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语言交际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六节 语言交际(精选10篇)

第六节 语言交际 篇1

语言交际

语言交际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古代的语言交际研究 西方:

1.语言交际最早研究者(发端)

最早研究:据史料记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对交际的研究是开始最早的。

特点:这个时期的研究还是粗浅的、零打碎敲式的,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2.进行大量系统的研究(兴盛)

出现了一批能言善辩之士和语言交际的研究者。比如,在希腊和罗马出现了著名的“雅典十大演说家”(伊塞俄斯、吕枯耳戈斯、埃斯客涅斯、许佩瑞得斯、伊索格拉底、狄摩西尼、吕西阿斯、安多客涅斯、安提丰、得那耳科斯)。

影响:他们的实践行为为交际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语料,推动了语言交际研究的进展。同时还产生了一批包含语言交际研究内容的重要论著。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写下了《捷艾杰特篇》《高尔吉亚篇》《诡辩学者》等著作,对语言交际提出了很多精辟独到的见解。他十分强调语言技巧的重要性,认为语言具有非凡的力量和动人心魄的特异功能,指出规范的语言交际是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获得知识和认识真理的手段,同时他也提倡质朴优美的语言风格,反对“辞媚哗众取宠”,谴责空谈和阿谀辞令。古希腊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对语言交际的实践及其理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工具篇》《诗学》特别是《修辞学》等书中,从理论方面对说话方式、接收者心理等问题做过较为详尽的阐述,他的基本观点是,语言交际的任务在于唤起舆论,其表达方式应该是华美优雅,不可落入俗套。

3.中世纪(进一步发展,但失去了往日的态势)

原因:当时的研究主要是为宣传宗教服务的,这主要是受当时的社会形势的影响。

特点:这时的语言交际研究一般都是偏重于学校的说话训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能进行娴熟的演说,很少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

学习状态:学校教育

4.近代(文艺复兴到19世纪)

特点:语言交际研究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侧重点在于技巧、语态的训练,理论方面仍然没有太大的进步。中国:

1.春秋战国时期:(极盛一时,黄金时代)

社会背景:政情人事非常复杂,急需有口才的人担当重任,参与百家争鸣,辩疑析理,善于说话的人大多用于当时的政治、外交、礼仪等场合。语言交际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人们从理论、实践、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提高人们的演说、讲学的水平。

孔子:(1)说话要选择场合。“言未及之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2)说话要考虑对方能力。“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3)说话要视对象。“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论语·卫灵公》)。(4)说话要顾及具体环境。“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影响:孔子聚众讲学,周游列国,使其交际理论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荀子:“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大略》)就是他对于美的语言所发出的感叹。他还主张在语言交际中要“与人善言”(《荣辱》),“口不出恶言”(《乐论》);此外荀子还对语言交际的对象、内容、方法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除此之外,还有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2.秦至唐

特点:有发展,但理论建树不大 3.唐以后:(理论发展越来越不行)

原因:1.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限制了人际交往,“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交际活动,使人们的交际活动的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的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不细,行业之间以及地域之间交际不多,这些都使人们之间交往减少;

3.传统的“重文才,轻口才”的观念在这个阶段更加浓厚,以文取仕的科举制度的形成,使语言交际的能力不为人们所重视,研究者也就大为减少。

发展:传统的“重文才,轻口才”的观念在这个阶段更加浓厚,以文取仕的科举制度的形成,使语言交际的能力不为人们所重视,研究者也就大为减少。

国外:语言交际训练方面也主要是为宣传宗教服务的(二)现代的语言交际研究 国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科学技术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突破,这些变化和变革冲击了人们的某些认识。→提出了新的课题→西方国家和日本有了较大发展(课程、书刊、院校)eg:美国的一些院校开设了“说课系”→更重要的是:语言交际纳入到现代科学体系;结果:是语言交际纳入到严格的科学轨道

国内: 1.辛亥革命

背景:大批仁人志士提倡科学与民主,追求光明与自由,为了启发民智,宣传革命,他们走上街头,宣传爱国救民的道理。

结果:演说的兴起,带动了语言交际研究的发展。表现:毛泽东在《十大教授法》《反对党八股》等文中,就语言表达的内容、形式、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阐述。鲁迅、闻一多等人在这方面也曾做了较深入的探讨。

2.新中国成立后

罗常培、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人曾积极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缺点:重文轻语的现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又有所抬头。很多人都醉心于语言本体的研究,很少涉及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

表现:近三十年中,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竟没有一本以指导人们的语言交际为目的的杂志。也没有出版过一本语言交际研究的专著,甚至于这方面的文章都不多见。

3.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局面)

语言学界的人士,从以往的偏重语言的静态结构的研究方面转向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语言功能的动态探讨上来,使我国语言交际的研究得到发展。

同古代的语言交际研究相比,现代的语言交际研究明显具有下列特点: 首先,理论建树较有系统性。而现代的语言交际研究则比较注重对理论的研究。以往的语言交际研究是相当分散的。

其次,研究方法更加科学。

再次,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以往。

第四,研究内容深入广泛,研究队伍不断扩大。二 语言交际的原则

(一)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合作原则(量、质、方式、关系)和礼貌原则

意义:“合作原则”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而且是各原则的基础和前提。(二)合作原则的次范畴 1.数量原则:即说多少

数量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使所说的话达到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2)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2.关系原则∕关联原则:即说话要连续

3.方式原则:怎么说→要求:用词准确,意义明晰

4.礼貌原则

准则:(1)得体准则

a.最小限度使别人受损。b.最大限度使别人受益。(2)慷慨准则

a.最小限度使自己得益。b.最大限度使自己受损。(3)赞誉准则

a.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b.最大限度地赞誉别人。(4)谦虚准则

a.最小限度地赞誉自己。b.最大限度地贬低自己。(5)一致准则

a.使交际双方的分歧减到最小。b.使交际双方的一致增到最大。(6)同情准则

a.使对话双方的反感减到最小限度。b.使对话双方的同情性增到最大限度。

在语言交际方面,它们都应该是双向的。这是由交际的本质决定的。同时:礼貌是有层次性、适切性、文化性的。

克服语言交际的心理障碍

语言交际总是为着一定目的的合作,它是建立在心理接触的基础上的人际交往,即语言交际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心理调节。心理调节的失当或失败就表现为交际中的心理障碍。

语言交际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客观方面如交际环境的变更、对交际对方印象的好坏等都可以产生交际心理上的障碍;

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包括情感、态度、兴趣、气质、性格等许多方面。客观原因也要通过主观方面起作用。(一)语言交际心理障碍的表现 1.嫉妒

产生的主要原因: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特点: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结果:自伤,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危害;

他伤,语言过激会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严重时可能出现出手伤人的现象或是带来社会危害,从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际。2.羞怯

原因:主观方面:羞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自卑感。

客观方面:由于社会经验的多少和社会文化教养等 3.猜疑

形成的原因:客观方面:一是来源于被猜疑者的可疑的行为,这是引起猜疑的最直接的原因。第二是来源于别人的传闻或是有意的挑拨,这种传闻或是挑拨对猜疑起着导火索或是火上浇油的作用。

主观方面:一是由于交际者对人际关系的不正常的价值心理引起。

二是交际主体对人或对事没有正确的或是冷静的态度

(二)语言交际心理障碍的控制与克服

1.从个人角度着眼,加强自我修养,具有宽广的胸怀,在语言交际中必须要有积极的态度。其次,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断完善自我形象。2.求同存异:交际各方寻找已经存在的共同点,或积极改变自身的特点来适应对方,以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从而减少差异。3.理解言外之意 4.克服羞怯

办法:交际方:交际者有积极的交际态度和足够的自信;

交际对象:可以适当地对羞怯者表现出来的长处进行合理的称赞和鼓励,以增强对方的自信意识和自助能力。有意训练

四 语言交际与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必要性:说话总是有一定交际目的的,而表达的失误或失败往往会导致交际的中断或失败,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里,加强思维训练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准确性和条理性训练

准确性是语言交际的前提,它包括表达的准确和理解的准确两个方面。要想使表达清晰、准确,在表达之前,说话人都要对所说的现象、道理或事物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形成正确的判断,做出合乎事实的推理,使表达准确,明晰,紧扣中心。

(二)灵活性和敏捷性训练

灵活性和敏捷性是与语言交际内容和形式的老化、僵化、模式化的现象相对而言的。它往往受人们思维定势的影响。语言表达的任务既要表达正确的思想也要正确地表达思想,更高的要求是花样翻新地表达同一个思想,即一样话十样说。

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训练的有效办法是注意多向的尤其是逆向的和联想式的思维,开阔思维空间,积极利用多种思维方式,从而使思路开阔,使表达游刃有余。

公关语言

公关语言,是一个组织为实现特殊的公关目的而运用的语言。(一)接近

语言交际中的接近包括空间距离的缩短和心理上的渐近两个部分。1.介绍得体

介绍提供的信息要简洁、明了,举止要大方、得体。2.称谓适当

使用称谓要恰当、得体,要注意对方的语言习惯、风俗习性、民族特点以及当时特定的交际环境。注意使用敬语,避开禁忌。

3.巧用“我”字

首先要少用“我”字;其次如果必须使用时,可以在重音方面把它处理为轻声,或者用复数语法意义的“我们”来代替“我”。

4.善于提问

内容上要不落俗套,不问令人难堪的问题,不越权提问,不问对方的隐私,不用质问的方式发问。

与人接近最好还要记住对方的名字;同时,在说话过程中恰当引用他人尤其是你的现时交际对象说过的话。

(二)说服

对于语言交际中的说服行为而言,主要是要遵循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原则。1.循循善诱

循循善诱需要交际主体有步骤地、耐心地、不断地诱导对方进行逐步深入的思考,让其自己领会。

2.曲折说服

一般地说,这种方法主要有借此说彼、旁敲侧击、反向激将以及以褒代贬等几种方式。

3.情理相济

要以真挚的情感去打动对方,让被说服对象在富于人情味的说服中接受对方的意见或道理。

此外,说服工作中,还要注意给对方适时的鼓动、必要的批评。(三)

应急

要求人们在交际中要思维敏捷,表达机智。一般地说,在应急过程中要做到急而不乱、不失礼貌。处理方式:

1.因势利导

面对突发的情况,使这种情形的某一方面或整体导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2.双关(一语双关)3.反问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四)拒绝

对对方的不合理的请求或是提问进行否认和表示不接受。一般地说,有这样几种常见的方式: 1.推托拖延(张仪骗楚退兵)2.诱导对方自我否定

3.体态表现(装聋作哑、以笑代答)

语言交际的文明

(一)语言交际文明的基本概念

文明在这里说的是人类社会开化的程度和进步的状态,跟不文明相对,或者说跟野蛮相对。语言交际的文明跟语言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二)语言文明的要求

首先要使用礼貌语言(应避免两种情况:一种是内心很好,说得不对;一种是内心不尊敬,表面上说得很好听;应当表里如一)

其他要求还有如:

1.不要啰唆

从语言文明的角度看,啰唆是怕别人听不懂,小看别人,不平等待人。常表现在“煲电话粥”。2.要耐心听对方的话 3.要有内容

4.恰当答话

第六节 语言交际 篇2

2014年以来成本压力增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成本上升。

中央空调是一个人员技术相对要求比较高的行业,而且制造企业相对集中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2014年以来,生活成本大幅度提高,使得用人成本“水涨船高”。同时,政府加大了对社会保障的监督管理,除了支付员工工资以外,其他的社会保障性费用也相应增加。另外,全球经济的普遍复苏造成了各行各业都处于景气度较高的态势,或多或少导致了用工的紧缺。一系列因素造成企业综合用工成本普遍提升,增加了今后企业运营管理的难度。

(2)营销成本逐渐加大。

以往中央空调是一个供需相对平衡的市场,随着不断有企业品牌进入淘金,使得市场竞争日趋加剧,营销成本也随之大幅度上升。

(3)市场供给快于实际需求增长,竞争不断加剧,推动中央空调价格持续走低。

现阶段供求关系仍是决定中央空调价格的最主要因素,供给宽松是近年我国中央空调市场的主要特征。从市场发展角度看,任何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成熟市场,都会伴有适度的产能过剩,通过市场充分竞争优胜劣汰,从而保持市场发展活力。当前国内产销比值较低,基本在合理的可控范畴之内。

(4)居民收入大幅增长,购买支付能力转强,需求的有效释放对中央空调产业快速发展和保持中央空调稳中有降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

第六节 化学肥料 篇3

(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化肥种类和特性。2.铵根离子的检验。3.了解常见化肥试用的注意事项。二.重、难点1.重点:(1)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 (2)铵根离子的检验。2.难点:化学肥料成分的记忆。三.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从化学肥料中挑出属于氮肥的样品,可分小组写出化学式并计算其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板书]:一.常见氮肥的俗称及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名称

氨水

碳酸氢铵

硝酸铵

硫酸铵

氯化铵

尿素

俗称

气肥

硝铵

硫铵

化学式

nh3·h2o

nh4hco3

nh4no3

(nh4) 2so4

nh4cl

co(nh2) 2

含氮量

15%-17%

17%

35%

21%

26%

第六节-时令花卉栽植施工方案 篇4

花卉为园林绿化、美化和香化の重要材料。尤其草本花卉,花色艳丽,装饰效果强,美化速度快,不仅可以创造优美の工作、休息の环境,还使人们在生活之中,劳动之余得以欣赏自然,有助于消除疲劳、增进身心健康,达到为人们生活和生产服务の目の。不仅绿化、美化了环境,还起到防尘、杀菌和吸收有害气体等卫生防护作用。大面积の地被植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

一、地形整理

整地の质量与花卉生长有重要关系,可以改进土壤物理性质,使水分空气流通良好,根系易于伸展,土壤松软有利于土壤水分の保持,不易干燥,可以促进土壤风化和有益微生物の活动,有利于可溶性养分含量の增加。通过整地可将土壤病菌害虫等翻于表层,暴露于空气中,经日光与严寒等灭杀之,有预防病虫害发生の效果。

在原机械平整场地の基础,在花卉栽植区域进一步用机械粗平,因场内倒运土方过度密实の地块深翻40~50cm,同时需施入大量有机肥料。

整地应先翻起土壤、细碎土块,清除石块、瓦片、残根、断茎及杂草等所有垃圾。基本粗平后,撒施充分腐塾の有机肥不少于5kg/㎡,然后用旋耕机深翻30cm以上。整地在设计许可の范围内提高了排水坡度以利排水防涝。

二、定点放线

用经纬仪、标杆、测绳、钢尺等仪器和工具参照已施工完毕の园路、广场等设施位置,按设计图纸要求测放出花卉栽植轮廓线。

三、起苗

起苗应在土壤湿润状态下进行,以使湿润の土壤附在根群上,同时避免掘苗时根系受伤。如天旱土壤干燥,应在起苗前一天或数小时充分灌水。裸根移植の苗,用手铲将苗带土掘起,然后将根群附着の土块轻轻抖落,勿将细根拉继或使受伤,随即进行栽植。栽植前勿使根群长时间暴露于强烈日光下或强风吹击之处,以免细根干缩,影响成活。带土移植の苗,先用手铲将苗四周铲开,然后从侧下方将苗掘出,保持完整の土球,勿令破碎。有时为保持水分の平衡,在苗起出fpg

fpg 后,可摘除一部分叶片以减少蒸腾。但若摘除叶片过多,由于减少光合作用面积,会影响新根の生长和幼苗以后の生长。

四、花卉选择运输

花卉应选择健壮无病虫害の植株。因花卉抗逆性较差,所以运输距离一定要缩短,同时注意运输途中の保湿、保温、通风等设施。

五、栽植

1、栽植时间尽量选择无风の阴天进行,如工期紧张也应在上午10时以前,下午2时以后进行,避免中午阳光暴晒,并且在移植时应边栽植边喷水,以保持湿润,防止萎蔫。

2、栽植时应先按设计密度要求计算出株距(如16株/m2一般情况下株距为25cm),然后按株距要求栽植出轮廓线,然后再由外向内依株行距逐行栽植。裸根栽植时应将根系舒展于穴中,勿使拳曲,然后覆土。为了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必须妥为镇压。镇压时压力应均匀向下,不应用力按茎の基部,以免压伤。带土球の苗栽植时,填土于土球四周并镇压之,不可镇压土球,以避免将土球压碎,影响成活和恢复生长。

3、花卉栽植深度应与原苗圃栽植深度相平或略浅,尤其是在回填土地段,以防止因栽植过深而造成根系积水,影响长势甚至死亡。

4、栽植完毕后,以细喷壶充分灌水。第1次充分灌水后,在新根未生出前,亦不可灌水过多,否则根部易腐烂。小苗组织柔弱,根系较小而地上部分蒸腾量在,移植后数日应遮住强烈日光,以利恢复生长。

5、运抵现场后の花卉12小时不能栽植完成の须临时假植,采用遮荫,喷水养护等措施。

六、栽植后の养护管理

1、整理修剪:栽后将上年の枯枝败叶修剪清除干净,为防止病虫害の传播需烧掉或深埋。

1.1修枝:剪除枯枝、病枝、残枝或过密细弱の枝条,促进通风、透光,节省养份,改善株型。

1.2摘叶:叶片过于茂密,影响开花结果,因此要摘去部分老叶,下脚吕和部分生长过密の叶。

fpg

fpg 1.3摘心:摘除某些枝条の顶芽,尤其是幼苗期早行摘心,可促进分枝,使植株丛状,可增加花の数量或使花变大,提高观赏价值。

1.4除芽:即除掉过多の腋芽减少不必要の分枝,以集中养份,使花朵更美丽。

1.5去蕾:摘除过早发生の花蕾或过多の侧蕾,使养份集中,使花美而大。

1.6整形:根据各种花卉の外观形状,除去参差不齐の叶片,保持植株の外形美观。

2、浇水、排水、浇灌用水以清水为佳,以河水、湖水最为适宜,深井水在夏季时应经过贮晒1-2天方可使用。夏季浇水应避开中午,以早晚为宜,深秋冬季浇水应在晴天上午十点左右进行。浇水时尽量以喷洒の方式,不宜直接浇在根部,要浇到根区の四周,以引导根系向外伸展,以免影响正常开花或缩短花期。夏季降雨后应及时排水,以免因积水而造成根部腐烂死亡。

3、施肥:花卉栽后经过10-20天后の缓苗以后,花前、花后各追施肥料一次,种类以经过沤制の饼肥加水稀释后在土壤较为干燥时进行开沟或穴施,施后第二天浇清水,以免“烧根”。全年施肥5-6次,但要薄肥勤施。注意观蕾切忌施肥,否则会引起落花。在花卉观蕾前或落花后,还可用喷雾器叶面喷施浓度为0.1%~0.3%の磷酸二氢钾、尿素、硫酸亚铁等肥料,以补充钾、铁等元素。

4、中耕除草:雨后或浇灌后但土壤不能太湿时应及时中耕,以保证土壤の通气性,提高花卉の长势,深度以不伤根为原则。花卉长势旺盛时节因根系密布且较浅,中耕易浅,以3-5cm为宜,避免过深伤根。除草应在杂草发生之初,尽早进行。因此时杂草根系较浅,入土不深,易于去除,否则日后清除费力;杂草开花结实之前必须除清,否则,1次结实后,需多资历除草,甚至数年后始终不能清除;多年生杂草必须将其地下部分全部掘出,否则,地上部分不论刈除多少,地下部分仍能萌发,难以全部清除,也可结合中耕进行。

5、病虫害防治:花卉病虫害の发生较苗木更为严重,尤其像蚜虫,红蜘蛛、白粉病、黑斑病等花卉与苗木之间相互传播,在防治花卉病虫害の同时,也要对树木进行防治,同时适当增加花卉防治の次fpg

fpg 数。选用农药种类时应以低毒,无味且对花卉无药害为原则,如用菊酯类农药为好,像敌敌畏、氧化乐果等高毒,易产生药害の农药则禁止使用。

第二章 第六节 小学德育与美育 篇5

学生指导

第六节 小学德育与美育 一 小学德育(一)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有目的的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二)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是按照特定国家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公民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法制教育,以及社会行为规范教育。

思想教育事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道德教育,主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辅导。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与本质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因此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造就道德主体和再生产道德主体的过程。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1)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2)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有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等因素。3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知即品德认识

品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情即品德情感

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意即听德意志

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品德行为

示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品德赖以形成的内部因素,也是衡量学生品德发展的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志。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五)小学德育的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4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六)小学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我国学校德育途径是广泛多样的,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1小学德育的途径 思想品德课

课外、校外活动

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劳动

这是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 少先队活动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2小学德育的方法

它包括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 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1)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又叫说理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的方式: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如果讲解、报告、谈话、讨论、辩论读书指导等;②运用事实进行说理教育的方式(2)榜样示范法

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3)陶冶教育法

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是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4)实际锻炼法

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活动(5)品德修养指导法

品德修养指导法,主要包括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等。(6)品德评价法

奖励,惩罚,评比和操作评定等。考题再现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是()A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C正面教育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解析

D 小学教师用小红花小红旗的奖励方式来鼓励学生诚实助人为乐的行为,这种方法是()A实际锻炼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解析

D 二 小学生的美育心理与美育工作(一)小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

衡量小学生审美心理发展有三个标准,即审美态度的发展、审美趣味的发展和审美感受力的提高。特点:(1)审美形态的范围扩大(2)相当稳定的审美偏爱

(3)有了比较具体的美与丑的审美评价标准(4)审美感知的敏感性在提高

(5)明显的接纳和理解艺术形态和艺术风格的困难

(二)小学生美育的方法和策略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3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1)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

第六节 语言交际 篇6

一、行文关系与原则

公文是实实在在的办事工具,制发出来的文件不是上报、下发,就是平行往来,总之它总是要运行的,这就是“行文”。行文是公文制发全过程得重要一环,指的是一个机关给另一个对方机关或内部机构发文,这一发一收之间必然构成一对行文关系。机关、团体、单位之间的关系,通常包括上下级关系、平级关系、业务指导关系等几种,公文的行文关系必须以这种隶属和相互关系为基本原则进行行文,不可超越这个原则。

按照上述原则,各级机关或单位之间的行文可分为:下行、上行、平行三个方面。

(一)下行文

下行文是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行文。在下行文的行文关系上,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六点:

(1)要选准下行文种。包括决定、决议、命令(令)、指示、通知、通报、意见、会议纪要、批复等。属于非法定文种的文件,对下不可直接发出,应另加通知作为主体,将下发的非法定文种作为附件,一并下发。

(2)一般只发直属下级,也可以扩大所属各级。

(3)公文性文件(如公告、公报、布告、通知),凡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直接和冠达人民群众见面而不另行行文的,应视为正式公文。

(4)对下属受双重领导的单位,一个上级机关向这种单位下行批复、专门性的决定和通知时(例如领导成员的任免、机构的增减、业务上的重要事项等),应当根据需要,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5)上级机关不可与下级机关联合向基层行文。

(6)本机关的党组不能向下属机关的党组直接行文,更不能向下一级行政机关行文。因为它们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一个行政机关的党组,只对本机关行使党的领导,对上只对上级或同级党委负责并报告工作。以党组名义报给上级党委的请示、报告,党委可批转(转发)下属单位的党组织要求贯彻执行。

(二)上行文

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包括有业务指导关系的上级机关在内)的行文。在上行文的关系上,应注意把握以下四点:

(1)要选准上行文种。即请示、报告和上报的意见。议案在某种意义上讲应视为上行文种。向上级报送非法定文种的公文时,如总结、计划、调查报告等,可另加以报告作为载体的“文件头”,如系简报可直接报送。

(2)一般不能越级行文。

(3)党政不能直接交叉行请示、报告性文件。

(4)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在向上级报送“请示”时,应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不可一并主送。

(三)平行文

平行文是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在平行文的关系上,应注意两点:

(1)要选准平行文种,即函和周知性的通知。

(2)平行文在写法上要做到态度谦和,多用商量的语气,不能强加于人,更不能用指示性的口吻。

二、行文关系中常见的错误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产生都有其客观规律性。公文的行文关系,也不是随意发生的,是按照机关的性质、地位、隶属关系及职权范围来划分的。不论是公文的撰写还是传递,都要正确地按照行文关系去做。只有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使公文起到办理公务的“一种重要工具”的作用。这对于提高党和国家机器的组织管理效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公文的制发中,存在着不符合正确的行文原则的现象,这给公文的正常运转和准确、快速的传递、处理造成不少麻烦,而且给实际工作也带来很多不应有的失误。其具体表现是:

1.党政机关上下之间相互行指令性、报告性、请示性文种 如某局党委直接向局属各公司的行政机构发指示,某县委向县直各行政部门发指示性通知(这些机关、部门的党组仍然存在),这两种情况应以向各公司及县政府和县直各单位的党组、党委行文为宜。

再如某县粮食局以局行政机构的名义向县委报送工作总结,某一农垦总场以行政机构的名义向县委报送工作总结,某一农垦总场以行政机构名义向各分场党组织发紧急通知等,这些行文方

法也是不妥当的。前一种情况则应改为以粮食局党委的名义向县委报送为妥,后一种情况则以改为农垦总场党政联合行文为好。

2.上下级行政机关的党组相互上行文或下行文,以某一机关党组的名义向外机关行指令性文种

如:某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直接向市政府所属的行政机构发指示性通知,要求各局、委、办和市属各企业、事业单位认真宣传贯彻中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并要求这些单位将宣传贯彻的情况予以报告,这样行文是不合适的。因为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与市直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名义就有关安全生产法规的宣传贯彻问题提出具体意见上报市委,请求批转全市各单位的党组织,予以贯彻执行;或以市人大常委会的名义,直接行文给它的执行机关——市人民政府,再由市政府或采取转发的形式,或采取另行发文的办法,要求市直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

3.党政不分、多头主送

如某市所属一个区的公安分局,在报送《关于我区当前治安主要情况及今后工作的意见》时,主送机关写的是“区委、市局”。这不仅在行文上造成党政不分,而且容易给工作带来一定麻烦。要么造成区委、市局都不批复,要么造成双方都作出批复而批示的意见恰恰相反的现象,这就不便于下一步工作的顺利进行。

4.上下级机关联合行文

例如某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文件头却是与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并列行

文。市政府与安全生产监督局不是平行单位,后者是前者的下属局。市政府作为全市的最高行政机关,这样行文足以解决问题,而挂上一个管理部门,不但没有增加市政府的权威性,相反却有失行文的严肃性,显得多次一举。

5.平行单位之间使用上、下行文文种

某市教育局向市财政局发送《关于召开我市教育工作会议所需经费的请示》,双方本是平行单位,按照行文关系的原则,平行单位之间不能用请示或报告,同样平行单位之间也不能使用批复。正确的做法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只能使用“函”这个文种。结果市财政局不但安然受之,而且给对方发出《关于同意拨付我市教育工作会议所需经费的批复》。这样行文显然不当。

6.上级部门向下级机关行指令性公文

按照行文关系原则,上级机关所属的主管部门,只能根据本级机关授权或已有规定,答复上级机关向本部门联系、商洽或申请批准的问题,但无权作指示、下命令。

例如:某市教育局给各区、县的卫生局、教育局行文,这显然也是不恰当的。市教育局与各区、县的卫生局没有工作上的指导关系,这样行文极易给工作带来指挥上的混乱。

7.部门内设机构对外正式行文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例如:某市煤炭生产管理局安全处,以处的名义行文给下属的32个煤矿生产单位,要求各单位吸取某煤矿严重瓦斯事故教训,立即开展安全大检查,发现隐患、堵塞漏洞,严防类似事故发生,并要求各单位安全检查整顿的情况作出书面报告。这一行文,内容十分必要,但方式极其不妥。此事应以市煤炭生产管理局的名义行文为妥。

第六节 语言交际 篇7

一、业务经营的安全管理

对营业部的业务经营及财务管理的稽核监督主要方面

(一)经纪业务操作是否依法合规

(二)资金往来是否正常主要是营业部客户资金管理、现金管理是否合规,是否有违规吸收资金、乱拆借等现象。

(三)有否超范围或越权经营

(四)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是否合规

二、营业场所的安全管理

(一)营业场所的安全保卫要求

(二)重要凭证、支票、印鉴的保管制度

(三)票券运送的安全保卫制度

(四)安全保卫值班制度

三、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方案

(一)突发事件的种类

(二)预防突发事件的要求

第六节 语言交际 篇8

观看《在回归中前行——甘南现象解读》教育片有感

按照入党积极分子的群众路线教育主题党课的总体安排,我们集中学习收看了《在回归中前行——甘南现象解读》宣传教育片。

宣传教育专题片介绍了甘南县深入实施“为民工程”的一个个鲜活事例。甘南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解决干部的问题去解决群众问题,使各级干部的宗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为每家每户发放小本本《为民手册》,全天开通为民服务导航电话,解答群众咨询,帮助沟通、解决问题。甘南县还将329名干部纳入选人视野,放到事关发展、民生、稳定等直接接触群众的一线进行锻炼,把“相马”与“赛马”、“公开”和“民主”作为认定干部行为的关键词,让群众打分,群众认可成为干部选用的“风向标”。

观看教育片后,我进行了深刻思考,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践行群众路线、社会管理为载体的“为民工程”,重在培育干部务实为民的作风,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灵魂。在全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前三个月甘南县能够推出“为民工程”这样的自选动作,说明甘南县委抓住了“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扭住了转变工作作风这一关键,顺应了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大势。甘南的变化,特别是甘南干部队伍精神状态的变化,之所以赢得广大百姓的交口称赞,归根结底,是甘南县委让当地群众看到了我们党优良传统的回归与重建。坦率地说,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甘南现象”的出现并非易事,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在要求全县各级干部一心为民、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同时,作为县委书记的梁光敢于带头做出“从今往后,我当标杆,一切向我看齐”的庄严承诺,不但表明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坚定决心,也显示了“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十足底气。

为了让百姓的事真正有人管,为了让百姓遇到问题不再被“踢皮球”,甘南把包括四大班子在内的全县各级干部的手机号及其职责、职权公之于众,并且承诺“谁有事都可以随时拨打”,不但表明了敢于触及矛盾、直面问题的坚定态度,也显示了勇于担当、知难而上的使命意识。

为了让干部队伍形成健康向上、锐意进取的良好风气,甘南县委敢于面对各种质疑甚至非议,理直气壮地加强对干部的学习教育和考核,通过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让广大干部将群众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但表明了咬定青山的执着信念,也显示了踏石留印的果敢作风。

对甘南而言,无论在选人渠道、用人方式上的大胆探索,还是在维护社会稳定、改进司法管理上的创新实践,必然触及积重难返的体制、机制问题乃至形形色色的潜规则。难能可贵的是,甘南县委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敢于动真格的,勇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改革创新的“小气候”,诚心可见,勇气可嘉。

1月20日,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只要真下决心,持之以恒,再难的问题也会逐渐化解。甘南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第六节 语言交际 篇9

中学

备课组:

八年级地理组

主备人:

审核:

年级:

班级:

组名:

姓名:

第六节“西南山城”——重庆

教学目标

1、了解重庆是我国最年轻的中央直辖市

2、了解重庆发达的交通运输,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征订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在西部大工业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4、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投资建设三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学好本领,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

预习指导

1.最年轻的直辖市:

重庆位于我国第二阶梯上,四川盆地的与、、、、五省相邻。是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2.发达的交通:

(l)长江与 江在重庆市主城区交汇,水运发挥着重要作用。(2)铁路干线:成渝线(一 重庆),川黔线(一),襄渝线(一)渝怀线(重庆一)。(3)公路、航空便捷。3.重庆的经济:

(1)重庆是长江 游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2)主要工业部门有、、、、等。(3)新的发展机遇: 的兴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重庆的发展供了良好的机遇。

4.重庆的气候与特色:

(1)夏季,重庆与、并称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

(2)秋冬季节,雾日长达1 00天左右,有“ ”之称。

基础巩固

1.我国著名的“山城”、“雾都”是

A.成都 B.重庆 C.武汉 D.南京 2.下列河流按自西向东分布,正确的是

A.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 B.乌江、嘉陵江、沱江、岷江 C.沱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D.岷江、嘉陵江、沱江、乌江 3.重庆位于下列哪两条河流的交汇处? A 长江 嘉陵江 B 长江 雅砻江 C 长江 岷江 D 长江 大渡河 4.重庆的名吃是

A 臭豆腐 B 火锅 C 涮羊肉 D 果脯

拓展延伸

从重庆乘火车分别到兰州、北京和广州,需要经过哪些铁路干线?

探究示例 潜能开发

【例题】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长江沿线更加明显,其中著名的“三大火炉”是

A.宜宾、重庆、宜昌 B.宜昌、武汉、九江 C.九江、南京、上海 D.重庆、武汉、南京

【思路分析】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多雨,但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正值伏旱天气,干旱少雨,太阳辐射强,温度更高,尤其以武汉、南京为最。长江上游的重庆由于位于四川盆地,热量不易散发,容易积累,加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更显闷热。

【答案】D。

总结归纳

年轻的直辖市

1.重庆市原先属于四川省,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直辖市。2.“西南山城”:重庆市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地少。

3.西南交通枢纽:长江与嘉陵江交汇,水运便利;四条铁路干线交汇();公路四通八达。

4.长江上游最大工业城市: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工业规模较大。

5、我国四大直辖市中最年轻的、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探究点拨

此题强调了三个知识点:一是三大火炉的名称、位置。二是重庆高温的原因。三是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

【评价反思】

自我评价: A 优

B 良

C 合格

D不合格

第六节 语言交际 篇10

第六节 中国工会与劳动立法的良性互动

世界上第一部劳动法首先是工人运动尤其是工会斗争的产物,而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工会组织的成长和壮大,工会和劳动法始终唇齿相依,密不可分。进入WTO时代,中国的劳动法律制度已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相应地,中国工会也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符合中国国情,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及社会保障体制的形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考察中国的现实国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从工会及劳动法各自的角度上分别展开。

一、 从工会的方面看,认清自己的身份,找准自己的位置,集中精力履行基本职责,积极促成劳动法的有效实施,是当前工会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 角色的重新定位

1.国外的一般做法

工会――工人的联合会,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组织,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是工会性质的基本要求,也理所当然成为工会组织的基本宗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认为工会只是受雇人的团体,属于职业团体,由此对工会的法律地位一般做以下几方面的规定:(1)工会只能是雇工的团体;(2)工会不得有政治目的;(3)工会具有法人资格;(4)工会有组织罢工、同雇主或其团体谈判并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1.可见,西方国家只是将工会定义为代表劳动者利益的集体劳动关系的一方主体,要求其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发挥作用,而禁止工会具备其他政治性和社会性的职能。这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的做法。

2.中国的传统体制

我国对工会的理解却从未从单一的职业团体的角度来进行,或者说工会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劳动关系。由于历史及体制的原因,中国的工会被赋予亦或说争取到数种职能,从而兼具多重身份。

一方面,按照1988年10 月颁布的《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重要的社会政治团体。为了适应这一地位,工会十一大将工会的职能概括为四项:(1)维护职能,即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和民主权利;(2)建设职能,即吸引职工参加改革,努力完成经济与社会发展任务;(3)参与职能,即代表职工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参与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4)教育职能,即引导和教育职工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1992 年施行的《工会法》更是将工会的职能提升到组织和教育职工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协助政府开展工作,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高度(原《工会法》第五条)。一言以蔽之,传统体制中的我国工会组织始终以“重要的社会政治团体”作为自己的`定位依据,由于负担了许多本应该由政府承担的任务,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了准政府机构。

而另一方面,我国《劳动法》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法》第三十三条)。原《工会法》也作出了同样的表述:工会可以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签订集体合同(原《工会法》第十八条)。在实践中,我国的工会组织也积极争取在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上享有较大的权利。这些都表明,我国的工会又具有集体劳动关系当事人的身份。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国的工会既是一个“政治团体”,又是一个“职业团体”,成为了三头六臂的“多面手”。问题在于,作为政治团体,工会便游离于劳动关系之外,不仅应该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而且还被视为企业的利益共同体,以企业与职工之间调解者的身份分担企业的部分管理职能。相反,从职业团体出发,工会只能被安排为劳动者向资方作斗争的工具,参加集体谈判,以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为唯一要义。显而易见,上述两种角色的对立是难以调和的,共存于同一躯体之内,冲突将不可避免,而这正是我国工会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也就是 “工会工作难搞、工会干部难当、职工利益得不到维护、工会的作用发挥不出来”的问题。

3.问题的解决

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有历史及体制的原因,但我们对工会的两种角色未加区分和排列,一概等量齐观的做法应该是引发矛盾的症结所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廓清工会的身份,以正本清源。具体来说,当前我国工会需要重新定位,尽量淡化政治团体的色彩,突出职业团体的特征,强调其作为集体劳动关系主体的身份,发挥平衡劳动关系的作用,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值得欣慰的是,新《工会法》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会的基本职责,并将之具体化。这无疑是工会真实身份的一次回归,必将极大地促进工会基本作用的发挥。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新《工会法》也增加了一些关于工会在教育职工、参与管理职能方面的条款。因此,工会改革迈出的步伐还不够大,角色的回归还很不到位,这都有待于我们沿着既定的思路继续完善工会组织与工会工作,早日回复其本来面目,以实现其与劳动法的协调互助,共同完成保护劳工、维护劳权的重任。

(二)工作的重心转移

角色的转换需要工作重心的转移来体现。对于我国工会来讲,为配合劳动法的实施,贯彻新《工会法》的精神,当前的工作重点应从参与国家管理、企业管理转移到作为集体劳动关系的一方主体代表职工参加集体谈判、签订集体合同上来。

集体合同的重要意义毋须多言,但我国集体合同的实施状况却令人忧虑。一方面,近年来集体合同在我国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另一方面,大量的集体合同又流于形式。许多企业虽签订了集体合同,但并未真正形成集体协商机制。无论是企业还是职工均认为集体合同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毫无作用,一个突出的表现是集体交涉至今未在解决大量存在的群体争议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工会的定位不恰当,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都离不开工会,因为集体劳动关系直接发生在工会与用人单位之间,作为劳动者的代表,工会直接享有集体合同上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但现实中我国工会却远未发挥其在集体合同中应有的作用,不言而喻,这主要是在传统体制下负担了许多本不应该由其承担的任务,例如评选劳动模范、组织福利分配、参加企业管理甚至于维护社会安治等。这些旁枝末节免不了会干扰甚至取代工会在协商谈判和订立集体合同方面的工作。

另外,根据我国的法律及相关政策,工会不履行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应对职工和上级工会付道义和政策上的责任,根据情况接受会员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和上级工会的处理。2换言之,如果违反集体合同,我国工会不承担法律责任,只承担“道义责任”。由于缺乏强制性的、物化形式的责任约束,工会对集体合同的落实和效果自然不会关心,因而我国集体合同流于形式的现状也就在所难免了。

正因为如此,配合角色的重新定位,我国工会应该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上来并承

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才能避免集体合同的形式化,将劳动法通过集体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的意图贯彻到实处。因应现实的需要,新《工会法》增加了在这方面的权利和责任,为我国工会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可惜,新《工会法》在涉及工会自身的法律责任,尤其是违反集体合同的法律责任方面仍然是一片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二、从劳动立法的角度讲,一方面,应该积极地配合工会的转型,以法律的形式将工会改革的成果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也应该照顾到我国工会的特殊地位和特别职能,创造适当的空间支持工会相对独立的发展。

我们说,加入WTO后,我国工会面临角色的重新定位和工作的重心转移,这种转变客观上需要坚实的制度安排予以支撑和正式的法律规范加以体现,这就离不开劳动立法的协调与支持。具体来说,当前应该加强劳动领域内涉及工会的专项立法,如《集体合同法》,详细规定工会在集体合同签订及履行中的权利义务,为工会转型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另一方面,工会主要定位于劳动者的职业团体,并不意味着工会要完全纳入劳动法的调整框架中。我国工会不仅仅是劳动者的职业团体,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团体,虽然二者有主次之分,但并不妨碍工会作为政治团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也是现实社会的需要。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工会关系既有归属与劳动关系的经济关系,也有游离于劳动关系之外的政治关系(如工会作为社会政治团体在国家政治体系中行使各项政治权利);既包括工会的外部关系也包括工会的内部关系(如工会的内部组织之间的关系),这些内容无疑是劳动法所无能完全包容的。3立法者应该正视而不应回避这一现实,应该考虑而不应忽视这项因素。因此,基于特殊的国情,根据现实的需要,我国的劳动立法不应该也不可能将工会关系完全纳入自己的调整范围。留出适当的空间交由工会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调整部分特殊的工会关系,形成工会与劳动法之间既相互配合又相对独立的良性互动格局,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1 引自董保华著《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7月第一版,第245页。

2 参见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基层工作部编《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实用教材》,科学普及出版社1月版,第150页。

3 参见常凯、张德荣著《工会法通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24-25页。

上一篇:一些学习心得呵呵下一篇:大学毕业生精彩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