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经费预算制度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经费预算制度(精选8篇)

学校经费预算制度 篇1

为了加强对学校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加强民主理财,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坚持依法理财,严格经费管理,坚持民主理财,做到校内财务公开。

第二条、预算编制的原则:统筹安排,量力而行,保证重点,略有节余。首先保证人员经费和教育、教学、科研的需要,注意重点项目经费的安排,严格控制公务费的开支。

第三条、经费预算方案的制定程序:学校10月份对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核算,对下收支情况认真匡算,制定综合财务预算计划草案,提出经费安排的初步意见,提交主管财务校长审阅和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其预算执行情况,由财会室定期向主管财务校长汇报。

第四条、经费管理办法:量入为出,指标分解,分片使用,统一管理。

1、全校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由分管校长按国家政策和学校的有关决定确定,通知财会室执行。由财会人员实行统一管理核算。

2、业务费、差旅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经费,根据计划由学校统筹管理,并加强督促,严格控制支出在限额范围之内。

3、学校负责人作为经济责任人,要从严从紧把好经费开支关口,力求用有限的经费办更多的实事,产生更大的办学效益。第五条、经费使用规定及审批程序

1、在县教育局下达会计预算经费指标之前,学校只能作维持正常运转的日常费用开支。

2、每年11月底,由财会室提出《学校统筹经费管理方案》和《部门经费分配方案》,经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财会室要根据预算计划统筹管理公务费、业务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经费的有效使用。

3、县财政局、县教育局等上级部门下达的专项经费,必须专款专用。

4、各项费用开支均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规章制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本着节约的原则掌握使用。如有违反制度者,财会室有权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5、不在预算经费计划安排内的开支,由财务室(或相关人员)写出专项报告,报校长特批。

6、基建费支出的审批程序:

(1)基建预付款由分管校长审核、校长审批。其《合同》分送财务室与档案室存档备查。履行《合同》分期付款时,必须经质检部门签出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审计的意见,报校长审签后,由财会室执行支付。

学校经费预算制度 篇2

一、概述中小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管理

(一) 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概念

中小学公用经费指中小学校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和进行日常开支活动时所产生的具有公用性质的费用, 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业务招待费和其他费用六大类。

(二) 进行中小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中小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管理是由预算编制、审核、汇总、调整等过程组成的。中小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管理是学校根据教学发展任务和计划编制的, 它反映中小学对公用经费的需求, 是教育部门和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 完善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管理, 有助于规范教育部和学校内部的经费管理工作, 从而提高公用经费使用率。预算本身的法制性要求学校的收支必须严格按照审议通过的预算所规定的金额和时间执行, 从而减少了随意使用经费现象, 增强中小学公用经费开支的透明度, 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使用的效率。

第二, 完善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管理, 符合学校增强理财观念与能力的目标。中小学校作为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基本单位, 在经费预算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只有加强中小学的公用预算管理工作, 才能保证经费的使用更加合理科学。

第三, 完善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管理, 有助于规范政府行为从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确保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来源。预算的法制性表明国家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政府保障中小学公用经费的责任, 对中小学公用经费进行预算管理, 明确数额;其次, 预算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使得政府部门在管理预算过程中的各项行为处于公众的广泛监督之下, 从而使中小学校公用经费的来源得到保障, 确保中小学校健康持久地发展。

二、中小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 教育事业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 中小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紧缺的情况仍然大量存在。主要原因是学校管理者编制公用经费预算管理粗线条, 没有统筹好全局, 对经费缺乏科学的安排。其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管理制度滞后

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明显落后于其发展的要求。预算缺乏刚性约束, 导致了许多学校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执行, 随意提高发放标准、扩大支出范围, 原则得不到落实。认为学校领导能够随意为学校账上的钱做主, 预算管理松懈, 漏洞百出, 编制的预算只停留在表面形式没有发挥实际作用, 形同虚设。在部分中小学校中, 由于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体系, 导致了经费的收支缺乏筹划与控制, 使用混乱不堪, 不利于经费预算执行进度的考核。

(二) 编制方法不科学

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尽管学校预算一直声明要采用“零基预算”法, 但在实际生活中, 很难做到在“零基”的基础上进行工作审核, 因为无法准确确定“定额”。科学合理的“定额”应该根据办学的全年成本来进行估测, 但是我国的“定额”常常是根据往年的数据规律分析估测而来的, 这样的“定额”完全依靠经验, 而并非科学合理, 已经脱离了“零基预算”的原则。再加上部分学校领导对经费预算管理的误区, 认为如何处理经费是校领导的事, 不主张多此一举进行预算, 导致了经费运作随意, 支出盲目, 其浪费、不科学使用的现象层出不穷。

(三) 预算管理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由于财政部只负责审核经费预算结果和落实拨款, 以及审计部门未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 导致了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督。而在预算下达后, 由于学校管理者预算意识缺乏, 对预算的执行较为随意, 再加上学校预算执行过程本身缺乏有效的监督, 导致预算实际支出偏离轨道, 其作用大打折扣, 影响预算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加强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管理的对策

当前时代, 在地方财政紧缺、学校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只有健全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管理体系, 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经费, 才能使公用经费的使用科学化、规范化,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校经费紧张的现象, 确保学校公用经费能够有效地落实。为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

(一) 探索科学的编制预算法

在中小学编制公用经费预算时, 首先要做好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 最主要的是做好编制的规划, 即编制人员的组成、编制时间的安排、编制内容的确定、编制程序的设计等等。预算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

1. 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 工作人员要制定出一份预算编制的详细规划。工作人员向学校各部门发放调查表, 并在指导教学人员填写后及时回收。

2. 整理汇总资料, 提出初步预算草案阶段

在这一阶段, 首先由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等部门编制出各自部门支出预算与政府采购表, 其次由分管校长对各个部门做出的支出预算表和政府采购表进行认真的审核, 对各个项目进行认真测算, 审核通过后由财务室将各部门所做的支出预算表和政府采购表进行整理汇总, 最后由校长办公室根据上一年的支出情况并结合下一年的预计情况调整学校收支预算表及政府采购表, 经过一系列的完善后正式提出草案, 上报学校预算委员会。

3. 审定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 学校财务室将按照校长办公会决定, 下达各个部门需调整不合理预算的通知。然后由各个部门根据校长办公会的意见对预算草案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形成正式的预算编制方案。

4. 上报阶段

在这一阶段, 由财务室最终汇总各部门修改完善后的预算方案并正式上报给教体局。在进行预算编制时, 要遵循“适度、均衡、着重、统筹”的原则, 在筹措资金的同时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 满足学校健康长久运行的需要。

(二) 提高学校管理者对公用经费预算管理的认识

相关法律规定, 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和资料的真实完整性应由该单位负责人负责。由此可见, 各中小学校的管理者不仅要提高对公用经费预算管理的认识, 深刻了解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更要积极地完善公用经费预算管理体系, 采取相关措施做好预算工作, 促进公用经费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行。此外, 学校还应设立专门的负责公用经费预算的部门, 从事经费预算相关事宜, 编制出规范的高质量的预算, 以保证学校公用经费的规范合理的利用, 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壮大。

(三) 依法执行预算

学校不得随意变更已经得到批准的预算, 确需调整的应由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后, 按规定程序严格实施。预算草案经批准后即具有了法律效力, 学校的每一笔支出都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不能违反预算。

(四) 加强对预算的监督

各中小学应建立起完善的内外部预算监督体系。即学校的全体师生与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结合, 共同监督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 加强监督力度, 增加执行的透明度。而监督应进行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各个阶段。即:对经费预算编制、审核、批准过程进行监督;对经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核查。在全面的监督过程中, 确保预算编制的合法科学性, 促进执行过程的顺利进行, 揭露并总结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

四、结束语

总之, 在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 中小学校应该进一步增强节约、效益意识, 开源节流, 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在完善中探索出一套真正适应学校发展的预算管理体系, 促进学校健康长久的运行。

参考文献

[1]任辉.关于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考[J].现代商业, 2010.

[2]杨智慧.中小学预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

[3]田晓霞, 张岩峰.高校内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J].财会通讯, 2009.

学校经费预算制度 篇3

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是一项长期开展、定期组织的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稳定且充足的工作经费是支持竞赛活动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但多年来,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工作的经费投入缺乏制度保障,影响到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结合河南省竞赛工作实际,本文试就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的经费问题做一探究,以期为建立我省竞赛工作经费制度提供依据。

一、我省“文明风采”竞赛经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省省级竞赛经费状况

河南省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为三级评选,即学校、市、省三级层层评选。省级竞赛工作经费来源于职业教育经费,列支“德育工作”项目。河南省在 2011年以前收取部分竞赛费用,由省教育厅另外安排费用补充不足。自2012年开始不再收费,竞赛工作费用全部由省教育厅安排。由于省教育厅的重视和省财政厅支持,我省省级竞赛经费解决得较好,保证了省级竞赛的评选工作有序开展,在全国竞赛中处于先进行列。

当前,我省省级竞赛经费存在的问题是:省财政拨付经费时间滞后,省竞赛办公室每年接到省财政厅德育工作经费都在10月份以后,与当年开展活动的时间不一致,常常造成当年的经费积压结转。

2.市级竞赛工作经费状况

据调查,目前,除个别省辖市单列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专项经费,大部分省辖市组织竞赛都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表现为:个别省辖市教育局安排有专项经费,能开展竞赛活动的宣传发动、组织评审、表彰等工作;多数省辖市从原有的职业教育教研工作经费中挤出一部分,用于竞赛评选工作。不少地方只把学校评选的作品收集起来,转报省级评选,其他工作难以开展。

省辖市竞赛经费困难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教育部门对“文明风采”竞赛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作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工作;二是竞赛工作经费缺乏制度要求。“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发起于2002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关部门没有明确竞赛工作经费来源及开支范围。省辖市教育部门缺乏把“文明风采”竞赛工作经费列入预算的依据,有的省辖市竞赛组委会办公室不清楚怎样申报竞赛经费,致使市级竞赛经费短缺,影响了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解决竞赛工作经费的政策依据

1.教育部关于竞赛经费的要求

2015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促进活动育人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各级“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工作制度建设,逐步完善赛项设置、作品遴选、宣传激励等制度。要加强“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为“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开展提供经费保障,活动经费从德育经费中支出。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一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4]02号)要求:各省应对竞赛活动予以经费支持。各校应将竞赛活动列入德育工作年度计划并给予经费保障。

2.河南省教育厅有关要求

多年来,河南省的竞赛工作通知也对解决经费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各地要高度重视竞赛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市教育局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竞赛活动。各中职学校要切实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将竞赛活动列入德育工作年度计划并给予经费保障。

三、竞赛经费开支范围

经费是用于开展工作的,要确定竞赛经费开支于哪些项目,必须要明确竞赛活动都有哪些环节。从多年来全国竞赛和兄弟省市竞赛的组织工作情况分析,当前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主要有以下环节:宣传动员、组织辅导教师培训、征集和评选作品、制作发放证书、表彰奖励获奖个人和集体。要高质量地完成竞赛工作的各个环节,需要相应的经费给予保障。

2011年前,我省除按全国竞赛组委会的要求收取参赛费,省教育厅每年安排专项经费8~10万元。这些经费主要用于竞赛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教师培训、征集和评选作品、公布评选结果、制发证书、编印优秀作品选等项目。2012年起,我省竞赛工作不再收费,省教育厅每年安排专项经费20~25万元,并在完成前述项目的基础上,开通了“文明风采”竞赛网站。2014年,省教育厅新安排奖励经费30万元,用于表彰在全国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和教师,以及在省级竞赛和全国竞赛中获奖的组织单位。奖励经费的设立,使我省“文明风采”竞赛工作环节趋于完善,促进了竞赛活动深入开展。

四、竞赛经费编报要求

多年来,省级“文明风采”竞赛工作经费按以下方法编报:一是做好预算,每年年底,省竞赛组委会办公室做出下一年度工作经费预算报省教育厅,由省教育厅安排并报省财政厅列入预算;二是每项竞赛工作环节启动前向省财政厅提交经费开支报告,如组织辅导教师培训等。省竞赛办公室制订培训工作通知,通知中明确培训对象、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和所需费用,费用事前报批,事后报销。2014年,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级财政教育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专项资金申报程序和使用单位职责。要求按照规定程序提出项目计划,做好项目的申报工作,要按规定对专项资金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专项资金需按财政要求在限定期限内使用完毕。专项资金结余年终统一收回财政,结转资金经省财政厅审核后可编入下年度预算。

五、竞赛经费开支的原则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级财政教育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专项资金使用单位应加强管理,确保专项资金安全、合规、有效使用。

1.“文明风采”竞赛项目资金使用要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

严格控制项目资金的支出范围,杜绝不符合规定的支出,随时接受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及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审计,做到专款专用。

2.竞赛经费使用要提高效益

“文明风采”竞赛工作有时效性。为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制订经费预算时,要明确“文明风采”竞赛经费用于哪些项目,要详细说明开展活动的时间要求、资金用途、资金需求额度。省、市财政部门要及时拨付项目资金,为竞赛活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3.竞赛经费开支要合规

报销用的发票必须是合法的票据。购买各种物品、材料的发票,必须有购货单位全称、品名、数量、单价和金额,有收款单位章印。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票据,一概不予报销;报销程序要合规。报销单据必须有收款单位或个人的收款证明及签字。报销用的票据必须按财务规定办理:经手人签字,证明人签字,财务会计审核后报主要领导审批报支。

截至2014年,我省的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已举办九届,这项活动已成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声誉。期待我省有关部门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促进活动育人的意见要求出台文件,明确“文明风采”竞赛工作经费来源、开支范围等事项,使我省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工作经费申报和使用规范化、制度化。

学校经费预算制度 篇4

【摘 要】预算作为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校管理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学校在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经费预算 使用效益 存在问题 有效解决

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代的管理名词叫“预案”。就是指做人做事要有预见性。所谓预算,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是以数量化方式表述的对某一主体或项目的一个未来时期的计划或预测,是设定目标、促进对后续业绩评价的活动。

随着学校管理的日趋规范,学校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成为大家的共识。教育经费已从单纯财政供给制转向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的方向发展,如何完善资金的分配和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定额,成为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费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最基本、最有效,也是最有权威性的管理方法,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实施经费供应,保障各项任务完成的重要手段。学校的经费预算是指学校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它反映了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发展规模,反映了学校对教育经费的需求,它是学校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教育部门预算的基础,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目前学校在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预算机构简单 人员业务素质残差不齐。

学校由于是教学机构,所以学校预算组织机构设臵简单,人员配备不足。这一问题在学校中普遍存在,制约着单位预算工作质量的提高。原因主要是由于领导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单位的预算机构形同虚设,只是空有其表。同时学校的大部分的财务人员都是兼职人员,科班出身的比例很小,这样难免在实际进行日常收支活动时,常有不按照编制的预算执行的情况发生。

2、学校经费预算质量不高,导致使用时执行效率不高。

多数学校没有设臵完善的预算编制程序,导致预算编制人员的主观理解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统一性标准。学校经费预算编制的过程时间短,质量低。大部分学校编制预算的时间都在一个月左右,使得预算项目指标不能得到充分的认证,缺乏预算编制的可信程度,使预算编制在初期便不能保证质量。“零基预算”流于形式,预算编制中往往不以部门或单位的具 体人员状况,实际业务发展为基础来确定预算收支总体水平、调整支出结构,难以将预算分解到各部门执行。

3、预算编制的方法缺乏科学合理性,缺乏长远性和连续性。

编制方法不科学、不规范,定额不合理,测算依据不充分。没有真正采用“零基预算”,习惯“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定额制定不合理财务预算是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服务的,发挥着“经济指挥棒”作用。以学校中长期发展为目标,学校预算须对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充分发挥预算的导向调控作用。目前很多中小学校的预算通常是参照往年的数据来编制,缺乏必要的论证,难以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加之内部各部门预算意识不够,认为预算只是经费的分配,重分配轻管理现象严重,使得预算仅是资金的分配,缺少统一的、全局的指导效应,缺乏长远性、科学性和连续性。预算编制方法简单,“零基预算”流于形式,预算编制中往往不以部门或单位的具 体人员

状况,实际业务发展为基础来确定预算收支总体水平、调整支出结构,难以将预算分解到各部门执行另外,预算编制过程中往往是“以收定支”,许多收入和支出存在不确定的因素,易造成预算风险。

4、缺乏对预算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目前,学校的支出预算分配模式及管理体制仍停留在粗放型水平,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由此在支出管理上与监督考核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控制与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经费使用的社会效益如何,也缺乏系统考核机制,从而增加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由于财政部门实际只参与了预算编制结果的审核和预算拨款两个环节,对预算编制的过程和预算的执行缺乏有效监督,考核、奖惩制度有时候流于形式;而学校单位也没有好好研究预算,有的甚至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规定而编造预算,学校预算缺乏有效监督,预算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抓好预算的基本环节,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

1、注重预算管理的学习,力争对于预算管理的学习要做到加强计划性,讲究科学性,强化实用性,注重时效性,力求系统性。

加强经费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特别是学校的主要领导要全方面了解预算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同时财务人员要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财会人员使命感;建立监督机制,以法管财;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建立健全选拔和激励机制,以便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

在组织培训中,坚持做到“学校负责人与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同步培训,财务培训与预算编制同步安排,市区管理新规同步执行”,从四个方面切实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安排,增强培训效果。一是培训内容力求“全”。培训内容编排中对新的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办法和实务操作力求全面、具体,不留死角。二是培训效果力求“实”。在培训中做到“三个结合”:即结合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实际,结合实例分析,结合管理薄弱环节的弥补和基础管理制度的建立,紧切实际,突出培训实效。三是夯实责任力求“细”。从培训工作组织到中小学预算编制安排,力求细致、明确,执行标准统一,任务细化分解和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人员和具体时间,体现精细化管理要求。

2,运用先进技术,科学利用预算编制,提高学校预算管理的使用效率。在预算编制时,要充分研究学校工作计划与中长期发展规划,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保证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在积极筹措资金的同时优化配臵资源,资金安排体现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原则,要确保学校日常运转和未来发展目标的需要。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预算编制。重视编制预算的基础工作:一是.整理核实学校各项基础数据。教职工人数、离退休人数、学校面积、办公场地、交通车辆、教学设施等都是学校的基础数据。为使财务预算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必须对各项基础数字加以核实。此外,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应多与领导及各部门沟通,在听取教务、总务等部门经费预算需求的基础上,汇总各部门意见,逐项进行分析论证,采纳合理建议,为提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预算草案奠定基础。二是全面研究分析上预算收支情况。在编制预算之前,应对上的预算收支进行分析,主要看各项收支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分析各项收支定额、标准执行情况,找出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增收节支措施,为编制预算提供基础数据。、3、运用系统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科学合理性,以便做到长远性和连续性

预算的制定过程,信息流动是多向的,也是反复的,直至达到最后的一致。在编制时,由委员会组织各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员举行研讨会,由各部门根据各自全年工作主要任务,提出部门预算,对于所报项目逐一进行研究、讨论,按照“二上二下”程序,最终完成预算编制,主要方法如下:

①、建立项目库。学校应根据财力可能、区分轻重缓急,建立项目库。首先将保障工作急需及日常工作运转的项目列入项目库,其次对可列可不列的项目进行调研,在经费允许情况下,考虑单位工作实际所需,有必要的列入项目库,无必要的一律去除。

②、对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对于基本支出,比如水电费、通讯费等相对确定的公务性支出,直接列入预算内;对于一些不能确定的项目,由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提出关键性指标,将这些指标交由各职能部门充分讨论,直至形成一致意见,委员会需对讨论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对于专项支出,比如基建项目、大型物资采购,要由业务部门提出项目建立依据、工程概算、批准立项文件、货物采购询价单等相关信息,论证其可执行性,经委员会上报单位领导批准后执行。

③、要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即一切以“零”为起点,按照预算所有因素和事项的必要性及轻重缓急程度,认真仔细分析,权衡得失,择优选择,测定出每一具体项目的预算金额。人员经费按人按标准核定,公用经费,按有关标准和定额,对各部门或基层单位的具体项目逐项测算。对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邮电费等管理费用,可实行“定额管理”,根据人员定编数及业务特点核定其预算数额。对于一些大宗项目,如设备采购、材料采购、基本建设、维修改造等项目,需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和周密测算,必要时还需请有关专家参与论证,以提高预算的精确性

4、加强监管,建立健全预算的监督和审计制度,提高经费预算管理的整体质量

预算的执行只有通过有效的监督,才能使它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学校、核算中心及财政部门都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监督预算的编制过程是否合理准确,预算是否规范执行;另外,应建立预算审计制度,审计的重点应是预算的编制是否合理准确,预算的执行是否规范,预算和实际支出是否相符,审计结果应与学校领导的考核直接挂

学校单位是预算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参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也是预算管理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必加强对预算的监督管理。学校应建立以校长负责制的综合预算管理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具体工作由财务处组织相关科室实施。学校应根据学校规划,合理安排人员,根据任务和经费情况通盘考虑,依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增强财务意识,使有限的经费尽可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努力改变重数字、轻分析的状况,跳出就数字论数字的圈圈,及时发现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可行性建议,对学校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进行严格审查,对没有预算的支出给予退回,定期公布预算的执行情况,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让领导决策,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要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中心对学校预算执行的监管,由于核算中心直接承担着集中核算单位的资金收付和会计核算,集中核算的模式对规范预算执行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可赋予会计核算中心更多的预算执行监督职能,发挥集中核算的优势。同时审计部门要有计划地对学校的预算进行审计,包括对预算编制

及执行结果的审计,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其审计结论应对单位今后的预算管理具有指导性作用,并与单位、单位领导及预算编制人员的考核挂钩。

总之,学校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转变观念,建章立制,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加强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操作,并通过上级有关部门、核算中心和学校自身对预算管理进行全面、实时和多维监管,综合预算才能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以合理的收费、优质的办学校条件,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使学校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立足于不败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学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 .现代商业,2007,(24)。

【2】高红,加强行政学校预算管理[J] .天津经济,2006,(08)。

【3】李萍,刘尚希.部门预算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王兴.中小学校新会计制度操作实务.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学校经费管理制度 篇5

(二)经费使用前,单位和个人应向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指导中心提交经费使用计划。

(三)除满足本办法要求外,还应符合学校财务处相关规定。

第三条 项目经费使用

(一)经费使用范围包括各项目评审费及运行中发生的组织费用。另外还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必备的耗材、工具,相关的参考资料、软件,课题调研、差旅费,实验费等相关费用。

(二)经费不得用于与项目运行无关的硬件设备的购买,劳务费、餐费等,以及其他被认定为不合理的费用。

第四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指导中心负责解释,并适时提出修改。

1、成立学校学生免费营养午餐经费管理领导小组。

2、“学生营养午餐”专账专设,专人专管,主管、会计、出纳三分离。

3、“学生营养午餐”台账分社,收支平衡。

4、食堂采购人员当天完成采购工作后,必须当日填写《学生营养餐采购清单》,交由主管人员审核签字,并存档。

5、执行专款专用,严禁任何部门或个人以任何理由把此款挪作他用。有此情况者,应追究先关人员的责任,严重者交由有关部门处理。

6、学校财会人员(报账员)把转款交当日采购员时,应办理相关手续,做到资金账目清楚,建立好“学生营养午餐”台账。

7、学生领取营养午餐后,应由学生亲自签名。个别学生因特殊原因当日不在校时应做好登记、并空档不签字。

8、定期通过校务公开栏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公布学生营养午餐账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学校经费预算制度 篇6

1997年, 国家财政部、国家教育委员颁布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财文字[1997]280号, 如下简称旧制度) , 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环节进行了系统梳理, 对推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基于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旧制度比较重视对预算管理的规范, 主要表现有二, 一是在《总则》中明确将“合理编制学校预算, 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控制和管理”列为高校财务工作的系列重要任务之序列之二;二是把第三章设置为“单位预算管理”, 用5条近600字的篇幅对高校预算管理初步进行了体系化地规范。

从具体内容上来看, 第三章之“单位预算管理”先是对高校预算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说明, 而后对预算编制原则、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和审批流程、预算调整等四个方面事宜进行了明确限定, 提纲挈领, 言简意赅, 初步构成了高校预算管理的规范体系。

从内容倾向方面来说, 旧制度规范集中区域是预算编制, 对预算执行阶段倾向于只是对预算调整进行了限定说明, 总体上说就是强化事前管理, 对事中管理的力度欠缺, 基本上没有事后管理的说明。

二、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内容变动分析

2012年, 财政部和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财教[2012]488号, 如下简称新制度) , 对旧制度进行了系统修订, 预算管理方面的内容也进一步完善。

和旧制度一样, 新制度在《总则》中将预算管理定位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不过有两个区别, 一是在叙述序列方面从第二序列提前到第一序列, 即新制度把预算管理列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首项任务;二是具体说法改变为“合理编制学校预算, 有效控制预算执行, 完整、准确编制学校决算, 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 增加了决算及真实性要求方面的内容。

和旧制度一样, 新制度把把第三章设置为“单位预算管理”, 不过篇幅及内容均发生了变化。在篇幅方面, 新制度的相关内容一共9条760余字, 比旧制度多;在内容方面, 主要变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基本上保留了旧制度中的五项内容, 比如对预算编制原则的说明只字未变。同时又有所完善, 比如在对预算管理内涵说明方面, 增加了“事业发展目标”的字眼, 即强调预算管理要确保相应目标的完成, 同时去掉了赘言繁语;在预算编制方法方面, 同样增加了对“事业发展目标”的强调;再如在预算调整方面, 增加了“高等学校应当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的说明, 充实明确了“由学校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前提条件的说明;在预算编制和审批流程方面, 虽然大意未变, 但微观用语发生了众多变化。二是增加系列新内容。第十一条增加了国家对高校预算管理办法的说明;第十六条增加了对预算决算内涵的说明, 第十七、十八条对高校预算决算程序和审核、分析进行了明确规定。

三、推动高校预算管理转型的可行路径

对比新旧制度的相关规定, 新制度中的预算管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继续强调预算编制, 强化事前控制;二是强调预算执行, 强化事中控制;三是增加预算决算, 强化事后分析和控制;四是增强国家作用, 强化外部监督;五是提升预算管理的地位;六是突出预算管理的目的──确保“事业发展目标”的完成。推动实现高效预算管理转型应该思考这六个方面内容的贯彻落实, 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

(一) 深化预算管理意识

旧制度下的预算管理, 主要是完成预算编制, 及在预算执行中处理好预算调整问题。在新制度规范下, 必须改变这种片面的观点, 预算管理不仅仅是预算编制, 而是包含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决算、预算监督等多方面内容的一个过程体系, 对预算管理要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科学的认识, 要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二) 完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对此, 一要根据全面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具体需要设置体系化的岗位, 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各流程都有专门或兼职人员负责;二要求为如上岗位配备胜任能力充分的岗位人员, 确保各流程环节的执行主体有充分能力完成相应的工作, 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均彻底落地实施。

(三) 强化财务分析

在新制度境遇下, 明确了预算执行的目的是确保“事业发展目标”的完成, 而不是为了花钱而花钱, 这样就需要高度重视预算资金运用的效率和效益问题, 强化财务分析。对此, 新制度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其实, 这种分析不应该局限于决算阶段, 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甚至预算监督等方面也应该适当强化重视。

(四) 健全预算监督机制

新制度明确规定“国家对高等学校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这对高校预算来说既是支持也是外部监管, 是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补充。此外, 高校还应该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校级领导监管、一线财务人员会计监督等多方面的作用, 全方位地健全预算管理监督机制。

四、结语

新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在短短十几年内实现了自身的嬗变及升华, 新制度对高校预算管理内涵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对预算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规范, 基本上形成了全面预算管理的轮廓。在新形势下, 高等院校管理层及其财会人员应该及时清醒而准确地认识到新旧财务制度之间的预算管理内涵和要求的具体差别, 深化预算管理意识, 完善组织体系, 强化财务分析, 健全监督机制, 全力推动高校预算管理转型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从兵.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绩效评价“3E”原则[J].会计之友, 2012, (7) .

[2]吴婧, 陆萍, 张甫香.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 2012, (16) .

[3]宋慧晶, 孟凡斌.高校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研究[J].商业会计, 2012, (14) .

[4]李现宗, 毕治军, 颜敏.高校预算管理转型研究[J].会计研究, 2012, (12) .

经费预算系统的网络安全设计 篇7

关键词:B/S架构;ASP.NET;身份验证;授权

中图分类号:TP30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1-0000-02

Network Security Design in the Budget System

Xiao Zu,Zhao Lun

(Zhaotong Teachers' College,Zhaotong657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etwork security design based on B/S architecture,ASP.NET platform funding budget system,budget system security mechanisms,given the budget system security techniques.

Keywords:B/S architecture;ASP.NET;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Internet技术的发展,促使了软件架构的推陈出新,新兴的B/S架构正在取代传统的C/S架构,成为当前应用系统的主流结构。B/S架构的经费预算系统以网络传输协议HTTP为基础,不进行客户端软件的开发,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业务逻辑服务器获取服务,数据库服务器独立于业务处理的一个应用系统。B/S架构降低了开发和维护成本,扩展性也更加良好。因此,B/S架构的应用系统对网络环境的安全性设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以经费预算系统的开发为例,阐述了基于ASP.NET平台开发的B/S架构的经费预算系统的安全设计,从系统架构、身份验证、授权、数据库访问等方面分析了如何保障数据和系统的安全。

一、经费预算系统的系统架构安全性

经费预算系统基于B/S架构,B/S架构由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组成三层体系结构。表示层也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用户界面,这一层主要是由网页浏览器组成;业务逻辑层由业务处理单元构成,完成用户的业务处理请求;数据访问层直接操作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各层之间不能跨层访问。在这种结构中层与层之间的相互独立,通过专门的接口联系,用户不直接操纵数据库,而是通过业务逻辑层提供的接口使用数据,业务逻辑层经过数据访问层实现对数据库的操纵。这样显示、业务逻辑、数据就进行了分离,减少了各功能模块的耦合度。降低了因客户端存在的隐患对数据库带来损失的风险,从软件架构上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二、ASP.NET安全技术在经费预算系统中的应用

ASP.NET是Microsoft公司开发出来的能与Web集成的Web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它将Web的两大技术(HTML和HTTP),与成熟的面向对象方法结合在一起,为开发者提供了一整套框架,让开发者能够很容易的架构、开发和部署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安全作为Web应用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应用程序的开发伊始纳入规划,为了满足相关的安全需求,ASP.NET用内置的安全功能来满足这一需求。ASP.NET安全模型提供了用户验证、授权、禁止访问敏感资源、保护服务器上的存储的数据和保护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几种方式来实现Web应用程序中的安全机制。经费预算系统运行在网络环境下,对每一个使用系统的用户必须进行验证,以确保知道是谁在使用系统。用户验证之后,必须进行相关的授权操作,以决定该用户能够进行什么样的操作,可以访问什么样的资源。因为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属于敏感数据,还应考虑相关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一)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是发现登录用户的身份并保证此身份真实性的过程。在ASP.NET应用程序中,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来实现身份验证:Windows身份验证、表单验证、Passport验证和自定义验证流程。由于经费预算系统的用户复杂,权限级别不同,登录地点不固定。因此,在系统中我们采用了四种验证方式中最为灵活的表单验证。在这种方式下,系统自定义了一个登录界面,该页面验证系统用户数据库中的用户名和密码,如果验证成功,则ASP.NET运行库会自动设置验证Cookie并转到用户请求的页面。常规下,系统的表单验证服务使用Cookie机制来验证用户,当用户登录系统以后将得到一个包含用户基本信息的身份证明,这些信息被存放在加密过的Cookie中,Cookie和响应绑定,当用户提交后续请求时,每一次都会自动提交到服务器,直到用户退出系统。

(二)授权。授权是验证一个身份合法的用户是否拥有足够权限来执行所请求的特定操作的过程。这个操作可能是经费预算系统中的经费申请或者是经费审批等操作。经费管理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角色访问控制技术来实现授权操作。将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组划分成不同的角色,一个角色对应一组用户。一个用户可以申请多个角色,权限与角色相互独立,权限管理方便。在经费管理系统中使用了Widows server2003中内置的授权管理器,它允许定义系统的角色以及这个角色的权限。通过授权控制,保障合法用户合理的使用系统功能,防止非受权用户对系统的非法入侵。根据角色所赋于的权限,可以限定用户对系统功能模块的访问,系统根据权限将合理请求的页面发送给用户浏览器或者对非授权用户的请求予以拒绝或禁止。

三、数据安全

经费预算系统运行于复杂网络环境中,其中传送和保存的数据属于系统机密,不能被未授权的用户进行访问,因此对系统数据库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如果用户信息数据泄露,则整个系统就将以透明的方式面对入侵者,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入侵者如果通过了前面建立的系统防线,进入了数据库服务器,则保证系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首先,就是要对系统用户的用户口令进行加密,在经费预算系统中使用了散列加密算法对密码的进行加密,散列加密存储的密码是原来数据的数字指纹,而不是数据本身,也就是说,你没有办法倒转加密过程来获取原来的数据,你只能对新的数据进行散列然后进行比较,以验证用户的合法性。在ASP.NET平台下实现对数据的散列加密很容易,用ASP.NET安全模型下的HashPassword For StoringlnConfigFile方法即可实现。其次,可以对整个数据库中的数据使用SQL Server 2008中的透明数据加密(TDE)方式来进行保护。TDE对数据库文件和日志文件进行保护,对系统而言没有什么改变,数据进行数据库写操作时,数据库系统会先将数据加密后再写到数据库文件之中,而进行读操作时,数据库系统也会将用户所需的数据解密后再返回给用户。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有力地保护了系统数据的安全。

另外,经费预算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SQL Server 2008。使用了ADO.NET中的SQL Server.NET数据提供程序实现对系统数据库的操纵,在对数据的操作中又使用了存储过程技术。这样,就避免了用户直接访问数据库表与“SQL注入攻击”。

四、结束语

本文对基于B/S架构、ASP.NET平台的经费预算系统的网络安全设计进行了讨论。由于经费预算系统运行于复杂的网络环境,处理的数据敏感。因此,在安全设计上,既要考虑系统访问的合法性,又要考虑数据访问的安全性。针对相关的安全问题,本文给出了基于ASP.NET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兰静.ASP.NET数据库访问技术[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09)

[2]汪捷,杨宗凯,吴砥..NET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J].微机发展,2004(11)

[3]刘爽,易珺,聂笃宪,张世雄.利用ASP.NET中ADO.NET技术实现数据库的动态访问[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20)

[4]徐岩柏.ASP.NET数据库访问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09(11)

学校经费预算制度 篇8

报销 经费使用

学校印章的使用及管理规定

学校印章的使用是学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和我校的实际,特做如下规定;

印章的使用:

1、学校校印

凡以学校名义向上级有关部门所作的书面报告请示等,经学校领导审阅同意后可用校印。

上级各部门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填报的各种报表经经办人填好签字,送交学校主管领导审阅后,方可用章。

我校人员对外联系工作所开的介绍信以及证明信(证明我校人员的身份,经历、学历或其它有关事宜真实性)可用校章。

学校颁发的各类证书、奖状、奖品,可用校印。

办理教职工工作证、学生证、学生毕业证等证件,可用校印。

2.财务专用章

学校开的专用支票,转帐支票,在责任用章后可使用财务专用章。

3.党支部印章

凡以学校党支部的名义向教育行政部门党组写的请示、汇报材料,经学校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审阅同意以后,可用支部印章。

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培养考查登记表和入党志愿书上的“支部意见”、“支部决议”栏,以及以支部的名义,外出联系工作,党员调出所转的组织关系,可使用支部印章。

学校教职工的政审材料以及学生的毕业升学政审材料可用支部印章。

4.工会印章

以学校工会名义向上级工会组织写的请示、汇报材料,工会的财务开支,可使用工会印章。

5.其他印章

以教务处、德育处、校团委等部门名义向上级组织写的请示、汇报材料,填报的各种报表等可使用处室印章。

印章的管理:

1、学校印章由学校行政秘书负责日常管理使用,其它人不得携章外出办事。若确需携章外出办事应有行政秘书同往按印章使用规定用章。介绍信,证明信,各种表格等需写(填)好内容后才用章。

2、财务专用章由学校财务负责人负责日常管理使用。

3、党支部印章由学校人事秘书负责日常管理使用。

4、工会印章由工会副主席负责日常管理使用。

5、其它印章由相关处室负责人日常管理使用

干部档案管理制度

一、档案借阅制度

1、干部档案一般不外借,确因工作需要,借出使用时,必须按《条例》规定填写《借阅干部档案审批表》,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借阅。

2、外单位借阅本校干部档案,应持单位介绍信,并携带工作证。

3、凡借阅干部档案,借阅单位应派二名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干部到干部档案室借阅。

4、借出的干部档案,必须指定专人保管,不准转借,不准把档案交给无关人员干部本人翻阅。

5、借阅者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向无关人员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

6、借出的干部档案严禁涂改、抽换、增添、圈划、污损。未经批准,不得摘抄、复制。

7、借阅干部档案的时间不超过半日。若需延长使用时间,应办理续借手续。

8、查阅完毕后,要进行查档登记。

二、档案查阅制度

1、查阅干部档案,必须按《条例》规定填写《查阅干部档案审批表》,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查阅。

2、外单位查阅本校干部档案,应持单位介绍信,并携带工作证。

3、凡查阅干部档案,查阅单位应派二名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干部到查阅室查阅。

4、查阅者不得查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

5、查阅者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开档案内容。

6、查阅干部档案,严禁涂改、抽换、增添、圈划、污损。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档案内容,不得擅自将材料装入档案。

9、查阅完毕后,要进行查档登记。

三、档案保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保密法》,保守党和国家机密。

2、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擅自向任何人提供档案或泄露档案内容,不得擅自转移,销毁档案。违者视情节轻重,予以教育至纪律处分。

3、严格执行借阅制度的审批手续,应根据查阅用途,确定提供利用范围。

4、重大节假日前,要对档案进行保密检查,确保档案完整与安全,若发现丢失,泄密事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

四、档案保管制度

1、经常保持库房清洁、整齐。

2、做好防盗、防火、防蛀等六防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档案安全与完整。

3、每年全面核对检查一次档案,发现错号或错放要及时纠正,发现缺少要及时查找,做到帐物相符。

4、及时做好档案的接收、转递、借出、归还等的登记工作。

5、非干部档案管理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库房。

学校经费开支与报销的规定

为了加强学校经费的管理,提高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等规定,特制定学校经费开支与报销的规定如下:

一、全校教职工都应认真执行国家财经制度,自觉遵守和维护财经纪律,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经费开支与报销。

二、按“发票管理”的有关规定,使用和取得的发票或收据必须是国家规定使用的税务发票或是财政部门兼章的合法票据。

三、按“会计法”规定,原始凭据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据有错误的,应该由出具单位重开。

四、财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会计法》等有关规定办事,履行职责,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据不予受理,手续不齐备的需要补齐手续后才能支款和报销。

五、经费的开支和报销

(一)部门经费的开支必须按照经学校审定后的部门预算执行;因特殊情况确需开支的临时性经费,需经校务会研究批准。

(二)各项经费的开支都必须经财务主管人员按有关规定审核签字、校长审批后,由出纳人员支付。审批权限原则上200元以内由财务主管人员审批,200---2000元以上由校长审批,2000元以上需经学校行政会研究。

(三)课时津贴等常规性开支,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按第五条第二款执行。

(四)节日、期末慰问费、教学质量奖等临时性支出,经学校行政会研究确定后,由办公室制表,按第五条第二款执行。

(五)因公学习、开会等需要开支的差旅费、会议费等,凭第二条、第三条所规定的合法票据,按第五条第二款执行。

(六)按规定享受探亲待遇的教职工,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出具办公室探亲证明,按第五条第二款执行。

六、物品的清购与报销

(一)各处室在学校审定的部门预算内需购物品,应提前告之办公室,经财务主管人员复核、校长审批后,由专人购买。

(二)凡1000元以上的物品须有两人以上在进行价格与质量的比较后购买,必须使用转帐支票付款。

(三)经批准购买的物品原始凭据必须齐全,要有经手人签名,保管人员验收,财务主管人员按规定审核签字、校长审批后,由出纳人员支款和报销。

上一篇:公园提升策划方案下一篇: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