇8

[摘 要]教师、学生及教学组织方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也是决定“卓越计划”是否能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简要介绍德国大学的教师、学生、教学组织方式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卓越计划”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卓越计划;德国大学;教师;学生;教学组织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15-02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福建工程学院是第一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高校之一。我校“卓越计划”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2012年,笔者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进修期间,对该校大学生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等特点印象深刻。对此,笔者深受启发,该校的教学系统有许多方面可以为“卓越计划”所用。

一、德国教育的几个特征

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是综合性公立大学,该校在教师、教学及课程组织方式方面优势明显,学生整体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较强。

(一)教师

德国的教师在进入高校任教前基本都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特别是教授,他们至少有5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对企业非常了解,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他们教学思路开阔,授课教案重点突出,与实际工程紧密联系,介绍知识点后配有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采用现场实物图片、视频、施工图等内容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教师们具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了解企业的需求,能将课题与企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所以企业也愿意给予资助。学生上课时间相对少,课后自学的时间多。学生课后需要自学的内容包括教师指定的教材、阅读材料以及网络资料,在期末或者期中交学习报告或者做读书报告。教师上课的内容与参考书没有太多重复之处,教案是教材的补充。学生必须结合上课学习的内容在课后自学才能较好地掌握大纲要求。因此,该校大学生需要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在图书馆自习,查资料,这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资料的获取途径和方法。

(二) 教学组织方式

德国高等教育总法将培养目标规定为:“教学和学习应为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治国家里以负责任的态度从事科学艺术工作的能力”。[1]因此,教学组织方式强调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理论课程,授课内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调与实际工程的对接,保证让学生更加容易地将理论和实际工程结合起来,灵活地掌握理论知识。对于实验课,采取预约制,实验内容相对灵活,与我国教师指定实验步骤、学生机械完成实验的情况不同,该实验要求灵活应用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或者解决实际问题。这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实践课,学生到企业实习至少3个月,采用顶岗实习方式。德国的法律规定企业要积极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把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到企业后可以顶岗工作,企业付给学生低于正式员工的实习工资。由于实习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负担,反而能创造效益,所以德国企业普遍欢迎学生的实习。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习理论知识,而且也对企业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为毕业后参加工作做准备。

德国的这种教育制度,使大学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好,而这些能力也是“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之一。教师、学生及教学组织方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也是决定“卓越计划”是否能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笔者认为这三个方面可以作为“卓越计划”的改革试点。

二、“卓越计划”的具体实施与改革

(一)对于教师

师为校之本,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卓越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2]

首先,指导教师在思想上要认识“卓越计划”的深远意义,只有在思想上认识了、重视了,才能有足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其次,要提高教师的自学能力和积极性,要有不断学习的思想。指导教师要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及时了解学术前沿,熟悉专业发展方向。

再次,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卓越师资培养。[3]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卓越计划”的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实践工程经验。指导教师必须参与工程实践,按照“卓越计划”的要求,把工程中的案例引入“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中,结合工程和理论教学及学生学习的特点,灵活设计“卓越计划”的学习内容和项目,设计实习形式和成绩考核办法等,培养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

当然,师资队伍的发展需要引领,需要助推。学校应该把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卓越计划”的重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与考核机制,引导教师积极进取,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二)对学生的引导

我国的大学生在学习上习惯于接收和记忆,不习惯独立思考和实践,这导致其独立意识差,对学校和教师依赖性强。[4]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卓越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参与,并以互动式教学、双向交流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为主,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的观念。在实习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我国“卓越计划”的核心,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转变学生的观念,使他们在企业实习时真正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一员,对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人员沟通等各个方面都能认真对待。[6]为做好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指导工作,在实习初期,指导教师最好能跟班指导,以便对企业情况心中有数,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设计具体的实习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习效率。

(三)对教学组织方式的改革

合理的教学组织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我国的教学组织方式相对死板,有些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地学习,无法做到活学活用。

对于理论课程,许多课程培养大纲要求掌握的学习内容多,课时相对少。为解决这个矛盾,可以把一部分内容设置为自学内容,通过读书报告和学习报告等方式的考核加强学生自学的机会和能力,从而培养其自学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对于实验课程,可以小规模试行预约制。首先,预约制可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实验,理顺实验步骤和思路,提高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和主动性,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盲目,教师怎么安排就怎么做的情况。其次,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预约实验,可以缓解实验室虽然面积大、仪器多,但是集中实验时仍然显得空间和仪器不足的问题。

对于专业课,应重视对实际应用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要结合工程案例及执业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要求,并通过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5]工程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工程环境中才能有效养成,因此,要特别加强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的过程。

总之,“卓越计划”是一项与时俱进,符合现代人才需求的教育改革。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校领导的重视、经费的投入,更需要大量对教育改革具有热心和责任心的企业专家和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在宏观政策不断完善的同时,在教学一线从细微处着手,多方努力,这样才能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开创新的局面。

[ 参 考 文 献 ]

[1] 徐理勤,竺树声. 准确认识德国FACHHOCHSCHULEN[J]. 德国研究,2001(4):63-68,80.

[2]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36,43.

[3] 李平,符杨,杨宁,张志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师资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5):227-230.

[4] 培根,许晓东,陈国松. 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5] 张建勋,陈国铁. “卓越计划”背景下的工程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建设教育,2010(9):4-7.

[6] 宋佩维. 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 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7,29.

上一篇:改革开放40周年文章下一篇:礼仪的重要性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