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3年高一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
一、指导思想
依据上级要求,结合xx中学进展实际,围绕“精细管理、有效教学、优质进展”总体目标开展工作,以课题讨论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广阔老师的科研意识,提高老师科研素养和科研质量,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着力提高教科研的实效性,为进一步提升我校训练教学质量,推动我校持续快速进展发挥应有作用。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增加老师科研意识,拓展老师训练视野,深厚学校科研氛围,落实科研激励机制,提高老师科研水平。
2、充分调动老师参加各级各类课题讨论乐观性,指导并规范老师课题讨论工作。重视过程性管理,重视强化课题讨论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让课题讨论真正为教学服务。
3、仔细落实教科研常规管理,正常有序地开展各类科研活动乐观组织老师参与各类论文征集评比活动。
4、紧密结合我校实际,目标明确、步骤清楚、措施详细、乐观稳妥地开展有效教学试验。
三、工作要点
本学将围绕“熟悉再提高,制度更完善,队伍再培育,讨论更实际,课改见实效”总体思路,切实抓好常规训练科研及有效教学两大方面工作。
(一)常规训练科研工作方面
1、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促进教科研进展。本学年要以现有的学校教科研规章为依据,加大执行力度,并在详细实施过程中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努力通过制度建设削减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加强科研培训,提高师资素养。一是组织老师乐观参与各项校外培训,开阔视野,提高学识,更新理念。组织骨干老师参与市、区两级的教科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学习先进阅历,提高科研熟悉。通过制造条件,不断加速老师的成长。二是不断加
大校本科研培训的力度,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全面关注老师教科研力量的提升。一是对五年内新上岗的青年老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充分落实传、帮、带,鼓舞青年老师乐于学习、勤于研讨,尽快胜任训练教学工作。三是对五年以上的中青年老师,通过建梯队、抓重点、压担子的方法,不断为骨干成长老师供应条件、搭建舞台,加快成长脚步,争取让更多青年老师脱颖而出。
3、规范课题讨论过程管理。做好各级教科研课题的开题和讨论工作,主动召集各课题组成员适时开展工作研讨,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和资料汇总工作,定期收集课题中期讨论报告,征集课题讨论论文,仔细做好到期课题的结题工作。推行“四个一行动”,即老师每学年必需参与一项课题讨论、撰写一篇训练教学论文、完成一次教学课例(案例)分析、上好一堂公开研讨课,并将其作为考核评优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乐观探究和逐步形成在课题引领下的“学习、设计、实践、反思、提高”反复实践而又螺旋上升的校本教研运行方式和内在机制。
4、乐观组织老师参与各级训练教学讨论论文、教学案例等竞赛活动。开展校内训练教学论文、教学方案、训练随笔等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老师的写作水平和反思力量,不断提高老师专业水平。同时,实行有效措施乐观组织老师参加区级、市级、国家级的各类训练教学讨论论文、教学案例等竞赛活动。
5、做好校内优秀教学法的讨论及推广工
作。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作用,加强对校内优秀教学法的讨论总结和推广工作,仔细开展学校优秀教学法(教学模式)的评比活动,并采纳公开课、讲座等形式首先在校内推广,提高学校整体训练水平,条件成熟时向外推介,增加学校影响力。
6、乐观开展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及科技创新活动。本着提升学科教学水平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相关嘉奖方案,乐观鼓舞老师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力求以竞赛为载体,为学生搭建拓宽学问、激发爱好、培育力量和展现自我的平台,提升学生的自信念和内在素养。同时,进一步推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和创造制造活动的开展,乐观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技学问竞赛及科技创造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科学,强化学生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力量。
7、强化我校教科研工作宣扬。一是通过学校网站宣扬推介我校科研动态;二是创办校级科研刊物,将我校训练教学成果进行汇编成册,定期出刊,以反映学校最新训练教学动态,提炼并推广学校训练教学思想,反映学校的新进展、新变化。
(二)推动新课程改革工作方面
在推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切实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强化课程领导,重视制度建设;重视课程讨论,开发课程资源;加强课堂讨论,转变教学方式;实施进展评价,开展学分认定。力争通过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建立富有我校特色的新课程体系和评价模式,进一步提升老师整体形象和学校办学品位,进一步
提高训练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养全面进展。
1、课改思路
坚持以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为核心,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为重点,构建具有七十八中学特色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布满活力的课程改革实施体系;探究适合我校进展特点的课程改革新路子;提倡并实践新训练理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进一步深化训练教学改革,扎实推动素养训练;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进展和老师队伍专业成长,有利于加快训练教学质量优化和有利于形成七十八中学特色的学校管理新机制,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
2、课改原则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课程改革是一项简单的系统工程,在推动的过程中我们必需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能畏手缩脚,又不能不切实际,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对我们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要正确对待,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大胆创新、量力而行,积累阅历,为我校持续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加强学习,思想先行。实施一般高中新课程方案,事关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事关每位学生的健康进展。要通过广泛的思想训练,使广阔干部、师生和家长充分熟悉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树立现代训练教学理念,把新课程试验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把新课程试验变成学校的自觉行动,将提高学生的素养作为训练教学的首要目标。因此,加强学习、思想先行是新课程试验的首要任务。
③专家指导,科研引领。新课程试验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坚实的训练科研支撑。学校要在充分借鉴全国、全市训练讨论
部门新课程理论讨论成果的基础上,激发和调动广阔教职工试验新课程、讨论新课程的乐观性,形成以校为本的讨论机制,乐观探究我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④以校为本,知行结合。“知”就是理论,“行”就是实践,知行结合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改革试验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需要多方人员全方位参加,因此,必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理论来统一人们的思想,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课
程改革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制造性工作,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总结阅历,突破原有课程体系的羁绊,闯出一条课改新路。课改人员观念与行为到位是保证课改顺当运行的两个不行或缺的因素。在试验过程中,既要摒弃那种先观念、后操作即理论学习与行为跟进脱节的做法,又要反对缺乏先进理念引导、用旧阅历老做法来进行新试验的蛮干,把观念转变和行为转变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课改试验顺当进行。
⑤全员互动,协同推动。新课改离不开各方面的紧密协作,协同作战。要乐观提倡老师之间、师生之间、老师与专家学者之间的互动、合作与对话;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联系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为新课程试验工作拓展新的进展空间。
⑥开拓创新,以人为本。要注意营造敬重人才、鼓舞创新、民主开放的训练教学氛围,充分发挥老师和学生在试验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乐观性和制造性。
2、主要任务
①全面落实新课程试验工作。实施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实践、反思,进一步积累我校新课程实践阅历,完善我校新课程实施体系,促进我校新课程的稳步实施。
②建立和不断完善校本管理制度。制定我校高中新课程的管理制度,构建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训练教学管理体系,重建新课程条件下的班级管理,建设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创建学校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文化,进一步促进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
③探究服务新课程目标、适应新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教学模式,构建训练教学的新格局。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训练教学讨论,推动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转变。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沟通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力量,促进老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教学管理的讨论,敬重学生的共性进展,合理而有序地支配课程,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共性的课程修习方案,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④探究有效的实施阅历。立足我校实际,探究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为新课程方案的推广供应有益的、可借鉴的阅历。
⑤建立进展性评价体系。探究对老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进展性评价制度和训练教学水平检测体系;推动学生学
业成果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健康进展和老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探究建立与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学分认定制度和考试制度,促进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连续探究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测试,分层评价的新机制。
⑥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讨论制度。鼓舞老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讨论,充分挖掘和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创设有利于老师制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老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以促进老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⑦全面提高训练教学质量。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加快把七十八中学建设成为内涵丰富、活力充足,学生素养全面,老师专业优秀的名校的步伐。
四、详细工作支配
(详细时间由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各部门协调打算)
1、拟定新一年工作方案
2、与训练科研职能部门紧密联系,保质保量完成各种教科研活动。
3、常常开展训练科研学术研讨活动。
4、组织参与市训练技术力量培训活动。
5、定期开展或参与各级训练科研学问培训。
6、开展课题讨论追踪检查,规范课题管理,做到有方案、有过程、有记载、有结论,7、收集讨论资料,迎接课题中期检查,作好评估验收,争取年底申报结题。
8、做好立项(结题)课题及科研室主任网上平台信息整理工作部
9、乐观组织学校老师参与各级各类课案设计、优质课竞赛。
10、依据市教科规文件精神,乐观组织并开展“小课题”讨论。
11、乐观参加“区有效教学的校本讨论”课题协作工作。
12、加强反思讨论,乐观撰写论文。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要求老师统一思想,明确讨论方向,理清讨论思路,辛苦笔耕。鼓舞老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后提高,要求老师主动撰写教学随笔、教学案例、教研论文。鼓舞老师向各类训练报刊、杂志投稿,组织参与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使老师在讨论中学习,在讨论中提高,在讨论中进展。
13、仔细做好学校校本教研及培训工作
14、抓好连续训练的宣扬、登记及组织参与各科连续训练活动,提高老师的素养水平。
15、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和训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依据市训练局文件精神,连续选派老师参与
英特尔将来训练等培训。
16、仔细组织开展老师多媒体训练教学技术培训。
17、仔细贯彻各级各类学会的精神,做好布置的统计、上报、造册等工作。有效组织开展科研月活动。
18、做好教科研考核迎检工作。
19、收集汇总本期各级各类教科研成果。
20、迎接上级主管部门工作的各种检查及调研。
21、仔细完成上级相关部门支配的其它工作。
新的学期已经来临,为了保证新学期的工作正常和顺当进行,制定新学期的教学方案如下: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要完成七班级上册的全部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熟悉生物(奇异的声明现象、严整的生命结构、生物的生活环境)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生物的分类)
二、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当初一5、6、7、8四个班的生物学教学任务。初一的孩子抽象思维力量还比较弱,加之生物学又是一门新的课程,因此,教学中留意想方法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观性,同时对学生严格要求,培育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三、教学理念
1、立足生物学基础学问、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突出“理解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意义”。
2、着眼于学生将来进展,培育学生的多种力量,突出创新力量培育。
3、强调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客观叙述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能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
4、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从生活实际引入科学,再回到现实生活,始终渗透sts精神。
5、落实《纲要》提出的详细课改目标,敬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每一名学生的进展。
6、遵循训练规律,注意情感体验,培育学生乐观主动的学习态度。
7、发挥学科优势,以科学的生理学问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养成。
四、教学工作策略措施
1、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仔细讨论教材和新课程的相关学问,将新课程理念融会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在传授学问的同时使同学们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学问、培育力量和熬炼自己。
2、讨论每个学问点,依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层次,严格掌握深度和广度,把握每个重点和难点,采纳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学问的理解速度和力量。
3、加强备课的环节和内容设计,既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对学问实现自主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又要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新境界。
4、乐观参与学校和各级组织的学习进修机会,从各个方面充实自己,使自己的学问水平在已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同时也可以增长见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有较大的进步,对学生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影响。
5、乐观向其他优秀老师请教,既包括学问方面也包含教学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教学阅历,并加以优化利用从本质上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成果有较大的提高。
6、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试验和现代化教学仪器和教学设施,使同学们体会到科学的不断进展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促进他们学习科学文化学问的信息和毅力。
7、汇总所学学问,使学问系统化、全面化和规范化,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进行生物与生活相关学问的联系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力量。
一、2022年工作总结
某乡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部署,凝心聚力,因地制宜,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具体表现为:党的建设有了新加强。圆满完成乡党委和村“两委”换届。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隆重举办建党101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西溪社区和Q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60万元。乡村振兴取得新发展。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全乡1122户3777人脱贫人口收入稳定增长,脱贫监测户返贫风险全面消除,脱贫攻坚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特色彰显。月亮湾度假村三期完成建设,印象三线元素更加丰富,年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Q“河湾弯”生态渔业综合体、MM寨红茶、NN畈中药材加工等产业项目成效初显,带动周边群众1330余人受益。基础设施得到新改善。不折不扣落实县委政府要求,投资1600余万元对集镇污水管网进行了彻底改造,污水处理厂进水量和COD浓度全面达标;投资5500万元,加强农村道路、桥梁、农田、水利、美丽乡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乡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断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完成新冠疫苗接种18757人次。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集镇综合管理和美丽乡村管养不断加强,全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
5次,扎实推进反电诈宣传和APP注册,全乡广大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实现双提升。
二、2023年工作打算
(一)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增强战斗力。
以乡村班子换届为契机,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筑牢党员干部思想之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加强督查问效,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加强廉政教育,时刻绷紧纪律规矩之弦。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夯实为民办事的物质基础。(二)以“度假村”建设为核心,扩大影响力。
以打造“中国CC小镇”为依托,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经营理念,积极配合县文旅投公司,用好用足人居环境贷款,同时整合小流域治理项目,着力加大月亮湾度假村基础投入,加强规划引领,提升建设品位,完善配套功能,实施游客接待中心、村史馆和民宿改造,恢复原“三线厂”大门,推进景区道路提标升级和景区周边环境整治,新修“枕山湖”大山塘,疏通完善景区水系,围绕周边山林和坡地做文章,引进石斛、中药材、经果林种植项目,不断丰富体验项目和景观元素,增强景区吸引力和整体竞争力。依托明年党的二十大召开,积极组织驻村作家开展系列采风活动,持续扩大“度假村”影响力和知名度,叫响月亮湾度假村品牌。
(三)以产业振兴为引擎,提高收益力。
把发展产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巩固我乡脱贫监测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工作成果基础上,用好用活移民后扶和衔接资金项目,持续推进“河湾弯”生态渔业养殖,桃李源中药村种植及深加工,MM寨神韭菜培育及深加工等产业项目,积极培育壮强MM寨红茶开发项目。主动承接黄金矿业移交资产,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千方百计盘活金矿闲置资产,引进衡丰纸业易地扩建项目,实现互利双赢,积极配合县文旅投实施MM寨景区开发,力争早开工,早建成,早收益。(四)以基础设施为支撑,增强承载力。
持之以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相关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突出抓好童家河小流域治理、Q宝塔中心村升级版、童杨路双车道、“四好”农村路和集镇体育场配套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同时坚持“建管并重原则”,系统研究并常态化做好建后管养后半篇文章。结合城乡一体化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改善集镇秩序和村容村貌。2022年,某区深入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按照“争先、创优、进位”的要求,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抓手,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以持续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高品质都市田园为方向,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抓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力增产保供,现代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
全力抓好“米袋子”“菜篮子”生产,全年超额完成粮食播种(4.75万亩)与蔬菜面积(3万亩),新建万头慈湖牧业牧场顺利投产。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调整优化,通过农田空间一张图数据平台,线上线下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整治优化8304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761亩)。结合水美乡村进行氮磷拦截沟配套提升,该项目已推荐2023年省级评优。全面完成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地膜回收任务(完成率均达100%)。推进慈城年糕等特色品牌建设,高质量实施微型盆景、精品果蔬、粮油制品等主导特色产业振兴,加大优质品种引进,西瓜、草莓等8个农产品获得省市级金银奖。深入开展政银共建、村银共建等活动,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落地,险种涵盖水稻、小麦、奶牛、生猪等内容,(全年推出98个险种,保费707万元)。
(二)聚力共同富裕,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以乡村空间功能提升、产业功能优化、农民增收致富为重点,集中力量打造甬某郊片区、庄桥老街片区、洪塘慈江片区、慈城云湖片区和慈城姚江农业公园片区五大乡村共富单元。该项工作列入某区十大特色改革项目。成功打造某区牛奶省级农业全产业链和慈城年糕市级农业全产业链。开展银杏帮扶促共富行动,创新开展低收入农户综合合性保险,全面消除了9000元以下低收入现象。推进“三位一体”农合联建设,加快与农科院战略合作,扶持发展农村电商。集体经济发展稳中有增,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均达到10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三)聚力改革创新,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闲置农房激活利用,(全区盘活农房2万多平方米,吸引社会资本1.6亿元,引进开发项目10个)。深入做好赋权活权文章,探索宅基地(农房)“三权分置”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审批权证326宗)。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一张图”系统基础上,结合数字化改革,新增了监管预警、叠加财务管理、“码”上公开、集成界面等功能,有效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该项目已列入第一批XX省农业农村厅数字乡村地区特色场景。推进片区乡村治理改革,全面推进土地流转、资产监管、农村停车乱等“一件事”集成改革,全面深化片区“联防联控、协同治理”机制,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治理融合。创建了一批省级善治村(6个)与省级清廉清廉村居示范标杆(1个)。(四)聚力全域美丽,美丽乡村面貌进一步改善。
大力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13511”工程,全面完成省特色精品村(1个)、示范街道(1个)、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5个)等创建内容;推进外漕、童家等小集镇式中心村、梳理改造村创建,“和美北山”示范带入选省级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制定农村人居环境管理长效体系,统筹全区涉农资金4000万元用于村庄环境提升,村庄环境面貌持续提升,农村公厕规范化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引入高校智囊探索走“艺术点亮乡村”之路:与某大学潘天寿艺术学院、甬上西泠等合作研究“城乡再造”乡村风貌提升。大力推进水美某建设,完成编制《某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等水利规划。结合乡村建设、农田治理及河道整治,区块化推进水利建设,打造了一批村美、田美、河美的“三美”乡村。(五)聚力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底线进一步夯实。
深入开展涉渔涉海领域“遏重大”百日攻坚行动,扎实推进安全隐患排查、防范商渔船碰撞、挂靠渔船整治、“证业不符”渔船整治等重点工作。强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构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追溯平台实现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全覆盖(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强化生猪检疫安全防控,切实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建设,提前完成变型拖拉机(56台)报废淘汰任务。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将继续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的中心工作,直面困难和矛盾,以共同富裕为落脚点,以数字化改革为手段,以乡村治理为引领,通过创建提升、项目提速、改革提效、合作提智推进农业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共富乡村基础
。一是聚焦农产品稳产保供主责。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本地蔬菜品种结构调优,推进畜牧渔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米袋子”“菜篮子”有效供给。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二是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主线。加快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高标准推进国家级农业园区和农业强镇创建,深入实施“两进两回”、主体培育、品牌振兴、资本赋能等专项行动,做强优势产业,擦亮“慈
城年糕”的金字招牌,扎实推进“双强”行动,打造全区现代化粮食产业园,谋划一批高标准农田维修项目,探索尝试高标准农田设施保险。三是聚焦绿色精品主题。以农业科技合作项目为载体,加强与农科院关于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战略合作,加快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升级打造。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全面全程加强农业投入品数字化精准管控,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推行农牧对接、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和生态种养模式。
(二)建立健全增收帮扶机制,展现共富乡村优势。
一是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行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服务经济、融合经济,培育壮大乡愁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支持农村能人带动农民创业。力争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二是实施低收入群体精准帮扶行动。持续抓实村企结对工作,完善低收入农户综合性保险,深化低收入农户数字化扩面工作,确保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确保没有9000元以下的农户。三是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升行动。实施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五年行动,以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为重点,探索开展村级物业改造提升、产权交易增效提质等方式,建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库,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盘活村级集体存量资源,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三)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增强共富乡村动力。
一是推进数字乡村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核心业务数字化,数字赋能提升“肥药两制”、渔船精密智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低收入农户帮扶、智慧水利等业务系统。其中农村集体资产“一张图”管理系统,争取列入省数字化改革揭榜挂帅项目。二是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推进数字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工厂(数字牧场、数字渔场)建设,计划对3个种养殖基地进行数字化提升。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村工程,依托某抖音电商直播基地、某(前洋)直播中心,将直播产业引入乡村,大力培育农业直播新业态。三是推进乡村服务数字化建设。推广应用“浙(甬)农码”,打造乡村数字化移动端统一服务窗口。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垃圾分类、公共厕所等领域美丽乡村智慧治理示范建设。依托省平台推进“跟着节气游乡村”等场景应用,加快全区农家乐(民宿)数字化转型升级。(四)突出抓好农村集成改革,激发共富乡村活力。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结合“两非”整治,鼓励通过整村流转等方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探索承包地经营权在公开市场的流转机制。探索集体资产有效实现形式,盘活农村“沉睡”资源。二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以自然资源部门的地籍信息为基础,谋划建立闲置农房数据库,探索闲置农房开发利用机制,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资源有偿退出机制,引导符合条件的村社逐步实施股权静态管理,为实现股权权能的流转、抵质押、有偿退出等创造条件。三是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探索与市供销社在为农服务上的深度合作,建立起以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甬丰农资公司和慈湖农业开发公司共同参与的农合联实体化运作机制,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
【2022年-2023年高一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2022-2023年中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09-13
2023秋学期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09-30
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教学计划05-28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电气工程系教学工作总结11-12
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教学计划07-02
2022-2023第一学期安全工作总结05-26
2022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总结11-12
高一第一学期备课组总结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