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教学中对话理论的文献综述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阅读教学中对话理论的文献综述(精选7篇)

关于阅读教学中对话理论的文献综述 篇1

内容摘要:本论文通过对对话理论的概念的阐述,参照对话理论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来进行分析,着眼于语文阅读教学领域中对话理论的研究现状,力图找到在对话理论视野下对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对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研究者们理解以及其总结出的教学策略的归纳和整理,针对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模式的整理和分析,阐明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仍处在初期阶段,本论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力图为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发展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对话 对话理论 语文阅读教学

伴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近些年来,作为一个新的教学理论,“对话”理论已逐步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来。而伴随着不断深入的课程改革形势,这一新的理论在教学当中如何应用和实施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把对话理论引进语文教学能够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更多的研究空间。这一理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身其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这一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目前尚未成熟,我们还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实践、总结和完善。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文献研究和调查的角度,通过梳理相关的对话理论,反思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总结出对话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的现状及误区,并积极探索在教学中真正实现“对话”的有效途径。为了完成这篇论文我对国内现有的有关对话理论和语文阅读教学的文献进行了阅读、筛选、分析和归纳,梳理并评价了此类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对话理论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1.对话的概念 一般来说,“对话”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对话被认为是与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形态,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广义的对话事实上己经完全超越了原始的以口语交流为特征的纯粹的语言学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社会和文化的深广意义。系统地来说,作为一种相处原则,对话往往与尊重、平等、民主、坦诚、包容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交往策略,对话往往与共同参与、主动介入联系在一起,即通过敞开、接纳、回应、碰撞、沟通、协作、交流、互动等,达成视界的融合,实现共同的理想。对话作为关系思维的表征,既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人与文本之间。2.对话理论的历史发展

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对话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以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可以称之为孔子的“教育”对话录,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被认为是一种政治对话。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被认为是“对话”理论的鼻祖,他认为,人类只有依托语言或话语才能生存、思考与交流。

二.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对话”理论的研究现状 1.对话理论的理论探索简况: 为了实现和传统阅读理论相结合的目的,随着对阅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界引入了“接受美学”、“主体间性”、“对话理论”等西方阅读理论,为举步维艰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学者王荣生发表《<语文课程标准>的“对话理论”》一文,详细解读了“新课标”中的“对话理论”,提出它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两个命题的观点。并在文中细致地分析了两个命题,强调维护学生“倾听”权和“言说”权的重要性。此文得到相当的认同,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俞学雷在《阅读教学的主体间性论》一文中深入地阐述了对话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主体间性。他指出阅读教学是一种带有文学解释性质的主体间性对话,主要体现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文体改写,包括文本预读(生本对话)、文本续读(师生对话)和文本改写。史绍典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发表《“对话”细说》一文,从与一线教师的谈话中明确了什么是“对话”;探讨了对话机制的建构,对话的问题等,这对实施阅读教学的对话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建议。2.对话理论的实践探索现状

课改至今,“对话理论”己逐渐为人们接受并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中,研究者和教师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和对文本的解读。吴礼明等《关于“对话”的对话》一文指出当前对话教学存在两个弊端,一是认为师生之间不可能平等;二是认为提倡对话就是让教师放弃引导。李镇西则在《共享:师生关系新境界》一文中提出“共享式”的师生关系新模式,教师发挥着“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的作用,与学生在对话中互相影响,补充、促进。王尚文在《“对话型”语文教学策略》一文中探讨了要引导学生在读写听说的活动中树立对话的态度;基本的对话规则是对话得以进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有效对话也离不开知识的支持;教师要有意识地与学生共享阅读成果等问题。韩雪屏借鉴中外有关接受美学的论述,撰文—《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指出要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效的对话,需要从两个切口入手:一是发现文本的创作空白,主要类型有预设,角色、省略、隐蔽、中断、冗余、陌生化、隐喻化等;一是寻找生成意义的对话策略,主要有形成期待、还原语境、补足填充,联想触发、追本溯源、汇聚比较、动态积储等。

总之,引入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话理论为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亮点,它需要在一个本土化、实践化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完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显现出那些潜在问题和现实困难。所以,作为研究者、实践者,不仅应该关注对话理论在纯理论方面的发展,更应该关注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理论的出现。

三.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为达到确保对话型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的目的,研究者总结出如下教学策略: 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强化平等对话的主人意识;教师要善于提出适当的对话话题,丰富平等对话资本,激发平等对话欲望;教师要善于动员学生全体参与,确保对话的中心为每一个学生个人,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要善于在“对话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个性特征作为对话教学的突破口;实施“对话式”语文教学必须改革评价机制以三维目标的实现作为阅读对话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以上教学策略从出发点来看都是一致的,都是从教学对话的角度来谈,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侧重从阅读对话角度来总结对话策略的,主要有韩雪屏教授的《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它是这样表述的:1.形成期待;2.还原与填补;3.探源与汇聚;4.颠覆与重建;5.借鉴与反拨;6.读以致用。王尚文教授也注重对学生“指点听说读写的门径”。应该说,综合以上两方面策略来进行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才可能是清晰、有效的。四.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关于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也是研究热议的话题,但对这一新模式的探索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尤其是在关于对话教学的理论剖析尚不够深入透彻的前提下,就显得任重而道远。汪应禄在《关于构建对话型语文教学模式的思考》一文中提出:新模式有一个源于具体情境又超越生活情境的母语教学环境;新模式有一个高扬民族文化又尊重多样文化的言语对话平台;新模式有一个注重教师引导又强调课堂讨论的课堂运行机制。王旭兰则在《“对话”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一文中认为:根据“互动—合作”的理念,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模式来构建“对话体”的课堂教学:感悟式、探讨式、综合式。杨生春在《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构建》中提出:创设情境,确立话题;阅读理解,自主探究;对话交流,相互切磋;形成认识,拓展运用。对话型语文阅读教学还处于探究阶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新问题,这也引起了有关研究者的关注。问题诸如:强调文本与读者的对话,什么样的对话才有利于作品意义的建构;鼓励读者的不同读解,如何倾听读者的不同声音;打破课堂的传统有序状态,如何调控课堂组织秩序。以及,对话应建立在“质疑”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对话而对话;“对话理论”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应加以区分。还有,当前阅读对话教学中,文本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表现为:对文本的狭隘处理、对文本的冷落、对文本的任意性解读。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对话理论的进一步认识。

关于阅读教学中对话理论的文献综述 篇2

1、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理论是John.Sweller等人于80年代所提出,主要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考察学习和问题解决。它以资源有限理论和图式理论为基础。认知负荷理论认为:问题解决或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认知活动均需消耗认知资源,若所有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总量超过了个体所具有的资源总量,则存在资源分配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学习或问题解决的效率,此时称为认知负荷过重。Sweller根据来源的不同,区分出三种认知负荷:一是内在的认知负荷,它由学习材料的结构和复杂性引起;二是外在的认知负荷,它由信息呈现的形式和方式施加;三是有效认知负荷,它由学习者努力地加工并理解材料造成。

2、图式理论

按照信息处理模式,进入大脑的各种信息以认知图式的形式存储于长期记忆中。认知图式是依据其处理方式组织长期记忆中信息的认知建构。认知图式对于完成学习的解决问题等智力活动必不可少。首先,存储长期记忆中的认知图式是人类形成知识的基础,通过它我们获得新知识。此外,通过减轻工作记忆负担,认知图式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虽然认知图式对于习得知识和解决问题非常关键,然而单纯靠掌握一些认知图式还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及解决问题。为此,学习者必须反复练习,使其获得的认知图式“自动化”起来。

二、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英语阅读和听力教学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1、研究范围

认知负荷理论主要被应用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大至各个学科的教学设计,小至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在英语教学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负荷理论在英语教学中整体的应用,另一类是认知负荷理论分别在听力、阅读、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研究内容

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是从引导资源合理分配的角度为学习材料的设计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该理论认为:影响认知负荷的因素有三个:(1)、个体的先前经验;(2)、学习材料的内在本质特征(尤其是因素交互性);(3)、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1)听力教学

听力是一个语言解码的过程,分为语音解码、语义解码和文化解码三个步骤。认知负荷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了听力材料的输入方式、听力文本材料和听者已有的图式三方面对学习者听力成绩的影响。

首先,在听力材料输入方式这方面,有学者认为在语言学习中结合视频材料很重要,但是实验证明有视频的听力输入方式和无视频的听力输入方式对学生成绩有一些影响,在有视频的听力输入方式下,学生的成绩比无视频的输入方式要高一些,但是差异并不明显。不同类型的视频对听者的成绩影响差异也不大,内容视频和场情景视频相对比,内容视频更有效,但帮助不大。加入视频的听力输入方式会阻碍听力理解,相对纯音频的输入方式而言,会加重听者的认知负荷,产生了认知负荷下的一个子效应——分散注意力效应。也有学者认为,组合型音频(有图形和图像等辅助)和纯音频相对比,组合型音频输入方式下,听者的成绩明显高于纯音频输入方式下听者的成绩,这也说明视频对听力过程的影响复杂,兼具了正面行和负面性。因此,许多研究者也指出,在听力教学中要慎用视频信息输入方式。但是如果在听力过程中结合视频来教学的话,可以帮助听者很好地执行文化解码这个步骤。听力过程中,连续输入纯音频听力信息或者组合型音频信息,所耗费的心理资源总量超过了认知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心理资源总量,即所消耗的认知负荷大于工作记忆系统的容量时会出现过载,任何额外的负荷都将不能被处理,听者高度紧张,信息的接受或理解受到影响,因此无法解码。

其次,在听力文本材料的设计和选择上,有学者认为,语音、图像和字幕同时出现会增加听者的认知负荷,最好选择有声音和图像,但是没有字幕的材料。教师在设计练习材料时最好使用分解减负技术,将要加工的材料分解成系列呈现的片段,给学习者留出一定时间和认知资源来组织并整合工作记忆中的信息。练习材料的信息呈现应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可能,谈及图表的文字应该尽量整合到图表之中;2、相关的文字应包含在同一屏幕上或同一张纸上;3、练习题目的顺序应该尽量与相关信息顺序一致。除此之外,听力材料的时长和不相关信息的增加都会加重认知负荷,从而阻碍听力理解。所以在听力教学的材料选择上,我们教师应该选择时长适中和主题信息比较显著的听力材料,这样可以避免分散注意力效应。

最后,在听者已有图式这个因素中,有学者认为听者已有的图式会显著地影响听者的听力成绩,如果听者有与材料内容相关的认知图式,那么他的听力成绩就会越好,所以听者可以认为地补充“图式”,降低认知负荷中耗费的内在负荷和外在负荷,让听力理解趋于“自动化”。国内学者辛自强和林崇德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图形、图像等“图式”信息是听力解码的关键,“图式”越充足,认知过程中耗费的认知负荷就越小,预测就越接近实际,听力解码越容易;相反,如果“图式”欠缺,听力过程中耗费的认知负荷越大,理解变得迟缓,解码就越困难。当听者缺乏有意义的背景知识、答题技巧和听力经验时,听力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认知负荷消耗极低,听力解码变得迟缓。研究证实,人的工作记忆一次只能存储5~9条基本信息或信息块,这意味着认知所消耗的认知负荷既不能超过这个范围,也不能低于这个范围,合理的认知负荷对听力解码才有明显的正迁移作用。当学习者所耗费的的认知负荷处于过高或过低水平,往往高度紧张或者极度厌倦,此时解码效果较差;当认知负荷处于中间水平,解码效果才最好。

(2)阅读教学

阅读是一项综合性的篇章理解活动,涉及阅读者的多项语言技能。在阅读过程中,语言材料被不断的分解,整合,再分解,再整合,直至阅读者完成阅读任务。认知负荷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是阅读策略使用、阅读材料的呈现方式、阅读教材的设计和选择以及阅读者已有图式方面。

首先,在阅读策略上,有学者认为,就大学生阅读理解而言,引导学生首先略读,针对不同问题的文章如议论文写作不同与记叙文,阅读侧重点也不同),采取不同的阅读技巧,降低不必要的认知负荷,提高阅读能力。阅读元认知的自动化能有效借助阅读主体的长时记忆,从而降低阅读主体的认知负荷,是主体获得更多的工作记忆容量来处理阅读任务,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然后,在阅读材料的呈现方式上,关键图示可以削减二语学术语篇理解中的认知负荷,帮助读者构建关于语篇的心理图式,并激活相关的背景信息图式,一个带有复杂层级关系的图式仅代表了一个单位,因此占用了较少存储和信息处理的空间,减小了工作记忆容量的损耗,所以在设计阅读材料时要学会使用图示。

其次,在阅读教材的设计和选择上,有学者认为在选材的广度、内容的难度和学习不同阶段材料难度的跨度都要有精心的设计。同时在泛读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精心的指导,不能一味强调“泛”。这样才能减轻泛读中的无关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内容的难度方面要控制生词量和长难句的数量,所选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难度的跨度方面要注意学生前阶段的阅读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设置适当的阅读任务,能够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学者检验了在加注解释说明的条件下,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是否好于不加任何注解的成绩。结果显示说明型注释(用句子解释说明)在阅读理解中占优势。

最后,在阅读者已有图式上,Mayer,Bove,Dryman,Mars和Tapango发现高年级学生从文章概要中吸得的信息多于从整篇文章学习的信息。因为从读文章概要完全排除了冗余效应和分散效应。他们的Schema帮助他们很快地理解和吸收这些浓缩了的信息。这个发现也让我们注意到了学习者自身具有的图式可以帮助学习者阅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建立学生的阅读图式。

三、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英语教学研究优势与缺陷

1、优势

目前在认知负荷理论下,探讨英语教学,有的研究者借用了原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的博士研究生肖元梅(2005)在其博士论文《脑力劳动者脑力负荷评价及其应用研究》中所引进的NASA——TLX量表来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负荷进行测量。有的研究者使用Paas认知负荷测量模型量表来测量个体认知负荷,因为之前将学习成绩的提高归因为认知负荷的减轻,这种归因的前提是肯定了认知负荷理论,如果再用成绩的提高去论证认知负荷理论,就有“循环论证”的缺陷。这些做法对阅读中特定的材料设计原则和学习成绩变化间的中间量——认知负荷做了客观的定量分析,避免了“循环论证”的缺陷。

2、缺陷

在认知负荷理论下的英语教学研究,主要还是从之前提出的三种认知负荷入手,分别对应了个体的先前经验、学习材料的内在本质特征(尤其是因素交互性)和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三方面,但是并没有跳出这三点。另外不论是听力教学研究还是阅读教学研究,大多数实验都是考查掌握材料所呈现内容的能力而不是如何掌握材料所呈现内容的能力,这样不利于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只考查了知识获取情况,而没考查知识运用情况。

四、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英语教学研究趋势

1、趋于研究个体差异对认知负荷的影响

每个学习者的工作记忆容量都有所不同,这也导致了每个人达到认知负荷的程度不同。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一点,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影响学习者对认知负荷的因素趋于细分

认知负荷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考虑如何引导资源合理分配,并且认为影响学习的因素分别是个体的先前经验、学习材料的内在本质特征(尤其是因素交互性)和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三方面,长久以来,一直是从这三方面进行研究,所以将影响因素细分也值得探讨。

3、提出更多干预教学策略

关于威客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3

胡俊美(1991-),女,汉族,浙江省绍兴人,管理学学士,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研究方向:网络营销。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一种新的模式随之出现,该模式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按劳计酬为标准,以人为中心,将知识、智慧、经验转化为实际的收益,创造除了极高的商业价值,这种新生代模式就是威客。威客(witkey)成为第一个在中国被发现的互联网新领域。威客理论的提出给网络经济时代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威客;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一、威客发展概述

(一)威客发展的一些思考

随着威客行业的发展,威客已经被广消费者和企业所认可,但从总体来看,威客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客户对威客的满意度,威客网站也纷纷走向了经营的瓶颈,影响着威客网站客户满意度。由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威客具有虚拟性,与其他电子商务网站有着类似的弊端,针对威客方面的法律、使用威客的网站信用体系的评价与构建、威客网站支付体系、威客网站的任务定价问题等等方面的不足导致了客户的满意度降低。客户满意是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客户满意程度不仅影响短期效益,并最终影响威客网站的形象和长期的获利能力。

(二)威客网站和模式的概述

威客网站有三种运营流程:(1)现金悬赏任务流程,(2)招标任务流程,(3)威客地图流程。威客模式有四種血型:根据参与的方式不同,威客可分为:A型威客即askwitkey 知道型威客,B型威客即bidwitkey 悬赏型威客,C型威客即c2cwitkey 点对点威客,M型威客即witkey map 威客地图。威客媒介目前还主要存在的缺陷:(1)知识成果的分类不够清晰。(2)知识成果的标价缺乏统一的标准(3)知识产品的展示条件及试用环境有待进一步研究。(4)知识产品的自主产权问题亟待解决(5)威客模式的作弊问题有待研究。

二、关于威客理论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在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威客这类服务型网站还没有展开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站评价的原则、评价方法和平均指标体系等方面。

朱莹[1]认为威客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萌芽期, 还要跨越一些障碍,认为威客(1) 清晰的商业模式;(2)降低了地域限制和渠道成本;(3)平民化路线, 提供了展示创意的舞台。

祈明,吴莉娅[2]认为威客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方案,即企业可以利用第三方专业化威客平台或者自身的网站及在线实验室发布需要解决的科研难题。

赵鹏[3]认为威客的出现意味着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新时代的到来,威客可以为个人及企业进行知识资源买卖。威客的发展需要商业规模不断完善、开放性共享知识不断增强、威客自身与其他应用相互融合等。

赵红勋,杨严涛[4]认为威客网的出现给人们带了了无限乐趣,人们可以通过威客网站在任何一个地方“自由办公”,不拘泥于办公室,给威客们带来了很多自由,并且享受轻松的自由赚钱的生活乐趣。只要有互联网,威客们就可以进行在线互动,甚至实现全球的传播互动;但是威客的发展模式也暴漏了很多问题:

由于长期过度封闭式的办公区间,使得威客们的性格较孤独、自闭,导致其无法完成新的任务;同时威客的发展模式较模糊,信息传播的内容较为狭窄,传播的群体还不够多等等。

王威认为互联网中的威客网站是一种新的应用形式,它是继博客之后采用悬赏机制的创新方法来解决互联网用户的问题。B 型威客网站,整体实力通常比较弱小。竞标型威客网站。

威客可以提供较灵活自由的就业岗位,为社会的和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作为一种新的应用形式,扩大了电子商务的范围,加快发展了互联网交易的进行。此外,威客采取有偿共享的方式,为个人提供智力、知识等资源,从而解决个人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王秋茸认为目前威客模式的商业应用主要体现在基于威客网站的知识市场:威客模式的出现,使得像Google、天涯社区、雅虎等国际大型知名网站也向其领取迈进,威客的发展也逐渐赢得全世界网民的青睐。随着威客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威客模式理论体系也逐渐形成。

艾瑞咨询认为威客模式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首先,威客模式扩大了电子商务的范围,并形成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其次,威客的悬赏系统能有效的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再次,威客模式的出现为广大威客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资源分配效率,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刘洁认为威客网站作为企业的一种外包平台,不仅能够为中小企提供宣传推广,而且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威客网站能给企业带来的最大惊喜 ,就是物美价廉。威客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灵活高效的新型用人机制。企业想做好威客营销,应注重威客模式的4个法则:一是沟通法则,二是双赢法则,三是伙伴法则,四是诚信法则。

周寿英认为目前猪八戒网个人用户和店铺的数量已突破 500 万。“前4年,猪八戒网上交易额平均每年增长3至5倍。今年前7个月,网上交易额已超过2亿元,超过前4年的总和。他预计今年总交易额将达5亿元。”今年7月,猪八戒网建立英文网站——威马网,并在美国休斯敦成立分公司,成为国内首个进军国际的威客网站。

史新认为威客模式注重是用户之间的信息互动,来满足威客用户的需求。用户可以提出专业化强的知识性问答,也可以在威客上收集简单的数据,而这些需求都是可以发挥全球威客用户的智慧来提供。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类似威客模式在国外被称为众包。2006年,杰夫·豪给“众包”的内涵作了界定:所谓众包,就是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及机构通过自由自愿的形式,将过去由自己或者员工来做的工作,来外包给大众群体。他将众包分为大众智慧、大众创造、大众投票和大众集资四种类型。

Brabham分别对Istockphoto和Thxeadless这两个著名众包社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Istockphot。社区的用户主要是中上阶层、受过高等教育、可以在家里高速上网的人群,其中男生居多。在参与动机方面,有机会赚钱、提高个人技能、趣味性以及自我肯定是参与社区最主要的动机.CHANAL认为众包是通过聚集个体或群体资源的形式,使的企业进行开放式的生产。VUKOVIC.M将众包的参与主体分为三种角色,即任务的申请者、众包的中介及任务完成的贡献者。

Fornell,Claes 和Michael D Johnson讨论了产品与服务的差别与SCSB中总体满意度、行业顾客满意度差别的关系, 认为在不同行业间进行顾客满意度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朱莹.浅谈独立威客网站的发展与障碍[J].信息科技,2008:53-54.

[2] 祈明,吴莉娅.基于威客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其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25-27.

[3] 赵鹏.试析威客模式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应用探讨,2006(3):123-125.

关于阅读教学中对话理论的文献综述 篇4

作者:亚丹

来源:浙江省军区汪庄幼儿园

录入时间:2008-06-07 20:28:22 好评数:

点击: 次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实施,尤其是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有关幼儿主体性的研究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我园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研究课题——“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已被立项,为了解本课题在国内的研究现状,以更好地吸收已有的经验成果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别查阅了国内四大幼教杂志《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和《幼儿教育》,结合网上查阅,对近年来有关的内容进行了较详尽的摘录与汇总。通过文献查阅,我们发现:Gs9儿童学习网-儿童学习资源中心

(一)有关“幼儿主体性”的研究日渐为人们所关注,从理论逐渐趋向实践Gs9儿童学习网-儿童学习资源中心

1、关于主体性的内涵

《幼儿的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幼儿教育》1997年第9期)认为“幼儿主体性”是指:①幼儿是一个社会的人;②幼儿有自主性、独立性;③幼儿是发展的、能动的个体;《关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认为“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它具有四种水平:生物学水平→社会学水平(自我中心不计后果)→社会学水平(自我中心可持续发展)→社会学水平(去自我中心可持续发展)。《幼儿主体性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几个表现》(《早期教育》2000年第9期)则认为“幼儿主体性”的表现主要包括三方面,即选择性、创造性和幼儿的反作用。Gs9儿童学习网-儿童学习资源中心

2、关于“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关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一文认为:除教育外,影响主体性发展的环境包括:①周围世界;②生活、心理环境;③师生互动、④师生互动以及有趣的活动内容等;《幼儿的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幼儿教育》1997年第9期)指出,主体性教育包括:①社会要创造相应的条件;②要尊重幼儿、理解幼儿;③要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教育;④要充分重视活动在幼儿发挥中的重要意义,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⑤家庭。《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主体性》(《早期教育》2000年8期)提供了实践的方法:①尊重幼儿,发挥自主性;②学会交往,倡导合作性;③启迪思维,激发创造性;④注重评价、培养自律Gs9儿童学习网-儿童学习资源中心 性。《在集体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学前教育》98年第3期)提出了如下策略:①鼓励幼儿自己整理玩具材料;②让幼儿参与活动全过程:即参与游戏的准备;参与游戏场景、活动环境的创设;探索玩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现;③引导幼儿的游戏中相互启迪与学习(含动作示范、观察幼儿探索行为并推广新玩法两种方法)。Gs9儿童学习网-儿童学习资源中心

3、关于师生关系与幼儿主体性发展

《师幼关系中的主客体问题》(《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指出教师应使幼儿学会主动获得知识,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最终达到独立获得知识的水平;《浅谈教师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学前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认为: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行为,从以下四方面着手:①确立幼儿主体地位,改注重教材为注重教育对象,②创造环境,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充分利用社会与大自然环境;③活动形式要有游戏性、兴趣性,④师生关系要和谐平等,环境要温暖,宽松、愉快。《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笨略》(《学前教育》1999年第9期)认为引导的策略有两种;①教育目标需求化:a、要开发幼儿需求中可生成的因素;b、将教育目标中的价值和经验转变为幼儿的需求;②与环境直接作用 :a、支持幼儿将其想法付诸实线;b、使结果易为幼儿感知、体验;c、引入新经验的过程应有启发性。Gs9儿童学习网-儿童学习资源中心

(二)有关“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主体性”的研究少人问津,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Gs9儿童学习网-儿童学习资源中心

1、关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内涵《幼儿体育的内涵应超越自然体育的范畴》(深圳网上幼教中心提供)提出:幼儿体育在提高技能与发展幼儿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要培养和发展幼儿健全的个性和意志品质等心理品质;《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新认识》(《学前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则指出幼儿园体育应重视能力,素质发展,实质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及社会需要,以运动为主体,以游戏为方法、以教育为指导,培养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能力。Gs9儿童学习网-儿童学习资源中心

2、关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形式

幼儿体育教学包括,早操、体育操、户外体育活动,幼儿体育活动区的活动,幼儿活动会、室内体育活动(见《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新认识》一文)。还包括晨练、远足、全园体育开放活动,民间体育游戏(见《学前教育》2000年第10期的《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成长》一文)。Gs9儿童学习网-儿童学习资源中心

3、关于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

《处理好体育活动中的几个关系》(《幼儿教育》1998年第11期)指出:①在目标确立上要处理好“体能”与“心智”的“关系”;②在情境创设上要注意“愉快”与“难度”的关系;③在器材提供上要处理好“废旧物品”与“现成器材”的关系;④在活动过程中要处理好“指导”与“自主”、“集体”与“个别”、“保护”与“自我保护”的关系;《提高幼儿体育活动质量的几点做法》(《学前教育》1998年第9期)介绍如下方法:①活动游戏化,使幼儿乐于主动活动;②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条件及多效用的玩具,使幼儿便于主动活动;③运用启发,诱导、激励,使幼儿积极思维;《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原则》(《幼儿教育》2000年第4期)一文提出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应遵循灵巧性,智慧性、教育性、安全性等原则。Gs9儿童学习网-儿童学习资源中心

4、关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器材

《开展充分自主,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学前教育》1997年第11期)介绍了日本幼儿体育活动中利用原木,废旧材料自制了许多教玩具,让幼儿自由选择;《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学前教育》2000年第12期)指出:材料的提供与使用是让幼儿喜欢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之一,应该在幼儿兴趣点上不断形成和改进材料;提供难易不同的材料;让一种材料有多种功能,使幼儿学会创造。Gs9儿童学习网-儿童学习资源中心

5、关于“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幼儿主体性”

《在集体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一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已在前一部分中介绍,这里不再重复介绍。Gs9儿童学习网-儿童学习资源中心

(三)小结Gs9儿童学习网-儿童学习资源中心

从对资料的分析、汇总中我们发现:目前主体性的研究正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但在体育教学活动的范畴少人问津.这证明:我们所立项的课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也很有潜力。另外,已有的研究资料对我们的课题虽然不能全部直接利用,但也有其可借鉴的价值。Gs9儿童学习网-儿童学习资源中心

关于阅读教学中对话理论的文献综述 篇5

张伟征(109987)

摘要:随着博弈论的盛行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 也越越多,研究方向也有所不同。本文将国来内关于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 大致分为四类:在国际贸易标准制定中的应用、在外贸谈判中的应用、在出口贸易中的 应用、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环境下的应用。关键词:国际贸易;博弈论;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通俗地讲,博弈论是一种“游戏理论”。其准确的定义是: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随着博弈论的盛行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国内关于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方向也有所不同。

一、博弈论在国际贸易标准制定中的应用

董琴(2007)通过论述在国际贸易标准制定中的博弈现象、以及贸易各方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如何进行博弈、其中重点分析了在贸易标准制定中存在的先行者优势现象,首次利用西方经济学的先行者优势观点来分析在贸易标准制定中谁先制定谁获益的现象。最后得出结论,技术标准竞争成为国际贸易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之一,只有当我们正确认识技术标准,认清在现行经济条件下技术标准的发展趋势和它的特点,即先行者优势,并掌握在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如何进行博弈,立足国情,面向国际市场,创新和建设我们自己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标准体系,我们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才有力量和发达国家一较高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标准领域中我们被动挨打的境地,国家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博弈论在外贸谈判中的应用

毅冰(2012)通过论述3个供应商在外贸中的报价博弈的案例,结果出现了另一个“囚徒困境”,即很多时候明明大家面前都有一个好的方案,但由于处于博弈中,往往就只能做出相对坏的结果。他建议供应商在懂得和理解博弈论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跳出这个囚笼,以求在谈判和竞争中寻求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可以运用“附加值”的方式,努力体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差异化,弥补短板,转移客人的注意力,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博弈论在出口贸易中的应用

宋杰鲲、张宇(2008)通过建立“自给自足”、“单一出口”、“相互出口”、和“补贴”(包括单一补贴和同时补贴)四个博弈模型,对规模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中相互出口及政府实施补贴的政策进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

(1)在规模经济下,出口有利于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增加,政府应该鼓励出口,一方面可以积极的应对外企的“入侵”,弥补带来的利润损失;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就业,提高整个国家的社会福利。

(2)各国实行出口补贴虽然有利于增加消费者剩余,扩大出口,但是实际上并不利于政府收益的增加,相反会减少各国政府实得收益,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可信约束机制(如WTO 规则),使大家共同遵守,合作取得最优值。

(3)必须确保WTO 规则的可信性,否则将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可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成员国必须承担义务,积极合作、减少出口补贴、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公平交易等等;二是使每一个成员国都能享受入世后带来的利益,拥有平等的权利。

四、博弈论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环境下的应用

陈仙丽(2011)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原因,她认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强与弱程度与经济的整体情况和这个国家的经济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贸易保护的产生也正来自与各国政府之间的博弈。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博弈的主体是复合博弈主体——国家,国内贸易集团利益整合的结果决定国家行为。国内的利益集团对国家的国际贸易行为起决定性作用,并影响这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国际贸易作为一种特殊的博弈现象,属于非合作性重复博弈,具有非合作性博弈的结构。

刘冰(2010)通过建立静态博弈中的典型模式——“囚徒困境”和动态博弈中的典型模式——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解,根据博弈各方是同时还是先后作出决策,不论是静态博弈还是动态博弈都可以说明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最优的选择是合作而非对抗。

赵西英、张艳霞(2010)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了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损益情况。她们认为无论是从一次博弈还是重复博弈来看,国家之间的博弈是产生贸易保护倾向的原因。从贸易保护主义的损益结果来看,“不合作”博弈的策略,结果是使双方都因贸易战而受到损害。如果两国能达成合作性均衡,即从互惠互利的原则出发,双方都减少贸易限制,结果大家都从贸易自由中获得了最大利益,而且全球贸易的总收益也增加了。因此国际贸易中最有效的是合作性博弈,两国都从对方角度着眼,按照“己所欲施于人”的方式制定策略,看似惠及对方,实则有利于各方。

段力宇(2010)通过博弈理论对贸易保护主义存在的必然性以及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成因进行分析, 提出了在现有经济环境和国际贸易框架下, 根除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是不可行的观点。从而进一步提出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如何把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有针对性地扩大内需、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 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贸易协议的合作, 抓住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弱项开展贸易合作。

笔者认为,虽然目前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比较多,但研究方向处于一个相对狭窄的层面,大多集中在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分析。另外,对于博弈模型中数值的设定容易引起读者的质疑。以陈仙丽的《从博弈论角度解读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为例,文中假设两国都不采取贸易壁垒,两国面临的收益为(-1,-1);假设两国都选择采取贸易壁垒,收益为(-8,-8);假设A 国选择采取贸易壁垒,B 国不采取贸易壁垒,则收益为(0,-10);反之为(-10,0)。为何如此设值,其合理性在哪?所以,后续的关于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应当进一步冲破现有的研究范围,并在博弈模型中的数值设定的合理性上下功夫。参考文献

产业集群理论文献综述-.6.5 篇6

30510870

技术经济及管理

科学研究院

一、引言

从历史环境的来说,在人类社会历史文明出现的那一时刻开始,伴随着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产业集群的现象就早已存在。从产业集群产生的理论基础来看,经济学上的分工思想为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思想环境背景。从古代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古尼罗河流域和古黄河流域的下游的集中灌溉农业区,再到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美国硅谷、128号公路电子产业集群、底特律汽车工业区,印度产班加罗尔软件的软件开发区、日本的筑波和关西,以及台湾的新竹等等,都说明了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现象在提高和促进国家国际竞争力和推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在当代颇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在当代,产业集群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组织现象。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都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在大量研究和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得出世界产业集群组织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相似或相关的产业在相同的区域集聚,并变得日益相互依赖而具有产业集聚优势,形成产业集群。

世界各地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纵观世界的地理版图,产业集群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在美国,有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产业群、好莱坞的影视娱乐产业群、纽约麦迪森大街的广告业群、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业群、克利夫兰的油漆和涂料业群、西密歇根的办公室家具业群、达尔顿的地毯业群、加利福利亚的葡萄酒业群、马萨诸塞的制鞋业群等等。在意大利,根据统计局的标准,,专业集群有199个,其中纺织品集群69个、制鞋集群27个、家具集群39个、机械集群32个、食品集群17个、金属制品集群1个,化学制品集群4个,造纸和印刷集群

6个、首饰集群4个。

然而,产业集群并非发达国家所独有,在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大量类似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些集群在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推动出口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秘鲁、巴西、墨西哥、韩国、巴基斯坦、南非、津巴布韦和坦桑尼亚等国都有产业集群存在。在南非,产业集群历史从1990年才开始的,并且主要由国家政府机构发动的,分别于发布了铝业集群的动议,又宣布了珠宝制造业的集群的动议。在东欧,波兰、匈牙利等国发展了相关的产业集群,在亚洲,中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斯洛文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也不同程度的发展了相关产业的集群。在印度,旁遮普邦的路德海阿那得金属加工和纺织工业集群、古吉拉特邦的苏拉特的钻石加工业集群、卡纳达卡邦的班加罗尔电子软件业集群、北方邦德阿格拉的鞋业集群。

因此从上述可以得出,产业集群在世界经济范围内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世界各国和各地的经济增长无一不闪烁着产业集群的光芒,产业集群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其正呈现蓬勃生机、繁荣发展。

在我国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也迅速崛起了一批高度集聚、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佛山的陶瓷、潮州市的食品加工与不锈钢器具、东莞的电子、家具和服装、中山的灯具、顺德的木工机械、花卉与家具、花都市的皮革和皮具、澄海市的玩具与工艺品业等,浙江嗓州的领带业、温州的服装和眼镜、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轻纺和化纤业等。在我国经济发展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现象也初见端倪,如郑州的肉食品加工业集群、武汉的光电信息业群等。可见,产业集群已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产业集群现象的大量出现以及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协同效应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的关注。由于我国的产业集群理论主要借鉴于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综合国内实际情况发展而得,所以,对于如何真正把握好借鉴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的质与量是一个难点,鉴于此理由,对国外产业集群理论进行文献综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献综述试图对国外的产业集群理论进行整合,期待能对国内产业集群理论发展有所贡献。

三、国外产业集群研究概况

3.1经济学中的早期分工思想-产业集群的思想基础

在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前,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如柏拉图、色洛芬等,他们对当时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发表的一些见解和看法,可是他们的思想和见解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他们的见解通常会与政治、法律、宗教、伦理等混合在一块,但总的说起来,他们的一些见解中包含了一些产业集群理论的端倪。

柏拉图对早期的分工思想理解主要在《理想国》中体现。柏拉图对分工思想的贡献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柏拉图认为,劳动分工是禀赋的要求,禀赋不同,则人们从事的职业也会不同;二、柏拉图认为,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三,分工格局取决于禀赋,禀赋取决于身体。由此可以看来柏拉图对于分工地思想主要从个人禀赋、劳动生产率、身体条件三个方面来理解,虽然这样的理解存在着局限性,但是从所处的时代来说,这种因个人禀赋不同而进行分工的思想,与今天的产业集群理论相比较来说,是最初的概念。

色洛芬的对分工思想的贡献主要在《居鲁士的教育》中阐述。他认为,一、分工有利于提高社会的财富的创造能力,即分工能提高效率;二、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因而可以看出他的分工思想是基于提高效率和市场规模而言,现代产业集群理论思想正是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说明集群能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打破市场的限制。这与现代产业集群的思想不谋而合。

从上述论述可见,早期的分工思想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市场规模的角度来阐述的,这两个思想对后人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由于当时的时代条件的限制,这些思想是不成系统的,总体上是零星、散乱的。因此,在经济学早期大师们还是没有触及分工创造效率、以及分工受到市场限制的本质性原因。

3.2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分工思想和产业集群理论萌芽

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他的分工理论的提出主要在其著作《政治算术》和《再论与伦敦城市增长有关的政治算术》中。古典经济学形成于18 世纪末,此时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他的主要著作是《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被后人尊称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

他的分工理论在《国富论》中,得到了详细地阐述。

3.2.1威廉・配第的分工理论

威廉・配第的分工理论主要体现在《政治算术》和《再论与伦敦城市增长有关的政治算术》中。威廉・配第对分工理论的贡献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而直观表述了分工提高效率的思想。《政治算术》记载“譬如纺织,当一人梳清,一人纺纱,另一人织造,又一人拉引,再有一人整理,最后由一人将其压平包装,这样分工生产,与只由单独一个人笨拙地负担上述全部操作相比,成本必定较低。”由此可以表明,与柏拉图和色诺芬比较而言,威廉・配第对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这一思想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是,对于为什么分工可以提高效率,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二是首次描述出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再论与伦敦城市增长有关的政治算术》记载“制造业(之间)会相互影响”。由此表明,威廉・配第觉察到企业的聚集可以提高效率,这就是产业集群理论思想的雏形,而200多年后德国区域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把这种现象定义为聚集经济。

3.2.2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1723―1790),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对经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当时零星片断的经济学学说,经过有体系的整理,使之成为一门分门别类独立于哲学的大学问。因此后人尊称其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主要体现在《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用了三章,详细地阐述并论证了柏拉图、色诺芬以及威廉・配第等提出的分工思想及其相关问题。因此,亚当・斯密对于分工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三方面:一、亚当・斯密提出分工是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并且解释了分工为何会提高效率;二、亚当・斯密认为交换导致分工,分工又进一步使才能的差异成为有用,同时又使得才能的差异比天赋的差异更加重要;三、亚当・斯密认为市场范围对分工会有限制。

在古典经济学时期,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的主要贡献是给后来的学者留下了分工创造效率以及产业集群理论的灯塔式结论:1分工提高效率的思想以及对此的解释;2市场范围对分工会有限制;3首次描述出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由于他们这些结论,比较深邃,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因此没有人对此提出有力的批驳意见,也做不出能够证伪的经验材料,所以这些结论被当作公理存在于分

工理论以及产业集群思想中。由于亚当・斯密主要关注是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但对整个社会的分工以及其相互关系演进的特点却很少论及,所以亚当・斯密在分工理论上的瑕疵是没有参透工场手工业分工与社会分工的区别以及相互联系,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近代经济学时期才被打破。

3.3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西方关于集群理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Adam Simth),他在《国富论》一书中首先提到了集群一词。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继承了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开创性观察,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产业集群现象。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这和专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这一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外部规模经济;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管理的效率,这一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内部规模经济。马歇尔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由外部规模经济所致。这种外部规模经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度专业化的地方性劳动力市场;二是大量廉价而又容易获得的产业生产的中间产品;三是聚集的相关产业产品先进技术和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3.4产业区位集聚理论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他从企业微观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他认为,企业集群的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因素:一是技术设备专业化与相互依存促使地方集中化;二是劳动力组织的充分发展与其专业化促进企业的集群化;三是集群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消灭“中间人”;四是企业集群会引发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共用,降低企业的经常性开支成本。他在《工业区位论》中把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分为区位因素和位置因素。他认为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区域因素主要是运输成本

(运费)和劳动成本(工资),实际对区位起作用的位置因素包括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并且在探讨影响集群的一般因素中利用了等差费用曲线来解释产业集群的程度。

胡佛在《区域经济学导论》中指出:集群的基础是某种产业各竞争区位单位间的吸引。他认为,外部经济和专业化是产生聚集的重要原因。他还指出,任何一种产业而言,规模经济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单个区位单位(工厂、商店等)的规模决定的经济;单个公司 (即企业联合体 )的规模决定的经济 ,该产业某个区位的集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对于城市化的经济,他认为,群体以外的其他类产品供给或活动可能增进聚集优势,如公共投入的可供性也即供给的多样性形成了城市化经济的比较优势。

巴顿将产业集群和创新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熟练劳动力、经理和企业家的成长。同类企业的地理集中将促使熟练劳动力汇集和发展适应于当地工业的劳动力的就业制度。地理集中加剧企业间竞争,而竞争又加剧创新的发生;地理集中有益于商品生产者、供给者与顾客之间的信息传播,而创新是基于正确了解和掌握顾客的需求;并且往往因为企业集聚而使这种需求被众多的企业发现和做出快速反应,使该区域所有企业迅速变革和创新满足顾客新需求。

3.5增长极理论

佩鲁在其增长极理论中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四点:

首先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地理空间的“经济空间” 。他认为经济空间是一种“受力场”,是以抽象的数字空间为基础 ,经济单位不是存在于地理上的某一区位,而是存在于产业间的数学关系中,表现为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经济关系。只要在某种客体之间存在抽象的联系结构,就存在经济空间。佩鲁把经济空间划分为计划空间、极化空间、均匀空间三种类型。计划空间是指由原料、劳动、资本、动力的供应者和购买者之间建立的经营计划为基础的空间;极化空间是“由中心和向心、离心力的通道”组成的集合体,也就是由向心力和离心力的中心与其作用范围组成的空间;均匀空间是指在等值的经济变量的作用与影响下的经济空间,如在同一价格管辖的工厂、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可以认为处在同一均匀空间之中。其中,增长极是在佩鲁的第二类经济空间 ― ― ― 极化空间中出现的。

其次,为了分析有支配效应发生的经济非均衡增长,佩鲁引入了“推动性单位”(propulsive unit)及“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所谓推动性单位就是一种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单位,当它增长或创新时,能诱导其他经济单位增长。推动性单位可能是一个工厂,或是同部门内的一组工厂,或是有共同合同关系的某些工厂的集合。“推动性单位”与“被推动性单位” 通过经济联系建立起非竞争性联合体,通过后向、前向连锁效应带动区域的发展。佩鲁通过对推动性单位特征及推动性单位对其他经济单位增长诱导机制的研究,指出“如果一个有支配效应发生的经济空间被定义为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的推动单位就被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在特定环境中的推动性单位”,“它是和周围相联系的推动性单位”,它对其他单位 (或地区 )具有推进作用。

再次,佩鲁认为,增长极理论的核心是推动性单位对被推动性单位的支配效应。佩鲁认为,现实经济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是在一种非均衡条件下进行的,由于相互间的不均等影响而产生一种不对称关系,一些经济单位处于支配地位,而另一些则处于被支配地位。佩鲁把这种一个单位对另一个单位施加的不可逆转或部分可逆转的影响称为“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也就是说,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是随着增长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

最后,佩鲁认为,推动性单位的支配是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推动性单位支配效应能够引致两种类型的增长效应:一是里昂惕夫乘数效应。它是通过推动性单位与其他单位间的垂直的、水平的联系产生。这种联系可分为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旁侧联系等。由于这种联系的存在,推动性单位的发展能够通过投入 ― 产出关联而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乘数效应 ,这是由推动性单位的投入而引发的系统产出成倍的增长,是外部经济的乘数效应;二是极化效应。当推动性单位生产的增加导致区域外的其他活动产生时,这种效应发生。极化效应所导致的区域外的其他活动可能是推动性单位的投入品供给活动,也可能是推动性单位的产品需求活动。因此 ,当政府将某种推动性单位植入某一地区后,将产生围绕推动性单位的集聚,再通过乘数效应以及极化效应 ,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增长极理论还包括缪尔达尔(Myrdal)和卡尔多(Kaldor)的循环因果积累原

理、赫希曼 (Hirschman)的联系理论等。这些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所产生的“极化效应”或“反吸效应”和“报酬递增”,将促使资本、劳动和产出在一定区域的循环积累,而其所产生的“涓滴效应”或“扩散效应”以及政府的转移支付等,将使经济在地理空间上不均匀增长。

3.6 科斯交易费用理论

科斯在1937 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企业是作为市场的替代物而产生的,并通过形成一个组织来管理资源,可以节约市场运行成本。科斯提出交易费用理论并用它来分析了组织的界限问题,其目的是说明,企业或其他组织作为一种参与市场交易的单位,其经济作用在于把若干要素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换,这样减少了市场交易者单位数,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科斯运用交易费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产业聚集的成因。他认为,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众多,可以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这些均有助于减少企业的交易费用;同时聚集区内企业的地理接近,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对称性,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并节省企业搜寻市场信息的时间和成本,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在科斯的研究之后,威廉姆森(Williamson)等经济学家进一步对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 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交易费用和事后的交易费用 他认为,事前的交易费用是指由于将来的情况不确定,需要事先规定交易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明确这些权利 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就要花费成本和代价,而这种成本和代价与交易各方的产权结构的明晰度有关;事后的交易费用是指交易发生以后所产生的成本。按照科斯和威廉姆森的观点,从交易的角度来看,市场和企业只不过是两种可选择的交易形式和经济组织形式,他们之间不存在本质区别,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多种其它中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就是处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

3.7保罗・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0 世纪90 年代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产业集聚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 Dixit-Stiglitz,简称D-S模型)的基础上,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

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新经济地理学最重要的基石和假定是任何制造业产品都具有运输成本。他的中心-边缘模型证明工业活动空间集聚的一般趋势,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要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制造业应该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而反过来市场需求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而且空间集聚一旦形成,通过路径依赖性,就很有可能自我延续下去。他还指出产业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只是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之一,产业集聚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因而克鲁格曼并没有提出政府选择扶持重点产业的观点。

3.8波特的新竞争经济理论

关于产业集群的概念定义,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1990)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 )的概念,后又在《产业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中进一步对其完善。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产业集群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且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产业集群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

1990年,波特通过对丹麦、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10个发达国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认为一国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竞争优势是通过高度本地化过程而产生并持续发展的,各国只能在本国有特色的产业中获得国家竞争优势。文中提出了产业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钻石体系”由四个相互作用的关键要素构成,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他认为,国家只是企业的外在环境,政府的目标是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因而,评价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该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 地理集中性使得各个关键要素的功能充分发挥,在互动的过程中,推动产业集群的出现。

,波特又在《 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以企业集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竞争经济理论。他认为,企

业集群对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的原因如下:一是企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使每个企业在不牺牲大规模企业所缺少的韧性的条件下从集群中获益;二是企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集群成为创新的中心;三是集群能够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促进企业的衍生与发展。

波特主要的贡献在于从企业竞争力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认为产业集聚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对产业集聚为何能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说明。

3.9熊彼特的创新产业集聚论

熊彼特将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他在解释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时认为,除了战争、革命、气候等外部因素之外,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和增长的非同期因素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熊彼特主要是从创新角度来说明产业集聚现象,认为产业集聚有助于创新;反之,创新又推动产业集聚。创新并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它需要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需要企业集聚才得以实现。

四、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最新进展

当前,国外关于企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集群的机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以及经济增长与企业集群的关系、基于企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

Lynn Mytelka和 Fulvia Farinelli 把产业集群分为非正式群、有组织群和创新群 , 探讨如何在传统产业中培育创新群和建立创新系统 , 从而使传统产业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J・Vernon Henders on和Anthony J・Venables从经济发展和地理的角度探讨产业为什么会群集、新集群是如何形成的、脱离集群的后果等问题。为了解释以上问题,他们对国际和国内经济的地理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

Suma S. Athreyr通过对剑桥高科技群增长和变迁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剑桥高科技群是如何增长和变迁的、哪些微观经济要素可以解释这些现象、为什么剑桥高科技群没有达到硅谷的水平等问题,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经济组织和集群的关系。

Catherine Beaudry 和 Peter Swarn 对产业集群的强度影响产业集群内企业绩效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 他们用雇员数量作为衡量产业集群强度的指标 ,

对英国几十个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 , 得出在不同产业存在着产业集群正效应和负效应的结论。

Machiel Van Dijk和Order Nomalor从需求角度解释了产业动力学,在假定消费者偏好多样性和相关技术兼容性不同的前提下,探讨新技术应用的时间和频率是如何影响产业动力的,验证了新技术应用模式和产业中企业数量的关系。

Mark Lorenzon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信息成本的特点,解释了不同的信息在不同产业集群的存在原因和地理接近与信息成本的关系。

OECD对不同国家的产业集群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待深化的问题: 如何使产业集群更有竞争力,重要知识问题的确定,产业升级优化战略的设计,如何从传统竞争走向战略协作和差异化竞争。

斯科特用成本理论,解释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他认为,最具有发展动力的产业集群通常需要以社会文化准则为基础的集体制度安排来克服市场失效。

五、国内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概况

我国对产业集群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始于 20世纪90 年代,而大量开始研究则是在 年以后。他们不仅将西方的产业区、新产业区、产业集群理论引进到国内,还从案例研究中挖掘具有中国区域特色的理论内涵,对于国内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培育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北京大学王缉慈是中国较早关注产业集群现象的学者,在其《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和区域发展》中,比较系统的研究了产业集群的及其竞争优势问题,认为集群是一个适合创新的空间,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原因是地理上临近和社会根植两组效应作用的结果,并从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探讨了新产业区地发展机制,她认为中国沿海城市的一些开发区将可能出现以柔性专业化特征的新产业区。

仇保兴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和层次之间的新型企业组织方式,它比市场稳定比层次组织灵活。

魏守华把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归纳为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竞争要素)和非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区域创新能力上),并把它归结为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和技术创新等综合效应。

魏江、叶波认为,企业集群要实现创新集成,关键在于两点:一是集群成员

间通过协调性的集群学习过程形成知识共享效应;二是要有一种良性竞争机制激励集群成员次第创新,形成“挤压效应”。

徐康宁认为,中国的产业集群和市场供给范围的扩大有关系,一般直接表现为具有很强的出口能力,可以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发挥产业集群的效应,提高产业效率,这对中国产业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很有借鉴意义。

宁钟则认为企业集群存在进入、 退出劳产业集群理论文献综述-.6.5动力市场、 技术溢出以及需求的动态变化过程。

叶建亮认为知识溢出是导致集群的重要原因,它不仅决定了集群的规模,也影响集群组织内企业的生产函数,知识溢出还导致集群内部产品的类同和恶性竞争的发生,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不是制止恶性竞争的有效手段。

陆国庆、高飞提出了产业地理集中对于抗产业衰老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由此应用到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方面的问题上,指出产业区位重构、为优势产业区位创造外部经济,通过资源重组加速产业聚集,创新并维持集聚效应可作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

陈剑峰和唐振鹏介绍了国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分类,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经济增长等方面总结了国外产业集群的关联研究,阐述了国外产业集群的集群政策以及集群研究的逻辑关系,并综述了国外产业集群研究成果。

梁琦通过对“新工业区”理论的介绍、以及对克鲁格曼集聚理论、波特集聚理论和其他主要经济学家集聚理论的研究,认为除了要素禀赋外,产业集聚受七大因素的影响: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外在性(劳动力市场共享、知识溢出)、地方需求、产品差别化、市场关联和贸易成本。

蔡宁等人对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及其集体学习机制进行了探讨。

盖文启较为系统的研究了区域创新网络,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的一般理论。他运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交易成本、竞争优势、创新等理论建立了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体系,并利用这些理论体系来解释产业集群和新产业区创新网络形成和发展。

朱英明分析了产业集聚经济效应及其影响产业集是集聚的因素,认为规模收益递增是集聚经济的支配来源,规模收益递增不但导致某一经济活动的集聚,而

且导致与之垂直联系的其他活动的集聚。

符正平认为,产业集群地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其中经济条件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产业集群的实际形成是网络的外部化。最先进驻区内的一家或几家企业充当网络发起人的角色,集群要获得自我持续成长的能力,企业数量必须达到某种临界规模。超过了临界规模以后,新企业进入集群的速度加快,集群将进入起飞阶段并很快达到饱和。

王道平认为,产业集群的产生与持续繁荣需要良好的成长环境,其中催化剂、营养源、支持性因子、相互依存的企业网络是构成良好成长环境的基本要素。郑健壮认为,影响集群空间位置的选择和确定的因素尽管有许多,但最终是经济的自利性,经济上的自利性是集群内企业捆绑在一起的最终胶合剂,在实际的案例研究中,集群的形成可能有偶然的原因,但是偶然的背后一定存在必然的因素。他得出的结论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将对传统产业集群空间指向起到越来越重要的用。

张辉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地长盛不衰的内在经济机理。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在地理集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更高竞争力的区域内经济组织模式。产业集群主要是通过促进企业的衍生和最大限度地将区域内资源要素组织起来获取正面市场竞争力的,此外在集群内部又通过简化市场交易对象的方法,在外部则由单纯的一个产业集群来直接面对市场,从而拒绝了市场失灵或市场低效率,从反面获取了市场竞争力。

金祥荣、朱希伟探讨了专业化产业区的生成机制,认为任何两个产业的发展都存在产业特定性要素和重叠性要素的竞争,而产业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地理空间的大规模集聚解释了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

金雷从耗散和突变理论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展开了研究,认为产业集群的萌芽是某个创新性企业的偶然出现所导致的,但这种偶然性事件是在“孕育着浓郁创新空气”的环境下产生的,它是必然之下的偶然,而不是完全的随机事件。在这个创新性企业的示范作用下,会有大量模仿企业的跟进,当集群萌芽发展到一定时期后,会由于某个微小的扰动而导致集群系统的突变,从而使得产业集群真正形成。

综合来说,国内学者对企业集群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

等角度重点分析了企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的方向集群与技术创新、集群与产业升级等方面进行研究。

六、国外文献评述

在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进程中,分工思想对产业集群理论有着重大的贡献作用。从柏拉图到色洛芬他们的分工思想主要围绕劳动率的提高和市场规模这两个方面,在当时来说他们的思想具有前瞻性,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久远和深刻的。正是由于不同的分工,造成了不同的产业所具有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是不同的,这也就为后来的产业集群埋下了思想背景。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限制,他们的思想不够系统,未能找出分工提高劳动效率的本质原因。

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为古典经济学奠定了思想基础,他们分析并解释了分工提高效率的原因,表述了市场规模会对分工有所限制,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产业集聚的现象,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些先进的思想,在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但是,由于历史背景的原因,他们所分析的市场是点状的、零散的不能具有代表性,同时企业所的代表形式是手工作业,缺少对社会的分工进行分析。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对产业集群理论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他对技术、劳动力等外部因素的研究具有先创性。他认为外部经济导致是产业集聚的因素说明了他开始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具有重大的宏观远景。但是,马歇尔忽略了经济的组织问题,没有考虑地理区位和运输成本因素,因此没有注意到不同的产业和区位,其企业集中的程度和持续性是不同的。

如果说马歇尔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导致因素,那么韦伯就选择从微观的区位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阐明了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但是其理论不足的是他的研究脱离了一切制度 社会 文化 历史因素,单纯从资源、能源的角度加以考察。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产业集聚的形成相当程度上决定于地区的社会文化因素。后来者中,胡佛和巴顿在继承了韦伯思想基础上,进一步的从区位角度提出专业化、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阐述区域产业集群形成因素。他们的理论不足是缺乏统一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分析。

增长极理论与工业区位理论关于集群的观点是存在较大的差异的,工业区位

理论认为,产业集聚是从下而上形成的,而增长极理论则认为一个地区的集群和增长极需要认为的干预和培育,是可以在区域内嵌入和投资建立的。增长极理论的形成主要与比较成熟阶段的经济相联系,对于落后的地区或萧条地区的经济现象的解释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主要从降低交易费用、交易对象和信息的稳定性等方面指出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进一步的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在集群内进行交易的优势。但是缺少对产业集群外的企业的研究。

新经济地理理论对产业集聚的发展和形成归就劳动力的发展、相关企业和服务活动对核心产业的支持、信息交流对创新的贡献者等三个因素,并把这三个因素称为规模报酬递增的基础。但是,该理论未能深入到产业集群内部,深入探讨影响产业集群演进机制的微观要素,也未能深刻剖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区域创新能力及其本地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应该说重点主要放在产业内部的关联和合作上,而新竞争经济理论则从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角度对产业聚集现象进行了详细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基础。他的钻石模型是对产业集群解释最为有用的、最为典型的分析工具。但是该理论的不足是,主要集中在宏观上的国家层次,分析的背景也都是发达国家相对比较成熟的集群,是对十多个发达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集群经验而得出的,而发展中国家的集群成长由于制度和基础条件的差异,因此单纯的用钻石模型理论很难解释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成长。

创新集聚理论,强调的是相关产业集聚有助于创新,而创新又会推动相关产业集群,二者是彼此相关、相互联动的关系,在产业集群内部要注重加强合作和交流,为创新能力的提高,培育一个适宜的环境。

当前,国外的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也主要在企业产群的机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以及经济增长和企业集群的关系,基于企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等方面。由于我国的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比较晚,绝大部分理论都是在研究国外的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产生得到的理论,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的唯一标准的思想,把引进和研究的产业集群理论与我们的实际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为完善国内的产业集群理论做出贡献。

关于阅读教学中对话理论的文献综述 篇7

关键词:生活方式,消费者行为,文献综述

什么是“生活方式”?简单来说, 生活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消费者的行为模式, 是指消费者在社会价值观念的指导下, 对自身所需生活进行满足的所有活动的形式, 它主要是反映了消费者如何使用时间和金钱。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 人们的经济收入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也同时导致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生活方式和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 并为企业进行市场细分与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参考意见。

目前, 在学术界, 学者们对生活方式的众多研究仍然处于社会学的范围内, 然而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对生活方式进行研究的学术论文可谓是凤毛麟角。因此, 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研究生活方式就有着较大的理论意义。

一、历史沿革

1. 生活方式的定义。

生活方式是由马克思·韦伯首创的术语, 它通常指的是不同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在社会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下, 对自身所需生活各方面进行满足的所有活动的形式。著名的个体心理学创始人Adler在1927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时率先提出, 生活方式是指一个人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空间下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行为。之后, 在1963年, 著名学者William Lazer首次将生活方式这个概念应用在了营销领域内, 而且逐步得到营销学界的认可和关注。

2. 基于消费者行为角度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历史。

Plummer (1974) 定义生活方式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了解消费者。著名的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Engel和他的同事在1982年率先提出了E.K.B模式, 此模式主要强调了生活方式对于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方面的重要影响。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吴垠博士在2005年通过对西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 并且提出了在当代研究领域中既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关于中国消费者分群范式的研究。

3. 测量生活方式的量表。

自从著名学者William Lazer首次将生活方式这个概念在营销领域内进行应用, 学者们先后研究出许许多多测量生活方式的量表和模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分别是:活动、兴趣、意见量表 (AIO) 以及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量表 (VALS) 。1989年SRI引入了新的VALS2生活方式细分系统。

二、生活方式与购买决策的研究总结

我找到了三篇有关生活方式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研究文献。首先, 这三篇文献都介绍了这个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然后, 作者提出问题———生活方式与消费者购买决策两者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和联系。最后简单地说明了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结构以及这篇文献的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1. 研究过程。

首先, 介绍了关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研究成果。其次, 对生活方式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最后, 对有关生活方式和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接着, 这三篇论文进行了研究设计。其中, 首先设计了研究的思路和框架以及基本概念的界定。其次, 进行了研究假设, 根据生活方式与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关系以及相关变量提出假设。然后, 针对研究的假设设计问卷并进行抽样。最后, 利用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对其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其中, 主要的统计软件是SPSS软件。主要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信度分析, 计算Cronbach’s系数, 检验内部一致性系数, 通常以0.7为信度标准、效度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

2. 研究结论。

最后, 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以及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对购买决策风格与生活方式各因子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得出相关结论。在中国情境下, 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按照不同的消费者生活方式来促进产品购买决策的发生。

三、生活方式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总结

我找到了九篇有关研究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九篇论文都强调了生活方式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也是市场细分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 这一类型的文献研究的重点是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在消费行为方面的差异, 因此, 需要就两者的关系进行深入地研究。

1. 研究过程。

首先, 在绪论中, 介绍了论文主要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和思路。其次, 论文对以往的相关研究和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然后, 对研究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设计。紧接着进行的就是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与讨论。其中包括信度和效度的分析, 生活方式的因子和聚类分析, 皮尔逊相关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2. 研究结论。

最后, 得出有关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研究的结论及展望。其中, 首先证明了生活方式与某种消费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次, 根据这几个生活方式维度, 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生活方式与这种消费行为的关系, 研究得出几对显著相关关系。

四、结语

通过对近十年的有关生活方式和消费者行为之间关系的文献的分析与研究发现, 主要研究方向分为两类, 一类是研究生活方式与消费者消费决策的关系, 一类是研究生活方式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关系。

我们发现, 在统计分析方面, 针对某个具体项目, 可以适用更为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做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评述, 我认为有关生活方式与消费者行为之间关系的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应该是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对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有何影响。

参考文献

[1] (美)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上一篇:适合元旦节发朋友圈的说说下一篇:为人民服务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