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工程部技术员技能标准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01工程部技术员技能标准(共14篇)

01工程部技术员技能标准 篇1

一、强弱电知识

1、电工基础知识:

必须具有低压电器操作证件;(当地劳动部门颁发电工证)

安全用电及触电急救

2、懂得客房电气的线路工艺和隐蔽走向;

3、能够对调光开关、波段开关、电位器检查、判断、更换;

4、能够对节电开关、剃须插座、请勿打扰、门铃检查、判断、更换;

5、能够检查、调整、设置电话、电视、电子保险箱;

6、可以单独连接、检修两地控制灯光线路;

7、可以区分分配器、分支器功能脚,并按照标准要求接线;

8、能够检查、维修、床头控制板,并了解工作原理;

9、能够熟练判断维修客房、公共区域各种灯具(电子节能灯除外);

10、懂得吹风机工作原理并能维修;

11、会熟练使用万用表和绝缘测试表(摇表);

12、能够检查维修壁柜灯;

13、能够检查判断遥控器、门锁电池电量;

二、管工知识

1、熟悉常用水管管径规格尺寸、中英制对应关系;

2、能够区分各类阀门结构、代号、工作原理;

3、管道施工的一般标准和要求;

4、熟悉客房上下水流向控制系统;

5、明白卫生洁具的结构、原理、安装要求;

6、熟悉酒店冷热水管道系统构成和分布位置;

7、熟悉水压标准,并能够检查、调整房间水压;

8、熟练拆装各种水嘴、混合器、减压阀;

9、熟练检修浴缸下水及活塞

10、熟练检查调整马桶的上下水阀;

11、能够检查、调整、更换压力表;

12、能够独立对常用管道切割、套丝作业;

13、明白房间给排水管道构造、材质及走向;

三、空调知识

1、明白制冷原理和家用空调的工作原理;

2、熟悉酒店空调循环水系统工艺和走向

3、懂的风机盘管标称和工作原理;

4、掌握电磁阀的工作原理,并能够判断和更换;

5、熟知室内空调标准参数;

6、能够熟练清洁房间的过滤网;

7、熟练操作和设置房间温度控制器;

8、能够检查、判断、排除风机盘管的一般制冷故障;

9、懂得清洁、疏通房间风机盘管凝水盘;

10、能够检查、维修、更换卫生间排气扇;

11、能够检查、判断、维修房间冰箱一般故障。

四、木工知识

1、明白常用木材的种类和基本性能;

2、熟知木工常用工具正确使用和保养;

3、会木工刨刃、凿子的磨制;

4、木工角尺的熟练使用;

5、熟练划裁各种常用直线玻璃;

6、酒店各种家具的特点和结构工艺;

7、常用木工工具的熟练使用;

8、房间板材的修补和更换,要求标准:更换后1-1.5米看不出;

9、熟练对门和门框进行修整;

10、能够对抽屉进行修整,11、懂得沙发的修补;

12、可以进行墙洞的修补;

13、可以对天花龙骨的修整。

五、五金知识

1、掌握钳工基本知识,如:

 常用钳工测量工具的使用、测量、保养

 手电钻、砂轮、台钻的操作、维护和安全操作知识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2、能够攻丝和过丝;

3、熟悉客房设施的安装标准;

4、能够加工制作简单的零配件;

5、熟知机械门锁的结构、加油拆装;

6、熟练电子门锁的结构、工作原理、拆装和常见故障排除;

7、能够对窗帘导轨的拆装和配件更换;

8、明白常用锁具的工作原理,独立完成拆装工作。

六、油漆工知识

1、明白油漆的种类和特性;

2、熟知油漆的操作程序和调配知识;

3、熟悉饭店装修对油漆的要求;

4、熟悉壁纸的种类、特点;

5、能够熟练粘贴、修补壁纸;

6、能够熟练修补家具设施油漆脱损处;

7、掌握天花、墙壁裂缝修补工艺和技术;

8、了解常见玻璃胶的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够根据打胶对象选择合适的玻璃胶;

9、掌握玻璃胶施打工艺;

01工程部技术员技能标准 篇2

高职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实施的参照, 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课程改革的方向, 高职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直接关系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1.1 职业课程标准

《教育大辞典》中对课程标准作了如下解释:“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高职课程标准是对高职学生“学习结果”和“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的描述, 它有别于教学大纲, 是在一定层面上制订的对课程具有规范、指导、评价和组织的一种指导性文件。然而,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其教育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为学生获得更有效的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创造条件。

因此, 高职课程标准必须能反映其服务对象如行业、企业、施工岗位、社会等多方面的要求, 是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与教育标准的融合。

1.2 职业岗位技能标准

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是某个职业岗位针对劳动者的素质水平提出的具体要求,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因此, 我们在制订高职课程标准过程中, 适当引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 一方面符合“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将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制度相结合, 实行“双证书”教育;另一方面有利于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形成新的课程内容, 搭建新的建设基础与运行平台。

1.3 职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

课程标准制定中课程内容的选取依赖于典型工作任务, 来自于职业工作逻辑。因此, 课程标准必须与职业技能要求相适应, 课程标准的制订可以充分借鉴各行业各职业的技能标准, 并据此标准开展教学, 通过学习, 学生毕业时经考核合格后可直接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也只有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职业岗位的变化, 兼顾职业岗位技能鉴定内涵, 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 职业课程标准制定的实施步骤

2.1 分析专业目标, 明确课程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来实现的。课程的目标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 满足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整体要求。因此, 要认真分析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中人才培养规格的职业岗位 (群) 要求, 来确定课程总体目标及能力、知识、素质等具体目标。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主要面向湖北地区, 服务道路桥梁行业,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具备道路和中、小型桥梁的施工及管理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 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及管理岗位工作,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2 开展社会调研, 了解工作过程

制定课程标准应该开展充分的社会调研, 了解职业岗位 (群) 的岗位职责、职业素质要求和技能素质要求、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等情况, 这是制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标准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

依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调查, 本专业服务领域为道路、桥梁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工程管理、试验检测、勘测设计、养护管理及相关领域;主要就业去向是交通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养护企业、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及管理等单位;主要就业岗位:工程建设施工、试验检测、工程养护施工、工程管理等技术岗位。

企业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公路勘测与设计能力;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与控制能力;工程造价文件与标书编制能力;施工资料编制与归档能力;公路病害处治、桥梁维护加固能力等。

2.3 划分工作任务, 构建课程体系

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在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基础上, 结合职业教育课程观、能力观, 将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参照, 划分为互相联系的学习任务 (学习情景) , 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要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为主线, 一门课程可以划分为一个或多个项目, 又可将一个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典型任务, 以项目、典型任务为导向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在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中培养能力。

2.4 描述学习任务, 构建教学标准

对每个学习任务, 要描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教学环境、过程与方法、师生要求、考察与评价和建议学时, 构建教学标准。学习任务的教学标准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具有适用性和针对性。

2.5 结合高职特点, 建立考核标准

考核评价标准是对本课程在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等方面提出的质和量的综合标准, 是课程标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考核标准应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学习任务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课堂提问、现场操作与课后作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注重考核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水平, 检验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运用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及水平, 将考核标准与职业资格鉴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3 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桥梁工程》为例建立课程标准

3.1 开发思路

课程标准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按“桥梁工程的施工工序”确定工作任务, 以“施工流程”为主线, 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 并以典型桥梁工程施工项目为载体, 模拟施工场景, 设计教学活动, 强化实训实操, 结合职业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以使学生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3.2 课程目标 (能力目标描述)

知识目标:通过以桥梁施工中的桥梁基础施工、下部结构施工、上部结构施工、桥面系与附属工程施工典型的施工任务为载体, 进行学习项目设计。

在施工中结合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管理与质量控制要求, 以及桥梁施工新技术、新规范和验收资料归档要求,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进行施工及管理的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1) 能进行桥梁工程施工;

(2) 能进行合理选用施工机械、施工设备;

(3) 能进行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 具有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进行再学习的能力;

(5) 能按照新规范、规程和新标准进行工程验收;

(6) 具有收集整理工程资料、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监控的能力;

(7) 能完成竣工验收检验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以及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的优良品质, 达到胜任道桥施工员工作要求。

3.3 学习领域

4 实施建议

课程标准的实施还应包括教材选用与编写、教学组织与设计、课程考核与评价、教学资源建设等内容。

4.1 教材选用与编写

课程教材应优先选用校企合作编写教材, 教材编写要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课程、工学结合的设计思想, 教材应按学习情境进行组织。为提高学习兴趣, 教材编写应图文并茂, 表达精炼、准确。

4.2 教学组织与设计

教学过程应注重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教学与评价一体化。通过创设工作情境, 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 针对不同工作任务需要,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如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

4.3 课程考核与评价

(1) 评价理念。以“知识、能力、过程、结果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过程评价占50%以上。

(2) 评价内容。 (1) 掌握基础知识:认识、能进行知识点组建的能力; (2) 组织和实施的能力:学生沟通交流能力、角色扮演能力、案例分析答辩能力。

(3) 评价形式。采用“项目组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答辩”等形式进行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学生自评20%, 小组互评20%, 教师评定60%。

4.4 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课程标准对教学环境, 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资源, 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应有明确的要求;提供学生可选用的教材、参考资料, 包括国家及行业标准和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手册、工种培训手册和岗位工作手册等, 以及可供学生使用的精品课程网站及网络资源等。

参考文献

[1]杨立峰, 吴延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在行动: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制订的研究与实施——以嵌入式应用与开发课程标准为例[J].计算机教育, 2008 (19) :122-126.

[2]徐国庆.课程标准与职业能力标准[J].职教论坛, 2006 (9X) :1.

[3]张翠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分析——以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开发建设为例[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9, 18 (3) :84-86.

[4]赵飞, 曾宪均, 侯江丽, 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9 (6) :120-1221.

01工程部技术员技能标准 篇3

【关键词】 课程标准;多媒体技术;职业岗位技能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引言:

随着以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为代表的相关会议召开和文件出台,中职院校已经进入到发展的重要阶段。唯有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唯有通过课程建设与改革。

1.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现状

在教育教学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已经成为中职院校教育研究的重点。现如今所采用的教学方案存在着较多的不足。首先,课程标准的建立与职业岗位相脱节。越来越多的院校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但是所制定的课程标准并未建立在职业岗位上[1]。其在建立课程标准的时候仅仅从表面上分析职业岗位的需求,并未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课堂教学,与职业岗位各个环节一致的任务机制。其次,实证研究过与匮乏。针对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研究成果非常少。人们在研究的时候仅仅停留于表面,缺乏实际的实证研究。人们在研究的时候主要是分析课程任务与岗位技能的对接,没有全面深入分析课程建设与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的对接。

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分析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就业现象不乐观原因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适应岗位工作,难以满足企业生产的要求。进一步分析就可发现,主要是由于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没有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教学目标、内容不符合岗位技能标准。而这样的问题多体现在这么两方面。第一,教学脱离实际。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容与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不相匹配。从专业角度来说,所建设的课程体系知识技能在完整性、严密性以及系统性等方面明显不够,同时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不高。这就是说,教师教学内容的展开并没有与岗位需求产生对接。第二,与企业缺乏沟通。教师在日常中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对企业生产现场并不是非常的熟悉,致使教学内容、任务难度、操作步骤、制作流程以及规范等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致使学生毕业进入到工作岗位后需要展开二次学习。

3.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特点

基于当前这种教学现象,研究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对接,其特点就要体现在通过创新教学理念,促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深度对接,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创新行业企业参与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另外,创新行业企业参与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评价体系。而这就是要通过制定课程标准,开开发出符合职业岗位机能需要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核心课程,继而研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评价体系。

4.解决途径

针对当前这一问题,就得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提出:“课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中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进当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不够的问题,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一步深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相关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与中职院校的合作,具体化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对接点;二是将课程标准运用于实际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过程中,研究课程标准的实际效用,就对接的程度如何、是否提升了教学质量、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企业需求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课题研究与项目实施同步进行,通过实践、总结、提炼形成理论研究成果,通过理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指导新一轮的项目实施。通过研究与实践,形成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有效性的研究成果,并在同类院校中具有可借鉴性和推广性[2]。

5.结语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院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是在研究分析当前岗位技能标准的前提下。唯有了解岗位技能标准,才能够保证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才可满足所培养的学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平,刘明,杨秀杰,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J].学园:教育科研,2013(3):84-85.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 篇4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素质内容与教 学要求

学时

理 论 实 际 常用工具及仪器仪表的认识 1.安全用电及实训室安全制度;

2.认识实训室设备; 3.常用仪器仪表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4.常用电工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1.能按制度进行安全文明生产;

2.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

3.能实施常用导线的绝缘剥削、连接及绝缘恢复。

1.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形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3.具有沟通 序 号

学习任务 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素质内容与教 学要求 学时 理论 实 际

5.导线连接的技术要点。及团队合作

意识;

4、形成安全意识。2 直流电路的 分析与测量

1.简单直流电路的组成; 2.电路的连接方式; 3.电路的几种工作状态; 4.电路中的电压、电位和

电流的测量方法; 5.电阻的种类及识读方

法; 6.电路中电压与电流关系的分析方法。1.能正确识读电路图; 2.能选用仪器、仪表正确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

3.能正确识读及测量常见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并 正确选用电阻;

4.会用简单测试的方法判断电阻的好坏。4 4 3 常用照明灯 具的安装

1.白炽灯电路的组成; 2.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毫伏表和示波器的 使用方法;

3.单相交流电的三要素; 4.日光灯电路的原理及 简单排故。

1.能正确安装白炽灯电路; 2.能用示波器测量交流电波形; 3.能正确安装日光灯电路;

4.认识电感、电容元件,并能简单测试好坏。4 4 4 三相配电线路的安装 1.三相负载连接形式的常见画法; 2.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特性; 3.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 接特性;

4.三相负载的接法的选择。

1.会安装三相配电线路; 2.能实施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3.能识别三相负载的接法。4 4 5 认识和使用 变压器及电 动机

1.磁场的基本知识;

2.电与磁之间的关系; 3.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基 本结构;

4.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工 作原理;

5.几种常用变压器和电动机的用途、特点; 1.能说出电磁原理的简单应用;

2.能拆装单相变压器; 3.能正确识读变压器的铭牌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 4.会检测变压器和电动机的绝缘电阻;

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连接方式。5.正确拆装单相三相异步电动机。6 认识和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1.常用低压电器分类、种 类、作用;

2常用低压电器结构符 号.;

3.常用低压电器原理; 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 接起动控制原理; 5.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

转控制原理。1.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常 用低压电器;

2.能正确使用配电板配 线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 直接起动;

3.能正确使用配电板配 线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 正反转控制。

二)教材及相关资源

1.《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材建议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程周主编的少学时教材;2.自编校内教材、一体化教案、挂图、仿真软件及多媒体课程资源;3.《电工与电子技术》及有关专业图书与期刊等图书资源。4.实物教具、教学模型、工具等。5.其他学习资源(1)本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2)图书馆及网络。

(三)教学组织模式 根据本课程的类型和特点,建议本课程按照理实一体化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融“知识、技能、素质”培养为一体,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具体详见表2: 表2:教学组织模式 项 目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环境要求

将教室装备成“技能教室”,配备

多媒体设备,各种示教板,常用实训操作台、电工工具电烙铁,电子元件等。实训厂房配备照明电路安装40套,电动机40台;电工电子实训操作台20套配有配套常用工具、(如钢丝钳、电工刀,试电笔等工具;配备数量充足的安装耗材 教学材料要求 多媒体课件 实训教材、相关技术资料等 组织模式

讲解、演示、现场教学

分组实训教学、情境模拟法、任务驱动法

本课程采用小组讨论法、小组学习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通过情境模拟法、任务驱动法,创设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素材和教学课件、网络资源和网络课程、利用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电子书籍,使教学手段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五)教学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重点,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综合进行课程评定,遵循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1.定量考核以百分计,不同的考核内容赋予相应权重;

2.定性考核分为A:优秀,B:良好、C:及格、D:不及格四个等级,核算总考核成绩时应将等级转化为相应数量,等级与数量转化表见表3;

3.过程性考核是指单元测验、项目测验、学习任务考核等,根据单元、项目或任务的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值;终结性考核是指本课程完成后的实践考核和理论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具体考核标准见表4。表3:定性考核量化表 定性考核等级 量化值 说明

等级名称 等级代码

优秀 A 95 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将等级量化 为定值。

良好 B 85 及格 C 65 不及格 D 60分以下

表4: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 考核 性质 任务考核 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及类别 权重 定量 定性 过 程

性 考 核

简单直流电路的连接与测量 任务方案正确、工具与仪器仪表使用正确、操作过程规范、团结协作体现、出勤情况、5S保持状态。1.实践操作40% 0.2 2.理论问答 3.学生自评 4.学生互评20%

常用照明灯具的安装 任务方案正确、工单填写正确、操作过程规范、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团结协作、设备、人身安全。1.实践操作40% 0.2 2.理论问答 3.学生自评 4.学生互评

常用元器件的识别 与检测

识别各种二极管、会使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和好坏、操作过程规范、限时完成、出勤情况及工作态度。

实践操作60% 理论问答40% 0.3

三人表决器电路的设计及制作 设计并画出电路原理图、安装工艺质量、测量各管脚电平准确性、操作过程规范、限时完成。1.实践操作40% 2.理论问答 20% 3.学生自评20%

4.学生互评20% 0.3 终结性考核 实践考核 三相 配电 线路 安装 1.电气原理图设计合理 2.各种电器、工具使用正确 3.三相负载的连接方法 4.安装过程规范,限时完成 5.使用设备、人身安全保证 实际操作80% 电气原理图设计20% 0.6 理论考核 基本定义 和基 本计 算考核 直流电路、电磁感应、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定义、定律及应用定律计算。笔试100% 0.4 考核总成绩核算

01-02党委组织干事工作标准 篇5

党委工作部组织干事工作标准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肃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工作部组织干事工作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工作部组织干事工作岗位。主要职责

2.1 党委工作部组织干事在党委工作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检查、督促各党支部对上级党委组织工作方面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

2.2 经常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制定党员教育计划,搞好党员教育,检查督促各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情况。

2.3 积极慎重地配合各支部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政审和预备党员的考察、转正工作。

2.4 负责党费的收缴和使用,及时转递党员的组织关系,建立基础管理档案,搞好党组织的统计工作。

2.5 汇总、整理出先进党支部、先进党小组、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材料。

2.6 负责党代会(或全厂党员大会)和组织工作会的筹备,办理党员干部的来信来访及外调、接待等工作。

2.7 组织中层干部培训工作。

2.8 负责中层干部任免、调配等业务工作。

2.9 负责中层后备干部的考察、培养、教育工作。

2.10 办理党员干部的奖惩手续,管理党员干部的申诉。

2.11 负责中层干部的述职、考评、评议的组织协调工作。

2.12 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及组织工作、干部工作原则,承办党委和本部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3 任职条件

3.1 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一定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政策管理水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本职工作,遵纪守法,秉公办事,严守机密,认真细致,热心为领导和基层服务,能吃苦耐劳,想方设法完成工作任务。

3.2 文化程度与所学专业

具有相当党政干部专业、政治理论专业、文秘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或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3 专业及相关管理知识

熟悉火电生产过程,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党务工作、文秘档案工作的专业知识;具有行政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微机应用一般知识。熟悉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秘书学、机关文书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党务工作、函电程式、保密纪律等基础知识。

3.4 综合工作能力

熟悉企业法、经济法、保密法、档案法及党章党规和党的基本知识。熟悉党务工作管理,推进信息管理和办公现代化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解判断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较过硬的文学功底,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能够起草一般文稿。

3.5 工作经历与身体素质

中共正式党员,三年以上党龄,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二年以上。身体健康,能够适应本职工作需要。4 工作标准

Q/PFD-304-01.02-200

2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按照领导的要求做好会议的通知、会前准备、会议记录和记录整理等工作。按季整理党务工作和其他资料,作到归整有序。发展党员和预备党员工作做到情况清楚、材料具备、手续齐全。对各党支部工作检查深入、细致,一丝不苟。对党员教育计划性强、针对性强、并落到实处。注重收集了解中层干部队伍情况,并及时向党委汇报。根据党政领导意见,对中层干部进行考察,提出使用意见,供党委决策参考。对后备干部要反复教育、一丝不苟。会议通知要做到及时、准确、无延误、无遗漏、无差错,会议记录要清楚,真实完整。检查与考核

5.1 由党委工作部主任按本标准检查与考核。

5.2 按照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和部门考核标准进行检查与考核。

标准01、运维班交接班制度 篇6

1交接班准备工作 1.1定臵标准及卫生准备

交班值必须将所负责的室内外卫生打扫干净,保证接班值验收合格。以下问题属于日常清扫卫生的范围,各值长必须在交接班时,对下列问题进行认真检查,在未履行签字手续时,由交班值负责;在履行签字手续后由接班值负责。

1.1.1值班室及会议室内的地面、值班台、会议桌、垃圾桶、资料橱及其所附属全部物品表面卫生,特别是烟灰缸要每日洗刷干净。室内物品摆放有序,无杂乱现象。

1.1.2值班室各处窗台、窗缝及二、三楼走廊窗台清洁,窗台上无任何杂物。

1.1.3事故应急包完整、齐全,按定臵放臵,各类钥匙、工具无丢失或损坏,使用后整理充实。

1.1.4各种记录摆放整齐,各种与运行无关的废纸无乱丢、乱放现象,月、周计划及文件按照规定位臵存放、齐全。

1.1.5各微机运行正常,无死机现象,管理微机桌面各程序完备无丢失和乱下载的情况。打印机按照定臵存放。

1.1.6厨房及卫生间无长明灯、长流水现象。生活间放臵纯净水数量 充足。

1.1.7生活室地面、门、各种炊具、橱子、餐桌、冰箱卫生清洁,表面无油渍。

1.1.8灶台水池内无杂物,窗台、吸油烟机清洁卫生无油迹,厨房内各种生活用品无乱丢、乱放。厨具洗刷干净后按照定臵放臵。1.1.9垃圾桶内外干净。生活橱表面卫生。生活橱只允许在用餐时间开启,其他时间要关闭锁好。

1.1.10冰箱内无霉烂变质物品,保持冰箱清洁卫生,下班后将各自食品打包整理后存放。

1.1.11室内厕所大、小便池干净,拖把按照定臵管理放臵,门上无脏污,下水道畅通,无异味。

1.1.12卫生间内地面清洁,整体浴室玻璃清洁,无积污现象,浴室内排水口无杂物(头发等)。

1.1.12各值宿室地面干净,床铺上只允许铺公共床单,此外不允许放臵其它私人物品,保证干净整洁,被褥、衣物放臵在橱内。要做到人在铺盖在,人走铺盖收(事故抢修例外)。下班值个人物品在8:00以前必须全部收起,上班值在12:00以后若需要休息,方可铺在床上,14:30必须全部叠好,收藏到橱内。21:00以后可以休息,至次日7:00可以铺在床上。

2、应急物品的检查

交接班时应对应急物品进行检查(包括地线室接地线、事故应急处理箱内物品、工具橱内物品),接班值根据物品清单对实物全部检 查一遍,确保物品完好,与清单一致。若有使用时应及时记录相关记录中,对于缺少的由交班值负责查找、补充。若接班值未及时发现,由接班值负责查找、补充,并根据情况给予绩效考核。2.1交接班过程及标准

2.1.1每日8:30进行交接班,交班值、接班值和常白班的现场人员必须全部参加。

2.1.2交接班由交班值长按PMS系统内容逐项交接,接班值和白班人员必须熟悉所管辖设备的运行方式、运行状况、设备缺陷、“两票”情况、工作情况、运行主人工作情况等。

2.1.3接班人员如发现现场情况与交班者交待不符时,应立即提出。交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交班人员应耐心的解答,需做处理时由交班人员负责处理,接班人员协助处理,并做好记录。如发生争议不能解决时,应参加交接班的队长协调处理,并暂停交接班,双方争议解决后再办理交接班手续,严禁不履行交接手续擅自离岗。

2.1.4接班人员未到,交班人员应坚守岗位,在未全部办完交接手续前,一切运行工作由交班值负责。

2.1.5交接班时间应避开倒闸操作。在交班过程中法家站发生事故和异常以及有操作时,应有交班值长负责组织处理。禁止在事故和异常情况下进行交接班,当事故处理或操作告一段落后,可再进行交接班。2.1.6各值之间应相互配合协作,遇到检修或停送电工作时,在接班后2小时内进行的运行操作,交班值必须为下一值作好所需的各类准备工作。遇有大停电应将次日倒母线的操作票准备好。2.1.7交班结束前由队长简要点评上一值的工作并布臵当值工作,并做为绩效考核依据。2.2有停电工作时的交接班 2.2.1一个停电检修现场交接班

2.2.1.1 应在停电工作结束或告一段落时,由停电现场负责人组织所有人员在停电现场模拟板前列队进行交接,主要交待本队现场运行方式、安全措施布臵情况、停电工作范围及有关的两票执行情况等。接班人员可对现场的停电范围、运行方式、安全措施布臵情况重点检查。接班负责人接班后将停电现场情况向当值值长汇报,当值值长做好记录。

2.2.1.2现场交接完毕后,由队长根据停电工作量大小,安排交班人员是否留下协助停送电工作。

2.2.1.3运维班当值人员要掌握停电现场情况,停电现场负责人送电后要向当值值长汇报设备检修等情况,并将有关资料、三票、记录等交值长审查。

2.2.1.4单一线路停送电工作,应在操作结束后返回主站进行交接。2.2.2有多个停电检修现场时交接班

2.2.2.1当有多个停电检修现场时,由队长安排人员分别到各停电现场进行交接班。

2.2.2.2各停电现场工作结束后,现场负责人应分别向当日值长汇报情况,当值值长应做好记录。2.3交班值应交待内容标准 2.3.1所辖各站的运行方式。

2.3.2所进行的操作情况及等待执行的操作任务。2.3.3使用中的和己收到的工作票。

2.3.4一、二次设备检修试验情况;安全措施布臵;使用中的接地线号数及装设地点。

2.3.5设备异常及事故处理情况,发现的缺陷和缺陷消除情况。2.3.6继电保护、自动装臵动作和投退变更情况、注意事项。2.3.7尚存紧急、重大、一般缺陷条数。

2.3.8上级指令、通知、要求及运行有关的其他情况。2.3.9本值尚未完成需下一值做的工作及注意事项。2.4接班值应检查的内容

2.4.1接班值由值长安排分组进行检查。

2.4.2值长检查PMS系统记录、缺陷、两票等的执行和确认情况,检查是否与交待内容是否相符。

2.4.3第一正值负责应急物品的核对工作,以及控制室、保护室的卫生和设备情况的检查。

2.4.4第二正值或实习正值负责厨房、餐厅、会议室卫生或物品的检查。

01工程部技术员技能标准 篇7

一、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

(一)开发“双证”课程及课程标准

为了做好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对接,使高职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衔接,首先要开发“双证”课程,将职业资格应知应会内容与相应专业课程相融通,以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为主线开发课程,使学生在学业和职业技能上均达到高职教学目标和职业资格培训标准,毕业时可直接取得相应职业岗位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二)“双证”课程的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对接

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和学业评价的依据,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好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衔接,使高职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使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方式在满足学生专业知识要求的基础上,符合职业资格鉴定考核要求。

二、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的实施

(一)开展社会调研,分析职业岗位,确定专业目标

首先对从业人员进行调研,了解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分析从业人员相关职业工种、职业资格考核所需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聘请企业一线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研讨,研讨专业的就业岗位和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二)细化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明确课程标准

根据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结合职业技能的知识点,进行课程分析,确定专业课程,构建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岗位对接。根据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结合职业资格标准整合课程内容,开发“双证”课程,明确课程标准。

(三)分析职业标准,结合高职特点,建立考核标准

根据“双证”课程的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项目,以每个项目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项目设计,在项目设计方案的实施中注重评价控制点的设置,使评价控制点和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相对接,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三、以眼视光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验光》为例建立的课程标准

(一)开发思路

根据眼视光技术专业“验光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来设置验光课程,以眼镜店中的验光流程来序化知识。根据验光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结合眼镜验光员职业资格证书考核鉴定要求,整合课程内容,实现“课岗证”的融通。

(二)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设计教学项目,使学生掌握验光的基本流程:问诊、初始检查、客观验光、主觉验光、试戴调试及开具处方等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还需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领域

根据验光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结合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标准,按照眼镜店验光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项目及项目任务,共设计了初始检查、客观验光、主观验光和视功能检测4个项目,11个任务,分别对应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眼镜验光员)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

(四)教学实施

课程标准的实施还应包括教材选用与编写、教学组织与设计、课程考核与评价、教学资源建设等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学与评价的统一,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的操作技能,同时还需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使学生从单独的课堂学习向多元化学习转变。

总之,高职教育的本质是使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融为一体,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鉴定标准纳入专业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课程标准之中,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满足技术技能的需要,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小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探究[J].职教论坛,2011(14).

01工程部技术员技能标准 篇8

摘 要:本文针对林业工程类专业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进行论述,提出选择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毕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统计汇总数据实施评价等四个步骤进行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林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

中图分类号:K90-4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2015年5月4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5]5号),明确部署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格局。按照文件精神,到 2020 年,我国将基本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2. 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第三方评价体系的构建,能有效加大高职院校办学的透明度,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使高职院校及时准确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关注毕业生职业岗位中需要的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而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客观认识人才培养结果,把办学置于社会监督之下,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同时,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也是与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接轨的需要。

3. 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以林业工程类专业木材加工技术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方面还处于真空状态,还未构建和制定科学、公认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方法、途径、体制与机制等缺乏。传统的职业院校人才评价体系主要以卷面考试作为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准,这种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国内学者提出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发展档案”为载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以项目为主导的“多样化评价”体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能力或决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理论。其中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建立是站在全新视阈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具有公开、透明、全面、真实的特点。

4. 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的实施

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也可以称为社会评价,其实施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4.1 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公信力的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

第三方评价的参与层面可以包括高职院校、政府、行业企业、教师、毕业生、家长、社会舆论等,那么由谁作为评价的主体是需要首先确定的问题,借鉴国内不少高校的经验,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可以交由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进行。目前最为知名且比较具有社会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价机构为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已与国内近700余所高校建立了研究合作关系,是中国首家提供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也是高校、社会大众、用人单位和政府公认的第三方权威数据机构。

4.2 建立切实可行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要考虑其专业特点,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人才需求、人才质量、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等信息收集反馈系统,以形成人才培养与生产需求之间的主动适应,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机制。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凸显林业工程类专业的特点,突出人才培养的绩效评价,兼顾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具体实施林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时,第三方评价机构应针对专业特点设计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和学生三套问卷,问卷应按照指标体系,同时体现专业特点,设计第三方评价指标权重时,要充分体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主体地位,尤其是学生问卷对应人才培养内容指标的设计,林业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均应涉及。

4.3 建立毕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

第三方评价实践中,各评价主体相对分散、独立,各具特点,因此,采用开放性、便利性的渠道与方式,能够让大多数利益相关者都能充分参与评价。当前现实而可靠的做法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评价,即设计评价问卷,开发评价软件,然后引导、组织评价者参与网络评价。网络评价相对便利,没有确切的时间限定,有利于参评者深入了解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问题的策略和建议;十分易于组织,运行成本较低,也便于统计数据、分析原因、归纳结论。建立毕业生几页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实现毕业生和就业单位的信息录入,就业信息发布,信息资料检索和在线咨询等功能,从而实现就业信息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4.4实施第三方评价,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

在第三方评价实施过程中,应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建立校企互信机制,针对毕业生的信息采集,可以尝试“情报员”机制,每个顶岗实习或毕业班级选取1-2名责任心和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班级情报员,负责统计班级同学相关信息,并每月向学校信息管理员汇报,以确保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学校可向班级信息情报员支付相应经济报酬。

第三方评价机构要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工作,进行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对应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给出结论,并反馈给相关高职院校,院校责成相关林业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依据评价结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完善实训条件、创新教学方法,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促进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5. 结语

第三方评价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育行政评估和学校的自我内部评估的教育新评价方式,既是简政放权的具体举措,又是推动我国教育评价方式改革的有力措施。构建第三方人才培養质量的评价体系对林业工程类专业真实有效、科学、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李顺.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M].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2] http://www.mycos.com.cn/index.php/Index/about_info/nav/1

01工程部技术员技能标准 篇9

“数控车加工技术”项目题库出题原则与范围

一、命题原则: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参照数控车工工种国家职业标准三级(高级工)规定的应知、应会内容命题,适当体现当今数控加工新技术和新知识,能够利用经济型数控车床按照图纸完成试件加工,竞赛时间为360分钟。

二、命题内容:

1.须为组合件,零件的数量一般在3-5件,毛坯的直径一般为Φ50—Φ100mm之间。材料可为45钢、铜件、铝件等,原则上可与企业的实际产品相结合;

2.试件的考核以加工工艺的确定为主要方向,可采用自动编程与手工编程相结合,内容以基本要素的加工为主,但考点一般要求能够用到宏指令;

3.对数控车加工技术项目的基本加工要素的考核要全面,以基本功为主,可包含内外轮廓、内外沟槽、内外圆弧面、三角形螺纹、薄壁、端面槽等内容;重点考察学生在加工精度方面的 把握控制;

4.可选择的配合内容为内外轮廓配合、端面槽配合、圆锥配合、螺纹配合等;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实训 篇10

[摘要] 本文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实训的重要性及技能实训的方法,介绍了本专业技能鉴定的种类。

[关键词] 高职; 技能实训; 技能鉴定

一、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业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现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在各行业中名列前茅,对各层次人才有着旺盛的需求。

建筑行业也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多数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主要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其中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奇缺。为提高各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急需培养大量技术和管理人才充实到生产一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及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教育目标,其毕业生要求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手段,职业技能鉴定则是能公正、客观反映学生职业技术能力水平的最佳方式。根据《职业教育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推行职业技能鉴定。

二、技能鉴定目的及鉴定科目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其办学特点应凸出职业技能培养。鲜明的就业导向性要求高职毕业生对某一岗位或职业岗位群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由于技能实训形式灵活,要求多样,指导教师应该是具有较高专业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并要求有配套的实训基地及实训设备。所以各学校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均感到困难很大,在编制教学计划及实施过程时,偏重于理论教学,有意无意减少实训学时甚至取消实训教学计划,导致学生职业技能降低,影响教学质量。

为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技能训练水平,国家现已推行统一标准的专业技能鉴定,通过鉴定客观地反映学生所具备的专业工作能力和水平,显示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通过推广技能鉴定,实行双证(毕业证加专业技能证书)制教育,采用统一的考核方法、统一的技能水平衡量标准,能极大地促进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改进实践性教学效果,凸出高职教育特色(见图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众多,从业工种各不相同,涉及面广泛,各岗位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各异。但详细分析其行业特点,对一线的技术及管理工作进行分类,其岗位群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如现场施工员、班组长、工长、现场监理员、施工队长及项目经理; 第二类是各层次的技术管理人员,如技术员、技术主管、现场工程师、项目总工程师等; 第三类是后勤技术支持人员,如资料员、档案员、实验员、预算员、材料员、安全员等。由于建筑行业工作的复杂性,大多数岗位往往需要面对不同的工作对象,需要与众多部门或人员有工作联系,不同岗位之间的知识及技能要求常有交叉和重叠,要求作业人员具有较强技术能力和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为提高本专业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从职业技能的性质、与本专业的关系及技能的综合程度等方面进行细分,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细分为基础技能、专业操作技能及综合运用技能三大类。每一大类技能又可分解为数种技能或基本能力要求。学生可在学校的组织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及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有目的地选择一种或几种专业技能参加实训及鉴定。

三、技能实训的方法

根据各种技能的性质与要求的不同,联系相应的理论课程学习方式,可将技能实训的方法分为基础技能实训、各种单项专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三类实训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1.基础技能实训

课堂实验实训是基础技能及部分专业操作技能培养的主要手段,包括课程实验、专业认识实习、计算机考证实训、公共外语考证等形式。实验技能主要由实验课培养,通过增加实验课时,开放实验室,加强实验成绩考核,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由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习得,通过增加上机时间,使上机实作与理论教学时间相当,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认识实习一般可集中安排一周,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现场的参观,形成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初步轮廓的认识,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此外通过习题课、应用文写作实训、英语口语实训课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英语水平及其他基础技能水平。并在第一学年安排绘图、计算机操作等实训技能的考证。

2.单项专业技能实训单项专业技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于专业软件应用能力,采取讲授与上机编程实训相结合的形式,以上机为主进行应用软件实训; 材料工实验实训结合《建筑材料》课程的实验,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中实训,通过国家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技能鉴定证书; 建筑测量技能的学习在《建筑测量》课程的学习后,先进行阶段性的测量实习,然后集中进行建筑测量实训及技能鉴定考证,通过技能鉴定考试取得国家技能鉴定证书; 专业课课程设计(大型作业)是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对本课程知识综合运用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地基基础课程、结构类课程(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构造类课程(房屋建筑学)、专业工程类(建筑施工技术、高层建筑等)课程设计,涉及面广泛,知识量大,要求学生独立查阅技术资料,以手工计算为主,结合计算机绘图技术完成实训任务; 施工生产实习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性教学过程,一般可安排三至四周的时间。通过现场实习,融会贯通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工程概预算、招投标及施工监理等相关课程的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管理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初步训练。在第二学年安排公共外语等级、测量工等考证。

3.综合运用能力实训综合运用能力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技能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对理论知识、基础技能、专业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综合运用技能可通过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综合试验等途径习得,其中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及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内交叉进行。毕业实习在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到建筑工程施工或管理过程中,直接参与处理工程实际问题,为毕业论文(设计)收集资料,做好准备; 毕业论文(设计)应根据选定的题目结合工程实际,综合所学知识及技能,独立完成论文撰写或设计文件; 顶岗实习是学生由在校学生变为技术管理人员的过渡阶段,是适应熟悉某一岗位的切入点。通过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试验可结合顶岗现场工作或科研项目需要,穿插在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或毕业论文中进行。综合试验可以是工程研究试验,也可以是实际工程中的检测试验。通过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科研实验方法,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积累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经过相应的技能实训,在第三学年安排施工员、材料员、预算员的考证。

四、结束语

专业技能的培养及训练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也是高职教育的难点。由于涉及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更新、实训基地的建设、“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考核评价方法的改进等诸多方面,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重重困难。但实践教

学的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通过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以国家统一标准的技能鉴定作为考核手段,从而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

[参与文献]

[1]韦立林,邓志恒。加强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技能训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

[2]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3]李洪启。土木工程教育教学模式与操作技术[J].辽宁高职学报,2003(2)。

01工程部技术员技能标准 篇11

1 技能实训与鉴定科目的设置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使学生最终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一般包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及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是指团队协作、人际交流、自信心、社会责任心、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等;方法能力包括再学习的能力、自我控制与管理、做决定和计划、评价、时间管理等;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知识, 技能的运用与创新, 工具使用、与岗位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等。因此, 专业技能实训与鉴定科目的设置必须为学生培养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服务, 使其成为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的一项关键环节。

1) 针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业工种多, 涉及工作岗位广的现状, 在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力支持下, 铁道工程系部组织了专业团队, 深入用人企业进行调研, 通过整理归纳收集的资料, 其岗位群可分为三大类

(1) 现场施工与养护的管理人员, 如从事铁路轨道、桥隧及地下铁道施工的施工员及从事铁路工务设备的维护工作的养护员等。

(2) 从事小型工程项目一般设计工作的设计员及提供后勤技术支持的技术员、资料员、实验员等。

(3) 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素质, 从事工程组织、经营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各类技术管理员。

2) 专业团队根据各岗位群所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 将技能实训与鉴定的科目类型也设置为三个大类型:

(1) 基础技能的实训与鉴定, 包括计算机基本技能、基本写作技能、外语基本技能等。

(2) 单项专业技能的实训与鉴定, 包括课内实训, 专业课实训周、大作业、课程设计实训等。

(3) 综合专业技能的实训与鉴定, 包括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综合试验强化训练和顶岗实习等。

2 技能实训的方法

2.1 做好实验实训教学环节

实验实训课是锻炼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因此必须抓好实验实训课的教学质量。根据人才培养计划, 对各类实验实训课进行了合理排序, 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循序渐进的培养提高。大一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基础课, 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工程制图》、《计算机网络基础》等, 这些课程对学生以后社会与方法能力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针对每门课的自身特点, 安排了相配套的实践教学方案。例如, 《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数学等》课, 设置有应用文写作数学建模等课内实训此外还通过举行辩论赛进一步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方法能力;《大学英语》、《工程制图》、《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课, 除了安排有英语口语及写作实训、CAD制图实训、计算机操作实训等, 还在第一学年末安排了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 如制图员、大学英语AB级考试及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等。学生在二年级主要学习本专业的专业课, 在开学初安排了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 使学生通过认识实习对本专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我们穿插安排了相应的实验实训课, 如在《地基基础施工与检测》课程教学中安排了土工试验课, 《工程力学应用》课中安排了工程力学试验, 《施工测量》课中安排了测量实习等。在学年末, 还安排了3周的施工实习, 由实习教师及现场技术人员带队深入施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教学, 此外还集中进行了相关职业技能鉴定, 如土工证、测量证、材料员等。

2.2 鼓励学生考证, 开展技能大赛,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学院在日常教学中一边紧抓实验实训课的教学环节, 一边将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和相关课程的实验实训课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中, 落实在课程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中[2]。经过相关教学改革, 部分专业课实行以证代考,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此外, 学院系部还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定期在全院举办技能大赛, 使学生通过比赛发现自己的不足, 有针对性的进行补学补差,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3 重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训

最后一学年学生要完成一系列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训, 通过实训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为学生即将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内容主要包括:毕业设计、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综合试验强化训练等, 其中前三项安排在第三学年的最后一学期交叉进行。

学生通过综合试验强化训练, 掌握了相关试验的试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 获得了从事铁路工程施工所必需的试验职业技能。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深入施工现场, 了解掌握相应技术施工的环节, 同时为毕业设计论文收集资料。通过毕业设计环节, 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顶岗实习需要学生深入施工企业一线参与现场施工, 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提高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专业技能实训与技能鉴定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 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抓好专业技能实训与技能鉴定工作, 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促进高职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Z].

工程技术员工作标准 篇12

1、遵守工作时间,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2、热气本职工作,能独当一面,工作积极性高,奉公守法,能吃苦耐劳,敢于管理,善于管理。

3、坚决制止各种违章违纪行为,大胆管理,不徇私情,遇情况要立即报告。工作检查中发现问题不报告,发生事故造成损失,追究责任。

4、必须每天对所负责的施工区域进行经常性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5、参加项目经理组织的检查活动,并将所发现问题、处理办法、责任人等记录在案。

6、主管施工现场的质量、技术、试验、测量等工作,做到及时、全面,并将有关资料整理归档。

7、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质量方面的法规、规程、标准和各项责任制,配合生产部门正常发挥生产指挥系统的作用,保证月、季任务的完成,并争取超额完成。

8、督促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和分包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在实施过程当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9、参加项目生产会及有关会议,积极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0、在主管领导的指导下,不断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具体措施,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11、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并对其不断地进行完善,监督生产过程中的落实情况。

12、发生安全、质量问题时,参与问题的调查处理,确实的体现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全员管理的理念。

13、施工前和施工中要认真熟悉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正确指导施工。参加图纸会审工作,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地提出,做好记录。

14、认真做好施工检查记录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必要时要通知甲方和监理参加检查,及时整理归档。

15、及时做好施工现场的技术签证工作,并应取得有关人员认可的书面材料。有设计变更时应及时通知生产部门,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16、按规定要求认真做好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同生产部门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共同解决。

17、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8、每日履行四个必须:

(1)、每天必须认真填写施工日记,明确地反映生产动态。

(2)、对每天发现的安全、技术、质量问题,必须签发整改通知或向有关人员进行汇报。

(3)、超过整改时间没有整改的,必须向有关领导按时反映情况,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罚款,同时签订强令整改通知。

采油队工程技术员工作标准 篇13

一、技能

1、懂采油、输油、作业、试井工艺技术和油田开发理论。具有组织处理和解决采油生产中技术关键和排除复杂的生产故障的技能。

2、掌握采油队的油井、站各种设备的规范、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安全措施及维修保养知识。会编制油井施工设计、会制图。

3、熟知油井配产要求等井下作业的质量标准,工艺要求及施工程序。

4、懂油田化学基础、常用力学基础、油层物理、机械原理及制图;井下作业的工艺程序和技术质量标准;井、点、站、线施工设备安装及管道的辅设的技术知识和一般技术标准及要求。

5、掌握HSE、ISO9000管理体系及其实际应用。

二、职责

1、按油田开发要求,抓好采油、集输流程、机械设备的日常技术管理工作。

2、编写新井、新站投产措施,精心编制油井作业施工设计。

3、组织工程施工方案、技术进步方案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推广试验工作并认真分析效果。

4、负责采油工程原始资料、报表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建立台帐。

5、修订油水井管理措施,并检查油水井管理制度、措施的落实情况。

6、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搞好工程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生产中带倾向性的问题,确保各项生产任务和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

7、负责本单位职工技术培训工作。

8、配合抓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标准化。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1、掌握油井生产动态及其规律,提出油井增产挖潜措施,确保采油生产任务指标的完成。

2、搞好油井站管理制度的修订和落实,一月一调整,一季一修订。

3、组织分析好高产井、间歇井、特殊井生产情况,找出原因,提出油水井管理措施建议,完成油水井利用率、时效、泵效、计量误差、一类油井率等经济技术指标。

4、及时掌握设备运行动态,抓好设备流程配套、维修保养和改造工程。

5、对采油流程、设备发生的故障和事故隐患,及时排除。

6、搞好计量仪器、仪表的校对、检修,确保正常录取资料。

7、及时上报工程月报表,并提出管理分析措施意见。

8、每月总结一次油井管理经验,剖析存在问题,并做好单项技术总结。

01工程部技术员技能标准 篇14

随着2013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 (社科A类) 《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究》的批准立项, 结合2013和2014年两届毕业生顶岗实习指导和检查, 组织对企业界进行调研工作, 对调研资料加以细化, 形成了2014年度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定位和技能需求调研报告。

2调研表格设计思路

2.1调研目的

(1) 为改进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2) 为贴近工程实践, 经济合理配置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提供依据;

(3) 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选择合适有实力的共建企业提供依据;

(4) 为建设专业教学团队, 合理配置师资队伍规划提供依据;

(5) 为“工学结合”教材编写提供依据。

2.2调研表格设计思路

根据基于行动能力的人才素质要求, 按可持续性发展人才培养规律, 将调查表格设计为综合素质部分和职业能力二部分, 如图1所示。由此形成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调查表, 如表1所示, 来评价原有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实际工作情况。

2.3调研的技术路线

2013年度、2014年度分别对福建省九地市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的用人单位发放调查表格, 按图2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调研技术路线图所示, 对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每年结合毕业顶岗实习所作的调查成果, 对基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作出优化调整。

3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

3.1被调查人员从业年限

如图3所示, 样本中从业年限超过10年的占76%, 对市政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相当了解。

3.2被调查人员目前职务

如图4所示, 调查样本目前大多担任较重要的领导工作 (其中领导26%、技术骨干70%) , 对市场的需求和毕业生的现状十分熟悉。

3.3被调查人员学历与职称情况

如图5及图6所示, 调查样本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占总样本的76%, 从事市政工程类的中级、高级职称者占总样本的94% 。

3.4被调查单位情况

(1) 单位类别:市政工程建设的主体有建设单位 (业主) 、 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和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另外金融部门、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也参与基本建设。如图7所示, 在本次抽样样本中可以看出, 施工企业占到了58%。

(2) 单位性质:样本分折时将所调查单位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二类, 分别进行统计, 如图8所示, 其中民营有限责任公司的样本比例达62%, 证明用人单位已由过去的国有企业转向民营企业为主。

4调查结论

4.1职业岗位定位

根据工作过程中各环节对工程技术人员技能和职业资格要求, 拟定施工员、造价员、监理员、试验员、测量员、质检员和资料员等岗位作为调查的预选项。样本调查表明, 事业性的岗位需求很少, 施工企业的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造价员和质检员是本专业用人单位提供的最多岗位。见图9。

4.2基本评价结论

由于人才流动原因, 目前能留在企业的往届毕业生均是企业骨干, 如图10所示。调查资料表明用人单位对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评价, 满意和比较满意达91%。

4.3基本素质要求调研结论

根据调查的资料分析, 按需要的程度进行的划分可知:

(1) 极其重要-- 自我提高 (责任心和适应能力) 。调查表明, 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责任心和对艰苦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寄以极大希望。其原因为,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高职院校招生生源素质下降, 人民生活水平及生源中独生子女比例提高, 部分学生对艰苦的工地生活环境不适应, 国家经济改革和企业用工制度改革, 对毕业生的人事管理力度不足, 引起学生频繁变换工作单位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对的措施为, 加强学生对专业性质认识、学生政治思想及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2) 非常重要———数字运算、自我提高、与人合作、交流表达能力。调查表明,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与人合作、自我提高能力上有所要求。实质上是要求毕业生不是只知干活的劳动力, 而应能与人合作, 与人良好沟通, 能向下属及上司表达工作思路和安排, 发挥自己的专长, 为团队做贡献。应对的措施为, 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自治管理培养, 组织社团活动, 组织各种班级、系部主题班会和演讲比赛;作为办学机构来讲, 为使毕业生能有继续提高和深造的前提, 应当在学校内给以一定的训练。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数字运算也有要求, 应对的措施为, 加强实验数据采集、运算及处理准确性训练, 加强计算机专业软件使用训练。

(3) 重要-- 解决问题、信息管理能力。调查表明, 对依靠高职学生解决问题、信息管理和革新创新, 用人单位并不寄于较高期望, 这一结论也符合当前用人单位学历层次的分布规律。但作为办学机构来讲, 为使毕业生能有继续提高和深造的前提, 应当在学校内给以一定的训练。

(4) 偶尔需要—外语应用、革新创新能力。调查表明, 对于外语应用, 革新创新工作, 用人单位能实事求是地结合工程实践加以评价。因为市政工程技术毕业生主要面向于施工、监理、管理、养护单位, 并基本在国内就业, 接触外语方面极其稀少, 应用外语及外语资料的情况很少, 并且此行业已有完善的标准、规范、规程供依据使用, 所能遇见的革新创新机会并不是很多。作为办学机构来讲, 可以关注, 但不应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4.4职业能力调研部分

根据调查的资料分析, 按重要的程度进行的划分可知:

(1) 非常重要———制图和识图、施工测量、构件验算、材料应用、施工组织、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造价文件编制及成本管理。此项分析表明, 高职市政工程技术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是工地现场的测量放样、实验检测、工程施工和现场管理工作, 体现重点在具体专业能力的应用方面, 就业岗位符合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

(2) 需要——计算机操作、资料管理。此项分析表明, 高职市政工程技术毕业生进入设计单位和施工资料的收集与施工档案管理方面管理工作人数不多, 从事非市政工程施工的也较少, 说明了就业面尚较窄, 需要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5对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标准和教学组织方式的建议

5.1依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

十八大报告中, 城镇化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之一, 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可以看出城镇化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然有大批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启动与建设, 由此市政工程类企事业单位急需大批的市政工程建设第一线岗位人员需求。其需掌握市政工程设计与施工知识, 具备市政工程现场技术与管理技能, 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因此, 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调查资料表明, 85%以上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其职业岗位有现场施工员、试验员、 测量员、造价员和质检员, 而且60%以上用人单位的性质属于民营企业, 需要能为企业创造剩余价值的技术人员。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设置应以市政工程建设行业需求为依托, 以就业质量为导向。应适应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性质改变现状, 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充分发挥高职已有的办学优势和特点, 合理设置市政工程技术专业, 及时调整专业方向, 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类别中的高层次, 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实质上是高等技术教育。它培养的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管理和直接操作的实用人才。因而, 要转变传统的重学历、轻技能, 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在培养目标中, 应该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技术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5.2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从职业能力分析着手, 从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五个职业岗位: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造价员和质检员的职业能力出发, 将原有课程体系给以解构, 结合国家对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和本次调研中主流用人单位对市政工程人才的能力要求进行重构, 以形成新一轮的课程体系。

重点形成以市政工程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造价员和质检员五个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表。

5.3教学标准研制

为规范教师授课教学行为, 需要编制各课程的教学大纲, 以明确各课程应当教什么, 怎样教, 教到什么程度。为规范学生学习行为, 需要编制各课程标准, 明确学生学什么, 怎么学, 学到什么程度。结合课程大纲和课程标准二方面内涵, 完成研究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各课程的教学标准, 从典型工作任务中抽提典型学习任务, 以构成课程学习内容, 作为教学组织的指导性文件。

5.4教学组织设计

根据职业教育理论, 素质养成和技能培养应当具有适当的工作 (学习) 任务为载体;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条件, 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属于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人才, 只有通过不断重复的工作 (学习) 过程, 才能让学生具备职业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 建议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以工作 (学习) 过程为载体, 通过设计学习情景, 按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来组织教学。

5.5评价方法改革

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作为引路人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由此将引起学习成绩评价方法的革命。新的评价目标应当为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评价, 强调学习过程, 强调团队合作和工作态度, 而不是一次性的考试。由此建议学习成绩的评定由过程成绩和期终成绩二者构成, 以过程成绩为主, 终期考试为辅进行。

对于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评价, 尽管没有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 但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评价方法仍应结合过程评价, 以过程评价为辅, 期未考试为主进行。

6结束语

在全国城镇化建设提速的背景下, 市政行业的发展, 市政行业企业的需求及人才的紧缺, 对于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能力和技能需求, 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抓起:

(1) 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依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它培养的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管理和直接操作的实用人才。在培养目标中, 应该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技术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2) 根据调研材料统计, 市政类施工企业的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预算员、监理员和质检员是本专业用人单位提供的最多岗位, 市政类事业性的岗位需求很少。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职业岗位定位推荐为: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造价员、质检员。

(3) 根据调研材料统计分析, 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对于基本素质要求最重要的为责任心和适应能力, 其次为数字运算、自我提高、与人合作、交流表达能力, 再次之为解决问题、 信息管理, 对于外语应用、革新创新能力仅为偶尔需要。

(4) 根据调研材料统计分析, 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对于职业能力要求最重要的为制图和识图、施工测量、构件验算、材料应用、施工组织、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造价文件编制及成本管理职业能力, 体现重点在具体专业能力的应用方面, 就业岗位符合高职学生在施工现场的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其次为计算机操作、资料管理, 数字运算, 体现为从事非市政类施工的也较少, 说明了就业面尚较窄, 需要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建设高速发展过程中, 市政工程技术人才在市政类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运营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促进了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通过市政类企事业单位对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和技能需求的调研, 分析了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应以施工员、试验员、测量员、造价员、及质检员的岗位和技能需求为培养目标, 为高质量地完成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 探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路。

关键词:市政工程技术,职业能力,技能需求,分析

参考文献

[1]周永.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 2014 (2) .

[2]薛红, 刘得平.素质拓展与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4 (20) .

[3]王中.关于福建高职院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定位论证[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 (4) .

上一篇:浅谈初中思品教学方法下一篇:高一音乐《丝竹相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