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说课稿(共9篇)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细菌和真菌曾经祸患一时,但科技的发展让它们变害为宝、、、、、、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讲述。
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面内容的学习,已初步认识细菌和真菌可以生活在各种环境之中,包括有氧的和无氧的环境;并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本节内容更主要的是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更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节的知识点主要是四个:一是介绍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二是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保存方法;三是细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四是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本节知识结构并不复杂,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认识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增强他们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水生产生活问题的自觉性。
本节内容有两个课时。本课时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一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制作甜酒。二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根据教材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能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②能列举不同食物保存方法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生能通过尝试制作甜酒,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②学生通过学习和分析食品保存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学会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②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关注生活现象,关注社会的责任心。教学重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和食品保存的方法。我认为本课的难点是: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难点突破是这样来处理的:通过在教室放置发酵装置,学生看到发酵的实验现象的变化,通过课堂上教师对实验产物的验证,把微观的分子变化转化为宏观的产物变化,由抽象到具体,学生自然容易理解。
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一般,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不强,并且由于 家庭或者整个社会的原因,他们动手的机会不多、能力不强,因此我着重通过课前准备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发酵食品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设计的教法是:实验法、动手制作法、“观察—讨论—归纳”法。学法则采用研究、合作、体验、交流等自主学习法。
我的教学过程是:
一、图片引入新课。
首先通过图片引入,创设情景;分析图片,讨论问题;拓展延伸,知识升华,来完成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的内容。
接着,我通过一个演示实验:(教师边讲边演示实验)在两个锥形瓶里倒入透明的液体(澄清的石灰水),再把从发酵瓶上拿出来的气球伸入锥形瓶的软管中。实验现象一出来,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立刻提出我的问题:
1、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刚才的现象吗?
2、气球中二氧化碳是怎么来的?
3、让学生闻瓶中的气味,是什么气味?这种物质是怎么产生的?(可以回顾一下,我们课前准备的时候在里面放入了什么呢?白糖和酵母菌。那么这种物质是怎么产生的呢?)
4、仔细观察瓶子和气球所组成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有氧气的参与吗?最后总结:白糖和酵母菌在无氧状态下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酒精。从而完成了发酵原理的学习。我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对于学生来讲,因为没有学过分子的概念,所以发酵原理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地方。但是通过这个演示实验的验证,把微观的分子变化成宏观的产物变化:二氧化碳和酒精。这样对于具有形象思维的大面积学生来说就容易理解了,这样就实现了难点突破。
二、发酵现象“七十二变”
请学生阅读课本71页第二自然段,找其中有多少种不同的发酵现象,并找出图中食物所利用的细菌和真菌,标在图上。从而了解生活中主要的发酵。学生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把发酵原理内化的过程。在找细菌和真菌的过程,也让他们了解了:生活中人们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从而形成“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的生活很有用处”这样一个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这样一个观点,实现情感目标。
分工制作,课上交流。
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十 一组,来制作甜酒,并要求他们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或者向父母亲友学习制作方法。课下制作,把过程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交流。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1、交流你的操作过程运用了哪些细菌和真菌?
2、交流你的制作运用了发酵的哪个产物?
3、交流劳动感受。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了生物知识,掌握了生物技术,提高了动手能 2 力。而且还有同学在实际操作中获得了劳动的快乐、父母的亲情等等课堂上得不到的东西。
三、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的内容。
首先图片引入,创设情景。设问: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学生讨论得出防腐的原理。创设的情景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是在学生头脑中本来就有的理论。在课堂上提出来,学生的兴趣非常的高涨。另外,进一步设问把生活中的问题和课本上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的思路。
分析图片,讨论问题。在这里我是对课本上的观察与思考进行了整合,我采用了课本上观察与思考的问题,但是我把图片换了,换成了几种更具有代表意义、典型的食物保存图片的组合。这样一个设计增加了问题的难度,使学生在讨论的时候更有讨论的必要性。学生在讨论的时候,首先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小组得不出答案的,再让全班来交流,最后还由老师进行提示。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困难的问题印象更深刻。学生讨论出各种食物的保存方法以及原理,从而得出生活中常见食物保存方法以及原理。
四、拓展延伸,知识升华。
结合小组所带的食品包装,让学生总结生活中食品保存的其他方法。这在里,我特别要提出的就是“防腐剂法为防腐剂正名”,“不含防腐剂≠食品安全保证书”。首先介绍防腐剂的种类,接着介绍防腐剂的作用。现在我们国家所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是在一定用量内并且所限定的二十几种防腐剂。这些防腐剂都是从动植物身上所提取的天然的防腐剂,在体内能被身体完全的吸收和分解。而食物如果没有防腐剂的保护,我们就不能保证它不被细菌和真菌污染。因此,我们不能把食品的 “安全卫士”当成食品安全的杀手。
五、课堂小结。
我的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来进行,让他们按照下面三个知识进行:
1、本节课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2、知道了哪些新的知识?
3、其中哪些知识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继续地发挥自己,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的补充,教师及时地肯定与矫正,将生生评价与师生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以上就是我对这堂课的理解。
在这节课,我设计的核心就是让学生起来。让学生的手动起来,我们的课堂就可以巧夺天工;让是学生的嘴动起来,我们的课堂就可以妙语如珠;让学生的脑动起来,我们的课堂就是智慧的海洋。
通过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 构建多种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展开探究式学习, 引导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二、教学分析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广泛, 与动植物和人的关系比较密切。本节主要学习三方面内容: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植物共生。学生已经知道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 但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是如何促进物质循环进行的, 还不清楚。为了使学生更能清楚地了解物质循环过程, 明确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起的重要作用, 我把这部分确定为重点。绝大多数的学生从生活常识中会知道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但也有学生会认为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都是有害的, 通过“以菌治虫”和共生的例子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待问题, 同时渗透情感教育和STS教育。共生是新的生物学概念, 比较抽象, 学生不易理解, 所以我把这部分列为难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 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 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归纳能力;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 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2.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构建多种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探究式学习。为了丰富本节课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运用了以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1.《小猫种鱼》的视频导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求知欲;2.发放腐烂的梨和带有根瘤的豆科植物给学生观察, 让学生有感性认知;3.开展“疾病诊断”游戏, 体会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4.运用多媒体手段, 演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动画片以及地衣和根瘤的互利共生动画片, 使知识点深入浅出, 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5.分组观察分析,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等。
五、教学过程:
点评:《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在目标达成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一系列的开放式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展开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主体参与、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 既能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本课教学内容, 又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 还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突出的特点如下:
1. 在导入新课这一教学环节中, 利用“小猫种鱼”的视频和“小猫为什么收不到鱼?”等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本课的探究式学习。
2. 在“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这一内容的教学时, 教师通过腐烂的梨 (实物) 和与梨为什么会腐烂的有关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梨腐烂的原因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接着展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的动画片和示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 让学生准确理解这一教学内容,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等能力。
3. 在“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一内容的教学时, 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 学生通过参与该活动, 体验细菌和真菌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体会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利用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体患病的图片和教科书中“以菌治虫”的内容, 使学生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并体验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的学科思想。
4. 在“与动植物共生”这一内容的教学时, 教师利用地衣和根瘤的实物和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列举其他菌类与动植物共生的例子, 并引导学生归纳共生的概念。使学生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认识更加全面和准确, 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多方面的能力。
5. 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看, 该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设计了一系列探究、互动、小组合作等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预实验;生物学教学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设计并安排好科学探究活动,是教材贯彻落实这一课程理念的关键所在。但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活动有些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有些难度比较大,例如“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探究活动?笔者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分析教材,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做预实验,并运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预实验
所谓预实验,是指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在正式实验前进行的实验。预实验的内容可以是某个实验、某个探究活动,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某种现象。预实验可以由教师单独进行,也可以让学生共同参与。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节中,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可做两个预实验,并且需要学生共同参与。
2课前准备
2.1制作“发霉的馒头”
2.1.1材料的准备及处理
准备一些新鲜的馒头,将每个馒头切成大约2cm×2cm的小块;准备一些一次性的塑料杯(透明);将透明的幻灯片(A4纸大小)用剪刀剪成大约9cm×9cm的能盖住杯口的6小片。
2.1.2制作过程
将馒头小块暴露在空气中2~3小时,在每块馒头上滴一些水,放在剪好的幻灯片上,再扣上一次性塑料杯,并用透明胶带封口。
将此装置放在室温环境中,2~3天后就可以看到馒头上长出各种霉菌来。如果放置一周,观察效果会更好,此时能够看到霉菌的菌丝上长有孢子。
2.2培养菌落
2.2.1配制培养基
2.2.1.1材料
地瓜粉100g,蔗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2.2.1.2配制过程
用500ml开水将蔗糖溶解后,加入地瓜粉,边搅拌边加热,用文火煮1h,煮成浆糊;另用500ml开水加琼脂,煮沸熔化,倒入煮好的浆糊中,搅匀。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干净成套的小的培养皿中,量以培养皿高度的1/3为宜,然后盖上另一个培养皿。
2.2.2高温灭菌
将含有培养基的整套培养皿用小型蒸汽锅在1kg/cm2蒸汽压的条件下灭菌30min,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拿到学校食堂的消毒柜进行高温灭菌(120℃,30min)。
2.2.3接种
让学生把想知道有没有细菌和真菌的东西都拿来接种,接种时教师要指导他们正确的方法。接种完成后,要在标签纸上写上姓名、接种的东西名称、实验日期,并将标签纸贴在培养皿的底面。还要把已经接种的和未接种的整套培养皿用保鲜袋或保鲜膜包好。
2.2.4培养
将已经接种的和未接种的培养皿同时放在室内同一环境中培养,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每天一次,连续七天,到第七天能很明显地观察到菌落。
以上实验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观察到比较明显的现象,因此需要在上课的前一周进行。
3预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3.1贴近生活,引入课题
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过食品发霉的现象,食品一旦发霉就会被扔掉,很少有人再去观察、研究它。学生只知道食品发霉是因为食品上长了霉菌,但是对于“霉菌长什么样子?哪里来的?”这些问题不是很清楚。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节中,用课前制作的“发霉的馒头”引入课题,将生活现象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非常形象、直观,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能真实地看到霉菌,激发了学习兴趣,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此外,学生还能看到霉菌的菌丝上长有孢子,为后面《真菌》的学习打下基础。
3.2与问题情境结合,衔接知识
要使一节课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能够流畅、过渡自然,往往需要创设一些情境来导入。利用预实验与问题情境相结合,能够产生这种效果。
例如,在学习“观察菌落”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哪里有细菌和真菌?空气中有吗?”紧接着让参与预实验的学生介绍“发霉的馒头”的制作过程,学生能够明确地认识到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再通过问题:“为什么平时看不到它们?怎样才能看到它们呢?”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发霉的馒头”,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观察菌落”内容的学习。
又如,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时,可以利用课前培养的菌落,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细菌和真菌能在培养基中生长和繁殖?培养基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提供了哪些条件?”这样就顺理成章地进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3.3“现身说法”,激发兴趣
这里的“现身说法”指的是实物的“现身说法”和学生的“现身说法”。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以“现身说法”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观察菌落”时,利用学生课前培养的实物“菌落”,引导他们观察、对比,并归纳出判断依据。这种以实物的方式比用课本上的插图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如,在学习“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时,通过让学生从标签纸上找出本班同学课前培养的菌落,发现课堂气氛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找到的学生非常高兴,就像中了奖一样。此时他们最想知道的就是:“菌落是怎样培养出来的?”这时候让参与预实验的学生介绍实验的过程,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种“以生教生”的方法,最能引起思想上的共鸣。
3.4突破难点,有利探究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节中的难点是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的分工和在规定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而在课堂教学中,活动方案的设计是这个探究活动的难中之难。在没有做预实验的情况下,学生缺乏感性认识,要完成此探究活动会有一定的难度。笔者通过课前的精心设计,让每个合作小组中的一名学生参与预实验,在探究活动中他们可以作为“小老师”,并在预实验“培养菌落”的基础上,能更好地组织设计探究方案。通过引导学生对“培养菌落”中各个步骤的目的分析,如“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每个合作小组中已经接种的和未接种的两套培养皿,各做什么用?”等等,加深对对照实验的认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设计出方案并进行探究。这样,在预实验的帮助下,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学生在预实验的启发下,很快就能共同设计出确实可行的较为完整的方案。
4体会
实践证明,预实验对学生、课堂教学和教师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让部分学生参与预实验,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接种时,学生都非常兴奋,想知道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东西有没有细菌和真菌,因此拿来接种的东西很多,有头发、衣服、硬币、笔、三角板、枯叶、花生壳、紫菜等等。学生在做预实验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操作步骤,提高探究能力,并能在活动中体验实验的乐趣,也能为学习生物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还能体会科学家进行实验探究时的严谨精神和求实态度。而对于没有参与预实验的学生来说,能以参与的学生为目标,促进自己更好地学习。
预实验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做好预实验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指导学生做好预实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常汝吉.《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巩固练习
1.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 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 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2.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
A.1000毫米左右 B.2000毫米左右 C.500毫米左在 D.3000毫米左右
3.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 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4.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
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③30度~40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的第二节,本章教材的引入是从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开始的,然后分别介绍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教学内容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呈现。教材在本节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脉络安排内容,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提供了多幅电子显微镜下细菌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侧重引导学生自己去通过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来归纳出细菌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获得基础知识,发展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在制作课件时都着重体现了这些方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尝试通过与动植物细胞作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
教学难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四)教法与学法
初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思维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知识储备欠缺,生活体验不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还不够成熟,尤其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兴趣低,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动画演示巴斯德实验、细菌生殖过程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加形象、直观。
二、教学过程(课件演示过程)
本节通过让学生体验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周围细菌直接引入新授内容细菌的发现,在制作课件时对文字的出现用自定义动画作效果体现了课件的审美性。在这张幻灯片里我突出了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列文虎克制作显微镜发现细菌、一个是巴斯德通过曲颈瓶实验证实细菌不是自然产生,在介绍时我分别用了两个超链接一个是图片一个动画演示实验,不仅体现课件的科学性,也帮助同学们了解认识细菌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第二张幻灯片介绍的是第二部分内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这部分也是本节的重点,由于细菌个体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看到,所以我在这里设计里三种不同电镜下不同形态细菌的图片,并分别就不同形态举出了实例,比如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等,接下来我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在问号处我做了链接,链接到细菌结构模式图,并在模式图中对鞭毛和荚膜这两部分结构分别链接了录象,是学生建立更直观、立体的认识。最终总结出细菌的结构特点。第二个问题是细菌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有什么不同点,在这部分我链接了细菌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我把他们放在一张幻灯片中容学生们比较,并培养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分别填写比较表格,通过比较也解决了第三个问题“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突破本节难点。
第三部分是细菌的生殖这部分我除了在幻灯片中呈现书中给出的细菌分裂生殖的电镜照片,还加入了细菌的生殖过程的录象,并在这部分设计完成书中的技能训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解决了本节的难点,让他们知道细菌生殖速度之快,从而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使学生对细菌生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接着再介绍芽孢的形成结合前面所学,就使学生们对细菌的哪些特点让它们分布如此广泛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在新授部分完成后就要对学生课堂所学及时巩固、练习、评价,在这里我设计了小竞赛让同学们自己出题互相提问,又出了三道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完成巩固练习。体现了课件的实效性。
以上就是我本节课件的全部内容。我深知课件不是简单的书本内容的照搬,它重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的知识点的提炼与体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用最简洁的文字与最直观的表达方式给学生呈现出本节的内容,把课件制作与录象片相结合,充分运用好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这也是我在制作课件时所遵循的原则。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的海陆分布》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世界的海洋与陆地的概况。是前一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也是以后世界地理等有关章节,解释诸种地理现象分布的关键知识的准备阶段,是世界地理知识系统的重要板块和初中地理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海陆分布图和相关数据,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地理分布和概况。掌握大洲的分界线。
(3)能简单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4)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轮廓和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海洋与陆地”部分,激励学生利用以前的课外知识判断推测海陆面积的比例,从而鼓励学
生多阅读、多思考。“七大洲”、“四大洋”部分,强调利用各种地图、地理图表帮助学生形成直观感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领悟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逐步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自觉保护环境,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
4、教材处理
本节教材内容都应从地图中分析、总结。教材中有较多的活动题的出现,我准备采用比赛、游戏、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反复运用和观察地球仪、世界海陆图,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由此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太空拍摄到的地球录像”,由此导入新课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究。
(2)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判断,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于生活实际中,解决问题。
(3)多媒体教学法
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识的简化,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
三、说谈学法
指导学生运用图表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展示,互动点评,学会读图和用图。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让学生观看在太空拍摄到地球的录像,从而引发对世界海陆分布的思考。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随意地转动地球仪10次,然后用手按住,计算出按住海洋、陆地的比例各是多少。进而引导学生观察“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和“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读图分析,得出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2、让学生展开辩论:地球应该被称为“水球”还是“地球”?加深对世界海陆分布的理解。
3、在讲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的基础上,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在世界海陆分布图上迅速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
4、指导学生读图,找出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并重点强调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从而使得学生对大洲、大洋的空间位置有个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讲解大陆和大洲,海与洋 的区别
5、填图比赛:在空白世界的海陆分布图中,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6、通过游戏,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1)辨认轮廓:将七大洲的轮廓用硬纸片剪下来通过观察,掌握七大洲的轮廓特征,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
(2)联想记忆:用多媒体显示各大洲轮廓示意图。在学生们充分想象后,说出各大洲轮廓特征,教师相应对应显示各大洲轮廓的几何图形。
(3)绘图比赛:引导学生在绘世界海陆分布简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标注赤道、回归线、极圈等特殊经纬线让学生初步形成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观念。
(三)知识巩固
师生共同观看“世界海陆分布”的录像,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加以总结,强调七大洲和四大洲空间位置关系。
(四)教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运用所学的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列举它们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辨 证地看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观察,培养学习良好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观点,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激发学生爱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细菌和真菌对人和其他生物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教学难点:
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
细菌和真菌与自然界的动植物和人的关系非常密切,人们往往都有这样的印象,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可是本节教学内容通过一些图片和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逐渐形成更新的观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了细菌和真菌,自然界也就基本停止了物质的流动,生物遗体就会堆积山,人们就会没有了生存的空间,甚至让我们找不到立足之地。细菌和真菌对人类和动植物的作用是两方面的,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了正反两方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观点。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多媒体演示、观察等方法相结合。教具准备:
A有关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三大作用的多媒体片段。B相关图片。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想象:没有植物,世界会怎么样
没有动物,世界会怎么样
没有细菌和真菌,世界又会怎么样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观察雪梨腐烂图(1)、学生相互讨论:
A、它们为什么消失了?
B、它们消失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吗?
影片:“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讨论:
A、枯草杆菌使梨和香蕉腐烂,它与水果有怎样的关系? B、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C、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
腐生的特点:从动植物的遗体上分解有机物
(3)、完成相关的练习。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故事:图坦卡蒙的咀咒
(1)、观察影片,了解细菌和真菌会使植物患病。
展示有关寄生菌的图片
(2)、菌类引起动植物和人类患病时,自身是如何生活的?
寄生的特点: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得到有机物(3)、完成相关的练习
三、与动植物共生(1)、影片:共生
展示有关共生菌的图片
共生的的特点:共同生活彼此有利
(2)、请同学说一说细菌和真菌对动物和人类有哪些好处与害。(3)、完成相关的练习小结:(略)作业布置: 练习册 板书设计: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腐生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寄生
三、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
一.生物类型的不同
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
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
二.细胞结构不同
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却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
1.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2.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
3.是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分子单独存在;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
三.增殖方式不同
细菌是原核生物,为单细胞型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主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
因真菌种类的不同其个体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
四、细胞大小不同
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直径一般为1μm~10μm;真核细胞较大,直径一般为10μm~100μm。
五、名称组成不同
尽管在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都有一个菌字,但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实为乳酸杆菌);而真菌名称中则不含有。
初中生物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点:面对生物学,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这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2预习的好习惯
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
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听讲时就可以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较一下老师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则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对于自己预习时还不懂的问题,则是听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当堂弄清楚。对于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老师讲到了,则要听懂,如果老师没有讲到,一定要向老师问清楚。预习也为将来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
1.显微镜的构造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①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②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2.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收镜装箱
3.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观察到数目就越少。
4.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5.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制成玻片标本,常用的玻片标本:切片、涂片、装片(注意三者区别,分为临时和永久的)
本节课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效果差距较小,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提问“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能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那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是什么呢?即巩固旧知识又自然引入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的作用。
1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学生提出问题:“如果自然界中没有了细菌和真菌将会怎样”?“梨为什么放的时间久了会腐烂?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上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自己尝试着说出这一过程。2在小组讨论交流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为了验证细菌对树叶有分解作用,先阅读教材提供的“评价实验方案”,小组讨论、交流哪一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及其理由。选出最佳方案,说明理由。在交流时教师要深入到各组中倾听学生的意见,指导学生交流,当学生说不出时、或遇到不会的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语言指导,应到他们找到正确答案。
3通过前面的观察、讨论,请同学们想一想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它们与动植物和人有什么关系呢?自学真菌和细菌导致患病的图片。如扁桃体炎、丹毒、足癣等。对这些病同学不知,教师引导阅读资料,一边介绍病例的特征,一边介绍其危害和防治方法。穿插抗生素、请同学介绍“脚癣”、教师明确“脚癣”和脚气不是一种病,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预防脚癣,如不穿别人的鞋,去别人家不换鞋等。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4通过让学生自学,在指导学生阅读自学,不会的再让学生讨论交流,总结答案,再让学生做课堂跟踪。这种教学模式在本节课运用得很好,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联系实际在实际香菇生产过程中细菌真菌生存条件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的,我总结一下以下几点经验:
1、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任务,同学们才会兴趣盎然去做,才会与老师配合默契。
2、教师一定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快速并准确的给予表扬或否定。
3、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不能为了赶进度抹杀了这一时间。小组讨论一定要有实效。讨论的问题一定要有价值。
4、尽量多的给学生搜集一些辅助理解课本内容的资料,或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多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举例以理解所学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
苟小章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说课稿】推荐阅读: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07-13
gyrB基因在细菌分类和检测中的应用06-23
细菌性痢疾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预防10-19
肺部真菌感染诊治介绍11-04
光合细菌培养条件的研究09-20
《细菌世界历险记》读书笔记优秀书评06-16
《细菌世界历险记》读后感800字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