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探究型课程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探究型课程(精选8篇)

小学一年级探究型课程 篇1

通过此课程培养学生在综合研究实践或专题探究过程中的创造性,以创新意识进行探究、求真、求实。形成学生自我学习的良好态度,并了解和掌握相宜的科学研究方法。并且在开放的条件下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 和经验。

2、养成学生安静听别人说话的习惯,能够补充别的同学的发言。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并学着做 好观察记录和实验记录。

4、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 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5、能够感受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快乐。主题单元安排

时间 主题单元 第1周 问题超市开张了 第 2—3 周 小猪盖房子的故事 第 4—5 周 身边的安全标志 第 7—9 周 手的游戏 第 10-12周 变色的水果 第 13-15周 玩具天地 第 16-18周 保护我们的牙齿

课时安排

周次 第1 周 第2 周 第3 周 第4周 第5 周 第6 周 第7 周 第8周 第9 周 第 10 周 第 11 周 第 12 周 第 13 周 第 14 周 第 15 周 第 16 周 第 17 周 第 18 周 第 19 周 活动二 设计校园安全标志 手的游戏 活动一 奇妙的手 活动二 手指画 活动三 手影游戏 变色的水果 活动一 我看水果变颜色 活动二 我让水果不变色 玩具天地 活动一 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玩具 活动二 蜻蜓平衡玩具 活动三 介绍自己最喜爱的玩具 保护我们的牙齿 活动一 换牙期的自我保护 活动二 护牙活动 活动三 活动无限 教学内容 认识动物 活动一 问题超市 活动二 活动无限 三只小猪要盖房子 活动二 让小猪的房子更安全 身边的安全标志 活动一 认识身边的安全标志 课时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第一单元:问题超市开张了

教学前思: 小朋友对动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探究使学生能通过认真、细致、耐心的观察,认识、了解身边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情况;能 在观察中产生疑问,并主动探索;培养自觉关心、爱护小动物的习惯;能运用口头表达、动作表演、图画、声音模拟等方式表达对小动 物的认识。

活动一:问题超市 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探究、探究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让学生 懂得爱护小动物。

3、思维能力:通过对动物的表面的探究学会探究的方法.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探究型课程这本书,在这 本书里有很多有趣的活动, 我们可以任选一些去探究..揭示课题: 《如何开展探究》

二、进入问题超市,对认识动物进行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 动物吗? 生:喜欢。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我们喜欢的 动物。现在同学们自己先把对动物的疑问放进我们的问题柜台。生: 写问题。师:我们今天先来探究动物的身体表面有什么这个问题。要解决动物的身体表面有什么这个问题,同学们又有哪写疑问呢?快 放进问题柜台,老师会给他加分,到课结束的时候凡积满五分的同学,老师都会给予奖励哦!

生:填写

三、回忆印象中的动物,探究其表面

师:同学们大家现在先来回 忆一下自己以前看到过的动物,想想它们的身体表面都有些什么?

生:老虎和斑马的身体表面都有漂亮的花纹。蛇的表面是鳞片„„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对哦,看来大家的观察力都很好哦!那么还有哪 些动物的身体表面是相同的?我们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观察书 P5 页上的图,写出对应的动物)

生:填写

四、巩固之前学习到内容,说出自己认识动物的方法

师:下面我 们来看看同学们是不是都掌握了我们刚才了解到的动物身体表面的样子。每个同学每次能准确的说出一种动物身体表面的样子就可以给自己涂上一颗小星星。

生:填写。(书 P6)

五、活动无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师:同学们都那么聪明,相信 活动无限里的内容也难不到我们的小朋友。下面我们来把活动无限里 的问题也同样的用刚才的方法把它们都解决了,好不好?

生: 师: 好,我们看书 P7 页里面有三道小题,我们任选一个来进行探究?就拿第 一个我们最熟悉的鸡吧!

师:观察小鸡和大鸡的头、脖子、身体和 尾巴上的羽毛,找找有哪些不一样? 生(观察发现)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学会了如何去探究了,相信同 学们都会喜欢这门课。那么回去后用我们今天所学会的方法,每个人 在活动无限里剩下的两道题目中选择一道进行探究,下节课我们再来 进行交流,看看我们的同学探究到的结果是不是对的。

活动二 :活动无限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认识动物的身体特征; 在观察动物的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产生自己的疑问,并尝 试弄明白;

2、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发现; 正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关心和爱护小动物。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张小鸡和一张大公鸡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看一看,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

2、你发现了什么? 找一找,小鸡和大鸡头、脖子、身体和尾巴上的 羽毛有哪些不一样。

3、为什么螳螂的颜色像绿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螳螂的绿 色和它身处的环境有关,可以用来保护自己。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的颜色和生活环境很接近? 学生开 展探究,交流探究学习单。并相互涂星。

5、动物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增减“衣服”吗?你能举出多少这样的例 子? 学生开动脑筋,教师给予肯定。

6、说一说,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给自己涂星。

第二单元:三只小猪要盖房子

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通过探究了解盖房子的材料及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大声的发言,并能耐心的听其他同学的介绍。主动与同学交 流自己 对盖房子的认识或疑问。

(2)学习设计如何加固房子,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

(3)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一:小猪怎样盖房子

活动过程:

1、播放《三只小猪要盖房子的》故事,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

2、画一画,三只小猪分别用了什么材料来盖房子?

3、三只小猪要怎么样才能盖好房子?(分别用了什么样的工具?)他们分别要干什么活?

4、想想涂涂,知道三只小猪各造了什么样的房子,三种房子各需要哪些材料。给自己涂星。

活动二:让小猪的房子更安全 活动过程:

1、想一想,怎样让小猪的房子更安全? 可以在木门外,加铁的防 盗门,让门更牢固。用自动报警器报警。

2、画一画,把你想到的好的办法用图画的形式表示出来。

3、想一想,自己的表现如何并给自己涂星。

4、演一演,用自己的准备道具,表演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

第三单元:身边的安全标志

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通过探究了解安全标志的意义及用途。

2、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大声的发言,并能耐心的听其他同学的介绍。主动与同学 交 流自己对安全标志的认识或疑问。

(2)学习设计安全标志,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安全的意识。

(3)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增强自我保护及安全意识。

活动一:认识身边的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1、猜一猜,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安全标志,这些标志想告诉我 们什么?

2、找一找,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安全标志? 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欣 赏一些有安全标志的照片。

3、想一想,这些安全标志要告诉我们什么?

4、认一认,哪些是安全标志,哪些不是? 举行纠错比赛,以小组 为单位。看看哪一组辨别能力强。

5、说一说,你已经认识的安全标志,你是怎么样认识安全标志的?

6、比一比,谁认识的安全标志多,并给自己涂星。

活动二:设计校园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1、看一看,播放一些校园发生的危险镜头,引起学生的重视。

2、师:在楼梯和扶手上玩耍多危险啊,校园里还有一些不够安全的地方,你 们发现了吗?

3、想一想,如何提醒同学应该怎么做?

4、先确定要解决的一个安全问题。小组讨论,并交流。

5、怎样做才能避免这些危险呢?

6、设计安全标志 用哪种形状做安全标志好? 什么样的图案又简单 又清楚? 哪些颜色醒目?

7、说一说,和其他同学一起说说各自设计的标志。并给自己涂星。

7、课外延伸,出一期安全标志小报,让更多的小朋友来认识安全标 志。

第四单元:手的游戏

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通过探究了解手是什么样儿的。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大声的发言,并能耐心的听其他同学的介绍。主动与同学 交 流自己对手认识或疑问。

(2)初步认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3)学习如何创作手指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

活动一:比手

活动过程:

1、看一看,看看自己的左手和右有有什么不一样?

2、比一比,用自己的手和同学的手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师: 自己的手是什么样的?

3、你用了什么方法来比较的? 量一量,摸一摸,比力气

4、比手游戏,看看谁找到的不同点多

5、画一画,把自己的手形画下来,注意要画出掌纹。

6、说一说,根据自己想出的比手方法的数量为自己涂星。

活动二:奇妙的手指画 活动过程:

1、欣赏手指画作品,感受手指画的魅力。

2、教师示范,画一副简单的手指画。

3、想一想,画手指画时有哪些小技巧? 哪些形状的指纹适合画山? 怎么画出圆圆的太阳? 先按指纹能画出漂亮的手指画吗?

4、评一评,看谁的手指画最棒。

5、根据自己的表现给自己涂星。

6、演一演,表演手偶戏,比比谁的手指最灵活,谁表演得最像。

第五单元:变色的水果 活动一:变色的水果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变色水果的种类。

2、初步了解水果的变色过程。

3、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及合作意识。活动重点、难点:观察水果的变色过程。教具和学具: 老师:媒体 水果盘 一次性桌布 抹布 小刀 学生:葡 萄、苹果、猕猴桃、梨、香蕉

活动过程:

一、导出课题:

1、三种水果的谜语引出课题“水果”。

2、收集小朋友喜欢的水果种类。

3、观察变色的苹果引出课题“变色的水果”。板书:变色的水果

二、探究发现:

1、实验解决疑问 1: 哪些水果能够变色?

问题 1:猜一猜还有哪些水果也会变颜色呢?

问题 2:动手切开水果,观察 5 分钟,看哪些变色了,哪些没有变色?

师:这三种水果在 5 分钟里变了颜色,变色很快,那么其他水果变 色吗?我们把这些水果放在旁边等会儿再来看一看?

2、实验解决疑问 2: 水果变色的深浅区及颜色?(1)水果变色的深浅区? 分配观察任务: 分三组观察三种平时最常见的变色水果 老师说明观察要点:每隔2分钟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注意重点部位的观察:看学习单,组内实验观察,填写学习单 l 汇报交流

(2)水果变成的颜色? 师:你观察的水果都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3)实验解决疑问 3: 水果切开的形状能否影响变色的快慢?

组内实验比较:可将水果切成各种不同的形状进行比较观察,填写学习单; 画出水果切成的形状,组内汇报交流。

三、课堂总结

师: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四、拓展探究

1、提出对本课尚存在的疑问 预设:

生 1:为什么会变色? 生 2:还有哪些能变色?

生 3:你觉得怎样才能使水果不变色?

寻找解决疑问的方法。(1)上网查资料、查阅书籍(2)问爸爸妈妈

(3)自己回家再进行实验观察

五、学习评价

1、组内互评 问:今天的本领就学到这,你觉得你们小组里谁今天表现最好? 为什么?

2、自我评价 师:学得好的小朋友,请你自己奖励一个小苹果。

活动二:我让水果不变色 活动过程:

1、准备材料,拿出课前准备的材料。纸巾、食盐、食品保鲜膜、水 杯及回变色的水果。

2、做实验,选择一种会变色的水果,尝试让它不变色的方法。分小 组进行,分工合作。

3、哪些方法能让水果切开后不变色? 根据所做实验得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4、演一演,把自己装扮成一种喜欢吃的水果,说说它的产地、颜色、模样和口味。

5、说说自己的表现,并给自己涂星。

第六单元:玩具天地

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通过探究能自己制作简单的玩具。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大声的发言,并能耐心的听其他同学的介绍。(2)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对玩具的认识或疑问。

(3)学习如何制作玩具,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一:玩具天地

活动过程:

1、采访同学,问问他们的爸爸妈妈小时候玩过的玩具?

采访前,想想要问什么?怎么问?

2、进一步了解爸爸妈妈小时候玩的玩具

这些玩具还有别的名字吗? 是用什么做成的?通常几个人玩?有哪些玩法?

3、说说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并给自己涂星。活动二:蜻蜓平衡玩具

活动过程:

1、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铅笔,剪刀和彩色纸、筷子

2、做一做,教授学生制作蜻蜓平衡玩具 在彩色纸上画出蜻蜓的图案。用剪刀剪下画好的蜻蜓。弯曲翅膀、尾巴,然后放在筷子尖上,并 取得平衡。

3、想一想,怎样做,蜻蜓才能在空中停得更稳? 厚纸和薄纸哪个效果更好? 翅膀靠前和靠后效果一样吗? 改变翅膀和尾巴弯曲的角度,蜻蜓一直能保持平衡吗?

4、自己动手,看看有什么办法能让旧玩具变成新玩具。

5、说说自己的表现并给自己涂星。

第七单元:保护我们的牙齿

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通过探究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大声的发言,并能耐心的听其他同学的介绍。(2)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对保护牙齿的认识或疑问。(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时间:3 周 活动流程:

我换牙了 ——我的牙齿真神奇——我的牙齿我保护

成果要求:

1、能成为保护牙齿的小小志愿者,宣传保护牙齿的好方法,并加以 推广。

2、能通过图画、宣传标语表达自己对保护牙齿的认识。

3、能通过简单的探究方法进行探究。

活动一:换牙期的自我保护

活动过程:

1、学一学,怎样做,才能在换牙期间保护好牙齿?

定期检查

告别不良习惯

坚持早晚刷牙

加强营养

2、为什么这样做可以保护牙齿?

小组讨论,为什么早晚刷牙、治疗 蛀牙、不咬指甲等可以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

3、画一画,把自己怎么保护牙齿的方法画下来。把学生的画放在一 起,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活动二:护牙工具 活动过程:

1、认识护牙工具 利用多媒体,展示护牙工具。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区别

2、说一说。

师:你认识的护牙工具有哪些?他们是怎样保护牙齿的?

3、举行找朋友游戏,让学生选择分别适合使用这些护牙工具的人。

4、画一画,把发现的不同形状的牙齿画下来,并标出它们的位置。

小学一年级探究型课程 篇2

一、关注问题源,适时点拨

1. 从热门话题中激活问题

在选择话题阶段,教师必须做有心人,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如:我在班上读了一位女生的作文《减肥ABC》后,引起了班内很多学生的共鸣,由此引发了一场有关减肥方法的讨论。大家讨论的焦点是有关饮食的问题,此时,我稍加点拨,话题“肥胖与饮食”便轻松诞生。

2. 从生活环境中激活问题

探究型课程的内容是广域性的。教师要善于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适时将问题延伸到课堂教学外,触及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发现适合学生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如,我校搬迁,新校园内放置着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很多学生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爬上石头。看到学生这么喜欢石头,于是我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指导学生从“认识有趣的石头”到“寻找身边的石头”,从实际生活中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3. 从各科学习中激活问题

各门学科中都蕴含着丰富的问题源,只要引导学生多动脑筋,拓展课本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一定会发现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探究型课程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探究型课程的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分析的头脑,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因时因地给予点拨,帮助学生找到很多有趣又适合探究的问题。

二、重视活动准备,巧妙引导

1. 提供合理的活动材料

在科技类探究课中,材料准备得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探究的过程与成效。比如,教《奇妙的稻谷》时,教师要给学生准备稻谷、放大镜、食用大米、各种种子。其中各种种子并不是这节课学生所要观察的内容,而是作为辅助的材料。把主要的材料——稻谷提供给每一个学生,这样,学生在观察稻谷的外表时就会特别专注。可见,课前教师准备的材料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探究的成效和能力的培养。

2. 设计合适的学习单与评价单

小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指导与培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其设计能力、分析能力都很弱,考虑问题简单、片面。因此,教学一开始,教师要提供一些“扶手”,为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促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随时记录,积累得失。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时,学习单和评价单的设计就可宽泛些,留点余地让学生自己设计,这样一来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三、参与探究过程,因势利导

1. 指导掌握一个“度”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应是全方位跟踪式的,在指导的时候要把握好适度性。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能包办代替,要把握好指导的“限度”;对不同的学生,根据他们知识、能力的不同,要把握好指导的“力度”;因探究内容的不同,指导要有针对性,即把握好指导的“角度”。教师应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教师还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来争取得到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探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2. 评价注重一个“激”

小学一年级探究型课程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词汇卡片;教学策略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

广州市小学一年级英语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是单词和简短句子,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英语,培养学习兴趣。但目前词汇教学存在以下若干问题:

1.新编广州版小学英语教材Success With English单词容量大,对词汇教学的要求高。据《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小学一年级学生要求听、说掌握词汇105个,小学二年级词汇230个。

2.教学方法主要为反复听、读、背、唱,学生易觉枯燥,降低操练兴趣,遗忘率高,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3.Phonics语音策略本有助于学习英语词汇,但与汉语拼音互相干扰,因此一年级教学中不适宜采用。

4.课外和家庭中的学习对培养孩子学习习惯非常重要,但家长辅导英语学习的能力、学生自学的能力普遍比较薄弱。

5.市面上缺乏有效学具。

二、词汇卡片策略要符合新课改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1.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学习”,提出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习积极性,建立初步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儿童心理学理论

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往往依赖各种有趣的游戏形式,6、7岁的小学生好奇、好动、爱玩、爱表现,听觉敏捷,模仿力和记忆力强,更易接受直观的形象思维。

词汇卡片结合游戏、竞争、表演、唱歌、画画等活动,调动感官,能丰富对语言的认识、理解、想象,强化他们的记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三、应用词汇卡片教学策略效果显著

笔者2013至2014年在所任教学校一年级进行研究实践,设计制作英语词汇卡片,形成在课堂教学、课外使用词汇卡片的策略。课堂观察发现:实验班学习氛围明显比对照班活跃,学生更愿意投入学习活动。课后,家长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词汇游戏。检测数据表明:学生对单词的听读能力和认读水平明显较高,词汇检测笔试实验班优秀率75%,远高于对照班的12.8%,词汇认读口试实验班优秀率80%,也远高于对照班15.4%。

四、词汇卡片的制作和运用

1.词汇卡片的制作

学生卡:采用名片大小硬卡片,方便携带使用。家长协助制作。端正书写字母,让学生建立标准正确的字符图像。卡上加四线,让学生直观感知字母在四线中的具体位置,为写单词打基础。背面标示中文,扩大汉语词汇量。卡片上画相应图案,增加学习兴趣。

教师卡:一套A4纸张尺寸大卡片,制作方法同上,用于教学展示。

2.词汇卡片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探索构建了相对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见下图)。

词汇卡片课堂教学模式图

3.词汇卡片游戏

分组游戏活动:“音、形、义”教学游戏活动,两个或四个学生一组。

(1)“音”的游戏——石头、剪刀、布。先抽一张词汇卡片,一边大声读出卡片一边猜拳,谁猜赢了就得这张卡片,卡片越多积分越高。主要训练词汇的正确发音,在反复朗读中加强对发音的记忆。(2)“形”的游戏——盖棉被。先选出若干生词进行短时认读,一个同学手持若干张卡片派发,边发卡片边两人齐读指定单词,如派发的单词卡片和所读单词一致就迅速用手掌拍那张卡片,先拍卡片的同学得到那张卡片,卡片越多积分越高。主要训练对词形的辨认。(3)“义”的游戏——钓鱼。一个学生打开英语词汇的一面,另一学生打开中文意思的一面,先后将词汇的中英卡片进行配对,配对正确数量决定积分。主要训练通过词形掌握词义的能力。(4)“音、形、义”游戏——PK Words。一个学生派发卡片,另一个学生读出单词、说出中文意思,以正确数量决定积分。全体学生一起参与的游戏:从“听、认、说、读”四方面设计。(5)“认、读”游戏——Bombom Game。老师将词汇卡片贴在黑板上,先选一位同学读出。老师手拿一个“炸弹”,当“炸弹”移动到所读的卡片时,学生就马上站起来高举双手大声读出该卡片。反应最快又能找准的一组给予课堂加分。找错的一组相应扣分。该游戏帮助学生快速认读词汇。(6)“听、认”游戏——Bingo大卡。在硬白色卡纸上划分9个方格,老师读生词,如“NO.1 Plane”,学生找出该词汇卡片放到1号方格上,完成者大声说“Bingo”,老师给予课堂加分。该游戏训练通过词形记单词,为三年级写单词做铺垫。(7)“认、说”游戏——One By One。接龙游戏,全班分成四大组,课前5分钟复习词汇。老师手拿词汇大卡,快速翻动卡片,每组学生一个接一个读出卡片,能顺利读准的给予课堂积分,读错扣分,其他组纠错,并获得相应加分。还可让学生进行句型练习,如卡片Red,学生接龙说出句型“I like red”。

4.词汇卡片在课后复习中的运用

克服遗忘,是词汇卡片学习策略带有心理学色彩的具体表现。笔者所设计的词汇卡片学习策略注重重复率,利用记忆周期帮助学生有效复习巩固所学词汇,每次课前几分钟复习上节课词汇,下课前几分钟组织游戏活动,课后布置学生在第2天、4天、7天、15天进行每天两次的词汇游戏活动,以此类推,再循环记忆一遍,加上同学利用卡片在课后和家里复习,所学词汇不容易遗忘。

五、注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能更好地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结合低年级学生爱竞争、爱表现的心理特点,笔者设计了词汇卡片学习课堂积分卡、游戏积分卡、课后家长积分卡,建立评价机制,制定奖励措施,使学生和家长保持学习热情。

教师教得有方,学生才能学得有法,词汇卡片策略适合时代发展和儿童心理的要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追求,显著改善了一年级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只要我们教师开动脑筋,一定能创造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习更高效。

参考文献:

张小兰.卡片式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的应用[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

小学一年级探究型课程 篇4

1、小雨点有哪些地方了不起?

沙,沙,沙,小雨点落在水面上,画出一个个美丽的小圆圈,让人百看不厌; 嗒,嗒,嗒,小雨点落在荷叶上,奏出一段段美妙的乐曲,让人百听不烦。小雨点,虽平凡,但也有了不起的地方!

感 悟

1、小雨点沙沙地落下来,谁也没有注意它。小雨点觉得自己太平凡了。

小雨点因为自己悄悄落下,没有人注意它,更没有人赞扬它而感到自卑。它之所以自卑,是因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太”、“平凡”体现了小雨点的心情。平凡:平常,不稀奇。

2、一只青蛙说:“你注意到没有,小雨点是个了不起的画家,在水面上画了许多小圆圈,一个圆圈套一个圆圈,我怎么也堪布厌。”

小学一年级校本课程德育渗透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在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基础上,知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知道机动车以及工厂排放的废气会污染空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扩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学会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制作好课件;

3、蜡烛一根、碟子一只、打火机一个、“禁烟标记”一张;

4、学生人手一张纸,一盒水彩笔。

三、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复习巩固。

师:早上,爸爸妈妈是用什么送你们上的呢?(用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等)师:上次我们知道了摩托车、助动车都是利用燃油式发动机带动转动轴使车轮转动起来的,叫做机动车;而自行车、三轮车是用脚踩脚踏带动链条而转动的,是非机动车。它们都属于什么呢?(交通工具)今天我们就到“菲菲车店”去瞧一瞧,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声形并茂,帮助理解。

1、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画故事。

2、逐段看画面并提问:

①菲菲车店里卖哪些车呢?菲菲是怎样叫卖的?(点击声音图标,学生跟学,强调助动车的特点)

②有哪些动物来买助动车的?它们为什么要买助动车?(结合动物的特性和助动车的方便、快捷来说)

③为什么天空变得灰蒙蒙的、树叶不那么绿了,也有那么多动物生病了?

3、在电脑图片上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找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答对或答错,电脑给予表扬和提示)

小结:非机动车费时、费力,但车子后面不排废气、无污染;机动车省时、省力、方便快捷但有污染。

(三)演示实验,启发思维。

1、看电脑画面。“其实除了机动车会排放废气以外,许多工厂、发电站的烟囱也会排出废气,你们看工厂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这些浓烟又随风飘散到远处,渐渐地看不出来了,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就会被我们吸进身体,影响健康。”

2、做小实验:点燃蜡烛,把碟子放在火苗上熏一会儿,为什么碟面变黑?学生讨论。

小结:我们点燃蜡烛,在碟子靠着火苗的那面蒙上了一层乌黑的炭,这种炭通常进入空气中所以我们看不到,但这会污染空气。

(四)迁移经验,扩展想象。

1、为了减少空气污染,不少科学家做了研究,他们发明了无污染的电动汽车。(看电脑画面)

2、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减少空气污染?(学生分组讨论)

小结:我们可以让菲菲在它的车店里也多卖“绿色交通工具”,把树林变得更加美丽。

3、在小朋友家里有哪些空气污染呢?(煤气、油烟、成人吸烟等)老师这儿有一个禁烟标记,下课后我们也来画一个贴在家里,多种花、多植树,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四、活动延伸:

1、学生绘画禁烟标记。

2、学生为《菲菲车店》续编故事结尾,教师录音。

小学一年级探究型课程 篇6

一、开场白 引入“值周班长责任制”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上卷》

三、释读(教授与学生共同完成)

四、休息

五、静定训练(助教与学生共同完成)

六、释读二冬(先由助教带读,释读由教授与学生共同完成

七、朗读一东、二冬(助教与学生共同完成)

八、布置作业(教授),并做课堂总结(班长)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在讲新课之前,老师要介绍一下我们将要执行的班级管理新方案——“值周班长责任制”。最近老师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同学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去管其他同学。《弟子规》中说“扬人恶,即是恶”。老师告诉你们,做人不能总职责别人的缺点,即使看到别人有缺点,也不要当面指责。你应该反省一下自己,自己做的好不好呢?如果发现自己有不足之处,应及时改正。能发现别人的缺点也是好事,每个人都有监管别人的机会,这就是我将要介绍的“值周班长责任制”。大家看到我手上拿的这份《九雯学堂学生纪律考核表》了吗?从表中可以看到,具体的考核项目分七大板块。分别是礼仪15分,衣着,纪律,发言,诵读,应用,互助。其中“礼仪”主要从来校礼仪、课堂礼仪和放学礼仪三方面来考察的;“衣着”主要从整体、纽扣、衣物放置三方面考察;“纪律”主要从坐姿、站姿、桌椅、请示、食品几个方面考察;“发言”从积极度、示范作用以及是否有创意三方面来考察;“诵读”主要从指读情况、背诵情况和理解情况三方面考察;“应用”主要从家中、学校、社会三方面考察;“互助”主要考察的是帮助同学的情况。我们每周推选一位班长,负责监管班级其他同学的课堂表现情况。集体考核的内容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课堂表现好与不好,是有评分制来体现的。学生每节课课堂表现情况由班长打分。其中礼仪15分,衣着15分,纪律20分,发言15分,诵读15分,应用15分,互助5分。满分为一百分。我们将在周末进行分数统计。最后得分是一周内每节课得分的平均值。分数最高的将有奖励。本周的值周班长谁来担任?同学们选一个代表吧。(耿锐)好,本周的值周班长就由耿锐来担任。大家积极配合班长工作。希望大家都有良好表现。

言归正传。把书翻到《笠翁对韵》的 目录。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上卷》一东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一东,略)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小朋友,跟我念。(一东,略)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霁 牛女 河)

指生第一段(两名即可)

2、师读第二段 讲解第二段(重点点拨:云暧玳 屐 过天星似箭 驿旅 茅店 皓月)

重点字词课堂提问:暧玳 屐驿旅 茅店 皓月

指生第二段(两名即可)

3、师读第三段

讲解第三段(略讲)

指生第三段(两名即可)

四、休息

五、静定训练

下达静定训练口令:“三……二……一”同学们都坐好了吗?眼睛闭好了吗?老师要检查了。注意,在老师说睁开眼睛之前,请小朋友们不要睁开你们的眼睛。如果谁做的最好,老师会走到他跟前,拍拍他的肩膀,表示鼓励。如果哪位小朋友没有闭好眼睛,老师就要过去提一下他的右耳朵。老师要下去检查了。(检查)好,大家都做得很好,现在想象自己躺在草坪上,草又绿又软,微风吹拂着你,让你感觉特别的舒服。在草坪的不远处,有一只黄牛,黄牛的旁边,是三只小黄牛,它们在吃着嫩嫩的青草。一只小鸟飞来了,轻轻地落在了黄牛的背上,它欢快地唱着歌,悦耳动听……一会儿,小鸟飞走了,不一会儿,黄牛和它的孩子们也摇摆着尾巴走了。四处静悄悄的。阳光温和地洒在你身上,你感觉舒服极了。继续享受这个场景。……(30秒)好,请慢慢睁开眼睛。

六、释读二冬 首先助教带读二冬

然后由教授指导学生释读二冬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三元 及第 一品仙李盘根调国脉 娇杨擅宠起边风)

指生第二段(两名即可)

2、师读第二段

讲解第二段(略讲)

指生第二段(两名即可)

3、师读第三段

讲解第三段(重点点拨: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

课堂提问:项 三杰

生齐读第三段

七、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通过对接,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八、布置作业、课堂总结

1、教授布置作业: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30分钟)

2、班长做课堂总结:班长到讲台前宣布学生课堂表现的得分情况。稍作总结。

3、助教结束语:班长的评分还是很公平合理的,成绩已经公布下去了,每位同学对自己的课堂表现也已经是心中有数了。分数高的同学请不要骄傲,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在以后几天同样表现得非常优秀。成绩靠后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希望你们在以后的课堂上能严于律己,有出色的表现。主动回答问题、主动帮助同学、认真朗读课文都是你们表现的机会。所以想做一个表现优秀的学生并不难。我们会将你们一周的成绩算出平均值,就是你们一周课堂表现的最后得分。希望大家以后都会有良好表现。

小儿语 教学目的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重点与难点 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2.教师范读原文 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5.简介作者吕得胜 6.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7.检查背诵

8.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学习资源 课本

总结反思

学生能熟读背诵

治家格言 问题提出 我们生活、学习所用的各种物品都是怎么来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那些为此付出艰辛劳动的人们?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作业练习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名贤集 问题提出

你能背出那些名人名言?玩一个背诵游戏。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过程设计 上新课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语或典故,“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管中窥豹”(学生参与)。这些成语和典故都出自我国南朝时期的笔记体小说集《名贤集》。

教学流程:

一、背景介绍:

《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

二、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 末儿

2、重点句子:

3、翻译:

3、课文知识的补充

曹娥碑: 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以事见人”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三、知识的扩展

1、有关隐语的介绍 我国的谜语源远流长,早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现了谜语的语言现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语言日益丰富,具有隐示性的歌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我国谜语的最早形式--廋辞和隐语,这是谜语的最初萌芽。到东汉时期,隐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利用方块字在离合增损中形、音、义的变化,产生了第一条文义字谜,即“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隐语从先秦过渡到西汉,就开始逐步趋向于谜语,当时流行的射覆,已成为民间和宫廷的娱乐品了。并且大量的隐语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文人也表现出对其的特别钟爱。

2、用猜谜的形式使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 1)谜面:呀(打一成语)

2)谜面: 群英会(打一教育机构)3)谜面:欧美民族(打一人名)

谜底:1)唇齿相依 2)幼儿园 3)西施

重点与难点 1)《名贤集》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传统文化《逢老人》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背诵《逢老人》,能够简单理解古诗的意义。

2、能够认识到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能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并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展示和讲故事等形式将学生引入课堂情境之中。

2、通过提问和学生自由发言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义和包含的道理,引起学生共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精神。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产生认同感,能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重点

能够当堂背诵,并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学习能够了解中国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和老人相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上课之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哪些同学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请举手。

那么大家平时都是怎样和爷爷奶奶相处的?学生自由发言。

(本环节通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2、由故事引出古诗《逢老人》

同学们都说了自己与老人相处的故事,现在老师也讲一个我自己的小故事给大家听。有一天,我在路上遇到一位老爷爷。我看见老爷爷两只耳朵旁边的头发白得像雪一样,老爷爷拄着拐杖没走上几步路,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到了路口,我赶紧跑上前去,扶着老爷爷一起过了马路。老爷爷说:“谢谢你。”我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这就是老师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有意思的是,唐朝有一个叫隐峦的大诗人也和老师一样,遇到过这样的老爷爷,而且还写了一首诗呢。诗的题目就叫《逢老人》。(课件)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大家把书快速翻到29页。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1)借助拼音读一读,有不认识的和难读的字用铅笔做一下标记,问一问同桌或老师,把诗句读通顺。(2)指名读,正音。

(3)同桌互读,读正确流利。(4)加动作表情朗读。

(同学表演结束评价鼓励。通过本环节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融入到课堂情景之中。)

3、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2)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课件出示难认字形和相关解释。逢,遇到。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歇,休息。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老人的外貌,后两句写了老人走路时艰难的神态。)

(3)理解了意思,再读古诗,会有更深的了解。齐读。

4、由故事引出古诗《龟虽寿》

(1)第一位老爷爷的故事讲完了,接下来,老师再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这是一位老将军的故事:魏国有一位非常有志向的老将军,他取得过很多的胜利。在他五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人要攻打魏国,于是这位老将军就穿起自己的战袍,骑上战马,率领军队出征。不久,这位老将军就打败了敌人。这位老将军就是魏国的曹操。曹操打了胜仗非常得意,于是就写下一首诗表达他高兴的心情。诗的题目就叫《龟虽寿》。

(2)(课件出示诗文以及解释)曹操想,神龟虽然长寿,能活几千年,却没有远大的志向。战马虽然上了年纪,却还能够驰骋千里。我要向战马学习,即使到了晚年也要干出一番大事业。这位老将军的豪情壮志是非常令人敬佩也是大家学习的的榜样。

(本环节通过讲故事引出古诗,介绍曹操,扩大学生知识面。)

(3)看到课本31页,先听老师读一遍,把你认为难读难认的字用铅笔圈出来。

(出示课件图片,领读,齐读)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我们今天学习了两首古诗,比较一下两首诗中的老人有什么不同?

2、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老人,又应该向老人家学习些什么?自由发言。

3、你知道吗?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也是老人节。这样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就能得到继承和发展。(图片重阳节)同学们也应该在老人节的这一天多帮助老人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把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4、收集描写老人的诗。幼女词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幼女才七岁,未知巧与拙。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幼女词》作者是唐代诗人施肩吾。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总结学习方法:

1、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

2、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出示古诗《乞巧》

2、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介绍乞巧节的相关资料。板书设计: 《幼女词》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教后小结:

陶者 教学目的

1、背诵课文

2、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贫苦和社会的不合理 过程设计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读

2、解释课文大意,了解劳动人民的痛苦

3、熟读古诗《蚕妇》《粟》,体会这几首诗的共同之处。

4、背诵《陶者》《蚕妇》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大意

难点:背诵《陶者》《蚕妇》 学习资源 ppt课件 其他优秀教案资料 总结反思

这首诗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和社会的不合理,学生要从中体会当时人们的痛苦,珍惜现在的生活。

题画

一、教学目标

1、对照注释,理解诗句。2、理解画中美丽的景色。3、朗诵、背诵、默写古诗。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

2、理解画中美丽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图解题: 2、简介作者: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清代诗人。袁枚 认为诗人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写真情实感。

他的作品多写日常生活的感

受,风格灵巧清新,语言通俗流畅。3、讲诗:

这是一首题画诗,赞美了美丽的景色。

二、学诗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2、师范读,画节奏。3、对照注释,理解句意: ⑴生交流、汇报。⑵师归纳、指导。4、欣赏诗歌:

⑴是什么时候的景色?读出诗句来。⑵画中都有什么?(3)、诗的3、4句写的什么? 5、背诵诗歌。

三、拓展学习

1、看课后“活动广角”读《画鸭》

2、“成长袋”

小朋友,你会背几首题画诗?

四、作业 1、抄诗。

2、背诵、默写诗歌。

五、板书设计 池上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学情发展

出发,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2、教学难点: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②品味古诗语言,抓住“ 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这就是《池上》。﹙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

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一生写诗 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⑴解字词

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解:懂得、明白。藏:隐藏、藏匿。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诗句 ⑶明大意

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

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1、读诗

⑴学生练读。

⑵评价指点:朗读要欢快,抒情,要读出小娃的淘气、天真。⑶有感情朗读 2、说诗

⑴提出问题。

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⑵学生练说。⑶教师引导指点。

① “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②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淘气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 的童趣。

四、读背体会,总结全诗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古诗的美。设计理念:古诗要能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池上》,并默写。、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写出来。、发挥想象力,为《池上》配上一副画。板书设计:

偷采白莲回

池上

童真、童趣

不解

《关山月》节选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学习理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叫《关山月》,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二、揭示课题

1、出示古诗。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时间及地点,后两句写了清冷的月色。这首诗以简练通俗的语 言描绘了边关月色。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教师范读原诗,请学生认真听。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诗句意义

重点解释:

天山苍茫云海 长风吹度玉门关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边塞的诗句?说给大家听一听。

课时教学设计

棉花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诗名是《棉花》,作者是清代诗人马苏臣。

1、出示古诗:

棉花

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1、出示童谣《棉花》

棉铃咧嘴笑哈哈,吐出大大白棉花,棉花用处多又多,能织花布能纺纱。

2、读一读,背一背 收集棉花的的资料。教学反 思

15、小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难点

1、学习理解“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2、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的朗读。教学重点

1、学习理解“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2、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的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小松》,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指名读,正音。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教师小结:小松树刚刚几尺高,还没有长出挺直的树干。空闲时就站在树旁边,因为看多了,只觉得它长得很慢。

4、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出示古诗《咏松》。

2、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收集描写松树的古诗。

板书设计

15、小松

小 松 初 数 尺,未 有 直 生 枝。闲 即 傍 边 立,看 多 长 却 迟。

16、《神童诗》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学习理解“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教学重点

2、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的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神童诗》,作者是宋代诗人汪洙。

二、学习古诗,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指名读,正音。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教师小结:从小应博学多才,志向远大。不羡慕别人腰中挎着宝剑,风光无限。只愿自己饱读诗书,才华横溢。

4、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给古诗配上图画,做个精美的书签。

板书设计

16、《神童诗》

(一)劝 学

自 小 多 才 学,平生 志 气 高。别 人 怀 宝 剑,我 有 笔 如 刀。

17、《神童诗》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句。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学习理解“年年当此节,底事雨纷纷”。

2、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的朗读。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神童诗》,作者是宋代诗人汪洙。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指名读,正音。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教师小结:到了清明这个大好时节,春光明媚,大自然呈现出锦绣一样多彩的景象。可是每年到了清明节这一天,为什么总是细雨纷纷呢?

4、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出示古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收集清明节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17、《神童诗》

(二)清 明

春 到 清 明 好,晴 天 锦 绣 文。年 年 当 此 节,底 事 雨 纷 纷。

一、教学组织

二、新课导入

三、新课讲解

授课计划、对礼仪规范这门课程的要求,认识学生。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儿歌找朋友引出礼仪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一、家庭礼仪

(一)孝敬尊重长辈

1、听从父母的教诲

2、理解长辈,关心父母

3、孝顺父母,牢记父母的生日

4、主动参与家务劳动

(二)同辈要礼让

称呼的礼仪

(三)待客礼仪

1、礼貌待客的具体做法

2、敬茶的礼仪

上茶的规矩、敬茶的方法

三、提问:家里来客人时你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让学生分享一下他们的待客经历。

★情景表演:请两位同学表演一段家庭接待礼仪剧,同学注意观察表演者是否有处理不妥的地方,要指出。再播放一段待客的反例视频和一段介绍正确的待客礼仪的视频给学生看。

(四)拜访礼仪 做客的礼仪要求

(五)邻里间和睦相处

邻里间相处的礼仪

★问题:请同学描述自己与家人(特别是长辈)或者邻居、朋友是如何相处的?(提示:是否孝敬长辈?举例子表明)

二、介绍亲属称谓:对父系亲属的称谓、对母亲亲属的称谓;敬称、谦称;亲属合称称谓。

提问:令堂、令尊等是称呼对方的谁?

学生自我介绍

集体询问同学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

请同学回答

请同学参与表演

请同学回答

请同学回答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划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划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二、校园礼仪

★同学与老师相互检查:

1、在上下课、课堂学习过程中、师生仪表礼仪是否达标

★请同学描述:

2、同学间在生活、学习中相处的礼仪 ★情景示范,请同学表演:(1)敲门的礼仪?

(2)两位同学在上学的路上遇见,踏入校门,升旗仪式的情景表演,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表演者的礼仪是否规范?

回顾本章所学重点内容,评价学生的表演、参与能力

课后认真复习,细读课本。预习第四章内容。

回顾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关键的概念,同学们的表现

课题 公共场所文明礼仪 教学 目标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礼仪。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礼仪,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现。3.懂得遵守公共场所礼仪是人们公共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 保障。

重点 了解公共场所应遵守的礼仪

难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做到遵守公共场所礼仪 学前准备 :(上网、询问等)去收集遵守公共场所礼仪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带你到公园游玩,到商场去购物,到电影院看电影。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是我们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呢? 板书:公共场所

那在公共场所,我们该怎么做?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板书:文明礼仪

二、讲授:

师:我们先来了解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同学们翻到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划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划

同学们看课本。师:同学们通过看课本,你知道了哪些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找几位同学回答。师:假如你在乘车时,发现没有人给老年人让座,你有什么感受?假如你在风景区看到有人乱涂乱画,你又会怎么想?下面,我们来观察图片中这些人的做法,交流自己的看法(出示课件)

三、自由交流:

讲讲你看到了哪些不文明行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找几位同学回答。

师归纳总结:乘车时,应给老、弱、病、残主动让座;在风景区不能乱扔垃圾;不应跨越护栏„„在公共场所,如果每个人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别人的感受,就会使别人不开心,甚至造成矛盾,影响大家。因此,我们应该遵守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

四、合作探究,深入研讨

1、师:在遵守公共秩场所礼仪方面,列宁同志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出示课件。

2、说一说:列宁同志为什么给一名女工让路?

3、全班交流

4.小结:列宁同志懂得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要做到遵守公共场所礼仪就应为他人着想,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这也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

五、小结

只有大家都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我们才能有一个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正常进行。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小游客、文明小顾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

板书设计

公共场所 文明礼仪

初试探究型课程的评价方法 篇7

我倡导包含合作的评价策略,因为合作是群体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同心协力,互相促进的互助性行为。针对很多学生个性较强,在活动过程中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在设计活动评价表时,我加入合作分,在提醒学生重视合作交流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一、设计包含合作程度的评价,加强反馈

根据《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中的要求,不同年级的评价方法不尽相同。不过教师都可以在设计评价表时加入合作分,以此来反馈小组活动的效果。

例如,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的《探究型课程学习包》中有个主题是《危险我知晓》。在进行两个活动之后,我要求学生设计“安全小报”。评价时,我设计了如下评价表(详见表1)。我根据高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将合作分包含在整个评价之中。学生为了争取较好的成绩,努力进行合作。

又如,针对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探究型课程学习包》中《我想飞》这个主题,我设计了如下的星星榜作为评价的手段(详见图1)。

在评价过程中,我明确要求低年级的学生参要与到小组交流中。这为引导学生尖开展生生合作做好了铺垫。包含着合作程度分的评价机制,促进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为合作能力的培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深化合作

教师不仅要在设计活动评价表时考虑加入合作程度的部分,在选择评价形式时,也应注重学生的参与。

例如,在四年级第二学期《探究型课程学习包》的《黏黏世界》这一主题的第一个活动“寻找‘黏斗士’”中,我让小组交流找到的“黏斗士”。小组成员纷纷借助于自己网上查到的资料、书籍中找到的材料,通力合作,在短短的10分钟里写下了20多个“黏斗士”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有黏性的物品,也为让学生参与评价、体验评价,我采用各小组互相“质疑提问”的形式,让每个小组都仔细地研究其他小组的答案,并且寻找疑难问题。小组成员的关注点众多,但是在统一了认识之后,每个组都确定了一个关键问题,征询对方的回答。这场“质疑提问”不仅弥补了教师单一以数量来评价的不足,还提供了学生互相评价的机会。

小学一年级探究型课程 篇8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兴趣

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特点之一就是在低段增加了识字量,这些要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要求有所不同,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增加认字量是为了提早阅读。所以,只要学生能把所认的字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对字形做过细的分析。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复习生字,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让生字反复再现,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下面就是本人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心得探究。

一、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生有很大的随意性,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识感兴趣,逐步积累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创设情景:如在教学一册“操场上”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看图,让他们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参加过这些活动吗?有的说我打过乒乓球,有的说我们班和二班拔河,有的说我跳过绳,有的说我没踢过足球,很想踢,这样教师就可以乘机进行识字、词教学,让学生的注意力跟上来了,从而使学生兴趣盎然,思维非常活跃,在轻松愉快中记住了这些字词。讲故事: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渗透识字知识和方法

(1)开火车。开火车是课堂上常用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像火车一样一个接一个站出来认字,读错了的请全班同学当老师进行纠正,会认后又继续开,让学生在轻松搞笑的氛围中学识字。

(2)做拨萝卜的游戏。将上面有字的萝卜贴在黑板上,让学生随便“拨”出一个萝卜,用上面的字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3)找朋友。将生字卡片发到小朋友手中,当出现一个生字时,另一个小朋友马上拿着自己的生字卡片和他合在一起,组成词语,强调不能站错位置,注意顺序。这个游戏同样适用于用偏旁和部件合成新字。

(4)编顺口溜。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者看图上的事物编儿歌,识记字形。

(5)猜字谜,编字谜。在识字教学中,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

(6)加一加,变一变。如“口”加一笔变成什么字?(中、日)。

(7)过彩虹桥。先小组准备,第一人先读出字,第二人组词,第三、第四人分别从所组的词语中选出一个说一句话。

(8)识字擂台。就以“氵”这个偏旁为例,说出带“氵”的字,看谁说得多。

(9)编故事巧记字形。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

(10)看图猜字。如“棵”字,左边画一棵树,右边画一些果子。

通过以上的游戏和识字方法反复巩固,做到当堂多次重现,在复习时遵循遗忘规律,新教的多反复巩固几次,早教的复习时间可以间隔得更长些

三、创造平台,让学生自主识字

1.在阅读中识字

根据几份常用字表的对比研究,该教材编写者确定出最常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字要求学生认读。据统计,一年级上册要求认的400个字可以覆盖儿童常用读物的50%以上,整个低年级要求认的1 800个字可以覆盖儿童常用读物的90%以上,这样,儿童可以及早把他们的识字成果运用于阅读,充分发挥了汉字学习的效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5-7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2.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处处用语文。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如果能将我们学生的眼睛擦亮,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那么生活就是他们识字的大课堂,当识字教学到一定阶段后,引导学生总结自己识字的途径。在学校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出门认招牌、路牌、广告牌、商标等。在开展生活识字的活动中,让学生能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去识字。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因此,学生的课外识字量迅速加大。为了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还可以开展“识字大王”评比活动,识记课外字200个的学生被评为识字大王,并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

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成了“乐学”。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当然,识字不能一刀切,要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汉字的学习毕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认字也是一个由生到熟、在复现中巩固的过程。教师只要做到当堂多次见面,特别是多次在语言环境中复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学生就一定能很好地完成识字任务。

参考文献:

[1]张轶西. 传统的回归—形训在小学识字教育中的活用[J]. 教学研究,2004(5).

上一篇:《伟大的历程》观后感下一篇:关于做人要乐观600字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