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中国优秀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传承中国优秀(推荐8篇)

如何传承中国优秀 篇1

——记09电子2班《弟子规》诵读比赛及读后感征文活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优秀文化遗产。它的精华不仅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在当代也日益受到世界范围内国家和人民的重视。因此,传承中华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为了让学生在读书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我班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传承中华文化读书节活动。通过班级同学的集体讨论,我们选择了《弟子规》作为此次活动的推荐书籍,组织大家集体学习。

在两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每周全体同学共同学习其中一篇。通过朗读、抄写原文及翻译、联系自身实际写学习感想、班会课交流学习心得等方式,让学生首先理解文章含义,再对照文章检讨自身行为思想,从而认识到自身不足,找到差距,纠正不良行为思想,真正把对《弟子规》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将几千年以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再次深深植入到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去。

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和活动的开展,同学们普遍意识到自身存在诸多方面不足,既有待人接物,也有行为习惯、品质修养。在认识到不足后,同学们都表达出了愿意改正、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并从生活细节开始规范自己的行为思想。有几位同学还在班会课的交流中做了自我检讨,为自己过去的行为给周围同学造成的伤害道歉,并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改正缺点,重新赢回了大家的友谊。

学习结束后,为了巩固学习成果,班级中又依次开展了《弟子规》诵读比赛和《弟子规》读后感征文活动,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参加,同学们也积极响应。古文中有很多生僻字和通假字,为了能够准确地

读准每一个字,同学们找来了字典仔细推敲。每天早自习,班干部自发带领全班同学朗读《弟子规》,力求达到熟读成诵。经过精心地准备,比赛中同学们的朗诵都比较熟练准确,但大部分同学因为过去很少在讲台上发言,表现较为紧张,这就说明这类活动需要多多开展,以加强学生们的表达能力。

征文比赛中,同学们的表现也很踊跃,都通过文字认真表达了自己学习后的切身体会。虽然有些同学因为基础薄弱,文章缺乏文采,但朴实的语言反而更能表达出真情实感。认真阅读后,我给每一篇文章都写了评语,肯定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希望。

活动结束后,全班同学又集体投票选举出学习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三位同学,对她们发放奖品进行表彰,为期两个多月的学习至此圆满结束。

如何传承中国优秀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

我国的传统文化渊源流畅,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使传统文化成为底蕴丰富的宝库。辉煌、璀璨、瑰丽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从内到外塑造着国人的精神与气质。用我国传统文化解读人文素质,可以理解为人文素质即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修养、生活态度与人文精神。其中的道德修养包含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诚信谦虚、明理上进等,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自省精神正是注重自身修养的典范。传统文化的普及学习是提高自身修养的最佳途径。但是,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一方面是社会总体的价值取向趋势,另一方面则是高校与学生双方认知缺位造成的。高职院校近几年因国家政策与社会需求而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因更强的社会适应性而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种多方需求下的高职院校急速扩张,使细节教育难以跟得上高校发展速度,且由于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较低造成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综合素质较低,基于这些原因,高职院校寻找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也是现阶段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所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处于高速发展期,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与高校师资力量的不到位形成错位发展。总体而言,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现状主要存在认识不足、力量有限、方式单一等几方面问题,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不能与其学历相适应,高知低能现象的产生也基本源于此。

1. 认识不足

认识不足是普遍现象,从学生家庭一直到大学教育,这种认识度的缺失一直伴随着学生。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在逐渐深化,应试教育的弊端也在逐渐较少。从小学教育开始,学生学习的目的基本都是以考上大学为主,导致德智体美劳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展现,兴趣也受到压抑。这种环境下,人文素养的提高只能是一句空话,社会现状造成了只有受到高等教育才能得到体面工作的怪圈,而到了大学时期,多年紧绷的弦才终于得以放松,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时期读书努力程度较之中学时期相差好几个档次,学习松懈,对人文素质的提升亦是如此。技能为先的思想成为主流。从深层次考虑,社会价值取向决定高校与学生的价值取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缺乏长远见地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岗位竞争中,综合素质的高低在用人单位招聘中所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重。从长远发展考量,包括人文素质的综合素质提高会成为大学生的被动选择,也会成为高职院校在教育方案实施中的重要因素。综合素质提高不仅会对大学生求职带来帮助,也会对其人生规划与职业规划起到巨大作用,同时,对人文素质提升的高度重视,也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2. 力量有限

力量有限主要指的是高职院校缺乏高素质人文素质培养的师资力量。目前,高职院校由于发展过快,导致师资力量储备跟不上发展速度,这种脱节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高职院校会非常重视专业课教师的储备与选拔,但是思想政治、人文素质方面的人才招聘得不到有效重视,且这方面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又极高。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只能做到照本宣科,其结果是学生只解其表,不解其里,教师胜任力的不足使得学生的人文素质难以得到根本提高。

3. 方式单一

人文素质不是单一的思想道德品质或者单独的文学修养等单元,其通过不同内容的综合填充而形成。主要包括道德品质、文学修养、价值取向、人生规划等多个方面。现价段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时候,不能很好主意其中的有效关联,而是从单一的环节进行,割裂了人文素质培养的整体性。并在人文素质培养中,只注重浅表层的课堂教学,而没有用实践活动将其具象化,使人文素质培养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所欠缺。

(1)广度欠缺

广度欠缺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形式广度欠缺,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文素质培养时的场所及范围较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外部环境的建设对人文素质提高有很大帮助。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走出课堂,以大环境的提升带动个体的有效提升。高职院校要善于利用信息化工具,除去传统书本传授之外,还要以微博、微信、校园网、校园广播等作为有效补充,丰富人文素质培养载体。另一方面是内容广度欠缺,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传统的,可借鉴的教育模式,高校自身专业特色与外部大环境变动的适应性较差。简单而言,不同类型的专业对传统文化的偏好于需求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应性高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

(2)深度欠缺

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决定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上,一定要选择好“点”,而不是从“面”开始。五千年的璀璨中华文明,留下了太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瑰宝,若涉及的方面太广,时间与精力必然不够。人文素质的提高虽然对高职学生而言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专业能力的学习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没有好的专业能力,人文组织再高也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没有高的人文素质,必将在激励的社会竞争中遭到淘汰。二者的关系要厘清,把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机地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这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中可以得到体现。涉猎面广与有深度各有其优势,前者可称之为博学,后者则是深度与内涵的体现。不管是前者与后者,一定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有理解透彻的知识,才会变为自身修养,才会对以后的工作、生活有所帮助。

二、传统文化传承在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路径探索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两方面意义,其一是大学生肩负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重要使命,其二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大学生自身的重要意义。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的没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群体的受教育时间长,文化修养较高,自古至今,读书人始终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因此,大学生要转变学习观念,把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至今当仁不让的使命,从精神层面深化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意义。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培养其完整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最大程度上纠正受大环境影响而扭曲的价值观。从这个角度考虑,高校要提高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度,重新将高等教育复归到育人本位。大量的事实证明,高学历低素质,道德品质扭曲的大学生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要远远大于低学历犯罪的危害,因此,衡量人才的标准应把对道德品质的评判放到首位,否则,其对社会的危害要高于其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进而提升中国民族的国际竞争力。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少年说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关乎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然后以充满自豪的情怀来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学、哲学思想方面的知识,更会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从而使自身更具人文情怀。

1. 理论与实践结合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能力提升的基础。先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知其然的过程就是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在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培养中表现为课堂学习。知其所以然的过程是用实践验证理论知识的过程,在实践中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使抽象的文字知识具象化,成为自身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要求高校的主动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结合起来。高校要主动为学生营造人文素质培养的良好学习氛围与外部环境,提供学生外出实践学习的便利条件,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理论知识能更完全地变成人文素质体现出来。

2. 丰富教育方式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能加深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现代社会文化、娱乐元素的多元化,全球一体化趋势下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使得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兴趣缺失。学校要针对大学生群体自我意识强、思维认识由感性到理性逐渐过渡、求知欲强等特点,采用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

3. 提高教育精度

高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共性,也要注意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人生发展需求等问题。传统文化只有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基于此,高校在选择教育素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自身的需求点与必须要接受的教育知识结合,使得传统文化教育的广度、深度、精度结合起来,最大效率地利用传统文化传承,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与人生观的树立,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众多,多渠道教育模式的形成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使高职学生在进入社会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长期受益。

参考文献

[1]李婷婷.浅述高职院校学生的国学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2]胡惠庆,徐涛.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对策探析[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01).

[3]王文涛.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基本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15(06).

[4]朱力,商建国.中国梦视阈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人文课程支撑策略研究——基于芜湖部分高校的两组问卷调查[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5]齐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5).

如何传承中国优秀 篇3

关键词: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儒家文化;诚信观念

一、先进文化的内涵与构成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西明认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应该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在继承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灵魂;二是知识的积累,对古今中外一切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知识成果的积累和应用; 三是发达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四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风貌。研究中国先进文化,必然要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大背景,同时诉诸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而诚信思想又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议题之一, 深刻反映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同时也是先进文化构成中重要的思想元素。“诚信”作为儒家道德范畴的“五常”之一,是儒家思想体系中重要的概念,同时,诚信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对于现代文化亦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期,价值观领域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社会问题,并以不同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

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越发展,越需要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任何的发展战略都会变得脆弱,甚者会前功尽弃。198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得主围绕着“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议题展开讨论,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儒家思想中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是我们民族的财富, 尤其是对其诚信思想的阐述与应用,将儒家诚信文化从自然存在提升为文化存在,将共同社会实体的诚信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价值元素, 对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与深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儒家诚信观释义与诚信文化的内化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一种伦理型文化作为其基本样态,这种伦理型文化所强调的,正是道德伦理。道德概念,是个体将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共同的秩序要素、规则要求、共同的社会实体性诉求内化为个体的、自我的东西,所谓德者得也,这是一种伦理意义上的修炼与感化;这种感化正是来自于作为社会共同体意义上的伦理内涵,伦理所体现与表达的正是社会实体中,人们所认同的社会规范、秩序与规则,是具有普世性的价值意义的存在。作为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修炼并内化这种伦理精神,达到个人道德的实现,是个体人格的升华与存在目标。“诚信是文明的基本因素之一,孔子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如果领导政策不断修改,在人民心中就会失信。‘信’的孪生兄弟是‘义’与‘廉’,‘诈’的孪生兄弟是‘利’与‘贪’。孟子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作为礼仪之邦就绝对不能搞利欲熏心的短期行为,不管它的目的是为国家还是为个人。一看到‘信’这个字,就会意识到‘人言为信’。古时候邮政不发达,“口信为凭”成为传统风俗习惯。孔子说,‘不逆诈,不亿不信’(对不熟悉的生人表示信任)是君子的品德。东方(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社会文明的立足点是个‘信’字,西方社会文明的立足点是个‘疑’字。正因为‘疑’,所以要有书面的凭据。西方接洽生意一定要签合同,这在中国本来是没有的。”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而诚信思想又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议题之一,深刻反映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自汉代董仲舒以后,儒家道德体系中,将“信”列为“五常”之一。守信用、讲信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公认的价值标准。《论语》一书中,“信”字出现了16次,《说文解字》云:“信,诚也,从人言。”孔子把它作为做人的根本。“信”为儒家的教学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将“信”作为其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与“文、行、忠”一同教授讲解,可见,孔子非常重视“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所侧重的是性善的信念与自主自律的精神,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所谓“信”的基本要求是言行一致,言行相符,“信”是训练人诚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本前提,“朋友有信”历来是中国人结交朋友的准则,正所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治长》),这是君子的志向与做人的努力方向。儒家思想把“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作为为政的基本要领,而三者之中,“信”又最为根本,是足食、足兵的根本目的,也是政权存在的根本意义, 同时, 孔子还指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儒家另一部经典著作《中庸》中,对于“诚”的阐释则更为实际,所体现的思想正是对于“信”的外化与扩展。《中庸》中“诚”字出现了24次。其实际含义重点表现为:一方面,“诚”是指诚心,至诚之心。“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矣诚矣。”这里的“诚”,指出了诚心与究明事理和教育感化的内在关系;同时,“诚”作为一种自然法则、规律表现为“诚者,天之道也。”将“诚”上升为形而上的伦理本体, 赋予了“诚”以更高一层的形上意义。“《说文解字》中对于‘诚信’的解释为:‘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与信可以互训,诚即信,信即诚。由于‘诚’与‘信’的意义和使用有很多相同相通之处,后来逐渐结合,形成了双音词‘诚信’。‘诚信’一词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基本含义就是指忠诚老实,实事求是,讲求信用,遵守承诺。基本要求就是言合其意与‘言必信,行必果’一致。”因此,儒家的诚信文化在传承和对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影响与贡献上, 如何实现其独有的价值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笔者试图从儒家诚信文化的内化教育与诚信观的养成与建构来进行解读与分析。

儒家的诚信行为标准,一方面是作为伦理实体的公共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又是作为个体道德的内化规范,《论语》中的“主忠信,行笃敬”,对“信”德的要求是对待每个人笃信的道德信仰,无以怀疑,惟有践行;同时,作为社会性公德,在维持社会的秩序与稳定方面,《论语》又提出为“长者讳”的思想,用以维护德政的权威性。伦理道德的教化过程、诚信教育感化过程,更应该突出强调其个体、自我认同的价值观。

诚信是儒家实现人身修养的根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伦理道德的教化过程,就是一个人发生变化的过程。人作为一个个体性的自然存在样态, 因为具有了一种德性, 从而成就了与这个社会实体保持一致的并具有公共本质实体性的文化存在方式。 在个体价值观的认同中, 必然会遇到并思考有关诚信的伦理问题。当人们思考自己的价值观、诚信度以及更高层次的文化存在方式的时候,就成为一个主体,其生命也就从一个自然状态上升为文化存在, 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具有德性的文化生命意义。 儒家的诚信思想的本质属性就是从这种发自内心的自觉性出发,培养人格,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惟有将诚信理念内化、实现内化教育,其意义才得以彰显, 也就是说当诚信必须由本体世界向意义世界转换和落实的时候, 我们才能将其称为现实生活世界的德性。“意义世界的建构,是诚信的形上道德原理中最重要的过程,因为对任何德性和任何伦理精神来说,意义世界总是核心。意义世界是道德所以成为道德,伦理所以成为伦理的核心构成。”儒家诚信思想的内化教育过程,正是努力将意义世界的道德元素内化为个人的实际行动,其根本方向是对于个体诚信思想与诚信行为的养成与建构。

三、 儒家诚信观的建构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在研究与探索有关儒家诚信观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契合点方面,最为重要的即如何将儒家诚信文化为今人所用,即古为今用的途径。一方面,建构起儒家诚信观体系;另一方面,将建构起的这种诚信价值体系与当今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有机结合,使其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是其所释放出的文化信息、文化标识和文化密码。当今国际社会对于文化软实力的认识越来越充分,尤其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产品输出的同时,文化输出与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越发显得紧迫与重要,比如中国目前已在海外建立约三百所“孔子学院”和不断成功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活动就是有力的证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教授说:“‘当今中国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文化保守主义注重传统文化,强调文化主体性;自由主义则反对讲文化主体性,认为这是对普世价值和西方文化的消解;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导思想,一方面注重文化传统和精神家园的塑造,另一方面又不赞成把儒学当做主流意识形态,一方面讲改革开放,积极融入世界,另一方面又不赞同完全追随西方,把西方的价值当做普世价值。这三种思潮既有交叉和交融,又有抵触和冲突,大体影响和规范着我国未来文化的发展走向。但总的来说,现在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即这三种思潮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都重视传统文化,都讲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那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儒家诚信文化,如何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实现发展, 又如何实现儒家诚信文化的建构呢?儒家经典著作《大学》的开篇即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道”所体现的就是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将“道”放在首位之意, 基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与学者使命感的认同,关乎的是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由此,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仅是提供一个个谋生的手段,不仅仅是把个体单纯地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人,否则,教育职能只能变成呆板的工具。如果在唯经济论,唯利益论的驱动中进行,只能教育出麻木不仁的社会危险品, 而毫无意义与德性。 文化的建构与传承,需要的就是诚信思想与诚信文化的养成与建构,最终使个体具有习惯性、内在性的道德品质。

如前文所述,无论是对于儒家诚信观念的阐释,还是儒家诚信观内化的分析, 都表明诚信的伦理德性在于养成与建构。 其所反映的问题与表述的意义在于,诚信不仅仅是人的一种优秀品质,而且是使人优秀的品质, 养成这种优秀品质与建构诚信德性的过程,本质就是在成就优秀的人格。优秀人格的养成,是一个社会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构成与现实载体。因此, 诚信观的养成与建构就是造就优秀的品格与人格魅力的过程。“诚其意者,自修之始也”,诚信的涵养与培育,一方面是靠教育的启发与诱导,另一方面, 也是更为根本的方式是靠其发自内心的自觉性的维护;单纯的外部机制,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限制作用,但是根本问题的解决是应该由内而外的,而非单纯的外在制约。 儒家一直将个人的修养作为成人的重要内容, 通过个人的内在诚信理念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动,进而实现个人的价值观的建构。

然而,当今的社会发展,经济因素渗透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儒家的传统诚信思想必然遭遇经济大潮中各种利益的撞击与挑战。在《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借主人公的口, 反复追问: 如果没有上帝,世界将会怎样?如果没有利益,道德将会怎样?诚信将会怎样? 现代社会被市场经济推向高度的世俗化领域。如今,我们追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梳理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的儒家诚信思想,正是希望能够建构一种普世的道德真诚,与经济的发展、人格的培养实现一种融合。 不是将传统的儒家诚信文化与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立, 不是将儒家的诚信思想去空洞说教,而是通过对传统儒家文化、儒家诚信观念的认同,实现自我诚信观念的养成与建构。其最终的目的是将儒家诚信文化从自然存在提升为文化存在,将共同社会实体的诚信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价值元素并成为其个体人格。

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趋势。以儒家诚信文化为契入点,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系统思想的现实转化,这也正是文化软实力的特点所在。

参考文献:

[1]张西明. 用文化求解中国发展问题[N]. 人民日报. 2003-12-08(5).

[2]谭中. 缺诚信不能怪儒家文化?伪善不是中国独有[N]. 环球时报,2006-07-21(11).

[3]唐珊石. 儒家诚信观与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5).

[4]樊 浩. “诚信”的形上道德原理及其实践理性法则[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

[5]郭建宁. 发展先进文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 北京日报,2011-10-17.

[6]黄宗羲. 宋元学案[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698.

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篇4

传统文化属于历史,是一个过程,多指这一过程的定性样态,即传统文化精华,指经过历史积淀形成的思想观念“仪礼”习俗中与当前时代精神相契合而成的,并不悖于普世价值观念的内容。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作为对自身社会生活实践的总结,决不只是一些过去事件的单纯记录和文化传统的简单延续,而主要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具体地说,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在这一意义上,文化并不简单地是意识观念和思想方式问题,它像血脉一样,熔铸在一个民族总体性文明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存在的各个领域中,自发地左右着人们的行动0[4]。这种历史的文化积淀已成为一种无需论证而客观存在的民族标识,是中国之为中国的内在理由。具有浓厚的思想积淀与数千年发展历程的中国文化,在其长期的绵延发展中,在人与终极存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社会、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等关系方面均体现出了自身稳定而成熟的精神特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主题、思维方式、价值系统乃至言说方式,从而得以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储蕴了丰富的内涵,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过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乃至未来,其积极的内涵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长期熏染,代代传承,使整个中华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渐趋认同,才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和气度,培养了一种民族的品格和精神,并逐步发展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代代相传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社会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始终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得以延续、发展的保证,作为民族时代精神反映和价值取向凝结的中国和谐文化只能扎根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才能健康成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

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一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要有全面深入的认识,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真正优秀的部分甄别出来进行传承。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与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化一样,它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传统文化的形式和载体,如文化典籍,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等。前者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后者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这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时,要对传统文化的这两个层面进行区分,搞清楚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载体,不至于一提起传承传统文化,就仅仅想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戏曲,恢复传统节日等等,而忽视了我们传统的自然观、天人观、伦理价值观等等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反之亦然。

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有四个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理性看待传统文化

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

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一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要有全面深入的认识,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真正优秀的部分甄别出来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必须持警醒的态度和批判精神,立足于和着眼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筛选、批判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孤悬于历史进程之外,需要进行现代性的转化。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即在厘清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挖掘其与现代生活和时代精神相协调的文化特质,对之进行现代性的诠释,在崭新的层次上赋予时代的内涵,以便完成从古代传统到现代的转化,达到传统与现代互补互动的效果,使传统文化在超越自我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首先,对属于精华,可以促进、激励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部分,必须大力弘扬。其次,对违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历史要求的消极落后的糟粕,必须坚决抛弃。最后,对既有糟粕又有精华的部分,必须对之进行审慎的改造,使之发生创造性的转化,从而为和谐文化建设服务。只有实现了现代转型,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才能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才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才能成为当代和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要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应注意的是不能泥古不化,而是要推陈出新。

把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时代的以生态和谐和审美生存为指向的生态审美文化。而要进行文化创新,则不能仅仅依赖中国传统的文化。它需要我们站在中国当下现实的基点上,从中国问题出发,既要批判继承本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批判地汲取世界上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相信,在以“自然”为根本,以混沌“中和”为境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潜藏着代表了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能对人类的未来发展产生良性作用的文化基因,但我们并不能由此滑入对民族文化的自炫,陷入抛弃他者视角、无视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危险。继承与创新应相互结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辈的智慧更多的是以文化载体的形式得以流传下来,作为炎黄子孙对其进行继承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因此,应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工作,比如故宫博物院近几年所做的工作就十

分称道;另一方面,在继承的同时应注重创新,原因在于古人的智慧所解决的是过去时代的问题,而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已迥然不同,因此借鉴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结合当下,进行创新,与时俱进。

三、既反对崇洋媚外,又要学习、借鉴和融合西方文化。

当前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现象比比皆是,已经对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灾害,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增强民族自信心,挺起民族的脊梁。同时又要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四、大力开展学校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同时注重实践教育。选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开展一系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如:诗词竞赛、剪纸美术展、制作手工艺品、搜集传统文化知识做手抄报等。当然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学生在学校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但他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在他们进行社会实践时,往往需要政府利用新闻媒体去传播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创设一个富含民族精神的氛围,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所学,运用自己的所学去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不断的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将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学校通过书法教育,可以把书法的艺术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学习书法不仅要把字写得整齐规范,并且还要从中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书法精神。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激发弘扬书法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出全面规划,可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保障无论是政府主办的还是非政府主办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都要传授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方面的内容。通过系统的教育,可以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以及仁义、诚信、爱人、敬业、合和等等伦理价值观念,渗透进人们的心中,化为人们的血脉,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追求。运用适当的方式更多地引入一些哲学、文学、文

化的经典名篇的学习内容,而不是像现在一些小学的《传统文化》课本那样主要以介绍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之类的传统文化形式为主。学生对于形式载体层面上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如对各种文化遗存、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传统节日的了解,则可以通过课堂外的教育和生活实践来进行。但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接近传统文化形式,前提是必须有可被接近的“实在”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对优秀的文化典籍进行整理,对文化遗存,对传统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节日庆典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现保护。这就是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传承,我们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规划,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之能够有保障地进行。

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优秀的中国古代艺术作品进行分析理解、甄别评价,通过对优秀的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艺术观和价值观,体会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科技等,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积极举办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图片展和美术作品展览,使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让老师与家长“学生共同地参与进来,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发动学生做以此为主题的板报;举办才艺比赛,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演出历史文化课本剧,而老师和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共同协作,在选材准备的过程中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借助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学生家长甚至是社会弘扬传统文化,展示文化的七彩魅力#当然,还可以号召学生阅读各类历史名著,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五、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所以父母自身应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感染和影响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就受到“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和睦相处,关爱他人,勤俭节约”等优秀的传统美德。使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心中埋下民族精神种子,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茁壮成长。

六、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和全媒体化浪潮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要随之变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

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在教育方法上要与时俱进网络、电视等各种形式的媒体具有信息量大更直观的特点传播效率也高。如果不考虑在教育方法上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话,即便是再优秀的文化内容也会因为文字的晦涩而被青年学生拒之门外。所以针对现代社会环境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上庄要选取一些语言通俗容易理解,内涵又比较丰富的材料学习。在选取事例时尽量联系现代社会生活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也是为青年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内容材料注意与时俱进对他们的现实生活才具有实用价值。这样做也正好符合孔子当年所倡导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在教育途径上河以考虑多渠道多管其下。编制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材料后河以通过德育课堂、文化讲座、社团活动、知识竞赛、宣传栏、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往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网络技术给我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专题网站、博客、微博、论坛等方式讨论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网络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非常丰富,电影、视频、动画、漫画、电子书等都为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营造学习优秀文化的浓厚氛围赴学生在耳闻目睹中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以致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娱乐性,参与性强,适合快速及时欢快地表现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如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百家讲坛等该节目以及相关节目掀起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收视热潮’全球化视野下,混杂文化语境中,电视真人秀节目只有丰富和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终将传统文化视为节目传播的核心要素才能在根本上提升节目内涵提高节目收视率。

文化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注入流行因素,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在与流 行的融合中传承地更有效。被誉为流行天王的周杰伦和他的搭档方文山将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适时结合起来,引发的“中国风”在流行乐坛上掀起狂潮。这些歌曲大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在音乐的编曲上运用大量的民族乐器,题材上借鉴了古诗词和民间故事,唱腔上在流行音乐中注入中国民歌或戏曲元素。

此外,通过开办文化国际论坛、网站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传播。制作了黄帝电影、动漫,出版书籍等,用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文化与市场应适当地结合,但不能充当市场的奴隶。要想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就必须与市场相互结合,因为市场是刺激文化创作、文化创新最强劲的动力,唯有如此,文化呈现出产业化的发展态势才有可能。但与此同时,也应当把握一定的度,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只“向钱看”,还应当兼顾社会效益,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如同总书记10月份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中指出的那样,“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

我们要提倡对经典的尊重,要严肃认真地先读懂原著的文字,把它的真意、精髓真正把握了。然后在忠实于文本的前提下,可以提倡经典解读的多样化、多层次,让我们的文化阅读领域有一种比较健康、理性、和谐的生态环境。”在学术和大众间搭建桥梁。公益广告、广告宣传、公益电影等。

七,应积极推进文化交流。德国先哲莱布尼茨曾经这样说过,“互相取长补短,用一盏灯点燃另一盏灯”,而文化就是这盏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大力推进文化交流是形势所趋,势在必行,比如孔子学院迅速发展便是推广传统文化最好的例子。

八、弘扬中国文化应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我们已经感受到,现在兴起了国学热,不少人加入到了学佛、学儒、学道的行列,也有不少人遇到了困惑。比如佛教经典离普通中国人的文化习惯较远,许多音译过来的经文很难学懂,不少同仁遇到了困难。还有一些同仁连繁体字都不认识,因此在学儒的过程中感觉到非常难学难懂。应该选择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路径,无时无力成为国家专家的同仁,可以学一些通俗和启蒙读本。

九、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知行合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华经典汗牛充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来说,由于受时间、精力及国学功底的限制,不能成为学问的专家,但可以知行合一,不仅要学进去,而且要化出来;不仅要学,而且要做。一定要实践,真正的去做。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语出自《孙子·谋略篇》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这一规律不仅为古今中外军

事家所推崇,作为一种智慧,一种决策制胜的方略,它同样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求职方面,一、知己

我们在求职前首先就应该有个自我认知,对自己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卑不亢的评价。在客观把握自身条件的前提下,明确自己目前所具有的能力和素质,知道自己性格上有哪些方面的优点和缺点,适合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愿意从事哪方面的工作„„这个知己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愿意做什么的过程。如果发现自己不善言辞、不善交际,但是动手能力强,就可以选择做一名工程师、技术员。如果自己学识渊博,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就可以考虑选择科研性质的工作。如果自己是一个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忠于职守的人,句可以考虑去做会计、出纳之类的工作„„.总之,首先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是块怎样的料,这样才能去找到既能符合本人兴趣又能发挥本人专长的称心如意的职位。如果没有能够做好“知己”这一关,那在求职的时候就会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四处碰壁,或者即使找到了工作,也不是自己所满意的工作。

二、知彼

文化传承高二优秀 篇5

我最爱的是和诗友们一起玩飞花令,每次当我要接诗句时,我总是眼睛亮亮的,挺直了腰杆,脱口而出几句未曾耳闻的诗句,看着他们赞许的目光,我心生喜悦,扬起了微笑。

说起诗词,我总能想到姥姥,她那种对诗词的热情,任何事物都代替不了的那种热情,总能激励我、感染我,把那表达情感最真实的诗词铭刻在我的脑海,这一定就是我传承下诗词的原因吧。

“诗是表达情感最真实的方式”,姥姥每天都和我这样说。姥姥的一生都固执的爱诗,小时候,我总拉着她的手说:“姥姥,我们去念诗吧。”姥姥“腾”地一下站起来,眼睛放着光说“好”,就急切地拉着我去后花园了。她总是站在园中时不时吟上几句:“落红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姥姥每次都会触景生情,站在那儿良久,回味这几句诗词。

时间久了,我也潜移默化地爱上了诗词。但渐渐地,姥姥的身体却一日不如一日,但她还依的旧颤颤巍巍地拄着拐去后院吟诗赏花,她跟我讲:“人可以倒下,但,诗不行。”

姥姥手里总拿着本小册子,翻开那发黄的纸,清脆的声响告诉我它存留的时间,工工整整的字告诉我主人是有多爱惜它。姥姥郑重其事的把小册子送给我,攥着我的手腕说:“孩子,这都是我亲手写的诗词,今天我把它传给你,你要时刻记住,记住诗是表达情感最真实的方式,你……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啊。”

姥姥终究是走了,留下的只有一句话和那一册亲手抄写的诗集,什么都没有改变,诗还在吟着,只不过吟诗的人换成了我,吟着那不知念过多少遍的诗,我总是会想,等我到了姥姥那个年纪时,也会想着用何种方式把诗词传承下去,无论是何种方式,我都会眼睛闪着光,挺直了脊背告诉后辈“诗一直是表达情感最重要的方式。”

如何传承中国优秀 篇6

之中

【摘要】本文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简单阐述,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育的必要性。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入手,讨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并对教育的关键要点进行总结,希望本文能够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于每个学段的教育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同时使学生了解我国国情、政治面貌以及世界局势等。通过这些教育,使学生明确国家发展情况、社会发展趋势,能够清楚地找准自己的位置,在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对于高职院校教育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的个人素养,同时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学校的整体建设等都有积极作用,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及各个班级的辅导员、学校的党政工作人员,全体高职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通过思修课、时事政治课等课程学习与国家政治、世界实事相关的内容;通过学校党政工作以及辅导员的日常教育,达到思想发展的目标。这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结构和路线,但是,这样的教育模式与现今学生的思想发展并不完全符合。一方面,学生容易受到互联网环境的影响,对于思政课和党政教育的很多内容,接受度并不高;另一方面,学校思政教育对学生个人人格发展的关注特别少,没有将思政教育内化成学生的个人特征,而是作为一种“教学?热荨鼻考痈?学生,教育的效果有待提高。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用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积淀和传承留下来的中华文明之核心。传统文化涉及到个人生活、个人发展以及对社会的态度、家国信念等各个方面,接受并继承传统文化,是先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通过社会行为而内化成个人特征,通过个人特征的的集体化展示,形成民族精神。无论从内容方面,还是从教育途径方面,传统文化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既符合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又能够展现出充分的教育效果,值得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应用。

二、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途径。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政治教育的内容直接取自教材,教材上有什么内容,教师就讲哪些内容。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等。课本上的举例内容以及观点大多都是建国前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个人事迹,这些事迹虽然具有明确的教育意义,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于目前的生活环境与书本中的存在很大不同,社会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时候,教师应该主动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扩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更能够理解我国社会传承已久的家国精神,更能够将优秀文化利用在当今的生活当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态势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有很多可用于思政教育的内容,例如,孟子所说“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老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就是教导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同时也要努力做好当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爱国主义最好的体现;根据学生实际以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积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目前高职院校选择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课堂教育为主;党政工作对国家政策和会议精神的传达,以宣传类的活动为主;辅导员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日常的观察以及对学生的沟通和说服教育为主。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能做到从表面上推行思政工作,并不能保证思政工作真的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发展中。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个人的素质发展,无论从外显的行为上还是从内在的心理层面,都应该表现出较为一致的思想状态。因此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号召,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个人情怀。要做到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需要进行改进,参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以及传承的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策略。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以个人的性格特征为教育的中心,有些学生在集体荣誉感方面感受性较强,有些学生更重视个体的发展,教师可以将这两部分学生组织起来,举行辩论会,请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引经据典,分析集体荣誉感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此形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其次,从学校环境的角度看,中华传统文化蕴含在生活当中,形成了很多与民族精神相关的纪念日以及节日。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节日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端午节组织学生进行缅怀屈原,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活动,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无论是个人素养的发展,还是高职学生集体的成长,都应该表现在高职学生在校生活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当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突出实践性,而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诸多关于个人以及集体活动中的行为指导,可以在高职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予以验证。以高职学生的实训为例,在企业实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企业管理规则,需要积极发挥个人能力,同时展现出个人的优秀素养。这些都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明确的表现。《弟子规》的“出则悌”篇,可以作为高职学生进入实习岗位,怎样听从企业指导者以及老员工教导的准则,辅导员和职业指导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为职业指导教育的“基础理论”,在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实训中践行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表达的积极价值,通过指导教师以及企业的评价,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形成合理的处事态度。这是高职学生思想发展的表现,也是思政教育工作有效的表现。又如,很多高职学生在毕业时都会面临着较为明显的就业选择困难,面对应聘失败也很容易灰心丧气,这时候,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其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精神,以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都能够为学生择业以及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发展。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教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要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就必须提高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社会价值观念多样,高职院校学生涉世未深,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同样也面临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再次情况下,教师更应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夯实自身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才能恰当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真正起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作用。另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并非将传统文化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仍需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否相符合,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高职思政教育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发展高职教育之必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使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并且,能够通过渗透教育的方式,搭乘学生的内在和行为共同发展,值得各高职院校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如何传承中国优秀 篇7

学校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始终注重民族精神教育,充分发掘和利用本校、本地区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营造浸润式的育人环境,努力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一、结合本校资源优势和办学特点,营造体现民族精神教育的校园人文景观

学校遵循“个性化、生态化、人文化”的准则,采用“彰显历史、融合特色、寓教于形、人文浸润”的策略,致力于建设生态校园,展现百年办学厚蕴,构建彰显人与自然环境、人与校园历史人文景观相融和的校园“文化场”。同时,学校积极创设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载体,彰显“秀外慧中”的优秀品质,使校园环境成为陶冶师生情操、愉悦师生心灵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这些教育景观资源,与校园的现代风貌相得益彰,共同营造了民族精神教育的文化氛围,对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重视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与创新

学校结合上海二期课改的要求,根据办学特色和本地区的文化优势,先后编写了《一剪美》《今古拾贝话民俗》《民俗体育丛话》等民俗文化专题教育校本教材,还组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主题网站,开发与这些校本教材相配套的专题网站。同时,学校还在拓展型课程中开设民俗文化专题教育课,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学校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与校本课程进行融合,开发了“菁菁校园我的家”“颛小鼓娃”等学科拓展和校外活动教材。学校不断发掘一些地方特色与现代文化可以相融合的优秀元素。例如,“颛小鼓娃”继承与发展了传统安塞民间腰鼓的表现形式,此外,在学习方式上,从传统的师徒相传、伙伴仿学,发展成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多元化的学习形式;在价值发掘上,把纯粹的民俗活动发展成为增强学生幸福感、成就感、自信心,激扬学生生命活力、激发学生主体精神与团队意识的一种德育载体。

三、重视以科研引领推进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

学校作为上海市民族精神教育试点学校,以研究性实践为契机,针对当今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缺乏中华传统文化和优秀民俗文化熏陶与浸润的客观现实,进一步完善本校的民族精神教育体系。

2003年,学校以市级课题“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形成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为抓手,形成了近百万字的研究资料,积极探索和努力构建教师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自2013年起,学校又以市规划课题“创新校本研修机制,培养‘智慧教师’群体的实践研究”和区重点课题“以微课题形式推进课堂教学改进的实践研究”为着力点,结合时代的新要求,确立了新的研究起点,培育了一批优秀教师。

四、重视对社区资源的发掘与利用

学校所在的颛桥镇有着400多年的集市历史,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之乡”。其中,有剪艺、鼓艺、灯艺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涌现出一批具有特殊技艺的民间文化人士,推动地区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建立了师生校外学习活动基地;聘请了有特殊技能的民间艺人组成兼职指导队伍;积极参加社会、社区民俗文化活动,与社区联动,努力形成民族精神教育合力,引导师生积极参加民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教委《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颁布后,学校及时制订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例如,今年的端午节,学校精心编制了活动方案,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如何传承中国优秀 篇8

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

我们在讨论文化传承问题时,会同时涉及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这两个概念。

文化传承的过程是濡化(enculturation)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同一文化的内部,强调的是文化的不变。如人在儿童期通过学习进餐、穿衣等活动形成的行为模式会保留终身,并对异文化的行为模式产生抵制。

文化传播的过程是涵化(acculturation)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不同文化持续地相互接触,导致文化发生变迁。涵化的结果可能有三种:(1)接受,包括自愿接受和被迫接受。(2)适应,包括单方的适应(一方被另一方同化)和双方的适应(文化融合)。(3)反抗,即一种文化拒绝接受另一种文化。涵化的过程有时会有益于不同地域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但有时也可能会有害于不同地域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指对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加以传承,但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排斥通过涵化的过程吸纳异文化中的有益成分,直至实现文化融合。

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有人对待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一味采用同化的态度和方式,即盲目地将一些非主流的异文化也纳入本民族的主流文化之中,使之成为本民族主流文化的一个部分。随着对文化生态平衡保护认识的不断提高,随着民主意识在真正意义上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和“去殖民化”思潮的影响下,人们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为了促进不同文化的共生、共存,需要尊重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文化。

但关于文化的共生、共存问题,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原本,世界上的文化是多元的;后来,某些文化,特别是伴随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西方文化被一些人盲目地信奉为“先进”文化,并被用于同化、“融合”甚至“替代”其他种种文化,这种带有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色彩的做法事实上是有害于文化生态平衡的。

现在,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人们又开始关注起文化的多元性问题来,人们普遍认识到,理解和尊重每种文化是必要的,于是,开始运用“去殖民化”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包括教育在内的多元文化发展问题,以促使各种文化都能在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状态下得以共存、发扬和发展。

“教育被用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由来已久。殖民者往往会向被殖民者引入整套的教育模式,这在殖民者看来是他们的慈善之举,而在被殖民者眼里则是权力丧失的象征。教育成为了殖民者灌输其价值观的一种策略。近年来关于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研究清楚地揭示出,当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通过殖民主义的全球霸权势力介绍给弱势国家时,弱势国家所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两难局面。为了赢得全球霸权的认可(并确保能从银行得到贷款),这些国家不得不对他们的教育系统加以改革,采纳外来的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边缘国家的学者和官员们已经认同了中心国家的世界观,倾向于将这些改革举措视为对其人民和政府施加的有益的压力。”①

事实上,真正的多元文化,各种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活在某个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尽管会受到异文化的影响,甚至是很大的影响,但是,与他们生活休戚相关的所有一切,都仍然主要是与其所在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学前教育理应传承

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拥有五千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值得传承和弘扬。换言之,中国人更有资格、也更有底气传承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

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历来具有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功能。

我国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本来就应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现代中国人,理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营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思想和精神。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信用、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促使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结合时代要求延伸阐发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系统。中国人尊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面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可以说,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文化脉动几千年的核心力量。正因如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有着深厚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正在走向现代化。在建设现代化、市场化的经济体系的过程中,需要解决道德悖论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资源和优势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激活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将其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伦理之中。

尽管中华传统文化过去没有、现在也不会简单地把中国人带进现代化,但是,我们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使时代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发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伦理的新芽,使之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精神来源。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重铸。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注重引导儿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典籍,帮助他们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我国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则可从小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初步培养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和认同感,初步培养幼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一致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品质,为其未来成为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信用、有理想、有国际视野、敢于担当的现代中国人打下基础。

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出席开幕会并发表讲话。在讲话中,他提出:“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在这次研讨会上,习近平还主张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要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同文明之间要相互学习借鉴。他针对一些西方人的霸权主义思想和行为提出:“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强制地解决文明差异,反而会制造灾难。

上一篇:医院审计实例下一篇:创建省优质幼儿园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