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青春作文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秋天的青春作文(精选8篇)

秋天的青春作文 篇1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青春,是年轻的,是向往的,是憧憬的。有时,青春是一大堆的幽默开心;有时,青春是寂寞的哭泣生气,有时,青春是不懂事的叛逆任性。但是,青春永远都是美好的。

转眼间,已经到了初二的下学期了,一到秋天,我们就要分班了,现在在一起的每一天,现在一切的欢声笑语,现在所有要发生的事情,都会在秋天到来的那一刻变成过去,变成怀念的曾经,变成不可磨灭的回忆。回想那个秋天,我们相聚在一起,那是的我们谁也不知道谁,谁也不认是谁,但由于我们乐于交友的性格,很快就打成一片,从此变成了一个集体

秋天的青春作文 篇2

一、思维上学会创新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要创新,首先思维要创新。在构思作文时,自觉地运用创新思维,能使作文独到、新颖而深刻。譬如同一个问题: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为何少了?中学生们往往会用生物学的知识来解答,而幼儿园的小朋友却会说:“树叶累了,它想躺在地上睡觉。”这就是思维上的创新,比较新奇而独特。具体来讲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异中求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既可以在课外找材料,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现有材料;其次是通过同中求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创造性的思维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既具有求同性,又具有求异性。它不仅要求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要求思维者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

二、题材上减少束缚

作文的题材是宽泛的,“春夏秋冬,走过四季都是诗;天地之间,人生百味皆成文”。语文教师在题材上应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写自己最想写的、最乐意写的。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又能使学生养成在作文中说真话的习惯,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我曾在所任教的班级中就“你喜欢老师命题,还是自己命题”展开调查,有85%的学生极力赞成自己命题,并说:“自拟的题目,有丰富的趣味,很容易激起我们的写作兴趣和灵感。”而在批阅学生命题作文时,也常常发现此类作文内容显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学生独特的角度,独特的理解,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让人忍不住鼓励、表扬。有一名学生由平常的打电话而发引出如下的感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彼此之间的通讯方式也大有改变,从飞鸽传书,到烽火传信、邮差送信,又到电话联络,直至电子邮件。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高科技社会,人类的发展速度惊人,也许十年或是二十年,会变得更惊人。还有一位女生在自己命题的《那一次我哭了》的作文中,道出了由于爸爸、妈妈的不和给自己心灵造成伤害的心声,可谓情真意切,不仅感染了读者,而且让我找到了她成绩陡然下降的原因,及时地帮她度过了心理上的“难关”。另外,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采用多元性的形式来拓宽作文的范围,除了布置正常的作文外,还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些日记或周记、读书心得、名著赏析、影视评论等,从而切实地在笔墨自由上解放学生,放飞学生的心灵,开阔学生的视野。叶圣陶先生在给《学作文报》的题词中曾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二十多年前的题词对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仍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在作文教学中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说实话、抒真情、创新意。

三、生活上重视积累

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对于作文来说,这种“功夫”就是指生活中的观察与积累。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视听手段日新月异,电视、电脑、网络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获取知识的空间扩大了,渠道也多了。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多热爱生活,多认识和思索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文学史上有一个被人广泛引用的例子足以证明观察社会生活的重要性。福楼拜曾要求莫泊桑以《牛车》为题写一篇文章,莫泊桑感到很为难。福楼拜对他说:“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赶车的人喝醉了酒和没吃饱,对牛的态度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与饱着肚子走平路明显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举不胜举,如果仔细加以观察,就是写出100篇也不难。”我也曾作过尝试,教完《闲情记趣》之后,发现学生对“作者观二虫斗,虫被蛤蟆吞掉”的情景印象深刻,便启发他们这就是细心观察的成果,鼓励他们也来用心观察一只小动物,把它写成文章。其中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描写一只荷兰鼠的:当我扔下一块饼干时,意外地发现小老鼠用一只脚踩住饼干,另一只脚像美国人吃西餐的刀叉一样在刨饼干吃……正因为用心观察,他写出了如此生动形象的一幕。当然,除了观察外,还应及时地积累,语文老师除了要求学生一定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之外,还应规定学生每一周至少用一节课课外活动时间到学校阅览室去看书,而且所看之书可以广一点、杂一点,就像蜜蜂采蜜一般。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知识面越来越广,也就意味着思路越来越宽,能将积累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那么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也就不难了。

四、批改上能出实效

每次作文本发下去之后,大多数学生只是草率地看一下分数和评语,便置之不理。对于作文中的错误,下次作文仍旧出现,这不禁令我思考:“这样的批改是否有价值?作文批改的主动权应交给谁?”我想,张志公先生说得好:“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通过多次的实践总结,我觉得这样做不仅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可以提高学生锤炼作文的能力。批改作文的过程分四步:第一步,每个学生将写好的作文对照作文训练要求自我修改,尽可能地找出认为需要修改之处,并把它修改在文章中,然后写上自己的评语。教师则不断巡视教室以全面了解学生修改情况,必要时还可以让修改好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修改的。第二步,在学生自我修改之后,教师可选择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在实物投影上进行修改示范,修改的范围小至标点符号、遣词造句,大至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使学生对作文的批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知道如何才能将作文改得更好。第三步,将学生按4人一组分成若干组,并指定每一组的组长,把收上来的作文再发下去,让每一篇作文在小小组中轮流批改:各自把错别字圈点勾画,不通的句子改通,并打上分数,写上评语。学生在互改的过程中,看到其他人的修改也会产生联想,激发灵感。第四步,教师让组长把互改的作文收上来,整体审阅,精选出写得好的作文与批改精辟的小组,在下一次作文前加以认真评讲,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竞争意识。古人贾岛曾在修改“推敲”上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典范,难怪有人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学生自主修改作文,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不仅能修改出实效,而且能修改出精美、有创意的佳作。

《家乡的秋天》作文课例及分析 篇3

如何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呢?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

我首先调查分析了所教班级新生作文的态度及心理。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谈话分析:(1)喜欢作文的人数与不喜欢作文人数相当,只是不喜欢作文人数中乡村学生居多;(2)喜欢作文的人中却有很多人为作文得不到高分而苦恼,很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帮助;(3)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写作心理障碍:①畏惧心理,多年作文失败的记录,使他们有一种“谈文色变”的畏惧心理;②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是写作的料,不可能把作文写好;③无所谓心理,自己作文成绩好也罢,不好也罢,觉得都无所谓;④自我满足心理,认为自己作文还行,不求新的突破和长进。

心病还得心药治。消除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是当务之急,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作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同步的方法,进行集体疗救。《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学生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初一学生正处在思想开放期,易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用自己的笔书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乐于表达自己的向往和追求。

鉴于此,我决定放手让他们写自由文,培养他们讲真话,抒真情,求真务实的写作态度,进而实现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的目标。

一.课例实践

开学第四周学校安排我上公开课,我选了何其芳的《秋天》。这天适逢周末放月假,课堂上我布置了一道课外练笔题——《家乡的秋天》或《感悟秋天》,要求农村学生利用周末休息的机会回家乡转转,城里的孩子可以到邳州公园、街道、小区、河岸等处遛遛,慢慢看,细细听,静静想,感受秋天的气息,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到秋天的美景之中,像何其芳那样记下自己的感受,形成一篇感悟秋天的文章。写作形式可以写成诗歌样式,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投影)

我略作指导,提出要求:

1.出门前带好纸笔,定下“寻秋”路线。农村孩子可以看看丰收的原野、乡村小路、母校校园、路边树林……城里孩子关注街道公园、小区广场、街上行人、运河风光带等等,做到实地观察,切身感悟。

2.观察时,留心身边一草一木,注意空中微风和周围的人群状貌,记下写作素材,触发联想与想象。例如:你到邳州公园来悟秋,可以记下:秋天的花园里有些什么?颜色、味道、样子?人漫步其中有什么感觉?

3.可以联想与秋有关的诗句,如咏菊的、咏秋风秋雨的……与古代诗人一起悟秋,其乐无穷。

4.如遇有特殊天气,毛毛细雨啊,轻轻薄雾啊,会有更特殊的感受……

5.回家后将所记所想变成一篇有自己真实观察、真正体验的文章,我相信那一定是你最美的创造。

……

作业收上来了,我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超出我的预料。不管是城区学生,还是乡下孩子,均有佳作佳句出现,读后我很激动。现略举两例:

刘欣怡(城区)写了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大雁是秋天的使者/丰收是秋天的心愿//落叶是秋天的蝴蝶/果实是秋天的彩灯/金灿是秋天的衣裳/我愿做秋天的画师……刘晗(城区)分别以“红色是那被秋霜染红的枫叶……”“黄色是那被秋风吹黄的稻穗……”“褐色的是那一颗颗可爱的毛栗……”“紫色是那一串串诱人的葡萄……”为中心句领起下文,结构全篇,很有些散文诗的味道。

王庭庭(农村):“秋姑娘挎着她神奇的小花篮,迈着轻盈的脚步,悄然来到人间。她轻轻地挥了一下她手中的花篮,一瞬间,门前的那盆玫瑰向着秋姑娘张开了笑脸,红润润的脸蛋细腻而柔软……”闫宇(农村):“……秋国王统领着故乡的这方水土,你看,家里忙起来,学校闹起来,田野里的农民笑起来……”

针对这次课外练笔,我精心准备,认认真真地上了一节讲评课。课上,我首先整体表扬了这次作文练笔写得很好,我很满意,并点名表扬了一大部分学生,其中特别强调有一些人是开学初调查时不喜欢写作文的人,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进步。接着声情并茂地范读了4个学生佳作全文,12个学生作文中的好句段,并给他们都打了满分,以示鼓励。然后让学生分组议一议:①被范读作文还有哪些可以修改的地方?②听读同学的作文后有哪些收获?③若让你重写这篇文章你将作怎样的修改?最后让所有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后上交老师。

这一堂课,我发现同学们始终精神振奋,笑容挂在脸上,听得认真,议得投入,发言积极。以此为契机,我安排了第三单元写作训练——《感受自然》,并在课后找那些没被表扬的同学谈话,指出他们作文存在的问题,了解他们内心的困惑给予个别指导,提出修改建议。对个别没有经过实际观察应付作文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同时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模仿本单元课文,重新写自己喜爱的季节,并表示对有进步的作文我将再次在全班表扬。这些同学态度很端正,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反思提升

我对这次写作训练的教学,初步做了如下反思。

1.凭借课文引路,降低写作难度。

何其芳的《秋天》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农家丰收图——“秋天栖息在农家里”;霜晨归渔图——“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少女思恋图——“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在优美的意境中,我们仿佛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仿佛看到幽谷、农家、渔船、牧羊女……那么,乡村秋景中还有哪些景物是你观察知道的,而诗人没写到呢?请走进乡村,用你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尽情观察,用你手中灵动的笔尽兴描画《家乡的秋天》吧……学生的眼里闪着激动的光芒,个个跃跃欲试。

仿照课文补画乡村自然秋景图,像作者那样感悟秋天的诗情画意,同学们也能做一回诗人啊……凭借课文引路,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学生勤于观察,乐于表达,才能写出好文章,以后要多做尝试与探索。

2.命题贴近生活,消除畏惧心理。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先生用这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阐明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只有让学生“深入生活”,才能获得生活的赐予,才能进行写作活动。

这次写作训练我先安排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生活,去经历秋天、体验秋天、感悟秋天,所以他们笔下的秋天才色彩纷呈,神韵各具。

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不会在看似单调平淡的生活中发掘出生活的情趣和意义,体验到生活的启示和波澜。也不是生活太单调,而是教师没有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方法。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可谓单调,但他反映童年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却写得情趣盎然、耐人寻味。这说明即便是枯燥乏味的生活,也是写作的源泉。

我想,只有研究学生,做到“目中有人”,想他们所想,爱他们所爱,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为学生所喜爱,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也才能消除他们畏惧作文的心理。

3.观察积累——写好文章的基础。

作文难,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熟视无睹,没留心观察,不善于观察。因此,我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只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事事关心”,做到细心观察、体验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而体味到生活的道理,作文也就不那么难了。观察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这次写作训练在指导上还没达到最优化,没有教给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的技巧。应当先教育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然后引导他们学会把自己观察事物时所引起的心灵体验捕捉下来,这种观察不是用眼睛,而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咀嚼。积累呢,身边随时备有一个笔记本,一旦有感悟,就立刻记下来。这样,观察才是富有个性的观察,积累才是个性鲜明的积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个性特色,才会富有灵气。

如果再次安排学生写秋天,我将调整指导方案:(1)写作知识讲座:观察与观察方法——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知识与方法。我认为,对初一学生进行基本的写作知识辅导是必要的,必须教给学生观察、积累生活的本领。(2)由何其芳的《秋天》引申到刘禹锡的《秋词》,再对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感悟赞秋与悲秋两种不同的情怀,认识到情不同而景亦有异:作者选的景物必须服务于主旨——抒发感情的需要,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然后,再让学生到大自然,到生活中有针对性的去观察,去感悟,效果一定会更好。

如何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呢?这是一个复杂而又综合性的课题,不是一两节课或一两个课例能解决的,我将对它作长期而深入的研究。

秋天的青春作文 篇4

蔚蓝的天空像一面无边无际的大明镜,雾气弥漫在对面的山腰像一层薄纱,把金色的山野都笼罩起来了。薄雾像绸带缠绕在树丛间,忽隐忽现仿佛在幻觉中。

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清凉凉的,湿润润的会让人感到轻松兴奋。闭起眼,满胸膛都是觉得饱饱的。睁开眼,忽然看见天边云朵一簇簇,像羊群咩咩叫着过来,像小孩子在嬉闹玩耍,像小兔子奔跑着走到了山的那一边,画的天空充满着勃勃生机。

雾气退去,山腰梯田的果园清晰地映入眼帘,一层层、一道道像是大山笑开的皱纹。一颗颗挂了水珠儿的苹果向你绽开了笑脸,灯笼似的梨向你招手,架下的紫玛瑙似的葡萄一个挨着一个。一排排、一列列的果树像士兵等待首长检阅,又像害羞的小姑娘等待人们的称赞。最引人注目的是山下的那一块块方田。谷穗弯腰像大地献礼,玉米饱满的挤破了外衣,田野的路旁长满了各色的野菊花,像是给田地衬了个彩色的花边。

道路两旁的树木一个个昂首挺胸,松树穿着碧绿的衣裳映衬着着火似的枫叶更加红了。杨柳经不住秋天的考验,一片一片树叶打着旋儿随风飞舞,像一群黄蝴蝶飞了起来,小草虽然垂头丧气却等待春天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这时一群大雁飞过,向人们做最后的告别,好一副秋天的画啊!

秋天的作文:秋天的思念 篇5

春遇到冬就成了岁月,岁月已从我们身边悄然滑过,无声无息,从不为谁停留,为谁驻足。站在光阴的巷口,唯有感慨万千,随风而去,却无能为力,任光阴从指间滑过,

鸟儿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远去,清晨再也听不到它们的欢歌笑语,叽叽喳喳,肆无忌惮的叫声,鸟儿不知何时已飞往南方,远离喧嚣和繁华,寻找它们的归宿。

八里湖的水此刻已平静和安祥,经过夏季的躁动与不安,兴许已倦了、累了,想要片刻的宁静和安详。水光滟潋,微波凌动,吹皱了湖面的湖水,凌乱了我此刻的心绪。

思绪飞过高山、小河,曾经懵懂的少年经过岁月的流逝,风雨的洗礼,已经褪去了青涩的稚嫩,曾经的山村、小河、稻田到处留下了我们年轻的足迹。村庄里到处都洋溢着青春的记忆,我们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不谙世事过起了小家家,你当爹我当妈,却从不知道爹妈的真正意义和肩负的重任。我们在一起下棋、放牛、捉鱼,那时候的我是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无忧无虑,青春稚气的我们上演了一段又一段光阴的故事。

许多年过去了,已经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我们都离开了那个小山村。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开启了另一段人生之旅,来到我们人人向往的都市,虽然远离了落后与贫穷,但脱离了单纯和质朴,多了几分孤独与冷漠,但我时常怀念过去,纯洁的友谊,质朴的亲情,自然而美丽的风光。虽然艰苦,但无欲无求,纯朴善良与世无争。

歌颂秋天的作文:走进秋天 篇6

作者:全南县实验小学五年级 谭钥容

有人喜欢花红柳绿的春天,有人喜欢骄阳似火的夏天,有人喜欢大雪纷飞的冬天,而我却偏爱硕果累累的秋天。

秋姑娘来到公园,打开她的化妆盒,为花儿涂上胭脂:一串红吐出一串鲜红的火苗;鸡冠花更红更艳了;菊花正迎着灿烂的阳光争先恐后地盛开着,黄的、白的、紫的,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多姿多彩,五彩缤纷。

秋姑娘悄悄来到了田野里,来到小溪边,来到山上,给大地换上了迷人的秋装。我走进公园,阵阵秋风一吹,满地是枫叶,好像朝霞洒满了一地,美极了!

秋姑娘来到了果园,果园的水果大的诱人:柿子如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上;草莓如小姑娘的红脸蛋;葡萄如紫色的珍珠,成群的挂在树上,真诱人!

秋姑娘又来到了花园里,花园里的花儿好像都在向我们点头呢,在花园里有很多的花儿,有牵牛花、鸡冠花、桂花、菊花……

人们都爱秋天,爱它的秋高气爽,爱它的瓜果飘香,爱它的景色宜人。

教师点评:秋天是收获、多彩的季节,小作者字里行间表达出了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让读者也感受到了一个美丽而充满诗情的秋天!棒!

秋天的思索 篇7

在秋天的静谧中独自静坐, 读书和遐想, 在林荫道上漫步, 谛听枯叶在脚下的沙沙响声, 这是一件多么引人心旷神怡的事情啊!秋天的夕阳, 暖烘烘地晒着所散发的潮湿气味, 坚果的气味, 这些我在孩提时代经常闻到的馨香, 让我格外珍惜。

在这样的日子里, 真是思绪翻腾, 百念丛生, 遐想联翩。回顾往事, 眼前蓦地像照片般清晰地呈现相会和离别的情景, 那些冷落空寂的车站和机场, 那时还难以相信, 而如今却变得如此遥远。

岁月蹉跎, 沧海桑田, 它让我懂得了自己的差错和谬误之举。然而, 时光的轮回却从此不再复回了。

人生在世往往有这样的记忆:你为之感到自豪, 不愿使之有丝毫改变, 当在生活中再出现难以置信的情况, 也许你还会这样做。欢欣, 有时甚至自信, 使你受到鼓舞, 因为那时你早已懂得并找到了一条人生之路, 虽历尽沧桑, 饱经困苦和不幸, 但却能够保持人的尊严、人的美德。

如若远离亲人, 背井离乡, 则另有一番痛苦和乡思在心头。每个人思念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人在道德和肉体方面堕落了, 另一些思想坚定的人则清醒地依然忠于自己, 忠于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如若有人能经受住任何风霜雨雪的洗礼, 在每一个人生路口都能找准前行的方向, 那他永远都不会失去自己的本色。

思念滋长, 痛苦不息。如果你的经验、知识正为渴求的人们所需要, 那就是人生一大快事。须知, 人有如大自然是世代相承的。

萧瑟的秋风刮掉了最后一片树叶, 雨水浸透了广袤的大地, 空气变得潮湿, 经雨水洗刷干净的屋顶闪闪发光, 透过光秃的树丫, 可以清楚地看到房屋和街道的轮廓。

如何将青春文学引入作文教学 篇8

一、借鉴青春文学中新颖的立意方式

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作为作文的总纲,具有统帅全文的作用,可以说是作文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创作出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作文,就要在立意上下功夫。立意是写作者确定作文所表现出来的主旨,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性,新颖的立意方式符合学生“个性化作文”的要求。学生作文存在的诸多问题中,缺乏新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国宋朝大文豪苏轼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就是从创新的角度来谈文章创作。倘若文章缺少了创意,亦步亦趋,千人一面,那作文也就逃不出陈旧的框框,在人云亦云中止步不前。因此,新颖、深刻的立意是让学生的作文从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的好办法。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在写作时就应该突破限制,超越一般的眼光,以独特的视角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做一个有责任感和历史感的写作者。

青春文学一直以内容和形式的新颖独特著称,青春文学作家们敢于大胆尝试,勇于标新立异,创作出许多具有新颖立意的作品。尼采说:“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自我。”作文作为学生表达自我的一个平台,理应是独具个性的。因此,语文教师在将青春文学引入作文教学时,应该努力帮助学生挖掘青春文学作品中的创新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完成“个性化写作”。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中国青春文学作品精选》中,《关于苇草的一切》立意深刻,以小见大。作者由生长在山间的苇草,想到了生活中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并最终得出感悟。不仅在思想上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达成一致,而且增加了自己的想法和领悟,使文章内蕴丰富,意义深刻;韩寒的《三重门》,以一个中学生的视角反映中国教育的若干侧面,大胆地对中国社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现出对社会的责任感,彰显人文关怀。

学生在阅读青春文学作品时,应仔细咀嚼,细细品味,多角度地思考文章的立意,深入挖掘其含义,从而在作文中完成自己个性化的精神独创。

二、借鉴青春文学中巧妙的结构方式

文无定法,而结构却有法。结构作为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是全文的“骨架”,对作文的谋篇布局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的结构决定了全文的段落层次,决定了材料的有效组合和编排。好的结构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内容,抒发作者的情感,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思想,从而有效地实现写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达到心灵的共鸣。学生在面临作文任务时,常常会一筹莫展、手足无措,不知该从何处下笔。问题中心图式理论认为,这是由于大脑中尚未形成作文所必需的知识结构,作文图式不得以构成,写作也就难以进行。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创新结构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冲破思维上的阻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多学习借鉴别人的结构方式,感受别人巧妙的灵感,并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作文。

青春文学中有很多以结构巧妙取胜的作品。在将青春文学运用于作文教学时,可将巧妙的结构方式引到作文课堂上来,教给学生多种结构方法,如题注法、小标题法、书信法、日记法、剧本法、镜头拼接法、后记法等等,让他们从一开始的简单模仿,到创新性思维形成后的自我创造,帮助他们搭好作文的“骨架”,从而能自然畅达的组织材料,完成文章的创作。韩寒《长安乱》塑造了一个荒诞的武侠世界,文中以少林派和武当派为首的各大派为争夺武林盟主展开了争斗,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但韩寒一直强调《长安乱》不是武侠小说。因为与传统意义上的武侠小说不同,《长安乱》没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作者就在一个个分散的片段中说了他自己想说的,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

学生在阅读青春文学作品时,要善于在阅读中总结多样的结构方式,并巧妙的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使自己的作文贯通圆润。

三、借鉴青春文学中精彩的语言表达

语言是作文的基本组成元素,优美的语言和出色的语言技巧也是优秀作文所必须具备的因素。青春文学代表作家的语言一直受到肯定和赞扬,当代文学史上的名家如王蒙、马原等都为青春文学作品作序,同时也对作品中的语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莫言就这样评论过张悦然作品的语言,“刀子一样锋利的语言,锋利,奇妙,简洁,时髦而且到位”。在将青春文学引入作文教学时,学生可以借鉴青春文学作品中在语言表达上的优点。

如果把写作比喻成建一座城堡,词汇是建城堡所必需的砖瓦,那丰富多彩的词汇就是独具色彩的宝石,能让城堡熠熠生辉。教师可以从青春文学中选择优秀的作品供学生阅读和学习,让学生从中积累大量的词汇材料,揣摩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养成铸字炼句的习惯。

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会遇到描写心情烦闷的情况。大部分学生词汇贫乏,写出来的句子索然无味。郭敬明的短篇散文《思想的声音》中有一段描写自己心境的片段:“李白花间一壶酒可以邀得明月徘徊影凌乱,可是就我而言,明月邀不下来,只有单薄的影子空空荡荡地飘在枝叶间被刺得千疮百孔。”写自己的孤独,郭敬明用了“单薄”、“空空荡荡”、“飘”来形象地表达,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由此可见,词汇一旦丰富,文章自然也就多彩了。

法国作家昂里埃特·比肖妮那说:“幽默从来不是快乐的,笑是我们不顺心时的表现,轻松愉快的幽默家们实际上是被生活困难所烦忧的阴郁家伙。”幽默常常给人带来快乐,但幽默的笑,绝不是轻松愉快的,而应该让人感受到这乐趣背后的“生活苦难”,让人体会出无奈和苦涩,以及这笑背后沉重的叹息。

青春文学作家们多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运用语言的荒诞和奇特对话语权威发出挑战,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幽默的语言表现出来,用一种调侃的态度来反映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中的问题。《三重门》中有这样一段:“以前软绵绵的似乎快要打瞌睡的字,今天都接受了重要任务,好比美国军队听到有仗可打,都振奋不已。”作者借林书翔的书法揶揄美国军队,让读者在感受美国军队的可笑模样之时也思考林宇翔“书法”的特点。

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能很好地说明作者要说明的事物,使文章妙趣横生、生机盎然,而且能增加文章的文采和艺术感染力。青春文学作家们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反讽、通感等,他们都能做到信手拈来。从这一点上来看,青春文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为学生作文中生涩的文字表达填补缺憾。

在将青春文学引入作文教学时,可以借鉴青春文学作品中创新多变的修辞手法,使自己的作文因比喻而优美灵动,因对比而强烈深刻,因反讽而意味深长,因通感而耳目一新。例如张悦然的《水仙已乘鲤鱼去》中通感手法的运用,“你开始会说话,声音清澈如泉水,你一定擅长讲故事,坐在秋千上,周围会坐一圈虔诚的小听众。”“声音清澈如泉水”,声音本属于一种听觉感受,而“清澈”的泉水是一种视觉感受,将听觉感受和视觉感受联通起来,让读者发挥想象和联想,感受作者创造的不一样的意境。

将青春文学引入作文教学是一次大胆的尝试。青春文学有着许多值得学生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在将青春文学引入作文教学时,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以一颗开放包容的心去接受青春文学,在了解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并运用策略对其加以有效的运用。语文学科的发展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个性前提下的作文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帮助他们真正地提高写作能力,实现青春文学与作文教学的完美结合。

上一篇:华东交通大学诗歌朗诵比赛决赛主持稿下一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