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成语
1.悬崖峭壁:xuán yá qiào bì
【解释】峭壁:陡直的山崖。形容山势险峻。【示例】明·施耐庵《水浒传》:“众人打一看时,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 【近义词】悬崖绝壁 【反义词】坦荡如砥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山势险峻 2.如泣如诉:rú qì rú sù 【解释】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示例】风声如泣如诉,墓地凄然悲凉。(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近义词】扣人心弦、荡气回肠 【反义词】慷慨悲歌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乐声 3.张灯结彩:zhāng dēng jié cǎi
【解释】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示例】国庆节期间,广场上张灯结彩,好不热闹。【近义词】披红戴绿 【反义词】披麻戴孝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4.瞬息万变:shùn xī wàn biàn
【解释】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示例】两个星期来形势的发展真如天际风云,瞬息万变,表现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特有的复杂关系。(方纪《挥手之间》)
【近义词】千变万化、风云变幻 【反义词】一成不变、停滞不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瞬息万变与“变幻莫测”区别在于:瞬息万变偏重于“万”;指时间极短而变化极多;而“变幻莫测”偏重于“莫测”;指变化多而不易把握。5.稍纵即逝:shāo zòng jí shì
【解释】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示例】事机万变,稍纵即逝。(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四回)【近义词】光阴似箭、昙花一现 【反义词】旷日持久、遥遥无期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时间或时机 6.油然而生:yóu rán ér shēng
【解释】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示例】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油然而生敬意。【近义词】情不自禁、自然而然 【反义词】漠然置之、戛然而止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好思想等 6.毅然决然:yì rán jué rán 【解释】毅然:顽强地;决然:坚决地。形容意志坚强果断。
【示例】他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国外优裕的生活,回到了祖国。【近义词】当机立断、坚决果断 【反义词】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定语;含褒义
*毅然决然和“当机立断”;都含有“下了决心;毫不犹豫”的意思;都指坚决果断的行动。但“当机立断”表示在关键时刻立即作出判断;毅然决然表示坚决果断的样子。7.娓娓动听:wěi wěi dòng tīng 【解释】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示例】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细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邹韬奋《我的母亲》)【近义词】绘声绘色、娓娓而谈 【反义词】一言不语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娓娓动听和“天花乱坠”都形容说得十分动听。但娓娓动听不含虚妄、不切实际的意思。“天花乱坠”则有;同时娓娓动听含褒义;“天花乱坠”含贬义。8.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
【解释】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示例】唐诗三百篇,篇篇都脍炙人口。
【近义词】喜闻乐见、爱不释手、交口称誉、妇孺皆知、人人皆知 【反义词】平淡无味、鲜为人知
【用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褒义词 9.世外桃源:shì wài táo yuán 【解释】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示例】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近义词】洞天福地 【反义词】人间地狱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0.得天独厚:dé tiān dú hòu
【解释】天:天然,自然;厚:优厚。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
【示例】曹沾进园,草草看了,便觉这“南园”~,就在它有一片好水。◎端木蕻良《曹雪芹》十八 【近义词】天时地利、地利人和
【反义词】先天不足、天诛地灭、差强人意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环境条件 11.虚无缥缈:xū wú piāo miǎo
【解释】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就是指看不见,摸不着虚幻但又实际存在的东西。就像人的思想境界一样。没有实体感。
【示例】这都是虚无缥缈的事,那里有甚么神仙鬼怪!我却向来不信这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五回)【近义词】扑朔迷离 【反义词】坚定不移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2.潸然泪下:shān rán lèi xià
【解释】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泪流不止。
【示例】林冲见说了,潸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回)【近义词】泪如雨下、热泪盈眶,泪如泉涌、泪流满面
【反义词】喜笑颜开、捧腹大笑、眉开眼笑、、前仰后合、喜形于色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13.容光焕发:róng guāng huàn fā
【解释】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示例】我望着他那年青的,容光焕发,毫无倦色的脸,不知怎么,竟想伸手去抚摸他的孩子般的蓬松的头发。(方纪《歌声和笛音》)【近义词】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反义词】垂头丧气、筋疲力尽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容光焕发和“神采奕奕”都可形容精神旺盛的样子。容光焕发偏重于面部有光彩;“神采奕奕”偏重于“精神好”。容光焕发可形容城市、街道的面貌;“神采奕奕”不能。容光焕发有时可形容其他动物;“神采奕奕”仅用于受尊敬的人。
14.风风火火:fēng fēng huǒ huǒ
【解释】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示例】妈千叮咛万叮咛,务必要平稳,切不可像在娘家门上那样风风火火,得罪了人,日后过门咋做媳妇呢?(王吉呈《女御史》)【近义词】冒冒失失、匆匆忙忙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15.分道扬镳:fēn dào yáng biāo
【解释】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示例】我们彼此之间感情不和,早已分道扬镳了。
【近义词】各奔前程、一拍两散、风流云散、各奔东西、各行其是 【反义词】志同道合、并驾齐驱、齐头并进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分道扬镳和“各奔前程”都有“由于志向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的意思”。不同在于分道扬镳偏重于“分手”;多用于人;“各奔前程”仅用于人。16.柳暗花明:liǔ àn huā míng
【解释】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阴,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由逆境转变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示例】十二月十三日之晨,我心酸肠断,以为从此要尝些人生失望与悲哀的滋味,谁知眼前有这种柳暗花明的美景。(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一》)
【近义词】山清水秀、美不胜收、枯木逢春、豁然开朗 【反义词】穷途末路、走投无路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17.风度翩翩:fēng dù piān piān
【解释】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示例】门外走进一位男士,身材修长、风度翩翩。【近义词】风华正茂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反义词】尖嘴猴腮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褒义词;形容男子 18.大相径庭:dà xiāng jìng tíng
【解释】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示例】虽然结果一样,其“因”却大相径庭。(鲁迅《集外集拾遗·田园思想》)【近义词】迥然不同、泾渭分明、截然不同、天差地别 【反义词】一模一样、如出一辙、大同小异、相差无几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形容事物区别明显
*大相径庭和“天壤之别”;都有“相差很远”的意思。但大相径庭常含有“彼此矛盾”的意思;“天壤之别”仅强调差别极大。
19.矢志不移:shǐ zhì bù yí
【解释】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示例】冯雪峰《论》:“他是以这样的精神品质来矢志不移地为人民服务。” 【近义词】矢志不渝
【反义词】朝三暮
四、见异思迁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矢志不移与“誓死不二”有别:矢志不移侧重于形容坚定;“誓死不二”侧重于形容专一。20.劫后余生:jié hòu yú shēng
【解释】经历灾难以后幸存下来的生命。
【示例】南京大屠杀劫后余生者向来访的日本青年揭露日本法西斯的罪行。【近义词】九死一生、死里逃生 【反义词】吉人天相、洪福齐天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21梦寐以求:mèng mèi yǐ qiú
【解释】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示例】这一切,也正是鲁迅所梦寐以求并终生为之奋斗的!(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近义词】朝思暮想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有着强烈的愿望 22.功成名就:gōng chéng míng jiù
【解释】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示例】你则说做官的功成名就,我则说出家的延年益寿。(元·范子安《陈季卿误上竹叶舟》第二折)【近义词】功成名遂 【反义词】身败名裂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23.江河日下:jiāng hé rì xià
【解释】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示例】不瞒大师说,现在的时势,实在是江河日下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近义词】每况愈下、江流日下 【反义词】蒸蒸日上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补语;指事业精力等每况愈下
*江河日下和“每况愈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但江河日下偏重在“一天比一天坏”;“每况愈下”偏重在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
24.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
【解释】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示例】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近义词】挑肥拣瘦
【反义词】任劳任怨、吃苦耐劳、不辞劳苦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25.冷冷清清:lěng lěng qīng qīng
【解释】死气沉沉,冷落、凄凉、寂寞。
【示例】记得那时湖上冷冷清清,一条游船也没有,满湖的死水混浊,泛出阵阵臭味。【近义词】死气沉沉 【反义词】热热闹闹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清静 26.麻木不仁:má mù bù rén 【解释】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示例】没有同情,没有热,是麻木不仁?还是忘恩负义。(闻一多《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近义词】无动于衷
【反义词】耳聪目明、见微知著、眼疾手快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麻木不仁与“无动于衷”有别:两者都有“漠不关心”的意思;但麻木不仁语义较重;含贬义;“无动于衷”为中性成语;可以形容意志坚决。27.见异思迁:jiàn yì sī qiān
【解释】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示例】因此满胸抑郁,终不免宗旨不定。见异思迁,是个自然的道理。(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七回)【近义词】三心二意
【反义词】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8.弄巧成拙: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解释】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示例】孩儿系深闺幼女,此事俱是父亲失言,弄巧成拙。(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近义词】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画虎类狗 【反义词】歪打正着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用于批评场合 29.适得其反:shì dé qí fǎn
【解释】适:正,恰好。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示例】学习知识,应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想一口吃个胖子,结果将会适得其反。【近义词】事与愿违
【反义词】如愿以偿、尽如人意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适得其反与“事与愿违”有别:适得其反侧重于形容客观结果;“事与愿违”侧重于形容主观感受。30.头头是道:tóu tóu shì dào 【解释】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示例】再看他后面讲那汽机的做法用法,头头是道,语语内行。★清·姬文《市声》第十三回 【近义词】有条有理、井井有条 【反义词】语无伦次、杂乱无章
【用法】主谓式;作状语、补语;含褒义
*头头是道与“天花乱坠”有别:头头是道可形容说话或作事;偏重于说得有条有理;“天花乱坠”只能形容说话;偏重于说得漂亮生动。31.以讹传讹:yǐ é chuán é
【解释】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示例】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些古迹来以惑愚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近义词】三人成虎、谬种流传 【反义词】衣钵相传、一脉相承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32.一劳永逸:yī láo yǒng yì
【解释】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示例】“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鲁迅《花边文学·再论重译》)【近义词】一了百了、一了百当
【反义词】劳而无功、徒劳无功、事倍功半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33.如释重负:rú shì zhòng fù 【解释】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示例】姐姐如释重负似的松了一口气。(曲波《林海雪原》一)【近义词】轻装上阵 【反义词】如牛负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消除紧张的心情 34.任重道远:rèn zhòng dào yuǎn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示例】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任重道远。【近义词】全力以赴、负重致远 【反义词】无所事事、无所作为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35.悲天悯人:bēi tiān mǐn rén
【解释】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示例】君生平绝口弗谈政治,独其悲天悯人之怀,流露于不自觉,有如此者。(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近义词】愁肠百结、忧心忡忡 【反义词】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对社会腐败与人疾苦感到悲 36.心安理得:xīn ān lǐ dé
【解释】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示例】到后来忘却了真,相信了谎,也就心安理得,天趣盎然了起来。(鲁迅《病后杂谈》)【近义词】问心无愧
【反义词】忐忑不安、问心有愧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心安理得和“问心无愧”;都含有“自己认为做的事都合乎情理;心理很坦然”的意思。但心安理得偏重在按情理办事;心里坦然;多用于当事者心情的流露;“问心无愧”偏重在凭良心办事;扪心自问不心亏;多用于当事者的心理活动。37.循规蹈矩:xún guī dǎo jǔ
【解释】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示例】这唐僧循规蹈矩,同悟空、悟能、悟净,牵马挑担,径入山门。(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八回)
【近义词】安分守己、规行矩步 【反义词】胡作非为、随心所欲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循规蹈矩和“安分守己”、“奉公守法”;都有作事“规矩老实”的意思。不同在于:“安分守己”偏重在守本分;不胡乱来;循规蹈矩偏重在拘泥保守墨守成规;缺少大胆和创新;“奉公守法”偏重在奉行公事;遵守法令;不徇私情。
38.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
【解释】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示例】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不要惊醒他。★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
【近义词】小心谨慎、谨小慎微、战战兢兢 【反义词】粗心大意、毛手毛脚、掉以轻心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举动
*小心翼翼和“战战兢兢”;都具有“小心谨慎”的意思;但小心翼翼含有崇敬的意思;“战战兢兢”含有害怕的意思。
39.富丽堂皇:fù lì táng huáng 【解释】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示例】他的这篇文章,可谓是富丽堂皇。【近义词】金碧辉煌、美仑美奂 【反义词】家徒四壁、家贫如洗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建筑物等
*富丽堂皇和“金碧辉煌”;都形容建筑物及其中陈设的华丽。但富丽堂皇偏重于“气势盛大”;“样子宏伟”;并能形容“文体”华丽;“金碧辉煌”偏重于“光彩夺目、色泽鲜艳”;不能形容“文体”。40.不言而喻:bù yán ér yù 【解释】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示例】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可不言而喻了。(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近义词】显而易见、无庸赘述 【反义词】扑朔迷离、模棱两可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很明显
*不言而喻和“显而易见”;都形容很明显;不用多说或多看。但不言而喻偏重于不用说就明白;“显而易见”偏重于极容易看清楚。
41.首当其冲:shǒu dāng qí chōng
【解释】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示例】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六章第一节:“是没有疑义的,平原的游击根据地自将首当其冲。”
【近义词】一马当先 【反义词】畏缩不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首先受到攻击 42.耿耿于怀:gěng gěng yú huái 【解释】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示例】同学之间应团结互助,绝不能因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近义词】牵肠挂肚、念念不忘、铭心镂骨 【反义词】无介于怀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不能忘怀的事 43.茅塞顿开:máo sè dùn kāi
【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示例】听君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近义词】恍然大悟 【反义词】冥顽不灵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茅塞顿开与“恍然大悟”有别;茅塞顿开一般用于经别人点拨而猛然理解;“恍然大悟”则可用于经过自己学习思索而突然明白。
44.泰然处之:tài rán chǔ zhī
【解释】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示例】老东山已松开孙若西,他平了平气,眼睛半闭,泰然处之,稳立不动。(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二章)
【近义词】泰然自若、镇定自如 【反义词】忐忑不安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泰然处之和“泰然自若”;都形容沉着镇定;不慌不忙。但泰然处之的“之”是指困难和危急;“泰然自若”没有此意。
45.慷慨激昂:kāng kǎi jī áng 【解释】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示例】在东京聚首时,一谈到国事上来,总要谈得慷慨激昂,而且有点口角流沫。(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近义词】热血沸腾、意气风发 【反义词】委靡不振、无精打采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46.老态龙钟:lǎo tài lóng zhōng
【解释】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示例】一台是蒸汽机车,它穿着一身黑袍子,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长着老长老长的一大把随风荡漾的白胡须。
【近义词】老气横秋
【反义词】返老还童、老当益壮、生气勃勃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人等
*老态龙钟与“老气横秋”有别:老态龙钟用于老年人;指体态;是中性的;“老气横秋”不用于老年人;指神态;是贬义的。
47.了如指掌:liǎo rú zhí zhǎng
【解释】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示例】只这一相形之下,美丑高低,便了如指掌了。(闻一多《冬夜评论》)【近义词】一目了然、一清二楚、洞若观火 【反义词】疑团莫释、一团漆黑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指对事物十分了解
*了如指掌和“一目了然”;都含有对情况清楚了解之意。但了如指掌偏重于表示了解得十分全面透彻;“一目了然”偏重于了解得十分容易、一看就懂的意思。48.鬼使神差:guǐ shǐ shén chāi
【解释】使、差:指使。好象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示例】正是呢,这是一高兴起灶,鬼使神差来了这些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近义词】情不自禁、不由自主、身不由己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不由自主
*鬼使神差和“阴差阳错”都含有“事出意外;不由自主”的意思;但鬼使神差还能表示“使别人做事不由自主”的意思;“阴差阳错”不能;“阴错阳差”含有“因偶然因素造成差错”的意思;鬼使神差没有。49.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
【解释】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出口伤人。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前人,令人赞叹。【示例】书中攻击杨朱、墨翟两派,辞锋咄咄逼人。(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近义词】盛气凌人、气势汹汹 【反义词】和颜悦色、温文尔雅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气势汹汹的样子
*咄咄逼人和“盛气凌人”;都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但咄咄逼人的应用范围广;不限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盛气凌人”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同样用于人;咄咄逼人可修饰“目光”、“气势”等;“盛气凌人”不能。50.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
【解释】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毫无感触,漠然置之。
【示例】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神圣的抗战,死了那幺多的人,流了那幺多的血,他都无动于衷。” 【近义词】无动于中、不动声色、麻木不仁 【反义词】感人肺腑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无动于衷和“不动声色”都有不为外界所动的意思。但“不动声色”多用于形容态度镇定、冷静;而无动于衷 还可以形容心肠硬、冷酷;或意志坚定。多含贬义。51.万紫千红:wàn zǐ qiān hóng
【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示例】整个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大好局面。【近义词】花团锦簇
【反义词】流水落花、枯木朽株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万紫千红和“姹紫嫣红”都有花多、色彩艳丽的意思。但万紫千红不仅可以用来形容花草;还可以用来形容人、文章;或比喻景象繁荣昌盛;事物丰富多彩;而“姹紫嫣红”只用来形容花。52.连锁反应:lián suǒ fǎn yìng
【解释】连锁:像锁链似的一环扣一环。比喻相关的事物发生相应的变化 【示例】我们要注意此事的连锁反应。【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形容事物的联系 53.刀耕火种:dāo gēng huǒ zhòng
【解释】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
【示例】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刀耕火种的那种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已逐渐消失了。【近义词】火耨刀耕、刀耕火耨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原始农业耕作 54.意味深长:yì wèi shēn cháng
【解释】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畜深远,耐人寻味。
【示例】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 【近义词】情意深长、语重情长、语重心长 【反义词】兴味索然、索然无味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55.危言耸听:wēi yán sǒng tīng
【解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示例】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道理,稍稍注意这个问题的人,是不难发现若干真凭实据的。(郭小川《论“听话”》)
【近义词】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危言耸听和“骇人听闻”都有使人听了吃惊的意思。但危言耸听指的是歪曲、捏造无中生有的事;可用于目的、动机;“骇人听闻”指惊人的残暴、惨毒、卑劣的事实。56.与日俱增:yǔ rì jù zēng
【解释】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示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俩的感情与日俱增。【近义词】日积月累、有增无已 【反义词】每况愈下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思想感情 57.按部就班:àn bù jiù bān
【解释】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示例】但黄公俊的祖父,他开始读了书,象一般读书人似的,他按部就班的要将八股型的才学,“货与帝王家”。(郑振铎《黄公俊之最后》)【近义词】循序渐进、墨守成规 【反义词】勇往直前、闻风而动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按照老规矩办事
*按部就班与“循序渐进”有别:按部就班突出条理;多用于工作、计划;“循序渐进”强调逐渐;多用于学习、训练。
58.归根到底:
【解释】归结到根本上。
【造句】 这件事归根到底责任还是在小包。归根到底还是你的错。【近义词】归根结底、百川归海、归根结蒂、追根究底 【反义词】舍本逐末
【用法】联动式;作状语、分句;中性词。59.难以捉摸: nán yǐ zhuō mō
【解释】不好捉摸,形容难以猜测或估量,多用于指手段、方法。【示例】清 赵翼 《瓯北诗话·七言律》:“东坡出,又参以议论纵横变化,不可捉摸。” 【近义词】捉摸不透,捉摸不定 60.古褐苍苍:gǔ hè cāng cāng
【解释】古老的黄黑色;褐,黄黑色。(或古老、褐色 的意思。)因年代久远而颜色变暗
【示例】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刘大杰《巴东三峡》)61.滥砍滥伐:làn kǎn làn fá
【解释】指无节制、无计划和不合理的采伐林木的行为。62.横空出世:
【解释】形容人或物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世,或比喻卓尔不群。突然出现或(不被注意的人)突然做出引人注目的事情
63.超尘脱凡:chāo chén tuō sú
【解释】超过了一般人,脱颖而出,与众不同,很有灵气不一般尘、【示例】人们常常因为城市的快节奏和喧嚣,都想超尘脱凡的隐居起来,远离那是是非非的地方。【近义词】超尘拔俗 超尘出俗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64.七月流火:qī yuè liú huǒ 【解释】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然而,“七月流火”多年来却常被误用来形容暑热,至今仍不绝于各种媒体,所以此古语的本来含义已被通俗而异化。
65.不假思考:bù jiǎ sī kǎo
【解释】 假:借助;假借; 依靠。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熟练,用不着考虑。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
【示例】 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做呈上。(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六)【近义词】 一挥而就、脱口而出、毫不犹豫
【反义词】 慢条斯理、深思熟虑、搜索枯肠、犹豫不决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 66.约定俗成:yuē dìng sú chéng 【解释】 约定:共同制定;俗成:大家都这样,习惯上一直沿用。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示例】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通行既久,居然~了。” 【近义词】蔚然成风、相沿成习、蔚成风气。
韩友斌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3)班班主任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支持配合下,我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在从事德育教学过程中,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也有启迪,现就本学期班主任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团结和睦的集体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在培养班集体方面,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重视和搞好班干部的发掘、扶持和培养。
我首先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要大胆工作,有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我还定期开班干会,一方面从他们身上了解到更多班的动态,又可以让他们总结每星期班级好、不好的方面及下星期要改进的方向。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
2、注意养成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的结合。
我的具体做法是:认真开好每周的班会课,针对上一周情况进行点评和教育。进行谈心,这是了解学生的一种好的方法,在课后、在宿舍中,经常与学生坐在一起聊天,既加强了师生情感,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心态,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注意树立榜样,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身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微言轻,班主任言行举止特别重要,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班主任事先要做到,平时注意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时时提醒自己为人师表。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我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积极作好合力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电话联系,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等,特别是有紧急情况时(如学生未到校上课)我会及时和家长取的联系。
二、严格的要求是最大的尊重
1、班风的培养与建设
班风,是大多数同学情绪、言行、道德风貌和作风等方面的共同倾向。是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必要条件,是班集体形成的综合标志。有良好班风的集体,首先能普遍地珍惜自己的班集体成员的身份,使自己的言行与群体的风尚协调一致,融为一体。要培养良好的班风,就要:
(1)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团体感。我所担的班是一个很活跃的集体,是一个很有潜能,很团结的班级,所以我相信这样的班级,不会是一个差班。我在接任八(3)班班主任之前就为同学们写好了班级誓词,并让全班同学起立象宣誓一样表达自己的决心和愿望,让他们对班充满信心,自然而然,对班的归属感就上来了,也会自豪的说:我是八(3)班的学生。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适时的给予鼓励,要有竞争精神,跟其他班竞赛。慢慢的,一个班就组合起来了。
(2)重视课外活动。一个班想要有凝聚力,就要利用不同的机会让他们做一致的事情,如篮球赛、班会课搞活动等,让他们通过活动彼此更合更团结。如在篮球比赛时,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彼此合作,没有人是置身事外的,我让他们结成对子,让每个运动员配一个同学,帮他们处理事情,陪检录、拿水等一些需要,他们都能完成任务,每个班员都为在场上的运动员打气,我真为他们而感动。
2.学生基础的提升
对于很多学生逐渐染上不良陋习,学习也变得松散,对自己要求不严,通过近两个周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基础较差,导致成绩提不起来,也不稳定,鉴于此,摆在我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然后才能开展后面的工作
三、“ 三位一体 ” 的互促法
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单靠班主任显然是不够的,而要先靠各种力量的齐抓共管。通过班主任的工作,把学校、社会、家庭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教育的合力,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我定期家访,或电话联系,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总之,班主任工作是繁杂的工作,需要班主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付出自己的爱、要讲奉献、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去照亮学生。要想带好一个班级确实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多想想方法。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八年级(3)、(4)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韩友斌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3)、(4)班数学教学工作。由于刚接手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观念方法方式方面都有新的挑战,教学起来感到不适应、很吃力。我不敢放松自己,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去备课,钻研新课标,以尽快适应新形势的数学教学。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取得不少经验,数学成绩来看,很不理想。看到自己所教的成绩真也得到不少教训,获得失败的伤痛。总之,磕磕绊绊、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教、边做边适应地走完一学期。现将一学期来的成与败总结如下,以备今后继承发扬和摒弃吸取教训。
一、主要工作:
1、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工作。面对新的学生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激起我的挑战欲望,决心立志要在新的老师角色中争取教学教研方面有所成就。于是我每天花很长时间认真阅读、挖掘、活用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研读新课标,明白这节课的新要求,思考如何将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认真书写教案,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别人的教学教法教学设计,根据八(3)、(4)班同学的具体情况制定课时计划。每一课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使学生易懂易掌握,我还根据教材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制作课件,本学期我制作了30多个课件,下载修改20余个课件,争取每周都用多媒体室上课4至5次。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进行阶段总结,即每章一总结,期中、期末一总结。
2、把好上课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质量。新课标的数学课通常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以相关问题情境的研究作为开始,它们使学生了解与学习这些知识的有效切入点。所以在课堂上我想方设法创设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情境。在这一学期,我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兴趣,每节课都有新鲜感。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展示、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课堂上常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展示机会,让他们讨论、思考、表达。由于学生乐学,兴致高昂,通常学生获得的知识都超过教材和我备课的范围。
3、虚心请教同组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由于没有新课标教学经验,所以我的教学进度总是落在其他老师之后。我虚心向他们请教每节课的好做法和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结合他们的意见和自己的思考结果,总结出每课教学的经验和巧妙的方法。参与我们初一备课组集体备课2次,上集体备课的公开课一节(日历中的方程)。
4、做好“培优、辅中、稳差”工作。根据八(3)、(4)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潜力,我把他们分成三类:优生13人,中层生共20人,待进生53人。利用每天利用晚自习辅导。除了老师辅导外,我还要求学生成立“数学学习互助小组”,即一名优生负责一至两名中层生和一名待进生,优生经常讨论学习问题,弄懂弄透了才去辅导其他同学。但是本学期由于时间关系,效果不佳。
二、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新课改学习与钻研还要加强;
2、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效果方面还要考虑;
3、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还有待提高;
编号:八(上)第3课
备课人:陆军
审核人:
包科领导:
日期:2011.9.3
教学目标
1、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2、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4、教育学生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直接导入。
二、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学生交流讨论“预习目标”的问题,全班同学再齐读生字词。
四、展示:
(1)学生交流“合作探究”的问题
(2)教师分发任务小纸条(在任务小纸条中明确地把任务分配到各个学生)
第一组:“预习达标”
一、注音;第二组的组员给第一组作点评、质疑和补充,教师适当的精讲点拨。(展示组领读生字词。)
第二组:“预习达标”
二、释义,第一组同学点评、质疑和补充,教师适当的精讲点拨。
第三组:“合作探究”1,第四组同学点评、质疑和补充,教师适当的精讲点拨。
第四组:“合作探究”2,第三组同学点评、质疑和补充,教师适当的精讲点拨。
第五组:“合作探究”3,第六组同学点评、质疑和补充,教师适当的精讲点拨。
第六组:“合作探究”4,第五组同学点评、质疑和补充,教师适当的精讲点拨。
五、小结:
让学生自己谈谈从作者的身上学习到了什么?
六、当堂检测:
1、请同学用最简练的语言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地球上水资源非常丰富,但可供我们用的淡水资源却极度贫乏。水是生命之源,动物、植物、人类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地球上就没有生命存在。节约用水是每个地球人的职责。请以How to Save the Water为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60词。
How to Save the Water
Water is important to all living things. All animals and plants need water. Without water, there will be no life on the earth. So we should do our best to save and protect our water. We must turn off the tap after we use it. We must save every drop of water in everyday life and tell our parents and friends about it. I think it’s our duty to save water.
转眼间又迎来新的一学年,这一学年我担任八年级二班、三班英语教学工作,为使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能够有序进行,现做如下计划:
一、教学目标
始终以打造“活力课堂,活力校园”为总目标,培养学生优良的英语学习兴趣、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好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实际应运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这一学期中,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继续培养学习英语的学习习惯,要很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学习任务,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英语是研教版英语,教材编排有以下目的:1.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英语的训练,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培养初步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2.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3.培养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从语音、词汇、语法、阅读等方面着手。
1、语音教学 本册课本在上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运用音标和单词的发音规则,着重抓好学生的预习,自学能力。
2、词汇教学 本册课本所要学习、掌握的单词约400个,另有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若干条,任务较重。
3、语法教学 本册课本的语法教学项目有:动词过去完成时、过去进行时、情态动词、五种简单句的结构等。
4、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本册课本中的阅读课文比上学期难了很多,仍以对话为主,还有一些简单的短文。因此,提高学生的听说、表演对话的能力仍是本学期的一个教学重点,还应有一定的语法基础,具备相当的句子表达能力,能运用一定的词组和句型。
四、教学措施
1、依据学生基本情况,逐步激励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
2、重视课堂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3、有意识培养学生听力、表述、朗读、书写和作业的基本能力。
4、重视思维过程系统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循环往现,以加深影响。
5、特别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6、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同时,要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好的学生要加大知识的容量,拓展知识的层面,使好学生成绩更上一层楼;对于差生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差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7.重点:笔头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应保证学生在写之前明确他们要做什么,应有一定的示范、例子,使他们明白该怎么做;听写是培养学生写这一技能的有效方法。
阅读训练 1.读材料题目;2.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一遍对话或短文;3.当学生找到答案时,鼓励他们回答;4.再细读一遍,进一步理解文章;5.对于生词何习惯用语,让学生推测;6.学生间的讨论;7.加强阅读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二、语法教学 教师应控制讲解时间,重点必须在学生言语训练上,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探索和归纳。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四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时光如水,转眼间,一学期结束了。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一、认真备课。
作为年轻教师,我认真制定计划,认真备课和教学,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水平。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为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下学期工作计划
下学期需要完成八下20课的内容,预计可能会需要完成九上内容,课程会比较紧张。先就当前期末考试发现的问题做点规划:
一、通过阅卷发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国共一大”“国民一大”等新“答案”很多,第一次合作标志出现了“中共一大”“中共三大”“黄埔军校”等,第二次合作标志出现“西安事变”频率较高,还有“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等,对于标志性事件区分不清。
2、答题不规范,不写提示语,没有做到序号化答题。
3、审题能力欠缺,非选择题中题目中明确要求“依据材料一写出”,但是答案中出现了“中共三大”“中共一大”“七七事变”“北伐战争”等材料中没有的历史事件,说明学生答题能力和方法欠缺,待加强。
二、存在的不足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这是主要原因。对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因素:一在于学生本身,没有良好的复习习惯;二在于老师没有及时检查和重点提问,以至于出现考试时该得到分的题目失分比较多。
2、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在这方面主要是学生做题比较少,能力较弱,老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多进行精题练习,逐步让学生学会如何解答问题。
3、学生做题很粗心,审题不够仔细。
此外,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深入透彻的理解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为主要突破点,只关注尖子生,忽略了后进生的培养。
三、改进措施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努力消灭低分,加大对中间学生的督查力度,改善当前分数的梨形结构。
3、今后应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交流,力求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
2.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
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品: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
3.《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
4.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
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春》。
5.余秋雨,当代中国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作家,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著
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文化通史《问学余秋雨》,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等,学术专著《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等。
6.茅以升,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著有《中国的古桥和新
桥》等。
7.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
动家。代表作品: 《隔膜》《线下》《倪焕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
8.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
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9.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曾
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同称“刘白”。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代表作品: 《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
10.周敦颐,原名敦实,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谥号元公,号濂溪,世称
“濂溪先生”。代表作品:《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11.《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
子戴圣。《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12.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
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代表作品:《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13.王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代表作品: 《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观猎》、《使至塞上》。
14.孟浩然,字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
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代表作品: 《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澎湃(pài)
举世瞩(zhǔ)目
肃穆
一泻万丈 B.卓(zhuó)著
一张一翕(xī)
蹒跚
辨伪去妄 C.冗(róng)繁
囫(wù)囵吞枣
溃赠
别出新裁 D.羞赧(nǎn)
一筹(chóu)莫展
惶惑
循规蹈矩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 视听的愉悦之感。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 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②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 卢进勇的脸。
A.升起
流光溢彩
举起
瞪着 B.涌起
流光溢彩
捧起
盯着 C.升起
光怪陆离
捧起
瞪着 D.涌起
光怪陆离
举起
盯着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武汉地铁2号线将极大地增强中心城区的凝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B.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C.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D.12月26日正式开通的京广高铁将打造中国的南北轴心,并巩固中国“子弹头列车”的全球领导。
4、下面一段话的顺序被打乱,调整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②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④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⑤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A.④①③⑤②
B.④⑤②①③
C.⑤④①③②
D.④⑤①②③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莫言空前,等待下一个莫言与时代同行
①瑞典文学院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家,有了一次美丽的拥抱,这当然是好事。但必须承认,莫言获奖相对于整个文学界的发展现状,又似乎有些尴尬。因为当下中国主流作家处于衰退期,更准确地说,中国文学不可避免地在经历阵痛。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文学同样要面临转型社会的挑战,经济现代化与文学现代化往往并不同轨,国人们正忙着摆脱几千年来的贫穷宿命,追求物质更丰裕的生活,种种压力的叠加,又使得人们希望能获得更轻松的浅阅读,来消解肉体的疲劳。文学必须要在世俗化的社会需求与保持独立品格之间,寻求更多的平衡点。
②因此诸多文学人士对于莫言获奖,有宽慰更有期许,期许中国文学受此激励,能涌现出更多从现实中来、又高于现实的文学佳作,一个莫言肯定是不够的,更多有志于成为像莫言一样,着迷于文学精神世界并愿意终生遨游的青年,才可能铺就文学的康庄大道。
③中国期待着下一个莫言与时代同行。
④这就有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中国文学,此刻准备好了么?
⑤相信人们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内心不乏沉重。对文学的体悟,当然需要天赋,但对文学的热爱,却更多来自于潜移默化的培养,这需要追溯到中国的文学教育体制。摆放着语文教材的课桌前,坐着祖国的下一代。然而我们的课本,是否代表着中国文学的真善美,能否真正满足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近年来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或者下一学期的语文教材,会多几篇莫言的作品,然而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孩子们需要的文学,首先应当是自由奔放的开放思想场,让下一代在启蒙期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学,让他们在比较和感知中获得对文学的审美乐趣,小时候除了安徒生童话之外,还有郑渊洁、杨红樱的陪伴,慢慢长大了喜欢莫泊桑、契诃夫和欧?亨利,也和莫言、余华、王小波一路同行,诗歌、散文、纪实、科幻,应有尽有无所不容,这就是应该还给孩子们的文学青春,也是包括文学在内的素质教育破题所指。
⑥我们认为,这也许不是中国文学最好的时代,但也绝不是最坏的时代。作家们感慨于创作源泉的枯竭,恐怕更多还在于自身。滚滚红尘席卷之下,作家们也免不了凡人的七情六欲,也会有痛苦、焦虑、不安与失措,当然也会有坚韧、坦然、顿悟与抗争,能够走出来的就是伟大的作家。这其实也是所有国人所要面对的梦想与现实。庸常容易成为生活的主宰,为生存而奔波是大多数人必须承担 的人生,但在心中保留思想的火花,保留对美好的向往,对纯真的坚守,就会让生活留下自我的烙印。
⑦不管有多少问题,中国还是要一路前行,而文学应始终在场。那些沿街叫卖的市井商贩们,那些脚步匆匆上下班的工薪阶层们,那些在地下数百米沉默挖掘的矿工们,构成了盛世繁华下的沧海点滴,这是中国文学不可忘却的记忆。太多物质以外的问题需要破解,太多人想获得更值得捍卫的权利,中国一直都在书写着独特的历史,这并非改革二字所能概括。而莫言和他的文学同伴们,依然在观测着所发生的一切,文学不是逃避而是深入,文人骨血和知识分子的担当并没有缺席,在合适的时刻将会有更多饱满的作品,我们坚信。中国文学将出现更多像莫言一样深入生活,力求反映国民精神世界的作家,我们拭目以待。
5、关于本文的主要观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面临转型社会的挑战。B.中国文学要保持独立的品格。
C.中国文学的前景有赖于下一代的文学审美情趣的培养。
D.中国文学需要更多像莫言一样深入生活,力求反映国民精神世界的作家。
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国人希望获得轻松的浅阅读来缓和生活的压力。B.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远远高于并跳出现实生活。
C.中国孩子需要从小接触更广泛的文学作品以获得文学审美乐趣。D.文学作品应该深入反映普通老百姓丰富而深刻的的精神世界。
7、下面现象中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作家迟子建出生于中国北极村,其作品力求细腻深入地反映家乡的真实风貌。B.多所中小学积极推行“多读书,读好书”的“书香校园”活动。C.有些畅销书作家会因市场热捧不断快速地推出下一部作品。
D.沈从文认为,乡土给了他生命和智慧,生他养他的湘西正是他文学创作的源泉。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人书》)
【注释】①庶几:差不多。②邑:居民聚居的地方,村落。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日进则日退
日:天 B.博学审问
审:详细 C.则孤陋而难成陋:浅陋 D.古人与稽
稽:探究、考察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A.具答之
B. 何陋之有 C.无丝竹之乱耳
D. 无车马之资
10、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B.不幸住在穷乡僻壤的读书人不可能有大的成就。
C.人的成才,既有天资禀赋的因素,也与后天的勤奋相关。
D.不论怎样的人,都必须努力学习,不能因为自己有了一点成绩就不思进取。
第Ⅱ卷(非选择题 90分)
四、(14分)
11、请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1)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2)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12、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诗句。(8分,每空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2)一腔热血勤珍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对酒》)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表达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的诗句是:“落红不是
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李清照《武陵春》中化无形为有形,将愁绪具象化的诗句是:“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枕边的夜莺
①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②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刷拉拉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刷拉拉响。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窗外的园田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
③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做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做泥了。
④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⑤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
⑥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字给了我。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过于华丽,浓艳得有点让人眼晕。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就化做烟波了。“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一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⑦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当你愤慨于生活 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
⑧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而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
⑨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求真,去芜存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枕畔,也曾有过名声显赫却难以卒读的书,但它们很快就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能够留下的,是鲁迅,是《红楼梦》,是《牡丹亭》、《聊斋志异》,是雨果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等等,这些人的书和作品可以一读再读。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
⑩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它们清新、湿润,宛如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
(文/迟子建)
13、作者钟情于古诗词主要有哪两个方面的原因?请你分条概括作答。(4分)
14、仔细品读下面语句,说说其表达效果。(4分)
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做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做泥了。
15、结合文末句子“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它们清新、湿润,宛如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说说你怎样理解文题“枕边的夜莺”。
16、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感悟,作者在文章第⑦段中结合具体诗句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你在读书生活中应该也曾迸发这类思想的火花,请结合具体作家和作品谈谈自己的读书感悟。(6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在电影《地下铁》中展现了“地铁时代”的到来,一座城市的格局、商业分布、居家版图以及都市人的面孔,都因这种交通方式的转变而 发生了梦幻般的改变,对武汉交通一直抱有恐惧心理的武汉市民来说,岁末地铁2号线的开通算得上是“梦想照见现实”。这一出行方式的兴起,也与广大中小学生息息相关,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地铁开通给广大市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学校近期开展了以“地铁与市民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某小组准备在中山公园站点做一次街头调查,请你帮助他们围绕活动主题设计一个调查问题。(2分)
调查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以下是某小组成员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请你整理出两条主要信息。(4分)
材料一:轨道交通2号线起于汉口常青花园,终点为武昌鲁巷,其纵贯长江两岸,将成为武汉的“黄金交通走廊”,线路开通后,时空距离将发生转变,从汉口的腹地中山公园出发,到新兴的光谷商圈-鲁巷,所费时间将被大大压缩。
材料二:在细节设计上,2号线每个车站都将设置无障碍设施,在非付费区设置公共卫生间,在客流密集的车站设一定量的储物柜,其与商场影院直通、错过换乘站后到下一站还能换乘。
材料三:因为地铁,我们的情感联系更为紧密,生活在武汉,散布于江城各个角落的朋友们常因距离遥远而无法聚会,现在,只要走向地铁,我们就能团聚在一起,从容共享美好时光。信信息息
之之
一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唐和爸爸今早急匆匆赶早班地铁,手中的早点还没来得及吃,爸爸想要扔掉目标比较明显的热干面,将两只馒头揣在包里带上地铁趁热吃,小唐知道《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禁止乘客在地铁车厢内进食,于是对爸爸进行了劝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父子俩在站外快速吃完早点后才上车。(2分)
七、(50分)
20、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50分)
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谁伴你同行?繁花满路时,谁指点你饱览美丽风景;历经坎坷时,谁引领你走向柳暗花明?
昂扬的歌伴你从黑暗走进一片光明,奇妙的书伴你由迷惘走向豁然开朗,母亲的慈爱伴你走出消沉,父亲的严厉伴你走向成熟,梦想伴你赢得掌声;责任伴你获取尊重……成长路上,总有什么伴你走向人生的新境界,令你焕然一新。
【八上成语】推荐阅读: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01-26
成语集锦形容春天的成语11-28
150个成语造句_成语解释09-21
成语宝典:带有船字的成语01-05
四字成语-刻舟求剑成语故事11-06
四字成语故事-邯郸学步成语故事07-01
异想天开的成语解释和成语接龙09-23
近义成语配对和带有近义词的成语07-01
四字成语故事-不学无术成语故事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