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队伍建设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抓好队伍建设(共10篇)

抓好队伍建设 篇1

党员是我们党的细胞,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根本措施,是搞好党建的基础性工作,是增强党的战斗力的中心环节,也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责任。

“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是党的十七大对党员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基层组织的党支部要抓好党员队伍的建设,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给党的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认真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制度,规范程序,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关。

1.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党支部应从基础工作做起,一是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首先要进行民主推荐,由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对申请入党人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无记名投票推荐,然后召开支委会研究确定,确保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二是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动态管理,确保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先进性。建立申请入党人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数据库。申请入党人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数据每半年进行一次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积极分子队伍进行一次调整和充实,及时把新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把不能起积极作用的人员调整出去。三是认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按照一般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三个层次进行教育和培养。每季度对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并将考察情况填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重点入党积极分子由党支部书记对其进行重点培养教育。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积极分子制定学习培养计划,采取一对一的跟踪培养,并将培养考察情况及时填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发展对象由组织部门与党支部共同对其进行培养教育,以进一步强化组织对其培养的力度。首先, 发展对象及时参加党校举办培训班接受党的知识的系统培训。其次,进行严格考核,采取党的理论知识考试和群众测评两部分。通过采取分级分层的培养教育方法,创新了培训教育形式,丰富了培训教育内容,使入党积极分子能够端正入党动机,正确处理和把握组织上入党和思想上入党的关系,使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和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追求进步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2.制定好党员发展计划

早在党的十六大就提出:“党员发展中重点做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注意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这是新形势下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制定党员发展计划时,首先,在对党员队伍结构和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现状,注重从35岁以下、生产一线、文化程度较高的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确保党员队伍结构合理;其次,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严把质量关,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履行党员发展的手续,把具备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防止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进入党内。

3.严把党员的“入口关”

一是严把预审关,对每一名发展对象的政审和培养考察基础资料逐一进行预审;二是严把考察关,坚持入党前谈话制度,在对发展对象的考察基础资料预审完毕后,组织部门对发展对象进行谈话,了解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及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深入到发展对象所在的单位、部门,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对发展对象的意见;三是严把审查关,在支部党员大会召开前,会同相关部门对发展对象进行全面审查,坚持做到“五个不发展”,即政审材料不全、群众威信不高、党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好、没有经过集中培训、不在当年发展计划的不予发展,从而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

二、加强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抓好党员的学习教育

一是要深入学习党章。党员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切实做到学在深处、干在实处,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模范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和正确行使党员的权利。二是搞好形势任务教育。结合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将形势任务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召开座谈会、与党员谈心的方式澄清党员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不定期召开形势任务报告会,对改革政策进行宣传解释,引导党员干部保持稳定的心态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积极开展 “创先争优”活动

结合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深入扎实地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本着便于开展活动,讲究实效的原则,根据党员的工作区域、工作性质合理划分责任区,采取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把党员自我评价、群众民主测评、支部日常考核相结合,使责任区活动得到很好地开展,让党员在单位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二是积极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在党员中选派政治素质好的党员与协解人员结成帮扶对子,建立定期联系制度、人员情况动态管理制度。三是开展创建党员安全示范岗活动。在党员中本着立足岗位作贡献的宗旨,积极开展党员安全示范岗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岗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立足本职,拼搏奉献,增强党员队伍的创造力、战斗力,更好地为学校和谐稳定的发展作出贡献。

3.推行党员目标管理

一是推行党员教育管理“五先”工作法,即:上级的方针、政策、指示精神对党员先传达;先进的理念和知识要求党员先学习;重大决策的形成过程让党员先参与;单位的重大部署让党员先知道;重要任务让党员先行动,充分发扬民主,让党员积极谏言献策,使党员的参政意识和责任感明显增强。二是推行党员先进性承诺制,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党员要自我制定承诺书,并履诺。党支部按照党员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积极为党员创造条件,帮助其解决履诺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力促党员承诺目标的实现。三是加强监督考核。设立党员承诺公示栏,下发群众意见反馈卡,定期征集职工群众对党员履诺的意见,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和考核,评议考核结果记入党员个人履诺档案并予通报。对群众评议好,先锋模范作用突出的及时给予表彰,对连续考评结果差的做出必要的组织处理。

抓好队伍建设 篇2

一、提高认识, 营造有利于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首先, 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理解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有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 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教育法规和文件, 充分认识新时期师德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尤其要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建设对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 进一步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学习、教育和讨论, 每一位教师认识到立业德为首, 执教品为先;认识到师德与育人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师德的丰富内涵, 以此认真思考, 提高注重自我形象、注重修身立德的自觉性。

其次, 加强舆论引导, 营造师德建设的外部环境。舆论是一种精神力量, 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 它构成师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外在环境, 对评价教师的道德行为有重要的导向和约束作用。社会舆论可以使教师在舆论的倡导、鼓励、赞誉或者谴责、鞭挞下, 增强履行师德义务的责任感, 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使之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多是由普通中专升格或由高校分流形成的, 其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是以事为本, 对人的注意、关心相对较弱, 具体表现在对学校的评价上, 所有指标偏重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最终结果的考核。在人与事的关系上, 价值观的天平倾向于事, 事的地位超过人。事的重要性超过了人, 这是造成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滞后于校内其他改革的重要原因, 而衡量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否, 主要应看教师的积极性是否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新一轮人事制度的改革要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去取代传统的人事管理办法, 把人的发展、人的解放恢复到主要地位。也就是激活生产力基本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 人是第一生产力、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人、财、物等资源关系上, 更应正本清源。物质资源是人创造的、没有人就没有财与物, 没有人, 财和物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传统观念处理人、财、物关系的典型方式为:对课题、项目的投入, 考核基本只注重设备、设施等硬件条件, 而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不考核。在此观念指导下, 再好的设备、设施, 因缺乏合适的人才而空关或使用不当、利用率低、或不产生效益。反之, 有了较好的人才, 可能会吸引或带进大量的资金或设备资源。目前, 部分高职院校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在对物的投入上, 可以安排大笔资金建楼房、征地。而对人才的投入则甚少。因此, 我们应对人才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把人事管理的重心从以事为本转到以人为本上来, 树立办学必须以教师为本的观念,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教师干事业, 支持教师干成事业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从而做到从感情上、政策上、事业上吸引人才, 住人才。

三、建立起机动、灵活的引人用人机制, 适应新时期职教事业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才资源的国际化和国际间的人才争夺将会进一步加剧。当前我们已经面临着世界跨国公司争夺中国本土人才的压力, 职业院校已经成为猎取高层次职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对这种严峻的形势, 我们必须制定出面向国际化的人才发展战略, 建立起灵活机动的引人、用人机制, 通过发展事业、优化环境、改革制度、提高待遇、增进情感来吸纳和稳定人才, 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 走出校门、国门, 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竞争的进一步加剧, 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资源的组合模式应从“近亲繁殖”向“多元化组合”的方向发展。我国各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的补充, 经过“文革”后近20年超稳态内循环的封闭式的运行, 导致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下降。发达国家师资队伍以有一定社会经历的教师构成主体的实践证明, 大量吸收从不同学校毕业并经过相当时间社会实践的优秀人才, 是教师队伍整体保持高水平的保证。

四、加强职后继续教育, 提高教师素质

目前,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素质普遍偏低, 部分教师的师德水平还不尽如人意, 学历达标率不高, 知识趋于老化, 现代化技能较低。在这种情况下, 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必须大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素质。我认为,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加强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所谓职后继续教育是相对教师职前学历教育而言的, 是指教师所接受的各类教育、进修、培训及学习活动等。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培养高职院校教师以德为本、无私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

教师应该以德为本, 以德立教。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通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激励教育、影响教育、体验教育, 使之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教师才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在这个过程中, 要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班主任守则》、《师德公约》, 以充实自己的思想, 净化灵魂, 指导行动。

(二) 尽快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规格。

从层次上讲, 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在数量上和专业结构上不尽合理, 教师学历偏低, 而且学历标准本身也还处于偏低的层次上。因而,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应以学历补偿性职后教育为主, 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层次。

(三) 提高教师的素质。

主要是除了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外, 更重要的是加强继续教育, 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 使之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管理手段及相关专业技能。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及全体教师应树立这样的观念:教师接受职后教育是教师应尽的义务, 同时创造条件保证教师的职后教育是教师应有的权利, 从而使教师的职后教育得到观念上的更新和舆论上的保障。同时, 教师在接受职后教育的同时, 应学习和掌握一些现代化科学技术, 并在教学、科研等实践工作中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业务方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一两门技艺或专长, 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四) 使高职院校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形式多样化, 并逐步实现其规范化、制度化。

有关专家强调, 教师职后教育越来越应该成为向所有教师开放的具有多种目标的教育, 应该具有多种功能, 为教师提供广泛的受教育机会, 提高教师知识、能力、人格精神、道德素养、创造性等全方位的素质。任何国家对教师的需求都是多层次的, 单一的职后教育不可能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 因而高职院校教师职后教育在形式上应是多层次和多样化的。从组织机构上, 有专门教师职后教育机构、教师专业团体、广播电视或函授教育机构、教师所在学校或跨学校等。它们负责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职后教育。从教学计划上, 根据高职院校在职教师的需要而定, 应富有弹性。从时间安排上, 有长有短, 一般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从途径和方式方法上, 为照顾教师的实际情况, 可分为脱产、半脱产、不脱产等形式, 甚至海外进修:面授、空中传授、实验研究、小组研讨、个人专题研究、调查访问、新教学方法示范交流、考察观摩、讲座、讲习班、暑期学校等。此外, 高职院校还应制定相应的制度, 有计划、按比例、有步骤, 并划出专款予以保证, 使高职院校教师职后继续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摘要:高职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提出几条解决措施, 以突破这一限制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潮.关于健全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7) .

[2]吴德刚.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报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9.

[3]许庆瑞.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4]陈志鸿.建立高校师资流动的运行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 1999, (15/16) .

如何抓好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 篇3

关键词: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有效策略

文艺人才队伍是基层文化建设的根本,而文艺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着还队伍建设的有效性,因此在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一切要以提高文艺人才的能力、凝聚力和丰富性为主。但是在当前的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文化建设的效果,要想提高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成果、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加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效果,就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性。

一、当前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管理机制不完善,人才流动不通畅

基层文艺人才管理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人才选拔机制不贴合实际跟进选机制不灵活两方面。由于文艺人才的特殊性,其选拔方式应该与其他公务员的选拔方式有所区别,但在我国当前的文化管理中,将文字管理纳入基层建设后,文艺人员的选拔也跟其他公务员选拔一样,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进行,这种方式下用人单位没有自主性,选择的人才也有所限制。再加上我国延长了公务人员的退休年限,导致一些上了年纪不能工作也不能通过分流去到比较适合他们岗位的文艺人员,至此停留在了本单位当中,对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阻碍。

(二)缺乏文艺专业人才,队伍人员青黄不接

由于基层文艺人员待遇较低,留不住人才,导致我国基层文艺建设中长期缺乏专业人才。如山区歌剧表演团长期缺乏专业的具有舞台表演能力的人才,歌曲社也缺乏能够编曲、填词、舞美的专业人才,文艺社更是缺乏戏剧、美术、舞蹈、音乐等表演和教授的专业人才[1]。再加上基层文艺人才的招聘和选拔制度,导致一些有意向的、有才能的当地民众难以加入,造成了基层文艺人才队伍人才匮乏、青黄不接的现象。

(三)缺乏文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缺乏领导

农村的有才之士大多外出务工,优秀的民间艺术和文化无人传承,造成了人才和艺术大量流失的现象。现有的基层文艺人才中,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的艺术学习和管理培训,虽然后期经过一些进修学习,但是这些人才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并不出色,再加强政府对文艺人才建设的重视仍旧不高,经常会出现将有才之士调动到其他岗位的现象,因此造成了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中缺乏复合型领导人才的现象[2]。

(四)激励机制不完善,文艺人才缺乏工作积极性

基层文艺人才建设中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对于文艺工作的表现没有与晋升机制和考评机制挂钩,对于文艺人员的工作状况和表现成绩没有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措施,一视同仁的做法使得工作人员逐渐失去了工作积极性,众人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进而导致基层文艺人才的工作态度进一步懈怠,影响了基层文艺人才队伍的建设。

二、提高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基层文艺人才选用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创新文艺人才的选用机制是提高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针对文艺人才工作的特殊性,应该降低对基层文艺人才选用的学历、身份、地域的限制,尽可能大地为文艺人才的选拔清楚障碍;其次,要大力给予文艺人才培养和选拔的优惠政策,解除事业单位的分类管理限制,为文艺人才下岗后的再就业和分岗工作等做好安排;最后还要为文艺人才的晋升提供公平的平台,为刚进入基层文艺人才队伍的人员打开舞台表演和艺术表演的通道。只有做好这些,才能更好地为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打好基础。

(二)提高对基层文艺人才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对基层文艺人才的培训,不仅要从其专业技能和业务研讨方面出发,更要对基层文艺人才加大其思想政治、现代科技、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培训,在提高基层基层文艺人才专业能力和思想认识的同时,不断拓展基层文艺人才的其他能力,将业务培训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让基层文艺人才真正认识到国家对于他们的重视,提高基层文艺人才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提高国家对基层文艺的重视,完善基层文艺队伍建设政策

加大国家对基层文艺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要从改善人才对于的引进机制出发,还有更好地为基层文艺人才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入学、项目经费等问题,提高基层文艺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完善各项基层文艺队伍建设的政策,大力为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铺垫。其次还要增大对基层文艺人才培训的资金投入,建立专门的文艺骨干培养和激励机制,引进高端先进人才,为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培养具有创作和研究的学科带头性人才,为基层文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做好战略指导[3]。

(四)挖掘农村文艺人才,培养基层文化能人

在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中,要加大对农村艺术家的培训与激励,提高基层群众自身学习和传承文化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对乡土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学习力度,增加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丰富性。除此之外,还有大力发展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力量,在创设良好文化学习氛围的同时,激励基层群众每人至少掌握一项文艺技能,提高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对我国综合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中还存在文化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文艺专业人才、缺乏文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想提高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效果,就要从创新基层文艺人才选用机制、提高对基层文艺人才的培训、提高国家对基层文艺的重视、挖掘农村文艺人才、等方法出发。

参考文献:

[1]张宇宇,赵海东.加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及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J].大众文艺.2013,16(02):2314-2316.

[2]肖嘉敏,何宇萧.浅谈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策略研究[J].群文论坛.2015,13(01):527-529.

浅谈从严抓好保卫队伍建设 篇4

钟淑明

加强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及治安灾害事故发生,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特别是企业走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在新时期形势下加强保卫工作和保卫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无论是国际国内形势,还是保卫工作所面临的任务。执法环境、范围,主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给保卫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保卫部门要在全体保卫人员思想上,进一步更新观念,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明确保卫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奋斗目标,我认为应从严管理,抓好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我矿位于重庆合川区三汇镇地区,企业拥有员工家属4000多人,由于企业地处偏僻山区,矿井工业广场、车间又在农村的包围之中,工农纠纷时有发生。社会治安状况比较复杂,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企业改制的需要,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营造一个安定环境。要带好保卫这支队伍,使其真正成为一支为企业改革改制保驾护航的坚强队伍,必须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在企业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卫部门应怎么办?我认为其首要问题是要从严管理,加强队伍建设。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的重要思想,大力发场理论联系实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论提高保卫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切实增强队伍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对敌斗争的能力。新时期的保卫队伍,面临新任务,首先要加强政治业务学习,解决保卫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保卫工作的发展。《重庆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对保卫工作提出了不少具体要求,就从严管理,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当作一件大事来抓。首先,坚持不懈地抓好保卫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定政治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计划,完善队伍管理机制。对工作和学习突出的先进个人给予表彰,以此来督促、鼓励保卫人员自觉地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促进队伍建设。在队伍建设中,要加大依法从严管理的力度,保持清正廉洁,确保保卫队伍在新时期新阶段担负起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及治安灾害事故发生的重要使命。

二、加强队伍管理,落实各项措施

近年来,矿由原来的13个支部增至现在的18个支部,现有员工1600多人,为搞好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必须将队伍管理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保卫工作是维护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执法部门,肩负着预防和制止单位发生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调解单位内部治安纠纷,维护单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的责任。因此,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对其工作不负责,业务能力差,遇事绕道走的人员要坚决调离工作岗位。再次就是在领导班子建设上狠下功夫。只有好的干部才能带出好的队伍。因此,要注意发现并培养那些年轻、思想好、事业心强、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同志,并把他们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另外,就是认真查处员工反映的问题,敢于动真,接受群众的监督,到连队去听取他们反映的意见,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力量查落实,只有抓得紧,管得严,才能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业务素质信得过的保卫队伍。

抓好效能建设 篇5

——记xx县人民医院效能建设暨纪律作风教育

整顿活动动员大会

2014年6月23日,我院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召开了xx县人民医院效能建设暨记录呢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动员大会,全体党员干部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会上确定了《xx县人民医院开展效能建设暨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了xx县人民医院关于成立效能建设暨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领导小组。

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活动,主要目的就是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抓好行政效能制度建设、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干部素质这四项重点,着力解决影响机关行政服务效能的突出问题,建设法治、服务、责任、效能机关,努力实现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在会上,xxx院长强调:我们全院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效能建设暨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机遇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和积极性,提高工作能力;落实“为民服务,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工作作风;时时刻刻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对工作不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另外要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

查找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和计划,整改后形成长效的监督机制,后期出现问题,随时整改。

抓好团队建设培训心得 篇6

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小时候愿意看武侠,初中的时候爱看古惑仔,忘记了哪部片子,但是有这样一个情节,黑帮老大带着弟兄们抢了珠宝商号,收获颇丰,管家问老大:“珠宝怎么分啊?”老大答:“拿出90%分给弟兄们,5%给你,剩下5%留着大家喝茶。”管家一想,又问:“老大,那您呢?”黑帮老大答道:“弟兄们的命都是我的,我要珠宝干什么!”学生时代只觉得该重义气,不管他黑与白,而今想想,很难说他不是个成功的团队领袖。

结合集团各公司的大团队和部门的小团队现状,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队伍是带出来的,但是队伍不好带,从现象到本质

1.关于中层危机。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商业信息逐渐流露出“中层危机”四个字,目前在集团公司也有所体现,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缺失危机,二是管理危机,缺失危机暂且不谈,所谓的管理危机,无非是留不住人,甚至用不好人。想起09年的时候,公司领导推荐读《向解放军学管理》一书,中国有这样一个团队,每三年流失率95%,但是战斗力极强,那就是中国军队。

我想做一个比较,中国军队有每三年95%的流失率,但是仍然战斗力极强的关键原因是什么,主要有两点:第一、军纪;第二、5%排长以上人员8年不允许退伍,退伍后待遇优厚。从公司层面来看,部门经理就是军队中5%的排长;从生产部层面看,生产班长就是部队中5%的排长,而这些人,既是战士又是团队领袖,怎样能在流失率居高的情况下保持团队的战斗力,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发现需求,搭建平台,留住人,用好人,引导带队伍的人去带队伍,能否悟出现象背后的本质才是关键。

2.关于管理风格。很多领导同事对我的评价是工作中不够强势,我也在反思,究竟什么是强势?为什么要强势?怎样才算强势?在我看来强势无非是为了能够控制,可以掌控局面。老板在“六自”中提到“自省、自知”,作为一个团队负责人,首先要做的是自省与自知,首先做一个了解自己的人,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个性与喜好,挖掘自己的个性在管理工作中展现在团队成员面前的是什么样的,我怎么去管理才是最自然的,才是公平的,才是能有追随者的,才是有影响力的,才是能让团队成长的。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强调原生态,回归自然,管理也是一样,承担责任没有男女之分,但却不代表可以忽视性别。女领导怎样才能让自己所带领的团队有生命力,既要让女成员有安全感,有成就感,有干劲,还必须要适当的照顾男成员的自尊与面子,放大其在团队中的价值,而构建团队风格的过程中,需要的是真诚与自然,放下戒备,拉近距离,才能直入人心。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势,不在年龄,不在样貌,不在着装,更不在高声厉语。

二、困难与挫折总有一天会来,只是时间不确定,这是一种精神力量

1.关于格局与胸怀。我相信领导者的眼光与胸怀直接影响团队的成败,因为职位越高,影响范围越大,反之的破坏力也越强,个人的作战素质永远只能停留在打架或打仗,而迎接我们的是无数场战斗,若干场大型战役,小格局把冲锋陷阵、亲力亲为当成劳苦功高,把未知的困难当成自己舒适区的最后一道挡墙,突破不了,圈子只能越来越小,团队被束缚,人心难定。

2.看人知大,同优秀的人为伍。管理存在瓶颈,最怕的是领导本身成为这个瓶颈,超越自己需要有培养对手。引导团队成长,提升团队素质,团队中每个人的成长对自己都是一种助推器,甚至相信现在的下属,或许三两年后华丽转身领跑在自己前面。团队的发展需要这种向上、向前的力量支撑、推动。

三、有团队,就要有管理,管理需要技术

1.对号入座,现状分析。管理是科学的,科学化与人性化不冲突,科学化管理将团队分成四种类型:指挥型、伙伴型、顾问型、教练型。每一种类型的团队所适应的发展阶段不同,要知道阶段性与可变性。

2.竞争对手与竞争队友。作为团队领导,还要学会在团队中建立竞合关系,学会冲突管理技巧,比如同一岗位的两个人,如何分工,如何更好的配合,如何责任百分百,如何表扬,如何批评,如何让他们的素质与技能螺旋式上升,如何让“比学赶帮超”自动自发,都需要理论技术的辅导。

3.只能疏,不能堵。团队建设要结合人性与需求,尤其是人心。比如团队内的人员流失或其他敏感问题,不能避重就轻或故意停滞不作处理,掩饰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外伤变成内伤更加不易修复。唯有坦诚相待,正视自身问题,并有经受阵痛的勇气,才能稳定队伍。

四、“副官”培养是团队建设的重要任务

副官培养是团队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内部激励的重要方式,人资部副官培养持续跟进两项内容:

一、授权与跟进,鼓励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抓好队伍建设 篇7

一、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要做好教 育信息化的“领路人”

1.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在推动教育信息 化建设中的作用。

这支队伍的核心由学校领导班子等行政人员组成, 负责制订发展规划、决定工作方向和经费落实使用, 他们的认识程度将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成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管理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 越来越多的教育行政管理者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提升教育发展内涵的巨大作用, 促进了现代教育装备水平的日益提高。近几年来, 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 本人所在的衢州市, 中小学校计算机终端数量正在快速增长, 生机比已达到6:1, 班级多媒体班套比达到1:1。一些新兴的教学手段正在逐步投入使用, 比如说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的应用。

2.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在推动教育信息 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部分教育行政管理者在认识上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 重投入、轻应用, 重形式、轻内涵的误区, 忽视了信息化在现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将信息化作为摆设, 在操作上缺乏合理规划, 随意性强, 造成投入浪费。

3.加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 措施。

(1) 开展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信息化基础知识培训。通过学习, 使其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认识信息技术对提升教育内涵发展的意义, 明确实施路线, 拓宽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和教学革新思路。

(2) 组织考察成功的教育信息化实施案例, 使行政管理人员扩大视野、开拓思路, 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成功实施的亲身体验, 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 增强其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信心, 提高其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

(3) 加强对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估考核体系的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合理规划, 促使管理人员会同教育与技术领域的专家共同制订发展规划, 加强相关建设项目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论证, 减少盲目投入和重复建设。

二、普通教师———要成为教育信息化 的实践者

1.普通教师在推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 的作用。

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者和主力军。教育信息化必须为教育的中心工作即教育教学服务, 教师承担着将信息技术转化为教育教学效果的主体责任, 教师的认识水平和应用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2.教师在推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现 状及不足之处。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越来越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到教师职称评定体系, 大大增加了接受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和实践的机会。然而, 部分教师对信息化的认识以及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 技术能力的欠缺减弱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

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习惯于依赖信息技术教师, 在设备使用和课件制作方面的技术能力不强, 对于网络资源奉行“拿来主义”, 限制了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造成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的原因有: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因素, 客观条件限制等, 信息化设备配置情况影响了教师的实践机会, 导致教师应用水平形成差别, 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城乡学校之间。

(2) 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

不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处于被动状态, 如平时上课为了节约板书, 公开课必须使用多媒体及课件等,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 不是因需而用, 而是因用而用, 造成技术与教学中心任务脱节。这说明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分注重教育技术, 反而忽视了教学内容。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1) 通过培训使教师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作用。使教师了解信息技术是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应合理使用、按需使用。鼓励和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理论, 了解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有机结合, 探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2) 鼓励教师积累和使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 能节约时间成本,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比如建设教育资源库, 按年段、学科汇集可供教师使用的课件、积件、教案、图片、动画、音像资料和练习测试等, 解决教师因时间或技术自制资源难的问题。

(3) 充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化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合理使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探索和创 新, 倡导教师利用互联网积累和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尝试电子备课、网络教学新模式。

三、信息技术教师———要成为教育信 息化建设的保障者

1. 信息技术教师在推动教育信息化 过程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一支特殊的队伍, 他们首先是教师, 要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 其次他们是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技术保障。这支队伍在教师中通常最为年轻, 承担着打字、课件制作、网管和设备维修等繁重的工作, 压力较大。近几年来这种情况已大为改观。

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 在学校信息化过程中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

(1) 为学校领导做好信息化“参谋”。作为学校的主要信息化技术力量, 应当做好领导的参谋, 协助学校领导制订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为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把好技术关。

(2) 为普通教师做好信息化服务。信息技术教师要为学校教师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 帮助他们解决好信息技术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2. 信息技术教师在推动教育信息化 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 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缺乏像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漫长历史积累, 技术的发展快速迅猛。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改行自其他学科, 学习时间和条件有限等原因难以跟上技术发展;部分教师参加工作时间不长, 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还有部分教师在碰到技术问题时存在畏难情绪, 一时不能解决就打“退堂鼓”。此外, 教师自身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也造成了他们的技术水平差异。

(2) 部分信息技术教师不善于把握工作的重点和策略。

一些信息技术教师经常感叹自己工作忙、地位低、不被领导重视等, 一方面这是信息化初期的特有现象, 另一方面工作的重点和策略也需要很好地把握。

一些教师不考虑自身技术能力, 盲目承担超过自身能力的工作;一些教师缺乏工作经验和方法, 造成重复劳动和无谓的精力浪费, 如维护学校电脑网络时未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 使得工作效率低下。他们缺乏对自身发展的明确定位和合理的工作策略。

3. 加强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的 措施。

(1) 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提升专业能力的渠道, 如组织参加各类培训。

(2) 进一步明确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 帮助他们科学安排, 提高工作效率。使其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重点开展工作, 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引进外部专业技术力量, 以减少因设备维修、课件制作等占用其过多的工作和学习时间。

(3) 应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更多的自我价值实现机会, 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信息技术课被不少人认为是副课, 任课教师工作任务重、得到认可难, 从而对工作缺乏目标感和积极性。在工作量安排、培训机会、职称评审和评优评先等环节应对信息技术教师一视同仁, 使其感觉到工作有目标、能力有提高。

总之,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提高认识、提升现代信息素养, 普通教师积极做好实践者、探索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之路, 信息技术教师提高技术水平、做好技术服务与支持, 必将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是教育信息化的领路人, 普通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者, 信息技术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保障者。三支队伍的建设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学校信息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Z].2012.3

[2]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Z].2011.2

抓好队伍建设 篇8

1.坚持规范的升、降旗仪式。升旗仪式,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培养少先队员竞争意识,增强其荣誉感的最佳时期,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讲话,每一次的国旗下讲话,我们都要求讲话的班级精心准备,确立教育主题,每一次都能给全校师生带来一道丰盛的精神早餐。

2.定期召开大队委员会议,让他们在各方面都起到带头作用,坚持在队员中贯彻执行《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激发学生的五爱热情。

3.根据各节庆日开展少先队主题活动。各班级可根据节庆或者有意义的主题来布置、落实、开展主题班会,适时对队员进行教育。

4.加强少先队宣传建设,办好学校红领巾广播,完善各个栏目,发动全校各班学生投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稿积极性,每周的红领巾广播站都能坚持力求规范有序,定时定点播出,责任落实到班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音优美,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

5.加强中队辅导员的理论研究和信息交流,定期召开班主任会,交流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并统一思想,明确阶段工作重点,有的放矢。

二、狠抓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抓好学生行为常规是少先队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就成了重中之重。各班主任、辅导员充分利用晨会、班队课,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加以正面宣传和教育。

1.每日常规检查。坚持小学生常规管理的检查制度,由各班代表组成的督察队进行落实,每日检查,每周通报,督促全校学生的一言一行,检查校园的清洁美丽,使校园“文明之花”常开。

2.重视日常安全教育。为切实消除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少先队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值周教师、学生督察队认真开展学生在校纪律维护,防止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我们还利用防震演练、消防演练等对学生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3.主题板报评比。根据节日和现实需要安排黑板报主题,进行检查、评比,效果明显。各班出的黑板报立意新颖,布局精巧,内容丰富。同学们学到了知识,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三、举行主题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为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学校通过举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五月份,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组织学生开展争当“生活小达人”劳动技能比赛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了各行各业不同工作者对社会的贡献,知道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各行各业的资源,激发了孩子们爱劳动的强烈意识,感受到辛勤劳动者的光荣。

五月农历初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机会,通过校园“五个一”家庭“四个一”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力推动了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和实施。

“六一”到来,少先队组织了新队员入队仪式,同时,进行了优秀班集体、优秀少先队员表彰活动。假期的快乐暑假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走入社区、走入家庭、走入心灵”主题活动,队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主动地参与,认真调查、搜集、探究,获得了基本的社会实践知识和技能,培养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自主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意识。

每年九月份,召开一年级新生入校和开学典礼,带领一年级新生参观校园、大队部,并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全校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不仅能熟背于心,而且能落实在实处,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

为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助推中国梦,结合少先队建队日,我们开展了系列建队日活动,如:进行少先队知识学习,唱队歌,黑板报评选,开展班级中队委员竞选活动。开展队活动课评比,每节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活动新颖,教育效果显著。

十二月份,少先队重点开展了“四个学会”活动,即做人从学会感恩开始,做事从学会扫地开始,学习从学会思考开始,习惯从学会做操开始。通过本次活动,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养成认真扫地的好习惯,在学习中要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以及要从小锻炼身体,认真做操。

三月份是学雷锋做好事月,结合创卫工作,大队部组织少先队员来到校外,手拿卫生工具,共同将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学校大队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老师、爱母亲”感恩活动,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爱老师、爱母亲的真情,学会了感恩。家长非常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有意义的活动,增进了母子情感的交流,备受感动。

清明节组织学生开展了网上“祭英烈”、参观刘少奇及刘青霞故居校外教育实践活动,使少先队员真正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懂得如何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四、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家校合力

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家长课堂,建立家庭教育等家庭“双边”活动,拉近家校距离,密切家校关系,形成德育合力,总之,小学生德育教育在小学生道德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需要掌握科学文化和技能,他们更需要高尚的道德修养来生活,培养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公民,不仅是我们的工作任务,更是社会对我们的重托和信任。因此,我们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有道德的社会成长环境和制度。

抓好队伍建设 篇9

垦利县永安镇人民政府纪委委员刘明太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视察山东时强调,在继续加大力度查办大案要案特别是高中级官员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把着力解决发生在民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以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犹如木之根本、河之源泉。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必须抓好三个队伍建设。

第一支队伍是乡镇党政领导班子队伍。能否抓好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否得到落实,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能否得到巩固,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

第二支队伍是乡镇机关工作人员队伍。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作为稳固农村政权的骨干,直接担负着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发展农村、建设农村、稳定农村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人民群众就是通过乡镇干部的形象来认识我们的党,通过乡镇政权的执政能力来判断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加强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党风廉政建设,建设高效廉洁机关队伍,对于树立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至关重要。

第三支队伍是村干部队伍。村干部在农村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群众的“主心骨”、发展的“领头羊”、稳定的“顶梁柱”三个方面。近年来,由于村干部贪污腐败引发部分村民上访甚至集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加强村干部队伍党风廉政建设对于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意义深远。

乡镇党政领导、机关工作人员、村干部队伍,直接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接触最多的,也是身边的基层党员干部。在这个过程中,党员干部将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到群众中,群众的呼声和诉求也传到了上面。同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基层党员干部是否廉洁奉公,群众感受的最深切。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只有树立廉洁清正的形象,才能真正赢得百姓的拥护。

如何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1、抓好权,树立对权力防范观念,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防止滥用职权。

2、握好钱,重视对财务的防范,农村基层腐败大多数是贪利性的行为,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遏止和减少腐败的发生。

如何抓好审计作风建设 篇10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推进机关整体健康、高效运行一直是各级政府机关长期实践和探讨的主题,身为肩负国家经济监督职责的审计机关,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应如何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特点和需求,通过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铜墙铁壁的经济运行“免疫系统”?笔者认为,基层审计机关应沿着“用作风树政风、用作风带队伍、从作风促工作”的基本思路,从打造审计特色的机关作风理念、创设作风建设载体入手,全力推进审计机关作风建设,促进审计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牢固确立“四风”标准,打造富有审计特色的机关作风理念和框架。机关作风是党风政风的直接体现,也是衡量一个部门全面工作的重要标志。作为肩负国家经济监督职能的审计机关,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要求,认真梳理抓好作风建设的基本思路、方法和要求,牢固确立“四风”标准,构建富有审计特色的作风建设框架和模式。

一是要强化职能、服务、创新理念抓思想作风

——强化“职能”理念。从思想上应牢固树立审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理念,强调审计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着眼,充分发挥经济运行“免疫系统”职能作用,加强审计监督,及时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强调要积极开展效益审计,把节约国家资金,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作为重点,进一步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强化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深化企业和金融审计。

——强化“服务”理念。从思想上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立审为公、立审为民”的理念,不断强化“为宏观经济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审计对象服务、为群众利益服务”的“四服务”意识;在具体工作中强调要加大对政府交办项目的审计力度,及时为领导科学执政和决策提当好“助手”;加大对审计对象的监督和指导力度,为被审单位当好“拉手”;加大对“民生项目”审计力度,为让群众得实惠当好“帮手”。

——强化“创新”理念。从思想上要牢固树立“解放思想、拓展思维、巧谋活用、开拓创新”的理念,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用创新的思维谋划未来、破解难题、推陈出新;在具体工作中强调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既能坚持“沿着老路攀高点”,不断加强党建、管理、业务等全面工作,又能坚持“开辟新路创亮点”,从创新审计制度、创新审计方法、创新审计运用等方面入手,不断开创审计工作的新局面。

二是要强化博学、笃学、活学理念抓学习作风

——强化“博学”理念。从治学理念上,提出要“打造丁型人才、培养复合型队伍”的目标;从学习内容上强调审计人员要“广猎知识、博学多用”,不仅要扎实学习审计、财政、金融、法律等业务知识,还要认真学习计算机等现代科技知识,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水平。

——强化“笃学”理念。从治学要求上对审计人员提出要具备“勤思好学、苦练内功”的精神,刻苦钻研审计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基础性业务知识要从学深、学透、学全上下功夫,打造业务技能全面的“多面手”,对于在审计实践中碰到的难点要迎难而上,苦学深钻,开拓创新,化解难题。

——强化“活学”理念。从治学目的上对审计人员提出要“联系实际、活学活用、促进工作”的要求。既要坚持向“书本”学,不断补充新的审计专业知识,又要坚持向“实践”学,让所学知识正确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积累宝贵的审计经验,还要坚持向“同事”学,提倡审计人员多采取“拿来主义”,加强业务科室、审计组、审计人员各个层面的学习与交流,实现知识、经验、资源共享,提高机关整体学习效应。

三是要强化务实、勤政、高效理念抓工作作风

——强化“务实”理念。在工作中提倡要“严谨务实、有头有尾”。坚持每开展一项工作都要做到标准要高、要求要严、重点要突出、工作要细致。并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验收、有总结,有效避免开展工作前紧后松的“虎头蛇尾”现象;提倡要扎扎实实,实事求是,既不夸大工作实绩和成果,也不掩盖存在的问题,有效避免“漂浮之风”和“形式主义”,坚持说实话、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

——强化“勤政”理念。在工作中提倡要“牢记职责、岗位奉献”。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兢兢业业,守土有责,真正当好经济卫土;要在审计一线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勇于开拓,知难而进,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敢于发现和揭露被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强化“高效”理念。在工作中提倡要“强化效能、讲究方法,务求高效”。要从审计人员、审计组、科室不同层面上抓好机关工作效能,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采取限时办结、结点控制等手段强化审计计划和质量的管控,提高工作质量。

二、大力实施“三审”活动,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稳步提升。在合理构建机关作风理念和框架的基础上,要根据基层审计机关特点和要求,创设作风建设载体,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的稳步提升。

一是要大力实施“文明审计”,让审计工作更加“文化”。要在审计机关大力实施“文明审计”活动,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文化强审、文明执审”的立审理念,倡导“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廉洁高效、求实创新”的审计精神,以此来促进和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文化取向和文明审计意识;坚持开展文明礼仪和素质教育,引导审计干部在审计实务中要摆正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培育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做到公正执法、实事求是、以理服人、互相尊重、言行文明,举止恰当,待人诚恳,办事热情,坚决制止“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官僚”习气;坚持广泛开展“贴心审计”活动,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唱好“黑脸”,还要唱好“笑脸”,积极为被审计单位排忧解难,努力将“审、帮、促”贯穿于审计全过程,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及时、主动地与被审单位沟通,认真听取对方的不同意见,耐心地说明解释,并帮助被审计单位仔细分析、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令人信服的整改意见和建议。

二是要大力实施“阳光审计”,让审计工作更加“透明”要以实施政务公开为推手,在审计机关大力开展“阳光审计”活动,让审计执法权更加公开透明,面向社会揭开审计长期以来的“神秘面纱”。要丰富政务公开内容,向社会公开审计计划、审计程序职责、审计执行义务、审计工作纪律、审计处罚等。要丰富公开途径,做到“三主动”,即: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借助网络建立“审计信息网”,公布审计纪律、审计程序、审计职能权限、投诉电话等审计政务,适时发布重大项目的审计信息、审计公告和廉政建设情况,建立“访客留言”、“投诉和举报”等专栏,使社会公众能够随时参与对审计部门的监督。并通过新闻媒体、审计网站等公布大量涉及专项资金、重点工程等群众关注度高的民生项目审计结果公告,比如农村新五件实事、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等项目的结果公告等;主动接受被审计单位的监督。坚持实行审前公示和审后回访,强化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审前要在被审计单位公告审计事项、审计内容、廉政纪律、审计组成员、举报电话等,以便于被审计单位干部职工知情和参与,并向被审计单位发放“审计人员自律反馈表”,邀请其对审计人员执法过程进行监督;审后要组成检查组,采取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听取汇报、个人谈话和发放征求意见调查表等多种形式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回访,对审计组自查执行审计纪律和经费自理情况进行核实。主动接受专职部门的监督。要长期建立行风评议制度,定期邀请纪检、监察、信访等行政机关对审计机关的工作进行评议,邀请他们专门对审计进行监督,参与重大审计项目的现场督察及审后回访,定期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机关作风、服务效率、执法水平、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相关部门提出的意见,即时整改。

三是要大力实施“廉洁审计”,让审计工作更加“纯洁”

要在审计机关长期广泛开展“廉洁审计”活动,做到“三实现”。即:要建立廉政责任落实机制,实现“以人抓事”。落实“三级管理”制,明确要求单位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审计组长分别对本单位、科室成员、审计组成员遵守廉政纪律情况负责。并实行“三级联动”,重点落实好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关键责任人的纪检监察部门和作为直接责任人的科室负责人的廉政责任;要建立审计执法过程监管机制,实现“以事抓人”。要加强“两端监控”,抓“开端”,严格落实“审计通知书”、“廉政公示卡”、“廉政承诺书”同时送达制度。抓“末端”,坚持审计人员审计期间伙食费、住宿费支付情况登记、复查制度。并要强化“四个阶段”监控,即审计进点前的廉政教育关、审计进驻后的廉政规定告知关和廉政规定执行关、审计出点前的廉政规定执行情况检查关、审计结束后的督察回访关;要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促廉活动,实现“以育树人”。长期深入开展廉政教育,重点学习审计署“八不准”等各项廉洁从政规定。坚持开展正反典型警示教育活动,用先进人物的廉洁无私精神教育感化审计人员,用反面典型的深刻教训警醒审计人员。坚持开展家庭助廉活动。请父母书写廉政赠言,以父母之情告诫子女。与爱人共签廉政责任状,共守廉政的家庭防线,筑起防腐倡廉的“铁三角”等。

三、始终坚持“三大取向”,引领机关作风有力推动审计全面工作蓬勃发展。

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要为审计职能服务,就是要为促进审计机关全面建设服务,要善于将抓作风建设的最新成果转化为“战斗力”来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是要坚持向机关作风要审计效率。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审计效率是解决审计领域不断拓展、审计审计任务日益繁重与审计资源严重不足矛盾的有效途径,要通过把抓好机关作风建设与提高审计效率有机结合起来,以“虚”治“率”。

---以“作风”增强“行政效率”。要进一步完善政务优化机制,将政务办理纳入“快速通道”,对上级重要指示、批示、群众信访事项、基层紧急请示等紧急交办事项的收文接事、呈阅转办、督促办理进行明确规定,并建立健全办公室督查督办制度、局务会集中研究制度,抓好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的落实;建立行政资源整合沟通机制,加强与同级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联系和配合,提高行政效率。

---以“作风”增强“审计效率”。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计划管理机制,用计划规范和促进审计行为,提高审计效率。在项目计划编制与调整上按照“突出重点、安排科学、调整合理”的原则,加强对审计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对审计难度、审计风险、审计需要进行充分评估,合理选择审计重点为,突出项目典型性,从“源头”上提高审计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审计项目分类和作业时限做出明确规定,根据被审计单位财政或财务资金收支总量、经济活动频繁程度、社会关注程度以及审计项目自身性质、难易程度将审计项目分成A、B、C、D四大类并确定完成时限,并根据审计作业程序对审计调查、现场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编制、审计复核等各个环节均明确了具体完成时限,从加快审计项目流转速度上提高审计效率。

二是要坚持向机关作风要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要在审计质量控制的各个层面上把抓好机关作风建设与提升审计质量提有机结合起来,拿“虚”带“质”。

---拿“作风”带动“质量意识”。要在抓审计队伍作风意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审计人员审计思维的高标准意识、审计行为的依法意识、审计手段的创新意识、审计项目的精品意识,审计结果的服务意识、审计风险的责任意识。要强调将培养审计队伍的质量意识作为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促进审计人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用第一”的审计理念,在审计实践中,把质量控制标准自觉融入到具体工作中去,形成“人人讲质量、事事抓质量”的良好局面。

---拿“作风”带动“控质制度”。要在完善机关作风制度建设的同时带动审计质量的制度的完善。在审计质量制度中引入“以风促人、以人促质”的理念,通过抓好“人”这个做为审计质量主体的作风来提高审计质量,把审计队伍和人才建 设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引入质控体系。

---拿“作风”带动“控质行为”。要在抓机关作风行为中带动审计复核机关、审计组,审计人员进一步规范和提高质量管控行为,从审前、审中、审后审计项目的各个节点上约束审计人员严把质量关口,依规行事、依法执审。

三是要坚持向机关作风要审计成果。将机关作风建设与提高审计成果运用有机结合起来,用“虚”促“果”

---用“作风”促进审计成果为政府服务。要通过转变审计机关作风努力实现审计工作由关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向同时关注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和决策事项合规正确转变;由偏重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向关注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效益转变;由侧重个案监督,向重视共性问题分析、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转变,增强审计机关的“免疫系统”功用。

上一篇: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给我们的启示下一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