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的思考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的思考(精选8篇)

关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1

【摘要】本文就如何提高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质量、在教学上采用哪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操作实习等进行思考。

【关键词】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专业的重要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加强专业教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探讨如何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操作实习,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要提高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质量,就应在教学上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操作实习,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明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专业学科的主干核心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基本原理,熟练地掌握拆装底盘各总成的基本功,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零部件的检测与维修方法,能够了解各总成的常见故障以及如何诊断故障、解决故障等方法等。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的理论学习及操作技能,是为了学生毕业以后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类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这门课程学习好坏的程度会影响到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因此,让学生明确课程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

二、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要想提高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质量,专业教师在思想上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在业务上除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过硬的操作技能,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汽车领域新技术的运用日新月异,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为了赶上新技术的节奏,专业教师应经常学习、收集有关新技术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以扩展知识面,提高教学水平。

三、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

教材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直接反映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我校的在校学生,大多为15-17岁的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相比较薄弱,选择来我校读书就是想学习一门过硬的谋生技术,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除了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技能和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选择教材应偏重应用实践类的,较新的前沿的教材。要上好一门课,首先要有好的教材和合适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材是提高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对于高中毕业生班级,如技师班等,采用理论性较强的教材,如周林福主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材,理论性较强,学生较为喜欢较有难度的内容;而对于初中毕业生,如检测班,则采用偏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如黄华友、傅明伟主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材,实践性较强。理论通俗易懂,学生较易掌握。

四、因材施教。采用激励制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我校学生的特点是:入学时知识基础和数理基础相对较差,对于读书和学习本身就有一种心理负担。好玩、好动、静不下心来学习是这一层面学生的普遍个性,但相对而言他们又具有喜欢参与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不能固化在因学生基础差,责怪学生难教育,从而失去教学信心的思维模式上。要在授课时采用多表扬、多鼓励的方式,因材施教,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进而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如:在进行变速器各挡位传递路线理论知识的学习时,学生能够讲述其中任何挡位的传递路线时,给予表扬及加分的鼓励形式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在实习课上,学生能够独立拆装(在老师还未进行示范讲解之前)给予赞赏和实践课加分的奖励形式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此外,也可采用多种教学探讨形式的PK赛,进行理论问题的抢答,操作实习课上进行总成拆装PK赛,获胜者加分等等。实践证明,上述方法非常有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五、把握理论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

(一)上好第一节课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作为整个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此,在上该课程的第一节课时,要向学生讲述该门课程在整个汽车类专业课程的重要地位,并让学生理解:第一,底盘是汽车四大组成部分之一,是整个汽车结构和部件的主要承载体;第二,底盘是支撑车身的基础,也是整个汽车安装的基础;第三,只有底盘才能让发动机的动力实现其最终的目的――让汽车行驶起来;第四,整个汽车的操纵部分除油门属发动机外,其余的方向盘、离合、制动都属汽车底盘等等。此外,还要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以及学好该门课的重要性,培强学生学好这门课的信心和动力。就学生关注的一些新的热点问题,如对赛车及跑车(特别是对法拉利、保时捷、宾利等名跑车)的特点、性能问题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并鼓励他们学好本专业知识,以后才能做好自己喜爱的工作。此外,要向学生介绍学好这门课的学习方法,对上课、作业、实践,考核等各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样使学生既明确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的学习目标,又清楚知道怎样去学好这门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采取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理论教学中,在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应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避免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在采取自问自答的讲述形式的同时,应经常穿插让学生回答问题,展开短时间的讨论,这种生动活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述变速器的各挡位传递路线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先讲述一档的档位传递路线后,其余挡位的档位传递路线让学生用所学的齿轮运动原理以及变速器的结构等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最终找出其余挡位的档位传递路线,这样才能既活跃课堂气氛,也达到学习目的。

(三)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汽车底盘由较多的总成、零部件构成,结构较复杂,采用传统板书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理解这些复杂的结构。例如,在讲述转向桥及转向前轮定位的内容时,学生很难理解转向桥里的前轴、转向节、主销之间的关联结构。以及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前轮前束等内容,教师在黑板上画了大量的图,但是还是难以表达,学生不易理解。采用多媒体后,多媒体的图像、动画、动态效果就能生动、直观地把复杂的结构透明化,教师易于表达,学生易于接受,而且利用多媒体丰富的图像及动态效果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提高效率,例如,在讲解到轮胎的结构时,以往学生较难理解的斜交胎与子午线轮胎的胎体结构,特别是讲解到的帘布层与胎体中心线夹

角这些抽象内容时,以前在上课时讲解2―3遍,学生才能理解,如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看有关图片及录像内容后,大部分学生很快就容易理解了。此外,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就可以减少板书、画图等大量时间,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六、把握好实习操作教学的三个步骤

学生在进行完理论学习后,并不能完全掌握所学的总成结构及工作原理等知识,必须通过实操后才能逐渐掌握,因此,操作实习课程是理论课程必要的补充,同时为了学生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必须让学生多练、多学、多讲、多测试等。

(一)做好示范讲解

为了能让学生理解透彻底盘中各总成的结构原理,在理论课上每上完一个总成的内容,在下一节的实习课中,就讲解总成的零部件名称、各零部件间的关联、总成在底盘中的位置以及总成运动的工作原理,如在变速器总成的实习课中,首先第一、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变速器的总体构造是由盖上面的操纵机构及盖下面的传动机构组成的,并附带讲解其附件等内容;第二、示范拆装变速器,对着拆解下的零部件进行名称讲解;第三、讲解变速器内各零部件的运动特征,哪些齿轮和轴常转、哪些轴不转、哪些齿轮挂挡后才转动等;第四、讲解各挡位传递路线。通过示范讲解,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变速器的总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了。

(二)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实习课上最关键的就是学生的实地操作,在进行操作前,对学生讲述拆装的注意事项。以及对总成的操作要求。如在拆装变速器中,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拆装、检修完毕,拆装时必须注意同步器的方向,安装二三挡同步器时,其凸台向前,而安装四五挡同步器时,其结合套上的锁销斜孔必须与二三挡同步器的方向相同等等。

教学实习分组进行,由教师和班干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进行分组,一般2~3人为一组,组内单人操作、轮流操作,在实习中遇到问题时,首先由学生找出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学生无法解决时,再由组内学生讨论帮助解决,若学生还是无法解决时,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共同解决。实习完成后每个同学写出实习报告,总结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教训。通过这种形式的实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总成结构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操作水平,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进行操作测试

操作测试是检测每个学生学习理论及基本的操作情况,同时给学生造成一种正面而又积极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更下功夫学习。操作测试要求学生从一而终地独立完成,并按期末考试要求进行考核,同时要求被测学生必须说出总成的零部件名称、检修内容以及总成的工作原理。如变速器的操作测试,操作时间为30分钟,要求说出变速器的零部件名称、各零部件的检修以及各档位传递路线等。通过测试,让学生更能深刻理解总成的结构原理。

七、合理做好不同专业开设本课程的各教学环节安排

以广西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为例,该校不同专业安排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课时有所不同,一般汽车检测专业课时较多学时,一般为200学时,理论80学时,实习120学时。而汽车驾驶维修专业以及汽车电气专业则较少一般为140学时,理论60学时,实习80学时。课程内容一样,考核标准一样(理论从题库中任抽取100题考试、操作考试学校统考),但授课课时不一样,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特别是汽车驾驶维修专业以及汽车电气专业课时少的课程,必须做好各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

在驾驶维修专业以及汽车电气专业的授课时,一改以往的教学方法,理论课以结构、原理为主,不讲述维修内容,实习课则在结构原理的基础上讲授总成的检修内容,这样在理论课上就能省下许多时间来讲述各总成理论的知识点,并且做到在每章节结束后进行理论的讲解,每结束3~4章的教学内容后进行一次测验,让学生的理论学习较扎实。此外,在实习课上应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习操作,通过实习操作课来理解零部件、总成结构的基本原理,力求理论知识与实习操作相结合,让学生理解透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每个总成的学习结束后都进行测验,让学生的总成操作学习得扎扎实实。

因此,合理做好不同专业开设本课程的各教学环节安排并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2

汽车底盘是汽车发动机等其它零部件的安装基础, 并形成汽车的外形, 接受发动机传递的动力, 驱动汽车行驶。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之一, 只要学习汽车专业的学生, 必修的专业课程。要想学好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 课堂教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的汽车专业课课堂教学活动一般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理论讲解以适度、够用为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 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也发现一些问题, 是值得思考和想办法解决的。

1. 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今的汽车专业课教学, 教师讲授理论的时间大幅减少, 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操作, 教师在监督、组织、管理、指导、引导学生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或项目。部分学校虽然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由于可供拆装的学习设备少, 无法实现真正的分组同时操作, 即使实现了分组, 但每组的人数十几人或更多。在底盘构造与维修的课堂进行操作时, 只有两三个人在操作, 其他人在观看或无所事事。当第一轮人员做完后, 其他人员在进行操作时, 已经操作过的人员, 没有新的内容来完成, 有的选择看电子书, 有的人员干脆选择离开, 因为他们认为已经学会了, 在继续做这件事情是浪费时间, 所以选择做其他的事情去了。职业教学是以大量的实训、实验材料为基础的, 学生的操作能力是需要反复的训练, 达到一定的操作时间才能形成的。如果学习设备不足, 学生无法达到足够的操作时间, 即使当时在课堂上学会了操作方法、步骤, 但是由于操作时间少, 过段时间就会忘记, 有些人本节课会了, 下节课就忘了大部分内容, 无法真正的形成操作能力。

还有一些学校, 学校买了大量的学习设备, 也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由于新教师较多, 没有在汽车维修企业工作经验, 对汽车底盘零部件的拆装方法、步骤不熟练, 当进行课堂分组教学后,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解决, 又没有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 使自己只顾解决这个问题, 而忽略了对整个课堂的监督、管理, 导致正常的教学进程无法完成, 学生也出现无所事事的现象。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正常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学生也会对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渐渐失去兴趣。在课堂教学的学生操作环节中出现一些无法当时解决的问题, 也是会发生的事情, 如何处理好这种事情, 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很大的考验。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出现无法预料的情况, 甚至失败。只要做了就会有相应得经验, 把一些意外或失败的操作进行原因分析、总结, 有时候要比一些顺利完成的操作经验对学生更有益处。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 认为课堂学习不重要, "60分万岁, 多一分浪费”, 并且大学里很多的学习内容学生是可以通过自学掌握的, 平时不上课不听课, 考试前突击一下, 照样可以过关, 久而久之, 便出现了诸多课堂违纪行为。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不同, 中学阶段学校里、课堂上有严格的纪律, 学生有明确的共同的目标, 而大学阶段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觉性, 自觉树立自己的目标, 培养自己的兴趣点, 有较强的钻研精神, 很多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自学来获得和巩固。部分学生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选择不听或者直接逃课, 完全由自己的心情来决定, 例如当玩乐与课程相冲突的时候, 不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当周围干扰出现的时候, 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汽车专业技能的形成, 不进要掌握传统教学中的理论知识, 还要掌握大量的实践技能, 理论可以通过死记硬背还应对考试, 但是实践技能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 操作技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需要大量实践时间的积累。

2.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思考

针对教学设备较少的学校, 利用国家专项资金, 要多引进一些项目, 在建项目的时候采购专业教学设备, 丰富汽车课堂教学的学习设备。除此之外, 由于汽车的保有量巨大, 更新速度也较快, 大量的二手资源可以利用。学校可以自筹资金买一些二手车或二手汽车零部件, 来满足汽车专业课课堂教学需要, 而且投入资金也较低。对一些专业知识有欠缺的教师, 要进行传帮带活动, 把教研活动改在教室, 对出现的问题大家集体讨论、研究解决办法, 集思广益。同时, 要加强新教师的备课管理, 在进行课堂教学前, 教师先进行一遍教学内容的操作, 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进行初步判断, 提前准备一些解决办法。如果操作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无法短时间解决的问题, 就不要在课堂上耗费太多时间, 组织学生分析该问题出现的原因, 已经采用了哪些处理方法, 为什么没有没有成功, 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处理。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其他学生发生类似的操作失误, 还能让学生发散性思考, 多知道几种处理类似问题的方式、方法。对学生中出现的怕脏、怕累现象, 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形成零件摆放整齐、工作场地、工作台整洁、操作过程严谨、有序的习惯。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考核, 实行过程考核而不是期末考核, 你的成绩与你每一次的出勤、每堂课完成的任务情况、每堂课的课堂表现直接挂钩, 期末的时候直接汇总一下, 你的这学期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成绩就出来了。

小结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集设备、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的过程, 教师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设备, 使学生获得汽车底盘方面的专业维修技能, 从而为将来进入汽车行业储备必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朴振华, 刘丙政.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师徒制”授课模式的探析[J].才智, 2014, 11.

关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117-02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与之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也迅猛发展,已逐渐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社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沉闷,制约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根据社会需求和职业教育的特点组织教学,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据此,笔者结合汽修专业的岗位需求,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课程现状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在该专业教学计划中占重要地位。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熟悉整车构造和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掌握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和底盘各总成或系统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故障分析、维修方法等专业理论知识。经过配套的实训课后,使学生具备初步分析、判断与排除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提高,原有的教学方法在“教”和“学”两方面都存在问题,影响了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内容主要有汽车总体构造、传动系统的结构与维修、行驶系的结构与维修、转向系的结构与维修和制动系的结构与维修等。原有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把所有的理论知识讲完,然后在学期末安排两周的实训课,这样就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由于只是感性认识,缺少实物认知,感觉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在进行实训时,由于时间间隔过长,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已遗忘,无法在实践中结合理论操作,对“为什么这样操作”不理解,更无法触类旁通,最后的操作技能也掌握得不牢固,达不到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为了满足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不断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已成为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当前的主要任务,而对于强调以动手能力为主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项目教学法无疑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二、项目教学法的内容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讲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三、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应用

(一)项目的划分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要求,结合本课程的内容,我们归纳出如表1所示的项目:

表1 项目分类

序 号项目名称序 号项目名称

项目1汽车整车构造认识项目7行驶系

项目2离合器拆装与调整项目8悬架

项目3手动变速器项目9车轮与轮胎

项目4万向传动装置项目10汽车转向系统构造与维修

项目5驱动桥项目11汽车制动系统构造与维修

项目6自动变速器项目12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每个项目的理论教学完成以后就进行实践教学,这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更为紧密,从而对知识点的掌握更为扎实。

(二)项目的实施

首先,要将专业知识、技能训练与技术应用能力融合成一体,注重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按照项目来编写教案,安排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到教学目标。

其次,项目教学要在具备多媒体投影条件的实训基地进行,以满足理论教学与实践动手操作的需要,使理论与动手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达到“教、学、做”一体。在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内集理论讲授、实践、动手操作于一体,真正体现“工学结合”。

最后,在进行项目实训时, 将班级分成若干个组进行,每个组的人数应控制在5~8人。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按照项目的实际要求,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最终达到工作岗位的标准。

(三)应用举例

每次课前发放任务工单给学生,让学生课前根据相关项目内容和要求准备,课堂上按照项目实训的目的和要求学习,通过考核并完成实训报告完成项目的学习。项目任务工单如表2所示:

表2 项目实施任务工单

序号名称内容

1项 目 一汽车整车构造认识

2实训时间4~6学时

3实训地点汽车整车实训基地

4实训前准备1.整车4台(根据班级人数多少可多准备)

2.举升机4台(根据用车多少确定)

3.实训小组4组,4名指导老师

5实训目的及要求1.掌握整车构造和汽车底盘、车身的组成系统

2.熟悉底盘、车身的组成部件

3.掌握传动系组成和动力传递路线

4.会用举升机

5.熟悉车间的安全规则

6.按时按要求完成实训项目

6项目内容1.安全教育

2.整车认识

3.传动系认识

4.行驶系认识

5.转向系认识

6.制动系认识

7考 核现场考核学生对整车的熟练程度

8实训报告1.叙述整车组成及其作用

2.叙述底盘组成及功用

3.绘制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路线图

(四)教学效果评价

项目化教学的最终评价体现在方式的多元化上。依据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表现、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最终效果等进行评价。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组成,有些项目还可以外加专家评价,最终形成学生的成绩。在评价过程中,可进行师生共同讨论,对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进行讨论,共同进步。

我们从09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从已毕业的两届学生的教学评议和毕业后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回访来看,效果十分明显,学生和用人单位都很满意。

四、实现条件

(一)师资力量

实施项目化教学,师资力量是关键所在。不仅要求教师吃透汽车底盘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即能教能做。我们对师资力量的培养通过在校内传帮带、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实训、派到外校深造学习、每年组织教师参加技能竞赛等方式来实现。

(二)实训条件

完善的实训条件是实施项目化教学的重要保证。它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部分。校内实训基地主要用于项目化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训。校外实训基地主要用于生产性实践,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

(三)教材开发

配套的项目化教材是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必备条件。如今的汽车底盘课程教材是通用型的,针对性较差,特别是不符合各校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实际需要以,为此,必须开发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这样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从09年起就开始用老师开发的校本教材,这两年不断完善,已基本成熟。

(四)合理组织教学

要顺利实施项目化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学在课时上的安排。根据项目的要求,确定一次课的课时以4学时为基准;在排课上也要灵活安排,对于复杂的项目,可安排在一天内连续完成。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教师现场演示教学,学生分组实施项目三个环节完整组织起来。要根据项目和实训条件,分组进行相关操作,确保每个学生都可动手实践。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符合新时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中,通过围绕岗位能力开展项目化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职业教育中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少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发研究[J].机电技术,2012 (8)

[2] 张广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2011(30)

[3] 张炳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底盘检修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2(17)

[4] 靳学君.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汽车专业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4)

[5] 徐宏海.教育教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关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4

实 践 教 学 计 划

专业:汽车维修技术

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班级:汽修113001、113002任课教师:云枝芝教研室主任:实验实训中心主任:系主管领导:系主任: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实 践 教 学 计 划

一、目的: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是汽车发动机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构造的技能要点,掌握各主要零部件检修的技术技能要点,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内容:

实验一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实验二气缸体、气缸盖的拆装及平面度的测量

实验三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检测

实验四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检测

实验五气缸磨损检测

实验六配气机构拆装

实验七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实验八配气机构的检修

实验九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组成的认识

实验十认识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安装位置、电控燃油供给系统油压检测

实验十一传统柴油供给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实验十二传统柴油供给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实验十三电控共轨柴油供给系统

实验十四润滑系统的检测与维护

实验十五冷却系统的检测与维护

三、地点:

校内基地或实验室

四、带队教师:

云枝芝

五、时间及任务安排 :

本次实习从一周至十五周,间断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实验一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一周)

实验二气缸体、气缸盖的拆装及平面度的测量(二周)实验三活塞连杆组的拆装与检测(三周)

实验四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检测(四周)

实验五气缸磨损检测(四周)

实验六配气机构拆装(六周)

实验七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六周)

实验八配气机构的检修(七周)

实验九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组成的认识(九周)

实验十认识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安装位、电控燃油供给系统油压检测(十周)

实验十一传统柴油供给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十一周)

实验十二传统柴油供给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十二周)实验十三电控共轨柴油供给系统(十二周)

实验十四润滑系统的检测与维护(十四周)

实验十五冷却系统的检测与维护(十五周)

六、实训报告要求:

实训报告要填写以下要点:时间、地点、目的、意义、内容、步骤、结果分析、体会、建议和意见等。

七、考核要求:

实训成绩按40%计入课程总成绩。

关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5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必修课 课程代码: 学 时:72 学 分: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先修课程:《汽车文化》、《汽车发动机构造》 考核方式:考试

一、基本要求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是汽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它是实施专业课模块化教学的三个模块之一,内容包括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维修及常见故障诊断。

本课程的任务:

1、以典型国产车型及常见进口车型为基本车型,重点讲授汽车底盘各总成和零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了解汽车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为学生从事本专业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和零件的构造及基本原理,并能对汽车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和维修。

二、平时考核

考核比例: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平时成绩以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小组作业成绩记分。

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考试范围覆盖所有教学内容,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三、期末考试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考试用工具资料:签字笔 成绩评定方式:百分制 考试基本内容:

(一)第一章 汽车底盘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汽车底盘技术,国内外发展概况,初步认识汽车底盘。2.掌握汽车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熟悉汽车的驱动型式与传动系布置。教学重点:汽车的驱动型式与传动系布置 教学难点:结构形式 教学内容: 1.汽车概数; 2.汽车底盘; 3.汽车传动系的布置;

(二)第二章 汽车传动系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离合器的功用、要求与工作原理,摩擦片式离合器的类型、结构。离合器的检修内容、方法。

2.手动变速器的功用、工作原理,变速器的操纵机构构造与工作原理。主要零件的检验和修复方法。

3.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功用、特点、组成,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

4.掌握万向传动装置的组成、功用和构造,万向节类型及工作特性。5.掌握驱动桥的功用、组成与类型,主减速器与差速器、半轴与桥壳,四轮驱动系统。

教学重点:膜片式离合器和操纵机构;手动自动变速器和液力传动变矩器;驱动桥和主变速器、差速器的结构;

教学难点: 同步器、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万向节。教学内容: 1.离合器; 2.变速器

3.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 4.万向传动装置 5.驱动桥

(三)第三章 汽车行驶系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汽车行驶系的组成、功用,能对行驶系的受力作简单分析。2.掌握车架的构造,转向桥与转向驱动桥,转向轮定位。了解车轮的作用、类型、结构;

3.掌握轮胎的组成、规格、型号、选用及维护。

4.掌握悬架的组成、功用和类型,弹性元件,减振器,非独立悬架与独立悬架、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教学重点:转向轮定位;轮胎结构;悬架结构和减震器;主要零件的维修; 教学难点:减震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教学内容: 1.车轮和车桥; 2.车身结构与维修; 3.车轮和轮胎; 4.悬架;

5.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6.安全气囊;

(四)第四章 汽车转向系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转向系的功用、组成和类型;

2.转向器及转向操纵机构,转向传动机构,动力转向装置、四轮转向系统; 3.理解转向系主要机件的耗损特点及原因; 4.常见故障的现象和原因分析。

教学重点:转向器;动力转向装置;转向传动机构;主要零件的修理; 教学难点:动力转向装置 教学内容: 1.汽车转向系; 2.动力转向系;

(五)第五章 汽车制动系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制动系的功用与组成;车轮制动器工作原理;驻车制动器;制动传动装置;制动力分配调节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掌握气压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的调整方法;主要总成或机件的损坏特点、原因及检修;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

3.理解防滑控制系统的作用、类型及工作原理;掌握ABS和ASR组成及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车轮制动器;人力制动传动装置;制动助力装置;气压制动系统及制动阀;ABS系统;

教学难点:制动助力装置;气压制动阀;ABS系统; 教学内容: 1.汽车制动系; 2.ABS、ASR系统;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

汽车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案 篇6

第一章 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

2、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一)(2课时)

3、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二)(2课时)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

4、曲柄连杆机构

(一)(2课时)

5、实验

一、机体组的拆装(2课时)

6、曲柄连杆机构

(二)(2课时)

7、实验

二、活塞连杆组的拆装(2课时)

8、曲柄连杆机构

(三)(2课时)

9、曲柄连杆机构

(四)(2课时)

10、实验

三、曲轴的拆装(2课时)

11、曲柄连杆机构

(五)(2课时)第三章 配气机构

12、配气机构

(一)(2课时)

13、实验

四、顶置凸轮轴的拆装(2课时)

14、配气机构

(二)(2课时)

15、实验

五、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2课时)第四章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16、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一)(2课时)

17、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二)(2课时)

18、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三)(2课时)

19、实验

六、化油器的拆装(2课时)20、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四)(2课时)

21、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五)(2课时)

22、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六)(2课时)

23、实验

七、汽油机直喷系统的拆装(2课时)

24、复习(2课时)

25、期中测验(2课时)第五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26、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一)(2课时)

27、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二)(2课时)

28、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三)(2课时)

29、实验

八、柴油机喷油泵的拆装(2课时)30、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四)(2课时)

31、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五)(2课时)

32、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六)(2课时)

33、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七)(2课时)

34、进排气系统及排放控制装置(2课时)

35、实验

九、柴油机喷油器的拆装(2课时)第六章 冷却系

36、冷却系统(2课时)

37、实验

十、冷却系的拆装(2课时)第七章 润滑系

38、润滑系统

(一)(2课时)

39、润滑系统

(二)(2课时)

40、实验

十一、润滑系的拆装(2课时)课题 总论

教学目的

1、了解汽车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2、初步掌握汽车总体构造

3、了解汽车的发展简史

4、基本掌握汽车的分类和汽车的主要参数 教学安排 总 论

一、汽车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1、汽车是重要的运输工具

2、汽车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

3、汽车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水平的标志

二、汽车总体构造

汽车由下面几大部分组成:

1、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2、底盘(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

3、车身(轿车:三厢式或两厢式;货车:驾驶室和货箱)

4、电器设备(电源组、照明、信号等)

三、汽车的发展简史

1、蒸汽机时代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炮兵大尉尼古拉斯·古诺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 一辆完全依靠自身动力行驶的蒸汽机汽车。

2、内燃机时代

内燃机是在使用蒸汽机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首先发明煤气机,随后改进为汽 油机,后来又创造出柴油机。

从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发展序列为:真空机→爆发机→压缩机及点燃机→压燃 机

1886年1月29日,本茨向德国帝国专利局申请他发明汽车的专利获批准,这一 天成为汽车的诞生日。

四、汽车的分类

1、按汽车的用途

⑴载货汽车 ⑵越野汽车 ⑶自卸汽车 ⑷牵引汽车与挂车 ⑸专用汽车 ⑹客车 ⑺轿车

2、按汽车燃料的不同 可分为汽油车、柴油车、液化气汽车等。

3、按驱动形式的不同 可分为单轴驱动、两轴驱动和多轴驱动汽车等。

五、汽车的主要参数

1、汽车的最高车速:汽车在平坦公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2、汽车的加速时间:汽车由某一速度加速到另一特定车速所需要的时间。

3、汽车的燃料消耗量

4、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转向盘转至极限位置时转向中心至外转向轮接地中心 的距离。

5、汽车的制动距离

6、汽车的最小离地间隙:汽车满载时,车辆支承平面与车辆最低点之间的距离。

7、汽车的轴距

8、汽车的轮距

9、汽车的整备质量

10、汽车的总质量

11、汽车的最大装载质量

12、汽车的接近角和离去角 作业

1、载货汽车是如何分类的?

2、轿车是如何分类的? 课题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一)教学目的

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及基本构造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汽车的分类

2、汽车的主要参数 讲述新课 第一章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发动机——将某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发动机,称为热力发动机(热机)。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在机器内部燃烧而产生热能,然后再转变为机械能的,称为内燃 机。

内燃机与外燃机相比,具有热效率高、体积小、便于移动和起动性能好等优点。内燃机又分活塞式内燃机和燃气轮机两大类。车用发动机主要采用活塞式内燃机。

§1.1 发动机的分类与基本构造

一、分类

1、按活塞运动方式分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和旋转活塞式内燃机两种。前者在汽车上获得了广泛应用。

2、按所用的燃料分

汽油机、柴油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

3、按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行程数分

有二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之分。汽车上广泛采用四冲程发动机。

4、按冷却方式分

可分为水冷式发动机和风冷式发动机。汽车上广泛采用水冷式发动机。

5、按气缸数目分

可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汽车几乎都是采用多缸发动机。

6、按气缸的排列方式分

可分为单列式发动机和双列式发动机。

7、按进气系统是否增压分

自然吸气(非增压)式发动机和强制进气(增压)式发动机。

二、基本构造

1、曲柄连杆机构

2、配气机构

3、燃料供给系统

4、进排气系统

5、润滑系统

6、冷却系统

7、点火系统

8、起动系统 作业

1、何谓发动机?汽油机与柴油机各有什么特点?

2、发动机是由哪些机构和系统组成的? 课题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2、掌握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3、掌握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发动机的分类

2、发动机的基本组成 讲述新课

§1.2 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基本术语

1、上止点

2、下止点

3、活塞行程

4、曲柄半径

5、气缸工作容积

6、燃烧室容积

7、气缸总容积

8、发动机排量

9、压缩比

10、工作循环

11、四冲程发动机

12、二冲程发动机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是将汽油和空气混合成混合气,然后进入气缸用电火花点燃。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2、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行程柴油机和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相同,每一个工作循环同样包括进气、压

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但由于柴油机使用的燃料是柴油,柴油与汽油有较大的

差别,柴油粘度大,不易蒸发,自燃温度低,故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着火方式,燃

烧过程以及气体温度压力的变化都和汽油机不同。§1.3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一、动力性能指标

1、有效转矩:指发动机通过曲轴或飞轮对外输出的扭矩。

2、有效功率:指发动机通过曲轴或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

3、曲轴转速:指发动机曲轴每分钟的转数,通常用n表示,单位为r/min。

二、经济性能指标 通常用燃油消耗率来评价内燃机的经济性能。

三、环保性能

排放性能指标包括排放烟度、有害气体(CO,HC,NOx)排放量、噪声等。

四、发动机的特性 速度特性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指发动机的性能指标Ttq,Pe,be,随发动机转速n变化的规

律,用曲线表示,称为速度特性曲线。节气门全开时的速度特性叫发动机的外特性;节气门不全开的任意位置所得到的速

度特性都称为部分特性。发动机的外特性代表了发动机所具有的最高动力性能。作业

1、何谓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2、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课题

曲柄连杆机构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工作条件及组成

2、掌握机体组各零件的功用和构造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讲述新课 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

1、功用: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借以产生并传递动力的机构,通过它把燃料燃烧

后发出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2、工作条件: 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条件相当恶劣,它要承受高温、高压、高速和

化学腐蚀作用。

3、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的主要零件可以分为三组,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2.1 机体组

一、气缸体

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称为气缸体——曲轴箱,也可称为气

缸体。

气缸体一般用灰铸铁和铝合金铸成。气缸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㈠气缸体的结构形式 通常分为三种形式:

1、一般式气缸体

2、龙门式气缸体

3、隧道式气缸体 ㈡气缸体的冷却形式 一种是水冷,另一种是风冷。

㈢气缸的排列方式 可以分成直列式,V型和对置式三种。㈣气缸套 气缸套有干式气缸套和湿式气缸套两种。

二、曲轴箱

曲轴箱分上曲轴箱和下曲轴箱。上曲轴箱与气缸体铸成一体,下曲轴箱用来贮存润

滑油,并封闭上曲轴箱,故又称为油底壳。

三、气缸盖

1、功用:密封气缸并构成燃烧室。

2、工作条件:很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

3、材料:一般采用灰铸铁、合金铸铁或铝合金铸成。

4、构造:气缸盖分单体气缸盖、块状气缸盖和整体式气缸盖。

四、气缸垫

气缸垫装在气缸盖和气缸体之间,其功用是保证气缸盖与气缸体接触面的密封,防

止漏气,漏水和漏油。作业

1、曲柄连杆机构有何功用?其工作条件如何?

2、气缸体有哪几种结构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干式气缸套与湿式气缸套壁厚各为多 少? 课题

曲柄连杆机构

(二)教学目的

1、掌握活塞连杆组的构成

2、掌握活塞的功用、工作条件及构造

3、掌握活塞环的功用及构造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及其工作条件;

2、气缸体的结构形式、特点,干式气缸套与湿式气缸套的壁厚。讲述新课 §2.2 活塞连杆组

活塞连杆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连杆轴瓦等组成。

一、活塞

㈠功用:承受气体压力,并通过活塞销传给连杆驱使曲轴旋转,活塞顶部还是燃烧

室的组成部分。

㈡工作条件:在高温、高压、高速、润滑不良的条件下工作。

㈢对其要求:(1)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2)导热性能好,要耐高压、耐高温、耐

磨损;(3)质量小,重量轻,尽可能地减小往复惯性力。㈣材料:广泛采用高强度铝合金。

㈤构造:活塞可分为三部分,活塞顶部、活塞头部和活塞裙部。

1、活塞顶部:活塞顶部承受气体压力,它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

2、活塞头部:活塞环槽以上的部分。

活塞头部的主要作用有三:①承受气体压力,并传给连杆;②与活塞环一起实现气

缸的密封;③将活塞顶所吸收的热量通过活塞环传导到气缸壁上。

3、活塞裙部:活塞裙部指从油环槽下端面起至活塞底面的部分。1)作用:为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导向和承受侧压力。2)活塞在工作时的变形

3)活塞的预做形状:①裙部横截面:预先把活塞裙部做成椭圆形。椭圆的长轴方

向垂直于销座轴线。②活塞纵剖面:上小下大的阶梯型、锥形。

二、活塞环

活塞环是具有弹性的开口环,有气环和油环两种。㈠功用:

①气环 起密封和导热的作用; ②油环 起布油和刮油的作用。㈡工作条件:高温、高压、高速和润滑极其困难。㈢材料:目前广泛采用的活塞环材料是合金铸铁。㈣构造:

①气环 有切口,具有弹性,在自由状态下外径大于气缸直径,外表面紧贴在气缸

壁上,形成密封面。在保证密封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环数。②油环 油环有普通油环和组合油环两种。作业

1、活塞连杆组由哪些零件组成?

2、活塞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工作?它可分为哪三部分?它被预做成什么形状?为

什么?

3、活塞环有哪几种?各有什么功用?活塞上安装的活塞环数目是不是越多越好? 课题

曲柄连杆机构

(三)教学目的

1、掌握活塞销的功用及构造

2、掌握连杆的功用、构造及连杆盖的定位结构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活塞连杆组的组成、活塞的工作条件、组成及预做形状。

3、活塞环的种类、功用及构造。讲述新课

三、活塞销

㈠功用:连接活塞和连杆小头,并把活塞承受的气体压力传给连杆。㈡工作条件:高温、很大的周期性冲击载荷、润滑条件较差。㈢对其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表面韧性好,耐磨性好,重量轻。㈣材料:采用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制成,外表面经渗碳淬火处理以提高硬度。㈤构造:a、圆柱形;b、两段截锥与一段圆柱组合;c、两段截锥形。㈥安装形式:两种方式:“全浮式”安装和“半浮式”安装。

四、连杆

㈠功用:连接活塞与曲轴,并把活塞承受的气体压力传给曲轴,使得活塞的往复

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

㈡工作条件:承受压缩、拉伸和弯曲等交变载荷。㈢对其要求:强度高、刚度大、重量轻。

㈣材料:一般都采用中碳钢或合金钢经模锻或辊锻,然后经机加工和热处理。㈤构造:连杆分为三部分:即连杆小头、连杆杆身和连杆大头(包括连杆盖)。连杆小头 对于活塞销采用“全浮式”安装方式的,工作时小头孔与活塞销之间有 相对运动,故在连杆小头孔中压入减摩的青铜衬套。并在小头和衬套上铣有油槽或

钻有油孔以收集润滑油以保证润滑。

连杆杆身 连杆杆身通常做成“工”字形断面,抗弯强度好,重量轻,大圆弧过渡,且上小下大,采用压力润滑的,杆身中部加工有连通大、小头的油道。连杆大头 一般都采用分开式,分开式又分为平分和斜分两种。平分——剖分面与连杆杆身轴线垂直,汽油机多采用这种连杆。

斜分——剖分面与连杆杆身轴线成30~60°夹角。柴油机多采用这种连杆。连杆盖与连杆的定位:平切口多采用连杆螺栓定位;斜切口连杆常用的定位方法有

锯齿定位、圆销定位、套筒定位和止口定位。连杆轴瓦:为了减小摩擦阻力和曲轴连杆轴颈的磨损,连杆大头孔内装有瓦片式滑

动轴承,简称连杆轴瓦。

V形发动机两侧对应气缸的连杆是装在曲轴同一连杆轴颈上,布置形式有三种: ①并列连杆式:两侧气缸的连杆一前一后装在曲轴同一连杆轴颈上; ②主副连杆式 ③叉形连杆式 作业

1、活塞销有何功用?其工作条件如何?它与活塞之间采用什么方式连接?

2、连杆有何功用?其工作条件如何?连杆盖与连杆之间采用了哪些定位方式? 课题

曲柄连杆机构

(四)教学目的

1、掌握曲轴飞轮组的组成

2、掌握曲轴的功用及构造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活塞销的功用、工作条件及与活塞之间采用的连接方式。

2、连杆的功用、工作条件、连杆盖与连杆之间采用的定位方式。讲述新课 §2.3 曲轴飞轮组

曲轴飞轮组主要由曲轴、飞轮和一些附件组成。

一、曲轴

曲轴是发动机最重要的机件之一。

㈠功用:将连杆传来的力变为旋转的动力(扭矩),并向外输出。

㈡工作条件:承受周期性变化的气体压力、往复惯性力、离心力以及由它们产生的

弯曲和扭转载荷的作用。

㈢对其要求: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耐磨损且润滑良好,并有很好的平衡性能。㈣ 材料及加工:一般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模锻而成。轴颈表面经高频淬火或氮

化处理,并经精磨加工。㈤构造:由曲轴前端(自由端)、曲拐及曲轴后端(功率输出端)三部分组成。曲拐:由一个曲柄销(连杆轴颈)和它两端曲柄以及主轴颈构成。

直列式发动机曲轴的曲拐数目等于气缸数;V型发动机曲轴的曲拐数目等于气缸数 的一半。

主轴颈:主轴颈是曲轴的支承部分,通过主轴承支承在曲轴箱的主轴承座中。按主轴颈的数目,曲轴可分为全支承曲轴和非全支承曲轴。全支承曲轴:曲轴的主轴颈数比气缸数目多一个。

非全支承曲轴:曲轴的主轴颈数比气缸数目少或与气缸数目相等。曲柄销(连杆轴颈):曲轴与连杆的连接部分,通过曲柄与主轴颈相连。直列发 动机的曲柄销数目和气缸数相等。V型发动机的曲柄销数等于气缸数的一半。曲柄: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连接部分。为了平衡惯性力,有的曲柄处有平衡块。主轴瓦:为了减小摩擦阻力和曲轴主轴颈的磨损,主轴承座孔内装有瓦片式滑动轴

承,简称主轴瓦(大瓦)。曲轴的润滑:为了润滑主轴承和连杆轴承,曲轴上钻有连接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油 道。

曲轴的轴向定位:限制曲轴工作时前后窜动量,保证曲柄连杆机构的正确位置。曲轴前端:装有正时齿轮,驱动风扇和水泵的皮带轮以及起动爪等。

曲轴后端:用来安装飞轮,在后轴颈与飞轮凸缘之间制成档油凸缘与回油螺纹,以

阻止机油向后窜漏。作业

曲轴由哪几部分构成?它有哪几种支承方式? 课题

曲柄连杆机构

(五)教学目的

1、掌握发动机曲拐的布置与发火顺序之间的关系

2、基本掌握飞轮及曲轴扭转减振器的构造和功用造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曲轴的构成及支承方式 讲述新课

§2.3 曲轴飞轮组

一、曲轴

㈥曲拐的布置:取决于气缸数、气缸排列和发动机的发火顺序。安排多缸发动机的发火顺序应注意使连续作功的两缸相距尽可能远,以减轻主轴承的

载荷,同时避免可能发生的进气重叠现象。作功间隔应力求均匀。各缸发火的间隔时间以曲轴转角表示,称为发火间隔角。发火间隔角为720°/i。

1、四缸四行程发动机的发火顺序和曲拐布置

四缸四行程发动机的发火间隔角为720°/4=180°

发火顺序的排列只有两种可能,即为1-3-4-2或为1-2-4-3。

2、四行程直列六缸发动机的发火顺序和曲拐布置 四行程直列六缸发动机发火间隔角为 720°/6=120°

一种发火顺序是1-5-3-6-2-4,另一种发火顺序是1-4-2-6-3-5

3、四行程V型八缸发动机的发火顺序

四行程V型八缸发动机的发火间隔角为720°/8=90°,V型发动机左右两列中对应的

一对连杆共用一个曲拐,所以V型八缸发动机只有四个曲拐。

二、飞轮

功用:用来贮存作功行程的能量,用于克服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的阻力和其它阻力,使曲轴能均匀地旋转;作为传动系中摩擦离合器的驱动件。为了在保证有足够的转动惯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飞轮的质量,应使飞轮的大部分

质量都集中在轮缘上,因而轮缘通常做得宽而厚。

飞轮是高速旋转的零件,平衡性能要好,因此,飞轮与曲轴在制造时一起进行过动平衡实验,在拆装时为了不破坏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飞轮与曲轴之间应有严格不变的

相对位置。通常用定位销和不对称布置的螺栓来定位。

飞轮外缘压有的齿圈与起动电机的驱动齿轮啮合,供起动发动机用。飞轮轮缘上作有正时记号。

飞轮一般由灰铸铁、球墨铸铁或铸钢制造。

三、曲轴扭转减振器

功用:吸收曲轴扭转振动的能量,消减扭转振动,避免发生强烈的共振及其引起的严

重恶果。作业

1、何谓发动机的发火间隔角?四缸和六缸四行程发动机发火间隔角各为多少?

2、列出四缸四行程及直列六缸四行程发动机的发火顺序。

3、曲轴扭转减振器起什么作用? 课题

配气机构

(一)教学目的

1、掌握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

2、掌握配气相位与气门间隙的知识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讲述新课

第三章 配气机构

功用:按照气缸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的要求,准时地开闭进、排气门,向气缸供

给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新鲜空气(柴油机)并及时排出废气。

充气效率 :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充满气缸的程度,用充气效率表示。§3.1 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

一、配气机构布置形式和工作情况 ㈠布置形式

按气门的布置形式分:顶置气门式和侧置气门式。侧置气门式已趋于淘汰; 按凸轮轴安装位置分:上置凸轮轴式、中置凸轮轴式和下置凸轮轴式;

按曲轴和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分:齿轮传动式、链条传动式和齿形皮带传动式; 按每个气缸的气门数目分:2气门式、3气门式、4气门式和5气门式。㈡工作过程

运动传递路线:曲轴→凸轮轴→挺柱→推杆→摇臂→气门 四冲程发动机曲轴与凸轮轴的传动比为2:1。

二、凸轮轴布置型式及特点 §3.2 配气相位与气门间隙

一、配气相位

配气相位是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开启延续时间。通常用环形图表示——配气相位图。气门重叠:

两个气门同时开启时间相当的曲轴转角叫作气门重叠角。

二、气门间隙

作用:为气门热膨胀留有余地,以保证气门的密封。间隙过大:

进、排气门开启迟后,缩短了进排气时间,降低了气门的开启高度,改变了正常的

配气相位,使发动机因进气不足,排气不净而功率下降,此外,还使配气机构零件 的撞击增加,磨损加快。间隙过小:

发动机工作后,零件受热膨胀,将气门推开,使气门关闭不严,造成漏气,功率下

降,并使气门的密封表面严重积碳或烧坏,甚至气门撞击活塞。采用液压挺柱的配气机构不需要留气门间隙。作业

1、配气机构有何功用?凸轮轴的布置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配气相位?画出配气相位图,并注明气门重叠角。

3、气门为何要早开晚关? 课题

配气机构

(二)教学目的

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件的功用及构造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配气机构的功用、凸轮轴的布置形式及特点;

2、配气相位、画出配气相位图、气门重叠角。讲述新课

§3.3 配气机构的主要零件与组件

一、气门组

包括: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簧、气门弹簧座及锁片等。

1、气门

功用:控制进、排气管的开闭

工作条件: 承受高温、高压、冲击、润滑困难。

要求: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磨、耐高温、耐腐蚀、耐冲击。材料:进气门用合金钢(铬钢或镍铬等),排气门用耐热合金钢(硅铬钢等)。构造:气门由头部和杆部组成。气门密封锥面与气门座配对研磨。杆身装在气门导管内起导向作用,杆身与头部采用圆滑过渡连接。尾部制有凹槽(锥形槽或环形槽)用来安装锁紧件。

2、气门座 气门座与气门头部密封锥面配合密封气缸,气门头部的热量亦经过气门

座外传。气门座可以在缸盖或缸体上直接镗出,也可以采用镶嵌式结构。

3、气门导管 功用:起导向和导热作用。

气门导管常用灰铸铁、球墨铸铁或铁基粉末冶金制造。

4、气门弹簧

二、气门传动组

功用:定时驱动气门开闭,并保证气门有足够的开度。组成:由凸轮轴、挺柱、推杆、摇臂等组成。

1、凸轮轴

功用:驱动各缸气门开闭,使其符合发动机点火顺序、工作循环及配气相位等要求,并保证气门有足够的开度。

2、挺柱

挺柱的功用是将凸轮的推力传给推杆(或气门杆),并承受凸轮轴旋转时所施加的

侧向力。近年来,液压挺柱被广泛地采用。

3、推杆

推杆的作用是将从凸轮轴传来的推力传给摇臂,它是配气机构中最容易弯曲的零 件。要求有很高的刚度,在动载荷大的发动机中,推杆应尽量地做得短些。

4、摇臂和摇臂组 摇臂实际上是一个双臂杠杆。作业

1、气门组由哪些零件组成?气门的工作条件如何?

2、凸轮轴有何功用? 课题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可燃混合气、空燃比、过量空气系数等知识

2、基本掌握化油器式汽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讲述新课

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可燃混合气:按一定比例混合的燃油空气混合物。

功用: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工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可燃混合气,供入

气缸燃烧作功。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有化油器式和燃油喷射式两种。§4.1 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一、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由化油器、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等装置组成。

汽油的使用性能指标主要有蒸发性、热值、抗爆性。

二、简单化油器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1、简单化油器的构造

简单化油器由浮子室、喉管、量孔、喷管和节气门等组成。

2、简单化油器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3、简单化油器特性 在转速不变时,简单化油器所供给的可燃混合气浓度随节气门开度(或喉管真空度

Ph)变化的规律,称为简单化油器的特性。

三、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

可燃混合气中燃油含量的多少称为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可燃混合气的成分有两种表示方法:

空燃比 :可燃混合气中所含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过量空气系数:

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对发动机的性能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动力性和经济性。功率混合气 经济混合气 火焰传播上限 火焰传播下限 作业

1、何谓可燃混合气、空燃比以及过量空气系数?

2、何谓经济混合气、功率混合气? 课题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二)教学目的

1、掌握汽油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份的要求

2、了解现代化油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可燃混合气、空燃比、过量空气系数

2、经济混合气、功率混合气、火焰传播上下限 讲述新课

四、汽油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份的要求 ㈠车用汽油机工作特点:

1、工况变化范围很大,负荷可从0变到100%,转速可以最低上升到最高,且工况

变化非常迅速;

2、汽车行驶的大部分时间内,发动机是在中等负荷下工作。轿车发动机经常是40 %~ 60%,而货车则为70%~80%。

㈡车用汽油机各种使用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份的要求

1、稳定工况

(1)怠速工况 要求提供较浓的混合气α=0.6~0.8。(2)小负荷工况 要求供给较浓混合气α=0.7~0.9。

(3)中等负荷工况 要求经济性为主,混合气成分α=0.9~1.1。

(4)大负荷及全负荷工况 要求发出最大功率Pemax,α=0.85~0.95。

2、过渡工况

(5)起动工况 要求供给极浓的混合气α=0.2~0.6。(6)加速工况 应该在化油器节气门突然开大时,强制多供油,额外增加供油量,及时使混合气加浓到足够的程度。

3、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①发动机的运转情况是复杂的,各种运转情况对可燃混合气的成分要求不同。②起动、怠速、全负荷、加速运转时,要求供给浓混合气α<1。

③中负荷运转时,随着节气门开度由小变大,要求供给由浓逐渐变稀的混合气 α=0.9~1.1。

理化油器特性与简单化油器特性的比较:

五、现代化油器

由主供油系统、怠速系统、加浓系统、加速系统和起动系统组成。

1、主供油系统

2、怠速系统

3、加浓系统

4、加速系统

5、起动系统 作业

车用汽油机有何工作特点?它在各种工况下对可燃混合气的成分有何要求? 课题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三)教学目的

1、基本掌握汽油箱、汽油泵等辅助装置的功用和构造

2、熟悉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的优点及分类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车用汽油机的工作特点、在各种工况下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讲述新课

六、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油系统的辅助装置

1、汽油箱 用于贮存汽油。

2、汽油滤清器 用于去除汽油中的杂质和水分。

3、汽油泵

功用:将汽油从油箱吸出,经管路和汽油滤清器,然后泵入化油器浮子室(化 油器式发动机)或输油总管(电喷式发动机)。

种类:汽车上常采用的是机械驱动膜片式汽油泵和电动汽油泵两种。§4.2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优点有:

1)计量准确、均匀点喷、随机修正,使空燃比经常保持在 14.7的最佳区域 内。

2)“三无”带来“三好”。

3)获得动力性、经济性、净化性“三丰收”。发动机功率提高了15%~20 %;油耗率降低了1%~5%;排放污染值明显的减少,CO<l%,HC<100×10 -6。

4)改善了冷起动性能、热起动性能、过渡性能、急减速防污染性能、负荷自 调性能、防止不熄火性能等。

5)扩大了控制功能,增加了自诊断功能。6)降低了汽油机油路和电路的故障率。

一、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

1、按控制方法分类:有机械控制式、机电混合控制式及电子控制式三种。近十年来电子控制式汽油喷射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应用非常广泛。

2、按喷射部位的不同分类:有缸内喷射和缸外喷射两种。缸外喷射又分单点 喷射和多点喷射。目前,多点喷射应用最广。

3、按喷射连续与否分类:分连续喷射式和间歇喷射式。间歇喷射是当前电喷 发动机主要采用的喷射形式。

间歇喷射又可分为同时喷射、分组喷射和顺序喷射三种形式。现代电喷发动 机主要采用顺序喷射。

4、按进气量的测量方式分类:分间接测量和直接测量两种方式。(1)间接测量方式 ①节流-速度方式: ②速度-密度方式:(2)直接测量方式 ①体积流量方式: ②质量流量方式: 作业

1、汽油箱、汽油滤清器及汽油泵各有什么功用?

2、现代电喷发动机从类型方面来讲具有哪些特点? 课题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四)教学目的

1、掌握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大体组成

2、基本掌握常见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讲述新课

二、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一般由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 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1、电子控制系统的功用和基本组成

功用:检测发动机的工作状况,精确控制燃油喷射量、喷油正时和点火 时刻。

组成:主要由各种传感器、各种执行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1)各种传感器及输出信号的作用(2)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功能

1)接受传感器或其他装置输入的信息,按传感器的需要,提供不同的参 考(基准)电压等。2)存储、计算、分析处理信息。3)运算分析。4)输出执行命令。输出喷油、点火等控制命令,输出故障信息。5)自我修正功能(自适应功能)。(3)执行器

执行器是受ECU控制,具体执行某项控制功能的装置。ECU控制执行器 电磁线圈的搭铁回路,或控制某些电子控制电路,如电子点火控制器等

2、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或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节气门、进 气总管、进气歧管、和辅助空气阀等组成。

3、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电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脉动阻尼器、燃油压力调节 器喷油器和燃油总管等组成。

4、典型的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l)节气门体汽油喷射系统(单点喷射系统)(2)D型汽油喷射系统

其基本特点是以进气管压力和发动机转速作为基本控制参数,用来控制 喷油器的基本喷油量。(3)L型汽油喷射系统

其基本特点是以进气量和发动机转速作为基本控制参数,用来控制喷油 器的基本喷油量。

(4)LH型汽油喷射系统

LH型汽油喷射系统的空气流量计中热线(热膜)电阻被空气冷却后,将 其阻值的变化以电流信号的形式输送到电脑,由电脑结合发动机转速等 信号控制喷油量。作业

1、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2、电喷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由哪些零部件组成? 课题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五)教学目的

掌握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传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2、电喷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讲述新课

三、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主要组件的构造和原理 ㈠传感器

1、进气管压力传感器

功用:测量进气管内的绝对压力,并以此作为ECU计算喷油量的主要参数。

2、空气流量计

功用:测量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并将测量的结果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ECU。(1)翼片式空气流量计(2)热线式空气流量计(3)热膜式空气流量计(4)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

①反光镜检测方式的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 ②超声波检测方式的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

3、发动机温度传感器

功用:用来检测发动机的热状态,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ECU,以便修正喷油量。

4、进气温度传感器

功用:用来检测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ECU,修正喷油量。

5、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功用:把节气门的开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并传输给ECU,使ECU感知发动机 的负荷状况,并据此对喷油量及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

6、发动机转速与曲轴位置传感器

功用:向ECU提供发动机的曲轴转角位置、气缸行程的位置信号及转速信号,以此控制发动机的基本喷油时刻、喷油正时和点火正时。①光电式曲轴位置传感器 ②电磁感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 ③霍尔效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

7、氧传感器

功用:将废气中氧含量的信号输送到ECU,以控制下一个工作循环的油气配比。

8、爆震传感器

功用:检测发动机有无爆震现象,以便于ECU控制 发动机的点火正时。作业

1、空气流量计有何功用?有哪几种型式?

2、发动机转速与曲轴位置传感器有何功用?有哪几种型式? 课题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六)教学目的

掌握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执行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讲述新课 ㈡执行器

1、电动汽油泵

功用:将汽油从油箱中泵出,供给燃油系统足够的并具有一定压力的汽油。分类:常用的有两种,即滚柱式电动汽油泵和叶片式电动汽油泵。构造:主要由泵体、永磁电动机和外壳三部分组成。(1)滚柱式电动汽油泵(2)叶片式电动汽油泵

2、喷油器

功用:精确地计量燃油喷射量,并按ECU的指令适时地将其喷入进气歧管。分类:有轴针式、球阀式和片阀式三种。(1)轴针式电磁喷油器(2)球阀式电磁喷油器(3)片阀式电磁喷油器

3、冷起动喷油器及热时间开关

4、怠速空气调节器

功用:①稳定发动机的怠速转速;

②根据发动机怠速时负荷变化情况(如暖机、空调开机、动力转向开关接通 等),自动调节发动机怠速转速,使发动机处在最佳的怠速状态。分类:①控制节气门关闭位置的节气门直动式; ②控制节气门旁通气道空气量的旁通空气式。

旁通空气式怠速控制装置的种类有:双金属片旁通空气式怠速控制阀、石蜡 式怠速调节控制器、电磁阀式怠速控制器以及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器。①双金属片旁通空气式怠速控制阀 ②石蜡式怠速调节控制器 ③电磁阀式怠速控制器 ④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器

四、燃油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燃油分配管(燃油总管)

功用:将燃油均匀、等压地输配给各个喷油器,同时还具有储油蓄压的作用。

2、燃油脉动阻尼器

3、燃油压力调节器 作业

1、喷油器是如何工作的?怠速空气调节器有何作用?

2、燃油脉动阻尼器和燃油压力调节器有何功用? 课题

复习

(一)教学目的

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系统复习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

(一)第一章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1.1 发动机的分类与基本构造

一、分类

二、基本构造

§1.2 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基本术语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2、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3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 功用 工作条件 组成 §2.1 机体组 气缸体 曲轴箱 气缸盖 气缸垫 §2.2 活塞连杆组

一、活塞 功用 工作条件 对其要求 材料 构造:顶部、头部和裙部

二、活塞环 有气环和油环两种 功用 工作条件 材料 构造

三、活塞销 功用 工作条件 对其要求 材料 构造 安装形式

四、连杆 功用 工作条件 对其要求 材料 构造:小头、杆身和连杆大头 §2.3 曲轴飞轮组

一、曲轴

二、飞轮

三、曲轴扭转减振器 第三章 配气机构 功用 充气效率 §3.1 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

一、配气机构布置形式和工作情况

二、凸轮轴布置型式及特点

§3.2 配气相位与气门间隙 配气相位 配气相位图 气门重叠 气门间隙 §3.3 配气机构的主要零件与组件 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可燃混合气 功用 有化油器式和燃油喷射式两种 §4.1 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一、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二、简单化油器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三、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 空燃比 过量空气系数

四、汽油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份的要求

五、现代化油器

六、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油系统的辅助装置 §4.2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一、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

二、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三、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主要组件的构造和原理 ㈠传感器 ㈡执行器

四、燃油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作业

对前段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迎接期中测验。

共2页 第1页

考号 姓名 专业

发动机构造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词语解释(14×1=14分)1. EQ6100――1型汽油机

2.压缩比

3.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4.活塞环端隙

5.轴瓦的自由弹势

6.干式缸套

7.气门重叠角

8.配气相位

9.空燃比

10.发动机怠速

11.多点喷射

12.压力润滑

13.冷却水大循环

14.废气涡轮增压

二、选择(12×1=12分)

1.汽车用发动机一般按()来分类。

A.排量 B.气门数目 C.所用燃料 D.活塞的行程 2.气缸工作容积是指()的容积。

A.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活塞上方 B.活塞运行到上止点活塞上方 C.活塞上、下止点之

间 D.进气门从开到关所进空气

3.湿式缸套上平面比缸体上平面()

A.高 B.低 C.一样高 D.依具体车型而定,有的高有的低。4.为了限制曲轴轴向移动,通常在曲轴采用()方式定位。

A.在曲轴的前端加止推片 B.在曲轴的前端和后端加止推片 C.在曲轴的前端和中部

加止推片 D.在曲轴的中部和后端加止推片

5.液力挺柱在发动机温度升高后,挺柱有效长度()。

A.变长 B.变短 C.保持不变 D.依机型而定,可能变长也可能变短。6.排气门在活塞位于()开启。

A.作功行程之前 B.作功行程将要结束时 C.进气行程开始前 D.进气行程开始 后

7.发动机在冷启动时需要供给()混合气。A.极浓 B.极稀 C.经济混合气 D.功率混合气

8.在电喷发动机的供油系统中,油压调节器的作用是()。

A.控制燃油压力衡压 B.在节气门开度大时燃油压力变小 C.燃油压力与进气管压力之

差保持恒定 D.进气管压力大时燃油压力小

9.在柴油机燃料供给系中,喷油压力的大小取决于()。

A.发动机的转速 B.节气门开度的大小 C.喷油泵的柱塞行程 D.喷油器弹簧的预紧 力

10.当节温器失效后冷却系()。

A.冷却系只有小循环 B.冷却系只有大循环 C.冷却系既有大循环又有小循环 D.电 控风扇停转

11.转子式机油细滤清器()。

A.依靠曲轴前端的皮带轮驱动运转 B.依靠机油压力驱动其运转 C.依靠蓄电池的电力

驱动其运转 D.依靠压缩空气驱动其运转 12.电喷发动机的在怠速时()。

A.节气门全关 B.节气门全开 C.节气门微开 D.阻风门全关

三、填空(12×1=12分)

1.曲柄连杆机构通常由、、三

大组组成。

2.内切口扭曲环通常装到第 环槽上,切口方向 朝。

3.蜡式双阀节温器在高温时阀门开,冷却水进行 循环。4.化油器五大供油装置 是:、、、、。

5.柱塞式喷油泵柱塞上移可分为、、、四个行程。

6.EQ6100发动机润滑油路中粗滤清器与主油道串联,其上设有 阀。7.对于六缸四冲程作功顺序为1.5.3.6.2.4的发动机,当一缸位于压缩冲程上止点是,三缸

位于 行程。

8.在柴油机全速调速器中,当离心力大于弹力时,供油拉杆向 油方向移 动。9.电喷燃油系统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

10.两极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作用是。11.配气相位角有 角、角、角、角和 角。

12.活塞顶部通常有 标记、标记。

四、简答题(12×3=36分)

1.四冲程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目的是什么? 2.简述拧缸盖螺栓时方法。

3.简述活塞连杆组向气缸安装时应注意的事项。4.活塞在工作时发生的变形是什么? 5.简述扭曲环的工作原理。6.简述气环的密封原理。7.轴瓦是如何定位的?

8.简述多缸发动机曲轴曲拐的布置原则。9.为什么要留有气门间隙?

10.柴油机中拨叉式油量调节机构如何调整各缸供油均匀性? 11.简述硅油式风扇离合器基本工作原理。12.简述电喷系统中喷油器基本工作原理。

五、论述题(4×9=36分)

1.配图述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2.配图述偏置销座的原理。

3.分析为什么进、排气门早开晚关有利于进、排气。4.参见第六题图1,述其工作原理

六、填图名(20×0.5=10分)

图1 废气再循环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 节温器 答案

课题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功用及组成

2、掌握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3、基本掌握几种典型燃烧室的特点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讲述新课

第五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5.1 柴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及燃料

一、功用

完成燃油的储存、滤清和输送工作,按照柴油机各种工况要求,定时、定量并以 一定喷油质量喷入燃烧室,使其与空气迅速混合和燃烧,最后将废气排入大气。

二、组成

燃油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混合气形成装置、废气排出装置。§5.2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燃烧与燃烧室

一、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特点

(1)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是在气缸内进行的。(2)混合与燃烧的时间很短。

(3)柴油粘度大,不易挥发,必须以雾状喷入。(4)边喷射,边混合,边燃烧

二、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1)备燃期(2)速燃期(3)缓燃期(4)后燃期

三、燃烧室

分统一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两大类。

1、统一式燃烧室

由凹顶活塞顶部与气缸盖底部所包围的单一内腔,又叫做直接喷射式燃烧室。(1)ω型燃烧室(2)球型燃烧室

2、分隔式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活塞顶与气缸底面之间,称主燃烧室,另一部分在气缸盖中,称为副燃烧室。这两部分由一个或几个孔道相连。(1)涡流室式燃烧室(2)预燃室式燃烧室 作业

1、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有何功用?由哪几部分组成?

2、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3、柴油机燃烧室有哪几类?请列举几种典型燃烧室。课题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喷油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喷油泵的功用和基本构造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组成。

2、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3、柴油机燃烧室。讲述新课

§5.3 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一、喷油器

功用:将喷油泵供给的高压柴油,以一定的压力,呈雾状喷入燃烧室。要求:①雾化均匀

②具有一定的喷射压力和射程,及合适的喷注锥角 ③断油迅速、无滴漏现象

型式:目前采用较多的是闭式喷油器,分孔式喷油器和轴针式喷油器两种。

1、孔式喷油器 与直接喷射式燃烧室配用。

由喷油器体、调压螺钉、调压弹簧、回油管螺栓、进油管接头、顶杆、针阀和针阀

体等零件组成。针阀和针阀体合称为针阀偶件。

2、轴针式喷油器 与分隔式燃烧室配用。工作原理与孔式相同 构造:整体构造与孔式基本相同,只是针阀下端的密封锥面以下向下延伸出一个轴针,其

形状有倒锥形和圆柱形,轴针伸出喷孔外,使喷孔成为圆环状的狭缝。一般只有一个喷孔, 直径1~3mm,喷油压力较低12~14MPa 特点:(1)喷孔直径较大,便于加工且不易堵塞。(2)不能满足对喷油质量有特殊要

求的燃烧室的需要。

二、喷油泵

(一)功用:提高柴油压力,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负荷大小,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输送高压 柴油。

1、柱塞式喷油泵

(1)柱塞式喷油泵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主要由分泵、油量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和泵体四部分组成 柱塞泵的泵油原理 进油过程 供油过程 回油过程

结论:① 柱塞往复运动总行程h是不变的,由凸轮的升程决定。② 柱塞每循环的供油量

大小取决于供油行程hg,供油行程不受凸轮轴控制是可变的。③ 供油开始时刻不随供油

行程的变化而变化。④ 转动柱塞可改变供油终了时刻,从而改变供油量。作业

1、常用喷油器有哪几种?各用于哪种燃烧室?

2、喷油泵有何功用?由哪几部分组成? 课题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三)教学目的

1、基本掌握柱塞式喷油泵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常用喷油器的种类及适用燃烧室。

2、喷油泵的功用及基本组成。讲述新课

(2)国产系列柱塞式喷油泵(以A型泵讲解)

国产系列柱塞泵主要有A、B、P、Z和Ⅰ、Ⅱ、Ⅲ号等系列。系列化是根据柴油机单缸功

率范围对供油量要求不同,以柱塞行程,泵缸中心距和结构型式为基础,再分别配以不同

尺寸的柱塞直径,组成若干种在一个工作循环内供油量不等的喷油泵,以满足各种柴油机 的需要。

国产系列喷油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型式基本相同。

柱塞泵由四大部分组成:分泵、油量调节机构、传动机构和泵体。①分泵

是带有一副柱塞偶件的泵油机构。分泵的数目与发动机的缸数相等。每个气缸都有一个分

泵,各缸的分泵结构尺寸完全一样。

分泵的主要零件有柱塞偶件,柱塞弹簧,弹簧座、出油阀偶件,出油阀弹簧,减容器,出

油阀压紧座等。②油量调节机构

油量调节机构是根据柴油机负荷和转速的变化相应改变喷油泵的供油量。改变供油量的办法是转动柱塞,通过改变供油行程来完成的。多缸机还要注意各缸供油均

匀性的调整。A型泵采用齿杆式油量调节机构,另外,还有一种油量调节机构为 拉杆拨叉 式。

③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由凸轮轴和滚轮体总成组成。喷油泵凸轮轴是曲轴通过正时齿轮驱动的,曲轴

转两圈,各缸喷油一次,凸轮轴只需转一圈,二者速比为2﹕1。喷油泵供油的迟早决定喷油器喷油的迟早,喷油提前角的调整是通过对喷油泵的供油提前

角的调整而实现的。④泵体 作业

1、柱塞式喷油泵是如何改变每个工作循环供油量的?

2、柴油机高压油路中有哪几副重要的精密偶件? 课题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四)教学目的

1、基本掌握轴向压缩式分配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柱塞式喷油泵是如何改变每个工作循环供油量的。

2、柱塞式喷油泵的调整。讲述新课

2、分配式喷油泵

1)分配式喷油泵(VE泵)的特点: 1)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

2)使用与维修方便,不需进行各缸供油量和供油提前角一致性的调整。3)分配泵凸轮的升程小,有利于提高柴油机转速。(2)组成:

由驱动机构、二级滑片式输油泵、高压泵头、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机构和调速器五部分组 成。

1)驱动机构

由分配泵驱动轴、调速器驱动齿轮、联轴器(主动叉)等组成。2)高压泵头

由凸轮盘(端面凸轮)、滚轮机构、凸轮盘回位机构、联轴器(从动叉)、分配转子、分配套筒、泵头壳体等组成。

高压泵头起进油、泵油和配油作用。3)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机构

安装在泵体下部,由油缸和滚轮机构联合作用而完成调节功能。主要由滚轮架、滚轮、传力销、连接销、油缸活塞等组成。(3)工作原理

供油过程:分配转子1左移为供油过程。此时,转子分配孔与出油阀通道(4个)相隔绝,转子卸油孔3被油量控制滑套2封死,压缩室9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度。被叶片式输油泵

输送到泵腔内的柴油,在真空度作用下经泵体进油道15,进油阀11,转子轴向槽10进入

压缩室并充满转子纵向油道8。

泵油过程:分配转子右移为泵油过程。当分配转子开始右移时,转子轴向槽10与泵体进

油道15隔绝;转子卸油孔3仍被封死;转子分配孔4与出油阀通道相通。随着分配转子 的右移,压缩室9的容积不断减小,柴油压力不断升高。停止泵油过程:使油量控制滑套2移动实现的。泵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过程: 发动机停车 作业

1、轴向压缩式分配泵有何优点?

2、轴向压缩式分配泵由哪几部分组成? 课题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五)教学目的

基本掌握调速器的功用及工作原理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轴向压缩式分配泵的组成

2、轴向压缩式分配泵的工作原理 讲述新课

三、调速器

1)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供油量随转速变化的关系称为喷油泵的速度特性。2)调速器的功用、形式

功用:根据发动机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供油量,从而保证发动机的 转速稳定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

型式:按功能分有两极式(两速)调速器、全程式(全速)调速器、定速调速器和综合调速器;按转速传感分有气动式调速器、机械离 心式调速器和复合式调速器。目前应用最广的为机械离心式调速器。

1、两极式(两速)调速器(以RQ型为例)

只能自动稳定和限制柴油机最低与最高转速,而在所有中间转速范 围内则由驾驶员控制。型号中的R表示机械离心式,Q表示可变杠 杆比。

l)起动工况 将调速手柄从停车挡块移至最高速挡块上。调速手柄 带动摇杆和滑块,使调速杠杆以其下端的铰接点为支点向右摆动,并推动喷油泵供油量调节齿杆克服供油量限制弹性挡块的阻力,向 右移到起动油量的位置。2)怠速 柴油机起动后,将调速手柄置于怠速位置。这时调速手柄 通过摇杆、滑块使调速杠杆向左摆动,并拉动供油量调节齿杆左移 至怠速油量的位置。

3)中速 柴油机转速较高,飞锤外移直到飞锤底部与内弹簧座接触 为止。柴油机在中等转速范围内工作时,飞锤的离心力不足以克服 怠速弹簧和高速弹簧的共同作用力,飞锤始终紧靠在内弹簧座上而 不能移动,不起调节供油量的作用。但驾驶员可根据需要改变调速 手柄的位置,使供油量调节齿杆增加或减少供油量。

4)最高转速 此时,飞锤的离心力相应增大,并克服全部调速弹簧 的作用力,飞锤离心力与弹簧作用力达到新的平衡。若柴油机转速 超过规定的最高转速,则飞睡的离心力便超过调速弹簧的作用力,使供油量调节齿杆向减油方向移动。

(5)停车 将调速手柄置于停车挡块上,调速杠杆以其下端的铰接 点为支点向左摆动,并带动供油量调节齿杆向左移到停油位置,柴 油机停车。

2、全程式(全速)调速器(以VE泵调速器为例)

全程式调速器不仅能限制超速和稳定怠速,而且能使发动机在其工 作转速范围内的任一选定的转速下稳定地工作。作业

1、什么是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2、两极式调速器与全程式调速器各有什么功用? 课题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六)教学目的

1、掌握最佳喷油提前角的意义

2、基本掌握喷油提前角的调整方法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2、两极式调速器与全程式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讲述新课

§5.4 喷油提前角调节装置

喷油提前角的大小对柴油机影响极大,过大,将导致发动机工作粗暴;过小,最高压力和热

效率下降,排气管冒白烟。最佳喷油提前角:在转速和供油量一定的条件下,能使柴油机获得最大功率及最小燃油消耗

率的喷油提前角。

最佳喷油提前角不是常数。供油量越大,转速越高,则最佳喷油提前角越大。最佳喷油提前

角还与发动机的结构有关。

1、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

喷油提前角是由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保证。为使最佳喷油提前角随转速升高而增 大,近年来

国内外车用柴油机常用机械离心式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可根据转速变化自动改变喷油提 前角。

2、喷油泵联轴节

连接喷油泵凸轮轴和驱动它的齿轮轴的联轴节兼起调整喷油提前角的作用。结构如图示。旋

松螺钉4和7分别转动主动凸缘盘或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来改变初始供油提前角。作业

什么是柴油机的最佳喷油提前角? 课题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七)教学目的

1、掌握活塞式输油泵的工作原理

2、了解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讲述新课

§5.5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辅助装置

一、输油泵 功用:保证柴油在低压油路内循环,并供应足够数量及一定压力的柴油给喷油泵 类型:有活塞式、膜片式、齿轮式和叶片式等几种。

活塞式输油泵构造:由泵体、机械油泵总成、手油泵总成、止回阀及油道等组成 输油泵工作原理

二、柴油滤清器

§5.6 柴油机电子控制喷油系统一、位置控制系统

位置控制系统只是对齿条或者油量控制滑套的运动位置予以电子控制。

二、时间控制系统

时间控制系统是用高速强力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燃油。

该系统能自由控制喷油量和喷油定时,喷射压力高(峰值压力可达240MPa),但其无法实现喷油压力的

灵活调节,且较难实现预喷射或分段喷射。

三、共轨电控喷射系统

第一代共轨高压泵总是保持在最高压力,导致能量的浪费和很高的燃油温度。第二代可根据发动机需求

而改变输出压力,并具有预喷射和后喷射功能

1、高压共轨系统的优点

2、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主要由低压油路、高压油路、传感与控制等几部分组成。1)低压油路

结构原理与传统的柴油供给系统低压油路相似。2)高压油路 由喷油泵、调压阀、共轨管、流量限制器、限压阀和电控喷油器等组成。

3、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高压泵 其作用是产生高压油。

2)调压阀 其作用是根据发动机负荷状况调整和保持共轨管中的压力。3)高压存储器(共轨管)其作用是存储高压油,保持压力稳定。共轨管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限压阀和流量限制器。4)电控喷油器

它是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准确控制向气缸喷油的时间、喷油量和喷油规律。作业

1、输油泵有何功用?柱塞式输油泵由哪几部分组成?

2、简述柴油机电子控制喷油系统的发展历程? 课题

进排气系统及排放控制装置 教学目的

1、掌握进排气系统及排放控制装置的组成

2、了解排放控制装置的控制内容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讲述新课

第六章 进排气系统及排放控制装置 §6.1 进气系统一、空气滤清器

1、功用:清除空气中所含的尘土和沙粒,以减少气缸、活塞和活塞环的磨损。

2、分类:惯性式、过滤式、综合式(油浴式滤清器)。

二、进气岐管

功用:将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分配到各缸进气道。进气预热装置:利用排气或冷却液对进气管预热。可变进气岐管 §6.2 排气系统

排气系统由排气岐管、排气总管和消声器组成。

一、单排气系统及双排气系统

二、排气歧管

三、消声器

功用:消减排气噪声和消除废气中的火焰及火星。原理:消声器通过逐渐降低排气压力和衰减排气压力脉动,使排气能量耗散殆尽 §6.3 排气净化装置

发动机排气净化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①机内净化;②机外净化。

一、汽油机排气的净化

(一)机内净化措施

1、改善可燃混合气品质 1)进气自动调温装置 2)废气再循环系统

2、改善燃烧状况

3、使用低污染燃料

(二)机外净化措施

1、二次空气喷射系统

2、催化转化器

3、强制式曲轴箱通风系统

4、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二、柴油机排气的净化

1、废气再循环系统

2、改进燃烧系统 统一式燃烧室→分隔式燃烧室

3、改进供给系 喷油正时、喷油速率、孔径与孔数、预喷射、气流

4、改变燃料性质 天然气、添加剂、乳化油

5、进气管喷水、进气管加水汽

6、采用增压技术

7、高压共轨系统

8、柴油机微粒滤清器 作业

1、空气滤清器有何功用?排气消声器有何功用?

2、三元催化转化器能减少哪几种有害气体的排放? 课题

冷却系统 教学目的

1、掌握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用、组成和循环水路

2、基本掌握水冷系主要部件的功用和结构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讲述新课

第七章 冷却系统

功用:使工作中的发动机得到适度冷却,从而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分类:水冷系和风冷系 §7.1 水冷却系统一、水冷系的组成及主要零部件

1、水冷系统的组成

目前汽车发动机上采用的水冷系大都是强制循环式水冷系,由散热器、风扇、水泵、冷

却水套和温度调节装置等组成。冷却水路:

大循环:水泵→分水管→缸体水套→缸盖水套→节温器→散热器→水泵 小循环:水泵→分水管→缸体水套→缸盖水套→节温器→水泵

2、水冷系的主要部件(1)散热器

功用:将冷却水在水套中所吸收的热量传给大气,增大散热面积,加速水冷却。结构:散热器又称为水箱,由上贮水室、散热器芯和下贮水室等组成。

(2)副贮水箱:密封冷却系统,使冷却系统内水、气分离,保持压力稳定。(3)水泵:对冷却水加压,使冷却水在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加强冷却效果。(4)风扇 功用:提高通过散热器芯的空气流速,加速水的冷却。

二、冷却强度调节装置

1、改变通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

(1)百叶窗 调节空气流量并防止冬季冻坏水箱,多用人工调节。(2)风扇离合器 可根据发动机的温度自动控制风扇的转速,改变通过散热器的空气流

量。常见的风扇离合器形式有硅油风扇离合器、机械式风扇离合器、电磁风扇离

合器及

液力偶合器等。硅油风扇离合器应用的比较广泛。

硅油风扇离合器由主动板、从动板、双金属感温器及壳体等构成。

2、改变通过散热器的冷却液流量

通常利用节温器来根据发动机负荷大小和水温高低自动改变水的循环流动路线,以达到

调节冷却系的冷却强度。目前多数发动机采用蜡式节温器。

三、冷却水与防冻液

1、冷却水 冷却水最好使用软水,如雨水、河水、自来水等。

2、防冻液 大多数汽车上,广泛采用冷却液,也称防冻液。§7.2 风冷却系统 作业

1.冷却系的功用是什么?

2.发动机冷却强度的调节方法通常有哪几种?调节装置有哪些? 课题

润滑系统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润滑系统的功用及润滑方式

2、掌握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润滑油路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讲述新课

第八章 润滑系统

润滑的作用是在摩擦表面上覆盖一层润滑油,使相互运动的零件表面之间形成一 层油膜,以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损失,减轻零件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将润滑油送到运动零件表面而实现润滑的系统称为发动机的润滑系统。§8.1 润滑系统的功用及润滑方式

一、润滑系统的功用

润滑作用: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清洗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其它异物; 冷却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还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冷却作用; 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 油;

防锈蚀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腐蚀生锈; 液压作用:润滑油还可用作液压油,如液压挺柱,起液压作用; 减震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起减震缓冲作用。

二、润滑方式

由于发动机各运动零件的工作条件不同,对润滑强度的要求也就不同,因而要采 取不同的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利用机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送往摩擦表面。

(2)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来润滑摩擦

表面的润滑方式称为飞溅润滑。

32(3)注油润滑:在发动机辅助系统中,有些零件需要采用定期加注润滑脂的方式

进行润滑。

(4)自润滑:近年来在有些发动机上采用了含耐磨材料的轴承,来替代加注润滑

脂的轴承。这种轴承使用中,无需加注润滑脂,故称其为自润滑轴承。§8.2 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润滑油路

一、润滑系统的组成

润滑系一般由机油泵、油底壳、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以及各种阀、传感器和 机油压力表、温度表等组成。

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及油路布置方案大致相似,只是由于润滑系的工作 条件和具体结构的不同而稍有差别。

二、润滑油路 作业

1、润滑系的作用是什么?

2、发动机采用的润滑方式有主要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课题

润滑系统

(二)教学目的

1、基本掌握润滑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曲轴箱通风系统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教学安排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润滑系的作用

2、发动机采用的润滑方式及特点 讲述新课

§8.3 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一、机油泵

功用:提高机油压力,保证机油在润滑系统内不断循环。

目前发动机润滑系中广泛采用的是齿轮式机油泵和转子式机油泵两种。

1、齿轮式机油泵

(1)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

由主动轴、主动齿轮、从动轴、从动齿轮、壳体等组成。(2)内啮合齿轮式机油泵

2、转子式机油泵

由泵体、泵盖、内转子(主动)、外转子(从动)等组成。

二、机油滤清装置

功用:使循环流动的机油在送往运动零件表面之前得到净化处理。

1、机油集滤器 机油集滤器有浮式和固定式两种。

2、机油粗滤器

通常串联在机油泵与主油道之间,属于全流式滤清器。

3、机油细滤器 这种滤清器对机油的流动阻力较大,故多做成分流式,与主油道 并联。细滤器有过滤式和离心式两种。

三、机油散热器

其结构与冷却水散热器相似。

四、油底壳和油尺 §8.4 曲轴箱通风

一般汽车发动机都有曲轴箱通风装置,以便及时将进入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和废气 抽出,使新鲜气体进入曲轴箱,形成不断地对流。

曲轴箱通风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然通风,另一种是强制通风。

1、自然通风

2、强制通风

从曲轴箱抽出的气体导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吸入气缸再燃烧,这种通风方式称为 强制通风。这样,可以将窜入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回收使用,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 经济性,满足环保的要求。作业

关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7

1 传统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比较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教师讲授占绝大部分时间, 留给学生参与、思考的实践非常有限, 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项目教学法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 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教学过程。教师确定好“教学项目”后, 先引导学生了解这个项目的任务, 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形成工作方案后, 依据项目的难易程度采取不同的实施过程:对于较难的项目任务, 教师先示范完成任务的操作过程, 然后学生再操作, ;对于较容易的项目任务, 可以让学生先尝试操作, 然后教师再纠错总结, 获得经验。“项目教学法”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2 项目教学法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

2.1 项目的形成方案

为了确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项目, 课程组的老师下企业实践了半年, 调研了一线的汽车维修工的工作任务, 知晓了其应掌握的知识及技能。对照我们原有的教学大纲, 发现我们有的内容已经过时了, 随即重新整理教学思路、修订教学大纲。与《汽车电器设备的构造与维修》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整合, 把点火系、启动系的内容归类到《汽车电器设备的构造与维修》中去, 本着“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 最终形成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六个教学项目, 包括:曲柄连杆机构的检修、配气机构的检修、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检修、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检修、润滑系的检修、冷却系的检修。每个项目的教学任务应包括:结构、原理、拆装、检修及排故。

2.2 项目教学的实施条件

实施项目教学必须跳出传统教学的圈圈, 不能再严格区分理论课和实践课了, 再沿用那种今天的理论课在教室上, 明天的实践课在实验室上。项目教学要把课程教学的课堂全部安排在实验室, 在实验室布置一个专门的教学教室。这个教室要同时可以容纳12组学生, 每一组由4名学生组成。老师上课时可以充分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设备, 准备课件、动画、视频以及优秀的教学软件帮助学生掌握结构、原理方面的知识;想要教授拆装、检修及排故方面的知识时可以分组进行, 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时间操作。在项目教学中, 能让学生自然的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知识的学习有机的融合为一体。

2.3 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

(1) 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组, 每4个学生一组, 兼顾能力强的学生和能力弱的学生, 使每组学生的能力水平都包含强、弱不同。以便于大家分工合作, 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 课前把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任务书发给每一位学生, 建议由每个小组中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完成下企业调研工作, 回来填写任务书中的相关内容;由每个小组中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网络、书本等途径, 查找相关资料后填写任务书中的相关内容。这样实际上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将要进行的项目有了一定的认识, 方便上课时学生掌握知识点。 (3) 有关于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的知识, 教师可以选择实验室里的实物零部件, 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景格汽车教学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并用的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等知识。 (4) 有关于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以及零部件检修, 教师可以事先拍好操作的照片、视频等素材, 用投影仪播放, 并讲解, 这样能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看清楚, 然后再在发动机拆装台架上示范拆装过程, 然后让学生分组实践, 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先主操作, 让能力较弱的学生辅助, 再交换角色, 确保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 (5) 有关于曲柄连杆机构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教师可以在发动机实验台架上设置出典型故障, 例如活塞敲缸、曲轴轴承异响等。教师根据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 引导学生查找活塞敲缸、曲轴轴承异响等可能产生的原因, 并逐步去排除故障。这一过程, 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故障的能力。

2.4 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 要求教师能“理实一体化”教学, 所以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要求教师能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能有效的把理论实践融合在一起教授给学生。这就要求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师除了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外, 还要有过硬的实践能力, 为此, 课程组的教师通过下企业实践, 参加汽车维修技师、汽车维修高级技师考试等途径提升自我, 目前课程组教师4人中, 有1人为汽车维修高级技师, 3人为汽车维修技师, 完全能满足项目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2.5 项目教学的考核方式

项目教学法的考核方式应该废除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方法, 而应该注重过程考核。在每一个项目结束后, 都要设计一张针对于该项目的评分表, 结合学生在本项目中的表现, 给每一位学生打分, 最后把八个项目的评分表取平均值得到学生的项目得分, 占总成绩的40%。平时表现 (包括课堂提问、出勤、作业) 占总成绩的20%, 期末考试卷占总成绩的40%, 这样来构成课程总成绩。

3 结语

项目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方法, 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尝试的方法, 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的方法。同时, 项目教学法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能让教师多思考怎样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怎样提升自身的含金量。教学改革的道路漫漫长远, 我们要不断探索、实践, 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艳玲, 吴兴敏, 李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6) .

关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的思考 篇8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课程;实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154-02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如果出现故障,后果会十分严重。在汽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相关课程一直被视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并将这些知识熟练地运用到未来的实际工作之中。此外,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故障检修能力、诊断能力及实际操作技能对学生同样重要。

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教学现状

按照汽车整体构造的特点,可以将汽车繁杂的机械和电气系统分为三大类,即发动机系统、底盘和电气设备系统。作为三大系统之一的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产生较大影响。然而,部分职业学校办学经验不足,受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依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例如,教材更新周期过长,市场上的新技术与新设备的相关知识无法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专业课程过于侧重理论知识,机械相关内容偏多,电气课程较少;实践教学投入不足,等等,都是各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的通病。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课程同样受此影响,教学效果始终无法产生质的飞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将汽车专业的课程分为多个环节。通常按照汽车的构造、原理、检修进行分类,形成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维修、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电控装置结构与检修等六门专业主干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较好地强化了学生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理论教学效果明显。然而,在汽车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的背景之下,传统的课程设置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汽车发动机系统为例,混合动力、节油系统等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出现,使发动机构造和运行原理都更加复杂。如果继续沿用分段式的课程设置,会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且与实践能力脱节。不合理的课程设置,造成了部分教学内容重叠,增加学生负担。

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设置改革

1.及时更新教材,改革课程体系

汽车专业的教材更新与课程改革要打破传统分段式课程设置的观念,将过去六门主干课程的内容重新整合,形成模块化的课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细分教学过程,首先,将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作为学科课程设置的基础,保证知识框架的完整和坚实;然后,按照汽车构造特点,将职业技术课程分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气设备、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四个具体模块;最后,具体到每个机械构造和电器元件的模块化。

重新编写教材时,缺少专业人才和资金。不妨广泛借鉴其他院校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将经历教学实践考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材作为课程改革的蓝本。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年对汽车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重新编写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并很快投入使用,经过十几年的更新和修订已经较为成熟,适于广泛推广。该教材将发动机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学生基本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归纳为整体,避免了知识的重复、实践与理论的脱节,为培养专项的高端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便于教材更新,更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2.开发与新教材相匹配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传媒高度发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新鲜事物,单调的课堂讲授难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尤其是操作性较强的汽车专业相关课程。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是传统的讲授模式无法比拟的。因此,新教材投入使用后,应尽快完成多媒体课件的配套,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以PowerPoint软件为平台制作相关课件,纳入大量的示例图片、影像、动画,同时配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相关理论知识的文字介绍,营造生动、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收人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要密切贴合教材内容,科学选取多媒体教学资料,必要时将教师的操作示范拍摄下来,编排到多媒体课件中。这样,既贴合教材内容,又适应学校的实际条件,还可在网上建立资源共享的平台,为本专业学生获取学习资料提供便利,也有利于院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建立试题库,改革课程考核模式

理论考核为主、实训考核为辅,是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主要表现之一,这种现象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将理论知识考核与操作能力考核相结合,采用笔试和答辩等方法,分阶段、多次考核,使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的比例达到均衡。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发动机构造与原理的相关知识可以采取笔试与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而发动机检修的考核则应以实际操作和现场操作为主,采用抽签的方式,根据学生的操作及最终实验结果评定实训成绩。

建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试题数据库,一方面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另一方面,由专业的教师团队开发试题,使考核内容更全面、更科学。理论考核试题可以沿用传统的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问答题;实训考核应以新教材所划分的模块为出题依据。在理论和实训考核的内容方面,要紧密贴合新教材,并保证实训考核的可操作性。

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

1.发挥实训课堂的传统优势,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强、便于师生交流互动等优势,需要对这一环节进行强化,使实训课堂教学更完善:首先,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应带领学生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并对实验目的、操作要求、发动机参数、可能使用的设备设施及具体实验步骤等内容进行预习;其次,教学以启发为主,增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和负荷特性试验,主要通过验证和演示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测功机、油耗仪等发动机台架试验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油耗量、转速和扭矩等试验数据的读取方法。对于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教师则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再由教师对实验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估。

2.项目化的实训课程教学设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汽车维修工作密切相关,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项目化的教学设计方法,模拟汽车维修企业的场景。将教师定位为企业内训师,学生则从实习生开始做起,由浅及深地完成内训师指定的各项任务,培养分析车况、解决常见故障的能力。项目化的实训教学方法能够在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吃苦耐劳、团队配合、认真负责的精神,有利于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康国初.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1).

[2]朱敏,朱海燕.浅谈汽车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J].江西化工,2008,(04).

[3]赵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02).

[4]毛矛.汽车评估实务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04).

上一篇:客房部年度总结下一篇:道路施工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