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绿色农业发展建设经验交流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县农村绿色农业发展建设经验交流(精选7篇)

县农村绿色农业发展建设经验交流 篇1

X县是一个农业县,总面积722平方公里,全县12个乡镇,1个办事处,323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其中农业人口41.6万,占87,耕地面积50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2亩。2005年,我们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县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62.2亿元,增长16,第一产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7.9本文转载自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更多资料,二、三产业比重达88.4;完成财政收入1.91亿元,增长48.9;全年投资500万元以上建成和在建项目达117个,累计完成投资14.6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49元,分别增长11.3和11.6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52亿元,增长11.6。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近期,我们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结合省、市工作部署,立足我县当前实际,扎实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前期工作。

一是调查摸底,筛选试点村。去年12月份,我们组织有关单位人员,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抽调人员深入全县12个乡镇的重点村,摸底调查,掌握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广泛征求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后,首批筛选6个村作为今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其中,上报市级试点村1个;县级试点村5个,分别是X村。

二是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先进地区经验。今年元月16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农业等部门负责同志到X市柴岭村、西万村考察,学习他们的做法;春节刚过,副县长李留军又带领五个乡镇的乡镇长和六个试点村的党支部书记,到濮阳县庆祖镇庆南村、西辛庄村、子岸乡西掘地村三个濮阳市小康建设示范村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不仅增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感观,而且也着实看到了我们自己工作的差距。参观沁阳、濮阳两地五个村新农村建设情况后,我们得到了三点启示: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村级党组织,必须有一个率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西辛庄是全国先进基层党支部,他们的村支书李连成是十六大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庆南村、西掘地村都是濮阳市先进五好基层党支部。这几个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干事创业积极性高,在群众中威信很高。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较好地发挥村组干部和农民群众两个积极性。只有广大干群自觉自愿参与,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经济基础为后盾。我们所参观学习的5个先进村,每个村都有一定数量的工业企业,工业化程度高,村集体有收入,农民绝大部分有入股,收入水平高,村里公共设施建设投入有保障,农民住宅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较高。如庆南村,有大小股份制企业几十家,全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进企业当工人,村里修路全部集体投入,农业税和小学学费从1993年就开始全免,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000余元,该村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分片集中建设,布局合理,新农村已具雏形。

三是召开座谈会,制定新农村建设意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新任务、新课题,我们在参观学习、借鉴外地先进做法的基础上,依据我县实际,多次组织计划、城建、统计、农业、交通、水利等部门负责同志、专业技术人员和乡村两级负责人召开座谈会,详细研究、讨论,初步制定了《宝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及《X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建设标准》主要包括五项内容:

1、生产发展方面,包括私营经济规模,农村从事二、三产业人本文文来源于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更多资料数,农业机械化程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幅度等发展指标;

2、生活宽裕方面,主要包括吃、住、用、受教育程度、群体文娱活动及社会保障等内容;

3、乡风文明方面,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移风移俗,崇尚科学,培养农民达到“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四有标准;

4、村容整洁方面,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的改善,主要包括水、电、路、电话、有线电视“五通”,宅基地规划合理,无空心村,农户全部用上沼气,达到“生活环境优美化、家居条件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标准;

5、管理民主方面,主要强调两委班子团结,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依法办事和干事创业能力强,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有相应的协会、合作组织,并能较好发挥作用。

为了使新农村建设标准更符合实际,更具操作性,近期,我们再次组织人员对《建设标准》进一步修改,并及时发到各乡镇及县直有关单位征求意见,现正在收集各方面反馈意见,待归纳整理后,结合市里安排意见,正式印发并组织实施。

四是对照《建设标准》,加大试点村建设投入。首

先是县财政为每个试点村拨出专项经费5万元,用于其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其次是乡村两级自筹资金,加快硬件建设。去冬今春,在龙泉寺村投入资金19万元,拆除临街房、危房11间,道路拓宽150米,硬化修补300米,栽植各种常青树1300棵。在枣庄村投入161万元,硬化道路4.5公里,建沼气池350个,打深水井1眼,植树1.5万棵。在周营村投入

5.5万元,进行沿街绿化和墙体涂白。在高铁村投入资金4.5万元,修水泥路600米,栽树5000棵。在陈营村投入80万元,建成了1个村民健身广场、4座花园、1个标准化公厕和3个垃圾堆放点,栽种绿化树5000余棵。在马旗营村投入8.3万元,建沼气池40座、桥涵4座,在村主街安装了路灯。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要求,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各项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进步,努力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力争通过不断发展,逐步实现新房屋、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新”目标,全面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

(二)试点村基本情况

我们上报的市级试点村X村,耕地面积2470亩,总人口1631人,2005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7400万元,人均50140元,人均纯收入3900元,村容村貌整洁,70以上农户建有沼气池,主要街道已硬化、亮化、绿化;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秧歌队;建成了河南省“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现有一个工业园区,有颐宁多肽保健品厂、机械厂、面粉厂、洗煤厂和养鸡场等7家企业,企业全部投产后工业园区年产值可达1.2亿元,利税800万元。该村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生态平衡村”等荣誉称号。

五个县级试点村中,X村,有耕地面积2747亩,总人口2324人,养殖业比较发达,是我县重点养殖专业村,建有源源乳品加工厂、万头商品猪场和几十个规模养殖场,村里主要道路已硬化,现有沼气池200余座,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7737万元,人均33290元,人均纯收入2982元。X村,460户,1725人,耕地面积1400亩,村民主要从事养殖、种植及运输,村主要道路已硬化、绿化,2005年工农业生产总值16031万元,人均97810元,人均纯收入2899元。X村,耕地面积1410亩,总人口985人,80以上的农户从事建筑器械出租,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420万元,人均4220元,人均纯收入2436元,村主要道路已硬化,并安装了路灯。X村,耕地面积1800余亩,全村近400户1500口人,380多户建有沼气池,养殖业发达,是闻名全市的养殖专业村,建成了河南省无公害养殖园区,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8975万元,人均63790元,人均纯收入4226元。X村,430户1619人,耕地面积2300亩,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2119万元,人均12750元,人均纯收入3718元,村主要道路已硬化、绿化,是“魔术之乡”的中心和魔术的发源地,从事魔术产业人数占50以上,魔术产业已成为该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一是建立专门组织,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社会工程。为搞好协调,扎实推进,调动全社会积极性,我县将成立“宝丰县建设和谐新农村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各乡镇及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抽调得力人员充实到办公室,从事日常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部署,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每个试点村由两名县领导分包,加快推进,确保此项工作按计划有条不紊进行。

二是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明确县直各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的职责和任务,并开展对口帮建活动。按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动员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和农业、林业、畜牧、水利、交通、城建、卫生、文化等多个部门参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帮建;动员部分重点企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支援,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重点,加快推进。

三是加大县公共财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今年,我们在认真落实上级惠农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的同时,县财政至少列出100万元资金用于试点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外,我们还将制定一系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以奖代补政策,使中央的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建设新农村,必须以新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支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发展壮大农业产业,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优势品种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逐步形成以农村工业为主导,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大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力度,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十一五”期间,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五是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首先是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扩大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安居乐业。其次是深化城乡建设体制改革,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纳入公共财政,鼓励各种主体参与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建设投入的力度。其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增加农村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投入,加快建立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对农村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六是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开展适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培养一批农村的致富带头人、农民技术员、骨干农民、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五支队伍,实施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等各项农民培训工程,提升新型农民的科技素质,引导广大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扎实开展普法教育,推进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和信用村、信用户的创建工作,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和诚信意识;加强村镇文化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县农村绿色农业发展建设经验交流 篇2

一、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㈠发展历程在不同时期, 张家川县结合实际制定了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村能源的规划, 分步组织实施, 结合当地经济开展能源建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张家川县广大农村群众的日常炊事、取暖用能主要依赖生物原料 (包括薪柴、秸秆、畜粪、野草等) 。据统计, 张家川县生物能源年消费量62432吨, 占农村能源消费量的74.8% (其中薪柴占42.5%, 秸秆39.7%, 畜粪野草占17.8%) ;煤炭、电能占农村能源消费量的25.2%;其中成品油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电能主要用于照明, 煤炭主要用于冬季采暖。根据农村能源消费的严重短缺这一实际, 为了解决群众生活用能, 张家川县制定了能源发展规划:一是挖掘土地潜力, 发展培育薪炭林;二是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 种植业突出发展高秆作物;三是开展节柴改灶技术, 提高资源的热利用率;四是开辟新的能源建设项目, 依托水资源发展小型水力发电, 在中西部地区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 积极开展农村沼气的开发利用, 增加煤、电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 张家川县东部地区的原始森林和天然植被遭到了过度采伐, 加之养殖量的不断增加, 农作物秸秆大部分用于养畜, 农村用能供求矛盾日渐突出。张家川县与华亭县毗邻, 县上积极发展农村供煤专业户和联营公司, 在煤炭价格上, 国家给予适当补贴, 煤炭开始成为张家川县广大农村能源消费的主力, 以煤代柴政策的落实, 从根本上解决了张家川县破坏植被的问题, 扭转了“三料”俱缺的局面。据统计, 该阶段煤炭占农村能源消费量的42.6%, 薪柴、秸秆、畜粪、野草为54.0%, 电能为3.1%, 太阳能为0.3%。薪柴和农作物秸秆、畜粪、野草等生物燃料仍是中东部林缘区群众的主要用能来源。为了探索农村能源发展新途径, 张家川县从当地实际出发, 有计划的开发利用水利、风力、太阳能资源。一是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产品, 推广太阳灶1000台, 太阳能热水器2000台, 太阳能利用占总户数的5.8%。据统计, 菱苦土太阳灶采光面积25平方米, 设计功率1千瓦, 热效率50%, 适于农村五六口农户使用, 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每天可节约煤炭1千克, 省柴达四分之三。二是县科委在龙山、马关、上磨三乡各建立了一个能源试验村, 试验推广沼气技术, 共计建造沼气120口, 由于沼气池建造技术上的缺陷, 管理难度大, 使用效果不佳, 没有得到大力推广使用。三是大力改造旧式锅炉灶, 全县共计改造旧式锅炉灶3.8万户, 旧式的炉灶热利用率只有10%, 通过改造新炉灶热利用率达到了25%~30%, 全县年节省燃料4万千克。进入新世纪, 农村能源建设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能源发展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能源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农村能源建设内容和领域的不断拓展, 其功能也由过去解决农村生活用能为主逐步向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扩展。开发利用农村能源已成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优化用能结构、减轻环境污染、推进节能减排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㈡发展现状自2003年国家启动实施农村沼气国债建设项目以来, 农村沼气建设进入了快速、试点、示范、普及、多元发展和建管并重的发展阶段, 农村能源建设成果显著。截至2013年, 全县15个乡镇210村累计建成“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1.3万余户, 户用沼气使用普及率达到了42.3%。在加快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的同时, 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 大力推广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省柴节煤炉、太阳能路灯等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全县累计推广太阳灶4万余台, 太阳能热水器5000余台, 推广高效省柴节煤灶1万台, 太阳能路灯500台, 修建太阳能暖圈8000余户, 使群众日常用能结构逐步改善。据统计, 该阶段农村用能结构为:煤炭36.5%;电能17.1%;薪柴、秸秆、畜粪、野草29.3%;太阳能9.8%;沼气7.3%。用能结构的变化, 一方面缓解了电力、煤炭的压力, 另一方面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及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截至目前, 已建成县级农村沼气协会1个、乡级沼气分会15个、村级服务网点55处。农村能源管理机构基本健全, 建管并重的管理机制初步形成。

二、农村能源建设取得的成效

通过30年的发展和农村能源项目的逐步实施, 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㈠农村能源逐步走向多元化发展轨道农村能源已发展成以农村沼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省柴节煤炉灶、太阳能路灯等为主的建设格局, 农户生活用能水平不断提高、用能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张家川县于2009年实施了“清洁校园工程”项目, 在大阳乡太原中学和梁山乡五坊小学分别建成50立方米和30立方米沼气池2座, 张家川县牧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8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项目已获得省发改委批复立项建设。

㈡农村能源技术体系日趋成熟农村沼气、太阳能热利用和农村节能等领域已形成了技术门类比较齐全、服务体系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保障了农村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的迅速发展。同时, 秸秆高效利用、太阳能发电等新兴技术和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商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新产品得到了大力推广和使用。

㈢农村能源建设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变革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的实施, 有效的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变革。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 强化了农牧结合, 既能促进农业的发展, 又能增强畜牧业的发展, 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和带动农民进步的重要途径。沼气、太阳能等农村新能源的利用, 促进了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 群众的农业科技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生活习惯日益趋向文明健康发展, 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㈣农村能源建设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农村新能源的利用, 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村沼气上连养殖业, 下接种植业, 一头连着生产, 一头连着生活, 在促进农业增效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作用十分明显。张家川县在种植业、林果业等方面, 大力推广普及“三沼”综合利用技术, 累计推广“畜-沼-果 (粮、菜) ”生态循环农业45000亩。沼肥技术的推广利用, 提高了农村沼气项目的综合效益, 促进了农村沼气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了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据测算, 建一个8立方米~10立方米的沼气池年增收节支在2100元以上。据测算, 全县仅农村沼气年可增产增收达2755.2万元,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㈤农村能源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一是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有效改善了农村空气质量, 防止农村水环境污染, 保护了水源, 改善了水环境的质量。二是减少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沼气发酵残留物对农作物病害、虫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其防治效果与目前使用的许多农药相当。三是改良土壤。沼肥营养缓速兼备, 肥效稳定, 成本低廉, 既可作追肥, 又可作基肥。不仅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 而且还能提高地温和土壤通透性, 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为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提供了物质保障。四是保护森林植被。新能源的利用减少了薪柴的利用, 年均相当于保护林地5万亩、干旱草地10万亩, 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和防止水土流失。

三、农村能源的发展建议

农村能源建设,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切实改善农村民生的必然要求。目前, 张家川县群众收入低, 还有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农民生活主要依靠薪柴、秸秆、煤炭等传统能源, 农村能源发展的潜力巨大。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㈠搞好能源建设规划与加大建设投资政府在农村能源资源利用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是农村能源建设的核心主体, 各级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维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将贫困地区农村生活用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规划、整合资源和加大投资。在农村能源开发、建设中, 应把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统筹考虑, 一并解决, 并以此作为制定、完善、调整生态建设、环境管理、经济发展和生活能源保障的政策依据, 建立、健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㈡逐步推广利用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沼气、太阳能和电能是未来农村生活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 其利用环境经济效益明显。应着力研究开发沼气、太阳能和电能的多种用途, 把其放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全局考虑, 统筹利用。要通过合理布局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推广应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积极推进生物质气化工程, 加快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 开发沼气产业。大力推广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依据当地风力资源优势, 发展建设风力发电项目等农村可再生能源, 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 促进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照明、炊事、取暖条件, 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㈢继续探索取暖用能技术与方式, 拓宽农村能源渠道农户生活能源结构转化对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环境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近几年, 虽然大规模开展了户用沼气项目建设, 但是只解决了部分项目户炊事用能短缺的问题, 而对解决取暖用能问题尚未开展建设。取暖 (尤其是煨炕) 主要利用生物燃料和煤炭, 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 可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照、风力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型能源, 进一步探索研究太阳能暖房和风力发电等相关技术和应用方式, 逐步利用电能取代生物能源进行取暖。

摘要:本文分析了张家川县农村能源建设取得的成就, 因地制宜提出了搞好能源建设规划与加大投资、推广利用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探索用能技术与方式, 拓宽农村能源渠道等建议。

农业大县建设经验交流材料(一) 篇3

一、正确分析形势,明确粮食产业地位

**市是农业大市,粮食生产是我们的传统优势,粮食作物产值占

农业总值的四分之一强,如何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是我们近年解决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署粮食生产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点,挖掘潜力、扩大优势。

(一)因势利导持续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市耕地面积大,全市尚有41.06万亩荒地可供开垦,土壤质量中等,可改造性强,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缺水和有机质含量不高等,通过工程、技术等措施,在短期内就完全可以改造成高产农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面积的扩大,充分利用粮食政策引导农民通过开垦宜农荒地增加粮田面积、开展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生产面积。2004年以来,我市通过开垦,新增耕地5.29万亩用来发展粮食生产;生产复种指数由1.86增加到2008年的1.95,相当于增加粮食生产面积13.5万亩,粮食常年复种面积控制在200万亩以上。

(二)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我市粮食生产面积位居全省第一,但单产却位居全省第十八位,与我市相邻的、自然条件相近的襄阳区相比要低10多公斤,如果我们采取措施将单产水平提高105公斤,就可以增加粮食产量25万吨。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我市粮食生产发展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立足**实际,把工作的突破口选择在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上,主攻单产,增加总产。通过加速良种的推广步伐,增加高产粮食作物面积;每年坚持建设5-6万亩标准粮田,增加1-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开展秸秆还田,提升有机质等措施,将粮食单产由2004年的385.21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494.1公斤,增加了108.89斤,增幅28.27%,粮食总产自2004年以来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年均粮食总产93万吨,平均粮食商品量70.7万吨,商品率76.03%,人均占有粮食859.5公斤,其中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1257公斤,全市依靠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占农民人均增收的60%。

(三)千方百计提高种粮效益。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较低,为了解决种粮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立足粮食优势,发展产业化经营,打造地方经济强势行业。我们在抓好粮食生产、促进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还把发展粮食产业化作为提高粮食整体效益,拉动全市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把粮食产业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骨干项目,粮食加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60多家,粮食加工能力200万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粮农签订粮食定单160多万亩,收购粮食75万吨,全市70%以上的粮食实现未产先销,粮食产业年加工产值20亿元,仅此一项为农民人平增收60元。

(四)积极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一是结合**粮食种植传统开展区域化布局,将全市规划为枣北旱作粮食优势区、枣南水旱轮作优势区。因势利导,在枣北推行优质专用小麦与饲料玉米连作;在枣南推行优质专用小麦与优质稻米连作,实现区域化布局,利于产业化经营,提高收购价格5%。二是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开展专业化生产,推动粮食生产向集约化、专业发展,提高优质率。全市拿出240万元,补贴优质水稻良种40万公斤,全市小麦优质品率实现100%,水稻实现80%,涌现出了大批优质品种专业村。三是采取良种、农资补贴的方式,发展马铃薯产业,引导农民发展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2万亩,即增加粮食产量,(来源:好范文 http:///)又丰富了市场。

二、依靠政策引导,激发农民种粮热情

一是在充分宣传贯彻中央和湖北省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方针和政策的同时,2008年我们重点抓好了政策的持续执行,将粮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补贴等政策性补贴足额直接发放到每个种粮农民,平均每亩76元,鼓励农民用于种粮投入。二是市政府将粮食奖励政策扩大到种粮农民,财政拿出50万元(比上年增3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农业生产组织、重大生产环节及粮食高产创建上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营造多种粮、种好粮的良好氛围。三是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开展规模化生产,扶持发展粮食专业户600多个,培植了一批粮食生产的中坚力量,带动种粮水平整体提高。在政策的带动和激励下,今年再度出现了粮食面积和产量夏秋两季同增的好形势,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全年粮食生产面积

237.62万亩,比2007年增加8.06万亩,增3.51%;总产达到117.4万吨,比上年增加11.55万吨,增长10.91%。粮食商品量98.94万吨,商品率84.28%,人均占有粮食1068公斤,其中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1566公斤,全市依靠发展粮食生产可促进农民人均增收300元,占农民人均增收的60%。

三、完善

保障体系,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一)完善科技推广体系,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一是稳定推广队伍、保障推广经费。在乡一级推广上,细化业务管理,打破平均制,“实行公平竞争上岗、按承担推广任务定责,按任务完成质量付酬,全程合同管理”,由政府买单,将推广任务和经费明细到个人,实现“定岗、定责、定工作任务、定工作经费与劳动报酬”的四定工作机制;在市一级结合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农业科技入户,系统培训了5000多户新型农民作为村级技术骨干,恢复了市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镇有农业服务中心、村有科技示范户的农技服务网络;**市财政按农业人口每人15元的标准统筹解决乡镇农业事业费750万元,配套省财政的45万元,实现了农业技术推广“有经费保障、有任务目标、有考核兑现”。二是改革推广方式,提高科技贡献率。为了增加产量、提高效益,我们狠抓农业科技的组装配套应用。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氮肥后移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轻简化栽培等粮食生产新技术组装配套应用。采取电视专题、科技电影、现场会、宣传车、科技下乡、专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加强种粮农民的技术培训,全市90%以上的农户熟练掌握了粮食生产实用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药剂拌种、种子包衣等常规的高产技术全面普及,全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250万亩次,种子包衣150万亩次。免耕、直播等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迅速,应用面积50万亩,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持,测算科技贡献率达到62%。三是全面普及良种,实现优质高产。投入资金1400多万元,建立了5万亩稳固的粮食良种繁育基地,对小麦实行每两年一个轮次的换种,对水稻、玉米等推行统一供种。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粮食良种覆盖率达到99.32%,其中小麦、水稻、玉米等大宗农作物实现100%的良种率,直接促进了全市粮食优质率整体提高10%。

(二)强化避灾减灾措施,增加粮食生产效益。**地处南北气候交界地带,农业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避灾减灾措施和抗灾生产,将抗灾生产领导小组和病虫防治指挥部的职权范围扩展到农业投入品的流通领域,负责全市农业减灾、抗灾物资的储备、管理、应急调运等。结合本地灾害发生频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粮食生产抗灾预案,提高对应急事件或重大病虫、自然灾害的控制、自救能力。除了成立的服务型机防队外,市财政还拿出50万元资金,购置了600多台机动喷雾器、喷雾喷粉机和人工气象设施,成立了30个抗灾应急控制机防队,储备了上千吨的物资,用于应急减灾。在早春冰冻灾害天气和水稻两迁害虫大暴发,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两次及时启动抗灾预案,调运应急物资2000吨,出动机动喷雾器3000多台、手动喷雾器11万具,开展应急控制防治180多万亩次,成功地控制了灾害和次生灾害的发生,挽回粮食12万吨以上。与此同时,结合应急防治,采取叶面喷肥、精细管理等方式,将适用的增产技术全面普及,实现了抗灾保丰收。

(三)发展农村服务组织,全面开展社会化服务。为了解决小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矛盾,提高生产效率,我们以发展农村服务业为契机,组建植保机防队300多个、农村专业合作社60多个,全面开展社会化服务,协调机耕、机播、机插、机收设备2400多台,进行全程机械化跨区作业,即缓解了农村劳力紧张的矛盾,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提高了种植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目前全市粮食生产机耕面积占播种面积的80%,机收率90%以上,机械精播、半精播占60%。

(四)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实现粮食可持续发展。一是在全市开展减氮、增磷、提升有机质工程。秸秆覆盖还田面积60多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0%,平衡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状,利于持续增产。二是充分利用国家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的积极性。全年农业基础设施投入2.2亿元,整理土地5万亩,建设标准粮田4万亩,水库除险加固4座,开挖堰塘220口,提高了生产保障能力。三是开展高产攻关,增强生产后劲。抓住粮食高产创建“十个一”机遇,在全市大力推进高产创建,建立水稻高产攻关方24片,面积5万亩,平均单产709公斤,小麦高产攻关方6片,面积1万亩,平均单产506公斤;水稻高产竞赛方5片,面积2200亩,平均单产811公斤,小麦高产竞赛方2片,面积500亩,平均单产517公斤,充分挖掘了现阶段土地增产潜力,为全市粮食单产再上新台阶提供技术支持。四是加大示范力度,带动综合能力提高。全市建立万亩小麦、玉米连作高产示范2个,建立万亩优质水稻高产栽培示范区1个,建立千亩小麦单产过千斤示范片16个,建立小麦、水稻高产示范点各510个,平均每个村1个。全市共计建立各种示范片、点面积11万亩,平均单产650公斤,这些示范基地直接面向农民,示范带动各种高产栽培技术的普及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

四、做好产业文章,再创粮食生产辉煌

根据专家建议,我们还规划了食品工业区,力求把我市的粮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优质小麦、优质大米、玉米及马铃薯的产业化做成富民强市的行业。在小麦产业上,重点建立稳固的产销协作关系,产业化经营上连市场下连19万农户。整合组建了金华麦面集团,由面粉加工向精细加工转变,由粗产品调出向精深食品调出转变;在大米产业上,整合资源,统一品牌、联合开发,做大做强优质米龙头企业,积极争创优质品牌;在玉米产业上,鼓励饲料企业直接参与产业化经营,订单面积占玉米生产面积的90%,企业间开展横向联合,大力发展养殖业,形成生猪经营40万头、畜禽养殖300万只的产业化规模,实现就地转化再增值。目前,我市粮食产业加工增值比例已经达到1:1,粮食加工产值20亿元,工业体系基本健全,正由粮食优势向经济优势、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

五、实行科学规划,确保粮食稳定发展

(一)抓好粮食高产创建,推动农技推广工作。2009年,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好三个高产创建项目。即小麦、水稻、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和小面积高产攻关示范区,按照统一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将高产高效示范区打造成一流的示范亮点区,小麦高产创建指标力争攻关田550公斤/亩,万亩示范区500公斤/亩;水稻高产创建指标力争攻关田750公斤/亩,万亩示范区700公斤/亩;玉米高产创建指标力争攻关田600公斤/亩,万亩示范区550公斤/亩;在环城鲍庄村落实小麦免耕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小麦机械条播试验、药剂拌种试验、不同氮肥水平钾肥水平防治小麦条锈病试验等项目;在环城方湾村落实油菜免耕栽培技术的示范50亩。同时,抓好水稻旱育免耕抛秧、秸杆还田、麦林套稻、精量播种、机械插秧和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等技术展示和试验、示范。

(二)认真搞好农情调查,确保及时贯彻应用。一是在粮棉油等农作物重大生产环节开展农情调查不少于30次,全年编发《农情简报》30期;二是在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预测预报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筛选和示范推广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与新型植保机械,着力示范推广安全用药技术,以及重大抗药性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使各种病虫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发布《病虫情报》25期,在电视上播出农业科技推广专题节目30期以上;三是在化肥、农药、土壤等检测项目中完成4000个土样的养分含量检测和100个化肥、农药有效成分检测,下发施肥通知单4000份,确保测土配方施肥应用面积达到80万亩次。

(三)强化科技培训力度,搞好农民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发放技术资料与影视教学相结合、入户指导与媒体宣传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到全市各镇开展春耕和秋播技术培训,定期和不定期地在田间地头为农民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

县农村绿色农业发展建设经验交流 篇4

一、XX省XX县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情况

截止目前,XX县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个,吸收会员3800余人,辐射农户1.2万余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8%,涉及四大主导产业6个项目,其中牛业协会1个,中药材、龙脑樟、蔬菜、金秋梨等经济作物协会6个,畜牧兽医水产、贡溪鸡养殖协会2个。2005年,来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总收入1.28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1%,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创收0.6亿元,户均增收5000元,人均增收680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1、加强扶持服务,培育、催生、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XX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一些农民基于生产、销售需要,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些小型的协会,以技术与协作为链接,小规模经营农产品。由于受交通、信息、技术及服务体系等诸多因素影响,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下,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市场销售不畅,农民迫切需要建立和发展新型的自我服务组织,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XX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培育、催生、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在信贷上予以支持,多次组织典型到乡村现身说法,促进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XX县牛业协会成立较早,但以往由于人员少、实力弱,在引进项目、更新技术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为扶持肉牛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先后筹资300余万元,建成了XX省西部最大的牲畜集散市场,还列入了全国秸杆氨化养牛示范县,并顺利通过了省科技等部门的验收,该项目总投资2010余万元,各级财政投资200万元,有效地推动了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生产、技术服务、销售等过程中,协会以牲畜集散市场为舞台,向农户提供优质牧草种,2005年全县种草大户达380余户,种草面积1.6万余亩,并已建立冷冻配种站(点)21个,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价格销售,既整合了湘西黄牛品牌,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娘家人”和“源动力”。

2、强化信息引导,逐步提升农村经济合作的组织层次。在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中,注重开展多层次、多角度信息服务。与省农科院、林科院、农大等科研部门及院校建立技术协作联系,在协会与院校之间牵线搭桥,为农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定期聘请专家,集中或分散对合作组织会员进行技术培训,向农民传播新的经营理念。2005年,共举办有针对性培训班68期,培训会员4.86万人次,以经济合作组织为载体引进培育新品种28个、新技术8项,建设高标准示范园区6个,加快科技推广步伐,健全信息网络,推进科技更新。全县298个行政村,已全部安装“村村通”,占信号覆盖村的100%;针对农业生产中的集中突出问题,县电视台开播专题节目106期,从而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业新技术的普及。

3、创新培育模式,激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潜能。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地培育引导各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初步形成了“产业型”的发展格局。一是行业协会调控型。发挥行业协会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组织协调功能。由农民联合发起,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协会,构建“一家一户为基础、千家万户成规模、区域布局作基地、龙头企业拓市场”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组建的县肉牛产业、龙脑樟等协会通过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将不同经营主体组合起来,促进公司与农户、农户与基地及市场的紧密联系,构建了外辟多元市场、内建特色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大户群体扩张型。能人大户“以一带十”共同致富是激活农民调整结构的源动力。扶持种、养、加、运、销和为农服务的农村大户,牵头组成专业协会,把广大农民的“着力点”和“兴奋点”引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动主导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XX镇XX村贩牛大户XXX(肉牛协会副理事长)针对农民单一长途贩牛市场行情不了解、风险高等实际问题,投资12万余元长途贩牛,2005年向浙江省、福建省、长沙等地贩牛3800余头,产值近100万元,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湘、黔两省远近闻名的“贩牛王”。三是村组、农户、公司、市场联合型。由村组集体牵头,吸收本村及周边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民建立协会,通过组建协会,集聚农户联手经营,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规避了市场风险,产品质量及效益得到逐年提高。XX镇龙脑樟协会针对当地农民种植龙脑樟等问题,在县农业综合开发办积极争取世行贷款支持该项目的同时,并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办理了“XX”牌天然冰片商标,实现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四统一”。每公斤枝叶收购价格比原来提高了0.1元。流通决定生产,销售决定效益,搞活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合作,采取“市场+企业+农户+基地”的运行机制。县龙脑公司已在美国、加拿大及北京、上海、台湾等地打开了销售市场。四是院校基地合作型。农业科研机构与农民联合,发展主导产业,主动挂、靠、联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园。XX镇龙脑樟协会与湖南省林科院林化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XX省XX院XX所派驻专家对龙脑樟协会会员进行培训和指导,龙脑樟面积由2004年的400亩发展至2005年的1600余亩,年产“XX”牌天然冰片2.6吨,产值达200余万元,三年后将建设7000亩龙脑樟原料林基地,成为特色产业一品村镇。五是加工企业带动型。不断建立和完善产业内部新型利益关系,改变农民单纯卖原料的传统经营方式,吸引农民以土地、原料、进厂做工等形式参股分红,由单纯的买卖关系变为伙伴关系;龙头企业采取保护价收购、预付定金、二次结算等办法,反哺基地及农户,形成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贮藏、包装、销售肉牛等农产品1200余吨,产值达5200万元。龙头企业集群初步形成,带动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成为县域农产品搏击市场的中坚力量。

4、规范运行管理,保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由于农民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实现合作的认识不足,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缺乏合作的积极主动性,致使合作的范围尚小,许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摇摆不定的初始化起步阶段。因而在具体的操作上,做到了“两规范、一完善”。一是规范政府行为。坚持民营团体进位、行政管理退位的原则,经过初期一段时间直接扶持之后,逐渐转向以指导和引导为主,逐步强化农民在合作经济组织中的主体地位。二是规范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层层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发挥农民会员主体作用,增加农民会员的发言权,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要求,引入有管理经验的能人行家参与治理,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水平,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达到了“四有”,即有章程、有组织、有机构、有制度。三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以订单合同方式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害,逐步使公司与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形成效益均沾的信用载体。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XX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合作经济组织合作不够规范,联接链条脆弱。组织与会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够紧密,没有明确的合同约束,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基本处于好则合、不好则散,有利则合、遇险则散的松散状态.二是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有序管理。大部分合作组织没有严密的运行章程,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不够健全,成员素质不高,只是凭经验、凭干劲办事,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不强,影响了整体功能的发挥。三是缺乏来自国家、政府层面的法律支持。目前,我国是亚洲除朝鲜外唯一一个没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的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性质和地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支持。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这对合作组织的发展无疑是一大福音。由于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农村改革中再次以实践先于理论,先于政策法律支持的情况下产生的,所以发展还缺乏良好的环境氛围,客观上限制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四是组织化程度欠缺,服务水平不高。多数合作组织没有兴办实体,服务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等层面,提供加工、储运等配套服务能力较弱,吸引力、凝聚力不强,尚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三、建议

如何加强培育、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解决以上存在问题,关键是要国家立法支持,坚持“抓中介、活流通、强服务、保增收”,形成“组有专业大户、村有专业队伍、乡(镇)有合作基地、县有合作企业(公司)、产业有专业协会”的综合服务体系,才能支持和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1、扶持、培育和引导,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充分释放政策导向效应,推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一是强化宣传。发挥电视、“村村通”网络平台作用,多层次、广视角向农民推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及内涵,提高农户参与发展的积极性,扩大合作组织影响力。通过树典型、搞对比,让农民消除“与己无关”思想,切实体会到参与合作组织发展的实惠。二是优化政策。进一步制定倾斜政策,组织民政、工商、土地、财政、金融等部门在领照办证、场地征用、融通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组织农业、林业、畜牧、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在信息、项目、技术等方面开绿灯,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资金扶持。对实力强、前景好的合作经济组织给予一定的财政支农资金的扶持,使其发展壮大。四是立法、规范及引导。指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帮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解决好各种矛盾纠纷,保护其合法权益,既不能钻法律空子,又要促进其健康发展。五是加强管理。定期对实力强、前景好的合作组织管理者进行培训,强化诚信、合同教育,遵守市场规则,确保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序发展。

2、理顺关系,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协调理顺好实体内部关系,做到“三个规范”。一是规范组织。因地制宜,逐步引导合作组织由小变大、由松散变紧密。针对登记管理、业务指导等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划清管理权属,落实业务指导部门,监督合作经济组织及时到县民政部门注册登记,以免出现“黑组织”或非法组织,建立规范完善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体系。二是规范运行。在起步阶段,由政府参与发动、引导、组织协调,协会运转正常后,则逐步退出,由会员按章程民主推选负责人,实行民主管理。三是规范章程。督促指导合作组织完善各项制度,健全社员大会、董事会和监视会等内部组织,形成民主决策、合作服务和收益分配机制。

3、多元合作,灵活方式参与创建。鉴于农民日益增长的合作需求与农民合作能力不足、经济实力不强等矛盾,利用农村现有组织资源,走多元化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路子。一是技术经济部门领办。鼓励农技推广、畜牧兽医、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发挥技术、资产、营销网络等优势,成立技术推广股份公司,鼓励科技人员入股创办实体,自建或联建肉牛、畜牧水产、龙脑樟、中药材、蔬菜、金秋梨等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集聚科技力量,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群体扩张,使其真正成为推进一方经济发展、带动千家万户共同富裕的骨干力量。二是能人带头创办。多举措激励大户快速成长,引导大户成立行业协会、同行协会等中介组织,形成技术、生产、市场、信息联盟。支持专业经营大户、经济联合体、有技术专长的农民技术员或专业技术干部牵头领办,带动更多农户投入专业生产。立足龙脑樟协会已有资源,以县龙脑公司与四川巨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为投资主体,积极与省内外院校、科研机构合作,灵活开展多形式的无偿、有偿服务,实现民营化、实体化、市场化,带动XX县龙脑樟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集体农户联办。积极倡导村组与农户联合兴办新型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以建立和发展产业协会、经纪人实体及农产品购销网络为重点,鼓励农民打破地域、行业限制,积极向宽领域、多层次拓展,努力构建“联手闯市场、合作兴协会、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格局。四是龙头企业兴办。扶持、引导实力更强的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将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建设产品基地紧密结合,提升龙脑公司、肉牛加工集团等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联度,扩大订单农业规模,创办企业与农户互利合作经济组织,发挥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农户加基地的链条作用,尽快形成从“土地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多次增值,并使农民分享产业各个链条的利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县农村绿色农业发展建设经验交流 篇5

加快林业发展创建绿色家园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枣庄市委枣庄市人民政府

枣庄市辖五区一市,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即684.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75.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5.7。近几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以绿化促美化、以绿化促文明、以绿化促富裕,加快了林业事业的发展步伐。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53.6万亩,森林覆盖率27.5,比2000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全市林业总产值15.9亿元,比2000年增长299.4。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把林业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中去谋划、去运筹

加快林业发展,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生态建设,意义重大。我市山区面积249.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6.5,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差,种粮产量低、效益差,同时由于森林资源总量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我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煤炭、建材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与污染。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消化污染,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市委、市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把加快林业发展作为全市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重点,立足市情,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五大生态工程和三大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带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全市林业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规划。近几年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枣庄的决定》、《关于加强林业工作的决议》、《关于加快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绿化的意见》、《枣庄市绿色通道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枣庄市40万亩经济林和3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等10多个文件,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明确任务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明确责任,严格考核,把市、区(市)、乡镇(街道)三级党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林业局(站)长确定为林业建设的“五职责任人”,实行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三位一体,有力调动了各级党政干部抓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召开全市春季、雨季造林和冬季森林防火动员会议,市人大每年都视察并审议一次林业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全力以赴、齐抓共管搞绿化的可喜局面。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新造林48.6万亩,比2000——2002年全市造林面积增加72.9。

二、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突破口,带动镇村绿化快速发展

我市共有64个乡镇(街道)、2095个行政村,镇村占地70余万亩,植树绿化的潜力很大。200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我市农村实际,在全市大力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以村庄“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三通”(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三室”(图书室、卫生室、文体活动场所)建设为着力点,切实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在2004年搞好46个文明生态村创建试点的基础上,每年确定100个村进行文明生态村创建,2005年创建了106个,今年又确定了104个,推动广大农村向着繁荣、富裕、民主、文明的新农村扎实迈步。我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创建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一是明确标准,坚持把造林绿化列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指标。在30多项创建指标量化考核总分105分中,绿化占20分。各级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以“村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老百姓在受益中”为目标,大力组织创建村庄绿化美化,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有152个村达到文明生态村创建绿化标准,新增绿化面积218万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560万株,绿化率均达到35以上。创建村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带动了全市镇村绿化的快速发展。三年来,全市新增农田林网42万亩,新建和完善绿色通道810公里,村镇植树2400万株。

县农村绿色农业发展建设经验交流 篇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追求原生态、美味、营养、保健、品质常鲜的食品, 已经成为新的潮流, 景宁畲族自治县抓住这一契机, 利用生态优势, 做起林下绿色产业文章, 为使广大农户提高林下绿色产业效益, 在拓宽林下绿色产业门路上下功夫, 既拓展林下绿色产业致富渠道, 又美化乡村人民环境, 以点带面提升林下绿色产业经营模式, 壮大畲乡景宁林下绿色产业经济。据统计, 2010年完成林业总产值13.82亿元 (其中一产4.68亿元、二产3.15亿元、三产5.99亿元) , 农民人均林业行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近40%。本文就近几年来, 对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林下绿色产业做简单调查分析。

2 优势条件

2.1 生态环境优越

景宁畲族自治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全县有林地15.03万hm2, 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8.61万hm2。县内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779座, 98%的地表水是二类水质, 森林覆盖率达77.9%, 森林植被类型丰富, 山地植被有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 随海拔的差异和地形的变化形成了丰富的生物群落, 栖息着500多种珍稀动植物和4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生物物种十分丰富, 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报告显示, 景宁生态环境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五。

2.2 气候条件适宜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亚热带南部, 属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7.5℃, 年降雨量1 620mm, 气候温暖湿润, 适宜植物生长。

3 林下经营模式

依据景宁的生态优势和民族优势, 充分利用广阔的林地空间, 引导农民“把山当田耕, 把树当菜种”, 把林下绿色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景宁畲族自治县广大农户不断探索林下绿色产业, 目前, 已基本形成以林下绿色种 (养) 植、食用菌、生态旅游为主体的林下绿色产业发展体系。林下绿色产业经济模式的广泛推广, 已成为景宁畲族自治县22个乡镇 (街道) 254个村促推农民增收创收及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近年来, 景宁畲族自治县探索创新了林下绿色产业经济模式, 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3.1 林禽模式

林禽模式主要分布于东坑、标溪、九龙等乡镇, 已经形成东坑毛竹林下养鸡、标溪厚朴林下养鸡、九龙针阔混交林下养鸡等林下养禽模式。年出栏土鸡20万只, 总产值达240万元, 平均亩产值达4 000元、纯利润2 000元左右。

3.2 林畜模式

牛、羊吃的是草, 长出的是肉, 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林畜模式主要分布于鹤溪、家地、英川、九龙等乡镇 (街道) , 已经形成鹤溪杉木林下养羊, 家地毛竹林、针阔混交林下养羊, 英川针阔混交林下养牛, 九龙滩坑库区林地养羊等林下养畜模式。年出栏1 500头 (其中牛50头) , 总产值达150万元, 平均亩产值达2 500元、纯利润1 000元左右。

3.3 生态补植模式

采用生态补植的方式发展茶叶、板栗等超过1万亩的林果产业。采用“茶叶+南方红豆杉”、“茶叶+ 大红枣、“板栗+家禽”、“板栗+香榧”、“香榧+金银花”等立体林业发展模式发展高效林业, 从生态林中要经济效益。“不砍树, 能致富”, 变“青山”为“金山、银山”, 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关系的问题。大力推广和培育林下绿色产业循环经济, 延长了林业产业链, 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利用率, 增加了林地的单位产出, 提高了林场的收入, 达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为林下绿色产业走出一条新的路子。

3.4 其他模式

林下养梅花鹿、林下养蜜蜂、林下养鹅、林下种植食用菌等拥有有林地15.03万hm2的景宁畲族自治县正在积极探索林下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 发展经验

4.1 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林下绿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群众中流行一句口头禅:“要想富, 快到林下找门路。”

4.2 特色绿色农家产品很受市场追捧

林下养鸡、羊、牛, 立体利用林下空间,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林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土山鸡、山羊、山牛等这些特色绿色农家产品很受市场追捧, 实现了以空间扩产业、以产业富农民的复合经营。

4.3 林业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在加快发展中保护环境, 在保护环境中推动发展经济。

4.4 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品牌

林下绿色产业基地的建设, 已经成为乡村旅游观赏点, 推动了观光林业、休闲林业的发展。景宁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 宣传推广森林旅游的绿色产业产品品牌, 拓展森林旅游的绿色产业产品市场, 提升景宁县森林生态旅游品牌。

4.5 创建高效生态经济

林下绿色产业是以科技为支撑, 具有投资少、产出值高, 且见效快、优质、安全、节省劳动力等特点。

4.6 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综合利用

通过发展林下绿色产业, 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 可以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综合利用, 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 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 且林下集约化经营管理又反过来促进林业生产发展。

5 几点建议

5.1 实行科技帮扶措施

组织林业、农业、水产畜牧部门科技人员深入重点村、专业户, 开展对口技术服务。

5.2 部门支持、镇村联动、示范带动、村民互动

抓好一批林下养禽、林下养畜、生态补植、林下养娃娃、林下养梅花鹿、林下养蜜蜂、林下养鹅、林下种植食用菌等种养示范典型, 做到每个乡镇 (街道) 有典型、村村有示范, 通过对林下绿色产业经济典型模式进行分析, 为发展林下绿色产业经济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奠定基础, 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把村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加快林下绿色产业经济健康发展。

5.3 适当给予财政资金和贷款支持

优先安排项目, 适当给予财政资金和贷款支持, 为广大农民发展林下绿色产业经济减轻经济负担。

摘要:分析了景宁县发展林下绿色产业的优势条件, 介绍了其现有的几种林下经营模式及其发展经验, 对发展壮大林下绿色产业,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林下产业,绿色产业,浙江景宁

参考文献

[1]方震凡, 丰炳财, 徐高福.发展林业产业的探析[J].中国林业经济, 2010 (4) :43~46.

[2]浙江省林业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建设现代林业[J].浙江林业, 2011 (8) :6~7.

[3]海渤.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 2010 (8) :19~20.

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7

党的十八大以来,xx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为动力,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宜居、民风淳朴、崇尚文化的文明家园。

坚持不懈推进环境治理,建设宜居乡村。实施畅通工程,实现全县村路黑色路面全覆盖;实施净化工程,实现农村垃圾分类收集、统一运转处理全覆盖;实施供水工程,实现农村24小时供水全覆盖;实施绿化工程,一村建一个小树林,实现农村园林式绿化全覆盖;实施美化工程,实现猪圈、厕所、灰堆、柴草堆、杂物堆“五进院”;实施清洁工程,实现燃气入户全覆盖;实施惠民工程,实现一村一个超市、一个公办卫生所全覆盖;实施便民工程,下放镇级办理服务事项63项、村级办理服务事项50项,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坚持不懈抓好成风化俗,培育文明乡风。始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风民风建设,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建成一批“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主题村屯、主题街路。始终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开展“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建立“好人榜”和“善行义举榜”。始终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任务,结合村情、镇情,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的作用,加强对婚丧嫁娶等民间习俗的引导。

坚持不懈注入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生活。实施“百村万床”计划,建成了胡家镇红岩村朝鲜族文化村、甜水镇南锅村国学文化村、坝墙子镇姜家村驿路文化村等一批民宿文化旅游村。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对县乡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辅导,将文化的种子深深植根于乡村泥土中。

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范文

近年来,xx委、政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以实现“三个美起来”为目标,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成就,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围绕中心,抓好顶层设计。一是融入发展大局。委、政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在制定“十三五”规划及年度重点工作时,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放到重要位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二是加强整体规划。相继出台《xx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规划(—)》《关于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三是统筹协调推进。建立文明委成员单位履职述职制度,健全联动工作机制,切实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业务工作、行业管理、社会治理贯通起来,实现两结合、两促进。

坚持价值引领,倡树美善乡风。一是吹响移风易俗宣传“集结号”。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大戏台、宣讲直通车等宣传手段,戏曲、小品等文艺形式,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开展移风易俗十项集中示范活动。二是制定移风易俗工作任务书。按照级把方向、市级拿意见、县级定标准、乡村立规矩的思路,出台《xx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三年行动计划》,统一部署、整体推进。三是坚持党员带头和群众自治齐用力。镇村两级党委带领群众共同制定村规民约,民主选举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目前,全85%的县(市、区)制定了相关标准,90%以上行政村完善了村规民约,近3万个行政村建立“四会”。

坚持全域创建,建设美丽乡村。一是多方联动促创建。在全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建设,做到百村示范、千村达标、万村治理,梯次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办会同委农办、财政厅出台激励政策,突出“三个优先”,农村人居环境奖补资金优先用于文明村镇,美丽乡村建设优先支持文明村镇,财政奖补资金优先奖励文明村镇,财政每年拿出万元奖励级以上文明村镇,切实提高广大村镇创建积极性。二是全民动手搞创建。广泛开展中原新乡贤、星级文明户、乡村好媳妇等评选活动,用身边榜样引领群众向上向善。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支持各地出台文明村镇激励措施,在农民信贷、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优惠。三是城乡一体同创建。大力推进“全域创建、百城提质”,将文明村镇与文明城市实行同创共建、一并考核,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着力打造一批美丽小镇、特色乡村。

坚持文化浸润,滋养美好生活。一是大力推进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严格对照“七个一”标准,高质量建设663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改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322个、文化大院2万多个、农家书屋近5万个、乡村学校少年宫2300多个,让每个文化工程都成为村镇“文化地标”。二是大力推进“百姓文化云”建设。在全推广焦作市“百姓文化超市”做法,将“互联网+”理念引入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百姓文化云”试点建设,将传统的政府“端菜”变成让百姓“点菜”。三是大力推进乡土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村史编撰和文化墙建设,把村史乡情、名人乡贤等通过村史馆、文化墙进行展示,努力打造“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

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范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xx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建设“环境美、风尚美、文化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为目标,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明家园。

着力打造美的环境。在村居规划上体现风貌美。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地方特色,先后建成了渭北民居式、花园别墅式等多种民居,让村居村舍成为最美风景带。在村容村貌上体现整洁美。在xx率先启动农村环境卫生城市化管理,农村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在乡村氛围上体现内涵美。实施乡风文明覆盖工程,使村村有文明礼仪墙、和谐平安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景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群众日常生活。

着力培育美的风尚。自开始,在xx率先开展好人评选工作,全县共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名、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1户、级道德模范5名、“中国好人”33名、“xx好人”39名。

着力丰富美的文化。深入挖掘“有礼”的乡风文化,通过建设村史馆、民俗窑洞等文化阵地,编写《州风物》《州地理》等乡土教材,编排《丝路豳风》实景演出,让农民群众在乡情乡风中感悟故乡文化,传承故土文明。建立“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制度体系,出台“十星级文明户”优先参军入伍、享受产业贷款等激励政策。近年来,共评出“十星级文明户”1620户。

上一篇:热工自动化技术问答下一篇:请示范文学生用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