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资薪金纳税筹划

2024-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工资薪金纳税筹划(共10篇)

浅谈工资薪金纳税筹划 篇1

许多纳税单位在个人所得税缴纳方面,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对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不是十分了解。许多单位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出于对单位职工利益考虑,大多总是提一个相同的问题:有什么办法既不违反税法规定,又可以少缴纳一些个税呢?

其实,许多企业还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分析归纳起来,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而言,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将非税项目收入全部扣除。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员工个人收入中,哪些是应税收入,哪些是非税收入,这些扣除项目主要靠企业自己扣除,不能依赖税务人员。按照现行税法规定,职工从企业获得的收入,非税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即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规定免税的补贴、津贴;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或者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个人与用人单位因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相当于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破产企业的安置费收入;据实报销的通信费用(各省规定的标准不同);个人按照规定办理代扣代缴税款手续取得的手续费;集体所有制企业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时,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独生子女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贴等等。

【案例】某职工2009年3月应发工资4600元,交纳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100元,失业保险50元(超过规定比例5元),单位代缴水电费100元,其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多少?

个人按规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但超标准缴付部分应计入工薪收入。

应纳个人所得税=(4600-2000-100-50+5)×15%-125=243.25(元)

二、均衡发放员工的收入。因为个人所得税计算是按9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计算的,收入低税率就低,收入高税率就高,纳税也就越多。因此,要尽量减少一次性累计发放奖金和补助的现象。不少企业内部业绩考核时,多是年终一次性兑现奖金及福利补助。这样,就势必造成发放月份税收增多的现象。如果将按年考核改为按季度考核甚至按月考核,并按季度按月兑现收入,那么,职工缴纳的税收就会下降,在企业不增加支出的情况下,职工的收入会增多。

【案例】某人为中国公民,2009年12月份在中国境内企业取得工资收入1700元、年终奖12000元。计算该人12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工资应纳税额=0

年终奖应纳税额的计算:(12000-300)÷ 12=975 年终奖应纳税额=(12000-300)×10%-25=1145(元)

12月份共纳税额=0+1145=1145(元)

【案例】若上例中奖金分别在各月发放,其他条件不变。计算该人12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工资应纳的个人所得税=(2700—2000)×10%-25=45(元)

全年工资缴纳的个人所得税=45×12=540(元)

筹划结果:分月发放奖金节税605元。

但是,当员工的工资达到起征点后,将年终奖分摊到个月或季度发放有时税额比一次发放还高。

【案例】某人为中国公民,2009年12月份在中国境内企业取得工资收入2600元、如年终奖12000元分解到每月发放。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工资应纳税额=(2600+12000÷ 12-2000)×10%-25=135(元)

全年共纳税额=135 ×12=1620(元)

【案例】某人为中国公民,2009年12月份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收入2600元,如

年终奖12000元到年底发放。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工资应纳税额=[(2600-2000)× 10%-25] ×12=420

年终奖应纳税额= 12000×10%-5=1175

全年共纳税额=420+1175=1595(元)

年底发放节税25元。

三、让职工充分享受社会保障性福利。有些单位提供给职工的收入较高,超过费用扣除额很多,但是企业和个人却没有按照规定缴纳一些政府部门规定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使原本可以扣除的收入项目不能扣除,就多缴纳了一些税收。如果企业和个人分别将其中的一部分收入,通过缴纳社会保障性款项或转为发放免税补贴,不仅符合国家社保要求,可以减少缴纳税收,而且企业个人利益也没有减少。部分应税收入转化为费用。有些费用可以作为企业的费用税前列支。同时,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上又不会作为个人所得处理,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筹划方法。如将发放交通费的方法改为实报实销交通费、将人均发放电话费补助改为电话费用据实凭票报销、将差旅费津贴和误餐补贴也按实际出差天数据实发放等等。

四、避免年终奖的税负反向变化。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存在一个税率临界点税负反向变化问题,即多发奖金后适用的税率也提高了,多缴纳的税收反而要超过多发放的奖金。所以,企业财务人员在发放年终奖金或补助时,一定要算好账,算细账,将政策的实惠真正落实到职工的口袋里。

【案例】某人为中国公民,2009年12月份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收入2600元、年终奖

24000元。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工资应纳税额=(2600-2000)×10%-25=35(元)

年终奖应纳税额的计算:24000÷12=2000

年终奖应纳税额=24000×10%-25=2375元

【案例】某人为中国公民,2009年12月份在中国境内企业取得工资收入2600元,年终奖24001元。计算该人12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工资应纳税额=(2600-2000)×10%-5=35(元)

年终奖应纳税额的计算:24001÷12=2000.08

应纳税额=24001×15%-125=3475.15(元)

由此可见,年终奖多1元,个税多缴1100.05元

五、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转化。当应纳税所得额比较少的时候,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比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比例税率20%低,因此在可能的时候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工资、薪金所得,能节省税收。

【案例】李先生2009年5月份从A公司获得工资类收入1700元,由于单位工资太低,李先生同月在B公司找了一份兼职工作,收入为每月3300元。

方案一:如果李先生与B公司没有固定的雇佣关系,则按照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应分开计算征收。则:

工资、薪金应缴纳个税=0

劳务报酬所得应缴纳个税=(3300-800)×20%=500(元)

李先生5月份共缴纳个税=500(元)

方案二:如果李先生与B公司建立起固定的雇佣关系,与原雇佣单位解除雇佣关系。来源于原单位的1700元则被视为劳务报酬,应缴纳个税=(1700-800)×20%=180(元)

B公司支付的3300元作为工资薪金收入,应缴纳个税=(3300-2000)×10%-25=105(元)

李先生5月份共缴纳个税=285(元)

方案三:如果李先生与A、B公司均建立固定的雇佣关系。

李先生应缴纳个税=(1700+3300-2000)×15%-125=325(元)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500 285 325

在纳税人工资、薪金较高,适用边际税率高的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更有利于节省个税。

【案例】纳税人朱先生系一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2009年3月获得某公司的工资类收入52000元。

方案一:如果朱先生和该公司存在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则应缴纳个税=(52000-2000)×30%-3375=11625(元)

方案二:如果朱先生和该公司不存在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则应缴纳个税=52000×(1-20%)×20%+[52000×(1-20%)-20000] ×20%×50%=10480(元)

比较: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省个税1145元。

员工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必须引起单位领导有关部门的重视,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在利用税率临界点发放工资时,关键要在年初估算每位员工的全年预计总收入(扣除免税收入)。当各月实际发生的工资奖金与发放办法不符时,事先要与员工协商好,各月按临界点采用预支工资的办法,结合年终一次性奖金发放,以实现员工个人全年应纳个人所税额最小化。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8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8年修订)[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

浅谈工资薪金纳税筹划 篇2

我国个人所得税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采取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应税所得越多,其适用的税率越高,税收负担也越重。在每一级的边缘地带,收入可能只相差一元,但是所承担的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负担却相差很大。寻求税负最小化是纳税人普遍的需求,也是纳税人的权利。如何在保证收入水平能够的同时又不增加税收负担,是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关键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1 减少员工名义工资的筹划

1.1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减少名义工资。

2006年6月27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达的《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2006]10号)规定,企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因此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住房公积金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纳税筹划,减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从而提高员工的实际收入水平。

1.2 通过提高福利水平来减少名义工资。

企业一味地增加员工的现金收入,从税收的角度来看并不完全可取。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员工的福利水平,降低其名义工资,通过减少员工的税金支出,达到增加实际收入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2.1 企业为员工提供交通设施。

员工上、下班一般都要花费一定的交通费,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免费的接送服务,或者将单位的车租给员工使用,再相应地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部分予以调整。

1.2.2 企业为员工提供免费工作餐。

企业为员工提供免费的工作餐,必须具有不可变现性,即不可转让,不能兑换现金。

1.2.3 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为了获取新知识,参加各种培训已经成为个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需要。

1.2.4 组织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各项健身及运动项目等。

2 均衡工资薪金所得的筹划

2.1 均衡各月工资收入水平。

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因此这些行业的纳税人可以利用这项政策使其税负合理化。其他行业纳税人遇到每月工资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时,也就可以借鉴该项政策的做法。

例1、某企业为季节性生产企业,其一年只有4个月生产,期间张三每月工资为3, 000元,则在生产4个月中,张三每月应纳税额=(3, 000-2, 000)×10%-25=75元,4个月应纳税额为300元,也就是说年应纳税额为300元。

若将张三年工资12, 000元(3, 000×4)平均分摊到各月,即不生产月份照发工资,每月1, 000元(12, 000/12),则张三工资收入达不到起征点,年应纳税额为0元。

可见,在纳税人一定时期内收入总额既定的情况下,使分摊到各个纳税期内的收入尽量均衡,而达到降低计税基数或使适用税率档次降低,最后实现降低纳税人税收负担的目的。

2.2 实行双薪制。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2]629号)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单位在实行“双薪制”(指按国家规定,单位为其雇员多发1个月的工资)后,个人因此而取得的“双薪”,应该单独作为1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对“双薪”所得原则上不再扣除必要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纳税。但是如果纳税人取得“双薪”当月的工薪所得不足2, 000元的,应该以“双薪”所得与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减除2, 000元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职工每月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的应纳所得税额具体计算如下:

应纳税额=(月工资薪金收入-2, 000)×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2、张三每月工薪收入5, 200元,扣除2, 000元后为3, 200元,相对应的税率是15%,速算扣除数为125。具体算式为: (5, 200-2, 000) ×15%-125=355元

张三在此收入水平下,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4, 260 (415×12)元。但如果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对职工实行“双薪制”,情况就会有所变化。

例3、张三每月工薪收入4, 800元,年终时另外取得一个月的工资4, 800元作为“双薪”,全年收入水平不变。他的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每月应纳税额=(4, 800-2, 000)×15%-125=295元

“双薪”应纳税额=4, 800×15%-125=595元

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295×12+595)=4, 135元

可见,例3虽然全年发放的工资薪金总额与例2一样,企业没有增加工资支出,但实行“双薪制”,比不实行“双薪制”为员工节约了125元的税款。

2.3 合理安排奖金的发放。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所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的规定,按照新方法计算个人所得税的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而且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个纳税人,该计税方法只能采用一次。另外,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包括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4、方式一: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

张三每月工资收入4, 900元,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36, 000元,全年收入为94, 800元。

每月应纳税额=(4, 900-2, 000)×15%-125=310元

年终奖应纳税额=36, 000×15%-125=5275元(税率按36, 000/12=3000确定)

全年应纳税额=310×12+5275=8, 995元

方式二:张三月工资为4, 900元,每月奖金1, 500元,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18, 000元,全年收入94, 800元。

每月应纳税额=(4, 900+1, 500-2, 000)×15%-125=535元

年终奖应纳税额=18, 000×10%-25=1, 775元(税率按18, 000/12=1500确定)

全年应纳税额=535×12+1775=8, 195元

例4中,方式二比方式一少缴税800元,这是因为将部分奖金于每月发放,可以减少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发放金额,从而使年终奖的适用税率降低一个级次,由15%降低至10%,而每月收入并没有因为增加了这部分奖金而适用更高税率。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再次改变年终奖的发放方式。

方式三:张三每月工资为4, 900元,每月奖金1, 000元,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24, 000元,全年收入94, 800元。

每月应纳税额=(4, 900+1, 000-2, 000)×15%-125=460元

年终奖应纳税额=24, 000×10%-25=2, 375元(税率按24, 000/12=2000确定)

全年应纳税额=460×12+2375=7, 895元

通过进一步改变年终奖的发放方式,又使税负降低了300元。

另外,对于年终奖金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应避开“无效纳税区间”,巧用税收“临界点”。在国税发[2005]9号文件中,存在9个无效纳税区间。这些无效纳税区间有两个特点:一是相对无效区间减去1元的年终奖金额而言,税前收入增加税后收入不升反降或保持不变,如年终奖为6, 100元时,相应的个税为585元,税后收入为5, 515元;而年终奖为6, 000元时,应缴的个税为300元,税后收入为5, 700元。可以看出:税前收入增加100元,税后收入减少185元;二是每个区间的起点都是税率变化相应点。常见的无效区间主要有4个:6, 001~6, 305(元),24, 001~25, 294(元),60, 001~63, 437(元);240, 001~254, 666(元)。企业在发放年终奖时,一方面要避开无效区间,另一方面应尽量选无效区间的起点减去1后的余额作为年终奖最佳金额,如选6, 000元、24, 000元、6, 0000元、240, 000元等。因为按照这些金额适用税率将较低。

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也存在一定的纳税风险。随着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工资薪金的纳税筹划工作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可能在不违反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合理避税, 以达到减轻、解除税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侯立新, 尹国强, 袁韩青.最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速查手册[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谈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篇3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包括平时按月发放的工资、数月奖金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笔者就其中的月工资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筹划问题谈一些看法。

按照税法规定,个人所得中,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实行最低税率为5%、最高税率为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当你取得的收入达到某一档次时,就要支付与该档次税率相适应的税额,工资越高,要纳的税也就越多。因此,要降低税负,可以通过周密的设计和安排,使应纳税所得额适用较低的税率。

一、通过实行双薪制降低税负

根据国税函[2002]629号文件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单位在实行“双薪制”(指按国家规定,单位为其雇员多发1个月的工资)后,个人因此而取得的“双薪”,应该单独作为1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对“双薪”所得原则上不再扣除必要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纳税。但是如果纳税人取得“双薪”当月的工薪所得不足1600元的,应该以“双薪”所得与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减除1600元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职工每月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的应纳所得税额具体计算如下:

应纳税额=(月工资薪金收入-1600)×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1:张三每月工薪收入5200元,扣除1600元后为3600元,应适用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为第三级,相对应的税率是15%,速算扣除数为125。具体算式为:

(5200-1600)×15%-125=415元

张三在此收入水平下,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4980(415×12)元。但如果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对职工实行“双薪制”,情况就会有所变化。

例2:张三每月工薪收入4800元,年终时另外取得一个月的工资4800元作为“双薪”,全年收入水平不变。他的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每月应纳税额=(4800-1600)×15%-125=355元

“双薪”应纳税额=4800×15%-125=595元

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355×12+595)=4855元

可见,例2虽然全年发放的工资薪金总额与例1一样,企业没有增加工资支出,但实行双薪制,比不实行双薪制为职工节约了125元的税款。“企业可以通过实行双薪制,为职工节约税款”,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呢?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例3:张三每月工薪收入3600元。

企业不实行双薪制时:

每月应纳税额=(3600-1600)×10%-25=175元

全年应纳税额=175×12=2100元

企业实行双薪制时:(双薪为3415.58=3600×12÷13)

每月应纳税额=(3323.08-1600)×10%-25=147.31元

“双薪”应纳税额=3323.08×15%-125=373.46元

全年应纳税额=(147.31×12+373.46)=2141.18元

即实行双薪制反而会使职工多缴41.18元的个人所得税。那么每月的工资薪金多少时,实行双薪制才能节约税款呢?通过演算发现,3675元是一个转折点(演算过程略),在每月的工资薪金为3675元时,无论是否实行双薪制,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款都是一样的。当每月的工资薪金少于3675元时,实行双薪制就不能起到节约税款的作用,反而会使职工多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结论一:当职工每月的工资薪金超过3675元时,企业实行双薪制,可以为职工节约税款。

二、通过合理安排月工资、薪金及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发放,节约税款

所谓年终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员工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员工发放的一次性资金。当然也包括我们俗称的年终加薪以及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等。

按照国税发[2005]9号文件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适用税率的确认方法是,先将纳税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具体分两种情况:一是如果发放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各项工资性收入小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先减去“雇员当月工资收入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以其余额除以全年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再用一次性奖金收入减去“差额数”后的余额与确定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二是如果发放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各项工资性收入大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则全年一次性奖金直接除以全年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再用一次性奖金收入与确定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

(一)合理安排月工资、薪金的发放

每月取得的工资薪金是职工的主要收入,那么,月工资薪金的发放方式是否会影响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呢?我们来看一道例题。

例4:方式一:张三月工资收入7800元,全年收入93600元。则张三每月应纳税额=(7800-1600)×20%-375=865元

全年应纳税额=865×12=10380元

方式二:张三月工资收入6800元,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12000元,全年收入不变。则张三每月应纳税额=(6800-1600)×20%

-375=665元

年终奖应纳税额=12000×10%-25=1175元(税率按12000/12=1000确定)

全年应纳税额=665×12+1175=9155元

由例4可见,虽然张三全年总收入不变,但方式二比方式一节约税款1225元。税款降低的关键在于,将部分月工资集中在年底发放,使这一部分收入(12000元)适用的税率由20%降低为10%。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结论二:将月工资分离出一部分作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发放,可以节约税款。

那税负是否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到底分离出多少工资才是最优选择呢?下面的例子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例5:张三每月工资收入5800元,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24000元,全年入仍为93600元。则张三每月应纳税额

=(5800-1600)×15%-125=505元

年终奖应纳税额=24000×10%-25=2375元(税率按24000/12=2000确定)

全年应纳税额=505×12+2375=8435元

这样安排月工资和年终奖,又使税负降低了720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年终奖10%的低税率,将例4方式二中的月工资,又分离出1000元(全年共12000元)作为年终奖,使这12000元的适用税率由15%降低到10%。所以,要想使税负降到最低,就要最大限度利用年终一次性奖金的低税率,这就要求年终奖金满足:年终一次性奖金/12≤2000(临界值)。如果年终奖超过临界值,反而会增加税负,如例5中年终奖为25200元时,全年应纳所得税额为9535元。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结论三:如果月工资的适用税率高于年终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应充分利用低税率,使年终一次性奖金与12的商数尽量接近该档税率的临界值,当商数与临界值相等时,税负最低。

(二)合理安排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发放

上面的结论是建立在假设原先没有年终奖的基础上的。其实,大多数单位都会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员工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员工发放年终一次性资金。对年终奖进行合理筹划,同样能起到有效降低税负的作用。

例6:方式一: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

张三每月工资收入4900元,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36000元,全年收入为94800元。

每月应纳税额=(4900-1600)×15%-125=370元

年终奖应纳税额=36000×15%-125=5275元(税率按36000/12=3000确定)

全年应纳税额=370×12+5275=9715元

方式二:张三月工资为4900元,每月奖金1500元,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18000元,全年收入94800元。

每月應纳税额=(4900+1500-1600)×15%-125=595元

年终奖应纳税额=18000×10%-25=1775元(税率按18000/12=1500确定)

全年应纳税额=595×12+1775=8915元

例6中,方式二比方式一少缴税800元,这是因为将部分奖金于每月发放,可以减少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发放金额,从而使年终奖的适用税率降低一个级次,由15%降低至10%,而每月收入并没有因为增加了这部分奖金而适用更高税率。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再次改变年终奖的发放方式。

方式三:张三每月工资为4900元,每月奖金1000元,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24000元,全年收入94800元。

每月应纳税额=(4900+1000-1600)×15%-125=520元

年终奖应纳税额=24000×10%-25=2375元(税率按24000/12=2000确定)

全年应纳税额=520×12+2375=8615元

通过进一步改变年终奖的发放方式,又使税负降低了300元。像例5一样,这种节税效果同样是因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年终奖10%的低税率,因此也就进一步验证了结论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工资、薪金的发放时间和金额,减轻税负。同时,由于税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方法在一定时期是合法的,但在另一时期可能就属于违法行为。因此,我们应该经常注意税法的变化,依法纳税,合理避税。

公司工资薪金制度范文 篇4

(暂 行)

为加强公司对工资报酬的管理,完善公司的薪酬管理体系,便于工资报酬趋于合理分配,保障员工的生活,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特制订本制度。

一、员工工资待遇:

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各类补助

1、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原则上参照行业内同类职位的标准执行,由员工入职前与公司协议确定,但不低于工作所属地规定的最低工资。

(二)奖金:

根据公司效益,奖金总额由董事会确定,奖金的发放根据员工职责履行状况,经考核确认后,依照确定的标准按通过隐密形式支付。奖金做为员工绩效考核的基础和标准,具有特定的浮动性,与公司的经营利润、员工的业绩和贡献直接关联。对公司的建设和利润增长有特殊贡献者,经董事会研究,可发给特别奖金。

(三)不计入工资的待遇

社会保险费:公司根据有关规定,按社会保险下限为签约员工缴纳。

二、其他人员薪酬管理:

1、新进人员工资标准:对已录用的新员工,实行试用期,试用期最低三个月,在试用期内,具有大专学历,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每月按工资的80%发放;具有本以上学历,每月按工资的90%发放;试用期满,按照协议的试用期满的工资确定;实习人员只发放基本工资,实习期最多不超过六个月时间。

2、公司因开展业务的需要,特殊引进和临时聘用的技术人才或专业人员,可实行协议工资。

四、工资的发放与扣缴:

(一)工资的计算与给付:

1、工资计算以月为计算期。计算日工资,可按以下公式计算:日工资额=月工资标准÷月天(按月份实际天数)

月工资额=月工资标准÷月天×实际出勤天数+补助-代缴代扣

(注:每周日为员工休息日,出勤天数在20天以上,周日带薪休假,反之则不享受带薪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员工享受带薪休假,按日工资60%发放。)

工资的计算区间为每月的1日至月底,于隔月15日发放,由财务部存入员工帐户或以现金形式发放。

2、公司因不可抗拒等因素无法按期支付员工的工资时,应于发薪日前5天通知全体员工,并公告变更后的发薪日。

3、员工因各种原因中途离职的,未付的费用(工资、补助)将在员工离职次月的月末结算(离职手续办理完毕,总经理签字后方可发放)。

(二)代扣代缴:

1、员工应缴纳的个人收入所得税。

2、依法制定的公司规章制度规定可以减发的工资。

3、员工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而受到公司处罚的罚款。

4、员工请事(病)假等假期而减发的工资。

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扣除的工资或费用。

6、员工依法和公司合法、合理要求当事员工赔偿给公司的经济损失。

7、其他个人应负担的费用。

五、工资的调整:

员工的薪酬要随岗位、职位、业绩的变动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加薪的条件

1、晋职、晋级者。

2、能够提高工作改进方法,增进工作效率者。

3、为公司增加显著效益者。

4、有学术著作或技术发明,对本公司确有价值者。

5、单位因人员精简后,两人以上的工作改由一人担任,经过三个月以上的实践能胜任者。

(二)减薪的条件

1、员工降职、降级;

2、员工因绩效考核未达到良好标准,而被减发的;

3、因公司经济效益下浮而减发的。

六、工资调整办法:

调整的对象:针对于实际工作能力和业绩表现突出者或低于所在岗位(职务)等级标准的员工。

调整方法:在下一个的三月份,根据公司上的经营利润情况确定提薪额度和调整比例。

七、薪酬保密

1、公司实行薪酬保密制度。

2、除公司指定管理人员知道员工薪酬外,任何员工不得泄露自己及他人的薪酬,如有泄密者给予警告,严重者将开除。

八、行政人事部门负责核定全体员工的工资报酬范围,员工岗位工资标准的最终确定、变更、调整均需经总经理批准。

九、公司对本制度有最终修改权、解释权和决定权。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篇5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其它所得。

工资薪金,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扣除标准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从9月1日起,起征点为3500元)。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3%至45%)计缴个人所得税。

三费一金是指社保费、医保费、养老费和住房公积金

计算公式是: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①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②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浅谈工资薪金纳税筹划 篇6

一、关于合理工资薪金问题

《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一)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二)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三)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四)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五)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二、关于工资薪金总额问题

《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

《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四、关于职工福利费核算问题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该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没有单独设置账册准确核算的,税务机关应责令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务机关可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篇7

全年一次性奖金和每月工资处于同一税率时,全年应纳税额最少(本文所指每月工资及全年工资、薪金均扣除了按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社保费用)。临界值数据如表1所示。

但工资、薪金纳税筹划可能面临着如下问题:(1) 全年工资、 薪金不处于临界值;(2)全年工资、薪金年中调整。 本文所指的调整是指在纳税筹划下,跨越级数的调整。 下面将以案例形式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二、非临界值时的纳税筹划

若全年工资、薪金介于7.8—15万元之间,如全年工资、薪金为12万元,不同纳税方案计算如表2所示。

若全年工资、薪金介于15—25.8万元之间,如全年工资、薪金为20万元,不同纳税方案计算如表3所示。

当全年工资、 薪金超过25.8 万元时, 需采取其他的纳税思路和方案,上述纳税方案不适宜,在此不予讨论。

三、全年工资、薪金年中调整时的纳税筹划

(一)若预计全年工资、薪金不超过7.8万元,年中调整后全年工资、薪金为12万元

1.如果工资、薪金调整发生在11月,因为之前按照不超过7.8万元的工资发放额进行纳税筹划,前10个月工资、薪金已发放且个人所得税已确定,在选择全年一次性奖金后,最后2个月的工资按剩余工资的平均数发放,不同纳税方案计算如上页表4所示。

2.如果工资、薪金总额调整发生在12月,前11个月工资、薪金已发放,在选择全年一次性奖金时最后一个月工资也是确定的,不同纳税方案计算如表5所示。

(二)若预计全年工资、薪金不超过15万元,年中调整后全年工资、薪金为20万元

1.如果工资、薪金调整发生在11月,不同纳税方案计算如表6所示。

2.如果工资、薪金调整发生在12月,不同纳税方案计算如表7所示。

四、纳税筹划结论及原因分析

(一)根据案例分析计算, 可以整理得出表8

(二)案例分析得出的结论

1. 全年工资、 薪金总额处于临界值时,纳税方案可参照表1。

2. 全年工资、 薪金总额不处于临界值且不调整,应交个人所得税最少;工资、 薪金总额调整发生在11 月,应交个人所得税会增加;工资、薪金总额调整发生在12 月,应交个人所得税最多。因为越早调整,就能越早进行纳税筹划,税额就越少。

3.工资、薪金总额调整完毕后再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 可能会少交个人所得税。 因为工资、薪金总额调整后,可能需调整预先确定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才能使全年应交个人所得税减少。

4. 当全年工资、 薪金总额超过15 万元时,使用低一级数税率对应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更有利。 因为超额累进税率只对差额部分使用更高税率,而全年一次性奖金则对全部奖金使用更高税率。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OL].http://hd.chinatax.gov.cn/guoshui/action/Get Article View1.doid=157488&flag=1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雇主为雇员承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税款有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问题的公告[OL].http://hd.chinatax.gov.cn/guoshui/action/Get Article View1.doid=156773&flag=1

[3]吴福喜.工资薪金所得个税的最优纳税筹划[J].商业会计,2015,(6).

浅谈工资薪金纳税筹划 篇8

2015-05-28 21:33

0 来源:广西新闻网 T|T字号:

打印

广西新闻网南宁5月28日讯(通讯员刘明婕)一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即将于2015年6月1日结束,关于工资和福利费税前扣除的问题成为广大企业关注的热点。5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了福利性补贴支出、企业汇算清缴结束前支付汇缴工资薪金、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支出等费用的税前扣除问题。广西国税12366收集了常见问题,希望对广大企业汇算清缴的申报有所帮助。

1.工资薪金计算企业所得税有新标准

问:黄先生所在公司2014年12月份计提的工资,2015年1月份才发放给员工,现在进行2014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以扣除吗?还是要等到下一年?

答:根据《公告》:“企业在汇算清缴结束前,向员工实际支付的已预提汇缴工资薪金,准予在汇缴按规定扣除”。也就是说只要在汇算清缴结束之前(即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实际支付的工资,即使是2014年12月计提2015年1月才发放的,也可以在2014汇算清缴时税前扣除了,不必跨年。

2.符合条件的福利费可以全额扣除

问:我企业给职工发放的交通补贴,是按照14%比例扣除还是可以全额扣除?

答:《公告》规定,如果是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关于“合理工资薪金”规定的,可作为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通常情况下可以据实扣除,不受比例限制。除非政府有关部门给国有性质的企业规定了工资限额,超限额部分,不得税前扣除。

如果这项福利性补贴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应作为国税函〔2009〕3号文件第三条规定的职工福利费,按规定计算限额税前扣除,扣除的比例是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

需要注意的是,“合理工资薪金”可按以下原则掌握:(一)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二)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三)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四)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五)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3.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的费用区分两种情况处理

问:A企业通过劳务派遣公司聘请一批外包人员从事电话营销工作,工资是由A企业直接发放给员工的,这笔费用在申报汇算清缴时可以税前扣除吗?

答:《公告》规定,“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分两种情况按规定在税前扣除:按照协议(合同)约定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应作为劳务费支出;直接支付给员工个人的费用,应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费用,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

浅谈工资薪金纳税筹划 篇9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加强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协调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提高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质量,各地税务机关应将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等所得,与所在任职或受雇单位发生的工资费用支出进行比对,从中查找差异及存在问题,从而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规范工资薪金支出的税前扣除。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国税局应于每年7月底前,将所辖进行年度汇算清缴企业的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登记注册地址、企业税前扣除工资薪金支出总额等相关信息传递给同级地税局。

地税局应对所辖企业及国税局转来的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总额和已经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总额进行比对分析,对差异较大的,税务人员应到企业进行实地核查,或者提交给稽查部门,进行税务稽查。

2009年,地税局进行比对分析的户数,不得低于实际汇算清缴企业总户数的10%。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扩大比对分析面,直至对所有汇算清缴的企业进行比对分析。

二、地税局到企业进行实地核查时,主要审核其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支出是否足额扣缴了个人所得税;是否存在将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在福利费或其他科目中列支而未扣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况;有无按照企业全部职工平均工资适用税率计算纳税的情况;以非货币形式发放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是否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义务;有无隐匿或少报个人收入情况;企业有无虚列人员、增加工资费用支出等情况。

三、地税局在核查或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属于地税局征管权限的,应按照税收征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属于国税局征管权限的,应及时将相关信息转交国税局处理。

各地地税局应于每年11月底前,将国税局提供的有关信息的比对及使用效果等情况通报或反馈同级国税局。

四、各级税务机关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将其作为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管质量,规范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扣除,大力组织所得税收入的有效措施,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比对工作。

国税局和地税局之间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按照本通知要求及时传递和反馈信息,共享信息资源和工作成果,对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要联合采取措施,加强所得税管理。

浅谈工资薪金纳税筹划 篇10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

1.有利于普及个人所得税法知识, 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纳税人在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之前, 需要学习并掌握各种与个人所得税相关的财政税收知识, 合理合法地利用国家财政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 以此降低应纳税额。从更高层次说, 如果想要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效果更显著, 那么纳税人必然会深入研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 从而提高自身的税收知识水平, 加强纳税意识并自觉抵制偷税、逃税等违法行为。

2.有利于降低税收额度, 增加纳税人的可支配资金

对几种筹划方案进行比较, 筛选出纳税最少的方案是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原理。合理的纳税筹划, 一方面, 可减少纳税义务人当期的现金流出或是延长纳税时间;另一方面, 增加纳税人当期可支配资金并减少当期资金使用的压力。此外, 如果居民有富余的可支配收入, 他们就会将其投入国内的消费中, 有利于拉动内需。

3.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实施和完善税收法律法规

纳税筹划人员或纳税人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导致资金大量流出的现象, 会时刻关注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动态变化。及时了解和研究这些变化, 从追求最大利益出发, 采取相应的方案措施, 趋利避害, 把节税的宗旨贯穿在整个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过程中。同时,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又是纳税人对国家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的反馈行为。因此, 如果要不断改进、完善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 同时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和税收制度, 就要使纳税人行为的反馈信息得到充分利用。

工资薪金纳税筹划的指导思想

1.充分进行事前筹划

要想达到纳税筹划有预期性的目的, 就应坚持事前规划的原则。在发放工资、薪酬之前进行筹划, 结合对财政税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分析, 系统地对各种事项进行安排, 以达到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目的。

2.充分考虑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多少与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相关, 所以如果想适用低税率以减少应纳税额, 首先要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收入扣除一定费用后的余额, 所以只有尽可能降低当期名义收入、扣除一切允许扣除的费用, 可享受低税率的优惠。

3.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减税免税的优惠政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若干规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税收优惠是国家税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府为了国家政治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而对纳税人实施的税收鼓励和惠民政策。所以, 纳税人可以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合理安排个人的经济活动, 减轻纳税负担。

工资薪金纳税筹划的具体方法

1.纳税人身份的转换

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这两个标准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人, 其纳税义务是无限的;而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境内无住所或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人, 其纳税义务是有限的。可利用对纳税人身份界定的差异, 选择有利于自身的身份, 使收入在一定的情况下税负最少。

2.收入均衡化

我国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采用的是3%—4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其适用税率随着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而增加。当某个月份的收入越多, 其需要上缴的税费也越多。为了减轻个人缴税过重的负担, 特别是在季节性生产的单位, 有必要平时尽量均衡各月收入, 可采用年薪制, 确定年度薪金后, 再确定支付时间和方法, 然后平均到12个月里发放。

3.科学制定月度工资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发放结构

(1) 避开无效区间。由于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根据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只要纳税额高一个档次, 全额都要乘以对应的高一档的税率, 其相当于采用的是全额累进税率, 这将导致税前多却税后少的倒挂现象。例如:税前54000元的税后所得48705元, 税前54001元的税后所得43755.8元, 多1元的收入却要多交4950.2元的个人所得税, 这种现象被称为纳税的无效区间。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方法的通知, 存在六个不合理区间 (扣除合理费用后的所得额) : (18000, 19283.33]、 (54000, 60187.5]、 (108000, 114600]、 (420000, 447500]、 (660000, 706538.47]、 (960000, 1120000]。因此, 企业的财务人员在筹划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时, 应避开这些“税收盲区”, 使企业和个人都能获得利益。

(2) 全年工资、年终奖最优分配。在员工全年收入一定的情况下, 每月工资和一次性奖金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这就为工资薪金的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企业可寻求工资与一次性奖金之间税率的最佳分配比例, 以减轻税收负担。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中, 月度工资是超额累进税率, 而一次性奖金采取类似全额累进税率的方法确定适用税率。所以, 当员工总收入增加时, 新增额度原则上应先增加月度工资到临界点后, 再考虑增加一次性奖金。根据高珊的公式得出下表, 对月工资和年奖金进行最优分配。

4.案例

(1) 未进行纳税筹划时。假设丙税前12个月的工资总额为93400元, 包括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可以免税部分共计4000元, 全年一次性奖金24600元;税前12个月的工资总额+全年一次性奖金=118000元。全年工资纳税[ (7450-3500) ×10%-105]×12=3480元, 全年一次性奖金纳税额24600×10%-105=2355元, 纳税总额为2355+3480=5835元。

(2) 进行纳税筹划时。税前12个月的工资总额+全年一次性奖金=118000元, 扣除免税部分后118000-4000=114000元, 处于表3中 (78000, 114000]区间, 则上报全年一次性奖金18000元, 全年一次性奖金纳税额18000×3%=540元;上报的12个月税前工资为96000+4000=100000元, 全年工资纳税[ (8000-3500) ×10%-105]×12=4140元, 最低纳税总额为540+4140=4680元。通过筹划, 比 (1) 方案增收5835-4680=1155元。

5.提高员工福利水平, 完善社会福利保障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在各档适用税率一定的情况下, 可通过降低名义收入的数额, 使应纳税额数变小, 并适用较低档次的税率。筹划的方法是将部分工资薪金费用化和福利化。

(1) “五险一金”, 足额缴纳。缴足“五险一金”, 保障员工的长期福利和待遇水平。“五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 确保劳动者在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生育等失去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给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进行纳税筹划时, 要充分利用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可以税前扣除的政策。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 使“五险一金”缴存比例和缴存基数最大化, 减轻税负, 维护纳税人利益。这样不仅可提高员工税收的实际收入, 保障员工未来的利益,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同时可增加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额, 取得“双赢”的效果。

(2) 通过集体福利分解收入。单位提供低租金的福利住房, 对高层管理人员还可提供一些家具、住宅设备, 这些费用可直接从工资中适当扣除, 降低工资收入。可建立员工福利设施中心, 如餐厅、诊所、健身房、多媒体功能厅之类的涉及生活、文化、教育等服务设施, 一方面, 可使员工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准得到提升;另一方面, 可降低员工的应纳所得税, 从而达到节税目的。

6.重视纳税筹划管理人才的培养

纳税筹划的合理合规性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税种的多样化、企业的差异化和需求的特殊化、外部条件的约束性和客观环境的变动性, 也都要求财务筹划人员具备出色的专业技能和灵活的应对能力。因此, 我国应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一方面, 企业要对在职的财会人员、筹划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 国家税务局可组织财务筹划领域的权威专家, 科学和系统地总结近几年的理论探究, 并编写一套国家级筹划教材为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同时, 在各高校增设纳税筹划相关课程, 以匹配社会对高水准纳税筹划活动的强烈需求。

结论

现今, 经济迅速发展使各阶层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同时又使我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并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因素, 所以寻求合理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法正是我们所需要做的。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的纳税筹划对员工个人的积极意义, 结合最新的税收政策, 综合考虑各种税负, 整体筹划并寻找最佳方案, 真正提高员工的实际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企业应利用增加福利化费用、税收优惠政策, 合理计划月度工资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数额、积极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等方法, 合理减少应纳税额, 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摘要:市场经济迅速发展, 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使我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所以寻求合理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法, 正是我们所需要做的。通过结合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法律法规、会计核算等各方面因素, 利用税收优惠、增加福利化费用、科学统筹月度工资和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比例等途径, 可制定最优化的工资薪金纳税筹划方案, 使纳税人得到最大化利益。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纳税筹划,方法

参考文献

[1]杜建华, 程笑, 蔡乐.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企业经济, 2012 (4) :171-174.

[2]高珊.有关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税收筹划[J].注册税务师, 2013 (11) :32-34.

[3]韩明桥.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筹划技巧分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2) :47-50.

[4]毛华初.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J].中国劳动, 2012 (2) :38-40.

[5]么娆.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J].对外经贸, 2012 (8) :156-158.

[6]杨继为.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探究[J].会计师, 2014 (14) :24-25.

[7]赵少峰.全年一次性奖金纳税陷阱的解决方法[J].中国总会计师, 2014 (3) :83-85.

上一篇:三思三创承诺书下一篇: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