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新探(精选12篇)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 考试研究
周刊
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新探
郝栓虎
(五家渠市石河子大学 商学院, 新疆 五家渠 摘 要: 笔者通过对往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分析 后发现, 凡是四级考试中阅读理解的命题和测试题型均有一 定的内在规律, 若能对其中的规律和解题方法有一定了解, 就 会对考生有所裨益.我将从把握文章体裁和脉络, 题型设计规 律及解决方法, 阅读方法等方面作简要的分析.关键词: 文章体裁 规律及解决方法 阅读方法 阅读是增长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 阅读能力是英语 教学的重点.近年来,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注重对学生阅读理 解能力的考核已成为一大趋势.阅读理解能力影响并制约听, 说, ,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该部分得分的高低也影响 读 写 整个考试的成败.所以如何提高四级考试阅读理解的得分就 是广大考生最担心的, 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 识别文体, 并统览全篇, 摘录要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阅读内容更趋于信息化, 代化, 时 突破了单一的故事, 寓言等题材, 内容涉及新闻, 广告, 科普, 医 疗, 教育等, 文章的体裁也从记叙扩大到产品说明, 逻辑推理及 实际应用等文体.不同的文体阅读的要求与方法不尽相同.记 地点, 人物和事件的起因, 叙文阅读主要抓四大要素, 即时间, 发展和结果, 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表现, 从中分析他们思想品 质, 性格特征等;议论文是阐明作者对人或事的好坏的立场观 点, 因此在阅读时必须正确把握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理清论证 思路, 再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应用文是最贴近日常生活的 广告, 便条, 申请书, 个人简历, 形式多样, 题 文体, 它包括通知, 材各异, 如图示, 表格, 地址, 网址等, 对这类文体的阅读应简明 扼要地抓住所需信息, 理解文章内容.阅读理解是对整个文章 的目的, 意图, 观点, 立场, 态度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的理解, 而 不是断章取义的一孔之见, 所以统览全篇和问题是很有必要 的, 这些问题会给你提供信息或暗示文章中的一些重要细节.二, 阅读理解问题的命题规律及解题方法 —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1 主旨题—— 主旨类试题主要测试考生对整篇文章或文章某一段落的理 标题, 中心思想等.解能力, 要求考生找出或归纳出文章的主题, 一篇短文通常包括表明中心思想的主题句以及与中心思想有关 或为其提供论据的一个或多个支持性句子.主题思想是作者在 文章中要表达的中心内容.段落中心思想常常由主题句来表达.主题句常常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处.同样,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也 常常在开始段或结尾段点出.因此,在阅读中,要对文章的开始段 和结尾段及段落的主题句给予特别的注意.解答这类题时, 要学 会识别文章中最基本,最具有概括力的信息, 这种信息应能归纳 和概括文中其它信息所具有的共性;要学会排除那些过宽或过 窄, 以偏概全, 主次颠倒等不恰当的选项, 从而选出正确答案.—识别重要细节 2.2 细节题—— 在文章中 , 作者总是要通过许多具 体 内 容(details)来 说 明 , 解释, 证明, 或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在通读全文, 掌握了文章 主题思想的基础上 , 读 者 还 应 该 能 抓 住 阐 述 和 发 展 主 题 思 想 的主要事实 , 或者按要求 找 出 特 定 细 节.在近年 来 的 考 试 中 , 细节题中所占的份量越来越重.在 2000 年 1 月全真题中, 此类 题就达 12 题, 占据了整个阅读理解的 40%.一般来说 , 阅读理解 测试中要求找出主要 事 实 或 特 定 细 节 的 问 题 , 在 文 章 中 均 可 找到回答.但是 , 需要注意的是 , 这些问题的表述常常不是采用 文章中的原话 , 而是使用同义的词语来进行提问.因此 , 在回答 此类问题时 , 首先要认真审题 , 看清问题提问的究竟是什么.然 831300)后 , 根据所涉及到的问题 , 快 速 扫 视 到 文 章 中 相 应 的 部 分 , 找 到 两 与答题内容相关的关键 词 或 短 语 , 再 细 读 一 , 遍.在 确 信 理 解了原文的基础上 , 来 确 定 正 确 答 案 , 切 勿 脱 离 文 中 内 容 而 根 据自己的主观想象或其它来源的知识来选择答案.2.3 推断题 推断题就是根据文章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推论, 通过概括得 出结论.推理性问题与细节性问题相似, 也是对文章具体内容 的判断.但推理不但要求掌握文章所表达的字面含义, 还要掌 握一定的逻辑判断能力及写作技巧知识, 从文章表面推出更深 层含义, 这部分往往出题分量大, 难度大.出错也最多, 归根结 底还是对文章内容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Inference类问 题主要包括 Significance和 CommunicationTechniques两大类.(1)Significance 文字表面往往没有明显反映作者的全部意图, 有些含义 需要读者从字里行间去体会, 靠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去判断, 从上下文的联贯及文中有关部分的暗示去明析作者隐含的意 思.这类问题的命题方式有: 1)The writer implies but not directly states that 2)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3)The author strongly suggests that 4)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2)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有它的作用和目的, 都是为作者的 写作而服务的.有的是下层意思的铺垫, 有的是上句话的结 果, 互相衬托, 互相联系.四级阅读中常常就技巧性问题提问, 测试读者对文章是否正确理解.这类题的命题方式有: 1)The fact...is mentioned by the author to show.2)The author achieves his purpose by depending mainly upon 3)The writer talks about...in order io.4)In discussing...,the author.推论要求读者根据作者字面表达的意思, 推断出作者的 言外之意.然而做结论则是根据文中所引述论证的事实, 按照 作者的思路, 做出一个合情合理, 符合逻辑的结论.在四级阅读 理解考试中, 有时会问到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考生需通过字里 反对什么, 从而总结出答案.行间的阅读, 理解作者赞成什么, 在判断文章的结论时, 要特别注意查证得出的结论是否符合原 文作者的意图.所得出的结论必须建立在文章提供的事实的基 础上, 切不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 毫无根据地下结论.—推测词义或语义 2.4 词义题—— 词义题主要测试考生在阅读中理解词和词组以及某些习惯 用法意义的能力.阅读文章中的生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单词本 身并不见得是生词, 重要的是要求考生能根据该词使用的语境 正确判断出该词的词义, 这类词多为多义词, 考生须具备根据单 词使用的不同语境判断其具体意义的能力.另一类则为纯粹的 生词, 考生须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对于这类问题, 考生应 研究生词所处的语境, 用整个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来分析词义;剖析生词与上下文中的其他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是否有某 种联系等等.有些生词我们可以借助构词法猜测其含意.对于有 些不熟悉的单词 ,了解其大概意思就行了 ,并不总是要求读者了 解其确切的定义.因篇幅有限, 在此只略举几个例子说明.Example : Today young couples who are just starting their households often spend lots of their money on appliances,for in-stance,washing-machines,refrigerators and color televisions.6 论坛 2007 年 第 7 期
○ 考试研究
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试改革背景下如何加强词汇教学
李芦生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9;景德镇陶瓷学院, 江西 景德镇 333001)摘 要: 长期以来, “ 重结构, 轻词汇” 重形式, 轻意义“ 或” 的外语教学倾向严重影响了外语教学尤其是大学公共外语教 学, 即词汇学习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学生词汇学习量增 而 长慢, 词汇量小, 严重影响语言交际能力.很多学生单靠枯 大 燥乏味的死记硬背记忆词汇, 事倍功半, 效率不高.学英语 四, 六级考试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进一步深化.2006 年 12 月, 四级考试改革将全面启动, 届时试卷中存在了近20 年的 词汇部分将正式落下帷幕.新四级考试对考生词汇量的要求 越来越高.本文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和当 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形势 , 针对怎样搞好词汇教 学, 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记忆单词, 迅速扩大词汇量, 促进语言 交际能力的提高, 谈谈自己的看法.六级考试改革 关键词: 词汇教学 技巧 四, 引言 语音, 语法和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 其中词汇又是最 重要的因素.词汇是语音和语法的载体, 是构成语言大厦的建 没 筑材料, 没有词汇, 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有足够的词 汇, 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 读, 译, 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 说, 写, 进 行 交 际.弗(River, 1988)认 为 掌 握 足 够 的 词 汇 是 成 功 运 用 里 而 外语的关键, 没有词汇就不能运用所学的结构和功能意念.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老师往往过多地注重了语法和句型的讲 解和操练, 忽略了词汇的教学, 认为单词学习是学生自己的 事, 让学生课后自己去背, 致使词汇教学成了薄弱环节, 学生 的词汇知识匮乏, 词汇记忆效率极低, 甚至对词汇的基本义都
掌握不准确, 全面, 换个场合或换个搭配就不懂了.说时 不 听 常常因为不知道单词而“ 卡壳” 阅读时遇到生词就一筹莫展,;不能运用词汇知识去辨认,猜测, 往往查老半天词典也弄不 懂, 既影响阅读速度, 又影响理解;写作时, 由于不知道常用词 的用法特点和习惯搭配, 写出的东西便是满纸的中文式英文.事实上, 词汇量的大小代表了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 代表了 他的外语能力的强弱.英语学习者把英语当作工具来学习和 因 掌握, 通过英语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或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此, 改善和加强词汇教学, 尤其是加强构词知识的教学, 应是 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一, 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六级改革的需要 1.大学英语四, 自从 2004 年初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制定并在全国部分高校 开始试点《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以下简称《 教学要(随后教 求》 以来,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育部出台了《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 调整了四, 六级 , 考试的题型结构和分值.对《 革方案》 台后的大学英语 面 改 出 词 教 学 面 临 着 新 形 势,有 的 教 师 认 为 “ 汇 测 试 要 取 消 了 ” “ , 词 汇教学不重要也没必要了” 等.者以为, 词汇测试并没有 等 笔 取 消,而 是 改 为 “ 章 语 境 中 的 词 汇 理 解 测 试 ” 由 此 可 以 看 篇.出, 词汇测试对词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 掌握词汇 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上而不是单纯 地应付考试, 在这种意义上, 词汇教学依然任重而道远.2.语言交际的需要 经常有学生问: “ 老师, 为什么我和别人说英语时总是用那
如 不 知 道 appliances 的 意 思 , 从 文 中 的 举 例 washing-ma-chines(洗衣机),refrigerators(冰箱),color televisions(彩电)可以 猜出该词的意思为” 家用电器“.三, 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速度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方面.很多学生之所以读 不快, 是因为没有掌握好正确的阅读方法.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 有: ” 指读“即为了” 集中注意力“用手指或笔尖指着文章逐词阅 , , 读.一遇到生词, 阅读即停顿下来, 无法在通篇理解的基础上继 续进行阅读;” 回读“ 即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或不熟悉短语时, 返 , 译 回句首甚至段首重读;如果遇到长句时, 常常反复多次;以及” 短语乃至句子的翻译, 通 读“即在阅读过程中, 不断地进行词, , 过译成母语来达到理解.有了这些不良阅读习惯, 要以较快的速 度从大量材料中捕捉有关信息, 的确是十分困难的.因此, 我们 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 采用不同的 方法.一般来说, 阅读方法有快读, 查读和细读三种.1)快读(Skimming)快读的目的是用浏览全文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 思想, 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个总的概念.为了更好地抓住全文的 中心思想, 在快读时要留心文章中某些反复出现的词语, 这些 往往与文章的主题有关.快读时, 还应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始段 和结束段以及文章中每一段的段首句和结尾句 , 因为它们往 往是对文章内容最好的概括.2)查读(Scanning)查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寻找文章中某些特定的信息.在 一目数行地寻视与答题内容相关的 查读时, 目光要自上而下, 词 句 , 与 此 无 关的 内 容 要 很 快 掠 过.当 回 答 有 关 who,when, where 等文章细节问题的时候, 用此 方 法 我 们 一 般 都 可 很 快 找
一、有效理顺教学目标, 组织教学内容
1. 注重教学目标
教师在推进高中历史有效性课堂教学时, 必须深入研究并有效把握新课程标准, 准确定位和把握教学目标;科学设计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课时目标, 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告知学生。例如:我在“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就将历史知识点、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让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调控、激励及评价作用, 从而使教师教得明确、学生学得清晰。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基本内容, 同时告知学生本节课的课程目标是:“简要叙述‘一国两制’基本理论和实践, 并阐述祖国完全实现统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课的学习主线和教学重点:历史之源→“一国两制”→回归之路。
2. 注重拓展课程资源
教师在推进高中历史有效性课堂教学时, 不能再将历史学科看成是单纯地讲述历史知识的科目, 而且不断注重历史课程资源拓展和渗透。我在教学实践时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来延伸、拓展历史课程资源。例如:在上“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时, 我就将香港、澳门回归的视频资料;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四个决不”及胡连盛会图片等;另外, 还有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张敏明的歌曲《我的中国心》等介绍给学生。通过拓展上述这些课程资源, 为全方位、多层面地推进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更加准确。
二、有效推进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在高中历史教师若能够在新课导入过程中, 有针对性设计出一个别致、新颖、有趣的由头, 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并且立竿见影地激活学生思维, 从而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新课导入工作, 一定要精心设计好、认真开展好导入新课工作。例如:在上“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时, 我这样导入:首先是利用多媒体播放“七子之歌”, 再向学生提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七子是指哪七个地方吗?”这时, 有个学生举手回答道:《七子之歌》中所呼唤的“七子”就是指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 (又称旅大) 七个地方。这时, 我再导入道:你们知道七子都回来了吗?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台湾还没有回来。之后我自然地过渡: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神圣不可分割,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人为因素等导致台湾与大陆的不期分离, 这就是“台湾问题”。虽然, 我们建国六十多年了, 但是因为台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所以, 我们的祖国还没有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完成统一大业的使命就交给了我们这一代人, 我们一定要不辱使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究“祖国统一大业”这个问题。我在上这节课时, 首先通过音乐欣赏直接导入, 迅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尽快促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从而保证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清晰历史细节
原汁原味的历史是丰富多彩、有血有肉, 甚至是回肠荡气的, 但是高中历史教材囿于篇幅的限制, 必须将悠久的历史事件、精彩的历史亮点进行高度凝练、深度概括, 从而使历史教材无法再现当时的生动性、形象性。要想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就必须为学生有效提供清晰的历史细节, 因为, 活泼的高中历史课是不能离不开具体、生动细节的。历史教师在阐述历史事件及复述历史人物时, 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加鲜活、更具生动的历史细节, 从而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真正将历史讲“活”。再以“祖国统一大业”教学为例, 我在讲述“香港回归中英谈判经过”的过程中, 添加了如下细节:1982年9月, 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因为作风泼辣、手腕强硬, 被世人称为“铁娘子”, 但是碰到我们“钢汉”邓小平以后, “铁”终不及“钢”, “铁娘子”被融化掉, 不得不败下阵来, 以至于她结束了与邓小平的会谈, 走出了人民大会堂, 竟然摔了一跤。在我讲述这一个历史细节时, 学生一下子激发了听课的兴趣。实践证明: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科学、恰当、合理地讲述用历史细节, 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教学的抽象、枯燥和乏味, 而且可以巧妙地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使高中教学得到有效的深化和升华,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 在高中历史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关注在新教改理念下的教学有效性, 逐步在课堂上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并以有效性教学为载体, 带动知识的活学活用, 让学生学中有乐, 乐中有学, 从而使高中历史迸发更大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郭艳芬.现代历史教育呼唤新的理论成果——历史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观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 (7) :4-7.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 1997, (9) :3-8.
[3]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55.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方法探讨
在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理解题型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日常的阅读教学恰恰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应积极思考,使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词汇、语法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阅读文章,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掌握文章大意,把握作者意图,在日常阅读和练习中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我经常采取的教学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科教学中,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掌握技能的学习欲望。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展开阅读,将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综合分析文章大意的能力。例如在学习M11 Unit 1 Careers and Skills时,在开始阅读文章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作为学生在阅读中要完成的任务:
⑴What does the author discuss in the article?
⑵Can you give two examples of the so-called glamorous jobs?
⑶Why is being a lawyer a good job?
以上3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在阅读中是否认真、细致,是否能够把握文章重点。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对整篇文章展开了阅读,而之前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伴随着对文章的阅读,逐步解答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阅读教学中,针对阅读方法,有两种类型供学生选择,即:略读(skim)法和寻读(scan)法。这两种阅读方式分别具备不同的功能,运用略读法展开阅读,能够节约阅读时间,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文章结构和主旨,而寻读法则是带着问题在文章中分析文章细节,找到答案,在实际的阅读中,可以将两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这样便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内涵,快速的定位答案在原文中的位置,从而准确地解决问题。
二、讨论式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阅读教学的方法之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观点,鼓励学生大胆谈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观点和态度,以便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及时转换教学策略,顺应学生的需要,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学习Module10 Unit 3 Reading: AIDS Today时,本单元讲述了艾滋病的危害,与之相关的表达艾滋病及其危害的单词是学生原来没有接触过的。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阅读,在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找出了问题的答案,并对文章大意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
What is AIDS? How is it infected?
Who get it easily?
What attitude do people have now?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已经通过完成阅读任务,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掌握了与艾滋病相关的知识,于是大家可以展开分组讨论,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的成果。另一方面,学生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通过组织语言,运用英语展开对话交流,还可以锻炼学生运用英语展开交际的能力。在本次课堂讨论中,大家都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认为要坚决抵制毒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具体应该如何宣传禁毒工作,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呢?通过探讨课文内容相关的主体,学生有的从课文中找到了主题句,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有的自己设计出了科学、合理的计划,在每个小组完成讨论之后,学生们派出代表到讲台上阐述自己小组的意见,与全部同学一起展开交流。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大家在课堂上的意见,制作出一期以“禁毒工作,人人有话说”为主题的英文板报。
通过这种教学形式,课堂氛围极其活跃,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表达方式有所欠缺,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值得赞扬的,因此在课后的教学评价中,每一个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都得到了教师的赞扬,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可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很多的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但是,教师在选取教学方式时,一定要注意,阅读教学的策略应以尊重学生主体性为原则,在展开阅读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大家进行热烈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可以在阅读理解题中取得高分,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小结
总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灵活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充满兴趣和激情的状态下,学习英语知识,了解异国文化,拓展知识面。
参考文献:
1.陈创艺 语篇结构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7。
2.杨美英 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管理版,2000。
设计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以建设有品位、有特色的“书香校园”为落脚点,广泛阅读、培厚底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拓宽学习渠道,引领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终身学习和成功人生奠基。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方案:
1、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课外阅读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或主管校长担任组长),成员是各班班主任和语文任课教师。领导小组筹备安排阅读场地、设备购置、图书配备等,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各项有关宣传活动。各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执行学校的有关计划、方案和制度。
2、制定阅读计划:
(1)安排阅读时间:将高中学生阅读时间具体安排在各班课表中(建议每班每周2节),语文教师要按照课表计划到指定阅览室集中上好阅读课(课前,任课教师负责将图书安排到位),图书管理人员做好阅览室使用记录(包括图书损坏、丢失等)。
(2)准备读书笔记:学校为学生统一订购规范的读书笔记本(或田字格,一者做笔记,二者练字,双管齐下,一箭双雕),便于学生及时积累整理读书心得与体会。要求学生会做分类摘记;会写读后感或赏析文章,每月不少于1篇,每篇不少于500字;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学生所写的内容,定期收集、评优、奖励!
(3)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一年内阅读量为20
万字,每学期至少读3本书,读书笔记1万字。能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教师设计课外阅读指导交流课,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的要领,内容可以是“作者介绍”“内容梗概” “精彩片段摘抄”“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等。
(4)长假期间,可安排学生自由阅读,学生集中时间阅读至少2部名著;
3、选择阅读书目
为教师提供适当的书籍,阅览室要开辟教师阅读区、学生阅读区,认真组织教师阅读;积极倡导师生共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详尽的读书方案,可分为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教师根据学生的时间安排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完成情况。
4、有梯度地分级实施
课外名著的阅读重点放在高一高二进行,穿插报刊、杂志和散文类小文章的阅读,可将主要时间段安排在每周的两节阅读课上,同时充分利用假期的集中时间;高三以重点篇目的重新精读与教师指导点评及训练为主,侧重报刊、杂志、时文类文本的阅读,为作文积累素材
三、保障措施:
1、加强时间保障,高中学生每周至少开设两节阅览课(两节连上)。
2、建立规范的阅览室,房间要宽敞明亮,阅览桌椅要齐备,文化建设要到位,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师阅读区、学生阅读区分而不隔,以求相互激励。
3、全面开放图书馆,学校要根据课外阅读活动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多方筹措经费为图书室配足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种书籍和刊物,配齐《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
4、营造读书氛围。向学生、教师和家长大力宣传读书的意义,介绍读书的方法、推荐阅读的书目、推广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经验等,创设优美的校园阅读环境。除了图书馆、阅览室外,学校应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尽心培育校园文
化,让校园内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橱窗、每一个标记都浸润书香的味道。让学生耳闻目睹处处皆诗,在书香中感悟做人道理,受到文化的熏陶。
四、评价办法: 1.对教师的评价:
(1)每学期,各年级的语文教师要举办“语文课外阅读名著讲座”,每位教师每学期要主持一次;
(2)每位教师的阅读指导课要有教案,教案要备阅读方法指导、阅读内容、阅读要求等;
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有活动方案设计。
(3)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特色班级的创建。每学期评选“优秀读书班级”活动,对开展得好的班级给予奖励,对积极组织、辅导和督促学生参与这项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给予表彰。
2.对学生的评价:
(1)本班教师对读书笔记的检查每星期一次,常抓不懈。检查阅读内容是否合适,材料摘抄是否准确,阅读量是否充分,简评是否恰当独到等等。年级定期对各班读书情况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树立榜样,确保课外阅读落在实处。
(2)以年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1-2次与课外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主题是“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我喜爱的一位作家”“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假如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来到今天”,“古诗文诵读”,“书法大赛”等;其形式可以是班会、故事会、书评会、朗诵会、作品展览、写作竞赛等。
(3)学校组织专项比赛。为了展示读书活动的成果,推动读书活动的有序开展,学校阅读领导小组安排学生处、教学处定期组织多种多样的专项比赛,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和课外阅读有关的比赛活动,如“名著精彩片段朗诵会”“我爱读书”演讲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辩论赛”等活动,对表现好的同学和班级给
予表彰奖励。
五、推荐阅读书目:
(一)高一学生阅读书目推荐: 1.《呼兰河传》(萧红)2.欧·亨利短篇小说 3.史铁生《我与地坛》; 4.周国平《守望的距离》; 5.傅雷《傅雷家书》; 6.余光中《余光中散文》; 7.舒婷《舒婷的诗》; 8.巴黎圣母院((法)雨果)9.堂吉诃德(西班牙 塞万提斯著)10.《论语心得》(于丹)
11.《中国智慧》《品三国》(易中天)12.《苏东坡传》(林语堂)13.苇岸《最后的浪漫主义者》,14.《活着》(余华)15.《茶馆》(老舍)16.《狼图腾》(姜戎)
17.《飘》(玛格丽特·米切尔)18.《汪曾祺散文》(汪曾祺)19.《霜冷长河》(余秋雨)20.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
(二)高二学生阅读书目推荐 1.《论语译注》(杨伯峻 译)
2.《大卫·科波菲尔》(英国 狄更斯著)3.《家 》(巴金)4.《脂砚斋全评石头记》(上下)((清)曹雪芹著)5.《高老头》(巴尔扎克著)6.《哈姆雷特》(英国 莎士比亚著)7.《谈美书简》(朱光潜)8.《边城》(沈从文)9.歌德谈话录(高中部分修订版)10.曹禺《雷雨》;
11.《黑骏马》 《北方的河》(张承志)12.《顾城的诗》(顾城)13.《我们仨》(杨绛)14.《瓦尔登湖》(梭罗)
15.《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
16.《穿越唐诗宋词》《怅望千秋---唐诗之旅》《宋词之旅》(李元洛)17.《围城》 《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18.《复活》(列夫·托尔斯泰)19.《老人与海》(海明威)20.《麦田里的守望者》
(三)高一高二必读名著五篇:
《三国演义》、《红楼梦》、《文化苦旅》、《平凡的世界》、《简爱》
(四)高三学生阅读书目推荐:
由于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因此以短篇及散文类文本为主。
1.王蒙《王蒙散文选》;
2.巴金《随想录》
3.《人间词话》《唐诗三百首》 4.《丑陋的中国人》(柏杨)5.《百年思索》(龙应台)6.林清玄《林清玄散文》 7.朱自清《经典常谈》
8.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9.流沙河《庄子现代版》(上海古籍)10.史铁生《病隙碎笔》; 推荐高三阅读杂志:
英语组:袁迎迎
1、话题:本课时选择的是初二英语review6-8课外阅读文章,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中的一篇文章,主要是围绕本话题的中心任务“Food and lifestyles ”而展开的。
2、内容:这篇文章讲述了很多学生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3、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如何捕捉细节。
(2)根据图片猜测大意。
(3)引导学生掌握模仿主题进行描述的技巧, 形成根据主题理解文章细节并能分辨是非的能力。
Warming–up activities
(一)Free Talk: To ask the student on duty to make a speech: “What is my favorite food?”
(二)1.Revise some names of food(Let the students speak freely.)2.To show the students beautiful pictures of food.During the talking,the teacher can write some of them on the Bb, especially some new words: fruit, sweet, bread, meat, juice.3.To ask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What is it?”, “Do you like it?”
(三)Discussion :(1)What food can we eat a lot?(2)Do you think „ is good for our health?(3)Which is your favorite?
Reading
(一)Listening and scanning: 1.What do students want to be? 2.What do students eat for breakfast now?
(二)Intensive Reading: Read the text again, try to answer some questions:
(三)Skimming: 1.To ask groups 1 & 2 to read the text a third time, and make a dialogue in pairs.2.To ask groups 3 & 4 to retell the story.(四)Extension activity: To 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something about their own lifestyles.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阅读教学应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1: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如何教会学生阅读,而不是仅向学生灌输大量的语言知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过程。教师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其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考虑学生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要设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但教师不能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快乐”,一味强调热闹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3、阅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逐步提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
一、明确目标
教学目标是每一节课所要完成教学任务的核心和灵魂。只有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加以正确的方法指导,同学们对自己的复习活动才有一种方向感、使命感,也才能减少盲目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学们在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后,也就完成了总的目标,从而完成了整个教学任务。
二、体验模仿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活的语言,英语也不例外。没有一定的语言环境作为载体,那种语言也就失去了活力,成了死的语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能向学生传递一定的信息,尽量将英美人士表情丰富的显著特点表达出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引导他们去模仿。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在听、说、演、用的过程中努力地去体验语言、感悟语言,从而对语言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型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方式深化语言的习得过程,让学生接触、运用并充分理解所复习的语言材料,进而引导他们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活学活用
我向来反对同学们学习时死板教条、死记硬背,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而且久之大部分同学也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我总是鼓励同学们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学生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演示、讨论等方面只要存在着合理的方面,或者有所发挥或创新,我总是适时地给予合理的肯定和评议,以便引导他们主动地投身于教学活动并参与竞争,主动地使用英语,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另外,及时的对所学知识进行盘点、理清思路,使所学知识纵横交织,密集成网,帮助学生们建立庞大的知识网络,也能优化学习方法,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阅读理解是一个心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头脑经过接收分析和猜想, 把信息恢复过来, 这就是阅读理解过程。阅读的过程可分为两类, 一类活动的任务是扩大输入、阅读欣赏;这类活动以读为主。另一类活动的任务是针对性地训练阅读技巧。这些技巧包括预测所读内容、抓主题大意、抓特定细节、根据上下文猜词义、推断隐含意义、辨识语段过程等。
阅读的过程因人而异。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也由于学习的方法和阅读习惯、兴趣等存在着差别, 使阅读理解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逐字逐句的阅读。
2. 过分重视细节, 而忽视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
往往有这样的一种情况, 一篇文章读完, 读者能够讲出其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 但这篇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想向读者传达什么信息, 提出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 他却一无所知。
3. 忽视了培养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
有的学生一遇到句子中有生词或陌生词组, 就急不可待地翻字典, 这看来好像很认真很勤奋, 其实这是一种“勤奋”的“懒汉”的做法。因为他用手的动作代替了脑的思考。
4. 缺乏非视觉信息。
非视觉信息则在阅读过程中起潜在作用, 在非视觉信息中最重要的是文化背景知识, 非视觉信息越丰富, 阅读难度越小。
那么, 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呢?新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 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探讨, 逐步形成了“导 (Pr esent at i on) →读 (Readi ng) →练 (Pr act i ce) ”的教学模式。“导”是为了感知教材, “读”是为了理解教材, “练”是为了巩固和运用知识。
一、先浏览略读。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侧重培养快速理解能力
浏览略读即学生不必逐字逐句地把全文读一遍,他们通过文章的标题、体裁、插图、文章首尾段及每段首尾句等有效信息快速抓住文章主旨,然后在文章中寻找足够的重要信息如数据、图标、粗体词等,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知识去进行合理的预测。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前提下,强调整体篇章理解,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快速理解文章大意,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遇到较难的文章,教师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填图表等方式帮助学生快速、准确查找信息,正确理解文章大意。
二、再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一读文章虽然完成了表层信息捕捉问题,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但学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欠佳。只有二读课文才能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章脉络,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教师也可借助文章所讨论的主题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使文章内容与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意图及文章的“弦外之音”。通过对全文的仔细阅读,教师总结或师生一起讨论归纳等双边活动,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也为下一段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
三、三读课文,把握语言点,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能力
阅读吸收信息,吸收是为了表达。阅读课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教师教学活动中还应该注意教会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及题材信息重建语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应在阅读时教授学生猜测生词的方法,如:构词法、定义解释法、对比关系法、因果关系法、上下文暗示法等,尽可能地训练学生的猜词能力,培养学生的句式识别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动词的五种基本句型抓起:注重教学并列连词and、but、for等连接的并列句;认真抓好主从复合句的教学;注意辨别一些修辞性句式。只有在识别句式的基础上,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句子的关键词并进行语意编码,促进意义的理解。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化,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通过阅读,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如一词多义、词与词的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通过学习语言知识,帮助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语言知识的应用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师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另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即强调“形合”。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即强调“意合”。因此,教师要设法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敏锐性,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有意识地将英美文化的特点介绍给学生,使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正确理解并合理运用所学语言。
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如何扩大词汇量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有限的词汇量极大地阻碍着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许多学生对怎样扩大词汇量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他们做了大量的阅读练习,但是在其阅读过程常常不得不被查词典所打断。许多学生更是逢生词必查,虽然他们读过多本厚书但收效不大。许多数英语教师也并不十分清楚,究竟应如何对阅读文章中的词汇进行系统地教学。研究和探讨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对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阅读能力必须扩大词汇量,要扩大词汇量必须大量阅读,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只有重视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一、词汇教学与高中英语阅读课
如果没有词汇。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从谈起,因此要学好英语,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关键。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基础。无论学生的语法多么熟练,发音多么纯正,没有词汇都无法进行有效地交流。这点也不可避免的体现在学生在英语阅读的学习过程中。阅读课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阅读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特定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文章综合信息的能力等。
除需要提高阅读能力外,在中学的阅读教学中,也必须重视词汇教学。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新课程的教材中生词量大,大部分生词都被涵盖在了每单元的阅读文章中,这足以说明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过程中词汇的重要性。要大量阅读必须拥有大量的词汇,要拥有大量的词汇必须大量阅读。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在教学实践中词汇量的大小从侧面上决定了阅读理解的程度。对于阅读理解题,一句话或一篇短文中。只要有几个生词很可能就会影响一句话或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词汇量小不仅限制着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最重要的是影响学生们阅读的信心。相应地,词汇量越大,阅读面越广,视野就越开阔,阅读理解的准确度也随之提高。阅读兴趣也就越大。在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所占分值正稳步提高,在高考中已经占到40%。
二、当前高中阅读课中词汇教学的问题
词汇教学是贯穿于整个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词汇处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词汇教学相对较少,很少受到重视或没有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对高中英语30多节阅读课的数据分析,发现其中只有两节课直接涉及到了词汇教学,连总数的10%都不到。
进行观察后发现.课堂教学过程基本都是由以下环节构成:lead—in-+pre—reading---*reading--*post reading.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是直接进入reading环节,整个reading的过程基本不涉及到词汇教学。这些课堂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而从课本后面的《各单元生词和习惯用语》中,可以看出几乎每篇阅读材料都有超过20个生词。在所有阅读课堂所没有涉及到词汇教学的阅读课型案例中,生词在上阅读课之前都经过“处理”。其中有25节也就是近90%的是通过“早读学生预习”的:有2节,即7%的案例是在“第一课时wanning-up”中解决的。还有l节没有做任何的处理,即3%的案例“是学生自己预习解决的”。
从观察的结果看。大部分的老师都是通过早读解决生词的。“早读解决生词”的方式有如下几种:一是老师或录音材料领读正音。然后学生自读,记忆,占71%;二是学生自己先试读,然后老师或录音材料领读正音,然后学生自读,记忆,占ll%。三是老师领读并讲解部分单词,占4%;四是完全有学生自己预习。占14%。
那么,占71%的第一种方法——学生自读掌握生词的效果如何呢?我们在某校高一年级的两个班级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4,reading: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课后词汇表中涉及到本阅读文章的生词共有35个,包括打三角符号的词三个(三角符号表示该词不在大纲要求内)。这三个有三角符号的词分别是:crack,survivor,miner,其实这三个词都是高频词。该校早读为20分钟。在早读开始时,先由老师领读一遍,然后学生自主预习记忆。整个早读20分钟,教师都在教室观察,以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2个小时之后,在英语课上,对这35个生词进行了听写。听写的方式是由教师读英语单词,请学生写出英语单词并注出汉语词义。两个班级共96人。
三、有效提高高中阅读课词汇教学质量的对策
阅读课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技巧。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和掌握语篇所承载的语言知识。但是,为了更有效的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的理解文章,在课堂预习、学习词汇的基础上,在不分散阅读中心的前提下,课堂中适当的词汇教学是必要的。对于那些就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讲比较难的,学生通过上下文很难猜测其词义的词汇,或是阅读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在课前可以采取合适的方法先行处理。根据词汇的特点以及他们在阅读材料中的必要性.可以灵活应用适当的方法。
1.如果需要处理的词汇较多,可以对需要强调的词汇集中强化。因为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将需要强调的词汇和其英语解释(explanation/definition)同时出现,让学生做配对练习。这样不仅复习了词汇,也训练了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如: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reading:弧e Road To Modem English的教学中,由于本单元生词较多,可以在课前用配对的方法进行集中强化。
2.图片帮助法。对于一些用文字解释比较麻烦,或用文字解释很难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词汇.可以借用图片帮助。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reading:ne RoadTo Modem English为例。像identity和lorry这一类的词用英语释义比较麻烦,可能释义比原词更加难懂,而用汉语解释则失去英语词汇学习的特点,如果用图片帮助释义则有很好的效果,学习记忆的效果也会很好。学习identity完全可以用一张身份证,而lorry则可以用一张卡车的图片,这样学习者就会很容易的记住这类词汇。
3.句子语境暗示法。将比较难的单词放在比较简单或能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句子中,让学生推断词义。这样学生对词汇的使用将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reading:The Road To Modem English的生词actually为例。Actually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词汇,用英语释义法比较困难,而如此抽象的词汇使用图片帮助法等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可以用句子语境法在读前解决。
4.猜词游戏。猜词游戏可以用在阅读之前,也可以设计专门的环节进行。课堂中常用的有词语接龙,背猜单词,词义竞猜等方法,对学生加深理解词义有较明显的效果。如词语接龙,可以让一组学生报中文,另一组学生讲出英文,然后互换的形式来进行,以巩固词义。背猜单词,词义竞猜则可将学生分为两大小组,然后报出单词中文意思,让小组成员抢答出正确英文单词,以正确率高那组获胜。通过游戏的过程记忆词汇,能使得学习过程更为轻松愉快,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生词填空。老师将课文改写,其中设计一些空格,让学生在这些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本单元生词。这项活动主要在读后活动中使用,有时用来检测学生预习生词的效果也很有效。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Reading: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如需复习cracks,smelly两词时,可设计如下填空让学生在读后进行巩固:From the——of wens a gas come out.
6.分散突破。将比较难的词汇分散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可使难点分散突破。如将对文章理解有困难的词汇,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此方法在课堂具体实施时可与以上五种方法相结合,根据阅读文章的重难点灵活运用。
四、结语
【内容摘要】从目前初中升高中考试的题型看,阅读理解题所占的分值较大,但阅读教学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主要存在教学思想及方法落后、语言知识功底差等问题。将阅读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并采用不同的阅读理解模式,可以实现不同的阅读教学目标,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课 快速阅读 仔细阅读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要求,然而从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情况来看,阅读教学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由于在阅读教学中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阅读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通过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及研究发现,将阅读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并采用不同的阅读理解模式,可以实现不同的阅读教学目标,下面就以笔者十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结合仁爱版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Topic2 Section D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讲解。
一、导入背景
为了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过程中,导入相关的背景介绍是很有必要的,这将为下面的阅读做好准备工作。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能单纯地认为导入背景只是做了一些无用功,只是在浪费教学时间,其实并非如此,背景的导入过程其实也是对学生的思维的一个引导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从而自然过渡到后面的阅读之中。
教材中很多文章所涉及的话题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在进行教学之前组织学生讨论相关话题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和能力。本课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之间的差异,What i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Can you give us some examples?讨论结束时可以提出这个问题:How did these differences come about?然后进入课文学习英语与美语的发展史。
二、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并不要求认真去探究那些细微末节的地方,只需从表面层次加以理解,无须过多地深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须要求。
当然,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所选取的题材不能是学生学过的或是很熟悉的相关内容,应该是那些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陌生的、初次接触的文章。因为选取的题材是以前没有接触到的,学生在阅读时必须以较快的速度自上而下的浏览,并最大限度地从文章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在此过程中都是应该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习惯,避免在阅读过程中因为某个或某些生词而停滞不前,影响阅读的速度。
因而,在快速阅读这一阶段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方案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案:
1.引入教学中所要运用到的题材,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故事导入、设置悬念、直观导入等进行引入。
2.规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进行快速阅读。可以通过范例,向学生讲解略读法、跳读法、组读法等各种快速阅读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训练,做到学以致用。
3.通过相关检测方式对快速阅读效果进行检测。检测的形式很多,可以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以及填图表等多种形式。
三、仔细阅读
仔细阅读即精读,这就要求学生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精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阅读的综合理解能力,其核心是理解,与快速阅读不同的是,这种理解不是浮于表面的,而是较深层次的。在此阶段的教学中通过引入图式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易地理清文章的思路,认清不同题材的课文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便于理解。这一阶段的教学可以设计成如下形式:
1.仔细阅读课文,抽取课文中重要的信息内容。其阅读方式较灵活,可以采用全文阅读,也可以结合后面的答题进行分段或是多段阅读。
2.通过题目对所获取的信息内容进行检测,看是否正确或是存在遗漏的地方。题目形式除了问答、选择、判断外,还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
3.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以及教师的总结归纳等多种形式对阅读进行分析和评价,加深理解。
附上阅读理解问题题目: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What countries did British people bring the language to?
通过第二遍的阅读对课文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解后,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的能力也将有所提高。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与快速阅读一样,精读也应该有时间的限制,只是所花的时间比快速阅读稍长。
四、阅读后总结
在学生对课文有了较深的理解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所涉及到的语言方面的知识,这对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要充分认识到阅读能力与语言学习之间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这一阶段的教学方式可以设计成以下形式。
1.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单词进行分类归纳,及以对文章的段落进行归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引入同义词,以及多义词进行区分,对课文中的长短句以及从句的分析及归纳加强对语言知识的巩固。
3.对课文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以口述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交流,对知识点进行练习,做到活学活用。
附上练习题如下:
(1)Use these words and phrases to retell the passage:
differences,come about,force,in the beginning,little by little,take in,all the time.(2)Review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passage and try to use it in the sentences with context.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处于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阅读能力与语言知识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当然,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学生的个人努力是分不开的,只有平时多加练习,不断积累,不断巩固,才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首先,大量的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教学所需要的语言环境。中国的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缺少实际语言教学的环境。而阅读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主要途径,它能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恰当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语感。外语学习者的听说能力是在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阅读人手是学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的有效途径。
其次,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不同文体、不同文章结构和不同写作技巧的了解,学生可以获得句感、段落感及篇章感,增强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阅读,学习者不仅可以掌握语言知识、增强语感,而且可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交际能力。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加强阅读教学,每周用一到两节课进行阅读技巧训练,其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培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般说来,阅读速度与理解的准确性是一个矛盾。进行阅读技巧训练的目的,不仅要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正确理解率。没有准确的理解,速度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阅读训练中,经常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技巧的指导。同时,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让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的过程中,不断调节阅读速度,即每读完一篇文章做一些理解选择题。
及时地、不断地纠正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陋习。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要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都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例如,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因为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出声的阅读快得多。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因为逐字逐词的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只有这样,阅读速度才能加快,理解的准确率才能提高。
二、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综合能力的培养
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即图式)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读者大脑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认知加工交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模式也可称为图式理论模式。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体裁的了解程度。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借助文章体裁结构帮助理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完成重建语篇的表达训练。借助内容图式,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综合利用形式图式、内容图式、语言图式来指导重读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经过对课文及完成一些深层阅读理解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吸收信息或利用所获得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阅读吸收信息,吸收是为了表达。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只停留在输入的层次上,应该使语言输入(听与读)和语言输出(说与写)之间产生一种平衡。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及题材信息重建语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增加语言实践量,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应该说,高中每单元一篇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好文章,精品文章,他们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课文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等都唤起高中生的注意和兴趣。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做法之一:每周选择三到五篇难易适中、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读物,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课后阅读,并要求他们做相应的阅读理解题。做法之二:在高中开设英语作品选修班。首先从材料的选择上下功夫,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从新近出版的英文报刊、杂志上精选阅读材料,也可采用一些有声读物和视听读物(VCD,MTV,Video tapes,etc)。这些材料的特点是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且能把握时代特色,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一、以新课标为导向, 剖析问题所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 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 着重培养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归根结底就是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由单一获取信息的过程转向信息加工的能力。有这样一节阅读课教学, 其教学流程是:
Step 1:教师先教新单词;
Step 2:教师请几位学生读课文, 听一遍课文录音;
Step 3:教师逐词逐句讲解, 特别是词汇、短语用法;
Step 4:学生再读一遍课文, 然后总结所学知识。
这节课思路清晰, 但教学方法不“活”。整节课以教师为主, 重点串讲了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点, 包括词、句以及语法。学生成了“听众”, 只接收信息。而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自主性阅读, 没有进行有效指导, 没有给学生参与训练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是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
二、以合作学习为方法, 注重情感目标
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事雅阁得洛尔在提到教育时, 提出了教育的四大功能, 即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 学会共处。通过合作学习, 才能不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与别人进行交谈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 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中, 可以建立信息差 (inforation gap) , 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或者可以利用Pairwork和Groupwork的形式, 缩小信息差, 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合作。教师应该营造宽松和谐、融洽, 平等的学习氛围, 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 设置恰当的情境,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学生大胆去想, 去说。
以《Elias’s story》一课为例,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采访任务:记者要采访Elias, 采访内容可以包括以下问题:
1.When did you first meet Mandela?
2.Can you tell me more about how he helped you?
3.How do you like his idea of peaceful fighting?
同桌二人分别扮演记者和Elias, 展开讨论和交流, 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全文内容。当然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在课前针对学生预习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合作学习, 也可以在课堂中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总之, 课堂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发展和交际的平台。
三、以巧问精问为策略, 增强主体地位
英语课堂教学中,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教师设计问题要有科学性。问题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把握好难度, 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吸引到问题所隐含的本质内容上来。比如《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这一阅读课, 在教学活动之前,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may happen before all earthquake?”学生一下子被吸引到地震这一话题中,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 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分享成果, 增强他们的主体地位。
又如, 这篇阅读文章中最后一句话:“Slowly 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教师可抓住“breathe”一词, 设计问题:What does word“breathe”refer to?学生马上展开积极思维, 结合课文内容, 归纳出“breathe”一词潜在的意思, 即“The cicy will not die, she can recover from the pain”。这一问题的设计不仅使学生拓宽了对课文主题的领悟, 而且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唐山人民勇敢面对自然灾害, 积极进行灾后重建的精神。教师要努力挖掘新教材中内在的因素, 以透明、适度的提问, 增强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的意识。
四、以教学环节为载体, 培养探究能力
大多数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会借助于汉语思维, 把看到的文字信息转译成中文, 这说明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进步, 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些信息。避免这种思维方式除了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之外, 教师的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这就需要教师优化课堂教学, 加强指导性训练。
(一) 读前活动
学生对所阅读材料、话题的熟悉程度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材料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读前提供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以Canada———“The True North”为例。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 自然景观优美, 文化内涵丰富。在读课文之前, 借助于地图, 交流一下学生所了解的加拿大, 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Canada?What can you do there?
在这一环节中, 预测课文内容也是很重要的阅读技巧, 不论预测是否正确, 都能有效地为学生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读中活动
这一活动中, 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有所提高, 关键在于把信息接收过程转变为信息加工过程, 使他们的探究创新意识逐步提高。
1. 把握文章主旨。
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所在, 教师应指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 以自然段为切入点, 以自然段的段意为基础要素。有些主题句简洁, 概括性很强, 就在该自然段中, 但有些段落需要根据内容进行总结。每一自然段的大意弄懂之后, 文章的主旨就不难概括了。
2. 捕捉文中细节。
掌握了文章主旨之后, 需进行细细品味, 好比扫描仪, 细化到每个单词上, 也就是掌握关键词 (实词) 。著名语言学家David Wilkins说:“没有语法几乎不能交流思想, 没有词汇根本不能交流思想。” (“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由此可见, 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掌握理解词汇的意思可运用上下文线索猜测, 也可以运用构词法猜度。词根、前缀、后缀以及合成词等都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含义。例如学生学过了“develop”, 就不难理解“development”一词了。
词汇这一障碍扫清之后, 文章中的细节教师通过who, where, when, what, why等疑问句的提问让学生进行把握。也可根据作者运用的写作顺序, 如时间, 空间顺序等;now, most, important等表示先陈述次要的内容, 再陈述重要信息内容的词, 都可以帮助学生弄清文章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新教材编排上, 每篇阅读材料后都设计了不同类型的题目, 如设计问题、排序、判断正误、填表和画图等练习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细节, 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阅读记叙文, 应指导学生注意时间、地点、人物, 过程和结果;阅读人物传记时, 应指导学生抓住人物、时间、地点和成就等;阅读戏剧则指导学生把握人物、背景、过程、高潮和结果。《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一课, 教材练习中设计让学生归纳袁隆平的个人信息。我们也可以段落与段意的匹配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如:
(三) 读后活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由所学知识点转化为技能, 读后活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以《Elias’story》为例, 文章记叙了Elias对Nelson Mandela的印象, 教师可以设计活动让学生对所述人物作出评价, 以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Nelson Mandela is?why?What do you learn about Nelson Mandela from Elias’s tory?
当然读后活动的设计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文章的体裁设计。如根据关键词复述课文内容, 讨论关键问题或者补充主要信息等。
总之, 教师在英语阅读课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渗透新课程理念, 授之以法, 重视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要拓宽阅读内容视角, 多渠道、多视角地启发学生, 激发学生, 灵活运用教材实现学生阅读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从而提高学生驾驭英语语言的综合能力。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应该以新课标为导向, 在合作探究中渗透情感教育;教师应以巧问精问为策略, 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加强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指导性训练, 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新探】推荐阅读: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09-23
英语词汇教学法新探10-08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新探10-06
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10-06
高中英语教材阅读材料的特点及教学策略09-1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11-20
初中英语课中如何进行阅读课教学06-20
b5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10-07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10-01
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