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涉农资金建议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扶贫涉农资金建议

扶贫涉农资金建议 篇1

使用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使用与管理,提高财政涉农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推进涉农扶贫资金整合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发„2016‟64号)和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南城县2017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城府办字„2017‟45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是指按照赣府厅字„2016‟64号文件明确的涉农资金整合范围,由中央20项、省15项、市、县同口径安排的用于脱贫攻坚方面的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他精准扶贫三大类资金。

扶贫涉农资金建议 篇2

农村交通、饮水条件极大改善。通过整合资金, 打造305省道生态旅游路、金锁、周陵经济循环路等。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 统筹水利项目, 在多个村新修维修各类人畜饮水工程、铺设饮水管道, 让贫困户吃上安全卫生的洁净水。在全区实施12座村庄美丽乡村项目,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集中打造净化、亮化、美化的扶贫示范点。

农村教育、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注重教育卫生事业发展, 重点贫困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普及, 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农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狠抓扶贫移民搬迁工作, 按照一定的补助标准, 在重点村实施扶贫搬迁, 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在实施搬迁的过程中, 既注重面上的亮点, 更兼顾点上的难点, 做到点面结合, 把移民安置区建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建议 篇3

(一)补贴面广,效应欠佳。近年来,下达到县乡的涉农补贴资金越来越多,涉及面很广,几乎覆盖到农产品生产与农村消费的全过程。在生产环节上,主要有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在消费环节上,主要有家电下乡补贴、汽车和摩托车下乡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助等。这些补贴项目虽然范围大,但因补贴对象过细,造成补贴标准一般都较低。从面上看,确实考虑得很周到,但实际上补贴起到的作用有限,财政资金难以集中发挥效能。农民反映,化肥等农资价格涨幅高,政府补贴额度少,感觉不到有多大实惠。还有一些补贴项目,农民无法辨别补贴资金的种类及补贴数额。我们通过走访农户,发现大部分农民只知道拿了“直补钱”,但具体是什么补贴却无法说清,影响了政策效应。

(二)机制不健全,薄弱环节多。一是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监管。各预算编制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往往会深入各有关单位了解需要安排的专项资金。预算资金使用部门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向本级或者上级财政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渠道争取专项资金,但对争取的资金如何使用、使用效果如何大多不甚了之,更谈不上绩效考评、经验教训的总结。二是重形式,轻实质。各专项资金的下达都要求各使用单位上报资金的使用效果,但除了进行专项检查时,许多使用单位没有将使用情况上报,资金下达部门也没有过问使用情况。三是检查形式过多过滥,监督成本过高。国家目前对救灾资金、国债资金、拉动内需资金的监管还是比较重视的,但使用期间督促、监督检查的部门过多,频率过高,有时甚至出现不同部门不同级次的检查组奔赴同一项目的场景,汇报材料一叠又一叠,汇报会开了又开,行政成本居高不下,许多基层部门对此怨声载道。

(三)体制限制,财力不足。一是现行财政体制限制县级涉农投入增长的空间。由于现行财政体制下县财政上解基数过高、留用财力减少,导致县级财政预算增加涉农支出十分困难,虽然资金总额有所增加,但涉农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并没有提高,部分县、市在一般预算支出中存在虚列涉农资金的现象。财政困难的县市,财政涉农投入严重不足,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观。二是涉农项目配套政策难以落实。现行政策规定:中央和省级基本建设项目、国债项目的资金安排,均需要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共同完成。据调查,有些贫困县市反映,地方预算收入全部用于上级项目配套都不够,更谈不上新增专项投入了。为得到上级财政资金的支持,多数县市政府在地方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承诺对涉农项目进行资金配套,致使多数项目配套资金无法足额、及时拨付到位,严重影响了中央、省级涉农项目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三是现行预算机制导致涉农专项预算弹性较大。有的法定预算常常因人为因素而未经法定程序进行调整、变更;而有的预算专项资金在执行过程中又被进行再分配、再调整,导致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影响了财政资金导向作用的发挥。同时,现行政绩考核机制导致县市领导对增加“三农”投入意愿不强烈。由于“三农”投入无税收可征,在地方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县市领导更加注重支持能迅速增加地方收入、提升经济实力的工业项目和形象工程。于是很多地方和部门出现对农业项目“重申请、轻管理”,“重短期、轻长期”的现象,使“三农”投入增长缓慢。

(四)监管乏力,职能缺位。惠农补贴资金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程序复杂,监管存在漏洞。一是少数乡镇干部和财政干部责任心不强,把关不严,监督不力,导致虚报补贴面积及套取补贴资金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少数群众认识不到位,对于一些虚报冒领现象没有举报意识,给各种违法行为留下空间。三是某些项目“家族式”管理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项目主管、项目招标、项目评标、项目施工、项目监理、项目竣工验收等归“一个家族”,看似是“阳光操作”,实际上是“肥水没流外人田”。四是报账制度管理缺乏统一要求,操作性不强。在救灾等应急资金管理使用上,由于时间紧、拨付快、用途广,容易出现管理不细致、不及时、不到位,导致资金被挤占和挪用;在项目审核与票据审核上,由于管理者责任心不强 ,出现假项目、假数据、假票据套取财政资金现象,有的管理者还帮助造假。

二、加强涉农资金管理的建议

(一)明确行政管理职责,加大涉农资金整合。上级财政部门对涉农资金设置不宜过细,要在明确事权的基础上,按照因素法或系数法、项目绩效评价等办法,规范涉农投入在政府级次之间的分配。同时对过去分散在部门管理的涉农资金,根据形势变化进行积极的调整和归并,在不改变支农资金使用方向的前提下,逐步过渡到规范的转移支付上来。同时,可在明确资金投向的基础上,转移到县级政府,由县级政府统筹使用和管理。这样一来,行政部门的工作重心从繁杂过细的审批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研究政策,指导基层开展涉农资金整合。地方财政部门要在内部形成协调统一的制度和机制,统筹安排涉农资金,避免多渠道安排、多单位分配管理涉农资金的问题;要与各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涉农资金统筹使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由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审批和具体管理,聘请专家负责可行性论证,财政部门要控制新增支农项目的设置,坚持存量适度调整、增量转移支付的办法,对存量资金进行适当归并、按照统一的规划投入到重点区域,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对增量资金,建立以整体事权为依据、集中转移下达的支农资金分配机制,由地方政府统筹安排使用,解决基层和农民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逐步建立统一领导、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做到部门之间达成共识,资金之间形成合力,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整顿涉农补贴项目,合理确定补贴范围。当前涉农补贴多达30余项,建议根据项目属性调整为五个方面:一是对属于稳定农业生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类的补贴项目进行整合。这类项目主要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农业生产救灾、柴油化肥专项补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田追肥补助、棉花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等。建议对此类补贴进行整合,优化补贴方式,并尽力提高补贴标准,做到在总额不变或适当增加的情况下项目减少。二是对属于改良农业养殖品种、提高养殖质量类的补贴项目,要在归并的基础上扩大补助对象。这类项目主要包括生猪良种补贴、优质奶牛补贴、蛋鸡规模养殖补贴等。各地应根据农业生产发展规划,从经济社会发展一盘棋的角度考虑,由各地从本地农业养殖结构出发,选择发展前景广阔、发展优势明显、有利于发挥规模效益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纳入财政补贴范围。三是对属于促进生态建设和保护类的补贴项目应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和扩大补贴范围。这类项目主要包括退耕还林和环境美化补贴。此类补助对于保护生态,解决退耕农户生活困难问题发挥了显著作用。下一步应维持或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增加一些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补贴项目。四是对属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类的补贴项目应简化程序,提高管理效能。这类项目主要包括家电下乡补贴、摩托车下乡补贴等。随着此类补贴的实施,农民得到了较多实惠,下一步应从简化补贴程序、从严把关政府采购等方面入手深入推进,真正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激活农民购买能力。五是对属于社会保障类的补贴项目应逐步提高标准。这类项目主要包括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养老保险补助等。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应根据各级经济实力,逐步提高补贴标准。

(三)健全涉农补贴机制,推进财政管理精细化。一是积极推行“财政管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首先预算的程序要公开规范,人大通过的预算要公开,公开的预算内容要全面、完整、细化到每一个具体项目,而且项目组织实施的过程也要全程公开;其次制度要透明、会计核算透明、财务审批流程透明。二是逐步实行“项目管理”制度化。建立财政涉农项目立项程序化;项目资金管理实行“县级报账制”,强化资金运作流程;项目实施实行“政府采购”制,使所有项目在阳光下运转。三是在保证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贴等多种经济杠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推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先干事后给钱”、“干成事有奖励”的财政投入制度,杜绝套、骗国家财政资金的行为。四是遵循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客观规律,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要适应农时,早编、细编、精编部门预算,做到资金早到位,早发挥效益。五是建立健全农业补贴法律法规,使之成为一项长期 稳定的制度,实时因地确定补贴内容、补贴环节、补贴方式、补贴标准及补贴重点。

(四)改革资金管理制度,完善涉农补贴政策。设计一套保持资金分配的公平、透明和信息对称的制度,从改革现行财政涉农资金的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对涉农资金的分配进行改革,取消部门对财政资金“二次分配”的权利,将用于下级政府的财政资金以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整合下达到县。新增支农投入一般不再切块到部门和具体项目,增强县级财政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自主性和活力。上级部门要按照“减少交叉、权责一致、强化协调、增强服务”的原则,建立部门间合理分工、共同协商、相互制衡和有效监督的机制。要改进和完善现行惠农补贴政策,将目前的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直补、良种补贴三大补贴整合为农业(或粮棉油)生产综合直补。农民种植国家确定的应补农作物,一律以种植面积为补贴依据,按农民实际种植应补农作物的面积一年一次性发放补贴。针对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频繁的实际,明确规定“谁种田、补给谁”,只有实际种植者才可按规定标准获得补贴。采取这种补贴方式,不仅能减少工作总量,还能避免许多影响核实的不确定因素。财政、农业等部门只需要核实种植面积,乡村核实公示到户,资金就到户了。既能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又能减少核实的数据量和工作难度,降低工作成本;此外还利于耕地向种田大户转移,避免撂荒现象,充分发挥耕地的最大效益,从而有效地发挥直补政策的作用。

(五)实行管理关口前移,加强涉农资金监管。财政及各职能部门要按照“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加强对涉农资金的监管。要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农业农村发展变化情况,适时对现行资金管理制度和各项考评办法进行修订,为财政工作依法按章办事提供现实依据;要健全监管机制。继续推行项目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招投标和县级财政报账制,切实加强项目建设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坚持依法审计和内部监督相结合,形成依法理财的高压态势;坚持强化整改和规范管理相结合,寓整改予管理之中。坚持考核奖励和问题惩处相结合,建立激励机制,建立绩效考评机制。明确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机制,明确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工作规则、程序、考评指标,逐步扩大绩效考评范围,开展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绩效评估,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服务水平。二是建立问责制度。对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出现问题的单位,建立违规违纪问题登记制度,对有不良记录的单位,除工作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外,在安排支农项目和资金时在一定年限内不列入范围。切实加强财政和农口部门“管钱”、“用钱”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做到项目建设有人管,资金风险有人担。三是涉农资金实行专人管理和专账核算。对已经明确专门会计制度的涉农项目资金,按规定进行专账核算;对没有明确专门会计制度按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涉农资金,要在专款收支科目中进行核算。四要严格按照规定审核、拨付资金。对应实行财政报账制的涉农项目资金 ,要规范报账程序,完善报账资料;对项目实施进度缓慢、未按规定要求和内容实施项目、未按项目资金管理要求进行规范核算和管理的涉农项目,可采取停止拨款、追回涉农资金、取消项目申报资格等处罚措施。

(作者单位:河南省淮阳县财政局)

涉农资金监管 篇4

今年以来,晴隆县采取四项措施加强涉农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坚决遏制截留、挪用、挤占、套取甚至贪污、私分涉农专项资金的违纪违规行为,以确保涉农专项资金安全运行和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晴隆县涉农专项资金主要涉及县发改、财政、农业、林业、水利、教育等有关部门和全县各乡镇。为确保国家涉农惠农政策惠及千家万户,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今年以来,该县把加强涉农惠农资金监管作为效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对涉农惠农资金实行全程监管。

强化学习教育。该县定期组织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及涉农资金主管部门、涉农资金项目单位的责任人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关涉农资金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不断增强涉农资金管理人员依法行政、廉洁行政、规范行政的观念,自觉为涉农资金的管理使用当好家、把好关。

强化项目公示制。属于直接兑现给群众的涉农资金严格按照村组申报,乡镇政府审核后到村组进行张榜公布,群众无意见后报到相关部门拨款,然后进入农网“一折通”发放,确保农户得到实惠;项目单位的资金立项、施工、验收由项目实施单位到项目受益的村组进行项目公示,并要求项目实施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同时,积极开展事前监督,前移监督关口,及时发现和预防涉农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建立健全涉农资金备案机制。将涉农专项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项目安排去向、实施单位等情况在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进一步促进相关单位改进管理,增强责任感,提高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涉农资金自查报告 篇5

一、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为保障此次涉农专项整治行动有序开展,县政府成立了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并制定实施方案,并由财政局牵头组织XX县涉农单位、乡镇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

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谭清华为组长,廖建国为副组长,农办负责人、财政局局长、发改委主任、民政局局长、国土局局长、住建局局长、交通局局长、水利局局长、林业局局长、农业局局长、畜牧兽医局局长、农机局局长、扶贫办专职副主任、农业综合开发版专职副主任为成员的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对全县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及时协调解决专项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发现、纠正专项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为县财政局,抽调相关科室人员组成了财政局涉农资金领导小组,由财政局局长王文彬为主任,财政局副局长于斌海为副主任,赵果志、毛福晶、阿吉古丽、唐春明、刘美霞、艾妮帕、伊胜强为成员。各涉农资金管理部门将涉农财政专项资金自查表交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办公室,办公室进行了整理汇总后,形成专题自查自纠资料予以汇报。

二、涉农资金开展自查自纠情况

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在对全县涉农资金摸底的基础上,局领导安排各相关科室人员、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15个涉及涉农资金单位分组进行自查自纠工作,涉及各类项目45个,涉及涉农资金122633.81万元,其中:20xx年涉农资金59623.91万元(上级专项57501.73万元,县级配套2122.18万元),20xx年涉农资金63009.9万元(上级专项61377.06万元,县级配套1632.84万元)。

(一)涉及农民补贴、补偿类项目

主要涉及5个项目,20xx年项目资金6843.23万元,其中:上级专项5729.36万元,县级配套1113.87万元;20xx年项目资金6896.28万元,其中:上级专项6246.38万元,县级配套649.9万元。

20xx年结余资金89.5万元,20xx年结余资金164.1万元。

(二)农业生产发展类项目

主要涉及16个项目,20xx年项目资金5661.88万元,其中:上级专项5390.16万元,县级配套271.72万元;20xx年项目资金6396.02万元,其中:上级专项6157.35万元,县级配套238.67万元。

20xx年结余资金106.68万元,20xx年结余资金1513.52万元。

(三)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类项目

主要涉及7个项目,20xx年项目资金4057.04万元,全部是上级专项资金;20xx年项目资金7031.14万元,全部是上级专项资金。

20xx年结余资金375.13万元,20xx年结余资金1812.51万元。

(四)农村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类项目

主要涉及15个项目,20xx年项目资金36458.84万元,其中:上级专项35722.25万元,县级配套736.59万元;20xx年项目资金35781.34万元,其中:上级专项35037.07万元,县级配套744.27万元。

20xx年结余资金4319.9万元,20xx年结余资金6759.59万元。

(五)扶贫开发类项目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xx年共到位财政扶贫资金6601.8万元,其中:项目资金64个6481.8万元,项目管理费120万元,共支付资金6307.84万元,结余资金173.96万元,已完工项目56个,未验收项目6个,未办理资金启动手续项目2个。

20xx年共到位财政扶贫资金6905万元,其中:项目资金53个6794万元,项目管理费111万元,共支付资金4353.36万元,结余资金2440.64万元,已完工项目32个,在建项目5个,未办理资金启动手续项目16个。

(六)其他类项目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0.24万元,其中:20xx年资金到位0.12万元,20xx年资金到位0.12万元,已全部发放完毕。

三、自查自纠存在的问题

通过涉农资金自查情况,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一)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到位较早,而资金实施文件未能及时下发,导致项目实施滞后,影响项目实施进度。

(二)涉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涉及面广且繁杂。一些专项资金涉及的部门多,在具体实施时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尤其是工程建设类项目,出资方和管理方不是同一部门,在管理上存在着监管脱节的问题。未能形成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规范。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使用效益。

(三)项目申报后,指标下达资金文件到位的情况下,资金不能同期到位,导致项目实施延后。

(四)项目实施未及时竣工验收,导致资金滞留在账面上,造成了财政资金沉淀。

四、整改措施及建议

1、加强涉农资金制度建设

以“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 为指导原则,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制定涉农资金管理办法,使涉农资金工作有章可循。

2、加强事前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认真审核项目实施方案,严把资金关。科学合理决策涉农财政资金的投放,对于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特别慎重,避免决策失误,盘活资源,突出重点进行监管,突出监管效果。

3、加强项目涉及相关部门沟通联系

及时与项目实施部门及上级行业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确保项目资金能够及时到位,资金方案文件及时下达,项目按时实施。针对多部门实施项目的情况,要成立领导组织机构,进行统筹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4、强化项目督查验收工作

建立项目实施台帐,通过与项目实施单位的沟通,及时掌握项目实施动态情况,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查看资金拨付、使用情况。既加强了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也有利于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涉农资金专项整治总结 篇6

为确保此次涉农资金领域预防职务犯罪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我社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联系人,一把手亲自负责,专人办理,各股室密切配合,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全面排查,自查自纠,强力推行专项整治行动。

一、自查要求

要求做到涉农项目资金用在项目建设上,实行专款专用,对项目资金实施专项管理,不得虚报、冒领、套取、挤占、截留、挪用、抵扣涉农资金。

二、自查项目内容

从20**年至20**年度我社申报的美溪明智茶林专业合作社“新网工程”项目1个,省级财政拨付项目资金25万元;申报美溪明智茶林专业合作社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1个,项目资金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项目资金50万元、省级财政项目资金**万元、市县财政项目资金4万元);美好乡村建设项目4个网点,即宏村综合服务中心、宏村屏山村综合服务中心、西递叶村综合服务中心、美溪兰湖村综合服务中心,市级财政拨付项目资金计37万元。项目资金全部由县财政局直接拨付到项目承办企业,企业又将项目资金全部用在项目建设上。

三、涉农资金使用情况

经县供销社领导小组实地检查以上项目涉农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情况如下:

(一) “弋江源”茶叶冷链物流系统、连锁经营网络建设项目是我社于20**年申报的省级“新网工程”项目,批拨涉农资金25万元。资金使用情况:建设标准化钢结构茶叶仓库**00㎡,**0吨茶叶低温贮存冷库一座(购置压缩制冷机6台、附机、蒸发式冷凝器6台、网络信息设备1套、冷链车辆2台),投入**万元;建设茶文化发掘传播于一体的“弋江源”茶文化楼1座,投入资金**万元。

(二)黟县500亩生态茶园改建项目是我社20**年申报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建设总投入**0万元,其中财政支持70万元。该项目正在建设中,项目资金尚未拨付。

(三)我社申报的市美好乡村综合服务中心暨“新网工程”示范网点建设项目4个:

1、宏村美好乡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日用品库房改造投入3.8万元,职工活动室修建投入6万元,添置设备及附属设施建设投入2.2万元,项目资金**万元全部拨付到位。

2、西递叶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日用品库房改建投入5.2万元,农资商品库房修建2.3万元,附属设施建设及添置设备3万元,项目资金**万元全部拨付到位。

3、宏村屏山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日用品库房改建投入4.8万元,附属设施建设及添置设备2.2万元,项目资金7万元全部拨付到位。

4、美溪兰湖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新建日用品门市部投入6万元,附属设施建设1万元,项目资金7万元全部拨付到位。

涉农资金整合新突围 篇7

十年来,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一直存在着难以去除的几大痼疾,如投入项目散、资金渠道多、审批层次高、使用效益低、监督管理难等等问题,能否在这次《整合意见》中得到解决?这次“两大平原”试验区的涉农资金整合又与以往有何不同?

试点方向

众所周知,涉农资金的乱象由来已久,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林万龙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道,整合涉农资金并不是现在才开始做,很多年前国家就在进行涉农资金的整合工作。在近几年,国家对农业的资金投入规模逐渐加大,项目类别很多,进而造成财政支农资金的渠道繁多。

“我做过这样一个统计,比如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那么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委,占到国家部委总数的60%以上,除了外交部和少数涉密部门实在想不出该怎么与该项目结合资金以外,其他大部分部委都出台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举措,例如农业部、商务部、扶贫办、科技部、公安部等等都有了相关举措。那么,有举措就要有资金,对应自己的系统。到了地方就会在各个系统存在林林总总的项目。每个项目的资金安排都是会根据各系统的想法实施,各有各的要求,因此就缺乏一个整体规划,进一步讲就是资金到了下面没有发挥其综合性的效果。”林万龙说道。

如此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在资金使用上导致的直接后果就使用率低下。林万龙说:“由于对涉农资金缺乏统一管理,分配使用权力分散在各业务部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基层一方面用各种手段争取资金,另一方面却缺乏协调。这样不仅降低了资金使用效果,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另外涉农资金主管部门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监督的主体,由于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等因素,个别单位往往重资金争取,轻资金管理;重资金分配权力,轻资金监管责任;分配资金时“插手”,监管资金时“甩手”,对资金项目如何安全运行,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有效的措施办法,资金监管上存在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综上所述,从涉农资金分散带来的危害中看出,导致的最终结果是让农民得不到益处。因此,整合涉农资金需要突破固有的窠臼。

此次整合涉农资金要选择在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应该是上层综合考虑的结果。因为在今年6月份,国务院批复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这个《方案》的实施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在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方面开展改革试验。该试验区要着力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目标是把“两大平原”建成国家商品粮基地核心区。

林万龙认为,把两大平原作为资金整合的对象是因为它具有典型性。这两大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涉农资金项目安排很多,资金渠道也非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也比较大,于是上面所谈到的财政支农资金分散的问题就会比较突出。

层次突破

财政部农业司司长王建国说,此次尽管只是在一个地区进行“源头”整合涉农资金,但较之于以前的整合,黑龙江试点有着实质性的突破。

此次试点扩大了整合范围。除对特定人群的补贴资金、救灾资金外,将中央财政安排的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等3大类77项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涉及20个中央部门。省级财政安排的相关涉农资金也一并纳入整合范围。

“从这一举措看,这此整合是很有必要的。其中有几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是整合的规模和范围扩大了,通常讲财政支农,但这个‘农’一直是很含糊的。一般理解是农业,但这次试点实际是把农村社会发展、扶贫开发和农业发展都放在里面了。所以这次的整合力度不限于农业资金,还包括农村。如此一来,农村的定义可比农业定义大很多了。二是给了地方能够灵活安排资金的自主权但同时要求加强对资金的监管。既放权又加强约束,这也是我们以前做的一个研究课题时就提出来的,我认为我国未来对农村地区项目的一个改革方向就是把资金的使用权给地方,但同时加强监管和绩效评估。这是此次整合的重要突破,这就意味着中央要放权,中央部门要放权。把资金的使用权赋予地方,自主安排,适当调节,这样地方就能够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林万龙说。

回顾以往的涉农资金,大都是在整合使用时不能突破各自规定的投向,没有从中央层面进行顶层突破,而且主要结合某项工作或某个平台开展,整合规模相对较小。但此次整合是在3大类资金内部,根据任务需求,适当调剂、统筹安排使用涉农资金,突破了现行制度约束,从制度上赋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更加符合中央转变政府职能的决策部署。“这次涉农资金整合一大特点,是突破了现行制度的约束,从制度上赋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王庆江说,对纳入整合范围的涉农资金,省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结合国务院各部门的政策、规划,确定具体项目、时间、地点、次序,适当调剂、统筹安排使用涉农资金。

另外林万龙认为,在这次整合中还有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在下放审批权限的同时,还要求黑龙江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涉农资金使用的管理办法和具体实施方案。这是将涉农资金的管理关口前移的重要信号。表明中央部门在放下资金使用权的同时强化了监督管理工作。“地方有了统筹使用自主资金的权利,但上面一定要加强监管,要能够说明每笔资金是怎样花的。因为没有约束的权利,一定会导致低效率和腐败。所以在财政资金整合的试点中,我认为加大地方统筹安排资金的自主权和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同样重要,两者缺一不可。这次整合两方面都讲到了,如果真正做到,就一定会有突破。”他说。

但是林万龙也指出了这次整合资金当中仍然有未突破的地方。他说:“整合资金的最大障碍是整合层次,在哪个层次整合很重要。这次整合还是止步在省一级层次,仍没有从中央层面进行顶层突破。我认为财政资金的整合如果不从中央层面去整合,仍不会有大的效果。当然黑龙江‘两大平原’作为试点肯定会有突破,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真正要转变涉农资金现状是很难的。比如水利部的专项资金到了省里面,省里面是不敢整合做他用的。但是就某个地方来说,当地是不缺水利,而缺道路。所以做了十多年的资金整合,始终是县级整合这肯定是错的,就算是到了省一级整合也是不够的,一定要在中央层面建立协调机制。”

仍需攻坚

毋庸置疑,涉农资金不仅需要整合,更需要一套规范、高效良好的体制和机制。记者从一些地方了解到的情况看,对于涉农资金的利用,有章不循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损失浪费、跑冒滴漏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记者会有一种隐忧,下放资金的使用权会不会让地方借资金统筹之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脱离实际的工作。

林万龙和记者分析,下放资金使用权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讲是肯定受欢迎的,因为增加了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和自主权。但是由于本属于部门的资金被整合了,那么地方部门肯定会涉及到一个平衡的问题,所以政府仍需要顾及到各部门的利益分配。

当然在下放资金使用权的同时还要把资金的绩效管理抓起来。林万龙说,现在大家都在关注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绩效评价肯定要越来越重要。但是仅就绩效指标设定来看是很复杂的,这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很难说它在实际当中到底发挥多大作用。

涉农资金三项制度 篇8

凡上级下达给我乡的涉农项目、资金、文件,各涉农部门须在15日内抄报乡纪检监察室和备案;在项目资金下达后15日内报送乡纪检监察室,并接受乡纪检监察室的监督和检查,同时乡纪委也须备案。涉农专项资金各主管部门必须建立项目资料档案,并对项目资金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

涉农专项资金公开制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凡上级下达的涉农专项资金安排后15日内,由乡涉农专项资金部门通过向社会和群众公开涉农专项资金的项目名称、来源、数量、项目安排等信息。将涉农专项资金的项目名称、来源、实施内容、补助资金数量、补助范围和标准等信息进行公开发布,特别是在项目实施乡域要采用公开栏、项目牌、群众会议等形式向群众公开相关信息,让群众知晓,接受社会监督;对享受涉农专项资金补助的农户必须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做到登记造册,公开发放,张榜公布,确保农户得到实惠;涉农项目实施结束后15日内要向群众公布实施情况;项目实施时间超过一年的,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适时向群众公布有关情况。

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资金监管,是保证资金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的重要手段,是确保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措施。全乡各涉农部门和项目单位要主动配合乡纪检监察室、财政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一要对涉农专项资金实行专账核算,实行“一支笔”签字制度。项目单位要按照涉农专项资金的项目名称和项目批复的建设内容设置明细账,实行专账核算。由财政所进行核算的,项目单位应设置项目辅助账,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有序。

二要严禁滞留、截留涉农专项资金。各部门要及时足额下达和拨付资金,确保资金和物资及时到位。

三要严禁挤占、挪用涉农专项资金。按照“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确保所有的涉农专项资金使用安全。

四要做好招标采购工作。对涉农项目所需的物资、仪器设备等要通过政府采购或招标投标等程序确定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确保涉农项目物资采购公开、透明和产品质量。

五要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涉农专项资金支出的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核,严禁白条入账和大额现金结算。

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自查报告 篇9

根据《霍山县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及县政府4月16日专项整治行动动员会的统一部署,我镇立即行动,认真开展此项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加强领导、成立组织。镇政府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启动专项整治行动。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财政分局,负责日常具体工作,镇直相关单位各确定一名干部为联络员。各村和镇直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少数违规违纪行为所带来的危害性,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自纠的原则,认真开展此项工作。各涉农部门积极配合,加强协调指导,形成工作合力,全面负责职责范围内涉农资金检查工作,同时各村及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检查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及时协调解决检查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此项检查工作顺利开展。

深入基层、开展工作。各村和相关部门都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扎扎实实开展检查工作。仔细查阅有关账表册据、资料数据,走村入户,认真开展检查。同时加强涉农政策宣传工作,公布监督服务电话,把开展检查和查处农民来信来访结合起来,把宣传涉农政策和了解基层意见建议结合起来,客观公正、规范高效地开展工作,确保检查工作不走过场。此次自查,共涉及六大类、32项涉农资金,总计5673.25

万元,其中xx年年2451.6万元,xx年年3221.65万元。

通过检查、发现问题。乡镇财政收入大头被集中,而支出庞大,已是乡镇的沉重包袱。xx年年我镇完成财政收入2179万元,其中国税调消费税420万元,乡镇真正实际可用财力仅有770余万元,乡镇无税可收现象依然存在。而乡镇供养行政、事业在职74人、退休人员45人,每年基本工资支出近500万元,再加上年休假补助、效能补助、值班补助等没有列入体制补助项目的人员支出,全镇用于人员个人支出就达580

万元以上。因此,用于保障办公和事业发展支出所剩无几。但乡镇每年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美好乡村建设、民生工程等乡镇硬性考核工作,都须大量财力支撑,基层组织建设、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等达标活动也须财力保证;村村通养护、民生工程建后管养、三线三边整治等项目上级财政补助远远不够,镇财政要拿出很大一部分财力配套。所有这些都增加了镇财政包袱,乡镇财力捉襟见肘,税源匮乏,这就使乡镇不得不挤占、挪用部分专项资金。镇村两级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往往由于争取一个项目扶持资金的有限性和完成这个项目所需资金,形成矛盾,造成缺口很大,这就使镇村两级不得不多头申报,争取其他资金弥补缺口,把一个项目干好,不搞半拉子工程。同时项目资金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项目申报难,乡镇为了自身发展需要,不能等项目、等资金,部分是先干后申报;二是由于乡镇可用财力有限,乡镇配套资金流于形式;三是乡镇重建设轻管护现象仍然存在,镇村两级项目建设积极性高,一建了之,后期管养缺资金,养护不到位,项目建设效益大打折扣。

加大查处、决不姑息。镇党委、政府决定加大对涉农资金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力度,对虚报、冒领、套取、挤占、截留、挪用、抵扣涉农资金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除追回资金外,对相关责任人,依据有关涉农资金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予处罚处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各村居和相关部门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纠正到位并如实上报的,镇政府将不再另行处理,也不列入涉农资金绩效考评内容;在省、市重点检查和县全面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镇政府将加大处理力度,并暂停所在村的项目申报。

总结整改、建章立制。通过这次检查,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对个性问题要拿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逐一整改到位;对共性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完善政策措施,从制度层面加以解决。xx年年以来专项检查发现的三项问题,均已整改到位,此次自查发现的问题,正在调查处理中。通过自查自纠,创新涉农资金监管方式,健全和完善监管制度,认真落实

涉农资金整治进行时 篇10

随后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讲话中也表示,各级财政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全面梳理涉农资金管理制度规定,准确掌握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为摸清底数、深化改革提供支撑。

与此同时,财政部公布了《关于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意见》,就整治检查范围和整治检查对象,做了详细介绍。规定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分6个阶段,为部署启动阶段、全面自查自纠阶段、省级重点检查阶段、部级重点抽查及反馈阶段、整改完善阶段、全面总结阶段。

另外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去年国务院就部署了这项工作,所以这次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工作于今年4月份开始启动,整治行动为期半年,时间比较紧张。财政部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现在部署工作刚刚结束,马上要进入第二阶段,即自查自纠阶段。各省正在传达中央精神,开会部署工作,至于市县可能还要稍晚一些。这次整治工作的规模大,要求严,等到最后阶段,如果有的地方还没有整治就要公布并曝光。

众所周知,涉农资金已成贪腐高发区,近一年来,全国查处各种涉农补贴问题6000余起,涉及资金20多亿元。20多个亿,数字触目惊心。据报道,去年仅9个月的时间里,广西某县共查处7个涉农资金案件。

涉农资金案件频发,许多专家都认为,这是其资金分配权力过分集中的表现。资金管理人员的权限过大,不少人在资金管理使用上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集权钱于一身,掌管项目申请、审查、上报等“一条龙”环节,造成一个人“说了算”的现象,权力过大极容易出现以权谋私等问题。并且审核环节过多,导致每道程序都有可能滋生腐败问题。

据记者了解,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品种很多,而且主要是针对农民,但本应该作为受益者的农民对补贴的事情不是很了解,对自己应该享受什么补贴不知情。于是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国家的钱花出去,但是所支持的对象没有受益。这就是政策不公开、宣传不到位的弊端所致。

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正在进行中,虽然刚刚走完第一阶段,但从各地区的宣传和部署当中感觉到一种紧迫性。如何从根本上减少涉农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低效和腐败问题,让涉农资金进行“阳光操作”,地方政府与专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殊途同归,涉农资金专项整治时不我待。

巴江乡专项涉农资金自查报告 篇11

自查的报告

县纠风室:

根据省纪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对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照检查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的通知》黔纪办发„2012‟10号精神和县纪委《关于转发<关于加强对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照检查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的通知>的通知》龙纪通„2012‟33号精神,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安排下,结合我乡实际,对我乡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前期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监管意识不主动。领导主要精力在于经济发展和资金筹集,资金监管意识不够强,精细管理还做得不够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发展,轻监管”、“重资金分配,轻使用监管”、“重项目申报,轻后期监督”的现象。

2、资金信息上下级沟通不畅,资料信息不能共享,导致政策执行的相关进度、数据等信息滞后。

3、财政专项资金补助面比较分散,单个项目补助资金少,不利于提高资金的整体效益。

二、整改情况

我乡将自查自纠及重点检查中存在问题逐项列出,并将问题解决方案和所涉部门及人员向与会人员作了详细汇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分管负责人加强领导责任、明确工作职责,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整改合力,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按时保质做好财政涉农专项资金整改工作。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农村低保工作,今年以来,巴江乡采取年初

定时审查、季度复查、随机抽查的方式,从农村低保工作申请、审核、审批三个环节的申请受理、调查核实、民主评困、一榜公示、乡社会事务办审查、乡政府审核、二榜公示、县民政部门审批、三榜公示、待遇发放十个步骤着手,对全乡7个村935户1836名低保人员资格进行复查复核。此次复查复核明确由乡纪委牵头,社会事务办、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信用社、包村干部、村两委、群众代表等共同参与,主要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村干部父母吃低保、子女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父母享受低保、家庭收入发生变化后不及时报告取消低保”三类情况进行复查复核。经复查复核属实的,坚决予以清退。此外,将在调查中发现符合享受农村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全乡7个村935户1836名低保人员接受复查复核,取消“村干部父母吃低保、子女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父母享受低保、家庭收入发生变化后不及时报告取消低保”的低保户115户197人,新增符合条件的低保户129户241人。

三、整改成效

通过对财政涉农专项资金进行全面的梳理,达到了底数清,无挤占、挪用、随意调整项目资金、公款私存等问题。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整改落实,进一步规范了监管意识不主动、资金信息上下级沟通不畅、财政专项资金补助面比较分散,不利于提高资金的整体效益等行为,进一步发挥了财政涉农资金效益。

巴江乡纪委

某乡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自查报告 篇12

县财政局:

根据宁政办发【xx年】42号文件精神及市、县关于做好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我乡成立涉农资金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牵头对xx年-xx年年涉农资金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乡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乡村干部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制定红崖子乡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工作措施,明确了整治范围、整治内容及具体工作要求,成立了红崖子乡涉农资金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乡长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财经所所长及各村村主任组成,办公室设在乡财经所。

二、自查情况

xx年年至xx年年县财政局共安排我乡涉农资金848.89万元,涉及:农民补贴、补偿资金43.65万元,农业生产发展资金598.14万元,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资金184万元,农村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资金21.06万元,其他类资金04万元。

(一)农民补贴、补偿资金

xx年年县财政安排我乡农业生产资料与技术补贴资金35.75万元,当年已由乡政府核实、上报底册,县财政局统一发放到农民一卡通账号中。

(二)农业生产发展

xx年年县财政安排我乡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5万元,全部用于当年农水建设工程。

(三)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

xx年年至xx年年县财政局安排我乡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资金共计144万元,其中包括:森林培育(农村环境整治)资金90万元,河滩地保护开发54万元。

(四)农村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

xx年年至xx年年县财政局安排我乡农村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资金共计19万元,以上县财政局安排资金全部用于当年及以前xx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各项事业中。

(五)其他类资金

xx年年县财政安排我乡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

04万元,当年已由乡政府核实、上报底册,县财政局统一发放到农民一卡通账号中。

三、资金支付方式:

我乡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对农民粮食直补资金、农民补贴资金全部通过银行,直接打入农民一卡通。对于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全部以银行转账或现金方式兑付、危房改造农户签字领取,没有冒领现象。

上一篇:春天诗歌座右铭30句下一篇:二年级阅读理解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