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风险案例(精选9篇)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人气:[262][2001-8-10]
中国银行广东汕尾分行与河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借款担保纠纷上诉案
(2001年8月10日发布法公布〔2001〕第4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1〕民二终字第1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国银行汕尾分行。
住所地:广东省汕尾市海滨路36号。
负责人:林健儿,该行行长。
委托代理人:李尧,该行职员。
委托代理人:王辉,广东太平洋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河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住所地:河北省石家庄市青园街219号。
法定代表人:程一铭,该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王福云,该公司清欠办主任。
委托代理人:王雪,河北三平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汕尾市卫生局。
住所地:广东省汕尾市通航路联检楼。
法定代表人:李振雄,该局局长。
委托代理人:王长辉,该局副局长。
上诉人中国银行汕尾分行为与被上诉人河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汕尾市卫生局借款担保纠纷一案,不服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0)冀经一初字第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由审判员付金联担任审判长,审判员臧玉荣和徐瑞柏组成的合议庭进行了审理,书记员夏东霞担任记录。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查明:1992年7月10日,河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河北国投)与汕尾市卫生局下属企业汕尾市健通企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健通公司)签订一份冀信001号合作协议书。约定:河北国投一次性给健通公司提供流动资金4000万元人民币;该款项仅限于健通公司购买生产急需的原材料;用款期限自1992年7月12日至1993年7月12日止;双方协作期满,河北国投除按时收回向健通公司提供的本金外,健通公司应按时使河北国投得到应分成的利润,分成利润的比例为以河北国投提供的资金为基数按8.2‰每月收取利润,三个月计收一次,健通公司应按每季末月的16日前将利息汇至河北国投帐户;担保单位出具的担保书视为本合同的一部分,合作期满后,健通公司如未能如期归还河北国投的本金及应得利润,由担保单位承担归还河北国投本金及分成利润的责任。中国银行汕尾分行(以下简称汕尾中行)为上述合作协议向河北国投出具了一份不可撤销担保书。该担保书内容为:根据健通公司申请,河北国投同意为其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的流动资金,并达成了冀信字001号合作协议书;汕尾中行愿意为该项协议下发生的全部款项担保,并担保下列各项:本担保书为不可撤销担保书,担保金额为该项协议下的全部人民币本金及河北国投应得到的分成利润和其它费用,本担保人确认对借款负有经济上、法律上连带责任;担保人所开具的担保书不受借款人与任何单位签订任何协议、文件的影响,也不因借款人是否破产、无力清偿借款、丧失企业资格、更改组织章程以及关、停、并、转等各种变化而有任何改变;本担保书有效期至借款人还清河北国投上述全部款项时为止。嗣后,河北国投于同年7月15日按健通公司同年7月10日的委托书将3976万元款项通过电汇方式汇入健通公司指定的深圳市大成实业有限公司帐户上(另24万元河北国投作为委托贷款手续费予以扣除)。贷款到期后,河北国投于1994年4
月派人赴汕尾市向健通公司催款。健通公司于同年4月8日向河北国投出具一份函称:“我司1992年7月10日向贵司借入资金人民币4000万元已于1993年7月10日到期。到期后的本金及其到期日至今的利息一事,由于我司总经理出差,故无法当面解决。我司意见是在四月底以前双方约定派人解决付还贵司本息问题。”1994年10月,河北国投再次派人到汕尾市向健通公司和担保人汕尾中行催款。汕尾中行将案外人深圳展新石油化工机械公司(以下简称展新公司)代为还款950万元的事实书面通知河北国投。该通知称:“河北国投:我行于1993年7月17日收到展新公司代贵司还款两笔分别为450万元和500万元,合计人民币950万元”。1996年2月和1997年9月,河北国投两次发挂号信给健通公司催要该笔贷款本息。挂号信中装有河北国投向健通公司的催款函。1996年2月的函载明:“健通公司并钟总经理:我公司于1992年7月向贵公司发放的4000万元人民币贷款已于1993年7月12日到期,但贵公司至今仍未清偿。我公司曾多次派人、去函催要,督促贵公司尽快筹措资金归还本息,但迟迟不见贵公司行动、望贵公司履行偿还本息的义务。否则,我公司将诉诸法律”。1997年9月的函内容与上述内容基本相同。1998年4月,河北国投又派人向健通公司催款,发现其办公地点已改为车库,经向汕尾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调查得知,健通公司已被吊销营业执照。河北国投遂将健通公司的有关工商登记资料予以复印,该局在复印资料上三明“该公司97年已被吊销执照,本材料复印27页”,并加盖了单位公章。1999年1月28日,汕尾中行派该行成泽家副行长和陈填等一行4人到石家庄,河北国投再次要求汕尾中行履行担保责任。成泽家留下一张名片,陈填在上面签名并注明联系电话。另查明:汕尾中行与河北国投于1992年7月4日还签订一份拆借资金协议。约定汕尾中行向河北国投拆出4000万元款项等。汕尾中行依约履行了拆借义务。双方亦均承认上述拆借事实。但汕尾中行未就上述协议提出反诉。原审期间,汕尾中行向原审法院提交了一份案外人展新公司与健通公司于1992年8月12日签订的《合资合作经营协议》。约定:双方同意与深圳金田工贸公司、金田惠州实业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同开发深圳宝安国达大厦;首期资金约4500万元,由健通公司向河北国投拆借后已汇入展新公司指定帐户的3976万元,作为合作开发国达大厦专用款。健通公司因未按有关规定参加1996年度年检,汕尾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7年12月12日在《汕尾工商时报》上公告吊销了其营业执照,并将该公司予以注销。后因河北国投与汕尾市卫生局和汕尾中行协商未果,引起纠纷。河北国投遂于1999年12月20日向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请判令汕尾市卫生局对健通公司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并承担相应责任、汕尾中行对健通公司所欠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河北国投与健通公司于1992年7月10日签订的合作协议书符合借款关系的法律特征。该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应认定合法有效。河北国投按约将合同项下款项汇到健通公司指定的帐户,履行了出借方的义务。合同到期后,健通公司应按约履行偿还全部本息的义务,但由于其已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故该公司的债权债务以及资产理应由其上级主管单位汕尾市卫生局依法进行清理并负有及时通知债权人的义务。汕尾市卫生局作为该企业的财产代管人应依法履行对健通公司的财产及债权债务进行清理的义务。其称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健通公司的经营执照同时注销该企业,无法履行清理义务的主张应不予支持。关于诉讼时效,河北国投举证证明曾连续多次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每次主张均未超过诉讼时效,被告提出河北国投的债权已超过诉讼时效证据不足,应不予支持。汕尾中行为健通公司借款向河北国投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该担保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认定合法有效。由于汕尾中行向河北国投提供的是连带责任保证。其保证责任的有效期至借款人提通公司偿还全部款项时为止。故其保证责任的期间是依附于主债务的,并没有明确的保证责任期间。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择的规定,本案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亦中断。故汕尾中行应对健通公司的到期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费任。至于汕尾中行提出河北国投与健通公司恶意串通、采取欺诈手段骗取担保,应当免除保证人的保证责任的主张,因其提供健通公司用该笔借款搞房地产业务的证据,与本案不属同一法律关系,且借款人即使未按合同约定用款,除合同有明确约定外,不是当然导致担保无效互之保证人免责的法定事由。故对其主张应不予支持。河北国投除请求汕尾市卫生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无法律依
据外,其他诉讼请求应予支持。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9条之规定,判决:
一、汕尾市卫生局负责对健通公司的财产及债务进行清算;
二、汕尾中行对健通公司的借款本金3050万元及利息(合同期内利息按合同约定的利率计算,逾期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逾期付款的规定分段计算)承担连带责任。以上各项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逾期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办理。本案一审案件受理费279710元由汕尾市卫生局和汕尾中行各负担139855元。
汕尾中行不服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上述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原审判决查明河北国投分别于1994年4月、1996年2月、1997年及1998年4月多次派人、发函、电话等方式向债务人健通公司主张权利并认为主张该权利未超过诉讼时效。但河北国投并未能提供在1994年4月8日至1998年4月8日长达四年间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有效证据。河北国投于1998年4月16日向汕尾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查询时即早已超过诉讼时效,且主债务没有经过债务人健通公司的重新确认,故河北国投早已丧失胜诉权。原审期间,汕尾中行曾提出河北国投实际上以汕尾中行资金转贷的主张。河北国投亦承认其贷款来源于汕尾中行的借款。只是由于客观原因,汕尾中行未能提供完整的原始凭证。原审法院对此未予调查,这对汕尾中行是不公平的。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故请求撤销原审判决主文第二项。本案二审期间,汕尾中行又提出本案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因河北国投未在二年保证期间内主张权利,故汕尾中行可以免责。
河北国投答辩称:河北国投起诉时未超过诉讼时效。汕尾中行在担保书中承诺“本担保书有效期至借款人还清贵公司上述全部款项时为止”,属保证责任期限约定不明确。由于本案担保行为发生在担保法施行以前,故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该规定第十一条,保证责任期限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在被保证人承担责任的期限内承担担保责任。又根据该规定第二十九条,主债务的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亦中断。河北国投多次派人、发信、打电话向健通公司和其财产保管人汕尾市卫生局催要借款本息,主债务的诉讼时效多次中断。至1999年底河北国投起诉时,主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仍不满两年。汕尾中行作为健通公司的保证人应承担该笔贷款本息的连带清偿责任。至于河北国投从汕尾中行拆借资金一事,与本案借款担保纠纷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法律关系,本案中不应涉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故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汕尾市卫生局答辩称:河北国投起诉时已超过诉讼时效。且我局对河北国投技贷给健通公司巨款一无所知,款项也直接汇往深圳市大成实业有限公司在深圳农行开设的帐户上。我市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从一个乡镇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地级市。我局办公地点是租借的,经费极其紧缺。健通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我局没有参与该公司任何经营活动,没有分享利润,与该公司纯属一种挂靠关系。按党中央通知要求,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直属企业脱钩。在本案中我局没有任何过错。因此,要我局支付有关费用(含诉讼费)没有法律依据。关于我局对健通公司的清理问题。1997年12月,汕尾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报吊销健通公司的营业执照,同时注销了该企业。我局也于同年12月发出通知,要求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财务人员将公司经营情况和财务收支及债务情况前来汇报并对其进行全面清理,但通知发出后石沉大海,该公司租借办公地点也早已人去楼空,无法联系。后我局通过各种途径通知该公司前来协助清理都不成功,清理工作难以进行。请求查明事实后,依法合理判决。
本院认为:河北国投与汕尾中行于1992年7月10日签订的合作协议,约定河北国投一次性给健通公司提供流动资金4000万元人民币,并约定了用款期限和利率等,符合借款关系的法律特征。上述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法,应认定其合法有效。汕尾中行为健通公司的上述借款向河北国投出具了不可撤销担保书,并承诺对上述借款承担连带责任。上述担保书亦应认定合法有效。河北国投依约向健通公司履行了发放贷款的义务,但健通公司于贷款到期后仅通过案外人展新公司偿还了950万元,其余欠款本息未予偿还,其行为构成违约,应承担还本付息及罚息的民事责任。因健通公司已于1997年被汕尾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吊销了营业执照,故其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已不存在。汕尾市卫生局作为健通公司的上级主管单位应依法对健通公司的财产进行清算并将清算情况通知债权人。原审判决汕尾市卫生局负责对健通公司的财产及债务进行清算并无不当,且汕尾市卫生局并没有提出上诉,故原审判决的上述判项应予维持。基于健通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已不存在,以及汕尾中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的性质,故河北国投选择起诉保证人汕尾中行,其诉权应予保护。
汕尾中行作为保证人,其享有债务人的抗辩权。汕尾中行在本案中提出的抗辩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认为本案主债务已超过诉讼时效;二是认为河北国投未在二年保证期间内主张权利,故汕尾中行可以免责。关于本案主债务是否超过诉讼时效问题。
一、二审查明的事实均表明,本案民事行为发生在1992年7月12日,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日期为1993年7月12日,从1993年7月12日至河北国投于1999年12月20日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在此期间,河北国投曾多次向健通公司和汕尾中行主张权利,本案主债务诉讼时效因河北国投主张权利而多次中断,至起诉之日,本案亦未超过诉讼时效。汕尾中行上诉称河北国投提起诉讼时已超过诉讼时效,与事实不符,应不予支持。
关于汕尾中行是否应承担本案民事责任,主要涉及到保证期间问题。汕尾中行出具的不可撤销担保书中对保证期限的起止时间未作明确界定,属保证责任期限约定不明,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994)8号司法解释第11务之规定,汕尾中行应在主债务人健通公司承担责任的期限内承担保证责任,即汕尾中行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限为自1993年7月12日至1995年7月12日,作为债权人的河北国投应在此期间内向作为保证人的汕尾中行主张权利,否则,汕尾中行不承担保证责任。本案一、二审查明的事实均表明河北国投确于1994年10月派人去汕尾向汕尾中行主张了权利,汕尾中行还向河北国投的催款人员交付一份有关案外人展新公司代为偿还本案950万元款项的说明,故河北国。投主张权利并未超过二年保证期间。汕尾中行上诉称河北国投向其主张权利已超过二年保证期间,与事实不符,应不予支持。河北国投分别于1994年4月、1994年10月、1996年2月、1997年9月、1998年4月和1999年1月通过派人催款、发函等方式多次向健通公司主张权利,主债务的诉讼时效中断,故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亦应随之而中断,保证人汕尾中行应承担本案民事责任。至于汕尾中行上诉称河北国投实际上以汕尾中行的资金进行转贷,即本案河北国投贷给健通公司的4000万元款项系来源于河北国投向汕尾中行的相同数额拆借款,这属于另一法律关系,且汕尾中行在原审期间也未提出反诉,故在本案中不予审理。原审判决认定事实基本清楚,适用法律并无不当。汕尾中行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应不予支持。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279710元,由中国银行汕尾分行承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 付金联
审判员 臧玉荣
审判员 徐瑞柏
书记员 夏东霞
一、河北担保圈案例简介
2006年12月前后,“河北担保圈”浮出水面,以宝硕股份、S沧化、东盛科技等为互保核心的担保圈内,违规担保约39亿元。其中,宝硕股份提供担保的公司分别是S沧化、东盛科技、S宣工和天威保变,宝硕股份为S沧化、东盛科技及其关联企业提供的担保分别高达8亿余元和6亿余元;东盛科技提供的担保也集中在宝硕股份、S沧化等公司,为宝硕股份、S沧化和美利纸业提供的担保共计9.03亿元;S沧化截至2006年9月30日,对外担保余额为22.26亿元,其中未披露担保余额20.36亿元,其为东盛科技、宝硕股份、S宣工及其关联企业提供的担保高达18.67亿元。
宝硕股份、S沧化、东盛科技巨额互保链如图:
宝硕股份和沧州化工的控股股东宝硕集团和沧化集团分别在2007年5月31号和11月19号宣告破产清算,宝硕股份和沧州化工两家上市公司的前途充满着不确定性。
二、河北担保圈基本特征
纵观此次担保圈,我们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担保圈中各公司之间的担保关系是巨额互保,甚至远远超出这些公司的净资产或者盈利能力。据统计,宝硕股份公司累计对外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超过200%;东盛科技担保总额占净资产263%;S沧化截至2006年9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3.82亿元,公司目前因对外担保而涉及诉讼的金额是净资产的166%,而对外担保的余额更是达到净资产的583%。
其次,担保圈中存在着严重的关联担保,以宝硕股份为例,截至2006年,对控股子公司的担保余额合计3.61亿元,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金额为1.5亿元,这些关联担保占公司担保总额(包括对控股子公司)22.3亿元的23%,更加凸显了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关联担保和相互担保的同时存在使担保问题更加复杂化。
再次,从地域上来看,这次河北担保圈已经不局限于河北,虽然所涉及大部分公司都为河北公司,但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东盛科技却是陕西公司。一般来说,各地的上市公司都是当地的宠儿,有政府的护航,所以在所属境内取得担保借款是相对轻松的,然而从这次担保圈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显然担保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最后,在这个“担保圈”中,几乎所有上市公司都没有充分及时地披露担保事项,存在恶意隐瞒的情况。沧州化工截止2006年9月30日,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为22.3亿元,其中公司未披露的担保余额为20.4亿元。宝硕股份曝出16.7871亿元未披露对外担保,东盛科技未公告担保11.34亿元,占净资产248.24%。
三、成因分析
(一)制度背景与市场因素
自2000年以来,监管机构加大了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监控力度,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额及为股东、股东的控股子公司、股东的附属企业等关联方的担保作出了严格的限定。在这种制度背景下,一方面上市公司基于其发展的需要不断产生大量资金缺口;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使得企业资金更多依赖于银行贷款,而银行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必然要求担保。因此,受制于通过股票市场筹集资金的较为严格的条件和商业银行对信用贷款的种种限制,为了融通资金,使本来正常的上市公司之间的互相担保商业活动演变为获取信贷资金的唯一重要的形式,继而引发了上市公司互保和连环担保的普遍现象,形成了各种以地域为特征的“担保圈”。以沧州化工为例,巨额担保的形成源于公司早些时候拟在黄骅上马的一个40万吨的PVC(聚氯乙烯)项目,这一项目耗资约20亿元,项目所需资金的4亿元由自有资金解决,其余16亿元由银行贷款解决。由于宏观调控收紧银根等原因,40万吨PVC项目的贷款迟迟无法到位,在银行资金无法落实的情况下,沧州化工将目光投向了连环担保。到2005年末,40万吨PVC项目进展了一半,沧州化工再也无力投入资金推动建设,该项目遂进入漫长的停工期,并一直延续至今。
(二)公司治理
控股股东将上市公司当作“提款机”,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等手段对中小投资者进行大肆掠夺是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突出问题。在本案例中,除了为大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宝硕股份和东盛科技还同时有巨额的大股东占款。截至2006年9月30日,宝硕股份及下属分、子公司替宝硕集团支付工资及各种保险5.3亿元;东盛科技控股股东累计占款金额达15.88亿元,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互保的银行借款,可见,担保问题最终还是公司治理的问题。
(三)缺乏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的前提是风险评估,在这个案例中,三家公司巨额的担保已经远远超出了净资产规模的限制,体现了这些公司在风险理念、法制意识和制度基础方面都极其不成熟。
(四)惩治力度不够
担保圈中恶意隐瞒的情况比较严重,在“河北担保圈”形成之前,2001年中期揭出的“上海担保圈”涉及52家上市公司,担保金额高达109.04亿元;2002年曝光的“福建担保圈”、“深圳担保圈”也都以涉及上市公司数量多、担保资金额大而引起过广泛关注;2003年,以啤酒花为核心的“新疆担保圈”浮出水面,担保金额达45亿元;2004年,重庆4家公司突现20亿元“担保圈”;2005年,和光商务引爆新的“深圳担保圈”,担保总额11亿余元;同年,“湖南担保圈”随着“鸿仪系”的倒下而现身,担保总额接近60亿元。层出不穷的担保圈形成,究其原因,惩治力度不够不容忽视。虽然证监会出于对证券市场监管的实际需要,出台了若干行政规章对上市公司担保进行了直接、明确的限制,但是由于效力层次太低,其法律效力令人疑问,执行效果也大打折扣。处罚力度不够,使不当担保的“收益”远远高于“成本”,间接造成了上市公司对担保的滥用。
(五)商业银行信贷监管的缺失
尽管商业银行贷款有抵押、担保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对贷款对象的一些相互担保、连环担保、重复抵押、虚假抵押等难以有效识别,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从而助长了“担保圈”的形成。
四、几点启示
启示一: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对外担保业务规范,提高违规成本,加强惩罚力度,严惩明显损害公司价值、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行为。特别应突出法律的威慑作用,只有对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惩戒成为一种常态,“担保圈”问题才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启示二:完善公司治理,只有使公司管理层致力于公司价值的保值和增值,才不会出现如此明显的损害公司价值的行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在担保业务中,表现为董事长或者公司高管可以不经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的批准超越权限签订对外担保合同。因此,完善公司治理是从根本上解决“担保圈”问题的基础。
启示三: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担保风险防范体系,全方位分析担保业务风险点,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确立关键风险控制点的控制策略;结合公司的资产以及盈利能力确定担保额的限制区间,建立对担保风险的预警机制,结合相关财务数据建立各种预警指标,并通过担保审批权限的制衡等将公司的担保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关键词】风险控制;担保总额度;单笔担保;程序规范
一、担保业务中的主要风险
担保风险是指企业在提供担保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和难以控制的因素,而使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担保业务中的风险主要有:
①对担保申请人的资信状况调查不全面、不深入,为不符合企业担保标准的企业提供担保,加大发生担保风险的可能性;②担保业务评估不充分或未按程序评估,可能导致企业担保决策失误;③担保未经审批或越权审批,可能因舞弊、欺诈行为而使企业利益受损;④日常监控不到位,对被担保人出现财务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等状况监控不力,应对措施不当,可能导致企业承担代偿责任;⑤发生代偿后,不积极追偿,未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担保损失。
二、担保的风险控制策略
1.在实体上规范对外提供担保的行为
(1)被担保单位的资信状况
一般来说,企业要考察被担保单位的资信状况,要求被担保的单位提供近几年内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以及上年度企业实际的现金流量表,然后由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分析被担保单位的财务状况,并给出相应的意见。此外,企业还要了解被担保单位的领导层成员的经营业绩,审核其主要成员的诚信状况,对其诚信等级加以评定,进而判断被担保单位的诚信情况。
(2)被担保资金的用途及可行性
被担保资金的用途直接关系到被担保单位偿还担保债务的能力,影响着担保企业发生担保风险的概率,因此担保企业要着重审查被担保资金的用途以及可行性。一是对投资性贷款担保的审查,通常来说投资性贷款担保风险较大,还贷周期比较长,担保企业要对这类贷款采取谨慎态度。二是对代理进口业务担保的审查,一般来说委托方提供的业务保证金占比越小,其代理风险越大,另外进口商品的保质期较短,通用性较差,因此担保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担保。
(3)要求被担保人提供反担保
企业还可以要求被担保单位提供反担保,即要求被担保单位向企业提供一些物品作为担保,如不动产等的质押等。另外,被担保单位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来进行担保,以降低企业的担保风险。
(4)跟踪分析已经提供的担保
一般来说,企业向被担保单位提供担保的同时就承担了被担保单位不能偿还债务时,担保单位代为偿付的责任与义务,因此,企业要对已经提供的担保进行跟踪分析。首先,企业要实时跟进主合同的履行状况,尤其是对一些有附加条款的主合同进行判断,以了解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是否有效。其次,企业要及时对被担保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跟踪,一旦被担保单位的财务状况出现大的问题,企业要及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2.从程序上规范对外提供担保的行为
(1)对担保总额度与单笔担保额度程序的规定
企业财务部门会同其他部门制定出担保总额度和单笔担保额度后,由企业股东大会或者是董事会进行审核,并将其列入企业的年度预算。
企业提供担保要充分考虑自身能力及被担保单位的偿债能力。企业可以以被担保单位净资产的一定比例作为为其提供担保的最高限额,同时,将企业自身净资产的一定比例作为企业累计提供担保余额的最高限额,对企业担保总额度进行控制。
同时,要严格控制对非关联方企业的担保,原则上不对非关联企业提供担保。特殊情况下,需对非关联方提供担保时,对其提供担保的额度的控制应更加谨慎,占其净资产总额的比例应小于对关联方提供担保时而设置的比例。同时,必须设置反担保条件,要求被担保企业提供有效的实质性反担保。
(2)对单笔担保审批程序的规定
对于单笔担保的审批程序应灵活设定,可依据企业担保的总金额以及担保的债务形式予以区别对待。一般来说,企业担保金额越大,债务性质越复杂,单笔担保的审批程序就应该更加规范、严密。
(3)担保合同签订程序
企业进行担保时要制定完善的担保合同签订程序,并由企业内部法律部门对被担保单位提供的格式合同进行评估审查。应注意,一般情况下担保格式合同不能用于有约定条件的借贷合同签订。此外,对于一些明显倒向债权人利益的合同,可在格式合同的基础上追加一些相关条款,以保护担保单位的合法权益。担保合同的签订应该由担保单位的董事会讨论、决定,由企业领导人员进行审查签字。
3.强调担保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要对担保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企业担保资源要尽量倾向于一些经济实力强、诚信等级高的优势企业,这样可以降低企业担保所承担的经济风险。企业担保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在企业年度预算中进行说明,以保证企业进行担保活动时有良好的资源配置方案。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在担保时,要充分了解担保存在的风险,从实体上考察被担保单位资信状况、担保资金用途要求、跟踪分析已经提供的担保,并在必要的时候要求被担保人提供反担保;在程序上规范担保总额度与单笔担保额度、单笔担保审批以及担保合同签订等,合理控制企业担保额度,优化配置担保资源,进而降低企业担保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洋,许国艺.企业对外担保内部控制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财会月刊(下),2014(1).
[2]宋正.上浅析企业对外担保风险防控[J].职工法律天地,2015(5).
赵先生经营着会展公司,主要为三星,西门子,联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做会展设计和布场,名下有一房产市值1000万,还有300万贷款没有还清。需要贷款1000万,一个星期之后要用100万资金先交生意定金。问过多家银行后,赵先生得到的答复都是差不多的:1、资金需求超出评估值,银行不无法授理。2、一周内着急用钱,银行无法办理。再有就是赵先生平时公司事情也比较多,也没有精力去办理这些事情!想过各种办法,四处碰壁。无意中通过朋友了解到晟泰伟业办理此类业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我公司。 晟泰伟业的贷款顾问呢在了解客户的真实情况之后快速设计出贷款方案,第一时间对房产评估,一周内成功放款给客户100万交付经营周转定金。同时办理银行贷款手续,三天之内银行贷款顺利批贷,之后帮客户还清银行欠款300万,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同时银行贷款顺利进行。赵先生在开始的时候就对晟泰伟业的高度敬业精神及专业性非常认可,在接待过程中发现赵先生的妻子贷款做生意比较抵触,经过耐心的沟通,赵太太也意识到自己先生在外面打拼事业本身就很不容易,最需要的是得到她的支持!当我再开始讲设计方案时,她就让我们和赵先生直接讲,并说她什么大事都听他的,都让他做主。我们的贷款顾问赞美赵先生娶了位好太太,大事都让先生做主,赵太太听了笑的很开心! 晟泰伟业我们不仅提供专业的贷款方案,更一直努力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不仅拥有了很多的老客户,也拥有了很多的朋友!
高女士,由于近日看中一套三环上的房子,因准备作为婚房,故需凑齐首付购买此套房产,但是手头资金并不能满足首付要求,非常着急,从亲戚朋友那里也短时间凑不齐这笔首付,于是去银行咨询是否可以贷款,由于银行对贷款要求比较苛刻,银行建议高女士到晟泰伟业投资担保(北京)有限公司来咨询,第二天高女士就来到了银行指定的贷款机构晟泰伟业投资担保(北京)有限公司咨询,接待她的客户经理了解到高女士的需求,并知道她的父母名下有一套二环内的房产,采用共同贷款的方式帮助高女士在银行顺利贷出所需要的首付,利率和贷款年限均让高女士非常满意,解决了后顾之忧,近日,我们已收到了高女士婚礼的请帖,在此,晟泰伟业投资担保(北京)有限公司祝高女士新婚快乐!
秘书小刘无意中跟余欣提起的一套企业管理ERP软件让他很心动,而办公室老王天天来找他,说想增加一套性能高点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于是余欣就打电话问了问,一套软件加服务器,要40多万元!而且工程师也说了,可能还要根据公司的情况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总算下来,没有50万元可能下不来。这下余欣犯难了:上次公司需要一套造价60万元的模具,自己都没舍得买。但ERP和服务器这些的确也是必须的,于是余欣试图向银行贷款100万元解决模具和软件的问题。
但是,余欣腿都快跑细了,也没有结果。在当地,服装企业多达上千家,像余欣这样不到200人规模的生产企业并不引人注目,而在银行看来,这样的企业还没有进入银行信贷部的视野。
余欣很郁闷:几个月的短期借款几乎是没有什么风险的,银行为什么偏偏不做我的生意?
在余欣看来,现在的民营企业,受重视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大企业的贷款都是银行上门送来的,而小企业呢?求也求不来。”他说。
万般无奈之下,余欣只好求助于当地的一家“大老板”,由于对方是自己多年的朋友,加上他对余欣的业务状况也还比较了解,对方才答应帮忙。
一、担保贷款风险的成因和特征
(一)担保人、担保物本身的风险
担保贷款的担保最终都要落实到担保人或担保物上,在日益开放的经济环境中,担保人、担保物本身也存在着风险,且不同的担保方式存在不同的风险。保证人可能会因其产品销售受国内外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变化影响效益的实现,使其担保能力在短期内增强或削弱,甚至自身难保;抵押、质押物可能会因市场变化、时间变化而升值或损耗、贬值。
(二)担保贷款管理中的风险
1、担保贷款的审查不严,形成贷款风险
主要有不具备担保资格的担保,超清偿能力或无清偿能力的担保,违反担保原则的被迫担保,互相提供担保的担保,非担保物的担保,担保物不足值和难以实现交换价值的担保。
2、担保手续不全形成贷款风险
有的借款合同条款不全,如担保方的责任、期限不明确,抵押品的保管责任不清。有的担保品清单所列资产不明、不具体、担保资产不明确,给抵押品检查带来困难,核保工作无法规范。这些贷款产生风险时,由于手续不健全,给银行依法收贷带来困难,有的甚至使银行丧失要求保证方补偿和对抵押品的处置权及追索连带偿还债务的权利。
3、担保贷款合同资料和担保物管理监督不力、不善形成风险
(1)由于对担保物没有进行财产登记,出现担保物丢失、冒领、被盗无人过问,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追查和补救,有的抵(质)押品被重复抵(质)押。(2)对企业保管的属抵押品的固定资产等,由于银行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易损坏、丢失、陈旧。(3)由于对抵押人代管抵押物的监管不力,还可能出现抵押人在合同期间未经贷款行同意,擅自变卖或处分、转移抵押物的现象,给银行在借贷风险出现而主张债权时造成困难。
4、出现贷款风险,未及时主张债权时效形成风险
(1)是否注意处分担保的时效,而及时主张担保债务的期限。
(2)当保证人破产时,是否及时主张和申报债权。
(三)外部环境不配套的风险
1、产权登记部门没有一盘棋的思想。有的在经办产权登记过程中我行我素,还有借机创收之嫌,为了小集体利益,不能配合金融部门,起不到把关作用,如评估部门高估担保物,公证部门作虚假证明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最终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2、有关法律规章不细,影响了担保贷款的操作和业务扩展。 (1)由于动产价值的评估、保管、变现市场等机制没有形成,使得动产质押贷款难以实行。《担保法》中规定可以用来质押的本票、支票、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因没有实施细则,风险难测,故未能在质押贷款中出现。(2)法律或执法部门对担保人的违法行为制裁仍显得苍白无力。
3、市场机制不健全,担保物难以处置。有完善的拍卖市场,使处理抵押物举步维艰。有的职能部门从局部利益出发处理问题,造成抵押物低值变现,如有的地方法律执行部门在处理担保贷款纠纷时,不是将担保物交由拍卖市场实现合理价值,而是自行处理了事。
二、贷款的风险控制
(一)建立健全担保贷款管理规章制度,对担保贷款实行规范化管理
1、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方面:坚持审贷分离制,明确贷款调查责任人和贷款审批责任人应承担的贷款风险责任;制定《贷款合同管理制度》和《担保物保管责任制》,责任保管人对合同资料和担保物保管要负经济责任,遗失或保管不善要赔偿和受处罚;建立信贷员对企业自身保管担保物的监管责任制,信贷员对因监管不力造成的信贷风险应承担责任。
2、在实行担保贷款规范化管理方面:一是制定《担保贷款操作规程》统一规范担保贷款的操作程序,做到手续严密、合法,简便易行。二是规范担保贷款合同,使贷款合同成为借贷双方权利、责任的有力证明,一旦出现纠纷,经过有关部门登记的借款合同将直接产生法律效力,保护银行的应得利益。三是规范对贷款合同和担保物的管理,如实行专人专柜统一保管,设立担保物登记簿,并把担保物品的核算纳入会计工作内容中。
(二)强化管理,把好制度落实关
1、在执行贷款三查制度时,把重点放在贷前调查,尽可能排除风险隐患。
2、严格按照程序规定进行操作。
3、担保贷款借贷关系成立后加强检查、监督。
(三)强化法律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信贷资产安全
办理担保贷款的目的是在借款人不能用货币形式清偿贷款时通过处置担保物或由担保人来清偿。因此,对担保贷款到期,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要在诉讼时效内依法诉讼、依法收贷。
(四)改善外部环境,促进担保贷款业务的顺利发展
1、要在贯彻《担保法》的基础上制定有关实施细则和办法,以适应担保贷款实际工作需要。对企业国有资产办理担保应做出明确规定,保证银行对企业抵押财产的合法处理。要制定《质押贷款实施细则》,以规范和扩展质押贷款业务。
2、协调好银企关系、银行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系,取得多方支持。一是积极与政府进行联系沟通,争取地方在制定企业改制方案时,确保银行债权的落实。二是银行要与土地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公证部门以及法院部门等建立广泛的联系,使这些部门能与银行通力合作,公正、负责地办事,避免同企业联合欺瞒银行的行为发生。
“我们担保的5家企业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谈及于此,秦恺颇有些自豪,“可以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很多成长性好的企业都是在担保公司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
身为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恺毫不讳言担保公司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重要作用。而近年来,被他称作“不归属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管理、只是在国家中小企业管理部门指导下运作”的担保公司,正是因为在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游刃有余,已经如雨后春笋般蓬蓬勃勃发展起来了。
“与我们合作的5家担保公司日前正忙着搬家。”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张一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从原来租房办公到现在买房办公,在北京房价高企的背景下,可以想见,这些担保公司已经进入良性循坏。”
不过,占担保公司70%的民营担保公司目前仍有一半没有开展任何业务,“银行喜欢与有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合作,民营担保公司担保业务仍举步维艰。”业内人士称。
银行“让”出来的好企业
据秦恺介绍,2003年以前,全国还只有几百家担保公司。2003年1月《中小企业促进法》开始实施,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之后,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使得担保公司从2003年起开始猛增,很快就发展到了近4000家,“仅北京地区就有200多家担保机构。”
“可以说,是银行‘主动’放弃了一批好的客户,给了担保公司发展空间。” 秦恺告诉记者,“不少商业银行只有针对大企业的风险评价模型,而中小企业不仅普遍缺少有效抵(质)押物,更缺少准确分析判断其信用风险的评价系统,因此银行很难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此外,“中小企业贷款规模一般不大,对银行而言所付出的成本较高,也使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兴趣不高。”据悉,由于核保、前期信用调查等一样都不能少,一个亿的贷款和100万的贷款成本几乎相等,让银行不待见小企业。
秦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信息透明度较低。一些小企业甚至没有专职会计,也不做报表,数据缺失和数据失真问题比较严重,这也是银行不敢轻易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在銀行有意无意地忽略优质中小客户时,担保公司发现了他们,并且和这些中小企业一起成长起来。
据秦恺介绍,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中星微电子公司初创时,由于还在亏损状态,所有银行都不敢给他们贷款。是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为他们提供了3000万元贷款担保才帮助他们渡过了创业期难关。另一家企业奥瑞金公司的担保贷款从50万元起步,后来升到500万,再到2000万。直至2005年,奥瑞金与中星微电子相隔一个月在纳斯达克上市。
自中关村科技园区担保公司成立以来,已经为3000家企业进行了担保,提供了总计140多亿元的担保支持,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
小企业违约风险可以控制
小企业融资之所以难,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的信用不足,风险大。然而在秦恺看来,情况远非如此。
“一般金融机构会认为,小企业风险大,违约率高,但是,英国的一项调查却显示,只要控制一定额度,小企业的违约风险甚至比大中型企业还要低。”
秦恺以他们为中关村园区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提供创业贷款担保支持为例来说明。
“中关村有3000多家留学生企业,迄今为止,我们已经为256家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提供了近2个亿额度的担保,目前只有50万元的代偿余额,而两个月前我们已经开始追款了,有信心在近期全部追回。” 秦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曾经有一个留学生因为企业经营问题到期还不上贷款,但他借遍了亲朋好友,还是把这笔贷款还了,其目的就是不想留下不良的信用记录。秦凯认为,正是因为这是一个讲信用的群体,因此即使提供的是风险很大的创业贷款担保,但目前违约率依然很低。
秦恺因此认为,只要制度设计得当,小企业违约风险是可以控制的,担保公司大有可为,“仅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里的企业每年就有300亿~400亿元的融资需求,全国是什么状况?这是一块很大的市场。”
担保公司的近忧远虑
“我们始终重视对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支持,而支持的两个最基本条件是,一是企业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二是企业和企业主要经营者要有信用和信誉。主要经营者如果不讲信用,担保风险会非常大。”
据秦恺介绍,对企业和企业主要经营者信用状况的调查核实,是风险控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目前了解的渠道还比较有限。比如企业和个人在银行的信贷记录担保公司还不能直接查询,法院涉诉信息不公开,公安、税务等信息难以获取等,都使得担保公司面临巨大的风险。
为改善中关村园区信用环境和投融资环境,2003年,在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下,由园区企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和信用中介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以信用为纽带的协会组织—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以整合信贷资金,集中优势会员,共同促进企业披露信息。这使得分散在各个机构、领域的离散、不连贯、不系统的信息得到汇集,建立起了区域性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同时兼任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秘书长的秦恺告诉记者,“应该说,从融资这个角度看,企业的信用体系已经规范了很多。这其中,担保公司起了一定的作用。”
据秦恺介绍,通过信用激励机制,如今加入促进会的园区企业已经从原来的不足100家增加至1200多家,累计为700多家会员企业提供了60多亿元的融资担保支持,获得政府的补贴资金3000多万。 “这产生了多赢的局面,参与园区信用体系建设的各方都是受益者。”秦恺强调。
不过,担保公司还有着其它的忧虑,一位民营担保公司的老总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银行依然是强势集团,他们喜欢和有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合作,这让民营担保公司的生存比较艰难,占70%的民营担保公司有一半甚至没有开展业务。”
“国际上担保公司虽然也是承担大部分风险,但银行也要承担小部分风险,基本都是风险共担。而在中国,风险共担的谈判几乎谈不下去,所有风险基本推给了担保公司。即使银行答应承担20%~30%的风险,最后也转嫁到企业身上。比如100万的贷款,要求企业必须留下30万元的保证金存在银行账户上。”该人士称。
特别让秦恺担心的是担保公司的未来发展空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机构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加强,银行早晚有一天会吸收走担保公司相当一部分好的客户,到时候可能留给担保公司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小、风险会越来越大。西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逐步萎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当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另一种出路则是像美、日、韩那样,由于担保机构承担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义务,所以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程度的损失补偿,以保证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秦恺说。
但是半年后,由于该公司经营不善、严重亏损,致使贷款出现风险。因借款人拖欠利息,兰山支行于发放贷款后的第8个月向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收贷,兰山法院于一个半月后下达民事判决书,判令被告偿还兰山支行借款本金及利息,兰山支行有权申请将被告提供的耿家埠村土地一宗拍卖。
因该公司拒不偿还该行贷款本金及利息,兰山支行向兰山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兰山法院委托临沂某评估事务所对该公司抵押的土地及地上建筑物进行了评估,评定土地价值446万元,地上建筑物价值134万元,总计580万元。临沂市某拍卖行对该公司抵押土地进行了拍卖,但三次拍卖均无人竞买。
兰山支行积极寻找买主,并对该土地进行了实地勘察。在多方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发现该公司用同一宗土地在另一家国有银行的A支行、B支行也分别进行了抵押,且抵押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已经由A支行、B支行派人看管,兰山支行400余万元贷款的收回陷入困境。在执行过程中,A、B两家银行支行分别提出执行异议,主张其抵押在先,应当优先受偿。
面对这种被动状况,兰山支行立即对抵押情况展开调查。经查,其中A支行办理土地及房产抵押时间晚于兰山支行办理土地抵押时间,兰山法院依法驳回其异议。但B支行主张其与该公司签订《最高额抵押合同》时间先于兰山支行,抵押在先,要求优先受偿。
担保企业是否有能力对这种独立性信用保函项下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认识、预测、分析和控制,是衡量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不可能将工程建设活动中存大的所有风险点都了如指掌加以规避,必须会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手段加以分析和预测,用“价值工程”的观点来分析风险成本和风险收益的关系,来判断是否值得去冒这个风险来获取相应的收益?
一、风险预测分析
建设工程履约保函的独立性和无条件性,一方面为业主(受益人)的正常索赔提供了方便,使受益人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护,同时也为受益人进行欺诈性索赔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对担保企业来说,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分析研究风险的来源及规避方法。大致来说,这类保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保函受益人两方面的因素:能力和品行。对大多数建设工程来讲,往往有投资大、建设周期较长的特点。一个项目是否能顺利竣工,从业主方来说,就要看其资金实力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第一,业主的资金实力。如果建设方自有资金充足或融资能力强,就能确保项目即使在原材料价格有较大辐度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得到充足的资金保证,使之顺利实施。否则,施工方在得不到建设方及时付款的情况下,往往会停止施工,从而拉长建设周期,打乱业主的经营计划,造成恶性循环,进而双方互相指责,产生矛盾而动用保函;
第二,业主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往往会影响一个项目的效益情况。那些财务状况稳健,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企业,就有较强的抗市场击打能力,有利于项目按计划施行。但是,那些财务状况不良,负责经营严重,经营管理差的企业,往往不得不中途放弃或暂停在建项目,从而与施工方产生分歧,引发保函的索赔风险。如果承包方信用良好,按约履行自已的职责,而受益人却无理索赔的话,那就涉及受益人的品行问题。所以,担保企业应尽可能调查了解业主的实力和道德品质。在施工的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发生矛盾、发生争执是较平常、普遍的事情,一般双方都会从大局出发,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好这些矛盾,业主一般不会随意动用保函,将矛盾恶化。因为一旦承包方进场施工后,可以说工程的施工进程、质量等在某种程度上就取决于承包商了,如果双方矛盾恶化,发生人为停工等事件,对业主的影响恐怕就不一定是动用保函所能弥补得了的。所以,没有特殊原因或困难,发生保函索赔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第三,业主即受益人的品行。独立性、无条件地保函为受益人的索赔提供了极大方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碰到品行不良的受益人的欺诈性索赔,担保企业又该如何规避风险呢?尽管人们普遍接受了保函独立性的观点,但是受益人滥用权利的行为,也使得大多数信用担保企业将“欺诈例外原则”作为对信用保函独立性的限制,以对保函项下的欺诈进行防范和控制。将“欺诈例外原则”写入保函,作为保函的一项内容,即若受益人索赔时存在欺诈或滥用权利的话,担保企业有权以此作为抗辩拒绝付款,这是与法律中的诚用原则相一致的。我国许多立法都将欺诈规定为一种无效的法律行为。担保企业在实际索赔案例中,应充分运用这一法律原则去规避风险,在审核受益人的索赔文件中,不仅要审查其提交的单据是否表面上与保函的规定相一致,还要会同申请人判断受益人是否有欺诈行为,若能证明欺诈的存在,应该向法院提出抗辩。当然,对于欺诈行为的认识,不同人士有不同的看法,对欺诈行为的判定有时也很复杂,担保企业在实践中,应以不损害自身的信誉为前提。若保函申请人是分包商,则要关注总包商的信誉和实力。如果总包商的资信较差,当项目施工发生矛盾时,保函受业主(当分包商的保函直接开始给业主时)和总包商索赔的可能性就较大。
(二)来自保函申请人的风险。
由于保函的背后总有相应的基础合同的存在,我们通常将其称为主合同。履约保函担保的是申请人的履约行为,所以,申请人对于主合同的履行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保函的索赔风险。对来自申请人的风险分析和判断最为重要。一是因为担保企业是根据申请人的求开具保函的;二是因为在保函的各当事人中,申请人是保险风险的最直接的转嫁方;三是因为申请人一般来说就是投标人或承包方,直接系着主合同的履行,直接处理着与受益人的关系。那么,来自于申请人的风险究竟有多大呢?即申请人不履约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呢?为回答这一问题,除了需了解申请人的情况外,还得再联系市场的实际来看。目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处于绝对的买方市场状态,因而一般不可能发生中标后放弃签约或随意终止履约的情况。信誉、能力等情况均较良好的建筑企业,在市场价格不发生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一般对其投标价格都会有比较科学合理的计算,所以一般也不可能发生因中标价过低而拒绝履约的情况。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企业一般都需先投入一部分的建设资金,因而在收到进度款之后方可收回先期投资,一般不敢冒违约的风险。因此,对于在建筑市场有着丰富经验、雄厚技术力量、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与担保企业有着多年业务往来关系的优秀建筑施工类客户,担保企业经过多年的合作,对他比较了解,由他们申请而出具的履约保函的风险应该是比较小的。对于这样的客户,应该大力发展履约保函业务,并降低办理的要求和条件。对于资信、能力等都较差或认识、了解不清的申请人,特别是非通过招投标的工程,因风险较大或不确定而应该提高保函业务的办理门槛。规避来自申请人的风险,一条重要的措施是要求申请人交纳一定比例的保函保证金。保证金比例的高低,可通过上述的分析,依据风险的不同而不同。要分析申请人的资信情况,如他的信用等级,施工资质,施工经验等。另一条措施是要求申请人提供反担保。
(三)来自反担保人的风险。对通过上述分析认为风险较大又不能按担保企业要求交纳一定保证金的申请人,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交第三方反担保。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保函风险,在担保企业向外赔付后,若申请人无力偿还,第三方反担保人的信用和支付能力就非常重要。因此,对第三方反担保人的审查,也应当给与高度的重视。
二、对建设工程类履约保函业务的认识。
应该说建设工程类履约保函业务在我国的担保行业中是除了贷款担保以外开展的较多的一类担保业务,建设工程类履约保函市场的现状和同行的竞争态势还在不断加强。
(一)对建设工程类履约保函业务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应该将建设工程类保函业务品种放在一起系统地来看。建筑类施工企业对担保提供的担保服务需求是多方面的,而这些服务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保函业务态势来讲,正在从过去的以银行保函为主,逐步向担保企业信用保函和银行保函齐头并进发展,其发展前景足以让各担保企业重视。从国家到地方的有关招投标的各种规定,预示着建筑市场会越来越规范,要求进行规范性招标的范围越来越广,建筑企业对担保企业信用保函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必须重视信用保函业务的开展,并以此作为一项重要的竞争手段和担保企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对建设工程类履约保函风险的认识。
从总体上来看,保函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将建设工程类保函业务品种放在一起系统来看,各品种之间存在着制约关系,比如:《承包商履约保函》和《业务工程款支付保函》就是一对相互制约的保函等等。只要管理严谨、风险测评与识别技术先进、审查到位、手续齐全、反担保措施落实,其中的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保函业务的发展总体上是健康、良性的。
(三)对建设工程类履约保函属性的认识
从规避风险着眼,有些担保企业制定的各类保险标准文本都是从属性的、有条件的文本格式。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担保企业对保函的认识还是以为我中心,没有反映市场的最新变化。从实践来看,有些所谓的标准格式的保函文本很难为受益人所接受。在实践中若强调受益人采用担保企业的标准格式,则受益人很难接受,这将极大地制约保函业务的开展。所以,有必要接受人们对保函属性的普遍需求,改变自身的认识,在坚持“欺诈例外”的原则下,将信用保函制定成让受益人可接受的的标准格式,以发展保函业务。
(四)对建设工程类履约保函市场竞争现状的认识。建筑市场的竞争导致建设工程类履约保函市场的竞争。有些担保企业对保函市场现状的调查了解还不够深入、详细,导致受理、审查保函的程序和制定的价格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有些办法过于呆板,缺乏必要的灵活性。近年来,在保函业务中,同行业的竞争已经到了相当白热化的程度,甚至在收费和交纳风险保证金方面出现了恶性竞争。
(五)对建设工程类履约保函业务的审查和期间管理的认识。有些担保企业在内部管理规定中,要求在受理审查和出具保函后的跟踪管理中对保函项下的主
【担保风险案例】推荐阅读:
信用担保风险管理10-16
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的风险防范10-26
成都市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09-25
担保公司案例11-08
信用担保融资案例05-30
风险控制案例07-01
风险防范经典案例11-17
汇率风险案例分析11-19
企业信用风险案例分析10-14
风险管理十大经典案例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