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幼儿表演的故事

2024-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适合幼儿表演的故事(精选7篇)

适合幼儿表演的故事 篇1

这家的男主人做豆腐的时候,大黄便趴在一边看着。他看着主人选豆子、浸泡豆子、磨豆浆、过滤豆浆、煮豆浆、点豆浆、包浆,直到做成豆腐。当主人推着豆腐车外出卖豆腐的时候,他又跟着主人一块出门去卖豆腐。

主人经常到一个集市去卖豆腐,从家里到集市去,要翻过一座小山。这座小山处在一道山脉的末端,虽然小,却也同那与之相连的山脉一样,植被保存完好,野生动物繁多。

每当主人推着豆腐车子爬上山顶以后,他都要在这里休息一段时间,大黄便趁这个机会,跑到山林去玩耍一番。

日久天长,大黄与生活在这里的一只小猴熟识起来,渐渐地他们就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大黄又去找小猴玩,小猴问大黄说:“我如果到你家里去玩,你的主人会捉住我不放我回来吗?”

大黄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不会的!有些猫啊,鸟啊,老鼠啊,黄鼠狼啊,经常到我们家去,我从未看到主人把他们扣留下。”

“哦!”小猴有些迟疑地说,“你带我到你们家去看看可以吗?”

“当然可以!”大黄说,“我们家里的人肯定很喜欢你的!”

小猴说:“那好吧,等你回来的时候我跟你一起去!”

大黄说:“好的,一言为定!”

大黄担心主人走了自己不知道,便又带着小猴在豆腐车附近玩起了追逐的游戏。

主人经常为大黄没有个玩伴而苦恼,看着大黄跟小猴在一块玩闹的样子,也很开心。

主人休息完后,便又推着豆腐车上路了。

适合幼儿表演的故事 篇2

1.“一切”现象较严重。幼儿照搬抄文学作品的内容, 表演游戏成为故事理解与记忆的工具, 成为故事教学的附属品。

2. 教师对表演游戏的理解不够深刻。大多数教师将表演游戏与歌舞表演、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混为一谈, 这就导致教师将表演游戏的内容扩大或转移。

3. 教师强调表演游戏内容生动形象性。忽略了表演游戏的游戏属性。

4. 对表演游戏材料的选择上, 多数教师是以幼儿园所订阅的语言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或教师选择、改编的文学作品为主要来源, 很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创编故事, 作为表演游戏的材料。

5. 教师的干预过多, 幼儿游戏被动化。幼儿只能跟着教师的统一指挥进行表演游戏。

二、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1. 词汇方面。

一般来说幼儿的词汇量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3~4岁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 内容的涉及也非常广泛。在词汇数量逐渐增加和所涉及内容逐渐广泛的情况下, 幼儿对词义的理解受到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过于抽象的、离幼儿生活较远的词, 幼儿很难正确使用。教师在选择表演游戏内容时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2. 口语表达能力方面。

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 幼儿的独立性大大增强, 他们常常有“告诉”的需要, 即把他们的各种体验、体会、印象、意愿等告诉成人。教师可以在表演游戏中抓住幼儿“告诉”的需要, 让幼儿将听到的故事先告诉教师或其他幼儿。

3. 思维方面。

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幼儿思维的具体化还判断出幼儿思维的经验性、表面性、拟人化等特点。

三、幼儿表演游戏时要遵循的原则

1. 小步骤内容不宜过多, 以1~2分钟内完成为宜。

2. 故事或童话的内容易理解。

3. 语言要简短, 朗朗上口。

4. 故事或童话中的场景不要太复杂。

5. 人物表情、动作语言要丰富, 能为方便提供幼儿展开丰富想象的基础。

6. 允许幼儿对故事或童话中的角色进行增减。

四、在表演游戏中实施程序教学的方法

1. 听。

即幼儿听教师有表情、有动作地讲故事。教师在讲故事时要引导幼儿专心听。要求幼儿边听边思考, 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 应该怎么做。例如, 教师在讲《小马过河》的故事中, 小马遇到困难——河太深, 不敢过河, 心里很着急。教师要引导幼儿体会小马着急的心情。然后引导幼儿想象自己过河时着急的情形。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来讲故事。这样, 幼儿才会听得仔细, 才会理解得更深刻。

2. 想象。

根据故事做一些假想, 让幼儿置身于故事情境中去。以情境为依托, 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例如, 《小猴请客》故事中的角色有小猴、小狗、小猪。扮演主人的任何一个幼儿, 可以邀请别的客人到家里做客。例如, 小猴可以邀请老虎、狮子到家里做客。老虎、狮子到小猴家做客后会发生什么呢?教师可引导幼儿大胆地展开想象。

3. 说。

即把想到的说出来。幼儿也可以把看到的一只小手想象成一朵花、一只鸟或一棵树。让幼儿把想到的东西具体地说出来。幼儿对一只小小的香蕉的态度是怎样的呢?面对香蕉, 幼儿是漠然, 还是激动的?香蕉在幼儿的眼中是不变的还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信息,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

4. 演。

即把想到的、说出来的内容用行动演出来。教师对幼儿的表演, 不应太苛刻, 可以让幼儿根据故事或童话内容随意表演, 允许幼儿夸张地去表演故事内容。

5. 议。

即表演游戏结束时, 教师要幼儿开展“议”的活动。“议”其他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表现, 如在表演游戏中谁玩得最开心?谁演得最好?议幼儿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 如你在这次的表演游戏中高兴吗?为什么?每个幼儿在游戏中的体验都是不同的。每个幼儿都能在表演中进行自我表现, 分别在与同伴的比照中认识自我、他人和周围世界, 在体验中获得个人发展的意义。教师最后可作出小结性的谈论。教师的小结性语言是对幼儿所反馈的信息进行概括和梳理的表述, 应有助于幼儿经验的提升。教师在评价时不应以既定的同一目标为依据, 应视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是否进步。

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幼儿言行中有意义的信息, 并将其作为教育资源充分利用, 使活动过程体现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表演游戏时必须明确自己是游戏的指导者,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这样一种较理想的关系。在这种师幼关系中, 教师指导的特征是根据幼儿的需要帮助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幼儿行为的特征是积极的、主动的。

适合幼儿表演的故事 篇3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故事表演 大班幼儿 表现能力

大班的幼儿经过在幼儿园生活,已经能够较准确的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能够围绕一定在故事表演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表现能力的话题进行谈话,表达出自己的个人见解,较清楚的讲述,积极参与谈话活动。在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已经能系统地讲述在生活中的见闻,描述事物。对于故事表演,孩子们有着浓厚的兴趣,不过一旦让他们上台表演时,就显得无所适从,甚至于十分拘谨。而在看图书时,对于简单的汉字故事,孩子们能按字念出来,但却语调平平;不同的人物间的语言对话也同一语气语调,让人无法展开想象。

所谓表现力是指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将自身潜在的能力特点凸显和流露出来。在语言活动中,表现为能根据人物、情节的变化而在语音语调及面部表情有变化,能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的表演。这种表现力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并将其进行回忆表现出来。而我在日常活动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一、活動游戏中,就是要为幼儿语言的运用提供了积极有效的环境,也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丰富幼儿语言的宝库。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如在教学幼儿大班综合活动课《有趣的线条》中,我们特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结合纲要精神,充分考虑到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经验基础和学习需求,以综合性、趣味性、教育性相融合,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结合生活实际,在“玩线”、“找线”的基础上有机地把音乐、美术进行整合在活动教学中,让幼儿在玩中“动”起来,在音乐中“舞”起来,充分体验线条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取新的经验,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抓住幼儿对线条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及大胆表现自己的能力,并使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充分体验创造想象的乐趣。

另外,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玩的自主性游戏之一,它不仅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的环境,而且使幼儿在“小社会”中尽情地使用交往语言,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丰富幼儿的语言宝库,为今后出生社会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开展角色游戏时关于主题的产生,角色的分配,幼儿们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通过玩角色游戏使幼儿们在玩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从而使小朋友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二、带幼儿走向大自然、走进社区,多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拓展幼儿语言交流的空间,进而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明确谈道:“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办事,合理分配幼儿的时间,拓展幼儿的生存空间,多与大自然这位母亲接触,这样有利于幼儿的智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根据主题活动“春天”的要求,老师和幼儿们一起收集一些春天的花卉,如桃花、柠檬花、通贤柚花、迎春花等插放在自然角里,让幼儿仔细观察后说话:“粉红色的桃花真美丽!迎春花像喇叭,嘀嘀哒嘀哒!……”

三、在活动中幼儿学习表演。

集体活动,是让孩子最好的锻炼机会,特别是在以语言为主的集体活动中。在幼儿对故事或儿歌内容有所了解了之后,就可以让幼儿初步尝试表演了。在这之中,孩子对于表演的内容并不熟悉,所以又要孩子表演又要孩子复述有一定的困难,此时就可以借用音像工具,让孩子跟着录音来进行简单的表演。集体活动的表演,基本以分组集体表演。

四、区域活动或角色游戏中进行表演。

大班幼儿不但对图书的阅读兴趣浓厚,能较长时间专心地看书,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强。因此在语言角里可以开辟一小片区域,并在里面提供一些小道具,如:头饰、指偶等。在看书的同时,还可以对集体活动中学到的内容进行复习,也可以对自己熟悉的故事进行创造表演。虽然没有辅助材料也可以让孩子巩固已经学到的内容,但有了其他的工具,孩子们的灵感能得到更好的激发。对于表现故事儿歌内容,孩子们也有了更好的载体。

而在角色游戏中,小舞台是大家都会创设的角色游戏,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在这里唱唱跳跳。其实孩子们还可以在这里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加上这一年龄段的幼儿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孩子们在其中一些好的想法、好的创意,教师可以在共同的分享中,请这些小朋友与大家一起分享。

五、日常活动中,鼓励幼儿自主表演游戏。

在自由活动中,我时常看会看到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拿着自己带来的玩具,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实在这之中也是孩子自主表演的一个好机会。枫枫的带了个类似鸭子的小玩偶,和斌斌同坐一个小桌子,于是两个人一起玩着,这时候,枫枫就扁着小嘴巴用像小鸭子的语音来模仿小玩偶的语言,而后,又模仿着小车子的语音语调与小鸭子进行对话。当我请大家玩具回家时,枫枫都意犹未尽。从这之中,看得出孩子并不刻意表演,但兴趣却十分浓厚。

通过故事表演,孩子们除了言语符号,还利用肢体语言、道具、背景音乐等多种的方式来表现表达。而故事表演的还有许多内容可以让孩子了解,特别是一些抽象情节如何来表现,还需要继续探索研究。

适合儿童分角色表演的故事 篇4

忽然,路中间一堆石头挡住了他的去路。

“这怎么行呢?石头会挡住大家的路的。”小熊赶紧跑过去搬石头。

小熊刚搬起一块石头准备扔的时候,他忽然感觉手里的石头变圆变光滑了。

他仔细一看,哇!石头居然变成了一只圆溜溜的橙子,和梦中的一模一样,又香又甜!

这不会又是做梦吧?小熊又是揉眼,又是掐腿,又是捏橙子。

是真的!石头真的变成橙子了!

小熊又捡起一块石头,咦,也变成了香橙!

很快,小熊就有了一堆橙子。小熊高兴得差点晕过去。

他赶紧拿出手机给伙伴们打电话,邀请他们一起来吃香橙。

小动物听说小熊有香橙分享,都蹦蹦跳跳过来了。

小熊把做美梦的事情告诉了大家,又说这些香橙是石头变出来的,大家惊得目瞪口呆,没有人敢吃香橙。

这下,小熊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他难过地说:“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石头才变成香橙了!”

聪明的小猴笑了:“不对。如果你做错了什么,应该是香橙变成石头,而现在是石头变成了香橙,哈哈,一定是小猴你做对了什么,石头才会变成香橙的!所以,我们应该开开心心地吃!”

大家一下子就醒悟过来:“对呀!肯定是善良的小熊做了好事,石头才会变成香橙!谢谢小熊!”

小熊终于破涕为笑。

这时,跑过来一只可爱的小棕熊,他看见大家手里拿着香橙,开心地拍着手说:“真好!真好!我妈妈的魔术真灵验啊!她说在地上放一堆石头挡住去路,如果谁愿意搬开它们,石头就会变成好吃的水果;如果谁用脚踢它们,石头就会变成一堆烂苹果……”

原来是这么回事,大家都给小熊鼓起了掌,竖起了大拇指。

接着,大家用刀切开,一起品尝酸酸甜甜的香橙,浓郁的香味飘出来,飘得很远很远……

适合演讲的幼儿故事 篇5

小弟弟拿到这么一份可怜的财产,心里很悲伤。

“大哥二哥要是合伙干,就能体面地谋生了,”他说。“可是我呢,即使吃掉了猫肉,再把猫皮做一副袖笼,到头来也只能饿死。”

猫听了这番话,装作没听见。他稳重而严肃地对主人说:

“请你不必烦恼,我的主人。只要你能给我一个口袋,另外再给我一双靴子,让我能在荆棘地上走路,那么你就会发现,你拿到的这份财产,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差劲。”

主人虽然不太相信他的话,但他倒见过这只猫在捉耗子的时候很能玩弄灵巧的花招,还会倒挂着身子或者躲在面粉里装死。因此他想,猫也许能帮助他摆脱贫困,所以对猫的话并没有完全失望。

猫得到了所要的那些东西。他勇敢地穿上靴子,把口袋系在脖子上,用两只前爪握住袋口的绳子,到一座有很多兔子居住的树林里去了。

他在口袋里放了一些米糠和莴苣,然后躺在地上装死,等待那些年轻的、还不大懂得世上圈套的兔子进到袋子里来吃。

他刚刚躺下就交了好运气:一只冒冒失失的年轻兔子钻进了他的口袋里。猫立刻把绳子一拉,毫不留情地把他捉住并且勒死了。

猫得意洋洋地带着他的猎物去王宫求见国王。他被引进国王的住处后,向国王深深地鞠了一躬,说:

“陛下,这只野兔子是我的主人卡拉巴侯爵(这是他为主人随意编造的名字)委托我奉献给您的。”

“告诉你的主人,”国王回答说,“我谢谢他,他的礼物使我很高兴。”

第二天,猫出去躺在麦地里,还是握住那只张开口的袋子。当两只鹧鸪进到里面时,他一抽绳子,把它们双双捉住了。随后,他又像上次那样把它们送给了国王。国王愉快地收下了这对鹧鸪,还赏了他一些钱。

就这样,猫经常以他主人的名义向国王贡献猎物。他用这种方法干了两三个月。

有一天,他得知国王要去一条河边游玩,并且带着他的女儿——世界上最美丽的公主——同行。他就对主人说:

“假如你能照我的话去做,你就能走运了:你只要到那条河里我指给你的一个地方去洗澡就行了,其余的事我会替你张罗的。”

那位所谓卡拉巴侯爵照着猫的话去做了,心里实在猜不透猫玩的是什么把戏。他正在河里洗澡的时候,国王的马车经过河边,那只猫就拼命大叫起来:

“救命啊,救命啊,卡拉巴侯爵快要淹死啦!”

国王听到喊声,从车窗里探出头来,认出了那只常常送野味给他的猫。他就立刻命令卫队去抢救卡拉巴侯爵。

当人们把可怜的侯爵从河里救起来时,猫走近马车对国王说,他的主人洗澡时,来了一群小偷。虽然他大喊捉贼,小偷还是偷走了他的衣服。

其实,是这只调皮的猫把衣服预先藏在一块大石头底下了。

大班幼儿故事表演中的故事 篇6

对于大部分时间都要泡在水里的河马和鳄鱼来说,尤是如此。

在河水充足的时候,河马和鳄鱼相安无事,它们会各自守在自己的地盘上怡然自得。但是,现在水越来越少了,为了生存,它们之间的夺水之战在所难免。由于鳄鱼更适合在水中,因此很多时候河马们都是战败方,无功而返。无水可喝。

当一头河马“夺水”失败导致最终缺水而死在河滩上后,一旦夜幕降临,鳄鱼便会迅速地朝它聚集过来,打算将死掉的河马饱餐一顿。但是,聚集过来的鳄鱼必须耐着性子等上十几个小时。因为,每一头河马死掉后的第一天晚上直到第二天中午前的十几个小时里,都会有同族的其他许多河马过来给它“站岗”,守护在它的身边,以便不让鳄鱼、狮子等动物前来啃食。

“站岗”的包括一些刚出生不久的小河马,它们由父母带着。可能是由于尚不懂得失去族人的痛苦,这些小河马对“站岗”并不是太感兴趣。

相反,它们会对聚集在一旁,一动也不动的鳄鱼很有兴致,它们会毫不畏惧地走过去,然后用嘴舔、用鼻子蹭、用头拱鳄鱼。

而更奇怪的是,鳄鱼居然会对小河马们的挑衅毫无反应,它们既不躲避也不还击,任由小河马们胡作非为,此时,作为河马的父母们也不前去阻止。

当第二天来临之时,阳光开始普照整个大峡谷,美美睡了一觉的小河马们又来了精神,像昨晚一样,它们又开始戏弄起一旁的鳄鱼,依旧是舔呀、蹭呀、拱呀,甚至有的还敢用脚踢。

但是,这次鳄鱼们的反应却是完全不一样,仿佛它们之间都有某种特定信号似的,导致所有的鳄鱼会在同一时刻,突然对打扰它们的小河马们发起回击——用它们牙齿上那足以在瞬间断裂所有骨头的强大咬合力……在几秒钟内,将小河马们统统毙命!

等小河马的父母们发现后,一切都已经迟了,小河马们到死都不会明白为什么昨晚上还是“软柿子”的鳄鱼,今天怎么一下子就能要了自己的命?小河马的父母们同样也不知道为什么。

原来,当夜晚来临,阳光退去,大峡谷的温度开始下降,鳄鱼的体温也会跟着骤降,然后进入深深的睡熟之中,之后便对外界的反应非常迟钝。但是只要等到白天一到,气温一旦上升,鳄鱼就会很快恢复过来,变得精神百倍。只不过,此时的它们故意伪装成和昨晚一样,一副痴呆迟缓的样子,以便等待小河马们靠近,然后突然发起有效的攻击,狡猾的鳄鱼太了解对手了!

开展幼儿表演游戏的操作策略 篇7

一、选择合适的内容

选择合适的表演内容是表演游戏顺利开展的保障和基础,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四性”:

(一)故事的趣味性

所谓趣味性是指故事情节生动、简单,并有起伏。 富有童趣的作品, 能有效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游戏。因此,选择表演游戏故事,首要注重趣味性。如表演游戏《小兔乖乖》,伴着《小兔乖乖》歌曲的敲门情节和夹断大灰狼尾巴、小白兔智斗大灰狼等好玩、有趣的情节,幼儿非常感兴趣,这就赋予了《小兔乖乖》这一表演游戏极强的生命力。 幼儿争当大灰狼、 小兔子或兔妈妈,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乐此不疲。 在有趣的表演过程中,幼儿自然也受到了“勇敢、机智”的品格教育。

(二)形象的生动性

幼儿的思维处在具体形象阶段,且好动、好模仿, 只有故事形象生动、活泼,才能激起幼儿的表演兴趣, 也有利于幼儿进行模仿。 同时,在表演中融入丰富的动作,又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并激发其表演的创造性。 如《拔萝卜》,各角色相继出场,一个拉住一个拔起萝卜又摔倒在地的各种动作, 加上大家一起把大萝卜送回家的动作表演,表演者往往有即兴创作的夸张动作,让幼儿开怀大笑, 表现出极大的参与游戏的热情。 又如 《老鼠嫁女 》中 ,众老鼠吹吹打打抬花轿送鼠女儿出嫁的时候,有的老鼠在敲锣,有的老鼠扭起了秧歌步,鼠女儿头上盖着红头巾随着花轿一步三颠等, 这些热闹的场面,形态各异的动作,留给了幼儿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大大调动了幼儿表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角色的对话性

角色的对话性是幼儿理解表演角色形象、 增加表演兴趣的重要影响因素。 有的故事虽然情节生动有趣, 但描述性语言较多,角色之间的对话不多,不适合幼儿表演。 对待这种故事,教师可带领幼儿一同改编,把描述性语言改编为对话语言。 如《小兔乖乖》《小羊和狼》 《小熊请客》等故事,对话贯穿故事始终,众多角色都有对话的机会,避免了某个角色只在初始时出场一下,然后就坐在一旁等待到终场无所事事的现象。 而故事《三只小猪》,其前半部分三只小猪各自盖房子的情节在原作品中都是描述性语言,对于幼儿的表演缺乏互动性。 在幼儿表演前, 师幼共同协商将描述性语言改编为小猪之间的对话, 把它们各自选择什么样的材料盖房子的意图都表述出来, 幼儿在表演时就能通过对话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神态,表演也会变得更生动有趣。

(四)内容的适切性

表演游戏在满足幼儿愉悦性的同时, 其教育性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因此表演内容还要紧跟时代、适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就要求教师做有心人,平时留心幼儿感兴趣的节目,从中挑选易于幼儿表演的,思想健康、传递正能量的内容,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拯救大熊猫》《小鲤鱼历险记》等 。 教师在选择时要考虑前面所提到的几点, 但对于部分幼儿感兴趣的暴力打斗动作过多的动画片,教师要进行合理改编或舍弃, 使内容适合于幼儿表演。

二、创设适宜的环境

为幼儿创设必要的游戏环境, 是幼儿能否顺利开展表演游戏的先决条件。 因此,在表演游戏开展前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时间和空间, 并注意材料的结构化程度。

(一)空间的宽敞性

游戏的空间直接影响到幼儿游戏的效果。 表演游戏需要幼儿表演时唱唱、跳跳,所以比其他游戏角的空间要大一些。 为幼儿准备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这个空间最好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 给幼儿认同感和安全感。 场地可以在活动室中,或用小椅子、小桌子或大的积木围起来设置成小舞台,或用标记分出“台上”和“台下”,保证幼儿表演有足够的空间。 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专门设置表演游戏室,室内有大舞台,提供一些表演游戏所必需的道具、布景等。 这样的空间会更宽敞,也更适合幼儿全身心地进行表演。

(二)区域的隔断性

幼儿期的有意注意已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容易分散,注意的稳定性还比较差,更难持久地、稳定地进行有意注意, 强噪音则更会干扰幼儿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表演游戏进行时,一般要播放音乐、故事录音、运用打击乐器等,声音比较大。 因此,表演游戏角可设置在较固定的区域, 如活动室的一角或午睡室或室外相对较大的空地等地方,并尽量和其他游戏角分隔开来,这样能避免与其他区域相互干扰, 如条件允许可以在地面铺上较大一块软地垫, 这样的隔音、 隔断效果会更好。

(三)材料的多用性

表演游戏的特点之一就是表演性,其角色造型、服饰和道具能激起幼儿参加表演游戏的兴趣, 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游戏的趣味性、戏剧性和象征性。 因此,教师要在表演区域投入丰富的材料, 让幼儿去设计角色的服饰和道具。 投入的材料, 并不是结构化程度越高越好。 材料的结构化程度越高,有时候越会限制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材料最好能够多次使用,并适合于不同的表演故事。 如用彩纸加上小衣服,可以设计出许多不同造型的衣服,一根小树棍既可以是拐杖,还可以是扁担,也可以是兵器。

三、进行创造的指导

表演游戏虽然以作品为依据, 但它属于幼儿自己 “创造的”游戏,它的本质是游戏,不同于幼儿文艺演出。 在表演游戏中,幼儿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编自演的创作活动,他们以表演为乐趣,并不是十分注意表演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设计、自己表演。 但尊重幼儿的意愿并不是“放羊”,教师要学会善于观察幼儿的表演游戏,并适时有效地点拨和指导,促进表演游戏深入进行的同时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游戏开始的吸引性

表演游戏的开展,要有一定的物质准备。 游戏前让幼儿积极参加准备工作, 对所要表演的作品要让幼儿理解掌握,然后教师根据幼儿所喜爱的角色,吸引幼儿一起准备一些玩具、服装、头饰以及布景等,并把它们摆放出来。 与幼儿共同创设表演游戏环境,可以激发和调动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愿望和积极性。

(二)游戏过程的参与性

表演游戏中,指导是一种间接的指导。 角色分配之后,应放手让幼儿自己创造性地表演。 当然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幼儿的表演游戏,对幼儿进行指导:

1.引领参与法

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幼儿的游戏,不要急于示范,要耐心等待幼儿协商、讨论,提醒幼儿坚持游戏主题,提高幼儿的角色表现意识,在适当的时候引领。 如小班最初进行表演游戏时,教师可作具体的引领表演。 在熟悉故事内容后, 由教师或故事妈妈来为幼儿做示范引领表演,然后让幼儿参与,用自己的方式表演。 也可在教师或故事妈妈边提示内容、边指导帮助下,由幼儿自主表演。 有些幼儿愿意表现,可让他们做示范表演。 当幼儿已学会后,可放手让幼儿自己进行表演。

2.观众指导法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 教师以场外观众的身份进行外部干预指导,及时向幼儿提供合理性建议,控制过分行为。 如在表演《金色的房子》时,扮演小姑娘的幼儿在表演不要小动物来房子玩时,其所表现的鸟飞、狗跳等动作跳跃性比较大,一下子就跳到后面去了。 教师可以引导:“呀! 还有谁也想到小姑娘的房子里来玩呀? ”

(三)游戏结束的引导性

在表演游戏结束时,可从幼儿表演游戏的参与性、 情感性、表现性、创造性或对话、体态、道具等多方面做小结,给予幼儿更多的激励,引发幼儿更好地参与下次表演游戏的兴趣。 另外,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可引导幼儿讨论,共同寻求解决方法,并进一步提出深入开展游戏的新要求,激发幼儿新的表现兴趣。 例如《三只蝴蝶》中“突然下起大雨来,三只蝴蝶谁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朋友”, 引导幼儿讨论 “怎么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

上一篇: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调研报告下一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培训