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店业治安管理责任书(推荐8篇)
1、旅馆的法人代表和从业人员要遵守本制度。
2、旅馆的门卫值班时间为24小时值班,(值班人数可根据本店规定自定),主要负责接待来住店的旅客。
3、旅馆对住宿客人进行证件检查及微机的录入,以便与公安机关联网。
4、旅馆在登记处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准入住。旅客延期离店,须提前到
登记处办理住宿手续。
5、旅馆对住宿旅店人员必须进行入店登记,联网计算机和手工登记本要
同时使用,不得不开机上网、不登或漏登。
6、旅馆对会客的客人须按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如实填写《会客登
记》,否则不能在客房会客。在客房会客要严格落时本店制定的会客登记制度。客房负责要严格落实本店制定的会客时间来组织人员对会客房间逐一清理检查。
7、旅馆对旅客携带的物品要开包检查,不得将危险物品、违禁品带入客
房或寄物间,严格遵守《财、物寄存保管制度》。
8、旅馆注意发现可疑情况、可疑人,及时报告旅店经理,如确认是犯罪
嫌疑人,及时送交当地公安机关。
9、旅馆要熟记店内的职责,并了解门卫区域的环境状况和安全措施,熟
记和掌握旅店内部机构的分布、位置和各部门的联系方式,按规定做好交接岗和勤务登记工作。
关键词:旅游饭店,饭店安全,安全管理模式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旅游业与饭店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饭店业安全管理方面, 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无论从岗位职能以及所提供的服务方面, 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饭店的安全管理, 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前, 我国的饭店业一般分为二大类。一类是以接待达官贵人、军政要员和富商为主的高档饭店。另一类为接待普通平民为对象的饭店, 一般称为客栈、旅馆或旅社等。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饭店, 均没有设置专门的安全机构或专门的安全人员, 饭店无行李寄存服务, 也无客人贵重物品保管服务。一些有身份的客人到饭店, 均是自带警卫或保镖。
一、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饭店业安全管理情况 (1949年~1977年)
解放以后至上世纪70年代末期, 从接待对象上划分, 我国的饭店分为接待国内人的饭店 (一般称为旅馆、旅社、招待所、饭店等) 和以接待外宾为主的涉外饭店 (一般称为宾馆、国宾馆、饭店等) 。涉外饭店主要接待我国邀请的外国来宾 (统称为“外宾”) , 国内人必须是处级以上领导凭介绍信才能入住。
当时的背景是, 国内几乎所有较大型的企业都设置有保卫科或人保科。一般涉外饭店也都设置有保卫部门, 称为保卫科。保卫科主要负责新进职工的内查外调和政治审查工作 (在当时, 涉外饭店属外事部门, 进入该系统工作必须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 包括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表现等) , 以及处理饭店的一般性治安纠纷事件。“以阶级斗争为纲”是这一时期我国政治工作的重点。饭店的安全工作是以防敌特分子破坏为主要工作内容。所以, 当时的保卫科同现在饭店的安全部相比, 无论是岗位设置还是工作重点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一般饭店的保卫科, 配有一至二名专职人员负责饭店的安全工作, 称为保卫干事和保卫科长。
这一时期的中国旅游以接待我国邀请的外国友好人士和少量的境外旅游者为主要对象。由于涉外饭店接待的对象主要是外宾,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 国内所有的饭店均封闭管理。饭店大门口一般不挂店牌, 都有军人站岗, 外来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内。如南京的南京饭店, 当时是一个班的解放军负责其保安工作。一些较大型的饭店内, 都有国家公安部门的派出人员。总体上说, 这一期间的饭店是安全的, 几乎没有重、特大安全事件的发生, 一般的偷盗等小案件也极为罕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以后。
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饭店业安全管理情况 (1978年~1991年)
1978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国旅游进入了发展时期。国外的普通旅游者开始进入中国旅游。当时可供境外客人住宿的涉外饭店数量相当少, 1978年北京市仅有7家涉外饭店。许多外国客人由于住不进北京市内的饭店, 在旅游一天后, 被安排到河北、天津等地去住宿。当年全国接待境外客人的饭店仅137家。这时期饭店总体情况可以概括为数量稀少、设备陈旧、功能单一、条件简陋, 无先进的保安设施、设备, 更无科学的安全管理可言。
1980年以后, 我国通过引进外资, 逐步兴建了一大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饭店, 又利用内资陆续新建和改造了一大批饭店, 我国饭店业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随着外资饭店的引入和外方管理的饭店在中国相继开业, 给我国传统的饭店在安全管理上带来了新的理念和管理模式。现代意义上的饭店安全部以及饭店安全管理在我国饭店业初现端倪。饭店的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由过去封闭接待型的饭店转变成了半开放式的经营场所 (此时的涉外饭店大门还有身穿制服的安全人员看守) 。涉外饭店开始逐渐对中国老百姓开放。南京金陵饭店为了满足百姓对涉外饭店的好奇, 还专门卖门票一天二场对外售票供人们参观。
由于解放军对饭店安全保卫工作的撤出, 饭店对社会的开放, 以及改革开放后社会治安环境的变化, 饭店安全工作出现了新的情况。一些过去没有发生过的问题开始在饭店出现, 如偷盗、诈骗、倒卖外汇、卖淫嫖娼等案件。1987年, 国家旅游局、公安部针对当时的情况, 联合发文要求旅游饭店必须设立单独的安全部。
要保障饭店的正常秩序和运转, 保障饭店的安全, 就需要有一个职能部门管理饭店的安全工作, 这就是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饭店安全部 (也有的称为保卫部、保安部、安保部、保卫科等) 。这时期饭店安全部的组织形式同国外饭店的模式基本接近, 但管理的内容、重点和方式上还带有传统的模式。
参照国际饭店安全管理模式,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 饭店的安全部普遍设置了三个组:即警卫组、消防组和内保组。警卫组负责饭店的警卫和巡逻工作。消防组负责饭店的消防检查等项工作。内保组主要负责饭店的治安防范和处理客人报失案件以及侦破一些简单的治安案件等工作。一些小型饭店虽然不设置这三个组, 但其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是不会少的。根据当时国家的政策和规定, 饭店安全部是我国各级公安保卫组织体系中的一部分, 执行公安机关的一定权力, 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治安、刑事案件, 在破案过程中安全部参与甚至直接侦破饭店发生的一些轻微案件。在组织体制上, 饭店安全部由本单位和公安机关共同领导。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中国饭店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各种形式的案件和各种原因的重、特大安全事件业开始在饭店频频发生。1985年4月19日哈尔滨天鹅饭店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特大火灾。大火造成10名中外人员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达25万元。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死亡人数最多、损失最惨重的饭店火灾。1988年7月, 日本客人小林康二在上海锦江宾馆房间内被犯罪分子抢劫杀害。这是我国饭店首例涉外恶性案件, 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三、改革开放深入的中国饭店业安全管理情况 (1992—1999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经济体制取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很多属于国家和政府的企事业单位都变成了自负盈亏的企业。减员增效是很多饭店的主要工作目标。饭店安全部的人数大大地削减, 以南京某中等规模的四星级饭店为例, 安全部的人数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50多人削减到90年代末期的20多人。在安全管理上, 过去的那种半封闭型的涉外饭店逐步成了完全开放型的饭店。很多饭店安全部已将大门等场所的警卫岗撤消。安全人员的制服也换成了西式便装, 饭店 (甚至一些国宾馆) 已完全对外开放, 成了真正的公共场所。
与此同时, 饭店的安全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由于安全部大量的减员, 而先进的安全设施设备又没有使用, 给饭店的安全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客人携带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成了日常用品, 一些生意人更是携带大量现金入住饭店。这些钱、财、物成了不法分子进行偷盗活动的目标。一些饭店未能根据新情况, 将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 进入90年代后, 发生在饭店内的各类危及客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特大事件在饭店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如1991年7月, 台湾二位客人在重庆饭店被犯罪分子抢劫行凶杀害;1992年5月, 日本二位客人在云南翠湖宾馆被犯罪分子抢劫杀害;1993年5月, 一名美国客人在昆明锦华大酒店被杀;1993年6月, 三名日本客人在西安长安城堡大酒店被抢劫杀害。这几起震惊全国的恶性涉外案件发生后, 在国内外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严重损害了我国饭店业的声誉。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于1993年8月30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旅游涉外饭店安全管理严防恶性案件发生的通知》。通知中提出了“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和“安全形象不佳就会影响饭店经营”的观念。
一些到中国旅游的境外旅行社开始将饭店安全列为选择饭店的主要因素。有的旅行社还专门派人员来中国考察饭店的安全情况。美国一家旅行社为了让客人能住在安全的饭店, 专门派人来北京检查饭店安全工作。在京伦饭店, 测试人员用烟喷向感烟探头后, 烟感报警系统立即报警, 有关人员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赶到现场。该旅行社对此十分满意, 在半月内一连安排了数个团队入住该饭店。保护客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成了饭店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很多饭店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安装了监控系统、电子门锁系统、烟感报警系统、自动水喷淋系统等先进的设施、设备。以客房的电子门锁为例, 从90年代初期个别高星级饭店的使用, 到90年代末几乎所有的饭店都在使用。监控系统也从90年代初期高星级饭店的使用, 到90年代末期几乎在各类旅游饭店普遍使用。
四、新世纪中国饭店业安全管理情况 (2000年~2007年)
进入新世纪,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尤其是2008年奥运及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的举办的影响, 全国各地兴建了大批的饭店, 饭店的规模越来越大, 标准也越来越高。由于饭店在安全管理工作上的特殊性, 饭店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除了以往的偷盗、抢劫、诈骗等常见的作案手段, 还出现了爆炸以及炸弹敲诈饭店, 甚至还出现了智能化犯罪和高科技犯罪等手段。饭店在安全管理方面出现了二个显著的特征:一是高智能犯罪, 二是由安全问题引发的高额赔偿纠纷。
犯罪手段的多样化、高智能化是新时期的典型特征。如2004年北京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由近百人组成的高智能犯罪团伙。该团伙仅半年多的时间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 专门在饭店“无痕破锁”入室盗窃, 盗窃的总价值超过100万元。
第二个特征是, 由安全问题引发的索赔纠纷案的增多。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 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 90年代后期开始, 由于饭店安全问题带来的客人要求饭店赔偿事件不断增多。其中最典型的是上海银河宾馆的案例。1998年8月23日, 深圳某医药公司总经理王翰入住上海银河宾馆, 不久被犯罪分子入室抢劫杀害。随后王翰的家人将宾馆告上法院, 要求赔偿丧葬费及精神损害费等共计133万元人民币。这是我国第一起因客人在饭店内被抢劫杀害, 家属提出要求饭店赔偿的案件, 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此案的判决一直延续到2001年。客人在饭店由于各种原因的人身伤害, 其本人或家属提出要求赔偿的案件, 成了饭店在安全管理方面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由于客人人身和财物遭受损害, 而要求饭店进行赔偿的案例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对于没有任何痕迹, 也没有破案结果的客人报失等案件, 由于客人的不断诉求, 一些饭店也开始进行了赔偿。在社会上, 这一时期的人身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案例也层出不穷。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对有关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不久, 最高人民法院又出台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该解释的第一条和第六条涉及到了客人在饭店内由安全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问题。这些规定的出台, 对饭店安全管理中的人身损害的赔偿等问题, 产生了重大影响。如2005年6月10日, 广东汕头华南宾馆发生特大火灾, 造成31人死亡, 28人受伤。根据规定, 失火造成人员损害的民事赔偿责任应该由事故责任主体负责。到2005年底, 事故责任方华南宾馆已交付赔偿金700万元人民币。此外, 公安机关还扣留了华南宾馆现金100多万元和价值近100万元人民币的物品, 共约900万元, 作为遇难者赔偿金和伤员的治疗赔偿费用。
一、我国酒店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选择正确的定价策略的前提是首先要对所处行业的市场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对饭店行业相关经济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的基本判断是:(1)我国酒店业属于激烈竞争行业,市场上有很多的酒店和消费者,市场集中度接近于零;每家酒店提供的产品与其他酒店的产品略有差异。(2)从市场壁垒角度考虑,中国酒店业表现为“易进难出”的特点,资金门槛、技术与产品差异、品牌与销售网络等结构性进入壁垒都很低,而资产专用性形成的沉淀成本、劳动力安置成本造成酒店的高退出壁垒。(3)在酒店业的竞争市场上,每家酒店对于产品的定价有一定的控制力,虽然产品的价格提高了,但由于一些消费者对于该酒店产品的特别之处有偏好,他们仍会选择这家酒店的产品。
二、我国酒店业价格竞争的成因分析
中国酒店业产生“价格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过度投资造成酒店供过于求;二是各酒店的产品基本上无差异;三是酒店产品不可储存。作为酒店管理者,对于一、三两项可以说是无能为力的,而对于第二项则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避免不惜血本的“价格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产品的差异化。而最有效的竞争恰恰是差异化经营,包括生产的差异化、营销的差异化、市场价格的差异化等。
从我国酒店业的定价策略来看,大多存在单向思维、追求短期利益、缺乏战略思维的问题。在供过于求时,片面追求市场占有率,过分压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出售产品;在供不应求时,过度抬高价格,不惜伤害酒店的长远利益。要避免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站在经营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定价策略问题。利润最大化是确定酒店业定价策略的基本原则。但定价本身并不是利润的来源,酒店的品牌、差异化经营、创新等,才是利润的根本来源。定价只是一种手段,定价要服从和服务于酒店长远的发展战略。即使在需求量极大时,我们也不应拒绝提供给一个老主顾一贯享受的折扣。下文研究的主要是在满足酒店总体经营战略的前提下,可供选择最优的定价策略。
三、酒店定价的基本策略
利润最大化是定价的基本法则,对处于垄断竞争市场的酒店业来讲,最基本的定价策略仍要围绕这一法则,即对所有的消费者制订单一价格,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然而酒店管理者并不能准确预测出其产品的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因此并不能直接计算出利润最大化的价格。由于准确预测做起来非常困难,因此中国大部分酒店、尤其是国有酒店往往习惯于僵化的定价机制,有的是制订价格后,一年甚至几年都很少进行调整,一线预订销售人员没有相机处理权;有的是制订价格后,也进行调整,但往往是整上整下,急功近利,忽视对细分市场和消费需求的研究。
理论经济学与经济现实间总是存在不小差距,而管理经济学的分析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差距。根据管理经济学知识进行推导,处于垄断竞争市场的酒店,要使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P是边际成本MC的K倍,K可以看做是利润最大化时的加价因子[K=E/(1+E),其中E是酒店产品的需求自价格弹性]。利用酒店产品的需求自价格弹性,就可以确定最大化厂商利润的加价因子,从而合理确定相应的价格。管理经济学垄断竞争条件下的简单定价法则完全适用于中国酒店业的定价行为。这种基本的定价策略的核心是对同一酒店产品对所有消费者简单地制定单一的每单位价格从而获得利润,其隐含的思维定势是以产品提供者为导向进行定价。理论上这种基本定价策略可以为酒店创造最大利润,但实际上,如果我们转变思维方式,完全可以采取另外的定价策略,创造出比理论最大利润更大的利润。
四、消费者导向的酒店定价策略
消费者导向的定价策略的关注点在于不同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差异,策略的着力点在于减少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导向的酒店定价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价格歧视;另一种是两步定价。
价格歧视是指对同样的商品或服务向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行为。实施价格歧视策略要求管理者对消费者的差异进行分析,了解消费者不同种类的信息。价格歧视有三种基本形式: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是指酒店向每一个顾客索要其愿意为所买的每单位产品付的最高价格。这种策略追求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它能使酒店将消费者剩余减少到零,从而获得最高的可能利润。在酒店经营实践中,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程度越高,特殊要求越多,一级价格歧视策略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一级价格歧视策略成功的前提条件还在于酒店管理者要能够完全掌握特定的消费者为每一个增加单位产出所愿意和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酒店根据顾客所购买产品的不同数量范围来制订价格逐步下降的具体方案。这种策略着眼于设计数量标准使消费者按照对所选择数量产品的支付意愿自行分类。采取这种策略,酒店不需掌握每一个消费者的具体特征,操作起来非常简便。酒店采取二级价格歧视只是减少了部分消费者剩余,与一级价格歧视比较, 获得的利润要少一些;但是比起对销售的产品都制订相同价格的简单定价策略,获得的利润又要高一些。消费较多数量的顾客享受较低的价格,是二级价格歧视的基本做法。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对于同样的产品,酒店通过向不同的顾客群收取不同的价格来获得利润。这种策略实施的要点在于识别在不同的顾客群之间对产品需求的系统区别。由于同一种酒店产品的边际成本MC是相同的,要取得最大利润,不同顾客群必须满足MR相等;而不同顾客群对同一种酒店产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按照边际收益的计算公式MR=P(1+E/E)(其中MR是边际收益、P是价格、E是需求自价格弹性)进行推演,不同顾客群的定价必然是不同的。这样酒店所取得的利润才是最大的,比采取在不同顾客群中对同一产品制订单一价格的简单定价策略实现的利润也要大。采取三级价格歧视的基本做法是,对需求弹性越大的顾客收取越低的价格。
两步定价是指酒店向消费者为取得购买一种产品服务的权利收取一个固定费用,再加上他们所购买的每单位产品收费。通过向顾客收取一个固定费用,酒店可以使消费者剩余减少,与对单位产品收取单一价格的简单定价策略比起来,获得了更高的利润。两步定价策略的关键点在于固定费用的确定,通过合理的测算,酒店甚至可以将消费者剩余减少为零。与价格歧视策略不同,两步定价策略不要求消费者对酒店产品有不同需求弹性。在酒店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中,常有采取会员制或俱乐部制的情形,比如健身俱乐部等等,这时往往就可以采取两步定价的策略,以使酒店获取更大的利润。
五、酒店定价策略运用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在运用以上酒店定价策略时,我们还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1.要关注主要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定价策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酒店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胜出。互动性是定价策略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我们在运用酒店定价策略时,必须要密切关注市场上主要竞争对手的定价行为和定价策略。首先,我们采取定价策略时要注意抢占先机。要在竞争中胜出,我们必须要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先竞争对手一步。其次,我们的定价策略应建立在对消费者需求充分了解和引导开发的基础上,应建立在认真的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通过创造性思维细分市场,善于发现竞争对手没有发现的市场需求,避免不计成本的“价格战”。最后,我们必须随时关注经济形势和市场行情的变化,关注主要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调整,适时适度调整自己的定价策略。
2.要使定价与产品服务质量相匹配。酒店定价策略成功的物质基础是产品服务的质量。如果我们在实施定价策略时,使价格背离产品服务质量,那么即使会取得一时的较高利润,也会使顾客满意度、忠诚度大大降低,从而损害酒店的长远经济利益。中国个别酒店依然存在着“宰客”的定价行为,这种定价策略是既损害消费者利益、又损害酒店长远利益的短视行为。我们以上介绍的定价策略,主要围绕减少消费者剩余,这是在充分了解、开发消费者现有和潜在需求,并设法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措施,是定价与酒店产品服务质量相匹配前提下的做法,与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
1. 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档案(卫生许可证申办申请书,人员花名册及健康证、培训合格证取得时间,监督监测资料等),配备专人管理卫生工作。
2. 必须亮证经营(卫生许可证),持证上岗(健康证、培训合格证)。3. 环境整洁、美观,下水管通畅,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公用卫生间要每日清扫、消毒,设置能密闭的垃圾容器,采取切实可行的灭蝇、灭鼠、灭蚊措施。
4. 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洗工作服及勤洗澡、理发,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不吸烟、工作前和便后要洗手。5. 用品、用具的消毒工作专人负责,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公共长住客床上用品至少一周一换。茶具表面必须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卫生间的客房应配备不同标志的脸盆和脚盆,必须设有消毒间,建立完善的清洗、消毒、保洁设施。6. 通风、换气设施定期清扫。
7. 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水质应符合卫生要求,定期清洗消毒。8. 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自觉接受卫生监督员和群众的监督。
单
位: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酒店收入环节的控制,杜绝收入流失,同时又能够充分满足酒店灵活高效的经营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收入仅指酒店因提供商品或服务产生的、需要向消费者收取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包括变卖财产及废旧物品、往来单位进场费及罚没款收入等。
具体包括:
1、客房收入中的房租收入、电话费收入、迷你吧收入、商务中心收入、洗衣费、赔偿金及杂项(麻将、麻将桌)等;
2、餐饮收入中的食品收入、香烟酒水收入、服务费、茶位费、宴会收入及因宴会产生的`场租、主持等;
3、康乐收入中的桑拿收入、美容美发、足疗收入、按摩收入等;
4、娱乐收入中的厅租收入、门票收入等;
5、免单、其他收入等。
第二章商品订价
第三条为确保酒店毛收益,规范定价程序,制定食品、酒水和香烟毛利率标准及制价程序。
第四条制价原则:参考相近星级酒店售价,结合酒店指导毛利率。
特色情况,可由总办、餐饮部等部门会同财务部进行市场调查后订价。
1、指导毛利率:项目;
食品一楼餐厅60%;大堂吧80%;香烟40%
2、指导毛利率定价公式销售价格=成本/成本率x100%成本率=1-毛利率毛利率=销售净收入-销售成本x100%销售净收入
第五条制价部门先由业务部门(厨部或餐饮部)提出建议价,再由酒店财务部成本稽核负责商品的定价审核,最后由财务负责人和酒店总经理签字确定。必要时,还应报董事会批准。
第六条制价程序
1、食品类厨部每推出一个新菜品,应先以标准价格单的形式,详细注明该菜品所须原、辅材料名称和用量(毛重及净重),并提出各餐厅的建议售价,然后将其结果送交财务部会计。财务会计根据其标准成本和上述规定中的理论毛利率,测算理论售价,同时参照业务部门的建议价,拟定该商品售价,最后由总经理核准定价。财务部会计将该定价输入电脑,并通知厨部、餐饮部和收银员。
摘 要:试图通过对现阶段管理合同在国内外酒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对中国酒店业管理合同经营模式障碍进行研究,探求中国酒店业管理合同经营模式的科学发展之路。关键词:中国酒店业;管理合同;经营模式;集团化;探讨酒店管理合同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国际酒店业权威学者的定义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教授艾斯特(James J.Eyster)在其著作中提出,酒店管理合同(Hotel Management Contract)是酒店业主和酒店管理公司之间签订的书面协议,根据此协议,酒店管理公司被授权以酒店业主的名义代表酒店业主运营、管理酒店,并为酒店业主负责,作为回报,酒店管理公司得到管理酬金。
1.2 本文的定义
酒店管理合同是非股权式的一种酒店营运方式,属于委托代理关系的企业制度安排。通过酒店业主与酒店管理公司签署管理合约来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酒店业主雇用酒店管理公司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承担酒店经营管理职责。作为代理人,酒店管理公司以酒店业主的名义,拥有酒店的经营自主权,负责酒店日常经营管理,定期向酒店业主上交财务报表和酒店经营现金流,并根据合同约定获得管理酬金。酒店业主为酒店提供土地使用权、建筑、家具、设备设施、运营资本等,并根据合同约定承担相应法律与财务责任。酒店管理合同的核心为酒店业主与酒店管理公司签订的管理合约,它是双方权力与义务得以实现的保证。酒店管理合同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2.1 管理合同在国外的发展
美国是现代酒店管理合同的起源地。现代酒店管理合同的雏形是1948年希尔顿同波多黎各合作经营希尔顿酒店使用的利润共享租赁。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的开发开始加速,特别是为海外特定的商务环境所设计的酒店管理合同逐渐成为酒店管理公司对外拓展业务的一个重要途径。从1948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酒店管理公司合同进入了初期的繁荣阶段。
2.2 管理合同在中国的发展
1982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建国饭店开业并首家引进了境外管理公司(香港半岛管理集团),标志着管理合同模式在中国的开始。随后假日、喜来登等国际知名酒店集团纷纷用此种方式抢滩中国。到2004年底,我国共有饭店管理公司190余家,比2003年增加了约30家;托管饭店总数近1600家,比2003年增加了540家。参照2004年《HOTEL》杂志公布的全球饭店业300强排名,有20家企业的管理规模已进入了全球300强。中国酒店业管理合同模式经营障碍分析
3.1 业主方原因分析
(1)对酒店经营权的干涉。
(2)资金提供不够。
(3)谈判前的准备不够。
(4)外部环境的问题。
3.2 经营方原因分析
(1)缺乏诚信和品牌意识。
签定合同以前,饭店管理公司采用虚假信息美化形象,使饭店做出了“逆向选择”;合同签定后,由于掌握着更专业和更准确的市场信息,从而迷惑饭店业主。
(2)缺乏管理经验。
很多饭店管理公司本身就不具备托管饭店的能力,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专业的管理队伍和优秀的企业文化。
(3)本土化战略不够。
对中国的经济制度和企业内部体制认识不清;在中国的市场上运作因所有权归属以及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给管理带来困难;对中国本土文化了解的不够。中国酒店业管理合同经营模式探讨
4.1 建立双方和谐关系
(1)业主方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充分认识委托管理合同的性质。委托管理合同的实质意义是全权委托某一管理公司经营管理自己的饭店,从这个意义上讲,业主是要将日常经营管理的各项权力交给管理公司,由管理公司运用这些权力为业主创造利润并获得报酬。
②选择管理公司时要认真调查研究。目前市场上有着太多的饭店管理公司,其间自然鱼龙混杂,优劣难辨,所以必须调研。
③应当充分运用制度制衡管理公司。“两会三审批”: 所谓“两会”即业主公司“董事会”和平常业主代表同管理公司的“沟通会”。所谓“三审批”即由董事会审批年度市场销售计划(确定收入目标),审批年度经营费用预算(确定成本目标)和审批资本更新计划(解决固定资产更新改造问题)。在董事批准了这三个计划后,就应该放手让管理公司在预算的框架里运作,而不要事事过问。业主董事会最少应当一年开两次,下半年审批来年预算,上半年检查来年预算执行情况,这样发现问题还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整。
(2)管理公司应注意的问题。
①尊重自己,遵守承诺。管理公司只有尊重自己,遵守承诺才可以管理好酒店,达到业主方和管理公司自己双赢的效果。
②要通过沟通赢得业主。中国的文化是情感文化,管理公司和业主之间最主要的就是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并进行积极沟通。
③为业主赢得经营效益是管理公司的主要职责。业主投资要承担风险,而对于风险的回报要获得利益。管理公司在受委托管理期间,必须始终以此为宗旨。
4.2 加强管理合同的管理
(1)加强合同管理意识。
(2)建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组织机构。
(3)制定必要的合同管理工作制度。
(4)重视合同文本分析。
合法性分析: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资格。
完备性分析:构成合同文件的种种文件是否齐全。
(5)重视合同变更管理。
4.3 中国本土酒店集团管理合同模式的科学发展之路
(1)实施品牌经营战略。
品牌是识别饭店集团自身价值区别于其竞争者的一种具有显著特征的标记。对于多数中国本土饭店集团而言,实施品牌经营应该是必由之路。而品牌经营的事实并非不需要任何条件,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本土的饭店集团而言,有两项原则十分重要:
①进行品牌定位。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本土饭店集团成员企业呈现出杂乱的状态。这一点会极大妨碍品牌化经营的进程。因此必须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定集团品牌的定位,才能集中精力做好符合品牌定位的那部分饭店的运营管理。长期以来,人们都过分强调了饭店集团竞争的一面,而忽视了饭店集团之间可以开展合作的一面,特别是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本土饭店集团,现阶段合作与互补的空间都很大。集团之间的明确品牌定位后,完全可以把不符合自身品牌定位的饭店交给从事此类品牌运营的集团管理,并争取获得对方也采取相应的互动措施。
②制定品牌标准。有了品牌,还必须有品牌的标准。没有标准的品牌不是品牌,只是称谓。品牌标准不是我们一些集团不断编纂的包括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内容的“模式”,也不完全是操作规程和服务方法,更多的是反映饭店管理中共性的内容,是一种基本的规范。品牌标准与国家饭店星级标准有着共同之处,但星级标准主要是对饭店设备实施等硬件水平做出规范,基本不涉及管理方面的内容,品牌标准不仅涉及到硬件更是强调软件。品牌标准就是要使处在不同地区的成员饭店提供出相对统一的产品。成员饭店服务产品处于标准以下的,必须改进。因此,品牌标准又可以被视为使用这一品牌所应达到的最低标准。
(2)引进并逐步培养专门人才。
饭店集团应在分析了解目前员工部门分布、岗位分布、知识技能分布、年龄构成以员工流动情况及原因的基础上,对集团所需员工在数量和质量上进行预测,具体指出各级各类人员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年龄及培训要求,使饭店职务岗位空缺能从质量上和数量上得到尽快、合理的补充。人才引进固然重要,但是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更重要的则是集团内部人才的培养。饭店集团应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找出员工现有的知识、技能、态度与岗位职务需求的差距。确立适当的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通过各种教育培训为集团培养当前和未来所需的各级各类高素质的人员。
(3)以市场份额为标准。
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引进并逐步培养人才这两项策略都是为了尽可能多的占有市场份额,这是一个饭店集团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也是业主选择管理者时的重要依据。所有希望成为具有竞争力的饭店管理集团或者公司,必须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管理公司与业主方签定合同时是做出过承诺的,在前面也谈过经济效益是业主方的目标,管理公司只有以市场份额为标准才能实现自己对业主方的承诺。我们可以大力发展经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的市场潜力巨大,如果做好这一领域也一样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
(4)“本土化”应对“国际化”竞争。
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引进并培养人才,以提供市场份额为标准的目的都是为了使中国本土酒店集团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抗衡甚至超越国际知名酒店集团。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向泰国学习。泰国本土酒店——东方酒店,不但长期以来在泰国排名第一,在全球也名列榜首。泰国本土酒店的良性经营主要归功于:本土酒店低成本优势;其准确的市场定位;不断了解客人的需求,了解客人的心理,提供恰到好处的服务;软件服务与硬件服务的完美结合,对个性化的不断追求,对酒店艺术的不断探索。中国和泰国同属亚洲国家,在情感文化上有着共同之处,我们应该向泰国学习,学习他们的人性化服务,学习他们对酒店管理艺术的探索精神,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使硬件与软件达到完美的结合,我们完全有可能与国际酒店集团相抗衡。结束语
通过对中国酒店业管理合同模式经营障碍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比较浅显的对策,目的是希望中国本土酒店集团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峻枫.国际饭店集团管理[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6.[2]奚晏平.世界著名酒店集团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3]张树坤.酒店经营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4]董观志.现代饭店经营管理[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5]马勇.饭店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转贴
饭店管理合同一般包括五类条款:一般条款、财务条款、管理条款、经营条款和营销条款。
一般条款:主要描述合同的双方的缔约关系,合同期限、名称使用、必要的批准程序、为主对绩效要求、违约及合同终止,法律救剂。
财务条款:基本管理费用、奖励管理费及支付方法,业主的财务目标,管理公司提高绩效的责任,固定资产折旧费和资性质的费用返销及更新基金,经营方案及财务预算,营运资本平衡,股本及负债,保险和风险防范,不可抗力,税务,开业前预算等。
管理条款,档案和报告书,使用记帐系统和财务报告的递交频率,饭店人事安排,法律及资格认证,技术服务。
经营条款,经营计划,价格制定,提供的服务,采购,服务条款,质量标准及检查,开业前管理服务等。
营销条款:营销,广告及促销计划,预订系统和服务等。
乙方派出业务骨干筹备酒店开业,业务素质如何,有何管理相似酒店的经验;
负责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按照星级宾馆标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负责经营拓展客源市场,建立酒店自身销售网络系统,并利用乙方现有的酒店网络资源拓展市场;
年度预算,在市场需求进行调研的情况下,提出计划书;
酒店应收账款属流动资产范畴, 一般是由酒店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形成的债权。它是酒店面对市场竞争在经营过程中赊销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等项目而向应收单位收取款项的一种外置资产[1]。该资产被对方单位掌控, 对方单位可以随意调度该经营资金使用, 本酒店无法实施控制, 这就形成了酒店一定时期的虚拟资产, 只有当应收账款流入酒店, 该部分资产才能重新投入到酒店的营运过程中, 并为酒店提供持续不断的盈利能力。而这一过程越长越有可能因债务人破产等原因致使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形成坏账, 使酒店经济蒙受损失。
酒店应收账款管理主要内容有两部分, 即住店宾客的应收账款和离店挂账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影响取决于:应收账款的数额, 数额越大负面影响也越大;应收账款的账龄, 账龄越长坏账风险也越大。据调查我国酒店逾期应收账款总额占流动资金的比重高达20%以上[2], 虽然近年来这种情况有很大改观, 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酒店应收账款管理产生的原因
1. 酒店外部原因
经济环境的影响和竞争机制的不健全。随着酒店业的蓬勃发展,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提高在市场中的份额, 确立自己竞争地位不得不采用各种营销手段进行促销, 其中就包括信用销售, 它能使客户以延期支付的方式取得各自的消费需求[3]。以信用结算方式取代现金结算能为酒店争取客源增加销售额、扩大经营规模, 是当前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但采用信用销售致使酒店无法将利润表上的经营利润转变为现实中的可供支配的现金流, 从而限制了酒店的长远发展, 如不加强管理有可能使酒店陷入债务危机。
2. 酒店内部原因
(1) 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酒店管理层往往在经营管理中极为重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弊端是会忽视经营中的风险。在这种经营理念的驱动下, 酒店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程度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对收账风险未进行识别、分析该风险是否超出了酒店的风险承受力。
(2) 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首先酒店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 绩效考评结果未同员工薪酬挂钩;其次酒店在赊销前未制定严格的信用政策, 甚至不设信用条件、赊销时没有严格的执行授权审批控制、赊销后的收账措施不到位使应收账款节节攀升。[5]
(3) 维权意识薄弱。当酒店发生应收账款纠纷时, 处于各方面原因的考虑, 如不愿意恶化同客户的关系, 催款中人力和财力耗费大于所得利益等, 放弃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而使酒店面临资金短缺, 造成财务风险。
三、酒店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
1. 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由于酒店的资金流与物流不一致, 这种没有回笼的入账营业收入, 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经营业务损益。酒店因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 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 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 进而导致酒店实际经营状况被掩盖, 影响经营计划, 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2. 夸大了酒店的营业成果
由于我国酒店现行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1], 发生当期赊销全部计入当期收入, 因此酒店账面利润的增加并不能表示当期能实现现金流入。酒店通常按应收账款的3‰~5‰比例计提坏账准备, 如果酒店为了实现短期利润指标少提甚至不提坏账准备, 会给酒店带来潜在亏损;如果酒店实际发生的坏账大于酒店计提的坏账准备, 会给酒店带来实际损失。
3. 增加了酒店应收账款持有成本[4]
酒店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主要有管理成本和发生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收集费用、制定信用政策的费用、对客户资信状况调查与跟踪的费用、法律诉讼费、讨债公司收费等其他与应收账款有关的费用等。发生成本也叫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 包括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成本和现金折扣成本。
4. 加速了酒店现金流出
赊销虽然能使酒店产生利润但是并不能使现金增加, 相反酒店在赊销自己产品、服务的过程中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支各项费用, 以及对未有现金流入的收入、利润缴纳各种税费, 加速了现金的流出。
5. 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
酒店面对庞杂的应收款账户, 核算差错难以及时发现, 不能及时了解应收款动态情况, 以及应收款对方客户详情, 造成责任不明确, 应收账款的合同、合约、承诺、审批手续等资料的散落、遗失有可能使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该按时收的不能按时收回, 该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 能通过法律手段收回的, 却由于资料不全而不能收回, 直到最终形成企业单位资产的损失。
四、改善酒店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1. 酒店管理层要创新经营理念, 明确经营战略符合公司战略的发展
酒店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注重短期效益和酒店长期利益的一致性, 在追求和注重长远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获取酒店自身的最大利益, 走短期效益和长远利益同步发展的路子。在满足这个大前提下, 合理利用酒店的信用政策, 使应收账款在流动性和效益性之间保持平衡。通过管理既要使应收账款能够足额、快速的转换成现金, 也要使应收账款维持可控数额, 实现较高的收入, 较低的持有成本。
2. 酒店应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体系
(1) 酒店赊销前必须制定明确的信用标准, 规定信用条件、信用额度。首先酒店在定制信用标准时应先考虑同行竞争状况、客户资信程度、酒店承担风险的能力、成本效益原则对客户信用等级作出准确的判断, 不同等级的客户给予不同的信用优惠或者附加限制条款。必须强调个人原则上不允许赊销, 除酒店经理及以上人员签字担保才能赊账, 并有担保人负责收回。其次酒店信用条件一般包括现金折扣、信用期限等, 在规定信用条件时可以依据同行业的标准制定, 也可以根据本酒店现金折扣的大小、信用期间的长短与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制定。信用条件的制定要保持相对固定, 切不可随心所欲, 评价酒店信用条件是否科学要看是否在酒店收益与成本之间达到较合理比率。最后酒店还必须对信用额度竞争控制, 包括:客户的赊销额度不得超过其在酒店上个季度平均月消费的两倍;酒店应收账款总额占流动资金比例控制在20%以内, 一旦接近临界点, 应立即停止赊销。
(2) 酒店赊账后必须建立完善的收账制度。酒店财务人员应对酒店软件提供的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进行分析, 对应收账款进行监督。通过分析酒店可以确定多少欠款在信用期内, 多少欠款在超出了信用期, 超过时间的长短、款项的所占总额的比例, 及有多少欠款因拖欠时间长而可能形成呆账、坏账。据此, 酒店根据应收账款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措施, 采取灵活多样的收账方式, 如电话联系、书信联系、上门催讨、付诸法律等手段的催收方式, 将应收款回收。
3. 酒店应收账款销售回笼的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
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 没有指标的评价是无效的评价。酒店应该按谁销售, 谁负责收款的原则将应收账款的回笼分解到销售员身上, 销售员明确各自的收款金额和期限, 制定切实可行的收账计划。每月, 财务部门根据货款回笼情况对销售进行业绩评价, 并在绩效奖金中兑现。对于因个人原因造成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 追究销售员的责任, 并责令其赔偿, 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4. 酒店应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
酒店应当以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 人员的任用上不能任人唯亲。健全各种培训制度, 对酒店员工的业务能力、责任心、归属感、忠诚度进行长期的全方位的培训。酒店还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制度是由员工执行, 只有他们体会最深, 也是酒店在日后完善制度一种有效途径。
总之酒店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 加速应收账款的回笼将有助于酒店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长远的发展。理想的应收款模式是既能顺利收款, 还能降低收账费用、同时和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酒店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应收账款正确科学分析, 加速应收账款的周转率, 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为酒店创造更好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房爱华.浅谈酒店应收账款的管理[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1) .
[2]刘越.浅析酒店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现代商业, 2012, (32) .
[3]贾晋芳.酒店应收账款的管理[J].经济师, 2010, (01) .
[4]王荣华.酒店业应收账款拖欠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4) .
关键词:社会支持 酒店业 职业生涯
酒店业作为服务型行业,其女性管理者在整个管理者构成中占很大比例,并且在整个管理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酒店业女性员工,尤其是酒店女性管理者,要想在这个岗位上有个好的职业生涯发展,就要充分发挥社会支持对自身职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社会支持从性质上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见的、客观的、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实际得到的支持;另一类则是主观的、自身所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这类支持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除了实际的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主观体验外,社会支持还包括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
酒店服务业女性管理者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工作时间通常不固定,要想在这样一个特殊行业里立足,做出一番事业,就要成分发挥社会支持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将建立在社会网络结构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观支持或客观的影响力充分利用。
一、客观支持对酒店业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客观支持,是指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这类支持独立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酒店业女性从业者所获得的客观支持主要来源于:
(一)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影响酒店女性管理者职业生涯规划的客观因素之一,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女性劳动力需求,女性可以有更多机会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男女平等的政治制度,为女性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在当前良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下,女性才能有自己的职业追求,才有掌握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权。
(二)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即酒店业向女性管理者所提供的工作环境和福利津贴等。酒店业工作时间长且不定时,面对不同的客人,管理者需要能够灵活应变,这会对管理者造成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女性,很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因此酒店内部要能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增加女性管理者对酒店的归属感,鼓励其进行更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酒店对管理者除了如婚期、产假、丧假、旅游活动等相对固定的福利制度外,还应针对酒店业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分配工作任务、提供托儿服务和带薪产假等措施。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满意度,对女性职业生涯规划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主观支持对酒店业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主观支持,是指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是个体对自己社会支持状况的主观体验,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家庭支持、个性特征和自我调节能力三个方面。
(一)家庭支持
女性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家庭因素的影响最为深刻。尤其是酒店业的已婚女性,她们要想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平衡,必须获得家人的支持。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女性需要比男性投放更多的时间到家庭事务中,酒店业女性管理者工作时间不固定,下班后身心俱疲,回到家中还需面对家庭,尽媳妇、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存在多重角色冲突。因此,能得到家人在精神上支持女性投入酒店服务工作,老人对已婚妇女能帮助照顾孩子,从行动上给予支持,能使女性职业者安心工作,积极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已婚女性能得到丈夫的支持能给女性从业者带来积极的正能量。丈夫的支持是最大的后盾和安慰,可以更积极地指定职业目标。
(二)个性特征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始端,人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首先考虑个体的个性特征适合在哪些行业发展。从事酒店行业的大部分女性都具有共同的心理品质,就是外向、亲和、友好、尽责、善解人意。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性别特质还可以构成优势,女性在沟通中更强调寻求亲密关系或者建立联系,更能促成共识,有助于工作开展。因此,通过自我认识,找到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兴趣点,才能把酒店业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经营。
(三)自我调节能力
酒店职业女性的外向、亲和、友好、尽责、善解人意在其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正面调节作用。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能使女性管理者在工作中时刻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即使背负着家庭的特殊压力,仍将克服生活情绪,不把烦恼、苦闷带入工作。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酒店女性管理者,越能在高强度的工作和压力中保持乐观态度,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信心。
三、酒店女性管理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酒店女性管理者的职业生涯规划受个人所获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的影响,还应当充分将其利用,充分发挥其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所起的积极影响作用。
(一)充分利用社会支持
酒店女性管理者应该珍惜家人支持,并且努力构建与家人之间的良好关系,让家庭因素的影响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建议女性管理者将自身职业规划与家人分享,使家庭因素成为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坚强后盾。酒店业本身应针对女性管理者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度,间接性地帮助其应对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冲突,提高工作效率。
(二)提高个人综合能力
酒店女性管理者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科学安排时间,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矛盾;从心理上学会放松和调节,从观念上不断解放自己,努力提高个人综合能力。
总之,酒店女性管理者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受社會、家庭、组织和个人等因素的影响,酒店业女性管理者只有充分抓住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主客观支持,把握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权,发挥社会支持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才能把酒店业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经营,保证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水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4:23-25.
[2]肖燕舞.酒店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9,(02).
[3]吴桂明.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综述[M].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4]陆佳芳等.工作家庭冲突的初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8(2):45-50.
【旅店业治安管理责任书】推荐阅读:
旅店安全管理制度07-11
英语常用标识语和提示语-旅店宾馆11-09
中国酒店业管理合同经营模式探讨06-04
酒店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03
酒店店业会计处理07-16
全球酒店业发展趋势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