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引-青海科技厅(推荐5篇)
申报补充指南
一、计划定位与要求
基础研究计划包括自然科学基金、应用基础研究和软科学研究。
(一)自然科学基金
围绕青海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实施方案和《青海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重点战略目标和任务,瞄准国际前沿和新兴前沿开展基础研究,为我省优势特色学科和新兴战略学科发展奠定基础。重点支持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中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人须是学科带头人或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青年项目申请人须是35岁以下(女性37岁以下)且未曾获得过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的优秀青年博士;创新团队项目须是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中的创新团队或其它科技创新团队。
(二)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围绕青海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实施方案和《青海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重点战略目标和任务,针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科技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重点是开展盐湖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原医学、生态畜牧业等 领域的基础研究,为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原生态系统功能恢复、高原特色农作物综合利用、盐湖资源高效利用、高原重大疾病防治等提供技术支撑和储备。
(三)软科学研究计划
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青海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和《青海“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重点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优化创新环境、促进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支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创新型省份建设、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科技政策与对策研究,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决策参考。青海省省外单位申请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须与青海省省内单位合作。软科学研究计划实施期限原则上为1年。
二、支持方向
(一)自然科学基金、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1、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
(1)青海典型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界面过程与调控机理研究。重点支持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高寒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的互馈关系及其互作机制研究。多年冻土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植被生长、土地覆盖的相互作用机制,高海拔冻土区土壤碳氮循环机理及冻融效应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研究。(2)高原牧业与高寒草地生态过程研究。重点支持多梯度养分添加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中碳、氮、磷循环过程及其对春季返青期休牧过程的响应和反馈,高寒草地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植被稳定性之间的关系,高寒草地牧草营养时空动态及其土壤养分适配性研究。
(3)高寒生态脆弱区生态服务功能相关基础研究。
重点支持西宁城市水生态环境效应的科学评估,湟水河道景观水体水质、CH4排放、生物多样性等水体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和调控因素研究。开展北祁连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类型、分布特征、保护现状及成因研究。
(4)盐湖卤水中低浓度组分高效分离技术、及盐卤资源有效利用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基础研究。高镁锂比盐卤提锂过程中Li+迁移行为及规律研究。盐湖卤水综合利用不同阶段硼的赋存状态研究及硼的存在对其它元素分离提取的影响研究。K、Li、Mg、B等盐卤资源高值化利用和高性能功能材料、能源材料和金属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基础研究。卤水蒸发速率影响因子模型研究。光卤石矿反浮选NaCl药剂高效利用关键影响因子研究。
(5)矿产资源领域研究。重点支持东昆仑地区铜、金、银、铂-钯等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早古生代洋陆转换与成矿关系、综合找矿方法及靶区预测研究,可可西里地区盐湖锂资源形成规律,柴达木盆地北缘结合带构造属性、金-铌钽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潜力等方面的应用基础 研究。
(6)水资源及环境领域研究。重点支持柴达木盆地盐尘暴形成机理,CO2地质储存条件及储存潜力评价,构造裂隙水控水构造的形成及其控水规律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
2、能源与材料科学领域
(1)新能源关键材料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及电解质材料等关键材料使役过程工作及劣化机理和改善策略研究;锂-空、锂-硫、全固态等新型锂离子电池及钠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与系统研究。
(2)相变储能及熔盐储能材料的制备新技术、新材料与新性能设计与开发应用基础研究。
(3)先进、高性能的镁基功能材料、能源材料和建材应用基础研究。半固态成形过共晶Al-Fe-Cu合金短流程热处理强化机理研究。熔融盐腐蚀机理研究。
(4)工业电化学电场、流场和热场的动态变化与控制研究。重点支持电解法制备氢氧化锂等工业电化学过程应用基础研究。
(5)青藏高原绿色能源利用关键技术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适应高原环境条件的农牧区能源自保障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光伏、光热等太阳能利用关键材料制造与系统集成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6)青藏特殊环境应用工程材料基础研究。重点支持旱区、寒区和盐蚀区耐盐蚀、寒冻、高温差和强紫外线等青藏高原工况的工程材料开发与构效关系及标准化应用基础 研究。
3、生物与农牧业科学领域
(1)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活性成分分离、功能评价及高效稳定产品研发。重点支持浆果类、杂粮、菌类等高原特色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纯化、功能评价和相关产品开发的应用基础研究。
(2)高原特色动植物、农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的优异基因挖掘及分子育种。重点支持高原特色动植物、农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资源生产性状基因位点、形状表达,动植物生长发育性状、经济性状和环境抗逆性相关的关键基因挖掘和筛选细胞代谢和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机制、动植物资源蛋白结构与功能应用基础研究。
(3)高效、安全农业生产和栽培技术研究。重点支持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机理,高原作物、药用植物、枸杞、沙棘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新模式,农残溯源检测方法,农作物、中藏药、菌类等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4)高原特色动植物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技术。重点支持高原特色农产品化学、生物污染的高通量筛选及其安全评价技术,特别是动植物产品中农(兽)药残留检测,真菌毒素高通量筛查应用基础研究。
(5)高原特色生物种质资源保护、评价。重点支持我省濒危物种的种植资源评价与保护,品种选育与培植,生境地保护应用基础研究。(6)高海拔地区城镇植树影响因子研究。重点围绕高寒地区乡土乔灌植物资源,支持开展苗木适应性研究、评价与筛选,环境因子、生育期和植物生长观测,植物结构、光合生理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分析,筛选青海云杉、高山柳和金露梅等多种乡土乔灌木,为青海高海拔地区城镇植树提供科学依据。
(7)青海省主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研究。支持开展全省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包括珍稀濒危树种)的种类、主要栽培树种(品种)种质资源、地理分布、群体信息、生长情况等调查研究,提出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利用建议。
4、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领域
(1)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重点支持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畜牧业动物品种自动识别、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高科技地图以及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自然资源资产评价指标体系等研究。
(2)数据分析方向。重点支持地址数据编码及地址匹配关键技术、物联网数据信息的协同与融合、基于不确定性方法的复杂数据分析、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基因-血压关系、油气资源勘探中的地震数据解释、子类数据量很少时提高推断精度方法、无人机技术在地质监测中的应用、基于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的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监测等应用基础研究。
(3)应用数学、运筹学以及模糊数学等方向。重点支持图论中的偶因子问题、图论与组合方向的重要基础理论、图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最优化理论与算法设计以及模糊数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等研究。
(4)绿色建筑机理研究。重点支持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对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研究;土木工程公共建筑、太阳能建筑、农牧区低能耗建筑、高原太阳能供暖建筑的节能及蓄能机理研究。
(5)基础设施建设中相关基础研究。重点支持高寒、高海拔黄土地区公路、轨道交通、桥隧结构建设关键技术与病害机理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深基坑处理技术与机理研究;盐渍土地区混凝土结构长期服役性能研究。
(6)能源与建筑材料基础研究。适应高海拔大温差环境条件及技术条件下的建筑新型复合材料、绿色建材、新型建筑结构、预制混凝土构件、装配式结构以及建筑信息模拟应用基础研究。
(7)建筑工程防灾减灾基础研究。重点支持适应青海地区环境,提高建筑相关专业防灾减灾能力的新材料、新技术、标准化建设、对建筑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建造与运营管理及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应用基础研究。针对青海地区恶劣地质条件及高发地震等复杂灾害环境的防灾减灾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二)软科学研究计划
1、青海省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成效评价及全面深化改革方案。
2、青海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评价研究。
3、青海省建成创新型省份难点与对策研究。
4、青海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支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研究。
5、青海省“互联网+”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6、青海省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模式及路径。
7、青海省科技发展的法律支撑体系研究。
8、青海省科技援青需求与援青省市科技优势对接研究。
9、青海省科技服务业发展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
10、青海省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
11、青海省振兴乡村战略研究及科技行动方案。
12、青海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研究。
三、支持方式
均采用无偿资助方式。
四、管理处室联系方式
1、自然科技基金、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管理处室:政策法规和基础研究处
联系人:
李廷鹃
赵长建
联系电话:0971-8244525
2、软科学计划
管理处室:政策法规和基础研究处
联系人:
吴玲娜
赵长建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 重点专项2018项目申报指南
确保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增加、肥水利用效率较低、耕地受损严重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重大问题,需要寻找出丰产增效新途径,挖掘丰产增效新潜力,破解良种良法配套、信息化精准栽培、土壤培肥耕作、灾变控制、抗低温干旱、均衡增产和节本减排等技术难题,实现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
为有效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等精神,启动实施“粮食
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专项围绕粮食丰产增效可持续发展,聚焦3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突出3大主产平原(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的13个粮食主产省)、注重3大目标(丰产、增效与环境友好)、衔接3大层次(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新增5%,生产效率提高20%,增加效益256亿元以上,形成高度规模机械化、信息标准化、精准轻简化水平的生产体系。
根据专项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按照粮食生产全产业链布局创新任务、一体化组织实施的思路,围绕总体目标,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创新、区域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三个层次部署研究任务。因本专项中“湖北单双季稻混作区周年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流标,2018年重新发布该项目申报指南,项目执行期3年。
1.湖北单双季稻混作区周年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内容:基于湖北不同生态区单双季稻生产特点,以关键 — 2 —
技术集成为核心,进行区域特色的周年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针对湖北鄂中北稻—麦区域地力贫瘠等问题,集成以中低产田改良、工厂化育秧、机插秧等技术为主体的周年培肥机械化高效技术体系;针对江汉平原早稻—再生稻区域光温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集成以粳稻精确定量优质栽培、再生稻轻简机械化栽培、减肥控药绿色防控等技术为主体的精简化技术体系;针对鄂东南生态特点和生产问题,集成以优质品种筛选、机直播、少免耕等技术为主体的双季双直播水稻周年规模机械化技术体系。以提高效率、减少投入为目标,将集成的三大生态类型区生产技术体系在相应辐射区进行大面积示范,充分发挥生产辐射带动作用。此外,对粮食产后减损关键技术进行集成示范,确保粮食减损增效。
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集成配套湖北不同生态区水稻、小麦周年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体系4~5套,示范面积双季稻(含再生稻)60万亩、单季稻90万亩(一季稻60万亩,麦茬稻30
万亩);辐射面积双季稻600万亩、单季稻900万亩(一季稻600万亩,麦茬稻300万亩);项目区水稻单产较“十三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提高5%左右,技术应用累计4950万亩,增产粮食123.75万吨,增加经济效益22.5亿元。水资源和化肥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以上,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2%、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损失率降低2%~5%,生产效率提升20%,节本增效8%以上,产后储存损失率降低4%~6%。【预期性指标】项目实施区粮食品质得到显著改善,耕地质量逐步提升,机械化、标准化、轻简化水平显著提高;培育带动适度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个以上,培训农技人员2000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0人次。
执行期限:3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申报要求
1.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2.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6个,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25家。3.项目须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单位原则上应为区域所属省单位,区域外单位可作为参与单位申报。鼓励项目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开展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工作。
能源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轴封型反应堆冷却剂泵工程样机研制 研究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轴封型反应堆冷却剂泵总体设计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建成设计验证试验平台,建立数字化样机设计平台,开展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实现主泵机组的设计集成,完成工程样机。整机效率大于78%,完成500小时整机全流量试验。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二、现役IGCC电站运行优化技术研究
依托现役的250MW级IGCC示范电站,进行IGCC系统气化岛、空分岛、动力岛和全系统的运行优化试验研究,得到IGCC优化运行规律,提高IGCC电站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实现发电净效率不低于38%,连续运行时间不低于2200小时。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三、大容量火电机组高效梯级供热技术开发及工程示范 针对大型燃煤机组热电联产,研发汽轮机排汽余热直接利用的高效供热系统及小温差供热技术,开展梯级供热网设计及集成,实现汽轮机排汽余热的低成本资源化利用,降低抽汽供热带来的高品位能量损失。在30万千瓦及以上等级燃煤机组上进行示范,— 1 —
供热期供电煤耗比传统抽汽供热降低25g/kWh以上。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四、工业锅炉高效燃烧与低排放技术及示范
研究链条锅炉高效室燃技术,完成炉膛结构设计和燃烧器研制,并进行工业示范,实现锅炉效率>90%;开发工业锅炉低排放烟气系统,研究高倍率灰钙循环脱硫、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毫克级布袋除尘等技术,完成关键装备设计和定型,并进行工业示范,实现SO2≤100mg/m3,NOx≤200mg/m3,烟尘≤5mg/m3。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附件2
材料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环境友好型高性能涂料制备技术开发及应用
围绕汽车、船舶与海洋工程、飞机、风电装备等需求,重点研发水性化、超高固体分含量等环境友好型高性能涂料,突破超低VOCs控制关键生产技术,实现工业应用,水性化涂层系统VOCs含量小于100g/L,超高固体分含量的涂层系统VOCs含量小于100g/L,有效解决涂料工业有机污染物排放问题。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二、高清洁油品用特种化学品高效制备技术及工业示范 围绕高清洁柴油(国Ⅳ以上)和汽油(国V以上)需求,研 — 2 —
发超高纯度不饱和脂肪酸抗磨剂与碳四烷基化汽油的工业化制备技术,突破纯化分离、外场强化分子混合反应器和环境友好催化剂等核心技术,开发建立年产万吨级工业示范装置,使产品不饱和脂肪酸大于97%、饱和脂肪酸小于1.5%,应用后柴油尾气PM2.5减排20%以上;烷基化汽油新工艺与原工艺相比,节能15%且红油废液近零排放。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三、橡胶湿法混炼新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
研发橡胶湿法混炼成套新技术,重点突破炭黑、白炭黑填料体系的表面处理技术、填料分散、连续湿法混炼工艺等关键技术,生产过程较传统工艺节能20%以上;开展湿法橡胶在绿色轮胎中的应用研究、轮胎路用性能的测试等,使用该材料制备的车胎:滚动阻力比传统工艺生产轮胎降低20%以上,节油5%以上;建成年产万吨级的湿法橡胶连续自动化示范生产线。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附件3
交通运输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下一代低能耗纯电动轿车平台及整车技术开发
开展低能耗纯电驱动平台的研发,包括电动化底盘、轻量化车身、智能化控制系统,并在三款量产车型中得到应用。
开发转子发动机技术及其控制系统,发动机最低燃油消耗率≤230克/千瓦时,通过500小时耐久性全速全负荷试验。开发2款A级纯电动轿车,整车重量控制在1100-1300公斤,百公里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高车速不低于150公里/小时,工况法续驶里程达到150公里以上;开发一款B级纯电动轿车,最高车速180公里/小时,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小于4秒,续航里程300公里。
有关说明: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中美、中德电动车技术合作研究
研究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轻量化与电池碰撞安全性、整车电子控制与电池综合管理、智能充电与车-网互动(V2G)、电动车能量优化与出行管理等关键技术,并应用于2-3种微型电动汽车。
开展智能电动汽车环境感知技术、智能汽车典型场景规划、汽车底盘线控技术、车车通讯技术研究;开展面向智能汽车的标准和规范研究;开展中德电动汽车的技术对比和评估;在上海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区实现中德两国智能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
有关说明:由教育部按照中美、中德电动汽车国际科技合作框架要求推荐申报。
三、电动物流车规模化示范
基于物流行业典型应用要求,提出物流车技术配置要求;开展物流车充电设施高效配置技术研究,面向物流车运营综合信息服务技术和数据融合技术研究,构建面向多区域物流车运行、调度、预约和充电网络运营的车网一体服务平台,并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开展较大规模示范运营考核。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四、城轨交通互操作综合测试与认证平台关键技术 充分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综合优势和条件,积极探索建立开放、机制灵活、适应市场需求、面向全球服务并与国际接轨的第三方城市轨道交通互操作综合测试认证技术平台。研究城轨交通各子系统互操作评估标准、规范和全生命周期RAMS评估方法;研究分层互操作效能检测、缺陷辨识、一致性优化等关键技术,研制各异构子系统互操作检测系列设备和综合检测评估软件系统,构建轨道交通互操作综合检测、评估和认证一体化平台;针对典型轨道交通系统配置完成测试应用验证;取得国家检测认证资质,具备国际检测认证互认能力,形成符合全球认可的检测认证服务能力。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地方推荐申报。
五、长江水运安全风险防控技术与示范
针对长江水运安全监管手段缺乏、应急反应较慢、危险品事故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展智能电子巡航、危险货物船舶运输
全程动态监控、港区储罐安全监测检测、复杂航段船舶辅助驾驶及仿真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形成长江航运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架构,制订高毒性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危险货物状态监测、港区储罐管线检测等技术标准,开发航运安全信息共享服务、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全程监控与应急响应、港区储罐安全风险预警与应急等平台,研制船岸数据通讯移动客户终端、船舶智能航行终端、危险货物状态感知、典型液体化学品围控回收、港区储罐及管线便携检测等设备,研发航行安全应急演习演练系统和内河船舶驾驶模拟系统,在三峡库区、“长三角”地区等开展集成示范应用,在示范区域实现重大安全事故率降低30%以上,长江干线电子巡航系统覆盖80%以上,事故应急实现分钟级响应。
有关说明:由交通运输部推荐申报,以利于项目开展和成果的推广应用。
六、柴油/天然气双燃料产品开发及应用
突破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共性关键技术,探索工程化应用途径,为市场提供快捷、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和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系统产品。
开发双燃料发动机尾气污染物削减关键技术、双燃料发动机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高效稀薄燃烧控制策略、缸内HC排放控制策略、双燃料发动机电控单元(ECU)、爆震控制、后处理技术和OBD控制技术。开发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排放 — 6 —
水平达到国Ⅴ标准,颗粒物排放相对于基础柴油机减少60%;柴油替代率>70%,油气替代比≤1:1.15。将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排放控制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于在用车市场和OEM市场。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七、增压直喷汽油机技术开发及应用
对标分析国外先进增压直喷发动机及汽车的先进技术,开展清洁节能增压缸内直喷汽油机共性关键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开发,重点开展发动机本体优化设计、燃烧稳定性控制系统开发、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分析、电控燃油系统多目标优化匹配、增压器匹配、发动机性能及整车匹配等关键技术攻关。
开发出一款以上节能型增压直喷汽油机,升功率≧80kW/L,整车百公里油耗相对三阶段油耗法规限值节油12%-15%,整机排放达到国V水平,整机通过产品认证获得公告,并实现规模化量产。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八、重型柴油机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开展重型柴油机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重点开展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高效燃烧技术、进排气技术、低摩擦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推广后处理系统、智能化低功耗附件、低摩擦附件、动力总成匹配优化等先进适用技术。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及后处
理系统,满足欧VI排放要求,实现工程应用及示范运行;进行发动机燃烧优化、进排气优化、智能化低功耗附件、低摩擦附件等应用开发,发动机达到欧VI排放要求,实现规模化生产能力。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附件4
农业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作物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
1.东北平原玉米、水稻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
开展玉米、水稻土壤理想耕层构建,玉米大垄双行变株距种植技术、耕作施肥和秸秆还田等农机农艺结合条件下土壤养分释放特性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行高效施肥技术集成与示范。完成后氮磷钾肥料总和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施肥量减少10-15%。
2.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区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土壤养分肥力特点及其供肥规律和农田水分状况及水肥耦合效应研究,开展新型肥料研究,进行小麦-玉米轮作的简化高效施肥技术集成与示范。完成后氮、磷养分利用率分别提高5-8%和3-5%,降低氮磷肥料用量20-30%。
3.设施蔬菜养分管理与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主要设施土壤肥力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主要蔬菜作物需肥需水规律,开展高效施肥技术集成与示范。完成后节肥10-20%,— 8 —
增产10-15%以上。
有关说明:该研究方向为补充征集,面向东北和华北地区。
二、林业生态科技工程
1.高抗稳定植物材料优选技术与示范。
开展树木种质逆境胁迫适应机制、高抗稳定植物材料早期诊断评价与优选技术研究、高抗稳定植物材料繁育技术与示范。建设优良种质资源收集、繁育、试验示范基地;优选抗干旱、耐盐碱、耐水湿、抗干热、抗污染优良种质。
2.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开展困难立地生态修复阈值和评价技术、困难立地微生境改良技术、困难立地拟自然人工促进植被构建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区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保存率达到80%以上。
3.“三北”地区防护林体系结构定向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大流域/区域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调控技术、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技术、功能导向型防护林体系结构化经营技术研究,开展防护林结构定向调控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试验示范区造林成活率90%以上,保存率85%以上。
4.长江防护林质量调控与高效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流域尺度防护林体系综合管理与景观规划技术、中上游生态脆弱区防护林质量调控与综合管理技术、中下游低山丘陵防护林质量调控与综合管理技术研究。建立典型区域长防林体系多
功能耦合的景观规划与综合管理技术;建立典型区域防护林质量定向调控综合管理技术体系。
5.资源节约与环境改良型农林复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资源节约型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与调控技术和农田污染防控型农田防护林系统结构配置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区造林成活率90%以上,保存率85%以上。
6.环境友好型城镇景观林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开展生态防护型城镇景观林构建技术、休闲保健型城镇景观林建设技术、资源节约型城镇景观林构建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区核心污染指标降低50%;筛选出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优良景观树种。
7.生态经济型血防林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开展滩地型血防林构建技术、山丘型血防林构建技术、生物抑螺制剂的研发与利用研究。试验示范点钉螺密度得到有效控制;提出滩地、山丘生态经济型血防林构建技术,筛选出优化模式。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单位申报。
三、竹藤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研究
1.竹藤优异种质创制创新与种苗培育标准化示范。开展竹藤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优异性状的早期筛选、种质鉴定与新种质创制、重要竹藤种质高效繁殖等技术的研究、集成与示范,获得竹藤优质多抗相关基因。开展优良竹藤种苗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组培苗容器培育技术、容器育苗研究。实现优良竹 — 10 —
藤种苗培育标准化生产。
2.竹藤种质资源培育技术创新。
开展特色竹藤种质资源培育技术创新研究,构建基于不同经营目标的特色竹林高效培育技术体系,建立特色笋用棕榈藤培育技术体系,林分生产力提升15%-20%。
3.竹藤种质资源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研究竹藤植物形态特征、生长特征和材性特征,构建种类齐全、信息全面的竹藤种质资源基础数据库,建立主要竹种和主要藤种的特征数据和图谱,实现互联网快速查询和共享。
有关说明:由国家林业局、竹藤主产地区推荐申报。
四、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1.水稻耐盐性评价新技术与耐盐种质资源筛选。
研究水稻耐盐性鉴定技术与方法,建立耐盐鉴定评价与技术体系;制定水稻品种耐盐性鉴定技术标准;开展耐盐水稻种质资源发掘与品种筛选。
2.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
发掘水稻耐盐基因/QTL,筛选与水稻耐盐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选育高产优质多抗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组合),在盐分浓度0.3%以上的滩涂种植,产量达400kg/亩以上。
3.盐碱地水稻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研究耐盐水稻高产优质形成规律及其定量化诊断指标与方
法、水稻壮秧培育及高产优质安全栽培技术体系及耕作制度、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完成后示范区比应用现有盐土水稻生产技术增产15-20%。
4.沿海滩涂水稻全程机械化和灌溉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耐盐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关键技术和沿海滩涂稻田管网化灌溉模式和灌溉水信息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建立沿海滩涂耐盐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和适宜于沿海滩涂水稻规模化种植的管网化灌溉利用模式,建立耐盐水稻全程机械化、灌溉信息化管网化、大田物联网技术示范工程。
有关说明:该研究方向面向沿海滩涂分布集中地区。
五、现代种业交易平台及种子质量监控技术研发
1.主要农作物SNP标记的开发及其在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在全基因水平上开展SNP标记的开发、筛选、评估;建立适于分子育种的高通量SNP芯片和Array Tape检测平台;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开展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QTL精细定位,开发功能标记;构建玉米、大白菜高精度遗传图谱、主要农艺性状QTL精细定位;建成一套高通量分子育种数据处理分析系统。
2.主要农作物品种分子鉴定技术研发及在种子质量监控中的应用。
研制出适于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的SNP芯片;建立主要农作物DNA指纹数据库,研制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共享信 — 12 —
息平台;研发自动化、高通量的SSR分子检测技术体系,建立主要农作物SSR、SNP整合指纹数据库;建立适于Array Tape检测平台,完成一套主要农作物数据库管理系统。
3.植物新品种权交易平台。
搭建品种权网上交易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发布、在线展示、价值评估、法律、金融、知识产权维权等服务。发布转让品种权信息,展示新品种,实现植物新品种所有权和申请权转让。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部门和地方推荐申报,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开展种业技术研发、建立现代种业交易平台提供支撑。
六、规模化农业综合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 1.精量低耗灌溉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低压滴灌规模化应用的技术参数确定方法和优化配套技术、研究山丘区节水灌溉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清洁能源低压灌溉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技术参数和优化管理技术。使田间水利用率提高10%,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5%以上。
2.高效安全输配水技术集成与示范。
开展规模化灌溉管网安全调控技术研究,分区域提出高效安全的调控模式;通过示范区建设,提出灌区规模化输配水工程建设标准与模式。实现节水10%,节能15%。
有关说明:由水利部推荐申报,重点突出行业特点与优势。
七、水产养殖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1.辽南沿海重要养殖海域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海上浮筏等大型海藻养殖关键技术,筛选吸收海洋中的氮、磷等营养盐类,适合海洋环境的藻种,控制海域的富营养化。寻找建立人工鱼礁、藻礁,研究礁型与环境适配技术及研究人工鱼礁海藻种植技术,在辽南沿海进行海域生态修复示范。
有关说明:该研究方向为补充征集,面向辽南沿海地区。
八、新丝路经济带民族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科技示范工程 1.新丝路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产业技术升级与品牌创新模式研究。
重点选择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民族地区具有重大市场开发潜力的少数民族特色药业、林草特产资源、特色民族食品、特色民族文化产品等主导产业,着力于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创新,支撑丝绸之路特色产业开发技术升级,创新品牌培育模式,带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现代化,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新丝路经济带少数民族地区畜产品优质安全技术与品牌创新模式研究。
针对新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地区特色牦牛、绵羊及禽类资源,利用现代加工技术,开展新产品的开发、产品工艺设计、产业模式规划及推广应用。主要研究特色有机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新型有机畜产品加工配套技术集成、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 — 14 —
术集成,以及市场营销模式与产品安全控制体系构建,利用有机生态资源,结合民族产品特点,创建知名品牌,推动新丝绸之路民族畜牧业发展。
3.新丝路经济带民族特色农产品多语言网络交易展示平台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依托互联网、移动网、呼叫中心,研究应用云计算的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视频数据化和大数据挖掘等核心技术集成创新,建设多语言科技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培育推动民族特色农产品形成品牌,提升民族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有关说明:由国家民委推荐申报,突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民族地区特色和区域性。附件5
村镇建设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村镇建设适用技术集成应用研究与信息平台开发 1.镇科学规划设计技术成果集成应用研究。
结合美丽村镇创建,开展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社区规划等规划设计技术遴选和评价研究,编制可推广应用的规划设计技术目录,推进典型模式、范例建设,开展应用技术集成与推广。
2.镇土地调查利用技术成果集成应用研究。
结合美丽村镇创建,开展土地调查监管、集约利用、空心村
整治等技术遴选和评价研究,编制可推广应用的土地集约利用技术目录,推进典型模式、范例建设,开展应用技术集成与推广。
3.村镇环境监测整治技术成果集成应用研究。
结合美丽村镇创建,开展村镇环境监测、整治技术遴选和评价研究,编制可推广应用的环境监测、整治技术目录,推进典型模式、范例建设,开展应用技术集成与推广。4.村镇小康住宅设计建造技术成果集成应用研究。
结合美丽村镇创建,开展小康住宅设计、建造、节能等技术遴选和评价研究,编制可推广应用的小康住宅设计建造技术目录,推进典型模式、范例建设,开展应用技术集成与推广。5.村镇适宜建材及产业化技术成果集成应用研究。
结合美丽村镇创建,开展节能环保、功能复合、经济适用建材技术遴选和评价研究,编制可推广应用的建材产品和生产技术目录,推进典型模式、范例建设,开展应用技术集成与推广。
6.村镇居民安全健康保障技术成果集成应用研究。结合美丽村镇创建,开展防灾减灾、医疗健康保障、饮水安全保障等技术遴选和评价研究,编制可推广应用的安全健康保障技术目录,推进典型模式、范例建设,开展应用技术集成与推广。
7.村镇建设适用技术综合集成研究与信息平台开发。建立美丽村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编制涵盖相关领域技术指导目录框架,开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镇建设科学发展战略研 — 16 —
究,研发村镇建设技术成果服务信息平台。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部门推荐申报,以促进适用技术成果在村镇建设中示范应用。
二、长三角快速城镇化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关键技术综合示范
三、长三角快速城镇化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技术示范。在苏、浙、沪地区选择典型村庄,集成应用生态规划、宜居住宅、节能减排、特色景观营造等技术,示范建设2-3个、规模不小于100户、乡村特色显著的生态型美丽村庄。
有关说明:该研究方向为补充征集,面向长三角地区。
附件6
资源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大中型海水淡化产业化技术研发及应用
依托海水淡化工程或产业园,推进海水淡化装备、浓海水梯级利用技术、工艺优化、工程应用、补偿政策、运行服务等集成创新,加快海水淡化核心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工程技术国产化率大于90%,建立海水淡化装备及工艺标准体系,凝练相适应的海水淡化产业技术模式。
有关说明:该研究方向面向沿海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及应用比较集中的地区。
二、深海遇险目标搜寻定位与应急处置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针对深水海域海上遇险目标搜救的迫切需求,开展基于海事卫星的飞行安全与定位一体化技术和海上目标溯源、追踪与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研发深水遇险目标搜寻与探测关键设备、打捞专用设备并基于国内现有大深度潜水器等作业平台开展海上应用试验。
有关说明:由交通运输部推荐申报。
三、DP3动力定位系统研制
开展DP3级动力定位系统失效模式影响分析研究,研制控制器、测量和推力器系统及核心设备,开展系统集成和工程化研发。研制DP3级动力定位系统工程样机,完成模型试验和实船试验验证,并通过船级社入级认证。
有关说明:由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牵头申报。
四、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工程化研究及应用示范 基于国内现有技术基础,进行全海深(11000米)多波束测深系统软硬件技术改进,开展系统工程化技术研究,建立多波束测深系统技术标准,开展不少于5000公里长期海上试验检验和应用示范,实现我国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实用化。
有关说明:要求产学研用相结合申报。
附件7
环境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支撑技术研发及应用
紧密结合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需求,依托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开展区域大气污染源解析(动态)、监测预警、支撑决策、管理等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研究污染源排放控制技术及相关标准方案,构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支撑技术系统,开展区域应用示范。
有关说明:由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以区域为整体申报。
二、工业和城市生物质废物处置与燃气化产业技术研发及应用 结合发展清洁能源和大气环保的科技需求,依托现有和新的示范工程,开展工业废液(渣)和城市垃圾等生物质废物燃气化技术、装备、工艺、工程、运行服务、扶持政策等进行集成创新与应用,建立标准化体系,凝练提升适于不同行业生物质废物可复制、可推广的燃气化产业技术模式。
有关说明:由从事城市和工业生物质废物燃气化的行业主管部门、协会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荐申报,要求体现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附件8
人口与健康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雾霾(空气颗粒物)健康防护产品评价研究
针对雾霾(空气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开展空气颗粒物污染个人防护产品的健康防护效果评估研究,对雾霾防护产品的健康防护效果进行客观、规范的评价,为公众有效防护和降低雾霾的健康危害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一年内完成研究并提交评估研究报告。
有关说明:由国家卫计委推荐申报,以保证评价研究的质量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二、喀斯特山区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
突出喀斯特山区中药产业发展需要,开展生态适应性区划方法、药用植物资源分子鉴定及保种扩繁技术、药用植物的石漠化治理及山地水土保持技术、特色优势中药材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及集成示范,建立形成适合在喀斯特贫困地区推广应用的道地药材生产技术体系。
有关说明:该研究方向面向具备喀斯特山区地貌的地区。
附件9 — 20 —
公共安全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一、网络空间社会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开展社会安全技术集成应用研究,构建社交网络和社会活动大数据采集与管理服务平台,研发网络空间行为特征识别与追踪系统和网络空间社会安全预警系统。
有关说明:由网络安全监管部门推荐申报,以利于成果及时应用。
二、食品安全电子溯源技术研究及示范
针对国务院确定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大宗食品等重点监管产品,开展质量控制技术和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多层次、多水平数据分析技术(包含有关原料、工艺、包装标识、监管信息等相关内容的社会共享食品安全数据库)等研究,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全国统一电子信息系统,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的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化。
有关说明: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推荐申报,以利于项目开展和成果的推广应用。
附件10
科研条件和技术标准项目申报指南
一、计量基标准
1.航天技术关键计量标准及溯源技术研究。
针对航天技术急需的计量需求,在航天高温材料、空间太阳电池和核电池、空间电离辐射、卫星遥感等领域研究计量标准和溯源技术,包括:航天气动热试验中热防材料模型表面高温测量与溯源技术;空间太阳光谱条件下,空间标准太阳电池的量子效率、空间太阳电池帆板组件的最佳功率及电流电压特性的计量标准与溯源技术;质子水吸收剂量计量标准装置及空间电离辐射剂量探测器溯源技术;核电池中放射性核素活度等关键参数测量标准及溯源技术;125K-500K真空低背景红外亮度温度标准及溯源技术;微波黑体计量标准和溯源技术等。
2.先进制造中关键参量的计量标准和溯源技术研究。针对先进制造领域中高端数控机床及装备制造和检测、微纳制造和检测、在线测量的计量需求,研制空间自由型面精密标准装置,测量精度达到亚微米级;研制区域法表面形貌计量基准装置;研究高速主轴回转角动态特性测量及评价方法,建立回转角动态计量标准系统;开展基于飞秒激光频率梳的激光多波长标准溯源体系的完善及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多分量动态力学计量标准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微纳尺寸、材料及传感器计量标准及溯源技术的研究,研制超低噪音计量型原子力显微镜标准装 — 22 —
置和可溯源的计量型扫描探针显微镜研制平台;建立频段覆盖到67GHz的片上阻抗和散射参数计量标准,建立有源器件片上射频参数的计量标准装置。
3.海洋探测关键计量标准及溯源技术的研究。
开展基于互易原理的中低频水听器校准研究,研究建立中低频水声计量标准;开展高静水压中消声区域材料声学特性研究,建立模拟深远海环境的高静水压环境设施;开展基于球面波互易原理的高静水压环境下的深水水听器自由场校准研究、深水发射换能器的测量研究,建立高静水压下水声换能器校准技术;研究脉冲法测量声速及微波法测量长度技术,建立温度范围为271 K至350 K,压力为常压至100 MPa并覆盖宽广盐度范围的海水声速精密测量装置,对海水声速进行精细表征;研究海水密度与盐度、温度、含气量、表面张力、热胀系数和压力之间的非线性特性及修正方法,建立离线式和在线式海水密度计计量方法研究和量值溯源系统;建立基于激光多普勒原理和水洞系统的水流速测量标准装置,研究海流计校准方法,研究水流速量值传递方法并建立海洋流速溯源体系。
有关说明: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推荐申报,以形成国家校准和测量能力。
二、品牌评价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示范
基于大数据分析,通过国内外品牌评价技术的比对,围绕有
形资产、质量、服务、技术创新、无形资产5个维度,研究建立品牌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要素货币化的技术方法。通过典型行业及企业的实证研究,建立品牌评价的技术体系,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同时又能得到国际认可的品牌评价模型。研究建立包括基础标准、方法标准、要素标准、管理标准在内,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品牌评价综合标准体系,研制50项品牌评价国家标准和10项国际标准。开展品牌评价技术与标准应用示范。
一、现代农业提升发展资金项目
(一)申报条件
1.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地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示范线(产业景观带)和创建绿色食品认证的项目优先支持。
2.项目区土地权属清晰,承包、转包周期较长。3.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茶叶产业的核心示范基地面积需在100亩以上;蔬菜产业、水果产业、中药材产业的核心示范基地面积需在50亩以上;畜牧产业生猪出栏2000头以上,蛋鸡存栏2万只以上,肉鸡出栏5万只以上,湖羊存栏500只以上;食用菌产业栽培规模达到袋栽50万袋以上。对我县重点扶持发展前景良好的培育型产业、特色产业,其规模可适当放宽。
(二)重点扶持环节
根据突出扶持重点、提高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要求,补助资金对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环节给予支持,扶持环节要重点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关键环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设施化生产服务加工和促进农民增收及先进适用技术、新品种示范等方面,主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和技术推广关键环节。
1.蔬菜产业。重点扶持标准化钢架大棚,节水灌溉、抗灾、排涝、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采后处理、冷链系统、集约化育苗等设施及田间操作道建设,省力化和综合防控、质量检测等设备购置,推广优良品种、优新技术和高效生态模式。
2.水果产业。重点扶持操作道、沟渠、大棚(棚架)、节水灌溉、电力、地膜等设施建设,综合防治、采后冷链、商品化处理加工等设备购置,实施绿色食品或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推广优良品种、优新技术。
3.中药材产业。重点扶持基地基础设施及生产设施、喷滴灌、产地初加工、仓库、组培育苗等建设,配套分级管理用房、冷库保藏等设施设备,推广绿色防控、高效生态技术模式。
4.食用菌产业。重点扶持建设标准菇棚、集约化菌棒(料)场、标准化菌种场及菌光互补,完善清洁水源、用电等田间基础设施,配置高效节能灭菌、洁净接种室、养菌和出菇棚、采后处理、产地初加工、冷藏保鲜等设施设备,推广生态循环等高效模式。
5.畜牧产业。按照农业部推进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要求和省级美丽生态牧场建设标准,重点支持内容:(1)良种引进,主要是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生产企业引进高产优质高效的畜禽良种。(2)养殖设施设备建设,主要包括标准化畜舍改扩建和饲料配送、自动饲喂设备,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控制设备完善等。(3)防疫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兽医室等防疫消毒设施设备、监控设备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改善等。(4)生态化建设,主要包括农牧结合粪污储存、处理设施设备完善和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管网建设等。(5)管理制度建设,主要包括标准化场饲养管理制度完善、养殖档案和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等。(6)场区美化建设,主要包括养殖场绿化、洁化、美化等园林化建设。
6.茶叶产业。(1)标准茶园建设。包括品种结构优化、老茶园改造、机采茶园改造,茶园道路、喷滴灌设施、排灌沟渠、蓄水池、防护林、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杀虫灯、茶园中耕、茶树修剪、茶叶采摘、防灾等生产设施、机具配置。(2)茶厂优化改造。包括茶厂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精深加工和冷藏保鲜设施设备建设,必要的茶叶相关检测仪器配置等。(3)茶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推进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食品添加剂、茶饲料添加剂和茶日用化工品等新产品开发,促进夏秋茶的开发利用。配置相关生产设施设备,开展技术改造和推广应用等。(4)茶市场及品牌建设。包括茶叶产地市场及区域性重点专业市场、品牌整合建设,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条件,配置必要的检测设备,开展产品营销及电子商务等网络平台建设。(5)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由基层农技机构组织实施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和培训等。
(三)补助标准
每个项目补助资金原则上25万元至80万元,项目自筹资金与补助资金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1以上。
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资金项目
第一类: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
(一)扶持重点
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是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项目建设要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优先保障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创建需要。
(二)立项条件
1.要求规模场生猪存栏500头以上,蛋禽存栏1万羽以上,肉禽存栏2万羽以上,有明确的承建单位或业主,建成后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优先支持新型畜牧产业体系通过专业化合作社开办的项目。
2.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要有较强的代表性,能较好发挥区域示范带动作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优先安排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配套利用项目。
3.项目建设标准要符合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要求。
4.符合我县城镇总体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分要求,以及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所需土地落实。
5.能落实项目建设的配套和自筹资金。
(三)扶持环节及资金用途
省补资金主要用于禽畜养殖排泄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等。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重点扶持防渗防漏防雨的异地发酵床、干粪堆积棚、雨污分流管网,沼气池、氧化塘、消纳沼渣沼液的饲草基地或人工湿地,综合利用管网(包括地流、喷滴灌设施)、沼液储存和运输设施等;已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机械设施不得重复补助。
项目建设要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进一步整合集聚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省补资金每个项目不低于25万元,其中市场主体承担的要求自筹资金不低于省财政补助。
实施项目须同时提供项目承担单位证明(法人证明、工商部门预核准的证明、其他主体证明等)、用地证明、建设地点区域位置图、项目区平面布局图和配套资金证明。
第二类: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及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模式示范推广)
(一)建设内容和重点
为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意见》,进一步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着力保障“五水共治”及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的覆盖率和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以大田生产和种植业为主(不含单纯粮食生产),加强太阳能光热技术等各类先进适用技术和综合集成配套技术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中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实现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实施一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农作制度创新及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模式示范推广项目,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生态型、循环型和节约集约型农业发展模式示范片(点)。重点扶持:
1.多样化增效、高效节水灌溉、肥水同灌、太阳能光热技术推广应用、设施栽培、品质优化、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种养结合、种养加一体化,以及节约集约型农业生产、绿色防控、非化学农业投入品和可降解农膜推广应用等有利于我县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先进适用的高效生态农业循环技术及模式。
2.新型农作制度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重点推广稻菜(莓、菌)等水旱轮作模式,桑、茶、果和高效作物的间作套种模式,稻田养鱼(鸭)和桑、茶、果园养禽等立体种养模式。
3.农作物秸秆(包括茶枝、桑枝、果枝)、食用菌种植废弃物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利用,农业投入品及包装物回收利用,“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及生态循环农业节点工程建设。
(二)立项条件
1.项目实施要重点落实在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并优先支持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内的项目。
2.农技推广体系健全,项目实施有扎实的保障措施,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基础较好,自筹资金有保障。
3.区域产业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发展潜力较大,项目实施有利于优化品质、提高科技含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4.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建设基础和建设规模,基础条件较为完备;实施主体明确,核心示范基地(点)有一定规模,沟渠路配套,具有相应的设施条件。
5.生态循环技术模式先进、实用,有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或高效生态(种养殖)技术模式,示范效应明显,可学、可看、可推广。
同时,加大对“菜篮子”产品生产及保障型蔬菜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的扶持。
(三)支持对象、补助标准和扶持环节
支持对象原则上为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经济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业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主体,以及开展农技推广应用的推广机构。优先支持对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有较大作用的主体。省补资金每个项目不低于25万元,其中市场主体承担的要求自筹资金不低于省财政补助。补助主要用于:
1.示范试验片(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及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等设施设备配置补助。
2.示范试验片(点)生态循环及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模式、新型农作制度应用必要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3.多样化增产增效、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新型农作制度、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生态循环资源节约利用等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与培训,相应综合配套技术、单项技术、集成技术试验和试点示范、资料编印等补助。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补助资金项目
(一)项目扶持条件和范围
择优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或者家庭农场进行扶持,对纳入中央农民专业合作社扶大扶强范围的,按照其已编制的合作社三年发展规划和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予以优先扶持。
1.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经县级以上(含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商登记满2年以上;入社成员以农民为主体,出资比例符合《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规定要求;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有比较健全的服务网络,能有效地为合作社成员提供专业服务:生产记录健全,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按照财政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财会〔2007〕15号)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产权清晰,管理民主,参加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体系建设。
2.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经工商注册登记1年以上;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有效为成员提供服务,并开展全产业链、全要素型服务;按照财政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财会〔2007〕15号)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参加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体系建设。
3.家庭农场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按照《浙江省家庭农 场登记暂行办法》登记;从事农业生产3年以上;土地流转年限在5年以上并达到一定规模;基本符合家庭经营要求,有资质、有技能、有规模、有设施、有规范、有效益;从事米袋子、菜篮子产业优先,特别是从事粮食生产的家庭农场优先考虑。
(二)资金扶持环节
1.农业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农(林、渔)产品(以下简称“农产品”)生产加工、整理、储存、保鲜、运销和检测等服务设施购置,包括服务设施建设中发生的贷款贴息。
2.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支持无公害生产基地、无公 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森林食品、有机食品、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认证和创建等。3.市场营销服务。支持构建市场营销网络、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等促进生产与市场对接的项目,包括进超市、设立销售点和展示展销点等。
4.技术推广、培训和信息服务。支持为合作社成员和农 户提供的专业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包括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提供服务等。
5.农业贷款担保和资金互助服务。支持合作社为成员提 供贷款担保和资金互助服务,包括成立担保金、互助金和为社员贷款提供利率补贴等。
四、农机化促进工程项目
(一)申报条件
1.农机化项目要与“两区”建设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优势;拥有一定规模的机械装备,农业生产主要环节采用机械化作业,节本增效明显,发展潜力大;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实力或依托单位,有利于形成新型生产合作组织和有效运行机制;区域内农民使用新技术、新机具需有一定比例。
2.种植业核心示范基地面积100亩以上。对我县重点扶持和发展前景良好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其规模可适当放宽。
(二)重点扶持环节
1.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与示范。重点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设施化,引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果蔬及食用菌生产设施、茶叶采摘加工及茶园管理机械、畜禽自动化生产等设施设备;粮油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节水灌溉技术装备、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新农业装备示范推广;积极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机械化穴直播等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补助主要用于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农机技术培训、农机服务组织规范建设等方面。
2.支持本地农机生产单位,对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所需的新技术与新机具进行研发与创新,并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
3.农机农艺融合试验示范。结合农业“两区”建设,开展关键环节农机农艺融合试验与示范,实施粮油及主导产业机械化示范工程,推进农机化示范家庭农场建设,建立机械化设施栽培(含大棚和棚内设施)、茶叶机械采摘、水产、食用菌和畜禽养殖等主导产业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基地),促进主导产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扩大农机化促进工程的服务面。
4.“平安农机”建设。开展“平安农机”示范乡镇、示范合作社创建,普及农机安全知识,完善农机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水平,创新事故防控手段,推进农机化公共服务建设,推行送检下乡、免费检验等便民措施,加快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平。
(三)补助标准
每个项目补助资金原则上10~30万元,最高不超过45万元。
五、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水稻产业提升项目
(一)建设目标
以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提升水稻产业生产条件、保障粮食供应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改善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田间基础设施,着力推进粮食生产的全程社会化服务,实现水稻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经营。
(二)扶持重点
主要扶持水稻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基础设施及“三新”技术推广。
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基础设施主要建设内容:机耕路、排灌渠道、泵站、农机下田坡、农电线路、变压器等田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及修复。
社会化服务基础设施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育秧中心、烘干中心、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所必需的基础设施、机械设备,其中纯单季稻地区建设智能玻璃育秧温室不予补助,已列入农机购机补贴范围的农业机械不得享受项目补助。
“三新”技术推广主要建设内容:推广应用水稻主导品种,水稻省工省力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新型专用肥,水稻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和“千斤粮万元钱”高效生态循环模式;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开展相应综合配套技术、单项技术试验;开展统一育供秧、统一机械化作业、配方施肥和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
(三)实施主体
田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主体为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可通过委托或购买服务方式由粮食生产主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社会专业建设机构等承担实施。
社会化服务项目建设主体为粮食生产经营合作组织(包括粮食专业合作社,以及开展机械化作业、育供秧服务、统防统治和配方肥统配统供的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农业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三新”技术推广补助对象为组织开展技术推广的各级农技推广部门。
(四)选项要求
1.项目实施区域,重点落实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区内,要求区域内产业集聚度较高,基地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
2.项目区土壤等符合水稻生产要求,农户种粮积极性较高,科技示范带动和辐射能力强,良种和关键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
3.当地政府建设项目积极性高,有明确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项目所需的设施建设用地已落实。
六、省级高产优质旱粮生产示范基地(旱地)建设项目
(一)申报条件
拟培育高产优质旱粮生产示范基地(旱地),基本要求如下:
1.基础条件:基础设施完善、生产水平高、经营机制活、综合效益好;
2.种植土地属性:旱地或冬闲水田; 3.面积要求:连片50亩及以上;
4.作物类型:玉米、番薯、马铃薯、大豆、蚕豆、豌豆、杂豆、高粱、荞麦、山稻等旱粮作物。
(二)扶持环节与建设重点
主要扶持旱粮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及旱粮生产需要的机械采购两个环节。基础设施主要建设内容:机耕路、作业道、排灌渠道、泵站、农电线路、变压器等田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及修复。列入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农机具,本项目不予安排。
七、畜牧业转型升级
(一)目标任务
蜜蜂产业振兴项目(建设标准化成熟蜜示范基地等项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扶持规模蜂场基础设施以及标准化蜂机具和移动式养蜂平台配置,扶持养殖优势区中蜂80箱以上规模场,推广活框养殖和成熟蜜生产技术。
(二)立项条件
1.生产规模。常年养蜂量不得低于80箱,以中蜂养殖为主。
2.基地环境。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蜂场周围3千米内有丰富天然蜜源植被;保持蜂场和摇蜜、取蜜间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蜂场实现立体绿化和美化,突出绿化层次,体现蜂场特色,场区绿化率不得低于20%。
3.生产及记录。具备相应的生产设施设备,实行清洁化生产,每天记录:包括蜂群情况、饲喂情况、蜂病治疗(病种、用药时间、药物名称、用量、疗程、休药期等),取蜜情况。
4.养蜂工。生产蜂产品人员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和口罩,每年体检至少一次,具备健康证;具备1名初级以上技术工;养蜂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生产技术、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5.基地用药。禁止使用禁用药,使用国家允许的无污染的、无毒、无残留防治药物,并要严格遵循各类药物的用量和休药期,执行处方药制度。
6.产品质量。(1)自然封盖,天然成熟蜂蜜,没有经过高温浓缩等破坏性工序,里面的活性成分及养分得以完好保留的蜂蜜。(2)蜂蜜41波美度以上。
(三)补助标准
“ 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 重点专项是全面贯彻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总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助推扶贫攻坚的重要步骤,是解决我国当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紧迫任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为了推动我国村镇领域技术创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 〕64 号),启动实施“ 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 重点专项。
专项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主线,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特点的村镇,以建设绿色宜居村镇为导向,重点突破乡村清洁、村镇规划、宜居住宅、绿色建材、清洁能源等方面关键技术,构建基础研究平台、智慧乡村平台、生态建设平台,大力培育农村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住宅产业、传统文化产业等发展新动能,推进“ 厕所革命” 与乡村绿色技术银行建设,促进绿色宜居村镇建设与发展。
专项按照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一体化组织实施的思路,围绕总体目标,从基础性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以及典型综合示范三个层次,共设计部署35 项重点任务。根据专项的统一部署,结合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链条的特点与规律,2018 年度第一批指南发布10 个任务方向,其中基础性研究任务方向4 个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任务方向6 个。项目实施周期为2018 年1 月1 日-2022 年12 月31 日。
一、基础性研究类
1.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系统开发
研究内容: 研究村镇资源环境与生产生活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不同村镇聚落体系类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需求机理,研究建立分析和识别模型; 开展村镇典型污染物输移过程跟踪与水环境模拟研究,揭示不同类型村镇的关键环境胁迫因子和环境影响机理; 开展村镇建设的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揭示关键资源环境要素对村镇建设的约束性影响,构建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开展基于多目标耦合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集成研究,研发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模拟系统平台; 选择典型村镇,开展村镇建设承载力测算系统运用示范,针对村镇承载力状态与宜居村镇建设要求,研究提出不同类型宜居村镇绿色生态建设模式,从空间管制、生态廊道构建、河流与湖库保护等方面提出承载力提升方案。
考核指标:提出村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方法1 套; 形成村镇典型污染物输移过程分析方法1 套,建立水环境模拟模型1 个; 形成村镇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案各1 套; 提交村镇建设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可视化平台1 套; 建立村镇聚落类型的绿色生态建设模式6 套,提出宜居村镇承载力提升方案4 套以上; 编制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规范、指南5 项。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2.村镇建设发展模式与技术路径研究
研究内容: 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我国绿色宜居村镇典型类型及特征,构建产村(镇)融合模式,推导绿色宜居村镇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 研究基于建管结合的绿色宜居村镇典型管理模式,探究村镇建设动态发展机制,探明绿色宜居村镇建设的工程管理与监督模式; 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的绿色宜居村镇建设评价方法,构建绿色宜居村镇建设的评价体系; 研究绿色宜居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需求,构建开放共享模式下的绿色宜居村镇基础设施配建指标,探索绿色宜居村镇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创新机制和建设模式; 研究建立绿色宜居村镇住宅建造技术清单并提出配套技术标准及指标参数。
考核指标:建立绿色宜居村镇产村镇融合经济模型1 套,提出我国绿色宜居村镇建设中长期发展战略; 建立村镇建设动态发展模型1 套,提出绿色宜居村镇建设工程管理与监督办法; 制定绿色宜居村镇规划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1 套,开发节能减排技术体系1 套,开发生态修复技术体系1 套; 提出绿色宜居村镇基础设施配建指标1 套,提出能源发展战略,提出环境保护策略; 建立绿色村镇住宅设计建造技术清单1 套,建立建造技术数据库1 套。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3.村镇聚落空间重构数字化模拟及评价模型
研究内容: 研究村镇聚落形成与演化过程及阶段特征,揭示村镇聚落体系发展与重构的脉络规律; 研究村镇聚落体系结构关系与类型识别技术,突破我国村镇聚落类型谱系与数字模拟展示技术; 研究构建村镇聚落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建立村镇聚落变化监测技术体系; 研究村镇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探索不同类型村镇聚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和规划设计优化技术; 研制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村镇聚落转型发展的数字模拟系统。
考核指标: 建构村镇聚落空间演变、类型谱系、驱动力分析、数字化模拟的基础数据库各1 个; 提出村镇聚落空间演变过程分析、类型谱系识别、变化监测、全息展示、动力分析以及空间重构和数字化模拟的技术方法各1 套; 提出村镇聚落驱动力分析、变化监测、发展影响评价以及空间重构模拟模型各1 套; 提出村镇聚落空间动力转型与空间重构理论各1 套; 编制我国村镇聚落空间类型谱系图集3 套以上; 提出我国典型村镇聚落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 示范建立村镇聚落空间演变与重构过程全息展示平台3 个以上,聚落有机更新与发展的监测与数字化模拟示范平台3 个以上。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4.地域性村镇建筑灾变机理与适宜性防灾减灾体系 研究内容: 探索适宜性高性能村镇建筑结构新材料和新体系,开展结构主要构件和节点的力学性能实验研究和数值仿真模拟,建立新型高性能村镇建筑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 研究极端天气条件下村镇建筑洪水作用分析模型,开展洪水对村镇建筑冲刷和损伤机理研究,建立适宜性防洪减灾技术; 开展强震下村镇建筑精细化动力行为的多尺度分析与试验研究,提出村镇建筑地震损伤演化机理与抗倒塌设计方法; 开展村镇特色建筑火灾蔓延动力学特性分析,研究考虑多因素耦合作用的村镇建筑火灾蔓延机理,提出适宜性防火理论体系; 研究村镇建筑灾害动态监测方法,以及针对各种数据源、不同传感器、大数据量遥感影像的快速综合处理技术,提出时空一体化村镇建筑灾害采集和动态监测理论体系,建立多灾种灾害信息分析与管理的综合平台。
考核指标: 建立村镇建筑地震、火灾、洪水等主要灾害场模型不少于3 套; 结合地域性村镇建筑特色,提出适宜性村镇建筑新材料不少于2 种、村镇建筑抗灾新体系不少于3 套; 建立村镇建筑抗灾性能化设计方法不少于2 套; 完成村镇建筑抗灾分析数值仿真分析平台不少于3 套,包括高效抗震计算平台、考虑风速的火灾分析平台、洪灾破坏仿真平台等; 建立村镇建筑时空一体化防灾监测理论体系,完成村镇建筑灾害监测系统和评估系统不少于2 套。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类 5.乡村“ 厕所革命” 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 厕所革命” 是涉及厕所污染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处置、利用等过程的生态链工程,强调物质、能量系统、污染物处理、污水回用的闭路循环,已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因地制宜系统开发“ 厕所革命”实用性技术体系为导向,重点开发黑水、黄水、褐水处理和污水回用技术,集成具有卫生、节水或污水再生利用功能的厕所系统; 着重在水资源短缺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突破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处理技术,集成具有卫生、无水的厕所系统,实现无水冲式厕所及排泄物处理关键技术产业化; 梳理并总结“ 厕所革命” 共性技术,建立健全技术装备制造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设备与成套化装备,集成环保、节水、节能型户用与公共厕所,实现厕所革命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考核指标: 研发集成不同类型厕所5 类以上,配套设备产品20 台(套); 研发黑水、黄水、褐水处理和污水回用技术4 项; 厕所系统用水与传统水冲厕所相比节水60% 以上; 户用厕所示范用户1000 户以上,接受度评价覆盖人口累计1000 人; 构建厕所产品选型决策系统1 项; 对新型厕所技术进行实际综合测试评估15 次。编制技术标准、导则或指南5 项。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6.村镇生活垃圾高值化利用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装备 研究内容: 研发村镇有机垃圾快速定向腐殖化与恶臭气体控制技术装备,实现有机垃圾就地肥料化; 研发村镇垃圾高效热解气化与烟气净化技术装备,突破村镇生活垃圾就地减量能源化; 研发生活垃圾干式厌氧发酵与可燃气提纯净化技术装备,实现有机生活垃圾清洁燃料化; 研发村镇生活垃圾及其残余物低成本无害化填埋与渗滤液处理技术装备,实现生活垃圾及其残余物无害化; 针对我国不同村镇特性、垃圾特性,研究垃圾分质高值化处理与污染净化技术模式,构建村镇垃圾就地处理标准体系构建与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考核指标: 开发适宜村镇原生垃圾、陈腐垃圾高值化处理、二次污染控制成套技术、装备4 套; 提出不同处理处置与资源利用模式不少于4 套和长效运行机制; 建立日处理20-30 吨垃圾高值化处理工程示范,垃圾就地处理率不低于90%,吨投资及处理成本不高于当地垃圾处理费用; 构建村镇生活垃圾环境管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1 套,提出村镇垃圾处理技术、二次污染控制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规范、指南不少于5 项。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7.村镇低成本清洁能源供暖及蓄热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 研究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供暖技术和装备,研发太阳能供暖系统、蓄热装置及建筑构件化集热部件,建立太阳能供暖系统与辅助能源系统耦合设计、调控及评价方法; 研究村镇级微型分布式供能技术和装备,建立村镇供暖分布式能源开发模式及适用性评价方法,开发适用乡村用能特点的微型热电联供装备; 研究电热直接转换供暖技术和装备,开发户式与集中供暖、蓄热、供配电及智能控制成套技术和产品,研究系统和产品测评方法,完善相关技术体系; 研究低品位能供暖技术和装备,开发村镇供暖专用热泵系统和产品,提出热泵及地热供暖适宜性研究方法,建立相关测评方法和指标体系; 研究村镇建筑用能系统有机整合与效率提升技术,研发高效供暖及多功能集成装置、多能互补系统和模块化高效供热热源及用热末端装备。
考核指标: 提出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供暖系统或蓄热集热装置5 项,供暖费用不高于当地天燃气供暖热价; 开发电热直接转换供暖相关装置和系统共5 项,电热转化率不低于95%,蓄热装置可实现全谷电运行; 开发低品位能供暖装置或系统5 项,系统供暖季节能效系数不低于2.8; 开发多能互补或高效供热装置或系统5 项,热效率在现有标准基础上提升不低于25%; 提出不同地区开发用能模式5 套,开发村镇集中供能成套装备或热电联供装置5 项;提出村镇低成本、清洁能源供暖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各1 套,完成清洁能源供暖技术经济分析报告5 部,技术指南5 部; 实施单项技术应用示范5 项以上。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8.县域村镇空间发展智能化管控与功能提升规划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 基于自然、经济、社会要素影响和村镇发展趋势分析,研究县域村镇发展潜力评价技术,建立村镇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选择典型地区开展技术应用示范; 分析城镇化背景下人口迁移规律并研判村镇人口变动趋势,研发县域村镇规模结构优化和规划技术,建立村镇规模等级体系变动和人口变化分析预测模型; 研究城乡统筹背景下村镇发展动力、约束机制和变化态势,分析村镇功能类型、城-镇-村功能关系及演化路径,研制村镇职能类型识别方法,获得村镇综合效能评估和整体功能提升技术; 基于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分析、村镇空间形态及空间扩展趋势研究,研发村镇空间扩展的适宜性评价技术和评价系统,研制县域村镇开发边界划定和空间扩展模拟技术; 开发多要素干预下的多目标村镇发展模拟系统和智能化决策管控平台,在典型地区开展村镇发展评价和规划技术综合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 研发县域村镇发展动力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发展潜力评价、人口变化分析预测、村镇功能识别和综合效能评估等指标体系、模型15 套; 研制县域村镇体系结构优化、开发边界划定、村镇功能提升、综合支撑体系建构等技术方法、导则5 套; 研制多要素干预下村镇发展模拟、规划实施效果监测、多目标智能化管控等系统4 套; 建立县域村镇体系结构优化、综合功能提升等技术应用与示范区5个。执行期限:2018-2022 年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9.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
研究内容: 研究乡村住宅建筑空间优化设计方法,适应农村生活、生产、生态融合对乡村住宅复合功能的需求; 研究功能可变、部品可换、维护便捷的乡村住宅长寿命设计建造关键技术,提升乡村住宅品质; 研究乡村住宅模块化快速设计建造技术体系,适应村镇宜居住宅对高效、低价、集约建造的需求; 研究乡村住宅施工建造适宜性小型化成套装置装备及配套工法,解决乡村住宅施工建造机械化、智能化、小型化程度低的问题; 研究建立基于轻量化GIS/BIM 系统的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信息平台,适应乡村住宅设计与建造规范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考核指标: 建立具有融合特征的典型区域代表性宜居乡村住宅建筑体系及绿色、宜居、安全的设计指标体系3 项; 建立农村住宅耐久性设计和产品体系,研发新型长寿命建筑产品体系不少于3 项,编制技术导则3 套; 建立适宜快速建造的住宅建造体系3 项,完成模块化产品库1 项; 研制小型化、智能化、集成度高的村镇住宅施工适宜性装备5 项,配套施工工法2 套; 建立基于轻量化GIS/BIM 系统乡村住宅便携式管理平台; 编制标准图集不少于5 套; 完成示范工程不少于3 项,建设面积总计不少于1.5 万平方米。
执行期限:2018-2022 年 拟支持项目数:1-2 项
10.村镇生态建筑材料研究与部品开发
研究内容: 研究地方低品位原材料、大宗固废(农业剩余物、河湖淤泥、建筑废弃物等)建材资源化利用技术; 研究村镇传统建材(石材、木材、竹材、生土基材料等)性能优化、产品升级换代、与新型建材的复合应用技术; 研究绿色民居室内外生态环境功能材料,研发适应村镇传统民居改造、修复、保护的特色功能材料与技术; 研发产品预制化、模块化技术与适宜工艺装备,适应村镇绿色民居住宅产业化发展趋势; 研究制定生态与特色村镇适宜建材标准与应用技术规程规范; 研究可再生能源与地暖节能配套材料及应用技术; 开展典型村镇绿色民居建筑用材研究与集成示范,推进材料结构一体化、建筑与环境协调化发展。
考核指标: 突破建材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5 项以上; 形成一批充分利用地方低品位原材料的村镇绿色民居适宜建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40 项以上; 编制村镇绿色民居适宜建筑材料规范性技术文件10 项以上; 建立村镇绿色民居适宜建筑材料示范基地、中试线与示范生产线10个以上; 示范推广建筑面积超过1 万平米。
【2018年基础研究计划申报指引-青海科技厅】推荐阅读:
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06-24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评价研究09-17
基础医学免疫学研究生11-29
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指南06-26
新基础教育研究开放日发言稿10-10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