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助人的作文:学会请求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乐于助人的作文:学会请求(精选4篇)

乐于助人的作文:学会请求 篇1

到了下课的时间,我想跟我的同桌借雨伞出去,我对他说:“请问,你能不能借一把雨伞给我呢?”看了看我,说:“你没带伞吗?”我摇摇头说:“昨天忘记看天气预报了,所以今天没有带雨伞。”他说:“好吧,那你不能把我的雨伞弄坏了!”我连忙点了点头对他说:“放心吧我一定不会把你的坏了。”

瞧!我的同桌是不是非常乐于助人呢?以后如果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也一定会去帮助他。

乐于助人的作文:学会请求 篇2

国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的“口语交际”, 每一课都由“教学提示”和“情境图”组成。“教学提示”提出大体要求, “情境图”提供了生活化的“口语交际环境”。教学前, 我们应该对照《语文课程标准》, 认真研读教材, 仔细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 这对于用好教材, 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学会请求》《学会祝贺》等口语交际, 设计得非常巧妙, 具有开放性。如《学会祝贺》, 没有局限于向老师祝贺, 可以进行适当的扩展, 如为爷爷奶奶祝贺寿辰, 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 向朋友同学祝贺他们取得的成绩等。《学会待客》一课, 可以将客人换成同学、亲朋好友等。

二、精心选择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的理念, 同时对“口语交际”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以下教学方法。

1. 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交际情境, 让学生参与表演

表演是口语交际课最常用的一种创设交际情境的方式。课堂上可根据“情境图”的内容, 采用分角色表演的办法, 为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交际氛围。从教学实践来看, 表演是很容易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的。

有了与实际生活相似的交际情境, 学生就会怀着浓厚的兴趣, 去做进一步体验。如:教《学会请求》时, 可以通过表演情景图展现这样一个交际情境:

李春燕坐在桌边, 手里拿着《古诗诵读》, 正在背诗。奶奶坐在沙发上听录音机里的京戏。李春燕看了看奶奶, 捂住耳朵继续背诗。过了一会儿, 李春燕撅起嘴巴, 做出烦躁的样子。奶奶仍在看电视, 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李春燕站起来向电视机走过去, 突然像想起了什么似的, 转身走到奶奶身边, 靠在奶奶的耳朵上说了什么, 奶奶关了录音机。

这时, 教师就用“李春燕跟奶奶说了什么?”这个问题, 把学生带入到“请求”的情境里。此时, 学生就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 踊跃参加到“怎样向奶奶请求”的学习之中。

在课堂教学中, 有时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话题”说个不停, 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表演。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可以将学生组织成若干个小组, 让他们在小组里自由组合, 表演, 教师随机加入一个小组。这样用”的前提下, 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比如直接让学生参加旅行团, 以一个游客的身份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风景名胜进行认识实习, 同时也观察旅行团中导游的工作, 并进行模拟导游讲解;再如在讲授旅游资源的一般体验性评价时, 安排学生到附近著名的旅游景区面对面地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 听取游客的意见, 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对旅游资源做出中肯评价。在这种实际调研中, 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 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锻炼, 带来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 增加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我们应设法给学生增加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1) 课堂上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学生的素质是不一样的, 不要因为一两个学生“说对了”, 就认为其余的学生都达标了, 然后就忙于完成教案的“下一步”。从人们学习语言的经验来看, 学生口语交际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形成, 是不可能一次就达到要求的。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时间让给学生, 每个话题都应采用多种方式, 激励他们反复说。特别是那些口语交际有困难的同学, 应鼓励他们参与, 多给他们一些尝试和实践的机会, 只要参与了, 都应充分肯定。

(2) 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运用

乐于助人的作文:学会请求 篇3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在成人的溺爱中长大的,可以这么说,在孩子入园前,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在家长们的视线范围内,他们想做任何事不用开口家长们就主动帮他们做好了一切,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一种依赖性,而一旦这种依赖性没及时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哭闹和发脾气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而这种性格的养成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孩子无法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员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

那么,怎样在日常各项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常规教育,如何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对孩子实施常规教育,我在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小班常规教育《学会请求》就是其中一个案例。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那天冷空气来袭,孩子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冬装。午睡前,大部分孩子们都已脱好衣裤,安静地睡下了,我在忙着给孩子们将被子盖好,突然传来了孩子的哭声,我抬头一看,是我班的陈锡金小朋友,只见他一边使劲地在拉着裤管,一边在哭,我装作没看见,继续给睡下的孩子盖被子,当我给睡在陈锡金旁边的小朋友盖好被子后,我才故意问他:“你怎么啦?”,陈锡金的哭声更大了,边哭边发脾气使劲地拽着裤管,這时,我问小朋友:“小朋友,你们知道陈锡金为什么哭吗?”小朋友都回答说:“不知道”这时我摸着陈锡金的头,轻声说:“请你用小嘴巴告诉我你为什么哭,好吗?”陈锡金愣了一下告诉我:“我不会脱裤子”,我装着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哦,原来你不会脱裤子呀,老师来教你。”于是我手把手教陈锡金,很快他就学会了自己脱裤子,在他躺下后,我一边给他盖被子,一边问他:“你刚才哭了那么久,裤子‘哭’下来了没有”在说这话时,我加重了说‘哭’字时的语气,他说:没有,于是我告诉他,哭别人不知道你要干什么,也解决不了问题,遇到困难了,要用嘴巴告诉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陈锡金害羞地点了点头。

孩子们睡着后,我对这件事进行了反思:

小班开学到现在,这种现象不在少数,平时我只是嘴上随口说一声,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这种“无效教育”导致了今天的“陈锡金事件”。

要真正改变这一现象,不但要落实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同时家长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于是我采取了以下行动。

1.我在那天起床,针对“陈锡金事件”我组织幼儿进行了一次讨论,讨论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孩子们通过讨论得到了:遇到困难不要哭,要学会请求,请老师帮忙、请小伙伴帮忙,在外面遇到困难请警察叔叔帮忙……结论。这一活动,在对幼儿进行了常规教育的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很好的安全教育。

2.在平时活动时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用亲切的语言和温柔的眼神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请求。

3.及时进行家访,将事情的经过告诉家长,希望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马上帮孩子解决,应该引导孩子提出请求然后再给予适当的帮助。

三、通过这个案例,我获得了以下的启示

幼儿教育不是一节课或一个游戏那么简单,幼儿教育的关键是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把握好每个教育细节,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三部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提出的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区幼儿园)

学会助人为乐小学作文 篇4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歌唱得好,人生活在群体当中,相互帮助是不可缺少的。脱离了群体的帮助,一个人想生活下去很难很难,所以助人为乐是至关重要的!

大街上,人来人往,叠印着一串串纷繁复杂的足迹。看那边,修车铺门口。“师傅我的车胎瘪了,你能帮我检查下吗?”一位小学生摸样的女孩将自行车推到修车师傅面前。不一会儿,修车师傅动作利索的补好车胎,接着帮女孩充好气,抬起头说“3元”小女孩听完赶紧去书包里掏钱,好一会儿,她不好意思的`红着脸说“师傅,真不好意思,我忘了带钱……”师傅听完没说什么,抬起头看着她“哦,没关系的,看你这么着急家一定很远吧。钱,以后路过这里,记得再还吧!”

“真的?”小女孩又惊又喜,“真是太谢谢您了,明天我一定把钱还给您……”说完,对师傅笑了笑表示感谢,就推着车急匆匆地回家了,修车师傅一直目送女孩走远才继续手中的活。

看,这世间有很多谅解、信赖、关爱、帮助,只要多一份热心,多一次帮助,每个人都会自觉去关爱别人。正如我们大家熟知的英雄——雷锋。他把帮助别人当做自己的责任,拥有一份热心肠,乐意的去帮助别人,得到的是人们对他的赞扬和歌颂,他的故事才会流传至今。

上一篇: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学法指导下一篇:电钳工培训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