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的发展阶段(精选8篇)
一、跟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的非形式化的原始教育。
这一阶段的教育自有了人类就产生了,一直到原始社会的解体。远古的人结群而居,形成了原始群。原始群为了使青年一代参加集体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智能和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这样就产生了原始形态的教育。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教育受生产力的制约,使得社会上不可能出现专门的教育者。社会实行“自然分工”,这一阶段的教育者就是原始部落群中的年长者。整个新生的一代都是受教育的对象,教育是作为人生过程中必需的训练,还谈不上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在原始社会初期,儿童由原始群公育,成年的男女负责猎兽,而老人和儿童负责看管所获猎物和设置隐蔽所,由老年人教导儿童操作的方法;到了母系氏族,男女分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男童由成年男子指导,学习男子应做的事,女童在妇女指导下练习女子应做的事;到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以父权维系的大家庭,教育青少年的职责是由大家庭承担的。
总之,在原始社会中,教育新生一代是原始群或整个氏族的事,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中,教育主体是不固定的,教育客体也不固定,教育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也带有偶发性质。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和人们的.社会活动(生产活动、宗教活动、消闲活动、娱乐活动等)浑然一体的。原始社会没有专设的教育机构,教育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儿童以模仿成人的活动为游戏,这些游戏也使儿童掌握了某些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另外,尊长的讲授,也是重要的教育方式。在这一阶段中,由于文字还没有产生,教育传播媒介主要是靠语言和形体示范,这一传播媒介使得这一阶段的教育受时、空的限制很大。这一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经验简单而原始,社会精神文化尚处“蒙昧”时期,所以教育的内容也只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和劳动生产需要,由长辈教导儿童适应社会的一些行为规范,习俗经验,原始的宗教艺术,以及劳动的技能,并进行某些体格锻炼等。
综上,这一阶段的教育是和整个原始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教育主体,教育客体都是不稳定的,它们的联系也具有较大的偶发性,教育的内容、手段也显得原始。这一阶段的教育是各个独立、散乱的教育活动形式,它们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教育组织系统。所以,我们称这一阶段教育是非形式化的原始教育阶段。
二、供少数人享受的初步形式化的古代教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历史形态进入了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教育的发展也步入了第二阶段:供少数人享受的初步形式化的古代教育阶段。
这一阶段的生产力虽较前一阶段有了较大发展,却仍是十分低下,只允许少数人脱离劳动,社会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得教育能够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这时,有了专门的教育工作者,一般说,教育
“十一五”时期, 阳泉市高度重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 一个覆盖城乡的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体系已初步形成, 普职两类教育逐步走上了均衡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作为阳泉市招生考试管理部门, 我们充分发挥导向、引领作用, 为阳泉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通过编制和实施招生计划五年规划, 调控普职两类教育协调发展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阳泉普通中等教育迅猛发展, 一度出现了“村村办初中、乡乡办高中”的“红火”场面, 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最多时达到近60家。从90年代开始, 我市加大普通高中结构调整力度, 压减整合普通高中学校, 把有条件的转办为职业高中, 到“十五”末期, 全市普通高中压减到15所, 中等职业学校扩大到17所, 但招生状况仍呈现出“普热职冷”的趋势。2005年, 全市共有19611名学生参加中考, 其中普通高中录取8204名, 中等职业教育录取2821名, 普职招生比例为3:1。为扭转这一不良趋势, 由招生部门牵头制定了《阳泉市“十一五”时期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五年规划》, 提出在坚持做到每个县区办好一所普通高中、一所职业学校的同时, 严格执行普高招生计划, 不得突破当年省下达的规模轨制计划 (每班不得超50人) 。并规定, 招生计划一经下达, 各县区和学校之间不得进行调剂。这样就把当年初中毕业生的一半甚至一多半留给了职业学校。通过发挥招生计划的导向功能, 使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得以协调发展, 既基本上缓解了“普高热”带来的社会压力, 又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实行招生计划县域 (学校) 管理, 引导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均衡协调
为了加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统筹管理, 我市成立了“普通高中招生录取领导组”, 组长由教育局局长担任, 副组长为教育局分管普教的副局长和市招生考试中心主任 (局党组成员) ,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招生考试中心, 负责其工作的具体实施。该机构的职责就是统筹全市普通高中录取, 规范高中阶段招生管理, 严格控制过热的普高教育, 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十一五”时期, 我市针对普通高中招生跨县区“择校”的现象, 制定出台了招生计划由市统一管理, 按县域、学校划分的政策, 严禁各普通高中学校跨县区招生。2007年, 又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将优质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县域内所有初中的中考招生改革, 直接分配的比例逐年递增到招生计划的50%。对普通高中招生我们通过取消调节生指标、压减扩招生计划、坚持“四限” (限分数、限钱数、限人数、限时间) 政策、规范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等措施, 控制普通高中规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多年来, 我们一直坚持两个“集中管理”和一个“统一划定”。所谓两个“集中管理”, 一是普通高中招生全市集中管理 (包括统招生、扩招生) , 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均按我们市考试中心确定的录取批次和录取时间进行;二是招生与学籍相结合集中管理。具体做法是录取期间, 由我们考试中心牵头, 实施市教育局普教科与市考试中心合署办公, 一次性完成招生录取和学籍注册。这样避免了录取和注册两张皮现象的发生, 有效地控制住了普高乱招生的现象。同时“普通高中招生录取领导组”明确规定, 没有经市招生考试中心统一录取的考生, 学籍管理部门不得予以进行学籍备案。这样形成了招生部门和学籍管理部门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普通高中录取完毕后, 招生部门和学籍管理部门分别向市纪委报送录取与注册数据, 由纪检部门督察, 同时各普通高中学校也公示录取与注册的学生名单, 以便让学生、家长及广大社会监督。一个“统一划定”就是全市普通高中各个批次的录取分数最低控制线由录取领导组统一划定, 同时坚持“宁缺毋滥、铁板定钉”的原则。生源好的普高学校不能突破本校计划而无限制地招生, 生源差的普高学校也能因计划未完成而降低录取分数最低控制线进行招生。“十一五”时期, 全市每个县区、学校的普通高中招生从未突破省给我市下达的招生计划, 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留足了发展空间。到2010年, 全市每个县区都有一所省级示范高中、一所省级合格职教中心, 高中阶段教育从布局覆盖、办学规模、教学设施、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均实现县域间均衡发展。
三、通过实行灵活自主的招生政策, 扶持中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们在控制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同时, 积极采取灵活多样、方便快捷的中职招生政策, 全力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一是按照招生计划, 结合县区、学校实际, 分县区、分学校进行招生任务责任分解, 招生计划到县、到乡、到校。同时我们每年都要对县及所属初中学校进行完成职教计划任务的考核, 考核的内容包括各县、校输送到各级职业高中、省内外中职、高职以及各级各类技工学校等除普高以外的人数。二是坚持实行“五个放开” (即计划、时间、分数、年龄、地域放开) 招生政策及“随招随注”等灵活便捷的学籍管理办法。三是积极开辟普通高中学生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渠道。如多年来, 我们招生部门规定:中考时考生的志愿一经填报, 任何人一律不得改动。在这个大原则下, 为了引导考生合理分流, 我们又实施执行了以下规定:考生第一志愿一旦填报职业技术学校, 则不能再改报普通高中;而考生第一志愿填报普通高中, 则可以改报职业技术学校。被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可以重新补报职业技术学校而不受任何限制。
通过以上措施, 我们已初步实现了由“重普高”向“普职并重”的过渡, “十一五”期间, 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逐年递增, 已由2005年的2821人增加到2010年6545人, 年均递增幅度为18%;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由2005年的27%增长到2010年的48.1%, 年均递增3.6%。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总数调整发展到17所, 其中拥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5所, 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和职教中心7所。阳泉的中等职业教育无论从招生规模还是从办学质量上都实现了赶超发展、跨越式发展。
四、通过宣传中职教育发展成就与资助政策, 吸引更多的城乡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为了扭转广大城乡学生和家长对中职教育的认识, 我们一方面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城乡的优势, 通过各类电视媒体, 以及组织各级各类中职学校深入县城、乡村和学校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展示我市中职教育的办学成就;另一方面, 我们通过编印专门的宣传手册, 积极宣传中职学生国家和省市资助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 我市每年都要组织2-3次中职学校办学成就集中展示活动, 共出动广播宣传车近百台次, 制作宣传版面近百平方米, 编印各类宣传资料近30万份, 确保各项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就读。通过我们的努力, 全市中职学校招生中来自农村和农业县区的生源比例逐年上升, 由2005年的不足40%增长到2010年的近80%, 且生源稳定、流失率低, 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五、通过发挥招生部门的桥梁引路作用, 创新拓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渠道、新模式
近年来, 我们充分利用招生考试部门与外省、外市学校联系广泛的优势, 通过为外省市学校与阳泉本地职业学校之间“牵线搭桥”, 积极引导职业学校转变办学思路, 创新办学模式。据不完全统计, “十一五”期间, 我们共为市一职校、市交通职业学校、市技工学校和市工业学校等本地7所中等职业学校, 与北京、天津、河北、江苏等4个省市的13所学校、企业, 以及阳泉本地的阳煤集团、兆丰铝业等重点企业, 组织牵线“联姻”17次, 配合学校发展了订单培养、定向培养、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新的办学模式, 使阳泉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和省内外就业市场得以充分结合, 进一步推进了地区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如市交通职业学校与天津工业学校、连云港航空学校等联合开设了机械制造和航空服务专业, 招生人数占该校当年总招生数的30%。2011年我们充分发挥招生考试部门的纽带作用, 将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基地校北京自动化工程学校介绍推荐给我市广大考生、家长, 在我们的努力配合下, 考生、家长和该校双向沟通了解, 2010年我市有50多名毕业生选择了北京自动化工程学校。再如阳煤集团技工学校, 近年来已为地方乡镇煤炭企业培养技术人才近千名。目前, 阳泉已建成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制造与控制、机电技术应用、采矿技术等省级示范专业 (点) 11个。其中, 市交通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全国汽车工业协会确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市体育运动学校连续第二轮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左右。就业范围覆盖煤炭、化工、餐饮、服务、汽车修理等十余个行业, 就业地域从阳泉和山西省内的太原、晋中等地, 逐步拓展到省外的上海、天津、江苏、广东等9省 (直辖市) 16个地市。
总体来看, “十一五”时期, 通过我们招生考试部门和全市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阳泉高中阶段教育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到2010年底, 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59%。普职两类教育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良好态势:
———从招生规模看, 实现了大体相当。2005年, 全市19611名中考学生中, 有8204名选择了普通高中, 占到42%, 有2821名到职业学校就读, 占到14.3%, 普职两类教育招生比例为3:1;而到了2010年, 普通高中招收8420名, 占到51%, 中等职业教育招收7545名, 占到48.1%, 普职比为1:0.91。
———从资源配置看, 实现了整体优化。“十一五”期间, 阳泉各级财政先后投入上亿资金用于高中阶段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办学条件改善, 其中投入到中等职业教育的资金达3059万, 全部用于各类职业学校、县区职教中心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 共完成新建或改扩建任务2.6万平方米, 装备标准化车间11个, 添置近700万元的实训设备, 进一步增强了阳泉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实力。
———从布局覆盖看, 实现了均衡协调。全市15所普通高中学校中, 6所学校被评为“山西省示范高中”, 而且均衡分布在全市所辖的两县三区。全市14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 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5所, 省级重点职业学校7所,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占到85%。阳泉已基本实现了每10万人口拥有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中等职业学校, 每个县区分布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和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 (职教中心) 。
———从生源结构看, 实现了合理分流。普通高中教育在控制规模的同时, 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高考成绩连续十几年稳定在全省领先水平, 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5%以上。中等职业教育以“出口”带动“入口”, 毕业生“双证率”、“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左右, 吸引大批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就读, 实现了中考毕业的合理分流。
【关键词】中国民族教育学;阶段性;反思
我国的民族教育学一直是教育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教育途径。随着民族教育学的不断发展与交融,教育事业相关人员根据民族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了一个更具时代性、民族性的教学体系。使民族教育学朝着科学的方向快速发展。
1什么是民族教育学
所谓的民族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密切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讲,民族教育学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就已经兴起了较为完善的多元化民族教育学理论,并且在解决多民族国家问题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因此,西方国家的教育学理念是值得我国民族教育学借鉴的。
另外,一个民族无论是单一形式的还是多元化发展形式的,其在自身的国土上都有着一套适用于自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例如:德国民族教育学受哲学理论的影响较深,因此所反映出的教育理念集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为一体的文化蕴涵。另外,我国民族教育学家认为,在民族教育学中,没有独立存在的教学理论,所谓的教学理论与科学理论均是建立在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而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它是体现一个民族文化不同于其它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除此之外,在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教育学的独特性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加的明显。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提出:民族教育学永远不会有过气的时候。他认为,民族教育学体系的建立最大的作用在于促进民族的发展以及加强民众的凝聚力,是为增强民众价值观念与情感的重要武器。因此可以说,只有民族存在,民族教育学就存在。
2我国民族教育学的各阶段分析
2.1第一阶段:西方教学理论的引入和教学的民族性萌芽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民族教育学最早是由1901年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王国维引入中国的。1901年,王国维对日本《教育学》进行翻译时,为书中的“氏之说有不尽之处,间加酌见,唯勉求不偏而已”这句话深深感动,并因此得到了启示。它认为,当时中国的教育界只知道是在做教育,而在做教育中没有完全参入国家本土的东西在里面,而对教育学的理论更知之甚少。因此,他将西方教育学理论引入中国。另外,在上世纪中,我国一度处于外交的困惑期,在此期间国内一些教育学家提出了民族性教学理念,以此来培养拥有较强民族性意识的中国人。至1922年,随着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激发了一些教育学界的爱国人士的情怀,使他们创造出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民族教育学。例如:在陶行知对农村人口进行教育学理论演说时,就充分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学理论知识以及传统的思想理念,并根据多年教育学的经验总结将民族教育学由理论向实践中探索迈进。但同时,我国的民族教育学多数都是从传统的教育理论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在第一阶段中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民族教育学理论体系。
2.2第二阶段:中断的民族性
在我国民族教育学进入第二阶段的演变中,由于这一阶段中所注重的是民族政治意识为产的形态模式。因此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民族教育学加大了向国外教育学借鉴经验的力度。另外,在1949至1966年间,我国民族教育学理论体系基本是参照于苏联的《教育学》理论体系进行的。其中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育学》理论是我国的主要学习版本。但该教育学家的理论通常是呈“一边倒”的形式。因此在这一段时间内,我国整体的政治思想及文化思想也一度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了第三阶段的民族教育学理论学习中。例如:当代我国诸多的民族教育学版本的理论知识都还延用着凯洛夫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同时对传统的国内外教育思想、理论、流派等具民族性的经验及探索进行了批判。从该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教育学所体现的一线性以及阶级斗争性。
2.3第三阶段:开放中重新寻找民族性
从我国1977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民族教育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封闭已久的对外开放大门被彻底打开,从而也使越来越多的西方式教育学理论体系进入中国教育学界。在这一阶段中,中国清楚地意识到与西方民族教育学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因此一些国内的教育学家在这种“补课”心态的驱动下,开始了一场全新的外求之路。另外,在这一阶段民族教育学的发展中,恰逢也是各民族文化运动最为鼎盛的时期。由此国,内诸多教育界学者将主动引入教育学体系与被动接受国外教育学理论体系相结合,在国内教育学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中外结合的民族教育学新体系。同时来说,我国民族教育学在这一次对外的引入中,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深度上来说,都是较为符合中国民族教育学发展的,从而也促进了中国民族教育学向更辉煌的时代发展前进。
除此之外,在这一阶段性的民族教育学发展中,国内一些教育学界人士采用的是先翻译,再介绍西方民族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方法对西方教育学理论进行分析,使中国民族教育学理论在世界逐渐享有一席之地。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本土的民族教育学理论不断发现在国际的文化交流大会中,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不得不说,中国民族教育学的发展是国家发展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3对民族教育阶段性的反思
从上述对中国民族教育学发展各阶段的分析来看,我国可以得到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反思:首先,我国民族教育学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必理好与西方民族教育学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我国对外国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无论是最初始的引入阶段还是近几来的完善阶段,中国民族教育学的建设与发展始终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而进行的,那就是在发展中要处理好与西方教育学之间的关系。日前中国的民族教育学中所反映出来的民族特征十分薄弱,这主要是因为直至目前为止,我国对西方的教育学理论大多数都属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下,从而形成了一种表面化的西方特性。但是,单纯被动地接受西方国家所引进的教育学理论是无法真正解决中国目前的教育学现状的,这绝大因素在于西方教育学理论现文化精神与中国的教育体系及文化精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引入西方教育学理论体系时,必须结合中国民族特色,取其金华,去其糟粕。另外,从我国的民族教育学发展史来看,对本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使民族教育学缺乏实质性内容的最大因素。因此,中国只有国强民族教育学的民族性体系的建设,才会使教育学理论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才能建立一个民族教育学与西方教育学之间的正确关系。
4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民族教育学的发展对促进民族兴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民族教育不三个阶段的发展史,必须建立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学理论体系,使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超.孟立军.中国民族教育学发展的各阶段的探讨[J].学术论坛2013(9).
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阶段民办学校的发展与对策
作者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展研究中心100816
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阶段民办学校的产生、发展引起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界及全社会的关注。明确民办学校在我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格局中拾遗补缺 、有益补充、直至成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事业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发展过程至关重要。实践表明,民办学校的发展对加快普及 九年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顺应社会需求、缓解“择校”压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等都有积极的现实作用。加强 指导,强化法规建设和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走一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道路应是民 办学校发展的主要对策。
分类号 G 512.72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办学体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特别是《 中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以后,一批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阶段的民办学校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阶段民办 学校的发展问题,已引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界及全社会的`关注。
一、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阶段民办学校的基本定位
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阶段民办学校的出现,是改变政府包揽办学,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体 制的必然产物。伴随着它的出现,人们的疑虑与困惑也接踵而来,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阶段的民办学校是否会对我国义务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阶段的公办学校形成冲击?实施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责任是否会逐渐转由社会承担?解决这种疑虑与困惑的关键是 必须明确我国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阶段民办学校的定位问题。
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由政府承担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我们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建成以公办学校为主体的国民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系统。尽管这一系统存在着许多问题,但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基本性质应予以肯定。我国公办学校十分强大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特点之一,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阶段办学主体是政府,应由政府负担。尽管目前国家财力有 限,但国家仍千方百计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投入。全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会议强调,在安排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经费时,要 保证向“两基”倾斜。1995年和“九五”期间,中央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专项教育(www.xfhttp.com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人格的发展上一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又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和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整个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①学习信任阶段;②成为自主者阶段; ③发展主动性阶段;④变得勤奋阶段;⑤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⑥显示充沛感阶段;⑦承担社会义务阶段;⑧达到完善阶段。教育意义:指出了人生的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素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在教育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勤奋感,教师和学校应鼓励学生大胆的设想和创造,对儿童的建议表示赞赏,并耐心的回答其问题,增强其自信心,发展其主动人格,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成败观,使其懂得成功的必然现象,不可因一时失败而丧失信心,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切不可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不要在同班或其他人员面前轻视和贬低他们。
2月份以来,我镇开展了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积极应对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积极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以实实在在的活动成果让每位学生和家长从中受益,让社会认可发生的积极变化,使教育工作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总结如下:
1、主题实践活动学习、宣传、讨论情况:3月中旬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进行集体学习讨论,了解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转什么”“如何转”明确了方向,并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1小时集体办公时间开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大讨论,与会教师写好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左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向崔效杰、李善海同志学习情况:学校利用基体学习时间开展学习崔效杰、李善海通知热爱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奋勇争先的先进事迹,教师学习笔记1500字,每位教师写出学习体会并进行张贴存档;每位教师书写一篇“我为教育添光彩”征文,学校进行初选,并将优秀征文上交教办。
3、师德考评制度的制定、实施情况:学校建立了师德考评制度,并进行集体学习讨论,将老师们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纳入考核制度,实师德考评制度能真正加以实施,并对考评结果进行公布,做到公平公正。与每位教师签订了师德承诺书。
4、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学校建立了师德考核制度、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调查制度、全员育人导师制度、人民满意教育公开承诺制度、问题排查台账建立及
销号制度等七项制度,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通过,并努力把各项制度措施到实处。
5、开展本次主题实践活动的打算
(1)每月进行一次分类排查,对突出问题建立台账,制定具体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措施作出承诺。
(2)修订完善师德考评标准,开展考评,选出师德优秀教师并进行公示。(3)根据任课教师满意度调查制度,完成对所有任课教师的满意度调查,并存入教师业务档案。
寿光市上口镇南邵小学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 并为全体成员所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方式, 它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精神底蕴, 是学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根基。从本质上讲, 学校文化是一种具备系统性的组织文化, 是一个由若干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形态组成的系统, 包含了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四个方面, 它对师生思想的引领、情操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 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1、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所特有意识形态。对于学校来讲,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统帅, 好比人的大脑, 统管全局, 也是学校最高层次的思想和战略系统, 具备俯察学校现实, 提出个性化的学校价值观、统领并指导学校行为和视觉、环境系统的功能。
精神文化内含两个领域:一是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它本着人性化、个性化的原则, 对核心理念、办学精神、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及学校的管理观、用人观等各项内容进行提炼和升华, 塑造全新的价值体系;二是学校的事业取向, 包括学校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及品牌的确立等。学校精神一旦形成, 就会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展示出强大的内聚力, 它能够把学校所有成员都团结在这面精神的旗帜下, 真正发挥鼓舞士气、凝聚师生力量的作用;它能使群体的每个成员产生一种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 齐心协力, 服从群体, 服从大局。
其实, 学校教育的过程, 就是充分发挥学校精神, 为师生的生命成长铺垫底子的过程, 师生在学校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下, 获取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观点、生成智慧、积淀文化, 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2、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 主要指学校行为所显现出来的个性和精神, 规范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它好比人的四肢, 有着保障学校文化顺利推进的功能。行为文化包括学校组织的发展战略、运作方式、工作行为, 组织成员的的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交际方式等。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 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改变师生的生命状态, 其效果的呈现方式是师生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学生的精神状态、文明举止、行为习惯。积极健康的学校行为文化展示的是“教师儒雅, 学生文雅”的精神风貌, 相互间懂得谦让, 懂得尊重, 懂得珍惜, 懂得关爱。
行为文化建设, 最难的是课堂。如何使课堂成为生命化的课堂, 是行为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行为文化建设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一种师生的“生命场”。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体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生命体彼此分享阅历、情感、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这个“生命场”里, 蕴含着人的生命素质、生命质量、生命境界等持续不断生成的能量, 这是一个渐进的生命体相互作用和相互推进的、彰显生命光彩的过程。
3、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的构建包括核心制度和外围制度。当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学校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看, 核心制度应是对学生的发展, 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直接影响的制度, 如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学生评价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教师评价制度等。而学校其他内部管理制度, 如后勤管理制度、社区参与制度都是外围制度, 它们都是为核心制度服务的。
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动态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 制度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但科学的积极的制度建立, 能降低“风险”, 促进“发展”。学校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是制约学杖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因素, 中层干部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 学校领导则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因素。在学校管理过程中, 按照“依法治校、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部署实施学校制度建设, 解决制度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确保规章制度顺利运行。
4、物质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在物质环境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 是学校文化“内核”的载体, 体现一定的价值目标, 审美意向, 是富有内涵的人文环境, 健康的学校物质文化, 可以鼓舞人、激励人、濡染人, 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和保证。一方面, 人建设并创造了物质环境, 并通过活动使物质环境打上人类思想的烙印;另一方面, 人又是物质文化的受用者, 时时刻刻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成员智慧、力量、集体感的象征, 它使人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地。
物质文化的基础是环境文化, 它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文化, 它的存在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可以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的硬件设计形式、学校环境建设理念、学校物质资源配置方式等属于物质文化关注的要素, 学校应按照“清新、高雅、和谐、开放”的原则, 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 让校园充满艺术性、教育性, 体现校园独有的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学校文化的培育
学校文化产生于学校自身, 是由内而外生成的物质环境、文化气氛和精神氛围, 也是学校全体成员自觉与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导向和塑造, 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大, 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但学校文化不是自发形成, 而是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淀, 与时俱进。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 如何将学校的文化碎片加以整合, 将其提升为文化的整体, 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打造学校品牌形象的关键。
1、继承传统是基础。
当人们走进一所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学校, 一定会时时处处的感受到文化的存在。从学校的建筑、布局到教职工、学生的一言一行, 再到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都会明显感受到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力量的存在。
对学校文化的培育, 需要继承和创新, 既可以从传统出发, 考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个基础, 也可以将学校文化根植于当地的自然面貌、地缘特点、办学历史的背景之中, 用文化创生理念, 用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笔者工作的大足区龙岗一小, 其文化主题“蒙以养正”, 就是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出发, 从历来被称为“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周易》中提炼得来, 同时, 又将之融入“尚雅习正”的校训之中, 将学校倡导的养成教育以传统文化定格, 并充分结合学校的自身实际, 坚持与时俱进, 更新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进而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 实现了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的历程。
2、以人为本是原则。
学校文化的培育, 核心要素是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 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灵魂。一所学校只有拥有优秀的学校人本文化, 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学校教育, 才能凝聚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才能打造出一流的学校品牌。
实践证明, 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动力。比如,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只有关注了人的客观实际和现实需求, 才容易内化为师生的行动准则, 并一以贯之。一所学校形了成自己特有的文化, 学校每一个成员都会因获得学校这种文化滋养而成长起来。当一代代师生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 带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智慧, 同时也带走了学校特有的文化烙印。更重要的是, 只要这片特有文化的土壤还存在, 这种文化就会不断积淀并更具影响力, 就会影响更多的人从这里成长起来。
3、全员参与是保障。
学校文化的积淀非一朝一夕之功, 也非一人一事之力, 是全校师生广泛参与, 长期累积的过程, 需要每个人都成为学校文化主旋律中的一个音符, 进而凝聚力量, 释放魅力。
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 也是学校文化的直接传播者, 需要增强文化建设的紧迫感、使命感和对本校文化特色的自豪感, 通过课程与活动实现学校文化的的传承和创新。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 既是学校文化的参与者、体现者, 又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离开了学生, 学校文化就失去了继承性, 不再具有生命力。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 不仅要看对学生的影响程度, 还要看学生参与建设的程度。通过有针对性教育活动, 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创造潜能, 使学生在感动和感悟中, 在感染和启发中, 形成弘扬学校文化的自觉性。
三、学校文化的提升
一个备受人们尊敬爱戴的人是靠人格站立的, 同样, 一所誉满社会的学校是靠其文化内涵站立的。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师生能经常受到文化的激励和熏染。因此,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提升学校文化力, 使文化成为展示学校独特形象、凝聚学校成员心志、推动学校创造性发展的巨大能源。
1、营造环境, 重“熏染”。
一所充满魅力、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 一定有着高品位的育人环境。作为一种育人的基础途径, 打造物质环境文化是打造文化校园的基础, 学校建筑与景点设置, 需要从美化、教育化、艺术化入手, 大环境到小细节都要精心设计和安排, 传递学校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理想, 彰显学校文化的熏陶功能。学校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的规划要科学合理, 在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要以爱国主义教育、文明行为规范教育、道德教育为总目标精心设置, 一处精美的雕饰、一块特色性的标志牌、一道人本化的警示语都要融校园、家园、乐园、公园于一体, 努力创设“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砖一石皆可育人、每一面墙壁充满文化、每一个角落陶情励志”的具有艺术氛围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
2、挖掘理念, 重“引领”。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它不是飞来之石, 而是根植学校沃土的一株长青树, 越是挖掘提炼, 越是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基于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 是将学校的传统与现实结合起来, 将学校精神和校园环境结合起来, 它的原创性是任何“整容”“嫁接”所不可企及的。
有什么样的理念, 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学校的发展方向是由校长、老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理念体系所确定的, 因此, 学校理念的确定, 对学校的整个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代表了学校的传统精神, 代表了时代对教育的期待和呼唤。学校的魅力在于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浓厚的文化气息。一所充满理想、洋溢人文气息的学校一定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它是熏陶、引导全体师生情操无形而强大的推动力。在理念文化的提炼与彰显中, 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 明确办学方向, 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确立独具特色的校训、校徽、校歌, 使之成为凝聚学校的力量, 激励广大师生齐心协力, 开拓进取。
3、组织活动, 重“升华”。
学校活动是学校办学理念外化为广大师生员工行为的最有效的途径。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 精心组织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领学生全面成才、学生乐于参与、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设计要体现普遍性、高雅性、自主性, 突出学生为主体, 形式丰富多彩, 内容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 通过活动培育校园文化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 真正有生命力的学校文化, 应该是基于学校, 生成于学校, 并发展于学校。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 它对于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优化管理策略、提升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起着重要作用。
摘要:教化之本, 始于学校;学校之名, 在其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 学校文化对师生思想的引领、情操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 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校,内涵式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1]刘效连, 刘玉平, 《学校文化策划——理论与实务》.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6年.
[2]陶西平, 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J].基础教育参考, 2007, (12) .
高中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以及高等教育之间的枢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事关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大计。《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明确提出“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
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的任务,这是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重大决策,也是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目标的战略举措。
——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是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保证了初中文化程度劳动力的充足供给,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也为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贡献。当前,多数发达国家迈入知识经济阶段,而且全面普及了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而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正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面临着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刚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农村教育一直是人力资源开发的薄弱环节,从普及小学到普及初中,再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每一步都落后于城镇地区,各阶段教育的质量水平也有明显差距。实际上,全国城乡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我国在21世纪初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若没有农村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恐怕困难重重。因此,从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202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再到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要求“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一以贯之,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决策,集中体现了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的重大意义。
——广大农民群众对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越来越抱有新的期待。农村教育越来越成为构筑农业基础、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关键,也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础性条件。我国经济乃至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全国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也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农民素质偏低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尽管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教育重点依然是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但从新农村建设和改善民生的实际需要看,广大农民群众势必对接受更高水平教育提出新的迫切要求。2007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6%,城镇地区已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农村普及率仅为50%左右。2020年要在全国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难点在农村。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既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农民及其子女素质的重要环节。《决定》着眼于新农村建设新需求和农民群众新期待,要求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对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型人才,帮助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民掌握技术技能,并为农村青年进入高校成才开辟了广阔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具备了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有利条件。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分为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两个部分,2007年在校生总数为4527.5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分别为2540.5万人和1987万人。如果统计所有初中后教育培训活动,数量更是巨大,每年参加非学历初中后教育培训的约有2000万人次,农民工参加培训3500多万人次。预计到2020年,全国15岁~17岁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恰逢低谷,在校生只需从2007年的4500多万人增至4950万人,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就将达到95%,进一步覆盖农村多数学龄人口,届时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有望超过85%,进入“基本普及”的门槛。按照国家财力、学校条件和农民分担能力,如果国家资助体系和相关政策到位,分流结构和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包括鼓励资源丰裕的沿海地区为中西部农村增加就学培训机会作出更多贡献,在未来13年间增加450万在校生还是有把握的。今后高中阶段教育增量主要来自农村学龄人口,而农村初中毕业生多半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不仅有利于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而且将推动城乡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进程。因此,《决定》要求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既符合农村改革发展需求和农民群众意愿,也具备了实施的基础条件,经过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完全可以实现。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免费将为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高中阶段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实行缴费上学、分担成本的制度。由于农民低收入者比重远高于城镇居民,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能否覆盖农村,将直接关系到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进度和质量。《决定》首次提出“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的任务,是继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免费之后,党和国家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缩小城乡差距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决定》的一个新的政策亮点。目前,农村学生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中约占80%,2007年秋季以来,中央财政专项加地方配套,每年资助1600多万中职学校学生,资助面达90%,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连续资助两年,在校三年级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学校提取事业收入的5%用于学费减免、勤工助学和校内奖助学金。2008年秋季起,国家还对地震重灾区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2008~2009学年实施免除学费和给予生活费补贴政策。应该说,国家财力基本具备,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已有的助学政策体系取得很好的成效,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也在形成越来越多的共识,共同为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创造良好条件。按照《决定》的部署,实施农村学生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方式和步骤,一是继续实行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地区按比例安排专项办法。二是继续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步骤。三是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创新。实施免费政策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展及质量提升,还需地方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和制度创新,调动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筹措资金和配合教学的积极性。依托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以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和骨干职业学校为龙头,发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强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相结合,学历职业教育与技术技能培训相结合,“订单、定向”培训与务农、转移就业相结合,营造方便学习者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城乡分段和职前职后分段完成学业的环境,更好地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促进劳动力转移服务。
【教育学教育的发展阶段】推荐阅读:
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的情况汇报06-01
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宣传标语12-01
中国教育的萌芽阶段11-07
高中数学创新教育的“三个阶段”06-07
各阶段孩子的教育方法11-10
期末阶段安全教育07-11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阶段总结10-26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精神探析12-12
师德主题教育阶段小结05-26
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