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前景调查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前景调查(精选10篇)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前景调查 篇1

经过资料分析与问卷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出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目前市场最需要的人才之一,有需要就会促进大量的供给,市场对该方面人才的需要也使得营销人才不断地涌现,业内竞争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谁能有更强大的心理力量,谁能在营销的过程中更完美的表现,往往就能得到更多的利益。有个良好的比喻说销售人员就是一群狼,只有经验丰富并且体格健壮的才有机会与头狼竞争,也只有敢于撕咬进攻的狼才能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面获得充足的食物并且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市场营销专业主要有以下的特点:首先他是企业与个人发展的总结,是从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实际经验,是抽象而科学的理论;其次市场营销理论从实际中来,也对市场营销活动本身有着指导作用,并且直接应用到实践中去;第三,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相比于其他的行业人员来说具有更多的综合性的知识,为了更加充分表现自己产品的价值以及更加全面的传递自己的营销理念,市场营销专业人员接触的东西更加广泛全面,也使得这一专业成为综合性的专业;第四,市场营销是管理艺术与人生艺术的完美的结合,可以说每一次成功的营销都是一次完美的艺术的展示,艺术并不一定是存在于墙上、存在于纸上、存在于镜头里,市场营销也在传神的给我们表演着一种人生艺术。

市场营销人员相比于其他的技术人员来说缺少更稳定的”铁饭碗”的依靠,于是这个行业相比于技术行业来说流动性也非常的大,市场营销人员相比于技术人员来说可能更加看重的是自己的发展前景与晋升空间,没有一个销售会持续在没有晋升的前提下同一个岗位上呆上太长的时间。市场营销是主要属于理论性的学科,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的主要择业方向是销售类的和市场类的工作。销售类前期可能会辛苦一点从一个普通的业务员开始,慢慢积累经验建立自己的客户群,业绩突出的话可以提升到主管或销售经理,然后再向总监或者分公司负责人去发展。市场类一般开始也会要求先熟悉业务,前期会有一段时间的销售过程,然后再转作市场,市场类主要以市场策划为主,负责公司市场调研、分析、针对市场制定适合的销售策略及公司发展规划。这类工作在销售中也会有涉及。销售跟市场工作的区别,销售工作前期比市场工作会辛苦困难些,但是成长起来后后期的发展和“钱”途要更大;市场工作相对销售工作的区别在于要比较稳定些,底薪会比较高一些,但是一般没有提成,只有奖金。一个成熟的销售人员跟市场人员比较起来,销售人员的收入和成长会更大。

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一员,我也很荣幸能够加入这个行业,经过两年的基础学习,我也对这个专业有了一个基础的认识,这个专业有着一定的从业复杂性,同时也赋予了从事该专业相关职业的更加广阔的晋升和发展空间。我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目前还没有很明确的目标,至于是要从事职能部门还是直接面对面与人接触交流的销售部门还没有做出很明确的选择,但是我相信无论我的选择是什么,发展空间也是无止境的。

对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说,我也有过迷茫,之前甚至一度觉得销售只需要实际经验就好,不怎么需要我们现在学习的概念性的知识,后来慢慢也感受到知识的学习以及合理运用也是销售过程中个人能力的体现,促成共同话题的产生,以及合作的完成。

我也相信两年后当我踏入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群体,不管如何的就业形势我也将努力学习,让自己踏足社会,并且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调查问卷

1、性别

A、男B、女

2、学历状态

A、高中及以下B、本科C、专科

3、你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何看法

A、工作机会比较多,就业轻松

B、工作机会比较多,但是找到合适的工作比较难

C、工作机会紧张,就业压力大

D、不怎么关注

4、一直以来你对市场营销四个字的认识是什么

A、推销

B、传销

C、市场调查分析

D、为了满足需求和市场运作而产生的一种促进经济关系的社会活动

5、你对自己的未来是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A、前途一片迷茫,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B、有一个大体的就业方向,但是不明确

C、就业方向明确,但是不知道如何去达到

D、就业方向明确,规划清晰完整

6、是否会将市场营销作为职业选择之一

A、完全没想过,没有这方面的天分

B、有考虑过,可以作为备份职业,但没有过规划

C、将市场营销作为第二选择,做过该方面的规划

D、将市场营销作为第一选择,有着明确的就业规划

7、你认为企业对市场营销是否重视

A、十分重视,市场营销是带动整个企业发展的灵魂

B、重视一般,只是当做产品出发的一个渠道

C、不够重视,就当做推销

D、不重视,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

8、你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前景有何看法

A、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很大

B、前景一般,就是跟公关差不多

C、前景不好,又累收获又少

9、你认为导致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学校教育的片面性

B、从业者缺乏实践经验

C、社会普遍的错误认知

D、专业认识不足

10、你认为如果你从事市场营销专业,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A、交际交流能力

B、不断的学习能力

C、充足的耐心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前景调查 篇2

由于目前开设体育表演专业的学校不断增多,每年招收的学生也不断增加,每年毕业的学生也都突破好几百人。但是在一些领域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仍极度匮乏,如表演设计、编排、组织等。为此,研究体育表演专业的就业市场,清楚认识体育表演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需求市场,有助于教育部门或高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顺应时代需要和发展。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利用文献资料进行资料收集,并以市场营销学等理论方法,针对专著、相关杂志、高校就业网站信息等收集信息。

1.2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针对我国部分开设体育表演专业的学习以及各大城市的娱乐场所、俱乐部,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专家和管理者等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69份,回收率为93.8%。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专业名称、专业方向、毕业生去向、学校专业培养目标方案、体育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对体育表演专业评价、专业专修实践课程内容、所在省份对体育表演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培养建议等。

1.3 访谈法

通过电话以及网络形式等对体育表演专业的专家或高级管理者进行一对一式的访谈。访谈了对体育表演专业以及就业市场非常了解的资深专家20人。专家访谈内容包括:对高校体育表演专业设置课程的合理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市场导向、体育表演专业毕业生具备素质以及对专业就业市场现状分析等。

1.4 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调查问卷和访谈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2 体育表演专业就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

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转向追求精神文明,不断追求身体健康以及生存和谐。而体育表演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正满足了目前社会发展的需求。经过时代的发展,体育表演专业的就业市场也在不断完善成熟,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和招生数目也在不断增长。以一高校体育表演专业就业情况为例。

由表2和图1可知,目前体育表演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学校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健身俱乐部。而在企业、舞蹈艺术培训等领域也是体育表演专业的就业方向。由此可知体育表演专业的学生具有多样选择进行就业。根据2008年《社会蓝皮书》中有关体育表演专业的分析表明,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都被社会大量的需要。其中俱乐部的需求是最大的,调研结果如表3。

经调查分析,若每个俱乐部最少需求平均6名健身指导老师,全国现有的健身俱乐部为6万家以上,则全国目前所需体育表演专业人员36万以上。而高校培养的该专业的学生远远不够仅俱乐部这一行业的需求。

针对一些主要城市的娱乐表演场所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如表4。

通过表4得出舞蹈表演、艺术编排在娱乐表演场所需求比例较高。但是这种行业人才流动量较大,尤其存在学历与表演能力差异性突出问题。这也表明我国的教育没有按照实用人才的培养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存在理论多、实践少等现象。调查发现在表演娱乐场与体育表演专业兼顾两方面人才还是很缺乏,这也限制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领域。

3 体育表演专业就业分析发展对策

3.1 对体育表演专业适应社会需求进行发展定位

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向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以及多样化发展。

(1)进行培养目标定位分析。高校要确定培养目标,即培养体育表演专业特色特点人才。结合学校地位、资源以及优势,对市场进行调研分析预测发展趋势来确定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2)进行社会需求定位分析。根据市场动向和趋势,确定就业市场需求,进行教育模式完善和课程设置。根据市场加大体育表演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适应社会需求。

3.2 不断完善高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根据社会、市场等需求,以专业填空补缺、针锋相对、另辟蹊径等方式进行培养策略调整,增加竞争力。同时搭架技能应用性人才以及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养策略。

(1)建立学生实训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样能够通过实训对学生进行能力提升,增大就业筹码。

(2)建立自我测评系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包括:个人特性、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3)建议开始就业指导教育培训。根据体育表演专业学生个人特点进行选择性指导,结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针对性的进行职业计划,提高他们对自身以及社会的认识,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4 结语

目前,体育表演专业处于逐步发展阶段,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但是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实践社会需求出现脱节现象。为此,高校应加大对体育表演专业就业市场调查和分析,建立多样性专业培养方向,对社会需求进行市场细分,针对性的完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要将社会需求作为导向,结合专业技能知识加强专业实践培养,提升学生技能应用能力。同时,优化突出课程,重点培养自身教育特色,加强专业通识知识教育;按照企业单位等进行体育表演专业学生知识技能结构调整,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实现专业价值和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白文飞,徐玲.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兼谈6所体育院校200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

[2]梁志敏.解读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问题[J].财经界(科教纵横),2007.

[3]伍礼霞.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4]刘艳,李树民.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5]孔德根.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8(6).

[6]陈灿.对我国专业院校体育舞蹈专项“升温”现象的剖析与思考[D].北京体育大学,2005.

[7]林东.化解高师体育毕业生就业难的理念创新与具体策略[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8]李政涛.在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9]林洪洞.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10]刘超,赵一平,杨继星.扩招后高校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教师资源网,2008.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前景调查 篇3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现状与形势;就业率;前景;出路

音乐表演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曾经是高职高专院校乃至本科综合类院校里非常具有特色的专业,前几年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很乐观,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是一门较热门的充满特色的专业。可这几年随着社会人才构造的不断变化以及职业市场的饱和度增加,使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前景面临一些困难,这可以从这几年音乐表演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分析中明显的发现。音乐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外国音乐史、音乐学理论、中外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欣赏、教育学、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理论、声乐、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等。分布在广东省内有音乐专业(包括表演类、师范类专业)的大专院校有: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星海音乐学院、湛江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州大学、韶关学院、肇庆学院、嘉应学院、湛江海洋大学等。

一、从2个方面分析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现状与形势

1.广东的就业地区分布

A广州 (23) 44%;B深圳 (12) 23%;C潮汕地区(7)13%;D清远(4)8%;E湛江(3)6%;F惠州(3)6%

2.单位用人要求

A薪酬工资:2000-2999 占53%;3000-3999 占33%;4000-5500 占9%;5501-7999 占5%;

B经验要求:经验不限占63%;0-1年经验 占23%;2-3年经验 占9%;3年以上经验 占5%;

C学历要求:无学历要求 占36%;中学(包括中专、初中、高中)占9%;大专 占了19%;本科 占了36%;

D职业技能证书要求:无技能证书要求 占9;考级证书1至4级 占12;考级证书5至7级 占23;考级证书8级或以上 占56。

二、音乐表演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以前总被形容为只会吹拉弹唱的“无用”才能,那些被形容为没实际意义的,不能赚钱的,不能谋生养家的音乐专业人士,已经被慢慢重视起来。基层的教育机构,类似琴行、培训机构、早教中心等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同。大家普遍认识到,培养小孩良好的形象思维,提高小孩的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型人才,比单一的学科成绩高,更加重要。家长更认识到,想要培养这些素质,很大一方面,应该从音乐艺术教育入手,从小就开始锻炼培养,早点拥有艺术思维,对于个人成长来说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些社会需求,面对基层群众的教育培训机构,也会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所以我们的音乐方面的人才,正好是这些机构需要的人才。所以说,“吹、拉、弹、唱”的音乐人才并不是只是很单一的用人单位所选择。

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也相对提高了,对于音乐这种属于精神上层建筑的学科人才会越来越得到重视。

音乐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的就业情况有以下几种类型:各种乐器、声乐及音乐理论教师:音乐教育方面工作;舞台音乐编导:电台电视台的舞台音乐编导工作;音乐制作:专业音乐团体和公司的音像资料制作者;音乐表演家:各专业团体声乐、器乐演员。

三、就业率低的本专科专业名单(排名按就业率最低算起)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市场营销、动画、知识产权、广播电视编导、表演、艺术设计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电子商务、贸易经济、公共事业管理。

据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音乐表演专业榜上有名。因此,音乐表演专业相对于其他艺术类专业学科来说,其就业前景不太乐观。

四、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现状总结:就业率低并非没出路

就业率低并非是没出路的,比如市场营销专业,在广东省是非常火爆,供不应求的专业。广东每个城市就业情况差别很大,凡跟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产业发展贴近的专业,就业率都很高。又比如经济类、建筑类、电子通讯、金融、物流、医疗健康等等。而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率低,并不说明学音乐专业的人才就没有出路。音乐表演专业今天不被全部人承认,并不代表以后也是冷专业。学校的教育,应该有前置性。要走在前面。同时也要有动态调整。

光信息专业就业市场调查 篇4

专业就业领域—— 光电子产品与技术领域

全世界光电子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己达1万亿美元。国外光电子产业主要在美国、西欧和日本。近十年来,中国的光电子技术产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势头。随着信息光电子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医疗与光子生物学、激光全息、光电传感、结合与渗透,我国已经形成以下市场可观、发展潜力巨大的光电子产业。

1.光电子材料与显示技术等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光电科技与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机电技术等领域的光电元器件(原子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激光原理、光学、非线性光学等)

(1)、我国的光学与光电子材料研究已进入应用和产业化的发展阶段。其中:在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方面:在我国,用于集成电路(IC)和太阳能电池单晶硅(Si)年产量约为400吨。用于光电子器件的GaAs单晶、用于LED和LD的InP单晶和用于红、绿色LED的GaP芯片材料已实用化。用于蓝光LD和蓝、绿光LED和GaN、SiC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正在研发中。

在激光晶体材料方面: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的Nd:YAG晶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华博技术有限公司的YAG激光棒年批量生产能力为3000根。中国已成为矾酸钇(YVO4)晶体的生产出口大国。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制成大尺寸YVO4单晶,并加工成偏振晶体器件。北京烁光特晶体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年产200公斤YVO4 单晶生产线。上海光机所研制的掺钛蓝宝石激光晶体也已经出口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我国研制的Nd:YAG和Nd:YVO4激光晶体,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出口产品数量约占国际市场1/3。

在非线性光学晶体方面:我国研制的偏硼酸钡(BBO)、三硼酸锂(LBO)等优质的非线性光学材料,系国际首创,用于激光光源在可见光区的频率转换。用于激光倍频、光参量振荡、电光调Q和声光、电光器件的铌酸锂(LN)单晶中国的年生产能力约为10 吨。光电子材料发展的重点为:高功率、可调谐、LD泵浦和新波长激光晶体等;超高亮度(LED)、半导体激光器(LD)用GaAs ,Gap,GaN基外延材料等;STN,TFT显示器用液晶材料等;用于密集波分复系统的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及大尺寸光纤预制棒等。

(2)、光学元器件包括:光学仪器,光电检测仪器,光学遥感、遥测仪器,机器人视觉,光学检测和测量、夜视和侦察,微光夜视仪,红外夜视仪,高分辨率的成像卫星,侦察相机, 高灵敏探测器平面阵列(FRA),快速三维模型测量;计量学(定位,位置,线度,准直);机器视觉(特征,方位和缺陷);光学传感器(成分,温度,PH值探测等)。

2.光通信与光纤传感器件(光电传感技术、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光通信实验等)这里可包括光纤光缆,光电子材料,集成光电子器件,光电元、器件,光纤通信器件(光纤无源器件,光纤有源器件),光纤传感器件,光纤激光器,光端机,光纤通讯机及设备,光纤数据传输设备;光纤陀螺仪;光纤控制的相控阵雷达,光纤地面和卫星通信系统等等。我国现有光纤通信企业320余家,其中光纤光缆193家,光电器件46家,光缆材料和配套件企业22家,通信专用仪表9家,光通信传输设备50家。产值240亿元,销售额262亿元。“十五”期间中国光通信产业发展重点为光传输、光接入、光传送网产品、光纤光缆和光电器件五个方面。

3.激光器件及应用(光学、物理光学、非线性光学、激光原理和技术、光信息处理等)包括激光器件(光纤,半导体、固体、气体、准分子及其它),激光加工,激光全息,激光医疗仪器,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跟踪,激光制导,光学陀螺仪,交通控制系统,光导航设备与系统,目标指示器,干扰发射机和通信设备等。目前我国从事激光技术研究、激光应用产品研制生产的单位约有400余家(不含激光音像设备生产单位),全国激光产品市场年销售额约为32.4亿元人民币(此数据不包括激光音像设备、激光通信工程、激光条码检测及激光二次效益如激光医疗收入等)。

4.光信息输入与存贮(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基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光输出入类设备,如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数码相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光存储类产品,如CD-ROM、CD-RW和DVD-ROM光盘机,以及记录用的CD-R 光盘机和可重复读写型的CD-RW 光盘机,迅速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各种新型的办公消费、娱乐类的光电产品将成为21世纪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数码相机产业市场发展迅速:国家计委已确立重点发展数码相机(DSC)产业的计划,进军数码相机市场。目前在于组织力量,研发数码相机的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及配件;重点项目包括:彩色显示器、专用IC、高性能球面镜片及印表机、碳粉等。

目前中国从事数码相机的研发、生产的厂家有:凤凰数码、喜马拉雅、海鸥、方正科技、紫光、联想集团、朝华科技、华旗资讯、TCL、先科、明基(BenQ)等。目前国内已有30多个品牌,大多集中在家用市场。

国外公司陆续在中国内地投资设立数码相机生产线,这些公司包括:美能达(Minolta)、尼康(Nikon)、宾得(Pentax)、松下(Panasonic)、三星(Samsung)、惠普(HP)、爱普生(Epson)、三洋公司、索尼(Sony)公司、奥林巴斯公司(Olympus)、柯达公司(Kodak)、佳能公司(Canon)、富士胶片公司(FujiFilm)等。

扫描仪市场稳定增长:扫描仪是计算机的重要外设产品之一,已成为光电产品中技术工艺成熟、市场应用稳定增长的重要产品。目前全球扫描仪的著名品牌Microtek、HP、AGFA、UMAX、Acer、EPSON、Canon等早已陆续进入中国国内市场,与此同时,台湾地区的代工生产厂商的生产基地也都全部转移到了内地,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国内单位研发的扫描仪也正成为扫描仪市场中重要品牌。

研发生产扫描仪的厂商拥有扫描器生产技术和影像处理技术,因此包括数码相机、PC Camera等相关产品都是目前扫描仪厂商谋图发展的替代产品。为了适应多功能PC外围光电输入/输出设备应用市场的需求,今后扫描仪产品必将向着多功能复合应用方向发展。4.光显示材料与设备(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光学等)我国显示器领域发展良好:

在液晶显示器(LCD)方面:我国液晶显示器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5 %。中国液晶行业年销售额约为53.52亿元。

我国已能生产满足宽温度低阈值等特殊要求的TN液晶材料,STN液晶材料已开始批量生产,结束了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国内的薄膜晶体管(TFT)用液晶材料仍处于实验室研制阶段。我国液晶材料年生产能力已超过40 吨。国内主要的企业有4家:北京清华亚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西安现代化学研究所、石家庄实力克液晶公司和烟台万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偏振片已进入稳定的批量生产阶段,现有两家生产企业,广东福地日合偏光器件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深纺乐凯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销售75万平方米,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ITO导电玻璃是液晶三大材料之中发展最快的,生产厂家已超过10家,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深圳莱宝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年生产ITO玻璃376万平方米,销售总值约6亿元。STN用导电玻璃已大部分满足国内需求。生产导电玻璃的成套设备已具备实现国产化的能力。此外,掩膜版、背光源、取向剂、封接胶、光刻胶以及其他LCD相关材料的国内自给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不完全统计,从事这方面生产的企业有7家,实现产值1.69亿元。中国现有LCD生产厂家约60家,2003年北京市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3.8亿美元成功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核心技术,已经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TFT-LCD产业基地,未来10年,TFT-LCD将在家电、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日本、韩国、台湾等向中国大陆加快转移STN-LCD、TFT-LCD生产线,已建成的或开始建设已达14条线,大多数为STN-LCD生产线,也有TN 和彩色STN生产线。

在发光二极管(LED)方面:近年来我国LED产业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国内与LED研究、开发、生产有关的单位有300多家,大多数企业生产普通LED(指芯片为GaP、GaAlAs的发光二极管)。年产量达120亿只,销售额约40多亿元。目前国内普通LED芯片能批量生产的企业只有一家——联创光电公司,年产约20亿只,联创光电公司将向LED下游产品扩展,发展红、绿、蓝三基色全彩显示屏、LED白光照明、LED交通等产品,届时联创光电将成为国内产品层次最多、规模最大的LED厂家。

LED显示屏生产企业约有几十家。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传统LED的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之一。中国生产的红、绿、橙、黄发光二极管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 %,蓝色发光二极管已研制成功。

在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方面: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研究开发取得较大进展,已经开始生产42英寸PDP屏。

在其他类型显示器方面方面:如真空荧光显示(VFD)、有机EL(OLED)、场发射(FED)等均在科研生产中取得进展。“十五”期间中国发展显示器投资了380亿元。.红外产品(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基础)

近几年来,我国的红外产品市场发展迅速。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热故障与热漏泄诊断的逐步推广,以及技术安保体系的建立,红外测温仪、热像仪和热电视等产品的市场稳步增长。全国主要红外产品年销售额约为8亿5千万元人民币。

6.照明与能源(原子物理、半导体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电工电路技术、光学基础)

高亮度高效金属卤化物灯、硫二聚物(微波放电)灯和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将逐步取代白炽灯,实现照明上的革命。发光材料,发光二极管与发光元器件;

发展太阳能电池,地球上的能源愈来愈短缺,美国预计到2050年,太阳能源将占能源的一半。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前景调查 篇5

尊敬的用人单位:我们是厦门理工学院,为了解服装表演专业技能培养及就业需求等情况,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特向用人单位组织此项调查,请用人单位填写一下调查项目,对您选中的答案打“√”。非常感谢您的积极配合。

Q1贵单位所要求的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是?(单选题)

A.本科

B.专科

C.无所谓

Q2贵单位是否需求表演专业毕业生?(单选题)

A.是

B.否

Q3您是否了解表演专业?(单选题)

A.清楚了解

B.略知一二

C.不知道

Q4您认为表演专业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哪些专业知识经常用到?(单选题)

A.服装工艺知识

B.对灯光舞台舞美的敏锐

C.人际交流

D.策划方案

Q5您认为哪些相关知识对表演专业毕业生非常重要或重要?(可多选)(多选题)

A.个人修养

B.表演技能

C.策划方案能力

D.人际交往能力

E.社会(实习)经验

F.综合能力

G.其他

Q6贵公司更需要怎样的人才?(单选题)

A.综合性

B.专业性

Q7您认为学生就业最需要加强的是?(可多选)(多选题)

A.专业技能

B.沟通能力

C.职业道德

D.工作能力

更多问卷模板上问卷网

E.团队合作精神

F.协调管理能力

Q8贵单位表演专业毕业生岗位分工的形式有?(单选题)

A.一人一岗

B.一人多岗

C.一岗多人

Q9贵单位适合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岗位有?(可多选)(多选题)

A.编导

B.商业谈判

C.执行主编

D.买手

E.设计师

F.培训类老师

G.策划总监

H.助理

I.其他

Q10您认为表演专业毕业生需要具有哪些素质?(可多选)

A.吃苦耐劳的精神

B.良好的心理素质

C.组织协调能力

D.写作能力

E.良好的沟通应变能力

F.其他

Q11以下几个问题(属于您的个人资料)为您保密:企业名称:

性别:

公司经营范围:

职工人数:(文字说明题)多选题)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前景调查 篇6

一、调查背景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通信行业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大量的新技术频频出现。通信技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完成建设和普及的任务,通信产品已从高端商品变成了大众生活必需品,由此通信技术也进入转折时期,从设备制造、网络建设转变为业务开发与运行,由此带来通信运行企业、生产企业以及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都在发生变化。在技术、标准以及应用的合力推动下,无所不在的通信网络正在朝着人类信息社会走来。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华为、中兴等逐渐成为了通讯市场的主流。而社会各企业之间对通信行业的人才量也大大增加了。

二、人力资源现状

1、强化人力资源的激励约束机制

2001年年初,移动公司在前两年推行的绩效考核基础上,将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融为一体,推进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公司强化“计划、沟通、评价、反馈和改进”的良性循环,运用多种考核方式,包括注重业绩的月度考核、注重能力和贡献的半年与考核,并逐步由以评价为主的绩效考核向以改进为目的的绩效管理转变。在月度绩效的评价指标设置上,公司确立了以任务为主,以态度为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员工和上级通过双向沟通,达成对月度工作任务的共识,而绩效考核就直接针对这些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同时运用非绩效性差异调节办法,保证了绩效考核的相对公平和客观。此外,公司探索部门绩效差异管理办法,通过部门绩效调节系数科学体现部门绩效差异,进一步完善公司绩效管理体系。

2、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的流动配置体系

在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流动配置体系的探索中,公司先后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推出人才招聘、离岗退养、内部待岗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并互为条件,配套实施。2001年年初,公司面向全国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公开招聘专业人才活动,并有效利用招聘杠杆,加大人力资源调配力度,逐步解决部分地区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矛盾较突出的问题。同时,公司有针对性地推出离岗退养、内部待岗等制度,摆脱了长期困扰公司的员工能进不能出的机制障碍,不断优化公司的人力资源配置。目前全省共有三百多人离岗退养,占员工总数的11%。全省仅2001年就辞退员工约二十人。

3、提升人力资源的培养发展机制

公司一贯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发展工作。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职业生涯管理为框架,以生产经营活动需求为依据,以培训、轮岗与交流为支撑的培养发展机制。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在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同时体现对组织中人的关注,这是公司推行人本化管理,有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整合作用的重要手段。公司从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组织各种培训活动,开展大规模的轮岗与交流。培训工作面向需求,适度超前,以建设好三支队伍为目标,同时遵循培训规律,理顺培训流程,创新培训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培训的内容。大力推行岗位交流与轮换制度,构建纵横交错的立体交流网络,通过多岗位、多角色的实践锻炼,培养企业的复合型人才。

4、整合人力资源三大机制,探索用工新体制

从2001年四季度起,公司在整合人力资源“三大机制”的基础上,开始用工体制再建设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明确了四个目的:建立更加科学、灵活、高效的用工管理制度;建立更加完善、流畅的发展、淘汰通道;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探索职位体系管理之路。公司在现有的正式员工(A类)和劳务工(C类)之间增加了B类用工形式。将原有的部分正式员工岗位、部分劳务工岗位和一些适合定位在B类的新增岗位结合起来,并依据职位分析结果,按照“体现岗位价值、考虑市场竞争、提供发展空间”的原则,设计了B类岗位薪酬制度,与B类招聘管理办法和B类用工合同管理同步推进。人才需求量大,也就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率很多企业都在挣抢储备3G方面人才。

三、本专业需求背景及岗位分布情况

1、通信人才的需求现状

(1)通信技术的迅速演进促进通信人才队伍的建设通信业不仅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还是一个技术快速革新的产业。这决定了它对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需要根据技术的变革迅速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当前,通信技术日新月异,通信网络、终端、软件等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这就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迅速增加掌握最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的人才,而且对原有技术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适时进行新技术的培训。(2)通信产业链重构增加了对人才的需求通信产业链的重构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通信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围绕以基础通信运营商为核心的通信基础业务服务市场和增值通信业务服务市场将不断发展壮大,并由此带来人才需求的大幅扩张。另外,由于监管政策日益放松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增值通信运营商的市场进入与退出将更趋活跃,这一特点决定了增值通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和更加具有不稳定性。现有的通信行业管理是重点监管基础通信业务,而对增值通信业务的监管相对宽松。增值通信的行业管理方式和业务特点导致了增值通信运营企业数量多,且较为分散。增值通信市场的这一特点也为政府进行行业管理和指导带来了难度。针对增值通信业务市场的行业管理还较为松散,不管是增值通信的业务发展还是人力资源状况,都还没有纳入通信行业统计体系。随着我国通信市场的发展,新的通信产业链将逐步建立,增值通信企业也将获得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值通信企业的人才建设也成为行业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通信人才的需求增量仍然主要依靠高校毕业生。经济、法律、管理等通用专业的供给相对饱和,通信业凭借良好的发展趋势,对管理类、财务类、营销类和法律类等人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有利于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通信业,为通信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和补充非技术人才的不足。随着通信技术和运营市场的发展,特别是 3G 等新技术的应用,对通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仍然持续旺盛。

2、岗位分布情况:

1、工程造价管理岗

要求:土建管理相关专业全日制大学毕业,至少5年土建含配套(含空调、电源、工艺等)工程造价管理经验;熟悉项目管理知识及基本建设程序;熟悉北京地区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相关政策法规;熟练使用Office、软件等办公管理软件;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和综合分析以及商务谈判技能,有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悉土建工程预算审核、结算编制工作。

2、总裁信箱管理 要求:通信、市场营销、管理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熟悉公司业务、技术;了解信访工作,熟练office应用,英语6级以上;3年以上工作经验。

3、业务运营管理

要求:通信、计算机或相关专业,熟悉移动互联网及电子渠道业务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具备较强的产品运营、数据分析能力;具备较强的数据敏感度,精通业务运营策略和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具备优秀的沟通协作、逻辑分析与市场研究能力;5年以上业务管理或相关经验以及项目管理经验。

4、客户体验管理

要求:计算机、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熟悉移动通信及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产品,了解相关技术规范和运作机制,深入理解用户体验;具备良好的产品管理、交互设计、可用性测试与业务流程梳理能力,熟练掌握用户体验和数据分析相关技术;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逻辑分析和创新应变能力;3年以上行业经验;具有大型研究项目经验。

5、技术类人员

通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全日制大学及以上学历;熟悉移动通信技术和行业相关知识,熟悉UNIX、LINUX等操作系统,了解数据库、中间件等系统软件工作原理。具有独立分析和及时处理系统故障能力。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1年IT系统维护相关工作经验。

四、资格证书认定

根据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要求

1、计算机二级证书

2、具有全日制大学专科、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3、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四级(含)以上或其他同等级别的外语水平以上

移动通信企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主要有:(1)专业知识方面:掌握电路与信号分析、通信系统、信号的传输、交换和处理的理论, 以及各种通信网、通信设备的组成和基本原理;(2)应用技能方面: 具备相关的工程设计、调测、维护运行的初步能力;(3)计算机方面: 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熟练操作, 具有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4)外语方面:具备信息检索和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5)人文方面: 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包括以团队合作精神、较好的待人接物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为主的基本素质, 以知识的 “精”、“通”并重、严谨的科学作风、独立工作能力, 以自我知识更新能力为主的职业素质。

五、企业背景信息分布

1、公司简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英文: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简称China Mobile)是一家基于GSM网络(即GPRS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简称中国移动,前身为中国电信移动通信局。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由中央政府管理。2000年5月16日正式挂牌。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中国移动是中国唯一专注于移动通信运营的运营商,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是北京2008奥运会合作伙伴。国资委公布的2009运营状况显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以利润总额1484.7亿元再次蝉联榜首,成为108家央企中的最赚钱企业。现任董事长王建宙,总经理李跃。

中国移动通信是国内唯一专注移动通信发展的通信运营公司,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截至2011年4月,中国移动网络已经100%覆盖全国县(市),与237个国家和地区的404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与186个国家和地区的285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中国移动率先在国内十个城市开通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中国移动通信已经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中国移动通信已连续11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球500强,在2011年《财富》500强榜单中排名87位。

2、经营范围

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宽带等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三大服务品牌,服务网号为“134(其中134号段中的1349段被分配给“全球星”卫星手机)1340—1348、135—139、147、150—152、1571—1572、1574、158—159、182、183、187、188、等”。

3、公司规模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4、企业文化

卓越的企业建筑于卓越的企业文化。纵观中外企业的发展史,成功的企业大都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基,建立并贯彻一套清晰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基业常青的灵魂。2005年中国移动提出“培育先进企业文化、锤炼持久核心能力、塑造卓越企业形象”三大措施作为“从优秀到卓越”战略的重要举措,就是要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动力源泉,凝聚企业的精神力量,建立具有中国移动特色的文化理念体系,明确中国移动人的价值观.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进步、提升的过程。2005年,中国移动对企业成立以来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深刻总结了企业发展实践中凝聚并凸显出来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内涵,以继承和创新为方针,经过全集团上下反复酝酿和讨论,最终整合、提炼成中国移动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三部分构成。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体现了中国移动作为企业、中国移动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将以成为“负责任”和“最优秀”的企业和个人作为自己的追求。核心价值观——“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企业责任秉持做优秀企业公民的诚意,以诚信实践承诺,以永不自满、不断创新的进取心态,精益求精追求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5、企业荣誉

2008年,上市公司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成为中国大陆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入选的企业。

2008年再次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品牌500强》,名次大幅提升至第66位。

中国移动的品牌价值不断上升,连续第3年进入《金融时报》全球最强势品牌排名,品牌价值(572亿美元)列第5位;中国移动已连续8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最新排名列第148位。

2009年5月12日由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大爱无疆——5.12抗震救灾纪念活动”在京举行,集团公司李正茂副总裁出席活动。本次活动对2008年抗震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部分企业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中国移动凭借在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荣获“大爱无疆5.12抗震救灾周年纪念活动慈善单位”称号。

2010年12月30日,《巴菲特杂志》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颁奖典礼在京举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功获评该杂志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榜首。

六、市场风向标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前景调查 篇7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 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改革的一个共识。推行个性化培养是一个发展大趋势, 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满足个人充分发展的内在要求。正因如此, 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 如何发挥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 对于高校本身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也直接影响到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部分高校在将总学分缩减的同时, 增加选修学分, 有些个性化课程模块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修读。[1]这既为学生自由参加各种学术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也给予了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专业选择的自主权。在增加学生自主性、推行个性化培养的过程中, 必然要求学生对所选择专业的学科性质、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就业前景等问题有较深入的了解, 否则会事与愿违。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熟悉程度及其就业预期, 武汉纺织大学“具有纺织特色的地方院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对本校相关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近几年来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了分析。本文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以下简称国贸专业) 调查的数据及其反映出来的问题为基础进行分析。本项调查预期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第一, 以武汉纺织大学国贸专业为例, 研究高校行业背景对其非行业特色专业的就业影响。武汉纺织大学的校名就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特色, 纺织服装及相关工程类专业在社会上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这个特色可能对非行业特色的专业 (如国贸等经管类专业) 的就业可能产生某种影响。第二, 了解在校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其特色的认知。一是了解在校学生对本专业的一般认知, 二是对本校本专业特色的认知。第三, 了解在校学生对本专业及其特色认知与实际就业差异的原因。

调查情况介绍

1.调查的基本情况

(1) 调查的总体设计与主要目的。整个调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在校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就业预期的问卷调查。这部分设计了11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在校国贸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差异和就业预期。另一部分是利用学校就业数据库中的数据, 对国贸专业已经毕业学生的就业去向进行分类分析, 并与在校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差异和就业预期进行对比。主要目的是分析国贸专业在校学生的专业认知、就业预期与实际情况的差距及其原因。

(2)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专业面向、就业地域面向、预期薪资、学校特色与专业特色认知等四个方面。

2.分析的样本及数据

(1) 专业认知与就业预期调查数据。关于在校学生专业认知和就业预期的问卷调查在国贸专业2011、2010、2009三个年级的在校学生中进行。共发放问卷121分, 收回117份有效问卷, 问卷有效率为96.69%。

(2) 实际就业去向的相关数据。实际就业去向的数据为2011届国贸专业有182名毕业生, 其中数据完全有151名毕业生, 有效数据占82.97%。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就业方向预期与实际就业去向的偏差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国贸专业到贸易公司从事单证员、业务员等相关工作的意愿和到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工作的意愿高达31.28%, 到其他行业工作的意愿为37.44%。但是2011届毕业生直接到贸易公司、金融业、其他行业的比例分别仅为3.31%、2.65%和94.04%。这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虽然到非贸易公司也可能从事单证员、业务员等与贸易相关的工作, 但是, 意愿就业行业与实际就业行业反差如此之大, 很可能表明在校学生对国贸专业的专业面向理解过于狭窄。另一方面, 国贸专业的学生对到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工作意愿与实际差距太大, 这可能表明国贸专业在校学生对金融知识比较感兴趣。这反映出在校学生对国贸专业面向认知不足。

2.就业地域预期与实际就业地域的偏差分析

因学校地处武汉, 考虑到武汉在华中的经济地位和发达程度, 本文将武汉与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并列。从表2中不难看出, 到广东、武汉工作的意愿分别为12.42%和18.95%, 但到这两个地区实际就业占比分别为33.11%和26.49%。到上海与北京工作的意愿高达45.75%, 远远超过了实际就业地区占比 (仅为1.97%) , 这一数据反映出就业地域预期与实际就业去向强烈的反差。另一个反差较强烈的是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占比仅为0.65%, 但实际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占比为12.58%。

从这些数据来看, 在校学生就业的地域意愿仍集中于大中型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 即使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工作也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这与我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的经济战略调整急需大量人才有很大差距。

注:※中西部不含武汉市。

3.预期薪资与实际行业薪酬之间的差距分析

从表3和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国贸专业在校学生预期薪资与实际薪资差距不大。因上海和北京的月工资水平分别为5510元和5430元, 考虑到45.75%的学生愿意到上海与北京等发达地区, 学生预期薪资偏低, 这可能与学生为了更好地发展前景, 宁愿接受相对较低的工资;或是学生已经意识到社会给予新手的薪酬不会太高。但是考虑绝大部分学生不可能到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工作, 作为职场新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薪资仍偏高。

注:实际工资水平=平均工资÷12, 单位:元。数据来源:武汉数据来源于《武汉统计年鉴2011》, 其他数据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1》。

4.学校行业背景与就业方向的差距分析

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 非行业特色专业的学生就业可能受到学校行业背景的影响。从表5中不难看出, 国贸专业到纺织服装行业实际就业人数占比为14.57%在校学生, 低于在校学生认为应该增强国贸专业的纺织服装特色的比例 (为17.24%) 。考虑到武汉纺织大学的行业特色, 到纺织服装等行业工作的国贸专业学生仅为14.57%, 很可能表明学校行业背景对国贸专业的就业没有太大影响, 或者是学校的国贸专业与纺织服装特色联系不是很紧密, 也可能反映出在校学生对学校行业背景对如国贸之类的非行业特色专业的就业影响缺乏认识。

表6反映在校学生确实对学校国贸专业的特色了解很少, 因为有高达54.42%的学生对本校国贸专业的特色仅“了解一点”, 还有28.57%的学生“不了解”。而表7反映出了在校学生对本校国贸专业不了解的原因, 主要是宣传不够。进校前无法通过社会及学校宣传等渠道导致缺乏了解的学生比例为34.13%, 还有43.71%的学生认为进校后学校和学院宣传不够。

本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特色了解不够, 其原因是多方面。目前地方高校主要是在进行规模上的扩张。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 近几年先后合并了湖北对外经贸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其校名也更改过几次, 1999年由武汉纺织工学院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 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合并与更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学校专业特色的认知。

结论与建议

1.从专业面向看, 亟须加强高校在校学生对专业面向的认知与教育

从“宽专业厚基础”的角度来看, 既要强化专业特色, 又要专业面向的多元化。对于国贸专业而言, 既要强化国贸专业区分与如金融学等其他专业的专业特色, 又要强调作为应用经济学大类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与传授, 增加国贸专业学生就业的专业面向优势。同时,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本校相关专业的宣传。对于地方高校而言, 主动加强对学校专业特色的宣传可能比知名高校更为迫切。

2.从就业地域面向看, 高校在校学生应逐步调整工作地域重心

过去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域为“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发展战略的推进, 中西部和东北等地区亟需各种专业人才。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高校在校学生应逐步调整自己未来就业的地域。

3.从就业薪资预期看, 高校毕业生应降低薪酬预期

作为初入职场的新手, 高校毕业生更应看中工作给予自身未来的发展空间, 更应该考虑到就业地域当地薪资情况。

4.从学校发展来看, 学校应着眼于内涵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 “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内涵式发展要求, 完善实施高校‘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2]。作为行业特色较强的地方高校, 只有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着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才可能真正创建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

参考文献

[1]徐高明, 张红霞.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J].福建教育论坛, 2010 (8) :61-66.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前景调查 篇8

关键词:数字媒体专业 就业方向 3D影视特效

一、数字艺术简介

(一)数字专业简析

数字技术与电影业联姻始于20世纪70年代,兴盛于90年代,成熟于世纪之交。

相对于以胶片为载体的传统电影来讲,其最关键的进步是将以胶片载体、拷贝发行方式的电影改变到以数字文件的形式发行,通过网络、卫星直接传送到各大影院及家庭等终端用户,让全球的观众在同一时间看到同一部电影。

不得不说数字媒体带来了我们视觉世界的全面革命,他把一个时代以一种文化的样式和工具来相称,可见这个东西对我们这个时代影响巨大。数字媒体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工具,他实际上改变了我们生存的生态,也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

(二)数字艺术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初,影片《终结者2》以一种全新的特技效果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这也促使更多的人乐于投入到这种新的制作手段的研究与开发。随着各种复杂的合成软件和胶片扫描仪的问世,以及运动捕捉等拍摄技术的日臻完善。使更多的电影创作及技术人员对数字媒体技术的认识逐渐改变。

3D立体电影称得上是世界第三次重大行业革命,目前国际上有许多国家的电影采用3D技术拍摄并发行。3D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如3D动漫,3D游戏,一些3D技术也将用于球赛和演唱会,歌星的演唱会和NBA球赛也尝试使用3D拍摄。

2009年,随着电影《阿凡达》的异军突起,世界掀起了一股3D狂潮,使数字媒体产业迅猛的发展起来。在其之后各类的数字电影如雨后春笋般相继产生,受到大众的喜爱,这也标志着一个新的电影时代——数字电影时代的到来,3D电影走势一路呈直线上升,加之观众对于这种新奇的艺术形式的喜爱,也促成了3D电影后期制作对人才的需求,从19世纪初期默片时代到目前的3D时代,无不体现着媒体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阿凡达》所展示出的3D效果,已经明确地发出电影将进人新技术时代的讯号。拍摄数字电影没有优秀的视频工作师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但国际上对视频工程师的培养目前还属于空白的状态。中国大片缺的不是技术是创意。可以说卡梅隆来中国卖的不是《阿凡达》是科技,也就是《阿凡达》电影背后的设计软件。中国传媒大学胡克教授认为《阿凡达》开创了一种新的美学,一个是3D,一个是电脑特技,再有一个是IMAX。

数字技术最令电影工作者喜笑颜开的地方,莫过于它给电影带来了超高的票房收入。《阿凡达》全球票房已经超过27.79亿美元,将史上最高票房18.4亿美元的《泰坦尼克号》远远地甩在后面。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都授予了主要使用数字技术拍摄的两部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阿凡达》,2009同获得提名的《本杰明巴顿奇事》和2010年最佳外语片《谜一样的双眼》也同样是数字拍摄的。每年使用数字技术拍摄影片的比例也在逐年地增长,尤其是大制作的影片。

据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影片票房收入达到一亿美元的影片基本上都是运用数字技术制作的。虽然这并不表明数字技术就是一部影片成功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但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在很多优秀的影片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影坛,获得成功的优秀的影片无一例外都有数字技术的支持和参与。对利润极大化的制片商来说是钟情于数字技术的最大动力,这也让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成为领衔的主角。

对于数字影片贡献最大也是后期的工作量最大的是视觉特效,可以说每部成功的数字电影背后都会有一个规模庞大的数字技术团队。并且后期特效的花费占据了整部影片的大部分制作费用。一台大型数字渲染计算机连接上千台图形工作站,将花费上亿美元。

电影《阿凡达》的特效制作是的卢卡斯(George Lucas)的工业光魔公司(Industrial Light&Magic)和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的WETAT作室还有国内的花鸦(sgala)影动中国研究室一起制作。詹姆斯·卡梅隆这样一个技术狂人通过12年的技术研发,用近2000人的庞大幕后技术团队,研发出虚拟的摄像技术、精妙表情和联合数字立体摄影机等尖端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很多突破,打破了现在迷信明星的商业规律,使得3D电影从实验电影变成了主流电影,将推动世界IMAX影院的建设步伐。

拍摄《泰坦尼克号》,Digital Domain公司动用了300多台SGI图形工作站,并派出50多个特技师每天24小时轮流地进行制作。将虚拟的海洋、成千上万的甲板附属物、数字演员与一艘45英尺长的固定模型轮船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电影的拍摄资金共花费2.37亿美金,其中的后期特效花费近两亿美元。

影片《星球大战》可以说是美国电影史上一个标志性事件。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在这个电影的制作中“工业光魔”召集了1650人共同工作,65位真人演员扮演的角色和42个由计算机设计创造出的角色。后期的《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中,特效镜头超过2200个,打破《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的特效镜头记录。这些特效镜头完成耗资1.5亿美元。

目前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有关数据显示,世界数字媒体产业从1997年的157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354亿美元。据研究机构StategyAnalyties最近发布的报告——“全球数字媒体和娱乐市场预测2004-2012”,称全球数字媒体收入在2008年将第—次超过电影娱乐收入。目前媒体行业中来自传统分销渠道的收入增长将放缓,数字媒体业务模式将为整个行业提供至关重要的增长机会。

如此巨额的收入,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很多人对这个行业的兴趣,同样这也给数字化电影技术开创了新的形势,注入了新的源泉。

数字化电影技术极大地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范围,给电影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使得一些具有新思维的艺术创作人员和电影产业中的新兴职业,会在21世纪的电影舞台上成为主角。

二、数字艺术就业数据以及就业方向

(一)数字专业学生培养

现已有很多高校建立了数字媒体专业,或与其相关的专业。如清华大学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新媒体艺术与设计)、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含数字媒体与网络方向)、沈阳师范大学数字媒体专业、这些都在印证数字媒体将会成为主流,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也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二)数字艺术对人才的需要

数字媒体涉及的范围广,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各行各业,每个领域都离不开数字媒体。我国的数字媒体专业现处在起步阶段,市场需求量大,而此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却少之又少。据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就业率≥90%;毕业生规模约在1千人次至2千人次。而我国现在每年约有15万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缺口。

对人才迫切的需求,从侧面也体现出了数字媒体极大的发展潜力。数字媒体专业在中国的一个小分支就有200亿元/年的巨大市场,随着时代变化,人们对视觉美感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媒体专业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该专业是教育部在2002年底正式批准的本科专业。

(三)数字行业广阔的就业前景

数字媒体专业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学科,是培养出新型复合型艺术设计和制作人才。而这是我国传统教育人才培养的空白,又是新兴产业市场的急需。数字媒体专业的就业面非常的宽广,从事行业包括展示设计公司、形象设计公司、电视台、影视动画制作单位、互动娱乐公司、传媒与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设计、数码艺术公司、多媒体网页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电视剧制作部门、动画公司等热门行业。所以说无论是实现梦想、施展个人的才华,还是寻找机遇,数字媒体艺术领域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

(四)数字媒体艺术就业数据(以s大学为例)

(五)现阶段结业单位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需要及要求

我国每年都需要大批的数字媒体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到各大媒体公司或电视台主要进行节目的片头、视频特效、虚拟演播室、3D制作、抠绿等后期的制作。待遇优厚。

三、调查结果研究及结论

(一)研究结果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既要有先进的数字技术,又有良好的美学素养和创作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二)建议

1.数字媒体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到电视台实习,或者从事展示设计公司、形象设计公司、电视台、影视动画制作单位、互动娱乐公司、传媒与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设计、数码艺术公司、多媒体网页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电视剧制作部门、动画公司等热门行业。

2.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不死记书本。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艺术修养,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篇9

Strategic Marketing:战略市场营销这个专业是根据公司的发展目标、发展需求等因素,为公司制定长远而有效地长期市场发展战略,最终以获利完成公司发展目标。

Brand Management:品牌管理这个研究方向是如何使公司品牌效应最大化的专业研究领域,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或方法使得公司品牌发挥最大价值,为公司获利的研究。这个研究领域的发展空间很大。

IMC(整合营销):是分析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利用传播手段进行沟通, 从而使整体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配合得更加默契,发挥出营销的最大价值。

Data Mining:这个研究方向需要有计算机专业和统计学专业背景的学生, 主要是研究如何利用数据等信息,及时对市场做出分析,制定市场目标,准确定位市场。

International Marketing:国际市场营销专业是针对于国际市场培养国际市场专业人才,对于世界不同地区,各个国家不同政策,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需求,制定市场方案,促进国际市场的繁荣。

综述,市场营销会涉及的课程有消费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决策科学,并借助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理论以及统计学与管理科学理论来研究现代市场营销。包括消费者获取信息和做出决定的方式,以及消费者行为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市场营销系已经开始研究消费者行为模式的改变及其对广告行业的影响,并提出了企业组织框架的重新构建,以适应消费结构向中低端消费者逐步倾斜的现实状况。广告学、商标学、消费者行为、消费者满意度与忠诚度研究、销售战略、市场营销建模、新产品开发与促销定价、批发与零售管理等。消费者行为和经济定量分析法两个分支,具体包括: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需求与决策、定价、促销、产品设计/定位和销售渠道管理等方向。消费者行为、市场营销战略、零售业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和数量建模分析。定价、市场准入、销售渠道、电子商务、消费者选择、领导决策等。商标管理、电子商务营销、消费者行为、供应链与销售渠道管理、新产品开发定价与促销、非盈利产品营销、营销管理和数量建模分析。

对中国申请者的建议

关于数学。由于许多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纷纷引入了大量数学建模的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因此对于申请者的数学功底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尽管市场营销硕士完全偏向应用层面,但笔者仍然建议中国申请者在就读之前适当加强数学训练。若能就美国市场营销专业中常见的新产品开发、定价、促销等内容涉及的数学建模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申请条件

那申请者都需要什么样的申请条件才能申请到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呢?

首先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有过计算机、统计学、媒体传播、商务英语、市场营销、广告策划等专业的学术背景的学生,比较适合申请该专业,因为在市场营销的不同研究方向和领域中,会涉及到这些专业的背景知识,所以这些专业的申请者会优先考虑,更加具有某些优势。例如,如果申请人本科是学习商务英语的, 在申请时就要准备一些在学校中模拟的商务谈判的视频或是一些企划书等能够证明你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能力的材料,这些会为你的申请增添制胜的砝码;或者你是一位统计学专业的申请者,在申请时你可以在申请文书中增加一份你最近做的市场数据统计与分析报表,这样美国的录取委员会会认为你是一位很有心的申请者,并且很有创造性和逻辑思维分析能力,这也会为你的申请加分增色。

另一方面, 市场专业方向的master对于申请人的工作背景是比较看重的。一般来说,如果你有两到三年的工作经验,再来申请市场营销方向的master,会更加有保证。

那么针对市场营销这个专业都需要哪些申请材料呢?

一般来说,申请市场营销专业需要Essays写作,一般要求2篇。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和未来陈述(Statement of Purpose).内容主要就是要表明你在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情况,在校活动,以及工作后的所有工作经验等,还有就是要表现出对于marketing这个专业领域的兴趣和研究内容。要让招生委员会的教授们看到,你是深爱着这个研究领域的。

而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但是如果你有part-time job的marketing方面的实习经验对于申请者来说会更有机会,如在其他公司的市场部做过相应的工作,或者具有敏锐的市场分析洞察能力等等。

还有就是推荐信(RECOMMENDATION) 。推荐信的作用就是通过一些非常有权威而又非常了解你的人,对你平时的表现做出的一个评价性质的材料,告诉招生委员会你是有能力进入他们的学校继续研究学习的。推荐信对于申请者来说很重要,尤其是市场营销这个专业,因为只有和你工作过,或是共同研究过市场营销领域的领导或是导师,才会了解你在这个专业上的研究能力,是很具有说服力的。

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其他的补充性材料作为说明,比如市场分析报告、模拟谈判视频等等。

那么,市场营销这个专业的申请难度怎么样呢?

其实市场营销这个专业在美国排名前100名的大学里开设得并不多,总共也就有10多所学校有开设这个专业,而且大部分还是在MBA的方向之下,对比与MBA-Marketing,普通市场营销专业更注重实用性。因此对于本科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在选择这条不寻常道路应该注意大学期间培养对专业的热情度及经验的积累。

我们建议在申请学校时,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要好高骛远。在申请之前,申请人一定要了解该校的录取标准、入学条件等。Marketing的申请,建议申请者一定要有相关工作经验,实在没有的话实习经验或者志愿者工作也可以。尤其是那些跨专业申请的申请者,因为GPA再高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这个时候,除了语言要过关外,工作经验就成了校方主要参考因素。marketing专业能申到奖学金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建议所有申请此专业的申请者要慎重考虑,自己的经济情况是否能够支付学习期间的各种费用支出。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前景调查 篇10

[关键词] 培养模式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 就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营销专业成为社会上十大热门专业之首,市场营销人才是社会最急需的人才。面对庞大的市场营销用人需求,再加上市场营销专业办学方式灵活,投入相对较低,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也纷纷开设了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每年毕业的高职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的各类毕业生应在20万以上,加上市场营销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中专毕业生,每年市场营销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各类毕业生应在40万人以上。然而,这些充足的后备人才资源却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使得原本应当有着广阔就业前景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却犹如“明日黄花”,就业率直线下降。据调查,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在各高校所有专业的就业率排名中几乎都是靠后,远远低于社会上70%的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为什么会出现企业营销人才需求高涨与市场营销毕业生就业率下降的“二律悖反”的现象呢?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不理想原因分析

1.定位不清,未能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与本科教育的区别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掌握市场营销、市场策划、营销管理及售后服务等相关工作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企业营销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从事市场营销业务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教育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并未突出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办学的不同之处,忽视了高职院校修学年限相对较短,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更多更实用的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在营销课程教学上的优势和特点这一目标,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授课模式上盲目照搬本科院校的做法,将对学生适应实际就业需求的技能培养抛诸脑后。此种做法所培养出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与本科生相比,在理论水平的塑造上不如本科生扎实,在动手技能的操作上,又不如中专学生能干。使高职学生完全丧失了自身的优势,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中专教育的膨胀馒头”。

2.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全而不精”、过于陈旧的问题

我们不可否认,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当是“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体。但是,就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的做法看,并没有摆脱“通才教育”桎梏的束缚,未考虑不同行业的专业背景各异,具有一定的专业特点,在人才培养上,基本只重视办学的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并没有形成符合学校定位与特色的教学培养模式,也没有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不同层次的要求。在课程的设置上,依旧是采取但凡与营销、与管理类有关的课程都开设的做法,使得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的知识零散,学生的感受是学的知识很“宽泛”,但又什么不“精通”。此外,某些高职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未采取与时俱进的方针,造成有些内容过于陈旧的课程依旧被开设,使得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够紧跟市场形势,更别说指导企业实践了,而且往往被实践所指导。

3.教学形式和方法单一

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常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延用了满堂灌的形式,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即使老师采用了案例教学穿插于课堂理论的讲授过程,但老师们并未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而是仍然采用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未能达到创造自由讨论的氛围,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充分表达自己观点,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4.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从各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素质看,绝大部分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及在企业实践经验,讲课时只能以理论为主,只能帮助学生们对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形成认知的作用,而对于营销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老师们却很难真正地对学生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当然,有少部分高职院校从企业聘请了具备相关实践经验的营销员,以开设讲座的形式为学生传递市场营销的一线技能,这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应用性人才,只是杯水车薪的作用。此外,在高职学生实训过程中,最需要各行业一线营销人员来对学生实训起指导作用的环节,各高职院校也基本上选择了理论型的教师来指导学生实训,并未满足学生真正的需求。

5.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实训留于形式

尽管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实训基地,但是就实际情况看,这些实训基地基本上都不稳定,且并未使学生真正在实训基地中得到锻炼。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拒绝障碍。企业是“经济人”与“社会人”的统一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的目标,站在企业的角度分析,它们觉得自己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实训的场所。再加上企业出于对自身商业机密的保护,企业更加不愿意提供相应的条件。二是企业的自身要求与学校的需求存在偏差。高职院校借用企业作为实训基地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提供学生在课余实践,学习营销技能的场所,使学生通过在实训基础的顶岗实践真正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一线工作相结合,使自己真正能学到并掌握营销技能,改变未来就业时出现的“有经验者优先”的尴尬局面。然而,有些企业却以招不到高素质营销人才为名,将学生充当免费劳动力,这与学校借用企业作为实训基地培养学生营销技能的出发点大相径庭。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要想取得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地做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应是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入手,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指导思想,设计适合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计划,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型的营销人才,改变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是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的“压缩饼干”,中专学生的“膨胀馒头”的尴尬局面。

2.以学生为主体,不断革新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传统的“满堂灌”,只注重理论教学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与本科生不同,本科生要求深入地掌握各种相关理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只需达到“够用”和“实用”即可。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都是面向生产经营一线,企业的基层员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蓝领”或“灰领”,工作岗位对他们的要求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娴熟的技能和操作动手能力。我们要改变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钩的情况,就必须打通理论与实践紧密连接的通道,把企业“搬进”课堂,改变传统教学的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教师可选择情景模拟教学法改变以往教师在课堂上“独角唱戏”的角色,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有限的课堂45分钟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效用。

3.调整专业方向,提高课程设置的标准和质量

上一篇:移动分公司渠道经理竞聘演讲稿下一篇:凝聚---地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