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学校教师的建议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长对学校教师的建议(共11篇)

家长对学校教师的建议 篇1

汇 总

根据镇党员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校党支部广泛征求了学生家长对学校党员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共收到意见和建议回执近七十份。广大家长参与积极性高,态度诚意,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十分的忠肯,对我校建议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汇总如下:

1.希望党员教师和家长能多联系,并形成家校联系的制度。

(这方面的建议共有11条,约占所有建议的16%)

2.希望党员教师对学生教育更加严格。

(这方面的建议共有22条,约占所有建议的31.4%)

3.肯定了党员教师的良好师德和党性风采。

(这方面的建议共有25条,约占所有建议的35.7%)

4.希望党员教师要成为教师的楷模、学生的榜样。

(这方面的建议共有4条,约占所有建议的5.7%)

5.希望党员教师能在减轻学生压力上做探索。

(这方面的建议共有5条,约占所有建议的7.2%)

6.希望党员教师要在教学上多钻研多创新。

家长对学校教师的建议 篇2

一、合理安排作画时间

要使作画时间符合孩子的生理、心理规律。孩子年龄越小, 越容易疲倦和注意力分散, 家长可以采取分散时间的方法, 在孩子有作画欲望时, 就让孩子积极投入, 尽兴挥洒, 满足其创造欲及表现欲。不要使用“物质刺激”的办法, 拿零食或玩具引诱孩子学习, 或以打骂强制孩子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兴趣、提高兴趣是父母首先要做的。机械的定时定量的限制方式是不足取的, 只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妨碍孩子作画兴趣的培养。

二、适时适度地激励与表扬

赞扬可以提高人的自信心, 有利于意志的磨炼, 特别是对孩子, 要永远给予灿烂的笑容。家长要留意孩子在美术学习中通过努力表现出来的点滴进步, 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扬, 使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当孩子画得不成功时, 家长应该帮他分析, 找出问题所在, 并明确表示相信他有画好的能力。对于孩子再脏再乱的画面, 父母都不应该全盘否定, 因为里面总有值得肯定的东西, 哪怕只在纸上画了一条线, 也应该鼓励他:“这是春天的雨还是地上的小草 , 还是水里游来游去的鱼 ? ”切不可说丧气话, 否则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挫, 最终失去信心。赞扬孩子是为了鼓励孩子, 让孩子增强自信, 充分提高能力。只有谨慎、及时、适度地夸赞孩子,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创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

作画环境要安静, 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 以便孩子投入地作画;室内光线要好、要亮, 让孩子正确辨别画面的明暗度及色彩的各种对比关系等。

四、切忌不断提醒孩子注意手和环境的清洁

不断提醒孩子注意手和环境的清洁, 会使孩子不能注意力集中或因为害怕批评而放弃绘画。一个干净整洁、行为拘谨的孩子怎么能够创造出自由奔放的作品呢? 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创作空间及材料, 比如一块属于他自己的空间, 让他可以在这个天地里大胆地创作;一张尽可能大的纸;一块可以尽情涂抹的瓷砖;各种喜欢的彩笔, 各色漂亮的纸头, 甚至广告纸、胶水等材料, 这样既不会弄脏家里的地板和墙壁, 又能随时满足孩子创作的需求。

五、经常带孩子看画展和名家名作

引导孩子多看多想。“见多识广”, 让孩子接触各种优秀的美术作品, 在开阔眼界、提高欣赏水平的同时, 发现自己的不足, 并确定努力奋斗的目标。鼓励孩子多观察是极其重要的, 时刻让孩子关注周围的事物, 锻炼一双敏锐的眼睛, 积累各种素材。如带孩子参观动物园、展览馆, 游览名山大川, 或是到商店、马路、田野走走看看, 见多识广的孩子自然会在脑子里储存丰富的创作素材。家长可及时引导孩子发现、观察美的事物, 增强对美术的悟性。

六、正确对待各种书画比赛

有的家长急功近利、“望子成龙”。不能盲目地与别的孩子攀比, 以为考级、获奖就能证明自己的孩子有能力、有水平, 便不顾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与能力, 强逼孩子, 让孩子参加各种书画大赛, 用证书、得奖来满足、平衡自己的虚荣心, 否则很难有较大收益, 甚至会适得其反。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 会给孩子增加负担,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

七、切忌过早让孩子学画成人画

过早地把孩子送去学画成人画, 会限制其丰富的想象力的发展。儿童的绘画作品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要走进孩子的内心, 用心观察和倾听, 就会知道孩子的画上每一根线条的内涵、每一种色彩的意义。说到底, 美术的实质, 除了培养孩子的视觉美感外, 更要帮助孩子寻找出一种特殊的、开放的观察和解读世界的角度, 所以最要避免的是用成人固有的感受方式取代孩子新鲜自由的天性。

八、父母应为孩子建立一个专门的美术作品档案

一张张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作品, 把孩子在各方面的进步展现得一目了然, 便于家长了解孩子的特点,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辅导。也许一幅画的看上去很幼稚, 但创作时孩子头脑中孕育了丰富的想法, 这样的作品就值得收藏。孩子的美术作品档案建立后, 别将它束之高阁, 记住常常拿出来和孩子再次分享。茶余饭后, 一起翻开美术档案, 共同回忆当时作画的情景, 孩子说说当时的想法, 大人说说自己的感受, 亲子情感此刻畅通无阻。

九、父母作为参与者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 如果能够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不但能使孩子更敬重你, 潜移默化地影响还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美术作为有效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 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加入美术学习的队伍中,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 只要合理地引导与培养, 孩子的艺术潜能定会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发挥。

儿童学习架子鼓对家长的建议 篇3

一忌:目的狭隘,功利当头。有些家长过于看中“考级考试”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致使孩子在学鼓的过程中根本体会不到音乐的美好和打鼓的快乐。

二忌: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嫌孩子进步慢,常常要求老师拔高程度、提高级别,违反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产生了事与愿违的效果。

三忌:盲目攀比,浮夸虚荣。家长这样做会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他人。

四忌:缺乏毅力,遇难则止。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有些家长不是鼓励孩子坚持下去,而是知难而退,轻言放弃。

五忌:溺爱纵容,姑息迁就。有些家长从孩子学鼓开始就准许其以松懈、懒散的态度练习,孩子一说累就休息,天长日久必定造成孩子不思进取、没有毅力。

六忌:要求过高,严厉过度。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苛刻且态度粗暴,重则打骂,极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七忌: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有些家长认为已经给孩子买了鼓、请了老师、交了学费,一切万事大吉,对孩子的学习进程、困难一概不管不问,甚至孩子参加比赛、演出也不出席,使孩子感受不到学鼓的快乐、自信与成就感。

八忌:盲目自大,表扬过多。有些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一味吹捧,极易造成孩子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盲目骄傲、目中无人。

九忌:指手画脚,干涉过多。有些家长自觉比教师高明,上课时在旁边说三道四,过多干预教学,弄得孩子无所适从。

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篇4

2、 对学习上粗心的学生能够想出一个神奇的方法使学生不粗心。() 其实不是学生粗心,主要是学生学习不踏实,学习习惯不良,老师会帮助纠正,家长也要经常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不要在孩子做作业时看电视或搓麻将。

3、 希望学校在节假日多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特别是暑假期间。 这是《中小学管理规范》不允许的,学校不会这样做。

4、 学校老师和家长要能进一步沟通,对于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与家长联系。 学校每学年至少召开1次学校组织的家长会,每个班级有班级家长会,平时有校信通、电话访谈等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同时希望家长也能积极配合学校,积极参加家长会,积极主动和老师交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特别是一些行为习惯差的学生。

5、学校内不要卖零食。学校已经在这方面做了规定,只准卖学习用品、饮料、面包等饱肌的食物。

6、要对学生多进行健康饮食的教育,不吃或少吃零食。班主任会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但家长应该控制给孩子零用钱。

7、家长会要让学校老师与家长多沟通。家长来学校要让家长进校门,便于与老师交流。一个学校的门卫都有规章制度,不是不让家长进来,而是要在门卫处做好登记工作。本学期由于是H1N1非常时期,家长进入学校还要求测量体温,所以不是十分必要,门卫有可能拒绝家长进来。家长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和老师进行交流。另外老师也尽量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希望家长配合。

8、学生每天都有水喝。上学期已在每个班级配备了饮水机,学生每天都能喝上热水。

9、老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对待基础差的学生要耐心辅导。学校对每个孩子都是严格要求的,对待差生更是耗费了老师的许多精力,在语气上将会温和一点。

10、最好把学生一月的表现通过短信告知家长。学校将在班主任工作中提出这一要求。

11、抓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比如学生不能乱扔垃圾、不能打架、使用文明用语。学校很重视德育教育,少先队也组织文明行动检查队配合教育。

12、学校中午饭再改进一点。学校会考虑,但众口难调。学校只能做到保证数量和质量,保证饭菜安全卫生。要说好很难定标准,还需要经费作基础。

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篇5

一、关于对全区及学校工作的满意度

通过的收到的家长反馈意见来看,广大家长对全区和学校教育工作的成绩是肯定的,是满意的,满意度达到95%。所提意见和建议都是在理解教师、理解学校、理解教育的基础提出来。

二、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的意见与建议

1、继续实施素质教育(42条)。大部分家长已逐渐理解我们的贯彻实施的素质教育。积极要求学校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的提升;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家长更加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2、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53条)。家长最希望也是最直接能看到的是学生的学业的成绩。广大家长都希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调整好学生的心态,不要忽略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学校工作仍要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成绩为重点。

3、加强毕业班的管理(16条)。由于这级的毕业班仍是以中考作为最后升学的门槛,家长们还是希望这级毕业班能够同原来的毕业班一样,严格管理,提高升学率。

4、关于学生的学业成绩(8条)。学生学业成绩的等级制不够明确,建议在家长通知书上公布学生的学业成绩。

三、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5、学生的全面发展(35条)。家长越来越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用眼卫生,减少近视眼。

6、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11条)。家长强烈指出“社会上好孩子太少了,坏孩子太多了”,要求学校强调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尊老爱幼,在家能够积极帮助家长干些农活,形成良好的品格。

7、学生的安全教育(9条)。建议学校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强调来回路上的乘车安全,教育学生不要养成上网的恶习。

四、关于学生的管理

8、加大教育力度,严格学生的管理(85条)。家长的建议仍是“严师出高徒”,希望学校严格管教学生的学习、道德、活动等各个方面。

9、合理布置学生的课下作业(28条)。家长的反映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过重。影响学生的休息和睡眠。建议合理布置学生的课下作业,布置适当的作业。

10、关于家校沟通(10条)。建议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合力,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

五、关于学生的学习环境

11、创造好的学习条件(7条)。建议加强农村基础力量建设,尽

快完善餐厅的配套,能够使学生在校期间吃上热乎饭。

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建议及解答 篇6

1.怎样更好的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培养:

关于因材施教、个性培养、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更多的理解每个孩子;培养孩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灵; 多关注不活泼的孩子;多关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注意个性培养;改 善与学生交流方式,注重孩子的特点; 对孩子习惯培养给予意见加强习惯引导;要放大优点,淡化缺点;尽量发掘孩子的优点,多给 予鼓励。对付每个学生;加强老师与学生单方面沟通,针对孩子的性 格给予教育;如何能体现对每个孩子的关注,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教 育资源在一个班级内已出现过度集中现象,所以归根到底,学校仍然 是传统学校。不以批评为主,要表扬鼓励,多给孩子展示机会;老师 要正确分析每个学生的具体状况,对症求药,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 学习能力;多鼓励,多交流,学科老师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多鼓励孩 子,增强自信,培养兴趣;希望班主任正确评价每一个孩子,不要 对几个人特别偏爱;多关注细节,多全面发展,少一些哗众取宠;更注重赏识教育;对自然艺术特长的学生,要坚持长期培养;尽量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

2.怎样更好的培养实践能力:

家长对学校教师的建议 篇7

1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决策存在的问题[2]

教学决策就是教师在教学阶段探求教学的最佳方案与创造更优的教学环境,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系列动态过程。但我国教师由于长期受制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宗旨, 从课程与教学中被动的“执行者”到主动的“决策者”的转换过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审视教师教学决策的现状可以发现, 教师虽然普遍具有一定的教学决策意识, 但在现实情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 简单依赖教学经验

经验是教师做出决策的基础, 可以帮助教师迅速而敏锐地察觉教学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而妥善、便捷地处理常见性的问题。但随着近几年社会对医务人员需求的巨大变化, 教学的惯性容易导致教师思维的固化和行为的程式化, 尤其当教师的教学经验不再适应教学实际时, 脱离教学实践, 经验就不再是有效的行为指南, 而是成为妨碍教师发展和创新的“枷锁”。

1.2 简单传授知识

很多教师关注的是知识传授的达成, 并以此作为决策的核心内容, 忽视了卫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但得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甚至会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课堂的排斥和厌倦。教学过程以简单传授知识为目的, 没有以学生的立场和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很难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综合性医务人员。

1.3 欠缺职业情感教育

卫校教育的对象是一群16岁到20岁左右的年轻人, 是刚接受完初中教育的年轻学生, 身体各种生理机能已经基本发育成熟, 但思想却还不成熟。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片面强调个人的价值, 对耳闻目睹的医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抱有畏难情绪, 缺乏情感体验及社会责任感, 这也是当前我国医务人员队伍不稳定、护理人员流失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1.4 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教材需要经过教师的理解、扩展和转化才可以成为教学计划内容。但在实际情况中, 很多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的决策出现了依赖教材的惰性心理, 把教材的内容作为决策的唯一依据。现阶段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的教材中医学内容过深、过专, 而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法律、人口学等学科的内容则相对不足, 如果一味严格按照教材教学, 容易抑制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限制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 也会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面窄、适应能力差, 很难在短时间内胜任工作。

2 提升教师教学决策能力的建议[3]

教学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教师个人素质、学生个性、教学环境、教学经验、学校管理均可能影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决策。因此, 应针对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决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善性的建议。

2.1 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教学决策过程的决策主体是教师, 作为课堂的决策主体必须是业界权威, 需经常审视自己的专业行为, 不能一味依赖教学经验。教师要提升专业能力, 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就必然要激发内在的自主成长, 确立课堂教学决策的专业权威。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管理和培养工作应从刚性的“管理”走向科学的“激励”。当前对于教师发展的投入和制度倾斜明显不足, 这就急需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肯定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成绩, 促进教师对自身专业工作的投入, 激发自我发展的能动意识, 形成专业自觉发展动力, 使教师从“要我发展”走向“我要发展”。

2.2 转变教育观念,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4]

在“知识传授至上”的教育思想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高分低能”, 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自我封闭, 惯于被动地处理问题。因此, 教师要主动而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 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价, 从而总结出适合有效决策的个性化方案和规律, 强调教师决策应以学生的立场和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 把传统教育和现代卫生职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抽象能力培养的同时, 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质疑、敢于创新, 使其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游刃有余。

2.3 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强化职业情感教育

卫生职业教育的每一门课程都蕴涵着情感因素, 为了让学生尽快了解自身专业情况, 对将来从事的工作产生职业情感, 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教学中的情感资源, 更系统地认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 丰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体验。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家庭和社会实践活动, 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如带领学生参观医院, 有组织地安排学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使之亲身体会到情感交流对护患关系的融洽、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患者的病情都有益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教学,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职业情感的学习中, 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加强职业情感教育, 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 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务人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与科学管理评价体系

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的, 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使教师在其中享有充分的意识和行为的自主权, 结合各专业自身的特点, 优化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法。首先, 根据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实际情况, 给教师提供合理的资源, 大力支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恰当安排教师专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保障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整体提升。其次, 学校应该利用现有的管理体系, 自上而下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和系列保障制度[5], 并结合“集体审议”机制正确了解和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 建立更为完善的指导、评价体系。学校、社会乃至国家都应努力创设多元参与、通力合作的支撑性环境, 保证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决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忠, 秦红兵, 侍杏华.新医改视阈下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4) :67-69.

[2]何杰.论教师教学决策的内涵、取向及其教育学意蕴[J].当代教育科学, 2010 (21) :30-34.

[3]李德水.中等卫生学校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3) :69-70.

[4]黄思桂.高等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0 (9) :541-542.

浅析对家长学校课程设置的研究 篇8

本文针对现阶段大部分家长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重视分数而轻视习惯养成的现状,以科研试验的方式在全县中学范围内开展家庭美德教育,以各中学进行的家长学校为载体,从家长做起,从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课程设置入手,把家长学校当成一所真正的学校来办,提高家长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从而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关键词】 家长学校 课程设置 美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1、科技信息时代对初中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中共中央早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学校德育工作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给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未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最近几年,独生子女家庭的日益增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也一度出现了误区和盲区,因此,德育工作者也应针对这一时代课题,将传统美德教育创新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2、道德教育的深化从家庭美德教育开始的必要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初级的社会群体,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起点。孩提时代,孩子们会把心里话说给父母听,但是,进入十三四岁以后就开始和父母有分歧,与父母争辩,甚至驳斥父母。他们会觉得父母“保守”、“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再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听话,有的还管父母叫“老头子”、“老太太”。而做父母的面对这种状况时,只会唉声叹气。我县课题组在全县20所中学范围内按照城川山的构成,抽调200名初中生针对与父母相处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抽样调查的200名初中生与父母相处的关系是基本是:他们有了心里话不向父母讲,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从未给父母送过礼物,还有一部分同学甚至顶撞,埋怨父母等等。可见,有些中学生不关心父母,只知道从父母处索取,不知奉献,他们与父母相处的关系中出现了偏颇,当然这种结果也有父母的责任,也和当前的家庭教育有关,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家庭教育还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

(1)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2)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

(3)重“鱼”轻“渔”的培养方式;(4)重说教轻示范的体验方式;

(5)重他律轻自律的行为养成方式。

大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不重视孩子的成长,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这就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严峻问题,学校在转变教育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大力倡导家庭美德教育,提醒家长在家庭中要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用家长的行动来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的道德品质。我们首先从家长学校的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实验研究,为家长做好家教工作导好航、领好路。

二、实验对象与实验假说:

1、实验对象:全县抽样调研200名初中学生。

2、实验假说:我县在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化研究中,以家长学校为载体,以德育活动为依托,以写孝心日记为手段,结合“培育民族精神,培养文明素养”主题教育活动,既重视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更重视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在家长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始终坚持:“家长学校大家办,办好学校为大家”的原则,广泛发动社区人员参与家长学校建设,壮大育人队伍,形成学校、家庭、社区更加紧密联系的和谐育人环境。

三、实验过程:

(一)把家长学校当成一所学校来办,认真研究课程设置: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不少学校也存在着重成绩轻道德品质养成的倾向,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只停留在开家长会、打电话或请家长来校的方式,联系的内容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怎样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真正在家长学校中学到家庭教育的方法,是我们研究的课题。在我县的常规管理中,直接将家长学校建设列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由德育干部、班主任和家长委员会成员共同设计符合本地区实际与学生认知水平的课程,让学生和家长在学校中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二)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倡导家庭美德,先从家长抓起: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看清一个问题,那就是谁也无法把人的全部教育任务承担起来,于是大教育观应运而生。教育改革使学校突破了封闭式的学校“小天地”办学模式,建立并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沟通,相互结合的教育网络,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家长学校开学初,我们对200名家长做了调查,发现本地区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而且存在着普遍共性,因为我县大部分学校地处农村,学生70%是农户,这就说明他们的家长都是农民,文化水平低,家长只重视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有的甚至将溺爱当作是爱孩子的体现,至于孩子心理是否健康、积极、乐观、和别人相处的关系如何,在集体中充当什么角色,不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至于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如何就更是不得而知了!所以,要倡导家庭美德就必须先从家长做起。

因此家长学校的第一课,我们就先选出家长委员会,统一认识,达成共识。自编符合学生家长实际的教材,为家长所关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解析、导航。并时刻提醒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们的表率。这样,家长们开始真正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并准备与自己的孩子共同学习,建立朋友关系,实现有效沟通,消除“代沟”的隔阂,并以自身的美德唤醒孩子对家庭美德的向往和呼唤,从而形成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层动互动体系。

(三)倡导家庭美德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孝道教育:

“百善孝为先”这是古人的行事准则,于今看来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那么,别人又怎能从他那里得到关心和帮助呢?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长辈都不愿孝敬,那么又怎能指望他去关心别人,去帮助那些素不相识的人呢?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家庭都不尽一点儿责任心,那么又怎能指望他对我们的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呢?所以,学校应该和家长一起教育孩子孝敬自己的父母,帮助他们矫正人格上的缺陷。为此,我们以《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读本为依据,以孝道的讨论为契机,开展了:“爸爸妈妈,我爱您”的大讨论活动。

附:孝心活动讨论题:

(1)平时家里的家务活谁做?你做了多少?

(2)你了解父母的艰辛吗?

(3)你认为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

(4)你认为现代青少年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相处中)应具备怎样的美德?等等

在活动中我们要学生利用休息时间观察父母的一日行为并做好记录,了解父母为他们所付出的劳动,同时认真分析父母对他们的期望。通过家长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形式,深入分析自己与父母相处关系的现状,理解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辛苦劳动,懂得父母付出的艰辛。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将这种品质发扬光大,我校在实验过程中以德育活动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了“孝心教育”。

孝敬父母同父母的亲子之情一样,是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共同情感。为了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学校德育处号召学生在母亲节和父亲节到来的时候为父母献上一份孝心。他们有的制作了贺卡,有的用自己的零花钱给母亲买了一双袜子,有的给母亲织了一副手套,有的给父母作了一顿饭……虽然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可以看出学生们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的召开,他们真的有所收益,有所收获。

(四)以写孝心日记为手段,对学生进行亲情及家庭劳动技能的教育:

什么是孝心日记呢?即以家庭生活为素材,从日常小事出发,记录自己每天与父母相处的点滴体会。这一活动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位同学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身体不好,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一天早晨,妈妈起来给我做早点,眼前一花,一头栽倒在地,头都磕破了。我心里想,妈妈多不容易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抱答您的恩情”。这篇日记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家长中引起极大震动。可见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多么的低,而孩子的点滴关心就能打动家长的心。小小的活动就让家长与孩子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说明平时家长与孩子情感交流的空缺。号召学校各班以“我为父母做点啥?”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他们从当一日父母开始,从给父母做一顿饭做起,从给父母过生日为契机,体会为人父母的辛苦,理解父母对子女含辛茹苦的养育是多么的不容易!

(五)将学生是否具有家庭美德纳入到评选三好生、优秀班团干部的条件中:

为了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我县将学生是否具有家庭美德纳入到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团员、十佳中学生的条件中。并将其中的家庭考评部分作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通过家长学校解读这个方案,让家长明白并体会出学校纳入考评条件的初衷和意义。每月采取问卷、联系卡的形式,监控、督促学生在家的表现,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信息反馈显示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打分能够客观实际的反映孩子表现,打100分的少之又少,大部分在70——90之间,有家长给孩子打了60多分,体现家长对孩子的认真负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认可。在评选三好生、十佳中学生时,调查他在家中的表现: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否在家中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要调查该生住所附近的邻居,了解他在社区内的表现;要在同学之间开展调查,让每一个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上的表现都很一致,经多方的综合考察后,再由德育处、团委、教导处、总务处和校行政会全体讨论通过后,才能确定三好生、十佳中学生的人选,评选过程公开,让人心悦诚服。

四、实验所取得的成绩:

1、通过对家长学校课程设置的研究,使家长们提高了对孩子进行家庭美德教育的认识,并且真正发挥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各校评选出若干名校级好家长,推动学校的家庭美德教育的进程。

2、我们对学生进行的家庭美德教育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各校举行的“十佳中学生”的评选中,有100名学生脱颖而出,他们品学兼优,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少年。

3、学生家庭品德评价方案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促进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家长约束孩子,孩子孝敬父母有章可循,具体真实,我们课题组为落实此方案撰写了《延庆县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的调查报告》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五、经验与体会:

1、构建了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体系,形成了互动的德育合力。通过实验,家长学校通过各种形式普及家教知识,更新家教观念,形成以德育干部、团队干部为指导,班主任负责策划,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的立体德育网络,形成了互动的德育合力。

2、使学生的亲情意识、家庭意识、家庭劳动技能、家庭责任感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通过实验过程的逐步进行,学生对家庭的了解程度逐步增强,对出现家庭矛盾时的处理方式更加委婉和艺术化。

3、坚持活动育人的原则,使参与实验的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关心、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求知,更激发了学生的各项潜能,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通过实验研究可以看出,要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光靠学校毕竟势单力孤。我们还要广泛挖掘社区、家庭资源,构建立体的德育网络。另外,还要抓住家长学校、社区教育委员会等机构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网络,创设一个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德育氛围,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与熏陶。

附:参考文献:

1、《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读本;

2、《家庭教育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彭立荣著;

3、《与人交往A 、B、 C》 韩作黎主编 中国和平出版社;

4、《面对渴望的眼睛》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家长对学校教师的建议 篇9

希望学校教学质量越来越好,每个孩子能考出个优异成绩。

希望今后食堂菜里别放辣,因为本地学生多,对小孩嗓子、胃和其他有一定的影响。

对孩子学习严肃点,严格教育,改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6人次

学校有个别老师叫家长把孩子的回家做的考卷让家长批改并签名,可是有时候我们家长自己多不会这么批改呀!在晚托班中是否能辅导孩子的作业。多组织一些科技教育、文艺活动。食堂很差,天天吃油炸对身体不好。

做的各项工作都比较好,建议老师在学生养成自学习惯上多多帮助。可适当增加孩子回家的作业量。

我听过孩子的课,可以适当对孩子严格点。家长不太清楚孩子文艺方面的教育和成绩。不知有没有临时托管的地方,可以适当收费。

学校的各项工作做的都比较好,但应该把每一天作为新的起点,使学校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

早上孩子到校后,希望门卫不要让孩子再出校门了,今天早上我把孩子送来之后,由于某种原因她又自己跑回家了,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学校能否组织郊游活动。

晚托班放学时间比较早,对于双职工的家庭在时间上有点困难,学校能否考虑在时间上的调整?

意见和建议都没有,校方做的都很好,要求校方最好有课外的活动多一点。学校食堂的饭菜有时搭配不当,希望学校能有所改进。希望把餐具洗干净,菜不好。

食堂里的饭菜要荤素搭配,油炸食品少些。听孩子说:学校食堂的餐具不是很清洁。食堂的菜不丰富,餐具有时没洗干净。

学校食堂的菜烧好吃点就可以了,老师的教育方法很满意。

我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做得非常好,特别是学校的短信平台,能给家长及时知道学生的各项情况,望老师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作为家长我实在想不出好的建议和要求。

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个母亲,教育教学是她们的工作,但在课外生活行为规范,做人的道德方面真的给予我这第一母亲很大的帮助,我们的陈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

多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责任感从小开始培养。

最好提高学生上台对同学讲话能力,因为很多学生不能在很多人面前发言。中午学校伙食有待改进。希望学校工作继续保持下去。

把教学器材整全面点,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建议贵校老师能持一个公正公平对等的心态对每一位学生!学校应该多加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问题。2人次

贵校的各位领导:您们好!辛苦您们了,我对教育孩子不是很懂,但是我有一个希望,就是孩子粗心这个难题,能和领导、老师交流交流那就好了。还有一事,就是英语老师没和我们家长沟通过,能沟通那就好了,谢谢!要求老师和同学多沟通。夏天了,请多注意饮食安全!

学生伙食费交的也不少了,但伙食有待改善,这阶段还是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建议老师多发点孩子在校表现的信息。

希望老师能够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包括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作业完成是否,最好打电话联系,发短信有时没有接收到。

教师对学校的建议 篇10

我校在进行课改起始,无论从教师方面还是从学生方面,大家的情绪都非常高涨,教师从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都进行了很大的改进。虽然老师能认识到了学生的重要,尽可能地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但我认为在我们学校这只是一种形式。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几乎都在关注学生的情况,绝大多数老师还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并有一些老师能针对本班学生情况,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来设计课堂教学,但这种情况较少。仍然是新教材,老教法。体罚与变相体罚的现象依然存在。公开课只是新课改包装下的牺牲品(这从教师私下谈话中不难看出)。面对大班人多的情况,怎样使反馈及时到位。怎样在一节课中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这是新课改中教师面临的又一难题。

(2)、严肃不足,活泼多余的学生

新课改最终的目的是要针对学生,随着课改的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向往的。然而,在这中间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浑水摸鱼,他们来只是混日子,甚至有出现捣蛋的现象。这也许就是新课改的产物。同时也不难看出,学生思维发展了,个性张扬了,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也更大了。这又该怎么办?

2、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之我见

(1)、用微笑上每一堂课,用爱心感染学生

微笑能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带给课堂和-谐、融洽的气氛。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说,他们是出于自愿地、兴趣地、主动地接受你的知识。然而,微笑并不是说放纵学生,任其所为,因为学生不怕你(如果能把学生对教师的怕变成敬,工作便更好做了),反而可能压不住阵脚。我认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能把握好严厉与放纵的尺度,做到能放能收,适可而止。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不同于孩子与父母的交流,用爱心去亲和他们,让其觉得虽不是父母,但不失父母的爱心。 “爱”的本身是一种语言,爱是师生建立良好关系的纽带。

(2)、塑造自我,用形象来感染和陶冶学生

作为人师,其言行举止,师表形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情绪调节、心理影响、乃至做人的道理等方面,有着十分明显和不容忽视的作用。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为人师表,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无论从语言上还是从平时的一言一行中都不难看出,在许多时候学生模仿教师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这一点我深有感触。要使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或从事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感兴趣,就必须先做到让他们对你这个实施教育的人有好感,觉得可近、可亲、可敬、可学。从这点来看,教师应该注重“修身”,加强自我塑造很重要。要心胸豁达、情感丰富,以春天般温暖和父母般慈爱去润泽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人格魅力陶冶学生,以表率形象引导学生,以奉献精神感染和激励学生。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起可亲、可学、高大的形象。

(3)、采取激励的措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一般来说,教学由浅入深,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找一些“平凡”的学生回答,只要他们能答上,就应该送上及时的鼓励,并表扬他们很优秀,一学就会。对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找一些“突出”的“爱动脑”的学生回答。只要能答上一点或者沾上一点边,就该大大表扬,称他们为“天才”。这些看似好笑的赞扬,应该能起到不小的作用,有自信的人,什么事都能干好。从另一方面来说,人天生的素质其实差异并不明显,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每一个人后天对自己天赋开发的程度。对自己越有自信的人,天赋就能发挥的越好。当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方法还有很多,我相信,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3、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一些看法

(1)、从教师的需要入手,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教师这一职业首先是他们养家糊口的一种手段,如果连这一点都满足不了,那还能谈得上教书育人吗?作为教师他们的需求其实很简单,无非住房和能多发一些福利而已,说白了,也就是想改善一下已有的生活条件,这也是很正常的,谁又能没有一点点私心呢。另外,在各个方面尽可能地满足教师的需求,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让为教师服务能成为一种习惯。

(2)、采用多种激励方式,调动教师积极性

教师他首先是人,无论是谁他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凡事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难道说不是吗?诸葛亮在《诸葛武侯文集》中指出:赏以兴功,罚以禁奸,常不可平,罚不可不均。可见激励是多么的重要。其实,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每个人都想把工作干好,也总是想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赞扬,只是有时因为一些惰性心理而没有做好而已。人无完人,我相信只要用心,每一个人都能做好每一件事。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应该实用。

家长对学校教师的建议 篇11

【关键词】教师家长 孩子灵性 培养 发展

一、教师家长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数不胜数。但是针对具有特色的不同职业的家长教育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尤其是关于教师家长这一特殊职业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成长的研究少之又少。社会上很多人认为教师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现实中我们却能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师家长角色转换的不及时,让自己的孩子无所适从。作为教师身份的家长,是多重身份的矛盾体。如果把教师的权威性带进了家庭教育,很可能对孩子造成较大的压力。如果把学生和孩子作过多比较,有可能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如果孩子恰好是教师家长所在班级的学生,有可能滋长孩子的优越性和依赖性。如果教师家长过多在乎分数,有可能对孩子重智育而忽略了追求真善美的引导。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尽量避免陷入的沼泽地。

二、灵性及灵性教育

所谓灵性,也就是成就一个人的精神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的那种可能性, 也就是一个人有多大的程度与整体保持连接的可能性, 即他的意识及无意识乃至整个生命中有多大程度保持整体性和复归整体性的那种可能性。这种整体性是如此的超越现实及其一切相关的束缚,所以被称之为“灵”,以别于属于现实世界的“世俗”的品质。用中国文化的语言来说, 灵性也就是“道性”或“德性”或“混沌(浑沌)性”。[1] 想真正地保护和培养, 就必须使孩子对有污染性质的东西有免疫力。这样, 就必须发展出孩子内心的有益于灵性觉悟的东西。对一切有益于孩子心灵健康的可控因素, 如大自然、小伙伴等等,我们都要充分利用起来, 让孩子充分浸染在其中。这样, 不仅孩子的灵性得到了保护, 而且孩子的感官的敏感性也通过可控的渠道和方式得到发展。笔者的女儿优优,在六岁之前只要有时间都会让她在大自然中自由探险,可以玩泥巴抓小虫子,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小伙伴们嬉戏玩耍,偶尔笔者也会参与设计游戏,成为孩子王,和小朋友们一起享受无拘无束的纯真世界。

另外,教师家长应当意识到我们不但需要促进孩子的智识(知识、智力、情识、意识等)——头脑的发展, 也应促进智慧(本性、灵性、觉性、妙智)的保护。知识教育、感官教育属于由浅至深的阶梯式教育,灵性教育或智慧教育属于根基教育。如果是盖高楼大厦,要想楼房高大坚固,根基打深打牢实是重点。教育的含义应该是保护孩子天赐的灵性,并且家长需要给自己和孩子接种疫苗以避免被感染灌输式教育的通病。灵性之光是每一个人心中常在的, 只要去除障蔽, 你就可以使它透露出来。我们应该主动开发孩子的灵性宝藏,有戒有定, 才有真实智慧的显发, 才有儿童灵性的真正发展。[2]

三、父母在培养发展孩子灵性中的角色

家庭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 然后才能去谈对子女灵性的培养和发展。这一点对于其他家长也许实施起来不够现实,但是对于教师家长而言,可能性和操作性都是具有的。在对孩子的教育指导上, 要坚持科学的导向。作为教师家长应当阅读国内外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书籍,这样做不仅能做个更加称职的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学和学生工作中做个更优秀的老师,可谓一举两得。作为教师家长我们应当要认识到: 家教的重点是做人的教育,这也是发展孩子灵性的前提。我们教师家长首先可以做到的是积极营造一个充满着平等、关爱和包容的家庭氛围,这是培养孩子灵性的前提。

另外,想要发展孩子的灵性,教师家长也应当具备丰富的文化品位。作为父母,要培养一定的文化品位,首先应该自己静心学习,多读书,闲书专业类的书,都可以通读。无须多言,孩子自然也喜欢学习喜欢看书了。 其次,家长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和孩子的寒暑假,游历各地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一起去欣赏祖国绚丽的自然风光。这些生活习惯和阅历会让孩子耳濡目染正面的东西。然而现实不容乐观,有部分家长把孩子作为炫耀的工具,比普通家长更在乎成绩分数。对待工作消极,对待学生偏心;待人虚伪等。如果家长们注意不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他也会低估自己在子女心目中的负面印象。同时,也在丑化自己作为普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陈鹤琴先生曾告诫广大为人父母者:“小孩子好模仿的,家中人之举动言语他大概要模仿的。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3]

四、培养发展孩子灵性的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都喜欢悟性好有灵性的学生,作为家长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有灵性,所以很多教师家长就像其他任何一个家长一般,从小就千方百计地教孩子怎样更聪明:背古诗、学绘画、练钢琴;利用自己的优势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认字、默写、复习、考试等。孩子会写会背会弹会画,但也许会缺少了些许灵气,那种属于儿童自由天性之下的聪明、伶俐、真诚、朴实和奇思妙想。这些恰恰是发展儿童创造力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特质。对此,作为教师家长应该明白,儿童灵性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儿童自然成长。

笔者女儿优优在两岁至五岁之间的几年时间,经常有家长对我说他们家的孩子在三岁时已经认识一千多个汉字或者会背一百多首诗歌之类的话,完了问我家女儿会吗?我只能惭愧地说一句“她不会,我没有教过她”,同时心里还是会有那么一点点起伏。然后别人会自豪自己对孩子的用心培养,同时也会纳闷我作为老师怎么不早点教教她?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孩子在六岁以前思维都是具体的,即按照皮亚杰的观点是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时期的小孩思维活跃,擅长的是形象思维,注意力容易集中在好看的画面和各种鲜艳的颜色上。虽然女儿不识字,但是我们从两岁起一直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要么我读故事给她听,要么她自己翻书看里面五彩斑斓的图片,用她自己的想象去猜测故事。有时候她也会问我说:“妈妈为什么不教我认字呢?别的小朋友都会啦?”我总是说等你大了自然就会了。现在优优六岁半,还是保持着每天不变的阅读习惯,我仍然没教她识字。但是,从五岁到六岁的一年间,她通过自己的阅读认识了很多汉字,并且完全能看懂一般的少儿读物;并且因为幼儿期大量接触图片,对画面比较敏感,也特别喜欢画画。虽然没去上绘画班,但是善于观察的她画得也不比别人差。而之前有几个识字早的小朋友后来听说忘了好多字,现在从头再学。其实汉字要学很容易,养成爱看书爱阅读的习惯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因为家长为教孩子认字而认字,扼杀了本属于孩子的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性,实在得不偿失。儿童灵性的发展需要潜移默化,需要由儿童自己体验、感悟生发、自然流露。[4]

五、结语

我们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珍惜这份高尚的职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勇于发现和改正自身缺点做起,给孩子如沐春风的教育。同时,以一颗平常心等待孩子慢慢长大。作为教师家长,我们对孩子的爱和教育要有分寸,这样才能给孩子成长带来充足的氧气和灿烂的阳光。我们应该保护、培养和发展孩子特有的灵性——那是孩子快乐成功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2]顾瑞荣.心灵安全:教育中灵性的保护[J]. 当代青年研究, 2007(4).

[3]陈鹤琴著.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W].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上一篇:学校环保实施方案下一篇:本科毕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