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课程学习心得体会(通用9篇)

本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1

通过学习,我的收获颇多,总结如下:

1、必须牢记使命,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并将法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加强法治乃大势所趋,同时也给人民质监法治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及时捕捉人民期待在质监法治领域的反映信号,深刻把握质监法治担负的历史使命,切实履行好职责。因此,我们必须要立足本职,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法定职责。发挥法治监督职能,打击惩治违法犯罪,服务社会和谐稳定;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经济发展;发挥协调指导作用,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在实践中,一方面要严格遵守法律,正确理解法律精神,实体法与程序法并重;另一方面要在遵循合法性原则前提下,兼顾合理性原则,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使得结果合乎公平正义,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2、必须提升能力,扎实推进法制队伍建设。一支公正、权威、高效的职业法制队伍是任何一个法治国家的基石。无论是质监法制工作的需要,还是法治建设需要,都要求有一支优秀的法制队伍提供支持,都需要加强法制队伍的建设。加强质监法制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专业化建设为方向,努力培养一批专家型法制工作者。一方面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吸收更多优秀法律人才投身质监法制建设和法治建设事业中,同时在选拔任用初任法制工作和其他工作人员时,要严把进口关,提高法制的遴选质量,为质监法制的未来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质监法制人才培养力度,注重实用人才培养。结合法治实践,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法制的业务培训,更新法制知识贮备,提高法制的业务学习能力。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交流法制经验,学习先进典型、评选优秀法制工作者等实践学习措施,提高质监法制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法制队伍的法律能力,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职业化质监法制队伍,为依法行政打下坚实基础,为法治建设提供强大人力支持。

3、必须深化认识,努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一次不公的行政处罚比多次不公的其他举动为祸尤烈,不法行为弄脏的是水流,而不公的处罚则将水源污染了。”这句话非常形象的说明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依法行政不仅要求质监行政执法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求执法、法制人员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由于职业特点,人民群众对执法者个人的道德修养有着近乎严苛的期待与要求,并且执法、法制工作者只有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并修,才能做好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所以职业道德的建设对法制工作群体尤为重要。完美的道德圣人是不存在的,但我们要以这样的高标准为目标,教育引导法制树立心中没有老百姓不配当法制人,心中没有公平正义不配当法制工作者,心中没有职业道德不配当法制工作者的思想观念,深化法制对法制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法制工作者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宪法法律,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不负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

4、必须执法为民,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执法,要坚持执法为民,及时准确了解涉诉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质监法制领域的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力戒形式主义,密切联系群众,从法制服务细节入手,落实“法治质监”工作机制,质监法制作风的转变,便民措施的落实,不仅方便群众复议,减轻群众复累,体现质监法制为民理念,将法律送到群众身边,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在无形中宣扬法治,使群众更加真切地感受行政执法的公正与高效,更加深化群众对执法的信任。而伴随着社会信任的加深,执法权威及其所仰仗和体现的法律权威将得以不断高涨。另外,法治建设,不仅需要行政机关自身的自觉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监督、帮助改进。群众路线一方面强化了监督的力量,督促质监执法公正高效,另一方面也将为质监的发展,法治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5、必须宣传法治,着力培养群众法治观念。法律的普遍性要求法律为公众所知晓,法律只有被群众知晓,被群众认可,法的指引、教育、预测、评价作用才能得以发挥,才更容易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质监法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以讲座、以案说法、法律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送法进村街、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宣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制工作者核心价值观、宣传法制先进典型,使群众了解法律,支持法律,使用法律,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法治宣传中,不仅要宣传法律法规,还要宣传法律规则。

6、必须身体力行,坚决树立法律权威。依法行政权威的树立对于法治建设至关重要。质监权威的树立需要从广泛的社会范围内寻求对执法权威的维护与协助力量,更需要执法、法制工作者从自身做起,秉公执法,为提高执法权威做出不懈努力。法制工作者要力求具备与法律权威相吻合的基本素质,敬畏法律、信仰法律,忠于法律,牢记维护公平正义神圣使命,杜绝与自身权威不相称的随意、草率,认真负责、公正高效的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公正树质监公信,以依法行政立质监权威。

我们有五千年的伟大历史,有三十年的发展奇迹,还有伟大富强的祖国,更有十三亿伟大的人民,在当前难得的法治建设历史机遇面前,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在各族人民的强力支持下,在全省质监法制人的奋力拼搏中,法治中国、法治质监不会是一个美丽的梦,它必将实现!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本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在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上, 有人问其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一生当中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幼儿园。”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 直接说明了幼儿园学前教育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因人施教, 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 我们也要“认识到农村具有的传统只适合本域的文化遗产具有固定的价值和效力并能促进发展”。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农村幼儿教育的内容、材料并非新的、城市化的、“洋”的才是好的, 在新理念下, 我们除了使用统一教材外, 还要让当地的优秀文化传统、民俗、民间游戏、歌谣、农业技术、生活常识、手工艺术等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材料。

二、立足本园实际

保教活动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 园本课程开发就是让广大的幼儿一线教师做一些“保教研究”, 即为适应幼儿全面发展需要构建多元、动态的课程而进行研究, 其本质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最终是为了幼儿健康成长。园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幼儿学习和游戏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活动性、实践性, 避免在实践中出现“动口不动手, 动耳不动脑”的表面浮华现象。这正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 充分理解园本课程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 加深对“园本课程”的认识

所谓园本课程开发, 是指作为有创造性主体的教师积极、主动地介入课程开发, 即课程的决策、设计、实施、评价等过程的一种活动。它意味着教师带着自己对幼儿和课程的理解、经验来体验课程的生成和运动的过程, 教师用的课程不仅仅是统一教材, 也有区域性或本园独特的资源。目前主要有一种观点认为, 园本课程类似于校本课程, 是指在尊重国家课程的前提下, 充分挖掘、利用幼儿园及社区等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幼儿选择的课程, 是指幼儿园自主开发的、不同于其他幼儿园的那部分课程。

2. 正确分析目前园本课程和园本教研的状况

大多数城镇幼儿园均有不同程度的园本课程开发。相应的, 在园本课程开发中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如大多数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缺乏整体规划, 没有形成系统的园本课程机制。已开发出的园本课程内容涉及面较窄、课程较少、类型单一, 表现出明显的“兴趣”主义等。在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更少。因此, 为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质量, 我们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更新教育观念, 加强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 宣传和推广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方面的研究成果, 脚踏实地, 为普遍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水平服务。

三、共享教学经验

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幼儿时期的各种心理活动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大, 幼儿的注意和兴趣转向结果, 幼儿为自己能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而高兴。在保教活动过程中,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发展观, 在培养目标上取得共识, 建立园园联系、家园联系, 彼此沟通, 构建相互信赖的关系, 通过各种模式开展活动, 共享幼儿教育成果。只有一致的理想教育境界, 把幼儿的教育纳入科学轨道上来, 才能获得幼儿早期教育的最佳效益。

1. 有效运用自然资源

结合本辖区幼儿园的实际, 充分利用身边资源延伸活动内容, 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 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体现幼儿的个性发展。如幼儿园中很多区域都可以运用农作物作为游戏材料, 比较常见的是在美工中利用各种种子、果皮的粘贴活动、艺术欣赏活动。有很多孩子在活动中乐此不疲, 一会剪对称的蝴蝶、大树, 一会剪不对称的汽车、小鸟等。又如, 生长的芦苇、蒲草的地方, 可利用芦苇、蒲草进行一系列的编织活动———织苇箔, 用亲手制作的苇箔装饰手工艺品。

2. 充分利用特色素材

本土特色素材既是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彰显幼儿园园本课程特色性和适宜性的核心元素。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都蕴涵着教育内容, 作为教师应用心观察, 发现幼儿的需要, 及时敏感地捕捉教育契机, 通过教育材料与幼儿的互动, 使教育事半功倍。我们在研讨、设计、组织各种主题活动时, 要力求适应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并结合幼儿已有的学习经验, 充分考虑如何将具有本土特色的物质文化资源整合到课程实践中。譬如民间有许多与教育有关的小曲与歌谣, 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孩子们可以用来进行初步练习, 也可以借鉴想象创作。只要内容的选取是准确到位的, 教学方法是科学的, 符合园本课程开发相关理念的要求, 对幼儿的发展就有好处。

教师不能再把自己看成太阳, 让幼儿围绕自己转, 而要学会尊重幼儿, 以幼儿为主体, 让幼儿们变得大胆、自信, 充满活力。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明白, 幼儿的科学健康培养, 是我们教学中最大的成果。幼儿期是培养最佳时期之一, 在学前教育阶段, 我们的责任, 就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素养, 帮孩子迈好走向成功大门的第一步。

摘要:为科学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以幼儿园为基地, 选择切实可行的内容、材料和方法开展保教活动, 灵活解决保教实践中的问题, 即为园本课程开发。园本课程开发实践中, 幼儿园纷纷按照自己的理解开展园本课程的研究和探索。由于农村幼儿园材料少, 地理位置偏僻, 如何提高教师积极性、发挥自主性, 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进而增强幼儿保教的有效性、科学性,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文章拟就园本课程开发的有关问题作一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园本课程,园本教研

参考文献

[1]王成云.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 2002 (4) .

本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分级负责制,加强集体备课管理

在集体备课管理上,我园实行分级负责制。由业务领导对全园的集体备课提出宏观意见,把握总目标;各年组组长带领教师根据本年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充分挖掘本土化的人文景观、自然资源特色,收集各种本土化材料,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活动方案;由业务领导带领年级组长共同审核、选定活动方案,并跟踪指导监督方案的具体实施。

每次集体备课时,至少保证一位业务领导参加活动,并且带领一个年级组的组长及组员,实行“主备人说课——研讨评议——确定方案”三个步骤。对于活动方案,要确定一个主备课人。主备课人在集体备课时对主题活动来源、主题内容分析、主题活动实施策略等进行逐一阐述。主备课人最初由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老师担任,之后逐渐由年轻教师、新教师担任,其他教师参与协助,共同完成活动方案的制定。

研讨评议是集体备课的重要环节。在主备课人说课之后,年级组内每位老师要围绕该主题内容提出合理性、建设性的意见。业务领导、年级组长及主备课人应帮助其他老师加深对该主题活动内容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方法。同时各位老师做好活动方案的反思工作,尽可能多的设想出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其应对办法。主备课人在全组教师的共同研讨评议过程中,逐渐完善并确定主题活动方案,下发给各班老师。

开展课堂实例教研,关注教师成长的差异性

本土化主题活动方案初步确定后,各班老师对主题活动方案进行“量体裁衣”,依据本班幼儿特点灵活地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及时对幼儿生成的兴趣、需要做出价值判断,从而调整活动内容,促进幼儿更加有效的学习。在课堂实例教研活动中,我们根据园本化课程内容,采取“一课多研”、“师徒结对,共上一节课”、“互听互评”、“跟踪听课”等多种形式展开园本教研活动。每周一次集体小结,进行活动反思,采取个人说课及他人评课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归纳、提炼自己及他人的教学方法。并且,及时对教育活动目标、内容结构等不足之处进行调整,不断完善活动。

定期反思研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所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是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过程。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总结自己的优点、缺点和成长点,明确现实状况,确定未来发展目标。并且对比平行班级的主题实施过程、手段、结果等,对该主题方案的预设和生成部分进行修订,最终形成切合本园本班幼儿特点的园本化课程。

在“开展本土化课程教研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最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资源,尝试对各种本土资源进行挖掘,开发资源中蕴藏的丰富的教育内容,采取“从简到全、由点到面”的策略实施园本教研活动。此次园本教研活动,不但将教师从重复性地抄写教案、制作教具学具中解脱出来,而且促进了教师的教育教研能力。

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神奇美丽的大自然、浓郁的民俗风情、人们的生产劳动……处处都是“活教材”,不但滋养着可爱的孩子们,而且我们每一位教师也在“设计——实践——反思——完善”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化成长。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店子镇小 曾选铝

在生本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我渐渐明了了它的“三大发展”指:推进生本课堂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打造书香校园文化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生本教育”对生命的礼赞,对生命的尊敬,它让我们重新来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郭思乐教授说出了我们多年来一直想说而又说不出的说话,教育应该使学生健康地快乐地成长,郭教授说:“满载着不完美不满意地蓬勃地成长”。“生本教育”首先是教育观的问题,教育不应当是围绕分数转,为了升学转,应当回归到它的根本:人的成长,人的发展。试想今天我们强加给学生的这一切真正是他们想要的吗?真正对他们一辈子有用吗?他们之中即使少数的人成功了,但他们付出了太沉重的代价。郭教授提出的依靠学生自主地学习,可主宰、独立、自由地获取,是自然合理的教育新思路。

“生本教育”理念下我们如何开展教学? 郭思乐教授提出了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由教师提供一个最根本的,最简单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成果),班级交流学习(提出更深刻的问题),熟悉学习(巩固学习内容)四步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引领着学生,既能让学生够得着,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教师的设计要把握知识的要点,又要把握整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激励者。郭教授指出,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走出师本,走向生本。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提出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的课堂。具体说来,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的角色时而是活动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资源的开发者、得法的组织者,时而又是“顾问” 与“同伴”,“顾问”角色其行为特征是“指点”;“同伴”角色,旨在参与合作,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

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

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在生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

认识一: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应该上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沉重而痛苦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

认识二: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欲望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人的起点非零,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仅仅是教材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学习能力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的知识符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认识三: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成长。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给必将产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都被禁锢,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认识四:建立在美好学习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本能,他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孩子天生的“善意”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孩子的生命中充满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5

杨萍

2014年2月22日,我在中学参加了生本教育讲座。在讲座中我接触和学习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教学理念,听了冯校长和李海燕老师的报告,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在讲座中她讲到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

二、结合教材,创设平台,我们在教学中应提出学习目标,并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以教材为本,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四、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知识点,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知识,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习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再陌生,不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在这次活动安排中,让我明白了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老师放手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学习,去解决问题,为学

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见解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通过这次为培训学习,令我大开眼界,使我领略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将以这次所学的教学模式为前提,不断学习,积极尝试,潜心理出属于自己、符合我们学生的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打造更优异的学生。

若羌县第一小学

生本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篇6

通过这次去安吉高禹小学的培训学习,让我从中收获了很多。从培训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明确了生本课堂活力教学的发展方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对“生本课堂、活力教学”的理解更透彻,真是受益非浅。同时高禹小学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对我触动也很深。

一、高禹小学生本课堂的自主学习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小主人。

我们平常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而在生本课堂中,学生才真正的成了我们课堂的主人。在高禹小学的袁恩忠老师上的关于错得研究这节课就很明显的做到了这一点。首先课前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很好的做到了全员参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很高。小组合作也非常有条理有秩序。最后袁老师也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整个课堂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真正的做到了积极参与,课堂主人这一角色表现的淋漓尽致。我想在以后自己的教学中也要充分贯彻这一思想来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在生本课堂中教师对课堂的设计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环节。

生本高效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以往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这次理论研讨会中的课堂教学,教师们都是精心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 “ 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 ” 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读、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给了学生时间和权利,让他们充分进行思考,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使学生兴奋起来,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参与度也大大提高。在这样的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中,个体能得到了发展。

除了这些其实第一天早上走进高禹小学观看他们的入队仪式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整齐划一的队伍,鲜艳明亮的校服,朝气蓬勃的学生,清脆明亮富有感情的朗读都让我看到了高禹小学内在的生机和活力。我想这和生本课堂的培养是分不开的。最后结束的时候二年级的小朋友放飞纸飞机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环节。

这次培训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明白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作为一名生本高效课堂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它的发展之中,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新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生本高效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最大提高。切实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引领者。

本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篇7

三本院校是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形式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三本是指录取批次排在一本、二本后面的第三位置, 录取分数与一本、二本相差几十分, 甚至上百分。这就使得三本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上与一本、二本相比都是不一样的。因此, 在对三本学生制定培养方案时应该考虑三本学生生源的特点,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越性, 有更好的就业方向。数学是三本学校理、工、管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它能为广大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 它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数学课程对于抽象性和逻辑性有较高的要求, 学生需要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 因此很多学生觉得这门课程难学。特别是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的三本学生。

本文将以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为例, 分析三本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现状, 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并从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加以探索, 使数学课程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三本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现状

1. 学习态度

三本学生的学习态度一般不够端正, 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认为读书只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这就导致同学对自己要求比较低, 认为考试只要通过就可以了, 平时学习不认真, 考试前临时突击。有些学生怕吃苦, 怕困难, 遇到难题就退缩。教师要求的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根本就做不到, 课上也不能全神贯注, 玩手机, 说话, 睡觉的现象经常发生。课后作业抄袭现象也比较普遍。而数学课程是循序渐进的, 如果前面的内容没有掌握好, 就会对后面的学习造成障碍。学生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选择逃避, 反正也听不懂, 干脆不学了; 或者抱怨数学课太难, 自己数学基础不好, 老师讲课枯燥, 使得自己没有兴趣, 很少会在自身上找原因。在学习上那种不怕艰辛与曲折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 在我们学生身上似乎难以寻觅。这样的学习态度就使得学生对学习没有积极主动性, 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了学习兴趣, 学习也就变成了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2. 学习能力

相对一本和二本, 三本学生总体来说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弱, 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一般靠课堂上听老师讲, 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大。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 不知道怎么学习。数学课程比较抽象, 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 而三本学生在这方面普遍比较欠缺。对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接受起来比较慢, 很多学生表示理解不了, 学习比较吃力。缺乏系统学习的能力, 对学过的知识不能够及时进行梳理, 学习的内容不是连贯的。有些学生课上没有认真听讲, 课后自己看书, 导致学习抓不到重点, 也花了不少时间, 却得不到好的效果。有些学生课上听会了, 课后没有认真复习和总结, 过了一段时间曾经学会的知识又不会了。有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只是局限于课本和课堂上的内容, 一旦对内容做些变换, 就无法应付, 对所学知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学生不能合理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 这都表明三本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欠缺。

3. 学习成绩

从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历年的数学考试成绩来看, 学生学习成绩呈两级分化, 优秀率和不及格率都比较高。总体来说, 理科生的成绩相对好些, 文科生的成绩相对差些。有些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好, 对数学有很大的兴趣, 考试成绩会达到优秀。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河北省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能取得名次的学生都不少。在每年的研究生考试中很多学生的数学科目也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而另有些学生数学基础不好, 加上大学数学课程比较抽象, 学习起来更加困难, 考试成绩经常达不到及格标准。不少学生要参加补考, 甚至要重修, 毕业时也有部分学生数学考试仍旧没有及格。每年都会有因为学习成绩留级、休学甚至退学的学生。一般来讲, 只要学习态度端正, 课堂上认真听讲, 课后及时复习, 考试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相反, 如果学习态度不端正, 本身又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 考试就只能不及格了。

三、对策及建议

1.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在建校初始, 数学课程基本沿用北京化工大学选用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发现教材难度太大, 教学大纲的内容多, 课时少, 不适合三本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疲于赶教学进度, 对一些重点内容和应当精讲细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展开, 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于是, 我们在原有的教材和数学教学大纲基础上, 结合近几年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 经过反复修改编写了适合三本学生的数学教材和教学大纲, 降低了抽象推理的难度, 删除了一些理论证明, 将数学技术和方法融合到教学内容和体系中去。目前, 我们已经先后出版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经济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内的一整套教材以及教辅, 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 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受到了大多数任课教师和其他兄弟院校的认可。

2. 创新教学方式

三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 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灌输足够的知识。这就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应该挖掘适合三本学生的不同方法。比如问题式教学法就比较适合三本学生。老师首先提出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 讨论问题, 最后老师根据讨论的情况, 有针对性地讲解, 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者让两个学生互相提问, 然后老师讲评, 当然也可以学生向老师提问,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种教学法操作简便, 实践效果良好。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现代化的一些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 也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这样使一些用粉笔难以画好的图形可以用多媒体制作得很清晰和直观, 而对于有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推导过程, 教师可以用板书, 帮助学生理解。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与一本和二本学生相比, 三本学生心理上更加自卑, 需要老师更多的鼓励和认可。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 除了传授知识, 还应该和学生有情感上的交流, 对学生的态度尽可能的和善、亲切。学生如果不喜欢某个老师, 那么对这个老师所讲授的课程肯定也是不感兴趣的, 学习成绩自然就不会好。多给学生鼓励和认可是对学生心理上的安慰, 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 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自主性。有些三本学生往往把自己看成低人一等, 把学习成绩差当成不可改变的事实, 遇到一点困难就容易自暴自弃。这个时候, 老师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 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耐心讲解, 不能打击学生, 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 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老师要多关爱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对每个学生都不能采取放弃的态度。另外, 老师要以身作则, 加强自身修养, 用自身的品格和态度去影响学生,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总之, 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的改进和人生观的建立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要:本文根据三本院校生源的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抽象性, 以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为例, 研究了三本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现状及策略。

以生为本,主动学习 篇8

【关键词】以生为本  合作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81-02

一、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主张“从师本教育转向生本教育,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作为当前解决教育问题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策略”。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教与学的关系应以教师的教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教为学服务。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教师和学生共同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在各个学习阶段都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目的,发现知识与能力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时,学习起来才有积极性,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使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持久的保证。教师应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具体的学习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体的潜能,倡导自主学习。

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按照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究其本质,是强周教育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和谐地发展。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并且能够自由地参与主动学习和探索时,他们学得最刻苦、最用功,其学习效果也是最显著的。因此,教师要采取种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确的加工处理,运用形象的讲述、巧妙灵活的提问,富有创新的点拨,把人类的文明进程、民族文化深厚底蕴、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诱发学生的情感,使每一个知识点都成为学生急于攻克的堡垒,使每一次活动都成为学生获得进步的阶梯。比如:在讲授“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课时,先用多媒体展示城市化问题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小组代表发言,老师归纳小结,让学生享受到地理知识的真实性就在我们日常生活这中,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师再设问:既然城市存在这么多问题,为什么现在还有那么多人往城市跑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角色效应,将对善、恶、美、丑的褒贬有效地转为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冲动,以此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精神。

三、以学为本,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程标准再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总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学习方法是按照一定的序列,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呈螺旋式上升的顺序在各个年级逐步实现的。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教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侧重研究学生学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一课一得”。首先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其次要围绕教材内容,教给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学会读图、析图不仅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也是他们提高地理学习成绩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用图、读图、识图、析图,从而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世界地理》讲南亚气候,就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南亚地形图,读出印度半岛东为东高止山、西为西高止同、北部为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再从夏季的西南季风入手,进行探究分析,得出印度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印度半鸟东西两侧降雨为什么比内陆多的原因。当然,学生的学习过程总是要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整理,才能消化、理解。对于外部的教育和影响,不是无条件地接受,而是有选择性,教师只能引导学生总结,提高和完善,帮助逐渐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自主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发展,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学习生本教育心得体会 篇9

我有幸在兴文县参加了由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举办的全国生本教育培训。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生本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更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教学不仅无限精彩,而且是在教学中播种人文情怀,唤起生命的激扬。

课前研究:充分的先学是构建生本课堂的法宝。先学就是将新知识、新任务提前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地研究,把个体的想法带入课堂,从中选出最优化的学习方法,把学习变成一种享受,老师则要抓住文本的关键点去布置前置性课前小研究。

课前见闻:不管什么样的课堂,课前都有几分钟的讲述见闻时间,语文课前学生或带来一则文学笑话,或讲述阅读故事,或背一段优美的文章、诗句等等,数学课前学生或出一道脑筋急转弯,或课外攻克的趣味数学题等与大家分享,英语课前学生将课外学来的某一个新单词、句子等教给大家,这种模式化的课前见闻讲述训练,有专门的学生主持,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每个学生都在收集、整理、积累知识中成长。

课堂教学:小立课程,大做功夫,实现教少学多。小立课程指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以此实现教少学多,提倡教师的无为便是有为。数学课,只要引导明确思路即可,解题方法学生能解几种就解几种,不必强加。

课堂组织:自从自己实验生本课堂以来,我的课就乱了。小组交流时,有的学生默默不语,有的学生滔滔不绝,可一句话也说不到点子上;还有的学生趁机捣乱,整个课堂怎一个乱字了得。课堂组织方式通常都是口令化的,如“一、二、三,要坐端”,“小眼睛,看黑板”等等,为此我困惑,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怎样会学到东西呢?广东省不仅在教学上生本化,连课堂组织模式也发生彻底的改变,所有的机械口令全由名言警句,诗句或教师自创对子代替,如:一年级孩子在认完一课的简单字后准备攻克最难的几个字时,教师喊:“奇思妙想”,生接“记难字”,师再说“四人小组”,生接“面对面”,学生边说边坐好,并且手不停地做好了下一步学习的准备,把会认字卡放一边,不会认的摆桌面,小组讨论字的记忆方法,然后交流。而中、高段更多的采用名言警句等方式组织课堂,如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而生接“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开卷有益”,生“博览群书”等,课堂组织充满了文学的色彩,学生在复习背诵经典名言的同时,教师轻松完成了组织课堂的任务。

课堂气氛:生本的课堂学生绝对是分小组学习的,在我的课堂中,当孩子汇报时,语言拘谨,不连贯。台下的同学,有的持观望态度,有的是看热闹,还有的趁机捣乱,只有一小部分在认真倾听,课堂中同学之间不能形成互动,之间的交流语言要一句一句地交给孩子们说。为此我也困惑,这样不是限制孩子了吗?而且人云亦云,自己也觉得很别扭。可是通过听课我发现,生本课堂小组的组织很有序,组长负责,组员人人有责,有记录员,有监督员等,课堂上小组的加分也是策略多多,如集体的获奖,个人的获奖,回答问题的次数,资料收集的多少等都与小组成绩挂钩,因此各小组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发言,回答问题总是以小组为单位,而不是学生个体。小组发表意见时又是按第一发言人、第二、第三、第四发言人的顺序轮流发言,而不是个别学生一言堂。由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气氛热烈的课堂,人人参与,不是口号,而是事实。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团结奋发的团队,伶牙俐齿、充满自信、仪态大方。课堂上实验教师和学生的状态给了我追求的感受,因此,刚开始的学话很必要,通过学话,孩子们才能学会汇报的流程,同学之间交流的语言,慢慢的会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在以后的课堂中,学生们才能有的放矢,活而不乱,更有序。

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一个关键环节。我们看到他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评价准确,语言婉转,被评价者虚心接受,积极回应。其实,训练学生相互评价要做到“静待花开”,要有一个过程,一年级的孩子总是在老师提醒下用稚嫩的声音问:“我的想法说完了,谁来与我交流?或“我读的怎么样?请给我提提意见?”;中高段的学生评价交流就显得成熟流畅了,课堂上总是话筒抢不过来,“我来补充一点”,“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你的观点错在„我认为应该是„”等等,教师只是在享受着学生的争论和评价,并适时点拨。课堂上回荡的是学生的声、影,激扬的是学生的生命,课堂上的主体回归,诠释了生本教育的全部内涵。

知识解决:我们的课堂知识解决经常是教师越庖代俎,教师的思维毕竟有限,生本的课堂老师变得聪明而轻松,有困难找学生,学生丰富的思维使知识的解决更加多元化。

这次学习中,我深深感受新理念对心灵的撞击。身临课堂的感受,又听郭教授《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的专题讲座,以及实验学校的校长和特级教师的经验介绍,给我以巨大的震撼。我也真切感受到:生本教育所揭示的教育本质就是提升生命质量。我们实施的教育就是要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发展。生本教育是激扬生命的教育,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教育。

学习生本课堂教育心得体会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通过学习“生本课堂”教育,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现总结如下:

一.要构建生本高效课堂的前提是“潜心会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互动的三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我们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

用心与文本对话,用灵魂与文本对话,从而正确地引领学生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

二.要构建生本高效课堂的关键是“精心巧设计”。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教学环节要简化,而环节的简化,最重要的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精选,对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整合的处理上。”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根据文本,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实现了老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三.要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是“灵活用方法”

我们说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首先要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要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那么应如何设计问题呢?我们可以这样操作: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第三要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

四.课堂练习巩固拓展。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五.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

首先,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

其次,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最后,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上一篇:“幸福成长工程”工作总结下一篇:北京中考各科考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