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分析教学大纲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财务分析教学大纲(通用8篇)

企业财务分析教学大纲 篇1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企业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它是在学习了会计原理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任务是令中职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需的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现行的企业财务制度和法规;系统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1.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目标、基本要求、账户体系和报告体系;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程序和基本核算方法。

3.能联系实际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操作方法; 能正确使用企业会计核算中常用的账户;能按要求正确核算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4.能正确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主要会计报表。

5.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廉洁自律的会计品格,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三、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概述 【教学内容】

1、企业财务会计的特点和目标;

2、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和核算要求;

3、企业财务会计规范。【教学要求】

1、明确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特征、作用和内容;

2、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第二章 货币资金 【教学内容】

1、货币资金概述

2、库存现金及银行存款的管理

3、银行存款的转账方式与程序

4、其他货币资金

5、外币交易 【教学要求】

1、明确货币资金的概念和内容;

2、明确现金收支范围及内部控制制度、银行存款的结算方式及其特点;

3、掌握货币资金的核算;

4、掌握货币资金清查的内容、方法及核算。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教学内容】

1、应收账款

2、应收票据

3、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4、应收款项减值和坏账 【教学要求】

1、明确各种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概念、内容;

2、掌握应收账款的计价原则

3、掌握坏账损失和坏账准备的核算方法;

4、掌握应收票据的计价原则与贴现;

5、掌握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第四章 存货 【教学内容】

1、存货概述

2、存货收发的计量

3、原材料

4、周转材料

5、自制半成品

6、委托加工物资

7、存货清查和期末存货价值的确定 【教学要求】

1、明确存货的定义与内容;

2、掌握各种存货的入账价值;

3、掌握各种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和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4、掌握存货盘盈和盘亏的核算。第五章 固定资产 【教学内容】

1、固定资产概述

2、固定资产的取得

3、固定资产的折旧

4、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5、固定资产租赁

6、固定资产处置、清查和减值 【教学要求】

1、了解固定资产的分类;

2、了解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3、理解固定资产的特征和确认条件;

4、理解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含义及账务处理;

5、理解固定资产经营租赁和清查的账务处理

6、掌握固定资产的计价基础和初始计量;

7、掌握固定资产取得、折旧和处置的账务处理;

8、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因素、计算方法和计提范围。第六章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 【教学内容】

1、无形资产

2、长期待摊费用 【教学要求】

1、了解无形资产的内容;

2、了解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确认及账务处理;

3、理解无形资产的特点及确认条件;

4、理解长期待摊费用的内容及主要账务处理;

5、掌握无形资产初始计量和摊销方法、摊销期的确定;

6、掌握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出租和处置的基本账务处理。第七章 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教学内容】

1、负债概述

2、应付款项

3、应付票据

4、预收账款

5、应付职工薪酬

6、应交税费

7、其他应付款

8、短期借款

9、长期借款 【教学要求】

1、掌握负债的构成内容;

2、掌握应收账款的确认及账务处理;

3、掌握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的内容及基本账务处理;

4、掌握职工工资的计算和结算;

5、掌握短期借款取得及计息和归还的账务处理;

6、掌握应付账款的核算内容及账务处理;

7、掌握应交增值税、消费税等主要应交税费的账务处理。【教学要求】

长期借款的分类及内容;

2、掌握应付债券的种类及发行价格的确定方法;

3、了解长期应付款和非流动负债的内容和特点;

4、掌握借款费用和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

5、掌握长期应付款和债务重组的基本账务处理。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 【教学内容】

1、所有者权益概述;

2、实收资本;

3、资本公积;

4、留存收益。【教学要求】

1、掌握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构成;

2、掌握一般企业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

3、掌握资本公积取得和使用的账务处理;

4、掌握盈余公积提取和使用的账务处理。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教学内容】

1、收入

2、成本和费用

3、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教学要求】

1、了解收入、费用及生产成本的含义和内容;

2、理解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及收入的内容和分类;

3、理解利润的构成内容和利润形成的账务处理;

4、理解营业外收支的内容及账务处理;

5、理解“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账户的结构及相互关系;

6、掌握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内容和账务处理;

7、期间费用的内容和账务处理;

8、利润形成与分配的账务处理。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 【教学内容】

1、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2、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

3、利润表及其附表;

4、现金流量表;

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6、财务报表附注 【教学要求】

1、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2、了解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及结构和作用;

3、了解财务报表附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4、掌握财务报告的构成内容及编制要求;

5、掌握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四、课程的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分配表

章 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内 容 概述 货币资金 应收及预付款项

存货 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

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及利润 财务会计报告 综合练习合计

学 时

合计 12 16 16 36 24 26 15 20 16 20 20 15 16 288

讲授 8 10 10 20 16 20 8 12 10 15 12 9 150

实训 7 9 9 19 11 9 10 11 9 8 11 9 16 138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企业财务分析教学大纲 篇2

1前瞻SQL Server2005在企业应用的未来

电子商务成为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 很多商家开始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为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服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始逐步把企业信息的收集、管理与数据处理进行智能化处理, 大大的加强了企业信息的智能化办公。提高商务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与信息处理的效率, 以确保商务决策趋于正确, 为企业赢得最大的利益。商业智能化实质上就是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把有用的商业信息传递给企业的核心决策者。在有限的时间内, 把正确有效的数据信息及时的进行传导。利用SQLServer2005技术可以开发出有用的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的操作的安全性与便捷性可以把信息较快的进行处理。随着电子商务不断的发展壮大, SQL SERVER 2005可以更好的在未来的企业得到应用。

2对企业或行业应用SQL Server实际情况有介绍

利用SQL Server 2005技术可以较为全面的向企业提供完善的数据库商业智能服务, SQL SERVER 2005在企业的应用过程中, 可以非常安全有效的给企业提供高效的智能信息与数据处理的服务平台。2005年所发行的IT专家与信息工作者给企业技术操作人员带来了较多的信息数据处理工具, 通过这些应用系统可以大大的降低技术员在移动设备给企业数据录入所带来的隐性的数据丢失, 以及商业数据工作管理过程中所带来的工作复杂度。使用网络编程技术把系统设计成为具有集成性与可处理企业日常数据管理的智能系统, 利用SQL Server 2005技术为企业设计好这种智能系统提出了较为完善的问题解决办法。在SQL Server 2005技术下所设计而成的系统, 可以对数据的整合与数据信息的获取和数据的信息进行传输与处理。

企业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包括企业资源的规划, 还有企业的供应链的管理以及交易客户的信息管理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督系统。现代企业里开始使用供应链的管理以及交易客户的信息管理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督系统为企业的运营服务, 使用SQL Server 2005有效的对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最后对数据进行交换。从上述系统所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 对企业的数据进行数据的交换与分析, 从而规划出较为合理的企业业务, 得出正确的企业生产销售模式。把有声的数据模式进行展示, 把有关的业务进行可以观看的展示与精确的分析, 为企业的提供相对应的业务规划根据。

3契合高职院校教学实际

高职院校对SQL Server 2005课程的教学方法经过了很多年的探究, 近来开始使用项目递进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SQL Server 2005课程的有效教学。项目递进驱动的教学方法, 所指的是在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 把一个项目进行不断的延展与递进以便更好的推动课堂的学习。在高职院校的每次课堂教学过程中, 就开始把项目里所包含的实训案例进行推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开展。在高职院校里, 教师在课堂中具有较大的教学主导作用。教师以具体的可以进行实践项目出发, 再把项目不断的进行功能的改善与可操作的条件还有数据的输出内容等过程里, 尝试不断的进行新任务的提出来更好的完成新项目的开发。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在系统在接收数据之后得到实现, 把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处理是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所在。实质上就是把多重数据进行有效的接收, 进而把数据智能化的处理, 在系统处理数据的功能以外, 还需要系统具有数据搜索接收的功能, 通过系统的这种功能, 使用户可以在很多数据里得到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高校的项目递进驱动教学法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手段, 在基本的准备与实训项目牵引与备课准确的几个阶段。在备课过程中, 教师会详细正确的制定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 仔细定位好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自任务。教师通过在课堂备课方案中, 制定好学生的实训内容与实训任务还有课堂指导进行有效的实践项目教学的方法, 加强整个教学步骤的进行, 更好的提高学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还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操作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能够较好的反应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课堂的手动学习, 可以把原本枯燥的学习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像一些高校开始利用电子商城的数据库后台操作系统作为教学实例进行应用分析, 便于学生在课堂学习里可以在实践中形成完整的项目开发思维。

参考文献

[1]刘引涛.项目递进驱动教学法在《SQL SERVER2000》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8 (26)

[2]程有娥.基于项目的《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 (26)

企业财务会计教学方式创新探索 篇3

【关键词】财务会计;企业财务会计;教学方式

1 技校和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质量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家政策的推进,职业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各种职业学校入雨后春笋般的建立,如此众多的院校面临着招生的激烈竞争,很多院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就逐步的降低招生条件,使得技校和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质量逐年下降,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

1.1 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

现今技校和中职招生主要针对于初中毕业但未考上高中的学生,偏偏是这一部分学生都属于初中的“差生”,学生自身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1.2 学习主动性不强

学生进入学校后,由于技校和中职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的差异性,同时又缺少了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和督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这就造成了主观意识上的不上进心理,最终影响到学习行为和效果。

1.3 学习能力不强

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开小差、走神,直接影响当堂内容的理解与吸收;学习技能欠缺,学生们普遍都“不会”学习,造成了学生的努力最终事倍功半;逻辑思维能力差,只会死板的接受老师的讲授,不会举一反三,普遍联系,造成了学习内容的独立分别,不能融会贯通。

1.4 学习信心不足

学生们往往会因为以前成绩不好,就会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直接造成了学生的消极思想;对社会知识、经济知识和企业知识欠缺,怀疑自己的能力,怕自己会不适应社会,或者怕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干不了,从而对学习表现出厌学情绪。

2 财务会计教学课程现状

目前,我国技校和中职学校在财务会计教学的基本模式上,仍然以会计要素和核算方法作为教学的主线,这样一来,在理论教学方面突出了主线,掌握了知识,但在实践教学方面却鲜有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下,学校教育一直还处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之下,学生还是只能被动的去“接受”知识,所学的理论与现实实际经济业务操作不挂钩,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们缺乏经验缺乏能力,进而影响到学生们以后的就业。

3 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重点不明显

企业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对企业所发生的日常业务能够进行正确的核算、处理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因此,企业财务会计教学应当倾向于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倾向于学校教学与社会工作的对接和互动。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仍然偏向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其教学重点又存在不突出、不明显的问题,常常会忽视学生职业性专业能力的培养,缺乏专业性课程特点。

3.2 教学目标缺乏明确性

在多数的学校中,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都开设该课程。但是,专业不同就会产生对于学生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要求的差异性,因此,课程教学应与学生专业及目标等而有所不同。但在实际操作中,该课程一般都是由会计专业老师进行教学,而多数的老师为了节省备课、辅导和批改作业的时间,通常会使用相同的思路、方向、方式、方法,这样的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造成非专业学生会感觉过难,专业学生又感觉不足。

3.3 教学实习过于集中

绝大多数学校会将本课程的教学实习集中安排在期末考试前的一段时间,也就是使用的是先理论后实习的集中式教学,同时,多门课程的实习扎堆,学生会产生疲惫的感觉,甚至将不同课程的知识混淆。这样就产生了部分学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这部分学生为了完成实习资料,就等着抄袭其他同学的实习结果,实习效果不佳。也有些教师为了能够按时完成实习任务,会给学生核对答案。最后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真正操作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差错,核对时进行必要的修改,而没操作或者操作很少内容的学生等着老师的正确答案,核对时直接写上正确答案,导致学生自己动手的积极性减弱。

3.4 考核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课程考核方式更多的还是使用传统的方法,期中、期末各出一套试卷考试的方式,仅仅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行考核,与学生的实用性培养目标产生脱节。

4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实用对策

4.1 明确目标,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

专业教学应倾向于实践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与此同时,应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和提高,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实际工作需要为核心来安排教学内容。

4.2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环节当中

对于课堂的设计,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课前、课内的提问等手段,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中,这样学生们就可以认真听讲并完成回答。重要知识点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后安排即时训练,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听讲时间过长产生疲劳的问题,也使得学习内容得到及时巩固。

4.3 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取

(1)案例教学

教师应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取设计学生会产生兴趣的实际案例,这样就会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完全变成了学习的主人,激起了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模拟实训

模拟实训,应当以常见的典型业务作为实习例题,以社会企业的实际情景来设计。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就能够训练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同时掌握企业的会计操作流程,为顺利完成校外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3)校外企业实习

企业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在走入社会、走进企业时能够迅速的融入,那么校外企业实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

当学生们走入企业后,就能够近距离地看到书本讲述过的所有会计实物,并了解整个核算过程,能够将理论与实际迅速的融合。这样,学生所接受的将不仅仅是空洞的理论,可以弥补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憾,可以使他们快速地熟悉工作环境,并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及快地融入。

作者单位

河北省沙河市劳动技工学校 河北省沙河市 054100

企业财务分析教学大纲 篇4

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特点和需求分析 1.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1.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1.1.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1.2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1、货币资金短缺:

2、资金的周转能力不强:

3、存货占用额较大:

4、投资以短期投资为主:

5、成本控制能力差: 1.3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性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者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 2.2融资渠道严重不畅,资金严重不足 2.3内部控制制度缺失,财务控制薄弱 2.4组织机构设置和内部管理职责不合理

2.5财务管理信息建设落后,难以应用科学有效的财务分析工具

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3.1创造中小企业快速和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服务环境 3.2制定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财务管理制度 3.2.1制定符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会计制度 3.2.2规范中小企业会计秩序 3.2.3创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3.2.4强化中小企业资产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1、强化资产管理意识:

2、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3、实行财产定期清查制度。

4、加强物资控制。

3.2.5建立中小企业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

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

2、授权批准控制制度:

3、会计系统控制,3.3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3.4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网络化

企业财务分析教学大纲 篇5

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离不开预警参数指标。但由于设立技术参数指标技术含量很高,预警指标数值的科学性需要反复论证,目前不少基层税务机关尚缺乏科学规范的预警参数指标,导致很多纳税评估工作停留在单一指标的对比上,税务人员需要凭自己的经验对关联指标进行分析,直接影响评估的质量和效率。笔者认为,在现行管理条件下,从分析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入手,寻找纳税疑点,让纳税人对疑点作出解释,再通过进一步核查排除疑点,可以形成可靠的预警指标,产生更好的评估效果。

现行评估方式与当前的税收环境脱节

从纳税评估的目的来看,笔者认为,纳税评估就是税务机关通过信息化建设,利用计算机系统分析数据,实现一种动态、及时的税收监控状态。目前,税务系统的主要评估思路是,广泛搜集内外部信息,将这些信息与企业申报信息进行比对,从中发现疑点;再按行业分类建立评估模型,利用评估模型开展纳税评估。但这种评估方式比较理想化,与当前的税收环境明显脱节。

比如,按照这种评估模式,税务人员在对某歌星实施纳税评估前,需要将该歌星所有的涉税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出房产、存款等涉税项目,再将相关信息与其申报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不符,差异点就可以成为纳税评估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但当前的实际情况往往是,税务人员花费大量精力也很难全面掌握被评估对象的涉税信息,纳税人提交的信息也不完全真实。如果税务人员试图从外部寻找线索,经常会影响相关方面的利益,从而受到阻碍。同时,由于税务人员将大量精力花费在外部资料搜集方面,也直接弱化了对企业财务核算的监控,导致一些企业故意混淆账目,使税务人员检查无法下手。此外,由于缺少科学、规范的预警技术指标参数,很多纳税评估工作还停留在对单一指标的对比上,通过单一指标对比设定疑点。在根据疑点进一步评估时,一般需要税务人员凭借自己的经验对相关联指标进行分析。这样,在具体实施评估工作时,往往存在不同的评估人员尺度不

一、评估结果出入大等问题,直接影响纳税评估的质量和效率。

商业企业往往利用存货核算隐瞒收入

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企业逃税尤其是商业企业逃税,往往通过隐瞒销售收入,增加成本来实现。具体而言,商业企业一般通过虚开发票、虚假购进存货取得增值税发票、销售不入账或延期实现销售、虚假列支费用,偷逃税款。

与工业企业相比,商业企业的财务核算相对简单,涉及的会计科目相对集中,存货核算成为商业企业偷逃税款的重要渠道。经过总结归纳,笔者发现,商业企业销售收入不入账的方法基本上有以下几种。

一是购货不进入存货核算,隐瞒销售收入,直接增加销售成本。这包括三种形式:无发票购进货物、取得普通发票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发票购进货物。企业一般采取增加单位存货成本方式结转销售成本。二是购进存货进入存货科目核算,销售不作账务处理,成本也不进行结转。这也包括三种情况:无票存货(包括估值入账)、取得普通发票存货(无进项)、取得增值税发票存货。企业往往通过虚报财产损失、虚假赠送、低价销售等方式消减存货数量。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商业企业的税收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有真实发票,有真实进货,但成本结转存在问题;有真实发票,无真实进货。这种情况下,企业一般需要抵扣增值税税款,并将存货进行成本结转;未取得发票或普通发票,但进行了成本结转。

以企业存货科目核算为出发点开展评估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对商业企业进行纳税评估,税务人员应以审核企业的存货科目核算是否准确为关键点,通过核算企业的存货情况倒推其销售情况,寻找企业的纳税疑点,再结合实地核查,形成可靠的预警指标。

具体来说,由于企业财务人员一般在进行存货核算后,再作隐瞒收入的核算,税务人员理论上可以利用企业的申报信息,通过逻辑推理找出企业的纳税疑点,再根据疑点对企业的存货情况进行实地核查,证实其存货是否作了正确的会计处理。

在对企业实际评估时,需要先假设企业的期初存货为真实数据。

企业的存货可以通过企业取得的进项税发票进行倒算(需要扣除运费和固定资产的进项部分,通过征管系统即可查询到相关信息)。

由于我们的分析前提是,企业通过调节销售成本与存货余额的方式隐瞒收入,我们可以假设企业的期末存货是实际存货(与实际盘点一致),然后根据增值税发票信息测算企业的销售成本,即用企业的期初存货成本,加上企业的本期购进成本(进项发票/增值税税率),再减去企业的期末存货成本。这也就是企业的库存总账的贷方累计发生额。接着,将如此测算的企业销售成本与企业损益表中的销售成本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产生了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我们审核的重点。

这个差异通常会产生三种结果。

第一,所测算的企业销售成本小于企业的实际销售成本。

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企业多结转了销售成本(相关成本未通过原材料科目核算,且无增值税发票,直接记入销售成本)。对这种情况,税务人员需要核对企业对应的销售收入数据。(2)企业购进存货取得的是普通发票(原材料科目借方大于按进项税测算的原材料购进数额)。(3)企业当月预估原材料入账,事后未红冲,取得发票后重复记账。弄清上述情况,税务人员还需要企业提供相关的资料证明。

第二,所测算的企业销售成本大于企业的实际销售成本。

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如下。(1)企业有增值税发票,也通过了原材料核算,但原材料转出未对应销售成本科目。(2)企业少结转了销售成本。(3)企业以货易货,但取得的货物有增值税发票,换出的货物没开增值税发票,导致原材料贷方数字大于销售成本数字;或者换入的货物直接结转了销售成本,导致增值税发票测算原材料购入数额大,造成测算结转数额大。(4)企业利用虚假进项税发票进行了税款抵扣。由于无真实购进货物,且未进行库存减少,企业一般采取提高商品单位成本或低价格销售等方式消化虚增的库存。因此,对于存货持续增加且税负率低、收入增幅不大的企业,税务人员应对其长期挂账库存进行实地盘点,看其实际库存与其账面库存是否一致。

第三,所测算的企业销售成本与企业的实际销售成本相等。

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可能是因为企业有增值税发票未通过存货科目核算,所采购的存货直接进入了销售成本或费用科目。弄清楚其中情况,还需要税务人员核查企业对应的销售收入情况。如果不存在上述问题,则企业存在取得虚假发票抵扣进项税的可能,同时也存在隐瞒收入的可能。

利用计算机系统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与其申报信息进行自动核对后,如果相关差异依然存在,税务机关可立即要求企业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并提供相关的账册资料作为证明。对于解释不清的纳税人,再对其进行深入的实地核查。经过核查形成一些可靠的行业预警参数指标,推动后续的评估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作者单位:天津市国税局

来源:中国税务报

企业财务分析开题报告 篇6

我国的财务分析思想出现较早,但真正开展财务分析工作还是在20世纪初,当时中国的一些外国洋行和中国金融资本家开始分析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偿债能力,但很少根据会计核算数据进行较全面的分析。

纵观财务评价技术发展历史,经历了比率分析的发展、标准比率、趋势百分比的出现和到目前的现代财务分析技术的应用。财务分析形式也经历了静态与动态、内部与分部分析的发展。

在财务综合评价研究方面,我国不仅注重保留和吸收国外该方面既有的研究成果,而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较为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我国企业要参与国际性的经济竞争,要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最大的障碍既不在技术环节上,也不在营销环节上,而在理财上。企业为了理好财,必须要做好财务评价分析。财务综合评价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是美国的亚历山大。沃尔(AlexanderWall)。在亚历山大·沃尔提出的财务综合评价模型之后,美国许多学者或组织对财务综合评价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广泛运用的财务综合评价模型:美国纽约大学奥尔曼(Altman,1968)教授创立的Zeta模型;比沸(Beaver,1966)提出的单变量判定模型;迪肯(Oeakin,1972)。的概率模型;埃德米斯特(Edmisterd,1972)的小企业研究模型;达艾朦德(Dimond,1976)范式确认模型;美国著名的企业咨询组织麦肯锡公司开发的判断企业是否出色的财务模型等。

到目前为止,我国主要有三套较权威的评价体系:(1)财政部于1995年颁发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2)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等部门于提出的新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3)财政部于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宋永春在《经济师》中发表的《现行主要财务分析方法的改进探析》一文中提到,为了综合评价存在一定的缺点,如:(1)财务指标的选取、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观因素较多;(2)所构造的评价函数多为线性函数,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反映复杂的财务评价问题;(3)财务综合分析所利用的信息主要依赖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而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信息利用较少。

二、写作意义

财务评价体系是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为了切实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将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赢利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等诸多方面的财务指标分析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剖析,从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优劣做出更加准确的评价与判断。它对于确保经营者提高管理效率、投资者提高决策水平,保证债权人的根本利益,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之所以对制药进行研究,主要是只对近年来,制药业面临着改革,对于创新能力差的`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尤其是面临着市场持续低迷,抗菌素限制使用,基药最低价中标,VC市场竞争惨烈,新版GMP,实施抗生素产能过剩,市场规模缩水等问题,更需要对企业有个全新的认识和改革,否则就会面临着淘汰。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财务分析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1、在理论研究上,目前对财务分析的理论定位仍不够明确,理论框架还不够完整,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分析原则来指导和约束财务分析工作。另外,财务分析方法体系也不够完善,对因素分析法的理论探索不足。引入西方财务分析理论与方法以促进我国财务分析理论的发展十分必要。

2、在实际运作中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分析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分析滞后的问题、分析过于表面化的问题等等。在综合分析方面,我国采用的是综合系数分析模式,具体方法是综合系数评分法,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虽然力图实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评价,但它对基础财务指标的组合是简单的平行罗列组合,不能体现出指标之间纵向的因果联系和横向的协调关系,简单地以指标本身数值作为其评价依据在逻辑上是不合理的可见,在综合分析方面引入西方财务分析工具以弥补现存的问题也相当必要。

三、文献综述

杜邦财务分析法是在20世纪代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创的一种综合财务分析方法,它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主线,利用各个主要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层层分解,逐步深入,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通过杜邦分析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状况,加强财务管理,是一种评价企业绩效的经典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杜邦分析也出现了他的缺陷和不足,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改进。

(一)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学者对杜邦分析体系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怎样对杜邦分析体系进行改进。一般都是先从分析杜邦财务体系的局限性或不足之处入手,然后根据这些局限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例如将现金流量分析引入原有的杜邦分析体系,如许秀梅和王秀华在《论杜邦分析体系及其改进》一文中指出,杜邦分析体系的主要缺陷是只利用了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中的数据,没有利用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罗芳在她的《改进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相关思考》中也认为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和完整的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杨化峰在《改进财务分析体系,提高财务分析质量》一文中除了引进现金流量因素,还将成本管理的目标和所得税负担分析引入到杜邦分析体系中来。李金龙、彭皎和路明明在《传统杜邦分析体系与改进杜邦分析体系的比较》中认为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要求对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分类,区分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但是这种杜邦体系的改进只适合股东回报能力的分析,并且还要注意指标的波动性以及净财务杠杆大小和企业的偿债能力。肖莹在其《杜邦体系与财务报表新探》中加入了可持续发展率、现金股利、风险、成本习性、盈余构成与盈余质量、自由现金流量以及公司生命周期等因素,从而更能准确地反映和评价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直接揭示各种影响企业经营问题的因素。黄爱华等在《财务分析中杜邦系统与SWOT的结合使用》一文中,

将SWOT分析引入到财务管理的财务分析中,并与杜邦分析结合起来,不但能够解决杜邦分析的不足之处,还可以了解企业外部环境,并且更好地从理论和实践上将财务管理融合在企业管理中。

二是研究杜邦分析体系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如侯旭华、许闲在《杜邦分析体系在上市保险公司的改造及应用》中,通过对杜邦分析体系进行改进对福安寿险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逐步分析。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其它角度进行了研究。例如王舰、孙凤娥和高绍伟在《动态分析功能杜邦财务体系构建》中,为了弥补运用EXCLE设计杜邦分析图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通过运用CrystalXcelsius(水晶易表)构建动态分析功能的杜邦分析图,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杜邦分析法最初是在19由美国杜邦公司的财务经理唐纳森·布朗创造出来的,因此称之为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这一时期,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是公司普遍追求和实现的目标,因此,原始的杜邦模型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帕利普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了变形、补充而发展起来的财务体系称为“帕利普财务分析体系”。帕利普在其《企业分析与评价》一书中,将财务分析体系中的常用的财务比率一般被分为四大类:偿债能力比率、盈利比率、资产管理效率比率、现金流量比率。这种分析方法在原有基础上考虑了股利支付率这一因素,但是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美国波士顿大学滋维·博迪(ZviBodie)教授、加利福尼亚大学亚历克斯·凯恩教授和波士顿学院艾伦.J·马库斯(AlanJ.Marcus)教授提出了将税收、利息费用因素引入杜邦模型的五因素杜邦模型体系。Smith()在扩展了杜邦分析体系并使其适用于非寿险业之后,利用其对美国非寿险业1970年至19的业绩进行了评价;桑强()利用史密斯模型对我国非寿险公司一年的业绩进行了评价,其文侧重于对行业中不同公司的业绩进行对比分析。年,美国学者

BarryD。Smith提出对杜邦分析体系进行修改,以使其应用于财产保险业。

(三)总结

企业财务分析教学大纲 篇7

怎样备《企业财务管理》课呢?除一般备内容、备方法外, 根据本课程特点, 我谈以下几点能力和要求:

(一) 吃透两头, 明确本课程目的要求

所谓吃透两头, 就是指教师在备课前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通过各种形式, 如个别访问、座谈、开代表会等等, 深入了解教学对象的情况。在此基础上, 明确本课程讲授目的要求和各章节的具体要求、教学范围、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时分配, 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再结合教学对象的思想状况, 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 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结合考虑, 编写授课计划, 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克服盲目性。

《企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是:研究企业财务的基本理论及其活动的规律性, 阐明各项政策制度的精神实质, 正确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探讨组织财务活动的依据和准则, 以及必要的技术方法, 不断改善和提高财务活动的途径, 学生通过学习后, 要求比较系统的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业务技术方法, 提高理论、政策和业务技术水平, 适应工作需要。

(二) 通读与精读教材, 搜集和整理有关参考资料, 熟练灵活的掌握教学内容

教材是备课的主要依据, 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关系, 是备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 是基本按照教材的顺序和逻辑系统性, 可作一些必要的补充和删减, 以及个别内容的次序颠倒, 但不能动得过多, 要照顾学生利用教材进行听课和复习。对重点和难点问题, 应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和解释;对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授, 要多举实例并联系工作实际, 做到通俗化;对技术操作和计算方法的讲授, 要注意结合介绍实际工作的经验, 贯彻学以致用的精神。

通读教材, 就是对教材内容和系统连贯性有个初步了解。精读教材, 就是对内容要吃透精神实质, 弄懂弄通, 掌握重点、难点、基本内容和系统逻辑性, 在精度、广度上下功夫。

(三) 选好教学方法, 写好通俗易懂的讲稿

在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研究讲授方法。备课的任务就是要解决讲什么, 怎样讲的问题, 二者缺一不可, 而两个方面也是相互联系的, 因为不仅在于自己懂,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听懂,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精通内容和熟练掌握讲授方法的前提下, 就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体系, 写好通俗易懂的讲稿。写讲稿的基本要求是:课程目的要求明确, 观点论点正确, 分点清晰适当, 层次紧凑分明, 重点难点突出, 既要理论体系, 又有实际典型例子和具体做法, 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问题。

二、课堂讲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课堂讲授是教师用自己的语言, 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根据我的实践, 讲授《企业财务管理》课主要应抓住以下三方面:

(一) 运用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教师的讲课,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启发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去理解问题, 帮助学生消化和掌握教学内容是讲好课的关键。教师在讲课中的主导作用, 表现为善于启发, 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只有把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积极思维二者结合起来, 才能解决教与学的矛盾,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满堂灌, 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所讲的内容, 不注意学生的听课情绪, 照本宣科或背诵讲稿, 这种注入式的讲授方法, 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要求, 而且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

讲授《企业财务管理》课,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要联系本课程的特点, 本课有四大特点, 即:理论原则多, 经济因素多, 计算公式多, 具体经验多。讲理论原则问题, 可采用由实践到理论的方法, 引导学生领会精神实质再用典型实例和通俗语言加以论证, 不能用概念解释概念。

(二) 层次分明, 突出重点和难点

课堂讲授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主要体现在层次分明, 突出重点和难点。所谓层次分明就是要做到分点适当, 观点明确, 前后连贯, 用简明扼要高度概括的语言或文字 (包括计算程序) 表达出来。重点是内容的主要问题, 难点是学生最难理解的问题, 重点往往是难点, 但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只要把重点和难点问题讲清楚, 其他次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 讲解问题要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注意口述与板书配合

老师的讲授要使学生能听懂, 必须做到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所谓深入是指老师对内容的理解深度, 领会和掌握问题的精神实质。浅出是指导用简明扼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或实例, 通过口述或板书形式表达出来。口述和板书是课堂讲授最基本的手段, 两者不可偏废, 必须配合好。

企业财务分析教学大纲 篇8

关键词:中职;分层;分组;合作;教学;企业财务会计

近年来,中职生源不断减少,招生分数一再下调,中职生中“学困生”的数量逐渐增多,“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中职教学环境。据笔者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改善这一现象。分层分组合作教学,一方面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一、相关概念

1.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最早出现在美国。起初在部分美国教育学家的眼中,分层教学是一种歧视性的教学方式,不能体现出美国民主的一面。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大部分教育学家认为,学习者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将影响学习者的一生,教育者应该按照学习者的差异将他们培养成各式各样具有不同能力、资格和水平的人才,所以分层教学是最有效的培养途径。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成绩以及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将学习基础、学习成绩相近的学生进行分层,为分层的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

2.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自由竞争的需要,不仅要求教育培养大批人才,而且要求教育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于是出现了按能力、按成绩分组的教学形式。因此,分组教学就是指教师将学习者按照学习能力的区别划分成A组(成绩最好)、B组(成绩较好)、C组(成绩较差),根据学生学习目标的不同,定期对每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并通过考核评价决定学生升级或降级的教学组织形式。

3.合作学习

合作教学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大致可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三种形式。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知识的“传授器”,而是如何设置语言环境,以诱发学生的背景知识结构,使学生理解、掌握新的知识;教学效果的好坏不是取决于教师讲授的多少,而在于如何发挥教师的“媒介”作用;教学采用启发式,学生的潜能得以發挥,学习积极主动。因此,合作教学实质上是在分层分组教学活动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异质同组的组合,加强相互沟通,共同学习,以弥补分层教学在学生“学”方面的缺陷。

综上所述,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相互辅助的教学方式,分层分组教学主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异质,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合作教学则更加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两种方式相互支撑。随着中职生源数量的减少,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方式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教学模式,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师在分层分组合作教学中要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并且要适时地根据学生的成绩以及学生对企业财务会计的理解,对分组进行调整,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另外,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师在分层分组合作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加强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的合作支持和生生之间的合作支持,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因此简单来讲,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分层分组合作教学就是在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中分层分组教学、分层分组学习、合作教学、合作学习。

二、分层分组的原则

1.异质分组原则

异质分组是指将水平、性格各异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异质分组时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动机、性别差异和个性差异等。

2.少数原则

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相对其他课程难度较大。因此,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师要尽量控制分组的人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以少数为原则,每个小组4人为最佳,一般不要超过6人。这样的分组方式能够保证合作教学的效果,增加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机会。

3.适频原则

分组确定以后,小组成员要尽量固定,切忌教师在分组后因个别学生的原因对小组进行调整,从而影响小组学习的效果。有规律地调整小组成员也不易太频繁,调整时间大致为一个学期调整一次。

4.公平评价原则

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分层分组合作教学的核心就是机会均等,学生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学习的分组,因此,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分层分组教学良性运转的根本。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要注重学生进行的程度,而不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心理,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三、分层分组合作教学的实施步骤

1.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

根据分层分组教学的原则,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性格差异以及性别差异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在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中,我们一般按照高层、普通层、基础层将学生分成A、B、C三层,每个小组设置4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这三层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层次。比如,讲授“收入和利润”时,我会用到以下案例:

张某是甲公司的市场经理,他向乙公司出售了12件产品。销售合同是在2012年4月27日签订的。合同规定,每件产品的目录价格为1200元,但是,有5%的数量折扣,产品将于5月10日交货。如果乙公司能在6月10日之前支付货款,将给予所欠金额2%的现金折扣。5月10日,卖方按期交货并于6月9日收到相应货款。

讲授完成后,我要求C层的学生能够确认在该案例中收入是在4月、5月还是6月;要求B层的学生在掌握C层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确定收到现金后,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要求A层的学生在掌握B层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如果产品出现耗损,如何从所欠总金额中减去耗损金额,重新进行会计处理。只有这样设计教学目标,才能做到班内有组,组组同质;组内有层,层层异质,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2.教师分层备课、授课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分层、分组的不同,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授课中要根据学生的分组、分层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提问,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技能训练。比如,在讲授“货币资金”这一问题时,教师在备课和讲授时就要明确通过讲授让C层的学生了解货币资金的范围及内部控制制度、库存现金的管理、银行存款的管理,让B层的学生在掌握C层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备用金的核算、库存现金清查与银行存款的核对,让A层的学生在掌握B层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银行转账结算方式和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及其核算。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另外,教师在课堂授课提問时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切忌将难度较大的问题让C、B层的学生回答,这样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丧失,也不能将过于简单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这样会滋生学生的骄傲情绪,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分层分组教学的关键,是教育学的契合点。分层分组教学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分组条件,合作学习则是教学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师生互动合作和生生互动合作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减少性格之间的差异。比如,在讲授“会计报表”问题时,我会根据学生的分层分组情况,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在学生合作学习前,我会为学生提供一份财务报表,同时准备四个问题:

(1)这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哪项资产的金额最大?为什么公司在这项资产上作了大笔投资?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哪三项发生了最大的百分比变动?

(2)该公司利润表上是净利润还是净亏损?净利润或净亏损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多少?利润表上的项目,哪三项发生了最大的百分比变动?

(3)从报表附注中选择三项内容,并说明它们对信息使用者作出的决策有何影响。

(4)你认为这家公司的优势和弱项何在?这几个问题的设置同样具有分层的因素,C层的学生要能解决前三个问题中的第一个,B层的学生要能够解决前三个问题中的第二个,A层的学生要解决前三个问题中的第三个。第四个问题为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主题,学生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学习成绩。

4.分层评价

评价分层是分层分组合作教学的重要环节,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学生对相同问题的掌握情况不尽一样,B层的学生觉得难度适中的问题,A层的学生可能觉得比较简单,但对于C层的学生来讲难度可能就比较大,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各层次学生评价的客观性。评价分层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课后练习、技能训练、考核考生等环节当中,教师要按照分层教学目标,把握学生对问题的掌握情况,重视学生的进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够采取分层考核的办法,根据A、B、C三层学生的学习目标差异,制订不同的考核方式,增强C层学生的学习信心,鼓励C层学生更进一步,同时激发A层学生求知的欲望。

综上所述,在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中采用分层分组合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学策略,改变了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各层次学生学习《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虹.浅谈交际法教学在听力课堂上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

[2]庞益荣.会计专业分层次递进教学初探[J].现代教育,2011(7).

[3]马保仙.分级教育教学策略的探讨[J].太原科技,2005(4).

上一篇:劳保工作报告下一篇:捉迷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