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外学习心得总结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课外学习心得总结(共10篇)

历史课外学习心得总结 篇1

课外自主学习汇报及经验交流

一、方式

我们组的成员在课后主要利用网络这个学习的平台学习历史,充分利用校园网中的答疑解难和课程讨论,通过这两个渠道,使我们对知识的重难点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提高。其次,我们组还在课后采取小组讨论和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毛泽东伟大的一生,同时我们还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一定的解读,并在最后写了关于《毛泽东自传》的读书心得。

二、内容

我们采取自主网络学习主要是因为我们觉得只靠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历史真相的好奇;而且课堂上那有限的时间里所讲到的内容,也不能为我们对历史的真理进行探讨提供足够的依据。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网络学习,我们可以获得更多关于我们喜欢的伟人的资料,使我们能对其进行近一步的了解,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去瞻仰他的伟岸。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在课程讨论区针对自己在课堂上没有回答过的问题,或是不太清楚的知识点进行解答或提问,以此来对当周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然后再下载观看老师上传的视频,我们从中挖掘和探讨历史,获益匪浅!

总之,通过对近代史的学习,我们不仅对祖国的近代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同时我们还掌握了一种新的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网络

资源,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经验,提升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缜密,更富有逻辑性。

在做读书心得的时候,我们组的分工主要是:XXX、XXX、XXX到图书馆去借关于毛泽东自传和毛泽东思想的书籍,在他们整理好资料后,再全组成员聚到一起学习,对毛泽东思想进行讨论和分析,在对毛泽东的一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由XXX、XXX执笔,写《毛泽东自传》。在进行写作前,我们组还针对要从哪个角度对毛泽东的一生进行叙述展开了讨论,最后决定从毛泽东的出生到青年,再到晚年,对其不平凡的一生进行综合性的描写。

通过本次的小组合作,我们组不仅对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有了全面的了解,还被毛主席崇高的思想所深深的折服。不管他在文革时期有过怎样的失误,他在我们的眼里始终都是位了不起的领袖。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组收获最大的还是:学会了怎样和同学互助学习,大家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总有不同的看法,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下,使我们所有人对所讨论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我们还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相互信任,互相竭尽全力的为团队服务,我们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心得

通过本学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和前辈们英勇杀敌的抗争史,还学会了在课外利用各种途径去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总结和吸取前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深刻总结中国历史上的得与失,以史为鉴,牢记自己的责任。

赴外培训学习心得 篇2

领略课堂教学的魅力

——赴西北师大附小岗位研修学习心得

红湾小学

张燕(2013年11月15日)

2013年11月4日——15日,我有幸参加了张掖市政府与西北师大教育文化校地合作培训。教师岗位研修培训。短短的两个星期,多少思维碰撞的震撼,多少顿悟后的酣畅,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我们11月3日来到了西北师大,师大附属教育集团的领导安排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在第二天的开班仪式上教育集团的领导们在百忙之中都抽出时间亲自参加了活动,领导们亲切的话语让我们倍感关怀,师大附小的校长作了表态发言,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西北师大附属教育集团对本次培训活动的高度重视。在10天的时间里,我们观摩了西北师大附小的十几节课,老师们全方位的展示了各个学科的教学风采。短短的两个星期,不论是育人环境还是课堂教学,都让我受益匪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印象一:师大附小巧妙利用资源,管理独具特色。师大附小是一个外观很朴素很平常的小学。它是为西北师大的工作人员服务的教育机构,所以学校的生源很好,基本上就是西北师大工作人员的孩子,家长素质高,孩子知识面广。学校就根据这些特点,开展了相关的活动。如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研室

和大队部对各个学段的学生安排了适合的国学经典诵读内容,每周四下午的第一节课为专门的诵读时间。每个班的教室墙上都张贴着国学经典内容,使学生始终在浓郁的国学经典氛围中生活、学习。学校占地面积小,有学生一千二百多人,但学校精心设计,巧妙利用空间,使较小的空间发挥了最大的功效。学校在楼梯过道的墙壁上张贴着双语呈现的名言警句,在一楼门厅的过道里摆上学生喜欢的书籍和椅子,使学生随时随地就可以方便的在小书吧进行阅读。每当下课时那些椅子上总是座无虚席,一个个孩子痴迷的遨游在书的海洋里。

印象二:学校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校每个班、每个办公室都有室标,一幅幅设计独特、精美,这些都是由学生设计的,并且是一个室标有很多学生设计,中标后才采用的。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能力,又让学生享受了成功的快乐。学校每年举办一届小百灵卡拉ok大赛,活动由学生服务,学生主持。我们看到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一个个活泼的舞姿,听到那一声声稚嫩的声音,感受到家长们开心的笑容,一切都是那么和谐。

又如学校开展的三个讲坛活动,即:家长讲坛、名师讲坛、学生讲坛活动。每学期邀请一位家长、一位教师、一位学生来学校给师生做讲座,内容是开放的。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学

生讲坛,学生们就文学、军事、历史、地理、科技、环保、生物等多个主题开展讲座,精彩的讲解配上精美的课件,令听者为之叹服。

印象三:学校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使课堂充满魅力。

在数学课中,老师工整美观的板书,精炼的语言以及对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清晰把握,使整堂课严谨扎实。教师将自己定位于课堂的组织者,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堂课中极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每道题都由学生讲自己的思路、解法,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学生学的积极、轻松。虽然有外来教师听课,但授课教师没有刻意的修饰,原原本本的上了一节“常态课”,让听课教师觉得亲切、真实。这也反映出师大附小教师平时练就了精湛的教学艺术,“常态课”依旧充满闪光点,真实、自然、扎实、高效。

在数学练习课中授课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数学练习充满趣味。老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将一道道练习题蕴含在低年级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和生活场景中,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非常

高,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课堂练习密度很大,课堂效率得到提高。教师根据低年级儿童天性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将组织教学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教师灵活的运用肢体动作、语言激励等多种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能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长此以往,这些孩子定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大附小每周每个班都会有一节外教课,所以孩子们的英语学的非常好,校园里学生们都用英语跟老师打招呼,凸显出师大附小办学的特色之一——双语教学。外教的英语课生动活泼,别具风味。外教幽默的神态,纯正的口语,使整堂课显得那么有趣,那么短暂。在英语课堂中,外教整堂课用纯英语教学,我们当中的一部分老师很多内容都听不懂,但是大部分学生整堂课都听的很顺畅,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上台和外教对话,做游戏,显得兴趣盎然,当铃声响起的一瞬间,孩子们发出了一声声叹息,仿佛在说:还没有挨到我上台,怎么就下课了呢?在那节英语课上,孩子们是那么的认真,认真的倾听老师的话,认真的思考怎样回答老师的问题,认真的按老师的要求做游戏,整堂课时而爆发出开心的笑声,时而安静的像一潭静静的湖水。

印象四: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独具特色,注重实效。

在学习期间,我们参加了一次学校组织的新教师汇报课教研活

动。在活动中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师范附小的评课议课教研活动。活动组织有序,富有实效。评课活动分5个环节进行:

(一)听课教师分小组议课;

(二)授课教师说课;

(三)结对帮扶的指导教师发言;

(四)听课教师分小组派代表作评课发言;

(五)教研室主任作总结发言。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结对帮扶的指导教师发言”环节和“听课教师分

小组派代表作评课发言”环节。与这位新教师结对帮扶的是学校杨校长,她在发言中介绍了她对这位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虽然作为一校之长,有繁杂的事务要处理,但她没有因此而放松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新教师细微到共同设计一堂课、组织教学的技巧、课件颜色的搭配等等方面,让我对这位师之长者顿生钦佩之心。杨校长的发言自始至终流露出对这位新老师的赞赏和鼓励之情,让授课教师和听课老师都感觉那么亲切,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全然没有领导的威严给人带来的压力。在听课教师评课环节,师大附小采取了小组合作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的方式,既让每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又在集体交流时节省了时间,达到了活动的实效性和高效性的双重目的。教师代表在发言时既充分肯定授课教师的优点,也中肯的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个个态度真诚,充满关心,像在小心翼翼的呵护这棵幼苗。我想,在这样一所学校做一位新教师是幸福的,在他成长的路上充满着阳光和雨露,在他成长的路上遇到了这么好的引路人。正如师大附小教研室张主任所说:听课评语就是这位新教师的“宝”。有了这些“宝”,新教师一定会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短短的两个星期,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自信,摆脱了困境。反思我的教学,有时候练习课就仅仅注重做题,显得有些枯燥乏味,没有顾忌儿童的天性,有时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听课时我也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为什么孩子们那么喜欢外教上课呢?我想,人天性都是喜欢活泼,幽默,随和的人的。外教在整堂课中和孩子们像朋友那样随意,亲切,对孩子们的点滴成绩都及时给予肯定,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身心放松的学习知识,孩子们是愉快的,幸福的。而我们却经常保持着师者尊严的面孔,把传授知识摆在首位,有时候根本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经常让学生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学生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长此以往,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我们身为师者,又有几人反思过呢?

师大附小还为我们每位参训教师安排了一节研讨课,我执教的内容是《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让我接受了意想不到的考验。上课前我突然发现课件染上病毒无法正常打开,所以我只好放弃使用课件,决定用粉笔+黑板来完成这堂课。我将课件中必须要呈现的图形用三角板画到了黑板上,将学

生的探究操作用小磁铁展示到了黑板上,将课件中的习题用语言传递给了学生,最终顺利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这节课我觉得我们平时有些过分依赖电教手段,在附小学习的这些日子里,我也亲眼目睹了老师们上课并不多用课件来上课,课堂仍旧充满魅力,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到呢?也许是这些天内心受到了这样的熏陶,所以今天我才有勇气在省城名校上一堂不使用课件的公开课,让自己勇敢的接受

挑战和砺炼。没有多媒体,课堂中师生交流沟通的次数更多,教师更注重捕捉课堂的动态生成,这样的课堂是简洁的,朴素的,也是扎实的。

学习炼铁厂外训总结 篇3

——焦耐厂学习炼铁厂外训总结

近期按照徐总工作指示,焦耐厂对炼铁厂外训学习总结进行学习,通过对炼铁厂的外训总结方式的学习和研究,我厂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好外训对标工作。

首先,想搞好外训对标工作先端正思想。以往对标时总有这样的声音—有什么对标学习的,他们(指对标单位)还不如我们呢。这样的思想对外训对标工作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些企业或许在某一方面做的非常糟糕,但也许在另一个方面会有学习借鉴的。退一步讲,如果该企业一点学习借鉴的东西也没有,那我们能不能反向思维一下,为什么这个企业会有这么多缺点,造成这样的缺点为什么,在我们的企业中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

其次,想搞好外训对标工作我们就要走出去,带着问题去学习。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样,我们作为生产分厂,我们在苦练内功的同时,我们也要走出去,同本行业去交流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决不能固步自封,做井底之蛙。而现在公司给了我们走出去的机会,剩下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走出去学习了。我们外训前就要分析总结自己的不足,带着问题直接去学习,有针对性,学习的效果肯定比盲目的去学习要好很多。在外训时,我们要灵活运用5W1H分析方法,对对标企业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系统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再次,想搞好外训对标工作我们就要做好学习的总结。每次外训对标我们都总结一次,日积月累,我们的经验就逐渐丰富起来。通过炼铁厂外训总结的学习,要想做好外训对标的总结工作,就要像炼铁厂外训对标学习一样,从各个方面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分析,对同行业学习对标单位的优点进行分析,列出本单位需改善的问题点并提出整改建议。

4-5月份焦耐厂外训计划组织二级主管、专业点检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同达丰焦化厂进行对标学习。对标的内容主要有:

1)配煤方面,主要外训学习内容为配煤指标和配煤成本差异。2)安全现场管理,主要外训学习内容为达丰的安全管理和5S管理。3)设备管理,主要外训学习内容为设备维护,设备点检技术和备品备件消耗和燃动力消耗指标。

《历史与社会》学习心得 篇4

此次网络培训,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学习这门通识课的原因也在于此。教师掌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更加享受学习。

通过学习,我知道学习动机的理论主要的有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归因理论、成功与失败的三维归因。通过这些理论对学习动机的研究,我们可以对激发学习动机有了大致的认识。基本上,影响学习动机的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得到教师、家长、同学的正面强化,如优秀的成绩,他人的表扬和肯定,那么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反之,则较弱。

2、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在充满安全、信任和支持的环境下,才会被激发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家长需要给予学生安全和平的学习环境、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得到了作为人

最基本的需要后,才能激发出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

3、人都有寻求事情发生的结果的动机。学生如果对于学习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则会产生自豪和满意,;如果归于自身的努力,则会保持继续努力;归于稳定因素如,则会产生对未来期望和结果一样的想法。

明白了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我们就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激发动机的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吸引

1、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现代教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有利条件。课堂上多媒体的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形式,课外参观实践学习等等。尤其是《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更需要借助这些工具,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教学,电影、电视剧,时事政治,社会新闻等,让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看待现代的问题

3、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

(二)、兴趣的激发 利用教师期望效应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对他们肯定鼓励为主,给予高期望,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反馈和评定平时一定要认真的批改每次作业,最好注上评语,增加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

(四)、奖励与惩罚 每个单元进行一次简单的小测试,如果取得进步或好成绩,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党的历史心得 篇5

2012年5月6号,我们在贵州大学花溪南校区上了一节令人难忘的党课,这次党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党的光辉历史”。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之后,同学们分成了四个小组,我们组在组长李欢的带领下,大家开始了激动的讨论。

从建国前党的光辉事迹到建国后党的光辉事迹,每一件事件都深深的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这期间,有艰辛,有幸福,有汗水,有微笑。对于21世纪的青年而言,这些光辉的历史无疑是教导我们热爱祖国,努力拼搏的最好教导。

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这使我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逐步传播开来。1919年5月4日,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呼声,划破长空,震撼中国大地,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在一页。1918年4月,毛泽东同蔡和森、何叔衡在湖南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1919年7月,李大钊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不久,周恩来和郭隆真等人组织了“觉悟社”。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年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期间的辛酸深深的感动着中华儿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由于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我们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大革命的失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8年,朱德带领起义的部队到井冈山会师,创立了红军第四军,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3年,全国红军发展到33万人,共产党员也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1万人发展到30多万人。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此后,中国共产党经历了3年的艰辛奋战,剿灭了蒋介石的国名党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么艰辛的过程,无数革命同志的鲜血换来的安稳生活,战士们永不言败的精神深深的震撼着我。在他们身上,我懂得什么是越挫越勇,我懂得什么是坚强,我更懂得什么是执着。然而,在今天,我们会因为课程的紧张而埋怨,我们会因为社会的竞争而抱怨,我们甚至还将一切归咎于社会。可是,现在,我不再埋怨,不再自暴自弃,因为我知道,只要自己勇敢面对,努力去做,那么,我相信我会成功。我深深的被党的光辉历史而感染着,就好比党的历史一样,在期间,有骄傲,也会有“左倾”的错误思想,我们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只要我们能及时的认识自己的错误,从今以后,积极面对人生,努力拼搏,将来一定会更加美丽与精彩。

我为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公民而感到自豪,我为能坐在大学教室里听老师给我述说这么精彩的历史而骄傲,我爱中国,我爱中国共产党,如同爱自己的母亲一般,或许这就叫做中华情!因为,在我心中,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哺乳着我们,孕育着我们!

学习贵州历史与文化的心得 篇6

通过学习贵州历史与文化这门课程,让我们充分了解到了贵州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贵州历史上就是多民族辗转迁徙、五方杂处、相互交融相长之地,这造就了贵州文化的“多样性”。其具有代表性的苗族、布依族、侗族以及仡佬、土家、彝、瑶等少数民族文化,古朴淳厚、瑰丽多姿,与自然和谐共生、活态传承至今。

贵州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它包括若干民族文化的子系统和区域文化的子系统,并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复杂的文化现象。在贵州文化中,汉文化固然占着主导地位,但它不是纯粹的汉文化,而有大量少数民族文化存在,而且少数民族文化也并非一种,而是分属苗瑶、百越、氏羌和淮僚文化体系,并演化出多种民族文化,如苗文化、布依文化、侗文化、水族文化、彝文化、土家文化等等。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贵州又是“五方杂处”之区,深受周边文化的影响,近川者似川,近楚者似楚,近粤者似粤,近滇者似滇,但又非川、非楚、非粤、非滇,有些难以名状。如果说“多元性”是中华文化共同的特征的话,那么,贵州文化就是这种“多元文化”的典型,或者说是中国多元文化的一个缩影。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多元”不仅仅是文化来源的多元性,而是这许多的文化并没有融为一体,至今依然在贵州这块土地“共生共荣”,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文化“百花园”。正是这个原因,贵州文化以“杂”而显示它的个性,并以此同其他区域文化相区别。

这种多元文化的形成,与贵州历史上的移民状况有直接的关系。贵州的主要居民,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是不同时期先后移人贵州的,古老的淮人经过多次挫折、迁徒、分化已经不多了。从南方来看,贵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大走廊”,古代的苗瑶、百越、氏羌和淮僚都在此交汇,相互对流、穿插,形成了“既杂居又聚居”、“大杂、小聚居”的分布局面。与此同时,汉族自秦汉以来也陆续进人贵州,至明清进人高潮,他们来自中原、巴蜀、湖广、江西、江南及其他地区。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期以人为载体,把各种文化带了进来,这就必然形成一种多元文化。应当说,在明代以前少数民族文化居于主导地位,汉文化大都被“夷化”了,而自明清以来汉文化渐成主流,但到现在不过600 年的时间,而且远不如中原地区那样发达,与少数民族文化处于某种均势,加之种种历史、地理原因,各种民族文化在这里都找到了它们生长发育的土壤,因而以“和睦共处”的方式共同发展起来。

山地是贵州文化的活动舞台,各民族在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内,都结合山地有所创造,有所发明,这就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显然不同于别的区域文化。多元文化与山地文化叠加在一起,民族文化中蕴含着山地文化的因素,山地文化中浸透了民族文化的特征,各种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共同的“山地”要素,又有互为特异的文化传统,从“人”和“地”两个方面展现出贵州文化的鲜明特

征,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因为民族和地理环境都是定的,所以贵州文化也以其独特的风貌呈现出来,成为其他地区无可取代的文化类型。

贵州文化它既不完全同于中原文化或江南文化,更不同于塞外文化、西域文化和青藏文化,甚至有别于周边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两粤文化和滇文化。贵州远离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受的幅射力相对要小一些,另一方面,它又并非“边睡”,介乎于内地与边疆之间,具有“不内不边”的特殊身份。正是这种原因,历代中央王朝对它的权力渗透,显然不象“内地”那样强烈,但比之内蒙古、西藏、新疆又要直接得多,这就是说,它既实行在“内地”推行的“流官”制度,同时又兼行边疆的 “土官”制度,是典型的“土流并治”地区。“土”与“流”的关系,因时代不同而有演变。秦汉时期表现为部落方国与郡县并存,唐宋时期表现了经制州、羁糜州与蕃国并存,元明清三代表现为府州县与土司并存。这种“双轨”制必然给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随着流官统治的加强而使中原文化扩大传播,另一方面又给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留下很大空间,例如:在水西安氏治下彝文化有较大发展,黔东南“苗家腹地”保存了较多的苗族文化。因此之故,贵州文化的风貌显得独特,近乎内地而不全同于内地,近乎边疆而不全同于边疆。

在贵州,由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类型不同客观上存在若干差异,又由于山川的阻隔而使这些差异强化起来,由此出现了两种文化表象。其一是民族文化显得丰富多彩,许多不同风格的民族文化在贵州都可看到,而且有些民族因居住分散和所受影响不同又产生若干分异,这在苗、瑶民族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其二是许多古老的文化现象,在内地早已消失,在贵州却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并形成若干“文化孤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若干古老的文化积淀,使贵州文化放射出奇异的光彩,从而成为一个天然的“民族文化博物馆”。这一点已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在贵州建立了一系列的“民族生态博物馆”,例如六枝梭戛的“长角苗”、贵阳布依族的镇山村之类。犹如两广一带的“客家文化”一样,在贵州也有“屯堡文化”,它们是古代汉文化留下的历史遗存,可以窥见其当年的文化面貌。在现代文化潮激烈冲刷的当今世界,许多古老的文明正在失落,象贵州这样的天然民族博物馆就显得特别珍贵,是人类文化长河的一股清流。

学习美国历史的心得体会 篇7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上有世界警察之称,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其在经济、政治、文化,服务,科技、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均领衔全球。美国为何会如此成功,为何在国际上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是我一直以来疑惑的问题。这学期通过学习美国历史,使我对这个国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使我对“美国的成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端正了我对当今世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由英国统治下的北美13个殖民地发展到现今拥有五十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国家,其经历了无数的挫折挑战和风风雨雨。另外虽然美国建国只有两百多年,但其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时间已超过半个世纪。从美国的出身来看,他从一个受人摆布的“傀儡”,通过自身努力发展成为当今完全独立自强的国际强国,从无国家意识的殖民者通过顽强抗争发展成为一个有社会地位意识和国家意识的一国之主,从一个后进的小国家通过致力于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军事发展成为当今在国际上具有超影响力的霸国。从以上可以看出,美国的形成和发展与其自身的不懈努力与追求息息相关,在其过程中,美国人民不畏惧来自英国大军队的攻击,顽强拼搏,挑战自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取得全世界人民的认可,美国人民首先提高其自身的文化素质,图书馆处处可见,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另外建造了快捷方便的国家交通网;还有,美国支持并培养一些突出人才,大力发展科技和军事;并且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人生也应该如此,为自己的追求不断付出努力,不畏惧艰难险阻,坎坷挫折。即使我们知道任何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当我们选择了远方,就要不顾风雨兼程,勇往直前。

在美国历史发展中, 外来移民持续不断,种族多样性是美国明显的特征之一。这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使美国成为年轻快速、实力最强、富有活力的大国。美国的成功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美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功不可没。自美国成为独立国家,经济开始独立并步入一体化,在这期间经济发展趋于繁荣,直到1929—1932期间美国经历了经济大萧条,给了其很大的经济打击,导致其大部分人失业;1933开始罗斯福当选总统,推行新政,此后至二战一直处于复苏阶段;二战后美国经济一跃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龙头老大,成为世界经济中心。虽然它仅拥有世界百分之六的人口和领土,却创造了世界近三分之一的财富;从美国的经济发展史来看,美国是一个为财富而生、为财富而战、为财富而生生不息的伟大国家。美国的现代化和后现代化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物质和文化水平、社会生活现代化水平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现在因西欧一体化和日本崛起,作为超级经济大国,美国的经济霸权虽然一度相对衰落, 但是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使美国的经济超强地位得到巩固。毛泽东曾这样称赞美国说:美国是人类社会的成功模式的榜样。从美国经济的成功发展来看,首先,在世界一战和二战期间,美国抓住契机,向战争国家出售枪支、武器设备,并与他们保持友好和平关系,几乎将自己置身战争之外,大发战争之财。另外,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优越。有大量石油、黄金原材料。并且,美国人才济济,他们大力发展科技,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机械化、电气化时代的国家。从中国的儒家学派思想来说,它的经济发展的成功兼具天时、地利、人和。这让我深深思考我的人生和人类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人生中有太多的失与得,我们需要做出适当的舍弃。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要三思,再作出决定;要做长远的打算。在人际交往中,人应该本着一颗善良的心,真诚待人。但也应该学会审时度势,权衡利弊。

在现代美国象征着积极向上,青春活力,尽管有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他的世界地位是众所周知的,他的国际影响力也是不可估量的。这不是关于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的问题;因为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就要被欺负,这是不争的事实。不管他会创造什么,他都要大胆地去尝试。我们人也应如此,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为自己开始进入社会做一些准备,不可好高骛远,懂得积累经验。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坚定目标,坚持不懈,敢于承担。

历史组外出听课交流学习心得 篇8

高晓奎

2015年10月27日,我校历史组一行4人,到承德市第七中学,与承德市六校联动参与学校一起进行参观学习,分别听取了七八九年级三位老师的课并课后进行交流,参与了学习、交流的全过程,感触颇深,主要体会如下:

一、教师的专业能力令人学习。我们从课堂教学中真实的感受到教学设计视角独特、新颖。构建读、议、展、点、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解读及表达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氛围、打造快乐高效的课堂。感觉老师们对教材处理得都比较科学、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和深化、应用。教学过程安排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所以在自主学习部分设计得合理且条理,使学生容易接受。合作探究时,问题设计也是由浅入深,让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讨论的机会,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需要。通过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不同层次的理解。这样,通过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思维的碰撞,就产生了火花,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活跃了课堂,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对能力的培养。在当堂训练部分,让学生抢答,既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加以巩固和深化。很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集体备课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1、他们集体备课的讨论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新教材把握不了的内容;二是在实际上课中遇到的有争议的问题;三是下一个周的任务按排与分配。而这三项内容确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需要集体智慧的地方。

2、讨论后的内容和方法,每个人都会在教学中应用,并且不断的完善。不会让讨论的内容流于形式。

二、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

1、集体研讨时间每周固定为一个半天,或者是两节课,这样既集中又方便。

2、每周每个人只备一个重点内容或一篇重点课文,这样便于集中精讲,求得高质量。

3、集体研讨的内容和方法,个人可随机应变,这样可全中有变,灵活性地驾驭课堂以及授课内容。

4、除每人精备的一至两节内容外,每周可剩一到两节机动课,这样便于根据班级差异进行调整。

三、教学设计更科学、操作更实用、效果更突出.1、紧扣课标、深挖教材,教学目标制定明确,问题提出恰当、实用。

2、课件制作注重实效性,各种教学素材的运用有趣且趋于理性。恰当的选用背景音乐、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实物资料、文本资料,化繁琐为简易,变抽象为直观,既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直观了解和感悟,有又有效的烘托起历史探究的氛围。

3、、预设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年龄特征及心理需求,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迎合学生的口味,使得教与学相得益彰

4、关注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指导,比如论从史出,更具历史味。

5、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出事件,巧妙处理学生的思路与教师思路间的冲突。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学习心得 篇9

库尔勒真是一个美丽的绿城,。这是我们来到库尔勒的第一印象。库尔勒确实算是一个绿城。茂密的绿树整齐地站在街道的两边,给炎热的天气,增添了不少的清凉。来到这么一个美丽的城市,谁会想到有一大片沙漠正虎视眈眈地卧在她脚边呢?可事实正是如此。

那天,我们驱车来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

风,卷着扑天盖地的黄沙。沙漠上的沙丘此起彼伏。向前微微迈上一步,脚就会隐隐往下陷,细腻的黄沙缓缓从脚边流过。

一个百岁老人正躺在一个躺椅上。他已经很老了。满头的银发,满脸的白须。我看了他一眼,心想,这就是导游说的,罗布泊剩下的最后一个人了吧。

罗布泊曾经是个非常繁荣的民族。他们傍水而居。每天,早。中。晚餐都是鱼,可人们一直生活得很好。但是,沙漠却正在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他们的家园。村庄每隔几年都要往里退一点,因为他们的水没了。没有了水,要只吃鱼的罗布泊人怎么活下去呢?一点,再一点,他们不停地在往里迁移着。于是,悲剧发生了。人们的水,永远地消失掉了。只剩下一个个小小的,满是盐碱的水塘。

罗布泊灭亡了。人们走的走,散的散,最后,就只剩下一个人!世界上从此,再也见不到罗布泊这个村庄了。

是什么导致这场灾难的呢?就是因为人们胡乱破坏环境的缘故。没有了树木的保护,沙漠就肆无忌惮地开始疯狂的破坏。淹没土地,淹没房屋,淹没所有它能淹没的地方。

库尔勒之所以能种那么多树,是因为有一条小小的孔雀河从城市中央流过。可是,虽然有一条小河流过,要种那么多树还是很困难的。

“你们知道库尔勒人是怎么给树浇水的吗?”导游问我们。有说用水管喷的,有说用水桶泼的,可是都不对。

“是用滴灌!”一个叔叔大声说道。

“完全正确!”导游笑着竖起大拇指。

大家都沉默了。

这所谓的滴灌,指的就是把水管戳几个洞,让水慢慢地渗到土地里。只有这样,才能把最少的水,用到最多的地方去。可想而知,要想在这里种树,是多么的困难。

这次新疆之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时常在想,塔克拉玛干沙漠离库尔勒那么近,万一有一天,它把库尔勒这么美丽的城市也给吞噬掉怎么办呢?

历史课外学习心得总结 篇10

许定虎

任何课程的设计都体现着一定的指导思想。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题目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题目,加深对祖国的酷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聪明,养成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这一指导思想,首先阐明了初中历史课程设计的目的——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把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学会熟悉历史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惟习惯,为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掘提供坚实的基础。另外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构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建立远大理想。总之,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取得作为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其次揭露了为到达课程设计目的必须遵守的原则——必须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和适应性的同一。我通过学习以后,有以下的心得和收获。

一、教学标准设计具有的新的教学观念

1.要建立让学生乐学的观念。乐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有人说,乐学可以常使精神气力有余,有人创造的“乐学法”可进步学习效力N倍。乐学靠教师的“鼓励、唤醒、鼓舞”,靠教师奇妙的教学设计,这些设计包括教学进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设计,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特别应当特别重视历

2.要建立全面进步学生历史素养的理念。具体的说,学生的基本素养应当包括对祖国的认同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民主法制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方面。历史教学的设计要在进步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上下苦工夫。

3.要建立大历史观。历史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历史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要努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科学、深入地理解“学史明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等古训的思想内涵。激起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4.要建立“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指导学生主动发现、自主探究题目的观念。历史学习的进程是学生自学、自求、自悟、自得的进程,这个进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进程。没有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学生终究将甚么也学不到。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当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末,教师要不要讲?怎样讲?固然要讲,但一般要少讲、精讲。

5.要建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观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历史学习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学生是否是主动、是否是探究,主要表现在是否是思考,是否是思考主要表现在是否是能提出题目或是否是有自己的看法。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十分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否是相互依托;是否是面对面的学习交往;是否是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学设计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构成。

二、教学标准设计的基本流程

1.教材的研读。新《课标》要求:“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条件”。教材研读的进程也是教师与教材 对话的进程,只有把教材掌控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换。教师对教材的研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灵魂”,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2】、迁移处理——重视教学创新,掌控准练习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构成富有个性化教学设计;【3】、添加“佐料”——在不偏离主题的条件下,为教材添加佐料;【4】、史学观点——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分析历史现象; 2.学情的分析。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的扉页上写道:“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知道了甚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状态、纪律、思惟、参与程度情况是不同的,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也不相同,我们要找出大部份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与《课程目标》的差异,来制定我们的预期的教学策略。就几个班里的学情而言,也是不可能相同的,有的班级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有的班级学习纪律差一些。我们都要制定出各班的预期教学策略。我们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给一些学生个性创造的机会。新课程要请教师充分发掘自己的知识——教材——学生的最好结合,找到“授人以渔”的最好方式。3.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成的任务。在之前我们一些教师为了省事,习惯于抄教学参考书上的,在新课程里就不行了。教材只是一个载体,《课程标准》才是根据。对《课程标准》要求的一定要贯彻好,而且是教学设计的要点、重点。对《课程标准》要求之外的,教师就可以够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补充或删节,重组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但是,制定教学目标要特别留意以下五点:一是目标适应学生特点、已有经验和发展需求;二是符合学与教的原理,并体现一定层次性;三是以学生的爱好要求为指导,而非教师的要求;四是应触及各个学习领域,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思惟水平与技能;五是 要反映学生学习结果。

4、情境的设置。历史教学中的情境设置,是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进行链接,从而创设一种能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激起学生学习爱好的课堂情境。这就要请教师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亲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于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

5.活动课的设计。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历史课程必须根据学生发展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惜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起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类学习方式的构成。”因而可知,活动课设计要站在增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历史学习主题活动是活动设计的重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固然需要,却特别宜致于导。导者,多方想法,使学生能自求得之。”教师甚么时候指导,甚么时候参与,如何小结,学生如何分组学习,怎样讨论,学习汇报采用甚么情势等,都应当作出具体设计,充分体现为学生的学习

6.作业的设计。《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针对性,份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转变观念,不再将作业窄化为检验学生历史知识把握情况的唯一手段,而应当细思量巧设计,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夸大进程的合作和实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情势的创新和趣味,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作业设计也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可以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目和完成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标准设计告知我们教学中应留意的题目

1.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应当是主体的“首席”,那末“首席”的作用在于“主导”。主导表现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流程的安排、教学进程的点拨、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学生的主体表现在对题目的探究,对进程、方法的讨论,对知识的积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达等。在教学进程中,没有了教师的主导,也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那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其自然的课堂要不得。因此教学设计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下一篇:螺旋千斤顶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