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教学理念

2024-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奥尔夫教学法教学理念(精选8篇)

奥尔夫教学法教学理念 篇1

当今社会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挖掘和培养人多种生存必要要素,如自信心、创造力等。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普及和社会性,给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以幼儿园里的音乐来讲,首要任务是为更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也为他们向高深方面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和我园建构式课程有很多相通之处。我认为可以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更好的开展我园建构式探究课程。我园建构式课程的核心是强调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主张从小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真正让幼儿做学习的主人,让幼儿在尝试(探究)中学习。那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是如何进行这种探究学习的呢?

一、重视幼儿学习的主体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被国外称为:“从钢琴凳上(教师)、从座位上(孩子们)解放出来的音乐教育。”它是一种动态的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不需要懂任何乐理知识,而是通过自己亲自参与,从亲身的体验中感受音乐。比如在《走走、跑跑、停停》的游戏中,老师让孩子光着脚随意走动,目的在掌握孩子走的频率。然后根据孩子走的速度敲击鼓,请孩子听鼓声走,在走的过程中孩子是在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老师以提高一倍的速度敲鼓,孩子自然会跟着这个速度小跑起来,这是孩子在体验八分音符的时值。在此基础上请孩子听到鼓声停,立即找一个朋友一起造型,找三个、四个、五个孩子拉手,这是孩子在感受乐句的开始和结束,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合作精神,同时增强数概念。鼓声大,孩子会随节奏跺着地板走,鼓声弱,孩子会踮着脚轻轻走,这是感受音乐的强弱。听鼓声往前走,听三角铁往后退,这是感受不同的音色,同时感受空间方位感。让幼儿用身体做乐器,这是进行节奏训练的一种简单又有趣味的方式,例如:歌曲《一只哈巴狗》,在幼儿熟练用节奏型念歌词的基础上,再加以“声势”用捻指、拍手、跺脚等方式加强节奏的训练。活动中幼儿不仅掌握了整首歌曲的节奏感,并且幼儿在一种完全、自由、创造、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进行活动,对歌曲的音准也有很大的帮助,更易令幼儿感受音乐,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魅力之所在。

二、激发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人的主观性发展最高表现。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的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来看,幼儿在实践过程中结果可能是幼稚、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幼儿的探索精神。奥尔夫以即兴开始的教育正是体现创造性的教学。他让孩子在游戏中探索声音,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做些什么,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

奥尔夫音乐活动是开放式的,它允许任何答案的出现,只要孩子做了就是好的。在教学活动中有一个《这是什么声音》的活动,老师请每人拿一种乐器,用动作来表示你的乐器可以怎么玩、能发出什么声音。小朋友们绞尽脑汁的想,才想出一些玩法。即兴随音乐做律动时,有些小朋友红着脸说:“对不起老师,我还没想好。”我回来后给孩子们发乐器,还没等我说什么,孩子们就已经在五花八门的玩了起来,瑶瑶把双响筒放在地上转,盈盈把双响筒当酒杯在喝酒,扬扬把槌子放进双响筒里捣动,乐乐说沙棰是鸡腿,程扬干脆把小钹的松紧带解下来,放在地上滚!多有创意!这说明孩子天生具有探究精神。例如在《走小路》活动中,目标是培养幼儿感受节奏。形式主要是用嘴、手、脚,发出的不同声音表现音乐的节奏,孩子们用自己想出的方法表现音乐,有的幼儿用手指弹脸发出声响,有的打响指等;也有的用弹舌来表现,虽然有些幼儿表现音乐方式不明显,但是极富想象力、创造力,整个活动都是以孩子为主体,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去尝试,不仅培养了幼儿初步感受节奏,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所以作为二十一世纪的老师最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孩子的探究精神,努力挖掘孩子的潜能。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与五大领域有机结合。

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和需要,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有机渗透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大领域的学习内容,把语言引进音乐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法独具特色的部分。结合语言进行的节奏训练非常的有趣又没有任何难度。例如学习交通工具时,我们可以请孩子说出两个字,三个字或四个字的交通工具,如卡车(x x)、摩托车(xx x)、公共汽车(xx xx),每一种交通工具代表一种固定节奏型(节奏基石),把孩子分成三组,每组反复念一个词,加上音量的大小、速度的强弱、音色的变化(断和连)及声部的交替变化,就组成了一个三声部的节奏合说。童谣、儿歌、唐诗朗朗上口,具有鲜明的节奏性,孩子们边念边加上身体动作,稳定的拍率、准确的节奏感在这里得到训练,一首儿歌可以选择不同的节奏型来为其伴奏,通过身体或节奏乐器甚至音条乐器来伴奏,合在一起就成了美妙的多声部作品了。通过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音乐或舞蹈的结构。还可以让孩子看图片进行即兴唱故事接龙。把故事用嗓音、动作、舞蹈、演奏、表演即兴的编成音乐舞蹈剧等等。

四、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欣赏对幼儿的教育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会听到很多世界名曲,如《狮王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欢乐颂》等;以往我们对音乐理论的知识,不会讲给幼儿,毕竟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进行一些简单的音乐理论的接触;例如:卡农。卡农的意思书面解释为:同一旋律以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在各个声部先后出现,后面声部按一定的间隔依次模仿前一声部进行,用这种手法写成的乐曲称“卡农曲”。轮唱曲即卡农曲的一种。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感受这种乐曲的特点,我们将幼儿分成五组,每一组拉成一圆圈,选择幼儿熟悉的歌曲例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第一个圆圈先开始顺时针转动并歌唱,第二句开头和第二个圆圈的幼儿一起唱,第二个圆圈的幼儿唱的同时也开始转动,以此类推,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圆圈进行,当歌曲唱完时,幼儿会发现第一个开始转动的圆先停下来了,然后再是第二个圆、第三、第四、第五个圆停下来,通过反复不同花样地进行,让幼儿亲身体验,并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卡农曲的形式,欣赏卡农曲的音乐,引导幼儿理解卡农的音乐感觉;在各项活动中不断挖掘幼儿创造力、音乐的感受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教学理念 篇2

一、奥尔夫教学理念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审美能力是指包括情感、感知、理解、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判断能力。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应用奥尔夫教学理念, 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 在即兴创造、表演、欣赏等教学活动中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想象能力。奥尔夫教育理念提倡开展原本性音乐教育, 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加深对音乐艺术的认知, 增强学生善于理解、把握、领悟作品内容、涵义的能力。

(二) 有利于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素质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 在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教学方式, 让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实践, 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奥尔夫教学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 主动参与直观、综合、简单、自由的教学活动, 通过感知小提琴课的魅力所在, 自主构建新知识体系。在小提琴教学中, 运用民主教育、平等教育、个性化教育的方法, 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学有所获, 不仅关注小提琴知识技能的传授, 更关注于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和多种文化素养的培养, 健全艺术心理结构, 从而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三)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奥尔夫教学理念中, 即兴创作和即兴表演是重要的教学环节, 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理念, 有助于转变传统的重技能教学、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 激发学生大胆的表现欲, 树立表演和创作的自信心。在每一堂小提琴课中, 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即兴创作活动, 如合作交流、相互配合等形式, 不仅让学生提高了小提琴技能, 而且还使学生增强了反应能力、创新精神、想象能力、合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奥尔夫教学理念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应用

(一) 构建愉悦、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可以充分借鉴奥尔夫教育理念, 转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技术性课堂教学模式,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节课堂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轻松、自由、活跃的氛围中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 在小提琴技术教学阶段, 教师应当多给学生畅谈学习感受、自我评论学习效果的机会。在学生拉完曲子之后, 让学生谈谈自己认为不足的地方, 教师再给予适当的点评和指导, 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根源并加以改进;在上小组课时, 待一名同学拉完曲目之后, 让其他同学谈谈聆听该曲目的感受, 也可以指出拉琴者的不足之处, 教师从旁加以总结, 从而增强练习的针对性。

(二) 强化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是奥尔夫教学理念中的重要教学部分, 同时也是小提琴教学的基础。节奏感是器乐演奏的灵魂, 若演奏者失去了节奏感, 那么整个旋律也将丧失真正的韵味。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小提琴的技术水平和音乐感知能力, 合理安排节奏训练的内容和练习时间。教师可以在节奏训练中融入游戏活动, 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节奏训练的兴趣, 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节奏类型, 如让学生拍手、嘴唱节奏, 或脚拍地、嘴唱节奏, 还可以让学生分组做动作和声音的接龙游戏等。在完成节奏教学之后, 将节奏体现在小提琴练习上, 在最初练习曲子时, 让学生运用右脚前脚掌击拍的方式配合拉琴, 直至学生将曲子的拍子掌握准确。在节奏训练中, 课堂必须保持活跃、轻松的氛围, 提高学生对节奏把握的重视程度,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节奏感。

(三) 积极开展即兴教学活动

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 应当重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运用奥尔夫“原本性”的教学理念, 积极组织开展即兴教学活动。如, 在学生拉乐曲时, 可以让其他同学运用所学过的和声知识, 即兴给旋律声部配伴奏或和声声部, 使旋律与伴奏融为一体演奏出来。这样不仅丰富了小提琴音乐的音响效果, 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同步得到提高;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增加学生即兴创编配乐环节, 让学生通过演奏来表现音乐中所表达的感人、俏皮、抒情、激动等情感, 利用创作充分宣泄与发挥学生的心灵感受。高校小提琴教师应当多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大胆创作, 使学生在提高小提琴演奏技术的同时, 增强创造力、反应力和想象力, 为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奠定基础。

结论

总而言之, 奥尔夫教学理念关注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仅仅重视专业化、技术化的教学观念。高校小提琴教学应当借助于奥尔夫教学理念, 重新审视当前教学模式中的不足, 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 以提高学生学习小提琴的兴趣,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器乐演奏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促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

摘要:奥尔夫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人本性、原本性、即兴性、综合性的教学特点, 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小提琴教学应充分借鉴奥尔夫教学理念,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为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文化、身心素质奠定教育理论基础。基于此点, 本文对奥尔夫教学理念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应用进行研究探索。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理念,高校,小提琴

参考文献

[1]樊海伦.新理念, 新思维——论奥尔夫教学理念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J].乐器.2011 (9) .

[2]王大为.浅谈奥尔夫教学理念中的哲学思想[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 (21) .

[3]耿梦瑶.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 (3) .

奥尔夫教学法教学理念 篇3

关键词:奥尔夫舞蹈音乐教育理念;舞蹈教学;教师;学生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舞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教师要将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为舞蹈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舞蹈技巧的讲解,没有重视奥尔夫教育理念的所起的作用,使学生丧失了舞蹈教学的主动性。舞蹈教师将奥尔夫教育理念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舞蹈教学的魅力,调动学生舞蹈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舞蹈学习提供帮助。奥尔夫认为音乐创造和音乐教育能够激发人的音乐本能。从通俗意义上说,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参与的音乐,是多种艺术的统一体,融合了舞蹈、美术、诗歌等,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础是节奏,充分结合了多种音乐,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教学特征

卡尔·奥尔夫强调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音乐教育思想被引入中国后,给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1]教师针对奥尔夫的音乐特点,调动学生学习舞蹈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舞蹈与音乐的独特之处,奠定学生坚实的舞蹈知识基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具体内容即原本性、开放性、综合性、即兴性、和民族性。[2]下面举其中的以其中的两点为例:

(1)综合性特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是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奥尔夫改变了传统的单纯性音乐教学,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集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把握音乐,也可以了解到戏剧和舞蹈的特点,促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音乐学习兴趣。舞蹈教学也是这样的,要配合音乐,基于音乐节奏变化,变换舞蹈动作,将舞蹈者内心的情感更好地体现出来。舞蹈教学要将舞蹈和音乐结合起来,方能实现综合性的教学目标,提升舞蹈课堂教学的水平。

(2)即兴特点。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中,教师的教学要具有即兴性,这样可以保障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有助于学生学习大量的音乐知识。音乐与舞蹈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教学时,舞蹈教师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即兴,调动学生参与到舞蹈学习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舞蹈视野,了解舞蹈技巧的趣味性和多变性,保障学生的舞蹈学习具有较高的质量。即兴音乐教学理念还让学生进行充分想象,实现创造,深刻认识音乐和舞蹈,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音乐舞蹈精神。

2 舞蹈教学中倡导奥尔夫理念的重要性

《乐记》对舞蹈专业特点的有评价,说其融合了诗、歌和舞蹈,乐器起到伴奏的作用。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艺术的本质融合了诗、歌、语言和歌唱,彼此之间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人不论处于什么年龄段,原始的艺术本性是不会消亡的。人类参加艺术活动,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种必然。在教学中,舞蹈教师将这一点作为教学出发点,引导学生学习舞蹈课程。奥尔夫教学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寻求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满足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要。舞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在原始社会时期,这种艺术就已经出现,是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全部。

3 奥尔夫教学法舞蹈教学启示

(1)回归教育主体。舞蹈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是一种让学生用心体验的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机械式和模仿式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保持学生的身心健康,展开和内心的交流,实现身心的和谐,更加自信地舞动在舞蹈世界中,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感受生命的契合,产生一种满足、快乐的感觉。

(2)整合新旧知识。首先,舞蹈教学是综合性较强的体系,包含舞蹈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等,在总原则上,各部分内容是相互独立的。其次,各艺术门类需要调整和合并。针对教学实际,舞蹈教学有必要拓宽外延,最大限度上将音乐、美术和艺术等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吸收进来。基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合并各种藝术,交换相互之间的位置,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3)传承民族文化。奥尔夫特别看重本土文化的传承,将音乐理念和音乐教育相结合,整合土文化和先进文化。教师编制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欣赏不同地区的特色舞蹈,感受不同的舞蹈风格,拓宽学生的舞蹈知识,促进学生舞蹈事业更好的发展。必然,舞蹈者在基于本国家优秀民族舞蹈的技术上,也要借鉴先进的国外舞蹈艺术。

(4)用即时性训练创新思维。作为世界上著名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以其“原本性”的教育思想理念,“即兴性”、“参与性”的教育特点,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展现出它独有的趣味性与创造性。[3]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创新精神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动力,促使舞蹈个性的产生,起到基础性作用。即兴也是对人束缚的一种解放,完全即兴是一种自由化的教育,产生卓越的起点。

第一,不要崇洋媚外、盲目借鉴。我国引入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运用到舞蹈教学时,要有针对性地借鉴,结合我国本土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身体发展和情感知觉特点。杜绝出现片面化和形式化的情况,将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普遍应用到学生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改变落后模式,使用新型的教学理念。在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选择性引入国外其他优秀教学理念中的精髓部分,像科尔曼的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音乐教学模式注重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再如,达尔克洛斯的体态律动学将学生的身体当作乐器,借助优美的舞蹈动,感悟音乐。另外,像柯达伊音乐教学思想注重将民间文化作为根本,培养学生悠久的优秀文化,使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舞蹈教学要结合奥尔夫教育理念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法间整合,形成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舞蹈教学的发展。

第三,走本土特色的创新型艺术教学模式。舞蹈教学要删去脱离学生现实生活、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内容,使优秀的民族舞蹈艺术和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结合,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培养需求作为出发点,形成一套最完善的先进本土艺术教学大纲,普遍推广这种优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舞蹈艺术教学提供借鉴,更好地服务于本土艺术教学。

4 结束语

教师在舞蹈教学中,需要将奥尔夫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享舞蹈教学的快乐,拓宽学生的舞蹈和音乐视野,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在舞蹈教学上,教师需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舞蹈空间,将学生的情感更好地融入舞蹈中,借助舞蹈技巧表现自己的舞蹈思想,展现舞蹈特有的人格魅力,实现舞蹈教学的目的,保障学生的舞蹈学习具有较高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骏玮.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J].音乐天地,2015(03):8-10.

[2] 王芳芝.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下的幼儿音乐教育[D].河北师范大学,2014.

奥尔夫教学 篇4

为了突出艺术教育特色,将奥尔夫音乐活动渗透到幼儿园一日生活之中,与各领域活动结合,开封市民族幼儿园设计出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案例。下面就音乐活动中打击乐活动设计总结规律如下:

一、打击乐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不同性质的音乐,并用不同节奏自由编配伴奏。幼儿自主编排节奏顺序,自由结合制作节奏卡片为歌曲伴奏,体现即兴原则。

2.感受A-B-A三段体曲式结构。采用唱歌(A)-打击乐(B)-唱歌(A)为主线,使幼儿连贯的进行音乐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二、打击乐活动主要环节与时间分布

1.请幼儿欣赏需要编配打击乐的歌曲,这是活动的开始部分,时间控制在两分钟内。

2.复习以前所掌握的节奏,比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二~三分钟)

3.幼儿自制节奏卡片为歌曲伴奏,幼儿自由结合制作节奏卡片,给幼儿探索的空间,本环节很关键,需五分钟。

4.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幼儿再次自由选择,体现自主性,本环节是活动重点,时间不少于五分钟。

5.感受A-B-A三段体曲式结构。

A段-唱歌曲 B段-打击乐

连贯地唱歌曲并编配打击乐,让每名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时间三~五分钟。

三、打击乐活动主要教学方法

1.打击乐活动选材。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所选歌曲很重要,应该是幼儿熟悉的歌曲,节奏感较强,活泼明快,歌词朗朗上口,乐句清晰,结构较规整的歌曲是首选。只有幼儿喜欢的歌曲,他们才有兴趣把活动做下去,乐句规整的歌曲比较容易配打击乐。

2.打击乐活动主要环节的内容与教学方法。在打击乐活动开始之前可先帮助幼儿回忆一些相关的知识——节奏。复习以前所掌握的节奏型,比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将几种节奏型任意组合,进行预先练习,如果有新授的节奏型,这时就可以拿来学习。

接下来就是请幼儿自由结合制作卡片,打破以前教师出示节奏谱(图谱)的格式,体现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选用难度较低的节奏型,比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节奏卡片无论怎样组合整体难度不高,使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轻松的参与音乐活动,为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奠定基础。教师参与教学模式,与幼儿平等对话,尊重幼儿人格。

最后是活动的展示部分。请幼儿唱歌、打击乐再回到唱歌完整表现出来,使整个活动前后连贯起来。引导幼儿感受“我在做的就是音乐”,这恰恰符合了奥尔夫的教育理论“把音乐本身还给人本身”。

3.活动中的注意事项。a.给幼儿探讨的空间。当幼儿的节奏卡片组合的不正确时,不要着急,教师直接改正不太合适。这时教师可以转换一下角度,把问题推向孩子,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探讨,怎样摆节奏卡片容易拍出来,哪怕幼儿一次不能完全改正也不要紧,可以多次探讨适当合理的方法。b.打击乐器的选用。打击乐活动选用打击乐器很关键,应根据打击乐器质地选择演奏相应的节奏。以木质乐器为例,双响筒、圆舞板、木鱼等乐器属于这一类。木质

乐器声音短促,响亮没有延音,适合演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而散响类乐器,比如串铃,声音不集中,演奏四分音符节奏有不稳定感,而它演奏十六分音符节奏效果却很好。

音乐并不是高不可攀,深不可测,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我们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把音乐还给孩子们,让音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篇5

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我们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通过学习歌唱和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技巧和能力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其实,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本能的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的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担心“学不会”而挨训或丢面子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形式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的创造力的萌发。由于这种创造力的萌发和得到激励,所以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愉悦身心、学习艺 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奥尔夫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性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它是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种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的音乐,也就是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原本性的音乐是接近自然的、源于生活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非常适合于儿童的。原本性音乐形式简洁,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和结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理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不仅仅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的有机整体;这恰恰又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源于生命开端的,是接近土壤的,是心灵最自然的表露。

2、创造性(或称即兴性)

即兴创造是每个人具有的本性,是散发心灵的本能反应。当6岁以前儿童听到音乐时能随乐而舞,边舞边哼唱;当看到一幅画时,他们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可通过简单的打击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没有乐器时,他们主动地去创造、发挥想像,用手、脚等或用其它物品代替进行表演。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人类认知是感性到理性,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通过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去协调、发动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儿童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体验、去唱、去跳、去抒发与宣泄。因此获得这个经验过程是人类学习的最主要途径,是培养情商最重要的手段,是奠定智力的基石。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教学法不是一种固定的、封闭性的“条条框框”,他的整体内容和方法都鼓励和启发人们自己去创造和安排,他自身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断地发展、前进。因而奥尔夫教育思想和教学法是充满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

5、自生命开端的音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智能,音乐是人人需要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在挖掘人人俱有的音乐潜能,是在开发和培养、发展这个天性,使孩子健康成长,去感受和体验音乐语言、节奏、韵律。很多爸爸妈妈都了解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的重要性,可是怎么样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却是一个让人迷惑的事情,于是,把孩子交给专业的早教机构,(比如带孩子上音乐亲子课)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现在的音乐早教领域有很多针对孩子的音乐教材,很多老师在介绍的时候,总是会说这么一句话:“奥尔夫音乐教育法”,而在做具体讲解的时候则是众说纷纭,云山雾罩。作为家长,很多人大概只知道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目前国内最为流行的音乐教学法,而对其他,可能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实际上,因为我们重视孩子的音乐启蒙,我们才更应该弄清楚这种教学法的理念,以及它为什么比较适合孩子,孩子能从中得到什么益处等等。

奥尔夫教学法特点

1、节奏„.奥尔夫认为儿童音乐才能的发展,应从其自然趋势出发。如四分音符为走步,八分音符是跑步的节奏等。他还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单独存在。应当说奥尔夫强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奥尔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并且同时要结合语言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因此在一开始上课时就要安排一些有节奏的语言朗诵练习。如:

小 老 鼠∣ 上 灯 台 ∣偷 油 吃∣ 下 不 来∣ 喵 喵 喵∣ ∣ 猫 来 了∣叽 里 咕 噜 叽 里 咕 噜∣ 滚 下 来‖

就这么一个小儿歌,你可以把他变成各种节奏来朗诵,然后再结合一定动作 或舞蹈去加强节奏,使孩子在边朗诵边跳或边拍掌,跺脚等过程中。培养对 节奏的敏感.这种基本节奏练习,应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穿插着进行。

2、奥尔夫教学第二个重要特点就是打击乐器。在奥尔夫的教学中一般不用钢琴,小提琴等这种乐器,而采用精制的打击乐器。有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的,和无固定音高而起节奏作用的两类。如三角铁,木质音条琴,鼓等等。利用打击乐器有一些目的性.因为打击乐器最易奏出节奏,这迎合奥尔夫以节奏为第一的目的。其次打击乐器音色鲜明,富于幻想性,这很适合小孩子的好奇心,再者打击乐器容易掌握,避免演奏者的技术负担。尤其对于孩子可以使它们尽心的演奏。打击乐器的运用非常广泛,他可以排练已经编好的歌曲和器乐曲,在排练过程中,可让孩子们交换乐器,以便他们能够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使用。在打击乐器的运用中常与朗诵,表演,舞蹈相结合起来运用。

3、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即兴演奏也是他的一大特点。由于打击乐器的演奏技术简易,和声思维单纯,而且伴奏的各个声部均以固定的节奏型为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就作自由即兴性演奏。这对培养孩子奏乐的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合作能力都极其有益,即兴演奏可以让儿童直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正好符合奥尔夫要求孩子“动”、“注重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孩子自己创造音乐,发展个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奥尔夫教学法正在以其独特、新颖,富于创造性的特点一步一步走进中国。让中国的儿童在早期的音乐教育中有了更好的教材和方法,也让我们这些从事音乐教育的人们受到很大的启发,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开辟了新天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五大优势

一、有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不仅能缓解心理的紧张压力,促进个性的健康成长,真正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很大程度地减少幼儿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

二、有多种幼儿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1、动作

奥尔夫教学法之所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抓住了孩子生性好动,精力充沛这一年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用的最多的就是身势动作,他的教学法理念是开发学生原本性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激发每个幼儿的生命活力,每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将动作、舞蹈、语言联系起来。这也是孩子天生的表现形式。

2、游戏

如游戏“布谷鸟”,准备:地上到处撒落着乒乓球。音乐:布谷鸟。老师不需要任何的语言,示范玩一次游戏,孩子们就能自己总结出游戏规则:听到布谷鸟叫的时候就从地上捡一个乒乓球。非常简单的规则,非常简单的规则,非常简单的准备过程,却深爱孩子们的喜爱。

3、其他

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老师像变魔术一样变换着各种形式,带我们在音乐的圣殿中遨游,让人叹为观止。时而是跟随打击乐器有节奏地念歌词或儿歌,时而是自己即兴创编简单的音乐,跟随音乐做动作表演,有乐器、可唱歌,可舞蹈,也可情境表演。

三、注重合作,注重各尽其能。

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一直很受重视,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中,这一点恰恰是非常欠缺的。从开始的两两合作,摆一些简单的造型,做一些简单的游戏,到后来非常多且越来越复杂的小组活动证明,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非常注重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

四、把一些古老的童谣、民歌作为奥尔夫音乐的基本素材。如童谣《摇呀摇,摇到外婆桥》,绕口令《高高山上一根藤》,儿歌《小白兔》,《排排坐,分果果》,歌曲《小燕子》,谚语“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等等,它们来源于生活,具有很浓的地方特色,由代代人口耳相传,成为老少皆知、雅俗共赏的经典。

五、注重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1、动作

即兴性奥尔夫音乐的一大原则。即兴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习,在“做”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

2、声音

如:先让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声音,然后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慢慢让幼儿模仿想像中的声音,如:“云飘动的声音是怎样的?”从模仿简单的声音开始,到模仿比较复杂的声音,再到创造性地模仿声音。这对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也是极其有益的。

奥尔夫教学法基本内容 篇6

②唱歌。对于初学音乐的孩子,奥尔夫教学法并不要求他们必须学会读谱。它选择的歌曲多为五声调式,并采用听唱法教学,从感知入手使学生摆脱纯理论的识谱、视唱、乐理知识等的学习。这种方法对于从幼儿园刚走进小学校门的低年级学生更为合适。

③声势。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捶、搓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具有的姿势。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并多以“卡农”形式出现。

④打击乐器。这里所指打击乐器包括两种。即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沙球、三角铁、双响筒、手鼓、西斯特等和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音条乐器(钟琴、钢板琴、木琴等)、定音鼓等。奥尔夫乐器具有简单易奏的特点,以五声音阶为主,通常是为主旋律伴奏。以一个低音或一个五度“波尔动”(通常为调式的主音与属音)或将几个音按固定节奏型组成“固定音型”反复使用于全曲,是奥尔夫乐器伴奏中常用的方式。

⑤舞蹈。这里指的舞蹈包括律动、表演等。同时,又都不能等同于有关艺术门类的专业概念,而具有“元素性”的含义。奥尔夫教学法所设计的舞蹈对于任何没有学过舞蹈的人也能学会。它所要求的是按音乐的节奏跳、按音乐的形象去想象,最重要的是即兴,学生们可以自由设计,自由编排自己理想的动作。

⑥音乐与美术。奥尔夫教学法经常把一首乐曲用美术图形表示。根据乐曲的旋律、力度、速度、重复等设计几种不同的符号把乐曲的结构明确地显示出来,形成一个极易看懂的图形谱。根据这个图形谱或说白或运用打击乐就能极方便而有效地为所学乐曲伴奏了。此方法多用于欣赏音乐。

⑦游戏。奥尔夫教学法要求每一节课都是游戏。当然这种游戏不是单纯地玩,而是通过游戏学习音乐知识。它所设计的游戏都是具有音乐性的,都和音乐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⑧创作。奥尔夫教学法让每个儿童把机器开动起来,积极参与创作。这里指的是“元素性”的创作,如一个节奏型、一个舞蹈动作、一个简单的固定音型,虽然总是比较简单、粗糙,但在孩子们眼里却是“我们自己的”。

⑨戏剧。奥尔夫教学法把本民族的民谣、童话、民间故事等编成音乐舞蹈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歌舞剧。当然,这里一切都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他们的创造精神在欢乐和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得到发展。

奥尔夫教学法教学理念 篇7

一、乐理内容与语言的结合

众所周知,乐理教学最关键的元素在于音乐的节奏与节拍。而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或节拍唯有通过语言教学,所以作为幼师乐理教师,在实际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节奏与语言的结合,使乐理教学变得朗朗上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来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而歌曲编配中的典型节奏,还能借助古诗词、儿歌或童谣等相应的节奏类型,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节奏所包含的韵律以及百变的特点。就以水果为例,教师可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类型,具体的实施策略如下:

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事先为学生说明,将梨子比作X四分音符节奏,将苹果比作XX八分音符节奏,将火龙果比作十六后八的音符节奏型,然后通过看图,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节奏类型。

再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编排口诀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简单的音乐符号,不仅能形象化枯燥的乐理知识,还有利于加深学生记忆。如在学习苍南民歌《童诗》时,民歌中便包含着倚音、延长音、波音、连音记号等多种音乐类型。针对这样的乐理类型,教师便可通过编口诀的方式加深学生记忆。如将“倚音记号”编排为:姑娘、姑娘爱打扮,头上总有花鸟攀;音值低、音值短、不跟风来不显眼;“延音记号”则可编排为:小孩生来长得俊,殷桃小嘴大眼睛,生在顶上延歌唱,两音之间音就停;针对“连线记号”可采用如下口诀:波浪弯弯像小桥,长短有致大小全,虽然不能过车马,但有歌声飞过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容易便掌握了这些记号所代表的内容,其印象也会十分深刻。

二、乐理内容与图画的结合

音乐虽不具备一定的语义性与可视性,然而作为一种线条艺术,只要音乐一响起,人们的脑海中便浮现出相应的线条。因此,老师应该准确把握住这一特点,让原本枯燥生硬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进行“音符”的相关内容教学时,若采用传统板书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虽能在课堂中牢记乐符的相关知识,在面对习题是却显得不知所措,这是由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的原因所造成。对此,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通过使用图案与音符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知识,从而探索出音符之间的时值关系。

再例如: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事先为学生说明,采用一个鸡蛋的图片来代表全音符;长出芽的鸡蛋来代表二分音符;长出芽的黑色鸡蛋代表四分音符;长出芽和叶子的鸡蛋则代表八分音符。随后的教学,教师可采用图案搭配童话故事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对照教师之前的说明找出图片与音乐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完成节拍与小节数的创作节奏组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牢牢掌握乐符的相关知识,探索乐理各大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还更加深刻的记忆其中运用的变化情况。

三、乐理内容与动作的结合

幼师的乐理教学内容中通常会涉及到一些简单的曲式结构,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采取分析谱例或听音乐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出现接受后便遗忘的现象。然而,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其不仅能让学生深入地感受音乐,还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

总之,奥尔夫教学法之所以能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正是因为它充分体现了“民族化”的特点。因此,作为幼师乐理教师,应积极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合理引进课堂,让幼儿更加喜欢音乐,愿意融入音乐世界,全心全意地享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钱丽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2,19:42-44.

[2]季晓丽.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研究[J].新课程(教师版),2013,02.

奥尔夫教学法教学理念 篇8

[关键词] 奥尔夫音乐教育;幼儿学习与发展;审美体验

一、彰显魅力:萌发幼儿的审美体验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音乐的魅力常常带来一种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走路时忽然听见了轻快的音乐声,自己的步履也随之变得矫健起来;当围着圆圈集体跳舞时,会因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合拍一致,感到集体的力量与欢乐。奥尔夫认为:“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1]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他提倡从幼儿时期音乐教育,就应呵护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激情、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鼓励孩子通过与众不同的探索活动思考问题,唤醒幼儿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创造条件和机会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和肢体动作,还原儿童最真挚、最原本的性情,让儿童通过动作、节奏、朗诵、舞蹈、奏乐、即兴游戏等大量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愉悦去感受并体验音乐,开发音乐潜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助于促使幼儿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可见,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是对以往语言的渲染、按谱识音、反复教唱、跟随模仿等枯燥单调模式的摒弃,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有趣和快乐,达到愿学、想学、爱学、会学的效果,这就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魅力所在。

二、提升活力: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原本的音乐不仅包括音乐,它还是肢体、舞蹈、表情、语言、伴奏等的结合体。“自我游戏、说话和发出音乐都是未成年人为自己定位和对世界定位的原始表现,同时也帮助他们获得了社会交际的最初经验。”唱歌和跳舞只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目标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选取幼儿熟知的点鼓、手鼓、木琴,甚至桌子凳子等器具,以及有利于儿童自然、畅快表达的生活素材,促使幼儿进行音乐性的动脑、动口、动手、动脚,辅之以拍手、呼唤人名、模仿各种声音等即兴创作的肢体运动,让幼儿沉浸在欢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接受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全身心地去感受和表现音乐,没有环境的依赖约束,只有天真无邪的情感宣泄,天性释放,没有课堂的枯燥沉闷,只有活跃的学习氛围,这是奥尔夫音乐的活力体现。

三、发展创造力:开发幼儿的探索潜能

“探索、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即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好表现形式,是真正的创造性活动。即兴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孩子全身心去表现自己,表现音乐,开发创造性学习的潜力。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只是手段,教育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才是目的。每个幼儿都拥有音乐的潜力,没有学不会和学不好音乐的学生。只有通过回归音乐的本源,让幼儿通过亲身动手实践和体验,不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才能发展其音乐创造力。他不用固定的答案模式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经常让幼儿根据图片充分想象,大胆探奇,即兴创编节奏,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动作表现出来,通过音乐、语言、游戏、绘画、舞蹈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形式促进儿童思维、动作和情感的整体发展。提升幼儿所学音乐与非音乐的相关知识,对于调动幼儿大脑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感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正如《指南》所说:“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训练幼儿调动大脑的快速反应,将发散性思维能力向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向转变,在完成对动作的掌握、节奏的控制以及音乐熟悉的过程中,不仅开发幼儿的音乐创造力,也为幼儿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节奏快速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四、提升“三力”的有效尝试

结合我国幼教实际,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落实《指南》提出的幼儿音乐艺术领域学习与发展目标,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1.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教师以语言培养儿童的节奏感。语言的不同音调及节奏,使它富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节奏训练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每次课前引导跟幼儿问好、吃饭、起床等活动中,加入拍手或其他肢体动作进行练习,促进幼儿对节奏加深印象。每个人都在积极地想该怎么说,做什么,怎样才能有所创新。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蕴含着想象力的发挥、创造力的体现、注意力的集中,以及音律节奏的变化。

2.调动幼儿的主动参与性

教师以游戏调动幼儿的主动参与性。游戏比模仿和观察更有利于促进儿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赋予成语、谚语、格言以优美的节奏和韵律感,运用“节奏述说”“节奏律动”等即兴游戏的形式。借助幼儿的翻绳游戏进行“秋叶飘飘”的情景表演,利用串珠的各种颜色启发幼儿根据串珠的不同颜色做不同的动作等。教师可要求幼儿每当听到长音时就找别人握手,长音一停赶紧松开手自由活动,长音一响再握住另外一个人的手。有的孩子长音一响找不到可以握手的人时,灵机一动就用小手紧紧地握着桌子腿儿不放,长音一消失再松开手。只见大家随着快速变化的音乐,一会儿松开手,一会儿又像抓救命稻草似的抓住另一个孩子的手。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是激发幼儿探索和创造欲望的最佳环境。

3.启发幼儿思维

以即兴活动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奥尔夫充分运用被冠以“人体乐器”的身体各部位,使之发出声音参与演奏。教师可借助故事、玩具、器物,促使幼儿对眼前景物、声音、有所感触后发生兴致而创作或者表演,在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并从同伴身上互相分享探索结果。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启发幼儿“还有没有不一样的”“下面我们还能做什么”等。设计的问题允许有最优答案,但尽量不要有唯一答案,允许得到多种解决方法。正如《指南》所要求的:“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4.以肢体为乐器训练幼儿音乐节奏

教师以肢体为乐器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如展示各种节奏图谱,请幼儿选择自己身体能发出声音的部位来拍手、跺脚、搓手掌、捻手指或将桌面、椅子、玩具等作为打击乐器使用。肢体语言表现出音乐所包含的抒情优美、活泼快乐、激昂澎湃等不同情感。不少幼儿能根据一段音乐创编出多种动作,敲击出各种节奏和花样,为自己设计一套最符合乐曲情绪、形象的舞蹈动作,有时还会穿插一些小情节增加妙趣。每一种不同的音乐情绪都会激发幼儿不同的灵感,以此培养幼儿注意力、创造力、记忆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体现了奥尔夫“培养社会的人”“具有创造力的人”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思想,这与《指南》强调“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等要求具有共性和完全契合。

另外,教师在借鉴过程中应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本质内涵,结合中国幼儿的实际情况,实现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中国化”和“本土化”;尊重幼儿主体地位,掌握个体差异,要围绕儿童生活取材,从幼儿不同特点和需要出发,为幼儿提供充分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展现音乐教学的自然活力;教师应遵循探索—模仿—即兴—创作—表现的学习过程,适时了解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因势利导,随着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调整训练目标;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充分挖掘幼儿巨大的创造潜能;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通过眼神、表情、动作传导对音乐的理解,并利用言行、歌声、舞姿对幼儿起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版,2013.

上一篇:会计档案的整理与归档方法下一篇:如何选人用人育人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