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服务拓展与延伸(精选7篇)
青龙满族自治县图书馆池宝侠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服务
论文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国家公共事业的图书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服务则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重点阐述图书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义,提出延伸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推进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统筹城乡公共图书馆发展,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在构成新的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农村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现状
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是重要的农村文化阵地。但是,目前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仍是较为薄弱的一环,农村很多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还未建立。已有设施设备落后、图书匮乏、经费不足、服务能力较低,农村书屋有待普及。从秦皇岛地区来看,截止2009年底,共有县、区级公共图书馆5个,各馆的有效服务面积全部低于国家规定的县级达标馆的标准。各馆的图书藏量也基本达不到达标馆的要求。全地区所有乡镇文化站中,无馆舍和馆舍破损严重的有110多个。乡镇文化站图书藏量低于500册的或者根本就没有图书的占50%左右.从投入的城乡构成看,农村文化投入十分不足,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有很多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就是有也是微乎其微,远远不能满足基层读者对图书资料的需求。由此可见,农村图书馆不但数量缺少,而且发展也不均衡。农村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地区之间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差距大。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好于经济滞后的偏远内陆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城市居民是主要受益者,现有的公共财政体系,还是以城市为主。而农村图书馆(乡镇文化站)不断萎缩,农村图书馆建设情况复杂、服务存在诸多问题。
2、图书馆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2.1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赋予图书馆的责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而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于社会的公共事业机构,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却只服务于本馆附近的市民或本单位职工,图书馆为社会服务价值远远没有体现出来,这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类图书馆应积极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去,搞好服务.体现自身的价值,是时代赋予图书馆责无旁贷的责任。
2.2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
1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门,在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进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新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已是一项社会基本工程,公共图书馆应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农村,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
2.3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有利于城乡文化的融合城乡居民之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和文化素质的差异.对于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存在分歧,形成了城乡文化之间的分裂。随着大量农民工涌人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如果城乡文化得不到很好的融合.将会引发尖锐的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图书馆是文化的宝库,是社会文化力的核心,对公众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具有潜移默化的规范和塑造作用。在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提高对现代科技的接受能力、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使他们无论是从物质生活上还是精神生活上逐步融人社会主流文化,消除城乡文化隔阂,把农村文化中的落后成分摒弃,把勤劳善良、纯朴厚道的农村文化精华与城市文化的现代文明相融合.促进城乡文化的和谐与发展。
目前,农村读者获取各种知识、信息,与其他读者相比明显不对称.这也是产生各种社会矛盾的一个因素。终身教育主要依靠图书馆,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维护信息和知识公平获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是公共图书馆应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3、延伸图书馆服务农村建设的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既是一项伟大光荣的历史任务,又是一项复杂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对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和公民意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以,培养一大批既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图书馆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3.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只有依靠农民,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村民树立起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思想观念,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育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优势和信息优势,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3.2制定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目的的农民培训计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主要途径之一,加快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通过发展高效农业提高收入。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对农民进行培训,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
图书馆不仅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还具有培训的场所。各类图书馆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特长和优势,在充分考虑农民需要的基础上,制定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目的的农民培训计划。例如.以社会科学为主的图书馆,可考虑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多做工作;以农业为主的图书馆,可考虑在培训农民农业新技术方面多做工作;以工业为主的图书馆.可考虑在培训农民变工人所需技能上多做工作。通过国家各种类型图书馆对农村人才多途径的培训和教育,能够培养和造就出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农民,这样不仅可以为农村的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面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而且可以使广大农民群众逐步确立
2创新、民主、和谐的理念.并能逐步提高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科学致富的能力。
3.3为农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信息化社会,我国农业信息化问题已经开始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当前农业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形势下,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用工需求等方面,不仅要了解国内市场行情还需要了解国际市场行情,但对于我国一家一户小生产的农民来说实在不可能做到。图书馆则可以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信息网络优势以及参考咨询优势,为农民提供生产信息、科技信息、致富信息以及城市用工信息等等全方位的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牵涉到很多方面.主要包括:培植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培育新农民;发育新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调整城乡关系,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塑造农村新风貌,领导在工作决策中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图书馆可利用自己的优势收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种资料信息为领导决策服务。
4、延伸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
4.1协调农村服务网络
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已很难满足。这就需要联合本地区、本行业,甚至跨系统、跨区域的多个图书情报机构服务联盟。建立既适应农村经济需求的特点,又能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个平台,建立以省图书馆为后盾,以市图书馆为中心,以县(区)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为前沿的农村服务网络。通过网络服务.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整体素质,使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步入良性循环,为农村经济服务工作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2横向联合县级公共图书馆应扩大自身网络外延,在现行组织结构上,纵向可与各级公共图书馆(室)相通,横向要与科委、科协、各情报机构、当地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等部门联系、联网,共同服务于农村经济,为农民提供有特色的科技信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网络。我县图书馆开展为农村服务工作采用的办法就是,以县图书馆为龙头,联合县各有关部门及乡镇文化站,同时通过县、乡政府号召各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一些独具特色与优势的农民读书及科普宣传活动,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兴农战略目标的实现。
4.3举办农村实用技术信息发布会
信息发布会就是依托“文化共享工程”的服务网络或当地的乡或镇,利用农民赶大集的形式,推广各类农村实用技术资料。对图书馆最新的科技文献资料进行开发、加工、整理,采取直观、易懂、简明实际的宣传形式发放给农民,其中还包括科技图书、科技期刊、科普挂图的展示,科普声像专题片的播放.专家现场技术指导等等。这种信息发布的宣传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增强了农民科技意识。
4.4促进农家书屋的发展.建立乡、村书刊流动站
农家书屋是最直接服务于农民的场所.各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对本馆有能力辐射到的镇、乡、村调研,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支持对象。依据资源情况.确定支持力度。设立相应的图书流动站与之配合,配备本馆利用率不高,且农民喜闻乐见、实用的优等图书资料,免费借阅给农民,并建立流动制度。帮助书屋培训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管理。为农村服务要求务实,对图书定期更新,不断地拓宽服务领域。缓解基层图书馆购书难、读者看书难的问题。扩大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影响,使本地区图书馆馆藏文献最大限度发挥辐射作用。
4.5建立科技示范村、示范户
随着农村经济的日趋成熟,农民渴望获得知识信息。一条信息、一项技术使一方农民脱贫致富的事例时有见闻.从而使农民萌发了强烈的获取信息知识的愿望。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集散地,具有一定的优势.可通过基层图书馆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需求变化,建立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对其能提供针对性强的科技服务,并通过示范村、示范户对一个地区的生产发展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4.6编印农村科技专题资料,为农民代查科技服务课题
由于计算机网络在偏僻乡村普及较差,编印的资料仍然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图书馆应对乡、村需求资料进行实际调研,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料,有针对性地编印农村致富科技专题资料。通过信息发布会、送书下乡活动发放给农民,并建立长期联系,随时通过函、电等方式回答农民的问题,满足了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和好评。总之,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延伸服务触角,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工作有新的突破.服务功能有新的拓展。进而壮大新农村图书馆事业,为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邱茂伟: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社会责任探析 图书馆学刊2009(9)
田野: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途径图书馆学刊2009(10)
1 当前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图书馆设施设备建设上的不足
在现实生活当中, 图书馆并不仅仅作为一个藏书库而孤立存在的, 它与课堂的教学紧密相关, 在为学生提供舒适、安静的读书环境的同时, 也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可供阅读的书籍。在这些精心挑选的书籍当中, 许多都是与学生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 并且这些资料不仅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简单的重复, 而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通过这些资料的学习, 学生不仅仅开阔了视野, 还对课堂教室所教授的内容得到的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提升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发展。尽管图书馆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效果显著, 但在一些学校的图书馆的建设上, 一些相关的负责人为了节省开支, 在图书馆设施设备的建设上偷工减料, 使一些建成的图书馆在藏书数量和质量、图书馆阅读室的占地面积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另外也让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减少、服务质量下降、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十分低下。这些不良的后果都让图书馆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1.2 图书馆藏书管理方面的缺陷
市场所流通的书籍琳琅满目, 图书馆藏书的管理者要从这么多的书籍当中, 挑选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并对课堂教育环节有帮助的书籍实属不易。在一些学校的图书馆的书籍采购过程中, 相关的采购人员缺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使一些对学生身心发展没有多大裨益的书籍流入图书馆内, 甚至还让一些沾染着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形成有不利影响的因素的内容出现在图书馆的藏书当中。一旦这些书籍被分辨能力还不够成熟的中小学生所借阅, 对其身心带来的损害可想而知。另一方面, 在对图书馆现有藏书的管理过程中, 一些图书馆没有指定严格的图书编号管理制度, 出现了书籍胡乱摆放的现象。同时, 对学生的书籍保护意识的宣传及教育工作做的不到位, 也使许多书籍在被多次借阅后出现了严重损坏的现象。这不仅给学生借阅书籍带来了不便, 也让图书馆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3 图书馆开放时间与学生上课时间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学生阅读的途径变得多种多样, 学生学习的环境也得到了逐步的改善, 学生去图书馆进行书籍阅读的次数开始逐渐减少。同时, 伴随着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的提高, 学生的课程被安排的越来越紧密, 加上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有限, 就使得学生真正能够到图书馆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
2 图书馆服务工作延伸拓展的思路
2.1 提升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的必要性
在人类发展的历程当中, 书籍作为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对人们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学生是一个时代的新生力量, 书籍在其成长过程中对其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图书馆作为图书收藏和学生借阅书籍的场所, 承担着增长学生知识、开阔其视野、提升其全面的素质有着突出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充分发挥, 依托于优质的图书馆服务工作。前面所提到的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利用图书馆这个工具来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因此, 切实加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 是图书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2.2 重视图书馆服务中的管理工作
图书馆服务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不仅仅包含对图书馆藏书的编号、整理及保管工作, 同时还涉及到对图书借阅的流程管理、图书馆阅览区的秩序管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针对管理过程中可能出出现的问题, 图书馆方面要制定出具体合理的治理方案。对图书馆所希望达到的服务质量要求, 在管理方面也要相应的设置出各个阶段的目标。通过提升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及工作效率, 根据图书馆服务过程中所出现的新形势推陈出新的服务方案, 逐步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 让每个阶段制定出的管理目标得到落实, 把图书馆真正建成为学生学习阅读的最佳场所。
3 图书馆服务延伸拓展的方向
3.1 信息化方向的发展
进入到21世纪,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逐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运用, 不仅仅提升了人们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丰富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同时还给教育事业的发展, 开辟了新的道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上图书馆开始在各个学校流行起来。学生通过网上图书馆进行图书的查询、预订, 极大的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同时通过对网上图书馆中相关资讯的浏览, 增加了学生对感兴趣的图书的作者、参考文献、写作背景等相关信息的了解, 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另外, 学生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上图书馆的使用时, 还省去了以往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所耗费的时间, 并且能够利用课间等零碎的时间进行书籍的阅读,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更多的书籍。另一方面, 图书馆工作的信息化还使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变得井井有条并富有效率。对图书的编号、整理及图书借阅的管理质量的提升, 不仅仅节省了图书馆的日常开支, 还给学生的图书借阅带来方便, 从而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3.2 图书馆服务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
伴随着笔记本电脑、电子书和手机等电子图书阅读工具的出现, 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电子图书的阅读, 但仍旧有许多学生喜欢到图书馆进行纸质图书的借阅。因此, 在新技术环境下的图书馆, 在日常的服务管理过程中, 更要加强图书馆的管理效果和服务质量, 让实体图书馆的优势得以发挥, 吸引学生进行纸质书籍的阅读。面对越来越多新技术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运用, 图书馆必须加强服务人员对新技术的认知及运用能力, 让这些技术的优势能够在图书馆的服务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来。在图书馆服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上, 要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和教育, 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
3.3 图书馆新服务功能的开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图书馆在服务功能的开发上, 要对学生的阅读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 推陈出针对新时期学生身心发展趋势的特色服务功能,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4 结语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 如何针对新形势下学生心理状况转变的趋势, 制定出图书馆服务延伸拓展的方向, 是真正实现图书馆在学生正确思想道德建设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点。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提升, 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 也逐步关注自身的思想道德方面修养的建设。图书馆作为一个知识文化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在为人们提供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的同时, 也肩负着培养符合新时期国家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本文就新时期图书馆服务方面的的延伸和拓展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图书馆服务,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解金兰, 张洪艳.服务新技术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用户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J].现代情报, 2011, 7.
[2]王云波.浅谈中学图书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114-116.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功能拓展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最初的古代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无一不打上它所处的时代烙印和文化色调。同时,图书馆也因时代所赋予它的重任,发挥其自身所具备的功能,为它所处的社会服务和做贡献,它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体。
网络图书馆的特征有:数字化(网络是计算机构成的,其运行的信息是基于数字的形式而存在)、开放性(互联网连通世界,消除了金字塔结构,所以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所以具有虚拟性),自由性(传统世界的游戏规则大家很熟悉,所以在互联网上很多东西很自由的传播)。这些特征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与功能的疆界也开始有了新的拓展,扮演的角色也与以往不同。
一、图书馆服务水平提高,队伍素质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学术功能日益凸显
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不断推进,高校图书馆已不仅仅是以前那种只从事图书借还阅览的地方,而是成了信息和知识交流的集散地,成了对现代知识的创造和利用平台。图书馆的各项业务也走上了专业化、技术化和数字化的轨道;图书馆在高校教学科研过程中开展的查新服务、文献传递服务以及学术不端检测服务,是学校任何部门都不能替代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一定科研水平的服务,这种服务凸显了目前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学术功能。
二、圖书馆越来越成为读者聚会、休闲和放松的地方,其休闲功能开始出现
高校图书馆在网络时代,除了自身的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日渐凸现外,它所具有的休闲娱乐特点也开始被人们所认识。我们知道,进入网络社会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完全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的大学生可以说是网络伴随着他们成长,网络的这种开放性、自由性和虚拟性让他们离不开网络。网络成了他们学习、交友、出门旅游、银行支付以及娱乐的又一种方式。现在的大学图书馆已不再是唯一看书学习的地方了,它成了集学习阅读、讨论交流和文化休闲娱乐的场所。如今,图书馆的休闲功能开始发挥了它的作用。
三、资源共建功能分享成为图书馆发展愿景,图书馆的多元共用功能被读者普遍接受
如今,网络给人们带来的这种开放性和自由性,已经被人们接受,并且也日益受到了欢迎。全球著名科技博客techcruch近日发文称,目前中国微博使用人群已达1.95亿,并正高速增长。人们以往的那种保守、封闭和神秘的心态和行为,逐渐地被开放、自由和公开的心态和行为所代替。
近年来,在图书馆界我们可以经常听到或看到“信息共享”、“知识共享”和“学习共享”这样的词。不少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各自的数字图书馆同时,也在努力建设自己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也有称之为学习共享空间。这是一种经过特别设计、确保开放存取的一站式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它整合网络、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这种新型的学习共享空间在发达的西方国家的高校图书馆比较普遍,而在我们国内正在兴起。
四、图书馆新型网络服务的远程功能
以前,学生老师要借书查询必须到学校图书馆,向各部门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要求;而现在,只要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络在网络上来完成这些事情,比如借还书、预约图书以及参考咨询等等。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会根据他们的需求,通过网络就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不仅如此,各高校图书馆还想在此建设的基础上,开始向移动图书馆迈进。不断延伸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改变长期以来面对面的读者服务方式,尝试图书馆远程的网上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应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审时度势,认真进行探讨和规划。①图书馆领导的理念要更新;在发挥和拓展图书馆新功能的过程中领导是关键。②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图书馆员工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服务意识和知识技能上,要努力学习、不断创新,用全新的服务理念和知识技能来完成这些服务工作。③积极从事科研活动;只有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理念,更新图书馆技术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新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防止学术不端,维护学术诚信——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功能拓展.图书馆建设.2010(8)
[2]陈力宏.休闲时代生态图书馆的功能与价值.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1)
新桥中学
王龙彪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增强教学的承载能力,以符合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得发展要求。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对内容的背景、情景的拓展、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鉴赏、阅读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学习是一个主动积累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拓展和延伸,以期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多维的、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全面发展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知识、技能、情感方面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
拓展
延伸
学生
知识
技能
情感
一、重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相关链接
在语文教学中,对知识的传授不应该是直线性的,而应该是发散式的,解读课文的内容,应联系古今中外,有选择地进行多角度的讲解。以教材为中心的同时,还应对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链接,以扩大课堂教学的空间,使课堂的45分钟教学时间承载更大的知识量,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世界。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课内的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高,为语文教学的展开,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让语文能够摆脱单一的知识灌输,构建一个学生所喜欢的多维度的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相关的知识。
1、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材安排有所不同,虽然在单元内容的安排上也有一定的连续性,但是每篇课文又似乎是一个独立的小天地。这样,虽然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但是这只是立足于“点”,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一篇课文而做到“一脔之尝,可略知全鼎之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利用学生对新课文的兴趣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例如,学习《在塑生命》时,先指导学生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同学在了解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望”后,再阅读课文,就对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有的同学甚至提出了大家要怀有一钟“敬畏”的情感去阅读《在塑生命》中每一个字的要求。
这样的联系阅读,不仅使学生感悟了海伦精神,而且加大了课堂的阅读容量,使学生们通过一篇文章透视百篇。
又如,在学习课文《送东阳马上序》中,我搜集整理了一些关于作者的出身及日后成就的资料,并在导课中略述了宋濂的坎坷经历,使学生达到了知人论世。在了解了作者的身世之后,顿时使一篇平实的序文,平添了许多鲜活的成份,最后以“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教诲学生们“勤学苦练”的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性。因为有了拓展,有了知识的充实,学生们各个豪情满怀,在朗读时,不仅精神集中,而且情感也十分的投入。再如可从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
学生的阅读量越多,知识面就越丰富,认识就越深刻,感悟就越真切,这是阅读的规律。所以,要注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跨学科知识的相关整合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多学科相互渗透的过程,任何一门科学都不能单独存在。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还应重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邂逅”。语文教学尤其需要重视这种整合,才能达到左右逢源。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我就主动阅读了班级《生物》学科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课文的主旨。
再如,讲授《大雁归来》时,有学生对“英里”这一概念感到“陌生”,由于人们都习惯了一些国内的长度单位,对国外的不甚了解,因此,在教授过程中就要引入“长度单位的换算”这一理科概念。而在讲授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时不仅要知道鲁迅本人的出身,而且还要对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有所了解,这又要求我们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了,至于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广涉博取,精心设计,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能使学生心灵得以憩息的家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使文字生发出诱人的魅力,要让学生的心灵浸染墨韵书香。如果只是用空泛的概念强行解析,那么势必会产生嚼蜡之味,令人乏味。
二、语文教学需与现实生活成为统一的整体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 2
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学习了《爱莲说》后,教师就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花引入教学,请同学们对市内的某一间花店做调查,研究①花名及其含义,②主要产地,③历史,④花的外形、颜色特点,⑤有关花的传说或故事,⑥调研的感想;然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或拍摄下来;最后汇编成册。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学科的教学更不能自外于社会生活而独立存在。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1】,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的研究,还要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方式、渠道,增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语文教学向生活生活开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语言学习不能离开了生活实践。语文课堂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因为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教育就是生活”【2】,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不能脱离解决学习的生活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应用所学的语文技巧,每天阅读和写作,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独立地学习语文,面向世界、认识世界,创造个人的世界,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足够的能力和信心。
三、语文教学中的拓展要构建学以致用的平台
写作水平是作为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检验标准,无论在学校还考试是走上工作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作文可称为得上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背影》是一篇情文兼美的散文。当我们每个人读起来的时候,会不由地对父亲体贴儿子,辛酸操劳的背影而肃然起敬,所以我对这篇文章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于是我写了一篇《炮竹》的散文,借炮竹抒发我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当我把文章读给学生们听的时候,他们与我产生了共鸣。我突然发现,原来习作可以是课文的延伸。
于是,学习了课文《我的母亲》后,我被文中无私的母爱所感染,学生们也 3
感到了母亲的崇高与辛劳,于是,我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向自己的妈妈写一段话。第二天大家都来了,作业陆续交了上来,期中产生了不少佳作,如梁智韵的《珍惜拥有》,李凤娟《爱的感应》,当时我很激动,顿觉原来拓展如此美妙。
学习最大的收获在于学会应用。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在言语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外化为习作,或者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达到目的。
四、语文课堂教学要拓展要“有度”
诚然,有效地文本拓展能使语文课变得形象、丰富、充满生机与活力,然而,拓展教学在给课堂教学增加新亮点的同时,还要面对一个“度”的衡量问题,不要认为只有进行了拓展才能够体现课程新理念,结果厚彼薄此,颠倒了学习主体与拓展的主次,随意的延伸,可能会导致将语文课“切换”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历史课、音乐欣赏课等,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初衷相背离。
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3】,既然是例子,教师必须用好。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的拓展与延伸。在确定拓展与延伸角度的方向上,关键在于教师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做到恰到好处。可以对文本中的作家、背景、题材、文体、表现手法等进行多面的拓展,引导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实践,和对新知识的设想,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网络,总之,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授,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感知;出乎其外,故能拓展。入乎其内,故有根本;出乎其外,故有髙致。
参考文献:【1】潘志敏,教学论文《<改造我们的学习>指瑕》发表在《泉州教育》2004年第9期
【2】陶行知,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5 《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题研讨会暨学术年会论文综述
1 本次论文征集与评审情况 本次年会共收到会议征集论文214篇.经省学会学术委员会在沈部分委员的评审,共有132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53篇,占征文总数的`24.8%;二等奖36篇.占征文总数的16.8%;三等奖论文43篇,占征文总数的20.1%.获奖论文占全部征文的61.7%,未入选论文82篇,占征文总数的38.3%.
作 者:李德戈 作者单位:辽宁省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15刊 名:图书馆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年,卷(期):31(2)分类号:关键词:
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经过60年的发展, 不仅队伍壮大, 而且学科体系已经形成。科技的激荡, 社会的发展, 单纯以图书资料为物质基础, 以文献传递为媒介手段、以坐堂行医为服务模式的图书馆,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读者的需要。如何满足现阶段读者文化生活需求和科研的需要, 这是摆在广大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延伸服务, 创新理念”成为图书馆服务工作永远唱不完的一首歌。
目前, 依托互联网提供远程服务, 为读者开展网上参考咨询和网站知识导航, 已成为各级图书馆特别是大中型图书馆延伸服务的重要形式。除提供互联网服务外, 随着共享工程的开展, 依托共享工程网络开展服务也已成为各地开展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新形式。本文立足于当前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情况, 拟从延伸服务的潜在动力、方式、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延伸服务的潜在动力
作为读者, 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本来是一个地方文化实力象征的图书馆, 城市建筑艺术集萃的图书楼, 已失去了他往日的风采和荣耀。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 不可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图书馆拥有的读者日益减少, 图书的借阅人次越来越少, 有时甚至门庭冷落, 院可罗雀, 纵然将办证多少与职工利益挂钩, 仍然收效甚微, 是什么原因呢?
1.1 信息产业规模化
“第四产业”的兴起, 发展速度之快, 从业人员之广, 经济收入之大, 都是超乎寻常的。不仅如此, 甚至影响到国务院机构设置的两次重大调整。单就电脑这一块来说, 它影响读者就相当惊人。据抽样调查, 大中城市居民家庭电脑普及率达到90%以上, 电脑拥有量每百户达到95台。也就是说, 每户有2台电脑的家庭, 已经占一定比重。与此匹配的光纤网络, 成为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进入网络世界, 要有尽有, 就连以往属于绝对保密的国防力量、军事装备都一目了然。两个小时看书, 显得精疲力竭, 但3个小时网上拼杀, 却毫无倦意。两厢比较, 人们把图书馆淡忘了也就不足为奇。
1.2 文化生活多元化
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和物质生活需求。国家越是发达, 越是社会进步, 愈加重视人的生存权。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政府的服务职能发生了重大转移, “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被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重点考虑。党的十七大, 再次把“民生”问题提到重要日程。工业“返哺”农业, 农民由种田纳税到国家倒补, 公园有偿出入到无障碍游玩, 隔三差五的公益文化活动, 歌舞升平的弹拉说唱, 五六十套电视节目, 再加上人们求乐、求适、求健康的生活追求等等, 这一切, 何不占用人们阅读的空间。
1.3 文字载体数字化
当今时代,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 在我们接触的各行各业中, “数字”无所不有, 无所不在。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码相机、数字手机、电子版图书等等, 无不把人们的生活装点得丰富多彩。今天对图书馆档次的评价, 已经不是仅仅看你建筑规模有多大, 书库面积有多少, 取而代之的是看图书馆功能有多全, 报告厅、活动室有几个, 服务种类有多少。现如今, 百万册电子图书的存放空间也不过一张办公桌大小,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 让你连国家图书馆的资源也可以一览无余, 人们足不出户, 打开电脑, 电子读物也都一应俱全, 人们疏远图书馆, 也就习以为常, 无可厚非。凡此种种对图书馆服务工作, 提出了很大挑战。这挑战, 既是压力, 也是动力, 它迫使图书馆转变观念, 调整思路, 去开拓更加适应读者需求的空间。
2 服务延伸的方式
通过建立总分馆制, 这是实现延伸服务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何实现从粗放式建设向内涵深入和外延扩展并重, 发挥这一公共图书馆网络的服务效用, 便涉及到延伸服务的方式问题。
2.1 服务理念的延伸
文化惠民, 理念先行。图书馆首先要打破传统保守的服务理念, 才能进一步拓展服务空间, 丰富服务内容, 方便服务对象。从“信息本位”到“读者本位”的服务理念转变。
2.2 服务内容延伸
延伸服务的主要内容为通借通还、公益讲座、读书活动、技能培训、四点钟学校、便民服务等, 服务方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为节省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时间成本, 提高总分馆藏书的利用效率, 可以推出“图书专递”服务。社区居民通过网络或身边的社区图书馆查询、预约图书, 通过物流传递系统, 将图书送至指定的社区图书馆, 读者足不出社区, 即可饱览全区总分馆的馆藏图书, 享受便捷的通借通还服务。为丰富市民的假日文化生活, 图书馆每月可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 展播两场经典电影。公益讲座、公益电影在图书馆的报告厅交替登场, 让广大市民每周都能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文化好礼”。为“盘活”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活动, 可开展“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和“读书月”系列活动, 活动内容异彩纷呈, 如有奖征文、读者沙龙、诗歌朗诵鉴赏会、书画展览、漫画比赛等, 既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又宣传了图书馆的服务品牌。为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图书馆可为中老年读者免费举办电脑、网络知识技能培训班, 教授电脑操作基本技能、互联网信息浏览、收发电子邮件、文件 (图片) 的下载与保存等技能。此外, 为填补少年儿童放学后的管理真空, 为上班族家长们解除后顾之忧, 图书馆还可以主动承担社会职责开办“四点钟学校”, 并由图书馆管理员指导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春节期间, 图书馆还能举办“名家送春联”等便民活动, 邀请书法家为读者免费写春联。
2.3 服务空间延伸
星罗棋布的、高密度的图书馆网络把图书馆真正开到市民身边, 但如果没有自动化、网络化的互联互通, 这些图书馆将是一个个信息孤岛, 其服务功能会因受到资源配置规模和地理位置等条件的限制而大打折扣, 因此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除了服务空间的网络化延伸, 服务环境也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转变。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正在把传统图书馆变成所有信息服务都能在用户的指尖敲击中得到利用的“泛在图书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检索和信息获取服务。无论身处何处, 读者只需要登录图书馆网站, 丰富的数字资源就会呈现眼前, 敲击键盘, 轻点鼠标, 便可以精准、高效、便捷地获取信息, 让每一位读者在知识的海洋里游刃有余。
2.4 服务时间延伸
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彻底改变了图书馆服务只面向到馆读者的限制, 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一切用户存在的地方, 服务于一切用户需要的时刻。由于服务时间从“有限”向“无限”发展, 图书馆真正实现了24×7的全天候服务, 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5 服务群体的延伸
我国当前开展的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是公共图书馆实现普遍均等服务的前提, 要求公共图书馆在对所有人开放的同时要向弱势群体倾斜。然而,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不能自然地保证为弱势群体所用, 来自图书馆外部和内部的排斥性因素是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障碍。例如, 残疾人能否到达图书馆, 语言不通或者有学习障碍的用户是否感觉被排斥, 读者有没有足够的信心利用图书馆的服务等。为了将图书馆服务延伸至弱势群体, 除了在馆内开设盲文阅览室, 配备盲文图书和有声读物, 由专人协助视障人员利用图书馆, 还应主动为弱势群体送书上门。
3 延伸服务中的存在问题
3.1 读者教育欠缺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 信息资源海量增长, 人们常常在信息海洋和个体的特定需求之间无所适从。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 读者的信息检索能力参差不齐, 对图书馆的服务认知不足。例如, 部分读者不会利用OPAC进行馆藏资源检索, 不会使用数据库, 不会利用图书馆系统的“荐购功能”向图书馆推荐图书, 不明白索书号为何物, 不知道该如何根据索书号从书架上找到所需图书等。这些情况将直接影响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影响图书馆服务的效果。因此, 公共图书馆不仅向读者提供信息资源, 还应当主动承担起提高用户的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水平的责任, 让读者掌握如何检索信息、如何累积并组织信息、如何评估利用信息等的知识和技巧。
3.2 馆员素质不能适应服务需要
现代图书馆馆员不仅负责文献借还、图书上架、巡架、整架等日常管理工作, 还承担为读者提供知识咨询、业务指引、信息指导的责任。部分馆员信息意识淡漠, 不熟悉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资源, 缺少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知识, 无法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4 解决对策的思考
4.1 加强读者培训
图书馆读者教育是指通过对读者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培养其信息意识, 提高其检索技能, 提升其信息道德水平, 从而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的一种社会活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加, 时代的特点要求图书馆的读者教育应走出传统, 将教育的目标调整到为满足用户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 培养用户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提升用户的信息素质的现代教育水平上。图书馆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设立“图书馆虚拟参观”项目, 读者不需亲临图书馆, 而在图书馆网站浏览就可以达到熟悉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馆藏分布、服务项目和规章制度。还可以将在线公共检索目录 (OPAC) 使用方法、数据库的选择、检索方法、检索策略、电子文献的下载、保存等信息检索技能培训以视频或动画形式在图书馆网站上发布, 方便读者随时点击观看。对于计算机利用能力较弱的读者, 可以编制、印发相关的使用手册, 或举办读者信息技能培训班加以引导。
4.2 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发展, 以及人们的需求范围进一步扩大, 图书馆应当与时俱进, 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应用到延伸服务当中。
4.2.1 应用RSS技术延伸信息推送服务
RSS服务可以解释为Rich Site Summary, 即“丰富站点摘要”, 也可以解释为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即“真正简单的聚合”。它以XML可延伸标记语言为基础, 用于共享网页内容的数据交换格式, 是一种由网站直接把信息送到用户桌面的信息聚合技术。网络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新闻聚合工具软件, 通过RSS阅读器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在不打开网站的情况下阅读网站内容, 及时了解网站内容的更新。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RSS技术, 及时、动态地向读者推送新书通报、数据库试用、电子资源更新、读者活动通知、讲座信息、培训信息等。图书馆也可以借助RSS技术开展专题服务, 组织专题信息生成RSS feed, 将其发布到图书馆网站上。读者根据自己所关注的学科及专题文献需要, 定制相应的专题信息推送服务, 从而及时了解专题文献在图书馆的更新情况及当前的变化, 把握学科或专题的发展动态。
4.2.2 利用AJAX延伸信息整合服务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同的数据库往往采用独立的检索发布系统, 读者需要进入相应的检索界面, 才能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处于分散状态, 给读者的检索利用带来困难。倘若读者对各数据库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了解不多, 就很难准确地选择适当的数据库进行检索, 导致漏检、误检等问题, 降低检索效率。应用AJAX技术可以实现图书馆资源一站式检索。AJAX, 是Asynchronous Java Script and XML的缩写, 亦称叫“异步javascript及XML技术”。AJAX通过调用XML Http Request实现与服务器的异步通讯, 并使用对应平台的XML DOM对返回的XML进行处理, 然后再通过DOM对页面中的HTML元素的操作, 实现丰富友好的界面和交互。AJAX具有无延迟刷新, 按需获取数据, 数据聚合和跨平台等特点。利用AJAX技术可以实现书目数据库和数据库之间, 以及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整合, 极大地提高读者检索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效率。
4.2.3 注重人才培养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 他们的自身素质将直接影响图书馆工作的质量。目前, 要立足于图书馆的现状, 通过定期举办一系列规范的培训班, 编写图书馆工作实用教材和宣传资料, 推广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 传播最新的发展理论,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激发基层图书馆工作者履行图书馆职业使命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坚定他们传播知识、服务大众的职业荣誉感。同时, 组织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参观学习级别较高的图书馆, 学习规范的工作方法, 交流经验, 互学互补。
4.2.4 建立总、分馆网络交流平台
传统的交流方式, 如电话联系、会议讨论、座谈交流等, 受到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 交流效率较低, 影响力不高, 覆盖面较窄。借助图书馆网站, 为总分馆馆员创建一个网络交流平台, 总馆可以利用该平台发布最新通知、活动信息、调研材料等, 馆员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总馆提出的工作要求和最新消息, 发布工作日志、反馈办事进程、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文献需求、设备维护需求、服务读者的心得、相关的意见和建议等。网络交流平台能让总馆及时了解各分馆的运作情况, 便于管理, 同时也有利于馆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总之,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心下移, 更注重面向基层, 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老百姓身边, 让图书馆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图书馆延伸服务领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更广阔的前景。因此, 只有积极探索新型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 让更多读者利用和互享文献资源, 图书馆事业就一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从而为营造和谐社会奠定夯实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曼群, 陈旭东, 罗公发.挖掘潜力, 开展特色文献服务[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 2000 (1) :27~28.
[2]李华伟.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优质服务促进知识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动态, 2002 (4) :2-6.
[3]张晓林.数字信息环境下的图书情报服务:挑战、应变与再造[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2 (4) :19-26.
摘要:本文论述了少儿图书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的必要性及特点,并分析了少儿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包含的重要方面,强化少年儿童图书馆特色,拓展和延伸社会教育职能
中图分类号:G25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2-0107-02
1少年儿童图书馆延伸和拓展教育职能的必要性与特点
1.1必要性
1.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为少年儿童图书馆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这样就使得图书馆无论是在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受教育对象上,其范围都得到了空前地扩大。受教育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身边存在互联网,都可以登录互联网上的图书馆进行学习和研究。
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少年儿童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环境这一广阔平台的积极作用,大力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
1.1.2在发扬传统教育职能的基础上,少年儿童图书馆更应该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大胆创新、勇于创新。不但要创新教育理念,而且还要创新教育内容,保证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
1.1.3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信息共享必然成为少年儿童图书馆实施社会教育职能的主要手段。目前,社会教育的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教育阵地上取得一席之地,少年儿童图书馆一定要努力提高对全社会的影响力,增加在社会教育上的辐射力,吸引社会的关注,占有少年儿童的心灵,在保障少年儿童文化教育利益的同时,共同享受文化教育发展的成果。
1.2特点
1.2.1具有内容综合性、对象广泛性
少年儿童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广大少年儿童开放的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实施,包罗社
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很多领域。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在新的载体与手段面前,变单一型平面教育为复合型立体教育,变苦读型教育为愉悦型教育,变提供纯粹文献服务的静态教育为提供电光像,全景全息的动态教育。
1.2.2具有时间的阶段性、方式的灵活性
目前,少儿利用图书馆更是呈现休闲文化的特点,即节假日到馆或在网上图书馆点击率集中。为适合少儿的特征,可以以讲座、培训授课、动手实践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少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适应少儿的生活节奏,成为少儿精神快餐,成为帮助少儿再生创造力的优良选择。
1.2.3具有性质的公益性、定位的补充性
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不单单是在学校内进行,在学校外部还存在许多可以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机关。在这些机关当中少年儿童图书馆位居第一。少年儿童图书馆是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是正规教育的延伸与补充。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并为少儿利用网络提取信息,都是其他信息机构难以比拟,图书馆的教育公益性,使少年儿童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2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2.1创意的早期教育
作为少年儿童图书馆对于培养少年儿童早期的阅读习惯,激发少年儿童的基础相像力以及创造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早期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应将文献与延伸的实物服务相结合,如幼儿图书与玩具提供相结合,将艺术欣赏与动手美劳相结合,以故事选讲与经典诵读相结合,创造快乐环境,为儿童自主性、社交能力与合作精神等获得质的飞跃创造多元化的空间。
2.2创新的素质教育
在2亿中小学生中上网达3,000万,高中生的互联网利用率超过一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少年儿童图书馆要与时代同步,努力提高为少年儿童的服务意识,为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保驾护航。少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重在少儿信息素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掌握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层次的少年儿童开展适合他们年龄,适合他们知识层次的文献检索以及网络信息检索的教育,认真培养他们鉴别信息和取舍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新职能,同时也是提高少年儿童充分利用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必由之路。通过少年儿童在规则面前自由操作,还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以及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
2.3创新的心灵教育
少年儿童的身心是纯洁的,是没有受到一丁点污染的。作为少年儿童图书馆,为少年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纯净的网络文化环境,是对少年儿童心灵教育的必然要求。今年,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的专项行动中已关闭淫秽色情和低俗网站1.6万多个,其中关闭违法违规手机网站1.1万多个。互联网是接受信息的便捷渠道,对广大青少年有极强的吸引力。但是网络成瘾已成为社会问题,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是少年儿童图书馆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能。作为少年儿童图书馆必须大力打造高雅纯正的网络文化品牌,净化少年儿童的心灵,满足少年儿童精神文化的需求。
3确保少年儿童图书馆特色和教育职能的发展
3.1举办品牌讲座
少儿图书馆讲座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与学校教育形成资源互补。现代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但是学校的教育,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需要。少儿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机构,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展相应的讲座,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接触课外知识的途径。如国家教育部规定“京剧”入课本,曾引起社会上的议论,就是地方特色的剧目该如何定位,地方性的传统文化是否会因此被淹没呢?重庆市沙坪坝区少儿图书馆适时推出了巴渝历史文化专题讲座,以“讲古”的形式娓娓道出巴渝的历史文化,同时让青少年了解已经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巴渝评书”和“川剧”艺术。学校教育为广大青少年打开了学习京剧之门,而图书馆讲座则开启了了解地方文化的窗口,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谱和谐之曲。
3.2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在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流通服务上,要大力拓展网上借阅服务,开展网络借书、网络阅览等服务方式,这样不但可以打破地域上的限制,而且还可以拓宽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在参考咨询服务上,要大力开拓网络查询、网络检索、网络专题信息等相关服务方式。在阅读指导的服务方式上,可以大力开展网络导读、网络读书比赛、网络培训等多项活动,这样就可以将网络服务和传统服务有效结合,打造全新的现代服务模式。
3.3活跃少年儿童文化生活
在少年图书馆的众多职能中,活跃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是其教育职能一个重要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善于转变自己的身份,从单纯的图书管理转变为知识导航,既要保留传统导读,还要创建网络展示平台,将少年儿童在生活、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艺术创作在网络平台上展出。这样,通过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不但创造了知识的平台,而且还吸引了少年儿童的目光。更可贵的是将教育过程潜移默化到每一个空间,从而引导少年儿童享受健康、纯洁、先进的文化生活。
3.4大力推进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为了不断推进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进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大力加强各少年儿童数字图书馆之间的互动合作,通过现代化技术打造少年儿童图书馆体系,从而保证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有效进行,这样不但可以将中华文化进行数字化整合,而且还可以不断提升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整体行业优势,将公共文化与少年儿童教育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
[1]富宇.浅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1).
[2]夏华.图书馆教育职能再认识 www.chnlib.com,2006(2).
(编校:严真)
【图书馆服务拓展与延伸】推荐阅读: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07-10
图书馆服务工作06-30
图书馆流动服务方案07-07
中日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比较06-03
图书馆服务礼仪讲座学习心得06-02
公共图书馆如何提升服务能论文10-09
论图书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07-27
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现状与问题10-02
浅谈文化扶贫与农村图书馆建设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