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现途径(推荐10篇)
民主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明成果,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一种价值观,也是现代文明国家的显著标志。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仍面临着挑战,需要不断完善。
第一,构建新型政治文化。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政治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作用,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没有体现现代民主精神的新型政治文化作为动力支撑,很难建构起牢固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失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首先必须构建新型政治文化,充分发挥政治文化的基本功能和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中国各族人民的正确选择。想并为人们所认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在构建新型政治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传统在政治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重视在走向政治文化现代化过程中,传统对政治文化变迁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本土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既要反对全盘西化论,又要反对国粹论;既要正确认识西方政治文明与西方霸权主义的关系,又要正确区分政治现代化与西方化的概念,既要立足于本民族的特点,又要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同时还应该自觉防止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从而构建出新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
第二,积极培育市民社会。现代国家政治发展的规律表明,市民社会的强大、繁荣和成熟,能够培养和深化民主价值文化,把市场经济对政治发展的要求转化为现实,直接推进民主进程。首先,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领域加大市场取向的改革力度,建立完善、成熟的市场经济,巩固市民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为市民社会的成长壮大奠定物质基础。其次,培育社会中间阶层,鼓励社团的组织的发展,加快市民主体的形成和扩大,为市民社会的发展奠定社会基础。各类社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既可以缓和国家与社会、个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防止它们的激化,同时又能实现国家与社会间的相互平衡,对国家产生一定的权力制约,保护市场经济的运行不受更多的直接干预。最后,充分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发挥国家的政治推动力,促进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共生共强。
第三,努力扩大基层民主。新时期我们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作为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全面实施,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为发展民主政治奠定坚实基础。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培育农村基层民主文化,坚持向人民群众灌输民主意识、民主观念、民主行为和习惯,提高对扩大基层民主的思想认识,不断增强民众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参与意识,把民主的思想和原则从理论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当中。其次,要理顺政治关系,维护当地民众的权益,保证国家政策得到妥善落实。
要认真处理好民众和基层自治组织之间关系,自治组织来源于民众、授权于民众、服务于民众,其决策权和管理权与民众分享并受到民众的监督。处理好基层自治组织和基层政权的关系,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处理好基层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基层自治组织能力的发挥,维护执政党的良好形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而党的建设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根本保障。
在民主政治建设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关键词:协商民主,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社区文化,农民组织化
一、协商民主的涵义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对协商民主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将协商民主界定为一种决策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每个公民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自由地表达意见,愿意倾听并考虑不同的观点,在理性的讨论和协商中做出具有集体约束力的决策。[1]二是将协商民主界定为一种治理方式,这种方式强调对于公共利益的责任、促进政治话语的相互理解、辨别所有政治意愿以及支持那些重视所有人需求与利益的具有集体约束力的政策;三是将协商民主看作一种社团形式,这种社团的事务受其成员的公共协商所支配。[2]
协商民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协商的前提是社会的分层和利益的分殊,形成参与协商的多元主体;二是协商的主体完全平等,不存在一个事先的权威影响或操纵协商各方及协商结果;三是协商的内容主要是公共利益事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四是协商的形式宽松自由开放,每个参与主体都可以充分表达意见,最终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共识;五是协商的目的是为了赋予立法、决策以正当性,以实现参与政治和公民自治的理想。杨(Young)把协商民主归纳为四点:第一是包括(inclusion),所有受影响的公民都被包括在决策的过程中;第二是政治平等(political equality),所有受影响的公民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利益;第三是合理(reasonableness),参与者要有开放的胸怀和认真倾听的态度,愿意改变个人不合理的偏好;第四是公开(publicity),参与者要公开说明自己的利益和偏好。[3]
概括起来,协商民主意味着政治共同体中的自由、平等公民,通过参与政治过程,提出自身观点并充分考虑其他人的偏好,根据条件修正自己的理由,实现偏好转换,批判性地审视各种政策建议,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它既肯定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又尊重国家与社会间的界限,力图通过完善民主程序、扩大参与范围、强调自由平等的对话来消除冲突、保证公共理性和普遍利益的实现,以修正传统民主模式的缺陷与不足。因此,协商民主是一种治理形式,其中,平等、独立的公民、政党和利益集团等组织在公共协商过程中,在广泛考虑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提出各种理由,通过制度化协商,赋予立法和决策以政治合法性。从而改善民主质量。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的治理形式,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民参与到国家管理的过程中,使农民能够通过合法的组织代表自己的利益,合法的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可以说,“管理民主”是构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内容。“管理民主”实际上就是要保证农民在基层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事务中当家作主,它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方面,互为因果,构成了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统一体。而发展以平等、自由、理性与共同协商为特征的协商民主能够有效地整合民意,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协调利益冲突,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激发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自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保护弱势群体,稳定社会秩序。将协商民主理念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能够提高“管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机制,从而推动新农村的民主政治发展。
二、协商民主视野下的村民自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经济利益越来越多样化,农民实际上被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的要求往往不尽相同甚至彼此矛盾。这就要求一种途径来整合民意,从而和平、有效地协调利益矛盾,解决利益冲突。协商民主作为一个政治过程,尊重各种不同的利益,承认多元社会的多元利益冲突、分歧;在讨论共同问题和冲突的过程中,各种利益能够自由表达并得以充分考虑;协商民主能够有效地促进不同利益主体间的深层相互理解,并且最充分地调动农村中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凝聚力量、集中智慧。在新农村建设中引入协商民主主要是将协商的理念引入到村民自治中。
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核心,村民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形式,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进而实现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村民自治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个参与管理农村公共事务,切身体验和感受民主的机会,促使农民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民主监督意识的提高,也推动了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想实现农村的持续发展及利益的和谐,关键是调动农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协商民主引入到村民自治中,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实行民主协商。
(一)民主选举中的协商
村中的基本事务不可能由一人或几人说了算,必须交给群众去讨论,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但由于村民会议涉及人员广,范围过大,难以召集等客观原因,决策事务不可能由全民参与的村民会议讨论。这时就需要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和村民代表,村上重要事务的决策,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定夺,这样拍板决定的事务,实施起来能适应群众。村民在直选的过程中学会了谈判、沟通、协调、了解和妥协,这些经验是民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通过农民对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不断参加和对村级事务讨论的参与,村民表现得越来越成熟和理智。村民可以随时向村委会成员或村民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出工作要求,这样更能缩短村委会成员与村民之间的距离,为村民和村委就村中公共事务的协商讨论提供良好的氛围。
(二)民主决策中的协商
民主决策能反映出绝大多数人的意愿,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也是村民自治制度的核心。在村民自治制度中,村民积极参与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户代表会议,表达自己的意愿,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全村重大事务进行讨论并做出决策。目前,在我国农村大多采取“一事一议”制度,凡涉及本村发展和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专题讨论,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在集思广益、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决定实施。这使得村里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和切实可行,因为通过协商形成的决策,充分考虑了所有人的利益要求,并且在协商过程中遵从理性的指导,这使得协商结果即所达成的决策极具合法性。协商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平等地参与到决策形成过程中,任何人都不具有超越他人的优先性,参与者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并以公共利益为导向,通过讨论、说服的方式达成妥协形成决策。这种决策由于建立在程序合法的基础之上,因而可以得到参与者的普遍遵守。协商民主坚持求同存异,蕴涵着合作、参与、协商、包容的精神,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在协调多元化利益的同时能够很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在理性的讨论和协商中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决策。通过协商民主这种理性的决策形式所制定的政策,相对于由政府单独制定的政策来说,执行起来更容易。因为其在制定过程中己经充分考虑了各种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偏好要求,而且这些所推行的政策也正是满足民众诉求的、是民众所需的政策。因而,通过采用协商民主的方式,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充分动员广大人民的参与,切实考虑其政策需求和偏好,可以有效避免政策严重脱离实际,使得制定的政策符合当地当时的情况,有助于政策顺利有效的执行。
(三)民主管理中的协商
在我国村民自治制度中,对村日常事务如劳动积累、集体提留、财务支出、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划拨等实行民主管理,农民享有管理农村内部公共事务的参与权,这有利于缓解长期以来民众对政权组织的对抗心理,消解基层政府的“信任危机”,增进基层政权的合法性。同时,通过民主管理过程中的公共协商,村民与基层政府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村民可以平等的参与公共事务、公共决策,尤其是那些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乡村公共事务和公共决策,村民和基层政府通过理性的共同讨论,做出民主合法的决策等等。这种民主管理中的协商培育了农民的民主运作意识,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凝聚力量、集中智慧。
(四)民主监督中的协商
协商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它强调理性的观点和说服,而不是操纵、强迫和欺骗。因此,在村民自治过程中,对村干部的行为进行民主监督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可以防止村干部滥用权力,而且可以培育农民的民主监督意识。在实践中,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一些如众人事务管理委员会这样的机构,职责就是对村委会成员的行为进行民主监督。村民们对村委会的工作有什么意见,可以向众人事务管理委员会反映,由委员会向村委会交涉解决,同时这个委员会也主动地监督村干部的行为[4]。在这样一个畅通的监督渠道中,村民同委员会、委员会同村委会之间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来消除冲突,保证乡村公共利益的实现。
然而,现行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历史很短,并未形成一种政治理念被各级政府和农民真正接受并潜移默化地左右他们的行动。民主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还没有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同时,我国农村社会现在还是一种传统的身份社会和人情社会,家族关系、亲属关系、宗法关系根深蒂固。家族势力、宗法势力、金钱势力常常干扰村委会选举以及基层民主的施行。更为关键的是,许多农民由于文化素质的制约,不知道如何去管理自己的事务;同样,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实行“自我管理”的组织,也缺乏管理者应具备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5]。要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推行“协商”这一民主形式还需要相关的制度建构。
三、协商民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现路径
协商民主虽然起源于西方,但在我国有着广泛的运用空间,对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发展有着借鉴作用。为了更好地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协商民主,我们有必要营造协商民主的土壤与氛围,即建构一套公共协商的制度使农村公共领域更宽容和开放,让每个农民都有参与公共协商的机会,弱势群体能够像具有组织优势的团体一样培养自身的政治能力,公开表达自己的意愿。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协商民主的制度载体、文化载体和组织载体。
首先,制度载体: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1)建立严格的民主选举程序规则,贯彻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基层政府和村级党组织放手让村民行使选举权利。(2)完善民主决策程序,具体而言:第一,扩展村民自治组织民主决策的范围,把一切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如确立承包形式、划分宅基地、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分配等都交给群众议决,保障民主决议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第二,落实村民自治组织民主决策的形式、程序,定期召开村民会议,规模大、人口多的村可实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使民主决策成为一种经常性的工作;第三,树立民主决策的权威,使村民对关系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不仅有发言权、建议权、而且有修改权、否决权,并且当村民的表决同村委会的倡议发生矛盾、冲突或分歧时,只要经过法定的程序和通过法定的形式就坚决按照村民的意见处理,使村民民主决策真正符合群众的意愿和利益。(3)完善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管理。村委会不是政府行政机关,不能对村民实行上对下的行政管理,村民是村务管理活动的主体,有权参与管理活动。应广泛地向村民宣传村民自治的本质,鼓励广大农民参与村中公共事务的管理。同时,村民委员会应在管理上改变过去那种强迫命令的方式,而是与农民群众民主协商,共同管理乡村公共事务。(4)建立村民自治民主监督机制,村委会定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村委会干部定期述职,接受村民的评议,并且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绩效考核和长期监督。实行村务公开,将群众关心的财务帐目、收益分配等公之于众,使村民有机会、有条件实现对村民自治的监督。
其次,文化载体: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参与意识,建立先进的农村社区文化。
具有群体性、共享性、参与性、公开性、公益性、一致性和整体性等特征的先进农村社区文化能够有效地协调个性化的、分散的农民个体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协调农民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目前,村民自治组织对农民个体的利益协调不是仅仅建立在利益对象、社会制度的供给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农村社区文化、道德、伦理的基础上,它降低了农民个体之间的信息收集、判断、分析和处理成本,使农民个体的利益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利益整合、利益导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培育先进的农村社区文化,对村民进行必要的政治知识、法令、制度、规则、程序和政治技能的教育、传授和训练,使村民熟悉政治生活,了解民主规则和程序,掌握民主生活技能,从而直接参与民主政治过程,实现农民个体的归属感、使命感和被认同感,提高农民个体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对一些农村传统的仪式、风俗、习惯、信仰给予尊重和扶持,在先进农村社区文化引导下,农村传统的风俗、习惯、诚信、道德、伦理机制得到最大的发挥,并构成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并发挥新的贡献和作用。
再次,组织载体:培育民间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中的弱势群体,农民缺乏组织性,农民的分散化状态使得他们没有影响公共政策的能力,即没有人或组织来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利益主张与利益诉求,并通过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来实现社会制度的公平以及他们合法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因此,要加强农民的组织化建设,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增强其在民主选举过程中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维护能力,彻底改变农民在乡村权力格局中的弱势地位和被动态势。要强化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使其努力养成自主参与、有序参与、温和参与和为切身利益参与的成熟而理性的公民文化意识和习惯。
同时,政府应引导和组织村民建立各种形式的行业协会,形成村民利益共同体,依法维护村民自身的各种合法利益。要切实贯彻《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立法宗旨,真正实现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权利,建立村民自治组织的利益代表和利益表达机制。培育和发展村民互助组织,实行互利互助,共同发展维护村民的政治和经济权益。
参考文献
①DavidMiller,Is Deliberative Democ- racy Unfair to Disadvantaged Groups?[A]. Maurizio Passer in Dentreves.Democracy as Public Deliberation:New Perspectives[C].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2,p201.
②Joshua Cohen.Deliberation and Demo- cratic Legitimacy[A].Deliberative Democ- racy: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C]..The M1T press,1997,p67.
③YoungIris Marion.Inclusion and Democ- racy[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0.
④王连喜:“村民自治与农民民主”[N].中国人大新闻,2003年5月6日。
【关键词】高校;二级教代会;基层;民主政治
一、高校二级教代会的现状
我国已实施高校教代会制度超过二十年,高校教代会制度已成为深入高校管理制度层面的民主管理制度。
一方面党政领导没有将二级教代会制度放在民主管理制度中,对二级教代会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产生认同;另一方面,教职员工对二级教代会的认识不足,对自我的民主权利并不关注,思想中根深蒂固地认为教代会制度只是形式主义,并不能对决策产生影响。
二、高校二级教代会面临的困难
高校二级教代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困难普遍为制度性局限,与前文中提到的缺乏相应具有明确约束力的指导性文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职权赋予不明确,过于泛化。根据《暂行条例》所提职权,二级教代会在校内民主管理中行使四项基本职能,即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与评论监督权。
2.角色分工不明确,矛盾冲突。高校二级教代会的建立多数以高校下设的学院为单位,根据来自四川省教育厅的数据,四川省大部分高校选择将二级教代会嵌入原有管理体系,在不改变学院管理结构的情况下更加有效的实施民主管理。
三、高校二级教代会的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作用表现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民主管理体系重心逐渐下移,各大高校院系党政领导基本能够认识到二级教代会在民主管理中重要地位,坚持将二级教代会建设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二级教代会制度增强了教职员工的民主意识。根据笔者对本校(成都理工大学)部分学院二级教代会的建设情况调查(问卷形式及网络投票)表明,近63%的教职员工认为自身的民主权利得到了保障,超过57%的教职员工认为自己能参与到院系民主政治建设中。
2.二级教代会确保院系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保障教职员工的权利与利益。教职员工能够实行监督权,知情权和评论权等,按规章制度办事,既能监督院系党政领导的工作,有益于院系日常工作的开展,也保障了教职员工应有的民主政治权利,通过表决,审议,公示等一系列民主制度将高校民主政治建设融入日常工作中。
四、建立有效的高校二级教代会运作机制的因素
思考如何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从而使二级教代会制度能够更加高效的运作,也能够取得其在建设之初的本质目的。
1.健全的制度保障。建立有效的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从根本上说需要相应制度的支持,当前由于指导文件颁布年代距今已远,但仍是建立高校二级教代会的制度支撑。
2.渐渐提升的民主意识。制度建设的好坏很大一部分来自人的参与,因此建设有效的二级教代会制度离不开教职员工民主意识的觉醒,只有他们愿意参与到民主政治的建设中,这样的运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产生实际意义。
五、建立有效的高校二级教代会运作机制的建议
我们并不否认高校二级教代会建设中已经取得的成果,但就综合情况而言,二级教代会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此,我们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与解决方法。
1.提高认识,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在新时期我党对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出新要求的情况下,各学院理应将二级教代会提升到政治的高度,保障教职员工的民主权利。
2.健全和完善制度,提供相应保障。针对高校二级教代会的现状,必须尽快对早期颁布的《暂行条例》进行修订,对二级教代会的规章制度提出更加具体的指导意见。
六、总结
分析目前高校二级教代会建设的现状,可以发现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正视亟待解决。加强二级教代会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只有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才能不断充实二级教代会的制度内容,这样才能算得上响应我党在新时期的号召,实现正真意义上的民主,推进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化。
【参考文献】
[1]刘佰合.高校二级教代会的制度性困局[J]工会论坛2011(5)
[2]吴承春;邹庭荣;张涛.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4(16)
[3]郭小哲;王仲民;魏晨.积极理性地看待高校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工会博览2013(04)
作者简介:曾兵(1971—),男,汉,重庆涪陵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学位,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李卓蔚(1993—),男,汉,四川绵阳人,学生,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企业工程。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又取得了重大进展。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怎样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您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房宁: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探索前进的10年,也是取得显著成效的10年。比如,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基层民主扎实推进,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进一步壮大了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了海内外中华民族的广泛团结,形成了振兴中华的强大力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三统一”、“四制度”、“五不搞”
记者: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关键是要做到什么?
房宁: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反复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战略,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这条政治发展道路,其中的关键是坚持“三统一”、“四制度”、“五不搞”。
在党的十六大上,我们党第一次完整准确地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深刻揭示。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实行民主政治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人民群众要成为社会的主人,需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和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将自己组织起来,形成自觉的意识和有效的行动,这离不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党的领导的本质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行使各项权利,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三统一”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当代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
经过长期建设和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定型,其主要内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四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中国特色和政治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能普遍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有效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又能有效支持和监督各级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通过这个制度,既实现了广泛的民主参与,又有利于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从而形成和谐的民族关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城乡基层单位和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的民主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这四项制度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已经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所充分证明。
发展民主政治,不仅要在客观上形成符合国情和发展要求的政治制度和体制,还要深刻认识民主政治在本国的发展规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持正确原则,防止错误倾向。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这“五不搞”进一步厘清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具体区别,保证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抓住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记者: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也必然会继续向前推进。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房宁: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而这一进程并没有完结。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可以沿着三个重点方向探索前进。
一是稳步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民主政治实践中政治参与占有重要地位,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政治参与有多种途径,如民主选举、意见征询等,通过这些形式使党的执政能够准确地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是当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我们在这一领域必将进行新的探索,迈出新的步伐。
二是积极推进政治协商。政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优良传统、一大优势。政治协商有利于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协调与整合,有利于化解利益群体之间的分歧与对立,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尤其是处于现代化进程中转型时期的国家,社会利益关系迅速变化、经济社会结构变动不居,政治协商是较为适合、较为有利的民主形式。
[8][12][13][20][2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 版社1994年版,第168、176、322、372—373、333、348页。[113(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8 E16]E25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 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2、39页。[183邸秉光:《政治体制改革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唯 实》20lO年第11期。[2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 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Ee4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页。责任编辑:禹兰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政治考量 口陈志强 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永远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永远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无产 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的核心价 值追求。加深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深 化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解,常怀忧民之心,常尽为民 之责,常办利民之事,才能使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与支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生存与发展的深厚 基础。任何政党都是建立在一定阶级和阶层之上的政治组 织,政党脱离了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和群体,也就失去了存在 的根基与价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 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 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毛泽东同志曾把党同人民群众的关 系,形象地比喻为鱼与水、种子与土地的关系,并强调指出 鱼儿离不开水。就像安泰不能离开大地母亲一样,党一刻也 不能离开人民群众。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我们 党既领导人民群众前进又来自于人民群众,扎根于人民群 众,党因人民群众而生存和发展,人民群众因党而幸福与安 康。为什么我们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 利,为什么我们党犯过错误、受过挫折还能得到人民群众的 谅解与拥护,为什么我们党在各种艰难险境下能化险为夷,为什么我们党在战胜各种自然灾害面前能有如此巨大的组
一、最大的政治优势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o Ea3中国 共产党的生存、发展与壮大,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 的大力推进,靠的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从人民 群众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我们党
讲授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时,可以选取哪些形式的教学材料以丰富和活化课堂?并请举案例说明。
讲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时,首先可以利用的教学材料是历史图片。民国前后的老照片,很有时代特色,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讲辛亥革命这一课,需要评价辛亥革命的影响,有一条是“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我觉得只是这样告诉学生,特别没有说服力,我就给学生搜集了一些民国老照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感受辛亥革命后祖国大地发生的一些真实的变化。例如,我展示了“1912年,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上面有学生时代的林徽因。学生语文课学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对林徽因很感兴趣,看到照片上中式上衣搭配西式百褶裙,时髦清靓,一改清代女子服装的臃肿拖沓的林徽因,感到十分新鲜。还给学生展示了“金陵女子大学”的一些相关照片,如做“化学实验、打棒球、做操、毕业照”等照片,并介绍这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 创立于1913年。金女大办学中设置过16个四年级学科,在国内外享有声誉。从1919年到1951年,毕业人数为999人,人称999朵玫瑰。这些老照片充实、丰富了政治史的课程内容,为政治史勾画出有血有肉的历史场景,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影视视频资料也是历史课有效教学手段,可以再现历史,讲鸦片战争给大家播放《林则徐》片段;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播映《垂帘听政》片段;讲甲午中日战争给学生播放《甲午风云》片段;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还可以选择《走向共和》片断。通过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并对其进行客观的历史分析及评价,帮助学生对影视资料去伪存真,使影视内容更接近于客观事实。影视资料有利于对事件的氛围、人物的情绪进行渲染,而一些纪实性的视频可大大增强其可信度,如国庆纪事。我们历史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我们的课堂服务。
一、制定颁布一系列指导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及条例
全面抗战开始以后,为了动员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中共中央在1937年8月召开的洛川会议上发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改革政治机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内容,把抗日同实现民主、改善民生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全国人民进行抗战的总动员。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民主政治,保障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权利,团结全边区人民与党派共同抗日。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即《五一施政纲领》,对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尤其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定在政权建设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人士、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这不仅是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举措,同时也表明共产党摒弃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的决心;二是保障抗日各阶层的民主权利,即“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三是加强廉政建设,严惩公务人员的贪腐行为。《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是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纲领性文件,是陕甘宁边区实行民主政治和其他方针政策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依据和准则,对其他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39年1月17日至24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会议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和《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组织条例》,以及扩大地方武装和统一战线,清匪、除奸,发展经济、教育等12件重要提案。在陕甘宁边区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各抗日根据地都分别制定了各自的施政纲领和地方性法律,包括参议会组织条例、人权条例、选举法、政权组织法等各项法规文件,对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二、根据“三三制”原则建立各级民主政权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政权,既不同于国民党政权,也不同于土地革命时期在苏区建立的工农民主政权,而是一种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政权。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了由毛泽东起草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明确指出在各抗日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政权,“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2]742。“三三制”政权从1940年开始试行,到1941年各抗日根据地普遍推行,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拥护和响应,许多地主豪绅消除了对共产党的敌对和惧怕心理,积极踊跃地参加选举。各抗日根据地把共产党员的候选人数和当选人数严格控制在三分之一之内,积极创造条件让党外人士参与到政权中来,如在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的选举中,共产党员多出1名,徐特立主动要求退出,把名额让给了党外人士,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党外人士看到了共产党摒弃专断独裁、联合治政的诚意和决心,积极参与到根据地建设中来,大胆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如党外的11位参议员提出“精兵简政”的提案,受到边区政府和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并被迅速采纳,随后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精兵简政运动,大大减少了根据地的执政成本和群众负担,提高了机关的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政府的威望。
“三三制”的实行,消除了根据地各级机关原来清一色共产党员的现象,充分调动了各抗日阶层参与根据地建设和团结抗战的积极性,为抗日根据地吸纳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为共产党广泛地接受党外人士监督、防止自身腐化和决策失误起到了保障作用,正如谢觉哉指出的“三三制是共产党约束自己的一个制度……。为甚么要这样?因要革命须要有坚强的领导的党,而处于优势的领导的党,很容易走到把持包办。把持包办,不但广大人民不满意于当政的党,党的本身,也很不利。党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其党必归于失败。”[3]26
三、建立参议会制度
为了对政府进行有效的监督,各抗日根据地纷纷参照国民政府公布的《省临时参议会组织条例》建立了各级参议会、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参议会一般分为边区、县、乡三级(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根据地县级不称参议会而称议会,基层的称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参议员均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在特殊情况下,如边区政府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聘请一些勤劳国事的有威望的社会人士作为参议员,但不得超过参议员总数的十分之一。在参议会休会期间,除了乡级参议会不设常驻议员外,边区和县级参议会都设有常驻议员。1939年2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明确规定了参议会的职权,即选举和罢免同级政府组成人员;制定本级行政区域的大政方针,制定和通过各项法令、法规;监察及弹劾同级政府的工作人员,监督同级政府对参议会决议的执行等。由此可见,各级参议会不仅仅是最高监督机关,同时也是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立法机关。各根据地推行“三三制”政权建制以后,参议会制度也采用了“三三制”原则,如陕甘宁边区在1940年4月发布的《关于新区行政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各级参议会与政府委员,必须包括各阶级各抗日党派与无党派之成分”,“无论任何一政党之党员所占议员或委员之总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按照“三三制”原则合理确定各阶层代表在参议员中的比例,使参议会的各项职能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参议会制度更加民主和完善。
抗日根据地的参议会与中外历史上的其他议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参议会是包括各阶级在内的边区全体人民的民意代表机关,不仅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也可以由人民撤换,可以真正代表人民监督政府、检查政府的工作、撤换和罢免人民不满意的公务人员,如陕甘宁边区子长县的一个乡长杨洪林和指导员史志才,由于独断专行、瞒上欺下、不尊重民意,就被当地的村民大会罢免了。各日根据地的参议会制度尽管由于条件所限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法规制度不完备,个别参议会未能充分履行职责等,但切实保障了边区各界抗日民众的政治民主权利,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为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四、建立、完善选举制度
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选举权、罢免权和监督权,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在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创新选举方式方法,赋予广大人民群众普遍的无差别的民主选举权利,极大地调动了各阶层民众的参政热情,堪称古今中外历史上民主选举的典范。
1937年5月,陕甘宁边区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了“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投票选举制及选举方法。在选举人资格方面,规定除少数汉奸、被剥夺公民权的犯罪分子和精神病人以外,“凡居住在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 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 无论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此后,各抗日根据地都参照《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制定出本地区的选举条例,如《晋察冀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在边区境内年满18岁之中华民国人民,不分性别、职业、民族、阶级、党派、信仰、文化程度、居住年限,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后,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除沦陷区以外,“边区参议员、县议员、村民代表均由选民用直接平等普选制无记名投票法选举之。”各抗日根据地都先后通过普选运动建立健全各级民主政权,如陕甘宁边区从1937年到1945年,经过三次全边区的普选建立健全了乡、县、边区三级民主政权。以1941年的第二次大规模直接选举为例,“仅据曲子县的统计,全县选民共25175人,参加选举的为20223人,占80.4%;另据吴堡第六区的统计,全区选民3505人,参加选举的为2961人,占84.5%;总计全边区参加选举的选民占选民总数的80%以上”[4]243。为了使选举工作更加科学化,一些根据地还实行了差额选举的办法,使正式候选人的名额远远多于应选人,苏北抗日根据地甚至将候选人名额加倍,使选民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充分调动了广大民众的参选积极性。除了普选制以外,各根据地还实行竞选制。《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明确规定:“各抗日政党及各职业团体,可提出候选名单,进行竞选活动,在不妨害选举秩序下,选举委员会不得加以干涉或阻止。”而且规定边区和县一级的候选人可以通过集会和舆论宣传为自己拉选票,而乡村一级的候选人也可以到台上发表“竞选演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争取选民的支持。针对边区大多数民众文化程度不高的实际情况,各根据地创造性地制定出了各种投票选举办法,如对于识字多的选民采用票选法,对于识字不多或完全不识字的选民采用画圈法、画杠法、画点法、投豆法、烧洞法等,积极创造条件使广大选民尤其是农民参与到选举工作中来。边区各阶层民众根据选举条例不仅可以选出自己满意的人,而且可以随时罢免那些自己认为不称职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大民众在享有选举权、罢免权的同时,也充分享有了监督权。
此外,党还通过加强法制建设、改善民生、提高党员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等举措来保障和提高政治民主化的水平。党在抗日根据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尽管受时代和条件的局限有很多不尽完善的地方,但为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和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仍然是有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谢觉哉.三三制的理论与实践[N].解放日报, 1942-3
一、英国《权利法案》——议会与王权的妥协
“光荣革命”后,议会为了避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决定以法律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自己的权力,于是在议会上、下两院共同召开的全体会议上,向威廉和玛丽提出了一个“权利宣言”,要求国王以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今后任何天主教徒不得担任英国国王,任何国王不能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等。威廉接受了这些要求,即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三世,玛丽即位为英国女王,是为玛丽二世。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权利宣言”并制订为法律,是为《权利法案》。
尽管《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与王权相互妥协的产物,但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此后,英国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历史性转折。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限制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里,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二、美国《1787年宪法》 ——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妥协
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确立联邦体制和共和政体,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保障,并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1787年宪法》的制订过程充满了斗争和争论,最终通过政治妥协而产生。这部宪法是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相互妥协的结果。
中央与地方的妥协:《1787年宪法》使联邦制取代了邦联体制,是中央与地方妥协的结果。联邦政府只拥有宪法中所列举的有限权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力都属于各州或者人民。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的权力,有利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统一;地方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和独立性,可以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大州与小州的妥协:大州和小州之间的斗争主要集中在国会代表的比例分配上,大州要求各州的代表人数应根据该州人口所占的比例(简称为“联邦比例”)产生。对此,小州坚决反对,主张各州代表名额相等。经过妥协,《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我们不难看出,参议院的规定是满足了小州的要求,而众议院的规定则满足了大州的要求。
南方与北方的妥协:南方州与北方州之间的矛盾反映在黑奴如何计算“联邦比例”的问题上。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联邦比例”内,但纳税时黑奴则不算人口;北方州主张黑奴应计算在纳税人口中,不计算在“联邦比例”内。南方和北方的斗争还表现在“奴隶贸易”这个问题上。北方州要求禁止输入奴隶,对此,南方州以退出联邦相威胁。最终双方的妥协是保留南方的奴隶制度,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尽管这部宪法是各方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但它却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派与保皇派的妥协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限制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在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经过共和派与保皇派的相互妥协,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据该宪法,总统拥有极大的权力,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同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都很大正是保皇派与资产阶级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虽然这部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妥协的结果,但它却使法国的共和政体得以确立起来,民主制度也得以稳定下来。
2010年8月8日,我国第二个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上海以世博会开幕100天为契机,在全市组织各种体育健身活动。此外,各区县、街镇也开展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15周年成就为内容的宣传活动。根据《条例》要求,上海市全民健身联席会议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就《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修改意见和《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征求意见稿)》进行交流和探讨。
(1)你作为一名市民,你认为此次讨论有何意义?
【共享世博】
作为展示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综合实力的“经济奥林匹克”世博精神可以提炼成“欢聚、沟通、展示、合作”八个字。2010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商机无限、市场空间巨大、各参展方均享受到明显共同利益的盛会。
根据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平平同学说,如果我是一名世博会志愿者,一定尽我所能地竭诚为国内外游客服务。请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2. “网络民意”成为2012年“两会”的一大亮点。新华网、人民网等在内的政府官方网站围绕两会议题,有关网站推出“我有问题问总理”、“两会建言”、“两会调查”、“网民提案”等五花八门的栏目,而网民对相关话题的讨论更是早已在各大论坛上“置顶”。其中“我有问题问总理”栏目,网民提问达263088条,围观达5068761人次,问题涉及收入分配、民主法制、反腐倡廉、房价物价、医改社保、教育改革、三农问题、就业问题、经济政策等等。阅读材料回答:
(1)通过“网络问政”的形式积极关注并参与“两会”说明了什么政治生活道理?(2)公民通过“网络问政”参与民主决策有何意义?
3. 人民网今日推出的“地方政府开通社情民意通道,你们那通了吗”网络调查,反响强烈。政府开通社情民意通道的积极意义在于()① 方便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 ② 有利于保障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③有利于实现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④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 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南昌市城乡规划管理规定》要求:“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召开听证会的要求有利于()①消除失误,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③反映民意民智,促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④保证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 由数十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课题组,通过对浙江沿海及海岛的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浙江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综合报告》,为浙江省政府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问题:指出材料所体现的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其对政府决策的积极作用。
6. 国家提出,政府机关要实施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基于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决策的()
A.决策权 B.知情权 C.监督权 D.表决权
7.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深化医疗多种形式为此次园博会建言献策。这是公民通过 参与民主决策。()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8. 交通是否更顺畅,环境是否更美好„„日前,作出“十大突出问题”整改承诺的武汉市政府14个部门的“一把手”,接受了市民代表团和特约评论员的质询,武汉电视台全程进行了现场直播。这样的“电视问政”()A.有利于提高政府的信誉意识和责任意识 B.拓宽了社会公示制度等民主监督的渠道 C.提高了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和能力 D.使公民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9.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的方式分别有哪些?
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完善《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这种做法有助于()
①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决策权 ②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众的参与热情 ③实现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④参与民主管理,建言献策 A.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1. 答案:(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就《建身计划》征求市民意见,保证了公民的政治自由,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②就《建身计划》进行讨论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推动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③就《建身计划》进行讨论,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执行。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2)①作为世博会志愿者必须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正确处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②志愿者为游客服务时要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③志愿者服务游客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维护国家形象,负起社会责任。
解析: 设问一:主要考查了民主决策的意义。就《建身计划》进行讨论,这是民主决策的体现,所以我们应该从公民与政府两个角度分析民主决策的意义。
设问二:主要考查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解答此题关键要明确为国内外游客服务,所以涉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解答此题首先明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其次认识公民应该承担的义务,再次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如何行使。
2. 答案:(1)公民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民主决策,是公民的民主意识政治素质的提高,政治参与能力的增强的表现,也体现了国家对民意的尊重,拓宽了民意反映的渠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网络问政”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体现,其意义应分别从公民和政府两个角度分析。意义:对政府而言: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对公民而言: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解析:
3. 答案: B 解析:
4. 答案: B 解析: 召开听证会听证于民,有利于决策者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同时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②③正确。①“消除”观点错误,④“直接参与”观点错误,皆不选。5. 答案: 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这种决策方式集中了专家的智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这种决策方式尊重了专家们的意见,增强了决策的民主性。
解析: 本题以对浙江沿海及海岛的深入调查研究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知识的理解。可以从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还要回答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6. 答案: B 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本题没有难度,只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是基于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决策的知情权。7. 答案: A 解析: 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为园博会建言献策,体现的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8. 答案: A 9. 答案: 民主决策的方式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民主监督的方式有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以及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等新形式。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或掌握“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理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归纳“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通过访问或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过程和成就,学习历史调查的一般方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指导学生收集课外资料,观看图片资料、影视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参与讨论等活动,能掌握基础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得到正面的思想教育。(3)归纳总结我国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过程。
(4)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
(3)学生通过学习能养成明辨是非的品格,能体会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决心和信心,能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文化大革命”使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民主法制制度破坏殆尽,“文革”后如何恢复发展民主法制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2、难点: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严重的灾难,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民主法制已被破坏殆尽。学生对于“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难以理解,而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原则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更不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治”与“法治”,中国古代就已经提出“垂法而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法治思想,但是,在专制主义的时代,君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法只是他们手中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已,而实质只能是君主的“人治”。西方近现代,所实行的“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也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专政的工具。而只有到了社会主义时期,随着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法律才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依法治国”成为广大人民的衷心呼声。然而“依法治国”、“民主政治”却也并非一帆风顺,这期间多少事故,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同来了解。
新课讲授:
(屏幕演示“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投影演示一九五四年宪法的部分内容)
第八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八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
第九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提问:1954年宪法对公民的合法权利做了怎样的规定?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规定公民合法权利受到宪法的保护。
提问:在1966-1976年十年“文革”期间,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人身安全是否得到法律保护了呢?
(演示“刘少奇被迫害致死”的插图,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引言内容)。教师归纳总结:“文革”期间处处可见违法行为,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肆意侵害。“文化大革命”显然是一场极不正常的运动,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格格不入。(置疑)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文化大革命”呢?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教师引导提示学生从国内国际两方面思考)。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这一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有关,与毛泽东对这一时期形势的错误判断有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国际原因: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同志的全面否定和批判,引起思想上的混乱。随之,中苏关系趋向紧张,助长了国内形势紧张的气氛。西方国家掀起了新的反社会主义的高潮。
国内原因: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的发展;毛泽东的错误判断和发动;被林彪和四人帮一伙所利用“文革”推波助澜,妄图夺权;当时国家政治生活当中存在的个人崇拜现象。受几千年来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历史原因)。
面对国际国内紧张的形势,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为此,他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篡夺的权力夺回来。毛泽东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但毛泽东选择的方式是错误的,以致于被林彪和四人帮一伙所利用,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
提问:这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而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的**对国家、社会造成了哪些危害呢?
2、“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教师归纳总结。(1)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迫害。(2)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3)文革中,“造反派”之间开展的夺权斗争,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干扰,严重影响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4)文革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也无法正常行使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
由此可知,“文化大革命革”所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进一步置疑)为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我们从中得到了哪些教训?
3、“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投影显示下列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大革命的教训)“1980年8月下旬,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从上面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必须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具体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1)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程序,避免因领导人的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既要实行“法治”,而非“人治”。(2)完善法律制度,约束公民行为,使法律不因领导人意志的改变而改变,以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3)加大对公民法制教育的力度,以提高“公民知法守法、自觉维法”的意识。
总之,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
文革”结束后,党和人民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的法制”。下面我们学习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二、法律制度的走向健全
“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为法律制度的健全提供了契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政府和人民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先请看投影的这段材料,思考这个问题。
(投影显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一段材料,学生思考其主要内容。)
“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真相;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提问:从上面这个报告看,新时期中国为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什么样的方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不久,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为法律制度的健全提供了条件。
提问: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从1979年全国人大开始立法起草工作,到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宪法突出了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新宪法通过后二十多年中,我国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更趋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问:伴随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也逐步得到了重建和完善,主要表现哪些方面?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人大和政协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提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 学生回答: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提问:1956年我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是什么?
学生回答:1956年党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合作方针。
提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何意义?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如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1954年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但是,十年“文革”人大和政协形同虚设,民主和法制遭践踏,国家的组织生活遭到极大破坏。
进入新时期后,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82年,在原来八字方针的基础上了进一步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这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异步完善。
(投影显示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的一段材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同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学生归纳总结新时期政协的独特作用,布置学生采访政协委员,了解民主党派在新时期如何参政议政的)
进入新时期,党和政府更加注重民族工作,恢复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完善,主要体现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和实施。
(投影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一段材料)“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少数民族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提问:民族区域自治法颁行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民族区域自治法从法律上确认了中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事物的权力,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新时期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除了上面提到的人大、政协、民族等制度恢复和发展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3、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投影演示有关“海选”的材料)“所谓“海选”,就是全体有选举权的村民,按照候选人的条件,每人一张空白选票,自主选票,自主填写村委会各类职务候选人的姓名,然后采取投票方式计算每一个初步候选人得票多少。这种提名方式透明度高,每个选民都可以自主表达自己的意愿,充分体现了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所以一产生就受到农民的广泛拥护。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还有的地方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在选举中获得决定的当选票数时,即为正式当选。”
提问: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民主的加强,其表现主要有哪些?请结合教材内容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1)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2)各地在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创设性的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吉林省率先兴起的“海选”制度。
本课小结: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现途径】推荐阅读:
论党内民主的实现途径09-21
简述中国梦的实现途径06-26
中国式民主的特点06-21
《加强社区民主政治建设》05-29
中国民主同盟分析09-15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目标考核情况报告10-03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10-20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研究11-27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