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中国》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彩色中国》(精选8篇)

《彩色中国》 篇1

彩色的中国

太和县旧县中心学校

史彩云

2012年9月11日

彩色的中国

太和县旧县中心学校

史彩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学唱歌曲,了解歌唱形式、音阶、调号等乐理常识。3.通过演唱歌曲,学习并了解歌唱的基本要求。教学重点:

1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演唱歌曲,了解相关乐理常识与歌唱基本要求。教学难点:

发音练习及演唱中歌唱基本要求的运用。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展示中国地图)

中国有56个民族,30多个省区,幅员辽阔,地形各异:有碧绿的平原,有金黄的沙漠;有巍峨的高山,也有奔流的江河……今天,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彩色的中国》,也愿同学们能通过学习欣赏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丽,走进音乐的殿堂。下面请欣赏:《彩色的中国》

二、把握作品主题

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了《彩色的中国》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哪一句最能体现歌曲所传达出来的深情?

三、了解歌唱形式

翻开课本第页。歌曲的常见演唱形式有五种分别是:独唱、齐唱、轮唱、合唱、领唱,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了解一下这五种演唱形式。再次聆听《彩色的中国》,说说这首曲子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四、听辩音阶,了解调号

1.请聆听教师键盘演示音阶,再主音移位弹奏音阶。请问,您先后听到的音阶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因为1的位置变化了。)

2.调号

乐谱中,标明1的位置音高的记号叫调号,一般标记在乐谱的左上角。例如:1=C、1=F、1=G等,请问,《彩色的中国》的调号是什么?(1=G)

五、我相信,我能唱!

小提琴或钢琴对你算得了什么呢?你的喉咙就是一种“乐器”,只要你愿意使用它,它的音乐就比世界上任何小提琴的音色都要美。

——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

当然,要想唱好一支歌,需要注意几个事项:一是姿势,二是感情,三是技能。请看课本第页。先自由朗读并实践练习一下。

1姿势

坐姿端正,站姿沉稳,重心下沉,肩颈放松,两眼平视,表情自然,感情充沛,精神饱满。2歌唱的基本要求

自信、富于感情地歌唱。注意协调身体运动,学习歌唱的基本技能,使歌声更加悦耳动听。

3、发音训练

注意声音连贯,气息平稳。¾

1|5 ||

mu

ma 4跟旋律整体习唱。注意感受、体会抒情性三拍子歌曲的节拍规律:富有情感的轻盈、柔美。节奏特点:强 弱 弱。

六、分组比赛

全班分六到八组

《彩色中国》 篇2

此次发布的新品包括S2005N彩色打印机和SR2010N双色打印机, 这两款打印机均采用LED打印技术, 贯彻节能环保的同时, 带来良好的打印品质。由于采用了艾塔斯独家拥有的IOI (Image-On-Image) 架构, 使得两款打印机成为极为小巧的彩色LED打印机, 外形尺寸仅有396×351×240mm, 重量为15.6Kg, 不会占用过多的办公空间。

S2005N的黑白打印速度为20ppm, 彩色打印速度为5ppm。拥有彩色套色专利技术, 其套印误差精度已超越数十万美元等级的商业用印刷级设备。S2005N采用直流跳跃方式显像, 突出表现在反白打印上, 图像更加细腻、逼真。

SR2010N是一款双色LED打印机, 拥有黑色和红色两种颜色, 艾塔斯深入了解用户使用需求, 该机是专门针对我国政府常用红头文件而设计。SR2010N打印机的黑色输出速度为20ppm, 彩色输出速度为10ppm。

“制造出世界上最小、最轻的彩色LED打印机”是艾塔斯的梦想, 而IOI是实现这一梦想的利器。艾塔斯独家拥有的IOI被称为EPG (电子成像) 业界的“圣杯”, 它在OPC上渐次成像, 一次向打印介质转印, 既克服了多色分次向打印介质上转印引起的套色精准度问题, 又解决了经过中间媒介转写产生的效率递减问题。而直流跳跃则避免了正在进行的显影过程对已经成像的墨粉造成影响, 解决影像输出品质的问题, 并使得高精度反白打印成为现实。

艾塔斯科技 (镇江) 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彩色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的研发、设计、制造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际上除美、日、韩之外唯一拥有完整知识产权并完全自主开发、设计与产制彩色打印机能力的公司。2011年9月开始产制的S2005N彩色LED打印机已取得CCC、FCC、UL等认证。新产品S2406N彩色LED打印机, 已完成工程雏型机的开发, 即将进行产品化的工程。

彩色摄影在中国的起源 篇3

彩色摄影术究竟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欧美各国争夺着摄影史上彩色摄影术发明的年代和代表人物。据美国学者内奥米·罗森布拉姆(NaomiRosenblum)编著的《世界摄影史》(AWorldHistoryofPhotography)介绍:早在1850前后,就有“好事之人”通过后期手工给达盖尔照片和蛋白照片上彩,1860年代之后开始出现采用碳素工艺和重铬酸盐工艺为照片添加色彩的方式,之后是采用彩色滤镜或通过在胶片感光乳剂中添加染料来制作彩色照片。英国的摄影史则认为,电影和电影放映机发明人、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在1907年发明了第一种商业彩色印相法。

同时,欧洲与美国还在争夺谁是“彩色摄影艺术先行者”的话语权。美国柯达公司、德国阿克法公司在1930年代相继研究出方便使用的彩色胶片,让彩色摄影步入了快速发展期。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影像艺术品都是彩色照片。美国的摄影史认为:“1970年代,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的第一次彩色摄影展,象征着彩色摄影已经得到了艺术机构的承认,确立了彩色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态的存在,是摄影史上的分水岭。”欧洲学者则认为,1970年代,欧洲摄影家与美国同行一样,在彩色艺术摄影的实践中,也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在中国主要的摄影史著中,少有彩色摄影发展脉络的阐述,彩色摄影作为“摄影技术的进展”和作为“摄影艺术的语言”该怎样来书写?谁是中国彩色摄影的先驱?最近,英国学者帕梅拉·罗伯茨(PamelaRoberts)通过收集彩色摄影作品,编著了《百年彩色摄影》(ACenturyofColourPhotography)来呈现彩色摄影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了反映彩色摄影技术发展的作品、反映报道社会现实和传媒业彩色化进程的代表作品、流行的彩色影像、实验性的彩色摄影艺术和最近彩色摄影的新发展。

据英国东方摄影史学者泰勒·贝内特介绍,“桑德斯可能是中国第一位采用手工上色的摄影家。”威廉·桑德斯(WilliamsSauders)据称“主宰了上海摄影界27年之久”,其照片代表着19世纪中国摄影的最高水平,尤以手工上色的作品最为珍贵,不仅是欧美各大博物馆和摄影博物馆的藏品,还被看作是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19世纪10英寸中国题材蛋白照片的品质标准。“中国法庭”是威廉·桑德斯最著名和流传最广的影像之一。1870年前后,桑德斯开始依据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习俗设计场景、雇用模特,摆布拍摄了一批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的照片,如法堂、囚犯、吸食鸦片、小食摊、轿夫、马车等等,成为中国最早的“插图摄影师”。此外,这张手工上色的原版蛋白照片,反映了当时摄影彩色化的趋势,也代表着19世纪中国摄影的水平。

英国摄影师弗洛伊德的两幅手工上色的人物肖像CDV(编注:CDV来自法语cartedevisite,英语就是CardofVisit,中文叫做名片格式肖像,通俗地说,就是像名片大小的肖像照片。),同样制作于1870年前后。威廉·普瑞尔·弗洛伊德(WilliamPryorFloyd)在中国开设照相馆的时间很长,其在香港开设的辉来照相馆(FloydPhotographer)是当时远东最成功的商业照相馆之一。他还曾在上海(1864年)和澳门(1865年至1867年)的照相馆担任摄影师,是中国早期摄影史上一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摄影家。

《处决“南武”号海盗》是手工上色的晚清历史新闻的原版蛋白照片,反映了19世纪对摄影术彩色化的追求。1890年12月10日,海盗劫持了来往汕头、香港之间的“南武”号,打死了船长、二副及一名外国旅客,劫掠了价值5万多港元的财物。1891年九龙城中国官府捕获10名海盗,请求港方派员监斩,同时还邀请了雅真照相馆拍摄照片。开设于香港的雅真照相馆,19世纪末就在广州开设分店,是早期重要的中国照相馆。这些照片因符合西方人对于中国的猎奇心理,被大量洗印、复制,直至20世纪40年代仍广为流传,成为许多西方人收集中国照片的必备之选。

北京的阿东照相馆(Hartungs)在民国期间拍摄制作了不少手工上色的原版照片。摄于1930年前后的《驼队与北京城》,拍摄了穿行在北京城外的驼队,记录下北京城清末民初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更珍贵的是,该照片承载了不少重要的摄影术史料:手工上色、拍摄技术技法、银盐纸基、大尺寸、阿东照相馆的印章等,代表着彩色胶卷出现之前中国照片彩色化的方式和品质。阿东照相馆由德国人哈同(Hartungs)开设于东交民巷,是清末民初少数在京的由外国人经营的照相馆。阿东照相馆还是外国摄影师在华的重要据点,拍摄或处理过许多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影像,如斯诺1936年延安之行的30多个胶卷,其中包括了毛泽东头戴八角帽那张举世闻名的照片。

彩色的中国教案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歌词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

2、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3、通过学唱《彩色的中国》,欣赏《多情的土地》,以及PPT展示我国的大好河山,以此来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

2、了解两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教材分析

《彩色的中国》和《多情的土地》寻选自2012年新版七年级音乐教材上册第一单元。《彩色的中国》表达了对祖国山河与中华文化的热爱。曲调生动流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让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处处好”,祖国处处好。

《多情的土地》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歌曲通篇采用e小调,旋律抒情流畅、优美感人,情感真挚、耐人寻味。上下两大段旋律相同,结构为AB、A'B',每一段落的前三句都配以语言化的旋律,演唱时如同对亲人轻声地诉说。第四句旋律连续上行,并采用三连音以增加急切与激动不舍、焦灼与真切思念的情绪。歌曲在B乐段开始发出深切的感叹,感叹助词“啊”的两句旋律前部相同,只在高音处略作后句高于前句但弱于前句的处理,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觉。“我拥抱„„”和“我捧起„„”两句更是耐人寻味、真挚动人,其旋律的流畅如思念的河流奔涌流淌。结束句在钢琴伴奏与人声交替互补、渐行渐弱、渐行渐远中结束。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播放两首歌曲,让学生听一听,他的旋律、歌词主要表现了什么?是什么歌曲?

(1)我的中国心

(2)在希望的田野上

学生回答听完后的感受。教师总结:主要表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在祖国幸福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那么今天我们要去学习的是另外一首表现热爱祖国的歌曲——《彩色的中国》。新课讲授

2、教师找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想象一下歌词描绘的场景。

3、教师通过PPT来展示碧绿的平原、金黄的沙漠、长长的长江、弯弯的黄河、宝岛台湾,让学生对歌词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4、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聆听欣赏,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

5、教师教唱歌曲。提醒学生注意:(1)休止符,后半拍出来。(2)向学生讲解反复记号和跳跃记号。

6、学生自行演唱,提醒学生有感情的演唱。(视情况跟随伴奏)。

当然,表现祖国美好,热爱家乡的歌曲还有很多很多,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十分深情的歌曲。《彩色的中国》比较欢快、愉悦,而这首《多情的土地》就比较抒情,优美感人,表现了对家乡、对生育养育自己地方的无限眷恋和怀念之情。

7、教师简介作者:施光南

8、欣赏《多情的土地》。

五、延伸拓展

《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内容:

学唱《彩色的中国》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能聆听、分析、思考音乐,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休止符、附点符号、连音、三拍子)。怎样能够准确的把握歌曲的三拍子节拍特点,能够用声断情不断的方法唱好休止符的乐句,并体会休止符的表现作用呢?本课从歌曲的艺术特点,歌词的文化语境,个性理解进行解读,根本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材分析:

《彩色的中国》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少年歌曲。词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少年打开地地图册时所产生的联想这一题材,寥寥数笔,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曲作者采用了大调式、3/4拍的创作手法,更赋予歌曲欢快、优美之感,好似孩子们在边歌边舞,亲切地表达着热爱祖国河山的幸福情感。

四、教学目标:

1、学唱《彩色的中国》,在演唱、聆听中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爱国主义思想;

2、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用“声断气(情)不断”的方法学唱歌曲中碰到的休止符。并用线条或简单图形在谱中画一画,然后再唱一唱。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好歌曲《彩色的中国》; 难点:运用声断情不断的方法唱好有休止符的乐句,体会休止符的表现作用。细腻地表达歌曲真正的内涵。

六、教学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热情,本课教学环节进行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模式:用ppt展现彩色的中国,一步步完成歌词的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

2、细化歌曲:再从歌词去理解旋律的感情,感受轻快与舒展的两种情绪对比。

3、延伸环节,采用对唱形式演唱,融入指挥,丰富歌曲的表现。

七、教学方法

1、讲授法:创设彩色中国情境,带入学生情感体验。

2、演示法:教师针对歌曲难点部分及旋律部分进行示范教学演唱,让学生更好的去模仿演唱。

3、参与法:采用对唱形式,巩固歌曲,引导指挥,让学生展现自我。

八、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为大家演唱《爱我中华》。先给老师来点掌声鼓励鼓励好吗?谢谢!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刚刚老师唱的这首歌《爱我中华》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回答一下!

生:(师引导)对祖**亲的热爱

师:嗯,是的,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真切的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那么,类似这种情感的歌曲很多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这就是我们彩色的中国„„)

新授部分: 欣赏视频:(直接播放)

师:好,同学们,歌曲已经欣赏完了,那么这首歌曲的旋律怎么样?歌词描绘的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师引导)„„

师:嗯,不错,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首歌曲欢快、旋律优美,好似同学们在边歌边舞,亲切的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那么,这首歌的节拍是什么?它的节拍特点或者说强弱规律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两个问题,让我们再来感受下这首歌曲。同学们,可以边听着歌曲边用手打着节拍.(播放音频)师:好!刚才啊,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通过大家刚才对这首歌曲的陶醉和投入,大家齐声告诉老师,这首歌的节拍是几几拍啊?

生:3/4拍

师:嗯,对的,那么谁能告诉我3/4拍的节拍特点或者说是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呢?

生:强弱弱

师:嗯,很好!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打一下3/4拍的节奏(打四小节)。很好,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那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首歌曲。

学唱歌曲: 学唱高声部歌谱

师:首先请同学们端正坐姿,肩颈放松;两眼平视,在演唱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好甜美的微笑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同学们,在唱歌之前先给老师一个最最甜美的微笑!

生:(微笑)

师:嗯,很好,希望大家保持好这种状态。下面我们先用“la”一句句的来学唱这首歌。师:(教唱一遍至B段)这首歌曲共分为两个部分,也就是两大段,刚刚我们唱的是这首歌曲的第一部分也就是A段,A段表达我们青少年的好动、好奇。后面就是第二部分也就是B段,歌曲在这里形成了高潮。同学们,看一下我们这首歌后面的这部分出现了11:这个记号是什么记号啊?

生:重复记号

师:嗯,是的,所以说这两句是重复乐句,从而巩固了歌曲的主题,所以我们刚刚唱的时候应该从这句重复一遍到第二段的结束句。

好,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大体熟悉了这首歌的旋律,让我们共同用“la”完整的齐唱第一遍。

生:„„

师:好,同学们,刚才大家唱的不错,但是有个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大家看这里,这是刚才我们唱的第一乐句,这是第二乐句,第三乐句,第四乐句,这四个乐句当中频繁的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音符,它可以渲染歌曲的感情色彩,大家看它是什么音符?

生:休止符

师:没错!休止符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使旋律增加了流动感,这种音乐表现作用重点是一个“情”字,达到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那么,1、第一乐句“轻轻打开地图册”的休止符,我们应该把它空出来、放在心里,大家跟着老师用“la”唱一遍(师用“la”教唱两遍,引导学生带有感情演唱)然后,2、第二乐句和第三乐句中的休止符,我们要唱出“声断气不断”的效果。来,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3、“弯弯的是黄河”

2、3、空,4、用“la”齐唱第二遍。

学唱歌词:

师:恩,不错,同学们唱的很好,熟悉旋律过后,让我们看一下这首歌的歌词。歌词是一首歌的灵魂,它为歌曲注入了浓厚的感情,那么这首歌的歌词也是非常优美的,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轻轻打开地图册”

1、2!

生:“„„”

师:嗯,同学们朗读的很好,当我们轻轻打开地图册,我们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有碧绿的(草原),金黄的(沙漠),还有长长的(长江),弯弯的(黄河)。嗯,是的,我们的祖国是如此的美丽,就让我们跟着伴奏轻轻的把这优美的歌词填上。

生:(跟琴填唱歌词,师加入二声部演唱)

师:恩,同学们唱的非常好,那么刚才这一遍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有何变化? 生:老师唱了,和我们唱的不一样

师:恩,是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二声部”,它使歌曲的旋律更加的丰富多彩。下面让我们一起用“la”来学唱第二声部的旋律。(唱毕)让我们跟着伴奏轻轻地把第二声部的歌词填上。恩,很好,下面我们来分声部合唱这首歌,我给大家分一下声部,这边的同学是第一声部,这边的是第二声部,请大家端正好自己的坐姿。现在我们就是一个专业的合唱队,我们为自己的合唱队起一个响亮而又文雅的名字„„

生:„„

师:好,我们请我们班的音乐课代表起立,为我们担任主持人来报一下幕 生:下面请欣赏由“„„”合唱队为大家带来的合唱《彩色的中国》,掌声欢迎!

师:(弹伴奏生唱,帮助第二声部同学演唱,根据情况,换组再来一遍)师:恩,真是唱的太好了,大家再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好吗?(掌声!)

(三)、拓展与延伸

分析讲解演唱形式:

1、我们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齐唱、合唱)其实这首歌曲是由齐唱与合唱两种演唱形式。

那么,刚才老师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独唱)

2、常见的演唱形式

独唱、齐唱、轮唱、合唱、领唱 欣赏合唱视频《走向复兴》

(四)、主题升华

1、师:我们把这首《彩色的中国》唱的很美很美,你们希望我们彩色的中国什么颜色可以再多一些,什么颜色可以再少一些呢?

生:(分别交流自己的想法)

2、师:那么怎样就能使你们喜欢的颜色更多呢? 生:(再次交流)

师:(小结)大家说的很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相信大家喜欢的颜色会越来越多,彩色的中国会越来越美。

九、作业布置:

1、复习学过的歌曲

2、查找有关《多情的土地》的相关资料

《彩色中国》 篇6

【教材分析】

《彩色的中国》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少年歌曲,歌曲为三拍子,两段体结构。它以少年打开地图册时所产生的联想为题材,抒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旋律中的休止符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二乐段主要采用采用二部合唱的形式。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在演唱和聆听中感受、体验、理解歌曲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以及体验二声部的和谐之美进一步感受合唱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感受、演唱体验、声部合作等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知识与技能目标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准确地把握歌曲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及旋律中的休止,并能用舒展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基础上,能够做到聆听其他声部,建立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学唱(体验)歌曲,并能够有感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彩色的中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三拍子节拍特点及旋律中的休止并能按三拍子指挥图示边唱边划拍。

【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统一、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的二声部。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彩色的中国》 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

导语: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大家看它是什么颜色的?生:彩色的。师:你知道每种颜色分别代表哪种地形吗?生答引出歌曲的歌词:碧绿的是平原,金黄的是沙漠,长长的是长江,弯弯的是黄河·······

点题——这就是我们彩色的中国。

(二)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和节拍。老师带领学生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及三拍子的划拍图示。

2、复听歌曲,学生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的情绪。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的情绪在哪个乐句发生了变化?根据情绪的变化可以把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4、教师范唱A乐段,重点让学生体会、准确把握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的演唱,体会休止符对歌曲的表现作用。

5、教师弹琴生用“la”唱A段旋律数遍后并填词演唱(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学唱B乐段第一声部,师一句句教唱旋律数遍后填词演唱,并用手势辅助教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跟范唱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加入第二声部的演唱。

8、学唱B乐段二声部(师教唱旋律数遍后填词演唱)。

9、将学生分成男女两声部,师指挥分别练习、合成。

要求:在两个声部分别演唱熟练的基础上,再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提示学生一定要轻声演唱,并注意相互倾听另一声部的旋律。

10、教师指挥跟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并提示学生用有感情地、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二声部的和谐之美进一步感受合唱的魅力。(随机处理难点后再次完整演唱)。

(三)情感升华

可爱的祖国,彩色的中国,这节课我们用歌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类似这种情感的作品还有很多,最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大合唱《走向复兴》,一起来欣赏。师生一同欣赏视频大合唱,结束本课。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歌唱祖国

彩色的中国

《彩色中国》 篇7

彩色合成是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方法中, 最常用、最基本、也是最便捷有效的彩色增强处理方法, 是关于遥感图像处理研究最早的内容之一, 到目前为止一直在延续使用, 而且必不可少, 然而在教学中本人发现, 学生对于光学原理完成的彩色合成从理论上并不能很好的理解, 学生可以看到彩色图像, 可以按照排列组合的方式, 把所有能做的彩色合成全部完成, 观察到色彩的变化, 但是很难将色度学、地物波谱特性、图像灰度值、图像透光性等知识融合到一起进行综合分析, 从原理上明白色彩变化的原因。本人从事遥感地质学教学工作多年, 将彩色合成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 希望对从事这方面教学工作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帮助。

1 授课内容

假彩色合成, 从标准假彩色入手, 以植被为例。

1.1 MSS数据的光学标准假彩色合成

图1为从波段选择, 植被反射率, 图像色调、透明正片密度, 滤色片颜色、色光混合, 植被颜色7大方面对于标准假彩色图像上植被颜色为品红色原理的列表解释。

1.2 ETM+数据的数字标准假彩色合成、真彩色合成。

图2和图3为以ETM+、TM数据为例, 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解释标准假彩色和真彩色合成的原理, 因为该原理的实现是在计算机的遥感软件下完成, 数据类型有一定的变化, 所以透明正片密度用图像密度来代替, 滤色片三原色, 由计算机的RGB三原色代替, 实现标准假彩色、真彩色合成。工作波段、名称、植物反射率、图像色调、DN值、图像密度、三原色、色光混合原理应该在本次课之前完成, 在课上介绍到哪一部分就要做相应的复习。

1.3 授课需特别讲明的问题

1.3.1 光学和数字假彩色合成原理区别

遥感图像彩色合成处理的对象或基础是多波段遥感图像, 单波段图像是地物在此波长范围内的反射波谱特性的直观显示, 关键是如何理解对模拟图像的光学图像处理时和对数字图像的计算机处理时不同显示方式的表象和实质。

光学图像处理:处理对象是模拟图像, 每一单波段图像可视为一张像片或一张透明正片。

反射率高的地物在银盐感光材料的相纸上 (正像) 、 (像片) , 银粒密度低, 色调浅;在银盐感光材料的片基上 (正像) 、 (透明正片) , 银粒密度低, 透光率高;合成时混入所配的某一原色光的量多。

反射率低的地物在银盐感光材料的相纸上 (正像) 、 (像片) , 银粒密度高, 色调深;在银盐感光材料的片基上 (正像) 、 (透明正片) , 银粒密度高, 透光率低;合成时混入所配的某一原色光的量少。

数字图像处理:处理对象是数字图像, 每一单波段图像可视为一个图层, 如同透明正片。

反射率高的地物DN值高 (透明正片透光率高) , 在显示器上亮度高, 混入所赋的某一原色光量多。

反射率低的地物DN值低 (透明正片透光率低) , 在显示器上亮度低, 混入所赋的某一原色光量少。

光学处理直观形象易于理解, 数字处理方便易行, 但容易忽视原理和为什么, 造成图像处理的盲目性、随意性, 对处理结果无法做出科学解释。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讲明影像色调深浅与透明正片密度大小与透光率大小与单波段影像的DN值高低的相关性。

1.3.2 标准假彩色合成波段选择原理。

标准假彩色合成选择的波段为近红外、红光、绿光, 如本文中的MSS数据和TM数据, 选择的波段为MSS 7 (R) 、MSS5 (G) 、MSS4 (B) 和TM4 (R) 、TM3 (G) 、TM2 (B) , 都是由植被的波谱特征来决定的。植被在摄影红外波段如MSS7、TM4反射率奇高, DN值高, 在相应波段的图像上色调浅, 混入所赋的某一原色光多, 所以, 在多波段遥感图像彩色合成时, 为此波段图像所赋的原色光的颜色将成为合成图像的主导色。MSS5和TM3都是红光波段植被的反射率低, 处在红谷的位置, 透光性不好。MSS4和TM2都是绿光波段植被具有绿峰, 反射率较高, 图像密度较小, 透光性较好。大量的红光和少量的蓝光合成为非常偏红的品红色。

1.3.3 真彩色的原理

TM3、TM2、TM1分别为红光、绿光、蓝光波段 (图3) , 在彩色合成过程中恰好给予红、绿、蓝三原色, 则原来是红色的地物还是红色, 原来是绿色的地物还是绿色, 原来是蓝色的地物还是蓝色, 其合成色与地物原有颜色一致。例如, 原来是红色的物体, 是因为其反射了红光看起来是红色, 那么它在TM3红光波段的图像上反射率就会很高, 图像色调很浅, 透光性很好, 给一束红光恰好能透过, 地物看起来则为红色, 恢复了地物原有的颜色, 因此称TM3 (R) 、TM2 (G) 、TM1 (B) 为真彩色, 就是进行了色彩还原的真彩色图像, 这也是数字彩色摄影的基本原理。

1.3.4 模拟真彩色和真彩色之间的区别

如:MSS5 (R) 、7 (G) 、4 (B) 彩色合成的植被绿色为模拟真彩色, 而非真彩色, TM3 (R) 、TM2 (G) 、TM1 (B) 则为真彩色。原因在于, MSS没有蓝光波段的像, 缺少地物三原色的蓝光信息, 因此无论怎样彩色合成都不会与地物真实颜色相一致。

1.4 举一反三讲解的内容

前边已经把彩色合成的基本原理解释清楚, 可以用提问的方式, 由学生先观察、思考, 然后再讲解, 讨论完成本部分的几个问题。

1.4.1 植被的颜色为什么会不同

实际生长的植被, 由于一种植被处在不同的生长期, 遭受的病虫害不同, 其反射率也不同, 所以图像的密度, 透光性也不同, 所以植被在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上虽然都是非常偏红的品红色, 但深浅也会相差很大, 如健康茂盛———亮红, 幼年———粉红, 病害———暗红, 成熟农作物—鲜红等。基本的规律是植被生长的越好, 反射率越高, 就会越偏红。

不同的植被, 如小麦、树木、灌木丛颜色会不同在讲解的遥感图像数据上找到相应的地物进行观察。

1.4.2 标准假彩色合成不同水质水体颜色变化特点

彩色合成中, 水体颜色的变化主要由水中所含物质来决定, 课上以TM432洞庭湖为例讲解, 水体当清而深时是黑色, 因为水体在三个波段上的反射率都较低, 红、绿、蓝三原色都不容易透出故为黑色;当水体中含泥沙时在TM3橙红光波段, TM2绿黄光波段, 泥沙具有一定的反射率, 增加绿、蓝光的透光率, 合成为淡青色;有水藻时TM4摄影红外波段反射率大大增强, 具有了植被的光谱特征, 呈现出带红点、红晕的图像特征。并可进一步为同学讲解水体污染监测, 如赤潮。

1.4.3 云、雪、冰在TM432标准假彩色合成时是什么颜色

云、雪、冰, 因其在TM432三个波段反射率均较高, 红、绿、蓝三原色光均能很好的透过来, 加色法合成为白色。

1.4.4 当遇到我们没有讲过的地物时, 如何分析其颜色

注意为学生梳理思路, 从地物的波谱曲线入手, 结合遥感图像波段特征, 按照图1、图2、图3的思路方法进行分析, 即可得到答案。

1.5 相关作业

草绘植被的反射波谱曲线。结合多波段假彩色合成实验, 综合分析植被在TM标准假彩色 (模拟真彩色) 图像上的色彩特征, 并说明为什么? (提示:植被的反射波谱特性、ETM+各波段的工作波长、植被在不同波段图像上的色调、透明正片的影像密度或DN值、波段与三原色光组合、色光加法混合原理)

2 授课方式

在课上首先把一幅图像由灰度变为彩色的, 勾起学生的好奇心, 然后按照“理论+实验”、“提问+讨论”方式完成教学。分别用光学图像处理方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来实现。

光学图像处理方法, 采用多光谱彩色合成仪 (图4) ,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 各种传统的光学图像处理方法几乎都得以在计算机上实现, 该仪器已少人问津, 但对直观地理解彩色合成图像处理的原理还起着难以取代的作用, 在这里仅作简要介绍, 该实验选用的是MSS数据。

实验选择MSS7, MSS5, MSS4三个透明正片, 图5 (左) 单波段图像, 对应多光谱彩色合成仪的三个通道, 以MSS7 (R) , MSS5 (G) , MSS4 (B) 的方式给三个透明正片配以红、绿、蓝三原色光, 即出现图5 (右) 的彩色合成以后的图像。当图像彩色合成实现后, 以洞庭湖下方代表芦苇分布的品红色区域为例, 按照图1的原理再强调一次原理, 学生才会有眼见为实的感触。

多光谱彩色合成仪可以将三原色顺序以C32种组合调整顺序, 除MSS7、5、4对应R、G、B为标准假彩色之外, 其它组合———统称非标准假彩色合成, 或直接称为彩色合成。其中MSS5 (R) 、7 (G) 、4 (B) 被称为模拟真彩色。

数字图像处理, 在计算机上, 用ERDAS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完成, 选用TM、ETM+等数据均可。彩色合成处理过程较简单, 出现的效果需要依照图2和图3以及授课内容作出详细认真的讲解, 并注意单独观察TM4 (R) , TM3 (G) , TM2 (B) 具有植被部位的透光性, 分析透光性是否由其反射率来决定, 透过的光根据加色法彩色合成原理, 即得植被的颜色———品红色 (图5) 。

TM有7个波段, 6波段为热红外图像不参与反射波谱特性图像的彩色合成, 所以彩色合成选择TM1、TM2、TM3、TM4、TM5、TM7, 6个波段完成, 共有C63种合成方案, 老师再为学生演示TM3 (R) 、TM2 (G) 、TM1 (B) 彩色合成方案, 并按照授课内容讲解, 其余方案由学生自己操作, 体会其中的原理, 并总结颜色变化的原因, 完成1.3的作业。

3 课程内容重难点分析

本课程设计100分钟, 70分钟讲解加演示, 30分钟学生用ERDAS软件自己操作完成。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观察不同的彩色合成下地物颜色的变化, 考虑为什么, 并完成作业。 (下转第68页) (上接第55页) 4结论

本设计将地物的波谱特性, 图像的灰度, 透明正片的透光率, 多波段图像波段效应、三原色光原理, 加色法色光混合原理全部融会贯通起来, 使学生真正理解彩色合成的原理, 并在实际工作中能灵活运用, 如比值图像、主成份分析处理后的图像, 也可以用本设计彩色合成原理来理解, 只是失去了地物的波谱意义, 体现的是其数学特征, 由DN值来决定。在实际教学中本设计教学效果非常好, 所以将其总结成文。S

摘要:多波段遥感图像彩色合成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遥感图像应用处理, 本文对其授课目标、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授课顺序、授课重点等进行了设计, 并将彩色合成原理从色度学、地物波谱特性、图像灰度值 (图像密度、透光性) 等几个方面进行关联, 使学生真正学懂彩色合成的基本原理, 并能灵活地应用到遥感图像专题信息提取的实践之中。

关键词:标准假彩色合成,真彩色合成,加色法

参考文献

[1]母国光, 站元龄.光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8.

[2]荆其诚, 等.色度学[M].科学出版社, 1979.

[3]汤顺青.色度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0.

[4]吕斯骅.遥感物理基础[M].商务印书馆, 1981.

[5]陈述彭.遥感大词典[M].科学出版社, 1990.

[6]朱亮璞.遥感地质学[M].地质出版社, 1994.

[7]霍宏涛.数字图像处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彩色中国》 篇8

会上,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余树章先生介绍说:“自富士施乐(中国)实施了价值与销量战略后,推出了一系列‘中国定制’产品。其中,首款入门级‘中国定制’A3黑白数码复合机总销量创造了业界新高,突破10万余台。今天,富士施乐正式推出‘中国定制’的入门级彩色产品,希望为中小企业彩色办公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文办协会理事长朱明凯先生指出:“在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这些企业对文印设备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化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中小企业彩色办公需求呈明显增长态势,但兼具高品质彩色输出和低成本的产品一直是中小企业彩色办公领域的空白。富士施乐‘中国定制’的彩色复合机新品不仅适时填补了市场空白,更将掀起一场彩色办公革命,有效推动彩色办公的应用与普及。”

此次发布的DocuCentre SC2020恰恰满足了中小企业对彩色办公性价比的苛求。作为业界首款“中国定制”的入门彩色数码复合机,富士施乐DocuCentre SC2020具备彩色打印、彩色复印、彩色扫描三大功能,并在彩色输出品质、人性化便捷操作、節能环保、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上一篇:超声诊断笔记下一篇:五一节劳动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